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缺失探究

2024-05-25

中学生德育缺失探究(精选六篇)

中学生德育缺失探究 篇1

一、定位偏颇的德育价值

首先,我国中学的德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或政治课来实施。其内容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和理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基本国情与形势政策、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与人生观教育为主,而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日常行为规范等德育涉及的领域则轻描淡写。不难看出,中学德育“政治化”气氛很浓,这种“德政同构”、“政教一体”的传统混淆了二者的性质,把德育变成了纯政治说教的工具。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学德育究竟是为了培养“人”还是为了培养“领导干部”?答案显然是前者,因此,德育目的的政治化既脱离实际,又十分狭隘。

其次,学校德育常被人们看作维护学校稳定、统一学生思想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尽管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是必要的),因此对其社会层面的实际效用性或者说对学校德育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比较看重,而对其本身内在所具有的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青少年学生的终极追求的人文关怀的价值则重视不够,使得德育成为了一种异于受教育者内在需求的外在灌输,没有真正发挥其引导人生、建构精神家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学校德育应有的深刻的终极性的价值与意义被忽视了。

这种只关注社会价值、工具价值而忽略个体价值、内在价值政治化了的德育定位容易带来这样的误解:德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外在的东西,与自身的需要、成长、发展无关,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被强加的政治义务,加强学校德育只是社会的需要,是党和政府、学校领导的事情,与青少年学生的切身利益无关。应当承认,德育的这种价值定位,在特殊的年代和政治背景下起到了统一思想、稳定社会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观念的变化,人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种只见“社会”不见“人”的德育定位使许多人对德育不感兴趣,很难引起受教育者内心的共鸣,甚至带来某种排斥和逆反心理。

二、知识定位的德育课程

长期以来,中学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受高考招生制度和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学校德育主阵地的思想品德(政治)课完全是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把德育知识化、应试化,把德育变成纯粹的知识来迎接考试。德育课显得枯燥乏味,照本宣科,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在德育课程中,道德知识变成了一套无主体的、无生活的、外在于人的抽象的道德规范、规则、指令,这种德育课程定位于知识的逻辑而非生活的逻辑,定位于由概念、范畴推演而来的课程体系而非青少年生活的演进、发展而选构的体系,这种定位视道德知识的获得与道德品行的形成为同一过程,往往培养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如此德育低质低效就不难理解了。

另外,中学德育内容的宽泛化,让一些不属于纯道德教育的其它学科内容充斥其间,使学生在道德知识和其它实用知识之间权衡利弊时,在功利化氛围的影响下,难免会厚此薄彼,使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道德知识更受冷落,削弱道德教育的地位。在“人治”时代,德育被赋予政治功能,须无条件地服从和服务政治的需要,且被加入各种政治内容;在市场经济时代,德育被赋予经济功能,须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主轴”而运转,又平添了一些经济学内容;在强调社会和谐发展时代,德育又被赋予生态功能,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内容开始充斥大量的生态伦理学说。以上这些大量的附加的“专门”德育内容更是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对德育产生了恐惧感和抗拒感,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

三、僵化生硬的德育方法

中学德育方法僵化生硬是由德育的整体价值取向决定的,在德育工具化时代,德育对象无可避免地成为被利用的工具,教育者眼中只看到一个个被“物化”的人,而不是有本体生命价值存在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在施教中的方法运用往往欠周全和缺乏耐心。“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令你行”是长期以来许多德育工作者的行为模式,简单说教、硬性灌输的现象较为普遍,把受教育者当作“物”来对待,当作“可被别人占有的东西”,作为国家的“驯服工具”来培养,作为“道德之洞、美德之袋”进行德育注入。这种外施性的德育模式没有把德育视为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平等对话、互相推动的过程,必然导致德育过程中的命令主义、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因而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其结果只能是限制受教育者自我智慧成长和道德能力的发展。

理想化德育目标主导下的德育方法被剥离了人性内涵,德育中的教师在诸如“为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舆论或官方意志的压力下,难以耐心地、富于创新精神地采用更人性化的德育方法来教育学生,在多数情况下采用急功近利的、简单直接的灌输方法。而且,教育者往往倾向于从自身的条件、爱好出发选择教育方法,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不注意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不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受教育者的实际利益、社会规范与受教育者自身的成长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单靠抽象的道德说教。学生慑于教师的权威,只能一味地被动接受,尤其是地处偏远农村的中学生,对老师的灌输简直可以说是逆来顺受,不敢有半点异议。这样一种置老师和学生于非对称地位的非人性单向灌输,是难以穿透学生的心灵的。一些对学生缺乏关注、爱心、宽容的功利化的德育方法更给学生以人格分裂的隐患,这完全偏离了道德教育是一种善的教育,是一种能给学生带来幸福和希望的教育的轨道。

