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发展

2024-06-26

食品科学发展(精选十篇)

食品科学发展 篇1

科学的回应:鉴于食品科学在解决以上众多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作用, 学术界更加倾向于将食品科学看作是介于农业科学、营养科学和行为科学之间的完整系统。对于食品安全问题, 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 包括生物技术、营养、行为科学、化学、物理分析、信息技术、工程科学和加工技术的通力协作。

1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是一个发展非常活跃的领域。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技术对于解决食品短缺问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转基因植物和应用其他生物技术生产的农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除了植物原料越来越具有抗虫害能力外, 提高干旱、盐碱地的收成, 要求植物原料更具高含量的营养成分, 如维生素、胡萝卜素和抗过敏等, 这些需求已经成为全球基因工程的重点。世界范围内基因工程关注的焦点是:植物对害虫侵害的抵抗力, 以及对干旱、盐碱土壤和不理想的储藏条件的抵抗力;提高植物营养物质含量就意味着产量的提高, 高浓度的维生素、胡萝卜素, 低含量的过敏物质都是我们关注的方向。不久的将来, 具有药物功能的植物和含有高浓度纤维素酶和磷脂酶的专供动物饲料用的植物也将大范围种植。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这些必将会成为现实。然而, 转基因食物的弊病也在逐步显现, 关于转基因食物的利弊的争论也在日益激烈。

还有一个领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就是改良的植物和微生物作为食品添加剂。该领域的先驱应该首推医药领域的类似盘尼西林的抗生素。在食品领域, 生物技术应用较广的有食品风味剂、食品保鲜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和胶凝剂等。特别是在葡萄酒、啤酒、面包、香肠、干酪、糖浆和相关产品中使用的酶制剂活力的使用上, 生物技术更是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新型的酶制剂可以在极限的温度、酸度和压力的条件下保持很高的活力。如一些酶可以在冰点或120度的温度下保持活力, 还有的酶可以在p H值为2的高酸度或p H值为10的高碱度的条件下反应。高压实验是指一些特定的酶类可以在几千帕的压力下保持高活力。使得生物工程应用显著化的是分析领域。已经开发出相当数量的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免疫学分析生物传感器, 如应用于检测巴斯德杀菌或灭菌工艺效果的以及生产无过敏物质食品中用于检测过敏物质的DNA检测器。应用较广的是用于检测沙门氏菌的免疫学分析方法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分析仪。免疫实验和电子方法的结合就很有趣, 如利用压电电子手段探测沙门氏菌。

2 营养和行为科学

食品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更加关注新型大米、谷物和调料的生理学价值及加工对其的影响, 关注特殊植物品种的医学价值, 以及适用于不同消费群体 (如婴儿、年轻人、老年人、运动员等) , 能满足特殊需求的产品。食品企业越是重视为特殊人群生产特定的食品, 其市场份额就会越大。特殊消费群体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如病人的处方食品, 像低脂肪的比萨饼和不含坚果等的低过敏食物等, 专门为运动员设计的可以减轻赛前紧张的食品, 还有一些由于食品导致的疾病 (如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和食源性过敏等) , 可以通过控制饮食而达到治疗效果。在当今社会, 这些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满足特殊食品和技术的需求已经是无法回避的趋势, 甚至用于抵抗癌症和具有自动免疫功能的食品也将上市。

3 化学分析

化学领域的进步对于食品科学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化学试验能够检测产品中的不明物质及其重要组织成分, 以指导工艺控制并将食品的生产导入全新的领域。在线控制可以被整合到食品加工过程中, 对于受污染食品的安全要求也将更加严格, 这必将促进对消费者的安全保护作用。化学对于食品生产产生作用的另一个领域是风味工业中特殊分子物质的开发。此技术的奇特结果只有在采用了独立传感器感应系统后才有可能实现, 当然还必须辅助以发达的计算机技术。

4 信息技术

IT技术已经改变了现代食品科学和食品技术的面貌。如果我们认真审视一下食品科学, 就会发现食品科学领域已经没有一块领地不受到计算机技术的影响了。特别是在食品分析过程中, 如果没有计算机, 那将是不可想象的。光谱研究、图像分析、量热学和流体学等领域都必须借助于计算机。食品技术的革命在于计算机在工艺控制、工艺策划和组织及逻辑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同全球范围内的货物和人员的流动一样, 现代食品贮藏和分配如果没有计算机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科技的各专业系统, 如啤酒和火腿肠的生产以及灭菌和巴氏杀菌等工艺。人工智能计算机还可用于模型产品的设计, 包括包装材料和饮食设计等, 如新鲜果汁或蔬菜等的包装。人工智能计算机将会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如在恰当的时间冷却啤酒以及恰当地从食物中摄取热量。

5 工程科学和加工技术

工程科学是食品科学的另一个重要接口。工程科学极大地改善了食品技术和食品工艺的面貌。这些食品工艺包括:高压处理、高强度电子脉冲磁场、欧姆加热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渗透干燥处理、高压水切割、膜乳化、智能包装和先进工艺控制等。

有些新技术早晚会进入工业领域, 还有一些也许永远不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新技术的出现必将会对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秀.简论食品科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4)

食品药品监督局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 篇2

一、继续深入学习。(分值5分,实得5分)

利用每周五的固定学习日及党团活动日、星期六课堂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集中学习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以及吴建民同志在中共高密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吴建民同志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李连成同志在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等会议精神。学习后,党员干部进行了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要认真深入扎实的开展活动,结合单位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将学习中取得的成果运用到工作中,突出特色;要深入基层,带着感情为民服务,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分析检查阶段,每名干部职工记录了4000余字的读书笔记,撰写了3篇心得体会。

二、搞好总结转段。(分值5分,实得5分)

5月4日,我们召开了转段动员大会,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许宝国同志作了动员讲话。会议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到分析检查阶段承前启后的重要性,正确把握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切实加强领导,从有关学习实践活动能否真正取得实效、党员干部能否受到教育、各项工作能否得到促进、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的高度,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抓好分析检查工作。结合这次学习动员会,会议还传达了市转段会议上吴建民书记的讲话精神。通过学习动员,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了对分析检查阶段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了这一阶段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三、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分值25分,实得25分)

