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科研人才引进

2024-06-03

高层次科研人才引进(精选十篇)

高层次科研人才引进 篇1

2006年经原国家人事部批准,河南油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人才战略,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主动作为、快速推进”为工作方针,在油田直属的3个科研单位,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物探研究院设立工作分站。截至目前,工作站已累计引进博士后13名,在站博士后5名。2007年以来连续六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一、建立健全制度,保证博士后工作站规范运行

1.建立完善管理组织。成立了博士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油田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副职领导和相关部门与单位的负责人组成,并明确了各部门相关工作职责。每年召开会议,对博士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2.完善引进培养制度。着眼于博士后全过程管理,对博士后进站标准、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以及达到的目标都作了明确规定并抓好落实,有效地把牢博士后的质量关。

3.完善激励制度。通过建立博士后在站期间的评估、奖励机制,对博士后的课题立项、开题报告、出站考核等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对博士后的高水准研究成果和论文进行政策倾斜和奖励资助,激发博士后科研热情,确保了科研成果的含金量。

4.完善量化考核制度。对博士后实行四项考核:进站考核、阶段检查、中期考核、期满出站考核。各阶段针对不同的考核内容,实行量化打分,按分数确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考核结果与博士后薪酬兑现挂钩。

二、以科研项目为依托,促进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

1.充分发挥博士后的科研优势,增强油田的科研活力。在博士后选题方面,油田根据《中国石化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定的中国石化核心技术、专项技术和前沿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等领域,按照油田急需、优势互补、难度适中、周期适宜的原则,重点在勘探地质、开发地质、石油工程等专业领域选择适合博士后的研究课题,重点攻克制约油田发展的关键和瓶颈技术,使博士后工作站成为提高河南油田科技进步水平,催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孵化器”。

2.以科研项目为牵引,提升学科专业水准。鼓励博士后着眼于油田勘探开发的紧迫需要,确立科研课题和研究方向,指导博士后找准科研课题的结合点,真正做到引进一个、影响一批、带动一片。注重以重大科研项目或课题为牵引,将博士后作为课题负责人,用具体工作来调动博士后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中,郝春雷承担的《微生物技术改善原油流动性的研究》课题,通过反复研究、实验,筛选培养出了降粘率高达63.6%的复合降粘菌种和防蜡率高达69.7%的复合防蜡菌种。在赵安4005、赵安泌336等三口油井进行现场试验后,有效降低了原油粘度和产出液表面张力,实现增油395吨。何勇明博士主持的《低孔低渗油藏渗流机理研究及应用》课题研究,针对宝浪油田开发中遇到的渗流问题,首次应用先进的恒速压汞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对储层物性特征、可动流体饱和度及驱油效率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宝浪油田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所产生的根源,通过拟油藏条件的相渗曲线对比研究,提出了“分段启动压力梯度”等新认识和适合宝浪油田提高油相渗透率的“油井解水锁、水井降压增注、缩小井距”综合治理方法、技术措施,该课题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对所有低渗特低渗油藏的开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成果基础数据和方法已被多个内部项目所引用。

3.举办技术讲坛,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苗圃。建站至今,我们分别邀请在站博士后作了28场学术专题报告,开展学术交流12次,培训专业技术骨干2640多人次,有效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博士后工作站成为河南油田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苗圃”,发挥了良好的带动效应。

4.配备博士后助手,拓展人才培养渠道。为每名进站博士后选配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对口、业务能力强、勤学好问、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技术骨干2-5名,作为博士后助手协助在站博士后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博士后确定助手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标准,对其工作及时进行安排、检查、督促,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从而促进博士后助手的尽快成才,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式。

三、加强环境建设,着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1.发挥资源优势,为博士后打造成长平台。充分发挥油田三个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密集、科研设备完善的优势,倾其所能地为博士后提供成才的平台。为保证博士后在站期间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课题方向,以博士后为主组建项目组,工作站和分站、合作流动站分别为博士后选聘博士导师,配备助手,协助处理科研日常工作;提供实验室、工作用车、现代化办公设备等。

2.加大科研投资,为博士后打造支撑平台。近年来,油田投资1000万元增添了科研仪器设备,投入400万元作为科研启动资金,并在资助博士后出版专著、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和联谊活动方面给予特殊政策,为博士后出高水平成果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积极协助在站博士后申请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和省博士后项目资助金,有2位博士后获得省博士后项目资助金,1位博士后获得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3.实施安心工程,为博士后打造服务平台。我们努力改善博士后的生活条件,在油田新建住宅中,选择10套100平方米的单元房作为博士后公寓,并配齐家电、家具及生活用品,安排博士后免费居住;为每位在站博士提供了10-12万元的年薪,并按在职职工同等条件建立各类保险;每年为博士后组织一次健康体检。全力做好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组织、协调及家属随调、子女入学等方面工作,及时了解和解决博士后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博士后全身心地投入科技研究。

四、严格考核制度,保证博士后培养质量

1.严格初审。接到博士后的进站申请后,首先由工作站对其所学专业和特长进行初审;通过初审后,由工作站安排到相关单位、工作分站进行课题结合。

2.进行能力鉴定。经工作分站与博士进行座谈、课题结合,双方达成初步意向的,由工作站组织相关专业专家对博士进行能力鉴定,通过能力鉴定的方可撰写开题报告。

3.做好开题报告两级论证。博士完成开题报告后,即先由工作站分站进行初步论证,再由工作站与流动站组织专家进行最终论证,通过后方能进站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五、加强与院校合作,资源互补,打造产学研培养基地

