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程群

2024-06-24

化学课程群(精选十篇)

化学课程群 篇1

1《工科院校化学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理论课程新体系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工科院校化学课程群紧紧围绕我校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育人目标,以工程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以 《有机化学》省级精品课程为基础,大力发展和建设 《物理化学》、 《无机与分析化学》、《仪器分析》、 《结构化学》和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弱化课程个性概念,强化课程之间的融合、交叉和关联,丰富课程内涵,建设工科院校化学课程群。

工科院校化学课程群的建设要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目标化和制度化,要融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2]。在新课程体系的框架下,明确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大纲中明确规定各专业该课程的学时,以及各章节的教学重点和学时分配,教师在每学期开课前需制定以教学大纲为导向的教学日历,授课过程严格按照教学日历进行。为确保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要求每四年对教学大纲做一次修订,从而保障教学的秩序有序进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现工科院校化学课程群理论课程新教学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完整性和新颖性。

2一体化、三层次、多模块化学课程群实验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将课程群中实验实践内容融合为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单独授课,并与 《无机与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仪器分析》、《物理化学》、 《结构化学》理论课程相互交叉融合并形成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建立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的先进的一体化、三层次、多模块的化学实验教学平台。化学实验教学平台适合工科化工类各专业,具有个性与共性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在实验项目上设置三个层次: 即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创新研究型,形成由浅入深、由定性到定量、由基础到综合与设计、由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到创新思维、系统思维、综合思维的实践能力的实验课程。多模块的教学模式为基本操作与化学基础实验模块、化学与仪器分析实验模块、制备与合成化学实验模块、物理量与化合物基本常数测定实验模块、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模块。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上述模块之间互相交叉,每个模块内的又有不同层次。积极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争取在各级竞赛中获奖,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以满足我校培养化工类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需要。

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在课程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具有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教学、研究、和开发的能力,具有交流、协调和合作的能力,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 1) 理论课教学

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知识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开展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知识运用能力。加强课堂提问,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课堂提问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优选问题,问在关键处; 问在难易适中处; 问在学生需要处。好的提问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打开学生思路,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 《有机化学》精品课程习题辅导课时,除了订正同学作业中出现的错题外,还要求学生搞清错误类型及出错原因。此外还精选一些习题,先让大家思考几分钟,然后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如何用已学过的理论来分析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教给他们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并及时补充一些相关内容。通过辅导,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是否已达到要求,弄清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尽快找到补救措施,使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精讲多练。教师讲授难点和重点,讲授必须掌握和要求的内容。学生自学了解、熟悉等易懂的内容。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指定自学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回答,教师再总结。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2) 实验教学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融合传统的四大化学课程,与 《无机与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仪器分析》、 《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理论教学相互交叉融合并独立形成实验课程体系,属于大学化学课程群中的一部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思、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的有力手段[3]。在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学生要做好劳动、学术、独立、合作四个方面,教师在教学方法中改变过去教师是主体到现在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理念,采取开放式、递进式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师精讲授重指导,讲方法,形成了学生预习、教师辅导、自主实验、教师指导、精心设问、师生互动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分析问题,通过何种途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生获取知识独立学习的能力。对于单个实验,不单纯重视实验的结果,除强调过程的重要性外,更加重视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强调实验报告中结果讨论部分的重要性,注重学术性,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使学生通过普通的实验就能够对所学得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充分发挥传统的教师板书式教学的优点。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 3) 开展多媒体教学和利用网络资源

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如提供感性材料,加深学生的感知深度; 提供具体经验,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提供立体分子结构,加深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演示实验过程; 示范操作;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思维,同时也增加了课容量。课程群建设必须重视其资源的网络化与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课程群的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讲课录像等资源逐步实现全部上网,每门课程都要建立起网上试题库、资料库、研究专题库等,建立起网上答疑和网上互动平台,建立模拟实验室和模拟实习基地,形成功能强大的网络课堂资源。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基础化学教学环境,延伸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4 建立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4]是课程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要重视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师资力量配置。教师梯队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通过外引内培等切实可行的措施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加大高学历高水平优秀人才引进和补充力度,特别引进具有企业背景的教师充实教学队伍,提高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能力。课题组重视基础课中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基础课的锻炼,制定具体措施,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课程群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

5 加强教材建设方面

教材是教学内容及知识的载体,教材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课程组重视教材选用和评估工作,按照 “以选为主,以编为辅,质量优先,培育特色”的原则,规范教材的选用与管理,在选择用国家级优秀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我校定位,编写适合我校特色教材,特色教材编写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系统性较强,知识面广,经过我校部分专业试用,要不断完善和修订,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6 结语

综上所述,吉林化工学院工科化学课群建设能够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工科化学课程群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建设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方面的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教学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示范和推广作用,对普通高等院校化学课程群建设改革提供参考。

摘要:工科院校化学课程群建设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实践、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教学实践表明,理论课程新教学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完整性和新颖性,实验课程形成了一体化、三层次、多模块化学课程群实验平台,对普通高等院校化学课程群建设改革提供参考。

化学课程群 篇2

现有地质资料分析,把发育于香山群第三亚群辉绿岩时代下限定为早古生代.辉绿岩主元素以高钠、镁,低钾、钛为特征.稀土总量(∑REE)较低,轻、重稀土分馏作用不明显;基本不显示Eu异常,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具有平缓的特征.与原始地幔相比,微量元素值约是原始地幔标准值的2~10倍,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分布平坦且不分异; N- MORB标准化蛛网图上,呈现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辉绿岩属于大洋拉斑玄武岩系列,显示了伸展作用的构造背景.另外,结合岩石学、沉积背景和同构造期岩套特征分析,再次验证了在中晚寒武世,阿拉善地块南缘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具离散型大陆边缘性质.

作 者:邓昆 周立发 胡朋 杨文敬 张义楷 DENG Kun ZHOU Lifa HU Peng YANG Wenjing ZHANG Yikai 作者单位:邓昆,周立发,张义楷,DENG Kun,ZHOU Lifa,ZHANG Yikai(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710069)

胡朋,HU Peng(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杨文敬,YANG Wenjing(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21)

材料化学实验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 篇3

关键词 材料化学;课程群;实验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130-02

高等学校课程建设要紧紧围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以推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树立团队课程建设意识,推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加快专业发展步伐;使高等学校尽快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实现内涵发展新跨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深入实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地方院校突出办学特色的主要平台[1-2]。

1 课程群的平台建设

根据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科技竞赛三平台的实施过程中,从知识传授、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3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构建[3-4]。

1.1 基础实验平台(化学基础实验)

根据材料化学专业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要求,打破原有课程条块分割的教学格局,在整体上给学生一个比较系统的化学实验知识并进行多方位的综合能力培养,构建适合本专业的化学基础实验课程体系。

基础实验平台以课内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为主,辅以少量的课外创新型实验。在基础实验中坚持把德育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品质;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来思考问题,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能力培养上,通过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来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1.2 专业实验平台

