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024-06-20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选十篇)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1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生存、繁荣和发展一脉相承,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融汇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发展历程之中,是中华儿女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经验的沉淀和整个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积累。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对于如何在现阶段与未来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共同信仰和民族精神,是对各自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科学概括,同时在年代的递增上又保持着鲜明的继承性和民族性。民族传统文化只是一种维系民族共同体延续与发展的工具,它既是民族内部的生存方式,又是对外区分不同民族的标识,它的物质与制度文化追求适用与理性,易于接受外来文化,与此同时精神文化的对外标识性作用明显,成为对抗外来强势文化的工具,并被不断再造。

2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长期流传在各民族民间的以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各种竞技与游戏活动,又是以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主体,融合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传统养生、健身和娱乐等体育活动的总称。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与古代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民族传统体育存在于一定的背景之下,当前社会的劳动生产、军事战争、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深刻影响着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性、娱乐性和健身性。它不仅体现着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增添了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在体育活动中继承与发扬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成为了世界文化宝库的宝贵资源,在现代社会人类健康、和谐发展的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我国众多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以及从古至今的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使得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丰富多彩,体育项目种类繁多,运动形式千变万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栖身于社会生活中的体育活动相关赛事程序、器材制作、比赛规则的运动形式,同时汲取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的文化营养,成为体现人类生活方式、行为特征、运动规律的一种文化形态。

民族传统体育是在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提炼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一定的健身、表演、经济和教育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既是身体锻炼的手段,又是娱乐身心的有效途径。这些体育项目使人体通过感官、感触,以及全身各肢体、各部位的运动,起到娱乐身心的作用,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使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余,体力得到锻炼,精神得以调节。每逢节日,人们喜着节日盛装,踏着音乐,跟着节奏,踩高跷、扭秧歌、跳竹竿舞,这些都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得以充分展示。把民族体育项目融入生产劳动、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之中,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推动了和谐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在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与人们的关注,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体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见传统体育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我国传统民族体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现代教育中体育已成为教书育人的一门必修课,武术、八段锦等进入学校体育教材,很多高校也增加了武术、摔跤、围棋等体育项目的教学。

3 传统文化性格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传承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核心性质,它体现着作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力,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鲜明特性。小到一种国家的语言、服饰、风俗,大到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经济,无不体现了其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是一个国家从时间的先后上文化的一种继承与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传统性深刻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例如汉族的秧歌,最初起源于汉民族古代耕地、插秧的劳动生活,也是与人民的祭祀活动相关的一种舞蹈形式;蒙古族的摔跤运动体现了蒙古族人民豪迈好斗的民族性。

3.2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中国地大物博,地理环境错综复杂,这就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地域性。中国不同的地域自然条件决定了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地域环境的不同导致了风俗习惯的差异,因此必然也会引起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同时由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体育文化。北方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疆土辽阔,人迹稀少,在历史上保持了比较剽悍、勇猛的民风。因此骑马、射箭、摔跤成为北方地区的爱好与生活之一。南方由于雨水充足,河流众多,少数民族多以村寨或部落为单位,因此民传统体育以集体活动为主,活动的内容多表现出生活的情趣,活动的项目有“抢花炮”、“赛龙舟”、“舞狮”等。这些实例都很好的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之一的深刻影响。

3.3 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和地域性决定了它的多样性。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五十六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它同时影响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变化。例如舞龙、舞狮、秧歌、斗牛、龙舟、赛马、毽球、高跷等这些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技术特征,风格迥异的运动形式又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填上了浓浓的一笔。此外,植根于几千年华夏文明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文化思想、组成形式更是丰富多样。儒家、道家、佛教思想的不断碰撞,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更加增添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4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息息相关,融为一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文化结晶,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由于它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共同体中衍生出来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社会价值。

4.1 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与指引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深受了社会各个领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天人合一”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在诠释其内在的独特的文化价值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

