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兴趣培养

2024-06-16

儿童绘画兴趣培养(精选十篇)

儿童绘画兴趣培养 篇1

一、爱护和尊重幼儿的自尊心

幼儿随时都喜欢把自己看到的感兴趣的东西表现出来。两岁半以前的孩子喜欢拿笔在纸上随意涂涂画画, 虽还画不成形, 但对画出的线条也非常感兴趣, 这是孩子的绘画活动开始萌芽。此时, 应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当幼儿画出线条时, 要给予热情的肯定, 鼓励幼儿画出更多的线条。三岁以后, 幼儿逐渐能用物体使用颜色、区分颜色, 经历从画出轮廓到涂色的过程。这时, 在绘画指导过程中, 千万不可以用生硬的要求去迫使幼儿, 应站在幼儿的角度欣赏他们画出的作品, 耐心倾听他们对自己作品的解释, 凡是幼儿能理解和解释的作品都应给予真诚的鼓励。当遇到不规范的作品时, 在指导中不能求全责备, 以免给幼儿造成心理压力, 挫伤积极性, 丧失求知欲, 要以商量的口吻或用游戏的口气向幼儿提出指导性建议, 使孩子易接受, 有所领悟, 在自豪的情绪中自觉地提高审美观念和活动兴趣。

二、在玩中有意引导, 让幼儿体验成功感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如果帮助幼儿把玩渗透到学中, 从幼儿的兴趣入手, 就能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记得我们幼儿园要在中班选三名幼儿参加公司举办的“热爱家乡”少儿书画展, 我班幼儿孙煦小朋友凭着一颗好奇心主动报了名, 回家后却不知怎么办, 不停地在他妈妈身旁像蜜蜂一样来回“嗡嗡”。正巧, 我家和他家住在同一个家属楼, 于是在吃过晚饭后, 他便缠着他妈妈来到了我家。待他们说明来意后, 我便带着孙煦小朋友出去散步, 并有意来到矿区花园。走着走着, 我们来到了坐落在花园中间的亭子前, 此时, 我发现孙煦特别喜欢在亭子前玩耍。“老师, 这房子怎么与周围的房子不一样?这房子真好看!”他高兴地来回跑, 跑遍了亭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我看到孙煦对亭子特别感兴趣, 便趁机向他介绍了亭子的作用, 使其了解亭子, 同时并引导他对亭子的形、色、结构进行仔细观察, 回家后, 我们一起在纸上画出了亭子。谁知在这次画展中他凭着自己的观察和记忆画出了理想中的亭子, 并获取了三等奖。从这一成功开始, 孙煦就迷上了绘画, 只要有空, 就拿起笔画。每次我带全班幼儿外出活动时, 他遇到感兴趣的东西都要问这问那, 我都认真地解释和回答, 有提示性地引导观察, 每次回来, 他都能主动提出“老师, 我要画画”, 并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画出来。由于经常练习, 他的绘画兴趣越来越浓, 并多次在自愿报名参加的“少儿书画展”中获奖。

三、多看多练、畅所欲言、提高技能

绘画和写文章是一样的道理, 只有善于观察, 注意积累, 才能画出生动的画面。幼儿的观察力不够稳定, 在绘画时往往会出现丢三落四、用色不当、构图凌乱等现象。要使孩子的绘画水平得到提高, 其中有一个观念就是引导幼儿“多看”, 不仅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 还要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及与其他物体的关系, 同时, 还要启发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欣赏各种事物, 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习惯。

在绘画之前, 教师可启发幼儿把所见所闻说一说, 并引导幼儿说一说看到的东西像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绘画过程中, 不要过多干涉, 也不要按成人的意识帮助幼儿完成画面, 要采取鼓励的方法, 让孩子从成人的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 从而促使自己独立完成画面。

幼儿画完后, 可以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什么, 用的是什么颜色, 为什么要这样画。在孩子讲述作品时, 要注意倾听, 对充满童趣和创造力的作品要注意给予充分的肯定, 这样, 既能发展幼儿的构图能力, 又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积极的绘画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 增强绘画的自信心, 慢慢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要我画”为“我要画”,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 我们把提高幼儿素质, 对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作为幼儿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相信, 先进的儿童自由画教学法, 是21世纪甚至长期永久的幼儿美术教育的最佳教法。让我们的美术教育活动始终处于全新的教学灵感之中, 这才符合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摘要:我国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幼儿园是人才接受早期教育的一所重要学校, 因此, 在幼儿园教学课程中均应以德、智、体、美、劳相结合进行安排。本文笔者以五年来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体会, 谈谈对美育的几点看法, 以供同行参考。

