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和谐社会会科学发展

2024-05-18

食品安全与和谐社会会科学发展(精选8篇)

篇1:食品安全与和谐社会会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表明市场秩序的混乱和诚信的缺失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①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能够根据价格涨落反映的供求关系变化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和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②市场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市场竞争中,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也会带来市场秩序的混乱。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③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维护食品安全政府应履行好哪些职能?

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活动;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履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提高全民族的法律观念和道德素质;履行社会主义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检验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当前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如何解决?

(1)原因:1)市场角度:市场经济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弊端;2)国家角度:国家宏观调控不够完善,社会信用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3)企业角度:①企业没有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没有依靠科技管理来提高竞争力③企业没有诚信经营,企业经营者素质差,没有遵守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原则;4)消费者:部分消费者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助涨了企业的不法生产与经营;

(2)对策:国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必须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企业:①企业要面向市场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没有依靠科技管理来提高竞争力③企业没有诚信经营,企业经营者素质差,没有遵守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原则

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温家宝指出近年来相继发生 “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我们的文化建设除了生产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外,还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

那些在食品中添加有害化工原料的手工作坊老板们面对记者的暗访,没有丝毫的愧疚。在他们的眼里,人也物化为商品了。在一个物化的社会里,人不是社会的主宰,商品和金钱才是社会的一切。在拜物教社会里,一些关于人类自身发展的伦理道德底线都可以被突破,一切关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都可以被踩在脚下。这与其说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恶果,不如说是错误的发展观念所带来的弊端。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追求的是社会的终极理性,而无视食品安全的企业发展,不仅不是以人为本,更是与科学的发展观背道而驰。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以科学发展观构筑食品安全体系。为此建议:

一、建立与国际相接轨的食品卫生安全检验、检疫标准化程序。

我国出现的一些食品卫生安全事件中,还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国际品牌相关产品也可能存在一定问题,为此必须深化食品技术达标与国际认证工作,提升民族企业在相关领域内的国际化发展。

二、应该在食品工业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从而培养一批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现代食品加工企业和现代企业家,走食品工业安全发展、健康发展的道路。营造出中国式的企业文化团队,发展品牌化企业和旗舰式企业。

三、强化监管体系,构筑科学运行机制

一是食品工业安全,应引入“终身责任追究制和重大事故领导负责制”。必须把食品安全捆绑到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上,捆绑到地方政府效能建设上,并形成严格的责任体系。二是要建立“上市食品身份快速识别系统”。以便发生安全事故时可以快速识别,提高反应效率,缩小影响范围。

三是要建设我国食品安全预警网络。必须提升食品工业、医疗卫生、物流行业、营销企业等重要部门的快速联动能力。还要加大同业监督。要重奖举报查实者,要重罚忽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和个人。

四是要建立食品工业企业发展“保障金制度”。食品工业保障金一方面要保障相关食品的卫生安全;另一方面要保障相应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和侵害。要以这种制度改变以往“企业发生事故,政府买单平息”的困境,提高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能力和保障能力。

四、必须构筑城乡一体化的食品安全网络

食品安全问题,多发地点一般是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其主要问题是这类地区在食品生产、销售与技术监督、行业监管力量相对薄弱。为此要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必须建立起一体化的安全网络。一要加大农村食品卫生检验、检疫技术人才和设备的投入力度,形成强大的监督控制网络,提高处理能力与水平。二要建设必要的城乡食品卫生安全信息快速无障碍通报网络。三要在处置受污染食品时,城市不应只考虑到简单处理。要以不形成“二次污染”为原则,建立城乡一体化处置机制。农村发生相关事件时,邻近城市要主动派人员设备进行安全消除。

五、必须强化对化工添加原料的国家级垂直监管

国家应该从源头抓起,必须实施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对化工添加原料实验、配方、生产、销售、技术升级的管制。

一要向民众宣传有毒害的化学添加成份的简易识别方式,引导科学消费、安全消费。二要加大对市、县两级化工原料食品添加成份使用市场及其相关领域的检验、垂直监管能力。三是要实施“食品添加化工成份国家备案制度”并定期向社会公告。每一项化工添加原料应用到食品上,必须得到国家备案,由国家相关部门检验、检疫合格后,才可分批、分期、定量、定向供应。四是,司法、公安部门应制定和健全相应的处罚处理条例,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化学添加产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内容,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这是按照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的问题。食品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经济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社会安定和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因此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而且密不可分、相辅相承。

一、和谐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及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食品安全同样是个综合性概念,具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律上的考量。它首先客观反映的是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卫生、质量和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作为社会学概念的食品安全主要是指社会治理,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时期,食品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和治理要求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所侧重的是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所引发的问题,如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非法生产经营等。作为政治概念的食品安全,是政府对社会最基本的责任和必须做出的承诺,近年来国际社会逐步以食品安全的概念替代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等名词,更加凸显了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作为法律概念的食品安全,国际上从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的角度出发,正逐步以食品安全的综合立法替代卫生、质量、营养等要素立法的趋势。如今由于市场经济的特定性和城乡差别的客观性,广大农村成了问题食品的重灾区,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现象以正在向城乡结合部和城市下岗失业人群中蔓延,这些问题发生的背后集中反映了食品安全的经济学属性。

和谐社会对食品安全具有内在的必然要求。食品是人类生存、劳动和繁衍的物质基础,其基本要求是无毒、无害、符合一定的营养要求,不存在可能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反思引起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阜阳劣质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给公众带来的消费恐慌,可以看出食品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凝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有重要意义

篇2:食品安全与和谐社会会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论的升华,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有着极为丰富的物质文明支撑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物质财富的积累作为工作的中心,同时,又注意将全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纳入发展的轨道中来考虑,让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

