陈述句如何改反问句

2024-05-06

陈述句如何改反问句(共12篇)

篇1:陈述句如何改反问句

反问句改陈述句

1、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们怎么舍得离开呢?、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积,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陈述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反问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反问句:看着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陈述句:看着老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喉管呢?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怎能不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

1、把陈述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

2、加上语气助词“呢”、“吗”。

3、将原句中的句号 “。”改为问号 “ ? ”

4、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1、斗争的烈火是永远扑灭不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林山水”真是人间仙境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香格里拉的空气像滤过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村的孩子知道那是母亲辛辛苦苦挣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三克镭体现了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可爱的小女孩是我的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把水倒下去,吸水器不出水,就白白浪费这壶救命之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应该相信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坡度这么大,火车爬不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花生的品质很高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泪珠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不能忘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干活,我不能袖手旁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件事让人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信赖,往往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外公,这是您最宝贵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梅花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每一个中国人都爱自己的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买不起这么贵的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们都喜欢看闲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盛大的上海世博会令世人瞩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季爷爷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不能放掉这条大鲈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么大的公园,我能来别人也能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我们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恩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为了战士们能走过草地,彭总不得不杀掉他心爱的大黑骡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生活的穷困和疾病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2:陈述句如何改反问句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句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0 个例句 1、战士们怎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2、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3、字典不正是我们的朋友吗?

4、美丽的香港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5、作为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呢?

6、这本书真好看,怎么不叫人喜欢呢?

7、我们怎么不爱自己慈爱的母亲呢?

8、认真学习不正是好学生的表现吗

9、这美妙的琴声怎么不令人陶醉?

10、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参考答案:

1、战士们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2、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3、字典是我们的朋友。

4、美丽的香港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5、作为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6、这本书真好看,真叫人喜欢。

7、我们爱自己慈爱的母亲。

8、认真学习是好学生的表现。

篇3:如何规范陈述语文教学目标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行为主体对象必须是学生

在新课改理念下, 语文教学目标强调陈述的主体对象必须是学生, 因此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可以用学习目标替代。学习目标就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变化的一种明确而具体的陈述。就是说, 只有当学生的行为发生了教学目标规定的相应变化, 才算完成了这一节课的学习任务。这种行为变化就是学生的学习结果。简单地说, 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要说明通过教学活动后学生能说什么或做什么。因为判断语文教学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无具体的进步, 而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些什么、是否完成任务。

新《语文课程标准》一直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 手、口、脑并用, 知、情、意并行, 让学生真正由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活动的主体,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 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主体对象必须是学生。

欧美国家的做法就是在陈述目标时教师必须明确行为主体对象, 即教师期望达到此目标的具体学生及数目。如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 可这样陈述目标:每个学生都能在认真阅读课文后准确找出运用比较说明方法的段落。其中“每个学生”就是强调行为主体对象, 用a来表示, 当然为了陈述的简便, 在不引误解或歧义的情况下, 有时目标陈述会省略不写主体对象。但教师心中是有对象的, 学生是主, 教师是宾。

二、语文教学目标陈述的行为必须是具体明晰的、可观察可检测的

陈述语文教学目标是为了使教师把握准教什么和怎样教, 学生明确学什么和怎么学, 因此教学目标陈述的行为必须是具体的、明晰的, 而不应该是抽象的、模糊的, 它必须是可观察可检测的。就是说要求学生学会和掌握的内容项目指标的学习行为要以可被观察到的表示动作的术语来表示, 可以说这是克服语文教学目标陈述抽象、模糊的一剂良方。

要做到这一点, 应该避免使用“理解”、“领会”一类含混不清、无法测定和评价的词语, 因为语文教师无法知道学生是否“理解”或“领会”, 也无法确定衡量“理解”或“领会”的标准是什么, 以及如何判断学生有没有达到这些目标, 教师和学生对这些问题心中无数, 只能凭经验对学习结果进行估计, 而估计出来的结果可能与真实的学习结果大相径庭, 很难精确测量, 也就很难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缺乏恰当的评价, 又怎么去谈教学的效果呢?

