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方法运用

2024-06-29

数学教学方法运用(精选十篇)

数学教学方法运用 篇1

新世纪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并进入了健康发展轨道,公立学校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追求升学率成了公、私两种类型学校的主流,升学率是他们办学辉煌的灵魂、生命线,成为学生乃至学校与学校之间评价优劣的唯一标准。

有些私立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招考选拔优秀学生,将其班级美其名曰:奥赛班、磨尖班、重点班、实验班、英才班、励志班,没有普通班、平衡班之称。数学是那些班选拔时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科目。在数学考题中,偏题、怪题、奥赛题等不尽其数,以此来打赢优等生源之战。

二、数学考试在农村

我所处地区的部分乡村,公立学校生源稀少,教师积极性不高,农村学生纷纷去私立学校、去县城学校。数学学科没有辅导班,学生也不买辅导教材,数学考试除了期中、期末,啥都没有,有时期中、期末也不考。农村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没有实现,更谈不上普及,所以许多资源不能共享,使数学学科教育发展缓慢。

三、数学考试在国内国际

2001年,李岚清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深刻指出:“目前的考试评价制度,成为了扭曲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不仅把高中教育,甚至把初中、小学教育也导入应试教育的轨道,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关注较多的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解题技巧,而对于创造力、情感态度、个性发展等因素关注较少,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是笔试,这不能反映其全面发展状况。所以,积极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实验的根本保证。

数学考试有评价功能,恰当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长期以来,由于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评价被严重扭曲为考试成绩打分、排序、甄别与选拔。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在建立评价体系时,教师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其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多鼓励、多肯定。比如一位学生在数学考试中,试卷满分为100分,他考了90分,只有一道10分的难题不会做,说明该学生的思维不够成熟。而另一位学生考了78分,难题做得好,只是计算不仔细,出现了许多不应该的计算错误。教师就要针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一个要培养综合推理能力,另一个要培养细心计算的心理品质。两种学生都值得肯定和鼓励,这也就是数学教学中两大亮点:计算与思维。

在国际上,评价功能和评价技术都有了本质的变革,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倡导新的教育理念,改变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改变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重建学生文化,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要为学生生动、活泼、有个性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四、数学考试中的积累

对数学考试这种评价方式,教师要注意评价内容要多元,既要注重学生的数学成绩,又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考试前,教师要注重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在考试后,要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创造力。分数高低不能成为评价学校、班级、教师、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数学考试要杜绝偏题、怪题、繁题,不能将学生的成绩排队公布。只要让每个学生自己知道自己的分数,公开优秀学生的个数和最高分就可以了。

在数学考试前,教师必须把握好试题在教学内容之内,以及试题的难易程度,等等,以便把握好考试时间。一般的,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自编题测验的时间应该比卷面规定的时间至少要缩短十到十五分钟,这样,学生才能养成把握考试时间的习惯,日后参加月考、期中、期末、中考、高考这样的大型考试,就会觉得时间宽裕,不会出现过于紧张的情况,能更好地发挥水平。

在数学考试中,学生在答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书写、作图、计算心理、独立性、依赖性、真实性、完整性、综合推理能力、自我创新精神、自我承受能力、勇于探索精神都是需要我们好好把握的。在美国的南卡·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教授格莱德以档案的形式,把学生分数装入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并分类型,作为一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值得我们借鉴。

在数学考试后,答案张贴要及时、清晰,满足求知欲望旺盛的学生,提高学生对难题的兴趣,让他们回忆、反思做题过程,从心灵深处总结自我,提高学习效率。

批改试卷一定要用红笔,不能马虎,学生对教师的批改痕迹非常重视,批改时一定要清楚、仔细,并写下鼓励、激励和鞭策的语言。在试卷讲评时,一定要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拓展题型、多变多讲、融会贯通。师生都应做好心得笔记,教师做好心得笔记反馈于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做好心得笔记反馈于数学学习中。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探究,使经验、资源共享,能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使知识迁移的能力得以加强。讲题时,多注重实践型和开放型两种题型,启迪学生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自己命题考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的重要方法。自己命题有针对性、适度性和可持续性,也可组织学生自编数学题,互做、互改、互相交流,并多举办数学手抄报,写数学日记,写数学小论文等活动。

