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的逻辑

2024-06-23

绩效的逻辑(精选三篇)

绩效的逻辑 篇1

如果一个人想要得到幸福, 他 (或她) 必须首先使别人幸福。更通俗地讲, 利己先利人。比如说:生产者要获得利润, 就必须提供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企业家想要有雇员追随, 成为他人的老板, 就必须给雇员提供足够好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工人想要得到能维持家庭生计和改善生活的工作机会, 就必须生产出客户愿意购买的产品。市场竞争, 本质上是为他人创造价值的竞争。不能为他人创造价值的企业, 必然在竞争中被淘汰。市场的这一逻辑把个人对财物和幸福的追求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由此, 才有了西方世界过去200多年的崛起, 也才有了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奇迹。

绩效的逻辑与市场的逻辑有诸多相似。

逻辑一:无形的手

说到管理, 我们经常听到类似的话, “管理不用面面俱到, 我们并不缺少创意和点子, 只是真正落地的太少。不用多, 一年哪怕能做成一件事, 十年下来, 我们的管理也应该精进不少了呀。”什么意思呢?我理解有这么几点:首先, 通常来说企业在管理方面没少折腾;其次, 效果不是太满意;再次, 原因可能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花架子底下不见真功夫。

就像市场自觉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一样, 落实到位的目标管理, 就像一只无形的手, 指引着人们做正确的事, 公司上上下下围绕公司经营管理目标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如果再理想一点, 当目标的执行情况得到公平公正的考核, 并且考核结果用来评价员工职业发展和薪酬福利待遇时, 目标管理将不仅仅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而且还是一双隐形的眼睛, 取代部门经理和领导, 督导着我们自觉地把事情做好。

逻辑二:主观为自己, 客观为组织

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别扭呢?在一个集体主义占绝对主导的社会文化中, 明目张胆的将私利表达得赤裸裸, 多少显得不那么高尚。我一直觉得相对于其他学科, 心理学的独特魅力在于, 她直面人性, 不分贵贱, 不论善恶, 首先坦诚相见, 然后从容应对。人性本来就是趋利避害, 何必蒙着块遮羞布扭扭捏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反复阐述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市场经济的魅力正在于,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使得每一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时候, 为别人所创造的价值, 比他主观上想着为社会做贡献时创造的价值更大。当然, 这里的利益既包含地位、物质和财富, 也包含名望、声誉和尊重。

很多单位在推行目标管理, 但雷声大雨点小, 甚至让员工觉得这是管理部门和管理层的事情, 事不关己。倘若目标管理启动后真正执行到位,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切肤体会。目标分解到部门, 压力也就适度地从公司传导到了部门, 以及部门的每一位成员。每个月要填写个人和部门的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每个季度要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根据考核的成绩你下一个季度的绩效工资就会有所变化, 考核成绩高了绩效工资系数大于1, 绩效工资上调;反之, 则下降。年底, 则要依据全年的绩效表现由直接上级进行年度考核, 经过一定的数理校正, 在公司范围内进行排序;同时, 由绩效薪酬委员会参考员工全年绩效表现进行综合测评, 同样在公司范围内进行排序;两个排序相互验证, 确认员工薪酬调整排序, 完成年度调薪及年终奖发放等各项薪酬福利调整。你说距离 (目标) 告诉你了, 尺子也摆在那, 你能不主动往前跳吗?工作业绩自己的行动说了算, 你当然得对得起自己了, 谁还没有个成就自我的愿望呢?当然, 相比较这些有形的物质利益, 我们真正期待的, 是目标管理能够带来“像自由人一样”的自我管控, 以及达成目标后的成就感。

逻辑三:效益才是真绩效

德鲁克说, 企业的职能只有两个, 一是创新, 二是营销, 即创造顾客。说白了, 企业存在就必须盈利, 绩效的考察终端应该是为企业盈利所做的贡献, 而不仅仅是你的工作量, 要敬业更要勤政, 劳苦更要功高。以行政、办公室、人力资源、财务这样的部门为例, 他们往往被定义为后勤部门。这当然没错, 但是如果你自己的定位就是伙伴和支持, 那么就不要抱怨领导对你的工作不够重视, 因为从企业运营的需要出发, 领导当然要把精力和资源更多地投放到带来创新、创造效益的部门。所以, 谈绩效的时候, 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掂量掂量, 我们究竟为企业盈利做了哪些贡献。比如说招聘, 速度、人数、成本、到岗时间固然是指标, 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招到的人有多少是优秀的, 一年后他们的绩效怎么样, 他们和公司“两情相悦”吗?留下了多少人?留下的这些人绩效怎么样?从这个角度出发, 目标管理、人才培养等可以列入人力资源部的年度关键业绩指标, 因为对于多数资源高度密集的行业而言, 唯一要开发的就是存在于你、我、他, 我们每一个脑海中的无限创意。如果在这方面能有所作为, 也算是部门对于企业绩效的直接贡献了。

