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进行古诗教学

2024-06-20

有效进行古诗教学(精选十篇)

有效进行古诗教学 篇1

一、兴趣引路,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故事导入, 开拓视野

在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这首词时, 我首先讲了一个故事:李清照写好这首词后, 她的丈夫赵明诚觉得自己写的不如妻子, 就冥思苦想写了十五首词, 然后连同李清照写的《醉花阴》一起寄给了一位朋友鉴赏, 朋友看后说:“只有莫道不销魂等三句绝佳”。而这三句正是出自《醉花阴》, 赵明诚于是心服口服。与诗词相关的故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还激发了学习动机。

2、活用古曲, 创设情境

我们要根据诗歌的内容和特点, 巧妙地运用古曲, 设置相应的情境, 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 丰富学生对诗词的感受, 进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比如在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 可以配上古曲《阳关三叠》, 体会依依惜别之情;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 又可以配上古曲《十面埋伏》, 征战沙场的豪迈油然而生。

3、配画学文, 体验情感

不少古诗词追求情景交融, 正可谓“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借助绘画, 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诗歌的意境, 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激发学习动机。比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 教师提前备好一幅画有“枯藤、老树、瘦马、昏鸦”等意象的图画, 词曲所反映的萧条、衰败、冷落的悲凉情调, 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了学生面前, 学生体验到了作者反应的情感, 定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中去。

二、解读作者及诗词背景, 为学习、欣赏古诗词铺路

有生命力的古诗词都是诗人有感而发, 诗词反应的内容无不与作者生平、阅历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想要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诗词, 感悟诗词反映出来的思想感情, 就必须了解作者本人及诗词的创作背景, 这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正所谓“文如其人”, 了解了作者的为人、文风及理想抱负, 就像找到了一把打开文章之门的钥匙, 而了解创作背景, 则为进一步理解诗词的思想内涵做好了铺垫。我们应该把握解析诗词三要点:

1、抓住诗词的“眼睛”

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 而传神的字句就如同诗词的“眼睛”, 也就是整首诗词的主旨句。最经典的莫过于“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 通过一个字境界全出, 还有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最后一句“兴, 百姓苦;亡, 百姓苦”一句话道破了朝代更替的实质。抓住了诗词的“眼睛”, 就像打开了一扇窗户, 为理解整篇诗词奠定了基调。

2、展开想象的翅膀

解读古诗词, 引导学生在明确了整篇诗词的主旨后, 要让学生学会想象, 在头脑中形成整首诗词的画面, 并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 既能加深对诗词的深层次理解,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比如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时候, 如果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置身于“天上宫阙”, 一定能深切感受“高处不胜寒”的意境。

3、合理拓展诗词结尾

大部分诗词的结尾, 如同撞钟, 余音绕梁。对于这样的诗词,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符合原文主旨的前提下, 合理拓展诗词的结尾, 进一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比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歌的结尾, 都具有这样扩写的空间。

三、联系实际生活, 合理运用古诗词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和鉴赏, 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古诗词。比如有一次我带领学生们去郊游, 当我们登上某座高峰之后, 我就问学生:“如果此时用一句诗来表达你们的心情, 你们说是什么?”不少学生脱口而出:“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既让学生抒发了心情, 又让他们加深了对这句诗的理解。

综上所述, 教师精心设计灵活多变的古诗词教学方法, 一定能唤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让他们愿意学习古诗词。现在的古诗词教学方法, 还有不少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 广大语文教师应该与时俱进, 不断探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有效教学方法。

摘要: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进行古诗词的有效教学, 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解读作者及诗词背景、把握解析诗词三要点、联系生活合理运用古诗词等三个方面, 对古诗词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探讨。

如何进行有效的古诗文教学 篇2

一、古诗教学基本模式

大量的文献显示,当前古诗教学关注四大方面的内容。第一、创作背景;第二、分析与理解;第三、欣赏与体验;第四、朗读与背诵。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探索有效古诗课堂教学研究中,分六步进行:

(一)、激趣导课,揭课题

(二)、介绍背景,知诗人。(三)、自主学习,明诗意。(四)、想象诵读,悟诗情。(五)、创设情境,入诗境。(六)、迁移运用,创诗文。

二、古诗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一)、激趣导课,揭课题

古诗导课的方式与阅读教学的导课方式类似,即:间接导课与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导入法、疑问导入法,预习导入法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法都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如:今天马老师执教的《回乡偶书》采取的就是间接导入法,由已学过的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来唤醒学生对诗人的再现进而在增强孩子的求知欲的前提下进入本课的学习。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就像孙老师执教的《长征》,“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八组元的学习,随着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认识一位伟大的诗人,今天学习他笔下的一首七律诗”板书课题。

(二)、介绍背景,知诗人。

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因此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使教学增添生趣。像今天的马老师在这一环节介绍诗人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境中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积累提出较高的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孙老师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对于红军长征你知道多少呢?”这样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又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为下一步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自主学习,明诗意。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首先要大胆地“放”。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新知,弄懂诗意。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帮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解决。

其实是巧妙地“扶”。当学生对古诗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后,通过集体交流了解到了学情,根据学情,来决定是否“扶”,哪些地方该“扶”,又该怎么“扶”。通过“扶”,让学生初步体会在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进一步深化对全诗的理解,为体味诗情,进入诗境做好了准备。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马老师在让学生明诗意这一环节,先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读懂前两句诗,再通过朗读感悟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紧接着就放手让自学第二句古诗,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情适当的进行概括和提升。孙老师那句句概括提升的言语更是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的升华。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四)、想象诵读,悟诗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凝炼含蓄。有着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美学价值。诗的情感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欣赏来体会。因此,在学生理解了全诗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让学生根据诗意想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点读、评读、范读、诵读,演读使学生能读出诗的重音和节奏,知道应该如何把握诗的轻重缓急,加深对诗人情感地体验,体味出诗人赋于诗的思想感情。在学习古诗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地朗读。在初读过程中,仅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要有感情表现的要求。在理解诗歌意境后的朗读就要求能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地朗诵。今天这两节课在朗读环节两位教师就是这样层层深入地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五)、创设情境,入诗境。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进入诗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为之动情。怎样让学生进入到这种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呢?在上一环节,学生已经在老师的指导朗读中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教师不要孤立地指导朗读或单纯地创设情境,而是将创设情境与感情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创设情境作为学生感情朗读的基础和铺垫。同时又通过读来引导学生领悟诗情,进入诗境。马老师采取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此情此景;孙老师通过看录像将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情感的表现一次比一次丰富,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到位。最终,让学生通过读与诗人的情感达到共思、共忧、共吟的境界。实际上这一环节就是前一环节的升华和展示。

(六)、迁移运用,创诗文。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应要求学生诵读古诗文,以利于学生的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大连市小学语文质量评价标准在各年级的积累要求中的第一条就明确规定该年段积累诗文的数量及途径。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在结束了一首诗的教学后,并不结束这堂课的教学,而以诗带诗,以点带面,将课堂延伸到同一类型的古诗教学上,有意识地加大学习古诗的量。使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大量的古诗,了解到诗人更多的优秀的诗作。今天的两节课在方面都做到拓展。这样,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柳。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比如低段可以让学生表演,再现诗的意境;中高段可通过课件的出示和音乐的渲染,创设适宜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课堂环境。通过这个语言实践过程,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及兴趣,让他们能学以致用,真正起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教师如何运用古诗词进行有效教学 篇3

关键词:经典诗词;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文化积淀

我认为经典古诗词在教学中的渗透,能起到以下几方面的教育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诗歌是最典型的传统文化。古诗以其优美的韵律、精炼的语言、丰富情感,对学生的审美、鉴赏等方面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如,在教学《咏柳》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当你看到二月的柳树,满满一树的绿意,垂下的万条丝绦时,在乍暖还寒的二月,定然会带给人莫名的欣喜。贺知章就是在这样喜悦的心情下,写下了这样优美的诗句。揣摩作者对柳树的描写手法,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二、陶冶学生的情操

中国的古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意存高远,阅读这些古典诗词,可以使读者感到共鸣,可以令我们的心灵得到洗涤。在读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感受到读书对一个人品味提高的重要性;在读到“润物细无声”时,我们可以体会到默默奉献的可敬,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