儿童绘画兴趣及创造力的培养 篇2

欧阳绿玉 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认为:绘画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智力,使儿童变得聪明起来,许多事实也证明大多数爱好绘画的儿童比不喜欢画画的儿童智力相对教高,这是因为在绘画中需要儿童去观察、记忆、思维,更重要的是想象,儿童借助画画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那么如何在美术课中如何以适当的方式来引导儿童绘画,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从而起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我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是:

一、听,培养学生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在每一次绘画活动中,都给学生讲一个与这次绘画有关的故事,让学生一开始就被你带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当中,然后在故事结尾加入一系列的疑问句,让学生大胆的去猜、去想象,通过故事,学生的思维被带动起来了,自然而然的思想就像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随着大脑一起翱翔,去创造。如我在教学生《龟兔赛跑》时,先给学生讲这一个故事,然后让学生讨论:“兔子怎么输了”“乌龟是怎样赢的呢””乌龟在比赛过程中都遇见了谁?它在比赛中又是如何想的呢”“我们应该怎样构图来表现呢?”,一系列的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讨论,有的同学说“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是因为以为自己胜利在握,轻敌在路边睡着了,乌龟低着头使劲的爬,终于赶上兔子了。”根据学生的讨论,“我们就来画倒地就睡的兔子和埋头爬行的乌龟,”“那他们在哪里爬,都遇到了什么了?”“在树林里、在池塘边,在花园里。。。。”“遇到了小蜗牛、小草、蝴蝶、小狗。。。”这是学生的思维被带动了,背景也表现的丰富多彩了,学习兴趣也自然提高了。

二、说,提高学生绘画能力。

儿童的绘画水平较低,不能自如地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可以请他们来说,让学生说,是了解学生绘画意图及内心世界的直接途径。边说边画是低年级学生绘画的特点之一,在绘画活动中把握好学生的说,对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实践中,我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尽情的说,可以说给老师听、讲给同伴听、还可以带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引导学生说说画面的内容、绘画的过程,谈谈绘画的感受等等。学生在画一个物体时,开始画得挺好的,可是后来又往往在上面重叠地画上一些东西,乱涂一气,对此,我时常参与到他们的说画过程中,以自身的情绪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比如:在一次画小老鼠时,开始双双小朋友画的很好,可是后来只见一团黑,我生气地问他:“你画的什么呀?”他告诉我说:“小老鼠和他的同伴们去偷油吃,结果都掉到油缸子里面去了。”我惊叹:孩子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啊!而对一些胆小、不敢说、不愿意说的学生,我经常用惊奇的态度赞美他们:“哎呀!我发现龙龙画的画颜色用的真漂亮啊!宁宁的画让我想起了大海!”等

等。从而激发孩子来表达、来讲述。在绘画中的‘说’可以使学生得到启发和提高,加深学生对所画内容的认识,体验和分享绘画、说画带来的乐趣,真可谓一举多得呀。

三、适时引导学生,给学生以点去想象。

每堂课给学生一到两个想象的点,让学生围绕点去发挥想象,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如在教他们《放光鱼》时,我告诉学生,你们每人手里都有一根魔法棒,你想要放光鱼排列成什么样,它就排成什么样?然后我给他们看了几幅范画,结果学生画出来的发光鱼所排列出来的形状确实让我吃惊不小,有的排成一列列,有的排成太阳的形状,有的排成放射状,甚至还有排成妈妈的项链的,我真的佩服他们的超凡想象力。在教《狮子》时,我说狮子小姐刚刚洗了头发,但是不知道吹成什么样的发型,你能帮她设计一下吗?又给了学生一个创作的思维点,让学生围着这个点去发挥、去创造。

四、评价多以鼓励为主,巩固绘画的兴趣。

浅谈儿童绘画兴趣的培养 篇3

儿童时期是绘画的黄金时期。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心灵纯真,最富想象和幻想。儿童常常喜欢拿起笔就涂涂画画,这是本能。现代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常常是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动作和声音进行思维的,在儿童时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儿童时期是培养绘画的黄金阶段。

在对儿童的绘画教育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画枉加评论:“你画的一点也不像。哪有人比房子还高的?”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管孩子的情绪和兴致如何,强迫其像完成任务一样画画。这些都会形成儿童对绘画的心理障碍,产生厌倦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时期,由于情绪、意志、注意力、耐力都处于发展阶段,不稳定性强,学习过程主要依赖兴趣来维持。因此,要想培养儿童绘画,首先要培养其对绘画的浓厚兴趣。

