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历史地位论文

2022-04-20

【摘要】中国香文化历史悠久,经历了辉煌也遭遇了没落,振兴中国香文化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反观日本,其香道源自中国,传承至今,其经验值得借鉴。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香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同时借鉴日本香文化的经验,希望对中国文化传播能提供一些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齐鲁文化历史地位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齐鲁文化历史地位论文 篇1:

齐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摘 要 齐鲁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核心,挖掘齐鲁文化的理论内涵和当代价值,探讨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山东地域文化特色优势、促进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推动齐鲁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的融合与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齐鲁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 路径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代表国家、民族和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标识。齐鲁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核心,齐鲁大地曾孕育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体系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在中华历史文明中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对青年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意义重大。挖掘齐鲁文化的精神内涵,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能够提升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促进齐鲁文化的传承与转化,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1 齐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必要性

1.1 有助于传承和弘扬齐鲁文化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1]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始终明确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通过深入挖掘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资源,提高大学生对齐鲁文化的认知度、认同感,以文化自信抵御西方负面思潮和文化渗透。

1.2 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一种价值观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底色和精神脉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的历史与文明,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它从价值观层面清晰地展现了当代中国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根本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齐鲁文化是中华历史与文明的重要源头,凝聚力和生命力来自其基本精神,齐鲁文化蕴含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等,这些精神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相契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奠定了精神之基。[2]齐鲁文化十分重視修身与修德,其代表性人物孔子是华夏子孙共同敬仰的人格楷模,《论语》中孔子与弟子所论之学,通常是教人如何待人接物,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格,这些教育思想和方法与现代教育相接洽,对于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3 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伴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紧密,西方“普世价值”的入侵,分化、西化青年群体的错误思潮带来的思想侵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应明大势、知大任、识大局,不断拓宽教育教学思路,充分发挥本土文化的突出优势,齐鲁文化是历经数千年洗礼,融合百家思想而形成的山东地域文化,它深深的根植于山东人的精神、血液中,具有鲜明的文化印记和心理特质,极易唤起青年学生的情感认同和价值皈依。因此,深入挖掘齐鲁文化的育人资源,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能够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 齐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现状与困境

2.1 大学生对齐鲁文化认知不足

齐鲁文化虽为山东地域文化,然而山东省内大学生对齐鲁文化普遍认知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大学课程中接受齐鲁文化相关知识主要是通过大学语文课或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渠道单一且狭窄。其次,大学生普遍关注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忽略了人文素养的提升。许多同学对新兴网络术语了如指掌,对齐鲁文化的名篇经典却知之甚少,对西方艺术潮流十分推崇,而对中华诗词佳作却淡然置之,甚至有些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已经过时,对自身发展没有现实意义。再次,受社会多元文化价值的冲击部分传统文化面临被消解、大学生对齐鲁文化缺乏文化自觉性、高校又未能将齐鲁文化的育人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以上种种影响了齐鲁文化在青年一代的承袭,令其很难产生广泛影响。

2.2 缺少兼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齐鲁文化的师资队伍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许多思政课教师侧重于对自身专业学科的研究,而在齐鲁文化方面的知识积累表现不足。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教师对齐鲁文化的专业把握来源于对相关领域的深入学习和系统研究,思想政治理论研究者若不具备丰厚的齐鲁文化知识底蕴,便很难从齐鲁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无法找到齐鲁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点,不仅未能将齐鲁文化正确运用,反而会出现生搬硬套、谬误百出的现象,使得教学效果难以达到。

2.3 齐鲁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实现有效衔接

塑造现代的中国人不可能割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只有回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找寻现实社会中的人如何向现代性过渡、转化和契合,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文化价值诉求和确认自身合法性的前提。[3]齐鲁文化内涵丰富、开放包容,构成其主体的儒、道、墨、法等思想价值观念和文化形式极大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精神特质和人格心理,而齐鲁文化育人资源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融合过程中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二者共通之处并未被深入解读和创造性转化。在教学方法上,思政课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固化、缺乏创新,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程度不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缺乏相应制度、条件的支持与保障,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法获得认同感,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3 齐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路径

