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管理课程德育教学

2024-06-03

资源管理课程德育教学(精选十篇)

资源管理课程德育教学 篇1

加强德育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现实德育课程教学中, 一些教师认为德育课就是在教室里上课, 脱离教室的德育课是德育活动, 是班主任的事, 把德育课与德育活动人为地割裂开来;一些教师习惯进教室站讲台, 滔滔不绝, 把德育课仍然视为学生被动接受道德知识的“智育”课;还有一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德育课存在“教学手段过于灌输化”、“教学目标过于智育化”的缺陷, 应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 但碍于自己出面组织, 精力投入太多, 就不愿意费心了。

究其原因, 囿于大部分教师的观念陈旧和各方资源未整合, 教师并没意识到所有德育活动以及其他众多的资源都可以引入德育课程, 都可以成为自己实践教学的平台。德育处及班主任独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缺乏德育教师的支持与配合, 从而造成德育课程中的道德价值取向往往难以被德育活动所承载, 德育活动的育德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德育课程自身的育德效果也一直颇有争议。

德育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道德的本质是实践, 德育的本质也是实践。在中职学校, 德育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 也应该包含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并且更应该注重实践, 因为职业学校的德育是具体指导职业工作实践的, 有较强的操作性。学校曾对学生做过一个调查, 了解学生对德育课改革的想法, 在接受调查的1095名学生中, 81%希望德育课能多以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 考核就用实践成绩。因此, 以加强德育课程实践教学为突破口, 整合多种资源, 就成了提高德育课程育德实效的必然途径。

整合多种资源的根本动因

资源一般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一国或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要素的总称, 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一种是“资财的来源, 一般指天然财源”。也就是说, 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各种客观存在形态或存在物。可见, 存在物的可资利用内在价值属性是其成为资源的必要条件。于是, 凡是蕴含教育因素, 能对学生知识才干的增长、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健康心理人格的塑造起到影响的人和物, 包括环境、思想、认识等, 都可以列入资源的范畴。

学校德育课程实践教学中需要整合的资源, 主要分为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人员队伍、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实训操作、社团活动、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等资源;社会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家庭资源、行业企业资源、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资源、社区资源、区域资源、本土资源、环境资源、校友资源、先进模范人物资源等等, 众多的资源为德育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可能并创造条件。

丰富德育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整合校内外的众多资源, 可以使德育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愈加丰富。如学校有200多家长期合作的企业, 在设计实践项目“看企业”、“走近劳模”、“就业创业大讲堂”的时候, 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去不同的企业走访, 酒店服务专业的学生可以去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文物专业学生可以去上海博物馆, 物流专业学生可以去上远物流公司和上港集团洋山深水港, 美术专业学生可以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实践的内容既有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员工要求的, 也有感悟岗位责任和职业道德, 树立正确职业观、就业观的, 还有参加社区敬老服务、体验无私奉献、实现人生价值的。学生参加教学实践, 不仅有参观、座谈、听报告等形式, 还有顶岗实践、真实操作的形式。如学校曾组织大批学生参与2010世博售票服务、参与2011世游赛服务、参与上海杏花楼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和服务活动等等。

提高德育课程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时代感

在实施德育课程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对资源进行针对性的整合, 以深化教学内容,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时代感。比如, 在进行《经济政治与社会》中关于“遵循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的教学时, 书上只有简短的两句话, 但是教学目标却要求学生要增强规则意识, 自觉遵守规则, 讲求市场道德。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面对只有两句话的教材内容, 教师特意设计了实践项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缺失”调查。该实践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社会现象, 学会分析、辨别正确的道德行为,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自觉遵守市场道德。在实践操作上, 教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进行调查, 了解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及危害, 分析原因和找寻对策, 从而理解讲求市场道德的意义。该项目的设计针对教学实际, 一是没有更多的教材内容和课时, 二是不可能组织同年级几百名学生同时深入到企业去调查, 于是根据时代特征, 及时整合引入网络资源, 让大批学生足不出户就搜集到全国各地各企业形形色色的道德缺失典型事例, 比如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三聚氰胺奶粉、PC奶瓶等等。信息量之大, 分析的危害、原因和对策之详细深入, 完全超出教材容量和教师讲述范围。

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指导方案

为保证学校德育课程实践教学有序规范进行, 学校必须提供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以指导德育教师操作, 避免盲目性、重复性和各行其是。实施方案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让众多资源在此方案框架内进行内容、渠道、人员、环境的有机整合。为此, 教研组精心设计出四门德育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指导方案。方案对实践教学总目标和实践教学项目进行了全面规划, 每个实践项目都有详细具体的教学方案, 包括实践项目的教学目标、项目内容及实施要求、活动评价、活动组织 (含活动准备和步骤) 等等。还提出实践教学的“六步操作法”:布置项目——分析指导——实践体验——交流总结——考核评价——反馈结果。由于资源整合的不同, 实践教学学时、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会有所区别。为体现学校对德育课程实践教学的强化, 实施指导方案对实践课时比重和评价比重都做了规定, 保证2~4节的集中实践活动, 其中包括课堂实践和校内实践, 课余实践学时, 每学期不少于10节。在德育课程的评价中, 实践活动评价占30%。

整合多种资源的基本策略

围绕教学目标, 整合多种资源

实践教学是德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实践教学的资源必须紧紧围绕德育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 融知识传授与德育活动为一体, 不能脱离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学校应以德育大纲为指导, 以课程章节教学目标为红线, 将各种教学资源、承载资源的活动串起来, 形成一个系统的德育实践教学方案, 从而与德育课堂教学共同构成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如礼仪教育是本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从课程教学目标来看,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第一单元教学目标为“了解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理解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提高礼仪素养, 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根据这一目标, 教师选择了学校最富盛名的“学生值星服务周”活动作为该课程的一个实践教学项目, 实践学时达到30节。实践内容既有日常礼仪示范, 也有职业礼仪服务规范, 还有岗位职责体验等, 综合性很强。与此同时, 学校另有的“礼仪日”、“礼仪服务社团”等德育资源, 被整合到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去, 作为该课程第四单元的实践项目。因为该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职场要求, 了解“职业人”的基本素质, 为就业做好准备。学校“礼仪日”活动当天要求全体学生男生西装皮鞋领带, 女生西服套裙高跟鞋, 着职业装、做职场礼仪操。让学生体验职场人士的职业礼仪要求, 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做准备。《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开设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 《职业道德与法律》开设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 这些实践项目在不同的学期进行, 既实现了礼仪教育的延续性, 也使德育教学效果得到保持。

联系学生实际, 整合多种资源

在整合多种资源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从学生的视角去挖掘资源, 努力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深度和广度。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的资源价值都非常有限, 而且无法吸引学生参加。要切实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我感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才能使外在的德育内化为自身的要求。为此, 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整合校友资源, 设计“成长启示——校友讲师团报告”实践项目, 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整合校园文化活动资源, 设计“校园达人评说”实践项目, 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整合秋游活动, 设计《我看欢乐谷》实践项目, 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兴趣、爱好、认知水平来开展实践教学。校友们讲述自己奋斗过程中一桩桩真实事件, 袒露心路历程, 让学生觉得可亲可信。学生也能从这些优秀毕业生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从而焕发出学习热情和成才动力。通过评说“商旅达人”, 看到无论做歌唱达人、舞蹈达人、技能达人、志愿服务达人还是学习达人, 都能获得成功, 鼓励学生在社会中发展自我, 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在畅游玩上海欢乐谷之时, 领略上海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态势, 加深学生对企业所有制、经营管理等课堂知识的理解。

依据社会需求整合多种资源

德育实践教学在中职学校应突出就业导向, 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就业市场、企业用人标准等真实信息的传输, 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使学生成为受企业和社会欢迎的人。许多中外企业都认为, 一个无政治头脑、不能明辨大是大非的人, 也不可能会明辨企业的是非;一个连国家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都不想知道, 对社会事务毫不关心的人, 也不可能会关心所在单位的事业;一个政策盲、政治盲、道德盲、社会盲, 只会考虑自己利益得失者, 最终不能被重用。为此, 学校把中央电视台的“道德观察”和“今日说法”等现实教育性强的节目引进课堂, 开展课堂实践教学, 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讨论、交流、写体会等, 把现实生活中最近发生的有关道德和法律方面的案例、社会热点、专家解答、群众讨论等鲜活的内容及时介绍给学生, 增强德育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和说服力。通过开展“走近劳模”、“模拟企业招聘”、“BOSS讲坛”等德育实践, 让学生亲身感受劳动模范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特别是上航吴尔愉这样一批新时代的劳模, 他们在本职岗位上提炼出的全新服务理念和方法, 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更使得学生意识到新的时代, 除了有良好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精神, 还要有开拓创新意识, 才可能受到企业的欢迎。

结合条件优势, 整合多种资源

整合资源, 注意不要舍近求远、舍小求大, 学校自身具有的条件优势, 就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资源。学校应充分挖掘所处地理优势、社区环境优势、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校园文化建设优势和人才培养成果优势, 特别是一些独有资源, 更能彰显学校德育教学特色和生命力。如学校位于著名的南京路步行街旁, 所处社区为南京路街道, 所在黄浦区本身作为上海心脏、窗口、名片和文化平台, 有着浓缩了700年上海城建、150年中外文化交融和55年上海解放的发展历史, 是上海其他各区所不能比拟的。区里教育基地众多:外滩建筑群、南京路步行街、上海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等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兼容并蓄的活教材。校园边上就是“五卅”惨案纪念地, “老闸捕房”就座落在校园里。“老闸捕房”是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发源地, “左联五烈士”被捕后就曾被关押在老闸捕房。如今, 黄浦区又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金融外滩、经典黄浦”为主线, 大力推进“一带三区” (外滩金融集聚带、南京路地区、豫园地区和世博园地区) 建设, 全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商务区和上海“四个中心” (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 重要功能区。学校整合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设计了“南京路志愿者服务队——为民服务日活动”实践项目,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设计了“寻访老闸捕房”、“探巡百年外滩”等实践项目, 使学生对学会奉献、增强社会责任感有了切身体会;对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国家政治制度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使学生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内容有比较真切的感受。

当前, 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变化万千, 整合多种资源的同时也要使德育实践教学力量整合。学校的德育课教师、德育专员、班主任是德育队伍的主要力量, 而校外的劳模、校友、行业和企业的专业人士、政府干部等更是学校德育实践课的宝贵资源。实践证明, 多种资源的整合, 不仅极大地充实了德育课程师资队伍, 更是加强德育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法宝。

摘要:加强德育课程实践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学校应结合社会实践、实训实习、技能竞赛、社团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等开展德育课程实践教学。面对多种资源, 整合成为关键。只有科学合理地整合, 才能汇集资源优势, 形成德育合力, 加强实践教学成效。

关键词:中职教育,德育课程,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善铭.中职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的结合途径探究[J].教育教学研究, 2011 (10下) .

[2]王代翠.中职学校德育实践课探讨[J].文化建设, 2010 (11) .

