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助推新发展

2024-06-29

人才助推新发展(精选八篇)

人才助推新发展 篇1

一、低碳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1. 低碳经济的含义。

2003年2月24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也只是来自于某些研究文章或某些领导人的讲话。但在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以后,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从各个角度关注低碳经济相关问题。我国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摒弃了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实质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是人类社会从以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文明的一次重大进步。

2. 企业发展的低碳之路。

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契合了中国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强调的内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战略的延伸和扩展。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具体目标,而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纳入国民经济规划中。对于企业而言,低碳经济的发展意味着能源结构的调整,意味着“碳中和”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在短期内会增加环保投资成本。但在低碳经济的引领下,受消费、政策、责任、市场、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会有更多的主动性,企业会更加关注从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中的碳排放问题,进而实现从上游到下游全面降低碳排放的目标。

二、低碳经济对环境成本会计发展的推动作用

环境成本会计在我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理论研究上成绩卓著,但实践推进却困难重重。低碳经济的出现,将推动环境成本会计迈上一个新的高度。

1. 环境成本会计的受重视程度得以提升。

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是促进环境成本会计大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我国的环境成本会计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并未真正应用于实践,低碳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为环境成本会计由理论走向实践提供了发展契机。在低碳经济社会中,企业要不断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及研究节能减排技术等,这些无一不在悄然影响着环境成本会计的发展。企业重视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重视环境成本会计理论的研究,更要重视环境成本会计在实务中的广泛应用。

2. 环境成本会计成为低碳经济对企业会计影响的落脚点。

低碳经济的提出,使环境成本会计在原有基础上,理论更加丰富,与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低碳经济对企业经济业务的影响需要在会计上有所体现,需要利用会计方法来记录这种新的变化。由于低碳经济所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而碳排放问题以及碳排放对气候的影响问题,都可归入环境问题,而由环境问题产生的相关成本,是用环境成本来记录的。所以,在低碳经济对企业的所有影响中,关于成本的问题,完全可以由环境成本会计来记录,而记录的过程同时也是环境成本会计自身变革和完善的过程。可以说,环境成本会计成为低碳经济对企业会计影响的落脚点。

3. 低碳经济是环境成本会计走向实践的助力。

目前,我国环境成本会计发展的瓶颈在于环境成本会计不能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因为很多企业都认为,推行环境成本会计意味着企业在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的同时,还要发生更多的环境成本。所以,很多企业都缺少应有的积极性,选择了对环境成本会计敬而远之的漠然态度。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爵士在他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可能达到全球每年GDP的5%~20%,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更为严重。但如果现在就去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所需成本仅为全球每年GDP的1%。可以说,企业现在的多投资是为未来少投资的一种提前支付。当低碳经济成为一种必然,而不是一种选择的时候,核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成本也是当务之急,这就意味着以碳排放成本核算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成本会计,在低碳经济的推动下,很快就会从理论层面进入实践领域。

三、低碳经济对现行环境成本会计的修正

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关于碳排放相关成本的核算同样备受关注。为了规范企业的碳排放成本核算,可以建立一个科学的碳排放核算体系,而这一体系应包括“碳的定义、碳的分类、碳的确认、碳科目设计、碳的计量、记录与会计处理”等内容。但由于碳的分类与计量的复杂性,各国对于碳排放成本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并未形成独立的概念框架。也就是说,在环境成本会计尚未全面推广的情况下,要建立单独的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但关于碳排放成本的研究确实已经存在,可行的办法是对现行的环境成本会计体系进行修正,在现行环境成本会计的研究框架内,将一些碳排放成本核算的内容融入其中,以保证低碳经济下环境成本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1. 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内容将有所扩展。

环境成本是一个动态拓展的概念,它反映的内容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当外在环境发生变化以后,环境成本会计也要做相应的调整。目前,企业核算的环境成本仅有少数项目,如排污费、绿化费、赔偿金、罚款等。如果考虑低碳经济因素,则环境成本核算的内容将扩展到降低碳排放的各项成本,如碳捕捉与封存等降碳技术的研发成本、减碳设备的折旧成本、碳排放权的交易成本等。

2. 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需要变革。

低碳经济下的环境成本会计是对现有环境成本会计的一种发展和创新,是对现有环境成本会计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受低碳经济的影响,环境成本包含的内容将会更加广泛,环境成本会计的内涵和外延都会有相应的扩展,因此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环境成本在确认、计量、归集、分配、报告等环节方法的创新。如碳排放成本,是企业以前的环境成本核算中不曾涉及的新事物,如何对它进行会计处理则是一种新的探讨。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关键是要考虑企业资源、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影响的特点,当上述3个方面发生变化时,核算与控制必须变化,企业的环境成本会计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3. 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方式也将发生变化。

因为在低碳经济下,政府和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们将会更多地关注企业承担的碳减排义务及其采取的控制措施。所以,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企业的环境成本报告与信息披露的格式与内容都要在现有基础上发生相应的改变。