3.1 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出发点,坚持文化融入的原则

“文化融入”是理念创新的重要条件,高校应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全面理清齐鲁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入的目的、意义、过程、路径、效果并找准齐鲁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切入点。齐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方向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原则,通过教学主体在教学实践和思维活动中形成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最大的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为指导。[4]同时,高校在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应注重突出主体性、强化整体性、注重协同性、把握时代性,探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合工具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实践路径。

3.2 以教学内容创新为着力点,丰富文化融入的内容

齐鲁文化是一种融合发展的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质,公元三世纪开始儒家文化开始向国外传播,并逐渐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文明成果。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阐发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5]进一步为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转换提供了导向,为高校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提供指引。因此,高校应明确思政课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融合、优化、拓展,将知识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形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相适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征相适应的课程育人资源,同时高校应充分挖掘本校及驻地周边的齐鲁文化育人资源,如传统文化大师工作室、齐鲁文化名人纪念馆、中华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等,根据其特点进行分类,通过科学评估、实际考察、充分利用、有效整合其中的实践教学资源,并根据课程内容编写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实践教程,以此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突出特点是意识形态性,因此,切勿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成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教师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强对齐鲁文化中道德思想、深邃智慧的研究与阐释,注重传统价值理念的丰富性、全面性、系统性,同时又凸显政治理论高度。我们应该看到齐鲁文化也包含着一些与时代发展不相符的封建、消极因素,因此,这里的融入应该是有选择的融入、批判的融入。

3.3 以教学方法创新为协同点,创新文化融入的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的课堂授课失去了原有优势,教学效果受到冲击。与此同时,新媒体已然成为影响高校教育质量、实现现代化教育目标的重要辅助工具,并且逐步融入课堂内外,推动着高校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

齐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打造智慧课堂。思政课教师应改造传统课堂,基于智慧教学工具设计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量化学习效果、增强教学互动、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共联动”。例如: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自建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师在线上实时发布任务点,通过齐鲁文化经典诵读、线上视频教学、光影学堂等形式帮助学生提前预习或课后拓展知识面,夯实理论知识,并提高自学水平。再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融合推介功能。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宣传阐释齐鲁文化经典、传播齐鲁文化优秀思想,以新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形式,来讲好齐鲁文化故事。

3.4 以教學模式创新为落脚点,建立文化融入的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明确指出: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格局,以此打开了“大思政”建设的开端,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首先,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课程”,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高校必须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形成协同育人机制,把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精神培育作为新时代大学课堂的鲜活底色,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

其次,落实高质量考评机制。考核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教学领域里的考核不仅要发挥考评机制检查、选拔、评价的以结果为导向的功能,更要发挥其诊断、反馈、激励、改进的以过程为导向的功能,为全程化育人提供明确的考核标准。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建立内容、方法、渠道明确的评价体系,构建客观、公正、多维的反馈机制和奖惩制度,以形成高效可行、质量并重的考核评价机制。

再次,打造全方位育人环境。校园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校内实践是课堂教学的直接延伸,教师可借助校内功能丰富的社团及学生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校内访谈、“齐鲁文化读书日”、参观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等形式打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培育公民意识与责任意识、提高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开展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社会调研,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以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践行教育的一惯性。

4 总结

“植根历史、立足现实、引领未来”是新时期山东精神的显著特点,它立足于山东悠久厚重的文化传统,彰显了山东独特的人文品格和价值追求。在山东大地上诞生的齐鲁文化是宝贵的文化育人资源,高校应不断尝试开发、研究齐鲁文化的育人思想,将齐鲁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构建相互协作、相互补充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格局,既强调历史之中国,文明之中国,也反映现代之中国、奋进之中国,以文化自信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自信,自觉做齐鲁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务院,2017-01-25.