1、在召开民主生活会前,我办通过电子邮箱、设置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本单位干部职工,监管相对人等社会各界群众对领导班子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做到“四个延伸”和“五个不过头”。对征求到的43条意见建议,合并归拢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强化作风建设等8大类。

2、党组书记、局长许宝国同志与其他班子成员及分管科室负责人分别进行了谈心交流,其他班子成员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相互谈心、相互征求意见,通过谈心沟通思想,交换看法。在班子成员、党员、干部职工之间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面对面”的谈心活动。谈心过程中,坚持坦诚相见,推心置腹,彼此敞开思想,用心对话,互相帮助,增进了解,谈思想、谈工作、谈发展、找差距、促提高,共同探讨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实质性问题。为开好民主生活会打好思想基础。

3、召开了预备会议,传达学习了关于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精神,并提前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党组成员认真做好准备,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围绕全局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班子成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挑刺、不栽花,深挖细掘思想根源,制定扎实有效的整改措施。班子成员均撰写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发言材料。

4、5月20日,组织召开了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每位党员结合个人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深入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决心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上来。

四、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分值25分,实得25分)

1、在查找自身问题和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班子成员在初稿形成后,从查找问题是否准确、分析问题是否透彻、措施是否实在等方面再次分析修改,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稿)。

2、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征求意见。在民主生活会前,将《高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表》通过各种渠道征求意见,并将征求到的意见及时、真实的反馈给班子成员。

3、《高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从初稿、评议稿到定稿,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宝国同志全程主持报告的撰写工作,对相关工作亲自靠上,保证了撰写质量。

五、组织群众评议。(分值15分,实得15分)

1、组织好群众评议。6月11日,召开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座谈会。共有45人参加评议。

2、将分析检查报告发放到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管相对人及本局干部职工,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最后,经过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建设,几易其稿,形成了《高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定稿)》

3、对《高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情况,在全局干部职工和部分监管相对人之中进行了通报。

六、坚持边查边改。(分值10分,实得10分)

1、针对征求到的意见,不等不靠,边查边改,能够立即整改的马上行动,相继制定了《量化考核实施意见》、《监管区域化实施方案》等文件,并新聘请了28名廉政监督员,使各项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了学习实践活动为民办好事实事台帐。一是在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活动中,督促各食品监管部门在企业中推广食品添加剂使用“一承诺两台帐”制度,确保食品生产企业购进有验收,使用有记录,进一步提高了对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快速追查溯源能力;督促环节部门在举办食品添加剂知识培训班的基础上,加大市场抽验频次和力度,各环节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3500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餐饮单位近2000家。在潍坊市政府组织专项整治督查活动中,我市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果得到了督查组的高度评价。二是确立了药品回收制度,在定点药店设立了回收箱,对过期药品进行了回收,保证了公众安全合理用药。三是采取进一步帮助医药企业融资,为彩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过桥资金提供了保障。四是联合公安、工商部门开展了整治集市非法经营药品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卫生、计生部门开展了非法行医、违法经销终止妊娠药品、避孕器具等专项检查活动,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五是对我市药品市场予以全面、彻底放开,全方位引入激励竞争机制,促进药品经营企业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同时,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药品经营企业初审标准,对拟开办的药品经营企业,由我们与卫生、劳动部门一起实行并联初审,确保药品经营质量。

对于立即整改有难度的问题,建档备查,实行销号制,在发展过程中逐一解决。目前,我们上报的为民办实事的6项内容已经办结2项,3项正在紧锣密鼓地办理当中。

2、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大力改革创新监管机制、确保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一是制定出台了《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初步实现了监管任务区域化,监管责任明细化,工作职能一体化。二是制定下发了《绩效量化考核实施意见》,对能够实施量化考核的考勤、学习、卫生等工作坚决量化,对不能够量化的组织协调、积极性发挥等工作实行细化,力争破解责、权、利不对称,干好干坏一个样,平推平拥等难题。同时,把工作业绩与适当的物质奖励挂起钩来,让个别不想干事的人不仅在政治上受影响,在经济上也要受损失,从而激励先进,鞭策落后。

七、十个一活动(分值5分,实得5分)

分析检查阶段,我局继续大力开展十个一活动,认真查找不足、拾遗补缺,在提升质量上动脑筋、在全员参与上做文章,保证了“十个一”活动的开展质量。

八、搞好活动宣传。(分值10分,实得9分)

先后在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务网、高密市学习实践活动工作简报上发表各类信息稿件8篇,既宣传了我局的好做好、好经验,又提高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小议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的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食品科学;发展方向;食品安全;生物技术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公共健康的主题之一。WHO(国际卫生组织)已经将食品安全问题作为 11个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WHO决议督促各国尽快完善作为国家健康机制必不可少的食品安全的各项政策,提供充足的资源来建立和强化各国的食品安全,包括针对减少食源性疾病之系统的和可持续的预防措施的开发和应用。食品科技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学的回应:鉴于食品科学在解决以上众多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作用,学术界更加倾向于将食品科学看作是介于农业科学、营养科学和行为科学之间的完整系统。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生物技术、营养、行为科学、化学、物理分析、信息技术、工程科学和加工技术的通力协作。

1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是一个发展非常活跃的领域。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技术对于解决食品短缺问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转基因植物和应用其他生物技术生产的农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除了植物原料越来越具有抗虫害能力外,提高干旱、盐碱地的收成,要求植物原料更具高含量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胡萝卜素和抗过敏等,这些需求已经成为全球基因工程的重点。世界范围内基因工程关注的焦点是:植物对害虫侵害的抵抗力,以及对干旱、盐碱土壤和不理想的储藏条件的抵抗力;提高植物营养物质含量就意味着产量的提高,高浓度的维生素、胡萝卜素,低含量的过敏物质都是我们关注的方向。不久的将来,具有药物功能的植物和含有高浓度纤维素酶和磷脂酶的专供动物饲料用的植物也将大范围种植。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这些必将会成为现实。然而,转基因食物的弊病也在逐步显现,关于转基因食物的利弊的争论也在日益激烈。

