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考试心理

2024-05-28

不良考试心理(精选七篇)

不良考试心理 篇1

一是焦虑心理。

这种焦虑心理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躁不安。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感到胆战心惊;有的因自己学习不佳感到烦恼;有的因自己能力差而特别紧张;有的因自己是女生害怕用人单位拒绝。

二是嫉妒心理。

其特征是把别人的优越之处视为自己的威胁。于是借助于贬低、诽谤、报复等手段从中作祟, 以此求得心理上的满足。有的同学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一个好爸爸, 为什么别人比自己富足, 为什么自己没有好的就业“人缘”;有的看到别人找到了一个好工作不是高兴, 而是嫉妒、厌恶。

三是自卑心理。

这主要表现在对自己认识不够准确, 自我评价过低, 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有的同学因所学专业不实用或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不牢而不敢大胆地面对用人单位;有的因身高不理想、相貌不佳, 不能在用人单位面前展示自己所长, 甚至将自身的长处也变成了短处。

四是自闭心理。

这种心理是由自信心不足而产生的。有的同学因自己的条件不如他人不愿主动与他人交往与沟通;有的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才招聘活动, 不是主动去找市场, 而是过分依赖于学校提供信息与岗位。

五是自负心理。

主要表现是没有自知之明, 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有的同学因自己在名牌高校就读而沾沾自喜;有的因所学专业紧俏而过多地挑剔用人单位, 扬言非理想单位不去;有的因自身条件优秀被不少用人单位看上而自以为“天之骄子”;有的在面试过程中口若悬河, 夸夸其谈, 给用人单位留下了不踏实、浮躁的不良印象。

上述不良心理不仅影响同学们及时顺利就业, 而且有损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世说新语》记载:某皇帝游长江三峡, 他的随从上岸从母猴怀里抢走一只小猴上船, 母猴在岸上一直穷追不舍, 当船行不远又靠岸时, 母猴随即跳到船上, 大叫一声倒地而亡。皇帝的随从剖开母猴一看, “肠皆寸寸断”。医学家研究, 人与猴大体相同, 在极度愤怒、焦虑、紧张的情况下, 也会出现这种急性应激反应性疾病, 导致内脏的多处穿孔。由此可见, 学会排解不良心理, 是我们大四学生刻不容缓的事情。如果你真想排解不良心理的话, 不妨试试下列一些方法:

1、自我宣泄法。

人受了“欺负”就得及时将自己的委屈宣泄出来, 不能憋着, 否则就会憋出病来。现在不少体育场馆有沙袋或假的橡皮人, 你不妨在征得工作人员的同意之下, 戴上拳击手套猛打沙袋或“橡皮人”, 将手打疼了, 出一身大汗来, 心里也就没有气了。你还可以到山里去, 大声地喊叫, 尽情地歌唱, 叫完了、唱累了, 心里也就痛快多了;另外你可以找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倾诉自己的苦闷, 求得他们的开导与帮助, 同时你可以将自己的烦恼用日记写出来, 以此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2、自我转移法。

我们有些同学求职屡次失利, 烦躁与苦闷是不言而喻的。此时减轻苦闷的有效方法就是转移注意力, 将注意力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你可以较多地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包括跑步、爬山、打球等, 你还可以选择看书、看报、看电影、睡觉、休闲等方式。通过活动, 缓解心理压力, 放松自己的身心。

3、自我理喻法。

凡事既得站在自我的角度上考虑, 又得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当你择业受到挫折时, 往往容易局限于一种思维不能解脱;但如果你能够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来思考问题, 也许就会豁然开朗。教育先师孔子说过“大德必得其寿”。道德高尚的人必然胸怀宽阔“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 笑天下可笑之人”。实际上宽容他人, 就是善待自己, 而那些嫉妒别人的人, 对别人并没有什么损伤, 损伤的只是自己的身心健康。