下面就如何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浅薄体会。

一、在环境中培养兴趣

创造一个良好的绘画环境,是培养儿童兴趣的有效措施。首先要提供一个摆有齐全的绘画工具的绘画场所,使其随时就能拿起笔进入“创作”状态。因为儿童的意志较差,注意力难以持久,如果孩子开始画画时,到处找工具,就会影响他的注意力,甚至产生气馁。其次,要创造启发、引导儿童创造环境。儿童学画常常从模仿开始,在其生活、学习的空间里贴上一些不断更富有情趣、动感的画,给其购买一些简单、活泼、情节生动的画册等等,都能使儿童对画画产生深厚的兴趣。第三,欣赏大自然,陶冶性情。儿童对大自然有着天生的爱好,家长要经常带领他们到室外去领略大自然的优美、壮观,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观察、欣赏,使其对大自然的景色产生美感,从而产生描绘这些美景的欲望。

二、运用色彩培养兴趣

儿童是感受色彩和表现色彩的优势期。我们常常看到处于儿童和儿童时期的孩子对电视上的广告片产生极大的兴趣,原因就是广告片中的色彩打动了他们的眼睛。以鲜艳明快的色彩作为儿童学画的引导,可以使儿童获得色彩刺激和乐趣。色调鲜明的双用彩笔,效果丰富的蜡笔、油画棒,以及水彩、水粉颜料,都是儿童绘画的好朋友。当他们用这些笔和颜料将看到或想象到的事物或人物画到纸上后,他们会被那些艳丽的色彩深深吸引和打动。他们会用天蓝色去表现月亮,用红色描绘大海,用绿色涂抹天空,虽然反映的不准确,但却反映了他们天真无邪的心灵。因此,当他们"随意"用浓热的色彩去描绘世界时,老师或家长最重要的是对他们的画儿给予鼓励和欣赏,而不是求全责备,打击他们的情绪。

三、在游戏中培养兴趣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寓教于乐”就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总结出的教学规律。让儿童感到画画就像做游戏,或就是做游戏,就会使他们不但愿意学而且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

我们在教学中有这样一课:摸摸,想想,画画,做做,比比。在一个红色的袋子和一个绿色的袋子中分别装了两把茶壶,让一部分儿童摸一摸红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形状,然后,让他们凭想象将摸到的东西画出来。待他们“作品”出来后,我们再将袋子里的茶壶取出来,与他们画的茶壶取出来,与他们画的茶壶比较。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画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因为他们的画儿太奇妙了,不仅颜色各种各样,而且形状也千奇百怪。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学画画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四、以鼓励培养兴趣

儿童的造型活动,受情绪的影响很大。在绘画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切不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儿童的绘画枉加评论,而应当多表扬、多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除了一般性的表扬外,还可以将他们的画贴到墙上,让大家欣赏,参加各种各样的绘画竞赛、展览,也可以组织几个儿童一起,到室外搞写生比赛,对所有的作品进行分类奖励。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会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心理满足,对绘画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浓。

如何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篇4

兴趣是学习绘画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绘画教学特有的魅力, 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同时将绘画课程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幼儿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那怎样抓住幼儿的兴趣呢?首先, 教师本人要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 面对幼儿要有友好的态度、生动的语言, 要耐心、公正、宽容、有幽默感, 同时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 要熟悉和了解幼儿的所想、所爱、所思, 去选择幼儿熟悉的、热爱的、有趣的事物, 设计具有诱发力的题目。如, 奇异的海底世界、我心中的色彩、快乐的节日、小乌龟去旅行等等。老师时常展现新的内容才能对幼儿产生吸引力, 教师兴趣广泛而又有丰富的知识, 才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 才能将幼儿身上的智慧火花点燃。

二、使幼儿形成基本素养

在绘画教学中, 我注重面向全体幼儿, 关注每一个幼儿, 让幼儿真正和老师产生互动, 以幼儿发展为本,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 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我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绘画知识和技能, 结合各种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如, 小动物是幼儿最喜欢的, 适应不同素质的幼儿, 让他们在绘画学习过程中, 逐步体会绘画学习的特征, 形成基本的绘画素养和学习能力,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如, 学画圆形, 可以画出“我坐热气球环游世界”的创作画;认识方形, 可以画出“火车跑得快”“热闹繁华的大街”;画梯形, 不仅画出美丽的养牛场, 成群的牛, 还有养牛场新的房舍和放牛喂牛的小朋友。幼儿在绘画中画了主体还加了背景, 完成得五花八门, 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一节课幼儿能安静的兴趣浓厚地完成作品。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充分的形成和发挥, 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在儿童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大教学实践和知识量, 幼儿的反应仍然是“我真喜欢画画课”。

三、诱发幼儿创造

创造阶段是幼儿期的主要阶段, 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 在技巧和方法上给予适当的指导。首先要发挥范画的作用, 用启发的语言来诱发幼儿的创造力。如, 谁和我画的不一样呢, 那才叫好呢, 谁画的与众不同呢, 还能再加点别的吗?这些都是我上课常说的话, 教师尽量满足幼儿的要求, 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

