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心理

2024-05-27

儿童绘画心理(精选十篇)

儿童绘画心理 篇1

1. 儿童绘画与潜意识

潜意识具有自身表达愿望和冲动的特殊机制, 它比意识的心理过程更为隐秘和复杂, 正是潜意识的独特作用, 使儿童的精神世界感性化、直觉化、性情化;他们更易于在绘画世界里把自己的内心展露无遗, 包括自己意识的到, 却压抑在心中无法表达的, 更重要的是那些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关于过去的被伤害经历在潜意识里的印迹, 这些压抑不会自然消失, 它必定会对儿童今后人格的发展, 性格的塑造, 人际交流的方式产生影响。

2. 绘画疗法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

20世纪40年代, 精神分析学家南姆伯格创建了绘画疗法, 她认为绘画是儿童无意识的窗口, 可以通过解释绘画中物象的象征意义和倾听儿童对自己作品的解释进行心理探索和治疗。特殊儿童包括生理缺陷儿童和在感官、行为、情绪等方面存在不足的儿童[1]。这类儿童在自我意识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同伴的差异, 容易产生自卑体验引发心理问题。但特殊儿童的直观形象功能突出, 想象力丰富, 可以有效补偿其他功能的缺陷;在特殊儿童中运用绘画疗法,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方式的改变, 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

2.1 绘画疗法在自闭症儿童中的运用

交流障碍、重复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儿童的典型症状。绘画不需要语言, 却是最自然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 自闭症儿童通过绘画, 表达出他们的问题、感受和情绪;透过他们的绘画作品挖掘内心无法表达的潜意识情节, 有助于提高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化水平[2]。有研究表明绘画治疗可以提高自闭症儿童自我认知能力, 建立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系统的绘画治疗, 一些自闭症儿童最明显的改变在语言交流方面开始主动, 会用一些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在没有父母陪伴时, 焦虑情绪有所减轻;能够与其他小朋友做简单的游戏[3]。

2.2 绘画疗法在多动症儿童中的运用

多动症儿童表现为注意力易分散, 活动频繁、易激惹。在对多动症儿童进行药物治疗时, 结合心理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绘画疗法的特点就是安静稳定, 能够把多动症儿童的精力聚集起来。多动症儿童喜欢不分场合和时间的到处画, 并且展示欲强;因此在赞赏他们绘画热情的基础上, 通过长期规律性的绘画练习, 多动症儿童注意力易分散和动作频繁的现象将会得到改善[4]。

2.3 绘画疗法在孤残儿童中的运用

在原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期, 孤残儿童却亲眼目睹亲人的离世, 这无疑在他们稚嫩的内心烙下不可逆转的创伤;他们自我封闭和缺乏安全感, 不愿与外界交流。在绘画中他们能降低自己的防御心理, 打开心门, 潜意识内容自然浮现。受过精神创伤的儿童, 画中经常呈现他们心中恐惧事物的特点, 教育者针对不同儿童的特点, 有选择的扮演不同的角色, 如引导者、中立者[5], 更直接地了解孤残儿童心理状态, 并建立和谐的关系, 孤残儿童也能从中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2.4 绘画疗法在灾后儿童中的运用

对于经历重大灾难事件的孩子来说, 用语言说出心理创伤是残酷的, 用视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会减少伤害。在绘画治疗过程中, 他们能够以一种简单的方式, 对无法抗拒的环境进行象征性控制并建立内心安全感[6], 他们把自己内心的哀思、悲痛挥洒于纸上, 宣泄压抑的情感和痛苦, 减轻心理压力;对儿童来说绘画也是一种游戏, 他们能轻松地转移注意力,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痛苦的回忆, 更易于的走出心理阴影。

2.5 绘画疗法在留守童中的运用

由于长时间的与父母分离, 留守儿童无法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调查发现, 留守儿童主要的心理问题:害怕孤独、难与人相处、性格胆小、容易自责[7]。在留守儿童群体中运用团体绘画疗法可以一举两得, 一方面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 减轻孤独体验;另一方面团体绘画能够增加留守儿童归属感和合作精神, 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重庆图书馆曾对65名留守儿童进行团体绘画治疗[8], 发现绘画可以显著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提升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社会交往功能和情绪管理能力也显著提升[8]。

3. 教育建议

绘画治疗要求教育者能通过儿童作品中的物象去体会其意象, 把握儿童的情绪变化, 从而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 这对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绘画治疗可操作性强, 经济成本低, 对于教育者来说也易于掌握。通过定期组织各种艺术活动活动, 丰富儿童的心理意象, 如踏青采景、参观绘画展、举办儿童作品展览等。其次, 对于儿童绘画作品, 教育者应给予包容的态度, 多表扬、少批评, 鼓励儿童尽情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感情[9]。

参考文献

[1]林永馨.七维教育支持中心特殊教育辞典[Z].华夏出版社, 2006.

[2]张雯, 顾昭明.自闭症儿童绘画艺术治疗的初步尝试[J].内蒙古中医药, 2009, 24.

[3]张雯.自闭症儿童多因素调查分析及绘画艺术治疗干预[D].山西医科大学, 2009, (6) .

[4]兰利进.浅析美术教育对儿童多动症的改善[J].内江科技, 2011 (8) .

[5]王丹.艺术治疗—促进孤残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J].社会福利, 2007 (6) .

[6]戴悦.浅谈绘画艺术治疗在灾后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 2008 (12) .

[7]易红, 王祝康.绘画艺术治疗在城市留守儿童心理干预中的应用——重庆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3 (2) .

[8]刘中华.宁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绘画艺术治疗[J].宁波大学学报, 2008 (21) .

儿童绘画心理 篇2

而往往未经修饰、纯粹的儿童画,是人类稚嫩阶段的一种天性流露,是儿童思想情感倾诉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情感 心理 绘画

一 提出问题

1.背景与意义

在儿童成长的道路研究和进行日常教学的时候,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知识的教授或游戏活动上。

但随着研究范围的推广及深入,发现绘画活动在儿童的成长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儿童绘画是儿童纯真心态的自然流露,是他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视觉语言,它是人的生命早期阶段的行为产物,是儿童心理、情感、个性、创造能力的.反映。

只有正确认识儿童绘画,了解儿童绘画的形式与表现特征,给予孩子热情鼓励与正确恰当的引导,才能使儿童的潜能得以开发,天性得以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些研究学者通过儿童的绘画作品,能分析出儿童在某一年龄阶段中绘画与发展的关系,甚至从中了解到儿童的心理以及情绪状况。

2.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两种学说

第一种是20世纪中期美国儿童美术心理学家罗恩菲德提出的“直线型”发展模式。

他提出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1)涂鸦期(自我表现最初阶段2~4岁),涂鸦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物,反映其身心状态。