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与研究 篇2

《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研究》研究报告

南京市玄武区教研室 陈立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尤其是传媒手段等的突飞猛进,早已使学校德育与社会文化之间的高墙夷为平地,使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都有一种对现时代学校德育无所适从的感叹与反思。德育社会学提供了一个直接面对社会环境与学校德育相互关系的新视角。社会环境(专指学校外德育环境)带有许多显著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普遍性与开放性。学校德育是系统和受控的,在一定时间、空间中展开,因而是狭小和有限的。而社会环境则是个体道德成长的“空气”和“水”,从时间上看,它覆盖了个体生命的全部历程,因而影响个体一生道德的社会化;从空间上看,社会环境包围着学校,并且渗透于受控制的学校德育,使个体尤其是儿童的道德发展处在一个全方位的影响之中。二是文化性与隐蔽性。校园文化之外的社会文化,即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社区、大众传媒和家庭影响,对个体道德成长的影响是隐蔽的、渗透的,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化特点。三是互动性和创造性。社会环境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影响时空及作用方式,而且塑造了一定阶段和一定国土之上的道德,决定了学校个体的内在道德需求和一定社会个体道德社会化的方向。如果说德育的主要矛盾是道德施教者同受德育者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则是社会文化所推动的。

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中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中小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中小学生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中小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善于挖掘和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要抓住时机,整合资源,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要精心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未成年人。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中小学生的原则,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善于开发地方德育资源,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一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这对于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针对了现行中小学德育存在的种种弊端,让中小学德育从僵化的、刻板的、一统的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贴近实际,通过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探索出提高中小学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途径。

本课题的研究也是对传统德育脱离中小学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脱离中小学学生主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背叛,针对与时代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不良状况,开发既具有生活气息又真正让学生参与的富有地方资源的德育课程,促进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使中小学德育工作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适应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本课题研究着力凸显了中小学学生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中小学学生在有着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得天独厚的地方课程德育资源中,通过立体、全方位、多渠道的课堂实践、活动实践、社会实践,去体验,去内化,去感悟,去发现,产生心灵火花,在心灵震憾中,在被激发的内心冲突中自觉地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不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在品味成功的愉悦中,形成创新意识的优良品德。

本课题将进一步丰富德育论。从人出发回归生活,让德育充分考虑中小学学生的主体需要和个性发展,充分考虑中小学学生所处的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充分考虑把德育课程地方资源充分发挥起来,让中小学生在优化的环境中形成优良的道德人格。

二、课题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一)课题的界定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都是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但不能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根据课程资源所分布的空间不同,课程资源又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地方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学校所在地的课程资源就是地方课程资源。

本课题所研究的“德育课程地方的资源”指的是南京的德育课程资源。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著名的孙中山、周恩来、王安石等著名的历史人物的足迹;有中山陵、明孝陵、总统府、明城墙、中国第二历史纪念馆、梅园新村等历史场馆,这些地方德育资源是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教材,具有地方德育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独特的资源。

德育课程地方资源的开发就是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真实的道德情景和道德冲突,通过学生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仅把抽象的道德原理和规范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对道德情景的自主判断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自觉的参与意识,这就有可能使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品性,从而使学生在未来遇到相似的情景时受到类似情感的触发而引起道德行为动机。杜威认为,这种使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关系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因此,3 德育课程地方资源的开发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来说具有极大的价值,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方面具有学科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主导形式。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生活教育理论

西方不少学者对生活教育有过系统的阐述。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主张,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传统的教育,只是主观地设想儿童的未来,不考虑儿童的现在,不考虑儿童现在的生活,儿童的能力以及他的天性。现实的动力才是最大的动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稳又远的唯一动力。他主张最好是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不脱离生活,这样的学习易懂、有趣,对生活有用。因此,他要求“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师”。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主张,他说:“教育即生活,生活的特征是生长,因此,教育即生长。生长只能有一个目的,更多的教育。”他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他说:“教育即生活的过程,不是生活的预备。”他认为一旦把教育看作是为儿童未来的生活作准备,必然要教以成长的经验、责任和权利,而忽视儿童此时此刻的需要与兴趣,会导致儿童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他要求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融合为一,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实际上他并不排斥“预备”的重要性,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如果使得生活继续发展,‘预备’自然是需要的,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们要用全副的力量,使得现在的经验尽量丰富,尽量有意义。这样一来,‘现在’即在不知不觉中掺入‘将来’,‘将来’也就同时照顾到了。”与“教育即生活”相联系,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论”等一系列主张,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其成为现代教育之父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生活教育思想也源远流长。道家的“无为”和“顺乎自然”的教育主张,实际上体现了教育和生活两个过程的统一。魏晋时的嵇康以人性论作为理论基础,继承和发挥了老庄思想,针对儒家过于功利性的教育主张,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反对虚伪的道德教育,主张以实现生命价值为目的的“养生教育”,教人顺人性情,循自然之则去认识和获得“生理之理”和“自然之理”,实现自身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从新的角度开辟了一条人格自我完善、保全生命、坚持节操的教育之路。宋代理学家朱熹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十五岁受小学教育和十五岁后受大学教育两个阶段。他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以事”,“教之以洒扫、应付、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他专为蒙童编写的《童蒙须知》,就儿童在封建社会中的日常行为,分“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 4 扫应对”、“读书知识”以及“杂细事宜”等项,每项都作了细致的规定。可见,他的小学教育主张,包含了丰富的生活教育内容。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主张“知行合一”。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性,故有合一并进之说。”他的这一主张,强调了教育过程和生活实践的统一。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反对当时学校教育中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现象,提出了“顺导性情”的儿童教育论,主张鼓舞兴趣,强调自求自得,提倡独立思考。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明末清初的颜元,提出了“行动教育法”,主张“习动贵行”,他认为,不仅要通过实际活动获得知识和经验,而且要通过实际活动去巩固知识。他对“格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格物就是亲自去接触事物,亲自做事,如同用手去格杀猛兽,身实习之,体实行之。通过格物的个体实践和亲身体尝而获得知识,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近代大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在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与之相联系,他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其教学论是“教学做合一”,“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会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便学都以做为中心。”可见,他强调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的,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取知识的源泉。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中国生活教育思想的集大成,成为我国教育的一面旗帜。

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可以说是中外教育史上的两朵奇葩,但他们的问题在于将教育与生活等同,将学习过程与认识过程混为一谈,忽视了教育的自身价值。把学校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活动,自然是一种生活,但不是杜威所说的“简化的社会生活”,也不是陶行知所关注的日常琐碎的生活,而是根据育人的宗旨,有计划地加以组织并对学生施加某种影响的生活,即教育生活。生活教育的理论起点,在于强调学校教育生活是以儿童生活为世界为活动前景的,也就是说,教育活动是以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是与儿童生活世界相融合的。这里所说的“儿童生活世界”是指儿童遇到的、与之进行交道的一切人、事、物、时间、空间,包括他们通过情感、思想、想象和其它任何感官所知道的东西,这是儿童一切活动的背景。在这样的教育生活中,儿童能够主动地将自己导入其中,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也在自己的活动中改变自己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不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获得全面进步,最终达到成为具有创造性生活主体的目的。

2、情境教育理论

情境教育是我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从研究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入手开创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用于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的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途径。情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教育学中的情境概念始于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他认为传统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未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置引起思维的直接经验的情境。“情境教育”中的“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这种根据教育目标优化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与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心理会发生共鸣而契合,使其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全面发展。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可以做到主体的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青少年学生潜能与培养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情境教育不仅从哲学上找到依据,而且还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一是情境驱动原理。即情境教育利用移情作用,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二是暗示倾向原理。即情境教育利用暗示倾向,通过周围环境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共鸣的过程,迅速推动教育活动的过程。三是角色转换原理。即通过“进入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检验角色――自己与角色同一,产生顿悟”的角色转换过程,使青少年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成了真正的角色。四是心理场整合原理。即情境教育作用心理场,形成推进教育活动的正诱发力,在顿悟中改变认识结构乃至心理结构。

3、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掀起的教育学理论,它的主要研究者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裴娣娜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等。该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前提。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本体主体性(指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把握外界与自身的方式)、价值主体性(指求真、求美、求善和求自由的主体性)、实践主体性(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生成、发展和呈现)。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主体教育理论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理念:一是主体教育的出发点,主体教育的直接指向就是完善人、发展人。二是自由、自觉地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活动可以使个体既有素质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成为影响个性发展的现实因素。三是主体教育的近期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 6 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成果

(一)研究了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我们发现在以往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不能很好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更不敢谈及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很少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的理解与表达,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成为空话,更谈不上大力开展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更应该注意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和运用的原则,以达到我们的创新教育目标。在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教育性原则

德育课程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的一门课程,一直担任着“德育主渠道的角色”。无论是原大纲或现行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品德课在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多年来,中小学思想品德在课程教学中,一直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小学生认识规律,以提高小学生思想素质为目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指出: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的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的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对该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给予高度地概括。因此,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首先要坚持“五爱”的教育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接受能力、分层次、分阶段,组织不同的教育形式,安排不同教育内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

3、主体性原则

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善于运用教育艺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师生间要平等地交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感受学生的兴趣,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学生中的典型。

4、实践性原则

开发地方资源德育课程要从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基地、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出发,做到开展活动,教、学、做结合,增加情感交流与切身体验,加深对认 7 知的理解,发展实践能力。

5、有效性原则

由于德育课程资源的来源广,划分的标准不同,提取的课程资源的途径也不同,在开发和利用品德课程资源时,必须坚持有效性原则。第一,能真正落实学生的道德认知。第二,能启动学生的真情实感。第三,能提高学生对生活、对社会认识的能力。第四,能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发展。无论是素材性课程资源或者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必须符合品德课程的特点,服务于品德课程的教学,我们应该清楚地区分:哪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教学内容有直接的关系?哪些有间接的关系?权衡筛选,按不同的价值取向录用,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研究了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的内容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全省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丰富的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纪念馆及其他文化场所,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德育资源。我区科教资源丰富,有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南京分院等知名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40多家,江苏省仅有的75名两院院士中,玄武区占了近半数。以新的德育资源观,整合、开发、利用特有的地方的人文资源、科技资源和新闻媒体资源,丰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因此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独特的地方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1、开发博物展馆德育课程资源

南京有许多著名的博物展馆,如南京博物院、南京地质展览馆、南京历史博物院、南京古生物馆、云锦展览馆、科技博物馆等等,开发这些博物展馆的德育课程资源,可以使学生了解灿烂悠久的民族历史,汲取丰富厚实的民族营养,增强坚定博大的民族精神。

如北京东路小学运用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江苏省气象台、玄武湖鸟类生态园、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和紫金山天文台等地方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了一系列德育课程,成立了“北京东路小学娃娃科学院”,分设“地学研究所”、“土壤研究所”、“气象研究所”、“电学研究所”、“植物研究所”、“航模研究所”,利用活动课时间,让学生做科研的小主人,走向自然,走近科学,动手操作,大胆实践。学校多次在全国无线电测试、航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学校娃娃科学院两任院长分别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接见。与“娃娃科学院”并列,还有“娃娃电视台”、“娃娃书报苑”、“娃娃心语屋”、“娃娃图书馆”等“娃娃系列”。这一娃娃系列德育课程资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造热情,陶冶了学生情操,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又如昆仑路小学先后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率先建立了“院士科普点”,设立了天体物理,古生物学、地学兴趣小组,每周为学生开设一次科普(科技)课。免费向社区内的学生们开放《土壤标本陈列室》、《地理科研成果展示室》、《史前生物陈列室》等科普场馆。与省气象学会共同成立了全国首家社区气象学校――北极阁社区气象学校,省气象局赵局长到场揭牌,省气象台老台长周振奎亲自担任气象科普辅导员,现已组织4批学生参观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每个寒暑假,都组织学生到古生物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玄武湖鸟类生态园、台城等地参观,开展生动活泼的科普教育。