针对本专业的两个培养方向(无机材料方向、高分子材料方向),以传授专业实验知识和培养专业实验技能为目标,使学生掌握相关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等知识的实验课程体系。

专业实验平台以课内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并引入研究性创新实验作为课程的拓展,培养学生探索求知、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实验精神。在强化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将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能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3 科技竞赛(创新实验)平台

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意识为目标,使学生初步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构建设计创新实验体系,包括设计性创新型实验、大学生科技竞赛和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

科技竞赛平台以研究性、创新性实验为主,主要是通过各类大学科技文化活动和做科研助手来实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誉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身心素质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培养学生追求真理锲而不舍、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科学素质。在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捕捉新现象、提出新问题、提出假设的创新能力,这是能力培养的最高目标。

2 课程群的重组和整合优化

在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今天,材料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更要体现学科专业的发展前沿,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围绕课程群的优化组合和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重构课程内容体系

改变强调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学科系统化的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内容体系。在对化学基础实验平台教学内容的整合中,剔除重复和过时的实验项目,补充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新实验;在强化基本操作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将实验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每个实验模块都提供一定数目的课内选做和课外选做的实验项目。

在专业实验平台教学内容的整合中,将相关课程的课内实验进行整合。课程内容选择不再以学科知识系统为依据,而是主要依据职业需要或岗位群需要,设计若干相关联的项目。每个项目围绕能力核心选择知识要素、技能要素和态度要素,学生在完成真实性项目的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主动构建自己的经验体系,理论成为实践的背景和向导。

2.2 增强课程间衔接

根据材料化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培养的目标定位,统筹安排各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三个衔接(即:课程群内实验课程的衔接、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衔接、实验课程与后续实践课程的衔接),设计“不断线”“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例如,通过在“化学基础实验”中增加少量的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在“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中增加“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讲授,使两门实验课实现自然过渡。“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中各种仪器和分析方法的使用为后续的“高分子化学实验”的表征和性能测试奠定了基础,使课程的衔接更加紧密。

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统筹规划,并紧密结合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发展,将最新科研成果和先进生产技术融入实验教学体系。例如,在高分子化学实验中,通过开设“线性酚醛树脂的制备”等工程性实验,使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工业生产相联系。

2.3 注重教材建设

系统的教材建设是做好课程群的基础,课程群要有能够体现教学改革思路的新教材、实验指导书以及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配套服务以满足教学需求。另外,主动学习是学生未来工作、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之一。为此,课程群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扩充学习资料,为学生开展设计性实验提供思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2.4 改革教学方法

课程群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依托省重点高校实验室、材料化学综合实验室等平台,实现实验室多级开放的管理模式;注重教材、仪器、操作过程、数据分析、课件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

在教学改革中按“四个转化”的指导思想开展教学,即:实验安排上由集中实验向学生自主实验的转化;培养方式上由学生单一能力向综合设计能力的转化;培养内容上由固定式向模块式实验教学的转化;授课空间上由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化。充分利用网络、仿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都能够自主学习。

2.5 校企合作开展实验教学

在对整个专业实验平台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同时,也对一些具体实验项目进行调整。将一部分材料的合成与性能测试实验拿到企业中去完成,引入具有行业背景的专家参与实验教学,使得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对行业的认同感更强。同时,结合当地的材料产业,增设“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等针对性极强的实验项目。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直接到相关企业实习,受到企业的好评。

3 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课程的整合,使整个实验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体现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有效结合,为材料化学专业学生搭建了实践能力培养的良好平台,从而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建之.地方院校材料化学实验的建设与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3):120-121.

[2]周新贵,白书欣.改进高校材料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234-235,245.

[3]付兴锋,张常年,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148-150.

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构建与改革 篇4

1 构建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指导思想

药物化学是一门与生物学、化学、医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应用性学科, 是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 其课程建设已成为药学专业课程建设中的重点[1]。该课程对于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更有效地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就更多地需要考虑到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化学和专业课程-药物化学在实验和理论教学过程中的衔接、优化和提高等问题。各高校开展了药物化学课程群的建设, 但将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化学与专业课-药物化学两门课组建成课程群并不多见。鉴于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二门课程之间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2], 针对当前药学教育的要求和自身的教学实践特点, 以培养复合型创新药学人才为目标, 我们进行了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改革。

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主要课程包括:药物化学、有机化学、药学文献及专业外语。其中, 药物化学为专业课程且是主干课程, 有机化学是专业基础课程, 药学文献及专业外语是专业课的后续课程。课程群的构建紧紧围绕“新药创制方法与原理”这一主线开展, 教学内容涵盖药物的设计与发现、药物合成原理以及文献与外语的应用, 各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 相互渗透与深化。

2 构建课程群的措施与实践

2.1 理论课程群的措施与实践

在以往教学中, 药物化学与有机化学课程设置的时间间隔较长, 二门课程之间不注重交叉融合, 使得学生在学习药物化学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回顾与理解与有机化学相关的知识点, 严重影响学习效果。为此, 理论教学方面, 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以“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密切结合”为切入点, 体现“以药物结构为基础, 以药物研究实践为目标”的特色, 整合原有课程内容。药物化学课程是该课程群的核心课程, 我们以“新药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出发点, 突出新药创制方法的理念, 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相关“药物篇”的学习;有机化学是药物化学的学习基础, 其上半学年课程侧重化合物的结构与反应原理, 其下半年课程结合药物化学中的药物合成部分授课, 侧重药物合成方法。通过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建立, 促进药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 加深学生对大药学的理解, 拓展学生知识结构, 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有利于复合型药学人才的培养。

2010年上半学年, 我们以08级药学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 实践了有机化学课程中药物化学内容的引入, 比如在讲述酮类化合物时, 缩酮在有合成中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 在一些唑类抗真菌药物中也有缩酮的结构, 授课重点由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到药物、药物的合成, 最后再介绍构效关系研究, 这样就可以将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在2010年下半学年, 我们以07级药学专业为授课对象, 在药物化学课程中, 更加注重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二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结构分析入手, 推断该药物的理化性质、合成以及合理的结构改造, 同时, 还十分注重理论课程与药物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之间的联系。授课教师打破教科书传统的框架与要求, 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 而是注重新药研发的理念与方法, 从众多药物研究与发现的案例中总结归纳出经验与规律。比如,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途径、优化方法、新药设计的方法等内容, 都作为整个课程中始终穿插于体现的知识点, 这样会提高学生在新药设计与研发方面的敏感度, 提高对药物发现的理性认识。

2.2 实验课程群的措施与实践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验课程过于从属于理论教学, 以验证课堂教学理论为主要目的, 对实验课重视程度不够, 有时还存在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且近年来理论教学内容愈来愈深入, 在教学实验室里验证课堂学习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 应该重新认识实验课在药学教育中的地位。为强化实验课程, 提高资源共享和使用效率, 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我们将有机化学实验和药物化学实验整合成为系统的实验体系, 单独设课, 形成“有机药物合成实验模块”, 使内容有一定的连贯性及渐进性, 实验教学减少了验证性实验, 增加了综合性、研究探索性实验的比重, 加大了实验、实践教学的学时数。

