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的财务挑战

2024-04-14

传统企业的财务挑战(精选8篇)

篇1:传统企业的财务挑战

谈知识经济对传统财务会计的挑战

请欣赏:《谈知识经济对传统财务会计的挑战》

传统财务会计是工业经济的产物,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基于工业经济环境的传统财务会计的理论、实务必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一、关于目标

关于会计目标有两种观点: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它们都是建立在两权分离基础上的。经管责任现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是企业发展的制高点,创新的企业才具有活力,网络和通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国际资本的流动范围更广,资本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这种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将是面向决策的,要求它能提供各类决策所需的各种会计信息,从而使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的目标得到更好体现。

二、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随着知识经济环境的变化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主要表现为: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上公司”、“虚拟企业”的兴起,使得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不仅仅是传统会计主体倏设下的实实在在的企业,会计主体假设下的“企业”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二)科技创新的速度加快,产品的经济寿命缩短,资产的贬值风险增大,会计计价上有必要采用多种计价基础,这便对采用单一的非清算价格的持续经营假设构成了冲击。

(三)在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以及其高速。准确的特点为会计的实时报告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因此,笔者认为,不等距的会计分期,即实时报告与分期报告相结合的会计信息系统将替代传统的定期报告系统。

(四)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战略意图、员工的素质、产品的市场份额等非货币性信息在某种情况下对企业的决策更为有用。因此,会计是一个货币性计量和非货币性计量并重的信息系统。

三、会计核算原则

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和权责发生制是传统财务会计的核心,本文仅讨论知识经济对这两个会计核算原则的影响和冲击。

(一)权责发生制主要从时间上规定了会计确认的基础。但是它没有将企业的经营业绩与现金流量联系起来。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现金流转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衡量企业的财务资源和财务风险,预测企业经营和财务前景。

(二)进入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历史成本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科技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资产无形损耗的加,大,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的资产负债表揭示的企业财务状况便严重失真,进而影响企业经营成果信息的质量。2、知识经济是智力支撑型经济,但许多与知识相关,没有实物形态,却能给企业带来未来超额利益的软资产,如人力资源,却没能在会计报表中加以揭示和披得。因此,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和其他计价原则应该同时存在于知识经济的会计模式中。

四、会计报告体系

借助知识经济环境下发达的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的支持,会计将充分发挥其信息系统的功能,提供的信息更加丰富,报送的手段更加先进。

(-)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确认和计量呈现多样化,会计核算的重心向知识资源等无形资产转移,因而其会计报告的框架、要素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提供的信息既包括货币性信息也包含非货币性信息;既有历史性信息也有前瞻性信息;同时,表外披露的信息将更加详细和充分。

(二)报送时间和传送方式有显著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报告的传送方式有三种:1、“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即企业将会计报告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往已知的、合同规定的或法律要求必须报送的信息使用者。2、“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使用者或潜在的信息使用者定期或不定期通过Internet访问企业的网站以获取相关的会计信息。3、“企业→会计中心←信息使用者”,即企业将业务资料传向会计中心,信息使用者访问会计中心获取所需的信息。与信息传送的方式相适应,会计报告的报送时间将采取定期和实时报告相结合的方式。信息使用者通过实时和定期报告,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进行信息的重组和分析,使用会计信息更具有相关性和明晰性。

五、会计手段、内部控制及外部审计体系

会计手段的自动化,导致会计人员工作重心的转移,业务过程和会计过程将进行重组和整合。基于手工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审计制度体系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面对计

算机病毒、网络犯罪、硬件资源的毁损等,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将有全新的内涵。如何设计知识经济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体系,防止会计错弊,防范会计风险,实现对会计信息的有效控制和监督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六、会计组织机构、会计人员

知识经济时代,电子商务、网上公司及其他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使得企业的业务流程及会计程序、会计组织机构要进行重新设计。1财会部门的规模将缩小,会计岗位也将进行调整。但是其职能作用在信息集情况下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由于大量的会计核算工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将转向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分析工作,真正参与到企业的预测、决策活动中去。会计人员的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收集、整理会计信息,而是要使会计信息增值和创造更高的效能。知识经济讨会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应是兼具IT与管理知识,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创新思维的高智能的复合型人才。

篇2:传统企业的财务挑战

首先,传统印刷企业的领导应了解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消长的规律,全流程网络数字出版印刷技术必然是可以预见的未来的主流印刷技术;数字计算机直接制版只是阶段性的过渡技术,并更好地利用这个规律,有意识地、自觉地作出正确的高屋建瓴的战略决策,使企业与时代的列车并驾齐驱。其次,要敏锐地随时关注数字印刷的发展变化及其与传统印刷的关系,并进行细致的分析评估,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当前,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的市场占位既有区隔又有重合。主观决定印数的大宗、长版印刷品和精品印刷,是胶印当前的市场和主阵地。报纸印刷近年虽有起伏,但仍是我国用纸量最大的印刷门类,也是当前胶印的主阵地。包装品印刷也仍以传统印刷为主。而可变数据连续印刷,数字打样,艺术品复制、一定数量以下的短版印刷等,则是数字印刷当前基本独占的市场。