四、低碳经济下环境成本会计走向实践的基本途径

在低碳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以低碳经济为契机,寻找一种能够在实现低碳发展目标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现有的环境成本会计理论的有效途径,即我们要在对的时点选择正确的策略,以助推环境成本会计不断走向实践。

1. 建立碳排放量控制体系。

在碳排放成本的计量中,碳排放量的确定是关键所在,碳排放量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碳排放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本质上是一个能源消耗问题,能源消耗量越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就越多;能源效率越高,单位产出消耗的能源越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越少;同等能源消耗量中清洁能源的比重越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越少。因此,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将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捕获、存储和利用起来。因此,企业应利用这两个渠道来监控碳的排放量,为正确计算碳排放成本提供数据基础。目前公认的权威的有关温室气体排放计量标准是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拟定的《温室气体协议书——企业核算和报告准则》(GHGProtocol),该准则为温室气体计量、碳成本核算提供了标准和基本程序。目前国内很多研究者也在此基础上研究适用于我国企业的各种碳排放量的标准,无论企业采用哪一种方式,如果能够准确计量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则通过换算可以计算出企业承担的碳排放成本。

2. 加强对环境成本会计相关理论的研究。

在低碳经济下,需要重构企业的环境成本体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对低碳经济和环境成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完善现有环境成本会计体系。面对形势的变化,环境成本会计尚有许多难题未解决,如碳排放量的测算、碳排放成本的计量、环境成本报告模式的探索等。这就要求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有针对性地对上述新问题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吸纳国外的先进研究成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下环境成本会计的成功经验,这样既可节省研究者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拓展研究思路,使我们的研究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

3.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良好的法律环境是发展低碳经济与环境成本会计的一个必要条件,国家立法机关应根据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法律体系,为环境成本会计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撑。环境成本会计规范体系,应该像财务会计那样有专门的规范,这个规范可以以环境成本会计制度和环境成本会计准则的形式存在。一方面可以用来规范环境成本会计从凭证到报表的全部核算流程,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规范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这种专门针对环境成本会计制定的制度和准则更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对于防止企业的短期行为,促进和规范环境成本会计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倡导全方位的低碳环保教育。

目前我国政府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强调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友好。然而,国民大众对低碳经济和环境的关系认识还不够深刻,有人还不知道低碳经济为何物;有些企业虽然口头上喊着走节能减排的低碳之路,但实际上还在行高碳之路,仍目光短浅地不惜损害环境利益以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根本没有树立低碳经济的理念。所以,我们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传播低碳经济理念,开展环保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加大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宣传的力度,特别是要让企业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承担环境责任的必要性。只有这样,环境成本会计才能真正为企业所接受。

5. 引入奖惩机制。

目前,由于缺乏相应的奖罚机制,导致一些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不作为的成本过低,这客观上是对企业漠视环境责任、推卸社会责任的一种纵容。随着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被列入政府“十二五”规划,企业的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将越来越重,国家要通过各种经济手段来调节企业的环境行为,对于造成环境损害的企业要给予一定的惩罚,比如征收碳税等。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课题组经过调研形成了“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的专题报告,该报告建议于2012年开征碳税。同时,对于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低碳企业则应给予诸如补贴等相应的奖励,以鼓励企业走节能减排的低碳之路。

摘要:低碳既是一种时尚,也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人类于环境危机中的一种自我拯救。环境成本会计在我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成果显著,但更多的是一种理论研究。而今,低碳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环境成本会计工作。本文基于低碳经济视角,在分析环境成本会计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推动环境成本会计走向实践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成本,碳排放成本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2]宁宇新,廖春如.低碳时代的碳成本及其管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11).

产业为先助推小城镇新发展 篇2

作者:华汉旅 文章来源:华汉旅 点击数:3721 更新时间:2011-12-16 小城镇是指区别于大、中城市和农村村庄的具有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居住的社区,包括国家已批准的建制镇和尚未设镇建制的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华汉旅认为在我国,按照城市的定义,小城镇当属于空间规模最小的非农业人口的居民点,它是我国城镇体系之尾,乡村发展之头,是农村和城市的边缘地带;是土地集中利用、人口和社会经济集聚发展等城市特征形成的过渡空间。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条件和农村建设的总体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链接城乡基地和桥梁、统筹城乡发展关节点的小城镇,其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提升,但同时也遇到了发展中的体制与机制障碍,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60年来小城镇的发展轨迹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小城镇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我院根据我国小城镇的发展轨迹细分为5个时期:

(1)恢复和初步调整期(1949—1957年)

(2)萎缩、停滞期(1958—1978年)

(3)恢复发展期(1979—1983年)

(4)快速发展期(1984—2001年)

(5)协调提升期(2002年至今)