4.1.1“天人合一”思想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它生动地揭示了包括人在内的宇宙的辩证统一性和协调性,表现了淡漠宗教的人文精神和超越现实的理性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它阐明人的自然本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要尊重自然,不要试图改变自然的本性;就现代社会而言,“天人合一”就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它承认人与人之同的对立统一关系,同时强调用和谐的方法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中国传统体育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引下,注重以整体的概念描述人体的运动过程,追求身与心,神与形,机体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受这种整体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主张通过与自然界相适应的运动锻炼来由表及里,以内达外,自有形的身体运动来达到无形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身心并修,内外结合的目的。尤其在中国武术、气功等养生健身类运动中尤为突出。

4.1.2 阴阳五行学说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阴阳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下产生、发展、变化的。世间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两方面,所谓阴阳就是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世界是物质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阴和阳两个方面,而对立的阴与阳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整体。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所构成,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此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相生相克理论也是五行学说的重要思想内容。所谓相生即相互促进,相互滋生;所谓相克即相互抑制。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形意拳是中华武术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太极、八卦、少林拳并称为中华武术的四大名拳。形意拳正是结合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在形意拳中认为,人体的上部为阳,下部为阴,外部为阳,内部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形为阳,神为阴,阳济阴,阴补阳。其中提现了阴阳互补,相生相克的原理。五行拳将金、木、水、火、土,取意为劈、崩、钻、炮、横五拳,同五行相生相克一样,劈拳变钻拳,钻拳变崩拳,崩拳变炮拳,炮拳变横拳,横拳变劈拳;劈拳克崩拳,崩拳克横拳,横拳克钻拳,钻拳克炮拳,炮拳克劈拳;根据五行学说,万物土中生,土是万物的根本,因此,横拳被视为五拳之母,并将横拳称为母拳。

4.1.3 儒家思想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几千年的文明中根深蒂固,谈到儒家思想,就不得不谈到“仁和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的就是儒家的“仁和礼”。儒家思想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深刻的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中强调的“礼为上”,例如师徒相见徒弟要行见师礼,上台表演要行抱拳礼等,都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传统体育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很大一段时间里的首要任务不是倾向于获得比赛胜利,而是考虑在竞赛中遵循比赛规则,符合道德规范,在这种注重道德价值取向的思想下,逐渐演化成削弱竞技意识,更多倾向于追求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的体育活动。

4.2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影响指导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也从一定意义上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4.2.1 等级分明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阻碍

儒家思想虽然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形式上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范,但同时也给民族传统体育带了等级分明。等级分明的制度是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累积遗留的思想制度,这就使很多体育活动从比赛的制定、器械的使用、出场的先后等因素上存在了不公平性。古代皇帝与随从等一起狩猎时,射出第一箭的须是皇帝,然后其他人才可一一出动。宋代的马球,只要有皇帝参加,进第一个球的人必须是皇帝。这样就充分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4.2.2 传统封建思想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负面阻碍

老子“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多,多则感”的辩证法思想,虽然在哲学上有其合理性的方面,但同时也起到了鼓吹消极退让、否定进步的负面作用[5]。这些思想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上就是不思进取,苟且求安的懦弱思想。

5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究一条适合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同时又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一方面,通过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手段,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八段锦、五禽戏与太极拳是中华养生术的几种,通过深入推广八段锦、五禽戏和太极拳,可以更大范围地普及养生保健理论。现阶段外国人掀起了学习中文的热潮,利用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正是向国外推广民族传统体育的又一个大好机会。

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其有利的一面,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融入其中,将不利因素转化,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在体现其独特魅力的同时,也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中国传统文化在被世人学习的同时,注意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作为文化产业一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得以弘扬的同时,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二者就可以实现协调发展。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共同体中衍生出来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社会价值。文章首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简要分析,以及对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理论概念的阐述,进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得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利弊影响。力图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同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下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自然,周传慧.论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及特征[J].满族研究,2009(97):76-83.

[2]徐万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J].宁夏社会科学,2003(9).

[3]陈燮轲.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根源[J].浙江体育科学,2010(6):88-90.

[4]李鹏.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2):9-13.

[5]李建伍.论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与功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6):131-133.