[2] 任者春,郭玉锋.齐鲁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J].海岱学刊,2014(14):7-23.

[3] 王东莉.论中国文化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1(10):64-68.

[4] 李春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基本问题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0(9):19-24.

[5]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作者:周文君

齐鲁文化历史地位论文 篇2:

香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传播

【摘要】 中国香文化历史悠久,经历了辉煌也遭遇了没落,振兴中国香文化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反观日本,其香道源自中国,传承至今,其经验值得借鉴。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香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同时借鉴日本香文化的经验,希望对中国文化传播能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香文化;文化传播;日本香道

傅京亮在《中国香文化》一书中说到,中国的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香品的制作与使用而形成的,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

简单来说,“香”对应的是一种嗅觉艺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在嗅觉的驱使下,每个人对“香”都有着不自觉的向往,于是“香”与生活相联系后逐渐演变成文化,被称之为“香文化”。

中国用香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后代人们对香药、香方、制香、用香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完善,香文化也从贵族阶级走进了千家万户,“巷陌飘香”,可谓上自朝堂,下至市井,皆习香事。香文化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宫廷用香、文人用香、佛道用香、生活用香等,可见中国香文化确实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且在当时兴盛的时期进行了文化传播,日本香道就是在中国香文化的影响下建立并传承至今的。我国在传播上做出了贡献,但如今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却举步维艰,由此可见文化的传播最终需要的是文化的传承。本文将以中国香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为源,对中国文化传播与传承进行思考。

一、中国香文化的发展

我国用香历史悠久,萌芽于先秦,发展于秦汉,演进于六朝,完备于唐代,在宋元时期达到鼎盛,并在明清时期成为大众流行消费品。

在中国,香文化一直保持着祭祀用香与生活用香并行。从祭祀用香来看,人们“燔木升烟”的用香做法可以追溯到夏代。从汉字的角度来看,甲骨文中“柴”就有“手持燃木祭祀”的意思。《尚书·舜典》曾记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裎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端。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歲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这段文字描写了舜帝登基之况,先秦时期舜继位尧,封禅泰山,燔烧柴木行祭。燔木升烟,告祭天地,这便是早期的祭祀用香。

从生活用香来看,楚文化中也有焚香驱虫的习俗。屈原常以“香草”比喻君子的德行,如《离骚》中的“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再如《九歌·礼魂》中的“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诗经》中对于香药的记载颇丰,《国风·王风·采葛》记载的:“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所指的“萧”即艾蒿,常用于社稷、宗庙的祭祀,用其焚香还有驱蚊、辟邪、止痒的功效。

汉魏时期,中国社会国力渐长,中国的香文化也随之发展,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熏香文化开始在王室中流行开来,汉武帝对于香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

汉武帝时期,生活用香开始普及,如“置椒房储宠妃”“郎官奏事口衔舌香”都打破了原来的用香壁垒。有需求就会有发展,汉武帝时各类香器也随之改进,如“五层金博山香炉”“九层博山香炉”,都是人们在满足嗅觉的同时,改善视觉效果而为之。除了使用人群的扩大、香器的升级,汉代香药的品种在版图扩大的同时也有所增加。边陲地区、境外的香料如沉香、迷迭香等大量进入内地。《汉书》称:“安息国居和椟城,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北与康居接,南与乌弋山离接。地方数千里,小城数百,户口胜兵最为殷盛。其东界木鹿城,号为小安息,去洛阳二万里。”

经过六朝的演进,唐代香文化趋于完备。唐代将用香划入吏治,文人阶层已经从魏晋南北朝的初试用香发展为普遍用香。唐代香料充足,香品丰富,香具精良,并将香药使用领域继续扩大,将其应用于医疗。两宋时期更是鼎盛,庞大的文人群体成为香文化的主导力量,洪刍的《香谱》也是现存北宋最早、保存较完整的香药谱录类著作,展现当时香文化的盛况。

