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

2024-06-11

齐鲁文化(精选十篇)

齐鲁文化 篇1

一、古代齐鲁两国的音乐文化

周初,分封诸侯,齐鲁大地上出现了齐国和鲁国两大诸侯国。齐国继承了本地区东夷文化传统,采取“因其俗,简其礼”的建国方针,政治文化氛围相对轻松,受兼容并包文化传统影响,齐国的音乐出现了雅、俗并存的局面。这一时期的齐国,一方面,民间音乐十分繁荣。据《战国策·齐策》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对齐国民间音乐的盛况的描写。可以看出,当时齐国民间音乐流行之广,种类之多,影响之大。其中以《诗经·国风》中的11首“齐风”最为著,它实际上就是在齐国流传的民间歌曲,内容富于生活气息,如《甫田》、《卢令》、《东方之著》以男女恋情为主题,《还》以猎人之间相互赞美为主题,《东方未明》以揭露战争和徭役为主题,直接或间接唱出了齐国社会中下层人们的心声。另一方面,官乐也十分兴盛。官乐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音乐,包括礼乐和燕乐。齐国的礼乐同其它诸侯国一样,继承六代古乐,在用乐、舞列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如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就是齐国礼乐的代表。齐国的燕乐,专用于国君宴请宾客时使用,等级规范没有礼乐严格。与此同时,齐国的乐器种类也十分丰富。据考古资料显示:两周时期的齐国乐器以钟罄为代表的青铜礼乐器为主,制作精密,种类较多,特别是1983年在齐故城南樱山石洞墓出土9枚微型婆金编钟,最大的高12.厘米,重341克,最小的只有6.6厘米高,重75.2克,与春秋编钟相比,铸造更加精密、完美,通体姿金,两面均饰漩涡纹,玲珑剔透,娇小可爱,更反映出齐乐水平随时代发展的情形”。

鲁国沿袭中原先进文化,实行“变其俗,革其礼”的施政方针,形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的文化传统。受文化影响,鲁国的音乐以礼为核心,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活动规范,其功能主要是为政治服务的。在鲁国保存了完备的周朝礼乐,凡使用音乐,无论在庙堂祭祀,还是朝中宴飨,都要求清正之音,等级森严,以至于在晋国韩宣子来鲁时,感慨“周礼尽在鲁矣”。值得注意的是,据史料记载,在鲁国祭周公时,也有使用蛮夷之乐的例子,但从实质看,其最终目的只是借以夸耀自己政治势力,体现出礼乐的功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是周礼忠实的维护者,孔子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会演奏琴、磬、瑟等乐器,也能作乐。他所推崇的音乐美学观是强调音乐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认为音乐应该“尽善尽美”。这是鲁国礼乐文化的特点体现,对后世中华礼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古代齐鲁两国音乐文化之比较

古代齐鲁两国音乐文化,即具有整体的共性,又是封闭与开放的对峙,传统与新潮的抗衡,两个极端在同一母体中的共存,具有多元性与向心性,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一)古代齐鲁两国音乐文化的共性

1.以礼为核心的音乐思想。齐鲁特别重视礼乐制度,故又有“礼乐之邦”的美誉。在古代齐鲁两国,音乐以严格的制度被广泛应用于祭祀、朝聘、宴飨、丧葬、婚冠等一些重要的宗教或政治活动,礼乐制度中“金石之乐”是最能代表乐文化的。据统计,截至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齐鲁出土的先秦青铜古乐器,包括铜铃、铜钟、铙、编铙、铎、钲、錞于、鎛、编鎛、编钟,近四百枚;齐鲁出土的先秦罄乐器,包括罄、编磬,百余枚,其中以乐钟的数量最多。由此,可以看出:先秦时期齐鲁地区铸造工艺也越来越精湛,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统治者不仅在祭祀、宴享、朝聘、征战等庄重场合要演奏编钟,而且连饮酒吃饭也要“钟鸣鼎食”。

2.丰富的信仰民俗内涵。从齐鲁出土的青铜乐钟纹饰、造型以及该地区礼仪中蕴含的民俗性可以看出,古代齐鲁两国音乐具有丰富的民俗内涵。一是齐鲁两国的青铜乐钟青铜乐钟体上的纹饰以鸟纹、夔风纹、夔龙纹、兽面纹及蟠螭纹居多,这种以动物为标本的纹饰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写照,与同一时期的中国巴蜀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上的人物形象纹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是齐鲁地区深厚的乡俗祭祀礼仪。如《周礼》中记载的傩舞,就是齐鲁地区乡俗祭祀礼仪的代表。它是在傩祭”仪式中表演的一种舞蹈,相传孔子每年都会回乡参加这种“傩祭”仪式。三是礼乐中的民俗因素。在礼乐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常会融入一些民俗的因素。如齐国宫廷礼乐中,使用的乐器,除了有钟、罄等金石之乐外,还加入了具有民间特色的丝竹音乐。使其官乐礼乐既保留有“三代之遗声”,但又不限于先王之乐的固有模式。更具娱乐性和欣赏性,反映出人情意味。同样,即使在礼乐传统深厚的鲁国,其中也不乏民俗的因素。《左传》等史料中记载了公元前544年季札在鲁国观礼的史实,反映出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代,鲁国继承和发展者《诗经》和舜、夏、商、西周等乐舞,并已超越周室的礼乐文化并吸收了俗乐文化。

3.开放的音乐文化风貌。古代齐鲁两国如同我们现在的中国一样属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之间的音乐交流十分频繁,他们通过互赠音乐、使者互访、学者乐师走学以及战争等形式,促成各诸侯国间音乐的交流。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记载公元前544年季札访问鲁国,鲁国乐工为他表演了十三首国风、一首大雅、一首颂和《象箭》、《大武》、《韶潢》、《大夏》、《韶箭》等四代乐舞。通过他对《齐风》的品评可以看出,鲁国乐师在继承齐国国风的基础上可能加上钟鼓做伴奏,所以有宏大的感觉。再如赵国的荀子长期游学齐国稷下学宫,在齐国的时间长达五十余年,深受齐国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的影响,创作出著名的《成相篇》。《论语微子篇》“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等记载也反映出各诸侯国音乐交流的频繁。

(二)古代齐鲁两国音乐文化的差异

由于古代齐鲁两国政治倾向、经济条件、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导致了学术倾向的明显差异,使得两国在音乐发展的走向上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以俗乐为主流的战国齐国音乐文化和以礼乐为主体的春秋鲁国音乐文化。首先,从音乐功能上看,鲁国音乐强调音乐的教育作用,主张用音乐维护等级制度,为政治统治服务。齐国音乐在强调音乐政治功能的同时,兼顾娱乐功能,重视民俗音乐传统,主张雅俗并重。其次,从具体音乐形式上看,鲁国音乐在题材、体裁等方面继承了周王室的礼乐文化,内容以教化为主,乐舞规模宏大,乐歌词语晦涩难明,结构程式固定,艺术性较差,属皇宫贵族的音乐。齐国音乐在内容上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结构灵活,形式多样,属平民百姓的音乐。从《诗经》中的鲁颂和齐风中可以看出鲁风与齐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非同一音乐文化系统。再次,从音乐风格上看,音乐家师乙认为,齐人英勇果断,齐风蔚为大观,因此温良而能断之人更适合表演齐国的音乐。鲁人遵规守礼,鲁风平和沉稳,宽而静,柔而心的人更适合表演齐国的音。由此,可以看出古代齐鲁两国音乐风格的不同。

三、古代齐鲁音乐对当代山东音乐的影响

齐鲁文化研究 篇2

——齐鲁文化研究调研报告

山东自古以来是文化的发源地,经过春秋战国时期齐鲁量过的发展,形成了如今令世界瞩目的齐鲁文化。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同时也在齐鲁大地上形成了孔圣人、孟亚圣,还有无数受齐鲁文化熏陶后成就大业的古名人。