当我们抱怨平台不够的时候, 我们是否也会暗自思量, 现有的岗位上我是否还能为公司效益做点什么呢?

逻辑四:绩效不是万金油

索尼公司前常务董事天外伺朗《绩效主义毁了索尼》, 一语惊醒管理中人。尽管行业有所区别, 但不论在哪个公司, 绩效都绝不会是什么万金油, 虽是良药吃下去也不可避免可能要带来一些副作用。

首先, 文化的冲突。目标管理是刚性的管理, 是否与现有的企业文化相匹配, 是否会稀释现有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甚至与企业的宗旨背道而驰呢?尤其在有家文化传统的企业里, 强调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 而目标管理执行后我们开始不可避免地拿着尺子对员工一个一个进行丈量, 大家能够适应吗?其实, 集体主义与强调个体的差异本不应该是简单对立的, 成熟有效的集体主义, 她的基础恰恰应该是个人主义。只有个人价值被充分关注了, 个人才会真正且持久地迸发出对组织的激情与正能量, 集体的利益才能根本地获得保证。心态放平和些, 经过一段时间的过度和融合, 文化会更加的立体和饱满, 前提是要保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其次, 激情的衰退。目标管理的本意是调动个体的积极性, 然而, 学过组织行为学的人都知道, 外部激励是有风险的。当我们一味地强调绩效对于个人利益的直接影响时, 发自内心对于工作的激情就会逐渐衰退, 所谓“外在的激励会稀释内在的冲动”。尤其在目标管理的初期, 中高层管理干部更要提高警惕, 防止自己走向一个极端, 机械地用绩效语言沟通, 绩效成为压在员工头顶上的“大山”, 激情褪去, 人人自危, 原本士气高昂、创意无限的员工一个个身心疲惫、垂头丧气, 便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最后, 各部门的绩效最大化, 会不会导致整个组织绩效的最小化?当目标管理直接与部门、员工的利益挂钩时, 人性的负面因素会不会在利益的催化下彰显?部门与部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攀比会不会让协助、主动担当和团队精神退居二线?定指标时留有余地、执行过程中夸大困难、述职评价时夸大成绩, 管她这个工作对于其他部门会有什么影响, 我得先对着我的目标把成果弄出来……

绩效管理是把双刃剑, 能否舞好, 真正考验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功夫。

参考文献

[1][美]代尔·D·麦康基, 《如何实行目标管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4年5月

[2][日]幸田一男, 《目标管理实施方法》, 前程企业管理公司 (台湾) , 1986年

[3]付亚和, 许玉林《绩效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

[4]张维迎, 《市场的逻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年3月

[5][日]管野笃二著, 韩丽娟译, 东方出版社, 2010年06月

绩效的逻辑 篇2

一、现行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逻辑模型”存在的缺陷

“逻辑模型”作为“绩效管理”技术方法的一种,与“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风险管理”等技术手段,共同构成绩效管理的方法体系。“逻辑模型”不仅可以为“绩效管理”本身在管理方法、技术手段的选择上提供思路,也为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起到过程控制作用。高校专项资金具有政策性强、目标明确的特点,现有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模式,主要围绕实现高校专项资金政策“任务”为绩效管理核心的一种管理模式。从其蕴含的项目管理“逻辑模型”看,存在以下缺陷,如图1所示:

其一,从“逻辑模型”看,“逻辑模型”具有结构性的缺陷,由于高校专项资金是一种“任务”型的管理模式,其绩效目标是一种政府预设的指定目标,使绩效管理仅对项目的产出结果进行达标性验收的行为,而一项资金的投入,不仅是任务的终结,而应该发挥持续的效果。如果缺乏项目的后期影响的评价,势必难以对专项资金的投入的全部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以致影响政策的科学性。

