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快乐

2024-06-27

写作的快乐(精选七篇)

写作的快乐 篇1

在教改盛行的今天,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作为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我一直在探索, 我认为写好作文的前提是阅读, 因为阅读可以培养语感、拓宽知识面, 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情世故的种种感受。

一.阅读好教材, 打好语言基础

课本是我们学好语文的重要工具。教材中课文的语言大多准确、鲜明、生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熟读、背诵, 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朗读课文时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这样反复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其次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每篇文章都集中反映了作者的一份情感。学生如能准确地把握住文章情感, 读得声情并茂, 就能获得某种情感体验, 或愉悦或忧伤, 或欣喜或憎恨, 这样他们在面对作文题时就会很快形成自己的对某事物的独特感受。

二.阅读课外书, 拓宽知识面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不光要读好课本, 还要加强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课外书的习惯。首先要调动学生读课外书的积极性。一方面让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在学每篇课文之前, 让学生去收集有关本文意外的信息。如“长征之歌”这一专题, 先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历史故事、搜集毛泽东的有关资料。另一方面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 还可以给学生背诵某读物中的一些好的段落, 让学生分享读书的快乐。或介绍某作品中的某个人物事件等, 以引起学生的好奇, 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了兴趣后, 再要求学生制定读书计划, 从时间到内容都要计划好, 并严格执行。最后检验阅读效果。检验的方式有:语言积累大展评、读书心得交流会、同一阅读材料专题讨论等。无论学生有怎样的观点, 教师都应予以鼓励,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课外阅读的快乐。

三.阅读生活, 发现生活之美

相对城里学生而言, 农村学生的生活内容与活动空间要狭窄得多。这也是农村师生抱怨的最多的一点。但事实上, 农村存在着富饶而独特的写作资源。如果我们教师独具慧眼, 善于提醒并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和最大效度地用好这些资源, 那么学生文思定会如泉水般涌动, 笔底纸间定会流动鲜活而富于情趣的文字, 学生将不再苦于无物可写, 而写作也将成为一种享受。第一, 引导学生多观察农村生活的独特之处, 发现农村之美。首先可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乡村的认识, 要让学生知道, 原来陶渊明也想过农家的生活, 孟浩然也想到我们这儿来做客, 而马致远心中深深低吟的小桥流水人家就是我家。想到这些我们的孩子们一定能够对乡村生活重新生出些新的感悟与热爱。其次, 课引导学生认识并观察身边富于乡土特色的资源, 作文时才能恰到好处地为我所用。这里首推的便是乡村少年游戏。爱玩是少年人的天性, 如果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这些绝活也能成文并独具特色, 他们一定能够知无不言。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乡村特有的景物予以观察, 当学生能够用一种新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的家园时, 会有许多欣喜的发现。此时, 田垄、菜畦、水井、耕牛、野花、炊烟等皆可如诗如画般结成文字, 读来自然口舌生香、赏心悦目。第三, 教师也可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校本教材的编辑。主要搜集当地的风土人情, 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分享,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和现在, 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写作的快乐 篇2

在这小学六年生涯中,我读了许多文章,里面的主人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的是《莫泊桑拜师》这篇课文。课文主要叙述了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得到悉心教导的事。福楼拜三次教导莫泊桑的内容是:

1、肯吃苦、勤练习。2细心观察。

3、持之以恒,善于发现事物的独特之处。这篇课文让我认识了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莫泊桑和循循善诱、教导有方的福楼拜。还记得二年级刚学写作。我写的作文像白开水一样普通乏味,让人读了根本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在老师讲怎样写好作文时都会很专心致志地听讲,并从中领悟了许多写作要点。老师在讲作文时生动有趣,举例子时还会比手划脚起来,里面每一个文字似乎都把事例演绎得栩栩如生,让我听了仿佛身临其境。老师对我们说,写作文最重要第一就是要去学习别人的写作、修辞手法,去“借”别人的优词佳句,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第二就是要观察事物的独特之处。老师的话像潺潺流水流进我的心田。而我也去买了各式各样的作文书,就是想充实自己的写作能力。我每天都会如饥似渴地拿出作文书来读上一番。别人笔下的作文惟妙惟肖,让人能从中品味出很多味道。我在作文书中尽情地翱翔,享受其中一个又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但是写作不仅要多读多看,还要多写多练,正如福楼拜所说:“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过。我每天都坚持写作,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详略得当地记录下来。我的作文不再是一张空白的纸,而是一副五彩斑斓的画卷,让人赏心悦目……