第一,和谐社会是能够创造极为丰富的有机财富的社会

在科学发展观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离开人的需要,为了发展而发展,甚至为了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而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们为赶超英美而举国进行的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还有在改革开放中,局部地区和个别领导人心目中所形成的GDP崇拜,无一不是离开了人的现实需要,而为某种虚幻的目标服务。当人们为了实现这种目标,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时,其结果必然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消耗和掠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的严重破坏。这种离开人的具体需要而创造的财富,很难表现为可供社会支配的有机形态,它所耗费的大量有限资源,其产出的结果成为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毫无用处的负支出,甚至变成了制约发展的沉重包袱。这种情况在过去以增长为主要目的的发展观中,多有表现。它们往往由于决策失误或短视的选择,在不同地区出现了大量产业雷同、重复建设,由此而形成的一个个半拉子工程、烂尾楼工程等,使得这部分社会财富表现为无任何发展动力的无机性。

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求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协调性既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又体现在发展的最终结果中。这种协调性使得和谐社会的和谐,不仅表现在人的关系中,同样也要在物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因而,与以往的时代不同,和谐社会是能够创造大量有机财富的社会。

和谐社会财富的有机性有多种表现,一是社会财富构成要素的有机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和谐社会的财富不仅在构成要素之间是多元统一的,既表现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要素有机结构的协调统一,更表现为财富最终形态的协调统一,它能够满足人的物质、精神以及人的主体意识所需要的。二是表现为财富创造过程的有机性。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文明建设中,和谐社会要求人们按照科学发展观所指明的方向,在开发利用自然中,人们能更文明、更科学、更富有远见地对待自然,而不是短视地、粗暴地、盲目地将自然视作人可以任意掠夺的对象,人们只有自觉的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生存与价值的有机财富,才可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创造财富过程中,始终把握住满足 人们需要的这一目的。因而,社会有机财富必然要体现出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把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臵上,在坚持加快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的同时,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三是表现为人们财富支配方式的有机性。社会有机财富的极大丰富不仅与创造财富的过程及财富最终形态相关,同时也与人们支配财富的方式有关。它体现了财富分配制度的巨大改善,正是在财富的转移过程中,财富的有机性最终得以表现出来。在和谐社会里,财富在国家合理的财政政策的支配下,能够顺利地在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和谐地变换形态,这是有机财富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它除了实现自身物质形态的增殖外,它还具有制造社会祥和气氛的作用。因而,它的目的是双重的,它具有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多向转移性,而不仅仅是少数人财富的原始积累的工具。

和谐社会有机财富的增长,与物质文明的提高是相伴而生的,社会的有机财富既可以直接指向人们的眼前的消费,也可能表现为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它转换的形态与社会各阶段相适应。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紧紧围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创造社会有机财富开辟道路,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促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第二,和谐社会是不同利益群体能够合理分摊改革与发展成本的社会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各项制度的改革,其 目的是创造更富于人性、更适合于人类居住与生存的人文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总是有一定风险与代价的。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若只注重扩张财富无限增殖的本性,发展的成果就有可能被少数人拿走,而与此相伴的各种代价,比如空气、生态、水资源的恶化、从事体力劳动的社会成员的精神与肉体的无限透支,就会被大多数人承担,这种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性,就有可能破坏社会的整体和谐。目前,我们所力求“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政策取向,归根到底是重建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社会发展成本的分摊机制。

坚持“五个统筹”,首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它的核心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合理地解决城乡发展的社会成本的分摊问题。在我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城乡政策中,作为区域的广大乡村、农村,与作为产业的农业以及作为居民身份的农民,始终扮演着为我国城市兴旺发展单向作贡献的角色,广大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始终游离在现代文明发展的轨道之外,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这既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更受人们习惯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等方面,过多地分担了改革与发展的成本,这是制约“三农”问题的关键。因而,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城市文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辐射作用,加快我国居民户籍制度改革,让人们更自由地选择生活工作的居住地,这是符合世界进步潮流并解决城乡差别的大政策,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其次,统筹区域发展同样是校正区域之间发展成本的整合器。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分之一世纪中,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利益比较机制的作用,顺利地吸纳了中西部落后地区大量廉价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从这个意义上看,中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取向,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有着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它通过非均衡发展的示范效应,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也为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发展,培养了适合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各类管理人才,为今天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中部地区发展的大崛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因而,统筹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通过东西互动、尤其是东部对中西部的智力、技术等等,减少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必要的代价,是保证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必需的。

再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本质上是协调社会经济不同部门之间所承担的发展成本,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人除了在实实在在的物质需要的外,他还有自身的政治诉求,有满足其精神需要的文化诉求,有进一步提升自身各种素质的要求,尤其是无论人的物质生活被提得多高,始终也无法代替他精神上对社会公平的诉求。因而,在加大经济发展的投入同时,我们必须考虑民主政治、科教文化、卫生事业的齐头并进,加大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建构完善各种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机制,形成调节各种 利益冲突的缓冲机制,以及表达各个利益群体愿望的政治协调机制,提高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质量,让人民心和气顺,生活殷实。

复次,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除了当代人可能面临的环境困境外,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大国,人均资源有限,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实质是合理地分摊社会发展的成本。我们坚持协调、持续的发展观,就必须把当代的发展可能造就下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生存环境的因素考虑在内,就必须摒弃大量消耗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最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始终不渝地坚持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所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道路。要统筹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一方面要积极使经济运行适应国际市场的普遍规则,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规则的制定,使之与中国的经济完全、发展利益相一致。目前,我国为刺激出口而实施的出口退税政策,它在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同时,也利于出口所服务的国家,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这就形成了非出口企业与出口企业,在分担社会发展成本方面的不公,而这种不公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指出的,出口退税实质是中国这样的中下等收入国家,间接地向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进行中央财政补贴,且它的支出已达到我国中央财政支出的20%-30%。因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理顺发展与对外开 放的关系,让创造财富的企业公平负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三,和谐社会是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的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不是指社会的个别集团,也不是某种抽象的观念符号,他是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一切公民。“以人为本”的落脚点在于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我们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其目的是为人创造一种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科学发展观的特征是协调性,我们知道,从社会结构要素的协调到利益群体关系的协调,都少不了合作与信任。合作与信任是和谐社会的灵魂。