以上是对各朝香文化发展的简要梳理,香文化的内涵和作用也在此发展过程中完善。《荀子·礼论》曰: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故礼者养也。“香气养性”“香气养生”的观念贯穿在香文化中。该观念使香脱离了简单的感官体验,赋予了更多生活气息,香才能从上层社会走进寻常百姓家。生活化、日常化也是文化扎稳根基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而香文化才能发展出精神层面的意境。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修养身心,“性命相合性为本”,所以香文化才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中国香文化的传播——以日本为例

中国自汉武帝时版图扩大,西南、闽越、岭南这些生产香料的地区进入版图。西汉时期中国对外交流也逐渐增加,在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初探下,海外商贾贸易引进了大量异域的香料,如丁香、龙涎香、豆蔻、肉桂、乳香等。隋唐时,国人用香需求广,大批波斯商人定居番禺、珠海等港口城市进行西域香料的交易。这不仅为香文化的发展引进原料,而且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在制香、用香等理念上也互相影响。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兴盛,日本向唐朝派出遣唐使,唐代的鉴真和尚也几次东渡日本,为其带去了佛教文化,同时香文化也漂洋过海来到日本。沉香、檀香等名贵香药,香品的使用方法,如合香、隔火熏香等技术随之传播到日本。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中屡次提及熏香盛会,香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也可见一斑。

日本的香道在元明时期出现,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多个流派,以“御家流”和“志野流”为主要代表。御家流是王室贵族的象征,除了香道外还包括茶道、花道等,是对上流社会高雅艺术的一个概称。御家流的本意是身份地位很高的贵族家庭或者有雄厚资产的封建大地主家族传承下来的仪式、固定的程式化流程仪轨。后来这个词逐渐被用来特指艺术、艺道方面的仪轨。志野流相对于御家流而言,是武士流派的代表。志野流更重精神修养,香具简朴,程式简中有刚。

相较中国香文化,日本香道自成一派,虽进行分流,但并没有陷入流派之争,香道借此壮大,传播更广。他们将香作为一种“道”来修行,注重仪式和过程。

三、日本香文化对于中国文化传播的启示

中国香文化在元朝后出现了断层现象,清末社会国势衰退,持续的动荡极大地影响了香药贸易、香品制作及国人熏香的情致。曾长期支持、推动香文化发展的文人阶层在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有日常用香的习惯。如今提到香,大家所想到的却只是寺庙里的香火,曾经辉煌的香文化走向衰弱。而如何将文化传播出去是当下的命题,文化的传承更是文化传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无论香文化,还是茶文化都不该被忽略。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回归国人的生活,重回大众视野。

经过调研,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加强文化的传播:首先,增强仪式感。现代人追求时尚动感的快餐文化,导致人们缺少对过程和形式的重视。即使形式并非文化的核心内涵,但以之作为文化传播起点不失为一种思路。在感受过程的同时,去体会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所以,在进行文化传播时直接将文化上升到精神层面进行输出将遭遇很大阻力。因此,从形式上宣传文化入手,或许更喜闻乐见。

其次,让文化变成大众的艺术。日本香道从贵族专享发展到百姓共享,打破了阶级的限制,无论是町民、地主还是艺伎都将其作为一种爱好。这样文化不再是贵族的专属品、小众化,而是走向大众,走向普通人,对香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文化属于审美,当其不再禁锢在阶级里,而是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出现时,文化才能真正流传。

最后,讓文化与国际接轨。既要兼顾本土化,又要与国际相结合。但文化折扣也是文化传播必须应对的问题。因此,需要找到中外共同认可的元素,如友情、爱情等,加强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发挥香文化心理认同,减少文化差异的影响。

傅京亮在《中国香文化》再版序言中提道:如何使中国文化落地成为文化中国,这才是文化复兴的意义所在。没落的文化形式虽已经被时代无情地打碎,但数千年的根基犹存,只要雨露充沛的春天到来,在天地的运变之中,必将产生既合于时代,又血脉相连的新体系。正如这句话所说,没落的文化形式已经破碎,旧形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因此急需寻找新形式去承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有太多值得传承、传播的文化,但文化传承、传播的道路,道阻且长,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傅京亮.中国香文化[M].济南:齐鲁书社,2008.