快乐中写作 写作中领悟快乐 篇3

关键词:写作;生活;作文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写作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力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就会视写作为一种快乐和需要,从而会情不自禁地写出来。

1.开拓学生广阔的写作空间

不作限制,让学生敞开心扉,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第一步。在一年级下半学期,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就有了写话的愿望,所以,教师应该从那时起开始引导学生写话。在内容、字数、格式上不加限制,让学生感受到写话是很轻松、很愉快的一种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感受写作的快乐

低年级学生非常重视教师的评语,简单的几句评语,可让学生有自信心。从学生写话起,老师都要认真批阅,哪怕只是一句话,也要写评语,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用亲切的语言评价鼓励。

二、联系生活,开启思维的大门

小学生的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是学生习作的“百宝箱”。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会从中猎取感兴趣的写作内容,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会“天天向上”。

1.深入学生生活,挖掘习作资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溜溜球在学生中风靡一时,他们个个玩得精彩绝伦。我也亲自玩了几回,却怎么也玩不好。看来,玩中自有学问,值得一写。我便给学生布置了题为《我玩溜溜球》的小练笔。没想到,学生一见题目高兴得欢呼起来,最害怕写作文的学生也写了300多字,从溜溜球的结构、变化多端的玩法技巧、其中隐含的原理、带给人的乐趣等方面娓娓道来,写得既具体又生动有趣。

2.在生活中体验情感

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的问题是: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简单,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所写的内容没有经历过,有的虽经历过,但是没有什么感受和体验。针对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情感,进而进行细致的作文训练。

一次语文课上,外面下起了冰雹,学生纷纷朝窗户外面望去,表情各异:有的好奇,有的惊讶,议论纷纷,思路无法回到课文中。看着学生心不在焉的样子,我索性让学生放下课本,到窗前仔细观察,有的学生把小手伸到窗外,接着空中落下的冰雹,我问道:“你们手中的冰雹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学生说:“是晶莹剔透的。”有的说:“是纯洁无暇的。”“像一颗颗小水晶。”“还像一颗颗小钻石,它落到我手心里一会就化了。”冰雹过后,我说:“谈谈你们的感受吧。”学生仍处在兴奋状态,都迫不及待地想把心里的感受告诉别人,我又顺势引导学生先进行口头作文,他们述说了小冰雹的样子、同学们观看时的动作、神情以及自己的心情。然后,我抓住最佳的训练时机,让学生及时动笔写作,最后一篇篇行文流畅、语言生动、感情真挚的习作跃然纸上。

3.让学生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写作

题材来源于生活。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习作时在生活的基础上提炼出写作的素材,然后用自己的笔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好作文。

如,学生王逸瑄的习作《砸蒜》这样写道:我伸手抢过妈妈手中的木槌子,信心十足地对着蒜罐里的蒜砸了下去,可滑溜溜的蒜瓣却纷纷蹦到边上,真捣蛋。我定了定神,瞧准了“毫发无损”的蒜瓣,又是狠狠一槌子,可蒜瓣照旧“安然无恙”。哼!我就不信收拾不了你!我憋足了劲用力一砸,蒜瓣依旧,蒜罐倒差点成了“替死鬼”,有两个蒜瓣居然跳到桌子上,还在那里打着旋,好像故意在气我。我有些气急败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乒乒乓乓”乱砸起来。突然,一个蒜瓣像长了眼睛似的,“嗖”地一下射到我的脸上,吓我一跳,用手一揉,坏了,一丝蒜汁揉进了眼里,眼泪像潮水般地涌出来,透过泪水,我定神一看,战果依然平平。

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智慧,体验到创作的欢乐。在快乐中写作,在写作中享受快乐,这不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作文教学永远追求的真谛。

参考文献:

李春芳.在快乐写作中领悟快乐[J].新西部:下旬,2011(12).