总之,当前中学德育中人文关怀缺失有其深刻的根源,其

师德,育人之本

胡本迎

(旬阳县城关镇中心学校,陕西旬阳

古人曾把师德作为正本清源、纯正社会风气的重大措施,提出“唯师道立而善人多”。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也提出了“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的观点。如今我们倡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见,自古到今对师德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21世纪以来社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教师的师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师德是育人之本,因为它决定着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很欣喜地看到很多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尊重。从社会大范围看:无数位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甘于平凡,坚守岗位,不求名利,竭诚奉献,从参加工作干到退休;无数位大城市的骨干教师和大学生放弃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到教育欠发达地区支教;成千上万的教师日复一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着学生的灵魂,被评为“德育标兵”;又有成千上万的教师在危险来临之际,用生命去呵护学生……从我们身边熟知的小范围看,平凡而师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也是不计其数,平凡而感人的事迹时时处处打动着我们的心灵。如有教师24小时开机,学生可以随时提问题,教师随时随地耐心讲解。有教师甚至周末上街时还把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的册子带在身上,以方便给学生解答问题;有教师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自己必同学生一道写一篇作文与学生交流、互评;有教师摔伤胳膊后打着石膏给学生上课;有教师主动做起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这些有着良好师德的教师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坚持着育人的原则,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榜样。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由于受到思想文化的冲击,师德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滑,不良的师德问题时有发生:大、中专学生甚至函授生考试不及格,给教师送礼就能顺利过关,拿到毕业证;中小学生请吃、行贿之后就可调位、当班干部甚至评优;课堂应付了事,课后在自己家里进行有偿补课;统考时找机会溜进教室写答案,阅卷时寻找“学生痕迹”加分数……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动摇了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剖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 社会不良风气对教师的“迫害”

教师,由于受职业性质所决定,面对纯真的孩子本无私心,加之受过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大多都具有一定的师德水平。但是家长或许出于感激,或许希望孩子享受一些优待,总是千方百计托关系送礼、请吃喝等。教师再有师德也是人,礼送来了看着人家的笑脸,听着人家亲热的话语,再叫人家提回去难免伤和气,闹得皆不欢喜;托亲朋好友请吃饭,去了难免

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必须花大气力把这些根源和原因研究透彻,因为只有搞清楚了原因,才能追本溯源,抓住根本,逐步将人文关怀切实地融入中学德育的理论与实践中,推动中学德育的发展。

背上“接受家长请吃喝”的罪名,不去就会留下“不近人情,六亲不认”的话柄,总之进退两难,里外不是人。

2. 学校内部师德建设不力

近几年,部分学校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新课程改革、校本教研和“双高普九”等方面,师德建设却淡化了。综观某些学校的教师,着奇装异服者比比皆是,辱骂体罚学生者常见报端,利用职务之便有偿补课者屡禁不止,甚至想方设法弃教从商者也屡见不鲜。经过调查分析,这些有违师德行为的发生与学校对师德的要求放松有很大关系,学校管理不够规范,出现有违师德事件时轻描淡写,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此以往,加速了教师道德底线的崩溃,助长了教师违规现象。其实,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教育存在,师德建设就应该放在首位,因为它是教育的根本,决定着学校的办学品味。21世纪以来,学校的育人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育人目标代替了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目标,学校要将学生培养成“四会”人才,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3. 教师自身不重视师德修养

有少部分教师既没有来自社会的诱惑,又没有学校管理上的纵容,但自身的人生观偏离,思想消极、堕落、腐化。对个人工作作风要求松懈,上班时间人在心不在,迟到、早退毫无羞愧感;敬业精神缺乏,以小家庭为重,放假时欢天喜地,加班时怨气十足;享乐主义严重,比吃比穿比玩乐,就是不比干工作;只贪图利益,不讲求奉献,见了困难就让,见了利益就抢……总之,不热爱本职工作,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当然,这只是少数学校的极个别现象,与学校的科学管理方法也不无关系。

虽然导致师德水平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在于教师本身,自身严于律己,洁身自好,抵御诱惑,爱岗敬业,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让世人谴责的师德问题了。在这里,我将我写在《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里的一段话提出来与大家共勉:“倘若你不热爱教育事业,就请跳槽干自己喜爱的工作吧,否则会误人子弟的。倘若你跳不了槽,那就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吧,因为热爱是提高师德水平的前提,也是搞好工作不竭的原动力。仔细想想不难明白: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注定一生中大部分时光将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如果一直不快乐地享受工作,只是把工作看作是不快乐的谋生手段,那对自己来说将会是多么大的折磨呀,对社会的发展也将是很大的损失啊!人生苦短,享受工作就是在享受生命!”

让我们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让全社会携起手来,共同维护校园这方净土,为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推动社会更快更好发展贡献力量。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目前中学德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实际情况及其多种表现,探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认为中学德育在德育价值的定位、德育课程的定位、德育方法的定位等三个方面存在问题。

关键词:中学德育,人文关怀,缺失

参考文献

[1]王东莉.人文关怀:当代学校德育的逻辑起点[J].素质教育,2005,(4).

[2]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3).

[3]朱小蔓.当前中国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创新方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4,(4).

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现象及对策探究 篇2

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承载着大学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将来的前途和命运。新形势下,有少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导致伦理道德缺失现象的发生。如何有效地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是摆在所有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的类型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但仍有少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主要有以下类型:

1.公德意识缺乏

公德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和公共财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素质。少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公德意识缺乏。随地吐痰、乱扔杂物、课堂上手机铃声响起、图书馆自习室占座、买饭不排队、“课桌文化”、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宿舍“长流水”、教室“长明灯”等现象比较普遍。

2.诚信意识淡薄

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承的道德规范。生活阅历相对较少的大学生还不能完全了解诚信品质对一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对因诚信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了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产生。考试作弊、抄袭论文、恶意拖欠学费、欠贷不还、制造虚假履历、网络道德失范等现象屡屡在校园里出现。

3.信仰迷惘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将其奉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规则。从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对未来、社会、职业、生活充满向往。也有少数大学生信仰模糊,他们的信仰明显地呈现出多元性、波动性、盲目性、模仿性和迷信性等特点。在大学校园里,自由主义、存在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都有一定的市场,球星、影星、歌星等都可能成为大学生的崇拜对象,少数大学生对各种充满迷信色彩的宗教、文化十分热衷。

