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的电商机遇

2024-05-05

传统企业的电商机遇(精选十篇)

传统企业的电商机遇 篇1

跨境进口电商发展趋势

结合近几年跨境进口电商的发展形势来看,未来将呈现以下几大发展趋势。

(1)试点城市将全面放开

随着近几年“海淘”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海外商品以行邮包裹的方式来到国内消费者手中。这种方式一方面存在因大量灰色清关造成的关税损失;另一方面,给海关、国检等部门增加了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国家希望通过设立跨境进口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方式把这种进口业务阳光化。由于该业务一方面是全新的业务形态,另外存在多批次、小批量的特征,操作难度很大,因此国家采用试点的方式来探索该业务模式。目前国家对试点城市的数量有所控制,一方面可取得试点城市的地方政府重视和支持,另外一方面可以把发展初期不多的参与者集中在有限的区域内,有利于营造资源紧张的氛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不过,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大以及试点城市成功经验的推广,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在全国范围内放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2)全面发展尚需时日

7个最早获得海关总署批复的跨境进口试点城市中,2015年真正发展得好的不过3个城市。造成这种局面的内外因素兼而有之。外因在于,跨境电商业务是全新的业务,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及业务流程都是从无到有、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内因则在于驱动该业务发展的部门规避风险的能力欠缺,缺乏创新动力的天性。可以料想的是,即使将来国家全面放开跨境电商政策,能做好这个业务的城市还是只有极少数。除了当地政府以及主管部门领导的意识和重视之外,还需要主管部门操作人员的专业化和责任心。因此,就目前情形看,实际能做大做强的城市初期不会太多,全国发展起来还尚需时日。

(3)销售渠道碎片化

纵观目前跨境进口电商市场的发展情况,市场份额大部分集中在大的销售平台上,其原因则在于市场发展初期,大的销售平台有着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大量的客户资源,加上行邮税减免政策的刺激,短期内业务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但是,随着市场发展不断成熟,参与者数量逐步增加,各种垂直平台和细分市场会稀释掉现在大平台占有的市场份额。销售渠道碎片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清晰。

(4)销售品类大范围扩展

未来,跨境进口电商的经营销售品类将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场发展初期,母婴和美妆等品类具有量大、集中等特点,国外知名品牌在国内消费者中的影响力很高,在低价策略下,市场会快速膨胀。随着市场发展,一些细分类目、个性化产品需要前期的品牌宣传、完善的客户服务。这些精细化的运营,是大平台做不了的,只能是专业团队来做。

(5)备货和直邮模式将并存

对比目前跨境进口电商的两种主流模式——备货模式与直邮模式,前者资金占用大、物流时间短;直邮模式资金占用少、物流时间长。因此,快消品以及物流成本与利润比例占比高的产品,适合于备货模式;周转率低、物流成本与利润占比低的产品,则适合于直邮模式。而将来不管跨境电商如何发展,这两种模式都是互补的,将长期并存。

物流企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跨境进口电商的爆发式发展下,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无疑充满机遇,但挑战也随之而来。具体有如下表现。

(1)体量大VS门槛高。

即跨境进口电商市场发展迅速、体量巨大,但是参与者少,进入门槛高。短短一年时间,2015年“双1 1”,杭州跨境进口单量为300万单,其中200万单出自于同一个仓库。跨境进口电商重在物流,物流重在保税仓。能在试验区拿到保税仓经营资质的企业,不仅仅需要依靠技术,还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因此进入门槛很高。

(2)利润高VS操作难度大。

即虽然跨境进口电商利润较高,但是运营管理操作难度大。由于跨境进口电商行邮税比一般贸易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所组成的综合税低了很多,所以商家对于跨境进口的物流价格承受能力较高,保税仓企业利润自然就高。跨境进口电商除了要处理跟国内电商一样复杂的仓内作业之外,还需要对接电子口岸,需要适应海关和国检的工作流程。所以,很多技术和服务能力弱的保税仓运营企业就算能拿到仓库,业务也很难顺畅地开展。

(3)资源紧缺VS招商难。

由于目前跨境电商试点城市数量较少,仓库资源稀缺,可谓一库难求,然而却面临招商难的局面,客户大都处于观望状态。跨境进口电商试点城市到目前为止只有12个,保税区的仓库是稀缺资源,很多物流企业争取不到仓库。而即使拿到仓库的企业如果没有背靠大的销售平台,也很难有客户入驻。因为大的销售平台,比如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都有指定的合作保税仓,因此不会推送订单给非合作保税仓。失去这些入驻大平台的商家,招商就会成为很大的问题。

物流企业如何抓住机会

在巨大的市场机遇下,物流企业如何战胜挑战抓住机会实现发展呢?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应该说是不可或缺的。

(1)提前布局。

基于上述分析,将来跨境进口电商会在全国铺开,物流企业可以提前在全国布局。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1)具有区位优势的口岸城市,比如宁波、深圳这一类既有国际航空货运港口又有国际海运港口的城市;2)具有优质进口货源的对口口岸城市,比如对口日韩的青岛、大连、天津等城市,以及对口中亚五国、俄罗斯的霍尔果斯口岸;3)地方政府重视,有主管部门积极推进的城市。

(2)系统准备。

开展跨境保税仓业务除了需要一套系统管理仓内操作,还需要对接电子口岸和各大销售平台及众多中小销售平台。并且,各地的电子口岸系统都各有特色,业务流程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对接起来相当麻烦。没有强大的系统开发能力,很难适应业务需求。

(3)人才储备。

跨境进口电商涉及电商、报关报检、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等领域。由于跨境进口电商业务发展时间很短,专业人才奇缺,加上业务所涉及的环节很多,少有通才能把每个环节都弄通透。因此,重视每个环节的专业人才培养,是物流企业抓住机会的基本要求。

(4)服务好中小企业。

传统企业电商布局的六大误区 篇2

传统企业电商布局的六大误区

电商只为增加销售?电商仅为渠道战略?天猫京东就是电子商务?目前企业思考电商策略时,应当走出六大误区。

总体而言,我国线下传统企业电商化步伐可能落后美国六七年。目前,大家在热议O2O和跨渠道(Multi-channels),但我认为O2O不足以具体确切地洞察新消费模式;跨渠道更多还是企业本位而非以消费者为中心。社会已演化至全渠道

(Omni-channel)消费时代,传统企业需要从整体来考虑电商战略和逻辑布局。近几年,国内品牌企业、渠道商、商业地产商、商业综合体都在积极思考电商策略,但也存在很多误区。

1、电商只为增加销售

我访谈了很多传统企业:为什么要做电子商务?基本是两个答案:

一、如果不做电商,企业未来危险;

二、为了增加销售。这表明企业未能理解电子商务的本质,走错了方向。

电商是什么?“企业利用电子网络技术和相关的技术来创造、提高、增强、转变企业的业务流程或业务体系,使之为当前或潜在的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简而言之,电商是一种方法而非目标。此定义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竞争,远远超越了国内企业家对电商的看法,如价格更低、速度更快、种类更多等。增加销售当然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但绝不是电商的唯一目标。传统企业应认识到电商具有五大价值:增加和顾客互动交流、在线品牌拓展、增加服务价值、降低成本、增加销售。如果让销售一叶障目,就极易陷入开网店、出更多产品、打价格战的怪圈之中。增加和顾客互动交流、在线品牌拓展、增加服务价值才是传统企业发展电商之因,而增加销售和降低成本是随之而来的成果。否则,增加销售不过是无源之水。某企业,线下规模很大,但淘宝就是做不起来。调研后发现其线上品牌推广几乎为零,与消费者有关的品牌新闻较少,负面新闻倒是不少,还未应对;微博几乎不和消费者互动„„这样能做好淘宝吗?