让快乐充盈学生的写作 篇4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指导学生作文,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多创设“游乐”的时空,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一)先聊后写

作文和聊天、对话一样,都是为表情达意,能起到与他人交流情感、信息的作用。在课堂中有意地创设一些言语表述、交际的机会,如听老师、小伙伴讲故事,拉家常,聊聊邻里之间的新鲜事;组织“新闻发布会”,朗读新闻,投影图片新闻,出示网上新闻等,使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切实展开,在信息沟通、互补的基础上捕捉生活的“亮点”,形成自己的资料库,有感而发,有话可写。

(二)先做后写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体验更深切。如将小实验与作文练习结合,学生既满足了好奇心,又积累了写作素材。还可尝试小制作、小手工,如利用业余时间种花、种树,观察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观察它们在不同天气、不同季节中的不同情况;查找相关资料,向行家请教有关知识,最后把种植过程中的感受记下来。

(三)先演后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理的学科。所以,欲求成功的教师,当从为儿童特设的境遇里发展儿童的心灵,务使他们情绪丰满,思想绵密,能这么做,才是探源的方法。”其实,教师可以成为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合作表演,模拟“超市购物”“到老师家做客”等,作为作文活动课的材料,之后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台词更生动、更有趣。

(四)先玩后写

组织学生参与“开心对对猜”“成语接龙”“囊中探宝”“成语猜谜”“有趣的‘察颜观色’”“咱们班的‘幸运52’”等游戏,发掘资源,捕捉作文素材,因势利导,让学生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激情、意愿、心态、情绪,进入“想写”“乐写”的境界。

二、对话文本,架设快乐写作平台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开启“对话”之门,架设平台,引导学生与文本沟通,进行心灵的碰撞,迸发智慧的火花。

(一)“仿”中有创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作文教学要和所学的课文紧密联系,丁有宽的“读写结合”就是成功的范例。课文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本,还是作文的样本。一般说来,选入教材的作品,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无不显示出作者各自不同的创造个性。学生在阅读中体察到这些个性,并有所感悟,能从中获取张扬自己个性的“钥匙”,使“读”—“创”—“写”的渠道畅通。就一篇课文而言,读写结合可供选择的点很多,如何选择,使其能与课文的阅读相得益彰,就需要思考。学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可以借用名人有关时间的名言,让学生动笔把心中所想写下来,学习运用语言,在运用中加深体验,做到读写结合。

(二)“改”中有创

吕叔湘先生说:“改写,各种方式的改写,各种范围的改写,实在是作文的最好准备。”改写是一种积累语言的好方法,是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措施。它不但要求记住课文中的内容,还要求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这就需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如教学《新型玻璃》一课,可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自我介绍,上台演讲。这种改写练习,既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又培养了创新精神。

(三)“扩”中有创

由于表达的需要,课文中有的情节写得简单概括,可指导学生扩写、拓展,使之具体详尽。如《少年闰土》中,闰土给“我”讲趣事的这部分,略写了“海边拾贝”和“看跳鱼儿”这两件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补充细节,塑造人物形象,进而表现少年闰土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个性。

(四)“续”中有创

有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延伸课文内容,进行续写。也可从课外摘取一些有趣片断让学生续写。这些与阅读紧密结合的作文训练方法,不仅拓展了语言文字的训练面,而且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潜在的创造力。

(五)“编”中有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事物,激发他们开展想象和幻想”。学生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他们的梦幻生活是美好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是真实生活的倒影,是现实世界的反映。如教学《草船借箭》之后,可让学生把“接受任务”部分排演成课本剧,鼓励学生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可以编出原文不曾有的而又合理的情节和对话。

三、回归生活,拓展快乐写作空间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这是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的观点。只要把学生引向比他们自身生活更广阔、更深入、更真实、更缤纷的世界,让他们去观察,去感受,去探索,创新的种子就会埋入心田,写作的源泉就不会枯竭。而这一切都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因此,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积极乐观地投入生活。生活是创新的原材料,会为创新带来巨大能量。