小城镇经过数量快速增长时期后,自身发展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地方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布局不合理;有些地方存在不顾客观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盲目攀比的倾向;多数小城镇集聚设施不配套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迅速推进。年平均递增6.04%。除建制镇外,作为小城镇雏形的农村集镇数也有了明显增加,目前已达3万多个。小城镇的发展,不仅表现为数量上的扩张,还表现为其总体功能和作用的不断增强。

1.小城镇对人口和劳动力的吸纳规模不断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在吸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城镇的这种吸纳作用,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转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小城镇对乡镇企业的聚集效应、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这对促进乡镇企业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地方的小城镇建设是和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进行的,因而,小城镇成为乡镇企业高新技术的聚集地。到2001年,全国已形成各种乡镇企业园区9149个,在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中,园区实现的乡镇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20%;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已有30%进入园区。

3.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状况和市场环境不断改善。

这对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伴随着小城镇建设,全国已建成各类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4万多个,年交易额占农村集贸市场交易总额的80%以上。小城镇文化、生活、交通、通讯和其它生产性基础设施的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此外,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对扩大内需,缩小区域差距,提高整个城镇体系的综合效益,加快城镇化进程,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许多地方,小城镇的普遍迅速发展,正在形成良好的集群效应,成为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近年来小城镇发展的新态势

1、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促使小城镇的区位优势形成,国内外产业转移向小城镇延伸

自19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1997—2007年的10余年,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4771km增加到约53000km,年均增幅近30%,同时铁路、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点建设也进入了高峰期。一系列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加快了一大批原本交通不便小城镇区位优势的迅速形成,一方面使得在一些交通枢纽点和区域性交通干道沿线崛起了一批新小城镇,另一方面普遍提高了小城镇的交通通达能力,极大的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

21世纪以来,伴随着小城镇区位、基础设施等投资环境的完备,其相对较低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吸引了大量外商进入小城镇投资建厂。同时,由于大中城市生产成本的增加与自身产业升级的需要,其一些传统产业或现代化项目也开始落户小城镇,投资和产业梯度转移开始向小城镇延伸。

2、出现大量颇具特色的块状经济和专业镇,小城镇特色产业逐步形成

1990年代以来,核心城市金融、邮电通讯、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高速发展,为小城镇的加工制造业提供了信息、技术、资金乃至市场的支持。在与核心城市的互动发展中,小城镇的专门化生产分工不断深化,出现了以东南沿海浙、粤、闽、苏等省为代表的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小城镇,俗称“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集聚经济”、“块状经济”。在浙江,以“块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专门化生产已成为当地产业的一大特色,一个或几个小城镇共同以一种产品为主导,分工合作,形成从原料到产品的完整生产链条,或者一个镇发展多种产业,与周边不同特色产业同时接轨,这种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集聚的产业集群,提高了浙江小城镇和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在珠三角的广东省,小城镇专业化特色同样鲜明,如东莞厚镇的家具业、顺德陈村镇的花卉业等都达到了较大规模,初步统计珠三角的404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聚为特征的专业镇已达到1/4。

3、小城镇综合承载力凸显,是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小城镇已成为吸纳跨区域流动人口和资本的新载体。建设部的百镇调研表明,一方面,小城镇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不仅吸纳了大量当地的富余劳动力,而且还吸纳了大量跨区域流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小城镇的工业投资中,外部投资占了57%,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占50%,国内大中城市企业的投资占7%,部分小城镇已发展成为跨国或跨区域投资的目的地。

三、小城镇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新中国60年来,我国的小城镇发展走过了一段复杂曲折的道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目前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我院认为小城镇规模小,起点低,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不突出;小城镇规划布局水平低,宏观规划布局尤其薄弱;资源利用效率低,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小城镇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过于偏重招商引资的数量和农民劳动力转移,忽视与农村经济的联系和农民带资转移,忽视小城镇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直接导致小城镇对农村的作用带动不充分,不能成为农民稳定转移的载体;小城镇产业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状”,与城市工业结构趋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链短,缺乏科技支撑,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低;虽然东南沿海大量出现颇具特色的块状经济和专业镇,但总的说来产业布局分散,随意性大且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不突出,产业选择的盲目性较大。

从总体来说,小城镇规划布局水平低,仍是一个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重小城镇建设规划,轻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重单项小城镇规划,轻城镇体系的宏观规划。

(3)小城镇的规划和发展缺少现代化、城镇化的运作理念。

四、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思路

我院认为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加快实现从政府推动型城镇化,向政府主导下的市场推动型城镇化转变;从追求数量增长、片面重视小城镇建设,向适当控制数量、扩大城镇规模、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转变;从服务于农村城镇化,向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发展区域经济转变,走符合国情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

(1)根据因地制宜的城镇化战略,选择小城镇发展的不同定位

(2)优化资金市场、其它要素市场和产权市场的运行环境,尽快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小城镇建设新机制

(3)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以宏观领域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制度创新