古诗词中优美的词句描写,意境勾勒,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高品位意境的追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我们感受到庐山瀑布向下倾泻的气势磅礴,体会到作者当时兴奋的心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让我们体会到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感受到这洁、静、寒凉的画面却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

三、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

诗词是语言的精华,诗词语言准确、生动、凝练、优美、形象,言简意赅,言简意深,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闹”字,一个“绿”字,境界全出,成为千古佳话。

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他们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在中华文化氛围中,扎扎实实积累语言、积累文化,让他们的情感得到熏陶,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

总之,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增加文化沉淀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有效进行古诗教学 篇4

一、激情导课,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求知欲望,我们就要学会激情导课,先声夺人。如在《游子吟》这首诗中,我先播放了《军中绿花》第二段(歌词内容是这样的:妈妈,你不要悲伤, 孩儿我已经长大,站岗值勤是保卫国家呀!风风雨雨也不怕,衷心地为妈妈祝愿,祝愿妈妈健康长寿,待到建功时再回家呀!再看望妈妈)。听过音乐之后,要求学生对歌词大意的理解说出自己的看法,结果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然后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引出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一诗中是如何歌颂母爱,抒发儿女深情的。这样由美妙的歌声引入学生学习优美的古诗, 过渡很自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到了最高点。

二、自读古诗,理解诗意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 实践、质疑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游子吟》这首古诗,首先让学生用“|”划好节奏,用“△”标出要读出重音的字,用“平长仄短”的方法,读的流利,读的抑扬顿挫,把每句诗划成若干个词; 然后借助译解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再把每个词的意思连起来说出诗的大概意思;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重点探究最后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学生通过合作懂得:把自己比作小草,把母爱比作三春晖,这种比喻既形象又确切,引导学生用反问句的方式问自己、问同学,并鼓励学生用肯定句式、感叹句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三、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想象力的培养始于“引情”,进而“入境”。阅读时,环境、 气氛的不同,心境的不同,对于同一课文的感受理解程度也会很不一样。《游子吟》一诗中,在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基础上,接着让学生看书中的插图,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放录音配乐诗,并围绕老师提出问题展开合理的联想。老师点上蜡烛提问:“假如你是画中的母亲或儿子,你会想些什么?又想说些什么?”老师给你们一个登台表演的机会。一听能到台上表演,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举起小手,跃跃欲试。我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当“母亲”的穿上衣服,戴上老花镜,拿起了针线。当“儿子”手中拿着书。他们坐在微弱的烛光下。“母亲”对“儿子”说:“儿呀,苦读十年寒窗, 这次出远门做差,妈不能跟随你左右,你可要知寒知暖,照顾好自己”。“儿子”对“母亲”说:“母亲大人,这我知道,就是您老一人在家,孤苦伶仃的,我放心不下”。“母亲”说:“儿呀,你放心,母亲会照顾好自己的”。“儿子”说:“母亲,我一定会牢记您的叮嘱”。表演结束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既有利于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诗歌内容,也容易达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质的飞跃。

四、联系实际,升华主题

在对诗又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再让学生低声诵读《游子吟》诗, 让学生再现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缝制衣服的情景,同学们纷纷动笔,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之后,联系实际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爱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说一说,体会平凡事件背后更为深沉的母爱。最后用《军中绿花》的调子唱起了《游子吟》, 学生陶醉在歌声中,他们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从而让学生对诗的理解得到了升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乐趣,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感到有趣、轻松、愉快、感人,没有压力。这样,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

“教育有模,但无定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古诗的教学结构可以多样,教学方法千变万化,具体的方式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就一定能找寻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语文古诗课堂教学得到真正有效,使古诗教学效率切实得以提升。

摘要: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古诗对丰富学生的思想和提高文学素养的培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激情导课、自主学习、联想想象、联系实际等步骤来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

怎样进行初中古诗文教学 篇5

一、问题聚焦

初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中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古诗文教学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对古诗文尤其是文言文不感兴趣,许多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厌恶感。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在学生方面却异化为令人头疼的紧箍咒,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古诗文教学模式,遏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的“残羹冷炙”。