(一)用眼观察———体察生活现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象牙宝塔式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充满‘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而走进大自然的学生则不然。教师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静态,也观察大自然中那些处于发展、变化的事物和现象,春夏秋冬,风雨雷电,日出日落,等等,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动态,大自然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二)用耳倾听———聆听自然的声音

认识世界,除了用眼睛看,还得用耳朵听。大自然的音响,特别能引起学生美好的联想。淅淅沥沥的春雨,夏日的蝉鸣,青蛙的“打击乐”,蟋蟀在草丛中动听的演奏,敲打着窗棂的秋风……这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学生听到蝉的鸣叫,会饶有兴致地猜想“蝉唱的什么歌”;听到青蛙的叫声,会站在稻田边上,与青蛙亲切“对话”……

(三)用心感悟———体验社会生活

写作的快乐作文 篇5

为什么不是我的“强项”,我依旧那么喜爱写作呢?因为:

写作可以让我吐露心声,抒发情感。当我有一些难以倾吐的话语时,我可以用纸和笔来记下这些心语。

写作可以传递真情。当父亲远在异国他乡时,我时常写日记、书信,把对他的思念和盼望留在字里行间,待父亲归来后,再给他看。

写作可以让我语言流畅、思维敏捷。当我在写作时,我也在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更重要的是,写作可以让我更加热爱生活。当我在写作时,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触摸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抒发我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对学习的领悟,对真理的求索,让我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写作让我受益无穷,生活中永远都充满着快乐。所以,请大家一定要抽出一点时间来记下你的所思、所言、所感、所悟,记下你身边的点点滴滴,让写作充实你的知识,陶冶你的情操,增加你人生的色彩。

让我们一起来写作吧!

我写作,我快乐!

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 篇6

关键词:作文档案袋;习作过程;习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1-0025-02

对于作文的评价方法,长久以来都比较单一,也比较偏面,只注重结果,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学生习作的过程。评价方法一般都是在学生写的作文上画些符号,写些评语,打个成绩。然而,仅这样做最多只能算是批阅,怎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有效的、综合性的评价呢?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发,特别是给学生建立写作档案袋这种评价方式,能较全面地评价学生写作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过程,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一、确定写作方向,建立写作档案

建立写作档案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还是很有讲究的。别的不说,光是作文的门类就非常多,有侧重写人的,有侧重写事的,有侧重写物的,有侧重写景的;既有写实的观察作文,还有充满幻想的想象作文。如果在建立写作档案时不进行分门别类,什么都做,那工作量是大得不可想象的。最终导致的结果将很可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做一些表面文章,就是浅尝辄止,没法深入。所以在引导学生建立写作档案之前,首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兴趣和特长为自己的写作档案确定一个大的方向。比如,有的学生喜爱旅游观光,特别流连于大自然美景,可以建议他们建立的写作档案应侧重于写景类;有的学生特爱幻想,特别喜欢读童话故事和科幻文章,可以建议他们建立的写作档案应侧重于想象作文类。当然,如果有的学生学有余力、自主学习能力强,也应鼓励他们多建立几类写作档案,以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二、搜集写作素材,丰富写作档案

如果写作档案中就只有几篇作文,那显然是太贫乏了,也就没有建立写作档案的必要。因为写作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要条件就是解决写作素材的问题,而且还要尽量做到使学生写作档案中的素材像一眼活的泉水,常流常新。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写作档案表层,还应看到档案中的东西是不是丰富,有没有更新,可用的东西多不多?为此,平时在教学工作中就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收集写作材料,以备不时之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收集素材呢?