如何运用高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篇2

课堂导入要灵活

1.新旧知识相链接导入

数学教材的编制是从易到难、由简入深进行的,前期学习的知识是后期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可以找出旧知识与新知识相关联的部分,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出新知识。如,在进行“有余数除法”的学习时,可以先让同学们做“整数除法”的复习,然后通过增加被除数的数量,引入“有余数除法”的学习。

2.实物和多媒体相结合导入

在进行一些较抽象知识的讲解时,可以采用实物和多媒体相结合的导入方法。通过对多媒体仪器中形象生动图片的观赏,再在现实生活中动手找出与图片内容相呼应的事物,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具体认识,能够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

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教学方法要灵活

1.善于留悬念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适时适地地设置悬念,以悬念来激发学生对答案的追求,对新知识的学习。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设疑,如,在教授“年、月、日”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某同学今年已经12岁了,但是他真正的生日只过了3个,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比较好奇,就会竞相猜测,这时候,悬念已经在心理上产生了,老师如果再说一句“学完今天的课程你就会知道”,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实际生活联系教材知识设疑,如,在进行“圆的知识”的学习时,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平常乘坐的交通工具的轮子都是圆形的,那么,为什么不设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的呢?以此来吸引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2.鼓励学生进行猜想

猜想就是运用现有知识对未知知识进行的一种推断,猜想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有很大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进行猜想。首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猜想,在讲解新知识之前,教师根据所学基础创造一些与此相矛盾的情况让学生在猜想中对新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其次,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猜想,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激起他们猜想的欲望,让他们利用生活和学习经验合理进行猜想;最后,对于学生的猜想教师要善于帮助他们进行验证,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只有验证这种猜想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更积极地进行猜想。

教学细节上的注意事项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教学

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 一般数学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项颇难的科目,而良好而又高效的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接下来小编就给你举例说明

课堂导入要灵活

1.新旧知识相链接导入

数学教材的编制是从易到难、由简入深进行的,前期学习的知识是后期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可以找出旧知识与新知识相关联的部分,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出新知识。如,在进行“有余数除法”的学习时,可以先让同学们做“整数除法”的复习,然后通过增加被除数的数量,引入“有余数除法”的学习。

2.实物和多媒体相结合导入

在进行一些较抽象知识的讲解时,可以采用实物和多媒体相结合的导入方法。通过对多媒体仪器中形象生动图片的观赏,再在现实生活中动手找出与图片内容相呼应的事物,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具体认识,能够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

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教学方法要灵活

1.善于留悬念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适时适地地设置悬念,以悬念来激发学生对答案的追求,对新知识的学习。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设疑,如,在教授“年、月、日”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某同学今年已经12岁了,但是他真正的生日只过了3个,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比较好奇,就会竞相猜测,这时候,悬念已经在心理上产生了,老师如果再说一句“学完今天的课程你就会知道”,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实际生活联系教材知识设疑,如,在进行“圆的知识”的学习时,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平常乘坐的交通工具的轮子都是圆形的,那么,为什么不设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的呢?以此来吸引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2.鼓励学生进行猜想

巧妙运用数学策略 优化数学教学 篇3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运用数学策略,优化数学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切实体现“四化”要求

1、教学观念现代化——强调学生参与

要使教学观念现代化,我认为教师应做到四个“转化”——即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由传授知识转化为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由全班划一的教学目标转化为保底不封顶的分层教学目标;由封闭性练习为主转化为开闭统一的多功能练习。

2、课堂教学目标化——注重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步骤和环节的设计都要围绕目标展开。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以学生实际出发,努力将目标定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着眼于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个性、技能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提出课堂教学的整体目标是:①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②训练学生技能与基本的操作和实践能力;③发展智力;④塑造和谐人格,尤其重视学生创造性品质和个性培养。

3、获取知识过程化——突出思维训练

要重视学习过程,就要把教学的过程充分展开。这里的关键是,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的侧重点:概念教学,重在抽象、概括;法则教学,重在明算理;公式教学,重在推导;应用题教学,重在思路训练。

4、训练方法科学化——讲究练习实效

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训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此,要把握好:①递进性。教师可结合具体内容,分阶段进行,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不断深化,逐步提高要求。②实效性。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训练量,以取得尽可能好的训练效果。③教育性。习题的设计编排要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④针对性。如为引入新课设计知识衔接题;为纠正差错,设计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设计开放题等等,从而实现训练目标。