[6]孙家正.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总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7]朱晋元.管窥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9(10):73-74.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2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作了宏观分析。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强烈冲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弘扬的双重作用,使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的完成,这种状况将持续存在并加剧或扩展。为此,文章提出了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变异和促进全面繁荣等应对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趋向

一、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两个社会背景

(一)现代化的强烈冲击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

关于民族传统文化在某一地区具体的纵向变化,云南大学的李子贤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他三下怒江峡谷进行田野考察的印象。

第一次是1963年9月。他从昆明出发,乘车、骑马和步行,几乎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抵达目的地。当时所见所闻,都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村寨里的人们都是清一色的民族服饰,人人会唱传统民谣,都能讲上几则故事,能滔滔不绝地讲解各种习俗礼仪的由来,讲述该族神话。每进一家,均受到传统礼仪的接待。村民中几乎没有会讲汉语的。

第二次是1991年秋。一路乘车,仅花了三天的时间。当年只有几间瓦房、十多间草房的贡山县城,已有了一条大街和高层建筑。傈僳族和怒族村寨中已有人经商,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已穿上了城里人的时装。村里讲汉语的人多了,但唱传统歌谣和讲述神话、民间故事及各种民俗由来的人则不多了。

第三次是1997年8月。这里的变化已令人惊讶:贡山、福贡、泸水县城高楼林立,各类商店、餐馆、旅馆应有尽有。有的卡拉OK厅的老板就是少数民族。一住进旅馆,就可以和昆明的家人通电话,让人几乎没有已抵达边境少数民族地 区的感觉。当年闻名省内外的民间歌手,大多已过世;通晓一切的民间艺人,已很难找到。过去收集到的神话和民俗,现在能够知晓的人已不多,而此次收集到的民俗文化及口头文学,已发生了较大变异。当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正在不断丧失。要想真正了解到当地各民族系统、完整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内隐文化,已很困难了。(注:参见李子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思想战线》1998年第4期。)

对于怒江地区的这些变化恐怕没有人怀疑,因为这种变化实际上在很多地区都在发生。从我们在民族地区的直接感受来看,传统文化色彩在大多数地区都已很不明显,或者说,除了大跨度的空间距离造成的地区文化差别之外,相近民族之间的文化特征已不清晰。从我们回收的民族问题问卷调查来看,58.72%的应答者认为近年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减少”,23.68%的应答者认为“大大减少”。当然,由于发展程度、环境、生产方式、既有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天然抗御力等因素的不同,各民族和各个地区传统文化的受冲击程度是有较大差别的。如居住于广西防城港市的大板瑶(瑶族的一支)现今的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里的“阿宝节”、“盘王节”等节庆活动的对歌、婚礼等民俗民风都保存完好,尤其是在服饰方面,“妇女们无论是外出到乡里赶集、上山劳动、下地干活或是做家务,她们都一丝不苟地身着民族服装,把颇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认认真真穿在身上”。(注:徐正荣:《大板瑶:把民族服饰一丝不苟穿在身上》,《民族团结》1998年第1期。)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受冲击较少或自身保存较好的例证。但显然,受影响发生变化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一般而言,同一民族聚居区和封闭程度较大的地区变化要小一些,反之则要大一些。

需要说明的是,把冲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外来文化都说成是汉文化是不确切的。因为,除了汉语之外,当今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流行的服饰、音乐、交际方式、建筑风格、生活器物等等,都很难说有多少真正属于汉族的文化成分。实际上,传统的汉族文化也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冲击传统文化的是与之相对的现代文化,它们属于普同文化范畴,而很难说是哪一个具体民族的文化。当今普同文化的成分确切地说源于西方的成分多一些,这是由近现代及至当代西方在世界经济和文化上的强势地位所决定的。而在我国,由于汉族在人口、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汇入普同文化的成分要多一些,但这不等于普同文化就是汉族文化,更不能把现代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看作是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威胁。

(二)国家和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着力弘扬

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是促进民族繁荣的政策。这种繁荣既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思想道德水平及人口规模和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也包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充分发展。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如此。