在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劳资关系发展的轨迹往往经历了从初期剧烈冲突,到通过谈判和沟通、实现和谐相处。这种从尖锐的对立到利益的协调,正是社会的不同利益群体在相对公正和公平的制度下所形成的合作与信任的结果。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认同,合作互助是不可能的。合作不仅是一个利益集团对待另一个利益集团的文明态度,更是降低社会发展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造就社会祥和、文明进步的思想基础。在当代和谐社会建构中,关注困难群众的利益,对他人予以适度的关爱,更容易化解各种利益悬殊所造就的暴戾之气,形成和谐、协调的利益关系。如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接纳,不能仅仅停留在接纳的农民工所提供的廉价服务上,更应该把他们当 作一个与我们每个人具有同等的尊严与平等的人格的人来接纳,他们既有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需要,同样,也具有人的精神需求,他们是应该享受他们为之贡献的文明成果的人,而不是一个未能泽被现代文明的异类。这种接纳与认同,既依赖于我们的道德勇气与宽广的胸怀,更依赖于全社会成员保持一颗平常心,把他人看作自身发展的合作伙伴。

信任作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既有待于个体道德水平的提高,更有待于社会对信任制度安排的关注。信任一般来说是个体基于对他者行为的反应。在社会生活中,往往是一项政策的效应、一个轻率的行为、或一个不负责的承诺,都可能摧毁人们多年间形成的信任关系。在当代社会,政府与个人之间,消费者与厂商之间,人与人之间,由于信任的匮乏,极大地阻碍了大多数民众对发展的参与,助长了国民无责任化倾向,破坏了民族的凝聚力、认同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致命的危害。因而,加大对信任的制度安排,包括对契约的强制履行,对组织机构或个人信任档案的建立,让诚实信用的民法通则,落实到人们的言行举止之中,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信任不仅仅是指向他者的义务,更应该成为所有人的共同的义务。如果没有对他人的信任,没有对他人承诺的履行,一切都听任眼前利益的驱使,人们就只会生活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也会因为缺少信任而腐化自己,使自己难以成为一个有良知的、正直的人,从而使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相反,在一个和谐社会里,信任与合作使我们更 容易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不是每个人相互为敌的共同体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各不同群体的利益都应该受到尊重,否则,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就会受到不可预见的损害。

总之,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谐社会的建构,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全社会创造极为丰富的有机财富,摆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局限,突出人自身发展的地位,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成果,公平合理地分担改革与发展的成本,使社会在合作与信任、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实现稳定有序、和谐协调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小店街道党工委

东桥村官 赵一铮

篇3:食品安全与和谐社会会科学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它不仅包括要发展, 而且包括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要坚持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二是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新阶段的具体持点, 我们党就如何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 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出了“七个坚持”:第一,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首先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不能放松。第二,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要站在和谐社会构建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城乡差距问题, 实行以城带乡, 以工促农, 城乡互动。和谐发展,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第三, 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要加快推进社会发展, 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一条腿长, 一条腿短”的问题。第四,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形成东、中、西部地区互动, 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第五,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六, 坚持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 更好地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七,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七个坚持”, 实际上给我们指明,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要促进上述七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思想。

1. 科学发展观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观念,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 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客观过程。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 消灭了“三大差别”, 人们共同富裕, 在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 其精神需求也得到极大满足。马克思主义非常注重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提出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 并强调在扩大物质生产的同时加强精神生产。

2. 科学发展观吸收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 把“和谐”理念融进了发展之中

发展是人类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 也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 世界经济获得空前发展。但与此同时, 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全球性问题,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社会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严重失衡, 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经济和社会的关系, 当代与未来的关系, 探索和寻找新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 就是为了缓解自然与社会的矛盾, 追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 相互信任, 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坚持以人为本,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和指导原则, 也是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的根本保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 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河南樊建忠

1.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

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 成为新的发展观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离开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 离开人的全面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 离开了人的活动, 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的历史。而人的全面发展, 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在和谐社会里, 人的和谐发展是其标志。社会经济的发展, 都是围绕人的需求而进行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突出了发展的根本目的, 把发展同人的关系, 发展手段同发展目的的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突出了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目的性, 即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2. 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生产力是社会当中最革命、最活跃的一种力量, 而其中最活跃, 最能动的要素就是人。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 同时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受益者。人越全面发展, 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人们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就越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因此, 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让人民群众从发展中获得最大的好处, 就会最大程度调动其创造的积极性, 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不竭的动力。

总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顺利进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是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实践进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 是发展理念上的一种创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 就在于落实“五个统筹”, 就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认为,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则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实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定能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篇4:对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思考

摘要:要使我国社会更加和谐,必须增强发展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中的“人”应当理解为“公民”。要搞好统筹兼顾,不但需要总结借鉴过去统筹工作的经验,更应当分析牢记过去的教训。转变领导观念和管理作风,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强对决策科学性的研究,强化职业道德、重塑职业操守,是进行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领导观念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05—0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如环境保护问题、诚实守信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已经严重影响到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了出来。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谐社会”目标和“科学发展”观念的提出,标志着领导改革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意味着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更加和谐,这是我国现在和未来很长时期内的发展要实现的一个总的目标。要实现这个总的目标,就必须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实行科学地发展。要实行科学地发展,首先必须具有科学的发展理念。没有科学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发展的过程就难免走许多弯路,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为了发展而发展,人们整天忙于甚至疲于发展,而不能享受发展的成果。

党中央2003年以来所总结提炼出的发展理念,就是需要在各项发展工作中贯彻落实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终极指向是促进生产力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使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增进社会和谐,把我国社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更加和谐是科学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科学发展的条件。社会矛盾丛生,到处充满不和谐的音符,那么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科学的发展。

二、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他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07年12月1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胡锦涛又强调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同时,他又提出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和平发展(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理念。