4、以情胜情法。

就是以一种情感来战胜另外一种情感。《儒林外史》记叙了一个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从20多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 屡考不中, 平时最怕他的屠夫岳父骂他。后来范进在快50岁的时候终于考中了, 当他得知消息时高兴得发了疯。人们找来他的岳父, 打了范进一巴掌, 范进吓出一身冷汗, 然后神智清醒了, 这种现象叫“恐胜喜”现象。我想一些自负心很强的同学, 你不妨想一想小时候因淘气过度被父亲痛打一顿的情况;也可以请那些已毕业几年尚未找到工作的校友, 谈谈就业屡受挫折的情景, 从中吸收经验教训;还可以找学校招生就业处的同志, 了解一下严峻的就业形势, 从而确定自己的就业对策。

5、松驰练习法。

一是呼吸放松法, 即在座位上舒服地坐好, 身体后靠并伸直, 将右掌轻轻置于肚脐上, 掌心向下, 五指并拢, 然后开始长长地、慢慢地吸气。注意吸气时要胀腹, 气沉丹田保持两秒钟, 然后轻轻地、慢慢地将气呼出, 这样每天2次, 每次4—10分种。二是想象放松法, 尽量运用各种感官, 观其形、听其声、嗅其味、触其柔……你可以想象漫步在森林中, 脚踩柔软的草地, 眼观各种花草, 鼻闻各种花香, 在轻风拂面的情况下, 舒展全身, 慢慢地做深呼吸, 这样你每天用5—10分钟练习, 就会感到无比的轻松、愉快。

6、自我激励法。

即通过榜样的力量, 激励自己克服困难, 不断开拓进取、主动择业、就业。现在, 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 不少部门组织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演讲团到各高校进行演讲, 我建议同学们都去听一听, 因为来演讲的都是自主创业、就业有所建树的典范。他们的成功就业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 既有哲理性, 又催人奋进!

不良考试心理 篇2

考试成绩好与差,除与知识掌握及应考状况直接相关外,应考的心理状态以及由它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水平的发挥。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大考名落孙山者屡见不鲜,平时成绩平平、大考却一鸣惊人者不乏其人。个中奥秘主要是心理因素。如何调适考试心理状态,正确地对待考试并使考试水平得到最大发挥呢?关键是预防及控制不良考试心理。本文拟就青少年学生中不良考试心理的表现及主动预防作粗浅的探讨。

所谓不良考试心理,是指由于心理失衡而产生的对考试水平正常发挥有消极作用的心理活动。其表现主要有紧张畏惧心理、焦虑忧郁心理、自卑羞愧心理、投机侥幸心理、敷衍应付心理等,具体表现及心理特点是:

1.紧张畏惧心理。有这种心理的考生一听考试就如临大敌,有的甚至借故逃避或拒绝考试。造成紧张畏惧心理的原因很复杂,有的是怕考不好老师批评,家长埋怨,同学瞧不起;有的是怕考试失利影响到编班、分科、升学等愿望的实现;有的是对考试的成绩、名次等期望值很高,但又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论上述哪种原因,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极少数考生只是单纯性的心理原因,他们对考试严肃的气氛、紧张的场面心理上不适应,产生了一种不可鸣状的紧张、胆怯等心理反应。

2.焦虑忧郁心理。这种心理与前述的紧张畏惧心理有许多相似之处。有这种心理的考生把考试结果看得过重,有的把考试当作对自己命运的“定音锤”,有的把考试当做是对自己能力、水平评价的唯一因素,还有的是怕“砸了锅”后“无颜见江东父老”,等等,往往产生考前焦虑综合症及突发性神经衰弱等现象。

3.自卑羞愧心理。有这种心理的考生开始学习比较努力,但成绩一直不好,屡考屡败,因而灰心丧气,悲观失望,考前复习不够主动,发展到比较严重时便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4.投机侥幸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平时学习不认真,考前不作认真全面的复习,依赖于老师考前圈重点,有的是凭小聪明猜几个自己认为是重点的题死记硬背碰运气,还有的是靠投机取巧。

5.敷衍应付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由于平时成绩不好,明知自己考不好,本不愿意参加考试,但由于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压力,不得不被迫参加。于是走过场,敷衍了事。

不良考试心理错综复杂,以上所述只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心理及其特点。形成这些不良心理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涉及到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及本人的人格特征等方方面面。预防和控制这些不良心理,需要家长、老师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下面仅就考生如何预防和控制不良考试心理谈几点建议。