一.孔圣人

曾在一部电影里有人说过:“你们西方的圣地是耶路撒冷,那里因耶稣、穆罕默德而出名,那东方的圣地就是山东,因为这里有孔子!”这句话甚至被日本人所承认,可见孔子在东方乃至世界的影响之大。并且圣人仅此一位。

“仁”是孔子的主要思想,其他的方面都是与后天学习有关的,而这却是他希望人人都能做到的,能从心底里承认的,愿意永远去实践的。因为有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构建起和谐、美好的家园。

二.孙兵圣

虽说这是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呼吁和平、珍爱和平、反对战争,但不能否认,孙子的贡献之大。我们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所取得的胜利,说不定也有他老人家的一份功劳。毛主席也经常研读《孙子兵法》,在解放台湾时他还说过:“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孙武的军事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他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以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预测战争胜负主要就是分析以上这些条件如何。这在当时的社会恐怕是非常先进的了。

正是因为孙武在军事科学这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和总结出了异常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确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被并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颗明亮的星体。

创意:齐鲁文化大比拼 篇3

2010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济宁会场文化展区位于曲阜孔子文化会展中心西展馆。展览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一楼为特装展区,共设有23个特装展位,重点展示当地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突出成果、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及发展潜力。二楼为文化产品交易区,重点展示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等。本届文博会济宁会场,以“走进东方圣城、感悟孔子文化”为主题,认真总结运用前两届文博会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办会办展模式,丰富办会办展内容,实现了文化与资本、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人才的有效对接,取得了丰硕成果,共签订文化产业项目26个,总投融资额达120.9亿元,实现交易额2亿多元。本届文博会为文化产品展示、文化项目交易、文化信息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提高了文化产业项目的推介招商力度,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济宁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是一届齐鲁文化特别是济宁文化创新成果大展示的盛会,是一届文化产品交易和项目招商大丰收的盛会,是一届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盛会,谱写了文化发展繁荣的新篇章。

威海分会场

作为第三届山东文博会分会场,威海市以“2010中韩文化交流月”为载体,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了26项富有特色的公益与经营相结合的文化活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威海展区在形式设计上采用“海螺”造型,以浪花为衬托,以蓝白色为基调,给人以纯净、自然、通透、开放的视觉感受,既突出了威海的地域特色,又凸显了威海“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的品牌形象,既创造了艺术化的展示空间,同时也将自强不息、创新创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使威海在文博会省内各地市文化建设的“大阅兵”中脱颖而出。今年是中韩建交18周年,威海一仁川通航20周年。第三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举办的中韩文化交流月活动,旨在发挥区位优势,整合交流合作资源,构筑中韩两国乃至东亚各国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带动会展、旅游、体育、文化产品交易等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威海市文化品位和文化软实力,强化人文威海形象。

淄博展区

日用陶瓷精品、艺术陶瓷文化产品、历史陶瓷文化产品、琉璃艺术精品、陶瓷文化衍生产品、其他陶瓷艺术精品……淄博用陶瓷的精美与齐文化的丰厚展示着“当代国窑”的风采。

枣庄展区

枣庄展区设计以“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为主题,场馆主体造型为破浪前行的大船,通过船、城墙、水、荷花、实物等元素,虚实结合,寓意枣庄将乘着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春风,加快城市转型步伐,再造新的辉煌。

东营展区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东营市的一个新命题。东营展区的策划和创意紧紧围绕这一命题,主打黄河从这里入海、石油之城、生态之城、黄河水城的主题,集中展示黄河口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以及潜力无限的文化旅游业。

烟台展区

蔚蓝色的大海,现代化的产业,烟台以蓝色为基调,烟台以“山东半岛蓝色文化产业名城”为参展主题,集中宣传推介海洋文化、葡萄酒文化、黄金文化、钟表文化、仙道文化等一批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充分彰显“人可仙境、葡萄酒城、文化烟台”的鲜明形象。

潍坊展区

风筝、年画……潍坊尽情展示着文化遗产大市的风范。如今潍坊正把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变成财富,展区突出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内容,13个文化产业园区全面展示了文化产业发展成果。

泰安展区

泰山的古典尊贵,封禅大典的恢弘雄壮,方特欢乐世界的动感新奇,共同构成了泰安展区的主色调,演绎着泰山文化的新内涵。

日照展区

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现代海洋、水运文化、创意文化,日照展区用富有冲击力的展台设计展示着海洋特色新兴城市、联合国人居奖、滨海文化名城、水上运动之都的城市新形象。

莱芜展区

“航空运动之城”是莱芜新的城市名片。莱芜展区设计以航空节主场馆为蓝本,模仿莱特兄弟发明的第架飞机的机翼造型,突出莱芜航空节是时尚与文化相融合的国际性节日。

临沂展区

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一部部文艺演艺精品,四大动漫基地,五大影视基地,生动地演绎着临沂文化产业的突飞猛进。临沂展区设计采用蓝色色调,展示了“崛起的中国影视城”和魅力临沂、文化临沂、创新临沂、和谐临沂、大美临沂的崭新形象。

德州展区

中国太阳城、低碳生活、生态宜居,共同组成了德州展区的主题。中国太阳城文化让德州异军突起,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太阳城文化的融合共生,成长为德州的新文化。

聊城展区

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聊城展区以水蓝色为主基调,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展示着聊城江北水城、生态之城的独特风貌。

滨州展区

滨州展区以黄、绿、蓝为主色调,充分展现了滨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就。这个历史悠久、民间艺术丰富的文化之城,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主战场,正进行着完美的蜕变。

菏泽展区

古色古香的展斤、绚丽盛放的牡丹、古朴自然的书画,菏泽展厅主打中国牡丹城的品牌。展厅外形似朵盛开的牡丹,把中国牡丹城、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和民间艺术之乡的深厚文化内涵包罗其中,雍容华贵,生机盎然。

齐鲁文化 篇4

齐鲁大地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齐鲁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齐鲁文化的主要思想体系来源于齐国和鲁国两个分封国家,两个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内在张力的文化体系不断的融合借鉴,形成了齐鲁文化的基本框架。齐鲁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与各种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指导着人类的活动。经过数千年的积淀,齐鲁文化影响着山东人的各项活动,是山东旅游资源形成的沃土,成为山东文化旅游事业的动力,形成了山东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一、齐鲁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一)齐鲁文化的形成

据考古研究发现,最早的齐鲁人大约出现在四五十万年前,齐鲁文化的前期主要是东夷文明,东夷文化是较早的古文化之一,经历完整的发展过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东夷族人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通过大汶口遗址中出土的骨器、石器、陶器、纺织工具等,使我们依稀看到当时文化的发达。而且东夷人最早使用龟甲占卜,开创了甲骨文化的先河。通过各种传说和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东夷族是中华文明较早的渊源之一,东夷族与其他族共同开拓了华夏文明的雏形,为齐鲁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公平息“武庚之乱”后,通过“迁徙殷族遗民”和“同姓同宗分封”政策维护周朝的统一。周公旦和姜尚被分封到山东地区,分别建立了齐国和鲁国,成为了著名的诸侯国。周公旦封于鲁后,改造了当地的夷人风俗,实行周朝的礼制制度,鲁人被周人同化,中原文化成为鲁国的典型文化。齐国在姜尚的领导下,结合本土的东夷文化,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优秀的文明成果。经过近八百年的时间,随着周文化与东夷文化的不断融合,东夷文化逐渐向周文化转化,使齐鲁文化的繁荣成为可能。齐鲁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在文士们不断的学术交流和积极传播中得以丰富和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核心。