具体改革与措施如下: (1) 改革后的实验课程体系包括基本操作实验、有机合成实验、药物合成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探索性实验。这样的实验布局有利于强化实验教学, 系统训练学生实验技能; (2) 原有的药物化学实验课程反应类型较单一, 我们对药物合成部分实验进行了调整, 删掉环境污染大、反应类型单一的实验, 加入环境友好、综合性强的新实验内容, 调整后的实验内容为阿司匹林的制备、普鲁卡因的制备、磺胺醋酰钠的制备以及苯妥英钠的制备; (3) 开设了新型的探索性实验课程, 以往我们开展的综合技能实验是阿司匹林的合成、质量分析及其片剂的制备, 但该实验与原有的药物化学实验内容重复, 不能充分体现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的理念。因此, 我们实施新的探索性实验项目———“萘普生的拆分、分析、制剂及药理活性检测”, 该实验体现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与药理学的交叉融合, 能够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了解药物研究、设计与生产的基本流程。尤其重要的是该实验项目是我院与江苏恩华药业、徐州市化工研究所进行企业合作开发的“拳头产品”, 这为该实验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地技术保障。这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能使学生得到实验技能的全面训练, 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强药品质量意识, 能对所学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 能将各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

此外, 我们注重实验教学与药学文献与专业外语课程的结合, 一方面用双语进行实验教学, 讲解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强化专业词汇的学习与积累;另一方面, 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 自主设计药物合成路线, 并按照论文格式书写实验报告, 加强文献查阅与论文写作能力。

2.3 实践课程群的措施与实践

在实践教学方面, 我们十分注重让学生参与药物研究与发现过程。具体措施如下: (1) 以校企合作实验室为平台,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3], 采取导师责任制, 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培养计划, 利用课余、周末以及寒暑假时间, 以参与导师课题的方式, 在实验室与校企合作单位参与药物研究实践过程, 让学生在科研实验室感受药物的研究与发现过程。 (2) 依托医药企业中试基地进行实践教学。目前, 我院已经与多家制药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并合作开发了一系列项目, 这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到医药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让学生切实感受生产的工艺流程, 缩短理论与实验、实验与实际生产的差距。比如, 我们带领学生重点参观了萘普生的生产车间, 对药物萘普生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等方面与公司生产技术人员进行了学习交流, 同时, 相关指导教师对萘普生工业化投产进行了技术指导。 (3) 开展“药物研究、实践与应用”相关的讲座。邀请国内外学者、制药企业研发人员来校进行讲座, 由企业人员介绍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研发等现状, 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定位。

2.4 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我们不仅在授课内容上进行了改革, 还在授课方式上进行了调整。教研室所有专业教师都讲授药物化学与有机化学二门课程, 通过对二门课程的系统讲述, 可以让教师更深层次的体会二门课程之间的联系, 从而迸发出新的学科融合点。

我们根据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与特色, 面对不同专业的要求, 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按照教学大纲进行集体备课, 讨论授课内容中课程之间前呼后应的紧密联系。为保证教学质量, 教研室内部还设立了教学督导小组, 对课程群的任课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价, 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3 课程群建设的效果

3.1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立

课程群的构建基于对药学类大学生的培养出发, 打破行业壁垒及学科壁垒, 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 并与企业合作积极建立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使之成为开放、高效、有序的校内科技创新平台。该平台包含药物基础研究、新药临床前研究、新药临床研究等三个子科研平台的药物研究与技术开发平台, 并使之成为了能够面对大学生实践创新的又一个开放、高效、有序的科技创新平台。

校企双方利用共建的实践教学中心与实训基地, 共同制定学生实践教学培养方案, 共同参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共同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及医药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 将真正实现产学研的融合, 可为徐州乃至周边地区提供优秀的教学、科技服务与产业化转化平台, 具有技术实力强、影响面宽、受益面大的特点。通过校企双方的积极运作该平台, 以教师为代表, 大学生为骨干的实践创新团队已与企业签定横向课题10项, 总金额253万元;进行了4项成果转让, 总金额16万。申请专利7项, 已授权2项。

3.2 教学质量

课程群的建设激发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所取得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 学生对于普遍反应改革后的课程给予较好的评价。研究成果“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下培养药学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此外, 教师获得省级教育教改课题2项, 发表教学改革论文9篇。

3.3 人才培养

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获得了3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 (论文) 优秀毕业团队奖, 获得了3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奖;学生参与发表了10篇SCI、EI收录论文;2012年, 学生获得了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多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0级药学专业本科生黄荣荣与吴彦等同学的“木犀草素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所致小鼠抑郁的改善作用”获得江苏省第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成果 (项目) 交流会的参展邀请;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也参与基于企业需要的课题, 与指导教师共同完成了“素及其衍生物对糖尿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D-萘普生及其中间体药物综合利用研究”以及“七氟醚麻醉药效及安全药理的对照研究”等研项目, 通过教师的悉心栽培, 学生的不懈努力, 学生得到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并且有多名同学就业于合作企业。

我们依靠校企协同创新机制, 有效地开放校内和校外科研实践平台, 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该模式培养下, 经过层层选拔, 脱颖而出, 2名优秀学生将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4 课程群的创新点

4.1加强了学科间联系, 提高了教学质量。课程群根据药学各学科性质和特点, 在国内药学教育中率先提出以有机化学为基础, 以药物化学为目标的的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课程群的建立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各门课程联系松散, 缺乏统一完整的教学指导思想的状况, 突出了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在课程群教学中的基础服务作用, 也突出了以药物化学为目标的课程指导作用, 对药学教学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2能解决学生基础课学习中目的性不强的问题, 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及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能加强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深入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提高了药学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 符合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同时也为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医药兼备的复合型药学人才做出贡献。

4.3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建立, 促进了知识的前后呼应, 相互渗透, 提高总体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教学体系的结构重组及实验践教学改革, 打破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本为中心的“三中心”传统教学模式, 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树立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也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流, 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与综合素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5 总结

总之, 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教学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正在成长, 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和总结。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摸索和总结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进宜, 尤启冬, 姚其正.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J].药学教育, 2005, 21 (2) :23-26.

[2]陈捷, 李勤耕, 周成合, 胡湘南, 徐启贵, 商素琴.药物化学课程群中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 2006, 5 (1) :72-73.