首先,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实施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日渐湮灭、损毁和流失的危险,国家本着“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动员各种力量努力予以抢救性的保护、发 掘,并适时加以整理和研究。如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60年代即展开了有关资料的调查收集,80年代又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截至1998年,仅《格萨尔》的藏、蒙古文手抄本和记录、整理民间艺人的说唱本就收集各300多部;出版藏文说唱本70多部,总印数达300多万册。又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举世闻名。东巴文是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用东巴文书写的《纳西族东巴舞谱》是我国最早的民族舞谱和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舞谱。因此,1981年在云南省社科院专门设立了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努力,迄今已把2万多卷1000种的《纳西族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全部译成汉文,而云南省有关部门也已首次把东巴象形文字输入了电脑。此外,对西藏布达拉宫和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青海塔尔寺、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等大批重点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都投巨资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同样有意义的是,1984年,文化部和国家民委等几个部门组织成立了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筹划编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和《中国歌谣集成》等十部文艺集成志书。这一被称为“文艺学大百科全书”和“文化长城”的巨大工程将囊括56个民族的所有的民间文艺成果,是对包括每个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艺的空前完整的收集和展示。

其次,对少数民族文化制定和实施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如文化部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对这些地区实行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文物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四优先”的政策。1992年我国政府在边疆地区开始实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1994年,党中央把这项计划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项目,其后,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把它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列入其中。这个计划自实施以来,中央和18个边疆省区及共建部门已投入50.68亿元。国家民委和文化部还曾举办过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年都要请少数民族艺术团体到北京进行文化展演,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定期举办少数民族艺术节。1982年以来,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注:参见方鹤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和发展》,在中国—瑞典第二届少数民族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稿,1998年9月;陈琪林、陆濯儒:《加快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稳定繁荣》,首都民族理论春季研讨会论文,1999年。)

除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措施之外,随着人们对保护民族文化自觉性的提高和各民族自我意识的增强,一些社会有识之士及少数民族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也自发地作出各种努力,对各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了保护或弘扬。如1995年著名作曲家田丰以个人力量筹资创办了“云南民族文化传习所”。其宗旨是抢救挖掘云南各民族濒于失传的舞蹈艺术珍品,其方式是由各民族中老年艺人带本族的青年,脱产半年或一年到传习所来系统整理、研习、表演和传授。而由宣科、杨曾烈等纳西族民间音乐家所创立的“大研古乐会”也是着力于本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他们的演奏以洞经音乐为主,又融会了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成分,被称为“活着的音乐化石”。与此不同,所谓的“彝族文化学派”则在学术研究方面开创了文化传承的新途径。最近10多年来,刘尧汉教授带领一批彝族中青年学者,邀约一些传统头人、祭司共同深入田野,以文化人类学、民族史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田野调查、典籍整理、口传史诗家谱的发掘为手段,陆续推出了20余本《彝族文化研究丛书》,成为一种保护、弘扬本民族文化的有效模式。(注:参见黄泽:《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几种模式》,《思想战线》1998年第7期。)

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基本估价

在现代化的强烈冲击和国家及社会各种力量自觉保护的双重作用下,当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状况是复兴、衰退和变异三种现象并存。

(一)复兴

国家及社会在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已构成了一种复兴的景象,此外复兴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推广。一些使用传统文字的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朝鲜族等已经具有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民族语文教学体系;而使用新创或改进文字的民族也采用了形式多样的双语教学体系。中央和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市、县、乡都开办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一些电视台建立了少数民族语言频道。我国已有民族出版社36家,每年出版各类民族文字图书3000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报刊89种、杂志183种。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大量建设,文艺人才大量涌现。截至1998年,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建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26个,图书馆59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38个,博物馆134个,文化站7129个。全国至少有24所高等和中等艺术院校专门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一些国家重点艺术院校还不定期地开办少数民族班。大批的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至1997年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奖评奖时,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自己的作家。(注:参见方鹤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和发展》,在中国一瑞典第二届少数民族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稿,1998年9月。)

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广泛。许多地区对传统民族节日开始重视,自觉地利用这些节日推广传统文化。不少地方开办了各式各样的文化节、文艺节、文艺会演和体育活动,而这些活动又着力体现民族特色。