(2)样式化前期(再现的最初阶段4~7岁),儿童尝试用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在对外界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观念,所以使用的象征符号经常改变。

(3)样式化期(形态概念的成立阶段7~9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终于发展出种种令自己满意的符号象征,这些符号会反复出现2~3年,称之为“样式”。

(4)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期(9~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力图发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

在绘画中,他们开始打破惯用模式,并注意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

第二种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加登纳提出的“U型曲线”发展模式。

他认为儿童早期的绘画表现处于“U”型的左高峰,之后跌到“U”型的谷底,这时若持续努力,就有可能达到“U”型的右高峰,成就完整的“U”型发展,但是一般人都只是“L”型的发展。

二 研究内容

1.绘画包含幼儿情感倾诉的语言

想要正确了解幼儿的绘画作品中的内涵,需要了解他们绘画的动机和他们所要表现的内容。

每个孩子的语言发育过程不同,早讲话的不到一周就会牙牙学语,晚的孩子要快两岁才开始表达。

但是当儿童还不会说话时,儿童执起画笔的时段早于语言发育的时间。

当儿童能手执画笔后,也就意味着他们能记录自己生活中影响情绪、表达情感的事件了。

让儿童在自由放松和谐的环境下,保持愉快的心情,拿起画笔,在空白的纸上画下所想所悟。

绘画是幼儿最重要的自我表达方式,通过美术活动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每个幼儿绘画的表达方式、水平也不尽相同。

儿童绘画的发展特点和心理基础 篇3

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说明,儿童形象思维的表达及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顺序应是这样的:一岁半自发地无意识地乱画;两岁有自己喜爱的颜色;两岁半能画圆圈,并具有想象的初始内容,集中精力的时间是15分钟左右;三岁能说出大小、上下,有了描述性绘画意识和最初的想象活动,并有了时间观念;三岁半能对自己用笔画出的圈圈、道道及痕迹命名,说出意思,如,这是“妈妈喂孩子”,这是“宝宝睡觉觉”等,识别颜色的正确率是70%;四岁开始知道前后,神经系统内意志得到发展,有很好的控制、调节行为的能力,知道想法和信念影响着行为;四岁半知道因果关系。根据以上心理学、教育学专家的观点与美术教学实践表明:儿童学习绘画的最早年龄应是3.5岁~4岁。

有的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心理活动及表现,观察、注意不够,不能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目的,单从表面现象上就下结论是好还是不好。或者以孩子听不听话,乖不乖来评价孩子,造成了对孩子的误解,使孩子在心理上受到伤害。比如,两个孩子同时画一个苹果,很有可能一个孩子画得很大,另一个画得很小,家长不能简单地批评或埋怨画得小的孩子。画画得不大,可能有较为复杂或更深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孩子画得画大与小,跟孩子的胆量及个性有很大关系,如果孩子家里的生活环境比较宽松随便,孩子画起画来就大胆、画也大气、随意;相反,孩子在家里被管得太严,束缚太多,规矩太多,画画时就会束手束脚,小心翼翼,怕画错了被批评。画得东西小、线条窝憋、楞角多、不流畅、画面支离破碎是孩子的心理在起作用,不是教师和家长告诉孩子要画大就能画大的。有一个基本事实可以肯定:胆小了,就画不大,这是心理的原因。实践还发现:胆小的孩子一般意志也薄弱,办事缺乏主动,爱依赖别人,更缺少创新精神。我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这一现象的形成跟孩子缺乏父爱、和母亲过于亲密、依恋及长期生活在“母性群”周围(幼儿园或亲戚阿姨)有密切联系。父亲带给孩子的坚强、勇敢、大度、承受力和阳刚之气是其他人很难替代的,父亲多和孩子玩,多带孩子在“男人圈”里玩,就能解决“依恋”问题。再如,在画画的孩子中间,有的小朋友爱咬手指头和笔帽,教师不能简单地批评孩子不讲卫生。心理学家认为:这个现象是由孩子在吃奶时奶不足造成的,咬手指头是一种“奶不足”的心理补偿现象。我在班里对二十多位有此习惯的小朋友的家长作了详细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教孩子画画也要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孩子的“表面现象”蒙住了眼睛。这一阶段的儿童可以通过讲述涂鸦作品告诉成人一些重要的信息。但是,讲故事的情境依然存在问题,因为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注意力保持时间有限,还不能对绘画任务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讲故事也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儿童的词汇量有限。我们还需要知道,儿童涂鸦绘画的内容会在几分钟之内发生很大变化,讲述随即也发生变化。儿童开始绘画时说“这是我妈妈”,很快又会说是别的东西。事实上,第二天儿童还会重新命名这幅作品,说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名称;第三天,儿童同样还会对涂鸦作品做出新的解释。想教育孩子就得了解孩子,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把儿童心理学纳入儿童美术课程是一个比较新的教育理念。事实上,在儿童各个年龄的不同时期,儿童绘画原本已比较清楚地反应了孩子生理、心理不断发展的变化过程,只是我们以前还没认识到“心理”所起的作用。以前教师考虑比较多的是怎样教,而没考虑学生会怎样学。懂得儿童心理学就会了解孩子学画的心理活动,教师在儿童美术教育实践中,也会眼光更敏锐,看问题更清楚,辅导更准确。

参考文献:

[1]孙小红.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儿童绘画心理[J].老区建设,2009(8).

探析儿童绘画心理 篇4

关键词:情感,心理,绘画

一提出问题

1. 背景与意义

在儿童成长的道路研究和进行日常教学的时候, 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知识的教授或游戏活动上。但随着研究范围的推广及深入, 发现绘画活动在儿童的成长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儿童绘画是儿童纯真心态的自然流露, 是他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视觉语言, 它是人的生命早期阶段的行为产物, 是儿童心理、情感、个性、创造能力的反映。只有正确认识儿童绘画, 了解儿童绘画的形式与表现特征, 给予孩子热情鼓励与正确恰当的引导, 才能使儿童的潜能得以开发, 天性得以发展, 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人才。一些研究学者通过儿童的绘画作品, 能分析出儿童在某一年龄阶段中绘画与发展的关系, 甚至从中了解到儿童的心理以及情绪状况。

2. 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两种学说

第一种是20世纪中期美国儿童美术心理学家罗恩菲德提出的“直线型”发展模式。他提出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 涂鸦期 (自我表现最初阶段2~4岁) , 涂鸦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物, 反映其身心状态。 (2) 样式化前期 (再现的最初阶段4~7岁) , 儿童尝试用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在对外界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观念, 所以使用的象征符号经常改变。 (3) 样式化期 (形态概念的成立阶段7~9岁) , 这一时期的儿童终于发展出种种令自己满意的符号象征, 这些符号会反复出现2~3年, 称之为“样式”。 (4) 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期 (9~12岁) , 这一时期的儿童力图发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在绘画中, 他们开始打破惯用模式, 并注意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