1.与相关高校签订培养协议。油田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长江大学等8所石油高校签订了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

2.加强博士后的联合培养。充分利用高校的信息优势,工作站定期邀请合作流动站导师来油田参与博士后考核工作,举办学术交流会,在站博士后在研究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及时向合作流动站导师进行请教,或到合作流动站查找相关资料,在实验条件受到限制时,可利用高校实验室开展研究。

高层次科研人才引进 篇2

关于印发《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

学校各单位:

现将学校研究通过的《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2018年7月2日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管理

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支持其开展科研工作,并为其争取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创造条件,根据我校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同时,根据国家相关财经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2016年1月1日以后学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含自培博士研究生)科研启动经费使用的管理。这里的科研启动费是指:高层次人才(含自培博士研究生)来校报到后,学校以项目的形式支持的经费,简称为“人才科研经费”,项目称之为“人才基金项目”。

第二章 人才科研经费的申请与审批

第三条

人才科研经费额度是指引进人才合同中明确的科研启动经费数额。

第四条

引进人才根据开展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应以科研项目的形式向学校科研处提出申请,并填写《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申请书》,明确科研任务与目标,按引进人才合同确定的资助额度提出申请,并分年度编制年度预算。经申请人所在部门签署意见、人事处确认经费额度,提交科研处备案。

科研处备案后为申请人设立人才科研经费单列账户,专款专用。

第三章 人才科研经费的使用期限和支出范围

— 2 — 第五条

人才科研经费实行分年度预算,原则上,使用期限为三年,从经费拨付的当月起向后顺延3年;或按引进合同约定年限完成总预算。

第六条

经费负责人应确保预算的执行进度,当年年度结余经费不能结转到下一年度。经费执行期限结束时,结余经费将交由学校统筹管理。年度经费预算原则上不予调整;确需调整的,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并写出申请,经科研处核实后调整备案。

第七条

人才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按国家基金项目分类文件执行(劳务费除外),主要包括:

(一)设备费:实验室改造费及设备费。

实验室改造费: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对现有实验环境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而发生的费用。包括房屋建筑物建设修缮、实验平台改造、信息网络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

设备费: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以及购置少量的一般设备而发生的费用。

(二)科研活动经费:包括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出版/文献/知识产权事务费及其他业务费。

材料费:用于购买实验材料费、计算机软件设计费、上机费等以及用于科研的资料查询、信息交流等上网费用。

测试化验加工费: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其它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差旅费: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等。

— 3 — 出版/文献/知识产权事务费: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支付的论文版面费、著作出版费、文献检索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其他业务费:包括用于科研所需的会议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办公用品费及设备的零星修理费。

第八条

人才科研经费不得用于课题组人员开支劳务费、个人绩效、餐饮费等与项目无关的其他费用。

第四章 人才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

第九条

人才科研经费的使用应遵循学校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经费负责人负责制,引进人才作为经费负责人对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承担责任,接受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第十条

财务处负责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监督、指导经费负责人按照有关财经法规制度,审计经费使用和管理的审计和监督工作。

第十一条

项目执行期间,经费负责人调离学校或因其他非正常情况不能继续执行时,未使用完的经费由科研处收回交由学校统筹管理,已使用的经费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第十二条

使用人才科研经费涉及政府采购和招投标事项,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使用人才科研经费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等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要求管理。

第十三条

人才科研经费专款专用,不得用于与科研无关的事宜或挪作他用。对于违反管理规定者,停止经费使用并追回部分或全部经费,情节严重者按有关法纪、法规处理。

— 4 — 第五章 人才基金项目的考核监督

第十四条

科研处对人才基金项目及经费使用实施过程监督检查。

科研处在人才基金项目实施中期进行监督检查,督促项目承担人员按申报书计划实施,并在项目实施期满进行考核和评价管理。

第十五条

监督检查及考核内容主要为:

中期检查:是否按承诺开展科研工作,工作进展程度,经费使用情况等。

期末考核:人才基金项目完成过程及目标任务情况。第十六条

监管措施

在中期检查中,对于未按承诺开展工作,或进度缓慢者,责令其整改。对于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以及期末未按承诺完成目标考核指标者,都将终止其经费使用,并将其失信行为通报人事处。

科研处将严肃查处在人才基金项目实施中弄虚作假、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等学术腐败行为。

第十七条

人才基金项目应达到下列目标之一,否则视为未完成目标考核指标。

具体指标为:

1.获得国家级科技项目立项1项,或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1项以上;

2.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项;

3.纵向科研经费到账20万元以上,或横向科研经费到帐30万元以上;

4.发表期刊论文、取得专利、出版学术专著达到下列标

— 5 — 准之一:

(1)发表论文且被收录在SCI第一、二区的论文1篇;(2)发表论文且被SCI收录在三、四区,或在EI期刊发表论文,共计2篇;

(3)发表论文被新华文摘或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篇;(4)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2篇;

注:上述收录均不含会议论文、论文集、增刊、专刊、特刊等。

(5)取得发明专利2项;

(6)主编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不含任何级别教材); 5.科研成果转化到帐金额在30万元以上;

6.艺术、体育等其他类型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考核指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但不低于上述标准。