4.自我意识过强,包容性较差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我的意识,包容即宽容、大度。少数大学生强烈关注自我,有较强的优越感和自信心,总是从自我的角度、标准去认识、评价和行动,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自我中心者考虑问题和做事都从“我”出发,不能进行客观的思考和分析。一些大学生自以为是,过分追求个人发展,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沉醉于个人或几个人的小圈子里,不能容忍任何的不同意见,人际关系不和谐。

5.道德品质下滑

道德品质,又称“品德”、“德性”。指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和凝结,是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当前,大学生总体道德品质是好的,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对基本道德认识比较清楚。这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但仍有少数学生道德品质下滑,出现了盗窃、打架、聚众斗殴和持械伤人等事件,甚至出现了投毒等恶性事件。

二、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的成因

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现象的凸现,表面上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实际上与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为了让高校伦理道德教育工作能有的放矢,就要追根溯源,透过现象,找出内在原因。

1.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冲击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以及以互联网和数字通信工具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渠道的普及,信息交流空间进一步扩大,大学生接触的信息量成几何级数上升。一方面,他们思想更加活跃,自由,开放,能跳出传统视野,用更广阔的视角看待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社会经验,文化选择能力薄弱,批判鉴别能力不强,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一些不良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趁虚而入,给大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宋小红老师说上帝已经死了,我们就不用受到上帝的束缚,我们要求人性的解放,自由·····

2.社会环境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一项空前庞大而又无比复杂的社会工程,经济发展、政治改革、文化进步三方面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经济成分的多样化所导致的多种利益矛盾,必然给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带来更复杂的局面。这一切都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他们一方面以极强的责任感,浓厚的忧患意识和日益强烈的参与意识,关注着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进程,思考着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金钱、权力、名誉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目标,腐败的滋生、社会上的不公平等现象给大学生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3.网络的发展带来的冲击

网络的开放性引发道德价值取向紊乱,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复杂化。首先,由于大学生识别能力偏弱,面对网络呈现的诸多不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道德文化等极易产生迷惘。其次,网络的虚拟性减弱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导致部分大学生人格扭曲。在网络中,人与人的交往是间接的“人机交往”,容易摒弃道德约束和规范要求,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形成强烈反差,这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人格异化。其三,网络的自由性弱化了道德责任感,导致大学生个人主义滋长。在网络这个“自由”的社会里,外在的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法律法规对人的行为的制约与惩戒力度不足,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弱化,自由意识泛滥,甚至将违反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视为自己技术高超的表现。

4.独生子女的缺点

目前大学生群体已进入独生子女时代。由于他们成长环境的特殊性,许多人身上表现出了不容忽视的缺点。他们依附性强,自理能力差,适应大学生活的时间延长,对于大学新的环境感到束手无策,焦虑不安。他们在人际交往上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乐于交往,但另一方面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自私、嫉妒、感情易冲动的不良特征。他们群体观念淡薄,协作意识差,行动上往往不能顾全大局。他们由于经济条件有明显的优越性,在生活上不够勤俭节约。他们感情脆弱,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一方面表现为充满自信,思想活跃,另一方面又经不起挫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较差。

5.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和方式存在不足

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德育因其内容单薄、方式陈旧已不能满足时代需求。创新意识教育、整体意识教育、坚韧品质和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教育内容的欠缺让德育工作捉襟见肘;过于偏重说教的教育方式使高校在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略显吃力。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事实上的偏差,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厚专业、薄人文”的现象。综合评价体系中智育成绩的高低成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部分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心理适应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与智力水平出现了较大的反差。

三、提高大学生伦理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

伦理道德的缺失,必然影响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将可能导致社会公德水平的滑坡,因此必须对此现象进行干预。干预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就是对缺失成因的消解。要消解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现象,就要从多方面进行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参与和配合,真正形成一个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伦理道德教育新局面。

1.推进荣辱观和公民道德教育,弘扬传统美德

胡锦涛主席发表的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党中央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努力建立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全体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高校要推进荣辱观和公民道德教育,明确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明确公民道德建设的判断标准和基本要求。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品质;引导学生杜绝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行为。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内化大学生提升自身伦理道德素质的需求,养成良好的伦理道德品质,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去。

2.积极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学生到大学来,不仅仅是来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大学里感受一种文化熏陶。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生活在一种环境中,耳濡目染,日久天长,人们就会熏陶成共同的风尚和气质。高校必须构建高雅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提炼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形成良好的校园风尚,并使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一是要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深入开展“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形象”教育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活泼健康的文化气息,陶冶他们的情操,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从而形成求真、求善、求实的积极心态。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三是要树立一批大学生个人和集体先进典型,集中凝练当前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使教育更有说服力,更具导向性,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全体大学生全面发展。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教育内容

大学生良好伦理道德品质的形成,仅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提升伦理道德素质。首先,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道德情感的培养,利用社会上的有利因素和校内教育相结合,来抵消或消除校内外的消极因素。不同的道德情境可以激活、丰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开展社会调研、社区服务、智力扶贫、勤工俭学、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了解社情民意、融合道德理论,增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感。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有着大量鲜活的素材和实例,可以使大学生产生在课堂上体验不到的心理感受和道德体验,从而深化责任感、使命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等道德素质,有利于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理想人格。

4.抓好诚信品德教育,培养责任意识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是做人的根本,更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构建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创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氛围,真正把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渗透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首先要充分利用“两课”主渠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新内容。通过开展“明礼•诚信”、“诚实守信,快乐人生”等主题教育,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其次要改善高校的育人环境,营造诚信的育人氛围。校园是大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学校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高校应规范学校的活动,把“诚信”作为学校行为的基本准则。高校还应要求教师不仅要从伦理道德认知上教给学生诚信,还要帮助学生用诚信来规范日常行为,逐步将诚信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助学贷款、倡导诚信考试等具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直观、深刻地感受到,诚信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5.做好网络思想教育,规范网上行为