二、努力树立“四个”意识

1、参与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合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由接受型的静态学习提高到参与型的动态探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主人。要贯彻“教是为了学”的指导思想,变“教师要教什么”为“学生想学什么”。

2、自主的意识。教育改期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人。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发扬民主,鼓励探讨,诱导质疑,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制订合理的学习策略,选择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独立地、策略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竞争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注意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竞争策略的激励作用,使竞争与合作相结合,在提倡个人竞争的同时,强调合作竞争,增强学生的整体意识与协作精神。

4、创新的意识。为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质疑问难,寻求结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和顺向思维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三、强力推行“四项”评价

优化课堂教学评价应该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着力在评价策略上优化,使课堂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1、形成性评价——教学高效度

形成性评价注重的不只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如何,而是认知形成的全过程。充分运用形成性评价,能及时了解教学进程中学生学习情况,暴露存在的疑难点、模糊点和错漏处,从而有效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2、自我性评价——反馈多角度

由于自我评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自我评价,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能形成自我反馈机制,正确的得到强化,错误的及时加纠正。改变了那种单纯依靠他人评价的状况,拓宽了反馈渠道。

3、鼓励性评价——效益大幅度

课堂教学中,要大力推行鼓励性评价,把握好鼓励性评价的时机:①多鼓励学生思考发问,在发问中鼓励;②多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在创造中鼓励;③多鼓励学生探究问题,在挫折中鼓励。从而建立“表现—鼓励—成功——愉悦”的良性循环的教学机制。

4、个性内差异性评价——发展加速度

数学教学方法运用 篇4

一、数学软件为师生提供新的教与学的工具,丰富教与学的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知识内容的特征决定了教师无论用什么模式来教,学生无论用什么方法来学,他们都要作图和计算,这些操作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并且这些操作本身对达到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因此教师应选择一个好的软件,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由计算机代替师生完成这些工作,把软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工具,使师生从繁重的机械性的操作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效。“超级画板”正适应了这一需要,它的广泛应用为课堂教学承担了许多机械的繁重的任务,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次函数的作图,采用的是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二次函数的特征决定了这项工作的繁重性,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作图方法,作出一个标准的图像学生大约需要2分钟,而“几何画板”画图只要输入表达式就能得到图像。这样在研究函数图像时,利用它可以使学生赢得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图像或进行与图像有关的探究性活动。“几何画板”进入课堂,并初步将其技术上的优势与资源转化为教学的优势,使许多教学环节更方便快捷,真正实现让学生把精力投入到现实有效的探究性活动中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应用数学软件真切展示丰富多采的教学情境,为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

《数学课程标准》在描述目标时用了许多“经历”、“体验”、“感受”等字眼,但传统数学知识不像物理、化学那样能够形象地用实验来演示。“超级画板”的引入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有效的学习手段,而且让学生“看到”数学中的变化过程、规律或本质,感受到数学知识存在于情境之中。应用“几何画板”,学生在自己的操作中能实现多种教学目标。在探索正方体的截面时,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是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矩形都很好理解,而截面是五边形或六边形的情况就很难想象,过去借助切萝卜或橡皮泥来辅助理解,但很难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用“几何画板”模拟截割过程,通过演示可以让学生感受截割的过程。又如在做“转盘游戏”时,如果转盘制作得不好,就会影响游戏的公平性,而且需要转动很多次,才能估计出结果,这样会带来很多不便。而用“超级画板”教师可制作一个能随机停止的转盘,模拟转盘的转动,还可以在编辑框中显示转盘转动的次数,并将相关数据统计成表格,试验与统计一起完成。通过尝试发现,充分发挥“超级画板”的优势,进行丰富的数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应用数学软件丰富想象,启迪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是靠灌输,而是要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积极探究、主动思考、亲身经历而获得。初中生的思维特征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而抽象思维的培养需要借助直观表象的支持,所以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充满运动变化而富有探究性的活动中体会数学思维过程,从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如研究四边形四边中点连成的图形时,在“几何画板”上拖动,学生很容易观察出中点组成的四边形形状与原四边形对角线的关系,既能直观感知又能引发思考,在丰富的数学变化中思考其中不变的本质,提升思维能力。在截几何体时,借助“超级画板”可直观获得空间想象,使学生空间想象力得到提升。在研究做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体时,教师借助“超级画板”不仅可以做长方体变化的动画,而且可以由数据直接产生一个图像,帮助学生理解正方形边长x与体积V之间变化的规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感知数学变化中不变的关系,加深对函数的理解,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课堂上,学生就会在画板所架设的思维阶梯上攻坚克难,一步一步得到提高。