[2]张毅.从日本“香道”看中华传统香文化的复兴之路[J].甘肃农业,2006,(12):281.

[3]周佳丽.香语香荟:传递优雅国风,重塑香气之美[J].商业文化,2020,(23):22.

作者简介:

范雨嘉,女,汉族,浙江台州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现代汉语、汉语国际教育。

作者:范雨嘉

齐鲁文化历史地位论文 篇3:

建设中原文化圈 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让亿万中原儿女看到了振兴家园的希望,沉沦近千年的中原热土如何建设和发展成为一道摆在人们面前的新命题。而中原崛起不仅是GDP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包括着“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形象”的再造。历史经验也表明:文化圈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原在宋代以前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华夏文化的中心。东部沿海地区的实践和探索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经济区、文化圈互补互利,共享共荣。因此,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挖掘和整合区域内一切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好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优势,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为战略定位,构建以郑汴洛为中心、延及周边的大中原文化圈,从而实现中原的崛起与腾飞。

中原文化圈的圈层体系

中原文化圈是历史的概念。在先秦时期,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以其特异光彩向四周辐射。汉唐时期,中原文化仍带着鲜明的本土文化中心地区的色彩,东与齐鲁文化、南与荆楚文化、北与燕赵文化、西北与三晋文化相映成辉。南宋之后,由于战乱频仍,文化南移,中原文化才日趋萧条、冷落,甚至衍化为一种带有边缘意味的文化形态。中原文化原来所具有的先锋文化特征,也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中原文化圈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地域概念。“中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地域概念,自古有之。昔禹分九州,“荆河惟豫州”,豫州因处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又因境内地多平旷,故又称“中原”,可见“中原”二字最初指称的具体范围是古黄河与今汉水西岸的荆山(湖北省南漳县)之间。《吕氏春秋》则进一步明确为:“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将豫州与外围诸侯所处八州相区分:河济淮汉流域的众多屏卫周室的姬姓及非姬姓封国(包括郑、宋、陈、蔡、申、吕等)即所谓“中华”“中国”,以别于居处西戎的秦国,居处北狄的燕国,居处东夷的齐国和居处南蛮的楚国。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中原的概念已基本上固定下来。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全部,陕西关中平原,晋南汾沁流域、冀南、鲁西南及皖北淮河流域,湖北北部,狭义上则仍指今河南省。因此,狭义言之,中原文化主要指河南地区的文化。而中原文化圈则更趋向于指代河南省区域内的文化圈层。

局限于河南省区域的中原文化圈的地域结构层面比较完整,文化关系相对复杂,但纹理脉络仍比较清晰可辨:第一个层面是郑州核心文化层,又称“郑州中心文化”。它是近代中原地区文化最为集中、最为综合、实力最强、吸引辐射功能最显著的文化集散中心。第二个层面是由郑州周边的历史古都洛阳、开封、安阳等组成的次文化圈层。第三个层面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地市级文化中心。在河南省内除核心文化中心郑州、次文化中心洛阳、开封、安阳等古都外,各地级城市及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县级城市,均包括在这一层次内。有的城市表现出比较典型的“次区域文化”特征,如南阳文化、商丘文化、许昌文化、焦作文化、信阳文化等皆有其相对独立的文化特质。第四个层面为中原地区的基础文化,主要是县级城镇文化和乡村文化。可见,中原文化圈具有清晰的层级性,不同的层级不仅具有中原文化圈的核心共同特征,也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特质。

这种层级性,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构成了中原文化的圈层体系,铸就了中原文化圈以四大古都和14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和支点的有机整体,形成了一个内部特征与共性凸显、各有层级定位的文化系统。