2、不是保守就是激进

人们往往以为传统企业保守、被动、拒绝变革,实际上,更大的风险不是来自“等死”,而是革命性的“找死”。绝大部分传统企业当家人缺乏互联网基因,用传统企业得失的旧思维来做电商,所以策略上不是保守就是激进。保守者往往是小企业,激进者多数是曾通过直觉赌对市场的大企业家。不少知名企业家曾喊出“几年里电子商务要做1000亿”的口号。此言一出,该公司的电商业务就危险了。企业家精神中的豪赌情结,以及受到冲击时所引发的受挫感,很容易一掷千金,希望迅速改造企业,重金招兵买马挖角,以速度为本的并购,对既有核心业务进行再造。

“居危思危”的心态易导致极端的做法,从而忽视传统业务的优势而从事自身短板。中国企业的运营能力原本就粗放,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靠逻辑而非直觉,“革命型”地改造企业、迅速地改变业务模式,高举高打,虽然企业家们脑子里惦记着高回报,但得到的往往是高风险。应该用“里程碑”而非简单的“销售目标”来启动电商。与其喊口号,不如扎实地按阶段做好相关部署。第一阶段:完成电商战略规划,如电商模式定位;第二阶段:完成资源投资,如网站功能、IT平台准备、仓储物流、人员团队;第三阶段:完成营销策略,如产品规划、渠道营销等;第四阶段:完善用户体验,如服务保证、个性化推荐等。

T:010-62703392-281[1]商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市场部

百丽线上业务的发展经历了6个阶段:调研、探讨、规划期,筹备测试期,初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电商化+平台化期,全网营销+B2C平台期。简言之,百丽的线上线下业务融合是一种“进化型”而非“革命型”的方式,短期回报不算高,但风险也低,是随着中国电商时代的发展逐步构建企业电商的核心能力的过程,电子商务是融入企业既有的核心业务而非从核心业务分离。

3、电商仅为渠道战略

某知名服装企业,线下10亿元不到,做电商已两年多,却几乎没有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商只有卖库存的权力,无权规划电商业务的产品线。这是很多传统企业的真实写照,电商战略等同于渠道战略,从而只有量的积累,难有质的飞跃。如果把线下业务仅当做最底层的渠道销售策略,而非企业战略,就一定会忽视消费行为的全过程、消费者满意度、品牌策略,就会轻视诸如咨询反馈、互动、供应链管理、用户体验、企业形象、在线增值服务等能给核心业务和流程带来根本性变化的机遇。

安踏起初只指定了一个人从事电商业务,基本责任是清理库存尾货。有一定业绩后请了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来打点电商业务。直到2012年底,企业创始人才直接来管理电商业务。马克华菲去年“双十一”在淘宝、天猫店共销售4500万元,但基本是线下库存尾货。我问其负责人:“如果只有一个机会可以做得更好,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回答道:“若新货可以通过电商出售,当日业绩有望达到7000万元。”

为什么不能让新品上线呢?电商的根本目的不仅是增加收入,也是与顾客更贴近的渠道,可以了解应该推什么新品、何种价格、买新品最多的消费者来自什么地区等,能有效助力线下新品上市。

4、电商产品从A到B

很多企业负责人经常困惑于线下和线上产品的冲突,认为一定要有差异化的产品策略——线下销售A,线上销售B。传统企业做电商主要是A到A+,利用电子商务把线下的产品品牌做得更好,而非立即去推一个网络新品牌。当然,如果目前线下和线上的产品完全相同、价格也一致,也值得商榷,否则线上业绩很难短期提升。

“产品线下线上区分”有五大方法:网络专供品、不同型号、新货预售、卖线下库存、推限量版。目前,在中国比较成功地升级电商的传统企业,基本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和而不同”。所以,应以中庸的心态来做电商,完全一样以及完全不一样都不是最佳选择。

5、“天猫、京东就是电子商务”

以为做电商就是做淘宝(天猫)和京东,原创自有品牌倒不是大问题,但线下渠道品牌就另当别论了——价格卖低了,线下不干;卖高了,消费者不理你。所以要及早布局全渠道零售。所谓全渠道,就是利用所有的销售渠道,将消费者在各种不同渠道的购物体验无缝连接,最大化消费过程的愉悦性。它既有电子商务固有的优势,如丰富的产品、搜索、比价、社群互动、顾客评价等,也有线下门店的优势,体验、面对面的咨询沟通、更佳的环境氛围。数据显示,单一店铺比多渠道零售少20%的业绩,多渠道又比全渠道少20%。

单一渠道唱独角戏的时代已一去不返,未来主流是线上线下的协同,线上线下同价是大势所趋。消费者购买决策,是建立需求、寻找资源、建立信任、明确价值、选择产品、谈判、交易、获得服务、再次交易的过程。所以售前要调研,要下单、付款,交易后要物流、服务等。搭建不同渠道让消费者自由切换购买,顺畅无缝的全渠道购物是一种必需而非奢侈的要求。

6、内外部没有实现同步化

传统企业跨渠道经营基本会遇到3个障碍:(1)不同渠道相互孤立,导致考核标准和目标的冲突;(2)流程和数据在不同渠道出现冗余,导致不一致;(3)没有集成多渠道的平台,以支持多渠道的交互。

某线下线上表现都很好的男装品牌,之前曾投资多渠道零售IT系统,集中管理消费者和分销商间的电子商务活动,捕获分析顾客购买信息,希望提供接触点一致的良好体验。系统能力是保证了,但线下团队理念未跟上,实际操作中,线下能捕获线上消费者信息,但反之不行。相对而言,目前绝大多数传统企业还没有做线下线上融合的IT系统部署。和一些老板谈IT系统的重要性,没几个人会听你的。同步化,并非要在企业和客户之间、企业内不同部门之间引进同一种语言,而是像同声传译,使得不同渠道和不同部门可以互相补充,以创造最佳顾客体验为目标来协调行动。

“外部同步化”是指,企业要在客户面前表现一致,不论他们购买什么、怎样购买和如何选择。“内部同步化”则需要建立一个存储所有客户和产品信息的统一数据库,不能分别存放到不同的业务单位、地区部门和职能部门中,要打破职能部门、产品机构、业务单位和地区部门的内向边界线,促进业务协同效率。

传统企业的电商路径 篇3

对于所有的传统企业来说,电子商务如今都是一块可观的市场。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传统企业也纷纷涉足互联网领域。但无论主动还是被动,许多涉足这股潮流的传统企业并没有延伸线下企业的强势,反而在互联网上屡屡吃亏,到底是方向不对,还是水土不服?

用户获取

很多传统企业认为电子商务很简单,从传统行业进入比互联网企业更靠谱。但从事电子商务并不是简单的建一个网站卖钱,更不是赔本赚吆喝。从行业的属性来看,传统企业有自己的供应链优势,包括对产品和市场的理解更到位。但显然,互联网企业却对互联网的业态理解更深刻,例如推广方式、获取用户的方式等等。而做好电子商务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传统的供应链优势和用户获取有效结合,无论电商企业还是传统企业,这都是一门全新的学问。

传统企业做电商,首当其冲的难题当属流量。对于捕获用户,传统企业往往觉得互联网企业有天然优势。其实,事实并非这么简单。互联网企业捕获用户无非是几种方式,一是直接通过搜索引擎买流量,二是通过SU优化、广告,包括CTS的效果营销以及EDM等来获取流量。如今最常用的方式是,用高额的成本购买流量,然后通过转化率去支撑定单。这种情况之下,电子商务网站形成一个新顾客的购买成本太高,往往几亿元的投入都显得微不足道。这也直接造成了电子商务企业没钱可赚,而媒体却赚得盆圆钵满。

但是,真正的电子商务,绝不仅仅是以上几种获取流量的方法而已。对于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构建通路管理的能力,即把所有的传播路径,不管是硬管还是CPS联盟,免费或者付费的引擎,以及EDM都变成一种稳定的、效果可控制的、成本可控制的用户获取渠道,然后直接对应定单。这种用户获取能力,同样可以转换成有效的内部管理能力,即通过市场的数据,反推企业的业务数据,反推企业能获取多少定单多少销售额,企业需要多少物料,需要多少发货成本,需要多少资金周转和库存周转,最后得到详细的货品准备信息,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打通市场到供应链的整个运营环节。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的电子商务企业,甚至大多数的互联网企业,以及转战电子商务行业的传统企业,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许多传统企业线下优势明显,但却在互联网上显现不出来,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电商的负担,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的相互冲击。