(4)以城镇群为目标,通过产业分工等手段实现区域合作集约发展

(5)积极利用核心城市对周边小城镇和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将发展小城镇的重点,放到促进不同小城镇之间功能分工的合理化上,放到围绕核心城市发展卫星镇,发展与核心城市具有互补效应、层次差别且各具特色的重点镇上。

五、新时期小城镇发展必须以产业为突破口

我院认为小城镇的发展与产业发展有直接的关系,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城市发展积累因果理论认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决定城市增长的不再是本地的资源禀赋,而是城市本身集聚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城市能否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这一产业将会派生出新的产业,而新的产业又能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及其派生出的新产业。这种累积和循环的产业发展的过程,助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我院认为小城镇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产业发展问题。产业的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兴镇必须先兴业,兴业才能立镇,兴企才能强镇。

1、我国小城镇主导产业的发展现状

从各地小城镇特点和主导产业的类型,可将小城镇归纳为7种类型。

(1)旅游地区小城镇,以开发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这种小城镇或者以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和风景名胜为依托,开发旅游资源,配套旅游设施,提供旅游服务,或者所在地拥有历史文化遗迹或遗产,如历史名人出生地、历史事件发生地、历史名人和事件的纪念地等,利用这种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小城镇的经济,如山西五台县的台怀镇、杭州淳安的千岛湖镇、金华永康的方岩镇、宁波余姚的梁弄镇、舟山普陀镇、山东曲阜的南辛镇(孔子的诞生地)、防山(儒家文化)、山西平遥古城(历史名镇)、江苏周庄镇(历史名镇)等。

(2)城镇密集地区小城镇,以加工工业为主导产业,形成产业群。

这种小城镇的龙头企业是一般工业企业(如从事机械制造、铸造、轻工业品生产的企业等)。在这种工业型小城镇中,几十个较大规模的工业企业或上百家中小型企业形成了城镇的工业区,是小城镇建成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温州市瓯海的衙田镇、海滨镇,宁波慈溪的宗汉镇、象山的爵溪镇等。

(3)农业人口稠密地区小城镇,以特色加工型农业为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这种小城镇一般都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或靠近大城市,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来振兴小城镇的经济.如广东惠州市博罗县蓝田镇、上海市嘉定马陆镇、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江苏省高淳县东坝镇、上海浦东孙桥镇等。

(4)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小城镇,以矿产资源开采及配套产业为主导产业,促进城乡一体化。

这些小城镇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开发本地资源成为其发展经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主要途径,如在煤矿产区兴办的小煤矿,小火电厂,在有色金属产区兴办的冶炼厂,在大理石矿产区兴办的建材厂等

(5)沿海沿边地区小城镇,以边贸交易为主导产业,发挥其调节客流物流的功能。

这种小城镇地处我国的边界,一般设有和境外进行贸易的口岸,他们以邻国与我国活跃的人员交往和口岸贸易为契机,大力发展商贸和出境旅游,以此带动交通运输、建材、农林产品加工和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如云南省的打洛镇、章风镇、畹町等小城镇(与缅甸边界贸易)、广西省东兴市的东兴镇(与越南边界贸易)、黑龙江省黑河市的逊克、孙吴等小城镇(与俄罗斯边界贸易)等。

(6)交通干线地区小城镇,以商贸流通为主导产业,兴办专业市场。

这种小城镇一般地处交通枢纽,依托一个或几个专业市场或市场群落,以市场为纽带,以搞活流通为手段,通过聚八方货、招四海客,来带动地方农民家庭加工业的发展,推进小城镇的发展,如浙江桥头镇的纽扣专业市场、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辽宁西柳镇的服装市场、河北白沟镇的箱包市场和小商品批发市场、河北留史镇的皮毛市场、河北安国的药材市场、山东寿光的蔬菜市场等。

(7)科技产业密集地区小城镇,以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形成高新技术示范区。这种小城镇一般设有高科技工业园区。有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以生产、加工电子产品为主,如三河市燕郊镇(京东硅谷)、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电子产品)、广东东莞市常平镇(电子玩具)、广东惠州市石弯镇(手机、电脑配件)、广东中山市东风镇(电子产品)等。

2、我国现阶段小城镇主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特色不突出

总体来讲,我国小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整体素质不高、档次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规模小,缺乏聚集力。近年来,许多小城镇产业发展中都没有充分考虑和发挥小城镇的中心功能和特色优势,盲目模仿城市的产业布局,但是企业规模、技术装备、产品质量、人才素质、政策环境等方面均普遍低于城市工业企业,在对资源和市场的竞争中小城镇的工业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2)产业与农业关联度弱 根据赫希曼的产业关联理论,只有具有后向连锁效果的产业,才能有力地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我国多数小城镇的产业与农业关联度弱,缺乏对农业的“后向效应”。我国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受城市产业结构影响比较大,从产值来计算,重工业比重高于轻工业。在我国乡镇工业的十大部门中,只有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纺织、缝纫工业对农业有“后向效应”,但这些部门的比重不高:机械、化工行业中的部分工业,如农机、化肥、农药等,与农业有一定关联度,但仅能产生“前向效应”,其余如建材、采选、金属制品、塑料等与农业关联度较小。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对周边农村应该发挥区域中心和集聚功能。而我国小城镇的产业结构使之缺乏对农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对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农产品价值的提升能力也不高。