2、开发纪念场馆德育课程资源

南京曾经过无数次革命的洗礼,建起了雨花台烈士陵园、雨花台烈士墓、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航空纪念馆等纪念场馆,这都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好教材,开发这些的德育课程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南京十三中锁金分校把南京航空烈士纪念馆作为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不屈精神教育的教育基地。在航空烈士墓中安息的是名垂千古的抗日英雄,他们中间既有被称为“无敌勇将”的高志航、“中华之魂”的陈怀民、“中国红武士”的刘粹刚、被人们誉为“飞将军”的乐已琴、首中敌舰的梁鸿云、为周总理开过飞机的金雯等烈士,也有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捐躯的外国友人等。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要组织学生步行前往烈士墓祭扫,开展凭吊英烈,缅怀先烈的事迹的活动,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面对着烈士的塑像,学生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一届届的学生在这里得到心灵的陶冶,爱国情感得以升华。

3、开发伟人教育德育课程资源

我区曾是孙中山、周恩来、王安石等伟人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地区内两所中小学的名字与与伟人有关――梅园中学、逸仙小学、半山园小学。多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地方这一极佳的德育课程资源,引导青少年学生像周总理那样“立身为人”,全面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早在1986年,命名梅园中学初二(1)班为“周恩来班”,1998年5月,孙中山纪念馆和逸仙小学又共建了“孙中山班”。长期以来,“学习伟人风范,争做四有新人”的主题活动,在全区中小学广泛开展。梅园中学多次组织学生举办了“树立起心中的丰碑”及“我爱南京、我爱梅园”系列活动,并将“学总理”活动系列化、经常化,如每逢周总理诞辰及逝世纪念日,就要组织学生在周总理铜像前献花蓝活动;“五·四”、“一二·九”新团员在梅园纪念馆宣誓活动;每年暑假“周恩来班”的学生们到总理的故乡淮安举办夏令营活动等。

4、开发文化景观德育课程资源

我区有玄武湖、紫金山、九华山、北极格和省歌舞剧院、南京市艺术中心、省美术馆、南京图书馆等丰富的文化景观,开发这些德育课程资源,可以使学生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名城底蕴,陶冶高尚情操,去追求真、善、美。

如南京十三中锁金分校以玄武湖的状况与文化背景为内容开发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使学生了解了玄武湖的历史,欣赏玄武湖的迷人风光,提高了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激发了为玄武湖而自豪,要保护玄武湖,让玄武湖更加干净、美丽的激情!

又如九中、长江路小学等学校以省歌舞剧院、南京市艺术中心、省美术馆等地方文化单位为德育课程资源,用高尚的艺术感染学生。

5、开发驻地部队德育课程资源

我区是南京军区及南京空军的所在地,驻地部队多。我们充分运用这一独天得后的优秀德育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如各学校新生入学请驻地部队进行军训,上好德育第一课。通过军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的精神;增强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的观念;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的作风;营造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再如樱花小学与83417部队学员三队开展了共建德育基地的活动,部队帮助学校成立了少年军校;玄武中专与军理工大自动化指挥学院、炮兵学院结成共建对子,经常性开展共建活动,学生们定期到部队进行军事训练,接受国防教育,增强了国防意识,提高了组织性和纪社律性。

又如海英小学与海军指挥学院紧邻,他们充分利用这一地方资源开发了海洋国防教育德育课程。学校教学大楼与地面主题色彩为淡蓝色与浅黄灰相间,以显示海洋的宁静与博大;在校园北墙上设计了海洋国防教育主题文化墙,从“海洋国土”、“海洋生物”、“海洋资源”、“海洋生态”、“海军风采”、“海军建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海洋国防教育,让学生在活泼鲜艳的画面中了解我国海疆,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学校还专门设立国防教育宣讲教室,配合学校校本课程与校本读物,设计制作了国防宣讲展览,从文字、图片、实物(各种舰艇模型与海洋生物标本)等方面对学生国防教育。

6、开发社区街道德育课程资源

在课题研究中,实验学校与社区携手共建,开辟生活化育德环境,搭建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创建文明社区誓师会,提高主人翁意识;与社区街道联合开办学生模拟法庭,开展学法守法自我教育;与区法院青少年庭联合组织家长学校,开展法制专题讲座;与南师大携手,构建大、中学生德育践行平台;开发社区的特色资源开展德育教育。如半山园小学地处后宰门街道,而打腰鼓是后宰门街道的一种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半山园小学就充分利用这一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校本德育 10 课程。在腰鼓训练初期,学生长时间地站立,腿酸了,脚麻了,烈日晒黑了皮肤,寒风冻裂了小手,有家长心疼不已,打起了退堂鼓,可孩子们谁也不愿退出,个个争先恐后,都想在活动表现自己。渐渐的,懒惰的孩子勤快了,聪明的孩子更能干了。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越打越起劲,一次次成功的喜悦,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望,体验了形体美、艺体美、健身美的乐趣。打腰鼓还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体验了集体温暖。打腰鼓时学生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培养出团队合作精神。在训练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促进,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能全力以赴,追求最好的艺术效果。在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充分发展,他们懂得了配合,协作,互相谦让。三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身心素质。腰鼓队为学生积极开辟了一个实践、体验的大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了参加省军区纪念抗美援朝100周年活动,多少个寒风吹拂的早上他们累得腰酸腿疼,多少个烈日当头的下午他们练得大汗淋淋,练了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虽然人练瘦了,皮肤晒黑了,但他们的意志练得更加坚定了。为了打好腰鼓,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学们就是在这种不留痕迹的教育氛围中,产生了心灵感悟,将说教与灌输变成了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枯操的道德要求,变成了无形的渗透和正向的激励,在腰鼓声中,学生的品德修养得到了提高。

(三)研究了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应用的方法

1、实践体验法

实践体验法是通过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某一项实践活动,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在内心深处留下刻骨铭心的烙印,不断地引发心灵的矛盾冲突,内化为自身的良好思想品德,外显为高尚的行为。此方法是从学生品德培养的行为入手,适用小学各年级学生开展。实践体验是一项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教育活动。它的基本的活动过程为:引导参与 → 实践感受 → 体验内化 → 反馈外化。

如小营小学在教育学生远离危险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搜集交通安全标志,向交警咨询有关注意安全的事项。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并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教师只起一定的指导作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又感悟了远离危险、注意安全的道理。

2、调查研究法

调查是指人们直接接触社会现象,搜集事实,数据和资料,它是一种感性认识的过程。研究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寻找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把感情材料,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调查是研究的基础,而研究必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11 调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研究是探索“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调查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方法从学生的品德培养的“知”入手。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其基本的操作流程为:确定调查对象 → 拟定调查提纲 → 实在开展调查→结果分析处理→提出对策建议

如南京市梅园中学针对青少年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自控能力较弱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座谈、小组汇报等形式,开展“校园内易忽视的违法行为”调查研讨活动。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搜集资料,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调查“校园内易忽视的违法行为”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对几所学校200多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不同学校的学生对自己了解法律的程度的自我评价,了解学生对特定行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的认定和所持的态度,了解学生面对违法行为时的行为方式;还访问了检察院和法院的法官,了解专家对校园内易忽视的违法行为的看法。这样把课本知识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切身体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自律与自保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防止并减少了校园内易被忽视的违法行为的发生。

3、参观访问法

所谓参观访问法一般地说,就是结合学校中教育的需要,组织学生赴基地进行参观访问,让学生置身于空旷无边的大自然,真切动情的人文环境、军整严肃的军营调节身心、陶冶情操、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参观访问虽然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实践活动,但深受学生欢迎,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如锁金中学全校大型秋游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南京这个历史名城的文化底蕴,走进大自然,体验农家风情,浏览大江风光。让学生在云锦、山水、田园、农趣的参观游览活动中陶冶性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秋游为中心融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绘画摄影、采集标本、手工制作、怡心健体为一体,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影响激励法

影响激励法是利用德育课程地方资源,通过活动载体,转变为德育影响。如梅园中学综合利用梅园新村纪念馆这一德育课程地方资源,用伟人的高尚品德影响激励学生,努力将周恩来的精神内化为师生奋发向上的道德信念和进取向上的内在需要和精神支柱。他们争创光荣的“周恩来班”从第一届到如今经历了整整19个年头,历届“周恩来班”都是在全校争创先进班集体的基础上择优命名的,每届毕业时的合格率均达100%。学校还增设“双特爱心班”,招收特困特优生,免收学杂费,提供午餐和学习用品,用特困生刻苦学习的精神,教育影响 12 其他学生,在全校形成一种互动格局,使全校同学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生存。“爱心班”已办了三年,非常成功,全市已多次在我校召开现场会,分管市长、市、区教育局长也十分关心这些学生。我校“周恩来爱心班”在全市产生了很大反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资助。“周恩来班”、“周恩来团支部”和“双特爱心班”是我校德育特色的旗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们模范行为的影响下,学校的“学习周恩来,像周恩来那样学习、生活、工作”蔚然成风。

5、心理疏导法

人类社会将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向前发展,使原有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这一系列巨大而复杂的变化,人类在适应这一变化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一系列心理上的矛盾和困惑。不仅如此,中小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自身特殊的问题,威胁着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拨开心理迷雾,提高心理素质,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南师大、南大、东大等高校的心理研究所和南京陶老师工作站等心理援助中心开展心理辅导工作,通过多中形式对具有心理疑难需要帮助,存有心理困扰需要排除或患有轻微心理疾病需要治疗的学生进行直接的咨询或间接的帮助、启发和指导。通过心理教师的疏导,使求助者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心理困扰或轻微心理疾病得到排除或减轻,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增进心理健康。

一是认知发展疏导,使中小学生了解认知发展的特点及自身认知发展水平,通过常规或特殊指导,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智能优势,认识自身的不良认知,并学会对认知进行调控。

二是情绪稳定疏导,使中小学生了解自身情绪变化的特点,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形成适度的情绪反应能力,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和两极化波动。使其学会科学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心理失衡,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

三是意志优化疏导,使中小学生充分了解意志在成才中的作用,以及自身意志品质的弱点,帮助学生提高调节自我、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内部困难,提高意志行为水平,使其不为偶发诱因所驱使。学会应付挫折剌激,增强心理承受力,从而避免偏差,具备果断、持久、坚强的意志品质。

四是学习适应疏导,使中小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能够优化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调控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适应。

五是人际和谐疏导,使中小学生有意识地掌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和规律,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交往技术,在群体中能够与人和睦相处,悦纳他人,也悦纳自己,13 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态度,有较强的人际知觉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要帮助中学生克服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从而减少人际冲突,达到人际和谐。六是心理障碍疏导,使中小学生对各种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及表现形式有所了解和认识,指导他们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提高他们自我预防心理变异的能力,使他们学会鉴别各种行为问题和轻微的心理障碍,并知道如何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加以矫治。