警惕“陷阱”

目前传统企业从事电子商务主要有两种形式:全网渠道和全网零售。

全网渠道,是指那些没有小件流转能力的传统企业,通过把货卖给经销商(包括淘宝店主),利用这些网络经销商达到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的目的。例如,李宁公司最初就采取了这种模式,但是这种方式往往无法掌控线上渠道,很容易冲击自己的线下渠道。

第二种全网零售,更多类似于到天猫或者当当、京东建立一个店面自己经营,这些网站本身有巨大的流量,不用担心流量问题。而且类似的技术、软件服务也都有网站提供,相对比较省心。全网零售的好处是价格完全自己控制,可以由自己来掌控线上渠道,以避免对线下渠道的冲击。全网渠道是厂家只负责出货价格,无法干涉零售价格,没法控制市场、控制价值,导致线下的出货难以掌控。

现在没人提全网渠道和全网零售的区别,实际上两者有很大不同。全网络零售比自己开一个BTOC在某些领域要更加困难,尤其是对前后端整个运营链条的管理,比自己做一个独立产品还要难,所以很容易遇到瓶颈。相比之下,全网渠道则更为简单,就是发发货而已。

对于企业来说,中小企业采用全网络零售模式比全网渠道更合适;但对于大企业,则容易造成困扰。因为作为厂商,没有定价权就意味着失去了市场话语权。现在市场通行的做法是,将线上和线下的货分开做。例如,一个厂商一年生产1000款新款,500个做线上,500个做线下。因为销售的货物不一样,价格也不统一,避免相互形成冲击。但实际上,厂商这样做冒的风险更大,因为研发成本更高。以前做500个能满足整个市场,现在要做1000个,而且功能、款式可能都有不同,这样不仅对研发和生产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还有可能加速品牌老化。

中小企业从事跨境电商的机遇和挑战 篇4

一、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一) 政府的支持。

商务部作为主管的商业经济和贸易的部门, 近几年陆续发布了利于跨境电商发展的各项指导意见。比如在2011年10月发布的《“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中就提出要支持跨境电商平台的建设和鼓励中小企业用跨境电商平台拓展海外市场这两方面内容;在2012年3月发布的《关于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对外贸易的若干意见》中鼓励企业自建或以合作方式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报关、金融等配套服务;2013年8月发布的《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是为了解决跨境电商在交易方式、货物运输、支付结算等方面遇到的新问题等等。

海关总署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 历年来为了促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业务发展、方便企业通关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在2014年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610” (全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 ;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1210” (全称“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 ;2015年降低护肤品、西装、短统靴、纸尿裤等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税率;海关总署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来简化进出口手续和降低关税, 保持中小企业跨境电商持续平稳的发展。

(二) 试点城市的推动作用。

2016年1月国务院决定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宁波、青岛、深圳、苏州这12个城市作为跨境电子商务的综合试验区, 为外贸发展提供新支撑。在试验区内企业可享受信息共享、在线金融服务、智能物流服务、风险预防等。通过对这些公共资源的利用, 中小企业可以减少成本, 增加中效益、促进跨境电商的优进优出和升级。

以杭州为例。杭州国税局通过“有票退税、无票免税“的税收征管模式和“无纸化管理”的出口退税机制促进中小企业的跨境电商的发展。2015年, 杭州国税部门共为全市跨境电商企业办理退税8.43亿元, 同比增长507倍。除此之外, 国税部门依托试验区的“单一窗口”平台, 联合海关、国检等, 实现了“一次申报, 一次查验, 一次放行”的快捷通关, 为企业节约了约一半时间, 减轻了中小企业跨境电商通关成本。

(三) 较好的物流基础。

5月31日, 全国首批搭上“义新欧”列车的跨境电商的德国产奶粉, 通过二次转关后抵达杭州跨境电商空港园区。这里程碑式的一趟班列, 标志着“义新欧”班列与跨境进口电商首度合作成功, 这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国际大通道实现“义新欧+跨境电商”的完美结合, 跨境电商从此迎来了“铁路时代”。这标志着为中国物流行业完成了打通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的通道任务, 实现了“海陆空铁”四种模式全业务的跨境运输服务。

(四) 第三方跨境支付建设日趋完善。

自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向支付宝、等2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颁发了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开始,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逐年上升。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18674.5亿元, 同比增长46.9%。

二、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一) 政策的变动。

自今年4月8日开始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预示着跨境电商将告别“免税时代”, 使用“综合税”代替行邮税。国家上调了直邮电商的各类产品的税率, 导致产品免税额以上部分成本全线上升, 比如千元以下的衣服鞋帽、化妆个护的免税额只有50元, 这直接提高跨境电商的营运成本, 特别是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价格优势。因为中小企业主要客户是单个的散户, 他们的成交数量有限, 大多数成交金额在千元以下。

(二) 大企业的相对竞争。

近几年, 跨境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例如杭州“天猫国际”, 京东“海外购”、苏宁易购“全球购”、上海自贸区“跨境通”等等。这些平台销售的产品多样, 渠道稳定, 资金雄厚, 有强大的技术支持, 还有线下实体店、海外仓的支撑。这些优势可以支持大企业可以以相对的低价获得更多的销量。而中小企业从事跨境电商因为频率高、订单小等原因产生高额的物流成本, 加上回收资金周期长会造成企业的资金链断裂。

(三) 交易和支付存在风险。

目前我国跨境支付管理制度不健全, 加上跨境电商交易的虚拟性, 不法分子利用漏洞对跨境电子支付安全造成一定的风险。据《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安全报告》指出, 2015年, 猎网平台共收到网络诈骗举报24886例, 举报总金额1.27亿余元, 人均损失5106元。与2014年相比, 举报数量只增长了7.96%, 但人均损失增却增长了将近1.5倍。且跨境电商本身也出现了诸如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而被海关扣留的事件, 更有甚者一些国内知名外贸电商网站也发生了信用欺诈事件。据数据表明有90%的消费者担心交易的安全性, 这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电商的发展。

(四) 消费者的差异性需要专业人才。

中小企业客户大多数是面对的是全球的零散客户, 这些客户来自于不同国家, 使用不同的语言, 对购物有不同偏爱、习惯等, 这些都要求专业人才。他们不仅要懂外语, 还要懂涉外法律法规、涉外文化以及国际财务交易业务等诸多专业知识。而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是单一专业, 这就造成了跨境电商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专业性人才, 从而限制了发展。

从传统企业的角度出发选择电商人才 篇5

1.电商人才的思维能力。

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人是不是具备商业思维能力,而不是互联网和电子系统思维能力,简单的说也就是他是否能站在生意的高度来制定电商工作规划,而不是靠烧钱,靠不断的做活动,靠不断的价格战来实现销售额,不考虑成本和技巧,这种人个人认为不适合传统企业,不想为传统企业老板赚钱的人他想的可能更多的是用网店的销售额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给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靠谱的做法应该是先与老板详谈企业的现状,根据企业实力和产品定位等因素,给老板提供一个大家认可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第一步怎么走,第二步怎么走,前期需要多少资金,什么时候实现盈利,什么时候实现扭亏为盈,当这些规划都可以落实到实处可执行时,这样的人是可以用的,而不是给您画了一个大饼,怎么做提出一大堆条件,时间节点方式都是海阔天空,到时候做不到就甩下烂摊子走了,企业还要自己收拾。