四、绘画课的尾声

老师要采取一切有利于养成幼儿独立自主的教学方式。如, 作品展示时, 可以让幼儿自评, 或者将画贴在黑板上, 形成小画廊, 让幼儿评哪幅是最好的。我经常将最好的评为本节课的冠军。通过比较, 不仅触动了幼儿的绘画能力, 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鉴赏力、语言表达能力, 使整节课幼儿都能兴趣盎然。

幼儿绘画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它包括美术欣赏活动和美术创作活动。通过本文, 我要和大家交流的主要是侧重于绘画兴趣的培养。这样幼儿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一堂生动活、愉快的绘画课也就顺利完成了。它将会给幼儿带来很多愉快和美好的回味, 又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增长了知识, 陶冶了美的情操。

儿童绘画兴趣培养 篇5

------浅谈儿童绘画兴趣培养

龙田中心小学周定海学习美术,兴趣是基本动力之一,大部分儿童从小爱好美术,尤其在前两年我任一年级美术课时,深深地感触到刚刚入学的孩子们,就对绘画的兴趣很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部分儿童对绘画兴趣减弱,甚至出现转移现象,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所以应该找出儿童对绘画兴趣转移的主要因素,针对原因,采取一些积极的,具体的措施来控制儿童对绘画兴趣转移,力争培养他们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

在近三年的美术教育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些儿童对绘画兴趣转移的主要原因,概括如下:

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有了独立思考的判断的能力,他们对兴趣和爱好有了较明确的选择,不再是盲目的学习,而是自觉地进行选择学习。

二、其他学科,特别是语文、数学等主科教师 对学习质量的要求过高,加之其他学科的课业负担较重,也会分散儿童绘画的精力,引起兴趣的转移,有的学生虽然喜欢绘画,但也是力不从心了。

三、一些其他的活动丰富了,占了儿童的一部分时间,如音乐、1

舞蹈、体育等兴趣小组的开展,还有少先队活动,科技活动等都在争夺分散儿童对绘画的积极性。

四、家长本身对绘画没兴趣或一些思想上的分歧,而对儿童绘画不支持或不理解,也会打击儿童绘画的积极性。

总之,许许多多的因素会影响儿童对绘画兴趣的保持,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一点,儿童的年龄较小,容易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所以只要我们引导教育得当,他们学习绘画的可塑性还是很大的。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多属于无意识的,由于年龄小,毅力又比较脆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如果老师在辅导过程中缺乏耐心,会很容易的挫伤了儿童的自尊心和学习绘画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些积极的具体的措施方法,来控制儿童对绘画兴趣的转移。例如: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一、多组织一些集体绘画活动,如户外写生,参观画展,儿童绘画表演,儿童绘画比赛,或组织儿童绘画作品展览等,促使儿童相互学习相互比较,取长补短,并在绘画中体验美的享受,让儿童感觉到有意思有乐趣,而不是感到乏味,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耐心的循循善诱的,鼓励性的教育能让学生有信心去画好画,去表现美。

二、还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

起,强化家长的重视与支持,让父母能热情的帮助和鼓励儿童学习绘画,并帮助儿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方面的尝试,体验造型活动与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绘画教师也要与班主任多交流,让他们积极配合,鼓励孩子们多参加绘画兴趣小组活动,而不要因课业问题而停止孩子参加兴趣小组。

三、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多鼓励孩子,只要老师家长认为他能行,时常鼓励他,孩子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勇气也就来了,什么也想干了。从而使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在培养孩子自信的同时,也可以经常介绍画家轶事,培养儿童刻苦、勤奋学习的精神,树立他们喜爱绘画的信心和恒心,并采取一些造型游戏与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使其在创作中找到成功的快乐,并能对美术产生持久兴趣。

如何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篇6

结合绘画兴趣是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前提,也是老师设计美术教学所要围绕的中心,孩子们都喜欢画画,爱画画是幼儿的天性,但是对绘画的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呢?