四、发挥数学软件优势,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环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超级画板”和“几何画板”的应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数学软件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应用“超级画板”的过程中老师的备课方法、授课方式、教学的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利用“超级画板”制作课件进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网络式教学时,就充分显现出新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随之而来的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借助于“超级画板”解决问题,使自身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新的环境使学生不可能再等待老师的讲解,而会主动地研究与合作交流。通过“超级画板”的使用,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方式更加丰富了,如在网络和“Z+Z”平台支持下进行“24点”游戏比赛,学生更容易体会到数学的有趣与实用,激发兴趣。因此教师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自主参与的情境,由以前老师“讲数学”的单一模式变为现在师生“做数学”的双向互动。角色的转换使得数学课堂不再沉闷,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既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体味“做”数学的乐趣。这样,可为学生提供现场操作的机会,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借助新技术手段从事有效的数学学习,用更为丰富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方法运用 篇5

6月5日,本人于八年五班以《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函数问题》为题授课,将自《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函数相关问题的实践研究》被确立为晋江市第三批小课题以来的实践研究情况作汇报教学。

课题自立项以来,本人积极学习有关数学思想方法在函数教学中的应用文章,以理论带动实践,学习前人的优秀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提高自我教学水平。

本课是基于学生已学习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的《函数及其图象》一章、围绕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问题中常见的几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进行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一些常见函数问题的解题和归纳,提升学生对其中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认识,从而在高一级的层次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对函数问题解决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能力。

本课以一个例题和一个练习的解决和归纳为线索开展教学,小结时总结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和本节课题目所应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最后以四个各地市的`中考题目作为作业(其中两个常规题、一个稍难的小综合题目和一个大综合的压轴题)。

教学后的反馈教研中,得到本组同事的积极响应,大家围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函数相关问题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结合本课的具体实际发表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总结与反思如下三点:

一、选择例题典型,知识点全面又不复杂,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选用例题典型,其题型经常出现在中档解答题中,又常分散成小题于填空和选择中。两个题目一脉相承,又有常见的变式和提升,对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应该起到巩固作用。尤其是作业的设计,既有基础题,又有中档题和压轴题,层层提高,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能引导逐步适应中考选拔的要求。

二、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对题目的辨析层层深入,但细致入微是否有助教学

本节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几乎对题目中所涵盖的每个知识点及其解法都通过和学生的互动,行细致的辨析,让学生非常清晰地了解问题解决的来龙去脉,并作归纳性的板书。同事意见是如此授课可能导致花费一定的时间在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上,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建议对学生的良性反馈作适当的忽略,以将时间用在处理学生反馈欠佳的节点,以提高他们对该部分问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三、本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偏多,导致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理想。

本节课教师授课时,基于认为学生已对本章日常学习有一定的练习和熟悉,主要想在归纳方面帮助学生作一定程度的提升,导致授课时大部分以问答的形式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事建议以学生根据自己思路完成解题,教师再引领归纳提升,以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率(也是数学兴趣由来之一)。这是个值得学习的建议,将在后续教学中(作业讲评)加以尝试,以辨析两者的优势。

数学教学方法运用 篇6

(1)方程思想:众所周知,方程思想是初等代数思想方法的主体,应用十分广泛,可谓数学大厦基石之一,在众多的数学思想中显得十分重要。所谓方程思想,主要是指建立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教材中大量出现这种思想方法,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求函数解析式,利用根的判别式、根于系数关系求字母系数的值等。教学时,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现等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如讲“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时,可启发学生去发现确定解析式的关键是求出各项系数,可把他们看成三个“未知量”,告诉学生利用方程思想来解决,那学生就会自觉的去找三个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在这里如果单讲解题步骤,就会显得呆板、僵硬,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渗透其他与方程思想有密切关系的数学思想,诸如换元,消元,降次,函数,化归,整体,分类等思想,这样可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2)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即根据教学对象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归入一类,把具有不同属性的归入另一类。分类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如果对学过的知识恰当地进行分类,就可以使大量纷繁的知识具有条理性。例如,对三角形全等识别方法的探索,教材中的思考题: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个部分(边或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同时,教材中对处理几种识别方法时也采用分类讨论,由简到繁,一步步得出,教学时要让学生体验这种思想方法。