我在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确定了这样一个目标:“在认真阅读课文后准确找出运用作比较说明方法的段落”, 或“能说清楚用‘什么’和‘什么’作比较”。学生通过学习和讨论以后, 很快就找出课文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进行比较的段落, 并知道它的作用是说明人工选择大大加速了动植物进化的过程。这样的目标确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可以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完成学习任务, 这样的语文课效率怎么会不高呢?试想一堂课如果没有学生具体“做什么”, 是难以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的, 更难以实现陶行知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 这样的课肯定是低效率的语文课。用像“找出” (不妨用b表示) 这样一些可观察可检测的学生学习行为的词语, 非常容易使学生明确学什么以及怎样学, 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三、语文教学目标要陈述期望学生行为发生的条件和程度

所谓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 这些条件要能有利于确定语文教学活动的内容, 减少语文教学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些条件包括:需要利用的教材、时间因素、行为出现的地点等。如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 可确定一个教学目标:“通过比较阅读能正确地说出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异同。”目标中“通过比较阅读” (不妨用c来表示) 就陈述了语文教师期望学生行为发生的条件, 授人以渔;“能正确地说出” (不妨用d来表示) 就是语文教师期望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 用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这样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学生能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 圈圈点点、勾勾画画、读读议议, 轻轻松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这样的学习就不是盲目低效的学习。但也有人认为, 行为产生的条件限定了语文教师教学的灵活性。我认为, 是否陈述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 不必拘泥于一定要或一定不要, 可以根据教师、教材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自测, 有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就一定要。把上述的abcd四个方面结合在一起, 就可以得到完整规范的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再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 把四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可以这样陈述:每个学生 (a) 通过比较阅读后 (c) 能正确地 (d) 找出 (b) 运用比较说明方法的段落, 并能说出 (b) 它们的异同。当然在陈述时四方面内容没有一定的顺序规定, 次序也可以颠倒, 一般要包括在内, 有时也可以省略行为主体对象或行为条件。

四、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还需注重语言表述的规范性

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往往只注重描述教师教学的行为, 而不能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在制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时需格外注意。教师应避免从“教”的角度来叙述, “培养”“教育”一类的词尽量不要用, 这些是教师的工作;此种情况教师应采用《课程标准》中的“喜爱、憎恨、获得……的体验”等词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这样, 教师在教学时会更加明确努力方向, 随机调控教学过程, 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方法的导向作用。

篇4:陈述句如何改反问句

陈述句变为一般疑问句:

1. 陈述句中含有be (am, is, are)动词时,只要将be(am, is, are) 动词提到句首并把首字母改成大写,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即可。例如:

(1)Tom is behind the door.

→Is Tom behind the door?

(2)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his family.

→Are there four people in his family?

(3)I’m in Class 1, Grade 7.

→Am I in Class 1, Grade 7?

2.当主语是人称代词I和we时,改成一般疑问句,最好将I或we 改成you, be动词一律使用are;句中如果有my, our要改成your。例如:

例3最好改成:Are you in Class 1, Grade 7?

There are forty students in our class.

→Are there forty students in your class?

3.陈述句中含有some,改成一般疑问句时,some 要改成any。例如:

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

→Are there any books on the desk?

4. 陈述句中不含有be (am, is, are)动词,要改成一般疑问句时,分为两种情况:A.当主语不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在主语前加助动词do, 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B.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在主语的前面要加助动词does, 原来句中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要改成动词原形。例如:

I have a baseball bat.

→Do you have a baseball bat?

He reads English every morning.

→Does he read English every morning?

陈述句变为特殊疑问句:

陈述句变为特殊疑问句即是对画线部分提问。

1.首先要选择正确的特殊疑问词,要弄清疑问词用来询问什么,如:问物用what; 问年级用what grade; 问健康状况要用how; 问年龄要用how old; 问地点要用where 等等。例如:

I’m thirteen.

→How old are you?

I’ m in Grade Two.

→What grade are you in?