其二,从“逻辑模型”看,资源配置政策是一种“单向”政策,即只考虑政府一方面的宏观效益目标,未照顾到高校的实际需求、绩效成果及其他影响效益因素等,因此,其资源配置政策也必然具有片面性。另一方面,作为提高专项资金效益的主要手段的“绩效评价”工具与资源配置事实脱节,绩效评价变成一种过场,起不到实质作用,从而难以提高专项资金的效益。

其三,从“逻辑模型”看,管理系统缺乏中间协调环节,导致信息反馈线路不畅,系统灵活应变能力差。表现在高校执行项目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环境变化、项目设计变更等情况的发生,需要及时对计划进行变更。但由于专项资金的用途及预算规模固定,计划很难迅速作出响应,从而导致有些项目无法按原计划设施,这是目前专项资金执行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逻辑模型很容易发现现有绩效管理模式固有的缺陷,因此,在进行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仅注重技术手段的选择,不解决结构的问题,不但不能提高管理效益,反而耗费更多的成本。构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逻辑模型”,可以为诊断管理系统关键环节的缺失,完善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提供有效工具。

二、基于结果的高校专项资金管理“逻辑模型”构建意义

为了改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现状,实现高校的绩效管理目标,只有从构建合理的逻辑模型入手,理清专项资金系统逻辑结构关系,才能准确地把握资源投入、产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更好地发现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矛盾的手段,提高专项资金配置效益。“逻辑模型”是关于组织如何进行工作的理论和基本假设的一副地图。它形象地展示了项目的结果(既有短期又有长期)、项目活动的过程,以及项目的理论假设、原理等,构成了一幅由起点、路线、路标和终极目的组成的地图。

基于结果的逻辑模型,注重项目产生的最终结果,其活动核心是围绕系统已经产生的绩效结果为起点,从中找到绩效管理依据,来构建事物层次间的因果逻辑关系,从而达到最终实现最佳绩效为目标。即通过模型的设计可以形象地了解系统的控制过程,清楚地把握通向结果的各个关键点,从而在实践中运用各种手段达到预期的结果。

基于结果的逻辑模型,有助于系统进行目标分层管理,即在确定资源投入目标后,按照产出、产效、影响等目标进行分层评价确定各层次的目标。从而,解决了高校专项资金多种类、多目标评价的困难。以便对高校专项资金进行动态绩效评价,促进各环节在关键时点、关键环节紧密围绕绩效目标进行动态的衔接,达成系统自主反馈、自主协调、自主控制的有机整体。

三、基于结果的高校专项资金管理逻辑模型设计

针对现行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逻辑模型蕴含的缺陷,重新设计了新的逻辑模型(如图2所示)。与原有逻辑模型相比,改进后的逻辑模型的设计,重在强调结果对预算及过程的反馈作用,强化了资源配置机制,增加了产效和影响两个层次以弥补逻辑模型结构性的缺失;同时,建立了信息整合、协调平台,完善了中间协调管理环节,提高了系统的灵活应变能力。

与图1相比,图2所示的逻辑模型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其一,完善系统的资源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原来的资源投入环节,只考虑了专项资金单个项目的立项论证,客观上否定了专项资金的系统联系性。新逻辑模型,把握专项资金运行的特点,将高校专项资金的综合利用绩效作为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分配依据。高校专项资金的综合利用绩效不仅包括单个专项执行直接结果,还全面反映了专项资金在高校的利用资金的综合能力,更得到保障资源投入的安全性、效益性。

根据信息平台将全国高校财政专项总体绩效评价结果进行信息整合,然后以此为依据研究拟定年度专项资源配置宏观政策、目标,确定全国高校专项资金资源的总体规模与结构。各个高校根据政府的宏观政策的要求并结合高校发展的需要申报项目,政府对该高校以往年度专项执行的结果、效益、高校的实际发展水平及需求,结合本年项目申报的可行性评价数据,进行专项资金综合利用效益评价,形成综合绩效指数,进而参与系统年度预算分配,确定该校本年度专项资金项目的总量及结构。从逻辑模型看,以高校专项资金综合利用的绩效结果为政府专项资金预算分配基础。一方面,保证了专项资金投放到最需要的高校;另一方面,高校只有凭借专项资金的管理绩效结果才能获得最大资源,减少了恶性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从而化解了资源配置的矛盾,确保国家资源的宏观效益目标的实现。