概括而言,党中央提出的发展观,具体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发展要以人为本;第二,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三;发展要全面;第四,各项发展要协调;第五,各项发展要可以持续。

(一)关于以人为本

人类社会的发展当然要以人为本,这是非常简单的常识。然而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人的劳动开始被异化,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也就开始被扭曲。人们一天奔波忙碌为了发展,而发展究竟为了什么,反而搞不清楚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人类社会的发展内容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文明,二是精神文明。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从而使人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本”,即本源、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发展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出发点,也是各项事业发展的落脚点。

对“以人为本”的这种阐释,笔者以为还不够全面。“人民”是个政治概念,是基于阶级分析之上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它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且不说“最广大人民”毕竟没有将“人民”全部计算进去,就是“全体人民”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因为以阶级分析的观点来看,“人民”始终只是指社会成员的一部分,而且许多时候,所谓“人民”仅仅是指“民”而已。从发展的角度讲,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也就是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权利和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要使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不断提高。这其中的“人”,不应该仅仅是构成“人民”的“人”,而应该是构成“社会”的“人”,在当代中国,应该是指国家的公民。以这样的“人”为本,将这样的“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发展观,才可以说是恢复了人类社会发展本来应有的方向。

(二)关于发展的要求和方法

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使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并且使其可以持续地发展,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人类社会的发展涉及许多方面,要推动社会发展,必须抓住主要的方面,突出一个中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然而,我们的经济发展的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经济发展的成果也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对缓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因此,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使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全面而协调地发展,努力让它们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是十分必要的。

要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根本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对于这一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都曾有所论述。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就明确指出:“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曾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他还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江泽民在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时强调:“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没有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就没有动力,经济发展目标就难以实现。”

因此,通过统筹兼顾,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全面而协调地发展,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共识。全国一盘棋,需要对各个地区的发展统筹兼顾。全社会一盘棋,需要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统筹兼顾。各个省市区、各个县市区、各个乡镇、各个村社、各个社会发展部门,各行各业,各自的发展都需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的思想很简单,关键还在于践行统筹的能力。新中国六十年的发展实践在统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要不断增强发展的科学性,不但应当总结借鉴过去的经验,更应当分析牢记过去的教训。

三、实行科学发展的关键

(一)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长期进行科学地发展,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每一个特征都与人直接相关。以这六大特征来衡量当代中国社会,可以说我们的社会离“和谐社会”的距离还非常遥远。要使社会更加和谐,首先必须使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逐步趋于和谐,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地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则是保持发展的科学性的前提,因为这决定着发展的根本方向。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就要更加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需要,真正把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向人。进行各项改革和建设活动,应该时时处处想到人,着眼于全体公民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与人为善,与人方便。既要关心爱护人,又要教育引导人。既要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又要真心诚意依靠人民。既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又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既要照顾好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又要兼顾好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既要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转变领导观念和管理作风

在各项发展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班子。实行科学发展,不但需要各级领导决策人员和组织管理人员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具备科学决策与科学管理的能力,同时还需要他们必须具有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思想和品格,以及守职尽责的职业精神。

作为领导,必须一领、二导。领,就是走在群众前面,主导方向,确定路线,把握速度;导,就是循循善诱,使群众信赖自己,从而紧紧跟从,朝着既定的方向,沿着指定的路线,不断地前进(当然,这“导”之中,还有教育、管理和服务)。在执政为民这个大前提之下,干部要领导群众,领和导是其职责,或者说是社会给他的分工;群众是干部负责所领导者,是干部的追随者。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应该是领导与追随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干部与群众的根本利益一致;维系这种关系的基本条件,是干部自觉履行职责和群众对干部的信赖。干部来自群众而领导群众,群众培养干部并追随干部。领导干部也是人民的一部分,并非与人民群众异类。因此,领导干部和组织管理人员必须自觉地与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伍,而不是高高在上地站在人民群众头上,更不能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否则,实行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只能是句空话。

2008年9月19日,在中央党校举行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胡锦涛指出:当前,“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做计划、作决策,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是如何才能更好地突出自己的政绩与治绩。“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这样的干部,这样的领导即使能够把发展的科学理论背得滚瓜烂熟、讲得头头是道,我们能够寄希望于他们带领群众实行科学的发展吗?

领导干部具备自觉与人民为伍和主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品格,是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条件。科学的发展观念可以通过对文本的学习而了解和掌握,科学决策与管理的能力可以在实践锻炼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而自觉与人民为伍和主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品格的养成,实践证明,仅仅依赖学习和教育是不能完全奏效的。在加强学习和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有关制度的监督和约束,使其能够真正守职尽责。应通过完善有关领导干部的选拔、使用、监督、考核制度,把他们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绑在一起,迫使他们必须为人民群众负责,而不是仅仅对上级负责,从而切实转变领导观念和管理作风,树立守职尽责的精神,形成与人民为伍和为人民谋幸福的思想和品格。

(三)加强对决策的科学性研究

党中央提出的发展观是否科学?从理论上讲,一种关于发展的理念或理论是否科学,不能自己说了算。一个观点、一种认识、一套理论,是否是正确的,是否合乎实际,是否合乎规律,也就是说它是否是科学的,首先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讨论和研究的过程,也是学习和完善理论的过程。其次,要看实践的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科学的发展观应该是关于发展的对象及其发展目的、要求、方法、途径、速度的合乎实际、合乎规律的科学的认识。当然,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已经对这些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其科学性不容怀疑。

不过,忌讳讨论领导观点的缺陷或错误,把研究上层领导观点的错误与不足,当成“禁区”,看成“雷区”,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却是我们国家社会的一个传统的现象。这种恶劣的传统,曾经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比如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只是十分原则性的理念,这些原则性理念要落到实处,就需要在各级领导决策部门做出的各种决策、制定的各项政策以及各种法规中予以准确地体现。因此,加强对决策科学性的研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个关键。