篇3:传统财务会计面临新经济挑战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市场经济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同时也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广阔市场。加入世贸组织后, 非关税壁垒的正常贸易机制, 既为我国厂商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了通道, 也撤除了为保护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还十分落后的国内厂商而设的屏障, 使国内厂商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

竞争是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根本机制。市场竞争要求厂商能在竞争中获得先机。所谓先机, 就是厂商要在第一时间里, 获得信息、提供产品、提供包括财务会计在内的各种优质服务。从获得信息到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 获取和甄别信息——制定财务计划——组织生产经营——售后服务——财务结算等各个环节, 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行为链。这个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较为薄弱, 或者出现失误, 都会导致某一经营活动失败。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渗透到这个商业链的各个环节, 如在信息收集阶段, 不仅要了解市场需求, 还要收集同类产品的价格信息及其提供这些产品的企业的财务信息等等;又如在生产经营阶段, 财务管理要加强生产成本控制和库存原材料、产成品的控制等。

总而言之, 市场经济与市场竞争, 向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求它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参与管理、控制和决策。因此, 财务会计必须向管理会计转型, 这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需要。

二、经济一体化使财务会计的空间变得更大

近十几年来, 在世贸组织的自由贸易机制作用下, 各国相继推行了不同程度的开放政策,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 跨国公司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 生产经营和消费日益具有全球性, 如电讯业、银行和保险业、运输业等服务业的全球性特征尤为明显。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在可预见的时期内, 全球经济一体化将呈现如下特征:国际金融网络使国际商务在时间上连续, 价格上联动, 随着交易手段和方式的不断创新, 交易额会迅速增长, 竞争更加激烈, 风险也加大。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传统的财务会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它使财务会计工作的空间变得更大, 常常出现跨地区, 甚至是跨国的会计计算;而且, 由于风险的增加, 特别是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今天, 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大, 需要把如何规避风险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来抓。

三、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会计核算重点由单一的有形资产向多元转移

知识经济是知识和经验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它一方面是指知识和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 增加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 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高新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 增加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知识经济可以全面提升国民经济的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改变了企业的资源结构, 它和货币资本一样, 是一种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无形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货币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发生了变化, 知识资本包括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誉、信息资产以及与此相关的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都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 出现了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企业的新的资源配置结构, 使如何对知识资本的价值进行计量和管理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课题, 会计的核算重点也要由单一的有形资产向有形和无形资产等多元化转移。

四、虚拟企业和虚拟经济使会计主体由传统意义上的“实”的企业扩展为暂时的“经济相关的联合体”

20世纪90年代后期, 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开始出现在经济生活中。所谓虚拟企业,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H.J.Bulliger认为虚拟企业是一种网络组织:通过网络, 应用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分散的互利互惠的合作, 一旦合作的目的达到, 这种合作的关系也就解除了。这是一种暂时的, 空间跨度很大的合作, 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已突破了传统的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 如合资企业、跨国公司等。虚拟企业的出现也就产生了所谓的虚拟经济。由于虚拟企业充分地利用了网络技术, 所以也有人把虚拟企业叫做网络企业, 实际上虚拟企业的概念要比网络企业更为宽泛, 网络企业只是虚拟企业的一种形式。

虚拟企业的出现, 使得会计主体假设下的“企业”的概念变得模糊, 会计主体的概念也就变得不那么确定, 既实也虚。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主体是由以下两个条件来确定:一是能控制资源, 承担义务并进行经济活动的经济单位, 二是特定的个人、集团或机构的经济利益范围。这两个条件中有一个共同之点是实际边界清楚的“单位、个人、集团或机构”, 而虚拟企业的内涵和外延都是变化的。也就是说, 能够用来确定会计主体的传统意义上的依据已有些不适应了。现在的会计主体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传统意义上的企业, 而且也是由某一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的“经济相关的联合体”。美国会计学者瓦尔曼指出:“虚拟企业使企业的空间能够根据迅速变化的市场灵活地重构和分合, 从而使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 并使传统的会计主体具有新的意义。”这里所说的虚拟企业和虚拟经济的“虚”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的“实”而言的, 并不是绝对的。

虚拟企业也是企业的一种更新潮的重构形式。企业重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 当时还只限于企业内部的重构, 如精简和调整机构、剥离企业的非核心业务等, 其目的是使管理更为灵活, 竞争力更强。到90年代又出现了企业之间的并构和重组。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重组是一种长期的稳定的企业重构, 而虚拟企业则是一种暂时的企业重构。企业重构目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活动。不管是那种形式的企业重构, 都给会计主体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五、会计核算期变得多样化, 即时核算与实时报告将是会计核算期的主要形式