2.电商人才的学习能力。

很多电商人对网站和推广,还有营销工具很熟悉,但是对产品和客户需求关注较少,更多的是如何把这些网络工具最大化,而不是结合产品优势和市场需求制定对应的营销方案在匹配适合的营销工具把活动效果最大化,简单说不是找会拿刀砍人的,而是要找杀手,杀手是知道怎么去杀人什么时间地点方式,而不是想着怎么拿刀去靠近目标然后把目标砍死,当然会拿刀也比不会强,如果这把刀有合适的人使用或者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力把刀提升成枪甚至大炮也是企业可以培养的。

3.工作经历。电商是个很复杂的行业,细分也很厉害,通的未必精,精的可能只了解自己岗位的事情,简单的说就是淘宝店长更多的是熟悉淘宝的规则和消费者习惯,京东的人群又不一样,做零售和做分销的不一样,做平台的和做直销的不一样,能自建独立网站的和大平台运营的又不一样,当然也有很多做过不同模式的,如果你要用的不是他原有的专长,如果他对你们做的事情明白,能够清晰定位,在模式上熟悉,大家目标方向性一直,企业要是可以给他一定的时间磨合,也是可以期望的,要知道现在找个完全符合企业要求的电商人还是太少了。

4.团队。

传统企业电商布局的六大误区 篇6

总体而言,我国线下传统企业电商化步伐可能落后美国六七年。目前,大家在热议O2O和跨渠道(Multi-channels),但我认为O2O不足以具体确切地洞察新消费模式;跨渠道更多还是企业本位而非以消费者为中心。社会已演化至全渠道(Omni-channel)消费时代,传统企业需要从整体来考虑电商战略和逻辑布局。

近几年,国内品牌企业、渠道商、商业地产商、商业综合体都在积极思考电商策略,但也存在很多误区。

电商只为增加销售

我访谈了很多传统企业:为什么要做电子商务?基本是两个答案:一、如果不做电商,企业未来危险;二、为了增加销售。这表明企业未能理解电子商务的本质,走错了方向。

电商是什么?“企业利用电子网络技术和相关的技术来创造、提高、增强、转变企业的业务流程或业务体系,使之为当前或潜在的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简言之,电商是一种方法而非目标。此定义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竞争,远远超越了国内企业家对电商的看法,如价格更低、速度更快、种类更多等。

增加销售当然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但绝不是电商的唯一目标。传统企业应认识到电商具有五大价值:增加和顾客互动交流、在线品牌拓展、增加服务价值、降低成本、增加销售。如果让销售一叶障目,就极易陷入开网店、出更多产品、打价格战的怪圈之中。增加和顾客互动交流、在线品牌拓展、增加服务价值才是传统企业发展电商之因,而增加销售和降低成本是随之而来之果。否则,增加销售不过是无源之水。某企业,线下规模很大,但淘宝就是做不起来。调研后我发现其线上品牌推广几乎为零,与消费者有关的品牌新闻较少,负面新闻倒是不少,还未应对;微博几乎不和消费者互动……做不好淘宝难道不是很合理吗?

不是保守就是激进

人们往往以为传统企业保守、被动、拒绝变革,实际上,更大的风险不是来自“等死”,而是革命性的“找死”。绝大部分传统企业当家人缺乏互联网基因,用传统企业得失的旧思维来做电商,所以策略上不是保守就是激进。保守者往往是小企业,激进者多数是曾通过直觉赌对市场的大企业家。不少知名企业家曾喊出“几年里电子商务要做1000亿”的口号。我的经验,此言一出,该公司的电商业务危矣。企业家精神中的豪赌情结,以及受到冲击时所引发的受挫感,很容易一掷千金希望迅速改造企业,重金招兵买马挖角,以速度为本的并购,对既有核心业务进行再造。

“居危思危”的心态易导致极端的做法,从而忽视传统业务的优势而从事自身短板。中国企业的运营能力原本就粗放,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靠逻辑而非直觉,“革命型”地改造企业、迅速地改变业务模式,高举高打,虽然企业家们脑子里惦记着高回报,但得到的往往是高风险。

应该用“里程碑”而非简单的“销售目标”来启动电商。与其喊口号,不如扎实地按阶段做好相关部署。第一阶段:完成电商战略规划,如电商模式定位;第二阶段:完成资源投资,如网站功能、IT平台准备、仓储物流、人员团队;第三阶段:完成营销策略,如產品规划、渠道营销等;第四阶段:完善用户体验,如服务保证、个性化推荐等。

百丽线上业务的发展经历了6个阶段:调研、探讨、规划期,筹备测试期,初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电商化+平台化期,全网营销+B2C平台期。简言之,百丽的线上线下业务融合是一种“进化型”而非“革命型”的方式,短期回报不算高,但风险也低,是随着中国电商时代的发展逐步构建企业电商的核心能力的过程,电子商务是融入企业既有的核心业务而非从核心业务分离。

电商仅为渠道战略

某知名服装企业,线下10亿元不到,做电商已两年多,却几乎没有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商只有卖库存的权力,无权规划电商业务的产品线。

这是很多传统企业的真实写照,电商战略等同于渠道战略,从而只有量的积累,难有质的飞跃。如果把线下业务仅当做最底层的渠道销售策略,而非企业战略,就一定会忽视消费行为的全过程、消费者满意度、品牌策略,就会轻视诸如咨询反馈、互动、供应链管理、用户体验、企业形象、在线增值服务等能给核心业务和流程带来根本性变化的机遇。

安踏起初只指定了一个人从事电商业务,基本责任是清理库存尾货。有一定业绩后请了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来打点电商业务。直到2012年底,企业创始人才直接来管理电商业务。马克华菲去年“双十一”在淘宝、天猫店共销售4500万元,但基本是线下库存尾货。我问其负责人:“如果只有一个机会可以做得更好,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回答道:“若新货可以通过电商出售,当日业绩有望达到7000万元。”

为什么不能让新品上线呢?电商的根本目的不仅是增加收入,也是与顾客更贴近的渠道,可以了解应该推什么新品、何种价格、买新品最多的消费者来自什么地区等,能有效助力线下新品上市。

电商产品从A到B

很多企业负责人经常困惑于线下和线上产品的冲突,认为一定要有差异化的产品策略——线下销售A,线上销售B。传统企业做电商主要是A到A+,利用电子商务把线下的产品品牌做得更好,而非立即去推一个网络新品牌。当然,如果目前线下和线上的产品完全相同、价格也一致,也值得商榷,否则线上业绩很难短期提升。

“产品线下线上区分”有五大方法:网络专供品、不同型号、新货预售、卖线下库存、推限量版。目前,在中国比较成功地升级电商的传统企业,基本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和而不同”。所以,应以中庸的心态来做电商,完全一样以及完全不一样都不是最佳选择。

“天猫、京东就是电子商务”

以为做电商就是做淘宝(天猫)和京东,原创自有品牌倒不是大问题,但线下渠道品牌就另当别论了——价格卖低了,线下不干;卖高了,消费者不理你。所以要及早布局全渠道零售。所谓全渠道,就是利用所有的销售渠道,将消费者在各种不同渠道的购物体验无缝连接,最大化消费过程的愉悦性。它既有电子商务固有的优势,如丰富的产品、搜索、比价、社群互动、顾客评价等,也有线下门店的优势,体验、面对面的咨询沟通、更佳的环境氛围。数据显示,单一店铺比多渠道零售少20%的业绩,多渠道又比全渠道少20%。

单一渠道唱独角戏的时代已一去不返,未来主流是线上线下的协同,线上线下同价是大势所趋。消费者购买决策,是建立需求、寻找资源、建立信任、明确价值、选择产品、谈判、交易、获得服务、再次交易的过程。所以售前要调研,要下单、付款,交易后要物流、服务等。搭建不同渠道让消费者自由切换购买,顺畅无缝的全渠道购物是一种必需而非奢侈的要求。

内外部没有实现同步化

传统企业跨渠道经营基本会遇到3个障碍:(1)不同渠道相互孤立,导致考核标准和目标的冲突;(2)流程和数据在不同渠道出现冗余,导致不一致;(3)没有集成多渠道的平台,以支持多渠道的交互。