(3)产业科技含量低

一方面,我国小城镇的产业多为粗放型、小规模的传统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生命周期短,产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小城镇缺乏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这是未来制约我国小城镇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3、华汉旅小城镇优化产业配置的基本原则

(1)在重点项目上求突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加快建设小城镇,必须十分重视抓好项目建设,立足抓投入、求发展,高标准、高起点地谋划和建设一批立镇兴镇的项目,以此为依托,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项目建设把发展的思路具体化,把推进发展的措施落到实处。

(2)在选择特色产业上求突破,把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特色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速生点和生力军,各地都应谋划立镇强镇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产业定位是发展特色产业的关键,这决定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方向。正确得做法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立足本地的比较优势,依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选择确实能体现本地综合优势、符合未来发展大势,能够带动镇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在“龙头”企业上求突破,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乡镇企业虽然涌现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但从整体上说,乡镇企业小而散、实力弱、技术差、产品少、档次低。小城镇要发展自身的优势或特色产业,就必须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建设交易大市场。因此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农贷资金,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管理和服务,更多地吸纳“龙头”企业进城镇,带动小城镇的良性发展。以规模企业为龙头,以“一个产品扩一片,一个企业带一串,一个产业连一线”,搞一镇一品的区域特色经济,走龙头加规模加特色的路子。

(4)在产品创新上求突破,实现特色产品名优化

创造品牌产品,发展品牌产品,已经成为当今产品占领市场最具竞争力的手段。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谁的名牌产品多谁就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谁就有高速的经济发展,谁就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21世纪的小城镇特色产业,必须是包含着或体现出品牌经营的特征,必须把推动乡镇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置于突出的地位。要按照“不求其多,但求其佳;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的原则,在产品层次上,扭转资源型、原始化、初加工的状况,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档次、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特别是名、特、优、新产品,并通过创出一个名牌,带起一个系列产品,支撑一个特色产业,甚至带活一方经济。

4、华汉旅小城镇优化产业配置的路径选择

(1)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推动相结合

优化产业配置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小城镇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配置各种资源,立足本地资源,紧密结合当地自然、经济、社会和历史沿袭状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科学地选择和确立主导产业。

(2)立足比较优势,培育主导产业,使之成为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要树立产业兴镇的思想,各小城镇要善于在一个区域经济范围内进行产业选择,寻找自己的优势。有工业优势的就通过发展工业来推动,有商业优势的就通过发展市场来推动;有资源优势的就通过开发资源途径来推动。如位于大中城市周围的可以利用大中城市的辐射来发展;处于交通枢纽地位的可以依托交通枢纽来发展,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可以通过开发旅游资源来发展,总之就是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形成特色支柱产业,带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3)加快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商贸小区建设,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把发展园区经济作为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形成扎堆效应。建设工业园区要从实际出发,讲求招商实效,注重项目建设,不能一哄而起,搞低水平重复建设。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区域小城镇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PPP助推智慧城市新发展 篇3

纵观国外的智慧城市建设,普遍采用了PPP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上述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借鉴于国外的先进经验,最近一年多来,我国政府也开始将PPP模式引入到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来。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首次明确将PPP作为地方融资的新方向。财政部随后发出了《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要求推广运用PPP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项目示范。此后,国家相继出台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关于创新重点领域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意见,投入了极大力度支持PPP模式在国内的推广,积极推动PPP参与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来解决其资金问题。对此,财政部已经公布首批30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PPP)示范项目,总投资规模约为1,800亿元。同时,8省份也相继公开其PPP项目,总计556个,规模达到9,634亿元。可以说,PPP浪潮已经启动,PPP模式作为我国政府项目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已是大势所趋。

舞台已经搭好,是否能实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还要看国内各方能否真正落实PPP模式,使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可喜的是,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智慧城市PPP项目的标杆范例,未来如何发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人才助推新发展 篇4

1 借助手机广电客户端挽回其流失的收视群

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一旦被削弱,伴随而来的是发展支撑力的降低以及舆论引领引导力的减弱。若要应对“边缘化”局面,必须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内容、形式和载体上进行大力度创新,一方面提高粘着力,挽留住现有受众,同时增强吸引力,把从广播电视流失的受众拉回来。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积极开辟新的收视领域,特别是习惯于使用客户端新媒体用户,使收视覆盖面和受众规模迅速扩大。