会计核算期是指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 人为地划分为前后连续, 时间相等的会计期间, 定期地向有关方面提供财务信息。财务年度报告是我国长期以来最常见的一种报告形式。我国股票市场兴起以后, 股市管理规定要求上市企业定期发布年报和中报, 即年度财务报告和半年期财务报告。近年来又酝酿要求发布季报。就上市企业而言, 它从股市募集的资金所投向的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 也就是重大项目的财务状况也要及时向股东进行报告。

持续经营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的基本特征, 会计主体都将持续地, 无限期地正常经营下去, 而不会终止结算。虚拟企业是一种暂时的经济相关的联合体, 有利则合, 无利则分, 也许会较长时间地延续下去, 也许会很快解散, 而更多的可能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合作方。有时即使合作方没有增减或解散, 但没有持续的经营活动, 这就使得持续经营的假设变得较为模糊。因此, 它对会计核算期的要求也变得模糊, 一般是某项经济合作一旦完成就要立即提供会计核算报告, 根本不需要等到某一个固定的核算期如年、季、月的结束。一般情况下, 虚拟企业也无须对社会提供财务报表, 只须对虚拟企业内部各成员提供财务报告即可。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 特别是虚拟企业和虚拟经济的兴起, 会计核算期变得更加多样化。当会计信息成为一种重要资源而使经济活动增加附加值的时候, 即时核算和实时财务报告将是主要形式, 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六、电子商务的发展弱化了本位币和币值不变假设

随着网上银行的出现, 企业 (包括实体企业和虚拟企业) 间的的商务活动不再使用物理意义上的货币和单据作交易媒体, 而是使用“电子货币”和“电子单据”在网上完成交易。电子货币引发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革命和商务支付革命, 使资金以货币信息的形式在企业和银行间高速流转。这种非物质易位的信息流动, 一方面, 货币变为信息, 极大地弱化了会计记账本位币的假设;另一方面, 电子货币加剧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 使一个国家和企业对货币需求量的掌握和调控变得更加困难。

电子货币使币值不变假设变得难以作摸, 让企业和企业的财务会计面临更大的货币风险。所谓币值不变假设, 是指会计主体在运用货币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量时, 假设并保持货币价值不变、币种惟一。在网络时代, 不管是对实体企业还是虚拟企业, 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在关注货币所反映的价值信息的同时, 还会关注企业的创新能力、生产能力、人力资源、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等反映企业经营质量的非货币化的其他指标和信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虚拟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币种往往不是惟一的, 而是多币种的。所以关于币值不变的假设已难以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

新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财务环境的新变化, 财务边界变得模糊、核算重点多元、核算期多样化、本位币和币值不变假设弱化等等。这些问题是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也是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无法解决的, 只有依靠网络会计模式才能自如地应付这一尴尬局面。

非财务指标在财务

分析中的应用

何秋璐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文拥军西南科技大学审计处

[摘要]非财务指标的应用倍受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先从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使用的现状出发, 指出在财务分析中引入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意义。针对财务分析中非财务指标的应用, 指出了非财务指标目前应用的最大困难, 并提出了非财务指标的内容, 最后指出非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非财务指标财务分析应用

财务分析作为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一种手段, 在现代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经营者等相关利益者的重视, 并被广泛应用于投资等多个领域。在财务分析中, 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特别是对财务比率指标的分析, 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形式。但现行的财务分析中所应用的分析指标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非财务指标的缺失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财务分析指标使用现状

目前, 财务分析中普遍使用的是财务指标。尽管许多财务工作者都已经意识到非财务指标的重要作用, 并且很多学者在财务指标体系研究、绩效评价研究中, 提出了加入非财务指标的观点, 但却很少应用非财务指标。这是因为非财务指标在实际中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其不易量化性就是最大的困难。

二、财务分析中加入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意义

非财务指标在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并有被加大应用的趋势。然而当前国内外的经济活动和形势都比较复杂, 如果只应用一些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很有可能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当企业大量的投资于顾客、供应商、员工、流程、科技创新等方面后, 企业创造出未来价值时, 财务指标是无法评估企业绩效的。

企业要重视非财务指标, 因为它能帮助企业修改既定的目标和计划, 保持战略执行的灵活性;其次, 企业文化等非财务指标能让组织成员产生强烈的集体归属感, 通过精神的号召力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再者, 对企业管理者进行业绩评价时, 过多的依赖财务指标, 就可能忽视了管理者对企业员工至关重要的激励和培养, 他们的业绩也就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非财务指标反映的往往是那些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 通过把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可使整个财务分析更加全面。把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结合起来分析, 既避免了企业的短视行为, 也可使企业得到更加准确的评价, 弥补了仅财务指标分析的不足。

三、非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1.非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应用的现状。就目前的情况太看, 在实际应用中是很少用到非财务指标的。这是因为非财务指标在应用中存在着以下两个主要困难:

(1) 目前非财务指标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体系。在指标的选取上还是各成一派。比如什么是非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的内容, 不同的学者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篇4:传统企业的财务挑战