二、要解决的重点

能在语文教学中探索一些古诗文教学的新方法,既能适应新课程的标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三、须突破的难点

上好古诗文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对祖国博大精深语言的热爱,是古诗文教学应突破的难点。

四、预期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出一些古诗文教学的新方法,既能适应新课程的标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五、解决途径

(一)、古诗文教学应重视诵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绝大多数是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华。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多读、熟读,在读中反复体味,才能增强语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去重视诵读。宋代朱熹理解的“诵读”,其意义是“真道学第一义”,其内容是“熟读精思,必须成诵”,朱子的理论决定了“诵读”在我国古诗文教学方法中的重要地位。

对每篇古诗文的教学都坚持利用录音带或教师范读,目的在于影响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然后让学生对照注释并参照工具书读课文,利用录像、磁带或自己和学生一起疏通完字句后(这种疏通不是老师串讲,而是学生初读基础上的“解惑”),再让他们反复朗读,直到读准、看准,读得准确无误,有感情。在重视诵读教学中,我经常在课堂上变换读的方式,故事性强而又有人物对话的,便让学生分角色读(老师有时也参与其中),如《隆中对》、《曹刿论战》等。

(二)、古诗文教学应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见,联想和想像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去开采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应该做一位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去升华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如能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画面,不但可以调动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这与新课改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三)、在古诗文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

根据当代中学生表现欲较强的心理,教师可鼓励学生把课堂作为场景,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现课文故事情节,这样,既能使学生准确理解把握课文内容,又能使学生通过形象、生动、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来深入理解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教益。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容量古诗文信息,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课件已走进语文课堂。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将能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如《三峡》多媒体课件能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三峡风光的秀丽与壮美,使同学们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爱莲说》课件可让同学们通过“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外在形象,感受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节操和品质;《荔枝图序》课件可让同学们直观了解“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瓤肉莹白如冰雪”等具体形象。

(五)、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进行美育 篇6

一、借用音乐手段,在氛围中创设美

新课程语文教材中许多文言诗文作品蕴含着许多美的元素。在进行品味鉴赏时,可根据审美对象或审美主体的特点,辅之以情感内涵相近的音乐,创设一种浓郁的美的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感体验,接受美的陶冶。例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这是一首以清晨游览古寺所见所感的诗。作者笔下的古寺肃穆、幽深、脱俗和纯净,蕴含着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在上课时,教师可以配合班得瑞的曲子《仙境》中的《寂静山林》来教学,那空灵曼妙的音乐不仅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在那清晨朝阳下古寺的幽雅静穆之中,还可以自身产生一种自由自在、超凡脱俗的意境之美,这种感受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是绝妙地吻合。

把音乐引入新教材文言诗文的课堂,使学生能够感受这种情感的变化并引起共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可以使枯燥的文言诗文课堂氛围变得生动、富有感染力,让学生带着一种审美情感,进入文章的情感意境,品味出蕴含其中的喜怒哀乐。

二、挖掘内在精华,在揭示中展现美

对文章的审美,不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对词句表象的理解上,而应结合作家的个性与写作时的特定心境,帮助学生深入分析和挖掘课文中的内在美点,揭示作者通过描写各种客观美所表现的深层次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充分领悟文中思想情感的美,从而在美的情感中得到感染。

在引导学生领略文学作品美的同时,还要让学生领略到作品中的“美”所蕴含的高尚情趣。如《桃花源记》描写的是桃花源中的平和安乐的生活,如果仅仅理解对桃源中优美景色、人们安居乐业的赞美,就会使文章显得浅薄平淡,无法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但进一步从桃花源中太平祥和出发,结合当时兵荒马乱的社会现实细细品味,就能体会到文章是作者对安定生活的一种渴望和追求。由于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条件下这样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于是他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这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的表现,从世外桃源的和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高情远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形象。

情感性是文学艺术区别其他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真情只能在实感中产生,无生活实感,就不可能有真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进行深刻挖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深而有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只有引导学生真正走近作者,挖掘作品,才能感受美的真正含义。