2.特殊疑问句是由“疑问词+一般疑问句”构成的,所以,疑问词确定后,要将原句改成一般疑问句(画线部分要去掉)。例如:

My name is Jim White.

→What is your name?

My father works in a school.

→Where does your father work?

注:疑问词作主语时,语序不变。例如:

Betty watches TV every evening.

→Who watches TV every evening?

3.如果对there be 句型中的主语提问,无论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习惯上用“What’s +表示地点的介词短语?”句型,中间不用there。例如:

There is a big table in the room.

→What’s in the room?

4.如果对there be 结构中表示数量的词提问,无论数量是单数还是复数,都用“How many +名词复数+are there +表示地点的介词短语?”或“How much +不可数名词+is there +表示地点的介词短语?”两种句型。例如:

There are ten oranges in the box.

→How many oranges are there in the box?

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glass.

→ How much water is there in the glass?

[巩固练习]

一、将下列句子改成一般疑问句:

1. I’m thirteen.

2. That sounds good.

3. They have tennis rackets.

4. There are some baseballs in my room.

二、将下列句子改成特殊疑问句:

1. I’m fine today.

2. There is a pencil sharpener on the desk.

3. There are three erasers in the box.

4. There is some chicken on the plate.

5. We watch TV on Sundays.

6. She has breakfast at home.

Key:

一、1. Are you thirteen?

2. Does that sound good?

3. Do they have tennis rackets?

4. Are there any baseballs in your room?

二、1. How are you today?

2. What’s on the desk?

3. How many erasers are there in the box?

4. How much chicken is there on the plate?

5. When do you watch TV?

篇5: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参考答案

一、反问句改陈述句。

1、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3.海边上还泛着白色的浪花。4.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5.说出的话不可以不算数。6.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7.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8.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得了你的忙。

9、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10、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1、打仗不是为了多杀人。

12、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13、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1、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3、把羊圈修好,就不会再丢羊。

4、它一听到弦响,心里不能不害怕。

5、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6、我不能忘记老师的关爱。

7、春天一到,冰就化开了。

8、你不能这样做。

9、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也能办到。

11、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12、彼得读着这份账单,不能不羞愧。

13、小姑娘美好的心灵,正像晶莹剔透的钻石。

14、这是天下奇观。

15、天上的星星不能数得清。

16、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

17、天空塌下一大块,很可怕。

18、楚国在南边,你不能往北走呀。

19、翠鸟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20、雷锋精神不会过时。

21、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还是因为水土不同。

22、大家都能办到的事,我也能办到。

23、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24、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是荆棘丛生的荒坡。

25、不耕耘就没有收获。不学习就没有知识。

26、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27、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

28、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都会向四面八方望一望。

29、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就能看到不同的形状了。30、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三、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那条街很热闹。

3、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4、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

5、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不会惧怕反动军阀。

6、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是真理吗。

7、杭州的西湖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8、人们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9、人不可以没有一点精神。

10、我们不能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11、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

12、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

13、这么重的东西,我拎不动。

14、大千世界,哪里都有野花的倩影。

15、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正是这样的野花。

1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7、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很感动

18、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很喜欢她。

19、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不会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20、肺结核病人不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

21、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会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

22、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没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23、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是十分清楚的道理。

24、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

25、狼的本性不会突然改变。

26、少先队员不能向困难低头。

四、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那大臣想:“我是称职的,我不愚蠢。”2 不耕耘不会有收获,不学习不会有知识。3 他不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4 你的家是在6单元212号房间。5 凡卡天天挨打挨饿,他很想念乡下的爷爷。6 小姑娘纯洁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7 又烂又软的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8蜜蜂是有益的昆虫。9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使我们感动得流泪。10 这样的精品,是从山上那根很不显眼、很普通的荆条上采下来的。11 谁都有父母兄弟,谁都有妻子儿女,你们不能忍心用枪来打这些受人压迫受人打骂的穷朋友。12 这一朵朵绚丽的鲜花正是园艺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13 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会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你会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

五、按要求改变句式,意思不变。

1、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我们播下的种子也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结果。

2、你和从前相比,是变了个样子。3 这本书是你的。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5、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上的浪花。