[关键词] 商业环境变迁 决策有用性 财务报告模式

一、商业环境变迁导致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降低的一般特征

传统上,会计界一般接受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该种观点认为证券市场是有效的,市场会对所有信息作出正确、恰当的反映;所以财务报告披露的形式并不重要,可以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因为投资者足够理性,并且拥有足够的知识来对财务信息作出正确的反应。关键在于充分披露有用信息。这类研究一般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也就是说证明证券市场对会计信息作出了反映(比如价格、交易量变化程度),进而说明了财务信息是对投资者有用的,是决策相关的。

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环境急剧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市场拓展等要素对于企业的竞争能力越来越重要,企业日益重视无形资产投资;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以企业为主体展开了有组织的、系统的、大规模的创新活动;政府管制逐步有序放松等等。而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显然对此准备不足,没有与企业商业环境的急剧变迁同步,财务信息的有用性日益下降。

举例来说,一些新经济活动,比如对某些无形资产(例如信息工程,商标和人力资源)的投资改善了公司的产品、工艺流程、经济条件或市场价值,具有未来经济效益。而现有的财务系统将大部分的类似支出在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费用化这些支出将这部分无形资产挤出了资产负债表,导致企业据以赚取未来现金流的经济资源——资产——被低估,同时导致企业盈利的低估。导致成本和收益不匹配,没有能够正确反映企业的价值和业绩。此时,市场将缺乏相关、可靠的信息来正确地定价这些无形资产支出所形成的竞争优势,这样有可能导致会计盈余、股东权益账面价值等会计数据与股票报酬率或股票价格之间的联系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简言之,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相应财务报告体系的不相适应,导致了财务信息对投资者的有用性弱化。

二、商业环境变迁导致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降低的实证研究

国外已经进行了很多重要的实证研究来证明财务信息有用性正逐步的降低。比如Lev和Zarowin(1999)用三个在经验会计研究中被广泛运用的经验模型,对股票报酬率与会计盈余之间联系的时间序列特征、对股票价格与现金流量之间联系的时间序列特征、对股票价格与会计盈余和股东权益账面价值间联系的时间序列特征分别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上述三个方面的联系都在过去的20年间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概言之,该经验结果表明,在1977年~1996年的20年间,美国股票市场上会计数据的决策相关性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为了研究会计数据的决策相关性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这一趋势的成因,需要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Deloitte and Touche(1995)证明了商业环境的变化的确在逐年加大。该实证研究根据公司的股本和市场价值将样本公司分成了10组,然后每年根据公司的股本和市场价值重新排序分组,研究发现公司的排名变化在1964年~1995年间逐年加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商业环境的变化日益加大。为了进一步证明会计数据的决策相关性和商业环境的急剧变化相关,Lev和Zarowin(1999)根据公司的股本和市场价值的变迁程度将全部的样本公司分成:低变迁程度与高变迁程度的组别,他们发现,变迁程度高的组别,会计数据与股票价格或股票报酬率之间的联系下降速度要显著快于低变迁程度的组别;即说明商业环境变迁程度高的企业,其会计数据决策相关性的下降速度更为明显。

这些经验研究结论表明:商业环境的急剧变迁与会计准则的相对滞后,是导致会计数据决策相关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新商业环境下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的技术路径

在商业环境急剧变迁的新形势下,会计报告应该如何进行相应的调整,提高其信息有用性,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呢?

1.拓展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近年来,会计界包括准则制定者开始逐步接受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这种观点认为,在帮助投资者预测内在价值时,财务报告应该起到更大的作用,而非仅仅是披露相关信息。所以,在保证合理可靠性的前提下,会计人员应将公允价值融入财务报告中,以帮助投资者预测公司内在价值。

准则制定者逐渐接受了该观点,相对于历史成本的基础,财务报告正向公允价值基础倾斜。比如在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就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包括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都采用了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的实施,提高了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与透明度,能够较好地反映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同时较好的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和未来发展前景,从而有助于现有的或者潜在的投资者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有效促进投资者专业化投资水平的提高。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对大部分资产的价值确认采用公允价值是历史趋势,能体现出资产的真正价值。

2.资本化无形资产投资

新准则指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两个条件时,确认为资产。显然,无形资产支出符合以上定义,但通常它不能确认为资产的原因是不确定性。

以研究与开发支出为例,确认为资产的主要问题在于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不确定性。所以在其会计处理上,以前一般性会计处理是费用化,我国原准则就明确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当期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研究与开发支出和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之间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大小来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法。也就是当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时,将研发支出确认为资产,否则作为费用。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比如一个产品研发过程,从一个最初关于产品设想到最终产品的生产销售,其不确定性是逐渐解决的。

遵循这一思路,我国新的会计准则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新准则规定:研究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开发费用在符合一定条件时予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这是因为开发活动是将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经可行性分析,其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是比较确定的,所以,可以将其资本化并在以后期间合理摊销;而研究活动只是进行初步调查,其是否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故而将其费用化。根据这样的可行性测试来判断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进而决定是否应该资本化这些研发支出,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中找到了平衡。