第二种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加登纳提出的“U型曲线”发展模式。他认为儿童早期的绘画表现处于“U”型的左高峰, 之后跌到“U”型的谷底, 这时若持续努力, 就有可能达到“U”型的右高峰, 成就完整的“U”型发展, 但是一般人都只是“L”型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1. 绘画包含幼儿情感倾诉的语言

想要正确了解幼儿的绘画作品中的内涵, 需要了解他们绘画的动机和他们所要表现的内容。每个孩子的语言发育过程不同, 早讲话的不到一周就会牙牙学语, 晚的孩子要快两岁才开始表达。但是当儿童还不会说话时, 儿童执起画笔的时段早于语言发育的时间。当儿童能手执画笔后, 也就意味着他们能记录自己生活中影响情绪、表达情感的事件了。让儿童在自由放松和谐的环境下, 保持愉快的心情, 拿起画笔, 在空白的纸上画下所想所悟。绘画是幼儿最重要的自我表达方式, 通过美术活动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 每个幼儿绘画的表达方式、水平也不尽相同。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能外化人的内心素乱, 倾听内心痛苦, 从而使人获得解脱。我们常常发现, 一心一意于创作的儿童常常会自言自语、哼唱……那都是他们沉浸在一个只有自己的世界里。

2. 从绘画色彩的搭配观察儿童

罗斯·艾尔斯库勒和哈特维克曾提出儿童使用色彩的正常发展进程:早期暖色的使用占优势, 以后才使用冷色。学前儿童能够通过色彩, 直接表达情感、冲突等一系列心理状态。色彩是儿童情感生活本质以及情感强烈的最初表现。儿童幼年时期的绘画是无意识的, 具有自主性的。在长期的绘画过程中, 由于每个儿童性格迥异导致有些儿童养成了某种用色的习惯。有的儿童色彩狂乱, 多有放荡不羁之感, 这多半是小男孩所作;有的儿童色彩细腻, 画面整洁, 这多半是小女孩的作品。而此时,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应因材施教, 为每一个儿童创造一个美好的创作环境。在良好的环境中, 积极地发展他们的艺术思维, 并不机械地进行教育, 而是因材施教, 重视儿童的个性差异, 让他们以自己的个性方向去发展, 而不是一味地让他们去模仿一些名人的画卷。

3. 想象力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关注儿童画创作, 引导儿童想象。法国作家雨果曾说:“没有一种心理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 更能深入对象, 它是伟大的潜水者, 科学到了最后阶段, 就遇上了想象。”没有想象, 什么都不会存在。想象是新形象的形成过程, 想象的内容是否新颖, 想象的发展水平如何, 取决于原有的记忆表象是否丰富。多给儿童思想上、行为上的自由空间, 让孩子们异想天开、天马行空也无可厚非。唤起孩子内心的好奇心, 拓宽儿童的思维领域。我国教育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点了一个点, 问刚入学的儿童这是什么, 答案千奇百怪, 无所不有, 而面对中学生, 他们只会一个一个往上累加语法成分。可见, 许多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 想象力被禁锢。因此, 成人要与儿童多交流, 激发其创作灵感, 提高其表现欲望, 活跃其思维, 丰富其想象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注重操作的学科, 其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 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不让信息技术教学浮于表面, 徒有形式, 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确有实效, 教师应从“情感、情境、情调”方面设计课堂, 从而促进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备课带着情感, 探索和研究问题

备课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关键, 如果备课不充分, 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 信息技术教师应怎样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呢?

1.教师应带着未知的知识性问题备课

这里指的知识性不是教学内容本身的, 而是与教材内容有联系但却是课本以外的知识, 弄清课本知识是备课的主要任务, 但绝不是唯一任务。备课时, 教师要考虑学生想要知道什么, 要获得哪些知识, 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准备好学生所需要的。教学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的知识越丰富、越切合实际、越符合学生的需要, 教学就越得心应手, 成效也越好。

如教学“计算机的组成”时, 讲到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学生忽然提问:“老师, 我现在想买一台电脑, 要怎么配, 大概需要多少钱?”书本上没有这样具体的知识, 而对于学生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这个问题是实在的, 是深刻的, 是教师所期望的, 这时教师如果在备课时有所准备, 在回答学生这个问题的同时, 就会达到教学目标所要达

三建议对策

1. 品读儿童真实的感觉, 给予积极的鼓励

绘画是无声的语言表达, 在儿童用直接的语言无法表达或压抑自己不敢说的时候, 通过他的画, 我们能了解儿童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或看法, 品读儿童的真实感受。鼓励儿童养成正确的习惯和积极的思想。

2. 关注儿童创作, 引导其进行想象

儿童的绘画过程中, 不应只注重结果, 而要关注整个的自主性创作过程,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 了解他们的心理和创作意图, 选择适当的时机, 因势利导和他们进行各种相关的体验, 让儿童能更充分地理解他们的创作, 并以积极、健康的情绪去进行自主性创作。

3. 在学中玩, 在玩中学

帮助儿童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 但又要防止过早地灌输高难度的专业技巧知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巧, 如不同作画工具的区别。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来丰富儿童的经验

2.教师应带着对教材知识的疑问备课

尤其是知识内容, 教材对学生来说, 有可能会出现太难、太偏、太陈旧等问题, 甚至难免会有错误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带着疑问备课, 即备教材知识时认真思考概念的表述是否科学;例题的展示过程是否太繁琐;教材上的事例是否太滞后。教师要把吃透教材的重任留给自己, 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及时查阅最新的相关资料,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带着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备课

教师只有了解自己的学生,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所要教学的内容, 备课才会有针对性, 上课时才不会出现学生提问导致教师回答不上来而难堪的课堂情境。备课时, 教师应多考虑一下:针对这个知识点, 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由其他学生帮助解决, 那么, 我该如何设计学生的活动?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材的这部分知识没有直接关系, 我该如何回答?怎样引导?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我始料未及的, 也是我掌握的知识所难以正确回答的, 我该怎么办?只有经常思考这些问题, 教师的备课才会是高质量的, 课堂教学也才会更具有活力, 更有实效性。

二导课运用情境, 未成曲调先有情

导课, 即导入新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 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下面这个案例就很好的证明

师:今天, 我想跟大家玩一个词语接龙的游戏, 我请一

技能, 让他们体验成功, 并掌握必要的知识。但要注意防止过早地灌输高难度的专业技巧知识, 以符合儿童绘画的发展规律, 为自主绘画打好基础。

四总结

儿童绘画有其特殊性, 剖析儿童心理、体验儿童情感、倾听儿童心声, 同时添入正确的引导, 让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挖掘儿童心里的故事, 让想象和快乐伴随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景芝.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6