第一,增强自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关键。增强自信心能使人在战胜恶劣环境、摆脱不良情绪的基础上,积极地面对学习、生活上的矛盾,以欢快、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它还能使人重建合理的情感结构,保持良好的心境,以更有效地化解生活中的忧愁烦恼。上述种种不良心理的共同特点就是缺乏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缺乏信心。而自信心正是保证考生从容应考的最根本的心理准备。要做到自信,就要注意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相信自己一定不会比别人差,别人能办到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办到。即使现在比别人差,并不意味着永远比别人差。在这种充满自信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大脑皮层易于建立起暂时的神经联系,复习过的知识印象深,考试时便能做到有效再现。有一句格言说得好:“你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只是因为自己跪着,不信你站起来试试,你一定发现自己并不比巨人矮多少。”

第二,正确对待考试。种种不良考试心理的另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对考试缺乏正确的态度和认识。考试作为一种学习的检测手段,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它只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一种特定的需要,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公平性,又有很大的局限性。考试的结果尤其受试题的难度、效度、信度以及评卷人员本身素质和倾向性等因素影响。相同的测试内容,相同的测试对象,用不同的测试题测试,结果往往不一样,有时甚至大相径庭。因此,不能把考试的结果作为评价、衡量人的能力、水平的唯一依据,不能因为考得好就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得,考得不好就悲观丧气,自觉低人三分。更不能把考试当作是决定个人前途的“定音锤”。人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更何况“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要正确对待考试,就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辩证地看待人生、社会,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顺境和逆境、升学和就业、成功和失败等,使自己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从而保持心理平衡与稳定。

第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所谓目标就是期望达到的成就或成果。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要发挥目标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制定的目标就既要有挑战性,又要经过努力切实可以实现,也就是常说的“跳起来能够摘到果子”。根据这一道理,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在正确评价自己的基

础上,必须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失去进取心,也就失去了驱动力。奋斗目标确定后,还要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较易达到的阶段性小目标,然后通过目标导向,自我定向控制,分阶段实现小目标,最终导向总目标的实现。这就是所谓的“大目标,小步子”。这种做法可以使人感到目标比较具体,比较切合实际,使人易看到学习的进步和阶段性成就,有利于提高期望值,使人经常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预防不良考试心理的产生。

第四,正确地评价自己。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对待不足和局限性,并实事求是地分析其原因,才会有对自己比较准确的评价,找到较为准确的位置,对考试结果也就有了一定的预见和心理准备,就不致出现考前心理失衡。

第五,培养和锻炼健全的人格。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指个人在心理形成过程中较为稳定的气质、能力、兴趣、爱好、习惯和性格等心理品质的总和。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是人格中最核心的内容。保持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就是调整个人的社会行为和心理活动,从而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对当代青少年学生来说,牢固地树立科学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信仰,保持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和谐一致的人格,是至关重要的。唯有这样,才能永远地保持心理健康。要培养和锻炼健全的人格,就要注意处理好和老师、同学及亲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心理学家可里指出:“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中,自尊或自卑的自我评价意识有很大作用”,“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缺乏朝气,缺乏积极性。”当然,要对自己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是非常困难的,但这并不能否认自我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人们通过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通过与社会上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比较,通过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是完全可以实现自我评价并达到较高的准确性的。

要培养健全的人格,还要注意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宁静、愉悦的心境。良好的心境,稳定的情绪,能使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变化不定的情绪,能使人心理失衡,甚至导致心理疾玻培养和锻炼健全的人格,还要学会用理智去克服各种心理障碍。这是预防和控制不良考试心理的最佳方式。有理智的人遇到挫折,能排除情绪的干扰,冷静地审时度势,迅速摆脱消

极的心理反应,保持心理平衡。他们总是把困难与挫折看做是磨炼意志力的机遇,总是信心百倍地去迎接挑战,经受考验。

心理不良暗示≠心理问题 篇3

案例的主人公是一个12岁的初中男孩,他本来是外向型性格,朋友很多。父母发现他出现厌学、情绪低落、叛逆等症状后,认为他患了抑郁症,便送到门诊治疗。我们初始的接触不算顺利,他很排斥来心理门诊,认为这是一件极为丢人的事情,在诊室对他的父母大声呵斥。我跟他讲了些安抚性的话,然后告诉他看心理科的不一定都是患者,如果他不愿意接受我的检查,我可以帮他进行心理测试,看看他的问题出在哪里。幸运的是他答应了。