以上是仅是资本化无形资产投资的一个例子。

资本化部分无形资产支出具有很多现实意义。暂且不考虑它对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鼓励作用,以下我们仅从会计信息的角度来分析它的好处。

首先它符合成本收益配比原则。无形资产投资的未来经济效益是巨大的,费用化无形资产支出导致资产低估,费用高估进而企业盈利低估。所以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导致成本和收益不匹配,没有能够正确反映企业的价值和业绩。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化这些投资尤为重要。

其次它发挥了财务信息的另一个基本功能——传递信息。通过可行性测试,管理人员资本化了那些他们认为应该资本化的无形资产投资,而费用化了一些他们认为不太可能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投资,这一结果反映了经理人员对于无形资产未来收益的预计,有利于报告使用者对未来更好的作出预测。

当然,和公允价值的使用类似,资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利润操纵留下了一些空间。但是和其他盈余管理方法相比——比如提前、滞后确认收益,扩大重组开支等费用。无形资产的资本化是清楚且可分离的,至少报表使用者可以自己进行调整,冲回资本化的支出,重新费用化。

3.重述历史会计报表(追溯调整法)

新的经济环境下,产生了许多新兴的经济事件,比如说行业解除管制或公司重组等。相应的我们可以采取一个新的会计程序——系统性的重述会计报表来描述这些变化和不确定因素。

比如说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电信业开始解除管制,政府对所有的企业开放当地的电讯业市场。以某电信公司为例,为了反映其失去垄断市场的优势而带来的价值损失,1994年一年注销了260亿资产。但是,注销如此大金额的款项,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该电话公司高估了资产,低估了费用;而1994年一次性的大额注销,低估了盈利和资产。重述报表法是指,在1995年初,该公司重述全部1990年~1994年的财务报告,逐年冲减资产的价值,程度应根据每年减退的竞争优势而带来实际的资产价值减损来确定。这个新的一系列的报告才真实的反映了解除管制的后果和过程。

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财务报表报告的是过去事件的财务后果,而这又取决于对未来该事件结果的假设——比如应收账款的坏账程度,资产的折旧年限。这些假设发生的结果如何在当时是不确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不确定因素逐渐消除。当我们发现以前的估计不正确,则意味着以前的财务处理也不恰当。一种解决方法就是重述以前的财务报表。

Lev(1999)认为财务报表不仅应向投资者传递新信息,还应为了解释当前的信息和事件而提供正确的历史数据。为什么提供或修正正确的历史数据有意义呢?主要原因在于,一些证据表明会计数据的前后关系有重要意义。比如说Barth(1999)的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对于异常盈余的反应程度取决于以前年份该公司业绩的情况和顺序。比如说,如果公司获得其异常盈利前也连年盈利的股价增加将远大于公司获得异常盈利之前连年亏损。这些历史信息的重述更好的反映了真实情况,使成本和收入更正确的配比;向投资者传递了新的信息,帮助了投资者更好的决策。

当然,提到重述以前的财务报告,有些人可能认为同一时期存在多个不同的财务数据混淆了报表使用者。但是这种疑虑是不必要的。

首先,在特定条件下,我国准则本身也要求企业重述财务报表。比如准则要求,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

其次,参考宏观经济中的情况,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比如说GDP的统计数据每隔几年就要重述一次,因为先前的某些估计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美国统计局每年7月份都会修改一次去年全年的统计数据,并且每五年修改一次全部的历史数据。这种修改在理论上类似于上述的会计重述。一些调查研究(Mankiw, Shapiro,1986)证实对于这些统计数据的重述,并没有混淆数据使用者,反而由于正确数据的重述,使数据对于使用者更有用。

参考文献:

[1]Abody, D. and B. Lev(1998), “The value relevance of intangible: The case of software capitaliz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Deloitte and Touche (1995),Survey of American Business Leaders (New York: Deloitte and Touche)

[3]Lev, B. and P. Zarowin (1999),“The boundaries of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how to extend them”

[4]Mankiw, G. and M. Shapiro (1986), “News or noise: An analysis of GNP revisions”, 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

篇5:传统企业的财务挑战

摘 要:大数据时代是当今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环境。主要是在于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在应对大数据、互联网经济时,将挑战与变革作为自身发展的动力。这篇文章结合实际,主要论述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挑战与变革包括公司的盈利变化、决策信息边界化、开发投资标准变革、公司改革创新、运行风险管理理论以及投资方式的调整。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创新大数据的处理情况

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给大数据的处理技术带来一定的难题。不是通过在社交媒体和活动服务方面所进行的经济方面渗透,而是在数据的凸显面前所拥有的发展速度,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数据时代的跨越。这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给我们指出:“大数据其实是一种商业价值的资本,也是企业发展重要资本的积累,在经济发展中,要以创造经济利益为目的。当前,要发散思维结合经济发展的状况,有效地处理好大数据的应用是关键。