一、以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绘画兴趣

孩子都喜欢玩,他们最不厌倦的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在美术绘画活动中,我经常使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觉得好玩、有趣,愿意在玩中学、学中玩。绘画游戏形式多样,最常见有以下几种:

(一)贴画法。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幼儿喜欢的几何图形,让幼儿发挥想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贴在自己想贴的东西,他们从不担心自己拼得好不好、对不对,只要贴什么就贴什么,幼儿往往能贴成大人意想不到的作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儿歌绘画法。老师把一些画配上儿歌,引导幼儿边朗诵边绘画。例如:要让小朋友画热气球,教师可以配上儿歌“热气球真漂亮,飘呀飘天上,小朋友坐上它,全世界都看遍”从而引起幼儿的绘画兴趣。

(三)故事绘画法。教师可以把一些画配上故事,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例如在教幼儿画迷路的小花鸭时,不是“开门见山”地教幼儿怎样画。而是讲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天,有只小鸭子在小河边玩入了迷,后来,他肚子饿了,想回家”可是家在哪里呢?小花鸭找不到回家的路,它问小河:“小河,你知道我们的家在哪里吗?”“我不知道”。小河不好意思地说“柳树,你知道我们家在哪里吗”,“对不起,我也不知道”柳树回答有。小花鸭伤心地哭起来:“妈妈,你在哪里呀?”小花鸭哭得很伤心,眼泪都流到了河里去……。教师边讲边画,最后老师说:“小朋友们想把这只迷路的小花鸭画出来吗?”小朋友们齐声说:“想”。说完都赶快拿起画笔专心地画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在我的眼前,不少幼儿都帮助小花鸭画了条回家的路。

通过以上几种游戏形式,可以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使幼儿学得轻松,学得灵活,学有效果。

二、以情境创设来吸引幼儿

情境创设法是绘画课中经常运用的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教学的内容,利用一种手段和条件,创设情境,唤起幼儿艺术的想象,调动幼儿绘画创造的兴趣。情境有自然情境、语言情境,利用教具创设情境。例如幼儿作画《秋游》教师可以用自然情境法,把幼儿带入大自然中观察秋天的特征,让幼儿感知,体验大自然的美,得到启发让幼儿作画。

因此,教师在进行绘画教学时,应该逐步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作画效果提高,逐渐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

弱智儿童的兴趣培养初探 篇7

一、艺术性的语言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前提

1. 教师要运用恰当的语调讲课。

弱智的儿童, 有意注意发展不足, 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特别是在给培智实验班学生上课时, 学生对教材内容没有兴趣。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保持。教师必须以形象、动听的声音唤起学生的注意, 积极调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教师的语言要直观形象。

在教学中, 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儿童化、具体化, 切忌用成人语言、抽象语言。比如, 要描述小雨, 我们可以这样说“小雨一点一点地从天上落下来”, 而不能说“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那样学生根本听不明白;再如, 盼望已久的春雨来了, 我们就可以说“下雨了, 校园里的小花有水喝了, 地里的庄稼也能喝个饱了, 下雨真好”, 而不能说“春雨贵如油”。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把握语速, 注意节奏, 不要太快, 否则学生反应不过来难以接受, 也就不可能对上课内容感兴趣。

二、规范的教学常规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保证

形成一个规范的教学常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 我们要抓住弱智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情绪规律, 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 提出要求, 不断强化, 既要规范又要灵活多样。比如, 我要求学生上课前向老师问好时必须站直, 眼睛看着老师。刚开始几乎每节课我都会提醒他们说:“小手放哪里?”学生则会马上把手放好立正站直, 跟着说“小手放这里”;然后提醒他们说“眼睛看哪里?”, 学生就会接着说“眼睛看老师”。经过反复的训练, 现在, 只要一听到我说上课, 这项要求基本上都能完成, 偶尔我只需肢体语言提示“手”“眼睛”, 他们马上会意并做好。通过这项常规要求使学生课下涣散的行为马上被规范, 注意力也被高度集中起来, 为进入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再比如, 在回答问题时我要求学生必须举手, 经老师允许后再站起来回答, 而且声音要洪亮, 对于那些做得不好的学生就反复给予纠正。这样既规范了教学, 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还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乌申斯基曾经形象地把注意称之为知识的“门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首先必须敲开这个门户, 然后才说得上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如何敲开这个“门户”呢?我常常把玩耍蕴含在教学之中。

例如, 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 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所学知识。游戏之前, 我把学生分成两组, 每一组的每一位学生胸前戴上一张数字卡片, 卡片上是0~10中的一个数。当“找呀找呀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来握握手, 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歌声响起来的时候, 我说:“卡片上的数一样的就是好朋友。”小朋友就开始随着歌声找自己的好朋友, 当歌声停止的时候, 胸前的数一样的两个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 我接着又说:“请和好朋友一起读出你们的数字!”这样他们会很高兴地读出数字。然后我按照预先的设计让学生交换卡片, 再不断地重复上面的游戏, 学生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声一遍遍地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在这愉快的氛围中, 10以内的数被学生牢牢地记住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 也为自己能找到好朋友而感到骄傲, 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又使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四、先进的教学手段是调动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教学手段必须多样化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在上“辨别动物的声音”这节课时, 我把自己家的笔记本电脑搬进教室进行教学, 播放动物的形态、动作和声音, 学生特别新奇,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与听的感性刺激。同时, 我还组织学生先辨别动物的声音, 然后模仿相应动物的动作, 同时还要仿学声音, 如“大公鸡, 喔喔叫, 天天早上叫我起”。整个课堂中, 学生的情绪高涨, 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不仅辨别了多种动物的声音, 而且增强了动作的协调性, 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 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五、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