心理测试的结果提示他抑郁分值和恐惧分值很高,其中恐怖分值高过了100分。我耐心地为他讲述了心理测试的结果,并根据这个结果讲了几个他的性格特点。这时候,他安静了,并开始信任我。当我问到他恐惧什么的时候我遇到了阻力,他自然的心理防御让我无法进行下去。于是,我转换话题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和他目前所处环境对他的影响。很明显,小男孩并没患抑郁症,只是由于对新环境不适应造成的抑郁情绪。

我简单纠正了一下他错误的认知,同时也和他家长作了沟通,告诉他们应该注意的事项。但是,他妈妈要求他周一回去上课,这激起了他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不再说话。于是,他的家长开始指责和抱怨,并一再恳求我解决小男孩的厌学问题。很明显孩子的情况也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但是我不想一次性解决很多问题,那样会使孩子感到茫然。我开了一点抗抑郁的药物,并告知孩子药物仅仅有助于他心情好一点,而他想真正恢复过来还需要自己。

一周后,小男孩在父母的要求下返回学校,但是问题很快出现了,男孩在学校把另一个同学揍了,然后拿出我开的抗抑郁药物说:“我是精神病患者,你看我正吃着药,精神病患者打人不犯法,揍你也是白揍。”讲到这里她妈妈无可奈何地笑了。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有时候孩子的问题可能不给他扣帽子或匆匆下诊断,效果会更好一些(当然前提是没有危险)。很多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心理不良暗示造成的,如果你再肯定了他的不良暗示,结果只能会更糟。

不良用药心理初探 篇4

1 心理依赖性

有些患者坚信某种药物的特殊功能, 坚持长期服用, 虽然药物本身无生理依赖性, 但患者一旦得不到所求, 满足不了心理欲望, 就会感到身体不适, 心神不宁, 对药物产生心理依赖性。如对可增加身体抵抗力, 对预防和治疗感冒等多种疾病甚为有效的维生素C长期使用时, 产生依赖。因为如果每天摄取的维生素C超过250mg, 则身体清除维生素C的速度就会逐渐增加, 即使使用较大剂量的维生素C, 血液中的维生素C浓度也会增加, 而一旦停服, 则身体清除维生素C的速度并不会立即改变。血液中维生素C缺乏现象, 如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 患者唯恐感染新疾, 继续长期服用, 却不知任何药物都具有双重性, 没有明确的用药指征而长期服用一种药物是没有必要的, 否则不但无益, 反而有害。

2 用药盲目性

久病重病患者, 终日疾病缠身, 轻者影响工作, 重者生活无法自理, 求愈心切, 多家就医多家吃药, 西药吃了吃中药, 中药吃了吃补药, 甚至道听途说自服药品。这种病急乱投医的盲目用药心理潜在许多用药危险, 随着联合用药的增多, 药物配伍日益复杂, 在众多中西配伍中, 很难防止相互增加的毒副作用。特别是久病重病的老人, 受多器官衰老和病变的影响, 对药物感受程度不同, 治疗量与毒量个体差异很大, 体内代谢速度迟缓易于蓄积, 会招致较高的药物不良性反应。据报道, 老年人用药, 同时接受5种以下药物的病人,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 同时服用6~25种药物时, 发生率上升为81.4%, 是成年人的2倍。也有的自开处方自行服药, 例如用鱼胆清热, 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而致危及生命者并非罕见。可见, 仅凭对药物的肤浅了解, 盲目用药是不科学的, 只有对疾病进行正确的鉴别诊断, 制定和理的用药方案, 辩证施治, 对症下药, 宁简勿滥, 才能保障用药安全, 提高疗效, 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