1.结合课文教学“抛砖引玉”。

有时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值得学生仿写练笔的文字段落,我就设计专题来鼓励学生与“大作家”一争高低。这样一来,既为学生提供了竞技场,同时又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学了杜牧的《山行》,孙浩同学不甘示弱,要用现代文形式写出《山行》,与诗人叫劲呢!其中写道:“……细看,原来是枫叶红了,红得那么艳丽,那么耀眼,令人好生羡慕。在夕阳的映衬下,枫叶闪闪烁烁,夹杂着一丝丝奇异的清香,心中的不快随着梦幻般的香气消散。不敢触碰,怕惊动了树上的落鸟儿,不使神圣的自然美景留有一丝的遗憾。陶醉,赞叹,喜悦,顿时充满心房……”此文虽算不上精练,但学生敢于挑战的精神值得鼓励。学生对《赤壁之战》中的几个人物颇感兴趣,学完课文,我适时建议:时空倒流,回到那个时代,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第二天,学生呈上了许多自己的想法,有《曹操,我想对你说》、《给曹将军的几点建议》、《在赤壁之战后的总结大会上》……篇篇个性飞扬,妙趣横生。

2.利用社会热点展开讨论。

生活是最好的写作素材,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要让学生时时关注生活,所以我经常适时地鼓励学生就一些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在档案袋这块平台上展开论谈。如社会热点尤其集中——奥运会、汶川地震、金融危机、甲型流感等等。每一次的热点问题在学生的档案袋中都有记载。有的是一句话,有的是一段,基础好的还写了“长篇大论”。就在中国举重队员在北京奥运会上连连勇夺金牌时,李东旭在档案袋中写道:“……其实做任何一件事,想取得成功,就一定要拼搏。正如一首歌所唱的那样‘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瞧,把歌词都用上了,增添了不少色彩和情趣。

3.从广泛的阅读中汲取养分。

学生的写作思路不可能永远畅通,摘抄、鉴赏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克服无话可说的匮乏感,又能帮助学生把读写很好地结合起来,所以我经常鼓励学生进行大量有意义的阅读并利用档案袋进行有目的的摘抄,当然还要对摘抄内容做出评价或进行仿写。每天利用30分钟让学生阅读中外名人佳作,挑选合适的文章进行全班讨论,从中获取写作题材,积累好词佳句,提高写作水平。长此下来,有的学生已养成每天一读的好习惯,还常常写些读后感放进档案袋。其实,还有很多方式可以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只要我们能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发现,那么作文档案袋就会成为芳香四溢的“百花园”。

三、多方参与评价,升华写作档案

写作档案中有作文,有许多供写作用的素材,简直就是一个小型资料库了。但光有这样的资料库还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还必需对作文和素材进行评价,评价作文是为了获取作文知识、提高作文水平,评价素材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素材进行筛选和整合的能力。因为学生写出的作文和所收集的素材很有可能会出现偏离原先建立写作档案时的定向,那就牵涉到如何评价的问题。为了使评价能做到中肯、客观,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水平,达到激励的作用,就应广开言路,调动多方面的评价体系,运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就评价主体而言,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家长评、小组评等,评价方法可以是口头或书面表扬,精彩的篇、段可上校刊、上墙报、诵读、传阅,给家长送喜报,给学生发荣誉证书等,力求在评价中培养学生作文的欣赏能力、组织材料的能力、对素材进行鉴别和筛选的能力及整合能力。例如,在一个学生的写作档案中,大家对她的一篇习作是这样评价的。

学生作文:

雀巢可俯而窥

严旭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一幅无意间发现的图画,一段亲密无间的情感,构成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天姐弟两人来到窗户前,看到一幅大好风光,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有几朵白云,柳树正梳理着自己细长而柔软的头发。看到这,姐弟俩迫不及待地打开窗户一看,除了绿油油的草地和漂亮的盆景之外,你猜,他们还看到了什么?只见两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在滴溜溜的转,啊!是两只小鸟!这真是叫人惊诧,本来就喜欢小鸟的姐弟俩更是欣喜若狂,这简直是喜从天降!从此,姐弟俩就精心呵护这两只小鸟。早上,姐弟俩会趴在窗户上喂小鸟吃的,每当此时,小鸟总会唧唧喳喳的叫,好像在为姐弟俩唱着美妙绝伦的歌曲;中午,姐弟俩会准时喂小鸟水喝;滴滴清水为小鸟带去丝丝凉爽;傍晚,姐弟俩就会和小鸟一起嬉戏,你追我,我追你,这是一幅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哪!