其一,核心层。包括郑汴洛许平漯六座城市,占中原城市群的三分之二强,为历史上河洛文化的发源地,而河洛文化正是中原文化的核心。秦汉以来的三川(河南)郡、颍川郡、荥阳郡和陈留郡曾长期为天下人口、经济和文化中心,名门望族、清流谋士星聚云集,曹孟德也不禁赞叹道:“汝颍固多奇士”。未来要进一步大力推进郑汴洛一体化及许平漯一体化,形成以郑汴洛三市为主导的河洛嵩邙文化区及以许平漯为主导的伏牛山东麓汝颍文化区。打造河洛文化、炎黄文化、汝颍文化、汴梁文化、夏商文化、功夫文化、花卉文化、中药文化、钧汝文化、郑韩文化、隋唐文化、三国文化等一系列独特文化品牌。

其二,外围衔接层。第一,在豫北形成的以安阳、邯郸为中心覆盖12地市的区域文化板块,促进安邯、焦晋、濮菏同城,打造豫北文化中心,建设太行—王屋及古黄河文化区,形成帝丘文化、邢卫文化、邯郸文化、邺文化、大名文化、河内文化、上党文化、水泊运河文化等系列文化品牌。向南联结郑汴洛,向北沟通燕齐文化圈,成为两个文化圈的节点。第二,在豫西以三门峡、运城为中心形成黄河金三角文化区,打造虞虢文化、弘农河东文化、关公文化、尧舜文化、小浪底文化等系列文化品牌,向东联结洛阳,向西及北沟通秦晋文化圈。第三,在豫西南推进南襄同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每隔一二百公里就有一座经济重镇,而郑州至武汉七百多公里之间却没有一座重镇,宛——邓——襄足以担此重任)共同打造宛文化、襄阳文化、三国文化、楚文化、玉雕文化、恐龙文化等系列文化品牌,并可向西辐射陕南商洛、鄂西北十堰,向东辐射随州,成为北联许平漯,南通江汉文化圈的重要节点城市。第四,在豫东黄淮地区,推进徐州、宿州、淮北一体化,形成以大徐州和蚌埠为中心的黄淮文化区,北起芒砀,南至大别,背靠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亳州、阜阳、淮南等人口密集区、农业发达区,向东连通亚欧大陆桥头堡连云港,向南通过淮河—京杭大运河贯通长江大动脉,共同打造东夷文化、白酒文化、茶文化、楚汉文化、医药文化等文化品牌。

总之,中原文化圈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时空概念。从时间意义层面言之,中原文化圈的内涵不断展衍。从空间地域层面言之,中原文化圈的地域结构呈典型的放射状和阶梯状,各层次既有中原文化的普遍特征,又有相对独立的特质,结构层次非常鲜明,形成相对连续的序列。

中原文化圈的文化属性

如上所述,中原文化主要是指中原地区的文化,是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与自然以及人们之间基于对象性关系而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总称。中原文化的地域特征使中原文化圈具有以下特质。

其一,主导性。从历史层面而言,随着中原概念的形成以及中原经济的隆兴,中原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导,这种局面持续以迄于北宋末期。北宋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原文化的地位渐趋下滑,但是,其影响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其作用、意义以及地位仍不可小觑,从某种层面上讲,它仍然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方向。也正因为如此,中原文化圈的文化属性具有主导性。

其二,兼容性。中原地区在历史上曾是统治阶级争夺的中心,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入侵,促成了民族的大融合。丝绸之路也不断传来中亚、南亚的文化。这些都推动了中原文化的多样化,使其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更加丰富多彩。故此,中原文化圈的文化属性具有兼容性。

其三,辐射性。长期以来,由于中原地区比较发达,中原一直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之历史上中原与周边地域人口的大迁移,大交融,中原文化不断向周边及域外辐射。因此,中原文化圈的文化属性具有辐射性特征。