3 心理暗示性

不少患者在用药时, 受心理和感观上的影响, 对药物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 表现出“特效”或“不良反应”。如追求新品“时髦药”, 迷信崇拜某种祖传秘方的“特效”药, 一经稍加改动的药物组方, 换上新包装, 取个好名字, 加上夸大的商业宣传, 满足了患者的用药心理和感官刺激, 出现超出实际药物功效的协同作用, 如含有扑热息痛的银翘片, 加上维生素C组成新的强力银翘片, 对药物患者会随“强力”二字信心倍增, 易于接受效果显著。也有的患者用药谨慎, 对药物的毒副作用忧心忡忡, 用药时情绪非常紧张, 对药物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非常恐惧。如使用青霉素类药品时, 患者对青霉素能致过敏性休克耳闻目睹, 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 结果发生类似反应, 这是不良心理暗示, 使患者精神上受到攻击, 导致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紊乱, 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结果。此时, 应疏导患者, 对药物治疗和副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不夸大其效果, 也不忌医讳药。

4 用药随意性

服药时间是根据药物作用发挥的特点, 药效持续时间的长短, 药物吸收排泄的速度, 而界定的给药时间。患者常对医嘱服药时间问题认识不足, 不以为然, 认为不管怎样早服晚服都一样, 有的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自行加服一日剂量一次顿服。如高血压患者急于降压, 晚上自行加服降压药, 此时再服降压药, 会使血压降得过低, 即不能维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又不能维持血流的一定流速, 致使血流迂缓, 容易导致脑血栓的形成。又如:有晕车、晕船史的患者服防晕药物晕海宁, 这种防晕药只有达到一定的血液浓度时才有防晕效果, 而有效的血液浓度的高低取决于用量和乘车的时间差, 防晕效能必须在出发半小时至一小时空腹服下, 以缩短在胃内的排空时间, 使药物尽快抵达肠道吸收, 在乘车时发挥效应。用药失败者, 往往是在乘车上船时临时抱佛脚, 甚至已发生恶心呕吐先兆时服药, 服药时差不正确, 致使药物无效, 所以应严格遵照医嘱, 决定服药时间和次数, 不能随意变更。

高一新生的不良心理调整 篇5

由中学进入高中,虽然变化并不巨大,但是其间由于学习环境、目的、方法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学生心理上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必须引起注意。

第一、要坦然面对所选择的结果。无论是进入理想的或不太理想的学校,都要坦然面对。即使中考失利,也不要从此一蹶不振,失去自信,在无数考试中,有一两次失败是可以理解的,只要自信在,下次完全会赶上去。其次,要适应新的生活,热爱自己的学校。你在在这里生活、学习三年,如果开始就对学校冷漠,甚至看不起自己的学校,那么你自己今后不仅心境低落,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也会严重受阻,就不可能学习好。好校有差生,差校也有好生,关键是自己努力的程度。要适应新学校,应该清楚适应环境也是一种选择、一种拼搏、一种磨炼、一种洗礼。

因此,适应必然是痛苦而艰难的。

因此在适应中要看到学校也是会变化,会进步的,这样就可以培养出对所在学校的积极感情。

初中升入高中,所有学生都有一个新生活的适应问题,面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首先自己要主动积极与之适应,生活中,一些人不愿适应,于是他们在挫折面前自暴自弃,使人生蒙上了阴影。其实他们应该明白,适应是人生别无选择的课题,与其被动适应,不如主动适应。懂“适应”和是否善于“适应”,正是检验人们的才智、勇气的一块试金石。懂得和善于“适应”者,事业节节成功,人生臻于圆满;反之,则步人后尘,碌碌无为,难有建树。

其次要适应面临高考的现实情境,既要注意抓紧时间学习,又不要过于紧张、焦虑。高考是三年后的事,现在还是冷静地、按步就班、循序渐进地学习,这样才可以使自己不要一进入高中,就陷入莫名的紧张、焦虑状态之中,才可以使自己以良好的心态去完成高中的学业。

3高一新生心理问题应重视

宁波日报讯近日,本市一所中学的一名高一女生离家出走。出走的原因很简单:在初中时学习出类拔萃的她,因一时不能适应高中段的学习,第一次期中考试给考砸了。学生一走了之,老师、家长们却急得四处寻找。“这名学生得了典型的高一新生综合征!”采访中,一位已有多年班主任经验的老师一语中的。据这位老师介绍,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学校初期出现不适应现象,这在我市各个学校普遍存在。