上述成果同时也计算入其本人科研任务计分。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科研处会同人事处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高校 高层次人才 引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高校之间也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而高校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站稳脚步,就需要不断地扩大其办学规模,并不断提高其办学质量与层次,而这些的主要核心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高校中,高层次人才拥有量,直接决定其综合的实力与竞争力的大小。所以,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校不容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 高层次人才的含义及特征

1.1 高层次人才的含义

高层次人才一般是指取得较高的专业技术职称或是具有较高的学历,在某一领域或者学科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具有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具有创新能力和优良的综合素质,并拥有能被同领域研究人员认可和肯定的成就的人才。

1.2 高层次人才的特点

1.2.1 高层次人才的高职称和高学历

在高校中,职称是对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一个考核,高层次人才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职称,因为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实践研究,通过不断地学习、工作和科研,会积累自身领域的渊博学识和超强的学术能力。而学历则代表人才受教育的程度。高校高层次人才一般具有较高学历,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海外归国人才,他们是学术交流和学术融合的纽带。

1.2.2 高创造性

高校中的高层次人才进行的工作和科研都是复杂、高深的脑力劳动,所以高层次人才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即创造能力强。创造力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也是评定审核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指标。

1.2.3 高流动性

由于经济发展存在地域的差异,而高校一些福利政策不完善,就会出现人才的高流动性。很多人才在面临择业的时候就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或者工作中选择较发达的国家,并且这些人才的流动是呈单向性的。这就大大地造成了高校的人才流失。

2 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现存的问题

高校要根据自身教学、管理和科研岗位的需要进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这有利于学校教师队伍的完善,有利于发展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壮大的有力保证。但在人才引进的这一环节里,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1 人才的引进不符合学科建设发展的要求

在进行人才引进的过程中,有的高校并没有事先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没有以本校的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与长远需要为出发点,而出现短期的行为,使得在实际进行引进的过程中出现因人设岗等问题。并没有对所要进行引进的人才进行层次、素质标准、数量等方面的分析,盲目地引进人才,也会造成所引进人才的研究领域与所从事工作的研究方向存在一定的偏差,不仅使人才没有用武之地,也阻碍了学科的发展,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2.2 人才的引进途径单一

目前高校引进人才的途径,主要是招聘高学历的毕业生或者是从其他的高校直接引进学科的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一些优秀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往往被一些发达国家或者大型企业的优越条件所吸纳,使我国的高校无法真正引进国外高层次的人才。

2.3 重学历而轻能力

现在很多高校对人才招聘工作缺乏一定的标准,使得对人才招聘的信息不够完善和通畅,对应聘者的考察和了解也不够全面和深入,另外还存在着“人情”等人文的因素,这样就会造成在较短的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容易把影评人员的学历、学习和工作经历、职称等作为主要考核人能力的标准,而并没有对其创新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团队精神等相关能力进行一个细致和全面的考评,这就会影响学校整体的师资力量,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2.4 重引进而轻培养

由于对人才的引进是个周期短见效快的过程,对引进人才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做到人尽其才。但是,很多高校却忽略了人才引进后的培养问题。尽管引进的人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才要想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就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来充实和提高自己,而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忽视,很有可能使人才的优势变为劣势。而对于人才本身来说,得不到发展的机会,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得不到提高,很容易引起人才的流失。

3 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措施

3.1 制定人才引进的规划,加强人才引进的针对性

高校人才的引进首先要从自身的世纪出发,结合实际的学科建设、教学与科研的任务和目标,并对已有人才的数量、职务结构、学历水平、年龄分布等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来最终制定出一套可行的人才引进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3.2 建立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高校要建立一个完善、科学和公平的人才评价体系,主要针对人才的高智力性、高创造性等特点,通过现代心理学、决策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相关手段,来对人才的个性、能力水平、综合素质、发展潜能等方面进行测试,并且根据岗位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测评,来获得对人才全面、深入和客观的了解,这样才有助于引进最优秀和最需要的人才,来充分发挥其才能,实现各领域专业人才的最优配置。

3.3 采用多种人才引进方式

现在我国高校引进的人才主要来自于国内高校和科研所,我们要把眼光放远,要重视外籍的人才。树立“人才为我所用”的观念,向全球招揽精英,来提高高校的师资水平。另外,高校人才的引进除了全时长期聘任和短期聘任外,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多样的形式来进行师资共享、项目合作等。可以利用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短期回国、定期讲学等方式,来增加人才引进的灵活性,进而更大程度地实现人才为我所用。

3.4 注重对人才的培养

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之后,还要注重对其的后续培养。新引进的人才虽然具有高学历,高水平,但是高校不能仅仅依靠这些人才的引进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了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为了及时接受最新的思想和技术,学校应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的计划,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师资水平稳步提高,并能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

教师的队伍建设是高校工作的核心,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使高校成为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保障。而人才引进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虽然现阶段,我国高校对高层次人才引进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改进与完善,那么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竞争环境和丰硕的教育科研结果,也将必然会促进学校整体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晶.高校人才引进问题之关键[J].企业研究,2010(5):70—71.

[2]罗耀平,罗亮梅等.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10(12):45—47.

[3]南西渠.关于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误区的探讨[J].新西部,2007(14):100—101.

[4]李晴华.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5(4).

[5]张伟.浅议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J].经济师,2002(9).