四、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一)课题研究的结论

我们在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的研究中,从提高德育的主体性、针对性、实效性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得出了以下结论。

1、鲜活的德育来自于身边

面对“重智轻德”、“重分轻人”的社会倾向,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成人是成才的前提,欲成才先成人的道理,而道德品行作为成人的核心,必然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推上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某些社会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也因为学校德育的内容、方法不切学生的实际,缺乏真实的内涵,知、行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的效果。为了让我们的德育改变事倍功半的被动局面,我校把整合德育资源,寻求鲜活的德育内容作为改革学校德育的切入口,通过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沟通,逐步形成了“活活泼泼、实实在在”的德育特色。

“基础教育应从书本回归生活,注重生活的教育意义,并通过教育对儿童生活方式进行建构,这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我们重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发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让学生在身边的德育资源中接受教育,从而体现教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真实的教育来自于生活

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的开发以实效性为思想灵魂,有助于转变落后的德育观念,科学地认识德育的价值;有助于摒除把德育视为管理学生的工具并强迫学生服从管理的观念,把德育看成不仅是进行社会整合的需要,也是进行个人驱动的需要。从社会学和价值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各种生动感人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进行社会整合和个人驱动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养成对社会有用且能自己负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人。

3、真切的感悟来自于实践

“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华盛顿博物馆墙上一句醒目的格言,其核心就是“我做了就理解了”。而做,就是实践。实践体验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前提。中小学生心理是在主体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 14 的过程中发生、发展的。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的开发是实现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亲身感受是个体对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能动的反映。通过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实践活动中,不断积极感受,不断体验,不断内化积累,使学生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反思

但是由于新旧价值观的冲突性、教育与环境的不一致性和学校教育的滞后性,不少学校仍然把学生当成无知的对象,用统一不变的德育规范进行灌输,不重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创设特定的情景,不重视根据各学校的实际去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去内化,从而导致与学生生活脱节,造成德育的“高空作业”,难以真正收到实际效果。因此在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的开发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克服智德分离

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不可能离开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的。教育和教学无法分割,没有离开教育的教学,也没有离开教学的教育。现在学校里,受升学压力的影响,智德分离是个大问题。学科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每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过程都具有其内在的道德涵义。现在学校存在的一个误区是,教数学的只管教数学的学科知识,教物理的只管教物理知识,至于德育,是由学校单独设课,由班主任或德育老师、干部来讲,学科教师不管。这种分割造成了德育的分散、割裂状态以及形式化、表浅化。要发挥学科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的德育功能。

2、要改变教育方法

长期以来,老师们是在一个脱离学生具体的生活实际的、相对封闭的德育课堂上讲德育。于是,德育课成了空洞说教的课,学生当然听不进去。许多学生在德育课上看课外书或是做数学、语文作业。教师往往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把道德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传授给学生。甚至有的老师在上思品课时,完全按照语文课分字、词、句、章来讲解,让学生反复朗读道德规范,死记硬背。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德育的困惑——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就是与学生生活脱节。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工作要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

3、要让学生体验内化

资源管理课程德育教学 篇3

关键词:中职;德育科;校外课程资源;有效性

2010年我校德育课教研组接受并承担了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立项课题“中职德育课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的一个子课题“德育课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及其常规课型”。自接受任务以来,德育科组的教师踊跃投入到研究中,大胆设计多种实践活动课型。笔者担任《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也积极尝试实践活动教学,在学习《认清违法危害》一课时,笔者利用个人优势(本人受聘为增城市拘留所授课教师,承担给拘留所学员上课的任务),设计了一次实践教学活动,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一、实践活动设计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教学内容。

本节课属课本第四单元,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第一框题《认清违法危害》,教材主要介绍了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类别以及处罚方式。

(二)实践活动的时间、场所。

活动时间:2011年5月;活动场所:增城市拘留所。

(三)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实情调查中获取直接经验,在实践中感知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学生亲眼所见比教师的理论说教更有说服力。违法人员被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关押拘留所,这是最真实又最有威慑力的案例,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违法危害大,违法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四)活动环节说明。

1. 参观拘留所。

在教师的带领下,由拘留所工作人员指引,一边参观一边听拘留所教员的讲解,一边记录或拍照(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参观内容包括被拘留人员的住宿场所、学习场所、宣传栏和图片展览厅等。

2. 访问交流。

访问对象主要是违法人员,按照拘留所的安排与拘留所人员进行分组交流,每一组调查对象都包含了四类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违法行为,队员间分工合作完成访谈任务,既有集体交流又有个别访谈。

3. 完成调查任务。

完成调查表、整理搜集到的图片资料,每个人写一份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制作一份行为自查和行为规划书,并以创意形式将以上资料制作成普法宣传材料,创意形式可以是报告会、法制讲座、主题演讲、图片展览和动画制作等。

二、活动效果

(一)百闻不如一见,见了豁然开朗。

在参观中,学生亲眼看到了违法人员被拘留后失去短期自由的生活状况,《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宣传资料,卖淫、吸毒、无证驾驶、赌博、结伙斗殴等违法行为对社会、家庭带来各种危害的真实图片,那些过去对违法行为只停留在听说层面,甚至认为违法行为离自己生活很远的学生,不由心中豁然开朗,产生了这样的感悟:违法行为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带来很大危害,不仅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还会导致家庭不幸、失去自由、害人害己。

(二)零距离接触,触动守法的神经。

学生通过访问违法人员,听他们讲述自己违法事件的经过及所受的处罚、违法后的感受及对学生的劝告,很多人在讲述中流下了后悔的泪水,学生产生了深深的触动:这些被拘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坏,很多本来都是善良人,有些人因无知而犯了法,有些人因为法制观念不够强而犯法,而违法都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因此,我们要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好好学习法律,做个遵纪守法的人。

(三)亲历现场调查,目标顺利达成。

调查任务包括搜集关于违法行为的图片、资料,记录访谈违法人员的内容,撰写调查报告或参观心得体会,制作行为自查和行为规划书,制作普法宣传创意等。调查的人员包括违法人员、拘留所教员及其它工作人员,要求通过调查了解违法行为的相关知识,获取真实案例,会运用违法行为知识分析调查到的案例,不仅自己有深刻的感悟,还要向他人宣传守法观念。学生通过完成调查任务,收集到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撰写了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提高了分析能力,提出了富有想象力和创新性的普法宣传创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再次进行思考,加强了对违法行为危害性的理性认识,不仅自己树立了知法守法的法制观念,还产生了向他人宣传守法观念的社会责任感。如此,活动目标顺利达成。

三、活动的启示

(一)中职德育课开拓校外课程资源的必要性。

1. 弥补教材自身的缺陷与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

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和调整以后,其课程结构更加合理,更切合中职生的实际;但另一方面,教材的开发、编写到配套使用、修订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带来了课程资源的匮乏,时效性较弱。另外,校内课程资源也有它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社会化的需要。因此,实施有效教学需要开拓校外课程资源,以弥补教材及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

2. 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及中职培养目标的需要。

德育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和社会性,德育课改新方案进一步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要求德育课教师“贴近职业、贴近社会、贴近中职生”教学,尤其强调教学设计要突出实践性,多采用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中职生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就业,德育课承担着育人的重任,贴近社会实施教学的要求也很迫切,这说明面向社会开拓校外课程资源不仅是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实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3. 增强德育灵活性和真实性的需求。

死板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教学内容已不适应现代中职生的学习需要,只有增强德育课的灵活性和真实性,才能让德育课活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德育课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挖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载体,如建立德育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基地等,实现德育的灵活性和真实性。

(二)中职德育课如何开拓校外课程资源。

1. 调查和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开拓校外课程资源要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兴趣何在。如在《认清违法危害》的教学中,本人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了解到学生喜欢活动教学,尤其期望进行外出实践活动,于是设计了到拘留所参观交流的实践活动教学,这样,吸引了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又丰富了课程资源,学生学到课内学不到的知识,效果大大超出课内教学的设计。

2. 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开拓校外课程资源。

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主体,但是教师由于专业不同、特长各异、个性差异,并且拥有的社会资源不同等,在开发校外课程资源中发挥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如有的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技术水平,可多开发电子音像制品;有的教师同时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拥有广泛的企业合作及人才资源,可多搜集就业成功案例、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介绍经验、组织各种调查活动等……如此,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从而实现课程资源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如在教学《认清违法危害》一课时,笔者正是利用了自己同时任教法律课程,并被聘请为拘留所授课教师的优势组织了本次实践活动。

3. 发挥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

我们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因利势导、加强指导,引导学生筛选有利信息为教学所用,促使学生的智慧在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中绽放;二是珍惜学生的劳动成果,注意搜集学生所提供的案例、以生活为题材自编的小品剧本以及通过调查和访谈获取的资料等,可编辑成册,丰富课程资源。笔者在组织学生参观拘留所的实践活动中,高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取了很多课堂和校内无法得到的教学材料,如学生搜集的引发思考的图片、富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闪现着智慧的调查报告、极具个性化的创意制作等。

4. 把握教学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

开展校外活动、开发校外课程资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这也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作用是给教师留下可贵的教学第一手材料和宝贵的教学经验,因此德育课教师要善于在教学活动中及时捕捉和把握学生生成的资源,包括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的新问题、问题探究中富有个性的答案、完成活动任务中形成的书面作业、讨论过程中的思想碰撞及产生的智慧火花,甚至是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错误等。

由于受利用的经常性和便捷性的影响,校内课程资源特别是教材的开发与利用一直占主要地位,往往忽视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鉴于上述活动的启示,笔者认为在教学中积极开发校外课程资源,把中职德育课与社会联系起来实施教学,德育课将会焕发更亮丽的风采!