弱智儿童的学习动机不足, 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针对他们的这种心理, 抓住其学习行为的闪光点多作肯定, 进行精神鼓励, 让他们更多地从正面来认识自己。又由于他们的思维比较简单, 如果能加上物质奖励, 就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 弱智儿童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是在教师帮助和引导下, 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培养起来的。而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必须经过我们长时间的不懈努力, 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摘要:弱智儿童作为特殊儿童中的一类, 他们心理发育迟缓, 智力低下, 这些特征往往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缺乏兴趣, 注意力不集中, 自制力差, 认知能力低, 因此, 对他们的教育必须从提高兴趣入手。教学中, 教师应从艺术性的语言、规范的教学常规、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先进的教学手段、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五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谈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 篇8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因此, 教师在进行美术活动时要善于把幼儿的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 即“动机呼唤”, 把幼儿原有的兴趣导向从表面提升到热爱美术活动的推动力上, 使幼儿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成为美术创作的主要载体。

一、选材源于生活, 形象直观, 保证幼儿能画

现实生活的光、色、声都能激发起幼儿的兴趣, 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绘画的题材是最方便、最捷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可尽可能通过多种途径, 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 扩大其知识面, 以丰富其创作题材。在日常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 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 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 结果也不是很理想;相反, 如果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 就会随时随地在各种场合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观察以及赏析, 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如, 在美术活动———棉签画“彩色的小雨滴”中, 教师可通过幼儿平时生活中对雨的观察以及丰富的自然知识, 让幼儿通过想象力, 运用多彩的短线和点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七彩雨或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画面, 同时鼓励幼儿不断地变换颜色, 大胆地表现, 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二、创设审美氛围, 激发动力, 引导幼儿爱画

选材确定好后, 就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美好的互动氛围, 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 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幼儿形成情绪上的兴奋点, 进而转变为绘画的动力, 这样幼儿才能释放内心强大的能量。例如,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我非常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学期初几周, 我通常进行意愿画。不给幼儿提任何要求, 让幼儿自由地进行涂色训练, 加深巩固幼儿对色彩的运用, 让幼儿成为绘画的主体, 这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的环境和氛围, 让他们在画画讲讲中沉浸在对美的遐想中。在接下来的几次美术活动中, 我便向幼儿提出了画作品的要求, 在培养幼儿兴趣的同时教给幼儿绘画的技巧。例如, 拓印活动——有趣的小脚印, 在活动中我通过启发, 引导幼儿用手进行拓印变成小脚丫。幼儿在拓印活动中兴趣浓厚, 积极性很高, 表现得非常愉悦。再拓印时, 主动变换颜色, 有的幼儿能用两只手交替使用颜色, 让画面变得生动有趣, 整节活动幼儿参与性、主动性都很强。

为了激发幼儿的创作愿望, 开拓幼儿的思维, 我还为幼儿提供了多种艺术创作材料, 扩大了幼儿表现美的内容, 丰富了幼儿再现美的形式,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意愿选择材料, 完成美术作品, 从而增强了幼儿创作的兴趣。

三、大胆自由发挥, 独立创作, 指导幼儿会画

幼儿富有创造精神, 他们的想象大胆、奇妙、无拘无束, 没有清规戒律的束缚, 可以随意地联想。因此, 教师在教给幼儿一些绘画所必需的技能后, 应积极采取各种方法让幼儿成为主体,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让其展开丰富的想象, 进行自主性的绘画。每个幼儿是不是感到有兴趣, 积极性高不高, 是不是都能得到发展, 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关注的。只要幼儿在兴致勃勃地活动, 教师就可以进行引导, 以激发幼儿独立创作的欲望和兴趣。

例如, 对于“小朋友踢球”之类的命题画, 幼儿的创作有局限性。幼儿的画面常反映的是自己在踢球, 画面内容不丰富, 作品模式单一, 幼儿想象创造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改为“踢球”, 可把幼儿的想象空间提升到最大限度, 幼儿的想象、创作就能更加随意, 可多维度地考虑问题, 想象出不同的场面, 创作出“参加世界杯踢球”、“和爸爸一起踢球”、“爸爸踢球, 我在看”等, 画面内容丰富了许多, 表现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四、灵活运用评价, 激励为主, 促使幼儿喜画