(二)齐鲁文化的特点

(1)齐文化的特点

姜尚受封到齐国后,齐国的居民还在发展畜牧业和渔猎业,他采用开放、务实的经济发展方针,结合当地的习俗,简化礼仪形式,发展商业,使齐国逐渐走上了民富国强的道路。由于齐国处于海滨的独特地理环境,注重对外交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齐国的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随着对外思想文化的交流,齐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具有海洋文化的特点。齐文化的思想基础是精神的独立与自由,开放的经济和自由的思想,造就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统治者,给齐人自由自在的发展空间。务实和功利性是齐文化的又一大特点,在明确物质利益决定作用的同时,加强伦理道德的培养。文化上兼收并蓄,取百家之长,各种理论学说在这种宽松的文化、社会环境中并存,齐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多变性的特点。

(2)鲁国文化的特点

鲁文化是在东周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地域文化发展起来的文化形式,经过了前鲁文化、先秦时期的鲁国文化和孔子文化三个阶段的历程而得到不断完善。鲁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鲁国是一个内陆型文化系统,它不具备独立形成文化类型的条件。鲁文化源于周公被分封到鲁国,由于周公在周国长大,从小接受了传统的宗法和礼乐制度的培养。到了鲁国后,周公将周的礼仪、典章、制度完整的搬到了鲁国,并以此作为鲁国的行为准则。此外,除了西周的文化典籍被带到了鲁国,而且掌握历史文化的史官也到达了分封地区,为鲁国带去了丰富的学术文化资源,促进了西周文化在鲁国的传播。封国后的鲁国文化继承了周礼的传统,是一种尚礼重义的鲁国文化,具有崇德重礼、讲究秩序和重文崇文的特点。此外,鲁国的农业经济基础决定了它文化上的守常性,表现为仁者型的文化。

二、齐鲁文化的影响

齐鲁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学术风气浓厚,逐渐向周围传播,在中国辉煌灿烂的多元文化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在这里,士人的文化成就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和认可,深刻影响着其它的地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的齐鲁文化由原生地逐渐向周边扩展,并成为历代官方的政治哲学,影响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独树一帜。

(1)齐鲁文化促进了政治制度的包容性和民主性

同是分封国的齐国和鲁国,在政治制度上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齐国文化强调实用性,主张用人唯贤,不过分考虑血缘关系,通过对国民的教化,达到富民强国的目的。齐桓公重用管仲就是不仅看中他的丰富经验和追求利益时的才智,更钦佩他为追求功名而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也是齐文化功利性的体现。鲁文化作为强大的社会精神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民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了包容性较强的政治理念。此外,鲁国“尊尊尚恩”的方针,虽然在早期能维持政权的稳定,但又成了国力日削的根源。相比之下,鲁国极力推行和维护周族姬姓一家一族的“尊尊而亲亲”的任人唯亲的国策,形成了军臣上下,父子兄弟、朋友之间严格的等级关系。在“仁”和“礼”的控制之下,限制了人的奋斗向上,改革创新精神,无疑是一种“精神枷锁”,而力行霸业,一统天下,是齐文化的核心所在。

(2)齐鲁文化形成当今文化的开放性

齐鲁文化是实用主义文化和精神理想主义的集中体现。管子作为齐文化的代表,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牧民》)的实用主义观点。同时,齐国重视经济发展,尤其是重手工业和商业,从而使齐文化表现出许多工商社会文化的特征。即使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沿海地区思想较为开放,工商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形式比较灵活。而鲁国实行单一的农业经济,因其地处内陆,有大量肥沃的良田,易于农业发展,故其商品经济不发达。对比来看,像内陆地区的泰安、聊城、菏泽、济宁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发展思路略微平稳内敛,经济形式没有那么灵活。再如同为山东省知名的旅游节庆活动,每年9月份的泰山国际登山节活动和青岛国际啤酒节是不同地域文化的展现,泰山国际登山节以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为基础,而青岛国际啤酒节是以啤酒为媒介,以商贸洽谈为主的,重在经济目的。此外,在齐文化中充满了功利和进取,是不断的兼容并包,不断奋斗向上的一种文化。但这只是从两国的社会角度来看,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来看却是儒学为主体,确切的说是以鲁文化为主体,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主要原因是齐文化为沿海文化,属于开放性文化,不适合当时农业经济为基础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鲁国文化作为能最终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流文化,正是符合了当时国情的结果。

三、齐鲁文化对山东文化旅游资源形成的作用

从商代一直到先秦时期,齐鲁地区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文和自然遗产极为丰富。山东省也是我国人文遗产大省,泰山和“三孔”都是较早的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和人文遗产的景区。齐鲁文化促进了丰富多彩的山东文化旅游资源的形成,齐鲁地区文化形态的特征是文化旅游资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山东文化旅游资源是齐鲁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建筑艺术、宗教文化和地域民俗等方面。

(一)形成了魅力独特的古建筑艺术风格

山东的人文遗产相当丰富,建筑艺术风格独特,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古建筑被称为凝固了的文化,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考察建筑结构布局,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建筑是人类适应环境的必然产物,是一种通过综合性展现的艺术形式,人们学会了建筑,建筑又塑造了人类,不同的建筑展现不同的风格,能够感染人们的情感,使人类社会环境更加美好和丰富。建筑具有两大作用:实用和美观。建筑艺术不仅代表了历史时期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水平,也是当时人们精神面貌和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反映。

东夷族作为古老的民族,创造了丰富的史前文化,促进了建筑文化的发展。这时的建筑布局结构合理,空间面积增大,类型多样。建筑的代表城堡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还具有军事防御的作用。如齐长城的修建,它绵延500米,直达黄海之滨。不仅是齐鲁文化深厚底蕴和齐国劳动人民智慧的展现,更具有保护齐国不断发展的有利屏障。随着齐鲁文化的不断融合,齐鲁文化的特点决定了齐鲁地区建筑的特色,齐国文化的创造性和鲁国文化的保守性在建筑文化上表现出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的特点。另外,齐鲁建筑文化重视技术的提高和建筑的实用性,在建筑中采用结合地形和利用当地材料的方式,争取达到最好的光照和保温效果,建筑赋有厚重而又创新的特点。在讲究实用性的同时,建筑文化又富有想象力,提倡突出个性。齐鲁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在建筑文化中具有吸纳百家所长的开放性,建筑多元复合化,同时又保持了地方特色。如济南长清灵岩寺的辟支塔更是建筑史上艺术成就的体现,蕴涵着浓厚的民俗气息,以其独特的风格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齐鲁文化的核心思想儒家文化在建筑中体现为注重伦理法则,采用中轴对称的方式反映等级制度。独特的古建筑艺术是齐鲁两国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果,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反映了两国的科技和文化水平,丰富了我国古建筑的文化内涵。

(二)宗教文化交汇融合、异彩纷呈。

东夷文化、殷商文化和周文化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齐鲁宗教文化的形成,齐鲁宗教文化底蕴深厚、魅力独特。由于对原有文化吸收的不同,齐国宗教文化与鲁国宗教文化经历了融合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鲁国宗教文化注重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重视情感体验,具有内向性。而齐国宗教文化与之相反,齐国宗教文化更加强调外在事物的敬畏性,讲究自然崇拜,是外向性的文化类型,齐国海滨经济特点决定了齐文化对海仙的崇拜。随着齐鲁宗教文化的融合,自然崇拜和神格道德化的宗教文化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主要表现是“阴阳五行学说”的提出,也为原始道教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道教产生的渊源很多,主要归纳为中国古代的鬼神崇拜、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和黄老思想,而这些思想在齐鲁宗教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都曾有体现。在齐鲁宗教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传统民族宗教形式——道教。山东地区道家名山众多,有五岳之首的泰山,青岛海滨的崂山和沂山等,在这些著名的道家名山上保存有大量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文化遗产,如泰山上的碧霞祠。这些道家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构成了山东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