(作者单位: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先华.教育思想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资源管理课程德育教学 篇4

在生物领域和农业领域以及综合医药学高等院校中, 植物 (生物) 学与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植物生态学、园林学、细胞生物学、经济植物、植物地理学等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联系非常紧密, 许多植物分类和植物解剖以及植物组培等知识的深入理解对大一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植物 (生物) 学是高等院校农林类、生物类院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对提高大学生基本科学素质, 进一步学习其它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1]。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同时教学中注重教学与德育的融合, 培养学生了爱国情怀和正确价值观念, 从而在提升植物 (生物) 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1 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内容

1.1 根据专业目标培养的需要, 拟定适宜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的制定遵循两个原则, 即一方面满足不同专业培养难度和重点, 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与其他后续课程的协作配合。在备课阶段, 对不同专业学生中和讲授后续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各个教研室调查走访, 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对后续课程中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植物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经济植物、植物地理学等, 了解其教学计划中将要讲授的有关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植物 (生物) 学课程中的相关衔接内容。教研室每周都开展教学研究, 对教学大纲根据情况研讨, 对教学内容合理组织。

1.2 提高自身科研与教学能力, 高度重视并认真编写讲稿教案

本课题组教师, 在保证讲授好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的同时, 注意与时俱进, 课堂课程内容讲授时前后次序安排合理, 利用基本记忆规律, 内容传授由简入繁, 分散难点。

1.3 突破传统模式, 引进启发式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 学生被动地学习, 近年来出现的创新教育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4]。植物 (生物) 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学科,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要使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 又能获得一定的探索知识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前提下, 按照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进行讲授。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出一些问题, 通过引导, 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师生之间在智力上产生了一种传递和转移的作用[1]。如在对“物种多样性”教学时, 本人结合以往本人科研的心得方法, 向学生延申介绍观赏植物品种的国际登录体系, 指出我国拥有的木犀属植物资源占世界总数的82.76%, 如果中国不争取国际登录, 而被其他国家抢先申请, 并被授权进行品种国际登录, 那么, 即使拥有大量木犀属植物和桂花品种, 中国也要向资源贫乏的其他国家申报桂花品种登录。那么如何进行观赏植物品种的国际登录呢, 启发学生思考, 并与同学研讨国际上通用作法:每一个不同栽培植物类群ICRA都是经国际园艺学会下的命名与登录委员会的批准方可进行工作。而ICRA都含有负责专业部门作权威单位, 确定一至数人作为权威专家 (代理人) , 授权为该类群栽培植物的国际品种登录工作的组织者和登录审批者。然后, 每一个ICRA负责接受各申请人 (单位) 的要求, 经审定、修改、认定后, 在每年年底出版该类群的国际登录年报或补编, 将登录品种名称、来源、基本性状保存单位及有关资料正式发行。不同的花卉, 不同ICRA, 品种登录方式不同。堇菜在美国堇菜协会 (www.avsa.org) , 杨树在国际杨树协会 (www.fao.org) , 可通过信件、彩色照片来登录[2]。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深入了解物种多样性, 而且知晓了较热门的国际植物品种多样性形势, 激发了学生对“植物 (生物) 学”的浓厚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书本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笔者在教学中对知识点多用比较法, 比较教学法是一种实用性强、效果好的教学方法, 能避免学生死记硬背, 掌握动态变化和提高学生创新水平。在讲授植物分类部分时, 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的结构对比;在讲授双子叶植物初生结构时, 茎与根的初生结构比较;将植物界中, 由低等植物至高等植物的主要特征均从植物体类型、生活环境、生殖器官的有无以及生活史不同四个方面进行对比, 区分低等植物中藻类、菌类和地衣的特征;高等植物中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通过比较, 可以充分理解植物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植物体发育的不同阶段, 环境条件的变化伴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如双子叶植物根系的初生生长到次生生长, 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依次发生与成长发育, 从主体不同, 来源不同、发生时间、生长结果的不同加以比较。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应用比较法, 让学生可以扩展理解植物物种与品种两个不同概念, 并对物种与品种进行对比, 可以总结出主要不同之处如下:

(1) 种与品种概念不同。 (2) 种与植物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不同, 植物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要远大于植物的种。 (3) 种与植物品种的分类原则与目的不同, 植物品种演化序列的建立是以种间亲缘关系为基础和依据的, 已建立的品种分类系统存在很多争议。 (4) 种与植物品种的分类阶元不同, 种分类的阶元如界、门、纲、目、科等, 种与种之间的基分类属于自然学科, 而观赏植物的品种分类属于应用科学, 一种观赏植物往往不是植物 (生物) 学上的一个种, 而是这个属的种群, 常常是几个、十几个乃至几十个种组成的, 如园艺秋海棠包含200个以上的种。总之, 比较法的运用, 使学生掌握了植物物种分类与植物品种分类虽然都是对于植物进行的分类研究, 但有很大不同。

1.4 CAI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

CAI,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计算机辅助教学, 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 它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表现媒体综合起来[3]。多媒体技术在植物 (生物) 学课堂的应用则克服了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挂图、老式幻灯或在黑板上手绘的方式缺乏真实感和立体感、浪费时间等缺点,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植物的整体性和植物动态的生长过程, 从而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简单化、直观化植物 (生物) 学形态解剖部分的内容多为直观性教学内容。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 应有机结合, 优势互补, 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共同使用。

2 挖掘德育资源, 促进教德融合

2.1 植物 (生物) 学课程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细胞微观结构与超微观结构, 有助于理解生命的本质;从生命的起源过程可以追溯到地球、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组成。通过植物 (生物) 学中生命现象的解释, 能够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提供生动的证明。

2.2 植物 (生物) 学课程, 有利于学生培养爱国情怀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我国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 通过教学,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这个植物生态系统, 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保障。同时, 通过讲述植物 (生物) 学发展史中科学家的事例, 使学生能够了解广大科学家为植物学科建设所进行的长期艰苦的探索历程, 提高良好道德修养, 形成积极向上, 不畏艰难的正确价值观。

2.3 植物 (生物) 学课程, 有利于学生去除僵化的思维模式

生物多样性有助于自然系统的平衡, 同样, 适用于人类社会。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 人与人之间需要来往, 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要与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 在植物 (生物) 学教学中, 通过引导学生对自然系统的平衡的理解, 有助于学生打破过去非友即敌的僵化的思维模式, 从而善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理解和认同合作者和竞争者, 自觉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善于合作, 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 从而赢得良好的生存环境。

2.4 植物 (生物) 学课程有利于学生提高认知水平

植物 (生物) 学的发展史, 也是人类不断突破, 不断进取, 提高人类认知水平的进程。以植物 (生物) 学物种进化论发展过程来说, 进化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从早期进化思想到拉马克主义到直生论, 发展产生达尔文主义、新达尔文主义和现代达尔文主义, 达尔文主义、新达尔文主义属于线性范畴, 染色体水平, 局限于小进化, 而新达尔文主义属于非线性范畴, 解释间断、骤变大进化, 中性理论达分子水平。进化理论的发展与其它任何理论相同, 都经历着发展、继承的过程。科学理论的替代并不只是简单的新理论对旧理论的否定和排斥, 事实上各个学派实际上都成为未涉及领域或难点的一些补充和发展。在教授植物 (生物) 学课程中, 在课堂上, 要能将发展中的不易使学生体会到, 并珍惜当前的存在,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植物 (生物) 学学科内容的形式与结构, 以及植物 (生物) 学科所具有的理论性和创造性。

摘要:为提升高校植物 (生物) 学的教学目标, 作者对教学内容运用启发式和比较教学方法详略讲授, 并对CAI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对植物 (生物) 学教学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同时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和认识规律统一, 实现植物 (生物) 学教学与德育的融合, 培养学生了爱国情怀和正确价值观念。

关键词:植物 (生物) 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德育

参考文献

[1]段春燕, 侯小改, 张亚冰, 等.高校《植物学》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24 (3) :87-88.

[2]段春燕, 侯小改, 张亚冰, 等.观赏植物品种国际登录的介绍[J].生物学通报, 2005, 40 (6) :11-12.

资源管理课程德育教学 篇5

凸显中职德育课课程资源开发的专业特色――以《职业生涯规划》课为例

文/杨小可

摘 要: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实施,教师要实现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就必须完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理念突破,逐步提高自己对教材及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那么,德育课教师如何贴近学生专业实际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呢?

关键词:“二次开发”;课程资源;特色开发

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实施,新课改提出德育课教师要实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理念突破,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自主整合、开发教材的权利,这对于能否事半功倍地实现德育目标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作为德育课教材编写者的专家们有专业知识、教育任务的标准背景以及学生身心的认知把握,他们可以在教材中泛化地“规定”德育教师应该培养某一年龄段的学生具备的思想道德素养,但不可能照顾到中职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具体的思想素质要求。同时,职业教育着眼于学生在职业活动方面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新课改把“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因此,中职德育课教师在逐步提高自己教材的二次开发能力中,尤其要加强内涵建设,彰显专业教育特色。

教材的二次开发目的在于能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程改革若干年的实践中,本人观察到德育课教师教材的二次开发中,更多的是结合本校教学计划安排,对所用教材做出增删、整合、重组及课外补充资料的因时变换等,却仍较少在课程资源尤其是课程资源的专业特色上做足功课,这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学生而言,将大大降低他们学习、参与体验的兴趣及主动性,失去专业特色的中职德育课容易沦为小学、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老调重弹,为学生所轻视,德育目标的实现必然大打折扣!

那么,中职德育课教师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实现课程资源的特色开发呢?本文以《职业生涯规划》课为例,从科任教师的角度,对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两大课程资源的专业特色开发进行了探讨。

一、以学生专业为线索,整合校内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除教材外,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经验和不同的教、学方式,都是非常宝贵的直接课程资源。此外,校内各种专用教室、教学设施、图书馆和校内各种实践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这些对教学有价值和意义的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我们的教学领域服务我们的教学,它们需要德育课教师能动地去挖掘、选择和运用。作为德育课教师,要用敏锐的洞察力,挖掘一切对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并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进行归纳、分类,作为德育课教学因材施教的切入点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点。

《职业生涯规划》的德育课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①为了切实实现教育目标,教师要在因材施教、因专业制宜方面狠下工夫,准备有关该科课程资源的详尽资料。

1.整理所教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及专业实践活动计划

德育课教师作为公共课教师,不可能掌握所有学校学科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但必须对它们有简单的了解,最起码要知道自己所教学生的.课业要求,知识、能力倾向及未来的就业方向。德育课教师可以通过借调专业科室的专业培养大纲进行概括性的了解,(www.fwsir.Com)再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进行分类整理。同时,教师也应熟悉学校对该专业学生的实习、考证、技能竞赛、文化活动、校园招聘等实践活动安排,以备更好地指导他们进行不同阶段的目标确立、落实目标的发展措施及相应的素质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

2.对所教学生进行深入的摸查

如,到校招生办了解所教专业学生的入学分数、志愿、家庭基本信息等。此外,每个专业带班班主任都会给本班学生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德育课教师要多和班主任沟通、合作,了解该专业学生的共性与个性,进行面向全体与个别相结合的职业生涯指导。同时,要掌握往届毕业生中,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创业有成者的资料,整合作为最鲜活的课程资源。在实践中,学校向社会收集上来的本校优秀毕业生等资料用于对外招生宣传,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要善

于借用这些宝贵的资源,为课堂所用。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更要重视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及感受,教师要对这些生成性资源进行反思和总结,将它们撰写成具体的课程资源,为教与学服务。

3.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还应当开阔视野,动员学校一切可利用的其他资源形成立体的课程资源

如,在进行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调查的活动中,可以联合校职业指导办公室、社会实践调查小组进行,解决科任教师活动渠道狭窄的问题;寻找职业生涯规划课与学生专业学科之间知识、技能的连接点,合力完成职业生涯设计作品,本校计算机专业课就为该专业学生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排版、设计为任务的教学项目,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提出各具特色的设计形式要求;本校某些专业开设有《应用文》选修课指导学生撰写求职简历,相应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就可以减少这方面的教学时数;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等为教学服务,如,向学校提出建议,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要求,调整图书结构,适当增加一些职业人生类的励志书籍或职业规划、时间管理、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实用书籍供学生课外阅读等。

二、挖掘校外行业资源,深化课程教学

校外课程资源作为辅助资源,主要包括学生家庭、社区、工厂企业、网络化资源乃至整个社会中可用于教学活动的设施、条件等资源。由于校外课程资源具有极强的地方性,内容上不可能统一,也没有能照搬的开发模式可循,其开发利用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但德育课教师也并非无可作为,应走出学校的狭隘视野,积极参与到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上来,深入挖掘社会行业资源,真正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为就业、创业做好准备的教学目标。