其二,完善中间协调管理环节,提高系统的灵活应变能力。活动层面指高校接到专项任务后,按照政府下达的专项计划组织实施的组织活动。根据原逻辑模型的缺陷,新逻辑模型增加了系统实施全过程监督、控制环节,并将监督到的情况通过信息平台反馈到政策制定中心,从而可以随时掌握项目实施过程的风险及关键控制点,理顺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找出问题并迅速作出反映,确保实施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与政府预算分配目标一致,进而促进高校专项资金的实施。

实施内部全过程监督与控制,不仅能够督促高校按制度、按计划实施,防止违规、违法、违制的事项发生;同时,由于建立了信息平台,系统能及时反映各项目的实施进度与预算执行情况,对项目实施过程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事项,能够迅速做出反映,因此,有利于提高各项目的实施效率。

资源共享、信息共通的平台,不仅为各高校之间建立横向、纵向联系提供了竞争的平台,也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提供依据,为实现的最佳宏观效益创造基础。该信息反馈、整合平台不仅充当了系统的信息处理、调节器的作用,通过该信息反馈、整合平台缩短了绩效管理目标与过程、结果之间的时空距离,从而有助于把握好绩效控制系统的各个环节与过程的关键点,实现一种动态的、系统的、自主的管理过程。

其三,增加产效、影响环节,弥补逻辑模型结构性的缺失。“产效”指由专项目投入等一系列活动产生的直接结果转化的间接收益,反映高校对专项资金管理的效能,主要考核项目投入对高校教育水平、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等产生的影响,包括生产、管理成本下降,生产、管理效率、高校整体效益提高等。“影响”指该专项资金的投入产生的直接与间接成果对学校长远发展以及对社会发展带来的驱动力,反映高校自身利用资源的综合能力。项目经过一个建设规划期后,在对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人才就业、科研水平等自身条件提高的基础上,最终目标是能够产生对整个教育系统乃至社会的贡献。这个指标有利于促进专项资金投入形成长效机制,防止短期争夺资源的投机行为,弥补目前财政专项拨款仅以直接产出成果作为项目评价带来的不良后果。

以上逻辑模型直观而全面地描绘了以高校专项资金综合绩效结果为始点,紧密围绕实现高校专项资金最优绩效为目标进行管理的系统过程。通过逻辑模型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专项资金资源配置政策的制定不仅要结合项目的直接产出成果,还应全面地考虑项目的产效、影响以及系统其他环节,才能实现资源的科学与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H.波伊斯特著,肖鸣政译:《公共与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方法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财政部预算司:《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3]孔志峰:《绩效预算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本文系湖北省人文社科项目“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研究”(编号:08Z3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绩效的逻辑 篇3

关键词:环境创新战略,环境绩效,经济绩效,成本效益,逻辑关系

1.引言

由于有限的自适应能力, 自然系统特别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伤害, 而人类日益恣意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已经使环境恶化成为一个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的严峻问题。一再发生的烟雾 (空气污染) 警报、酸雨、臭氧层空洞、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的消失, 表明这种灾难不仅是完全可能的, 而且在许多情况下, 甚至比科学家们原来预想的还要来得更快。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 企业面临的绿色压力越来越大。不同的利益相关者 (客户、投资者、银行、非政府组织等) 都迫使企业减少它们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很多行业里, 企业必须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应对这些压力。许多人都认为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其实企业可以通过实施环境创新战略, 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同时而不伤害其经济效益。