某线下线上表现都很好的男装品牌,之前曾投资多渠道零售IT系统,集中管理消费者和分销商间的电子商务活动,捕获分析顾客购买信息,希望提供接触点一致的良好体验。系统能力是保证了,但线下团队理念未跟上,实际操作中,线下能捕获线上消费者信息,但反之不行。相对而言,目前绝大多数传统企业还没有做线下线上融合的IT系统部署。和一些老板谈IT系统的重要性,没几个人会听你的。同步化,并非要在企业和客户之间、企业内不同部门之间引进同一种语言,而是像同声传译,使得不同渠道和不同部门可以互相补充,以创造最佳顾客体验为目标来协调行动。

“外部同步化”是指,企业要在客户面前表现一致,不论他们购买什么、怎样购买和如何选择。“内部同步化”则需要建立一个存储所有客户和产品信息的统一数据库,不能分别存放到不同的业务单位、地区部门和职能部门中,要打破职能部门、产品机构、业务单位和地区部门的内向边界线,促进业务协同效率。

试析传统企业的电商化因素 篇7

关键词: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原因,发展

一、影响传统企业转型的因素

(一) 市场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消费者的消费方向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而把握市场的需求又是企业间竞争的主要手段, 所以获取客户信息并且最快提供服务以及成为众多企业的经营战略, 而电子商务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出效果, 并且除了快速, 还有降低成本的作用。传统企业在以前的经营活动中, 在生产、运输、销售等经营环节中消耗大量的时间, 并且最后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无法满足变化快速的市场需求。因此众多企业开始尝试将业务流程电子化, 从而使自己的服务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足够的及时。举个例子, 在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典礼中, 小米手机的董事长雷军说:我们没有工厂, 所以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工厂。小米手机是商务电子经营模式的典型代表, 其电子商务的经营方式避免了传统经营模式下受到的众多限制, 更为及时地获取市场消费信息并且迅速出售, 这也是小米手机近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 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转变是看中了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广、运营成本低、生产周期短、服务质量高的特点, 就这点来说传统企业有必要进行电子商务的转变, 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情形。

(二) 政策因素

由于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所以我国商务部对电子商务也提供了政策优惠。在2009年, 我国商务部出台一系列规范, 旨在利用政策扶持大型国有流通企业, 并且促进一批规范性高、品牌响、运营成熟的电子商务企业, 从而增加经济产品的种类, 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服务质量。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电子商务的大力扶持, 并且已经将电子商务发展以及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转变作为目前工作的重点, 国家机关对此的大力扶持是为了实体经济与电子经济的良好结合, 从而使我国企业发展模式保证先进性。同时商务部还会加强对网络交易平台的支付方式、诚信体系的建设, 并引导传统企业在网络平台交易, 这些针对性的政策也是传统商业企业所没有的。

(三) 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结合以上所说电子商务的优势, 不难看出来电子商务的优点是传统企业在长期发展中所需求的, 传统经营模式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可以将传统经营服务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 正如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所说:电子商务必将会战胜传统商业经营。2013双十一活动中, 淘宝的销售突破300亿, 这也是打响新的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之间战斗的第一枪, 但是企业一时的辉煌不如长久的发展电子商务在我国刚刚起步, 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无法准确预估。而传统企业发展已久, 经过长期的经验累积, 其成长方式显得更为稳健, 所以将传统企业和电子商务相结合, 综合两者优点, 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因而, 传统企业进行电子商务转变的基础条件更为优越。

二、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改造

在明确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转变的方针之后, 就要开展转型, 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尝试, 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例如国美、王牌等传统企业在向电子商务转变的过程中都受到了挫折, 而京东网的成功告诉我们, 只有不断的积累转型的经验, 才可以达到预计的效果。在向电子商务转变前, 需要明确电子商务的深层内涵, 如果理解不透彻产生了误区, 那么也会将企业经营发展引导向歧途, 当中的误区主要有将电子商务视为简单的网络交易或者网站宣传, 但其实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其本质是将企业的产品、销售、售后等服务都集中在产业链中, 并不是依据字面理解那样简单的交易方式。目前众多的企业已经搭设了B2C (商家对顾客) 的网络平台, 结合我国目前网络购物的发展情况, 不难看出利用B2C建设一系列呼叫中心、网络支付体系将是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转变的有效方式。

三、未来发展趋势及应对方式

首先, 电子商务是利用电子的方式达到商务的目的, 这也是企业经营模式转变的根本, 但是上文提到其转变的难度存在很多困难, 因此不转变就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而转变又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 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自主的经营战略。

其次, 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转变需要改掉以前的经营习惯将运营性质革新, 当然伴随的也就不能保证其发展比之前更稳健, 所以传统企业在转变的过程中, 需要保持高度的市场警惕力做好足够的准备应对市场不稳定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然后, 电子商务虽然具有众多经营优势, 但是其也不是绝对好的, 主要还是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例如本身盈利就不大的产品, 那么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销售出去, 在短时期内也不会带来丰厚的利润。并且电子商务涉及到专业的信息技术手段这与传统企业营销方式不尽相同, 企业也可能因为在此方面的缺陷不敢进入电子商务行业。

最后, 时代决定了电子商务趋势的不可扭转性, 企业要想发展更为持久, 还是需要应对电商化的困难, 初期可以采用传统经营为主, 电子商务为辅的经营方式, 使企业对电子商务有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 待时机成熟再全面地转变, 完成企业发展质的飞跃。

四、结束语

文中对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性进行阐述, 分析了影响转型的原因, 并且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转型途径, 望能对我国传统企业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成熟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邓纯雅, 朱丽, 谢丹丹.传统企业的新电商攻略[J].中外管理, 2013 (11) .

[2]马佳, 田艳霞.聚焦行业变革:电商革命_传统企业如何触“电”[J].中国黄金珠宝, 2013 (28) .

[3]陈钟妹.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市场的机遇与挑战[J].商情, 2013 (42) .

传统企业的电商机遇 篇8

当前,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传统品牌出现了进军电子商务的大潮,一方面导致了线下市场缩水,而另一方面随着传统企业大举进军电商界,线上市场出现了混乱、串货捣乱价格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2012年的电子商务市场,特别是网络零售市场应该说格局越来越明朗,从之前的混乱局面逐渐走向清晰。这一年的网络零售市场围绕着“价格战”、“并购”、“整合”进行。各电商企业与传统企业的领导层都在不断调整中前进,应该说在这一年中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传统企业持续“触网”,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发展将成电商企业与传统企业发展新趋势。

1 多渠道融合发展的含义

当今时代,融合无处不在。基于“扁平”理论,现在各个领域的界限逐渐模糊,即使原来的垄断行业也不例外。最典型的就是三网融合,电视线路要分享来打电话、上网,手机可以看电视、听广播,也可以上网。

传统的渠道也面临变局,有形的实体渠道和看不到摸不着的电子渠道的融合也是势在必行。过去我们都把线上当成线下的补充,或者是独立运营、或者另辟蹊径,甚至唯恐伤害了自己的实体渠道利益引发天下大乱,但其实,渠道本来就是一体的,人为无法分隔。融合是系统集合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现在的电子商务发展最需要的就是融合。

在线渠道对传统的渠道并不是一个威胁。相反,传统的渠道更应该将它看作是一个机遇。多渠道客户会在电子商务网站上购物,然后到实体店面去交易。或者在实体店面看货体验,然后去网上完成支付交易。互联网并不仅仅可以用来完成交易。在未来的商业模式中,直接的电子营销渠道将和传统渠道并存,并让它们有所不同,但却是服务各种细分市场的相关渠道,这才是电商今后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2 电商企业与传统企业多渠道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现今电商在经历了高速发展后已经从单纯的规模扩张向产业链后端的管理系统竞争转变,多渠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电商界发展的常态。传统企业正面临着电子商务的强烈冲击,出现了零售额此消彼长、消费者消费习惯潜移默化的改变等危机,因此电商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融合化发展成为新的模式尝试和趋势。