[2]桂景宣.学前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014年儿童绘画心理学 篇5

2014儿童绘画心理学

 儿童绘画心理学

(一)通过孩子的画走进孩子的内心 想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那得先读懂孩子的画。孩子感知了外部世界,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他看见什么都想“说”出来。但是因为年龄的限制,孩子可能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绘画作品,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他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孩子的画,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一扇窗户。绘画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具有内在的逻辑和表现形式。线条、色彩、图形、人物、环境、布局,显示着孩子的性格、气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当时的情绪特征等等。我们要学会倾听这种“语言”。

(二)线条与心理 线条清晰、力度适中:正常,情绪稳定。线条模糊、细到看不清:缺乏安全感、胆小、自我压抑。过于强劲、甚至把纸戳破:具有攻击性,发泄愤怒。断断续续总是改变方向:犹豫,焦虑,想要隐藏自我。

(三)色彩与心理 6岁前只用红色正常,6岁后过度频繁使用,有暴力倾向,对感情自控力差。5岁前偏好蓝色,表示有分寸,6岁后大量使用,表示适应力好,但过度使用,表示孩子过于自我约束。偏爱暖色:活泼,热情,精力充沛,心情愉快。偏爱冷色:安静,思考,严谨,悲伤,心情烦闷。喜欢很强烈的颜色:做事有激情,有领导才能,但属于易怒型,缺乏耐性。喜欢阴郁的颜色:被动,含蓄,焦虑,多愁善感。喜欢多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开朗,乐观,人缘好,受欢迎,但容易浮躁。只用一两种颜色:冷静,谦让,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容易接受挑战。

(四)人物与心理(1)画谁: 孩子经常画的那个人,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孩子在对他表达强烈的爱和依恋。孩子为人物画的细节(帽子,腰带,头饰,鞋子等)越多,表明对那个人的关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强烈。(2)手臂和手: 孩子三、四岁以前,不画手的居多,其原因是此时期的幼儿还未完全确立自我。逐渐长大之后,开始画手。如果手臂向上举开,表示快活、得意,对自己所要求的都能获得满足。手代表对环境的支配,伸得越开支配力越强。若手臂部分画的比较大,是属于好打架、占有欲强的孩子。把手放下,贴近身体是比较温顺的孩子,另外也有可能是受欺负、胆小畏缩的孩子,经常有挫败感,需要引起注意。(3)耳朵: 孩子不画耳朵,可能有逆反心理,不喜欢听家长罗嗦。画大耳朵,如果不是卡通形象,那么可能孩子比较敏感;(4)牙齿: 愤怒的孩子,经常会在画中画出夸张的牙齿,说明有情绪、言语攻击性。(5)眼睛: 眼睛画得太大的人,比较敏感、多疑、偏执; 画睫毛的人,对美比较关注; 不画瞳孔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有回避倾向。(6)腿和脚: 腿画的长长的,说明孩子渴望独立。脚,代表人的活动力,分得越开活动力越强; 反之则比较拘谨,不善与人交往。如果画出非常大的脚,说明孩子感觉有压力,有安全的需求。

(五)环境与心理(1)太阳: 太阳在孩子心目中是快乐、明朗的象征。有光芒的太阳说明孩子心情灿烂。把太阳拟人化,画出眼睛眉毛嘴巴,表示孩子智力很高,具有同情心。不过受到童话故事书的影响,也会画出这种拟人化太阳。黑色的太阳,则表示孩子对目前的生活非常不满。(2)房子: 房子是人们成长的场所,投射内心的安全感。房子巨大无比,可能渴望亲情或是有难以抑制的冲动。像城堡一样的房子,代表了自我保护意识。如果房子外观丑陋、面目可憎,孩子可能把家看做束缚自由的牢笼。如果房子没有门窗或用栅栏与外界隔开,则是孩子受挫的表现。房子画得像庙宇,两个极端,要么就是人才,或者就是怪异的行为表达。房子特别强调地面,缺乏安全感。瓦片画得很仔细,追求细节和完美。把楼梯画的特别长特别大,孩子不想回家,亲子关系有待改善。在房子屋顶上画烟囱,希望获得关心,向上的直烟暗示需要出气筒。(3)树: 树:象征感情,投射人们对环境的体验。树木画很大,表示个性活泼开朗、蹦蹦跳跳。树干画的很细长,表示孩子和蔼安静、欠缺活力。幼儿画树木只有26%会画上树叶,因此不画树叶的多半是情绪稳定的幼儿,他能控制情感。

(六)图形与心理(1)喜欢画三角形的孩子: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多比较强,头脑清醒,思路清

晰,有很好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但缺乏耐性,容易急躁、发脾气,这类孩子通常喜欢数学。(2)喜欢画圆形的孩子:凡事有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善于掌控时间,合理安排,喜欢按照事先的准备行事,他们多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很丰富的想象力。(3)喜欢画折线的孩子:分析能力比较强,思维敏捷,反应速度快。但容易陷入相对紧张的状态之中,情绪不稳定,时好时坏,让父母难以捉摸。(4)喜欢画连环图案的孩子:性格比较仁义,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着想,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适应能力很强,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很快地融人其中。(5)喜欢在小格子中画上交错混乱线条的孩子:有恒心有毅力,做什么事情都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6)喜欢画波浪形曲线的孩子:个性随和,富于弹性,适应能力强。善于自我安慰,遇事愿意往好的方面想。(7)喜欢画不规则曲线和圆形图形的孩子:心胸比较开阔,心态比较平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但有点玩世不恭。(8)喜欢画不定型但棱角分明图形的孩子:竞争意识比较强,希望自己能够胜人一筹。他们不断地为了目标而努力,并且可以做出巨大的付出和牺牲。(9)喜欢画平行线的孩子:可能处于因感到不公而沮丧的状态中,平行线反映了孩子渴望公平的心态,家长需要及时注意,并与孩子沟通。(10)喜欢画眼睛的孩子:其性格中多疑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有比较浓厚的怀旧心理,敏感,善于观察。(11)喜欢涂写对称图形的孩子:做事比较小心谨慎,遵循一定的计划和规则。(12)喜欢画飞机、轮船和火车的孩子:这类图案相对复杂,说明孩子具有极强的认知性、记忆力和动手能力。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极具想像力,勇于尝试,能够坚持。(13)喜欢画有趣的线条、圆圈和其他图形的孩子:富有创造力,对于未知的领域有相当浓厚的兴趣,并打算进行尝试,每一种新想法都会令他们兴奋。(14)喜欢画各种不同面孔的孩子:这种情况多是借画画的过程发泄自己内心的某种情绪。喜欢画一张笑脸的孩子,是知足常乐者;喜欢画皱着眉头的脸则恰恰相反。面孔的表情,可能就是孩子内心的感受。(15)喜欢画花草树木以及田园景象的孩子:性情温和,对形状和颜色往往具有比其他孩子都突出的欣赏力。这一类型的孩子多在语文、美术等方面具有相当的才华。