1.1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大数据的挑战情况

企业财务管理要严格进行把关,通常在于运用大数据的情况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在许多的企业运营过程中,都没有注重从技术上进行高效率的改革,从而致使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面临着巨大的数据挑战,包括“股东价值的计量与提升路径是什么?财务风险如何计量与防范?公司财务理论应该如何服务于公司财务管理实践?财务理论是否需要重新构建?”等问题。本文限于篇幅不会过多地讨论涉及财务管理理论内涵的变革问题,主要从理论服务于财务管理实践的立场,指出当代企业必须正视现有公司财务理论与命题存在的局限性,否则将会有碍于财务管理实践创新与其作用的发挥。只有将大数据合理的、科学的处理,才是解决好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所面临的大数据难题,这也是需要我们从金融的理财方面着手,注重提高金融工具的理财配置作用,从而将企业财务管理处理的更好。

为了能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对具体的大数据处理的更恰当,我们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大数据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这其实也是在进行资本预算和股利政策的权衡中需要有辨别的认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它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当企业的净资产定价模型在整个资产中的比例发生变化时,就需要在融资渠道和流动资金上改革,发展好企业的金融业是现实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处理好企业财务管理的客观需要。

1.2 中国企业面临着大数据系统的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前提,中国企业当前缺乏的就是创新。随着当前市场化竞争的激烈挑战,我们国家出现了一批批企业倒闭的现象,这对于正在改革发展道路上中国来讲,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像企业在大数据的财务管理系统创新的升级上,就是一个潜在的首要任务。这是需要将项目规划,现金统一纳入科学化轨道,目前,企业的资金结算化投资主要从来源渠道,融资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在运用信息化的过程中,加快企业融资改革,规范好财务管理。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变革要点

2.1 企业要注重其内涵因素的变革

为了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大数据带给企业发展的挑战为突破点。将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明细化,这对于不明白的人来说是一次很好理解的方式。未来的企业需要冲破大数据的各种束缚,将企业的决策与评价运用在财务原理的具体实施过程当中,这主要包括企业的所有者,包括其中债权人和债务人等。不过,在企业的内部有很多知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就像企业的利润和资金的流动等,我们要以盈率PE和市场发展净增率PB为公司估值的基本方法,这样是对未来的公司发展和股利分红等价值本源的清算。

然而,当今中外资本市场的股价表现,越来越游离于现行财务理论的价值主张。例如腾讯控股2014年净利润约为125.93亿元,其最新市值约为9124.50亿元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是很大的。我国石化工业2014年净利润约为350亿元,但是市值只有近6000亿元。由此可见,在大数据时代,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认知与判断,已经不再局限于企业现在或未来的利润、现金流、财务分红、营业收入等财务信息,更多的是基于企业的商业模式、核心竞争能力和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强弱并非由股东财务投入或企业拥有的财务资源规模所决定。

2.2 投资决策标准变革

财务理论,是一个投资决策的机制性问题,在其研究的标准范围内有着资本回报率或股东财务收益的特殊要求,这也是在研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时,需要从财务学采取一些应对投资项目评估的方法(如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等)应用特别广泛。这样一个投资项目预计现金流在大数据时代,也是有弊端的,只有在这些评估方法上下功夫,改变不正确的做法,才是对未来现金流的正确投资进评价的方法,在这些评价技术中,运用适合传统的重资投入的经营发展模式,是重要举措。

2.3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理论重构

降低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主要依据风险的核心观点来判断,这与内容的协调有很大的关系,例如我们所讲的财务管理科学化是通过企业引进高科技人才在实际的数理分析中能够提出科学的风险规避论。这是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的企业在风险确定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将是企业面临财务理减低的不利因素之一,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很好的迎接大数据挑战,这个企业就是被淘汰的对象。专家认为,在风险防范的对策方面,财务理论所提供的解决方法,一是对资本结构进行适当水平的动态调整,二是结合证券投资理念中的投资组合思想。学术界对风险概念的界定是有错误的,不过在风险投资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远远大于在遇到风险时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衡量其价格波动的主要依据,通常是在企业之间内部经历风险的巨大差异。风险是存在的,找到有效防止风险的发生是主要任务。

企业是在投资中预知会发生一定的危险,这些都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的平衡。当经济发展迅速时,会刺激企业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企业在搞好盈利的同时还会兼顾到降低风险时,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结束语

篇6:对白领犯罪传统观念的挑战

作者为洛杉矶大学金融法系副教授,长滩加州大学不动产法系教授。原载《美国刑法杂志》,1992年1-2月号。本文的翻译获得出版者回函许可。译文首次发表于《外国法译评》,1993年第四期。