(3)数形结合思想:数和式是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图形和图像是问题的具体和直观的反映。华罗庚先生说得好:“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这句话阐明了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意义。初中代数教材列方程解应用题所选例题多数采用了图示法,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和具体性,引导学生从图形上发现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学生掌握了这一思想要比掌握一个公式或一种具体方法更有价值,对解决问题更具有指导意义。再如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自制圆形纸板,进行运动实验,让学生首先从形的角度认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然后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两圆的位置关系反映到数上有何特征。这种借助于形通过数的运算推理研究问题的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渗透;这样不仅可提高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数形转换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4)整体思想:整体思想在初中教材中体现突出,如在实数运算中,常把数字与前面的“+,-”符号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处理;又如用字母表示数就充分体现了整体思想,即一个字母不仅代表一个数,而且能代表一系列的数或由许多字母构成的式子等;再如整式运算中往往可以把某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来处理,如:(a+b+c)*2=[(a+b)+c]*2视(a+b)为一个整体展开等等,这些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解题效率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5)化归思想:化归思想是数学思想方法体系主梁之一。在实数的运算、解方程(组)、多边形的内角和、几何证明等等的教学中都有让学生对化归思想方法的认识,学生有意无意接受到了化归思想。如已知(x+y)2 =11, xy=1求x2+y2的值,显然直接代入无法求解,若先把所求的式子化归到有已知形式的式子(x+y)2-2xy,则易得:原式=9;又如“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通过分解多边形为三角形来解决,这都是化归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体现。再如解方程(组)通过“消元”、“降次”最后求出方程(组)的解等也体现了化归思想;化归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化归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最终目的是将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来解。实现新问题向旧问题的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转化、未知问题向已知问题转化、抽象问题向具体问题转化等。如在加法的基础上,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化归出减法法则,使加、减法统一起来,得到了代数和的概念;在乘法的基础上,利用倒数的概念,化归出除法法则,使互逆的两种运算得到统一。又如,对等腰梯形有关性质的探索,除了教材中利用轴对称方法外,还经常通过作一腰的平行线、作底边上的高、延长两腰相交于一点等方法,把等腰梯形转化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解形的知识上来。

除此之外,很多知识之间都存在着相互渗透和转化:多元转化为一元、高次转化为低次、分式转化为整式、一般三解形转化为特殊三角形、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几何问题代数解法、恒等的问题用不等式的知识解答。

(6)变换思想:是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思想。解方程中的同解变换,定律、公式中的命题等价变换,几何图形中的等积变换等等都包含了变换思想。具有优秀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善于变换,从正反、互逆等进行变换考虑问题,但很多学生又恰恰常忽略从这方面考虑问题,因此变换思想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武器。例:四边形ABCD中,AB=CD,BC=DA,E、F是AC上的两点,且AE=CF。求证:DE=BF。这

道题若是由已知向后推理较难把握方向,但用变换方法寻找证法比较易:要证DE=BF,只要证△ADE≌△CBF(证△ABF≌△CDE也可);要证△ADE≌△CBF,因题目已知BC=DA,AE=CF,只要证∠DAE=∠BCF;要证∠DAE=∠BCF,可由△ABC≌△CDA得到,而由已知

条件AB=CD,BC=DA,AE=CF不难得到△ABC≌△CDA。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数学教学方法运用 篇7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中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倾向于使学生在掌握所要求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形成对人的素质有作用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 数学方法是指数学活动中的途径手段。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学生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要求发展学生的能力, 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外, 还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填空选择题作为中考数学试卷中的两大题型, 在各省市数学中考试题中所占分数大约为总分的 。填空选择题不需解题过程, 应尽量减少计算量, 争取更多的时间思考其它题, 选择巧妙解题方法不容忽视。现就初中阶段数学思想方法在填空选择题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一、整体思想