儿童绘画心理 篇6

[关键词]儿童绘画 心理辅导 游戏 画画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4-063

儿童绘画是在儿童时期,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他们想法的一种方式。儿童绘画是孩子兴趣所在,它能够启发儿童的心智,伴随着儿童成长。在反应儿童天性,表现儿童思想方面,儿童绘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儿童绘画常常被运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儿童绘画适用于低年级学生,它不但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也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知识的媒介。

一、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低年级学生的大脑发育已达到成年人的90%,但是他们的心理仍处于幼儿状态。通过平时的教学观察与了解,我总结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具有以下特点:(1)思想天马行空、率真可爱,想象力丰富,但又害怕出错,不敢去表现;(2)观察事物时只会注意个别,不会统筹观察整体与记录,不细心;(3)注意力以及情绪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自控能力差;(4)缺乏耐心,容易一味地学习模仿;(5)容易依赖教师,不会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之处,不会取长补短;(6)喜欢新鲜事物,乐观开朗。

从儿童绘画中,我看到了低年级学生天真、大胆与可爱的特点使图画充满了童趣。

二、利用儿童绘画开展教学的意义

实践表明,儿童绘画是给低年级学生做心理辅导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绘画过程,学生将潜意识里的情感体现在画纸上,通过画画舒缓感情。儿童绘画是学生与外界沟通的一座桥梁,教师可从学生的绘画中读懂学生的心思。

1.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实际的美术教学课程,引导学生学习与掌握儿童绘画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在教学儿童绘画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例如在一年级时,学生刚进入校园,对陌生的环境会表现出胆小、害怕的情绪。这时的儿童绘画课上,我会以学生在幼儿时期熟悉的物体为主,如太阳、小鸟、大树、小草、小花等。让学生在画熟悉的事物中,减少自身的陌生感。我再根据学生的作品适当地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从简单的小花逐渐联系到牵牛花、荷花等绘画难易程度不同的花朵。学生在掌握绘画技巧后,慢慢变得自信起来,对陌生的教师和同学将不再那么害怕。

2.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

游戏一直广受学生欢迎,教师可将儿童绘画设计成游戏的形式。我常用的游戏有奇思幻想、找一找、连一连、对对碰等。在《虾和蟹》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虾和蟹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我先将自己制作的拼图打乱贴在黑板上,并请学生上台摆拼出虾和蟹的图案。在拼图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主动思考虾和蟹的不同,在学生对虾和蟹的身体结构有一定地了解后,我再通过连一连的游戏,把虾和蟹的身体部分运用PPT展示出来,使虾和蟹的拼图变得完整。两个游戏下来,学生的热情高涨,注意力集中。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虾和蟹的特征与身体结构,在画画时,就会主动结合虾与蟹的特点作画了。儿童绘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和了解事物,培养了学生的细心与耐心。

3.打开学生心扉

喜欢涂涂画画、喜欢色彩是儿童的天性。通过绘画低年级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能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打开内心世界。一年级有一个小男孩,他不喜欢与其他学生交流,喜欢做自己的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通过观察我发现他不和班上的其他学生玩,上课喜欢睡觉、发呆、自言自语。我和他谈话时,他也不说话,只是低着头。看到他喜欢画画,我决定用儿童绘画与他接触,我先教他画可爱简单的小动物,例如小狗、小鸡等,再教他如何涂色,待他学会了涂色,我再教他进行一些简单的图形的绘画。慢慢的,他对我就不再那么害怕与抵触,再与他聊天时,他会给予回应,这让我感觉到儿童绘画的强大力量。

三、儿童绘画的可行性

低年级学生对绘画情有独钟,许多学生只有在绘画中才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美术教师要深入挖掘美术教育资源,使其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在美术课中引入操作简便、表现丰富的儿童绘画,使创作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学生操作方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美,从而创造美,在绘画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儿童绘画实现其心理辅导的功能。

儿童绘画是简单的、即兴的。将儿童绘画带入家庭、社会、学校中,创造一个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增强学生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儿童绘画心理 篇7

王秀园老师的《儿童心理魔法书》从行为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对35种常见的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探讨, 全面透视了儿童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针对每种问题, 本书都先以魔法故事的形式展示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典型案例, 让读者了解儿童问题的表象, 然后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 并针对不同原因给出不同的处理方式。魔法故事向读者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案例, 对案例原因进行了探寻与分析, 以使家长与教师知道, “即使表象看来相同的问题行为, 其潜在的因素亦不尽相同, 每个做出这些行为的孩子, 其心态、原始动机也不相同, 所以解决之道也会有所不同”。只有了解了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背后的原因, 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应对之道。

一、成长的烦恼

现在的儿童和成人一样, 每天面临着成长与学习的压力。然而儿童所承受的压力常常被成人忽视, 加之其自身缺乏释放压力及求助的能力, 导致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异常现象增多, 且表现形式日益多元, 或脾气急躁、爱哭爱闹, 或叛逆心强、喜欢闯祸, 或容易受挫、缺乏自信……

本书作者王秀园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 将儿童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归纳为以下五大类:侵略性的行为问题, 如偷窃、暴力、说脏话、破坏他人物品等;情绪问题, 如爱哭、胆小、缺乏自信、对上学的恐惧等;人际关系问题, 如自私自利、单亲家庭问题、不愿与人分享等;不良生活习惯, 如做事拖拉、偏食、赖床、过度依赖、晚睡等;学校生活方面的行为问题, 如上课爱讲话、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作弊等。

面对孩子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许多家长都很紧张, 害怕孩子学习成绩差, 害怕孩子交友不当……正因为紧张, 一些家长的教育方式比较极端, 在学习上, 采取诱惑、恫吓等策略;在交友上, 采取严管、跟踪等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不但徒劳无功, 甚至导致亲子冲突不断, 最终使得家长陷入无助、无奈的困境。

面对孩子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许多教师也不知如何是好。管严厉一些, 学生会怕你, 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管松一些, 学生又会不理你, 不利于课堂纪律的管理。一些教师束手无策, 选择放弃对这类学生的教育, 甚至公开宣布他们“朽木不可雕”。这往往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二、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应对之道