三、分析人性的丑恶,在比较中体验美

开启审美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比较、有鉴别才会有收获。让学生的思维通过美与丑的比较,飞向更广阔、更自由、更绚烂的审美空间,让审美真正成为“人类一切功能中的女皇陛下”,这也是新课程的文言诗文教学要实践的一个主要目标。

新教材文言诗文中有许多篇章都蕴含着大量的美与丑的较量与抗衡。美与善的事物固然令人爱慕和喜悦,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并深入地发掘出事物丑陋的那一面,在对比中会令人感到那美的部分更加鲜亮,更具有震撼力。如唐代白居易的《卖炭翁》,讲述的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卖炭老翁辛勤劳动的果实,最终被掠夺一空的经过。教师可以先详细介绍此文的背景——唐德宗时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地掠夺,这就是所谓的宫市。当时太监打着宫市的名号,大肆欺压掠夺老百姓。首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深刻感受到宫市的罪恶,对此丑陋的现象产生强烈的憎恶感。然后再引导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展开讨论,通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道貌岸然的宫差狐假虎威、明目张胆地掠夺财物的丑陋姿态和“满面尘灰烟火的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个势单力薄、生活在底层的穷苦可怜的卖炭老翁的形象展开对比,来展现人性的“善”和“丑”的本质,通过人物形象的赏析深入认识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并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鞭挞人性的丑恶,净化学生的心灵的目的。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在文言诗文的学习中,体会认识到真正的人性之美,为学生的培养审美情趣打下结实的基础。

四、引导思维翱翔,在想象中欣赏美

教师在文言诗文教学时,尤其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审美对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广泛地联想,进行再创造思维。德国文艺评论家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为美的。”由于文学作品能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所以能产生强烈的审美效果。因此,只有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文言诗文的鉴赏能力。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是一种何等宏伟壮观的场面啊!“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虎啸猿啼”“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那究竟是怎样的两种晴雨景色呢?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感受,那不仅仅是“淫雨”“阴风”“浊浪、山岳”的“满目萧然”;也不仅仅是“景明”“波澜”“沙鸥”“锦鳞”“皓月”的“喜洋洋”,那是一份融入了包括作者在内的“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或喜或悲。最后再让学生领会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从小树立为国忧民的远大志向,便水到渠成了。

谈谈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 篇7

1. 让校园的一草一木皆有诗语。

我校的校园树木苍翠, 花卉众多, 灌木乔木参差成趣, 红花绿草争奇斗艳。根据我校的校园特色, 我们组织全体同学开展了“我为校园添诗韵”的活动, 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有诗语。要求同学们为校园内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配上古诗词, 从而形成一种浓浓的古诗词的氛围, 激发同学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2. 举办形式多样的诗词咏唱、创作大赛。

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还必须有相应的一些措施来巩固强化。每学期我校都要举行形式多样的古诗词的咏诵比赛、创作比赛。每天的早读时间, 我们都安排有古诗词的吟诵, 有时听录音, 有时教师示范吟诵, 有时学生彼此诵听;每周班级内举行一次诵诗会;每月年级内举行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诵诗会, 可以吟唱, 形式多种多样。如此一来, 年深日久, 一种吟唱古诗词的浓浓氛围也就形成了。

二、了解常识, 教给方法

1.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古人早就讲过, 即了解作者, 熟悉背景。中学诗歌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作大幅度的调整和改进。必须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 包括诗人的兴趣爱好、风格志向、生活经历、为人处世、家庭境况……必须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军事、风俗、外交……比如说, 讲苏轼的作品时, 我首先就比较全面地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特别是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 努力还原出北宋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环境和在这个具体环境中生存、思考和写作的活生生的苏轼。让学生身临其境, 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 从而对古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减少阅读理解的难度, 达到和诗人情感上的共鸣。

2. 教授诗词常识, 锤炼古文化基本功。

教学中, 我比较注重诗歌鉴赏中的整体把握, 将诗歌的“构架”有形化, 让学生掌握古诗词构建音韵美、图画美、建筑美、人情美等的一些基本方法, 从而在欣赏古诗词时能做到循法而入, 破法而出。究竟如何使学生能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常识、感悟古诗词的美呢?