2.1 差异化发展解决线上线下渠道冲突

电子商务拥有独特的营销理念与庞大而又独特的用户群,发展线上渠道已经成为大多数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企业业绩的方向。可是传统的线下渠道竞争已经十分惨烈,再发展线上渠道将会对自身线下的营销渠道造成巨大的冲击,这确实是传统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是没有冲突的,关键是如何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为依据进行有效的整合。企业战略层需要把线上和线下渠道建设放到战略高度进行定位,通过建立在线上、线下互动互通渠道的基础上明确发展电子商务模式真正意义。这其中差异化的发展是绝大多数企业可以付诸于实施的方案。

实现差异化,企业可以将网络销售作为处理线下渠道存货的渠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把线下销售的库存拿到线上来买卖,这样操作可以减轻品牌的库存压力。同时线上既可以卖适合网络的低价商品,又和线下渠道的专卖店等形象与价格都不冲突。这种差异化的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品牌试水网络销售业务,另一方面由于这部分产品与线下正在销售的产品并不重合,因此对线下的冲击可以降到最低。同时这也是传统企业“触网”的保守选择。

2.2 采用供销平台的全渠道运营模式

如何管理好线上与线下的货品、渠道,这是传统企业涉足电子商务后会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传统企业如何充分借鉴线下经验并利用电商优势和特点,将自身的货品、渠道、物流等环节系统化地整合到一起,来做全渠道运营这是传统企业与电商融合发展的关键。

2.2.1 会员策略

分销是电商企业与传统企业融合发展途径之一,其核心是建立品牌分销渠道,建立独立的分销团队,发现和培养核心的分销队伍。

可以通过集合优秀分销商策划活动并整合推广;根据店铺经营特点独立策划营销活动;每月一档主题活动并提供活动页面图;对重点的分销商提供产品支持之独立SKU,并配备人员支持;给分销商导流量,对重点的分销商还会在这些基础上重点扶持等举措来建立与发展分销团队。

对分销商都开通相同的活动优惠政策。比如:优惠券和秒杀活动同时进行;采取多种优惠策略,活动预告、优惠券发放、限时限量秒杀等。针对活动的产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对所有分销商开放,做到一视同仁。

2.2.2 价格管控

做分销最大的难题是价格的管控,这也是实施线上线下融合给分销带来的最大难题。可以借助淘宝(或天猫)供销平台管控所有淘系渠道。为了保证经销商的正常利润,保持店铺正常发展,维护渠道稳定,可以采取分销渠道有适合市场需求的主推及专供产品;分销渠道的产品与旗舰店的产品做价格区隔,避免冲突;零售限价,即日常产品的销售按零售限价;促销价格,按店铺主推产品或促销产品可申请促销价等举措。

2.2.3 商家仓管理

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化运营发展新变化,分销管理必须实现供应商对商家仓、货品、渠道的管控,这可以通过IT系统与供销平台的无疑对接来实现。

通过对接商家仓可以解决防超卖、销量预测与补货;货品分配与配额库存、可销售库存的掌握等两大核心问题。通过对接商家仓可以掌握库存平衡,为合理备货提供依据并进行合理的销量预测,为采购与生产计划提供数据来源。通过对接商家仓更好地扶持优质分销商、进行渠道规划与商品规划,更好地梳理渠道管理业务流程,逐步将众多管控外分销商收编入渠道队伍,更好地对渠道进行监管,稳把分销业务大局。

2.3 寻找线上线下交融的平衡点

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在发展中可以说各有千秋,各有其长,多渠道融合化发展将是未来必走势趋。

传统企业具有稳定的进货渠道、较为完善的物流体系、较强的品牌影响力等优势。同时,实体商店能够向消费者提供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感与存在感,触摸体验商品的机会,消费者可以最直观迅速感受商品质量的优劣,享受企业已经建立好的健全的售后服务。但是相比电子商务企业而言,传统企业具有成本大、购物便利性不足等特征就显现出来。

同样,电子商务企业大量减少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满足了消费者最看重的价格、便捷这两个因素。但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物流端的滞后、支付的通畅与安全性等问题。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企业和传统企业想要取得更大的突破,必须尝试多渠道融合发展战略,实施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线上线下相融合发展,商家各取其优势,解决各自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线上快捷便利、线下体验丰富,对消费者来说,二者各有优势。不论是传统企业还是电商企业都需要也必须在“两线交融”之处寻找到平衡点,做到线上线下共同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与业绩提升。

2.4 传统企业提速融入移动电子商务

根据尼尔森发布的《2013移动消费者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达66%,已经超越美国和英国的普及率,但居于韩国之后。智能手机APP使用情况方面,多数国家的用户更倾向于使用游戏、社交网络应用。但有近一半(47%)的韩国智能手机用户经常使用手机银行,也就是完成在线支付。

从上面的数据表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讯环境的改善、消费群体的变化,未来移动商务、移动支付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传统企业在移动商务、移动支付这个领域要审时度势,加快投入。移动电子商务被誉为:“线上线下之桥梁”、“下一个金矿”。很多企业发现他们的网站上移动业务数据量很大,移动业务超越了店内业务。借助手机终端的APP应用,可以实现一个3D立体式的线下虚拟商场。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线上电子商务搬到线下,并充分结合传统零售与电子商务的优势,顾客既可以充分享受“逛超市”的乐趣,又能够享受到一站式购齐、方便实惠、送货上门等电子商务的便捷。

3 结语

随着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不断变化,B2B到C2C,再到D2C(Designer to Customer)、C2B(消费者驱动),一个消费者驱动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已现雏形。未来肯定是线上和线下渠道的融合,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因为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满足所有的需求,按需定制的时代已经到来。特别是当企业愿意认真考虑消费者便利的购物体验时,线下和线上的整合更应该起到的是互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政.阿里巴巴:商业模式创新引领者[N].人民日报,2013- 01-28.

[2]苏涛.O2O电子商务商业新模式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01).

传统企业的电商机遇 篇9

一、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动因

(一)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的内部动因

第一,人力成本增加。我国传统外贸企业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这类制造企业大都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为优势。虽然这种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为我国外贸企业获得了利润,但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传统外贸企业逐渐感到入不敷出。而跨境电商经营模式可为企业省去从办展到物流各个环节的人力成本和中间商成本,为传统外贸企业重获成本优势。

第二,缺乏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资源、产品、人力等所整合的竞争力。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导致国际需求减少,外贸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而传统外贸方式已无法为企业获得新的发展点,导致无法培养企业特有的核心竞争力。而跨境电商作为新兴的外贸交易模式,其市场还处于未饱和状态,可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发展空间。

第三,企业融资困难。随着舆论对传统外贸企业越发不看好,投资者对传统外贸行业投资兴趣减少,导致传统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融资越来越困难。而跨境电商的发展现处于初级阶段,国家对其发展投入也越来越大,其发展态势已经形成,人们对其投资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

(二)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的外部动因

第一,传统外贸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我国传统外贸一般都有指定的卖家,订单都是大批量交易,其经营方式有着固定的程序。但随着订单的碎片化和顾客对产品附加值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行业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占居良好的位置。自2010 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外贸总额虽然在总量上有所提升,但其增速却一直在下降,特别是2015 年进出口总额出现下降态势,未来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第二,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趋于成熟。虽然外贸环境不太理想,但跨境电商的热度却只增不减,同比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进口方面,以天猫国际和京东全球购为首的跨境电商进口平台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了比传统外贸更为便捷的购买方式。出口方面,亚马逊、速卖通等网站发展迅速也为我国传统外贸企业提供了销售产品的平台。此外,以邮政为主的国际物流;以支付宝、银联等为主的跨境支付行业的发展也均趋于成熟。跨境电商已然成为我国传统外贸企业所应注意并尝试的贸易方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第三,“互联网+”计划的提出。“互联网+”是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行动计划,其主要内容为将互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可知,国家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引导传统制造业结合互联网来发展更为重视。跨境电商行业是具有“互联网+ 外贸”性质的行业,跨境电商模式是遵循“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发展模式,可知,未来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将更受国家的重视。