对决策科学性的研究和讨论,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应该有。主要应该加强事前的研究和讨论,通过深入研究和广泛讨论,及时摈弃其中不符合与违背科学发展的部分。同时,应该倡导研究和讨论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观点。领导干部的言谈常常对决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领导干部的话不可能“句句是真理”。要敢于突破传统的“禁区”,敢于踏过传统的“雷区”,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当前,有的领导干部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搞得有板有眼、轰轰烈烈,但是做决策、定政策时依然我行我素、急功近利,把突出自己放在第一位。为什么这些领导干部的个人意志能够得以在一些地区赋诸实践?这与忌讳批评领导观点和讨论现行政策缺陷的习惯是直接相关的。

只要是在位的领导,就必须予以尊重甚至尊从,哪怕他错了,也要千方百计维护其权威,这似乎也成了官场的一个“潜规则”。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似乎都存在“潜规则”。想的与说的不一致,说的与做的不相同。许多事,可以做但不可以说;许多理,说得通但行不通。因为说与做都是在遵循“潜规则”。要实行科学发展,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就必须取缔各种“潜规则”。

(四)重塑职业操守,强化职业道德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要靠人去实施,发展的结果要促进人的科学发展。或者说,社会的科学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科学发展。社会是由若干个体的人组成的群体,每一个个体在社会中都有一定的位置,在一定的位置上为社会做事。理想的状态是:(1)每个个体各得其所,他所在的位置,既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又恰恰正是最适合他的;(2)每个个体在自己的位置上都能够自觉地尽心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3)不同个体的活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其结果形成一股合力,推动社会一直朝着文明进步的方向前进。当然,以我们现在的社会分工机制还不可能实现这种理想的状态。努力达到种状态,应该是实行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

作为社会个体,你在你的位置上做你应该做的事情,结果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还是不利于促进社会发展,这主要是社会分工的责任。你在你的位置上所尽心尽力做的事情,是不是在你的位置所必须而应该做的事情,这就主要是你的责任了。但是,目前我们许多人的岗位责任心欠缺,我们所尽心尽力做的事情,往往不是我们所在岗位要求的必须而应该做的事情。这与政策和制度的导向有关。目前有许多政策和制度对本职工作业绩都有所忽略,或者重视不够,譬如有关职称评定的政策和主要以职称、职务为据的收入分配制度等,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要实行科学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需要充分调动每个社会个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体的创造性。这个积极性、创造性,首先应该是在他现在的位置上发挥作用。因此,树立高尚的职业操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实行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笔者认为必须大力倡导安分守己,切实鼓励忠于职守。安分守己是指安于自己的本分,守住自己的活动范围,做好自己所在位置应该做的事情。虽然具体个体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但只要他这个时候在这个位置上,就应该做好这个位置要求他所必须做的事。在制度和政策层面,必须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同时尽快改善有关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并从根本上全面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使社会各个岗位的责、权、利都有明确的规定,并使各个岗位的责、权、利相对合理、相对平衡。通过积极的政策导向,切实引导每一个公民忠于职守、恪尽职责,坚决鼓励社会个体在自己的位置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让每个人都有信心和热情在自己的位置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充分调动每个社会个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社会个体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3]李斌.试论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篇5:食品安全与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内容,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这是按照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的问题。食品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经济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社会安定和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因此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而且密不可分、相辅相承。

一、和谐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对和谐社会的定义是,“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及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食品安全同样是个综合性概念,具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律上的考量。它首先客观反映的是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卫生、质量和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作为社会学概念的食品安全主要是指社会治理,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时期,食品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和治理要求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所侧重的是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所引发的问题,如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非法生产经营等。作为政治概念的食品安全,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是政府对社会最基本的责任和必须做出的承诺,近年来国际社会逐步以食品安全的概念替代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等名词,更加凸显了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作为法律概念的食品安全,国际上从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的角度出发,正逐步以食品安全的综合立法替代卫生、质量、营养等要素立法的趋势。如今由于市场经济的特定性和城乡差别的客观性,广大农村成了问题食品的重灾区,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现象以正在向城乡结合部和城市下岗失业人群中蔓延,这些问题发生的背后集中反映了食品安全的经济学属性。

和谐社会对食品安全具有内在的必然要求。食品是人类生存、劳动和繁衍的物质基础,其基本要求是无毒、无害、符合一定的营养要求,不存在可能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反思引起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阜阳劣质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给公众带来的消费恐慌,可以看出食品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凝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

_、食品产业发展迅速食品产业链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制造业、加工业、流通业、餐饮业和国际贸易等行业。近十年中,我国食品产业平均保持__%的年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我国食品产业具有农产品加工的特点,在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有__以上与食品工业相融合,食品工业每年可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大约___万至____万人的就业机会。同时,食品工业也是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可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民致富,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巨大。

_、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我国食品安全总体形势逐年趋转,广大群众的食品消费信心度也在逐年提升。但由于深层次的问题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仍然较多,也倍受关注。如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重,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非法使用生长激素及“瘦肉精”等现象屡禁不止;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生产假酒、劣质奶粉等假冒伪劣问题突出;在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尤其突出,等等。

篇6:农民、农村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议

⒈农村传统价值、习俗的退让和殒失

“现在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像这样的感叹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已经司空见惯了。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内涵意义渐渐被忽视掉了。不少人就把春节当作一个较长的假期,除了应付式的拜年和贴春联,其形式和实质都和平常休息时间无异。

按说,春节时期家人团聚,拜祭先祖,这只是形式;家族寻根,重温爱与亲情,联络因忙碌而陌生的血缘,秉承炎黄子孙的中华情结,这才是它的真正含义。可这些传统赋予的深刻意义却因为某些客观的变迁被无形遗忘了。

我们进一步来看一看它形成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对这种现象的危害性就会有更深的理解。