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大约于公元一世纪开始在山东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盛行,隋唐达到鼎盛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富有地方特色的庙宇、塔林、摩崖石刻等开始在各地出现。如济南长清被称为“海内四大名刹”之一的灵岩寺,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被称为是宗教的胜地、文物的宝库和艺术的殿堂,作为高品位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成为当今旅游者争相拜访的名胜,促进了山东旅游业的发展。称为“大字鼻祖”的泰山经石峪石刻,山顶的《纪泰山铭》摩崖石刻也是价值较高的佛教文化遗址。旅游者们通过欣赏千姿百态、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来领略佛教文化的真谛。济南历城区的四门塔以单层型石塔而闻名,它是富有齐鲁地方特色的佛塔建筑之一,是旅游者了解佛塔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大窗口。

伊斯兰教于公元1265年传入山东,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穆斯林的不断迁徙,伊斯兰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齐鲁大地上生根繁衍。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和穆斯林的风俗习惯逐渐被山东人民所欣赏和接受,成为齐鲁文化的丰富内容。清真寺的建筑独特,同时也结合了中国传统技术,风格独特。在山东地区较著名的清真寺有济南清真南大寺、北大寺、德州苏禄国王墓傍的北营清真寺等,它们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为研究穆斯林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山东省保留了珍贵的建筑遗产和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是在19世纪30年代传入山东的宗教形式,它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基督教堂作为天主教和基督教传播的场所被完整的保存下来,独特的风格和悠久的建筑历史,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

(三)齐鲁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

民俗文化具有地方特色,这种独特性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内容。民俗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程,在继承原有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又会结合当时的社会发展现状,不断创新、不断筛选和补充。

齐鲁文化的突出特点就是兼蓄并收、博众家之长,在民俗文化的形成方面更是体现了这一点。随着对外商业来往的密切,各种外来文化随之而来并且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有些文化经过不断的融合形成齐鲁文化的组成部分。齐鲁文化又不断滋养着地域文化,保持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以泰山为首的山岳文化、以母亲河黄河为代表的泉水文化和以孔子为先驱的儒家文化共同孕育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山东民俗文化。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了各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了各地的文化心理和风俗习惯。

齐鲁文化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它的影响。齐鲁民俗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丰富性的特点。作为政治制度先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内陆地区,突出代表了高水平的山东民俗。东部沿海地区日照、蓬莱、长岛为代表的渔业习俗和外出经商的习俗由来已久,与齐国文化传统相一致,外出经商的习俗一直影响至今。鲁东南的沂蒙山区,受古代黄河文化的影响,民间艺术曲艺、剪纸等民俗体现出历史沉淀和连续性的地方特色。

山东的民俗旅游主要有民俗博物馆、民俗节庆游、婚俗旅游、渔家乐、农家乐、美食游、民间艺术游等形式,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满足旅游者多样性的需求。针对旅游者体验性旅游需求的提高,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推出古典婚俗旅游方式,受到旅游者的喜爱。农家乐文化旅游是另一种民俗旅游方式,在这里旅游者与农家居民一块做农家活,品尝农家饭,了解农家人的生活习俗,在欣赏陶渊明式的田园风光的同时,真正体验齐鲁民俗风情。品尝特色美食是旅游的功能之一,山东以鲁菜而闻名,各地风味小吃更是独具特色、举不胜举,如泰山三美、曲阜孔府的满汉全席更是饮食文化中的珍品。

齐鲁医院管理制度文化 篇5

1、管理理念:制度规范自尊自律

2运营理念:博施济众,仁爱至诚

3管理环节内容及相应制度(涉及 人力资源管理医疗管理康复管理护理管理医院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科教管理病案管理和医院统计财务管理建筑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后勤支持管理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等)

3管理理论人文管理理论品牌营销理论,战略化管理理论,精细特色管理理论,管理文化与创新理论 规模经营理论等。

4、管理手段技术

a管理数字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硬件平台系统网络数据库系统。b《文化形象识别手册》,利用视觉、行为、理念、识别系统。

6管理机构

党务机关

(纪委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工会团委老干部处五官肿瘤党总支门诊党总支总务党总支妇儿党总支内科党总支外科党总支)

行政机关

年的闲韵:齐鲁文化休闲符号 篇6

杨家埠年画:没有年画过不去年

“快递,我是杨家埠和兴永画店,这里的包裹。”潍坊和兴永年画店传人杨乃东的儿子查看完网店,马上打电话发货。

按往年惯例,在杨家埠,到腊月二十三辞灶,艺人都早已撤下案子盘点准备过年。但现在,杨家埠艺人随年画使用范围扩大而与时俱进,只要有订单,就不停印。

“要是赶活儿的话,能印到腊月二十六七。但工人也得回家过年,到腊月二十三,我们就收活儿。”在年画大师杨洛书的作坊里,十个工人在印年画,两个工人在装帧装订,忙得不可开交。

“印完年画才过年,这是杨家埠艺人的共识;贴上年画就过年,我不能让买年画的人买不到年画。”据杨洛书介绍,在同顺德画店,他每年印的年画达到20多万张。只有全年开工,才能满足客户需求。

几年前,冯骥才曾来到潍坊杨家埠,他问一个农民,你们为啥要画年画啊?那农民摸着自己的脑袋也不知回答啥好,于是就说:“没年画,他们过不去年啊!”

“杨家埠的男女老少,全都人勤手巧。既精于种庄稼种菜,又善于印画扎风筝。老时候这样,今儿还是这样。他们农忙时下地,潍坊出名的萝卜就是他们种出来的;农闲时人却不闲——比方现在——他们全都在家里忙着画画呢!杨家埠人最爱说的话是:‘俺村一千号人,五百人印年画,五百人扎风筝。’意思是说他们全是艺术家。说话时咧着笑嘴,龇着白牙,很是自豪。”冯骥才这样写道。

“杨家埠的年画很有个性。颜色浓艳抢眼,画面满满腾腾,人物壮壮实实,胖娃娃个个都得有二十斤重,圆头圆脑,带着憨气,傻里傻气地看着你。再看画上的姑娘们,一色的方脸盘,粗辫子,两只大眼黑白分明,嘴巴红扑扑,好比肥城的桃儿。你再抬眼看一看印画的姑娘,一准得笑。原来画在画儿上边的全是他们自己。”

杨家埠历代以农业为主,以年画、风筝业为副。杨家埠年画、风筝的生产和销售基本集中在冬季农闲时刻,构成了杨家埠村的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村里流行着“刻板坐案子,捎带糊扇子,年底挣个金蛋子”的说法。杨家埠的年节生活与年画密不可分,人们不仅要贴年画,还要制作、销售年画。现在的杨家埠,家家点染,户户丹青,大大小小的画店达到几十家,300余户几乎都印年画,所印年画达到七八十种,每家画店都能印上十几万张。

剪纸:让时间凝聚下来

剪纸一般用于各种节日,重点集中于过年,形式有窗花、过门笺、类笼花、对联种种。

山东民间流行最广、品种最多的是过年时的窗花。旧时棂子窗的窗花一般由“窗角花”、“窗心”和散在空隙间的“小花”组成。栖霞县有些地方还有装饰在窗户上端的“窗飘带”。格子窗窗花则由六幅或八幅剪纸组成。题材有花鸟鱼虫、小动物、戏曲故事、传说故事、吉祥语组画等。莱州地方春节有做剪纸对联的。