早期对“犯罪”活动的认识,认为犯罪是对明显的被害人实施直接的暴力或者伤害。然而,商业不法行为属于“无被害人的犯罪”,因此,传统上对犯罪的认识在此就不确切了。第一次将商业不法行为纳入犯罪是在1939年,埃德温。H.萨瑟兰在就任美国社会学会会长演说时使用了“白领犯罪”这一术语。他对白领犯罪的定义是:“由一个受人尊敬和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在其职务范围内所实施的犯罪”。在他的著作中,萨瑟兰几乎是在专门论述有关商业犯罪,尤其是那些有关违反联邦经济条例的犯罪行为问题。萨瑟兰被视为美国犯罪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作重要的贡献就是将特权犯罪――商业和政府的犯罪纳入到了传统上所注意的穷人和被剥夺公民权的人的专利的犯罪领域,目的是将传统的犯罪学从“认识的偏颇”中解救出来。这可以从他关于“贫困和犯罪之间存在着错误的联系”的观点中反映出来。

检察官们虽然接受了将这一犯罪领域扩大了的观点,但是仍然不愿运用刑事审判制度来处理商业不法行为者。相反,早期控制白领犯罪主要努力通过民事制度,给予相当于损失的三倍的损害赔偿金来解决。比如,对于违反反垄断和其他种类的不法行为造成一定损害的赔偿。后来,随着职务犯罪概念的扩展,引进了新的术语,比如“高贵者的越轨行为”就是用来指“有钱有势的个人和组织”的违法行为。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由于白领犯罪日益盛行和复杂。以前认为只是“奸商行为”或者“卑鄙行为”,至多会受到民事追诉,现在变成受到刑事追诉,而且刑法日益严厉,检察官已经适用了没收财产刑、罚金刑和监禁刑。然而,这种试图将白领犯罪定义之能够所包括的行为嫁接到传统的犯罪与刑罚概念之上的做法可能是盲目的,必须认识到“白领犯罪”这一用语是有缺陷的,对这类犯罪的行为人只适用传统的刑罚是不够的。总之,刑事司法制度的管理者必须将他们的态度重新集中在商业不法行为上。

有许多因素说明为什么传统的刑事司法制度在试图防止白领犯罪上没有成功。自然法在传统刑法中占有优势部分,显然,像杀人、抢劫那样的犯罪是被禁止的,但许多商业犯罪却缺乏这种直观的违法性。犯罪行为是指那些被社会判定为对社会秩序的威胁达到无法忍受程度的行为,商业犯罪如违反反托拉斯法或者非法的内部人串通买卖行为造成的威胁,就不太明显了。立法者必须从传统的刑法中摆脱出来,将首要的重点放在运用新方法去解决这类问题上,奖励在商业环境中雇员的道德行为,惩罚明知或者应该知道其雇员正在从事非法行为而不采取措施的雇主。

白领犯罪的法律渊源

历史上,规定白领犯罪的法律由各种不同的渊源,但是所有这些均可追溯到工业资本主义增长而导致的冲突和混乱。反托拉斯法就是对达公司的增长给小农场和商人造成了经济压力而做出的反应,消费者保护法可以被看作是对美国小城镇商业的一种非正式控制的代替物,在日益集中的经济权力下,维持和促进民主机制的努力,导致了用法律来规范政治运动,对工业技术危险的副作用的认识导致了关于工人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立法。

然而,这些冲突和混乱不会自动地产生新的立法,而是有组织的利益集团的`冲突导致了立法的变化,所以大多数白领犯罪的立法是由于普遍的大规模运动(偶尔也有上层人士的支持)和已经建立的商业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而产生的。反垄断运动、消费者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都采用相似的模式。在所有这三种情况下,改革者首先面临着一个统一的商业对立面的阻挠。当他们能够成功地利用公众熟知的灾难和丑闻,广泛的支持以及有效组织和领导这些因素时,他们就得以通过新的立法。然而,即使这类改革立法被通过,反对者仍在改变它的最后形式上十佳很大的压力。

并不是所有规范商业行为的法则都是由于公众的压力而产生的,广泛的公众压力对制定阻止诸如贪污和工业间谍这些行为的法律是不必要的,这类法律

篇7:网络经济规律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服务逐渐成为多数发达国家的主要经济活动,并以4倍于工业增长速度在全球扩展。一个令人们头痛的问题是网络价值的实现过程与资本增值过程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经济教科书中建立在边际成本上的供求均衡曲线已经失去意义。从各国政府分拆电信到听任公司之间全球结盟、购并,从电信价格大战到网络互联纠纷不断,从微软公司捆绑销售官司不了了之到网络经济泡沫破灭,说明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一个新旧经济剧烈摩擦的年代。摩擦的结果将是,网络最终迫使人们放弃狭隘的达尔文主义观点,以平等、合作和互动精神渗透到整个社会。面对这一切,传统理论的许多假设前提开始动摇,人们必须重新构筑经济学乃至哲学思维平台。而揭露传统理论面临新兴产业实践的主要挑战,则是创建这个新平台的重要前提。