作者简介:

高层次科研人才引进 篇4

一、主要成效

1. 技术攻关为多形式服务企业探索了新路。

卓立公司技术人员认为, 由于企业缺乏专家指导, 有的问题看起来简单, 但长期得不到解决, 这次专家服务团面向企业需求, 开展不同形式的项目攻关、技术合作和咨询服务, 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 帮助企业技术研发, 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依托企业实体, 帮助解决经营管理问题, 为企业培养了技术和管理人才, 促进企业对外技术合作;共建服务平台, 采取短期服务、长期协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产学研之间有效互动、互利合作的长效机制, 建立了长期的校企产学研科技合作机制, 为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如焦作市人才中心主任陶钧钊所言:“本次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与企业的结合, 不仅能够使学校的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还能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从而实现了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的有效结合的双赢局面。”

2. 有效搭建了专家与企业交流沟通的桥梁。

本次组织高层次人才进企业服务活动, 无论是高校领导, 还是教授、博士专家, 都有较大的收获和切身的体会, 其最大的收获就是教授、博士有机会走出校门, 走进企业, 走进生产一线, 把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零距离结合, 使知识的价值得到了提升。许多企业家表示, 焦作市人才交流中心组织的这次活动, 使他们不仅认识了许多高层次专家, 了解到相关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 而且还看到了专家们身上潜在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合作资源, 为开展项目技改和合作创造了条件、搭建了桥梁。

3. 积极向企业传播了科学理念。

教授、博士专家们在与企业开展座谈交流时, 积极向企业介绍和推荐了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高科技项目, 帮助企业拓展创新思路和发展空间, 为企业项目技术改造与研发提供服务和帮助。特别是一部分企业对国家鼓励创新的相关政策不够了解或了解不全面, 通过专家咨询服务和指导, 宣传了国家鼓励创新相关政策, 拓宽了企业的视野, 提升了自身创新研发能力。如新立康公司、康达奶业公司虽然研发项目很多, 投入经费也很大, 但有的课题和科研成果并未申报, 通过咨询和指导, 康达奶业公司正在着手课题研究和申报, 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科技创新。

4. 帮助企业解决诸多技术难题。

对企业提出的各类技术难题, 专家们总是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出发, 予以细心研究和精心指导。特别是遇到生产工艺流程、操作层面的问题时, 专家们就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企业技术人员, 能当场解决的小问题, 就当场指导和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 就作详细记录, 以便带回去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后, 提出解决办法。一年来, 先后帮助企业诊断解决技术难题40多个, 正在研究和攻关的27项。有的专家不辞辛劳一连为多家企业解决诸多技术难题, 如河南理工大学的米国发教授在中轴集团服务时, 了解到激冷铸铁凸轮轴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 他在分析确定产生问题的原因后, 及时提出了技术改进方案;在焦作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相关铝合金压铸件有关质量问题后, 他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了工艺优化分析, 提出了工艺改进方案;在天阳铝合金轮毂有限公司了解到新产品的试制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后, 他通过分析, 提出了在合金熔炼工艺、压铸工艺等方面的优化建议以及企业在研发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在与焦作矿山机器有限公司铸钢和铸铁厂合作期间, 认真为企业在新产品研制上提供计算机模拟技术, 帮助企业优化工艺方案, 节约了成本, 提高了效率。以关荣锋教授为首组成的3人团队, 由于企业急需, 一下子承接17项科研项目, 主要包括多晶硅副产品四氯化硅氢化转化效率的研究, 在不降低镁碳砖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减少树脂用量的研究, 丁腈胶乳产品质量稳定性及反应釜清理问题的研究, 油墨合成中树脂中不溶物成分定量简易测定方法研究, 利用氟化物制备多晶硅技术, 锂电池正极材料及系列电池产业化研究, 各种锂电池电解液的配置技术及物理与化学变化规律研究, 多晶硅工艺优化、节能及尾气处理技术等。

5. 促成多项科研项目合作意向。

在开展技术交流过程中, 焦煤集团认为理工大学焦红光教授介绍的水煤脱水、块煤防破碎、阻尼脉动流化床分选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经双方洽谈, 与焦红光教授签订了项目研究合作意向书;理工大学郭雪峰教授在与豫信运输机械有限公司和科瑞生机械有限公司座谈交流时, 对抗磨材料、皮带机用低温金属材料等项目达成了合作攻关意向。市东星炭电极有限公司、制动器股份、中美铝业、平原光电昊华宇航等10多家企业分别与理工大学、焦作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意向;多氟多与理工大学签订了多晶硅、单晶硅、锂电、电解液等项目的研究和举办氟化工人才培养工程的意向。

6. 加大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力

度, 提升企业人力资源部长能力。为全面提升重点企业的设计研发与创新能力, 焦作市人才中心积极发挥职能优势, 仅2010年, 就为企业引进优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900多名, 其中博士98人, 硕士216人, 在及时兑现往年引进人才基金的基础上, 积极督促企业按照《焦作市引进人才暂行办法》落实引进人才所享受的有关优惠政策。同时按照“专业化”“综合化”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培养目标, 先后组织了40多名企业人力资源部长参加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升工程”培训班, 使企业逐步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人才引进、人才培训、考核评价、薪酬分配和激励约束体系和机制。

7. 建立教科研实习基地, 强化重点技术攻关。

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在同心电缆、多氟多、宏达股份、易生元、卓立股份等40多家企业挂牌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通过高校派驻专家教授驻企和硕博师生到公司进行参观实习、生产实践、指导企业进行生产工艺的改进、设计理念的提升以及相关设计知识的培训等活动, 促进校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有效缓解企业发展中缺技术、缺人才、缺信息的突出矛盾, 强化对企业的重点技术攻关,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教授博士回到学校, 又把生产第一线获得的创新思维、市场动态带回课堂和实验室, 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