还有一个领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就是改良的植物和微生物作为食品添加剂。该领域的先驱应该首推医药领域的类似盘尼西林的抗生素。在食品领域,生物技术应用较广的有食品风味剂、食品保鲜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和胶凝剂等。特别是在葡萄酒、啤酒、面包、香肠、干酪、糖浆和相关产品中使用的酶制剂活力的使用上,生物技术更是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新型的酶制剂可以在极限的温度、酸度和压力的条件下保持很高的活力。如一些酶可以在冰点或120度的温度下保持活力,还有的酶可以在pH值为2的高酸度或pH值为10的高碱度的条件下反应。高压实验是指一些特定的酶类可以在几千帕的压力下保持高活力。使得生物工程应用显著化的是分析领域。已经开发出相当数量的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免疫学分析生物传感器,如应用于检测巴斯德杀菌或灭菌工艺效果的以及生产无过敏物质食品中用于检测过敏物质的DNA检测器。应用较广的是用于检测沙门氏菌的免疫学分析方法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分析儀。免疫实验和电子方法的结合就很有趣,如利用压电电子手段探测沙门氏菌。

2 营养和行为科学

食品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更加关注新型大米、谷物和调料的生理学价值及加工对其的影响,关注特殊植物品种的医学价值,以及适用于不同消费群体(如婴儿、年轻人、老年人、运动员等),能满足特殊需求的产品。食品企业越是重视为特殊人群生产特定的食品,其市场份额就会越大。特殊消费群体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如病人的处方食品,像低脂肪的比萨饼和不含坚果等的低过敏食物等,专门为运动员设计的可以减轻赛前紧张的食品,还有一些由于食品导致的疾病(如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和食源性过敏等),可以通过控制饮食而达到治疗效果。在当今社会,这些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满足特殊食品和技术的需求已经是无法回避的趋势,甚至用于抵抗癌症和具有自动免疫功能的食品也将上市。

3 化学分析

化学领域的进步对于食品科学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化学试验能够检测产品中的不明物质及其重要组织成分,以指导工艺控制并将食品的生产导入全新的领域。在线控制可以被整合到食品加工过程中,对于受污染食品的安全要求也将更加严格,这必将促进对消费者的安全保护作用。化学对于食品生产产生作用的另一个领域是风味工业中特殊分子物质的开发。此技术的奇特结果只有在采用了独立传感器感应系统后才有可能实现,当然还必须辅助以发达的计算机技术。

4 信息技术

IT技术已经改变了现代食品科学和食品技术的面貌。如果我们认真审视一下食品科学,就会发现食品科学领域已经没有一块领地不受到计算机技术的影响了。特别是在食品分析过程中,如果没有计算机,那将是不可想象的。光谱研究、图像分析、量热学和流体学等领域都必须借助于计算机。食品技术的革命在于计算机在工艺控制、工艺策划和组织及逻辑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同全球范围内的货物和人员的流动一样,现代食品贮藏和分配如果没有计算机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科技的各专业系统,如啤酒和火腿肠的生产以及灭菌和巴氏杀菌等工艺。人工智能计算机还可用于模型产品的设计,包括包装材料和饮食设计等,如新鲜果汁或蔬菜等的包装。人工智能计算机将会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在恰当的时间冷却啤酒以及恰当地从食物中摄取热量。

5 工程科学和加工技术

工程科学是食品科学的另一个重要接口。工程科学极大地改善了食品技术和食品工艺的面貌。这些食品工艺包括:高压处理、高强度电子脉冲磁场、欧姆加热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渗透干燥处理、高压水切割、膜乳化、智能包装和先进工艺控制等。

有些新技术早晚会进入工业领域,还有一些也许永远不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新技术的出现必将会对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秀.简论食品科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食品科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篇4

食品作为一项人类生活中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必需品, 与人类的健康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人类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一切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都来自食品,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非比寻常的意义。由于人们对于食品需求量过大, 推动了食品行业飞速发展, 在当今社会, 食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食品科学是一个综合性能很强的学科, 其中包含了生物学、医学、化学等各学科, 笔者运用理论与实际应用操作相互结合的思想, 研究食品的各种不同性质以及影响因素。

食品科学的昨天

由食品科学的历史可以看出, 从原始的农学教育到当今社会的食品科学教育, 许多高等院校科学研究院都经历了食品科学的变革。大部分的食品科学源于农学, 而还有众多食品科学源于医药学、化学等领域。在食品科学的早期, 有关食品的研究全部都归类为化学、医学等领域, 1940年以后, 有更多的学科参与到食品科学的研究, 如食品中最常见到的包装。而在20世纪50年代初, 食品科学则隶属于轻工业。20世纪90年代初又将食品科学与农学重新联系在一起。一直到现在, 我国食品科学不断发展, 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从我国食品发展的历史来看, 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在20世纪以前, 我国食品科学的初期发展是指在1902年创办的中央大学农产与制造学科, 以及后来在吴淞水产学校创办的水产制造学科, 而正式建立则是在1940年, 当时十多所院校都设有与之相关的学科。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处于20世纪5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初, 在经过全国高等院校的调整后, 很多学校开始独立设置食品类相关专业。例如在1952年山东农业大学 (原山东农学院) 设立了农产品的贮藏与加工等相关专业, 1981年, 杭州商学院、天津商学院等高校都设置了相关食品专业。在这一阶段食品科学渐渐被人们了解, 有了一定地位。

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处于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 在80年代初, 国内大部分院校都建立了与食品相关的专业, 食品科学在不断被普及, 被认可。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食品科学处于发展的第四阶段, 在这个时期, 不仅大部分高校都设有相关专业,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西北科技大学率先设立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设置相关专业, 受到了众多学生的青睐。

食品科学的今天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食品科学以及相关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时蔬和肉类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 并保持至今。我国农产品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食品工业的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的衡量。而在食品行业大力发展的同时, 我国也加大对此的资金和科研投入, 不断挖掘相关的科研人才。在国家的“十一五”计划中, 有关食品科学的研究课题高达108个, 设置了9个不同的食品项目, 其中包括食品加工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特色果蔬食品的保鲜技术研究等相关内容。

食品科学的明天

现代食品一般有即食性、贮藏性、流通性、简便性等优点, 由于人类的需求, 我国食品工业正在从量到质进行改革, 这就要求在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加工与保鲜等技术上不断进行创新。目前, 研究的主要方式是跨学科和专项计划的组织方式, 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依赖于各个不同领域的合作。为了满足生产和社会的需要, 食品行业必须通过与其他学科进行互相融合, 进行优势互补, 来推动食品科学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食品科学发展的未来方向。