那么, 在企业的环境创新战略与经济绩效之间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企业怎样通过环境创新战略实现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双赢呢?这正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2.企业环境战略及其分类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 企业对待环境的态度也有了变化, 环境战略在企业战略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出。所谓企业环境战略, 就是指一个企业解决环境问题的总体规划[1]。Sharma (2000) 则认为环境战略是企业管理商业与自然环境界面的模式, 是企业为减弱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遵守环境规制以及自愿采取应对措施而产生的一系列行动结果[2]。Sharma的定义使用了“遵守”、“自愿”等词眼, 似乎是融入了人们对企业担负环境责任的一种希冀而有失概念的中立性和全面性。其实,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不同的企业处理环境问题的态度并不一致。一些企业应对环境的行为是迫于环境规制的被动、消极反应, 而另外一些企业则是自愿、积极、主动地进行防治行为。据此, 学者们对企业环境战略进行了多种分类[3]。其中, Roome (1992) 的分类影响最广。Roome按照企业对待环境问题的态度从消极、逃避到积极应对, 将企业环境战略分为5类。第一类是“不遵守”, 表示企业将环境管理视为负担, 消极逃避环境问题, 竭尽全力来逃避环境责任, 甚至不能完整地履行环境规制。第二类是“遵守”, 表示企业只是消极遵守环境规制, 处理环境问题也仅仅是环境规制下的一种被动反应, 没有将环境问题视为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途径。第三类是“遵守+”, 表示企业不仅遵守环境法规, 还积极、主动地进行环境管理, 以期从中获得竞争优势。第四类是“商业与自然环境绩效双优秀”, 这些企业系统地开展环境防治管理和自然环境的全面质量管理, 从而获取较好的财务绩效与环境绩效。第五类是“领导优势”, 企业通过积极的环境管理来建立竞争优势[4]。在此, 我们将Roome分类中的3-5类环境战略称为环境创新战略 (见图1) 。

所谓企业的环境创新战略, 指的是企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 前瞻性地进行技术、工艺、产品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同时, 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实现企业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双赢的一系列规划、措施和行为。

按照波特 (1991) 的观点, 污染总是与资源 (材料、能源等) 的浪费联系在一起的, 更严格的环境政策能刺激创新, 通过创新可以抵消企业遵守这些环境政策的成本[6]。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推理, 我们将将Roome分类中的3-5类环境战略称为环境创新战略。接下来, 我们将详细地阐述企业环境创新战略与经济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

3.企业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双赢”的逻辑分析

长期以来, 有些企业管理者, 还有一部分经济学家, 将环境保护视作政府强加给企业的额外成本, 认为它侵蚀了企业的竞争力, 所以在企业环境战略方面, 他们会采取逃避或者被动应付的战略类型。他们的这种观点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基本范式之上的:一般来说, 市场会有效地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使用, 政府干预只是在收入再分配或者是当市场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的时候, 才是有益的。市场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产权的明确界定。在环境资源 (如清洁的空气和水) 人人可得的情况下, 它们的产权很难界定。由于空气和水不属于任何一个人, 或者说是属于每一个人, 每一个经济主体都能零成本地使用它们, 而实际产生的成本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却要大得多。污染者得到的是错误的信号, 因为他们在使用这些资源的时候, 并没有支付其真实的成本, 他们的过度使用得到了鼓励。如果放任不管, 市场机制造成太多的污染, 那么政府干预可以合法地将其降低到一个可容忍的限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政府有权使用一些规制工具, 如法令法规、税收、污染许可证等, 使污染者得到与他们的行为真实成本一致的正确的信号。简而言之, 以这种观点看来, 对于那些泰然使用环境资源的公司来说, 考虑环境保护就是增加了公司的成本。

但是,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 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企业的目标已经从一重底线 (利润最大化) 变成了三重底线 (a triple bottom line) (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 。不仅逃避式的环境战略在多重压力之下日益无立足之地, 而且被动应付式的环境战略也是不可取的, 只有变被动为主动, 采取环境创新战略才能把握未来。事实上, 企业实施环境创新战略, 通过改善企业的环境绩效来改善企业的经济绩效, 而不只是增加企业的成本, 可以有许多方式。我们可以从成本和效益两个方面来分析企业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双赢”的内在逻辑, 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首先, 企业更好的环境绩效可以通过四种渠道增进收益: (1) 顺利地进入某些特定的市场; (2) 产品差异化; (3) 利用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获利; (4) 排污权交易。其次, 企业更好的环境绩效可以降低四个方面的成本: (1) 风险管理和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的成本; (2) 材料、能源和服务的成本; (3) 资本成本; (4) 劳动力成本。

此外, 增加收益的机会与降低成本的机会两者之间还可以相互强化。比如, 通过差异化战略生产更绿色的产品可以强化员工对企业的承诺, 这又可以使得企业在新员工的招募和老员工的稳定方面更有优势。同样, 降低产品的材料或能源成本将促使企业在产品中融入环保功能, 这又有助于企业发展差异化战略。

3.1增加收益

(1) 市场进入

首先, 一般来说, 减少污染和其他环境负面影响可以改善企业的总体形象和声望, 从而增加客户的忠诚度, 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受欢迎程度。