从采访看,高一新生普遍存在五种现象:一是松懈现象。经过初三阶段紧张的冲刺,一些学生尤其是跨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以为这下可以松一口气了,不想这一松就把成绩给松了下来。二是表面现象。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仍停留在初中时代,不知道如何将知识学深学透。三是初三现象。仍时时等着老师给布置学习重点、难点,自己不动脑筋。四是骄傲现象。一些学生尤其是一些保送生、优秀生,在心理上过高地估计自己,而不肯在学习上加倍下功夫,结果却是“大意失荆州”。五是“差生”现象。这主要是一些“三限生”,由于进校时考分就比一般同学低那么几分,于是从一开始就产生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的甚至因此而自暴自弃。采访中,这位老师指出,上述“新生现象”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直线下滑,一些学生因此还产生了心理问题,甚至离家出走、厌学、弃学。为此,他建议,老师、家长应多关心高一新生,尽力帮他们度过这一过渡期。而作为学生本人,应及早制订一个高中的学习计划,为自己定一个可行的学习目标。

4高一新生心理适应点滴谈

引言:从事多年初、高中教学的老师可能早已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一部分在初中学习相当不错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开始走下坡路,而且学生越为这种变化着急,这种变化就会越明显。面对这种情况,高一新生应如何应对?本文将从学生自身的心理适应方面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期对即将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有所帮助。

高一新生是刚刚步入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一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在整个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帮助学生尽快在心理上适应高中生活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高一新生应如何进行心理调适,以期尽快进入角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首先,转换角色意识,增强使命感。因为只有认知水平提高了,才能做到心理与行为的统一。为此,刚进入高一的新同学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高中生,并依此不断进行调整自我。教学中常发现这样的问题:每届高一新生中几乎都有同学作业本上的班级名称仍然是初三时所在的班级,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思想认识上还没有完全把高中生和初中生的角色区分开。初中生的任务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而高中生的任务和目标又是什么?为了完成任务、实现目标,高中生应该怎么做?高一新生由于转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大都没有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思考,导致了部分学生角色意识不强,从而缺乏使命感。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因此,高一新生也应该试着反复提醒自己:我是一名高中生,并以高中生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自己,尽快促成自己角色的转换,为适应高中阶段生活奠定基础。

其次,明确目标,从容学习。据了解,高一新生中对待学习存在着两种态度和观点:第一种是:“只要时间熬的够、车到山前必有路”。第二种是“为了三年有出路、宁可粉身又碎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前者缺乏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将来和前途听之任之;而后者却有可能因为目标太高、心理压力太重而与大学梦失之交臂。持这两种观点的同学应明确的认识到:高中阶段,已经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为将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做准备。所以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学如果将这种观点付诸于行动,无疑是对自己的极不负责;而持第二种观点的同学也应该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中间站、加油站而已,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这样的中间站、加油站会很多,而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只要生命常青,希望才会常在。因此,作为高一新生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将教会你们如何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生存、发展,学知识不是你们的最终目标,通过学习知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推动社会发展才是你们的最终目标。因此,你们不仅要有长远的目标,更要有近期的目标。近到什么程度?近到一周、一天、甚至一节课,只要你们为既定的目标从容而学,积少可以成多,日复一日,小目标的实现会使你们离大目标越来越近,最终实现它,即所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再次,正确评价和对待自己。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不可避免的需要与别人交往。在交往中,我们会经常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于是,我们就会把这些态度和评价当作一面镜子,看清楚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俗话说,旁观者清,自己脸上干净不干净,自己看不清,要借助于“镜子”。人的年龄越小,独立的认识、评价自己的能力越差,就越有借助于别人的态度和评价这面镜子的必要。例如幼儿和小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就是父母、老师对他们的评价的重复。就是年龄较大的学生,甚至成年人,虚心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意见仍然十分必要。但是,正像我们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和评价不一定都正确一样,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的心理都有一定的闭锁性,不可能在一切场合都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在别人面前表露出来;另一方面,别人的评价可能带有成见或偏爱,受他们的知识经验、价值观、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单靠别人的赞美或评价来认识自己,就不一定完全可靠。

那么应该怎样去对待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呢 ?