“过门笺”,又称“门笺”、“罗门钱”、“纸化”。全省大部分地区都流行,以鲁西南一带最有特色。沂水、蒙阴、沂南诸县流行的是五色纸门笺,一套五张,按头红、二绿、三黄、四水红、五蓝(或紫)排列,五张纹样相同,一次凿刻制成。临沂、苍山、郯城等县市流行的门笺俗称“挖补门笺”或“换堂子”。制作时,用五色纸刻出堂子花,然后拆开重新组合,背面用窄纸条连接,张挂起来五彩缤纷,富丽堂皇。

莱州的“墙围子花”(又称“炕围子花”)是将窗花变化移植于炕面墙上的一种形式。“灯笼花”,又称“福字灯花”,剪出贴在方灯上,过年时挂在照壁上。剪纸对联纤巧多变。中间剪字,四围配合花卉图案,字与画浑成一体,多用于节日祭祖的壁龛两侧。

而其他节日的剪纸多用于辟邪,用黄表纸而不用大红纸。长岛县大饮岛、北隍城、南隍城等地渔村,端午节用黄表纸剪牛,街门、房门各贴一对,剪成的黄牛用毛笔画角、画毛,且在牛身上书写歌谣:“我是天上老黄牛,不吃人间五谷杂粮,单吃人间百病鬼牛头。”按旧俗第一天贴牛,第二天再以虎易牛,同时在院内、屋内遍贴“宝剑”、“剪刀铰蝎子”、“宝葫芦收五毒”等。

手写春联:笔墨里的年味

“春节在鲁南一带的农村方言叫“过年”,称春联为“对子”,“过年”写“对子”贴“对子”,是儿时农村春节的专利,这些在于绍迎的记忆里已成定格,“写‘对子’时的场景,还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想想就激动不已,欢乐无比。”

在我的记忆里,每年进入腊月,村民们便开始张罗买“对纸”,找人写“对子”。

那时的农村“对子”全都是用毛笔写成的,看上去容易,可一个村能胜任写“对子”的人并不多,别说当时高中水平的毕业生,就连大中专毕业的高才生,都写不了,用过毛笔的“老秀才”自然成了村民的最佳人选,年复一年,为村民写“对子”的也就重复着几个人。

写一幅“对子”需要多道工序,“对子”的字数、大小不等所用的“对纸”和时间也不一样,第一道工序就是折叠“对纸”,然后裁剪,再按“对子”的字数大小叠成方块,每写完一联,都要放在平地上,以免墨汁流淌,直到一家全部写完凉干墨汁后,才能卷在一起,尽管写“对子”时要有好几个人配合帮忙,但一天实在写不了多少。

赶上雨雪寒冷腊月,写“对子”的速度自然要慢很多,有的村民要排队挨到大年除夕。

每个村写“对子”的现场,都会成为村民团聚的场所,更少不了调皮好动的孩子,他们总是围着场子不停地说笑着、打闹着,有的还帮着“倒忙”。

大大小小的“对子”家家户户都要写好多,门窗门框、橱箱衣柜、桌椅板凳、鸡窝羊圈、屋里院外,就连粮仓车辆都少不了,记忆中的“对子”大多都是年年重复的内容,屋内正堂的墙壁上是“吉星高照”,院外是“春光满园”,床头上是“身体健康”,粮仓上是“余粮满仓”,锅台上是“勤俭节约”,猪圈上是“一猪千斤”,每逢过年,家家户户到处都是红红的“对子”。

■延伸阅读

名人过年:五千年农耕“打个盹”

□士齐

老舍:把日子放在锅里慢慢熬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而猪牛羊等也正长成,所以大家要杀猪宰羊,酬劳一年的辛苦。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冰心:烟台海边的锣鼓声

那时我家住在烟台海军学校后面的东南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过年”还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精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不只有我们几个馋孩子,还有在旁边帮忙的厨师傅和余妈。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真是“一表三千里”,什么姑表哥,舅表哥,姨表哥,至少有七八个。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锣、鼓、萧、笛、二胡、月琴……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

齐鲁文化 篇7

(一)强调忠义、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

这首词借叙事以抒怀,抒发词人关心国家命运,热切盼望到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爱国理想,体现词人强烈爱国主义思想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表达抵御外寇、 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齐鲁文化江湖特色:强调忠义,崇尚气节。民族气节是爱国主义的道德基础,它以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为最高原则,表现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强烈爱国意识。历史上齐鲁诸子,他们共同铸就了齐鲁文化强调忠义、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和同时代的文人相比,苏轼较早的透过表面的歌舞升平,看到日益激化的民族矛盾。北宋王朝自屈辱的“澶渊之盟”以来,每年都要向西北边延的辽和西夏政权纳币求和。 这种妥协政策,不但不能满足辽、西夏统治集团的欲望,反而助长了他们侵扰中原的气焰。熙宁期间,神宗派王韶驻守河湟一带,抵御西夏的入侵,取得了较大的胜利。一直关心西北边疆的苏轼,亲自率领士兵骑猎习武,随时准备奔赴疆场杀敌立功。满怀激情写下《江城子 • 密州出猎》之词。其词通体现出的齐鲁文化强调忠义、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突出表现齐鲁文化性格中重气节、轻生死、刚毅武勇、大义凛然的人生态度。

(二)粗犷豪放,刚劲勇武的狂野性格

受水浒情怀的影响,齐鲁人民文化性格,也就是所谓的 “山东汉子”的性格,更崇尚一种粗犷豪放,刚劲勇武的狂野阳刚之气。所谓梁山好汉那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气和气概,他们勇武无比,豪气凌云,丝毫没有脂粉气,绮靡气, 而独具雄伟、劲烈的阳刚之气。“山东汉子”性格折射出的是一种很强烈的阳刚之美。

《江城子 • 密州出猎》洋溢着这种富有阳刚之美的狂野性格。首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一个“狂”字贯穿全篇。苏轼时值四十岁,在古代人们以四十即入境,故自称“老夫”,“聊”是“聊且”之意。意思是打猎本来是青年人的事,已年到四十原该没有这样的豪气了,这次却像年轻人一样发发这狂野。在这里苏轼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刚劲勇武、粗犷豪放的狂野太守形象。

《江城子 • 密州出猎》慷慨激昂、意气风发,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为的藩篱,一扫绮丽柔靡的传统词风,对自己这种创作尝试也颇为得意,在 《与鲜于子骏书》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 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1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东坡力求新变,在创作上大胆革新,开豪放一派“自是一家”, 同时“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一句也同露出当地人民刚劲勇武、粗犷豪放的狂野性格特点。

《江城子 • 密州出猎》这首词初步确立了苏轼的豪放词风,这与密州人民的性格特点以及齐鲁文化的特色不无关系。“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 • 物色》),正是在齐鲁大地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东坡的词风才得以转变,开创出词作发展的新路。

(三)以民为本、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

在齐鲁大地这块文化源远的土地上,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 尽心下》是民本主义在战国时代发展的激进口号,到宋代更为激越,“水浒精神”,梁山好汉提出“替天行道”强调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独立品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齐鲁文化是围绕“人”这个核心展开的。

《江城子 • 密州出猎》 中“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为了报答全城百姓们都跟随来看我出猎的盛意, 我一定要像三国时的孙权那样亲自射虎。体现齐鲁文化以民为本的人道精神,可以看出苏轼与民同乐的情怀,正如东坡本人所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这种平民气质,淳朴、厚重、善良的人格魅力,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这是历史的必然,与齐鲁大地淳朴、厚重的民风密切相关。苏轼毫无疑问是阳春白雪,但却也能在下里巴人中找到知音。正是这种生活态度,使他无论身处何处,总能找到自己的快乐,也最终造就了他千年以来的文人品格典范。