二、思考与建议

在组织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项目有关服务活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是:少数企业不够重视;有的教授、博士实践经验不足;一些教授、博士等专家的专业不够全;缺乏有力的资金与技术。对此, 特提出如下建议:

1. 进一步加强校企联系, 提升企业科技研发能力。

学校的科研问题应该来自企业、来自生产第一线, 而不是来自书本和文献。学校要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 要建立对外交流科研平台, 及时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进一步与企业建立联系、沟通与长期合作机制和关系, 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和研究基地, 建立研究团队, 对企业的问题进行研究, 这不仅能保证学校科学研究的针对性, 更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和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持。

2. 加大科研投入, 破解技术难题。

在开展项目技术解难题活动中, 最敏感的问题就是经费问题, 如某个项目进行研究时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和一定的经费, 企业在见到效果之前是不愿意投入较大经费的。因此, 建议有关部门对相关项目进行评估后, 对一些可行性强的研究课题, 市财政能给予立项支持, 特别是对前期的研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3. 强化服务意识, 形成长效服务机制。

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 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根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暂行办法》,现就组织实施“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青年千人计划”),制定如下工作细则。

一、“青年千人计划”引进对象和条件

申请“青年千人计划”的人选,须具备以下条件:

1、属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

2、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

3、申报时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

4、引进后全职回国工作;

5、为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对博士在读期间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应届毕业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绩的,可以破格引进。

二、“青年千人计划”申报主体

本项目的申报主体为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含转制科研院所)。

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将引进人才作为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等学术带头人领衔的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进行申报。

三、“青年千人计划”申报评审程序

由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设立平台,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指导下,开展“青年千人计划”申报评审工作。

1、用人单位和海外人才达成引进意向后,按申报通知要求向平台提出申请;

2、平台组织专家进行通讯评审后,分批次组织会议评审,以面谈方式议定拟引进人才名单,并进行公示;根据拟引进人才所在学科领域、能力水平等差异,分类分档提出科研经费补助标准(100-300万元);

3、对公示异议人员,由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组织专家复审;

4、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批准引进人才名单。

四、“青年千人计划”支持措施

1、中央财政给予引进人才每人人民币5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2、中央财政按照批准的引进人才名单和经费补助标准,给予引进人才科研补助经费,一次核定,按进度拨款;

3、引进人才的其他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参照“千人计划”现有政策执行。

五、其他

大力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篇6

据初步统计,我国2009年共引进外国和港澳台专家48万人次,选派近5万名各类人才出国(境)培训,向100名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颁发中国政府“友谊奖”;批准设立36家国家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和示范单位,总数达172家;新设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江阴市场,全国地方市场达到25家;开辟海外专家组织、培训机构合作渠道14家,累计413家。

把握“高端”“紧缺”取向,引进外国专家工作取得新突破。引智部门积极配合“干人计划”,支持用人单位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项目”、干村引智示范项目、“一村一品”引智项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成效凸显。

严格监督管理,出国(境)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高级公务员海外培训、工业企业高级人才培训、高校领导海外培训等重点培训项目有序推进,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境外培训机构重新予以认定,培训质量和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引智机制不断创新,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蓬勃开展,推进依法行政取得新进展,各地引智工作取得新成效。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国家外国专家局完善分类指导实施机制,稳步推进局省(部级、大项目)合作机制,与广东、河南、新疆等15个省区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与内蒙古、宁夏、青海等8个西部省区市签订境外培训专项合作协议。推动构建区域引智协作新模式,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外国专家信息和优秀引智交流共享机制,实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

过去一年,引智工作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20lO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引智工作的“质量和创新年”。引智工作将围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引进四类国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一是在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生命科学、空间海洋地球科学等领域引进一批掌握关键技术的战略科学家和团队,推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在尖端科技领域和前沿科研领域引进一批国际顶尖人才和优秀团队来华工作或开展学术交流,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三是继续做好高校学科创新引智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项目等重点项目,力求突破更多重要关键技术。

四是引进数控机床、深海装备、大型飞机等先进制造业急需的国外人才。为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服务,支持物流配送、营销网络、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

在新的一年,引智工作将更加注重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更加注重提高出国(境)培训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机制创新,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更加注重前瞻性研究,全力做好“十二五”引智事业发展规划,着力优化引智环境,强化优质服务,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引智事业的新发展。

高层次科研人才引进 篇7

科研是学科建设的核心, 代表着学科建设的水平, 两者相互影响和促进。因此, 将科研成果和学科归属相对应, 使得学科规划和管理者能够从学科的视角分析和考察科研状态。

环境艺术科研平台定位于民办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研究。其研究方向分为民办高校环境艺术教育研究和环境艺术研究。民办高校环境艺术教育研究内容包括生源基础、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教学理念及模式、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等。环境艺术研究内容包括环境艺术本质、地域环境文化、环境艺术风格、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工程等。

二、高层次、青年化、开放式设计创新与实践科研平台构建研究

将理论知识与现实应用有机结合。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与教学中“输入”与“输出”的丰富与完善。让理论与技能的结合变得切合实际, 所研究的环境艺术理论要贴迈艺术实践。