首先,要特别重视与自己关系比较亲密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如父母、老师、交往和接触较多的同学,他们对自己比较了解,有无利害冲突,他们的评价偏见较少。

其次,既要重视与自己观点一致的意见,又要重视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人都喜欢听好话,那些赞扬自己的话,以及支持、符合自己观点的评价,都容易被自己接受。但忠言逆耳,却可以帮助人们更全面、更正确地认识自己。许多同学都将但丁的一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换个角度来思考这句话,假如路走错了,还任由别人去说而自己无悔过之意,是不是明智之举?在坚持真理的路上,这句话当然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但是,如果把它作为标新立异的借口,这句话原有的意思就被改变了。

因此,高一新生在自我评价时应克服以下不足:

第一,自我菲薄与自我陶醉。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体格、容貌等深感不足,叫自我菲薄或自卑。有这种思想的人,常常对自己多有不满,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做事不顺心,周围充满暗淡、沉闷的气氛。在实际生活中,考试不及格、比赛失败、老师的责备、人际交往受阻都可能产生自卑。高中生中有不少人都为自己的身材、容貌而感到焦虑不安。男孩子身材不高,女孩子身材略为显胖,男女同学脸上出现的粉刺都会使他们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自卑感。对于这些仪表上的缺陷,他们大多数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适应,比较客观、冷静地对待。但是,有些学生却试图通过穿着打扮、浓妆艳抹等取得心理上的平衡,这是不可取的。少数人想通过加入反社会的团伙,或者采取吸烟、赌博、打架斗殴等行为去赢得别人的注意和重视,这些行为导致的结果只能使自己被别人遗弃。与自我菲薄相反的是自我陶醉,即过高地评估自己的长处或优点,但由于沾沾自喜,不愿做出进一步的努力,长处不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极度的自我中心。自我中心就是干什么都以自我意见、利益为出发点,不能设想他人的观点和利益。自我中心主义的人,自以为自己有无穷的力量,自己是完全正确、无所不能的,总在设法改变他人的行为或观点,而不考虑他人的立场和态度。根源就在于过高地评价自己,以为谁也离不开他。这类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一蹶不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而且是不会轻易变更的,只有实践才能证明我们的认知结构正确与否,经历合理认知结构的体验,我们才会去自觉地改变已有的不合理的认知结构,因此希望我们在自我意识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能够尽早调节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下迈好人生第一步。

十种不良心理有害健康 篇6

2.怀旧心理。留恋过去,怀故忆旧,睹物思人,容易产生多愁善感的情绪。

3.牵挂心理。对小辈牵肠挂肚,像对小孩子那样处处放不下心。

4.忧虑心理。疾病缠身的老人往往认为自己风烛残年,在世之日屈指可数,忧虑、悲观心理便油然而生。

5.急躁心理。随着社会角色的改变,孤独感、自卑感增长,遇到不顺心、不如意之事时,自控能力差,脾气急躁,易动肝火。

6.抑郁心理。离开工作岗位后,由于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改变,进而产生抑郁心理。

7.多疑心理。离退休后缺乏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处处生疑,对他人的信任减少。

8.侥幸心理。大多数老人都不愿定期接受体检,对疾病的治疗淡漠,不求彻底。病情稳定便自行停药,不顾后果。

9.焦虑心理。老人对一些小病往往会表现得异常紧张和不安,总是担心治疗无望,总是怀疑是不治之症,对病患的预测偏于悲观。

10.恐惧心理。由于病痛的折磨和受他人病痛的暗示而产生恐惧心理,甚至谈病色变,表现为稍有不适便四处乱求医。

一个人一旦有了这些不良心理,对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当然,这些心理一般不可能每个人同时存有,但即使有其中某一种或某几种也同样影响健康。因此,为提高生活质量,克服这些不良心理是非常必要的。