(四)以儒为主、各家的学术文化特。

《江城子 • 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用典故,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郡守,抵抗匈奴的入侵, 立下战功,仅仅是报功时多报了六个敌人,便不公平地被坐罪削职,后来匈奴人又大举入侵,冯唐乘机进谏为他辩白, 认为文帝赏轻罚重,处理不合理。文帝接受意见,即日派冯唐持节(使者所持以作为凭信的节符)赦免魏尚,恢复原职, 同时还任命他为车骑都尉。东坡在这里用了典故,十分贴切,寓意也深远,从中表现了强烈的期望和深沉的感叹。苏轼离开朝廷在外任职,遭到排斥打击,政治上是失意的,与魏尚蒙冤受罪有相似之处,同时在抵御外辱、杀敌报国上,他以魏尚自许,表现强烈的爱国情怀。不同的是,没有像魏尚那样被赦罪复职,重新受到信任与重用的好运气。“何日”即发问,即表现了他的期待和向往,又流露出他内心的不满和感叹。2

以上阐述了《江城子 • 密州出猎》体现的四种齐鲁文化特点,浅析了这些特点对苏轼创作乃至个人品格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密州的两年,苏轼的创作发生了转折、飞越, 品格得到了升华。通过分析词只能略知一二,结合苏轼在密州时期的整个创作我们会认识更加透彻。正如前辈所言:可以说苏轼之于密州,是密州人民之幸;密州之地的齐鲁文化之于苏轼,是苏轼本人之幸。3

摘要:本文结合《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创作背景,将其置于文学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解读分析,阐述所体现出的“齐鲁文化”特点,论述这种文化特点对苏轼创作以及个人思想的影响。

齐鲁文化 篇8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法论思考

文化因其隐蔽性而特别需要理解。[2]关于学校文化的理解,科林·马什说:学校文化是其现象背后稳定的、长期的意义,是一种根、哲学,是价值观、方法论、信仰,是“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是什么”、“包括什么”的问题,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无意识力量”。[3]赵中建按照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层到表层的变化过程,将组织文化划分为默许假设、共享价值观、共享行为规范和象征性活动四个层面。[4]默许假设可理解为学校文化内在核心价值观,经反复的言语强化和实践体悟渐渐内化为“不言自明”、“理所当然”的近乎“无意识”的思想观念。共享价值观是学校领导、管理者及全体教师尚需不断通过言语和行为来相互提醒、观照和强化的价值追求。[5]默许假设和共享价值观具有内隐抽象的性质。而共享行为规范和象征性活动具有外在具体的特点,表现为用于限制、约束和规范组织成员行为的相对外在的制度、规章、条例等,以及英雄、仪式与庆典、神话、传奇、故事和人造物品等。[5]崔允漷、周文叶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中成员对待物质和文本的态度与方式,购置设施和创建文本的初衷与终极意义。[6]

透视学者们对学校文化理解的共性,比较后可以发现,他们主要从静态倾向分析,都提到了以下要素:人员——全校师生员工等、内核——核心价值观、现象——外在行为方式。

理解多重视角的实质反映了文化生成的多重路径与多样机制,所以,这不仅仅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建设。或者说,理解这种认识活动与建设这种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2]本文更侧重于从动态的视角分析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历史文化传统在当下发展的物理与精神空间中当代意义的生成,同时全校师生员工外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与他们所持有的核心价值观实现相互滋养和相互转化。学校文化在纵向上扬弃传统、立足现代、指向未来,横向上学校内与学校外在的社区和地区以及国家展开互动共建,同时实现组织机构、制度机制和精神文化的相互滋养,实现物质文化系统对文化理念系统的承载。

二、传统文化的精神共识

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将中国版图上东中西三梯度自东而西贯通为一个完美整体。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北方的黄河文明和南方的长江文明应运而生。

以河洛为中心的晋南、豫西及陕西渭水下游一带,以及以山东泰山南北为中心的黄河下游南岸一带,是黄河文明的两大重点区域。[7]炎黄氏族文化交融和传承主要在山东一带。自周朝初年,齐、鲁两大封邦成为山东地区的主体,先秦齐、鲁两国文化构成山东地区的主要文化。所以,齐鲁文化与今天的山东省区域大致相当。齐鲁文化亦发展为黄河文明的核心区域文化。

长江文明有三大主要区域: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荆楚文化、下游的吴越文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第一大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区”,即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的长三角经济区或长三角城市群[8],完全可以看作是江南的当代形态。[9]因此,古代楚文化、吴越文化和现代海派文化是构成江南文化的主要文化资源。

齐鲁文化和江南文化内容复杂而且丰富,源远流长,精神共识的达成并非易事,所以本文的分析只能粗略梳理其概貌,以实现两种文化当代内涵的阐释。

一般意义上的齐鲁文化共识。有论者指出:齐鲁文化所包含的文化精神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如爱国主义、求真务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劳勇敢等。[10]这些是相对而言既反映齐鲁文化特质,又为齐鲁大地人们所认同的价值观念。有论者指出:齐鲁文化的思想在于人、仁、德、孝、和、礼的内涵,以“中庸”为基本方法,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以天人合一、阴阳和谐为最高境界。[11]这是齐鲁文化内在精神的凸显。也可以说,齐鲁地区保留下来的“厚德载物”的伦理人文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最高代表。

一般意义上的江南文化共识。有论者指出:江南文化重智慧、重文采,是一种动态文化、开放性文化,江南文化富于进取性。[12]江南文化凸显出与齐鲁文化鲜明的不同的核心精神。有论者指出:“它比中国其他区域文化多了一些超越实用性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审美创造与诗性气质。诗性与审美是它最本质的特征。”[1]审美更显现出江南文化的文化个性。由于审美的存在代表着个体生命的最高理想自由,江南审美自由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

三、传承传统文化的学校文化

1.伦理和自由的默许假设

研究齐鲁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一层特殊的教育意义,即中国当下的学校文化建设,能否运用和怎样运用齐鲁伦理文化和江南审美文化达成的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

杜威说:生物区别于非生物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生物以更新维持自己。[13]万物之灵的人类自然具有生物之本性。尊重“人权”意味着尊重人的本性,维护人的自由。每个人都可以任意选择和充分自由地行动。[14]但这仅限于私人领域。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每个人的“自由”必须以“平等”为前提或底线。[14]自由进入到学校管理领域则是人人平等、人人自由。

齐鲁文化的伦理向度在对中华民族的道德实践能力实现哺育的同时,对社会和谐运行具有重要价值。但对于已经“有物”、“有则”之后的生命“向何处去”,则基本上没有触及。[1]江南文化中无伪装的审美自由精神,是“发乎情”却不“止乎礼”的对知识、智慧的渴望,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是一种真正的、现实的自由。齐鲁伦理人文使人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辱人之为人的历史使命,江南文化的审美自由使道德境界中的人找到“生的快乐”,并赎回现实责任感中的生命自由。两者在彼此融合下的张力和斗争中,在为“美”制定伦理限度的同时又为“善”输入了审美灵性。[2]

有关齐鲁文化和江南文化精神融合和自由平等的议论对学校文化的启示是:学校教育是对人本性需求的尊重,对人承担责任的催促,平等竞争环境的创设,个体多样化需求的满足,给予学生主动做事、主动追求的自由。伦理和自由且平等应成为所有进步学校所追求和打造的核心价值观。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对学生学习动力、学业负担、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考量,这是教育中学生立场的体现,是对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尊重,是伦理、自由且平等的学校文化核心精神的体现。

2.学校文化的共性和个性

伦理和自由成为每一所学校的默许假设,这无疑会使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走向趋同。提炼特色就是将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时间维度上进行贯穿,让学校所在社区、地域和国家在空间意义上得以开放,将人员的生命成长史、行为方式和态度等进行凝练,进而彰显每一所学校的独特个性。全国惟——以“夫子”命名的小学是位于南京市的夫子庙小学,其秉承儒家文化和教育思想精华,结合当今素质教育,形成了“亲仁、尚礼、志学、善艺”的办学特色,构建了名为“星星论语”的校本课程。学校立足儒学伦理根基并弘扬主体精神,走出一条融合伦理责任和自由平等的教育探索之路。