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解决措施探索 篇3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缺失;解决措施;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36-01

一、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但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的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部分青少年和少数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发生了扭曲。

中学生德育对象的思想表现错位。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思想抬头。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环境等关系上“唯我”。他们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为社会进步而做出牺牲的人,是十足的“傻子”。“一切向钱看”,“伸手要钱,出门讲价”。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孝敬心。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心态,他们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对待他人的“义气”和“霸气”。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他们竖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

二、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一方面要求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不断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建立与新形势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这种形势无疑对培养中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对于我们中学生德育也是一个机遇。中学生德育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社会、家庭、学生三者结合;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优良的德育环境,形成德育合力。

一是把握好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德育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利益,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或教育宗旨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是密切联系着的,但我们决不能把它们视为等同,他们是有区别的。学校的思想教育,主要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也就是要为青少年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打好基础。政治教育,就是要增强对党和国家所持的正确立场、观点的认识,解决一个人的政治方向、立场和态度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既包括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会组织进行的教育,又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抓好学生德育,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始终都应居于首要的突出的地位。这是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

二是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同时,要充分认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光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是不行的。因此学校应该而且必须理直气壮地抓好智育,抓好教学质量。但只重视智育,忽视乃至丢失德育,这不仅是教育思想不端正,而且也很难抓出满意的结果。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学校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教学工作是紧密相关的。必须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状况,走出智育与德育对立的误区,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强化“以德育人是大根本”的意识。

三是发挥“堵”和“导”之间的作用。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面对现实,有效地防止污染的发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日常行为抓起,先“堵”后“导”,“堵”“导”结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先堵住污染源,严禁一切不合适的视、听、唱;然后利用舆论阵地,开展多种多样切实有效的宣传活动,营造清除污染、扫除不规范行为习惯的强烈氛围。在堵的同时,还必须“导”。结合各科知识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使之远离污染源,另一方面陶冶情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是提高师德修养。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还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力量和勇气,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教育学生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让邓小平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头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现实之间的反差,要教育青少年看到事物的本质、主流,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激发他们投身改革,参与改革的热情,从而引导他们认真学习,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是加大投入,优化社区和校园环境。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而中学生所处的时期在德育的形成中是关键时期。它不能单靠课堂的教育方式来解决问题,德育与整个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中学生德育缺失探究 篇4

一、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的深入, 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但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的思想, 特别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 部分青少年和少数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发生了扭曲。

首先是中学生德育对象的思想表现错位。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 拜金主义思想抬头。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环境等关系上“唯我”。他们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为社会进步而做出牺牲的人, 是十足的“傻子”。“一切向钱看”, “伸手要钱, 出门讲价”。不尊重他人, 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孝敬心。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心态, 他们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 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 对待他人的“义气”和“霸气”。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 他们竖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 不屑追求知识, 嘲讽打击好人好事。

其次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弱化, 享乐主义思想抬头。部分学生存在物质生活上的虚荣心态, 有的当同学面糟蹋东西, 以示“阔气”, 故意花钱雇人代做功课、代做清洁、代为寻衅斗殴以示“派头”。他们不切实际的追求, 攀比“高档”千方百计逼迫家长给钱, 甚至偷抢同学钱物。当攀比不过, 便自卑自贱而依附“高档”学生甚至拜倒于社会烂仔, 甘听使唤。有些看不起劳动和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劳动者, 甚至不愿当着同学面认正在体力劳动或穿得太“土气”的父母。生活中大肆铺张, 奢侈浪费。

第三是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趋于淡薄, 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明显抬头。打架斗殴, 动辄抽刀;拉帮结派, 成立团伙;语言粗鲁, 胁迫恐吓;贪玩赌博, 屡禁不止;为了个人利益情愿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不爱护公物和公共卫生。

第四是读书学习的风气明显淡化, “读书无用论”时有抬头。一些中学生无故旷课, 出入自由;随时光临网吧, 打网络游戏, 上网聊天;谈情说爱, 课堂哄闹, 对棋牌、言情、武打迷恋至深。厌学情绪严重。

第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主观认为社会分配不公, 贫富悬殊日渐扩大, 物价上涨, 腐败现象严重, 德育工作者收入微薄, 意见很大;社会上极少数人对德育工作者不屑一顾, 甚至挖苦、讥讽、打击, 致使他们丧失工作信心。加之学校、社会、家庭重智轻德, 管理上“德育工作难量化”, 升学时对德育的要求实际上也只划了一道无形的极低录取线。加之黄、赌、毒的侵蚀, 使德育工作者感到苍白无力。

二、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成因

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说, 有社会的、有家庭的、也有学校的;从个体说, 有主观的, 有客观的;有的问题还是一时难以避免的。

第一, 社会因素的诱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在世界上无例可援的伟大实践。尤其是在我们这样搞了三四十年计划经济的国家里, 要建立一种新体制, 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旧观念的阻力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因此, 它既是一场物质性的变革, 又是一场转变思想观念的革命。对外开放政策除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办法外, 也带来了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拜金主义思想;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 他们出于“和平演变”的目的, 千方百计地输入大量精神鸦片, 通过网络等多种传媒, 毒害我们的民族, 腐蚀人们的灵魂, 毒害我们的中学生, 使部分中学生身心遭到严重摧残。同时, 也腐蚀了一些德育工作者, 使他们丧失了斗志和工作能力。