人造食品

近年来, 在日本、欧美等国家比较盛行人造食品, 人造食品主要是指人造鸡蛋、人造火腿、人造虾等。在日本, 科学家通过对猪皮的加工处理生产出人造海蜇皮, 这种食品与天然的海蜇皮看起来并无二异, 并且酥脆可口, 畅销海内外。它的市场前景广阔, 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昆虫食品

当提起昆虫食品时, 很多人都会感到可怕、恶心。其实昆虫里面富含多种蛋白质, 而昆虫在世界上的总量占据4/5, 不仅如此, 昆虫体内还含有丰富的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昆虫常年生活在地表中, 因此, 体内含有一种特殊的抗菌肽, 其对细菌、病毒等有很强的抑制效果。现在, 有很多蚕蛹食品、蝎子食品等都已成为美味佳肴, 这也是食品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合成食品

利用生物学中的遗传变异与固定基酶创造出来的合成食品也将会受到人类的欢迎, 它与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天然食品没有区别。依靠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食品有很多, 例如牛腿、牛筋、牛肝等。

食品科学课件 篇5

1、观察新鲜食物与晒干食物,比较他们的不同。

2、观察、判断晒干食物被热水泡过后的变化,了解食物的若干种保存方法。

材料创设:

人手一个一次性的杯子、菜干、萝卜干、白木耳、黑木耳、紫菜若干,新鲜的青菜、萝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品尝萝卜干,与新鲜的萝卜比较。

1、说说吃的是什么?是用什么做的?

2、比比萝卜与萝卜干的不同。

二、看看菜干,与青菜进行比较。

1、这是什么呢?

2、比比青菜与菜干的不同。

三、问答

为什么要把新鲜的青菜和萝卜变成干干的菜干和萝卜干?

四、回忆

生活中吃过哪些食物也是晒得干干的?教师分别出示幼儿讲到的黑木耳、白木耳、紫菜。

五、它们都可以吃,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我们怎么吃呢?(幼儿讨论)

六、观察浸泡过程,进行判断。

1、把它们放在水里泡,会有什么变化呢?

如果变大,会变得怎么样大呢?(幼儿判断)到底和你们说的一样吗?我们来试一试吧。

2、幼儿自由选择食物,亲自用热水、冷水来浸泡,观察食物在水中逐渐膨大的过程,推断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3、冷水泡的与热水泡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科学解读食品“保质期” 篇6

何为食品保质期?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有关标准规定,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保质期由厂家根据生产的食品特性、加速实验或测试结果进行确定,相当于企业针对产品对消费者给出的承诺——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

据专家介绍,保质期由两个元素构成,一为贮存条件,二为期限,两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贮存条件必须在食品标签中标注,通常包括: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如果产品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会缩短,甚至丧失安全性保障。因此,保质期不等于最后可食用时间。在保质期过后,也许一些食品从安全性角度仍是可以食用的,但它的品质可能有某种程度的下降。比如说,冷冻食品过期之后,致病菌可能没有超标,煮后吃下去也没有造成不良反应,但由于存放时间太长,风味、口感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味道不新鲜,维生素含量也有下降,脂肪可能发生轻微氧化。又比如,酸奶、乳酸菌饮料等过期之后如果颜色、状态、风味正常,仍可饮用,但其中活乳酸菌的数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可能会失去部分保健价值。

各类食品的保质期

一般来说,易腐败、易氧化的食品对保质期的要求更高,水分活度比较高、蛋白质、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食品过了保质期更容易出现质量隐患,但不一定会产生危害,需要检验才能确定。而由于微生物、氧化或金属离子等超标或脂肪酸败引起的变质食品食用后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肉制品、食用油和鸡蛋这三类食品尤其应注意保质期。

肉制品营养丰富,在长期保存过程中,肉中的细菌会利用肉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增殖,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导致肉品腐败变质,同时存在致病菌增殖的安全隐患。有些细菌本身还会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可能会危及人体健康。除了细菌增殖导致疾病外,蛋白质自身的腐败也会致病,如可产生胺类、吲哚、硫醇、硫化氢等小分子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过期的食用油,通常会出现油脂酸败现象,在酸败过程中会产生其他的有毒物质,比如过氧化物。油脂酸败后,加热时烟大、呛人,其中含分解物环氧丙醛等,食用后易中毒,使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现象。

普通鸡蛋的保质期有限,如果存放时间过久,蛋清中本来存在的杀菌素逐渐消亡,各种微生物逐渐侵入鸡蛋内生长繁殖,最后使蛋内成分完全腐败、变成流质。经过这一过程后,鸡蛋中除残存的蛋白质、脂肪外,还可能产生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变质的鸡蛋,就算经过煮熟、油炸也不能食用。

消费者容易忽视哪些食品的保质期?

在所有食品当中,消费者比较容易忽视保质期和保质条件的是速冻食品和各种需要冷藏的食品。如果一种食品不能在规定的条件下储藏,保质期就不算数了。比如说,酸奶明明应当冷藏,如果在室温下出售,它的真实保质期就会大大缩短。

冷藏食品往往并不能全程在包装上标注的冷藏温度下储藏,如果这样,就会提前过期,比如熟食等。同时,冷藏的肉类熟食、豆制品、凉拌菜等也有可能被换过标签,明明是头一天做的,却贴着当天制作的标签。如果消费者不提高警惕,觉得还在保质期内,不经加热就直接食用,就有致病菌或细菌总数超标,甚至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危险。

冷冻食品都写着-18度下保质多少个月,实际上它并没有办法做到在运输中和超市里完全保持稳定在-18度下。冰柜是开口的,直接与室温的空气接触,还有很多人在翻动,所以它们几乎毫无悬念地会提前过期,风味口感发生变化,就不再值那么多钱。因此,购买这些速冻食品时,不要到临界期再买,还是买那些最新出厂的产品比较放心。