篇8:传统企业的财务挑战

一、市场经济的竞争特性要求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同时也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广阔市场。加入世贸组织后, 非关税壁垒的正常贸易机制, 既为我国厂商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了通道, 也撤除了为保护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还十分落后的国内厂商而设的屏障, 国内厂商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根本机制, 市场竞争要求厂商能在竞争中获得先机。因此, 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渗透到这个商业链的各个环节, 如在信息收集阶段, 不仅要了解市场需求, 还要收集同类产品的价格信息及提供这些产品的企业的财务信息等等;又如在生产经营阶段, 财务管理要加强生产成本控制和库存原材料、产成品的控制等。

二、经济一体化使财务会计的空间变得更大

近十几年来, 在世贸组织的自由贸易机制作用下, 各国相继推行了不同程度的开放政策,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 跨国公司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 生产经营和消费日益具有全球性, 如电讯业、银行业保险业和运输业等服务业的全球性特征尤为明显。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在可预见的时期内, 全球经济一体化将呈现如下特征: (1) 国际金融网络使国际商务在时间上连续, 价格上联动, 随着交易手段和方式的不断创新, 交易额会迅速增长, 竞争更加激烈, 风险也在加大; (2)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传统的财务会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它使财务会计工作的空间变得更大, 常常出现跨地区, 甚至跨国的会计计算。然而, 由于风险的增加, 特别是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今天, 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大, 需要把如何规避风险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来抓。

三、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会计核算重点出现多元化

知识经济是知识和经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 它一方面是指知识和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 增加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 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高新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 增加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知识经济可以全面提升国民经济的质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改变了企业的资源结构, 它和货币资本一样, 是一种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无形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货币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发生了变化, 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誉、信息资产以及与此相关的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等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 出现了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企业新的资源配置结构, 使如何对知识资本的价值进行计量和管理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课题, 会计的核算重点也要由单一的有形资产向有形和无形资产等多元化方向转移。

四、虚拟企业和虚拟经济使会计主体扩展为“经济相关的联合体”

20世纪90年代后期, 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开始出现在经济生活中。虚拟企业的出现, 使得会计主体假设下的“企业”概念变得模糊, 会计主体的概念也就变得不那么确定, 既实也虚。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主体是由以下两个条件来确定:一是能控制资源, 承担义务并进行经济活动的经济单位;二是特定的个人、集团或机构的经济利益范围。这两个条件中有一个共同点是实际边界清楚的“单位、个人、集团或机构”, 而虚拟企业的内涵和外延都是变化的。也就是说, 能够用来确定会计主体的传统意义上的依据已经不适应了。现在的会计主体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传统意义上的企业, 而且也是由某一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的“经济相关的联合体”。美国会计学者瓦尔曼指出:“虚拟企业使企业的空间能够根据迅速变化的市场灵活地重构和分合, 从而使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 并使传统的会计主体具有新的意义。”这里所说的虚拟企业和虚拟经济的“虚”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企业的“实”而言的, 并不是绝对的。

五、会计核算期变得多样化

会计核算期是指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 人为地划分为前后连续、时间相等的会计期间, 定期地向有关方面提供财务信息。财务年度报告是我国长期以来最常见的一种报告形式。我国股票市场兴起以后, 股市管理规定要求上市企业定期发布年报和中报, 即年度财务报告和半年期财务报告。近年来又酝酿要求发布季报。就上市企业而言, 它从股市募集的资金所投向的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 也就是重大项目的财务状况也要及时向股东进行报告。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 特别是虚拟企业和虚拟经济的兴起, 会计核算期变得更加多样化。当会计信息成为一种重要资源而使经济活动增加附加值的时候, 即时核算和实时财务报告将成为主要形式, 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

六、电子商务的发展弱化了本位币和币值不变的假设

随着网上银行的出现, 企业 (包括实体企业和虚拟企业) 间的商务活动不再使用物理意义上的货币和单据作为交易媒体, 而是使用“电子货币”和“电子单据”在网上完成交易。电子货币引发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革命和商务支付革命, 使资金以货币信息的形式在企业和银行间高速流转。这种非物质易位的信息流动, 一方面, 使货币变为信息, 极大地弱化了会计记账本位币的假设;另一方面, 电子货币加剧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 使一个国家和企业对货币需求量的掌握和调控变得更加困难。

电子货币使币值不变假设变得难以捉摸, 让企业和企业的财务会计面临更大的货币风险。所谓币值不变假设, 是指会计主体在运用货币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量时, 假设并保持货币价值不变、币种惟一。在网络时代, 不管是对实体企业还是虚拟企业, 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在关注货币所反映的价值信息的同时, 还会关注企业的创新能力、生产能力、人力资源、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等反映企业经营质量的非货币化的其他指标和信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虚拟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币种往往不是惟一的, 而是多币种的。所以关于币值不变的假设已难以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

上一篇:包尔海乡中心学校依法治校管理制度下一篇:别有用心的迟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