第二, 中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 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 (包括新的生活方式, 新的价值观念等) 的反应较之成人要敏感得多;另一方面, 旧有的社会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迹, 他们对新生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 缺乏成人那种先用已有知识系统去审视, 然后再逐步认识和承认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任何一种思维形态的形成, 无一不是主观因素与其所处环境相作用的结果。当今的中学生, 已经萌发了相当强的个性独立意识, 他们急于介入社会体现自我。同时, 作为独生子女, 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文化传媒的空前普及化、现代化、复杂化, 又促进了他们部分生理和部分心理 (青春躁动) 的超前发育;另一方面, 娇宠又使许多孩子的部分心理 (社会责任感等) 滞后发育。这样, 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 急于参与而又缺乏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学生必然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兼收并蓄, 从而受到消极反面因素的污染, 也接受了不少消极, 腐朽的东西。

第三, 学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一个原因。一方面,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重智轻德。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 产生了自暴自弃, 破罐破摔的心理, 这是德育问题产生的又一因素。另一方面, 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呈现单一化和公式化的趋势, 思想教育上报告多, 大道理讲得多。教学上, 内容单调, 本本主义, 加之教材要求高, 难度大, 学生感到压力大, 且枯燥乏味, 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要求与学生之间的差距, 难于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有的教师教育方法不当, 只教书不育人, 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 对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 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第四, 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社会文化是指通过报刊杂志、文艺作品、广播、电视等传递的各种信息。它是促使中学生社会化的客观条件之一。不良的社会文化也会导致中学生的德育问题。一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对中学生进行教唆、引诱, 使中学生的德育行为失之规范;二是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些中学生盲目模仿资本主义颓废派的穿着打扮, 哼唱低级庸俗的下流小调, 盲目模仿影视中的打斗、凶杀、色情行为;三是网络环境的不良影响, 致使学生迷恋网吧, 成天上网聊天、游戏, 特别是一些不法网吧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 还传播一些色情、暴力的图片和文字。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某种不良环境, 耳闻目睹社会消极的反面现象, 久而久之, 误认为黄、赌、毒以及坑蒙拐骗抢等违法犯罪行为是社会的主流, 甚至是非不分, 从而形成扭曲的思维坐标。因此我们有的教师深有感触地说:“五天的学校教育, 抵挡不住一个双休日”。

第五, 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缩影, 是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有的家长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投机行为, 低级庸俗的生活作风, 甚至违法犯罪活动, 使其子女耳濡目染, 有的家长甚至还给子女灌输整人害人、损人利己的思想和手段, 使孩子潜移默化, 上行下效。此外, 一些家长对子女放纵护短, 娇生惯养, 使之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称王称霸的个性品质。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粗暴, 对子女动辄就拳脚相加, 孩子为免遭皮肉之苦, 采取哄骗办法以求平安, 更有甚者, 与家长产生敌对情绪, 弃家出逃。

三、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解决措施

目前, 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一方面要求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 又要求人们不断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在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建立与新形势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这种形势无疑对培养中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个更高的要求, 对于我们中学生德育也是一个机遇。中学生德育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使社会、家庭、学生三者结合;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优良的德育环境, 形成德育合力。

一是把握好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德育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利益, 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或教育宗旨的要求, 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是密切联系着的, 但我们决不能把它们视为等同, 他们是有区别的。学校的思想教育, 主要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也就是要为青少年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打好基础。政治教育, 就是要增强对党和国家所持的正确立场、观点的认识, 解决一个人的政治方向、立场和态度问题。在学校教育中, “德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既包括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会组织进行的教育, 又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抓好学生德育, 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学校教育中, 始终都应居于首要的突出的地位。这是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

二是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应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首, 教学为主, 全面发展”的思想。同时, 要充分认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光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是不行的。因此学校应该而且必须理直气壮地抓好智育, 抓好教学质量。但只重视智育, 忽视乃至丢失德育, 这不仅是教育思想不端正, 而且也很难抓出满意的结果。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 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 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学校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教学工作是紧密相关的。必须克服智育一手硬, 德育一手软的状况, 走出智育与德育对立的误区, 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 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 强化“以德育人是大根本”的意识。

三是发挥“堵”和“导”之间的作用。在德育工作中, 我们要面对现实, 有效地防止污染的发生, 从实际情况出发, 从日常行为抓起, 先“堵”后“导”, “堵”“导”结合, 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先堵住污染源, 严禁一切不合适的视、听、唱;然后利用舆论阵地, 开展多种多样切实有效的宣传活动, 营造清除污染、扫除不规范行为习惯的强烈氛围。在堵的同时, 还必须“导”。结合各科知识教学, 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使之远离污染源, 另一方面陶冶情操, 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是提高师德修养。教师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还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增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增强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力量和勇气, 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 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教育学生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 根据学生的特点,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让邓小平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头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现实之间的反差, 要教育青少年看到事物的本质、主流, 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 激发他们投身改革, 参与改革的热情, 从而引导他们认真学习, 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是加大投入, 优化社区和校园环境。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而中学生所处的时期在德育的形成中是关键时期。它不能单靠课堂的教育方式来解决问题, 德育与整个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要加大投入, 使学校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求知的学园、温馨的家园、美丽的花园。同时还应重视创造德育的社会环境, 抓好社区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加大社会综合治理力度, 净化社会育人环境, 坚决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 大力着手社区“绿色网吧”的建设。