食品科学发展 篇7

1 食品科技史中的四个里程碑

从茹毛饮血到燧木取火, 从原始蒸煮到美味佳肴, 以及罐藏食品的出现和现代营养学的建立是食品科学史中的四个里程碑。

2 二十世纪末的食品

2.1 二十世纪末食品发展的总趋势

二十世纪后期, 人们开始从健康、卫生、营养、科学的角度注重食生活, 过去高能量、高脂肪、低纤维等引起心脏、血管、消化道等疾病的食品用量逐渐减少-食品发展的总趋势表现为:高质量低热卡食品;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食品;方便食品;保持自然体系食品;强调“天然”组分食品;单一组分含量丰富食品;微波制品和高档次包装食品。

2.2 微波热处理食品

传统的食品加热方法是表面热交换, 传热速度慢, 受热不均匀, 制品营养破坏严重, 且热交换器表面易积垢, 清洗困难。九十年代, 人们开始使用微波加热, 微波加热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从高频发射极随机发生, 如家用微波炉;另一种是APV磁控方式, 从高频发射极产生恒场强, 食品能受到均匀的磁场强作用。微波技术开发后, 被广泛用于食品的调和、融冻、干燥、加热、焙烤、杀菌等方面, 经它处理的食品不仅受热均匀, 而且在结构、营养和感官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产生高的附加值。

2.3 辐射食品

用射线 (如Co60-γ射线、Cs187-γ射线、X射线、电子射线等) 辐照能够杀死霉菌, 抑制酶的活性, 推迟果蔬成熟期, 对延长食品货架期和贮藏保鲜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卫生方面来看, 辐射可杀死或显著减少肉类、菜类和淀粉等多种制品中的致病菌或腐生菌;辐射还能抑制土豆、洋葱、萝卜等的发芽, 防止谷类及其它贮品的昆虫侵害。

3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食品

根据二十世纪末世界食品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人造食品、方便食品、变态食品、水产食品、绿色食品、昆虫食品等得到了迅速发展, 它们已成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主要食品。

3.1 人造食品

近年来人造食品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发展迅速。美国人造食品年销售额达23亿美元, 人造肉产量达45万t, 占肉类产品总量的20%左右, 人造黄油占黄油用量的60%。美国生产的人造鸡蛋、人造鱼子、人造火腿、人造虾已成为家常菜肴。日本人以猪皮为原料生产的“人造海蜇皮”, 不仅外观与天然海蜇皮一模一样, 且鲜脆可口, 畅销国内外。俄罗斯人用8种有机物合成人造胡椒, 香味与天然胡椒几乎一样, 已获准在食品工业中使用。专家们指出, 人造食品前景广阔, 它将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2 昆虫食品

二十一世纪昆虫食品将成为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昆虫占地球上动物总重量的4/5, 体内蛋白质干基含量达40%~85%, 体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达300~234mg/L。昆虫富含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胆固醇含量很低, 对心脏病患者尤有好处。昆虫含有丰富的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 除了美食外还有独特的保健作用。昆虫含有抗菌肽, 它不仅对细菌、真菌有广谱抗菌能力, 而且对病毒、病原虫及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效果。昆虫还含有丰富的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 从而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良好作用。从昆虫中提取活性物质复合到其它食品中, 这将是开发功能性食品的又一个方面。现在的蚂蚁食品、蚕蛹食品、蚯蚓食品、蜜蜂食品、天蛾食品、蝇卵食品、蚱蜢食品、蟋蟀食品、蝎子食品、蛇类食品等已成为西方国家贵宾席上的美味佳肴, 中国也有相当量的昆虫食品生产。

3.3 方便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用于烹制食品的时间越来越少, 于是吃起来既省时又省事的方便食品涌现了出来。把食品预制成半成品或成品, 然后冷冻起来, 用时简单加工, 可随时随地食用。现在的方便面、牛肉干、果蔬罐头、肉类罐头、各种饮料、方便米粉、藕粉、河粉、玉米羹、黑芝麻粥、燕麦粥以及冻水饺、冻面条、冻汤圆等, 种类繁多, 风味各异, 具有大众化的特点, 是适应性很强的食品, 并且可以工业化生产, 它们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消费量最大的食品。

4 食品科学的发展趋向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未来食品科学的发展趋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食品生物技术

上世纪七十年代基因克隆和重组技术诞生以来, 揭开了利用基因工程生产食品的序幕, 现在人们已通过固定化酶、细胞融合、外源基因导入等技术来改善生物活性, 开发高质、节能、无公害的食品。例如由物质自身生产天然色素, 产量低、成本高, 现在利用固定化植物细胞培养已得到了胡萝卜素类和花色苷的高产菌, 工厂化生产色素已成为可能。用基因工程新技术培育而成的谷氨酸、赖氨酸等高产菌产酸率比一般菌种要高得多。根据加工品的需要, 定向培育相应的原料在国内外已普遍实施。食品中有效成分重组技术、生理活性物质交换技术、功能性食品解析和分子设计等新概念将成为功能食品的研究方向。基因工程在食品科学中应用潜力很大, 已逐步形成“食品生物技术”的新学科。

4.2 食品酶学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效催化效率和高度专一性的生物催化剂。已发现自然界的酶有2700多种, 但截至目前真正投入工业化生产的仅有几十种, 现在世界酶制剂年总产量为十多万t, 食品工业用酶占一半左右。

4.3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未来食品在加工过程中, 将使用高新技术, 使食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目前已经研究成功的或尚未开发的高新技术, 如膜分离、超过滤、反渗透、油米过滤、超临界萃取、分子蒸馏、微胶囊包埋、挤压与膨化、快速冻结、微波加工、真空浓缩、真空冷冻干燥、超高压加工、超微粉碎、超高温瞬时杀菌、电阻加热杀菌、辐射杀菌、无菌贮存与包装、果品蔬菜气调贮藏和冷湿保鲜技术等将得到广泛的应用。食品种类将逐年增多, 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附加值将进一步加大。食品质量卫生保障体系将逐步健全, 各类食品标准将进一步完善, 多功能、高精度、快速方便的食品检测仪器和手段, 如栅栏技术、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技术、微生物预报技术等将广泛应用, 以保证食品安全、营养与卫生。在食品科学研究方法方面, 将采用合理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计算机在产品研究和生产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将使食品工业实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 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摘要:介绍了食品科学的发展简史;回顾了二十世纪末的食品;展示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食品;论述了食品科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品科学简史,现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唐璎, 孟宪刚.新型天然生物功能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与发展[J].食品工业科技, 2011 (03)