()以爱与团聚为核心含义的春节,在乡土性逐渐淡薄的背后,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因习俗冲击而仓促丢失的精神内质。()由此牵带了某些传统文化的遗失,民族记忆功能的退化。以前在家乡,春节时分热闹非凡,走高跷,舞龙舞狮,放烟花炮竹……而现在家家户户仿佛都以各自独立的方式庆祝,冷冷清清的氛围自然让新年的欢乐气氛大打折扣,只能在各种媒体上看到那些所谓的快乐的影子。我们不妨把这样的一种追寻心理解释为农民传统文化心理的失落感。

从原因上看:

一、新的就业观念使传统手艺的传承受到影响,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娱乐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民族特色的技艺,但改革后的农村、乡镇过分地重视经济发展,造成了民间艺术的遗失。

二、经济利益的冲动使人们对公共利益事业淡漠或只采取观望态度。有利的并且是现实的、直接的活动才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尽量从简,已经被越来越他们接受。

三、某些不科学的习俗被硬性扼杀。以禁鞭为例,这个措施本无可厚非,可不足之处就是有些地方并没有配套建立公共燃放区。冷清的氛围从客观上减少了传统节日的喜庆。

⒉农村社区建设的空白

现代意义的中国社区建设是发展较晚的,农村社区这一块在非理论领域就存在了更大面积的空白地带,如何在实际行动中有效地进行各个方面的改善值得大家深入研究和思考。第一、科教层面:()“科技下乡”来了又走。“送知识,送科技”下乡援农,其实质意义微乎其微。从受众对象来看,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很低,能否识字尚且不论,有点文化的都出外务工,即使留下来也难以理解理论性强的科普书籍,更不用说学以致用,实现农业科技化、产业化,走这种那种所谓的发展农业的道路。再者,从客观条件上讲,科技的普及和利用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与支持,可农村、农民现今的收入状况极大地桎梏了科技的有效落实。无论是“文字下乡”还是“科技下乡”,我们觉得最重要的不是“送”,而是授之结网、捕鱼的能力,并提供必要的物质资助。()教育心理的工具理性。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改革,绝大部分农村家庭都对教育提高重视,但其中为数不少的青年群体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就投入到打工行业。农村家庭教育资本的投向渐渐集中于回报率较高的艺术类、职业类。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曲解了教育的本质目的,并在有些领域为农村以后发展埋下隐患,农村发展的后劲和生员动力都会受到恶性影响

第二、文化层面:()迷信思想依然保留者众。农村的乡土本性本身就具有一种天然的心理图腾崇拜。外出的打工一族虽然经历了部分现代都市文明的洗礼,但祈求在外平安的本能情愫使各类迷信活动有增无减。他们带来的较先进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部分旧弊陈规,可在另一些角度助长了新旧恶性价值观念的滋长。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也在农村社区有肆虐迹象。()赌博盛行。最近倍受媒体关注的“买码”**,在广大乡镇和农村也屡见不鲜,各类赌博行为遍布村头巷尾,一些农民在自己家中设立麻将馆,提供赌具,收取租台费用,以此谋取财富。

第三、社会保障体系层面:农民没有任何保障与福利,这是当今农村的现状。

()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医务室等机构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体制,没有规范器具、药物、医务人员,一些土郎中、土药方在广大农村地区依旧广泛存在。()灾害防治既缺乏预警机制,也缺乏防范措施,更缺乏协调补救、灾后援济方案。现在大部分农村的耕作模式除了在水利等方面有少许改观外,依然是沿袭传统。自然灾害的破坏往往让农民辛苦一年的血汗付之东流。()农民既没有购买人保的便利,也缺乏这种意识,更不愿意将钱花在此地。而在外部结构上,农民也无权享受低保。诸多条件的遏制使农民实际上成为一种“单纯人”,置立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因此在遭受疾病或者以外伤害的时候就不堪一击,不能获取补偿性保障。

农村社区建设重重困境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

一、农村社区理论体系挖掘不足,对城市社区研究偏向过重。理论上尚未给有关部门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案,要发展也无计可施。

二、对农村经济的重要性错误理解使社区整体发展产生失衡倾向。各部分之间没有在长远的指导下合理协调,最终经济没有上去,各方面也相互拖后腿,恶性循环。

三、农村经济建设缺乏实施载体。各基层政府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能部门长期有效地给农村、农民科学指导。没有主导力量协调农民,也没有组织人员、科技人员引导发展方向和道路。从中央

到地方,上传下达,可将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往往却被文件宣读或会议开展代替了,起不了实质作用。“两卡一书”等政策是为了给农民借贷等提供方便,但农民不愿借钱欠债的传统心理使这样的措施往往成为一纸空文。

⒊乡村基层民主与权威

《乡土中国》中讲到中国农村是无为社会,是无讼社会,是长老政治。改革开放二三十年来,现代性的政治因素潜移默化地注入了农村的肌肤。本身起步就晚,脚步迈得依然很慢。农民(打工一族等一类经受现代文明影响的除外)的乡土本性没有改变,形式上的政治民主意识只是在思维表层波动。中国农民骨子里并没有民主情结,也因此他们不需要建立广泛的公共关系,尽管他们与和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摆脱不了干系,但他们的政治热情只是生之于外界,甚至谈不上什么政治热情的。

因此,基层选举中大多数农民对政治参与大多漠不关心,或者道听途说,或者敷衍了事,也正是这样的心态使不少地方“代票”行为数不胜数。

在权威方面,传统的长老、辈分等的影响逐步减弱,以经济精英、政治精英为代表的新型权威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经济精英尤为突出,这种现象的产生与物质生活需求不断增加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联系。农民的目光日益集中于那些依靠各种方式获得经济财富的人身上,并以这些人为目标来重新内化评判标准和价值追求。

篇7:浅谈宗教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摘要: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各组成要素和谐相处、有序运行的社会。其中宗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宗教是一种神秘而实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在崇尚理性的时代,宗教曾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一些思想家甚至预言,宗教会随着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而走向衰落并最终消亡。然而,当今世界宗教的发展状况并没有兑现某些思想家的预言,宗教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出现了增长的趋势。在我国,宗教也逐渐提升自己的地位,成为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对宗教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才能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