其次, 绿色采购政策使得某些公共采购市场只有绿色供应商才能进入。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共机构将环境绩效纳入选择商品或服务供应商的标准, 即“绿色公共采购 (GPP) ”。很多国家的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法规, 如英国的政府绿色行动 (Greening of Government Operations) 政策, 美国的联邦采购条例 (Federal Acquisition Regulations) 等。公共采购对经济的运行影响重大, 据估计, 1998年OECD国家政府部门的消费开支和投资占这些国家GDP的20%, 减去员工薪酬之后占到9%[7]。其中, 建筑、能源服务、运输设备、运输服务、造船、医疗设备、军事设备、办公设备、电力机械、服装等行业, 是公共采购最大的供应商。绿色公共采购可以通过提高市场上绿色产品的竞争优势刺激企业创新。公共需求还可以提供示范效应, 向更多的企业传递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可能带来的潜在效益的信息。

第三, 除了公共采购之外, 很多私人企业也已经开始“绿化”其供应链。截止到2006年1月1日, 全球范围内有103, 583家企业取得了ISO14001认证;所有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都会对其供应商的环境绩效提出相应的要求, 因为这是取得认证必须达到的标准之一。比如, IBM在选择供应商之前, 会要求候选企业对其自身的环境绩效作一个自评;IBM对其自评分数感到满意的企业, 再对其组织一次实地考评。又比如, 从1992年起, 美体小铺 (Body Shop International) 就对其供应商的环境绩效建立起了一个严格的评估系统, 叫做“供应商环保星级方案” (Supplier Environmental Star-Rating Scheme) 。

(2) 产品差异化

由于对环境保护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市场细分出了某些有环境意识的部分市场。在这些细分市场中, 虽然绿色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更高, 但顾客愿意为环境友好型的产品或服务出高价。因此, 企业可以利用差异化产品来开发这些市场利基。

这种差异化的产品首先从产品设计开始, 即所谓的生态设计 (eco-design) , 指的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 所有的行为和活动都必须符合环境绩效的要求。生态设计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环保功能, 同时也能节约开支, 如原材料的使用量、包装、运输等方面的成本。通过生态设计的产品会贴上生态标签 (eco-labeling) , 它会使产品或服务的环保性信息更为可信。现在生态标签越来越流行, 尤其是在欧洲。2000年, 贴有欧洲生态标签的产品其销售额为5, 100万欧元, 到2004年, 已上升到6, 440万欧元。

环保差异化战略现在已经为许多企业所采用, 甚至成为了一些企业的核心战略。比如美国的一家运动服装公司, 巴塔哥尼亚 (Patagonia) , 在1990年代上马了新的再生涤纶 (RPET) 和有机棉服装生产线, 虽然产品价格更高, 却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瑞士汽巴精化公司 (Ciba Geigy) 在1990年代中期创制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活性染料 (Cibacron LS) , 并获得了专利。这种新型染料固色率更高, 用料更少, 冲洗更简单, 也更便宜, 因此企业的废水处理成本更低。换句话说, 这种染料帮助汽巴精化公司的客户减少了其环境成本。所以, 这种染料虽然要价更高, 却大受市场的欢迎。

环保差异化战略的另一个成功例子就是“生态食品 (biofood) ”行业 (有机食品的生产商和零售商) 的发展。从2003年到2006年, 生态食品的世界市场翻了一番, 占到了整个世界食品市场的8%。在欧洲, 生态食品的市场份额甚至达到了10%。类似地, 有机棉 (生产过程中不施化肥和农药) 的世界销售量也在一路飚升, 从2001年的2, 450万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10亿美元。再有就是“绿色能源” (如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 市场的蓬勃发展。

(3) 利用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获利

数十年来,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给许多企业带来了商机, 专门于该领域的企业形成了所谓的“生态产业 (ecoindustry) ”。2005年, 欧洲生态产业产生了1, 800亿欧元的收益和500, 000个工作岗位。为了取得更佳的环境绩效, 企业在污染控制技术方面进行研究与开发, 以优化其制造或废料管理流程。企业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技术突破, 对其他的企业同样具有吸引力。采取污染控制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可以获得“先行者”优势, 并可能游说政府制定更为严厉的规制政策。比如, 前文提到的瑞士汽巴精化公司 (Ciba Geigy) 的专利染料技术, 就可以许可协议的方式转让给其他的公司。又比如全球第二大的铝业集团, 加拿大铝业 (Alcan) , 开发出了一种新的铝电解槽废旧阴极碳 (Spent Potlining, SPL) 处理工艺。迄今为止, SPL还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废料, 需要非常小心地贮存或填埋。有了这种新的处理工艺之后, Alcan能够将这种废料的大部分回收再利用。该公司正在建设一家新的工厂, 不仅处理它自己公司的SPL, 也处理其他公司的SPL, 经济前景十分看好。