王秀园老师告诉我们, 对于孩子出现心理或行为问题的现象不必太过担忧。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都曾有过不同时期的叛逆, 有时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撒谎, 有时因心情不好乱发脾气, 有时为了发泄情绪故意摔坏别人的物品……只凭着一些单独、偶发的行为事件, 并不足以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变成问题少年。有时仿佛就像录影带倒带一般, 孩子会把你小时候所做的陈年糗事一件件翻新重演出来, 让你体会一下, 教养子女、培育学生的历程就是如此麻烦不断。

本书不但有助于家长和教师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认知发展特点, 使其能够准确看待孩子的问题, 还能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使其能帮孩子打开心结, 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书中所述的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应对之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很多人都知道郭橐驼的种树之道——“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其实, “树人”也是这个道理。家长和教师需要了解儿童的天性, 并根据其成长规律因时制宜地去实施教育。

王秀园老师依据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四阶段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论等心理学经典理论, 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 对儿童发展阶段进一步细化:将3—6岁这个发展阶段细分为6个阶段, 每半年为一个阶段;将6—12岁这个发展阶段细分为5个阶段, 每1或2年为一个阶段。书中详细描述了每个阶段的儿童在身体律动、手眼协调、语言能力、认知学习、情绪社交、心智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对发展阶段的细分以及对儿童在每个阶段特点的分析, 让家长和教师不但可以对儿童上述各方面的发展形成更实际、更确切的认识, 还可以通过观察与对比了解儿童在某方面是超常还是落后。

只有了解每个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家长和教师才能分清对于孩子的哪些行为可以泰然处之, 哪些行为需要成人立刻寻求解决之道。比如, 不少家长和教师一旦发现孩子偷别人的物品, 就给孩子贴上“偷窃”的标签, 认为孩子品行不端。本书对儿童发展特点的分析告诉我们, 5—8岁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价值观念模糊不清, 偷窃的行为较为常见。家长和教师不必大惊小怪, 只需适时给孩子渗透正确的价值观, 并让他们承担行为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偷窃行为通常会自然消失。然而, 如果10岁的孩子依然存在偷窃行为, 家长和教师就需要立刻了解情况, 找出具体原因, 并寻求处置之道。

2. 察其言, 观其行

王秀园老师在书中所阐述的一种重要观点是:“孩子每天无时无刻都在用行为与你分享他的内心世界, 告诉你他的所愿所求。只要你肯用心观察, 一定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对症下药。”因此, 在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还需要察其言、观其行。那么, 家长与教师应该如何观察孩子呢?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家长和教师往往会被问题的表象迷惑, 被自己预设的原因牵制, 难以找到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和处理问题的最优方法。

为了方便家长与教师了解如何对孩子进行观察, 书中各种模式的问题都附有《家长在家观察表》《教师在校观察表》。通过系统、有条理的观察记录, 家长和教师就能够找出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最常发生的时段、可能引发问题的情境、周围的人对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应对态度等, 由此探寻预防和应对之道。家长与教师还可以根据在家、在校不同的观察表, 分享彼此观察和记录的结果, 分析孩子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是家庭因素所引发的还是学校同伴适应、课程安排等原因所诱发的, 以便对症下药。

3.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王秀园老师认为“成人有时会把自己成熟完整的生理、心理、认知加诸在看来刚会说、会跑、会跳的孩子身上, 以为孩子的道德观、自制力、判断力、认知能力都已能与自己并驾齐驱。其实, 不仅孩子小小的身体还在努力地成长, 他的脑神经也在努力地建构、吸收、成长中。不要被孩子的伶牙俐齿所蒙蔽, 他毕竟还是一个需要教育、需要学习、需要你用爱来浇灌和培育的孩子”。的确, 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家长或教师习惯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 孩子的许多行为被当做是顽劣的、不可理喻的。例如, 有的孩子是天生的冒险家, 任凭家长和教师再三告诫“不可以”, 还是兴致勃勃地想要亲自尝试, 于是小错大错不断。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体会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可能不但不会认为孩子顽劣, 还会欣慰于他们有着勇于尝试的胆识和强烈的好奇心。

王秀园老师建议家长与教师“试着以孩子的立场陈述事件, 以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用宽容关怀的心看到孩子心理与行为问题背后隐藏的、言语无法表达的内心世界”。用童心去体验孩子的情绪, 以孩子的视角看待孩子的行为, 就能读懂孩子, 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三、结语

儿童绘画心理 篇8

1.1 儿童躯体虐待

1992年Tang[2]运用修订版冲击策略量表中的言语和躯体虐待分量表, 在香港对375名平均年龄为 (17.56±0.5) 岁的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在近一年里, 13.2%的学生曾受父母轻微躯体虐待 (被东西砸、用力推搡、用手打或打屁股) , 8.5%的学生被父母严重躯体虐待 (踢, 用拳头打, 用物品或试图用物品打, 痛打, 用刀枪或其他武器威胁伤害) 。男生经历父母躯体虐待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1995年Tang[3]在香港就有关父母对儿童躯体虐待问题使用Straus修订版冲突策略量表的中文版对1 019名16岁或以下的儿童的家庭进行电话访谈, 结果表明, 近一年里儿童轻微躯体虐待的发生率为52.6%, 严重的躯体虐待的发生率为46.1%, 对严重的躯体虐待, 男孩的发生率 (50.2%) 明显高于女孩 (39.4%) 。2004年4月陈晶琦等[4], 对484名中专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 有59.9%的学生报告在16岁前曾经历至少一次非接触性体罚如跑圈、罚重写多遍作业、罚站、罚跪、不让吃饭、冬天在外面受冻等。童年期被体罚的比例男生为74.7%, 高于女生的44.8%。杨林胜等[5]调查显示教师对儿童的体罚现象在我国很常见。刘杞玲等[6]1996年在浙江省对59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小学3年级至初中3年级学生受体罚的比例为31.6%~50.7%。2001年我国10城区少儿人身伤害调查显示[7]2.6%的学生经常被教师打。对484名中专学生的调查显示16岁前非接触性体罚主要来自教师[8]。

1.2 儿童性虐待

在我国有关青少年学生中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已有一些研究报道[9]。Tang[10]对香港中文大学2 147名学生的调查显示:有6.2%的学生 (女生7.4%, 男生4.3%) 报告17岁前曾有过身体接触性虐待。对某学院1 307名大中专学生调查结果显示, 18.7%的学生 (女生22.11%, 男生14.49%) 报告18岁前曾有过非身体接触性虐待和身体接触性虐待。