3.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走向

第一,伦理和自由: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伦理和自由需要创新和发展学校内部制度,以确保这样的默许假设兑现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享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与态度来生成现实意义。

制度规范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行为。[15]因此,保障良好秩序离不开制度,但制度的功能除规范人外,根本是促进人的成长进步。制度建设需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改革意向。[15]伦理和自由是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使制度的引导教育和管理功能凸显出来,制度本身也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二,制度伦理自由化:制度建设的决策方式。制度伦理自由化包括制度的伦理自由和伦理自由的制度。制度的伦理自由化是指制度建设充满对生命自由的道德关怀,人人参与、平等公平;伦理自由的制度是建设催促人承担责任、具有自主选择权的自由的制度。制度伦理和自由呼吁实行平等公平的制度化管理、动态生成的制度化管理。

平等公平的制度化管理。马丁·布伯认为,学校中人与人之间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之上的“我—你”关系。学校中的领导、教师、学生及其他人员彼此人格平等、权利平等。在制定制度过程中,享有平等的知情权、参与权,这是对学校中每一个成员权利的尊重,这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公平。决策过程中决策者自然会斟酌知情者的利益和意愿,尽管这可能是一种浅层次的参与。多元主体相互对话,达成契约意味的制度,师生主动接受、自觉自愿地执行制度。而决策问题与其切身利益有关和教师本人具有参与该决策的知识和能力,是选择参与者的基础条件。[16]

动态生成的制度化管理。形成的制度具有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以及主体具有的复杂性和问题的不断生成性,致使原有制度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效果。这需要防止制度僵化,其自身需不断变革和创新,以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17]所以,动态生成的制度化管理是伦理自由的需求在实践领域的具体操作,是一个开放的、反复递归上升的过程。

第三,制度文化力:制度建设的传承机制。学校制度文化的传承比制度更新更具生命力。学者们从文化理解、文化生态和文化冲突的多重视域对文化传承展开研究。文化接续是学者开拓的“做”文化新思路。增强制度文化传承的实力即制度文化力,对学校的内涵建设更具推动力。制度文化力以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和“能量”影响和制约学校文化场内的每一个成员,能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显性和隐性的制度文化。显性制度文化主要是各种条文的规章制度;制度决策过程中形成人们之间的彼此协作、互助互利、抑恶扬善和人们自觉维护、主动履行的制度态度,以及伦理规范所维护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自由,是隐性制度文化的更多体现。

如果说,学校文化理解和齐鲁文化及江南文化精神共识达成是一个审美观照的过程,那么伦理和自由成为学校文化精神的学校文化建设就是一个审美创造的过程。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走向彰显出华夏文明固有伦理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融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生机与丰富内涵。

摘要:从齐鲁文化和江南文化精神融合的角度探讨学校文化建设是本文的中心思想。为此,本文探讨了学校文化建设背后的方法论问题、齐鲁文化和江南文化精神共识以及伦理和自由应成为学校文化的大精神,并从伦理和自由应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制度伦理自由化的制度决策方式以及制度文化力的制度建设传承机制,分析了齐鲁文化和江南文化融合下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走向。

齐鲁文化 篇9

一、独具特色的东营文化

东营市是山东省十七个地级市之一,成立于1983年10月,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东西横距74公里,南北纵距123公里,面积7923平方公里。东营市也是一个移民城市,其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从文化类型看,包括黄河文化、古齐文化、移民文化、吕剧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等多种类型。在民间工艺美术、民间说唱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1.黄河文化。黄河水自西向东一路奔来,在东营市垦利县坦荡入海,使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与海洋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黄河口文化。广饶县的傅家、营子等遗址据考证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其中很多出土文物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是中华民族史前文化即黄河文化的主要源流之一,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古齐文化。东营也是古齐文化的发源地。公元前1056年,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建立了周朝,由此建立了齐国。齐国当时的地盘主要包括今淄博、东营两市和博兴县的南部。这里曾涌现出许多军事家和儒学家,“强兵尚武”、“富民兴邦”的古齐文化的精髓至今仍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展。古齐文化中具有变革、开放、多元、务实等特点影响着东营当代文化的发展,至今仍散发着熠熠光辉,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3.吕剧文化。吕剧是山东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二十世纪初发源于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当时被艺人称为“化妆扬琴”,而民众则称之为“驴戏”,是我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因为其语言纯朴生动、唱腔悦耳动听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东营人民为祖国的戏曲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是民间艺术的精粹。东营因是吕剧故乡而闻名,“一听剧团进了庄,男女老少着了慌,大嫂灶前忙做饭,饼子贴在门框上”,反映了东营人热爱吕剧的程度,吕剧已成为黄河口特色文化的一个品牌。

4.儒家文化。东营地处齐鲁大地,是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文化的代表是孔子、孟子及儒家文化。东营地区古代的先贤们,曾经为儒家文化的发展完善作出重要贡献。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与古齐文化中的“尚武”精神相融会,形成了具有黄河口地域特色的儒家文化,其特点是既具有儒家文化“仁爱”的博大内涵,又具有古齐文化“尚武”精神的刚勇谋略。儒家文化像“润物细无声”的小雨,浸润了东营人的灵魂,为东营的社会生活带来和谐、仁爱的基调,是东营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5.移民文化。移民文化也是东营文化的一部分,因为东营地广人稀,东营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各地的文化在黄河三角洲碰撞、汇聚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给黄河口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当地文化的内涵不断得到充实。经过近千年的汇集和发展,形成了黄河口独特的文化品质,移民文化是黄河口文化的重要补充。

二、东营市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1.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近年来,东营市努力搞好历史文化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对各地的历史文化、文化产品和生活方式等进行优化,把传承和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绩。2013年山东省开展了文化强省先进市、县(区)考评工作。广饶县和垦利县成功入围文化强省先进县名单,乡镇都有综合文化站,免费向大众提供图书阅览、科普教育等文化服务。根据省文化厅关于历史文化展示工作的安排,加强挖掘重点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脉,吸收历史文化、文物考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史档案、县志镇史村史等研究成果,通过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深入挖掘本土历史文化的独特价值,代表东营民俗风情的短穗花鼓、黄河口落子、说鼓书、红光祭海节等,代表传统工艺制作的广饶齐笔、垦利县虎头鞋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工艺形式在展示当地民俗的过程中,增加了文化内涵,打造了特色的历史文化展示品牌。

2.提升文化品牌形象,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文化特色品牌建设的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服务,中心城区坚持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各种各样走入群众中间的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如今,文化活动已成为活跃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舞台,成为东营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2012年7月,东营市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正式启动。2013年1月,全省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现场会在东营市召开;2014年,组织开展了“进千村乐万家”活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农村、社区免费演出4000场次,被确定为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东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其中绝大多数指标达到了国家示范区创建标准要求,具备了创建国家示范区的基础条件。

各县区也立足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东营区以打造“吕剧故里”为目标,举办吕剧文化艺术周;广饶县连续举办十届“中国(广饶)孙子国际文化旅游节”,成功承办了全省两届吕剧艺术节和全省首届吕剧票友大赛;垦利县开展“村村唱戏村村舞”活动,经验做法被省委宣传部宣传推广。东营吕剧文化节、广饶县农民文化艺术节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特色文化品牌,垦利县“村村唱戏村村舞”活动荣获全国第十六届“群星奖”。