六是促进家庭教育。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树立教育子女“要成人, 先做人”的正确思想。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 家长的言行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禁止家长的不良行为和思想传播给子女, 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设置障碍。让黄、赌、毒远离家庭。家长应当平等对人, 规范自己的行为, 净化家庭环境, 让孩子耳濡目染, 一开始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摘要:中学生德育要面对新形势, 研究新方法, 营造新环境, 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合力。

大学生诚信缺失及重建对策探究 篇5

1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以及影响

1.1 作弊现象严重, 学术学风不正

作弊是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虽然高校对作弊学生的处分程度越来越严厉、考试管理办法也越来越严密, 但学生作弊队伍却呈不断壮大的趋势 (见表1) , 作弊者的心态越来越坦然。尤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据统计2009年12月份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CET) 全国共有874万名考生报名参加, 在考试中发现的违规考生多达近万人。

与此同时, 抄袭和剽窃, 是当前本科生最严重的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诚信危机的表现。有调查数据显示, 近60%的同学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或多或少地存在抄袭现象。只有26%的同学不赞成“天下文章一大抄, 只有会抄不会抄“的看法。 (1) 而这些都导致了自身道德素质的下降。

1.2 恶意拖欠学费, 不还助学贷款

恶意拖欠学费、不履行助学贷款承诺都是现在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现象。据教育部统计, 2007年国家共累计审查全国高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6万人次, 发放贷款约127.7亿人民币, 受各种因素影响, 欠贷率高达28.4%。 (2)

助学贷款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帮助贫困学生, 大家觉得迫在眉睫的是把这些钱交到这些学生手中, 让他们安安心心的学习。但是有部分同学却因为辜负银行以及学校等各界的信任没有按时或是没有还贷, 这样就大大影响了学校下一届学生甚至是学校后续的助学贷款工作, 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陷入困境。

1.3 滚雪球式的信贷消费

当刷卡成为一种时尚, 不少学生亦开始追逐这种时尚, 成为刷卡一族。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消费方式很符合当代人的生活节奏。然而很大一部分学生抱着“寅吃卯粮”的态度走进刷卡时代的生活。上学期间大手大脚, 当生活费“供血不足”时, 只好通过透支来改善他们的生活, 然后又用家里给的生活费来还欠银行的钱, 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 恶性循环, 过上了“卡奴”生活。

1.4 求职诚信缺失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部分毕业生为了获得面试机会, 伪造就业材料, 制作掺水简历;而有些同学则又在获得面试或是拿到offer后, 无视用人单位利益的违约现象频频发生。在一次面试中43人答应来面试, 结果竟有22人失约。而这样的行为导致部分HR们对这些大学生作出“他们简直把投简历当成了一场不负责任的恶作剧, 在他们眼里, 维系一个社会的基本信任一文不值”这样的评价。

1.5 社会生活诚信危机

在平时生活中, 大学生以网络道德缺失最为突出。互联网信息环境所具有的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等特点会造成一些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削弱和自由意识的泛滥, 从而忽视网络文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他们不能正确使用网络, 充当“黑客”, 非法盗用他人账号密码上网、非法进入他人程序, 利用网络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或有意散布虚假信息, 制造混乱。

2 大学生诚信重建的对策

切实挽救大学生诚信危机, 不仅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全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重任。而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同时更是需要大学生自我约束力的提高。

2.1 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教育离不开社会环境, 没有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环境, 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 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首先要提高重视程度, 要充分认识诚信是大学生健康成才、造就合格人才的基础保证;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 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开展诚信理念的宣传教育, 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三是规范政府行为, 充分发挥政府在诚信重建中的主导作用, 使诚信理念在社会各领域渗透, 推动社会整体诚信意识的提高。只有营造一个良好的讲诚信的社会氛围, 才能消除人们的从众心理以及不平衡心理。

2.2 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 完善诚信机制

只有完善诚信机制, 采用刚性措施, 才能对人们确实起到约束作用, 对此高校可以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在诚信档案中, 详细记录大学生的个人品德、归还助学贷款、履行就业协议等诚信和不诚信的轨迹, 并将诚信档案存入人事档案, 作为将来继续深造、就业的重要依据。再次, 我们还需要起建立学生诚信评估机制。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 根据评估情况, 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 更趋于合理。最后是建立学生诚信奖惩机制。将学生在校期间诚信状况与学生干部考核、评奖评优、申请助学贷款等相结合, 对失信行为采取必要的惩处和限制。甚至可以将同学们的诚信问题与国家的政策联系, 对于诚信不良者不予以创业贷款等。

2.3 家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

学生诚信教育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从家庭教育来看, 要求家长重视孩子的道德建设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做讲诚信的表率。从学校教育来看, 要高度重视学生诚信教育, 把诚信教育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让诚信的意识渗透到方方面面。强化诚信教育课程, 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公平竞争意识, 改正同学们的不良思想;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 净化教育氛围, 坚决杜绝学术抄袭、剽窃等不诚信的行为;加强学生的管理, 建立健全相关的校纪校规, 加大对相关事件的预防和不诚信的惩治力度, 努力建设校园诚信之风。

2.4 大学生自我诚信修养塑造

诚信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 从根本上解决诚信缺失问题, 最终还得靠大学生自己。诚信是道德修养问题, 规章制度和外部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诚信行为, 但其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就要求大学生从内在修养做起。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 完全可以理解和衡量出诚信的重要性, 应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 增强社会责任感。

3 结语

建立大学生信用教育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面对大学生对信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信用观念和意识比较淡薄的现实, 除了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信用教育机制, 唤醒大学生的信用观念和意识, 提升大学生的信用水平, 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品德建设。最后强烈呼吁当代大学生提高自己的信用意识以及信用度, 可以大声地呼出“我没有钱, 但我有信誉”。

注释

1[1]傅以君.浅谈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诚信危机[J].科技信息, 2009.