手机终端人手一部,拥有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电视终端。OTT TV会发展得非常迅速,OTT TV即“Over The Top TV”,是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视频服务,终端既可以是电视机,也可以是智能手机或电脑等。通过网络将视频节目传输出去,如将土豆、优酷等平台播出的内容传输到显示器上。

WIFI高速发展的同时,手机也在向高清1080P发展,手机技术也在突破,这些恰恰拓展了广电新业务,因此,广电必须顺应这个发展趋势,接受它,不要去回避它,回避也没有用,只有拥抱它才能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未来,只有广电网络与移动互联网加强合作,结合起来,才是未来成功的关键。

2 利用手机广电客户端的优势促进广电业务发展

手机广电客户端是广电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相互合作的必然产物,它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如何将其优势最大化地利用起来,这是值得我们每个媒体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2.1 广电可以依托其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强大的节目制作团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广播、电视台每天会制作出大量广播电视节目,再加上很多地市电视台、电台也会源源不断地输送节目内容,所以传统媒体在节目制作和内容采集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的广播电视台因其专业的采编队伍,在对一些重要时政或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或制作策划一些大型节目活动的时候,现场一线都出现了广电记者的身影,所以广播电视台可以充分利用手机广电客户端向新媒体用户第一时间提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

2.2 遵循新媒体传播的规律,转变观念和做法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播规律上大相径庭。因此必须在制作理念和做法上有较大的实质性转变,如果还依照传统媒体的思维习惯去做新媒体,那么优势则无法发挥。

2.3 根据新媒体的特性,打造出全新的互动平台鼓励用户多参与

鼓励用户互动、参与是新媒体的显著特点。手机广电客户端不再只是一个能够传播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能够让用户参与其中进行互动的平台,它具备用户上传、互动评论等多种功能,新媒体用户参与性的需求也大大被满足了。

3 手机广电客户端推广应用后收效显著

2011年12月,基于iOS、Android平台的全媒体软件系统,苏州广电总台打造了苏州本地首个门户手机客户端——“无线苏州”。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广泛覆盖和深度互联的城市信息网络,实现了广播电视节目全球同步直播、新闻资讯迅速传播、公共信息及时查询等多种功能,从市民生活、公共服务、文化产业等多个维度,向用户提供随时、随意、随心、随需的服务。截至2014年11月,“无线苏州”下载用户量已达160万,日均访问量2400万人次,月使用流量达52T,成为中国城市无线互联网传播平台的标杆典范和中国新媒体30强。

新媒体用户通过手机广电客户端可以查询往期的电视节目,构建了内容信息随机触发式的网状传播,使电视节目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客厅电视终端,而是延伸到了无数智能手机终端,大大拓展了电视节目的传播渠道,使大量手机用户重新回归电视。

我们若要防止被“边缘化”,必须充分利用好手机广电客户端,这样才能争取更多的新媒体受众,现在还有许多传统广播电视覆盖不到的地区,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把节目内容呈献给这些地方的受众群,这样不仅扩大了广电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巩固了广电行业的舆论主导地位,以更有效地将主流价值观传递出去,切实履行好主流媒体的责任。

摘要:进入21世纪后,媒体格局也发生了剧烈变革,这是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不曾遇见的。Internet、移动网络、微博微信等被迅速推广应用,原先的舆论格局和传播秩序从此被打破,传统媒体也在接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最显著的是,传统媒体的受众数量在急剧减少。受众是媒体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受众数量的减少,充分暴露出媒体的支撑力已经出现了问题。传统媒体必须尽快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发展,才能加强其舆论引导力,才能扭转其“边缘化”的被动局面。

人才助推新发展 篇5

一、加强领导重视,理顺信息工作管理体制

一是领导亲自参与信息宣传。局领导对信息工作高度重视,党组专题听取信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建立信息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一名分管领导和信息员专门负责日常信息宣传工作,并实行信息统一口径报送制度。局长不定期提出信息宣传工作要点和意见,各业务分管领导亲自参与日常信息收集编写,及时指导相关科室做好信息宣传和素材收集。

二是完善信息工作管理制度。及时调整制定《定海区司法行政系统信息管理考核办法》,对信息宣传的主要内容、责任体系、报送要求、计分标准、考核奖励等进行明确规定,进一步理顺信息管理各项制度,明确了信息报送审编流程和信息员、分管领导的责任,确保政务信息、网站信息和外宣信息各具特色,信息运行顺畅。将信息宣传工作纳入对各司法所、各法律服务机构和科室的年度考核,对信息工作不力的,一律取消各类先进评选。

三是营造信息宣传工作氛围。每月召开信息工作例会,通报信息报送情况,分析下月信息要点,提出指导性意见;每季度根据工作实际,拟定信息工作要点下发,为信息采编提供参考意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每季度司法所长会议通报信息宣传进度,并将通报文件直接发送给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引起领导重视。每年年底,编印信息宣传汇编,及时总结回顾全年信息宣传工作,从而营造全员重视信息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围绕工作实际,探索信息工作规律特色