[2]李述日, 吴清平, 吴军林.利用细菌开发天然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 2011 (02)

食品科学发展 篇8

如今的食品科学主要分为七大类,分别是:发酵食品、方便食品、冷藏食品、人造食品、有机食品、生态食品和辐照食品。

1、发酵食品

是通过微生物支持的食品,主要是豆制品、奶制品、发酵酒类还有生活中常见的调料,如:酱油、食醋、豆鼓。这类食品是经过一系列负责的生物发酵使那些难以消化的物质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易吸收物质。同时还能增加食品的保质期,如臭豆腐。

2、方便食品

方便食品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如今经济和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人们需要快速解决饮食问题。使得饮食更加大众化,如今已经成为食品中最炙手可热的部分了。

3、冷藏食品

通过降低温度抑制食物中酶的活性使食物保鲜,这也是我国冷藏技术发展所兴起的一种新型食品,通过冷藏使食物增添了新的变化,风味更佳独特。其中水产食品也属于冷藏食品的范畴。

4、人造食品

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也叫单细胞蛋白食品。目前常见的有:人造肉、人造鸡蛋等等。但是目前人造食品的发展仍然遇到了许多限制,因为营养的问题还没有被大众所接受。

5、有机食品

作为目前最主流的新兴食品,是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食品,相当于目前所说的“绿色食品”。

6、生态食品

就是指纯天然未经过人工加工过的食品,主要特点是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7、辐射食品

通过电离辐射使食品内部进行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变化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证了食品没有污染。主要是应用于石材的脱水杀菌、辐射杀虫方面。

食品工程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状态,更多的品种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在食品结构更新品种丰富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简洁。上述近年来食品科学的发展态势来看,新形势下食品科学的发展模式就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二、新形势下食品科学的新的发展模式

上述近年来食品品种的丰富也说明了人们对食品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数量了,更多追求的是食品的品质、营养和健康。而这也是未来我国食品科学的发展方向。在发展食品结构转变的同时,加大对高层次食品的生产。所以食品企业想要在新发展中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就要首先把握新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变化趋势,充分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未来饮食的发展不仅能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还能帮助人们减少许多疾病。目前许多病都是因为饮食不良产生的。并且改善国民的素质也需要食品科学的发展。而目前饮食的改善方案就是在居民消费最多的食品中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有效地改善国民普遍的营养缺乏和体质弱的问题。例如面粉和大米都是我国重点保障的食品原料。在各类食品生产中都要做好安全工作,包括“奶制品、食醋、食用油”的营养强化。通过食品来改善人民缺乏的营养元素就是要发展奶制品,因为缺钙是目前普遍的幼中老年存在的问题,加强钙、铁和多种维生素的吸收能有效地强化国民的体格。针对这些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新食品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1、变态食品

“变态”指的是原来食品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从原来的固体状态变成了“半固半液体”或者是“液体”。比如最新的“空气食品”就是把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气态化,装进一个小瓶子里。人们在需要饮食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吸食瓶子中的“营养空气”就可以解决饮食问题了。这种新型食品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推广,不过这种快速有效的进食方式很有可能在未来代替现在的快餐。

2、合成食品

合成食品是生物微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就是通过一些基本元素(如真菌和酵母菌)转化成人们希望合成的食品,就是想毛线织成毛衣一样的原理。而真菌和酵母菌就是“毛线”,通过一定规则和结构就能“编织”出我们想要的美食。

3、昆虫食品

尽管昆虫食品在目前生活中也不算少见,但是技术还没有成熟。其实昆虫本身除了含有丰富的营养以外,还有独特的免疫功能。能帮助人们改善血液循环,治疗改善许多疾病,例如:风湿、肾病、咳喘等等。这也是病理学的研究范围,相信不久会进入大家的饭桌。

从未来发展潜力最高的三大食品可以发现:我国目前倡导的“循环经济”正深刻地影响着未来食品科学的发展,就是食品工业的发展与环境和谐共处,生产出既有利于营养建设业对环境有利的食品。最终成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并且食品的生产开发要结合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比如“电子技术、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冷冻干燥技”,生物不仅对医学事业有重大影响,对未来的食品发展也起到了主导作用。

三、结束语

食品科学未来的发展还得依靠新技术工艺的发展,这也与物理、化学、生物三大学科分不开的,所以食品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发酵、灭菌技术及无菌包装技术的发展都会对未来的食品科技发展产生变革作用。而随着随着人们经济条件、需求的不断变化,对食品的外观、营养和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也是未来食品科学新的发展模式。

摘要:食品科学自创始以来, 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而人类的发展史也就是食品科学的发展史, 人类的生存更离不开食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饮食文化都依附于食品科学来发展。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 也影响了社会的进步。直到今天食品科学的发展仍然是社会发展的主题, 并且人们对食品的研究和开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更多的开始关注食品的健康、卫生和营养问题。所以本文就食品科学的发展现状和新形势下食品科学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希望对完善、发展食品科学对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新形势,食品科学,现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陈丽华、李光宇、王世琨:《我国的食品品种的安全现状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1) :47-49.

食品科学发展 篇9

1 转型发展中注重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突出区域特点

1.1 明确专业理念,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当前我国转型期高校多是2000年前后升本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设置多与其他重本院校相似,大多存在“重科学,轻工程”,培养出的本科生与当地食品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存在一定差距[1]。鉴于此,根据食品专业的特点,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出发,开展专题研究,突出地方性、应用性、服务性[2]。在专业目标培养上,学校招生就业部门调研多家本地食品企业,听取食品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注重湖南省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兼顾食品行业需求及地方食品产业长远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注重产学研结合,改革完善特色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

学校转型过程中努力培养政治素质高、专业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技术能力强、符合地方企业所需的合格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积极主动地走出去,服务当地经济,建立了“订单式”培养人才模式。由当地食品企业出资赞助冠名食品专业某个班级,提供学生在校期间奖学金和实践环节实习工作岗位。学校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在专业知识课程授课讲解有所侧重,并聘请企业专业人士共同培养适合企业所需合格的食品专业人才。经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企业按合同提供给学生约定好的待遇和岗位。这种“订单式”培养人才模式不仅帮助学生节约了找工作的成本,也帮助当地企业招聘到了所需的专业人才,实现了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的对接。