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论辩思维缺失探究 篇6

一、“论”的严重缺失及其对策

这里的“论”, 主要是就表达方式而言的。

(一) 学生议论文写作中“以叙代议”通病分析

议论文, 顾名思义, 应以“议论”为主。但是, 目前高中生的议论文大多以叙代议, 用学生的话说就是“一旦有了观点, 我们就拼命搜寻事实论据, 然后按照一定的模式成文”。如一位高三学生写《莫让浮云遮望眼》:

第1-2段, 叙述材料并提出中心论点:“……因此,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 我们不应让外物干扰前进的方向, 应始终坚守本心, 莫让名利的浮云遮住双眼!”

第3段, 提出分论点1:“莫让浮云遮望眼, 正如她, 淡泊名利, 最终树起一座文学丰碑。”

第4-5段:举杨绛的事例证明第一个分论点。

第6段, 提出分论点2:“莫让浮云遮望眼, 亦如他, 宁静平和, 活出了真实快乐的自己。”

第7-8段, 举卢安克的事例证明第二个分论点。

第9段, 再用排比形式引用名人名言、名人故事, 进一步证明中心论点。

第10段, 结尾:“身披一袭灿烂, 情系一份执着, 莫让浮云遮望眼, 你定能踏出一路风光!”

这样一篇所谓的优秀议论文, 全文就是靠大量的事例来支撑, 而“为什么莫让浮云遮望眼”“怎样才能不让浮云遮望眼”, 文中基本没有论述。

议论文强调以理服人, 通过分析事物的性质, 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 提高人们的认识。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 不是为叙述而叙述, 而是为议论而叙述, 目的是为了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因此, 叙述事实论据必须简单、清楚和精要。以叙代议, 归根到底, 是因为不会说理。

(二) 散文化的语言掩盖了说理的不足

以分论点的表达为例, 目前存在严重问题。笔者在某名校听作文公开课, 老师展示了2014年福州市质检的优秀作文《化心为湖》, 这篇文章也呈现了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1:化心为湖, 史铁生将苦咸的盐净化为甘甜的泉。

分论点2:化心为湖, 三毛将生命中纷纷撒落的痛苦, 积攒为净化人心的清泉。

分论点3:化心为湖, 刘盛兰……

老师在点评时, 反复强调这篇61分的作文, 三个分论点扣题扣得很好。我却疑惑, 这样的内容, 难道也叫分论点?

分论点是围绕中心论点分成几点或者几个方面提出一些证明、补充或者发挥中心论点的从属论点。既然是“从属论点”, 那么分论点仍然应该是偏于说理的。上面两篇文章所说的分论点, 我称之为“报幕体”, 就像一台演出, 主持人说“下面有请卢安克出场”“欢迎三毛出场”一样, 所谓的分论点, 用散文化的语言掩盖了说理的不足, 文章看似很漂亮, 实则肤浅没什么思想。

那么, 怎样才能让“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议论文中占据主要阵地呢?

(三) 破解议论文写作中的“议论缺失”现象

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引论 (提出问题) ———本论 (分析问题) ———结论 (解决问题) , 并由此引导学生在本论部分充分展开论述。

如以“扫一屋与扫天下”为题写议论文。

究竟“扫天下”有没有必要先“扫一屋”, 明显存在不同意见。所以, 写这篇文章, 当中心论点确立之后, 就应该把重心放在本论部分, 重点分析“为什么”。有篇作文提纲如下:

“扫天下”不必先“扫一屋”

开头:如果将“扫一屋”理解为做小事, 将“扫天下”理解为做大事, 那么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扫天下”不必先“扫一屋”。

分论点1:“扫天下”与“扫一屋”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 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大事情并不等于小事情之和。

分论点2: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 “扫天下”的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扫一屋”。

分论点3:思想拘泥于小事情, 常常会限制了人看问题的眼界, 扼杀了创造性思维。

三个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扫天下”不必先“扫一屋”, 每一点都说得很在理。加上一些很有针对性的事实论据、名人名言, 那么, 在当下, 本文算是一篇立意新颖、思路清晰、有理有据的好文章。

但是, 这些都还只是“证明”而已, 是目中无人 (读者) 的自白而已。

二、“辩”的长期缺位及其对策

一篇议论文, 若只是一味地“证明”而不“论辩”, 是难以让观点站稳的。

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将“议论文”正名为“论辩文”, 并对“论”与“辩”作了具体的解释。他在《论辩体式源流考辩及正名》一文中说:

“论”表明该类文体的目的、功能、作用:求真, 阐明见解。“辩”表明该文体写作的认知与说理方式的特点:分析、思辨。这两个方面构成了该文体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要求。

潘老师为“议论文”正名, 意义重大。既然写论辩文是离不开“辩”的, 那么, “辩”什么、如何“辩”?