1、环境艺术科研平台队伍建设与保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 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全面协调发展, 大力提升分院科研创新能力。有目的有意识地将众多相关学科的最高水平人才聚集起来, 形成强有力的科研组织。平台向国内外高等院校相关学科开放, 实行合理配置的共享模式。环境艺术实践与创新科研平台实行学术带头人负责制。在学校指导下, 实行以研究室为主的院室两级管理。根据自己的科研发展战略目标, 有意识地选定、吸引和凝聚一批高水平的海内外核心人才, 以此为基础组建起具有高层次、青年化、开放式的科研团体。人员按流动机制运行, 专职管理人员大于2人。由平台学术带头人与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按照自由组合、学校支持的原则组织起来。

研究人员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 固定人员编制不低于参加研究工作人员的二分之一, 全部采用聘用制;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员大于50%, 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大于70%;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年龄在40岁以下的研究人员大于15%;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学术思想活跃, 研究成果显著, 骨干研究人员融合好, 形成优秀的研究团队。

2、环境艺术科研平台教学模式转建方案

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等等, 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从接受式教育转变为创新式教育, 使学生的培养由“知识再现型”转变为“知识发现型”, 使学习过程由“适应型”变为“创新型”, 让学生由“知识旁观者”变为“知识参与者”。

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 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 倡导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其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 把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相结合, 通过规范课程教学要素, 引导学生以研究创新的态度对待书本知识和教学模式, 深化实践教学环节,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要创建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必须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中去, 形成“以素质教育为主, 强调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以及基本技能并重”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研究型教学强调将研究型教学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的6个要素上, 即采用与研究型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教材体系、授课方式、讨论方式、作业类型、实践训练和考核方式。通过课程的教学和建设, 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扎实基本知识, 培养基本能力, 锻炼基本技能。通过教学方法的探索、教学形式的转化、教学内容的更新, 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启发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新的教学过程, 只有在这样一种教学理念下, 才能去推进研究型教学的探索。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民办高校环境艺术教育必须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按照“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从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观点出发, 充分发挥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优势, 推进教学管理改革。遵循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规律, 实行全面选课弹性学分制, 创新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机制, 制订个性化的指导性教学计划, 以灵活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 鼓励学生在自主完成大学学业的过程中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品质。

民办高校环境艺术实践与创新科研平台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 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创设良好环境和条件。一是及时将一批学科前沿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把科研成果、学科动态融入教学, 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计划。二是加大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力度, 有重点、有计划建设一批公共 (专业) 基础实验教学实验中心、教学急需及新开设本科专业教学实验室, 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是深入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建立能吸纳大学生参加和独立进行科技创新、创业设计活动的大学生创业中心, 完善管理办法, 鼓励并资助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 积极申报各级奖励, 提升校园文化科技含量和水平。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 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应当包括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热心于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而且, 在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要求中, 除了教学和科研外, 要突出指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 我们应该有目标地在世界范围内招聘和自己培养优秀的人才, 只有拥有创新性教师, 才有可能培养出富于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三、结论

民办高校环境艺术科研平台应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 理顺研究思路, 强化科研项目的研究深度, 提高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 充分发挥高校人文学科基础研究的优势, 瞄准学科前沿, 增强创新意识, 力争产出突破性重大成果。开展创新式教育, 营造开放的、国际化的育人环境, 以高层次、青年化和开放化的发展模式建设科研平台。培养创新设计与艺术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技术型高级设计人才。

摘要:在21世纪应用技术型人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下, 设计艺术教育需与国策、市场需求及经济发展充分结合起来, 摆正设计教育的位置。民办高校环境艺术教育研究应以高层次、青年化和开放化的发展模式建设科研平台。培养创新设计与艺术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技术型高级设计人才。文章从环境艺术专业研究与实践角度出发, 探讨了关于环境艺术科研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队伍建设及教学模式的转换等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科研平台,创新建设

参考文献

[1]易丽丽, 科研平台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西藏: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 篇8

近日, 西藏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 (试行) 》, 这是西藏自治区首次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政策。

《办法》明确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基本条件、引进方式、优惠政策和工作责任等。拓宽高层次人才界定范围。把引进高层次人才分为四个层次, 在“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万人计划”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之外, 把博士研究生、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民族传统文化、语言翻译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也列入高层次人才范围。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 既明确了以调入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 还提出了创新创业、柔性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分别给予引进第一、二、三、四层次人才200 万元、100 万元、50 万元、10 万元的科研补助经费, 以及80 万元、50 万元、30 万元、12 万元的一次性补助。从薪酬待遇、职务待遇、住房政策、家属安置、创办企业、职务评聘和奖励政策等方面给予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措施。

高层次科研人才引进 篇9

关键词:生命科学,科研平台,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培养

课堂和实践教学是高校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堂内实践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今生命科学学科发展的需求, 实践教学改革, 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为目的的实践性教学。科研平台将实践教学与科研探索思维培养相结合、实践课程与科研创新氛围相融合,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其综合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人才。本文分析了医学院校生命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面临的问题, 针对生命科学领域人才培养目标, 以依托我院的省级工程中心及省重点实验室为实践基地, 依托自身的优势和条件改革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研研究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四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本科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1.缓解生产实践基地紧张的现状。医学院校生命科学专业如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类本科学生实习实践场所选择相对受限, 附属医院和众多的教学医院重点针对临床医学或医学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实践, 很多临近的生物、制药企业出于对经济利益、技术保密等因素的考虑, 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参观和生产实践。这一现象致使学生不能直接接触生产实践等方面的教育, 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并且简单的一日参观实践并未对理论教学起到促进的作用, 在以往的生产参观实习模式中, 带队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而所参观企业的讲解教师仅注重现场走马观花式讲解, 缺乏较强的责任感, 理论与实践脱节, 知识的扩展和创新大多被忽视。校企合作的工程技术中心及省重点实验室可承担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实践学习的功能, 例如提供研究性实验平台, 参与合作企业研发项目, 辅助大型仪器的测试管理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实践基地少的压力。