整体思想就是把式子中的某一部分看作一个整体, 从而实现对整式的运算和代数式的求值。如:已知x为实数且undefined则x2+3 的值为 ( ) 。这种题型是典型的将x2+3x看作一个整体, 利用换元方法得到 (注:此题应注意 为实数这一条件) 。有时, 整体思想蕴藏较隐蔽, 这就需要从已知和要求的问题来分析。如x2+3x+1=0则undefined的值为 ( ) 。对于这道题, 在已知和要求的式子中的分子可以看出, x2+3x+1=0中把x2+1看作一个整体, 从而得到x2+1=-3x 然后代入要求的式子自然得到结果。

二、变换思想

变换思想是有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思想。在初中阶段最常用的就是等积式变换为比例式, 也有正反两个方面考虑问题, 问题和已知变换的思考方法, 这种思想对解决有些数学选择题是一条捷径。 例如二次函数y=x2+mx+n若m+n=0则图像必过点为 ( ) A (-1, 1) B (1, -1) C (-1, -1) D (1, 1) 。我们可以把每个选择支变换为已知条件, 若过 (-1, 1) 则把该点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中得, 1-m+n=1, 很显然和m+n=0不一致。其它三个依次代入直到有一个出现m+n﹦0就是正确的。这种解选择题的方法就是代入排除法, 也是把结果变换成已知条件变换思想的体现。

三、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一般中包含着特殊, 特殊蕴含在一般情况之中。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 这种数学思想在猜想方面显示强大的生命力。在选择填空题里这种方法常常就是我们所说的特例法。特殊值, 特殊图形能代表一般性, 并且在满足题目已知条件允许范围内用特殊值特殊图形来求解能迅速得出正确结果。例如:△ABC中 ∠A= 40° D为BC上任意一点E F分别为AB AC上一点且DE=DB DF=DC, 则∠EDF等于 ( ) 。对于这道题就可以使用特例法, 不妨设△ABC是等腰三角形, D为任意一点可令D为BC的中点, 问题就很快解决了。

四、部分见整体

有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的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 实际也是归纳推理。例如方程undefined的解是 ( ) 此题很明显不能直接求解, 观察最后一项undefined最后等于2004, 所以可取部分undefined解得undefined解得x=3 从而推断此方程的解为x=2005。

作为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 在教学过程中, 知识的发生过程就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过程和学生数学思想的领会过程。同时教师也在用自己的世界观、对数学问题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及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悟学生和培育学生。而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领会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自己的求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而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数学科学素质。所以, 时代赋予了中学数学教学新的内涵, 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教学与技能的培养, 更重要的是在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贯穿数学思想方法, 用数学思想方法统率数学教学, 从而提高数学科学素质。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能上升为大数学教学, 即以数学学科为主要内容的、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目的的数学教育。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篇8

1.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辅助手段的有效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集音画、视频、影视于一体, 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而且可以化静为动, 化抽象为形象, 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教师作为多媒体的驾驭者, 必须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与多媒体运用的无缝链接, 科学而合理地激发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活力。

例如, 教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光点闪烁功能突破重点。首先, 在屏幕上呈现一条红领巾, 然后利用光点闪烁强调红领巾的轮廓, 并将红领巾去除, 向学生呈现图形的轮廓;其次, 在闪烁顶点和三条边, 学生成功地从红领巾这一实物中剥离出三角形的形状, 完成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纵观这个教学案例, 运用多媒体演示三角形的形成过程, 有趣而新颖, 能够激活学生思维, 不仅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三角形的概念, 而且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数学学习之间搭建起桥梁, 增强了学生的体验。

2. 充分挖掘学生主体意识, 提高自主探索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场, 也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科学观的主要阵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必须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要自主、自发、自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

例如, 教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鸡兔同笼”一课时, 教师首先利用课件播放了一个动画片段:蓝天、白云和草垛旁, 一群美丽的大公鸡和兔子自由地奔跑着, 最后一个画面聚焦在数不清的公鸡爪和兔子脚上。学生被这个画面逗得哈哈大笑, 此时教师出示问题:这个农舍里有鸡和兔子共50只, 脚有108只, 谁能算出鸡和兔子分别多少只?学生从轻松的动画氛围中脱离出来, 随即被这个有趣的问题吸引了, 很快投入到题目的运算中去。有一些头脑灵活的学生, 很快便得出了答案, 其他学生也不甘示弱, 要求教师先不要讲解做题思路, 自己探索一番后再进行求助。可见, 兴趣是保证课堂有效性的法宝, 教师由情境入手,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趣”, 感受到“乐”, 以乐学引领学生走进自主探索之门。