谈基于课程或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 篇5

关键词:质量工程;教学团队;课程;课程群

教育部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在2007年提出了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并要求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为此,笔者根据“质量工程”精神和学科发展特点,在教学团队内涵分析基础上,结合湖南大学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试图构建以本科教学最基础的因素——课程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并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推动教学改革和研究,提高教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教学团队的内涵和特点

教学团队是以课程或课程群为核心组成的教师群体,该教师群体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实际上,为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各高等学校曾做过多种探索和实践,如教学研究室、学术团队、课题组、课程组、教学梯队等。湖南大学长期坚持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与本科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战略方针,依托学科优势进行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教学单位根据课程特点及师资结构,自发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团队或梯队。

通过对我校教学团队建设的长期实践进行总结,我们认为,一个有效的教学团队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创新性。一个有效的团队必须是成员具有积极创新精神的。通过团队的努力,在本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实践教学等系列教改项目,通过团队成员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如“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中的院士、博导、教授面向本科生开设大学化学前沿讲座课,将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大力度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多个平台,让本科生提前进入研究室。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持续发展性。一个有效的教学团队必定能促进教师之间形成良性沟通,开拓思维,实现科研和育才双丰收。教学团队的成员既要开展教学研究,同时必须开展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深层次动因。一个有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作支撑。因此,教学团队中的主要成员必须是在科学研究中已经取得较好成绩的教师。

3示范性。教学团队的组建及其工作开展,最终将产生一批教学成果、精品课程、优秀教材、教研项目等标志性成果,教学团队自身和团队的这些成果成为教学改革的示范。比如我校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调整,进行多院校联合改革,加强基础课到专业课的有机沟通等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显著的教学成果。近几年来,该教学团队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精品项目,国家精品课程,湖南省精品课程项目,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获教学质量优秀奖等奖项。

4规模适度与结构合理性。团队组成人员在职称、年龄、教学经历等方面自然形成梯队形式,既保证了成员在教学交流中的各层次的全面性,又保证了团队发展人才的不断层。同时团队规模适度,保证成员之间能保持充分的沟通与交流。

二、教学团队应该基于课程或课程群进行建设

关于教学团队建设的问题,各高校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设想,有人认为教学团队建设应该基于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有人则将教学团队建设对象局限于单一课程。湖南大学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分类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团队建设。如“大学化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因授课教师达数上人,一门课程即可形成一个教学团队;而“国际金融实验”、“外汇理论与交易原理”等课程因与“国际金融学”课程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授课教师也大多交叉重叠,他们也自然形成一个教学团队。我们从这些实践中进行提炼,于是产生“课程群”的思想和理念。基于这种教学团队建设所取得的实际成果。我们认为,高水平教学团队应该根据课程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基于课程或课程群进行建设,一些课程因其基础性和规模,可单独建设教学团队,而另一些课程由于其逻辑性和内在一致性,可整合成课程群进行一揽子建设。

多年来,高等学校一直将课程建设作为教学领域中常规工作来抓,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课程建设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而教师是高等学校实现高等教育观和教育理念的最关键因素。高校的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而教师水平除了自身努力和功底外,还取决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在有些团队中,这一因素甚至在推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中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为此,本文提出以课程或课程群为核心构建“质量工程”背景下的教学团队,其意义与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体现课程为本的教学运行理念。教学运行中,课程是最基础的因素,课程设置与建设很大程度上决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高等学校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T程,涉及学校各个层面,因而一直是学校本科教育中的基础性和常规工作。

2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不仅在办学形式上呈现多样化,而且在办学规模、层次上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形式下,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必须构建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新的课程发展模式和教学方式。新的课程发展模式和教学方式要求将单一的教师个体优化为具备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单一的课程结构优化为综合性课程体系,使课程结构由单纯的单一性转化为多种类型的课程或课程群发展。

3保证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高等学校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只有经常进行科研的教师才能站在学科的前沿,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建立新的学术观点,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同一课程或课程群的教师之间以教学研究的方式开展的交流与研讨对相互之间知识的融合、思路的启迪起着重要的作用。

4遵循教学规律,体现教学团队资源优化。以课程或课程群为核心,将使团队成员之间更注重教学技能的沟通和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在进行教学研究基础上,通过研讨产生创新性知识,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

5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课程是课堂教学最核心的因素,教师只有通过课程才能实现知识的传授,只有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应用。

课程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过程,是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理念的有效方式。参与教学团队的教师成员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交流,实现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学相长,从而在提高教学研究水平的前提F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真正使学生受益。

三、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的战略构想

教育部“质量工程”有关文件明确指出,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要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学任务需要,建设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同时教育部鼓励高等学校创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因此,笔者认为,构建“质量工程”背景下的教学团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质量工程”大背景。明确教学团队构建原则与目标。明确的原则与目标是教学团队发展的指导纲领,它能够确保教学团队发展方向始终围绕既定目标,同时通过目标增强团队创造力和积极性。我们认为,高等学校构建教学团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性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成长规律,用2~5年时间,选拔、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通过团队合作,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现阶段,建设教学团队,就是通过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和完善管理制度,创造宽松而严谨的学术环境,建设创新意识强、教学水平高、协作精神好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每年度评选一定数量的校级教学团队,通过5年时间,建设大量的校级教学团队和一批省级教学团队,并逐年增加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申报。

2坚持以教学研究为重点,建设创新团队良性发展的组织架构。高校教学团队以教学为中心,围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开展教学研究和支撑教学研究的科学研究工作。这样一个核心队伍,必须以课程或课程群为核心,由教学效果好、教学能力强的一批优秀知识分子组成。

经过多年的实践,湖南大学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基本形成了稳定的组织架构。无论是以单一理论基础课、单一实验基础课,还是以专业理论课程群、专业实验(实践)课程群为核心组成的教学团队,大体上包括1名首席责任教授、2~3名责任教授、3~4名主讲教师和10名之内梯队培养教师。其中,首席责任教授对课程或课程群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全面负责,并对提高本团队课程的教学质量采取有力可行的措施:责任教授全面负责本团队课程的教学运行管理;主讲教师、梯队培养教师协助首席责任教授或责任教授工作。与各高等学校其他团队相区别的是,以上团队成员必须积极参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同时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本团队主讲课程。

3全面普查,专家界定,确定成立教学团队的课程或课程群。参与校级教学团队建设的课程或课程群一般由学校教务处或研究生院界定,经学校批准。在选定培养对象时,要尽量注意学科覆盖面,尽可能保证每个学科都要有教师参与,每门学科都有能起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

具体而言,哪些教学团队应该以单一课程为基础,哪些教学团队应该以课程群为基础,仍然值得探索。根据课程的性质、教师的规模及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基础课及基础实验(实践)课可以考虑以单一课程为基础构建教学团队,专业课及专业实验(实践)课则应考虑以课程群为基础来进行教学团队的建设,以便有效实现资源整合,保证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相关性。而在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还应考虑课程群设置的合理性。

湖南大学在教学团队的探索与实践中,基本形成能体现课程性质与特色、学科背景与专业优势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团队。在这些教学团队中,有以“大学化学”、“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文化与成人之道”等单一的理论基础课为核心组成的教学团队;以“大学物理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等单一的实验(实践)基础课为核心组成的教学团队;以专业理论课程群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如以“国际金融学”、“国际金融实验”、“外汇理论与交易原理”等课程(群)组成的纵向结构教学团队和以“企业战略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群)组成的横向联系教学团队。此外,还有以专业实验(实践)课程群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如我校正在投入建设的工程训练中心,根据训练类型和层次分别组成相关的教学团队,如以“机电控制综合实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基础综合设计”等课程(群)组成的机械类基础训练教学团队,“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基础综合实验”、“机电控制综合实践”课程(群)组成的机械类综合创新教学团队。