1.2 课程改革稳中求变,兼顾地方应用特色

转型发展对食品专业目前课程的设置改革提出了更具有实际应用的要求,过去专业课程的设置往往基于地方高校的优势学科,不仅综合性不强,而且覆盖面也不够广,难以满足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和实践教学的转型要求。

为实现这一目标,根据地方食品行业的发展完善制订培养目标,坚持与时俱进,在食品专业课程改革中确保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开设科目数量及所占课时比例不减少,使学生具备食品专业学生基本专业素养。时刻关注地方支柱产业和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建立优化专业选修课程教学体系并增加实践特色课程教学。在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时兼顾地方经济发展特色,根据地方区域特色和学生的实际要求,将历年学生选课人数较少的粮油加工工艺学、烘焙工艺学、肉蛋品工艺学等课程暂时归纳到食品加工工艺学课程,从宏观角度兼顾全面,突出重点,减少选修的科目数量,但又避免学生对具体食品加工类别知识的缺乏。结合学校所在当地水域面积大,水产品养殖加工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多,对食品相关人才需求较大,学校在稳定必修核心专业课程的同时增加了专业选修课课程数目,增加了水产品检测、水产品加工学、乳品工艺学、果蔬贮藏与加工等多个选修课程,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扩大学习的选择空间,毕业后符合地方企业对人才专业知识结构要求,建立起“稳中有变、循序渐进、学以致用”的特色食品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3 改革实践教学,实现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

转型发展目标的提出,使得学校改革实践教学,建立起高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实践能力,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实现教学与实践的对接,通过学校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企业行业实践体系应用实现学校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的对接。

1.3.1 加大实习实训在转型发展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

过去实践教学多以走马观花式的工厂参观实习为主。一方面学生学不到东西,为了实习而实习,缺乏主动性;另一方面工厂对实习生的懒散无纪律及专业素质存在质疑。转型发展期学校增加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实训的比重,从大三开始学生进入当地食品工厂和当地食品药品质量监督局等企事业单位开始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与食品分析等专业课程实习,每个课程实习周期为2周。学校同时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大四上学期学生集中上完理论课,从10月下旬开始至少为期4周的毕业实习。毕业实习以学生进入食品企业一线顶岗实习为主,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对公司多个岗位进行轮岗,实习期满学生和公司可以自主双向选择继续留下实习上班或者去其他企业应聘。这种顶岗实习的形式创新,方便了公司对实习生的约束管理,考察了学生的专业和个人素养,学生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了公司的运营情况和管理方式,为公司和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1.3.2 实践课程考核引入企业考核制,试行学校企业双重考核

对毕业实习试行学校与企业双重考核,将学校和企业对学生毕业实习的考核意见分数比例各占一半,任何一方考核不合格,学生将重新进行毕业实习。企业对参加毕业实习的实习生和工人实行统一管理,同工同酬,以企业考核员工的规章制度来考核实习生。这种考核使得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学生生活方式向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避免毕业后面临角色转换带来的困扰。双重考核制度使得企业在实习过程中也掌握了主动权,能够对学生进行经济上和制度上的约束,方便了企业在生产和人事上的管理,得到企业的充分肯定。

2 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转型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2.1 生源多样性与就业地域局限性存在矛盾

地方高校食品专业学生大多来源于当地或附近区域,但还是有部分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就业受生源地、家庭、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毕业后大多回当地就业,一般在当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着力于服务地方经济,为当地食品及相关企业培养所需人才,尤其是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但对于其他非本地生源的学生而言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就不一定完全适合,毕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存在相似的企业。

2.2 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观念跟不上、师资队伍不适应的问题

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旨在努力培养政治素质高、专业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技术能力强、符合地方企业所需的合格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地方高校发展转型成为和职业技术学院同样的院校,感觉学习实用技术就是低人一等。部分教师也认为学校是本科院校,应该注重学术研究,注重理论知识,要与民办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有所区别。这些观念不适应不仅仅有历史传统思想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这些观念背后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差距,它与目前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经济收入不高、社会地位偏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3]。

要培养符合地方企业所需的合格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企业实践经验,自己本身没有技术专长,很难适应学校的转型,影响了推进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应当加强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队伍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力伟,郭玲玲.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0,4(3):4-7.

[2]赵喜红,陈杏洲,张美,等.地方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科技视界,2014(30):79-80.

食品科学发展 篇10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厂综合实训设计理念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自建系以来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分“四步走”的战略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考验, 并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先进综合实训教学理念: (1) 综合的实训理念。构建多方位、多层面、立体式实训基地, 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工程素质、创新意识, 实现由技能训练向工程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 (2) 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念。以学生为本,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 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 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3) 三个课堂相结合的理念。把校内实验教学的第一课堂、校内教学计划外开展的学科竞赛、创新实验等教育活动的第二课堂和校外实训活动的第三课堂有机结合, 互补互动, 有效提高实训效果和学生工程素质。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厂综合实训设计思路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在教学实践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强调学校制定的“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16字方针, 着实在“质量、人才、特色、文化”8个字上下功夫。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注重学生工程素质的提高, 实行三个课堂的结合, 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施分层次、多模块的实训项目方案思路: (1) 构建综合背景下的实训教学体系,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从最初的实验室验证性试验到以食品工艺学实验的专业实践技能综合训练;从课内理论教学扩展到课外实训实践, 包括创新大赛、课堂兴趣小组、研发基地科研课题项目、毕业实习和其它创新实践训练以至同校外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的实践训练的三个课堂的扩展;从食品工厂认识层次到食品工厂基本实训层次、食品工厂综合实训层次、食品工厂高级实训层次。四个层面的层次扩展, 注重学生在实训中工程素质的训练和养成。 (2) 推动三个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为教学计划之内的实训任务, 第二课堂为在校内的课外实训, 第三课堂为校外综合实训。三个课堂结合, 在原有的第一课堂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到第二课堂更多地体现创新实践, 在教学方式上也由以教师紧密型指导为主转为教师松散型指导为主, 而更多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3) 提升教学手段。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教学等方式, 结合计算机模拟工厂岗位的仿真技术, 教学网络化管理, 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研学, 建立多元化、智能化、网络化教学平台。 (4) 食品工厂面向学生开放。食品车间进一步实行全面开放政策, 为学生提供具有不同特色、不同教学要求和较大发展空间的实践性教学实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教学计划, 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和训练层次, 改变学生长期以来被动、刻板的学习方式,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厂综合实训设计构架体系