篇6:反问句改陈述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反问句和陈述句的句型特点,了解并掌握二者之间的互换规律。

2、能熟练地进行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转换。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并掌握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互换规律。

2、能熟练地进行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转换。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点拨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激发学习兴趣,揭示学习内容。

二、引导学生认识陈述句和反问句。1.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

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我吃过饭了。(陈述句——肯定句)我没有吃饭。(陈述句——否定句)

2.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三、巩固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

第一步:(换)肯定、否定互换。

第二步:(加)加上反问语气词如(怎、怎么、难道)等 第三步:(加)加上句末疑问助词(呢、吗)等 第四步:(变)句号变成问号。

用上反问词:难道„„吗? 怎么„„呢?

四、师传授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第一步:(换)肯定、否定互换。

第二步:(去)去掉反问语气词如(怎、怎么、难道)等 第三步:(去)去掉句末疑问助词(呢、吗)等 第四步:(变)问号变成句号。

五、反问句改陈述句实例讲解。

示例1:否定词改成肯定词

★、她 难道 不 漂亮 吗 ?

引导学生按方法转换:否定词“不”改成“很”,然后去掉反问语气词,再去掉疑问助词,最后问号变成句号。

改好后的陈述句是:她很漂亮。

示例2:肯定词改成否定词

★、我们 怎么 能 退缩 呢

引导学生按方法转换:肯定词“能”改成“不能”,然后去掉反问语气词,再去掉疑问助词,最后问号变成句号。

改好后的陈述句:我们不能退缩。

六、练一练。

课件出示练习:

1、难道这不是祖**亲对我的期望吗?

2、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学生作答并反馈。

七、教师小结。

1、出示反问句改陈述句转换的口诀。

2、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之间的互换规律,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反思】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互相转换,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互相转换的规律,让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句式之间的转换呢?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制作课件辅助我的教学。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了解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含义,在明确这两种句型以后,然后出示复习以前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通过巩固加深再引入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教给方法后再设计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做。

篇7: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及答案

1、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2、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3、难道我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吗?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4、作为少先队员怎能不讲文明,有礼貌呢?

作为少先队员不能不讲文明,有礼貌。

5、我们是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呢?

我们是学生,不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

6、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7、难道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你们应该见过这样的总理。

8、这本书真好看,怎么不叫人喜欢呢?

这本书真好看,真叫人喜欢。

9、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

天上的星星不能数得清。

10、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不就看到不同的形状了吗?

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就看到不同的形状。

1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1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13、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

把羊圈修好,就不会再丢羊了。

14、它一听到弦响,心里怎么能不害怕呢?

它一听到弦响, 心里不能不害怕。

15、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16、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春天一到,冰就化开了。

17、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应该能办到。

18、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了吗?

生活富裕了,我们应该不能铺张浪费。

更多写作基础资料共享:

1.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大全

2.20材料典型作文的写作基础

3.小升初作文写作基础

4.写作基础方法 多读多写多改

5.重视写作基础学习自觉创作

6.年新闻写作基本知识:消息的写作

7.小学生怎样写好写景作文

9.2015小学生写作技巧大全

篇8:浅谈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教学

关键词:反问句;陈述句;互换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使其意思不变这一训练形式,力求以学生对句子的自主理解为主,循序渐进,达到教学效果

1.引导学生自读反问句,找出反问句中的答案,说出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比如,“难道今天下雨了么?”学生读感悟,说出答案:“今天没下雨。”

2.指导学生将反问句句末的“吗”“呢”疑问词和问号“?”去掉,换上句号“。”。如,“没有爸爸妈妈的辛勤劳动,怎么会有我们的幸福生活呢?”先改成:“没有爸爸妈妈的辛勤劳动,怎么会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3.还要告诉学生,在反问句改换成熟句的时候还得注意把“难道”“莫非”“怎么”这类反问句式的词语删去。不然会造成句子不通顺,意思表达模糊,表意不明。那么上面的句子就可以进一步改成:“没有爸爸妈妈的辛勤劳动,会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4.在上面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将句子关键词“有”否定。使句意与原来的反问句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改成:“没有爸爸妈妈的辛勤劳动,不会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如此一来,学生就掌握了将反问句改作陈述句,使其意思不变的方法了。