4坚持资源优化,严格申报程序,保证优质或潜在优质课程的教学团队脱颖而出,保证团队的示范作用。以各学科的特点和教师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依据进行选拔、培养和申报推荐,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各学科间允许有差异,以期达到各个层面的教师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基本程序如下:(1)由团队首席责任教授递交书面申请:(2)以学院或系为单位组织推荐校级教学团队;(3)组织学校专家评审确定培养对象;(4)专家评审后,确定入选校级教学团队的教师队伍并接受全校教师监督:(5)向省、教育部推荐高一层次教学团队。

5以标志性教学成果为核心,建立基于课程教学效果的团队评估制度。与以往教学梯队或其他学术团队不同的是,教学团队的着力点在于人才培养,因而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就成为衡量其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而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主要以精品课程、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等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载体。因此,必须在现有评价体系基础上,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改与完善,强化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研究方向和高水平教学的导向。“质量工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是从教师的实际出发,鼓励教育创新,以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目标。

6抓住以科研促教学的原则,以教师科学研究成果为主建立团队激励机制。多年的教学评价结果表明,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一个能得到专家肯定的教师,一定需要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支撑,否则,他的教学水平没有持久性,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也受到限制。教学没有科研作支撑,就不能增强学问,就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只有重视科学研究,教师才能进行研究型教学,才能为学生提供启发性的知识。同时,教师“甘坐冷板凳”的科研态度和科研所必须的严谨精神对学生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建立政策导向、经费投入等相关激励机制,激励教师搞好科研与创新工作,为培养高素质的、有持续竞争力的人才而作出贡献。

课程群建设断想 篇6

一、大课程观与课程群

目前很多高校开展了课程群建设,并以立项形式开展研究和建设工作。由于我国高校开展课程群建设时间较短,对课程群建设缺少理性认识,因此课程群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研究课程群的内涵,对进一步完善高校课程群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理解课程群首先要确立大课程观。现代课程理论中,有学科中心论、学习者中心论、社会中心论等不同观点,综合起来,现代课程观不再仅仅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转而更加强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三者有机统一构成完整的课程;教师、学生与环境三个要素良性互动才能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能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在大课程观的视野内,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枯燥的教学计划、单纯的讲授学科知识,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课程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是师生共同研讨、共同研究问题、讲授与学习互动中不断生成的。因此,课程是常新的,是凝聚着师生共同心血、智慧与经验的创造过程,是不可复制的、流动的、独一无二的活动过程。

狭义而言,一门学科知识体系在教学中表现为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知识体系当中包含若干次级知识群落,这些知识群落以课程群的形式体现出来。因此,课程群是课程体系的下位概念。

关于课程群的涵义,目前学界有很多不同见解。从狭义上讲,课程群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1]。概言之,课程群所含的各门课程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内容上看,课程群内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从纵向上有承启关系,从横向上有内在的联系,但又自成体系。广义的课程群,就教育学学科而言,可以理解为师生围绕某一教育问题或现象而共同创造的学科知识体系、所进行的研究活动。为此,课程群建设既要立足于具有密切相关性的系列学科课程,对其涉及的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又要立足于学习者教育性经验的获得,对其涉及的现实问题,通过课题、调查的形式加以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群实际上是一个包含学科知识、互动中的师生以及文化环境在内的课程组织、课程团队。

二、课程群建设提出的背景的现实意义

(一) 知识的专业化与综合化的双重趋势,造成知识的交叠

体现在学科课程当中,同一类知识可能出现在不同的课程之中。从学生角度而言,这种重复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如果讲授教师的观点不一致,而又没有恰切的解释,也会造成学生对某一类知识理解上的混乱。因此,教学管理者,应当充分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立足于课程群的系统性,对课程群重组时,删除课程间重复内容,不强求单门课程内容的系统性”[2],划清实际授课过程中的知识边界,同时教师之间通过沟通,讲授清楚相近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了解、掌握课程群当中的知识系统的基本结构,便于学生系统化地记忆、理解相关知识,缩小初级知识与高级知识之间的差距;在课程安排过程中,要确定好先行后续关系,平行开设的课程,要注意协调课程进度以及知识观点。最终要建立“概念清、内容清、结构清、逻辑清”的课程群。

(二) 当前社会问题日趋复杂,而单一的知识、单一的方法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

就教育领域而言,教育问题关乎民生,关乎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敏感性更突出,形成因素也更加复杂,因此需要多视角、多维度地审视、分析,提出综合性的对策建议。课程群建设就是要以问题为中心,围绕复杂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式的讲授与学习。“课程间‘性质相关或相近’、‘密切联系’,不仅应包含学科知识,而且还以扩展到方法、问题等方面,以应对现实世界的纷繁复杂”[3]。课程群建设就是要使师生更加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封闭在象牙塔之中,闭门造车。

三、加强课程群建设的建议

(一) 加强组织协调,促进优化

一门课程是以教师为中心,是一对多的关系,是关系单纯的简单系统。课程群建设过程中,教师需要自愿结成课程群共同体、学术共同体,这种情况下,多位教师对多位学生,形成多对多的网状矩阵结构,结构变得复杂。课程团队对学生来讲成为导师团队,共同研讨、设计教育目标、培养模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共同评价教育效果,共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与措施。因此,课程群建设过程中,课程群负责人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总体设计、规划课程群建设,具体组织、协调课程群建设,包括队伍、教材、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实习实践等。因此,尽管课程群使师生结构复杂了,但是如果组织协调有力,教授与学习效果、效率和效益都能得到优化。

(二)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增强活力

在课程群构建过程中,师生互动是主旋律,学科知识(教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科研活动等等只是这种互动的媒介、场景或者舞台,教与学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是富有活力的主导者和创造者,全部要素的有机融合,构成富有活力的课程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团队共同指导学生,采取问题式教学,多视角研究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比如围绕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育政策学、教育法学、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等不同视角进行审视和分析,采用研讨法、社会调查法等,促使学生以发散思维、全面观点思考问题,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讲授、围绕问题调查研究,凸显师生的主体性,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使课程群更具活力。

(三) 加强平等对话,促进理解

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讲授方法,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对待不同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针对某一现实问题,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必然发生知识结构的冲突、思想的冲突、心灵的碰撞、思维方式的冲突。因此,课程群建设要注重平等对话,在商谈、交流过程中,达成视界的融合、价值观念的分享、发自内心的相互理解,在冲突化解的过程中,针对现实问题提出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

(四) 创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师生形成伙伴关系、依存关系、共生关系。课程群建设不仅注重教师的共同发展,更注重师生共同的发展,通过共同进行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交流研讨,师生在课程进行当中,“消除目标鸿沟,产生目标共鸣效应”[4],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由于师生共同进行多种形式的课程活动,师生接触频繁,教师的师者风范、治学精神、关爱学生的品格、对待问题的态度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起到身教作用。对于学生而言,师生互动可以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经验的获得、良好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的养成;对教师而言,师生互动砥砺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学识,保持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师德师风。

参考文献

[1]李慧仙.高校课程群三论[J].煤炭高等教育,2006,(7).