关键词:宗教信仰宗教发展和谐社会社会建设

1.导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人心向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一个统一体,社会要和谐,其内部的构成要素就必须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其中宗教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我国现在已有信教群众一亿多人,并且宗教的总体状况已发生变化,宗教信仰者不再只是“愚夫愚妇”,而是呈现年轻化、知识化的趋势;也不再只局限于偏远农村,发达富裕起来的沿海地区信奉者也在增加。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与社会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宗教在我国现阶段的快速发展?宗教能否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它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我国当前社会和宗教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2.2.1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建国后这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我国不仅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度增长,而且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物

质文化基础比较落后,使得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都将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转型引发了巨大的心理震荡,人们投向宗教寻找精神寄托与安慰。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日益加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打破了原有的诸多平衡,原来四平八稳的生活方式被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生活方式所代替。大量的风险因素、不可抗因素使人们的活动充满着成功的机遇,同时也潜藏着失败的危机。最后,国际国内问题造成人们共产主义信仰的迷失,一部分人转而信仰宗教。过去,人们总是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精神信仰,并把它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遭到巨大挫折,使人们对共产主义产生了从未有过的信仰危机。再加上国内存在的党风、政风的不正和消极腐败现象,使一部分群众丧失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转而信仰宗教。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和过渡,在这期间,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宗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

(1)信教人数增多,宗教活动场所得到新修和扩建,宗教团体有所发展。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出现了快速发展的现象,这种状况主要是相对于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宗教被人为压制的状况而言的。宗教的快速发展,首先表现为建国50多年来宗教徒的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中国现在的宗教信仰者,尽管在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中只占约十分之一,但绝对数决不可以忽视。其次,宗教的快速发展还表现在宗教活动场所的新修和扩建及宗教团体的发展上。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现有道教宫观数千余座;伊斯兰教清真寺数万余座,天主教堂、会所上万余座。除此同时,宗教团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性宗教团体例如有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协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等。这些宗教团体按照各自的章程选举、产生领导人和领导机构。各宗教团体自主地办理教务,并根据需要开办宗教院校,印布Jl发行宗教经典,出版宗教刊物,兴办社会公益事业。除了各教自己的研究机构外,社会上新成立了许多宗教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编译出版了大量的宗教典籍、宗教学论著和工具书,并创办了专门的宗教学刊物。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培养了一批宗教学研究人才,宗教课程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2)信教群众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两极化”现象。随着宗教的发展,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群体的“五多”(即农村教徒多、老年教徒多、妇女教徒多、文盲教徒多、病残教徒多)现象有所改观,出现“两极化”现象。宗教信仰者不再只是“愚夫愚妇”,而是呈现年轻化、知识化倾向。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经理人、医务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教师、艺术家、企业家等知识分子也都信仰这种或那种宗教。甚至像北京、上海之类的大都市中,宗教仍然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3)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宗教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混乱现象。根据有关调查,社会上有很多人是通过气功和文人所写的所谓禅学书籍接触佛学的。一部分人就此成为正信佛教徒,但也有一部分人受到误导,流为“相似佛法”或“附法外道”。其次,在一些地区,一些宗教的寺庙发展失控、滥建寺庙、乱收僧尼、私办经文学校的现象突出。除了宗教自身存在无序现象以外,近些年,一些非宗教单位也在利用宗教,搞所谓“宗教搭台、经济唱戏”。这种情况不仅千扰、损害了合法的宗教活动,而且导致宗教事务的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3.实现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的措施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既是一种社会生活,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己既是观念的,又是礼制(献祭、禁忌和塔布等)的;既是道德和法的规范,又是物质实体(物神、偶像、圣像、寺庙、修道院):既是为之献身和苦心孤诣的人群,又是教权主义社团、具有宗教倾向的政党、工会和宗教学校,慈善机构„„”[1]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它在社会主义时期仍有两重性作用。对于它的消极作用,过去人们讲得很能多,甚至有些过头,而对于其积极作用,则由于“左”的倾向影响,似乎成为禁区,人们很少讲或不敢讲。今天,我们在理论上拨乱反正,应当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分析宗教的积极作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关键是要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从以下措施促进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

(1)汲取宗教道德的思想精华,丰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内涵。和谐社会重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宗教之所以能够凝聚广大信教者并迅速发展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所提出的人类普遍接受的宗教道德的感召力。宗教道德与我国现阶段所提倡的社会道德,虽然不属于同一个层次,存在着许多差异甚至对立,但这二者之间也有共同点或连接点。

(2)参透宗教的人生哲理,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根本观点,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根本目的、意义、价值和人生的道路等重大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

期,随着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各种人生价值观念招摇过市,影响着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就是对人生的一种看法,因此人生观在宗教教义中占有要地位。但是宗教对人生观的态度从总体上讲是否定性的。又有其特殊性,我们可以批判地借鉴各教的人生观,吸收其积极因素,为培养公民正确的人生观服务。

(3)观照宗教的信仰内核,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的法律信仰。宗教之所以被信仰,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宗教满足了人们(至少是一部分人)的精神需求。从某种意义_[讲,宗教是人们精神的归依,是人们精神的家园。人的需求不外乎两个层次,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大凡被信仰的东西都是虚拟的东西,具体的实在之物不大可能被信仰。虚拟的东西之所以可能被信仰,是因为虚拟的东西是人们无法用感觉器官去感知的东西。因而,它可以虚拟得“完美无缺”。实在之物之所以不大可能被信仰,是因为实在之物是能够被人们用感觉器官去感知的东西,能够被感觉器官感知的东西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种不足或许并不是源于实在物的本身,而是源于人们认识评判标准的不一。观照宗教信仰的虚拟性对西方法律信仰形成所起的巨大作用,我国要想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最重要的是把法律作理想层面与现实层面的划分。把法律作现实法与理想法的划分,将有助于在虚拟的基础上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