3. 巧妙创设探究活动, 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

纵观过去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 大部分教师专业水平较低, 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有待加强, 一些老教师循规蹈矩, 固步自封, 数学课堂死气沉沉, 虽然有些教师积极运用分组教学, 但是学生合作效率不高。运用互助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改善课堂的氛围, 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沟通的能力。

数学教学方法运用 篇9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中职数学,意义

中职数学是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课程任务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结合生活, 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概念相结合, 能够自主性地学习和探究数学新知识, 使学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从而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一、“教学做合一”的特点

1.“教学做合一”中的做是教学的核心, 数学中的数和学都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其价值.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最重要, 而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最重要, 教人求真和学做真人都要在做中实现. 做到行动、思想相结合产生新的价值作用, 多动脑, 学会发明创造才能产生新的价值.

2.“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思想, 让数和学成为一个整体. 老师在教学中实现做、教和做上学, 产生学做合一. 而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做而受教, 活的学促进了活的教.

3.“教学做合一”是开放的、变化的革命理论, 并不是固定的、静止的. 它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顽强的生命力, 可以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借鉴以及促进意义.

4.“教学做合一”是一项生活法, 也是我们人可以实行的. 教学做合一的形成来自于教育实践, 通过长久的教育实践以及验证, 来实现它的应用价值. 教学做合一不但可以适用于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 同样可以适用于生活的任何方面.

二、情境创建

“教学做合一”主要以生活为中心, 是我们生活中原有的教育. 数学与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数学来自于生活, 生活产生数学, 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会使数学更加生动和鲜活. 让数学知识变成我们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现实, 就会改变数学原有的枯燥状态, 使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形象、直观, 富含生活气息. 让学生能够爱学数学, 感受到数学世界的无穷魅力. 在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时, 课堂上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相关的数学软件下载线面垂直的图片举例, 例如北京天安门前的国旗和上海的东方明珠, 给学生讲解升旗仪式和塔的作用. 通过这种形式, 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同时又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丰富了学生的思想, 让生活进入数学教学,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自主学习

“教学做合一”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意思就是说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可见阅读对学习的重要性. 很多中职生对数学有一定的厌恶程度, 他们的厌学原因大多数是因为没有学会理解阅读和有效阅读.所以, 只要学会数学阅读的方法, 通过老师的指导性学习以及阅读材料就可以领会数学知识. 而老师要做的就是将数学技能和知识进行统一明确, 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把握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将数学知识进行分解, 设计成小的台阶, 带领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问题, 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数学阅读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 也可以选择领读的方式, 学生可以一起大声朗读, 目的就是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时候, 老师要让学生通过课本中对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了解这一章节的中心思想, 画出重点, 加深对重点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通过高效阅读, 脑、手、口并用, 降低了学习难度, 使之更容易学会数学知识.

四、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3 ~5人的学习小组, 让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 选拔小组长、记录人等职务, 小组成员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围绕课本以及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研究. 同学们可以取长补短、各抒己见, 通过交流讨论相互启发. 很多学生在课上不爱提问题, 是由于学生想听却听不懂, 想问却不敢问的矛盾思想. 小组合作学习恰巧可以改变这一点, 学生之间相互探讨, 提出问题经过讨论实现自我求真的意义. 小组成员之间的教与学解决了学生想听却听不懂, 想问却不敢问的矛盾思想. 让学生可以赶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从而体会数学知识的乐趣. 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带动学习较差的同学, 优等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知识, 加深理解和记忆. 小组合作学习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又体验了成功的快感. 学生在学习交流中共同进步和提高, 训练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倾听能力,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 在教学中, 老师要多加激励同学, 用宽容耐心的态度对待学生犯下的错误. 老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全部同学, 学生面对的只有那一位老师, 所以老师要谦逊温和,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 才能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记住数学和老师. 态度决定一切, 知识改变命运. 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会改变学生对老师教授课程的态度, 也可以说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会改变学生的命运. 教师要用宽容的态度面对每一名同学, 多与同学展开交流和讨论, 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时, 先让学生阅读材料, 仔细观察周边的事物, 在生活中找出实例, 小组成员展开线面垂直的讨论, 通过判断和讨论, 使学生可以利用直线和平面垂直定理判断生活中的实例, 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氛围. 学生开心地学习, 老师也能轻松地教学.