不良考试心理 篇7

【关键词】血透患者;心理;营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398-01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心理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贯穿于病人住院的全过程,能较好地解决病人的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1,2]。血透患者往往由于疾病的折磨、医院诊疗环境的陌生、对疾病预后忧虑等,会产生一系列的特有的心理活动。心理与营养护理的任务就是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采用一系列良好的心理与营养护理措施,去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识,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尽可能为患者创造最佳心理就诊状态、使其早日恢复健康。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血透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1.1 各种不适带来的恐惧和悲观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由于透析是一种终身替代疗法,过程漫长而艰难,透析期间患者躯体方面会存在某些不适,且饮食、饮水受限,透析医疗费用昂贵,在经济及精神方面给家庭带来很大压 力。因此,透析患者往往表现出恐惧、焦虑、怀疑、悲观、失望的不良心理反应。

1.2 孤独与寂寞的心理

由于患者在血透室治疗,没有家属的陪伴周围接触的基本都是陌生人,只能按医护人员的要求去做,对自己的病情及预后不是十分了解,患者往往会产生孤独、害怕、烦躁不安、自卑等心理。有的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丧失了信心,整天沉浸在孤独无助之中。

1.3 经济的困扰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在减轻疾病经济负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仍显过重,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导致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不能安心配合治疗。

1.4 自我厌烦、自我否定心理

受疾病本身及透析合并症的影响,患者不仅长期忍受着精神和肉体折磨,还日趋感到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是一种无用之人,感到没有生存意义,出现情绪低落,心烦易怒,不配合治疗等状况。不能很好地进行心理疏导,难以克服消极心情,不能正确认识疾病,逐渐丧失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护理措施

2.1 熟悉血透室环境

对血透的患者,应由医护人员简单向患者介绍血透室情况,减少对血透室特殊环境的恐惧感,并向患者介绍血透室的医生及护理人员,充分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是十分有益的。

2.2 提供舒适温馨的护理环境

保持血透室整体环境的清洁整齐,室温舒适宜人,灯光柔和,避免直接照射患者的眼睛。医务人员进行查房、护理、治疗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噪声和喧哗,避免在床旁讨论病情。

2.3 加强护理沟通

充分认识了解患者的心理要求,根据他们不同的实际情况给予鼓励、帮助、提供相关忠告、咨询与支持,并根据其理解力进行健康教育,从多方面对他们予以心理支持、安慰、提高战胜疾病的勇气,鼓励他们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提高生活质量。对不能进行语言表述的患者,如呼吸机治疗、气管切开的患者,可用手或纸笔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及时给予解决,对患者存在的痛苦给予恰到好处的解释等。可以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减少患者的精神负担。

2.4 中医护理提高睡眠质量

血液透析的患者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睡眠质量差,失眠易醒,日间嗜睡,依赖催眠药物,不宁腿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障碍是导致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将直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教患者自行按摩和帮助患者按摩中医穴位,可以有效提高睡眠质量。头上的穴位有可效改善睡眠状况,如百会、四神聪。点按这些穴位可起到养神、统辖阳气入阴的作用。长期护理按摩有助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2.5 饮食与营养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对于提高生存质量至关重要[3]。保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物质的均衡很重要,因为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都需要通过每天的膳食得到补充,血液透析患者更需要摄入多种多样的食物,才能达到营养素之间的平衡[4]。进行透析阶段的病人,不应再过于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一方面透析替代了肾脏的排泄功能,另一方面透析本身也是一个消耗和丢失蛋白质的过程,所以血透病人饮食中蛋白质维持在每公斤体重每日1.0~1.2克,腹透患者应在1.2~1.5克,这样才可使患者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患者有足够的热量摄入这是尿毒症饮食最基本的原则,一般认为能量摄入应为每公斤104~146千焦。

3 总结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改变护理对象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康复或保持健康的护理过程[5]。通过心理与营养护理,帮助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这种护理模式不但有利于提高血透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提高护理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良好的心理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小妹.心理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74-75.

[2]陈泽红,李英娇,费迎春,等.小儿性别畸形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心理学.罕少疾病杂志,2006,13(6).

[3]沈清瑞,叶任高,余学清,等.血液净化与肾移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43.

[4]崔 专,范敏华.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症[J].中国血液净化杂志,2002,(8):44.

上一篇:工业领域下一篇:包装触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