如何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篇9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家长、教师对儿童学钢琴目的认识不清;教师对儿童钢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当;社会对儿童音乐教育的引导不妥。儿童学琴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对儿童的钢琴教学,应该有别于其他的年龄段和其他特殊目的的钢琴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这方面已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它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孩子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儿童钢琴教学成功的标准应该是:通过儿童钢琴教学,儿童对钢琴对音乐的兴趣如何?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学琴的兴趣呢?针对现状,我认为应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改进。

一、结合儿童的特点进行教学,注意寓教于乐。

按照我国一般习惯,3—10岁为儿童期,儿童期孩子的特点是:纯真直率、理解力差、模仿力强。我们必须结合这一时期孩子的特点进行教学,否则不但会使孩子失去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讲解音乐术语、概念时要注意语气亲切,语言形象。例如:讲解五线谱的音符时,把符干向上的音符比喻成勺子,而把符干向下的音符比喻成棒棒糖;把四分音符比喻成黑脸宝宝,把二分音符比喻成白脸宝宝;把一拍比喻为一个苹果,在四拍的音乐中,每个黑脸宝宝分一个苹果,每个白脸宝宝分两个苹果。这样就很容易让孩子区分并记住。再比如:初学钢琴的孩子识别七个基本音符时,可以用硬纸片做七个不同颜色小人,每个小人的头上标一个大大的音符,每个音符的发音就是小人的名字,然后抽取任意几张,叫孩子快速叫出他们的名字。将小人按不同次序排列在五线谱中,让孩子们连续唱出他们的名字,进而试着用琴弹出它们。这样孩子既能学会知识,又能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二、培养儿童学会欣赏音乐,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是使儿童从对学习钢琴没兴趣到产生兴趣,从最初好奇心引起的短暂兴趣转变为长期稳定兴趣的关键。

音乐是人类表达感情的特殊方式,是人类的另一种语言。要学好这种“语言”,就要像学习说话一样,先会听懂话,再练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用音乐教育的专业术语概括就是培养“乐感”。如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培养“乐感”呢?我认为在儿童钢琴教学最初启蒙时,采取播放并讲解优秀影片(动画片效果更好)配乐的方法,对提高儿童音乐理解力、欣赏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孩子通过观看画面,很容易看懂画面要表达的意思,产生共鸣。在看懂画面产生共鸣基础上,教师要反复讲解,让孩子体会与画面同步的配乐的效果、作用,理解不同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同时,及时进行钢琴弹奏示范,并让孩子动手学着弹奏,体会如何用轻、重、缓、急、清脆、沉闷来试着表达不同的情感。从单个音符到简单的乐句,从小练习曲到较大的协奏曲,循序渐进。允许、鼓励儿童选择弹奏不同风格的乐曲来练习表达自己的感情,因势利导地对弹奏进行点评、讲解、示范、鼓励。

三、儿童学琴不同阶段,应从兴趣出发,选用适度、适量、适用的教学内容。

对初次接触钢琴学习的孩子及年龄偏小的孩子(3—6岁),最好选用孩子们熟悉的小歌谣、小乐曲进行教学,也可使用正在热播的动画片插曲来自编教学内容,例如《两只老虎》、《别看我只是一只羊》等。对有了一定钢琴弹奏基础和乐感的孩子,要逐步将教学内容扩大到练习曲和稍有难度的乐曲,教学中将必弹曲目和自选曲目穿插进行。对已有很好乐感和演奏技巧的孩子,要在教学中逐步增加世界名曲,同时注意各种风格、各个时期作品相结合,使孩子拓宽知识面,在艺术修养上有进一步提高。这方面我主张多给孩子选一些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一方面,教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音乐内涵可以表述得比较详细,易于孩子理解,另一方面,这些作品平时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关注和兴趣。