秋天来临了,小鸟要飞回南方了。姐弟俩和小鸟依依不舍的分离了……

自己评:我在这篇作文中了写了一个令自己很满意的排比句:“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一幅无意间发现的图画,一段亲密无间的情感,构成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我很佩服我自己。

同学1评:你的作文题目和图画的题目一样,可以自己另起题目,不如改成“富有诗意的画面”更好。

同学2评:你作文的句子很优美,表达的意思也很明白,有一些词语用得恰当又新颖。如 “梳理、绿油油、美妙绝伦、依依不舍、欣喜若狂”等。

妈妈评:孩子,你的作文我读了后觉得很好,给你打个90分,另外你自己再看看,有些词语可否改一改,有没有用错的标点或错别字。

老师评:读了你写的作文,老师仿佛感到亲身经历了一个令人难忘的与鸟同乐的场景。努力吧!只要坚持,就可以写出更好的文章。这是我的期待。

四、展示、汇报、交流,共享写作档案

学生的写作档案有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在引导他们不断地向精品方向发展外,还要鼓励他们把写作档案拿出来与他人共享。特别是对于那些较好的写作档案,可举行展览活动,给其他同学起示范作用。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谈体会,说做法,取长补短,达到写作档案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综合水平。

快乐写作教学法的运用 篇7

一、唤起学生写作激情

让学生对写作充满激情是快乐写作教学法的最基本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唤起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生活充满激情。学生只有对生活充满激情,才会对写作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明白写作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写作离不开学生的真实生活,它是陶冶情操的过程,是抒发情感的途径,是学习与生活的必需,是所有人都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写作教学的目标并不是培养出几个作家,而是培养所有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写作水平的高低不仅代表语文水平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创造水平。

写作可以为生活增添色彩,是生活本身。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像热爱生活那样去热爱写作,将学生对生活的热情赋予写作。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感受生活带来的快乐,并将这份快乐体现在自己的文章中。教师教学时可以少一些经验与点拨,多与学生一起进行写作,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教师所讲解的写作技巧与经验就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共同创作,在班级黑板报、校园专栏中展示,供学生与教师欣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给予学生自主权

写作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过积累大量的素材,融入自己的情感后才能够写出好的文章。因此,这个过程能否顺利进行依赖于学生的主动性。倘若学生对写作提不起积极性,那么写作水平就很难有所提高。因此,教师应当唤起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其语文水平。倘若教师只是强硬地布置写作作业,将写作变成一项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学生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那么他们就很难写出优秀的文章。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使学生真正愿意写作,这样他们才会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才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实现写作教学的目标。

例如,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多预备一些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使其能够写自己想写的。教师可以给出“美丽的流行,永恒的经典”“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在细微中寻找大千世界”“风雨中那把伞”等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要求学生可以在两节课内完成,也可以在三节课内完成;可以写一篇,也可以写多篇。这样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还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自主性写作,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写作形式,也不强制规范写作时间。由于不同学生的经历也不相同,他们平时所积累的素材也一定会有所差异,写作时融入的情感也各具特色。所以,需要在一个特殊的节点上让他们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论是日记还是随笔都可以。

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关注社会实践,用心去领悟世界的美好。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写作技巧、写作模式,并且引导他们注重素材的积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思考、去表达,从而逐渐提高其写作水平。

三、提高学生写作信心

学生的潜意识会对完成任务的概率进行评估,当概率达到百分之五十时,他们就会对此项任务产生信心,也会同时表现出热情与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得学生对写作充满信心,这样才能够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还应当充分尊重学生所写的文章,倘若对其提出太过严格的要求,或者予以过分的批评,那么学生的信心就很难被激发出来。

例如,在进行以“活在当下”为题目的作文教学中,如果学生所阐述的内容过于肤浅,教师就可以适当地对他们进行深层次的引导,让学生加深作文写作的思想深度,而不是单纯地指责学生写作内容没有深度。

教师要努力维持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于成绩有所提高的学生予以高度的表扬,针对表现不是特别好的学生予以激励。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学生互相评价的方式,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写出优秀的文章。

上一篇:监督原则下一篇:高校学生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