一是找准信息上报的切入点。将信息宣传贴近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领导决策有机结合,与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开展密切关联,经常关注当前社会形势及上级政策。舟山群岛新区设立后,及时撰写《区司法局“五个三”工程先行服务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区司法局发挥职能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等信息;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期间,撰写《区司法局多举措助力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区司法局“四到位”全力服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等信息,努力做到信息贴近时势,提高领导关注度。

二是突出信息上报的着重点。把信息工作与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突出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如法律援助服务农民工维权、交通事故调解工作、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公证送达服务旧城改造等信息,紧紧围绕上级关注的政府重点工作、群众关系密切的民生工作、涉及社会稳定的难点热点问题、工作开展中的创新做法等为重点采编,大大提高了信息采用率。

三是把握信息上报的基本点。始终将务实与务虚相结合,确保信息准确真实。对工作做法和成效如实上报,让领导了解司法行政工作,如报送《我区2010年人民调解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三防”立体管控模式建设初显成效》等信息,全面反映了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对突发的群体性敏感信息做到及时快捷,第一时间主动深入一线收集报送,避免迟报、误报和漏报,如报送《交通事故调解中发生当事人群殴》。对一些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信息,注意深入挖掘,力求信息价值得到提升。如报送《律师接待中群众反映的立交桥施工影响事件》、《年底农民工欠薪案件激增应引起高度重视》等,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

三、夯实队伍建设,提升信息采编写作能力

一是树立信息宣传工作意识。深刻领会信息是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谋,在全系统上下树立信息宣传意识,明确领导和信息员责任,按月分解信息任务。局领导经常在会议上强调信息工作,加强信息员信息宣传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使其深刻理解信息工作的重要性,时刻把信息宣传作为推进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信息宣传意识。

人才助推新发展 篇6

一抓特色农业产业。截至3月底,该乡已完成水稻播种面积11?000亩、制种面积2?200亩、百合550亩,新建油茶基地500亩、金银花基地600亩,落实了3?000余亩茶叶种植和1?300余亩杨梅补造规划面积。

二抓畜牧产业。该乡将生猪养殖作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抓手,加快以庭院养殖为主的养殖业发展,建成三堡村、讨火车村两个生猪养殖小区,培植出栏100头以上生猪的养殖大户10户,发展“161”养殖示范户11户,发展家禽养殖大户

9户。

三抓农村专业技术学会。该乡学会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致富这条主线,大胆探索与实践,以市场为导向,集中散户、小户实行规模化种养殖,推动农民快速脱贫致富。

四抓科技培训。通过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把农业生产和致富经验传授给农民群众,集结乡土专家、致富能手、种植大户组成科普专家服务队,进村下地指导农户,手把手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实际技术难题。年初至今,该乡培育了科技种植示范户10户,组织农业技术现场培训会5次,参与群众达3?000人次以上。

五抓农产品加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外出招商及以商招商等形式,引进茶叶精深加工项目,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不断提高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李姚 编辑:马瑛)

人才助推新发展 篇7

主要内容:

——发布2012-2013年度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贡献人物

——发布2012-2013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

——发布2012-2013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

——专家演讲:企业文化融合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主题论坛:新商业文明与企业文化

企业发展与企业品牌建设

转型升级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实地考察与互动交流

期待您的参与⋯⋯

详情请登录www.cec1979.org.cn

主办单位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家协会

学术支持

北京大学、清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

媒体支持

浅议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新发展 篇8

一、商务英语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涉外商务活动的内涵进一步延伸。当前,涉外商务活动既包括了传统的进出口贸易,又包括了新时代的各类涉外商务事宜,如涉外商函、涉外商务公关文书、以及广告性商务英语等等新型活动。下面重点从交易磋商、商务广告和商务函件三个涉外商务活动来分析商务英语的重要作用。

交易磋商是买卖双方通过函电或口头方式进行业务的洽淡,它是签订合同的基础,也是整个业务的关键阶段。在交易磋商的过程中,应该首先了解交易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对话语的理解也就不同,应尽可能采用习惯用语,做到商务英语运用的内容完整明确。特别是在拟订书面合同时,要遵循比较固定的条款模式,尽可能使用规范的商业书面英语,力求措辞严谨、准确、行文简洁,避免发生解释歧义。

商务广告是商业服务的表现手段,其作用性日益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英文在国际商务广告中使用普遍,作为广告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告语言文字——广告英语,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一种独立的应用性商业文体,尤其在英语词汇、英语句法及英语修辞方面有许多独特之处。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简明扼要,浅显易懂。广告英语一般应使用简单句,口语特色浓厚,贴近生活,使人产生共鸣,能起到应有的广告效果。二是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广告语言要求富有艺术性,需要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以增加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三是多双关语的应用。利用某些英语词汇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或拼写相同但意思不同的特点,使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使用在特定的广告环境中具有双重意义。