(一) “辩”论题中的关键词语

此处之“辩”, 应为“辨析”之意。

一个论题, 主要概念的内涵如果没有界定清楚, 那么写文章时难免前后矛盾, 前言不搭后语。因而, 对于论题中的主要概念必须辨析, 使文章概念一贯, 符合逻辑思维基本概念内涵统一的准则。

如2014年龙岩市高三市质检作文《简单是一种智慧》, 对关键词“简单”的辨析尤为重要。这个“简单”, 不是匮乏与贫穷, 而是远离铺张浪费的一种节俭;这个“简单”, 也不是无礼与怠慢, 而是抛却繁文缛节之后的简约;这个“简单”, 也不是所谓的“四肢发达, 头脑简单”式的无知, 而是于纷繁的尘世中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从容与单纯……正如《拒绝平庸》中的“平庸”不等于“平凡”一样, 写这样的文章, 界定主要概念的内涵是前提。有些辩论赛, 就是因为辩论之初没有先界定概念的内涵, 辩来辩去, 到最后还是被辩题中的概念所纠缠。

(二) “辩”自己所确立的观点

此处之“辩”, 应为“分析”之意。

一个高三学生写的材料作文《命运在自己手中》:

开头两段叙述材料并提出中心论点:

曾经有个弟子苦恼地对禅师说他找不到命运。禅师便将他的手掌摊开, 告诉他那条线就是命运线。他又让弟子把手握拳, 问道:“现在命运线在哪里?”弟子顿悟:“命运就掌握在我手中!”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在自己手中, 就像扁担上人生的两端, 总在我们肩上。

接下来, 作者一一列举贝多芬、李白、珍妮特的事例, 证明“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这篇57分的优秀作文, 中心论点的提出没有一个分析、推导的过程, 就像喊口号一样喊出来了。

无独有偶, 在2014年福建省质检作文中, 另一篇优秀作文《命运只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开头:“无论别人是用卑贱的名字称呼, 或是给予赞美的言辞, 莠草依然精力旺盛, 茁壮成条。事物的本质不会因外界的不同声音改变, 命运只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的思维如出一辙。

细想, 难道每个人的命运都真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吗?在黑暗的旧中国被逼上绝路的老百姓又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汶川地震中丧生的人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马航MH37上的乘客们和韩国“岁月”号沉没客轮上的乘客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可见, 在一些特殊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 人是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天灾、人祸, 都可能导致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

作者确立自己的观点, 一定要注意“大前提”, 即要分析在哪些条件下, 自己的观点是成立的;甚至, 要让人明白, 在哪些情况下, 自己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三) “辩”敌论

此处之“辩”, 应为“辩驳”之意。

潘新和教授在《一切论辩文都是广义的驳论文》中指出:

“语文教学中论辩写作的‘立论’思维, 基本上不考虑‘驳论’,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思维的短路, 其结果必定是‘立论’意图的落空……‘驳论’, 即反驳、批判等, 驳论思维的缺失, 是论辩思维、理性认知的根本性缺失。”

所谓“辩”敌论, 用潘老师的话说, 就是“论辩文写作要面对真论敌与假想敌, 比较而言, 最要关注的是读者这一无时不在的假想敌”。

教育专家尹建莉为了说服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文章从四个孩子的真实故事说起, 然后指出, “魔杖”, 就是课外阅读。“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 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1]

接着, 作者引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的研究成果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阐释“阅读为什么对孩子的智力和学习有这么大的影响”。这种论述可谓有理有据, 但作者不满足于此:“我猜测会有一种质疑被提出来, 难道经常读书的人学习就一定好, 不读书的就一定不好?”这一有力的发问, 其实就是在为自己的文章寻找假想敌, 并为此设想“敌论”。

“敌论”确立了, 作者又想方设法驳倒它:“……世界如此复杂, 每件事情都和其他事情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也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种现象。比如‘喝茶能有效预防癌症’的结论, 和‘爱喝茶的人也会得癌症’的现象并不形成冲突, 因为癌症原因非常多, 用后者否定前者是没有意义的。”[2]

在“驳”的同时, 作者不忘“立”:“我不敢说爱读书的孩子学习一定好, 但我可以肯定地说, 从不读课外书或很少读课外书的孩子学习一定不会出色;一伙爱读课外书的孩子和一伙不爱读课外书的孩子相比, 他们的学习差异一定非常明显。”[3]

至此, 作者的观点似乎无懈可击了, 但作者又确立了一个“敌论”:“中小学生中有一种叫‘偏科’的现象, 似乎对这里谈到的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提出挑战。尤其是一些男孩子, 偏爱数理化, 对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科目不感兴趣, 也很少阅读, 数理科目成绩却总是很好。”[4]

看完这一“敌论”, 我们不得不为作者有如此强的读者意识叫好。正是因为作者心中有了假想敌, 她在写作中就时时有被读者反驳的危机感, 所以才没有一厢情愿地立论, 而是在行文中包含着明显的驳论成分, 从而让自己的观点“耐驳”。

正如《论辩文旨趣:使人信从我的观点》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论辩主体要转换身份, 将自己作为虚拟的读者, 作为质疑者、批判者, 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最严厉的审视, 这样, 说理便有了针对性, 才能针对读者可能存在的否定性、批判性想法释疑解惑。”[5]

有的老师提出:“在800字的高考作文中, 学生哪有可能如此立论与驳论?”其实, 目前我们急需改变的是学生的思维方式。从传统议论文的写作, 到真正意义上的论辩文的写作, 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只会盲目接受现有结论的人, 而是培养会思考的孩子。因而, 对于学生作文中冒出来的思想的幼苗, 语文老师不仅要精心呵护, 更要帮助其茁壮成长。

议论文写作旨在培养学生的论辩思维。对于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论辩思维缺失的问题, 一方面, 语文教师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 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 提高自身的论辩素养。另一方面,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认真探究学生论辩思维缺失的表征与内在本质, 并采取有效方法加强针对性训练。唯其如此, 学生的论辩思维能力才能提高, 高考议论文的理性色彩才能越来越浓。

参考文献

[1][2][3][4]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9:62-65.

上一篇:常用物探方法下一篇:语文问题式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