(4) 排污权交易

1968年, 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在其《污染、产权、价格》著作中首先提出“污染权”的概念。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 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 政府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 并允许排污权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 从而达到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这样一来, 环境绩效好的企业不仅不需要向政府购买排污权, 而且可以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利。从2001年开始, 中国开始在企业之间推动排污权交易制度, 并于2003年出台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虽然也有学者提醒, 在我国没有具备必要的条件之前, 排污权交易应当慎行[8], 但在国际上, 排污权交易已成风气, 它有助于形成污染水平低、生产效率高的合理经济格局, 同时也避免了征收排污费制度中所存在的一些缺陷, 保证排污费超过减少排放的极限成本, 最终促使环境质量随经济增长而不断改善。

3.2降低成本

(1) 风险管理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成本

好的环境绩效使得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 (如政府、生态组织、媒体、社区) 的关系更融洽, 从而降低与他们的关系风险。比如, 环境友好的产品就不大可能遭到生态组织和媒体的抵制。同样, 环境绩效好的企业在扩大工厂规模或建立新厂的时候也能更快地得到政府的批准和社区的支持。同时, 企业在环境方面的努力也有利于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好的环境绩效也有助于企业预测和降低与未来调控相关的风险。企业甚至可以主动地争取更严格的标准, 以获得战略先行者优势。比如, 杜邦在1980年代游说政府禁止使用CFCs (氯氟烃) 和其他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因为它在替代物质的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领先的地位。

而且, 污染更少意味着责任成本更低, 可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成本高昂的诉讼和罚款。企业如果有适当的环境管理系统, 如ISO14001认证, 即使万一发生非法泄露或其他的环境事故, 在面对法庭的时候, 也可以成为企业已经作出积极努力和恪尽职守的有利证据。

(2) 材料、能源和服务成本

我们这里所说的服务主要指的是废水处理、垃圾回收和循环设施的使用等。前文已经提到, 波特认为, 污染总是与资源浪费联系在一起, 包括原材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能源的损失等。减少污染与提高这些资源的生产率是一致的。按照这种推理, 波特认为, 严厉而又灵活的环境规制, 如税收和污染许可证交易, 在经济上是富有成效的, 它可以刺激创新, 从而抵消企业因为遵守这些规制政策而产生的成本。这就是所谓的波特假设 (Porter hypothesis, PH) 。

环境规制促使企业创新, 提高生产率, 并非企业原本没有追求利润最大化, 而是由于市场失灵的缘故。环境规制原本致力于解决由于污染的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 结果证明它还可以缓解另一种市场失灵, 从而有利于被规制的企业。这另外的一种市场失灵包括市场力量、契约不完全性的专用性投资、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知识溢出或干中学效应等。比如, 在一种生产计划中学会如何更有效率地使用能源或利用废料和副产品, 可能使其他的生产计划受益, 提高管理经验, 从而导致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知识溢出。而如果没有环境规制, 企业也许不会实施这种创新政策, 因为企业可能存在着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之类的组织失灵。

也许波特假设还不能一般化到“整个”经济, 但确实有一些企业做到了在减少排放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比如, 陶氏化学公司 (Dow Chemicals) 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著名的WRAP (Waste Reduction Always Pays) 奖励计划。“从该计划开始以来, 有395个项目得到了WRAP奖。在世界范围内, 这些项目减少了230, 000吨废料, 1, 300万吨废水, 8万亿BTUs 能源。所有这些项目的净价值总计约10亿美元。”[9] 近些年来, 在世界范围内正掀起一场“生态效率 (eco-efficiency) ”运动。所谓的“生态效率”, 意思是说许多的革新可以同时既是“经济的 (economical) ” 又是“生态的 (ecological)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提出的“生态效率”的7个原则是: (1) 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材料强度; (2) 降低产品和服务的能源强度; (3) 减少有毒物的扩散; (4) 加强材料的再循环能力; (5) 最大化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 延长产品的耐用期; (7) 增加产品和服务的服务强度。