2.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科研平台直接吸收本科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组, 通过指导学生完成部分科学实验, 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及校企合作的工程技术中心可以直接参与课题组已经开展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生产阶段的工作,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直接进入科研工作和生产管理第一线, 使所学的医学与生命科学的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对在研项目的参与, 将医学教学和生物技术等课程模式进一步优化。高校教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外, 还承担着各级科研工作。吸引一些本科生参加课题的申报工作, 指导学生积极认真填写各种科研课题标书, 对于课题当中一些基本实验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 独立进行一些实验设计, 确定研究方案, 检测并初步分析。学生通过参加课题申报、亲自参与实验设计等环节, 其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高。

3.理论和实践与时俱进。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科, 是目前最具活力及更新最快的学科之一。但生命科学教学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这也为生命科学专业毕业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 在医学院校生命科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前沿学科知识且参与最新的科研项目是一种教学改革形式。通过向学生开放工程中心研发团队的各种高层次的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形式, 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培养科学素质。这样, 对于今后有兴趣从事科研工作考取研究生的学生, 与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兴趣结合, 极大程度调动了科研思维的积极主动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其选择研究生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盲目性。原有的实验课程旨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而忽略创新能力,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学质量难以显现。科研平台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 可以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通过精简传统实验课程而开设研究性实验,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而且学生既可以了解教师科研活动信息及主要研究方向, 又能够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本科学生在科研平台上学习大中型仪器如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镜、发酵设备等的使用维护方法, 了解到前沿技能和精密仪器的知识。同时弥补了课堂教学时数有限而难以了解前言学科情况, 在科研平台开设研究性实验内容, 达到将多门理论课程和实验课有效整合, 也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主要目标之一。

二、促进高层次科研平台的建设

1.完善高层次科研平台的建设。我校正在朝着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大学的宏伟目标努力, 高等学校实验室特别是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不仅是开展科学研究创新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更是承担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 虽然高层次科研平台以高校科研人员及研究生为主要科研团队, 但是本科生在实践实习的过程中, 同样起到了促进省级的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和完善的作用, 在高校教育创新改革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每年在此进行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的本科生在实践的同时, 以第一作者或者参与了学术论文的发表工作, 也争取到多项国家级本科生创新科研探索项目、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和研究生创新项目, 并取得了大学生挑战杯等实践成果奖。同时本科学生学术论文的发表也作为我院考核科研平台任务的一项基本指标。将科研平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第一时间引用到教学过程中, 实践教学成果促进了科研平台的发展。

2.为科研平台的合作企业输送人才。通过与生物制药、医用耗材等多家生产企业的产学研平台项目的合作, 联合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研究或设计工作, 将学生纳入科研团队管理,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为本科学生今后走上实践工作岗位或进一步学习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四年来为科研平台的合作企业如华隆生物公司、河南博济光明医药公司等生物制药企业输送共计二十余名本科毕业生, 毕业实习是促进学生将已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实践并转化为技能或技巧的过程, 他们在进入企业后很快融入生产及管理的角色, 进一步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学生表现出优秀的科研素养, 这与在高层次科研平台进行实践实习的学习阶段密不可分。

三、结语

通过四年的实践, 表明依托高水平科研平台进行教学实践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缓解了医学院校生命科学专业实践基地欠缺的劣势, 促进和加强了科研平台在本科实践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今后以此经验为基础, 不要局限于生命科学专业, 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实践紧密整合, 促进基础医学专业的实践, 实现临床医学的综合发展;更加丰富了实践教学与科研平台结合, 优势互补, 完善实践教学, 促进科研平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大明, 秦钢年, 杨春兰等, 提高实验教学人才培养功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6) .

[2]陈红丽, 高建辉, 刘涌涛, 依托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初探[J].大学教育, 2012, (1) .

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篇10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1. 建立高校合作联盟, 多种渠道引进人才。

2013年, 焦作市人才交流中心在组织用人单位外出引进人才的基础上, 还积极与国内重点院校加强沟通合作, 提高人才引进的质量。先后与天津、西安、武汉、大连、兰州、郑州、新乡等60多所高校签订合作联盟。在毕业生就业与推荐、现场交流与网络招聘、信息发布与资源共享、教授专家开展项目对接与产学研合作、天纵英才网与高校就业网互联互通等方面进行密切合作, 通过联盟合作这个平台, 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 大量引进焦作市经济转型示范市急需紧缺的人才。

2. 积极与中科院专家结合, 多形式引进人才和项目。

一是去年12月份, 邀请了中科院院士、中国光通信领域著名专家简水生一行, 就开展“智能光纤传感技术的行车控制系统”项目来焦作市进行考察。随后, 市领导和局领导又两次带领市人才交流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和有关局委赴北京交通大学, 与简院士就项目试验、项目效益、项目合作、科技咨询等相关事宜进行洽谈。若智能光纤传感技术的行车控制系统在我市试验成功并批量生产, 必将促使我市产生一个从无到有的新兴产业, 并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我市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将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二是在市领导和局领导带领下, 市人才交流中心积极与中科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的专家洽谈, 并签订了“关于支持LTE的保密通信智慧网试点”“高效就业渠道新一代交互式信息网络研究”两个项目合作协议。目前这两个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中。