1.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专业感情,找到学习的动力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蓝领人才,“就业率高于95%”②,但就业稳定度与质量并不乐观。其中的原因之一是,部分学生缺乏专业感情,在校期间没有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要努力开发利用学生熟悉的家乡行业资源,帮助学生培养专业感情和服务家乡事业的热情,以此转化为他们的学习动力。

例如,11月汕头市荣获国家八部委授予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称号,此后,“全市出现电子商务应用热、培训热、投资热。,全市开展电子商务交易的工商注册登记企业达

2197家,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达2万家;全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230亿元,增长超过50%,增速居全国前列。”③汕头市有望被打造成为立足东南沿海地区、面向台港澳、服务东南亚的电子商务中心。德育课教师在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时候,要捕捉这些资源,将它们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学好专业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为这一行业奉献力量的雄心壮志。

2.引入家庭资源,体会真实职业人生

家庭资源也是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但大部分都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德育课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采访家长等形式了解学生家长的行业背景及职业经历,尤其是家长面对职业挫折、职业瓶颈的态度与方法。例如,我在教学电子技术运用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时,就通过学生采访家长,了解到有一些家长从事基层机电维修工作,他们就这一行业的苦与乐做了很朴实的概括,对学生做好职业人的准备非常有意义。如果条件许可,对个别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典型案例,可以邀请主角以讲座、谈心的方式与学生进行近距离接触,让学生在普通的未来同行人身上体会真实的职业人生。

3.充分开发网络化资源,展示职业大社会

网络资源在校外课程资源中占有很重的份额,网络上充足的信息可以开阔教师思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背景及有力的学习工具。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化资源给学生展示职业大社会,如,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资料,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有哪些,行业前景如何,行业中有哪些先进模范人物,对社会有什么奉献,还可以利用网络招聘启事探究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等。教师通过搜集网络资料、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讨论交流的生成性资料建立课程资源库,利用Q群空间、博客空间等制作助学网络资源,为教学的深挖掘、拓广度奠定基础。同时,可以参考某些学校很好的做法,将网络职业资源制作成画匾等作为专业教室的背景布置,如,电子商务专业教室不再粘贴居里夫人、牛顿的头像,取而代之的是在电子商务界叱咤风云的马云头像及其名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职业氛围的现代职教环境。

4.利用一切其他校外行业资源,让学生零距离体验职业

加强与学校各职能科室的合作,努力创造机会邀请行业人才来学校做报告,给学生介绍就业创业知识;邀请企事业人事管理者举办有关求职心理或技巧的讲座;组织学生开展地方行业调查,用专业所学为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社会、体验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学生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下,中职德育课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拓宽视野,修正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学会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发出最适合学生、受他们欢迎的优秀课程资源,上“活”、上好德育课,并在课程开发中实现德育课教师的自我成长,改变“教书匠”的消极状态,做中职生真正的人生、就业导师!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7号,12月9日:附1.

②《中职毕业生就业率高于95%,专业对口率超七成》。中国网 www.china.com.cn

③《汕头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情况》。广东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官网www.gdei.gov.cn/

参考文献:

[1]唐保升。二次开发:让教材走向生本。中国教师报,(09)。

[2]张诚。杜威的教材观对“二次开发”教材的启示。当代教育论坛,2010(09)。

资源管理课程德育教学 篇6

一年多来,天马完小在里砦中心校校长郑广华的领导和完小校长曹学军的精心管理下,积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思想,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确立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育人,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围绕“一年搞探索,二年见成效,三年创一流”的办学目标,实施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并初见成效。

一、加强德育与班级管理,狠抓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曹学军校长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德育管理细则与班级的常规管理细则。为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职能作用,利用队员积极好胜的上进心,以少先大队为依托,每月开展一次德育主题活动,每半月开展一次少先中队活动,每周一进行一次升国旗仪式。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活动,如:红领巾广播站、校园艺术节、才艺表演、课本剧、小型体育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校园活力,陶冶了学生情操,形成了校园处处见德育,课堂节节有德育,校内人人讲德育的氛围。

二、加强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天马完小非常重视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养成”教育,经常给学生灌输“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的理念。重视家校结合,构建养成教育体系,学校是养成教育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大熔炉,在养成教育工作中,学校做到了“三教和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学校还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教师向学生宣读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学习《小学生一日生活常规》,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纪班规,教学生识记一些行为规范,如:学习习惯《三字诀》,卫生习惯《三字诀》。

三、积极探索挖掘优势,开发“素养提升活动课程”。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曹学军校长同里砦中心校副校长杨宪增、王广河着眼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发了“素养提升活动课程”,其课程的主要内容由三大块组成。

1、学科知识延伸类。全校每个班根据学校的课程规划,结合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选择1-2门课程,具体课程内容按学段规划为:一至二年级:每日一词:每天一个优美词语。每日一格言:每天背会一句格言或警句。每日一题:每天做一道思维训练题。每周写10个字:每周必须练好10个铅笔字。每周一儿歌:每周背会一首儿歌或易懂古诗词。三至六年级:每周一诗:每周背会一首诗词。每周一文:每周阅读一篇优秀作文,并摘录名句。每周一报:每周办一张手抄小报。每周一画:每周绘一幅画。每日一题:每天做一道思维训练题。每周一板字:每周练写一板成功的字(钢笔字、毛笔字)。

2、个性特长培养类。为了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课前10分钟“艺术展示”这一校本课程,就是在课前10分钟学生在班内自动展示才艺特长,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搭建平台,具体课程内容为:我是小小音乐家:学生进行歌唱或乐器方面的展示。我是一名小画家:学生进行美术,绘画方面的展示。今天我演讲:学生展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英语我能行:学生进行英语表达或交流。体育表演:学生展示自己的体育特长。

3、养成教育形成类。每人一盆花:每位学生在校内栽好一盆花。每周一件事:每一位学生每周内至少做一件好事。人人讲普通话,用文明语:学校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师生在校内讲普通话,用文明语。拒绝零食从我做起:倡导学生在校园内不吃零食。每日卫生清扫:班内每天进行卫生清除。我在路队行:每天放学学生站路队回家。班级文化版:每班在本班教室内外建立班级文化版。每周一调查:学生在每学期进行一次社会访问。

资源管理课程德育教学 篇7

一以德育活动为载体激活德育资源拓展课程

德育资源拓展课程结合晨会、班会、综合实践活动等德育活动进行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在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间搭起桥梁,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活动来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和魅力, 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为德育资源拓展课程教学注入活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本质。

二以德育资源拓展课程为载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德育资源拓展课程是一门融行为养成教育、爱校、爱安图、爱家乡于一体的综合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我以此课程为载体, 扎扎实实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参观、访问、调查等综合实践体验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在活动中经历情感体验, 形成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整体发展。

三依托德育资源拓展教材再次开发课程资源

1. 利用《三字经》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当今社会, 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皇帝”家庭, 往往只有长辈的爱心付出, 而没有或少有晚辈的孝心回报。为了改变这种情感单向式流淌为情感双向互动式流淌, 德育资源拓展教材中编写了感受父母对我的爱、感恩是一种美德等课程,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在教学中我不局限于教材而是大胆穿插《三字经》中的好素材。如《三字经》里的“香九龄, 能温席”“缇萦女, 救父亲”, 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我在让学生诵读这两句的同时, 还根据文后的释文, 将它编成学生爱听又易懂的两个小故事, 通过教师对这些有血有肉故事的娓娓讲述, 学生不知不觉中进一步受到孝心和感恩的教育。

2.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课程资源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手段引入现代教学中, 显示出了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信息量、多样性、趣味性、创造性及时效性等, 思想品德课长期给人枯燥、空洞、理论性强等感觉, 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是重要原因, 让无限丰富的课程资源无法进入课堂。有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把歌曲、录像、生活中的片断、重要的时事新闻、先进人物事迹、国内外的名人、趣事等, 随手拾来, 既扩大课堂信息量, 又能以感性、生动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如教学校园生活安全规则一课时, 运用校园DV将拍摄到的学生在校园内的危险举动, 如从楼梯扶手上滑下来、攀爬校园中的假山、在楼道里追逐打闹等画面加以播放, 让学生对这些熟悉的场面进行讨论并明白这样做的危险性。又如在教学上学路上的自我保护一课时, 我把全国、本地区在某一个时期的交通安全事故统计的资料展示给学生, 学生看到触目惊心的图片、数据展示后, 对交通安全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引起了学生的共鸣。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自编自演违反交通规则的案例,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创造了愉悦的环境、美的享受, 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效率。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在丰富他们精神生活的同时, 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凸显了以下优点:

第一, 弥补了现行国家统一德育课程的空白, 丰富了学生德育的内容。如德育资源拓展教材中四年级上“知安图爱安图”、五年级上“了解安图的英雄人物”、五年级下“家乡的山——长白山”、六年级上“美丽的文化博览城”、六年级下“延边特色知多少”, 为学生搭建了了解安图、延边的平台, 弥补了现行德育教材中乡土文化教育中的空白。教材使用与学校开展的多种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一直以来学校开展的多种主题教育活动, 如学生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多是独立完成, 活动开展缺乏载体, 本套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白, 为各项主题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素材。如一年级上第四课“校园生活安全规则”、一年级下第四课“学校秩序记心中”、二年级上第四课“安全乘车伴我一路行”、三年级上第四课“上学路上的自我保护”、四年级下第四课“我是环保小卫士”、五年级上第四课“安全伴我行”、六年级上第四课“做个守法小公民”。

资源管理课程德育教学 篇8

倡导课程资源的拓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课程资源成为制约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 (以下简称思想政治课) 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对一线教师来说, 显得非常重要。

一、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及其分类

不同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资源的定义、分类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阐述。笔者认为,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就是能够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功能, 有效地提供信息、手段和方法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诸多要素的综合。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按资源的功能来划分, 可以分为素材性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按资源的场所来划分, 可以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按资源的载体来划分, 可以分为实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化资源和实践活动资源。课程资源的分类还可以有其他方式, 我们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及时的梳理与划分。

二、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 素材性资源单一化倾向较为突出

在当前的教学中, 素材性资源单一化倾向较为突出。在笔者对陕西省的政治课骨干教师进行的调查中, 80%的老师表示教学素材来自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选择报刊和电视节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经验、师生生活中的事情等作为教学素材的人数远远低于这一比例, 这说明教材和教参以外的素材性资源没有被充分开发和利用。

2. 师生等人力资源重视不够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教师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自己的心路历程、自己的思维理解, 浓缩为一段心灵的精华展现给学生。遗憾的是, 绝大部分教师忽略了这一点, 没有将自身的“宝贵财富”的效用发挥出来。同时,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情感体验等, 这些在合适的情况下都会成为具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利用好这类资源, 可以调动学生热爱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也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还可以增进师

筅陕西教育学院薛燕

生之间的情感。近几年来, 一些老师将师生生活中的事作为素材运用到教学中去, 但将师生作为人力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还是远远不够的。家长、社会人士等其他人力资源的利用就更少了。

3. 高质量的实践活动的普遍缺失

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的调查显示, 大部分同学参加过学校全体大会和班会这样的常规教育活动;学生非常喜欢的学科竞赛、讨论会、辩论会、课堂上的小品表演等活动开展较少;外出参观、考察、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实践活动太少, 造成教育方式的单一, 势必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降低教学效能。