商务函电是国际商务往来中经常使用的联系方式,是顺利进行商务业务活动的前提和条件。当前,商务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一是新的通讯工具层出不穷。当前,从信息内容和形式来看,商务函电的基本格式、表达方式和内容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真、互联网、电子邮件等更迅速、安全、方便、经济的通讯手段逐步取代信函,占据业务交流的主导地位。二是书写格式日益自由化。商务函电的公函,有专业式、简洁式和庄重式等多种风格。随着贸易双方业务联系的增多与贸易关系的加强,彼此间的了解与沟通日益深入,有个人内容渗入公函的趋势,这也助长了其格式的自由化。三是语言风格更加简洁化。在商务函电的写作过程中,除因格式自由化而变简洁外, 其语言运用方面也简洁化了。一方面,由于业务繁忙,收函人最为关心的是所收函如何影响其业务,他应采取哪些行动,所以商函应直接简练,开门见山争取以最少的语言传送最多的信息;另一方面,电子数据交换、电报等用语及短句的使用,都使其语言风格简洁化。

二、商务英语人才面临的新要求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和其他商业组织对商务英语的教学、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较好的外语口语能力。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从事外贸工作的前提,现阶段我国商务英语专业虽然都开设有口语课,但题材也常常局限于一些生活用语,不能将英语学习置于真实的商务场景中,实战经验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英语听、说、读、译和写的交际与应用能力。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国际商务业务;具有国际市场分析和开发能力;有较强的翻译、谈判能力。这就要求培养单位同企业的相互结合,发挥所长,共同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当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考证阶段,无法培养出适合21世纪企业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

三是其他综合能力。现代商务英语人才应该具有一定商务运作能力和文秘业务能力。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大多需要一定的商务运作能力,而且大多与行政管理、办公事务处理、办公设备操作有关。因此商务运作能力和文秘业务能力也是商务英语人才工作与发展所必需的一种能力。

三、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人才不仅仅要在英语专业方面有突出的技能, 还应具备较高的商务活动知识。因此在对人才的培养上,应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对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1.以培养职业素质为导向的目标与方向

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应该以职业素质为导向,定位于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目标,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具备基本商业英语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的。21世纪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一般性的基本商务能力和英语能力, 如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以及谈判、磋商等各类商务能力等,而且需要具备从事商务工作必须具备其他综合能力,如团队组织与协调能力、快速利用新科技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以及创意能力等,以适应社会环境和职业岗位的变化。这种要求需要我们在商务英语的教学培训模式有所调整。无论是学校教学还是社会结构培训,都应该把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职业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以具有真实性的涉外商务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 供学生探索的学习内容应该尽量广泛, 包括科技、经济、管理、外贸、金融、法律、军事、教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构建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已为教育界认同, 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应该探索构建一个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 应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相结合, 采用情境化模拟教学或企业实地教学, 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运用知识, 改变商务英语以往的理论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其次, 要在避免“定单式”培养的人才知识面过窄的不足, 做到“厚基础、宽口径”, 培养出素质全面又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在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培训的教学环节, 应针对企业、市场需求,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安排上既要强调针对性, 同时, 又要注重适应性, 以增强职业能力和开拓、迁移的能力。三是突出专业技能与社会互动的重要性, 强调实践或模拟实践涉外商务活动。在实践或模拟中, 通过以合作交流和实战演练, 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知识与技能, 不断提高职业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 同时让他们了解涉外商务活动的特点、懂得如何独立开展业务、开拓翻译市场等。此外, 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仿真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和培训, 拓宽受教育者商务知识, 扩大商务背景的认知, 培养超前思维意识。

3.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 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和培训要增进受教育人员对外国、特别是欧美国家文化的了解, 努力克服并解决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一要增进正确认识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民族文化的人们有着特定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 应熟悉他们在商务活动中惯用的言语行为及肢体语言, 培养能够特定的情景语言的预测能力。二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 其行为准则、价值标准、思维模式不同, 商务活动应理解和尊重他方的文化。要通过不同文化的比较, 培养商务英语人才认识了解文化差异性、复杂性、多样性以及文化融合的能力。三要增进对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商务惯例的认识。国际惯例在我国已经是一个路人皆知的名词, 但其深刻涵义并不为国人所深知。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虽然各国贸易方都有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商业行为规范, 但是国际商务活动也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惯例。要增进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对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商务惯例了解程度, 做到能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灵活掌握和应用。

综上所述, 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升,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一定的新发展。应该顺应市场对人才的发展变化, 不断探索和调整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 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竞争性、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熊伟:国际贸易实务英语[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2]黎海斌:看广告学英语[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

[3]侯晓莉:商务英语函电教学探讨[J].北方经贸, 2004 (2)

上一篇:产品设计教学实践点滴下一篇:学习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