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与粤境其他地区高校健美操教师专业素质差异研究

2022-11-16

健美操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是高校健美操运动发展的关键。高校健美操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健美操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与理论、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及时了解健身领域的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满足学生的需要, 使高校健美操教学真正实现质的突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广东78所公办高校中选取50所高校, 其中本科院校30所、专科院校20所, 包括经济发达的广州及珠三角地区高校健美操教师和经济欠发达的粤东、粤西、粤北的高校, 以这些高校中任健美操教学与训练的教师150人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了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教师素质、体育教师素质与健美操教师素质的文献, 检索了相关的网络资源, 阅读了有关论著, 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向50所高校担任健美操教学与训练的教师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 有效率93.3%。

1.2.3 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运用SPSSll.0和EXCEL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域广东省高校健美操教师的学历情况

对不同地域的广东省高校健美操教师的学历情况分析发现 (如表1所示) 。高层次人才分布不均, 各地区之间差异十分显著;其中,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硕士比例相对集中:而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高层次人才比例很低, 尤其是粤东地区的硕士比例更小。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影响着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同时, 落后的经济水平也成为阻碍人才引进的重要原因。

2.2 广东省高校健美操教师专业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2.1 专业知识方面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健美操教师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态度中选择“很感兴趣, 尽量学习”的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占56.2%;粤东地区占45.3%;粤西地区占48.1%, 粤北地区占40.4%;可见,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健美操教师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态度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这主要是受不同地域的经济环境和人才竞争压力的影响。

从健美操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专业相关学科知识讲授的情况可以看出该教师对专业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在学生的调查中进一步发现: (1) 对健美操教师的授课内容是否丰富一项中选择“丰富多样”的占35.7%;选择“一般”的占43.3%;选择“内容单一”的占21%。 (2) 在对健美操教师教学中能否进行艺术类知识的介绍与传授中选择“有”的占30.2%;选择“没有”的占69.8%。说明高校健美操教师应大力加强艺术类知识的学习,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不同地域的学生对上述同样问题的选择出现明显的差异:在问题 (1) 中选择“丰富多样”的,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占50.3%;粤东地区占31.7%;粤西地区占33.8%;粤北地区占28.6%。在问题 (2) 中选择“有”的,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占34.6%;粤东地区占20.8%;粤西地区占23.3%;粤北地区占16.8%。说明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健美操教师对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明显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这一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吻合。

2.2.2 健美操专业能力方面

根据健美操专业自身特有的项目特点, 决定了高校健美操教师的能力由专业技术能力、教学能力、训练能力、创编能力、音乐把握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多个方面构成。

(1) 不同地域健美操教师专业技术情况。

对不同地域的广东省高校健美操教师的专业技术情况分析发现, 高专业技术人才分布不均, 差异显著。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具有运动等级和健美操专业毕业的教师相对集中, 有73人, 占49%;而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高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很低, 分别是:2.4%、4.7%和2.0%, 尤其是粤北地区高专业技术人才比例最小, 这其中也主要是受经济环境的影响。

(2) 不同地域健美操教师的教学能力情况。

从不同地域角度来看 (见表2) , 结果显示: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面获得“优秀”及“良好”的教师中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占47.8%, 粤东地区占18.7%, 粤西地区占26.2%, 粤北地区占7.3%。在获得“有关教学奖项”的教师中,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有76人, 占50.8%;粤东地区有33人, 占21.7%;粤西地区有57人, 占3 8.2%;粤北地区有14人, 占9.3%。学生对健美操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中选择“很满意”和“较满意”的在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占78.7%, 粤东地区占70.5%, 粤西地区占7 3.1%, 粤北地区占6 8.8%。

因此可以看出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健美操教师的教学能力稍优于粤东、粤西及粤北地区。

(3) 不同地域健美操教师的训练能力情况。

从不同地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代表队广州及珠三角地区有12个队, 26名教练员, 占65%;粤东地区有1个队, 2名教练员, 占5%;粤西地区有3个队, 6名教练员, 占15%;粤北地区则没有参赛。运动员对健美操教师训练工作的评价中选择“很满意”和“较满意”的在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占76.7%, 粤东地区占72.4%, 粤西地区占73.2%, 粤北地区则没有参赛。

因此可看出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健美操教师的教学能力稍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

(4) 不同地域健美操教师的裁判能力情况。

由表3可见, 根据地域比较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健美操教师中有裁判等级的有77人, 占51.3%;而没有取得裁判等级的有10人, 占6.7%;在市级以上比赛中担任过裁判的有37人, 占24.6%。粤东地区的健美操教师中有裁判等级的有17人, 占11.3%;没有取得裁判等级的有6人, 占4%;在市级以上比赛中担任过裁判的有11人, 占7.3%。粤西地区的健美操教师中有裁判等级的有19人, 占12.6%;没有取得裁判等级的有6人, 占4%;在市级以上比赛中担任过裁判的有16人, 占10.6%。粤北地区的健美操教师中有裁判等级的有10人, 占6.7%;没有取得裁判等级的有5人, 占3.3%;在市级以上比赛中担任过裁判的有5人, 占3.3%。

结果表明,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健美操教师的裁判水平明显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对参加过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的33位裁判员进行地域比较调查分析发现,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裁判员有30人, 占91%;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各1人, 各占3%。此结果进一步说明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健美操教师的裁判水平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造成广东省高校健美操教师裁判能力的地域性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 (1)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健美操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要稍微优于其他三个地区。 (2)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健美操赛事要多于其他三个地区, 这为健美操教师的裁判实践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5) 不同地域健美操教师的审美能力情况。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 健美操教师本身的形象美和教态美在不同地域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在健美操教师自己创作作品的好坏可以反映该教师审美方面的能力。同样通过对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2 1个参赛队的艺术得分成绩分析可知:在21个参赛队中,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有16支参赛队伍, 其平均艺术得分是7.25分;粤东地区有2支参赛队伍, 其平均艺术得分是6.8分;粤西地区有3支参赛队伍, 其平均艺术得分是6.65分;粤北地区没有队参加。由此可见,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健美操教师的审美能力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