[2]郭必裕.课程群与课程体系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4).

[3]李慧仙.论高校课程群建设[J].江苏高教,2006,(6).

化学课程群 篇7

在德钦县白马雪山———巴迪一带分布一套变质岩群。笔者在该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本文从德钦变质岩群的岩性组合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对其进行研究。

1 变质岩群岩性组合特征

在白马雪山———巴迪乡一带分布一套变质岩系, 沿澜沧江南北向展布, 区内长百余公里, 宽约十余公里。

分布在区内金沙江深大断裂西盘, 澜沧江深大断裂东盘, 呈断块分布, 构造微单元属巴迪冲断块, 大地构造相为基底杂岩相。

该变质岩系构成兰坪———思茅陆块的结晶基底变质岩系, 盖层为中生代三叠纪地层。

德钦片岩变质岩群岩性组成有绢云母石英片岩、绢云片岩、变砂岩、绢云母板岩和片理化英安岩、流纹岩等。其相邻地层东侧为上三叠统麦初箐组 (T3m) , 西侧为中侏罗统花开左组 (J2h) , 均为断层接触, 走向上向北延伸具有三分性, 下部为绿片岩、中部为粉砂质泥岩、上部为泥质粉砂岩夹灰岩。向南被白马雪山断裂、叶枝———雪龙山断裂切断。变质程度因地而异, 受深大断裂影响, 其变质程度由东往西逐渐减弱。

德钦变质岩带的岩石变质程度较低。常见变质矿物为绢云母、绿泥石、白云母、黑云母、阳起石、钠长石及堇青石。

较为典型的矿物共生组合为:绢/白云母+绿泥石+石英, 绢/白云母+黑云母 (雏晶状) +石英, 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 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 绿泥石+阳起石+绿帘石。这些变质矿物及矿物共生组合的出现, 反映了变质作用强度大致相当于低绿片岩相。

岩石已明显变质变形, 并见有不同的程度的构造混杂, 显示构造混杂特征。构造变形形迹以褶皱发育为主, 早期为顺层紧闭褶皱, 晚期为复式褶皱等。

由于该变质岩地层岩石、岩浆活动、沉积特征与两侧岩石有较大差别, 表现了与两侧环境的不协调性。

认为该断块中现在出露的变质较深的岩块有可能为深部或异地移置的断块。本次工作在片岩中采集了同位素测年样品 (锆石LA-ICP-MS年龄) , 测定其成岩年龄为969±10Ma, 时代归属新元古代。

2 变质岩群化学成分特征

德钦变质岩群的化学成分含量表及经过数据计算处理后的尼格里特征参数表分析可知:

Si O2含量在50~80%, Al2O3含量在8.69~14.92%, 属Si O2过饱和系列。

尼格里值al>alk+c, 绝大多数铝过饱和指数大于0, 属铝过饱和系列岩。岩石在 (al+fm) - (c+alk) -si图解中落在泥质、砂质沉积岩区, 从而知道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砂质沉积岩。

将变质岩岩石化学成分分别投影于A′KF图解中, 岩石落于砂岩内, 表明其原岩可能为杂砂岩。在周世泰K-A图解中全落在典型泥质粉砂岩沉积岩区, 在log (Na2O2/K2O) -log (Si O2/Al2O3) 图解中样品均投在杂砂岩区和岩屑砂岩区。表明原岩为杂砂岩类。

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德钦变质岩群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岩石Hf含量为7.41~12.60×10-6, Zr含量为222.3~378.2×10-6, Y含量为21.8~35.9×10-6, 均低于副变质的沉积碎屑岩 (Hf=14~25×10-6, Zr=1619~2758×10-6, Y=84~148×10-6) 。相对富Sr、K、Rb、Th等元素, 亏损或贫Hf、Ta、Ti、Cr等元素。

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4.1 稀土元素丰度及其变化特征

德钦变质岩群的稀土元素总量 (∑REE) 变化于180~240之间, LREE变化于121~182之间, HREE变化于12~16之间, 且LREE>HREE。 (La/Yb) N在2.2~4.7之间变化, 反映轻稀土元素富集程度大于重稀土元素, LREE含量明显高于HREE含量。且LREE/HREE比值在7.5~13.8。 (La/Sm) N在3.5~7.5之间变化, 反映LREE的分馏程度高。 (Gd/Yb) N在1.5~2之间, 均大于1, 反映LREE富集。

4.2 Eu和Ce异常

Eu/Sm比值在0.19~0.25之间, 均小于球粒陨石的Eu/Sm值 (0.37) , 反映出Eu负异常。δEu值在0.5~0.7间, 接近1, 显示出弱的Eu负异常, 表明变质岩群分异程度中等, 亏损Eu。

δCe除一个样品在0.9显示负异常, 其余均为 (下转第149页) 1显示正异常, 表明Ce元素分异程度不大。

4.3 标准化稀土模式

从德钦片岩群各岩石的稀土元素配方模式图 (图1) 可以看出, 配分曲线总体较为平坦, 配分曲线Nd、Er明显呈山谷状, 从轻稀土至重稀土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曲线变化幅度基本趋于平缓, 这表明在成岩过程中, 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 没有发生分异作用。综上所述, 德钦变质岩群具有LREE富集, 属一套浅海———斜坡沉积的碎屑岩, 伴随有基性火山喷发。

5 结论

1) 岩石Si O2含量在50~80%, Al2O3含量在8.69~14.92%。2) 相对富Sr、K、Rb、Th等元素, 亏损或贫Hf、Ta、Ti、Cr等元素。3) 具有LREE富集、δEu亏损特征。原岩为一套浅海———斜坡沉积的碎屑岩, 伴随有基性火山喷发。

参考文献

[1]戴塔根, 刘汉元.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应用[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2.

[2]云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大队.1:25万中甸县, 贡山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2003.

[3]云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大队.1:20万中甸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82.

[4]云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大队.1:20万古学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82.

化学课程群 篇8

微课近年来发展迅速,它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 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是一个较好的教学载体, 成为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

微课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其特点:短、小、精、悍。

所谓短,指的是微课的教学过程短,视频时长短,一般以5-10分钟为佳,这是视频教学的特点。小,指的是视频容量小、教学主题小,视频可以采用各种压缩技术转化为不同的格式,可以在任何场所播放,是未来互联网教学模式。微课所选取的教学主题小,在短时间能够让学生学会教学内容。精,指的是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活动精彩、让人过目难忘。悍,是指微课应用广泛,可在多种场合或设备上播放,效果良好。

就微课的形式而言,一类是拍摄式微课。这类微课可以在教室、实验室、机房进行拍摄,展现教学的全过程,也可以在模拟教学环境中进行,以展现在教室、实验室无法完成的一些课堂内容,如机电、汽车、旅游、动车等专业,通过模拟真实环境,解决在教室内无法解决的很多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