4. 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不够广泛

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和课程走向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具有信息源丰富、使用方便快捷等特点,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们在其他方面资源的欠缺。但是,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普及还远远不够。有些教师不愿意运用网络获取资源,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农村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善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师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沟通的情形并不多见。教师们普遍采用的还是传统“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没有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局面。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 比如, 缺乏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等等。

三、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式和方法

1. 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目标, 拓展素材性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 肩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重任。教师应从这一目标出发, 根据课程标准以及相应的教材拓展素材性资源。思想政治课的新教材内蕴的教学方式已非我们习以为常的讲授式, 而转化成为互动研讨、案例探讨、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 它赋予师生更大的自主权, 使得我们有可能并且必须有效地拓展教学素材, 丰富教学内容, 完善教学环节。国内外的最新时事、学生喜闻乐见的民

觹该文为陕西省教育厅06JK140、陕西教育学院08KJ048项目的研究成果间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师生之间发生的鲜活事例等凡是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材料都可服务于教学。这需要教师保持课程资源的“敏感性”, 时刻在阅读、生活和工作中收集可运用的鲜活的材料, 以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

2. 关注德育中的“人”, 开发人力资源, 促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人”是德育之中的主体, 师生都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教师需要转变学生观, 学生绝非被动的教学客体, 他们也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主体。学生既是教育培养的对象, 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人。学生既是培养的目的, 也是达成这个目的的手段。开发学生资源可以从以下途径来进行:首先, 在教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由学生来建构知识, 体验情感。这也是体现、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最佳方式。一些老师组织学生讨论、角色扮演、质疑问难, 就是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次, 教师深入学生生活, 让学生中间的事例成为教学的素材。如果能将学生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教学素材使用并让学生讨论分析, 那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更能够让教学贴近学生实际, 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自身的经历、体验、感受、价值观等等也可以为教学服务。在《难报三春晖》一课中, 主讲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并讲述父母对自己的爱之后, 深情地讲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故事的结尾, 当老师讲到“我想告诉大家: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的母亲!而那个儿子就是我”时, 现场掌声一片, 大家被老师的讲述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也成了这节课的高潮。如果教师的经历体验更能让学生受到启发和熏陶, 我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发挥教师自身的资源优势, 可以调动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积极性, 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进而优化教学效果。当然, 我们还有必要联合其他人力, 比如其他任课教师、团委等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学生家长等来共同服务我们的教学。

3. 开发道德实践资源, 师生在活动中成长

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体验进而更真切地了解社会, 体会和践行道德规范。受现有条件、地理位置所限, 一些学校开展参观、调查等活动可能存在很多困难。但是, 还是应突破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 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 积极开发道德实践资源, 比如, 根据课程内容组织一些角色扮演、辩论、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知识、丰富体验, 进而提升自身素质。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在学校周边、家庭所在地等地方开展一些调查和实践活动, 这样既不需要支付高额的费用, 也增加了师生的实践机会。当然, 活动并非越多越好, 涉及较多人力物力的活动每学期组织两三次甚至一两次也可以。我们可以较多地组织一些便于开展的小型活动诸如辩论、角色扮演、写小论文等, 当然, 这些活动一定要让学生体验到道德规范, 体验道德冲突, 践行道德规范, 让师生在参与中体验和成长。

4. 运用信息技术资源, 将传统德育与网络德育有效结合

信息技术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有以下途径:首先, 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收集可供思想政治课教学使用的素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快捷地搜索到大量资料, 比如国内外时政要闻、国内外教育动态以及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教学课件等。这些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 开阔我们的视野。对于学校条件薄弱的老师来说, 网络相当于建设了一个内容丰富的资源库。其次,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转变教学方式, 完善教学形式。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它呈现出来的优美画面、美妙旋律可以给人美的熏陶, 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课件还可以激活学生思维, 给学生的思考、讨论与探究提供更适合的情境。网络的运用可以让师生沟通更加自由和开放。再次,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是进行德育的又一平台。中学生接触网络的比较多, 但师生利用网络开展组织教育的并不多。因为它的开放性和虚拟性, 师生可以进行畅所欲言的交流。电子信箱、论坛、博客等诸多网络交流方式都可以为德育搭建平台, 为课堂教育提供必要的补充。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的网络德育结合起来无疑会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

5. 有效整合社会资源, 实践开放型德育

资源管理课程德育教学 篇9

一、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资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是提升德育渗透力, 增强德育有效性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本身与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

历史与社会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作为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好这些德育因素。例如在八年级下册中《悲壮的抗争》, 可以结合图6-38关天培的画像和图6-39激战中的致远舰及文字说明, 让学生理解在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 民族危亡的时刻, 中国爱国官兵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 从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从而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

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 是有效利用教材资源的表现, 也是挖掘教材德育因素, 提升德育渗透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 把课本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德育的渗透力就更强。比如我在教学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一国两制》的知识条目时, 利用多媒体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录像, 重温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的历史画面, 让学生感受那令所有炎黄子孙自豪的一刻, 随着国歌的奏响和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 学生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从而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和采用“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现实意义。

由此可见, 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资源, 挖掘课堂教学资源中的德育因素, 提升德育渗透力。如:可以通过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成败, 做到以史为镜, 以人为镜;通过讲述国耻, 分析国情, 颂扬国威, 明白落后挨打的道理, 从而树立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崇高理想;通过剖析因政治腐败而人亡政息的历史现象, 理解民主是避免“人亡政息”, 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 等等。教师在创造性地利用这些课程资源过程中, 有效地运用了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让这些德育因素慢慢地渗入学生心田, 以帮助学生提高德育水平。

二、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 增强德育渗透力

狭义的校本课程可理解为:以学校为基地, 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内容的, 以教育目的为导向的课程。为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德育渗透力, 增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德育功能, 应当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资源,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积极创立校本课程。

校园环境资源是校本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可以重点利用的课程资源。例如在学习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知识条目内容时, 可以利用校园环境资源, 开展以环保为主题, 通过植树、种草, 动物模型的合理放置等活动, 形成一种校园环保氛围, 让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从而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开展以“节约”为主题, 通过“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宣传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出一份力。构建校园人文环境, 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一种隐形课程, 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通过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拓展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 将审美育德的理念渗透进校园人文建设和环境布置之中, 处处体现出环境育人的匠心, 努力让每一条走道都成为一本教科书, 每一面墙壁都会和人交流, 每一棵小草都会说话:“小草正在睡觉, 请不要吵醒它!”利用校园广播站, 让电波声传递师生间真挚的情谊……整座学校就是一座审美育人的乐园, 使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得到教育与熏陶。

校本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教材资源, 积极编制和创立校本课程, 有效利用校本资源, 为德育“渗透”服务, 是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德育渗透力的另一种渠道。我校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校本课程已经步入了学生课堂。我认为历史与社会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和补充这一教材。例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来自家乡的报告》这一知识条目, 要求学生能了解家乡, 介绍家乡。为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家乡, 教师可以把校本课程作为补充教材, 让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我的家乡——绍兴》的描述。通过阅读, 使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增加对家乡的了解, 从而树立长大后要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的理想。

三、有效利用社区资源, 扩展德育渗透力

社区资源是历史与社会学科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与社会学科中设置的“综合探究课”为我们开发与利用社区资源铺路架桥, 并向学生提出了走出课堂, 走进社区, 走向社会的要求, 有利于增强学生最终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社区资源是天然而广阔的课程资源, 有效利用社区课程资源, 对于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德育功能有着其他课程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利用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通过祭奠烈士、参观纪念馆等活动,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名士之乡的影响, 请地方名士畅谈人生、漫话家乡变化、搞科学讲座等, 培养学生了解、熟悉、热爱家乡的情感意识, 感悟人生哲理,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反对迷信, 崇尚科学;利用社区特色资源, 主动赢得社区的支持, 在当地工厂、企业、动物园和植物园等单位, 建立学生实践活动基地,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由此可见, 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 我们应该注重利用社区资源, 挖掘社区资源中德育因素, 充分利用这些德育因素, 提升德育渗透力, 使学生在主题探究及社会实践活动中, 增强社会责任感, 提高融入和服务于社会的积极性,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更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

四、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开创新的德育空间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开展网络德育, 开创了新的德育空间。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过程中, 也可以尝试着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挖掘网络德育素材, 扩展德育渗透力。互联网上丰富多彩的知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和不可缺失的课程资源。在快捷、灵敏搜索知识与信息及其全面性上, 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是无可比拟的。记得有一次我女儿要写一篇关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政治小论文, 问我要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资料, 我告诉她:网上可以查找的。她马上打开电脑, 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关键词, 轻轻一按, 网上出现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资料。她收集并仔细阅读这些信息资料后, 写了一篇小论文, 获得了一等奖。我问她成功的秘诀何在, 用她的话来说, 成功的秘诀是:在网上阅读了抗日战争中的很多故事后, 她把对日本鬼子的痛恨和对抗战小英雄的敬佩化作了犀利的文笔。由此可见, 我们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并可以利用这些资源,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渗透”。

历史与社会学科在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时, 学科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 布置查阅任务, 提供查阅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主动上网浏览、查找和教材内容有关的信息,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扩展有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信息资料, 了解历史, 认清国情, 从而教育学生要牢记历史、立足国情、展望未来, 帮助学生进行自主道德建构, 促进道德建设。

以上主要论述了教师如何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从中挖掘德育因素, 进行德育“渗透”, 从而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德育渗透力, 增强德育有效性。但要做到能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为德育“渗透”服务, 关键所在是要增强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德育意识。如果教师缺乏课程资源意识, 那么最好的资源也会被“埋没”;如果教师缺乏德育意识, 那么最好的课程资源也只能成为“摆设”。

为此教师应遵循以下“四字经”:

“敏”即敏锐性。生活中不是缺乏教育资源, 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眼睛。所以发现并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应具备敏锐的意志品质。对课程资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要了如指掌, 对教学内容所要求的德育目标了要如指掌, 更要明确课程资源在德育渗透中的使用价值。

“勤”即勤快。要“手勤”, 要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 或剪报、或扫描、或上网下载、或录像, 甚至先看节目首播, 重播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录像;要“脑勤”, 能积极组织和策划相关活动, 创造性地发现并利用能渗透德育的课程资源;要“脚勤”, 能深入社区, 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 并运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的知识解决问题, 还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 争取在开展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得到社区的大力支持。

“恒”即要持之以恒。提升德育的渗透力,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作为教师不能凭着一股新鲜劲, 半途而废, 要有恒心, 坚持到底, 对学生“细水长流”地实施德育“渗透”。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科渗透德育主题在“丝丝细雨, 润物无声”中, 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健康成长。

“导”即引导, 没有引导就没有教育。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 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知识建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主题, 教师要以主导价值取向引导学生, 帮助学生自主建构道德灵魂, 以体现当前德育改革的精神。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中学)

摘要: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提升德育渗透力, 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是每位学科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渗透”是提升渗透力, 增强德育有效性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校本课程资源、社区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途径入手并强调教师在这一过程应做到“敏、勤、恒、导”, 从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德育渗透力, 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资源管理课程德育教学 篇10