(4)发掘宗教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我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不顾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动物植物的恢复能力和自然界自净的能力,大肆地掠夺自然资源,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却毁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道教的“物种齐备”理论对今天的生态保护具有独特的贡献。道教的生态伦理原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教中赋含着深刻的生态保护理论。产生于古印度,兴盛于古中国的佛教,在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给予我们许多启迪。如古印度主张的“梵我一如”和古中国主张的“天人合一”都强调主客观内在关系的一致性,这是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础。伊斯兰教的“和谐观”有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不同的民族宗教信仰,都带有生态环境的深刻印记。尽管各种宗教文化各有特色,自成体系,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尊崇却是相似的。搜集、整理、研究各民族宗教文化中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内容,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对十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6.结论

宗教有着漫长悠久的历史,还将有着遥远未知的将来。在社会主义时期也将长期存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信仰宗旨虽然没有改变,但其文化品格、社会活动、某些价值取。向等己发生了变化,体现出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特征,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种社会动力。在我国宗教的社会政治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宗教不再是旧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上层建筑的残余,而是社会主义_L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不仅宗教实体、宗教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而且宗教思想体系的积极精神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宗教是一座人类文化的宝库,其内含的优秀道德因子,可以丰富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体系:其孕育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可以帮助我们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其独有的信仰内核,可以成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参照: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谆淳教导,更是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范本。同时,宗教界人士及宗教团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社会公益事业上的积极活动都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Widdowson.H.C.The Roles of teacher and Leaner[J].ELT Jounal vol.1987(2):1

[2]王昕亮.当代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3).[3]何其敏.论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J].世界宗教研究,2001(4):6-17.[4]明月.论中国宗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北方经济,2002(5):30-32.[5]张志蓬.宗教道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探讨[J].理论探索.2007(04)

[6]杨红.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J].宁夏党校学报.2008(01)

篇8:科学分配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的基本框架:“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大在强调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 重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并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要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也拉开了收入差距, 在最近几年内尤为突出。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了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并且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一、科学分配观内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一) 从经济发展的概念来看, 科学的发展包括了科学的分配。经济发展是伴随经济结构变化的经济总量扩张过程, 它包括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是结构变化。科学的发展包括了科学的分配, 分配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增长只是表明产出的增长和生产的速度加快, 而发展则不仅强调产出的增长和生产的速度, 而且更注重随着产出增长和生产速度加快而出现的生产、就业、消费等结构上的变化和体系、分配上的变革。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唯一指标, 不能说明由于这些产品和劳务而获得的福利大小, 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的状况。我国收入分配模式和收入分配格局逐步从政府主导、平均分配演变到市场为主、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人民所不满的并不是由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所造成的合理的收入差距, 相反, 这类收入差距的存在恰恰表明了分配的公平。广大人民群众所不满的是由权钱交易和各类灰色收入所带来的非法收入。各种不合理不正当的收入来源, 如黑色收入、隐性收入、侵蚀所有者的合法资产等等,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转型期收入分配的恶化。新旧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制度真空”的作用导致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紊乱和不规范, 如各种寻租和腐败、大量国有资产流失而导致少数人暴富等, 影响和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 我国的经济发展应该充分认识到分配对生产的反作用, 将科学分配纳入到科学发展的体系中来。

(二) 科学分配观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与实质在利益层面的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实质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理论结晶。科学发展观的这一人文精神在分配领域体现得最为突出。任何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内在的人性依据。在发展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 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 一直是社会主义的内在目标, 也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做到这一点。社会主义的这一内在目标要求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相统一, 既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 也要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改革的最高目标。这一要求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践中, 直接体现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平与效率这两个环节的统一, 根本目的在于将增长的社会财富和社会进步的成果通过分配这一渠道给予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广大社会主义的普通劳动者,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此物质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 确立科学分配观是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我国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但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收入分配问题成为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一些公平机制的缺失, 是我国社会潜藏着的主要不稳定因素。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物质利益的协调决定和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走向, 它的最优化结果便是共同富裕的实现。

二、落实科学分配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 有助于实现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这里的“公平正义”指的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当前注重社会公平问题, 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而我国的利益分配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 存在以牺牲弱势群体利益为代价来维护强势群体利益的现象, 这与“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的公平要求是相违背的。社会和谐的核心环节在于利益的和谐, 利益的和谐首先来自利益分配的公平。这就要求把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突出抓好利益的公平分配。

(二) 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共同享有”。能否“共同享有”的检验标准就是看是否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在我国, 很多人的心里仍留有两种制度、两种社会的强烈对比。近年来, 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正在淡薄。一种制度即便能建立起比它所否定的制度更高的生产力水平, 但如果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却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大多数人遭受贫困、失业的威胁, 那么这种制度仍然很难使全体社会成员长期接受。落实科学分配观是实现“共同享有”和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之一。

(三) 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党中央在确定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时, 坚持以“大社会”的和谐为指导, 以“小社会”的和谐为重点, 努力加大社会建设的力度, 完善社会保障等配套措施。目前, 不同地区和不同居民之间的收入、消费等差距继续扩大, 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人们对可能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激化和社会危机感到忧虑和不安。在再分配过程中, 为了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我国需要在住房、医疗和教育这三个主要领域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再分配作为社会稳定器的一种, 通过税收调节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来为弱势群体构建了一张社会保障网。发展社会事业的大部分经费都是经由收入再分配的渠道获得, 这是和谐社会的社会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当前, 我国社会的阶层利益差距较大, 公平问题凸显, 所以要集中力量解决公平问题, 尤其是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主要办法是通过发展社会事业, 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建立适当的财政税收制度, 逐步缩小收入差距, 使其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23~224.

[2].张雷声.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4, 2

[3].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科学发展观若干问题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6, 6

上一篇:专业技术总结设计下一篇:晨光电缆技能大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