二、将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使其意思不变这一训练形式,同样要注重学生对句子的感悟,从语感上去培养学生找到句子转换的方法

1.口头训练,如,“今天没下雨。”让学生心里揣着答案去转换成“明知故问”的句子:“莫非今天下雨了么?”。

2.先指导学生将陈述句的关键词否定,改成意思相反的句子。如,“在他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在他得到老师的表扬的时候,他没有骄傲。”改成:“在他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在他得到老师的表扬的时候,他骄傲了。”

3.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句末加上反问词“吗”或者“么”、“呢”和“?”。如此上面的句子可以改成:“在他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在他得到老师的表扬的时候,他骄傲了么?”

4.如要使改成的反问句语气更强烈,应告诉学生在否定词前或者句中加上“难道”或“怎能”“莫非”等词语。那么上面的句子就可以改成“莫非在他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在他得到老师的表扬的时候,他骄傲了么?”或者“在他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在他得到老师的表扬的时候,难道他骄傲了么?”

这样一来学生就掌握了陈述句改换反问句,使其意思不变的方法了。

篇9:陈述句如何改反问句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6.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7.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8.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9.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0.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1.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2.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3.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4.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

1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16.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17.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18.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19.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篇10: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怎么能这样做?——你不能这样做。

2、难道这件事我会不知道?——这件事我知道。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你可以不用蜡烛。

4、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这是天下奇观。

5、我们的做法能不对吗?——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

6、这件事怎能不让人高兴呢?——这件事让人高兴。

7、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雷锋精神不会过时。

8、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春天一到,冰就化开了。

9、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

10、这道题有你说的那么难吗?——这道题没有你说的那么难。

11、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打仗不是为了多杀人。

12、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天上的星星不能数得清。

1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说出的话不可以不算数。

14、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我不能忘记老师的关爱。

15、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16、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17、天空塌下一大块,怎么不可怕呢?——天空塌下一大块,可怕。

18、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

19、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0、彼得读着这份账单,怎么能不羞愧呢?——彼得读着这份账单,羞愧了。

21、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把羊圈修好,就不会再丢羊了。

22、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他不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

23、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24、它一听到弦响,心里怎么能不害怕呢?——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

2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26、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27、恐龙的灭绝,难道不是一个谜吗?——恐龙的灭绝,是一个谜。

28、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海边上还泛着白色的浪花。

29、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30、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得了你的忙。

3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大家都能办到的事,我也能办到。

32、翠鸟背上的羽毛不正像浅绿色的外衣吗?——翠鸟背上的羽毛正像浅绿色的外衣。

33、楚国在南边,你怎么能往北走呀?——楚国在南边,你不能往北走呀。

34、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35、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不耕耘没有收获,不学习不会有知识。

36、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也能办到。

37、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了吗?——生活富裕了,我们不能铺张浪费。

3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39、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会忘记?——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40、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怎能不严惩?——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41、通过自己来干活攒够元能不困难吗?——通过自己来干活攒够2000元是困难的。

4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43、我这次语文考试得一百分,我的语文能不好百吗?——我这次语文考试得一分,我的语文很好。

44、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那奔驰的列车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45、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是荆棘丛生的荒坡。

4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

47、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48、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49、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是因为水土不同。

篇11: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教案

新余六中小学部

戴红燕

一、导入

你好!这个微课讲解的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适合中高年级学生。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较为重要的句式训练。在进行互换时,一些学生常常把意思搞反,这除了语感较差、没能很好理解原句的意思外,也是因为还未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个微课将通过分析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特点,教你轻松掌握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方法。

二、新授

(一)了解陈述句与反问句特点

陈述句: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陈述句在书写时句末有句号,而在朗读时则用降调。

反问句:表面上看,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

(二)学习陈述句与反问句相互转换的一般方法

1、陈述句改反问句方法:

(1)加: 即加上表示反问语气的词:“难道„„吗”“怎么„„呢”等

(2)改: 即把“。”号改成“?”(3)变: 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4)查: 即检查转换后的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

例如:妈妈的恩情我们不能忘记。

这句是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首先加反问词“怎么„„呢”,再把“。”号改成“?”,然后把否定词“不能”改成“能”,就转换成“妈妈的恩情我们怎么能忘记呢?”,最后再念一念,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

2、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

(1)删: 即删掉表示反问语气的词:“难道„„吗”、“怎么„„呢”等

(2)改: 即把“?”号改成“。”(3)变: 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4)查: 即检查转换后的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

例如:难道还有比这更值得观看的景物吗?

这句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首先把反问词“难道„„吗”删去,再把“?”号改成“。”,然后把表肯定的词“有”改成表否定的词“没有”,就转换成“还没有比这更值得观看的景物。”,最后再读一读,发现不够通顺,去掉“还”字,就通顺了,意思也与原句一致,我们就可以确定转换为:没有比这更值得观看的景物。

三、小结 总之,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相互转换,关键看反问词、否定词、句尾标点符号。

1、看句中有没有反问词——有则去,无则加。

2、看句中有没有否定词——有则去,无则加。

3、看句尾标点符号——句号改问号,问号改句号。

4、看互换后的句子意思是否保持原意。

四、结束语

篇12:陈述句如何改反问句

?

—. He got up too late.

A. had she; Yes B. hadnt he; Yes

C. did he; No D. had he; Yes

( )2. — is the street crowded with so many people?

—Because they are waiting to watch the boat races.

A. WhyB. WhereC. How D. Who

( )3. — film do you prefer, Lost in Thailand or Life of Pi?

—Lost in Thailand. I like comedies because they often make me, laugh.

A. WhatB. Whatever

C. WhoseD. Which

( )4. — does your cousin go to the gym?

—Twice a week.

A. How longB. How often

C. How soon B. How many

( )5. —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Simon?

—By bike.

A. WhenB. HowC. WhatD. Where

( )6. — model plane is this?

—I think its Jims. Look,his name is on it.

A. Who B. WhatC. Whose D. Where

( )7. — can you finish this English exam?

—In about one and a half hours.

A. How farB. How often

C. How soon D. How long

( )8. — do you know so much about the UFO?

—I usually get the information by surfing the Internet.

A. How B. WhatC. WhichD. Where

( )9. — apples do we need to make fruit salad?

—Let me think ... We need three apples.

A. How long B. How often

C. How muchD. How many

( )10. — have you been married?

—For twenty years.

A. How farB. how often

C. how longD. how soon

( )11. Youd betterherethe heavy rain.

A. not to leave; because

B. not leave; because

C. not leave; because of

D. no leave; as of

( )12. —Its Fathers Day, ?

—Yes. Lets buy a gift for Dad.

A. isnt it B. doesnt it

C. isnt heD. doesnt he

( )13. — is that man over there?

—Hes my uncle.

A. What B. Who C. Whose D. Why

( )14. — bowl of mutton soup would you like?

—A big bowl, please.

A. What sizeB. What big

C. How muchD. How size

( )15. —He hasnt watched the movie “ So Young”, has he?

—. He told me its very moving and interesting, hed like to watch it again.

A. Yes, he hasB. Yes, he hasnt

C. No, he hasntD. No, he has

( )16. Tell me the way to the cinema,you?

A. will B. need C. shall D. may

( )17. There is little milk in the fridge, ?

A. is thereB. isnt there

C. isnt itD. is it

( )18. —Sam didnt go to school yesterday, did he?

—. He was ill yesterday.

A. Yes, he did B. No, he did

C. No, he didnt D. Yes, he didnt

( )19. —How wonderfully you are playing the piano!

do you practice it a week?

—Twice. Practice makes perfect.

A. How oftenB. How many

C. How soonD. How quickly

( )20. —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 to live in, Chengdu, Beijing or Shanghai?

—Chengdu, I think.

上一篇:毕业生论文实习安排下一篇:酒店消防安全知识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