五、点评与检测

展示可以满足人的成功欲与展示欲, 在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小组可以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展示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以及做题方法. 让学生走上讲台, 分享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这时老师就要对学生多加鼓励, 通过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和存在感. 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老师可以加以指导和点拨, 点拨不能面面俱到, 要平均且有力. 激励学生大胆猜想, 提出问题, 通过老师的引导, 加强学生对知识重点的记忆.

练习是产生技能和巩固知识的有力手段, 也是“教学做合一”的核心形式. 练习有难易之分, 要从易到难, 由基础到重点. 练习后经过检查寻找问题再进行错误纠正.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和检查习惯. 学生要多看书, 加深理解, 强化记忆.

课堂评价就是对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主要为学生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能否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难题, 评价学生知识理解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就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测评. 通过打分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 让学生能够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 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强化学习技能, 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结语华盛顿的一所大学有这样一句名言, 我听见了却忘记了, 我看见了就记住了, 当我做过后就理解了. 可以看出, 学中做、做中学、学中教和教中做的教学意义, 这种教学手段也是其他工具不能替代的. 只有继续把教学民主发扬光大, 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通过教材资源的开发,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 就可以实现中职数学教育的“教学做合一”.

参考文献

[1]王东群.“数学做合一”教学方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华章, 2013 (3) .

[2]王晓峰, 孙春英.在做数学中实现“教学做合一”[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4 (4) .

[3]吴爱铧.坚持“教学做合一”原理有效实施高中数学教育[J].考试 (高考数学版) , 2011 (4) .

[4]侯怀银, 李艳莉.“教学做合一”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 2013 (8) .

[5]刘晓波.“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实变函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13 (4) .

数学教学方法运用 篇10

1. 直观演示,激发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要善于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出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 “长方形周长公式”时,先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的特征、周长等概念,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们在观察中思考和讨论。经过观察、讨论、操作后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有些方法属于常规思路,有些方法则展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这种水平是宽松的教学环境下获得的一种创造性能力的体现。

2. 动画效果,激发学生参与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视野、丰富心理生活的动力。因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经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变抽象概念为具体的实物。例如,在教学 《角的初步认识》时,先用课件展示红领巾、五角星、学校的多边形花圃等实物图,然后充分利用动画效果让学生感受角的形成,并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角。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3. 直观提问,引领学生探究

课堂提问实质就是课堂上教学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其过程就是教学主体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理解、共同创造、共同生成课程的一个动态过程。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巧妙设计课堂提问,合理安排问题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

例如,一位教师在 《平面图形》的复习课中,先用多媒体演示知识结构图,并演示各个平面图形的推导过程,然后教师提出了一个讨论点: “根据图形特征,联想公式推导,哪些公式可以合二为一?”学生经过讨论,当一组同学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合用一个公式时,另一组同学马上说梯形和三角形也可以合用一个公式( 当梯形的上底为0 时) ,教师适时地演示操作验证,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和升华。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就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以自己的阅历和知识为基础,根据自己收集和储存的知识量来回答问题。提供一个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丰富知识基础,为其创新精神的形成奠定基础。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 《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版本的元、角、分纸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这样的问题: “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很多,谁能把你了解到的人民币的知识告诉同学们呢?”这一问题一经提出,对于那些极爱表现自己,又不怯场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简直是大好时机。现在是信息社会,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千差万别,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知识信息的机会,使学生的信息相互影响,相互撞击,相互吸收,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也是十分必要的。还如教学 “分数的意义” 一课时,为了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教师课件出示这样一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 谁能看着这个长方形,说一句有关分数的话? 诸如此类的提问和要求,在概念、计算、应用题教学和练习中都可出现。提问突出 “尽可能多” “越与众不同越好”等特点,帮助学生不安于现状,不被现状所束缚,努力发挥创新性思维,最终得出不一样的答案和解题步骤,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和智慧得到培养,创新意识也会随之增长,实现飞跃。

4. 操作演示,激活学生创新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既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又是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它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体精神,在自主探索中,学生与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让知识融会贯通,因此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地选择适当的切入口,提供研究材料,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将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例如,在学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笔者用多媒体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并用不同颜色的色线和色面让学生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组织学生观察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展开讨论,把研究的过程、结果、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再集体交流。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但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创新习惯的形成。

上一篇:作文教学的合作下一篇:传统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