食品车间的综合实训体系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食品工厂认识层次。包括实训课程多媒体展示、食品机械设备运行原理、食品产品生产过程、食品检验与检测4个模块。第二层:食品工厂基本实训层次。包括产品食品加工的工艺条件控制、食品机械设备实际运行过程、食品产品质量检验、生产组织管理4个模块。第三层:食品工厂综合实训层次。包括食品研发技术方案、食品工厂建厂设计、模拟岗位职责实训3个模块。第四层:食品工厂高级实训层次。包括工程创新综合平台模块, 含各类竞赛和大型的工程创新课题。

在以上四个层次中, 第一层次为基础, 第二层次为主体, 第三层次为扩展, 第四层次为提高。

4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厂综合实训设计内容

4.1 生产工艺技术及生产设备

学生在进行食品工厂实训时应多方面了解食品生产设备的实际状况, 掌握食品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训期间让学生掌握食品工厂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 了解各道工序的技术参数和工艺效果, 从技术原理、产品质量、设备投资、成本、安全、卫生等方面综合分析工艺的特点、合理性及先进性。学习和掌握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的操作与检验方法, 了解和分析常见产品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 并尝试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2) 让学生了解主要生产设备的型号、结构特点、技术参数、适用范围、生产厂家及购置费用, 收集有关设备的技术图纸或绘制草图。分析设备性能与产量、质量的关系, 学习主要设备的操作要领和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3) 还要让学生了解生产车间、冷库、锅炉房 (蒸汽发生器) 、工厂内各车间相互走向、辅助部门、实验室、生产设施、排水系统、换气系统等主体建筑和辅助设施的整体分布、面积分配及各个建筑特点。

4.2 生产卫生防范措施

实训期间培养学生的卫生安全意识尤其重要。相对其他行业的工厂, 食品工厂的生产卫生要求就相对较高。食品专业的学生是食品行业的继承者, 是未来食品行业的中坚力量, 为减少与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 在实训过程中应深入了解食品企业的卫生要求、卫生现状及卫生防范措施。

(1) 食品工厂卫生要求。让学生明确国家标准《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4881) 对食品工厂的生产卫生做了要求。要求食品在“原料—加工—成品—包装—贮运—市场”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安全卫生和不被污染的环境之中。

(2) 卫生防范措施。实训期间, 为模拟真实的工厂环境, 让学生了解采取各种卫生防范措施。首先, 实训期间在学生中建立卫生管理机构, 设立卫生督导员, 并有指导老师监督, 对过程中所有食品卫生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其次, 实训前动员会上让学生了解和贯彻食品卫生有关法律法规, 并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以提高学生的卫生防范意识。最后, 从食品工厂环境、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学生个人等方面制定出详细的卫生消毒方法, 以便保证食品工厂卫生。

通过多方面让学生了解实训工厂的卫生现状, 结合对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的要求, 在实训结束后应达到掌握食品工厂卫生防范措施的目的。

4.3 产品开发及产品检验及

(1) 产品开发。实训期间食品工厂要为学生安排产品研发工作, 具体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原有产品品质的优化、产品加工工艺的技术提升等内容。

新产品的开发是让学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新型产品的研制, 包括新产品加工工艺研究、配方研究、设备选型、批量生产技术研究等。产品品质优化是让学生对他们生产的产品品质的改良, 通过配方调整、工艺改进等方法改善产品的色泽、口感、质地、稳定性等质量指标, 如提高产品营养价值, 延长产品保质期等等。加工工艺技术提升是要求学生对工厂现有生产出的产品工艺进行改良, 主要目的是提高产品品质、节约原辅材料、减少生产能耗以及不必要的浪费,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产品开发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实训工厂的产品研发背景、研发思路、研发能力等方面做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 产品检验。产品检验是实训过程中让学生对他们自己生产的产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 并将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感官检验主要是产品色泽、形态、组织、滋味及气味、杂质等的检验;理化检验主要涉及的是产品的营养成分、有害金属元素含量、农药残留量、中药物残留量、食品添加剂含量、化学致癌物质含量等的检测;微生物检验主要包括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致病菌 (如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等方面的检测。对于不同类的食品, 因加工工艺不同, 所选用的原辅材料不同, 其检测项目也有所不同。

4.4 实训期间食品工厂的管理模式

实训期间, 食品工厂管理模式尽可能地效仿对食品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 并且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并加以指挥和控制。为了用最有效的方法去实现组织目标, 有必要模拟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 如实验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研究制度、汇报制度、总结制度、考核制度等, 以此规范实训行为, 以促进发展。

学生在实训前应对当今企业几种管理模式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 在实训过程中, 应对所在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了解, 并根据企业现状和各种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对企业现有管理模式提出建议及具体可行的修改意见, 以加深对企业管理的认识。

4.5 实训期间的营销战略

实训期间让学生了解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市场营销部门根据战略规划, 在综合考虑外部市场机遇及内部资源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市场目标, 选择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 并采取有效实施和控制的举措。

为了使食品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 能对企业的营销战略有正确的认识, 能对企业的营销战略做出精确的把握, 在工厂实训过程中就应对所在企业的营销战略有一定的了解, 对生产的产品进行试销售, 让学生实地策划销售方式, 试销售前进行销售预算, 试销售之后进行总结。

摘要:本文介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厂综合实训设计的理念、思路、目的和框架以及具体实训的内容等, 并通过我们的具体实践, 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了实际操作技能, 为高校加强实践教学开辟一条新路。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实训,实训内容

参考文献

[1]马俪珍, 刘金福, 梁鹏, 等.食品工艺学实验[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2]何维泽.基础实验基地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131) .

[3]毕建杰, 常安瑛, 等.科研与实验室建设有机结合探索实验室开放管理新思路[J].高等农业教育, 2002 (82) .

[4]赵成军, 石志标, 等.实验室开放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3 (145) .

[5]何维泽.基础实验基地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131)

上一篇:持续监控下一篇:医院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