其四,空间广布性。空间广布性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文化均衡覆盖到域内的人群。中原地区由于政治经济的核心地位,文化在全域的辐射能力十分强劲,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就几乎没有游离于整体文化进程之外的异端。从上古以来形成的政治文明进程看,全国的八大古都河南有其四,分别是洛阳、郑州、开封、安阳。四大古都分布基本上辐射了整个河南的重要城市。同时,四大古都的递嬗浓缩了上古、中古时期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变迁的轨迹。四大古都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网络,由这个网络辐射出了各类文化要素,使得中原地区空间上基本没有死角。

其五,创新性与保守性。中原文化历久弥新,中原历史文化能延绵数千年,在于它在自我继承的同时,又不断地创新发展,这也是中原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吸引力之所在。但是,无可否认,中原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土著性与保守性,本身有一定的缺陷,尤其在向现代化迈进的今天,我们要善于扬弃和改造。中原文化是创新与保守共行、开放与封闭兼具的文化形态,这也是不能忽略的。

总之,中原文化历史悠久、根深叶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与创新同步,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中原文化圈的文化属性,使中原文化凸显圈层特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

当下中原文化圈的地位和作用

尽管已时过境迁,在经济文化人口诸方面,中原再不能同中华、中国画上等号,但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中国的中心,以中原经济区为依托的中原文化圈仍然举足轻重,既承东启西,又连南贯北。

向北和东北:燕齐文化圈——环渤海经济区,其中又包括以胶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为依托的齐鲁文化亚圈与以辽南、京津冀为依托的燕赵文化亚圈。中心城市为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和沈阳。这一地区与中原水陆联系便捷,向东北又可沟通东北平原文化圈(以哈——长、绥——牡和长吉图经济带为依托,向北联结俄罗斯远东地区,向东濒日本海幅射东北亚三国)。秦晋文化圈——黄土高原经济区,其中又包括以天水——关中经济带为依托的秦文化亚圈与以太原城市群为依托的晋文化亚圈。中心城市为西安、太原,自秦汉、隋唐时期就与中原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而它的北面与西北面则连通蒙古高原文化圈(以呼包鄂经济带为依托向北沟通外蒙)、陇宁文化圈(以宁夏沿黄经济区与兰州——西宁经济区为依托)和地处大西北的西域文化圈(以天山北坡经济区和塔里木盆地南缘经济带为依托向西幅射中亚及巴基斯坦北部地区)。

向南和东南:吴闽文化圈——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其中又包括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为依托的吴徽文化亚圈与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依托的瓯闽文化亚圈,这一地区是目前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并与台湾、琉球隔东海相望。中心城市包括合肥、南京、上海、杭州与福州,历史上就长期为中原文化南渐的重镇,在它的南缘又联结着岭南文化圈——珠三角、北部湾、琼海经济区,这里既毗邻港澳,又眺望南洋,是中国沟通亚非欧与大洋洲的桥头堡。楚文化圈——长江中游经济区,其中又包括以武汉都市圈为依托的江汉文化亚圈、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依托的湘文化亚圈和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依托的赣文化亚圈,中心城市为武汉、长沙、南昌。向西南沿长江又可沟通以成渝经济区为依托的巴蜀文化圈(中心城市为成都、重庆),以滇中、黔中经济区为依托的滇黔文化圈(中心城市为昆明、贵阳,可辐射中南半岛)以及地处西陲的青藏文化圈(以藏中南经济区为依托,中心城市为拉萨,可辐射尼泊尔、不丹及印度东北诸邦)。

由此可以看出,中原文化圈是中国12大经济文化圈彼此沟通联结的桥梁。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交融地,它就像强有力的磁场和轴心将中华文明的各个板块紧紧地凝聚为一个整体,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并将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有鉴于此,建设中原文化圈的战略构想,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特点。

(作者系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本文为2012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中原文化圈的建构策略与路径选择》阶段成果,项目编号B488)

责编:思 源

作者:龚世学

上一篇:边境少数民族文化论文下一篇:网络营销方式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