首先, 吟诵涵咏, 感受诗词的音韵美。古人不是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吗?因此, 中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应该定位于诵读这个根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 或借助多媒体将学生带入诗词的艺术境界之中, 教师从轻重音的把握、语气的变换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和感情的庄谐等方面进行指导, 学生浅吟低诵, 品味诗词的韵律、节奏, 领略到古诗词的音韵美,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的目的。

有效进行古诗教学 篇8

一、发掘优秀传统文化

7耀9年级《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推荐背诵61篇优秀古诗文,按思想的侧重面将它们大致分类,得出如下表格:

除了这些课标推荐篇目,各版本教材还有自选篇目,合计起来初中生课内要学习古诗文百余篇。这百余篇文章就是一个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从中我们可以挖掘出如许思想。

1.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建设强大国家结合起来,是一种崇高的行为。国家有难,要有“西北望,射天狼”的志向;利益抉择时,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国之不存,家将焉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家国矛盾时,抛开自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甚至为了理想,可以牺牲生命。

2.关心社会,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是“匹夫之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要心系苍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能推己及人;了解“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痛楚;追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幸福。

3.完善自我,提高德行、修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决心;“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视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自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境界。“鱼”与“熊掌”间学会选择,“忧患”“安乐”里懂吃苦,“陋室”不陋惟“德馨”,“爱莲”只缘爱君子……

4.美好的亲情、友情使人生不孤独。有牵挂,才“家书抵万金”;有思念,才“烟波江上使人愁”;有期盼,才“但愿人长久”。伯牙绝弦,因知音难觅;天涯比邻,因心灵超越空间。友爱让明月更澄澈,关怀让白雪也温暖。

5.爱恨愁怨、感时伤春,幽微的个人情绪可叹、可赞。“暂凭杯酒长精神”是落寞中的振奋,“青鸟殷勤为探看”是痛楚中的希望,“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伤感中的惊喜,“忽复乘舟梦日边”是失望中的期盼。人因多情而可爱,在别人细腻的诉说中,我们发现自己、丰富自己、舒展自己。

6.崇尚科学,尊重实践,是认识世界之道。不管是耳熟能详的“教学相长”,还是奇谈似的“河中石兽”,都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这一点亘古不变。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通过整理发现,教材中古诗文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纲要》规定的内容有极大的契合度。所以,利用古诗文教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既是精神传承也是当下教育,不容忽视。

二、开展无痕的思想教育

利用古诗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要注意方式。思想教育认可细腻、无痕,拒绝简单、粗暴。如果板起脸说“我要教育你了”,无一例外会受到排斥;如果将思想教育作为教学的“添头”,教育效果也会打折。

有教师教学《过零丁洋》,学完诗歌内容后,有这样的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假如你以后需要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你能像文天祥一样“威武不能屈”吗?

生(齐):能!

师:假如为了正义需要你献出生命,你能慷慨就义吗?

生(齐):能!

师:这才是男儿本色!让我们带着这种豪情,再齐读一遍诗歌。

这样的教育看似激动人心,其实粗糙、不“走心”。试想,这情境真实吗?恐怕师生都不会相信。况且教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发问,谁会说“不”呢?这样的“思想教育”只能沦为臆想的狂欢。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的核心,在古诗文教学中不能过分强调思想教育,否则就走到“人文教化”的老路上去;但只是强调“语用”,将“思想”置之不理,就会走上“唯工具性”的偏路。《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那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正路应该是:在学“语用”的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学生通过学习体验,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余映潮老师在教学《三峡》时,采用“趣味识字法”[3]———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带“山”旁的字并了解它们的意思,找出带“氵”旁的字并了解它们的意思。学生找到“峡、嶂、岩、巘、峻”和“沿、溯、湍、瀑、漱、涧、沾”。通过识字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些汉字的音形义、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三峡景物方面的魅力。这还用“告诉”学生,祖国文字多么奇妙、美好吗?这还用“讲给”学生,三峡景色多么奇特、美丽吗?学习之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就油然而生了。