另一类是录屏式微课。这类微课适用于软件操作类, 比如Windons操作讲解,或者是行业软件的使用,比如会计、证券投资、ERP等行业软件,这些用录屏的方式进行微课制作比较直观,学习效果好。用PPT直接录制成视频也能制作微课。

还有一类是动画式微课。这类微课对技术要求比较高,需要专业人员绘制,比如非常有名的一分钟经济学课程。这类动画是专业人员绘制的动画式微课。

最后一种是将前面的几种形式综合,形成混合式微课,目前混合式微课形式运用最多。

2基于课程群的系列微课

课程群建设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重要话题。课程群中各课程相互衔接,使得课程体系完整、课程内容融合、课程互相配合,起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作用。而在课程群建设中,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独立微课只能解决某课程中的单独问题,一旦不同学生遇到不同问题, 独立微课就无法解决问题了。因此,建立基于课程群的系列微课,可以解决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

(1)完善教学资源。建立系列微课能够完善教学资源,将一门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做成系列微课,而不再是一个单独的知识点,能使不同学生完整学习课程,也可作为同行之间的参考资料,用于教学改革,还可以成为资源共享课的组成部分。

(2)课程群资源体系化。以课程群为基础的系列微课具有体系化。由于课程群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在课程群系列微课资源中选取遗忘的课程内容复习,以便更好学习当前知识。遗忘的内容可以非常容易从资源库中找到,并以课程群为依据形成体系化知识系统。

(3)为建立MOOC积累资源。以课程群为核心的系列微课,为后续建立和开展MOOC提供了研究基础。

3课程群微课案例

信息类多媒体课程群可以包括图形图像处理、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多媒体技术、视频编辑等相关课程。按照课程之间的联系,分析课程知识点构成,学生在学完相关课程后,如在其它课程中需要其知识点信息,就可以方便地从系列微课中回顾所学。由于多媒体课程都是操作性强的课程,因此,微课形式的复习比其它形式更为有效,学生只需几分钟时间就可以重温学过的知识点,便于新知识点学习。

下面以《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为例,分析其重点知识点构成,可以选取制作的微课知识点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大部分知识点都是其它课程的前驱课程,其微课知识点划分好后,可以发现该课程的微课在后续相当多的课程中还会使用,也就是说这个课程在教学中的顺序应该在其它课程之前。在整个课程群的系列微课设计上,就要考虑先制作该课程的微课。

每个知识点可以细化为不超过10分钟的微课,例如对于知识点“GIF动画制作”,微课就可以细分为如表2所示的5个内容。

以课程群为基础分析系列微课制作很有价值。在明确了课程之间关系后,能清晰了解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更好地进行课程群教改和教学资源建设。

4结语

在信息技术时代,微课成为信息类课程的重要辅助, 如何通过分析和分解课程的知识点制作微课,将微课系列化、体系化,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难题。以课程群为基础分析课程知识点,构建系列微课,有助于对知识点的梳理,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教学。本文将多媒体课程群中各课程微课分解,将知识点细化,有助于学生学习, 该思路可进一步扩展到其它相关课程建设中,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

[2]从继成.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9):121-123.

[3]郭绘绘.高校网络课程群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3.

电气信息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 篇9

一、电气信息专业课程群简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理论与实践中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因此利用此联系可以比较科学地构建成“电气信息专业基础课程群”这一新的课程体系, 达到以电路分析为基础、以分析设计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为目的的目标。“电路分析”是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学科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路模型、基本电路元件、电路的结构及等效变换;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动态电路中微分方程的建立, 时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为后续《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能够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放大器进行分析和设计。“数字电子技术”也是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电路组成单元, 熟悉各种典型的电路, 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电气信息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标志是课程体系建设, 以及在其基础上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与整合, 对课程中的相同内容进行压缩, 对关联性强的内容进行优化, 实现大课程建设的目的。课程群建设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掌握必需的电工、电子、电路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电子技术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群内容体系的整合

课程群中的三门课程, 内容上有重复的部分, 因此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应根据整合后的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例如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第二章逻辑门电路中重点介绍了二极管三极管的特性, 而此部分内容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已经详细介绍过了, 因此也可以进行适当删减。对于某些知识点, 由于各门课程关注角度侧重点不同, 需要进行分别讲解, 例如RLC串并联谐振电路, 电路分析课程重点关注其工作原理, 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重点关注它在整个电路中的应用。在教学资源方面, 尤其与实验相关的资源, 三门课程相互紧密联系, 可以共用一套实验设备, 其中其本仪器的使用是在电路分析课程实验中重点介绍, 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以及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可以节省至少3课时的时间用于其他实验。整体上来说, 要从社会以及课程的实际需要出发, 最大程度地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首先重视电路基本工作原理的讲解, 在此基础之上重点介绍所学内容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以概念理解、定性分析为主, 尽可能减少复杂的公式推导, 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学习压力, 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 需要跟踪该领域内的最新研究发展成果, 给学生介绍新技术, 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三、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课程群建设的主要构成部分,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定期开展课程群的建设和教学研讨活动, 沟通信息, 共享有关的设计思路、实施方案。

积极参加国内著名高校或相关机构组织的课程研讨会, 定期召开专家指导委员会, 及时修订培养方案。

2. 勇于创新、追求卓越,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老教师的传帮代作用, 通过听课讨论, 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3. 鼓励青年教师通过攻读博士或者进修的方式继续深造, 提高科研水平。

三年内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或到国内外进修的教师2~3人。

4. 实行教师企业挂职制度, 采用“双师型”方法, 每年安排1~2名教师到企业实习。

四、实践环节或实验课建设

1. 验证型和设计型及综合型实验相结合。

(1) 验证型实验要注重观察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及排除故障的能力。 (2) 设计型实验中, 实验的内容由教师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 学生可由多种方法达到实验结果。 (3) 开设综合型的实验或者进行课程设计, 根据教师拟定的题目, 学生自己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接线, 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动手能力, 加深学生对已学内容的理解。

2. 在实验课程中引进计算机仿真。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并对以后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五、教学方法改革

1. 增强参与意识,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行“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授课为纲领, 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创新精神, 激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 而不是被动接受。

2. 合理安排习题讨论课, 营造良好的讨论气氛。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首先进行组内讨论学习。然后, 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进行互相点评。这种方法可以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3. 应用CAI教学手段, 促进教学内容改革。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把当代EDA的仿真技术推广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将书本上的电路结构直接移植到仿真软件中, 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电路结构特点及作用。

六、学生考核办法改革

考核办法改革倡导“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 基本原则是:不仅考察课堂上讲过的知识点, 还要结合能力素质测试。做到考试形式多样化, 考试内容全面化。

1. 考试形式方面:

通过多样化的考试形式, 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除了传统的笔试 (闭卷笔试、开卷笔试) 外, 还可以采用口试、实验 (实践) 操作、电子设计等考查形式, 尤其是将两种或多种考试形式相结合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考试内容方面:

减少死记硬背内容, 减少繁琐公式的推导与计算, 重点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起来, 在平时的学习中把重点放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上, 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文从电气信息类专业中几门与电路相关的课程特点出发, 构建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群, 通过对课程群内容的融合和分解、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践环节建设、教学方法与学生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和功能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赵朝会.浅谈课程群建设,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4) :17-18.