1.3 儿童精神虐待

被父母亲责骂的比例:男女生间没有明显差别。在调查前的这一年里, 62.5%的学生曾被父母言语虐待, 男生遭遇父母言语虐待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3.3%的学生被教师经常言语讽刺, 挖苦, 责骂。1.5%的学生报告教师经常不让进教室听课。1.8%的学生报告教师经常私自翻看自己的信件, 对其大喊大叫, 责骂等, 使其感到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目睹暴力对儿童而言是一种精神虐待, 能导致近期或远期不同程度的行为、认知、情感和身体机能障碍。

1.4 儿童忽视

儿童忽视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 在调查前的近一个月里, 有2.6%的儿童因父母的原因有病未就医。5.9%的儿童因父母认为免疫接触对孩子没有效果, 虽然知道接种时间, 但仍然未去接种。

2 儿童虐待的影响因素

2.1 儿童性别

我国的多数研究显示, 男童受躯体虐待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童;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法医和临床医学对儿童虐待案例分析报告显示, 女童所占的比例高于男童。

2.2 儿童年龄

有关儿童躯体虐待学龄前儿童和小学年龄儿童受父母体罚的发生率较高。随年龄的增长, 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2.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

对青少年学生童年期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和性虐待的回顾性调查显示, 其发生率似乎与是否为独生子女并没有明显的关系。

2.4 家庭因素

年龄≤37岁的家长, 文化程度低, 父母吸烟、饮酒或赌博, 父母关系恶劣、争吵, 虐待儿童的风险较大。在我国, 有关家庭经济状况不好, 家庭居住面积小会增加儿童躯体虐待的发生。对青少年有关儿童期躯体虐待、精神虐待和性虐待的一些研究显示, 其发生率与被调查学生16岁前的居住地无明显相关[9,10]。

2.5 儿童暴力的相传性

国外研究显示, 父母对子女躯体虐待行为与其童年被虐待经历有关[11,12]。孟庆耀等[13]提出父母小时候挨其父母打是抓、掐、捏、拧孩子的危险因素。

3 儿童期虐待经历对受害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我国已有一些儿童虐待经历与受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关联的研究报告[14,15]。对青少年学生的回顾调查研究显示, 有过童年期性虐待经历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表现出较低的自尊健康状况, 自我感觉评价低, 容易出现自杀意念、过量饮酒、发生过早的性行为, 容易卷入打架斗殴。青少年学生的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症状与童年期被羞辱、目睹暴力、被老师严重体罚等经历有关。因虐待导致儿童自杀问题, 临床也有案例报告[15]。

有关儿童虐待问题在我国的发生情况, 由于各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如儿童年龄、虐待的评价标准、调查研究对象、调查方法) 的不同, 使得各研究结果不同, 或有很大的差别, 各研究结果之间很难进行相互比较。尽管如此, 基于上述国内儿童虐待问题的研究, 我们仍可看到以下基本情况: (1) 与世界上已有这方面研究的国家一样, 儿童虐待在我国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2) 男孩更容易受到躯体虐待, 女孩更容易受到性骚扰和性侵犯。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虐待经历种类中, 两性之间发生率差异并非很大, 也就是说男孩受到性骚扰/性侵犯并非少见。一些女孩在童年期也曾有过被严重躯体虐待的经历。 (3) 与许多国家的研究结果相似, 童年期虐待经历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明显相关。 (4) 在我国急需进行儿童虐待定义的研究, 这将有助于我们使用统一的测评“标准”, 对儿童虐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为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儿童保护法案或条例, 为改变父母或教师的不良教育方式提供依据。 (5) 急需在社区或学校开展预防儿童虐待教育的研究, 提高公众保护儿童权利的意识, 为受害者提供健康服务。

摘要:儿童虐待是一种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的重要问题。虐待对儿童造成的伤害可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甚至伴随受害者一生。儿童虐待是指在相关责任、义务和能力的条件下, 各种形式的躯体和精神虐待、性虐待、忽视或其他形式的剥削, 导致儿童的心理健康以及生存发展受到实际或潜在的伤害。相对于发达国家, 我国儿童虐待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 急需在社区或学校开展预防儿童虐待教育的研究, 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儿童保护法案或条例, 提高公众保护儿童权利的意识, 为受害者提供健康服务。

地震灾区儿童心理救助 篇9

在经历了地震这样的突发灾难之后, 一个正常的人自然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吃不下饭, 睡不好觉, 情绪紧张、恐惧、内疚等, 并经常在脑海中浮现当时的悲惨场面, 回避与人谈论这些话题。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 那些惨烈的画面对他们心理刺激可能会更为强烈。特别是突发性应激障碍, 对孩子的影响, 比如产生反应迟钝、呆滞、易发脾气不愿讲话, 常常要注意逃生、防护用具, 或注意房子的安全, 作恶梦或半夜惊醒等症状。儿童心理受到的伤害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灾区儿童的心理健康。

二、各主体对儿童心理危机的救助对策

1 家长对儿童心理的救助

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非常大, 所以父母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作为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表现来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 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古怪行为, 母要理解孩子, 给予更多的注意与关心, 多花些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 观察与注意孩子语言或非语言的讯息;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常是最重要的事;越了解孩子的表现就越能协助他们。细心的呵护孩子, 温和的话语以及身体接触:如拥抱、亲吻、握手, 这些肢体接触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让他们找到安全感, 渐渐的稳定情绪。对孩子而言, 熟悉的环境固然重要, 但亲人的陪伴更为重要。所以不论是否搬离原来住的地方, 和父母在一起是最重要的。

父母要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经验和情绪, 适度的与孩子分享大人也有的类似的经验或感受, 对孩子而言很有帮助。尽早让孩子回到原本的作息中, 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能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 安全感是一切恢复的基础。将孩子安置在安全、稳定、不会搬来搬去, 也不会再受创的地方。

2 老师对儿童心理的救助

老师对孩子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老师的行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恢复将有很大的帮助, 地震过后许多学生已经陆续的上课, 由于教学楼倒塌同学的死亡以及受到伤害, 使重新上课的孩子觉得进入了新的环境, 产生许多的不适应。

作为老师应该细心的观察学生上课以及课余的表现, 对于他们反常的行为不不能简单的批评, 这样会更加重孩子心理阴影, 老师要多关心学生, 多和学生进行交流, 引导他们主动说出自己的感受, 耐心的倾听孩子的想法, 并给予鼓励和安慰, 让孩子感觉到关爱。

老师把地震的知识讲给学生听, 让他们更多的了解地震以及其他灾难的相关知识, 减轻他们心理的恐惧感。教导学生各种安全保护与防范的措施与方法, 协助孩子获得对灾难或意外的驾驭掌控的知识与感觉。让孩子有实际确保安全的信息和方法, 来增强他们战胜灾难的自信心。

开展各种活动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每天都在关注地震, 获得的都是地震的信息, 即使是成年人心理也会难以承受。因此老师该多组织孩子做游戏等其他活动来丰富儿童的生活。做好学校氛围的调整, 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3 社会对儿童的心理救助