三、创新学习的形式

围绕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这个点,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学习形式,以提高教育的效果。

1.多角度学习

有些诗文它的主题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如果在教学中全面关注,就能完善思想认识。比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教师往往强调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厌恶官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归隐田园。这样我们只看到陶渊明的排斥与隐逸,看到他生活中的“冷”。如果我们学习描写他悠然生活的诗句时———就以“采菊东篱下”为例吧———不仅仅只是翻译,而是抓住该句让学生想象:开满菊花的东篱是什么样子呢?作者采菊花干什么呢?描述一下那种生活场景。学生于是勾勒出:竹篱绕着小院,东篱旁散落着片片菊花,红的、黄的、紫的、白的,一丛丛、一簇簇,十分热烈。作者闲暇时就走到东篱下,赏花态,闻花香;可以摘一朵插在鬓边,无拘无束;可以采一束放到屋里,满室生香;可以泡一壶菊花茶,细啜慢饮;可以酿一坛菊花酒,一醉方休……这样就将作者的“悠然”具体化,让学生看到他生活中的“暖”,看到田园的温度与喜悦。学生对诗歌主题的认识就更全面,思想触动也更深刻。

2.对比学习和群文学习

诗言志,将两个或多个具有某些共同点的诗文放在一起赏析,就是“思想碰撞思想”,收到1+1>2的效果。

比如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对比学习,可以发现:陆词中梅花的品质是孤寂、排挤下展现出的高洁、坚贞,毛词中梅花的品质是凌寒的美丽、报春的奉献与谦逊,对比之下可见不同的心态、精神。

我们可以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对比,发现两者“思”之异同;可以将《观沧海》《望岳》《登飞来峰》放在一起阅读,评析“视野”与“胸怀”的关系;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过故人庄》等进行“群文阅读”,探究“友情”的内涵;将《月夜》《峨眉山月歌》《月下独酌》《望月有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系列诗词进行“专题学习”,研究“月亮与情感”……

古今文化一脉相承,利用古诗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让古人的智慧、情怀和谐今天的生活,善莫大焉。

摘要:各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都选入了百余篇古代诗词文章,这些古诗文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的内容有极大的契合度。在教学中加以挖掘,并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开展“无痕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古诗文,传统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教学 篇9

一、改变的传统观念,鼓励自主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阅读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阅读教学不是老师讲学生听,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主要是借助语境或创设情境,将学生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关直觉经验提取出来,从而实现与文本语言的相似匹配与相似激活。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直觉经验,教师也可以借助投影或多媒体来展示相关的形象化资料,使学生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直觉经验。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最大限度地引导每个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和学习方法,让他们都能主动地愉快地接受知识,获得发展。有关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切教育因素只有通过主体的参与和内化,才能转变为个人的素质。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

二、在“读”中领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由地进行阅读。而且,有感情地朗读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之一。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已经证实,朗读和背诵是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朗读和背诵。通过范读、领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领悟感情;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三、开展探究性阅读

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地指最后大火突起,气氛紧张,观众不能自持,“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讲析中我先让学生疏通文意,有表情朗读。再选出一部分学生模仿口技表演,其余学生扮演观众,表演观众的表现。学生们的模仿虽然达不到演员的水平,可也有模有样,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背诵全文就简单多了。最后,我播放了一段口技录音,让学生结合听时感受,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进行片段作文训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教师的煽情还可以体现在教室的布置上。我上综合实践课《戏曲大舞台》时,就在教室里贴上了学生在课前制作的脸谱。一进教室,浓郁的戏曲氛围扑面而来。由于是学生亲手制作的,教师展示了他们的作品,他们很高兴,上这节课也就分出,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阅读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任务,而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最终形成,离不开学生独立研究和思考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述、唱、画、演、问、比、思、写活动,把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读述结合、读唱结合、读画结合、读演结合、读问结合、读写结合,让学生自己与课文对话,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在学生认真地阅读了课文之后,可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疑点。对于其中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自己去寻找答案。而教师则主要担当阅读教学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去求得问题的解决。其实质是让学生学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情境,加强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传统观念,改变阅读教学中的“你不想学,我让你学;你不会学,我逼你学;我让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我让你怎么学,你就怎么学”的状况,因为阅读活动不应只是文字符号的识别过程,而是思维过程,更应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不可忽视,这是由小学生的特点所决定的。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少,更缺乏实际的生活经历和经验,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的引导主要是创设情境,将学生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直觉经验提取出来,激活其思维,帮助学生沟通已有的经验和阅读材料之间的联系。这对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领会课文的内容和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不能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好的阅读课应该是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鼓励创新。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阅读潜能的开发;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多种知识技能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迁移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外认真和开心。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在着装上有所讲究。不同的课文配以不同的服饰,也能带动教学。比如《春》,教师可以选择色彩明亮的衣服,比如绿色,生机盎然,与课文意境切合。