三、存在的问题

东营市特色文化资源虽然丰富,文化品牌建设已初见成效,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品牌创意不足,品牌意识淡薄。没有优势文化品牌,知名特色文化品牌少,核心竞争力与产业优势不够强,文化品牌创意不足,形象不鲜明等问题,认识的深度不够。

2.受地域限制,影响力不大。文化产业品牌只有得到更多大众的认可,才能经久不衰。东营文化只有在本地有一定的影响力,范围小,影响力不够,在现实中不被人所知,缺乏知名度,导致资源流失。

3.人才缺乏,传承与发展困难。目前全市从事文化事业、产业人员的专业人员少,文化层次低,结构不合理,专业创作人才缺乏。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一些优秀的特色文化没有充分挖掘,年轻人对从事传统文化不感兴趣,造成后继乏人。

四、关于进一步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思路

1.科学规划定位,构建载体平台。加强对文化的研究和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重要的治国理念,城市文化品牌是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是一个城市的活的灵魂,文化是社会和谐的“调节器”,更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是有文化的小康。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必须走品牌化建设之路,发挥宣传文化部门的主力军作用,举办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大型文化活动,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东营特色文化,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管理,这对提高城市知名度,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突出“黄河口”特色,激发创作活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要立足实际、创新思维,着力打造“黄河口”文化品牌,让传统文化资源永远充满活力,让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就必须深入挖掘具有东营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运用文学、戏剧、曲艺等生动的多种形式,创作生产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艺精品,既有地域特色,又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更好地展现东营地域文化,进而形成东营地方特色,全面提升文化品牌的含金量。通过对黄河口地区文化遗产和现代文化成果的挖掘整理,塑造东营特色,形成完整而独特的黄河口特色文化,如建立吕剧艺术研究所,实施“吕剧振兴工程”,传承和弘扬吕剧艺术;组织开展“黄河口之春”系列文化活动、“欢乐黄河口”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努力打造“黄河口”文化品牌。无论是群众节会活动,还是文化旅游业活动,都要切合实际,突出特色,争取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实施精品战略,不断加大投入。文化品牌是以文化为依托,在现有基础上努力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把文化建设纳入东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对公益性的设施项目,应优先安排,给予优惠政策,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立足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努力创作出具有黄河三角洲新时代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对具有地方特色的重点作品要重点扶持,鼓励创作人员多出精品,同时提供必要经费保障。

4.培养名人名家,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人才资源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新时代文化事业,需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储备计划,引进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的高端人才,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文化队伍,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定期组织文化人才深入生活、考察采风,实施宣传文化干部“千人培训工程”和“千村万人文化培训工程”,配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专兼职人员。县级以上文化馆馆办群众业余团队不少于5个,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不少于3个,形成既有共性要求又有地方特色的标准指标体系,为东营市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做出成就。

摘要:文化品牌展示的是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就是对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等进行优化和整合的过程。东营市各地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对促进东营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齐鲁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现状,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柴玉宝,赵华君.关于我市文化产业的调查与思考[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4.

齐鲁文化 篇10

关键词:齐鲁文化,“走出去”战略,路径选择,韩国留学生

一、齐鲁文化的现代价值

齐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源头, 在其内涵的基础上,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齐鲁文化的现代价值。首先, 齐鲁文化具有仁民爱物的基本价值取向, 追求天下一统的大同精神, 和而不同的和合精神, 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及开放兼容的理论品格。其次, 齐鲁文化又是一种“礼乐文化”和“礼仪文化”。再次, 清明政体是齐鲁文化的宗旨所在。齐鲁文化借助孔子创立儒学, 管仲学派的礼法并用、农商皆重、义利兼行的齐文化精神和综合治国理念, 以及全真道教在全国的兴起和广泛传播三次机会, 极大的影响到了全国文化, 由地区性文化, 变为全国文化的主流。最后, 齐鲁文化在发展中也吸纳了西方文化特色, 形成了综合性现代文化价值。

二、问卷计量模型分析

1. 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

考虑年龄对于国外留学生对齐鲁文化认知度的影响:将问卷中第五题得到的访问结果将“A:非常了解”设为数字“3”, 将“B:有一点了解”设为数字“2”, 将“C:不了解”设为数字“1”, 则了解程度可以用数字表示, 且数字由大到小表示受访者对于齐鲁文化了解程度不断降低。可以建立被访问者年龄与对于齐鲁文化了解程度的线性回归模型:

运用excel, 置信度95%进行回归统计分析, 得到“回归统计”, “方差分析”, “回归系数估计”三个部分:

由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得到回归函数为

对回归系数显著性进行检验, 提出假设:

若拒绝原假设, 表明X对Y存在显著的影响。

在置信度95%的条件下, , 图中β估计值为-2.37581小于, 则说明接受原假设HO, 即说明年龄x对于齐鲁文化的了解程度y没有显著影响。

2. 调研结果显示:

第一, 绝大部分 (95.8%) 受访韩国留学生表示对齐鲁文化有了解, 这表明齐鲁文化作为中国的代表文化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但其中有大部分 (83.3%) 韩国留学生只是对齐鲁文化有一点了解, 他们了解的广度和深度不足说明齐鲁文化在大范围传播的同时没有很好的深入拓展, 文化的传播内容只限于表层、文化的传播形式过于单一;极少数 (4.2%) 韩国留学生对齐鲁文化不了解, 表明了齐鲁文化虽然影响广泛但是其影响力还有继续加强的空间。第二, 绝大部分 (97.9%) 韩国留学生希望了解齐鲁文化, 这表明齐鲁文化有着极广泛的社会需求, 同样表明齐鲁文化特色产品有着极广泛的市场需求。希望了解齐鲁文化的韩国留学生中“非常想了解”齐鲁文化的人数比重 (47.9%) 远远高于“非常了解”齐鲁文化的人数比重 (12.5%) , 这表明齐鲁文化的供给远远小于其需求, 齐鲁文化特色产品市场处于生产者市场, 齐鲁文化特色产品有着明显的优势, 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 齐鲁文化特色产品也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三、齐鲁文化“走出去”战略路径选择

总体而言, 齐鲁文化作为中国几千年来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之一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齐鲁文化“走出去”有着良好的基础。未来齐鲁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路径主要基于三个方面。

1. 创新传统齐鲁文化产品,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从文化产业的具体传播形式方面看, 在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外国留学生明显更倾向于通过文化旅游业来了解齐鲁文化, 应注重传统文化产品的创新, 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文物博览、民俗文化、服饰用品、工艺美术品、旅游纪念品、动漫网络、影视音乐、文化研究、城市形象建设等发展。

2. 培育品牌文化企业, 拓展“走出去”的渠道。

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品牌企业, 增强齐鲁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从传播方式看, 目前齐鲁文化的传播方式基本局限于学校教育、文化旅游、电视网络、社会交往这几种方式, 齐鲁文化“走出去”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品。齐鲁文化可以拓展更多的途径, 使蕴含齐鲁文化的齐鲁文化特色产品的生产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3. 明确市场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推广和宣传。

齐鲁文化有着极广泛的社会需求, 同样表明齐鲁文化特色产品有着极广泛的市场需求。但韩国留学生群体对齐鲁文化特色产品的消费需求有着特定的多元化喜好和需求, 他们更倾向于以旅游、博览等体验项目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形式的特色产品, 齐鲁文化“走出去”需要紧密关注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有针对性开展推广和宣传。

齐鲁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要以厚重的“仁爱”、“礼乐”、“明政”、“法制”内涵为基础, 选取特色文化, 结合不同的传播推广方式, 发挥有形化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创立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企业, 同时拓宽推广渠道, 大力提升齐鲁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潘鲁生.齐鲁文化与制度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 2012 (12) :71-74.

上一篇:数学课标下一篇:包装结构设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