(6) 不同地域健美操专业教师的创编能力情况。

艺术分反映健美操教师自己创作作品的好坏。同样通过对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21个参赛队的艺术得分成绩的地域比较分析可知:在21个参赛队中,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有16支参赛队伍, 其平均艺术得分是7.25分;粤东地区有2支参赛队伍, 其平均艺术得分是6.80分;粤西地区有3支参赛队伍, 其平均艺术得分是6.65分;粤北地区没有队参加。

(7) 不同地域健美操教师的音乐把握能力情况。

按不同地域的角度对广东省不同教龄段高校健美操教师的音乐编辑水平作进一步分析发现, 选择“较好”选项共有60人。其中广州及珠三角地区有32人, 占21.3%;粤东地区有6人, 占4%;粤西地区有16人, 占10.7%;粤北地区有4人, 占2.7%。可以看出,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健美操教师的音乐把握能力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

(8) 不同地域健美操教师的科研能力情况。

从表 (4) 中可以看出,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健美操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明显好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而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之间健美操教师的科研能力差别不明显。这与前面不同地域健美操专业教师的体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情况与特点相同, 这是不同地域健美操专业教师的学历和知识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的缘故, 而科研能力是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上积累、实践发展而来的。

(9) 不同地域的健美操教师的创新能力情况。

据调查得知,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省高校健美操教师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方法好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即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省高校健美操教师的创新能力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同时我们也看到, 健美操专业教师创新能力的地域分布与健美操专业教师的学历、体育学科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地域分布特点有较大的一致性。这表明地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地理位置差异带来的影响渗透在了各个方面。

2.2.3 健美操专业精神方面

(1) 不同地域健美操教师的职业心态情况。

从不同地域的角度对广东省高校健美操教师的职业心态作进一步分析发现,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高校健美操教师中选择“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占92.6%, 粤东地区的高校健美操教师中选择“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占91.1%, 粤西地区的高校健美操教师中选择“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占90.8%, 粤北地区的高校健美操教师中选择“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占90.3%。可见广东省不同地域的高校健美操教师的职业心态类同。

(2) 不同地域健美操教师了解领域动态、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

从不同地域看, 近五年参加过健美操知识培训的87人中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高校健美操教师有41人, 占47.1%;粤东地区的高校健美操教师有18人, 占20.7%;粤西地区的高校健美操教师有25人, 占28.7%;粤北地区的高校健美操教师有3人, 占3.5%。可见,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高校健美操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广东省高校健美操教师的学历以本科为主, 研究生比例少且分布不均衡。教师知识背景中, 工具类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欠佳, 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有限: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认识不足;体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结构有老化趋向。这些在不同地域方面均表现出差异特征。

(2) 广东省高校健美操教师专业能力方面, 总体的技术能力、教学能力、训练能力都比较强;音乐把握能力、审美能力与创编能力情况一般: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其中, 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不同教龄, 不同地域方面均表现出较大差异。这表明了健美操教师专业能力受到教龄内在因素和地域差别外在环境的影响。

(3) 广东省高校健美操教师专业精神方面,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健美操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情况要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的教师。

(4) 广东省高校健美操教师总体的专业素质水平是: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教师专业素质水平要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

3.2 建议

(1) 针对广东省高校健美操教师专业素质存在地域性差异的情况, 应做到:第一, 加强学校之间特别是不同地域学校之间的业务交流,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业务水平。第二,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应努力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引进高素质的健美操专业人才, 提高本地域的健美操教学和训练水平。第三, 制定支教制度, 大力开展支教活动。鼓励广州及珠三角地区高素质的健美操教师到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进行支援教育, 促进地方高校健美操的发展, 全面提高广东省高校健美操运动的水平。

(2) 扩大高师体育学院及体育系健美操专选的招生比例, 完善健美操课程体系, 多培养宽基础、高素质的健美操人才。

摘要:广东高校健美操运动的水平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广东高校健美操运动的蓬勃发展与健美操教师素质状况有着莫大的关系。为进一步促进广东高校健美操事业的发展, 本文尝试对广东高校健美操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从 (1) 教学能力; (2) 科研能力; (3) 教育监控能力; (4) 指导运动训练能力; (5) 指导学生锻炼能力; (6) 保健能力; (7) 创新能力; (8)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力; (9) 自我更新和自我超越能力; (10) 心理教育能力。”方面展开研究, 在实证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地区差异的情况。

关键词:粤境,高校,健美操教师,素质差异

参考文献

[1] 杨加玲, 师范专科院校体育教师素质认识误区分析及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0:14.

[2] 韩晓东, 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素质再构[J].体育学刊, 2001, 3:125.

[3] 楼丽琴, 对体育教师素质的思想[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0, 2:50.

[4] 曲宗湖.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基本功[M].2002, 9, 15~16.

[5] 林东江.浙、沪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 2001.5.26~27.

[6] 宋玉梅, 健美操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浅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 7:77.

[7] 张玉萍, 杨立群, 等.健美操教师素质的剖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2005, 7, 88~89.

[8] 苏红.健美操教学中的“两主”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1, 6:105.

[9] 刘上行, 陈立农, 徐中秋.从最近3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探讨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实力与差距[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70.

上一篇: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一篇:谈高考物理应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