如何有效进行朗读教学 篇10

一、认清朗读的重要作用

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认为,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诵读便是直觉感受语言, 训练语感的一种绝好方法。它省略了对文章繁琐的分析, 与阅读相比, 更是直觉感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朗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 在不经意间对文章中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有些语文老师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分析文章的精妙之处, 口干舌燥地解剖文本, 将阅读教学引入肢解阅读的歧途, 教师讲得天花乱坠, 学生听得五迷三道, 享受不到语文阅读课的趣味。

朗读能让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与领悟变得容易许多。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朗读对理解文本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因为朗读不是单纯的看字出声的无思维活动, 而是对读物的再理解和再体验。声音出口时所负载的思想情感, 比蕴涵在文字之中或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更为可贵。朗读引导朗读者和听者走向文字作品的更深的去处。例如小说中的神态描写, 表面上看似平常, 而里面却蕴含着丰富微妙的内涵, 且这些内涵又必须借助朗读来呈现。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 有的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那些对父亲外貌及动作的描写, 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主人公在绝境中对儿子的无比热爱的不放弃的精神。在朗读中, 学生被父亲的精神深深打动了。

朗读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油然而生, 提高审美能力。精彩的朗读, 能使课文中深邃的内涵、高尚的情操、优美的语言自然流淌, 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动情的朗读氛围中油然而生。朗读中, 如果朗读者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被调动, 铿锵婉转的音调流入耳鼓, 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浮现眼前, 细腻深沉的情感激荡心田, 则朗读者定会陶醉其中。

二、师生应高度重视朗读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 对于讨究所得的并不仅理智的理解, 还有亲切的体会, 不知不觉间, 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大部分学生从来没体会过这种境界。很多时候, 就算在课堂上朗读, 它也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过渡, 学生齐读之后便进入分析、探讨, 老师对朗读本身没有要求、没有指导, 学生也是被动地完成朗读, 没有心灵的碰撞、情感的激荡, 也就不可能享受到阅读带来的愉悦。只有师生高度重视, 与作品有心灵的碰撞、情感的激荡, 才能把朗读当成一种享受。在动情的朗读中, 用心灵触摸作品, 唤起想象, 让情感流动。所以朗读应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

通过朗读使学生领略语言美,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讲解固然很必要,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 同学们是通过自己的朗读体会语言美的。另外, 语文教材中具有典型意境的文章很多, 或明朗, 或朦胧, 或恬静, 或悲壮。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朗读, 展开想象, 体会其中蕴涵的深远的意境。在朗读训练中, 应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意境美。目前的语文教学比较重视词义的落实、语法的规范、写法的运用等, 这固然有其科学性, 却忽略了人们在实际运用语言时, 是很少完全依据词句的理性含义或是一些语法规则的。再说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的整体性, 由于目前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字、词、句、段、篇、行文、逻辑、文采、写法等, 对文章进行庖丁解牛似的分析, 使学生失去了直接、完整感受课文言语形式的机会, 所以大部分学生对一篇文章, 甚至是一段文字的整体把握能力较差, 常常是只能瞻前不能顾后。

再者语感本身又具有情感性, 即主体对言语内容的是非真伪和言语形式的美丑所表现的情感震荡。而朗读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字句的理解, 更能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 起到愉情悦性的作用。

三、掌握朗读的方法

上一篇:紫草的化学成分研究下一篇:信息技术改变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