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考物理应试技巧

2022-11-16

【引言】在高考场上合理的应试技巧是能否考出理想成绩的关键所在, 在这里, 提三点应试能力供大家参考。

一、审题能力

(一) 关键词语的理解

有很多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的已知条件, 而对另外一些叙述性语言, 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不加重视。忽略了它们, 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 思维变得混乱。我们来看一道08年的重庆高考题。

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km/s和

9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在一次地震中, 震源地地震仪下方, 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s开始振动, 则 ()

A.P先开始振动, 震源距地震仪约36km

B.P先开始振动, 震源距地震仪约25km

C.H先开始振动, 震源距地震仪约36km

D.H先开始振动, 震源距地震仪约25km

这一道题很多考生选成了B, 错误原因就在于对关键词“相差5秒开始振动”理解不当。想当然的认为纵波比横波快5km/s, 时间是5秒, 距离当然是5km。实际上这5秒是相差的时间, 不是运动的时间, 其实纵波4秒就已经传到地震仪了!因此, 希望同学们养成边读题边勾题目里的已经数据和关键词语的习惯, 特别是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多加留意, 正确答案为A。

(二) 隐含条件的挖掘

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 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 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 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我们来看一道06年的重庆高考题。如图所示, 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小球A、B质量分别为m、βm (β为待定系数) 。A球从左边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下滑, 与静止于轨道最低点的B球相撞, 碰撞后A、B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均为, 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 待定系数β; (2) 第一次碰撞刚结束时小球A、B各自的速度和B球对轨道的压力; (3) 小球A、B在轨道最低处第二次碰撞刚结束时各自的速度, 并讨论小球A、B在轨道最低处第n次碰撞刚结束时各自的速度。

该题隐含条件有两个:1、A与B第一次碰撞后速度必然反向, 2、待定系数β〉1

为什么呢?1、如果A速度不反向必然和B以相同速度达到同一高度, 碰撞中必然有机械能损失。2、既然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 A速度又反向, A的质量必然比B小。

(三) 排除干扰因素

题目中的干扰因素我把它称之为“迷你条件”, 目的就是迷惑你, 我们来看06年一道重庆高考题。

两根相距为L的足够长的金属直角导轨如图所示放置, 它们各有一边在同一水平面内, 另一边垂直于水平面.质量均为m的金属杆ab、cd与导轨垂直接触形成闭合回路, 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导轨电阻不计, 回路总电阻为2R。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ab杆在平行于水平导轨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1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时, cd杆也正好以速度v2向下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杆所受拉力F的大小为

B.cd杆所受摩擦力零

C.回路中的电流强度为

D.与v1大小的关系为

这一道题里“cd杆也正好以速度v2向下匀速运动”, 很多考生就认为这个闭合电路里有2个等效电源, 于是选择了错误答案C。实际上cd杆的速度v2是解题不需要的, 根本用不到!正确答案为A D。

二、答题能力

要重视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在历年的高考阅卷过程中, 都会出现较多的学生由于书写或解题不规范而丢分的现象,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就务必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规范的解题过程。

第一, 尽量用常规方法解题。有些考生解题时不从常规的方法入手, 而是为图简便而用一些特殊的、奇怪的方法, 这虽然没错, 但阅卷老师短时间不易看清, 有可能影响得分。第二, 分布列式, 不要用综合或连等式。由于高考的评分方式是分布给分, 写出每一个过程对应的方程式, 只要说明、表达正确都可以得相应的分数, 有些学生喜欢写出一个综合式, 或是连等式, 这种方式很不好, 因为只要发现综合式中有一处错, 全部过程都不能得分。所以对于不会解的题, 分布列式也以得到相应的过程分, 增加得分机会。第三, 必要的文字说明与方程式相结合。有的考生解题是从头到尾只有方程, 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中使用的符号表示什么不写清楚;有的考生则相反, 文字表达太长, 像写作文, 关键方程没有列出, 既耽误时间, 又占据了答卷的空间。以上两种情形都属于极端的做法, 会导致丢分。因此, 提倡考生在答卷时用简洁的文字表达, 关键处配合图示说明并结合物理方程式。第四, 计算题的最后结果要先解出符号表达式, 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最后结果的表达式占有一定的分值, 结果表达式正确而计算过程出错, 只会丢掉很少的分。若没有结果表达式又出现计算错误, 会丢掉很多的分。第五, 对没有任何思路或时间不够的计算题, 可以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的公式都抬上去, 千万别留空白。因为评分标准是按公式、方程给分, 有可能你写的公式就可以得1分, 要知道在高考场上多得1分也是胜利!

三、合理安排理综答题时间的能力

学生普遍反映理综题量大, 在考试中手忙脚乱, 不得要领, 成绩提不上来。物理、化学、生物三科中, 学生常感到物理比较难学, 很多学生在考试中把物理试题扔到最后做, 实际上化学、生物也有难题, 到最后精力和体力减退, 再做物理题, 这样物理成绩提不上来, 理综的总成绩也肯定提不上来。理综安排时间一般有三种办法:1、分科完成, 比如先做生物的所有题, 再做物理的所有题, 最后做化学的所有题;2、先做第二卷的大题, 然后回过来做前面的选择题;3、按顺序做题。当然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安排时间的办法, 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 最合理的办法还是遵从先易后难, 按顺序做题的原则。我们不赞成在考试场上搞“科研”活动, 一道题不解出来誓不罢休。21道选择题大概时间40分钟左右, 后面的大题还是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做, 不用刻意去规定物理多长时间, 化学多长时间, 生物多长时间, 过多的考虑时间的分配反而影响你做题的速度和准确度。我们不提倡某些同学的做法:他认为反正物理后面2个大题 (24题和25题) 我要思考很久, 又不容易得分, 于是我把它放到最后来做, 能做多少算多少, 能得多少分算多少分。我在这里举一个简单的比较:假如还有半小时考试就将结束, 物理有2道大题未做, 化学有3道大题未做, 生物最后2道大题未做, 你们来选, 究竟想做哪一科呢?

上一篇:珠三角与粤境其他地区高校健美操教师专业素质差异研究下一篇:关于建筑设计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