大地震发生后, 国家派大量的人到灾区抢救生命, 社会给予灾区人民的都是生命和物质救助, 大家都忽视了心理的救助。虽然灾难发生后我们对灾区的儿童进行了心理干预工作, 但是这些工作都是很零碎, 是被动进行的, 没有包括在政府救灾工作方案之中, 并且也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因此我国将心理救助工作纳入政府灾害救助体系之中。

灾区儿童心理救助是一项专业性和艺术性要求都很高的任务,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从事这个工作。大地震后, 一些志愿者自发的走进灾区, 关注儿童的心理状况, 在各灾民安置点以及医院, 进行心理救助。志愿者的行为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不能完全解决存在的问题。

鉴于心理救助工作的专业性, 国家应该建立心理卫生工作团队, 设计特殊的训练方式, 以培养工作人员能适应灾区心理卫生工作的特殊性。这个团队要由工作在心理卫生机构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组成, 另外还可以针对某具体灾难发生后经临时筛选和培训的业余工作团队, 一般由灾难发生当地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人员构成, 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大面积灾后心理危机。

灾区儿童心理的救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社会各界给予高度的重视, 高度关注灾区儿童的心理状况, 帮助儿童早日摆脱灾难的阴影, 使经历灾难的儿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参考文献

[1]何新生:《灾难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城市与减灾[J].2004年01期[1]何新生:《灾难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城市与减灾[J].2004年01期

[2]钱铭怡:《国内外重大灾难心理之比较》.心理与健康[J].2005年04期[2]钱铭怡:《国内外重大灾难心理之比较》.心理与健康[J].2005年04期

[3]候卫伟:《灾后救助的新焦点—灾难心理危机干预》[J]北京观察2005年02期[3]候卫伟:《灾后救助的新焦点—灾难心理危机干预》[J]北京观察2005年02期

儿童静脉穿刺的心理护理 篇10

1 临床资料

74例中, 男31例, 女43例, 年龄5~9岁, 平均6.4岁。均为我院住院患儿。

2 护理

2.1 穿刺前的护理

2.1.1 心理护理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患儿及家长以深刻的心理影响。

良好的仪表和风度、文明礼貌用语、热情的态度、主动接触患儿等都是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赖的表现。对不同年龄的患儿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如对婴幼儿多抚触、搂抱, 善于用玩具逗其开心, 使患儿转移视线;对比较懂事的患儿可通过讲故事、看电视、聊天、玩游戏、询问一些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等, 调节医患关系及患儿的精神和心理状态, 尽快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

2.1.2 血管的选择选择较粗直的血管, 3岁以内的小儿宜选用

头皮静脉, 由于头皮静脉是网状分布, 所以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 应首选头部正中静脉, 此静脉较粗直, 不易滑动, 易固定;其次选择额浅、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先用剃须刀轻轻剃去静脉周围的毛发, 充分暴露血管;如果是选择骨缝内的血管, 先可用左手指点压血管, 如果有搏动说明是动脉血管就要避开;3岁以上患儿选用四肢静脉穿刺, 以上肢远端的浅静脉和手背为主要穿刺部位, 在桡骨茎突尺骨茎突与第三掌骨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内神经分布稀疏[1], 神经与血管成交叉关系, 在此区域内静脉穿刺的疼痛明显低于其它区域, 是减轻疼痛的部位。选择足背穿刺时都应该避开神经分布密集地地方, 以及敏感处, 如手、足部掌侧, 手、脚指, 关节活动处, 皮肤薄弱处, 这些部位对疼痛敏感, 而不利于减轻静脉穿刺带来的痛感。对于肥胖或水肿者可以反复揉搓局部皮肤, 使血管受到刺激而充盈。同时可将肥胖的皮下脂肪、水肿者的皮下液体按揉推开, 最大程度暴露血管, 使血管充分显形, 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如果是发热、脱水、年幼、多次穿刺血管不显形的患儿, 可在头部静脉向行性倒行穿刺, 即进针方向为离心方向, 由于头皮静脉是网状分布, 所以, 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 可拓宽穿刺渠道, 增加途径提高穿刺成功率。

2.2 穿刺中的护理

2.2.1 分散注意力, 使快反应中枢神经兴奋, 从而抑制慢反应神经纤维的传导[2], 减轻疼痛;

穿刺过程中亦可喂奶或逗引, 以疏散细致力。穿刺角度与深度成正比, 角度越大进针越深, 越小进针越浅, 小儿静脉穿刺宜选用直刺法。直刺法进针时, 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约0.3cm处将针头与皮肤成10~15°角较适宜, 但也因小儿胖瘦、血管深浅而异。一般皮下组织少, 静脉越浅, 进针角度应越小, 反之应适当增大进针角度。进针力量、速度要适宜。在穿刺过程中力量及速度应根据所选择的血管而有所不同。选择较大的血管穿刺时, 当穿刺针进入皮下时用力要大, 速度要快, 当穿刺针刺入血管壁进入血管腔时, 用力要小而慢。如选择头部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或较细的静脉时, 因皮肤嫩、血管浅, 针头刺入皮肤时, 用力要小而轻, 速度要稳而慢。如进针力量和速度掌握不当, 也可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2.2.2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观察有无输液外渗及输液不良反应等意外的发生。

2.3 穿刺后的护理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只是整个输液成功的一半, 固定显得格外重要。针头固定包括2个方面: (1) 穿刺成功后手指固定针头应牢固, 不能移动; (2) 胶布固定应牢固, 不能让针头漂浮在皮肤上, 特别是对不配合治疗的婴幼儿, 穿刺完毕家长应协助用夹板和绷带固定穿刺部位。对于哭闹或者出汗多的患儿, 头皮静脉穿刺可采用环绕头皮固定法, 将头皮针管固定于外耳廓上, 可起缓冲外力的作用。

2.4 拔针的护理

拔针时要避开孩子的恐惧感, 一边和孩子交流, 一边用手轻轻扶摸穿刺点周围的皮肤, 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 然后快速拔针。将针眼及针眼上0.5cm处压3~5min, 避免形成局部小血肿或淤斑。

3 结语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 小儿静脉穿刺是护理患儿中的一项最基本的护理操作, 护理人员不但要有饱满的热情、无私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而且还要有精湛的技能、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 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及自身修养,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提高护理质量, 而且还可以改善护患关系。

摘要: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 但患儿看见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往往有一种惧怕、恐惧感, 严重影响其穿刺的成功率, 本文从心理方面探讨儿童穿刺时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静脉穿刺,小儿,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郑思竞.人体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305.

上一篇:实验室环境下一篇:结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