[2]龙胜春, 沈永增, 何通能.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特色课程群建设与探索, 高等理科教育, 2010, (1) :45-48.

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探究 篇10

【关键词】会展策划与营销 课程群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82-02

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是专业的核心课程群,目的是提升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是教学模式的一种积极变革和尝试,对会展策划与营销专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能够使会展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减少学生职业发展的阻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更接近企业的要求,减少企业对毕业生培训的培训时间。建设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既是专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分析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的理论基础,并探讨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措施。

一、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的理论基础

笔者根据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的特点,把其分为显性课程群和隐性课程群,根据会展策划与营销的职业特点,以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在充分借鉴国外的优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来开展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的建设,其理论基础如图1所示。

二、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措施

(一)显性课程群建设

由图1可知,显性课程群包括先修课程群、核心课程群、后续课程群和实践课程群,由于显性课程群属于教育部门或学校根据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正式规划的一系列专业课,大多计划合理,组织严密,只需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进一步明确课程之间的逻辑衔接关系,打破以往专业课之间无序交叉、自成体系、彼此封闭的状态即可。整体来看,高校的显性课程群相对比较成熟,本文不再赘述。

(二)隐性课程群建设

1.组建学生会展公司。与实习基地、实习企业的功能类似,利用学校资源组建的学生会展公司同样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其职业素质。学生会展公司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引领学生承接并完成校内外会展活动的策划、营销与服务工作,并在会展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得到有效结合,从而培养出专业素质合格的创新型会展人才。学生会展公司和传统的以“师徒式”为核心的手工作坊在某种程度上有点相似,都非常注重学以致用,让学生以一个工作人员的状态去学习和工作,让学生知识和技能相互验证,不同之处是学生会展公司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构建,理论和实践并重,既符合现代市场环境实用技术的要求,又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学生会展公司是把学生从传统封闭式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把课堂的定义延伸到教室之外的又一尝试,实现了学生和老师的良性互动,以学生会展公司为组织框架,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成立学生会展学会。学生会展学会是一种学术性的学生社团组织,具备完善的活动章程、众多的实习渠道、合理的组织结构,并有专业老师的辅助和校方的支持,是实践会展理论的理想平台。为了提升学生的会展职业素质,可借由这个平台定期出版会展学会会刊,鼓励会员进行投稿,让学生在征文写作的过程中,对会展领域经典案例、前沿动态、理论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为了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无论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还是会刊的主编、副主编、编辑等职务,均应定期选举。此外,学生会展学会应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一些专题活动,如邀请会展企业成功人士开展专题讲座;举办以专业学者为核心的座谈会;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高校会展策划大赛;承接校外力所能及的策划方案、数据统计、调研等专项课题;围绕会展领域热点话题举办专题辩论会。在会展学会的日常活动中,学生不但要承担学会分配的各项任务,还应有意识进行学习和总结,通过和外界进行接触和合作,不断优化整合自身的知识结构,消除认识误区,提升职业素质,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特长以及不足之处,并据此对职业规划进行调整。不过,会展学会的运行需要足够的权限、适当的场所和一定的经费支撑,除校方给予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外,也应鼓励学生寻求校方企业或合作单位的赞助,也只有这样学会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科研的作用。此外,老师也应引导学生对活动章程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适当的情况下可直接参与到管理和决策中,保证学会能健康积极地发展。

(三)开发具有“职业导航”功能的隐性课程

开发具有“职业导航”功能的隐性课程能帮助学习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兴趣,使学生把会展策划与营销专业纳入到职业规划中,使学生尽快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降低会展策划与营销岗位的磨合期。笔者认为该隐性课程应涵盖与专业知识、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具有“职业导航”功能的隐性课程应与传统“灌输式”教学不同,应是一门能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的课程,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的进行学习和锻炼,验证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该类课程与显性课程相识,不过又独立于教学大纲的一般要求之外,其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提升为驱动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总结,为学生搭建一个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平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和引导。其次,学习其他院校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该类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同时,应向学生适当传授一些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机制、制度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从业环境的认识。再次,应多举办一些实践活动,比如邀请专业人士开办专题讲座或与座谈;从大一入学开始辅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学生观摩会展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挂靠一家会展企业进行定点实习;邀请本专业优秀毕业生返校,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等,从而增强其对会展职业的感性认识。最后,该类课程应契合学校的培养目标、方向,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与科研水平,继而改善教学设施,对课程不断进行优化。

(四)建立体系化的学习团队

学习团队是学生会展公司、学生会展学会以及具有“职业导航”功能的隐性课程的集合,是上述课程体系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学习团队的首要目标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学生寻找更多的实习平台,其次是对各个隐形课程进行管理,扩展学习空间、提高专业水平,提升团队凝聚力。最后是提升各隐形课程之间的互补性和通融性,实现隐形课程的体系化、常态化的发展,对比,可尽可能争取学校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的资金支持,制定有针对性规章制度,为学习团队的建设保驾护航,寻求校友、企业等社会捐赠,为团队学习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有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就可以对现有的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也可以从社会上外聘有实力、综合能力强的指导教师,优化隐性课程群的上层组织结构。

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团队所承接的会展项目可能与对应时段的教学内容很难吻合,继而产生脱节的现象,如果很难从外部企业中寻找到相匹配的会展实习工作,那么可以对教学进程和教学任务做出一些适当的阶段性调整,使教学内容主动匹配所承接的会展项目,避免出现会展项目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超过学习范围的窘境,会展项目完成后,可对拉下的课程进行补充,既要满足实习的需要,也要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校应支持鼓励学习团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确保学习团队的灵活性。

同时应认识到,如果与外部企业建立长久的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学生的实习问题、实践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企业是完全和市场接轨的实践场所,与企业进行合作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意义重大。学习团队从企业承接会展项目,这样不仅能给教学提供一个实践场所,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实习平台的构建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许很小的一个问题就能打消会展企业的合作企业,比如利益期望与可能的实际获得差别较大、利益分配不均,这些问题大多与利益分配有关。如果一直不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点,那么企业就不会再提供场地、设配和资金支持,或者学习团队不再向企业提供人员、技术和知识支撑。对此,学习团队应按着市场现有的规则本着相互谅解和双赢的态度与企业展开真诚、建设性的交流和沟通,避免彼此期望差对双方合作意向的影响,尽可能摸索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分配原则,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提供长期的实习场所。

总之,由于涉及会展项目的立项、招展、策划、销售、市场调研、现场管理、招商、预算管理等,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的建设应全面开展,同时推进显性课程群和隐性课程群的建设,避免出现不协调的发展局面,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专业人才,才能确保展策划与营销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冷志明.高校工商管理学科本科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2]兰杏芳.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3]邬适融.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会展专业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09(1)

[4]庾为.高校会展专业“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

【作者简介】陈蜀花(1967-),女,硕士,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或大学生就业。

上一篇:初中物理兴趣谈下一篇:接口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