(3) 资本成本

好的环境绩效还有可能导致资本成本的降低。首先, 通过绿色共同基金的扩散, 绿色企业更容易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这些基金, 绿色投资者能够确保他们的钱是投向了能够满足某些标准的企业, 这些标准就包括企业的环境绩效, 具体地说, 包括企业要有适当的环境管理系统 (EMS) 、没有环境方面的诉讼等。在西方国家, 社会责任投资 (SRI) 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在美国, 通过社会责任筛选的基金其资产从1995年到2005年间增长了258%, 这个增长率要远高于美国其他的专业管理基金。在法国, 2002年到2006年间其增长率是92%。2005年, 美国9.4%的专业管理基金涉及SRI, 而在欧洲, 这一比率是10%-15%。

其次, 企业的环境绩效好, 从银行贷款也更容易。现在, 大部分比较规范的银行 (尤其是西方国家的) 都有一个专家组对可能的贷款人进行环境绩效评估, 特别是对其由于污染的资产可能造成的债务规模的评估。比如, 法国巴黎银行有一个由120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团;美国花旗银行在2004年至2005年间, 其员工中有1, 500多人接受过环境问题的培训。现在, 约有40家国际领先银行已经实施了赤道原则 (the Equator Principles) , 以确保他们资助的项目是符合环境和社会责任要求的。

第三, 股票持有者一般都会受到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 从股票市场上可以看到他们的反应。有许多的研究者利用投资组合分析 (portfolio analysis) 、事件研究 (event studies) 、长期回归分析等分析工具实证研究了股票市场对环境绩效信息的反应情况。绝大多数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环境绩效好的企业其财务绩效也更好 (至少不会更差) 。其中, 长期回归分析方法是最可靠的, 而长期回归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显示出强烈的聚同, 即环境绩效更差的企业导致其财务绩效也更差, 从而导致其资本成本更高。

(4) 劳动力成本

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带来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更高的生产率。为自己所工作的企业感到骄傲的员工不仅会有更好的工作绩效, 而且还会在其亲戚朋友当中成为企业的形象大使, 促成企业商誉的良性循环。企业良好的声誉在招募年轻有为的科学家、管理者、工程师等高级人才方面特别重要, 越是有才华的员工越看重企业的社会形象, 他们当中没有人会愿意为一家不愿意为利益相关者担负责任的企业工作。因此, 具有良好环境绩效的企业确实能够通过降低疾病、缺勤、招聘和员工流失等方面的费用而降低总的劳动力成本。

4.结语

由于人类的生产与消费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 人们关于企业环境战略和社会责任的讨论越来越多, 这无疑是必要的。不过,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获得竞争优势, 赢得利润, 是其存在和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所以, 倘若我们更多地从成本效益和竞争优势的角度进行更深入、更具体的经济分析, 也许会更有说服力。本文在环境战略理论和波特假设 (PH) 的基础上, 提出环境创新战略的概念, 并建立了一个环境创新战略与经济绩效内在联系的逻辑框架, 从降低成本与增加收益两个方面, 分析了企业通过实施环境创新战略, 实现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双赢的逻辑途径, 说明企业积极主动地采取环境创新战略, 不仅可以抵消遵守环境规制所产生的成本, 而且还可以获取竞争优势, 在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上掌握主动权。

参考文献

[1]秦颖, 武春友, 孔令玉.企业环境战略理论产生与发展的脉络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4, (11) :105-109.

[2]Sharma, S.Managerial interpreta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 as predictors of corporate choice of environ-mental strateg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43 (4) :681-697.

[3]杨德锋, 杨建华.企业环境战略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 31 (9) :29-37.

[4]Roome, N.Develop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trategies[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1992, 1:11-24.

[5]彭海珍.环境战略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和内部条件分析[J].软科学, 2006, 20 (5) :126-130.

[6]Porter, M.E.America’s Green Strategy[J].Scientific American, 1991, April, 168.

[7]Johnstone, N., &Erdlenbruch, K.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public procurement:Issues of policy co-herence.2003:9-5.Paris:OECD.

[8]郭佩霞, 朱沙.治污手段的经济学分析与启示[J].生态经济, 2008, (4) :67-70.

上一篇:企业资本运营下一篇:中国大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