二、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路径选择

传统外贸企业转型为跨境电商企业,需要利用互联网渠道将本企业的产品销售给国外顾客或者将外国商品进口销售给国内顾客,而利用互联网渠道有利用第三方平台和自建网上商城两种方式,即转型的两种路径。

首先,利用第三方平台。利用第三方平台是指通过现有的、成熟的跨境电商平台将本企业的产品销售给顾客。通过在第三方平台的成熟的销售网页刊登本企业产品信息,可以将信息传递给网站已有的顾客群。而利用平台已打开的海外市场,可进行广告宣传、开展促销从而推广本企业产品。企业还可以利用第三方平台的海外仓库进行产品中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总的来说,利用第三方平台,可以使企业快速转型为跨境电商企业,迅速打开海外市场。然而,利用第三方平台还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包括品牌知名度难以提高,产品推广有一定的局限性等。我国具有竞争力的第三方平台主要有速卖通、亚马逊、天猫国际等。很多中小外贸企业利用这些第三方平台来进行初期的市场导入,慢慢转型成为跨境电商企业。

其次,自建网上商城。自建网上商城是外贸企业利用自身的人力和技术资源建立独立的网上商城,不受第三方平台的限制,将产品销售给终端顾客。这种方式的转型路径可以使企业迅速获得市场信息,更容易提高品牌知名度,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销售额。但这种方式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是中小型外贸企业所不能承受的。我国现阶段利用自建商城的路径转型成功的外贸企业还是极少数,需要更为成熟的内外部环境的支持。

对我国急需转型的外贸企业来说,利用第三方平台的路径更为合适。利用第三方平台可以使传统外贸企业迅速熟悉这种经营方式而不需要承担过多风险。企业可以在利用第三方平台转型后熟悉跨境电商运作方式,当时机成熟时便可整合企业各方面的资源,自建独立的网上商城,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

三、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存在的问题

我国跨境电商行业成型时间较短且传统外贸企业内部管理方式较为落后,这也导致了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的过程产生了一些问题,使转型受到了阻碍。

(一)对前期问题认知不足

跨境电商的发展较为快速,大多数传统外贸企业是在对跨境电商认知不足的情况下便着急转型。没有充分熟悉经营流程、市场现状和竞争对手的情况等等导致了企业在转型后无法适应跨境电商行业的运营节奏,无法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此外,大多数传统外贸企业知道企业转型是为了避开传统外贸衰退的风险,却忽略了制定转型后的企业目标。企业需明白自己转型只是试水累积经验还是想要在转型后获得一个快速的发展,在跨境电商行业站稳脚跟。只有明确了转型后的目标才能在转型过程中保证企业组织结构的适合性,保证转型方向的准确性。

(二)企业内部管理科学性不强

企业内部管理包括对物的管理:如仓库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等,和对人的管理,也就是处理好经营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大多数传统外贸企业规模较小,而且多数为家庭式企业,企业内部管理较为松散、科学性不强。对物的经营方式较为散乱、对人的管理方式落后导致了转型的过程受阻。经营方式散乱导致无法对企业的物资进行有效匹配,企业资金、物资、信息的运转受阻。而管理方式落后导致了企业员工无法适应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对企业转型持有抱怨态度,导致企业人力资源无法达到跨境电商运营要求。

(三)跨境电商人才供应不足

企业的转型要有懂得跨境电商运营流程的指导才能顺畅,但我国跨境电商人才供应较少,企业资金也无法支付高层次人才的报酬,使得转型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企业的转型需要高层管理者指明方向,而传统外贸企业管理者初次接触跨境电商业务,对跨境电商经营方式和运行规律不熟悉,专业性人才的缺乏成为掣肘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企业转型还需要熟悉基本业务的基层员工的支持,包括与平台合作谈判、为跨境顾客提供咨询服务等都需熟悉跨境电商业务的人员来负责。然而,这类型的人才也恰恰是外贸市场缺少的人才,人才供应无法满足转型企业的需求。

(四)缺乏优势产品的支撑

缺乏优势产品的支撑导致传统外贸企业的转型后无法快速打开市场。我国外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地位不高,产品质量、品牌、服务等方面都还没有获得国际消费者的青睐,而跨境电商行业却恰恰需要优势产品支撑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获得更高的消费者满意度。在国际外贸市场上,“中国制造”一直以其低廉的价格获得国外顾客的喜爱。但低廉的价格却导致了我国制造的产品无法保证过硬的质量,在外国消费者心中,“中国制造”产品一直是价廉质差的代名词。此外,传统外贸企业原有的经营方式没有对品牌的建设投入过多的资源,这也使得转型后产品无法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地位。最后,跨境电商通过网络提供销售产品,面对的是全球的客户,这就需要客户服务人员有更高的专业素质,但我国传统外贸企业通过转型面对终端客户,客服人员业务不熟悉也导致了一些顾客的不满。

四、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的建议

只有解决传统外贸企业在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转型后企业能够快速适应跨境电商行业,通过转型获得市场竞争能力。

首先,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可帮助传统外贸企业及时获取外部环境信息,掌握跨境电商行业经营流程,确定企业转型目标,保证企业运营流畅。企业转型前可通过主要管理人员去相关企业调研学习或者试经营提前熟悉跨境电商经营模式,制定适合自己的经营目标,从而合理安排组织结构和人员部署。此外,企业管理者需提升对外部环境的观察能力,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经营方向的首要影响者,需时刻关注外部有关外贸,特别是有关跨境电商的政策变化,保证转型方向准确并适合自身企业。而企业营销部门需提升调研力度和分析能力,准确掌握市场变化,保证转型后能够快速适应跨境电商经营方式。只有准确分析市场、竞争对手、产品等的发展方向,才能够保证转型工作的顺利展开。

其次,科学化内部管理。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过程复杂且困难,企业需严格配置对物资的管理,保证转型目标的实现。包括严格控制资金流向、减少资金浪费,改变供应链模式、适应跨境电商市场,保证网页技术支持、系统化信息管理等。除了对物的科学化管理外,企业还需对内部员工进行科学化管理。首要工作就是需对员工进行跨境电商相关培训,转变观念,尽可能快速接受跨境电商运营模式。其次,合理制定员工薪酬模式,激励员工投入到企业转型过程中。最后,制定员工参与管理形式,在转型过程中合理充分听取基层员工意见,及时发现问题所在,纠正转型错误环节。

第三,培养并留住跨境电商人才。传统外贸企业需认识到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内部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课程,聘请有关专家或企业中有相关经验的老员工进行授课,保证足够的跨境电商人才后备力量。同时通过与高校合作培养适合市场和企业自身需要的跨境电商人才提高企业综合型人才比例。此外,跨境电商发展时间短,相关人才流动较大,留住人才就成为了企业重要的人才策略。为留住人才企业需为跨境电商高层管理者适当提高薪资报酬,提升其在企业内岗位,而为基层跨境电商员工需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不仅满足其物质需求也注重其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跨境电商人才后将其留在企业内部,使企业转型得到更好的指导。

第四,提高产品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的优劣决定着转型最后的成功,为保证能有优势产品的支撑,企业需从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打造品牌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传统外贸企业需从采购环节开始严格挑选质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通过提升生产环节检验标准、提升货源质量。其次,为提高企业服务水平,企业需通过对客服人员的培训提高网站客服人员的职业素养、外语水平、服务质量;需利用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已有的海外仓库或服务优良的物流企业将产品尽快送到顾客手中;需找到合适的支付方式为顾客提供支付便利,保证资金周转;需优化售后服务水平,为顾客提供良好的退换货服务和产品维修服务,从而提升顾客体验价值。建立优势品牌可以为企业获得行业地位,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最后,企业在转型前就需将品牌建设规划为转型目标,保证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忠诚客户。而品牌建设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包括质量过硬的产品、适合的产品定位、有效的营销活动、过硬的售后服务等等,这就需要企业转型过程中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保证品牌建设的成功。