一、幸福与师生的幸福性解读

幸福是最迷人、最美好的字眼。对于什么是幸福, 有多种多样的说法。颇具代表性的解释是: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与客观境遇的结合, 它至少包括生理维度、心理维度、伦理维度等三层含义。第一, 幸福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第二, 幸福是一种快乐的生存状态;第三, 幸福是一种自我价值的满足与实现。

哲学家周国平认为, 幸福“从大的方面来说, 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 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人是万物之灵, “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精神存在。人之精神属性是人之所以幸福更加重要的源泉”。

1.学生的幸福。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 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 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学习者是否幸福, 主要取决于学生的精神层面。“人的精神素质的内涵, 主要包括智力、情感、道德 (智、情、德) , 前两个方面牵涉到精神的丰富, 后一个方面牵涉到精神的高贵。”2011年9月1日, 全国中小学生同上第一课:“幸福”。在这节课中, 成龙、杨利伟、邓亚萍等知名人士共同宣读了《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这份宣言将成长、乐观、自信、超越、感恩、宽容、沟通、关爱、赞美、努力、奉献等词汇纳入学生的“幸福要件”。显而易见, 这些要件所强调的就是“精神丰富”、“精神高贵”。亚里士多德认为, 学生对精神丰富、精神高贵的追求, 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德育教学中学生的幸福表现为, 课堂中所建构的意义不断充实, 德性不断发展, 精神变得丰富和高贵。学生在课堂上的幸福, 用鲁洁教授的话说就是:学生学得愉快、满足, 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 得到唯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

2.教师的幸福。按照现代教学理念, 幸福并非为学生所独享, 教师也应是幸福的诉求者、享有者和受惠者。什么是教师的幸福?学生的成长是教师的最大幸福。学生成长了, 教师则进入“自我实现”的境界, 自然会有欣慰感、愉快感、幸福感。复旦大学哲学院著名教授张汝伦曾深有感触地说:“假如你的学生二十几年后, 你已经忘记他, 而他会打电话来告诉你, 说起有两个人对他影响很大, 其中一个就是你。这时我会有成就感, 这比自己获得荣誉更幸福”。

从整体上观照, 学生的幸福和教师的幸福, 两者互为依托、相互支撑、凝结一体。教师用心灵拥抱学生的心灵, 用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师生在心灵相约、情感共振、思维互动、行为搀扶中, 共同分享成长的喜悦, 携手走向真、善、美的境界。幸福的德育课堂, 要像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描述的:成为师生“内部的深层愉悦与外部的深层渴望相遇相融的圣地”。如此, 师生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二、教学幸福的快乐性与教师引领

德育课程教学要精心营造和提升幸福性品质, 必须从彰显教学的快乐性、价值性和超越性等三个层次上下功夫。其中, 教学的快乐性是营造教学幸福性品质的基本前提。

(一) 学生感受和享受快乐的重要性

快乐是一种状态, 快乐是一种品质。快乐是外表掩饰不住的喜悦与内心不可抗拒的美好感受。德育课程教学应该彰显快乐的属性, 让中华经典文化中的“孔颜之乐”得以传承。

快乐是孩子们的权利, 也是他们的学习方式。人的情感是会影响人对事物看法的, 孩子们感受到快乐, 便会乐观地看待这个世界,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当孩子们沉浸在快乐时, 他们才会领略到快乐的真谛, 才会以友好的态度, 对待别人, 在别人也感受到快乐的时候, 自己的快乐就会增值。快乐的心情使人的灵魂得以宁静, 使人的精力得以恢复, 使美丽更加芬芳四溢。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教育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 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快乐和幸福。”

(二) 注重引领学生在建构德行中感受和享受快乐

孕育愉悦的体验是学生在德育课程学习中感受和享受快乐的重要途径。而愉悦的体验又源于学生道德的自我建构。夸美纽斯说过:“快乐的本身就是一种甜蜜的喜悦, 这种喜悦是一个沉浸于德行的人, 由于做好了公德所要求的一切事情, 喜见自己诚笃心的时候所发生的。”

(三) 注重引领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和享受快乐

1. 注重优化教学方式。

教师要善于借助有趣的游戏、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 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吸收道德营养, 不断增强道德的力量。针对学生的学习之旅, 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儿童的情绪高涨起来, 引导他们争相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为了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 教师不应吝惜肯定与赞美的话语, 不要吝惜鼓励的目光。

2. 注重做快乐的教育者。

教师是快乐者, 才能引发、激励学生的快乐情感。教师要让快乐从自己的心灵流向孩子的心灵, 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 把自己塑造成充满爱心、豁达、乐观的道德主体。

3. 注重引领学生主动地去创造快乐。

教师“不应该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感受快乐, 等待快乐的自我加盟;还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地创造快乐, 学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学会让生活流动着快乐的音符, 让心灵变成道德的宇宙。”

三、教学幸福的价值性与教师引领

从伦理维度看, 幸福是一种自我价值的满足和实现。教育学者莫妮卡·泰勒说:“教与学的过程是一种价值过程。”

(一) 德育课程教学的价值追求

德育的要义是培养和陶冶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以追求和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品德与生活“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 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 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特性主要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人作为价值性存在, 其生存和发展之根就在于价值探索、价值实现和价值创造。”

叶澜教授说:“任何时候, 学生的发展都应该是教学及教育的终极目标及价值归属。课堂教学的价值属性集中反映在学生的发展上。”按照新版《课程标准》的精神, 小学德育课程的价值追求主要有四个方面:

1.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

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 小学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教育小学生学习做人, 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为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基础, 是小学德育课程所要追求的核心价值。

2. 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是指儿童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 为积极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所形成和表现的心理特征。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价值基于社会性层面, 主要是培养学生“五学会” (即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学会分享、学会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以及公民素养和参与意识, 为把他们培养成为未来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3. 乐于探究。

人类进入新世纪后, 知识更新的速率增快。如果仅从占有知识的数量方面去追求, 无论多么努力, 所能获取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要想在信息时代的潮头上“冲浪”, 关键是要学会学习, 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的真本领和创新精神。创新应从乐于探究开始。小学德育课程把“乐于探究”作为课程价值属性的构成要素, 注重探究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让他们从小就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 勤于动手、动脑, 学习探究方法, 养成探究习惯, 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 并在探究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智慧, 享受创造带来的愉悦。

4. 热爱生活。

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汉语词典》中对“生活”的解释是“生存、活着”。生活作为人的生命世界, 不同于观念世界。观念世界由图像、符号组合, 而生活世界由人的活动展开;人在活动中舒展自己的生命, 体验自己的生存状态, 享受生命的幸福和生活的乐趣。“热爱生活”, 实质上是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 让他们从小懂得珍爱生命, 积极、愉快地生活, 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为孩子的一生“打一层精神的底色”。上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社会性发展、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等四个层面的价值属性, 深刻反映了小学德育课程对多维教育目标的要求, 体现了课程对促进儿童人格和社会性整体发展的高度关注。

(二) 教师要有实施价值引领的自觉和担当

价值性是德育课程教学耀眼的明珠。德育课堂如果仅仅着眼于感性快乐, 而淡化了价值性, 就等于保存了躯壳而去掉了灵魂, 这不能不说是最大的悲哀。价值追求出自人的本性。人的特性表现于个体“对人格尊严、生命意义的寻求”。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 提升学生的价值素养, 教师应该具有自觉性, 敢于担当。

1. 引领学生增强理性, 改善人性。

彰显德育课程教学的价值性, 在于丰富学生的人性, 增强理性, 充盈人生的意义, 促成学生享受幸福的生活。著名哲学家康德认为:“通过教育, 人性可以不断地改进”;“人必须尽早地使自己受理性的指挥”。幸福就存在于增强理性, 改善人性并接受理性指挥的过程之中, 这是德育课程教学的主旨所在。

2. 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

教师要善于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沟通、商谈, 引领儿童树立合理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 培养他们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创造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价值行为的调控和基于正确价值原则的生活方式的养成”, 从而, “将社会普遍认同的一套价值内化于心, 生成自身的人格系统”。

四、教学幸福的超越性与教师引领

无论是享受快乐, 还是追寻价值, 都关涉到人的生活境遇、生活品质。彰显德育课程教学的幸福性品质, 最根本的则是师生去追求和创造一种更有意义的课堂生活。

“创造生活”是新版《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德育课程教学回归生活, 绝非回归生活的原生态, 而是包含着对生活的超越和创造。创造性是人的一种基本特性。对于小学生而言, “创造生活”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其一, 是指进入新的生活领域, 拓展对生活的感悟。生活中的人和事总是在向儿童展示新的意义;当学生获得新的生活经验, 唤起新的感受, 取得新的认识的同时, 也总是不断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德育课程“要不断引导儿童去拓展他们的意义场域, 使许多原来对他们不具有意义的生活现象得以进入他们的意义世界中”。如此, 学生对生活意义的体验就会不断地得以深化和提升。其二, 创造性意味着去建构一种更好的生活。所谓更好的生活, 即是能促使学生更好发展的生活。用著名学者赵汀阳的话说, 这种更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活, 就是对“可能生活”的建构。“人的每一种生活能力都意味着一种可能生活。尽可能去实现各种可能生活就是人的目的论意义上的道德原则, 是幸福生活的一个最基本条件。”

创造新的生活, 是实现自我超越的内涵和标志。对于教师来说, 除了单纯地去引领学生创造生活, 自身更应率先垂范, 注重创新, 善于超越, 竭精殚虑地去创造新的课堂生活。特级教师孙民在小学德育课堂潜心耕耘, 扬生活德育之帆, 走价值引领之路, 是一位创造新生活的名师。不论什么时候进入他的课堂, 都能从中享受到快乐和美。学科专家对他的教学风格概括了六个字, 即:“务实”、“幽默”、“智慧”。孙民老师自身要营造的课堂生活是:“始于快乐, 终于幸福”。他说:“看到自己的学生在生活的课堂里不断成长, 看到他们不断地迸发智慧的火花, 我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感和幸福感。”

大凡优秀教师, 都把课堂生活视为拓展自身“志业”的“精神家园”。所谓“志业”, 是指教师把职业与生命融为一体的追求, 通过引领学生的卓越发展, 而使教师自身的生命意义得以丰富和升华。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得好:“真正令人满意的幸福总是要有更高的目的, 生命感或发挥全部潜能, 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这段话或许是对教师“志业”精神境界的褒奖, 是对教师课堂生活幸福感的最好诠释。

综上所述, 德育课程教学幸福性品质所内含的快乐性、价值性和超越性, 是师生课堂生活中最亮丽的彩虹。德育课程教学要深化发展, 提升教学境界, 一定要追寻生命意义, 让师生享受到源自心灵深处的幸福。

教师用心灵拥抱学生的心灵, 用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师生在心灵相约、情感共振、思维互动、行为搀扶中, 共同分享成长的喜悦, 携手走向真、善、美的境界。

价值性是德育课程教学耀眼的明珠。德育课堂如果仅仅着眼于感性快乐, 而淡化了价值性, 就等于保存了躯壳而去掉了灵魂, 这不能不说是最大的悲哀。价值追求出自人的本性。

上一篇:中小型国有企业经济下一篇:语文课堂呼唤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