3. 海外人才焦作行, 突破引才的瓶颈。

一年举办两次海外人才焦作行活动, 在焦作市历史上还是首次。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等11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46位高层次人才, 其中有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的专家学者, 专业涵盖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云计算、互联网、医疗器械、金融等多个领域。通过对接和洽谈, 达成合作意向12项, 帮助解决技术难题15个。其中现场签订了“保密通信智慧网试点项目”“无电解质燃料电池和高功率密度大功率聚光太阳能电池项目”“高效就业渠道新一代交互式信息网络研究”等合作协议, 还在焦作市成立了国际华人科技企业协会焦作联络处。

4. 联合打造留创园, 搭建海外人才创业平台。

2013年12月, 焦作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在焦作新区正式挂牌成立。焦作市政府副市长贾书君、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省外国专家局局长、党组书记郭成全共同为创业园揭牌。焦作留学人员创业园是由市人社局和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建的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 是焦作市市委、市政府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焦创新创业而设立的新型现代化科技园区, 是焦作市首个针对海外留学人员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创业示范园。园区是集企业孵化、产业培育、功能园区建设、科技人才培养等职能为一体, 以新材料新能源、数码设备、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为发展方向, 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搭建的广阔创业平台。在市人社局的领导下, 市人才中心通过留学人员创业园及时为留学生及创业团队提供人才政策宣传、人才资金及项目申请、人才入户等配套服务, 力求以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辐射吸引更多优秀海外人才和项目入驻留创园。

二、主要问题

当前, 焦作市在人才引进工作中,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

据统计, 每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大多为硕士, 博士很少, 还大都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 大中型企业只有很少一部分, 如2013年底焦作市几家医院院长带队先后到武汉、成都等地招聘人才, 只招聘了几名硕士毕业生, 效果不很理想。

2. 企业引才的规模不大、积极性不高。

调研发现, 许多企业缺乏高层次项目研发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 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产品升级换代。但每年组织到全国各高校引才的企业就那么几家, 而且部分企业缺乏引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主要是待遇不好, 怕引不来人, 既是引来了, 又怕留不住。

3. 人才环境有待优化。

从长远的眼光看, 高端人才最看重的是事业发展的平台和环境,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平台载体发挥作用。但从我市情况看, 承载国内外领军人才的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偏少, 缺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国内知名企业在焦作成立的研发中心及高端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 不利于人才聚集。

4. 人才引进的力度和方式还还有待改善。

如人才引进作为科室的一项日常业务, 平时忙于临时性业务, 缺乏专门人员、专门精力来抓这项工作。在人才引进方式上, 由于受资金、人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每年在宣传力度、组织形式上还需加强。

三、对策及建议

为大力实施“焦作英才588计划”, 实现2014年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新突破, 现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 成立专门服务机构。

建立由市人社局牵头, 有关局委和人社局有关科室、部门组成的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办公室, 建立焦作市高层次人才引进一站式服务中心, 设立专门服务窗口, 创新服务流程、配齐配强专职工作力量 (包括服务专员) , 确保职责、人员、经费“三到位”。

2. 构建引才服务平台。

建议尽快规划论证, 建设焦作市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园区、大学毕业生创业园、高层次人才公寓等。特别是人才公寓建设, 用人单位积极性和呼声很高, 建议尽快规划建设, 以填补焦作市的空白。

3. 夯实引才基础。

要紧紧围绕我市经济转型这个战略和“十大建设”, 组织人员开展大规模调研活动。要摸清家底, 面向全市公开征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 特别是本土人才在外地工作学习的摸底登记, 分别筹建全市国内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

4. 广泛发布引才信息。

要充分利用人社专版和网站, 大力宣传人才政策和典型。每半年在国家级新闻媒体和各大网站发布焦作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 在全国范围内吸引高层次紧缺人才。

5. 走出去招聘人才。

充分利用我市与全国40多所重点高校建立的引才联盟优势, 分期分批组织相关单位赴西安、武汉、重庆、西北、东北等高校密集地区或人才市场引进高层次人才。

6. 请进来举办活动。

拟于今年7月份举办焦作市第三届海外英才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活动, 以招聘、聘用、合作等方式, 邀请30名左右海外高端人才或团队来我市进行项目合作和技术服务。

7. 启动企业人才引才工作。

根据《焦作市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精神, 积极鼓励和引导市属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 先试点, 后推开。

8. 筹建海外人才联络站。

与省留学生服务中心结合, 拟在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建立我市海外人才引进工作联络站, 借助海外社团组织对外发布需求信息, 加强与海外专业社团保持常态性的联系和引进工作。

9. 借助猎头公司引进人才。

要与北京、上海、天津、武汉、西安等人才集聚地的人才猎头公司建立联系, 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帮助用人单位引进高端人才和项目。

1 0. 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窗口。

要与国家区域性人才市场、有关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联系, 有针对性地成立焦作市引进高端人才窗口或办事处, 帮助用人单位引进人才。

1 1. 设立专家院士“假日工作室”。

在全市选择50家重点企事业单位, 邀请两院院士、海内外专家利用节假日来焦开展项目指导、难题攻关和人才带培等。

1 2. 充分发挥“伯乐”作用。

上一篇: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下一篇:富力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