参考文献

[1]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EB/OL].http://www.100ec.cn/detail--6242656.html

[2]余凤英.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4)

[3]樊文静.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J].对外经贸,2015(1)

传统企业“电商”变“电伤”之初探 篇10

1 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现状

相对于美国在线零售500强榜单里, 80%以上的企业都是传统品牌的在线业务板块数据, 我国的传统企业试水电商结局非常令人不满意。在这个省却了现实商务活动中的中间商利润、店铺高额租金及人员工资等大部分成本, 并让普通消费者得到了更多实惠的线上销售市场, 传统企业本该如鱼得水, 但现状却是“电伤”一片。

目前呈现出很多企业网站或网店没有与网络服务商或平台服务商协调发展, 网络推广效果差, 知名度低, 流量少, 酒香藏在巷子里;其次线上销售商品陈旧, 返修商品、次品或者多年的库存成了主打, 没有特色新品, 这不仅让以往的忠实拥埠难以接受, 还让其他消费者对其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大打折扣;再次电子商务人才不专业, 网站或网店配套不完善……诸多事实摆明, 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销售业绩平平, 与企业最初的目标相去甚远。也即, 中国的传统企业触电后成功者少之又少, 绝大多数企业变成了“电伤”。

2 传统企业“电商”变“电伤”的主要原因

2.1 战略意识模糊

很多企业开展电商的时候, 没有明确的战略意识。传统企业凭借着多年积淀品牌优势, 一直占据着传统市场上的主导地位。现实市场上, 传统企业在产品构建、分销渠道扩展, 以及零售服务经验积累及理解等方面有着核心竞争力。但这些优势只适用于传统市场, 对全新的线上市场不适用。俗话说得好“不熟不做”, 传统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之前, 对自己的商品和市场要做够需求分析, 并广泛借鉴已经成功转型的传统企业做法, 适时根据企业自身优势做好战略规划, 考虑好相关事宜:自己亲力亲为还是打包给代理运作;直营还是分销;借助于第三方成熟电商平台还是独立B2C;线上线下产品各一还是一致……这些问题必须在开展电子商务前有明确的实施策略。

2.2 线上推广失误

不管是独立平台B2C还是借助第三方平台开展商务活动, 企业的营销推广非常重要。在全新线上市场, 网络营销和推广的手段, 与传统的零售和服务完全不同。很多企业盲目自信, 只是将传统的做法照搬到网上, 虽然广告费用花得不少, 但网站或者店铺UV还是少得可怜, 更淡不上PV、转化率和客单价。从而造成了让传统企业经营者们纠结的局面。电子商务必须要有网络流量, 再好的商品, 也必须借助平台商和电商服务商的活动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对于引进的流量, 更要求网店或网站服务人员用专业的服务和推销技术留住客人, 才能产生转化率, 提高客单价。也即, 传统企业必须要转变观念, 打造和储备专业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队伍, 再找准入口, 抓住机会, 与平台商、电商服务商等形成合力, 结合自己商品特色侧重推进, 最终实现快速的建立起电子商务渠道和品牌, 达到成功转型的目的。

2.3 线上产品无新意

在占据B2C半壁江山的淘宝,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传统企业的名字。但仔细分析其销售数据, 不难发现这些网店销售的商品很多都是次品或者是过季商品, 甚至从消费者的评价中看到有返修商品。这无形中传递给消费者一个甩卖店的低档次信息, 对于企业多年积累的良好形象和口碑毁于一旦。传统企业进军电子商务, 一定要借助自己原有的传统市场品牌优势, 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电子商务产品。我们可以通过罗莱家纺、喜梦宝家居、苏宁易购、老牌品牌回力等传统企业的成功转型看到, 除了保持原有品牌商品以外, 这些企业无不例外的开辟了线上专营特色商品, 并且其特色商品与线下传统商品同步推进, 相得益彰, 形成优势互补。不管是传统商品还是线上特色的专营商品, 销售量都在同类目商品中遥遥领先, 从而稳居类目销售前列, 其成功的转型经验很值得更多的传统企业学习和借鉴。

2.4 线上线下相互抵触

传统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前, 都有成熟的现实销售网络。而电子商务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店铺租金等成本, 必然在价格上低于实体店价格。同款商品, 如果网络与实体店价格差距太大, 又会引起实体经销商们的抗议, 同时也会让线下的忠实顾客抱怨。于是, 很多企业为了保障线下成熟的销售网络利益而将线上商品与线下商品价格统一。由此线上销售变成标示官方原价的电子目录, 销量奇差无比, 无法为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利润增长, 长期呈现瘫痪状态, 项目宣告失败。这种线上、线下左右互搏导致的内伤也成了很多传统企业折戟电商的根本原因。

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必须让线下和线上的业务合理融合。绝不可以线上线下统一对待。这就涉及合理运营线上线下销售体系, 使其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线上不能照搬线下销售模式, 线下也不能随意褒贬线上商品。企业可以为线上开发专门的产品系列, 区别于线下, 这样既可以让线上业务继承线下业务的品牌优势, 又可以避免消费者的线上、线下比价相互影响;针对于线下产品, 也可以在线上策划一些活动, 比如限时抢购、清库大促等, 这样可以通过线上活动为线下提供有力的宣传, 同时减轻整个企业库存压力。线上与线下形成良性的促进关系。如果不能将线上线下合理整合, 那么就无异于自己开了两家经营相同产品的店铺, 互相抢夺市场。

2.5 专业人才缺乏

电子商务是全新的商务活动, 传统企业在实体的销售中, 确实积累了大量的销售人才, 但这类人才在网络市场中不一定合适。中国的电子商务经历了好几年粗狂式的发展, 有经验的电子商务人才仍然很少, 难以满足电商们的海量需求。而中国大学的教育方式更不可能适用于日新月异的电商行业, 导致电商行业人才紧缺。无人不成事, 没有一个合理的人才团队, 再大的投入也只能打水漂, 而有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干什么都能事半功倍。队伍建立后, 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培训机制和晋升体系, 让电商人才能够与时俱进地补充新的电子商务知识。

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包括网站或店铺运营类人才、网站技术类人才、图片美工类人才、店铺推广类人才、客服服务类人才以及配套的支持类人才。这些人才都有别于传统的销售人才, 企业需要花时间引进和储备。运营类人才负责整个网站或店铺的正常运营, 并策划各种销售活动;网站技术类人才负责网站或者网店的技术工作, 包括页面内容的正常稳定显示和内容的及时更新换代, 同时能够利用消费者的网络行为积累各种数据;图片美工类人才则负责商品图片的后期处理及美化, 完成网络店铺的装修等工作;店铺推广类人才通晓电商平台或电商服务商的各项推广活动, 能够及时地抓住机会配合网站或店铺的网络推广;客服服务类人才主要完成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各种服务, 侧重于与消费者的互动;而支持类人才则完成其他的如商品的打包、发货等相关活动。由此可见, 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完全有别于传统的销售管理队伍, 不是企业原班人马能够替换得了的。

3 结语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人们网购意识的逐渐加强, 中国的网络消费人群还将进一步扩大, 网络交易规模也必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此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这是势在必行的, 也是顺应时代和经济发展潮流的做法。我们期待更多的传统企业成功开展电子商务, 真正让消费者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

摘要:传统企业进军电子商务, 并没有如同人们期待的那样取得辉煌的业绩。相反, 其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在分析传统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纠结现状的同时, 分析了其由“电商”变“电伤”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以期为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传统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战略意识

参考文献

[1]金江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5) .

[2]邹雄智, 刘锦.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J].企业经济, 2012 (12) .

[3]周正梁.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应对策略[J].企业家天地, 2012 (12) .

上一篇:现代艺术与美术教学下一篇:处方点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