四、加强其他文化知识和艺术形式的学习,增进对音乐的理解,是提高儿童钢琴兴趣不可忽视的内容。

在儿童钢琴学习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弊端:一旦加入到“钢琴热潮”,便拿出全部精力学钢琴,刻苦练习钢琴弹奏,而忽视了其他文化知识、其他艺术形式的学习。近年来,央视举办的诸多音乐艺术大赛中,对文化素质的考评,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暴露出了这方面的问题。儿童期正是加强综合素质教育的时期,钢琴教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教师、家长切莫使孩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人,怎能对表演的艺术曲目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又怎能将曲目演绎的惟妙惟肖,更谈不上感兴趣。因此,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我们要同时教授有关的其他文化知识,比如钢琴的构造、发声原理、发展历史,世界著名的钢琴赛事,著名作曲家、演奏家的生平故事,世界名曲创作背景,等等。另外,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可以有目的地对同一取材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加以比较,借助其他文化、艺术知识来增强对钢琴艺术的理解,提高孩子的综合艺术修养。例如:在学习钢琴曲《梁祝》前,先有意将有关的文化艺术内容: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歌曲《化蝶》、电影《梁祝》、动画片《剑蝶》、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芭蕾舞剧《梁祝》、中华书局出版的书籍《梁祝文化大观》等展示给孩子,引导让孩子从多方面理解艺术的更高境界。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绘画兴趣 篇10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说绘画是幼儿的游戏,但也有的孩子对画画没有兴趣。在绘画活动中,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兴趣是幼儿主义的主要来源,是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进行绘画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诱导孩子对绘画产生兴趣,愿意画。那么,怎样激发幼儿的兴趣呢?

1.丰富经验,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

教师要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首先就得通过改变画画环境,从室内到室外、带孩子到公园里、小河边,让他们感知大自然的美丽可爱,这样不仅开阔了孩子的视野,还使他们获得了新的知识、新的生活经验和新的创作灵感;组织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可以使幼儿毫无思想负担,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选择活动内容时要大胆创新,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喜欢的绘画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师幼合作,准备绘画活动的材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等。陈鹤琴先生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幼儿绘画是再创造活动,假如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无法激发幼儿对美的创造力,因此,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加深幼儿对绘画的认识,我们必须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其次通过图片、幻灯片、录像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让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如水墨画《美丽的桃花》,我就先组织幼儿观察桃花,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观看VCD,听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玩拼图,让幼儿从各方面去感知桃花,丰富她们的知识经验。由于幼儿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所以他们用画笔表现桃花时就能得心应手了,他们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考虑选材是否合适,然后和孩子们一起讨论需要什么材料及工具。孩子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发言,提出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工具。然后大家一起准备,把绘画活动打破以往单纯的模仿学画形式,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让孩子们在想象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3.观察探索,减弱教师示范的力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该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虽然,在绘画活动中,教师的示范可以让幼儿尽快掌握一些技能技法。但是为了能充分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教师不要急于教幼儿怎样画,老师示范也没多大用处,教师可以少示范,甚至可以不示范,而是引导幼儿自己观察,看清事物的基本特征,让孩子去探索方法,给幼儿以充分想象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教育学家左拉曾说过:“观察的才能要比创造的才能更为少见。”心理学家也认为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在实践中通过训练而获得的。比如,在进行绘画活动《小狗》时,前一天我让家里有宠物狗的家长,把宠物狗带到班上来。让孩子们先观察小狗的各种动态,和小狗玩耍,然后提供绘画纸、油画棒等工具,让幼儿自己去动手探索画小狗。结果,孩子们画出的小狗形态各异,可爱至极。这种成功比老师示范后幼儿模仿更能使幼儿感到兴奋,充分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4.师幼互动,让孩子充当示范的老师

通常,绘画活动都是老师示范,幼儿再进行活动。能不能教师与幼儿互换角色,让幼儿在教师未示范之前先当一当小老师呢? 记得有一次,我在大班进行油水分离法绘画活动《玩雪》之前,我就让幼儿自由讨论,大胆发言:教师是运用了哪些材料工具?运用哪些方式方法绘画或是制作出来的?让幼儿大胆讨论,讲述自己的意见。结果,孩子们通过猜测、自由讨论,就基本掌握了油水分离法采用的绘画材料和技法。以后我也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久而久之,在我出示范例后,幼儿便能很自觉地发表见解,大胆表述自己觉得教师是运用了那些材料工具,甚至能一步一步说出步骤。对于一些幼儿接触较少的活动,孩子们猜不出的时候很着急,不断猜测各种方式方法,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5. 鼓 励 表 扬 ,树 立 幼 儿 的 自信心

在幼儿绘画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用真诚的语言去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动脑。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各自差异,允许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自己选择内容,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选择最简单的内容并大胆下笔,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丰富画面内容,大胆想象,让所有参与活动的孩子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并及时肯定孩子的成绩,帮助孩子一点点地肯定自己,树立自信。

6.保护热情,让幼儿在评价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建议指出: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对于自己的作品,幼儿很在意老师与同伴的评价。有时,哪怕是同伴一句不经意的评价也会影响幼儿的绘画兴趣。鼓励性的评价可以保护孩子的创作热情,期待下一个活动的到来。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另外,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应以成人的视觉方位、知识经验、审美情趣来评估幼儿的作品,应从儿童的绘画特点出发,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爱护他们的个性,注意幼儿的创作,努力从孩子的画中去体验孩子的特殊情感,给其以更多的鼓励,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绘画兴趣。

上一篇:教的思考下一篇:医药营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