许多少数民族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经济活动融入民族文化内涵。如一些民族地区大做民族服装生意,将自己制作的服装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在此过程中也将自己民族传统的工艺、质料、风格等发扬光大。近年来西南苗族、布依族和瑶族的蜡染、挑花、刺绣等都在各地市场上走俏。更为普遍的是民族旅游业。民族地区利用自身独有的旅游资源,辅之以当地民族文化的内容,发展了经济,也发展了自身的文化。

凡此种种,都是传统民族文化正在得到复兴的表现,甚至可以说,当今的民族文化正处于繁荣和发展的最好时期。正因为如此,当今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率汇入普同文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二)衰退

但是无庸讳言,与上述复兴的景象相悖,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面临着相当的衰退局面。现代文化不断增多的过程也基本成为传统文化衰退的过程,而且,与复兴相比,衰退似乎更为强烈。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各地传统文化的衰退正是在各种挽救和弘扬措施不断实施时发生的。还以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现状为例。因为蕴含内容的丰厚、珍贵和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东巴文化受到了上自政府下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普遍关注,从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它的投入和取得的成就来看不能不说已相当可观。然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杨福泉研究员近来著文谈到:目前东巴文化这一“文明瑰宝正在民间不断绝迹,所剩无几的东巴多至耄耋之年,且无人传承。„„如照目前各地所剩无几的老东巴无传人的情况发展下去,十多年之后,将不复有东巴文化活动存活民间,被视为丽江旅游一个支柱人文资源的东巴文化将只存在于博物馆、研究所而成为死去的文化,东巴文化将只是一门钻故纸堆的学科”。“纳西族民间丰富多采的民俗活动正日趋衰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歌谣谚舞蹈衰微没落,民间歌手寂寥冷落,年轻的民歌手如凤毛麟角。年轻一代痴迷于影视流行歌曲,过去遍布城乡的歌手一唱三叹,听众如醉如痴,很多人能出口成章(民歌),年轻人甚至即兴编歌斗歌谈情说爱的盛况已成如烟往事。电视文化对过去民间故事、礼俗谣谚的家庭传承的冲击犹如风卷残云。此外,传统民居、服饰、节庆等正在咄咄逼人的‘现代趋同’浪潮冲击下消失和隐退。”(注: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思想战线》1998年第5期)杨福泉同志在纳西族地区进行了多年田野调查,其所谈情况应当是可信的,而在其他地区,情况一般也是大同小异。

其二,已有的复兴尚多与民间生活脱节,衰退是深层的。如上所述,因党和国家的重视及各民族群众的自觉参与,各民族文化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展现。但这种展现很多却是游离于民间社会生活之外的。像东巴文化在媒体的曝光度上,在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整理、出版或演出展示等方面实在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同时它在纳西族民间,也即在它的原生土壤上却大大失落。勿庸讳言,民族文化和经济活动的结合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也使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扬。但因为这种结合一开始就是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因而这里的文化传扬就不能不带有与本族实际生活脱节的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由此我们也就看到,大量表现民族特色的用品堆满货架,但本族消费者却日益减少,外族消费者对这些物品的需求也大多出于新奇,而随着新鲜感的减退,这些物品便被束之高阁。在“民族村”或其他形式的少数民族旅游区,虽然表现民族文化的各种建筑、用具、服饰和礼仪等随处可见,但这些东西很多已不是民族文化的自然显露,而是出于商业利益的着意夸示甚至扭曲,与民间的本色已有相当的距离了。这些现象说明,当今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复兴,更多还仰赖一种表层的人为造设,在它下面还泛动着衰退的潜流。

民族传统文化既得到了复兴,又在严重衰退,这种评价似乎是矛盾的,但又的确如此。国家及社会的着力弘扬与现代化的猛烈冲击是两种影响传统文化状况 的主要社会因素,而它们的作用力却是相反的;在此两种不同社会因素作用下,传统文化的不同内容、不同层面呈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性状是合乎逻辑的。

(三)变异

民族传统文化的衰退是指这种文化的减少和消失。然而,有些现象其实不是衰退,而是变异。因为许多传统文化成分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减少或消失,而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自身得到了适应新环境的演化变迁。如土家族过去有迎请“土老师”的习俗。土老师被认为是神的代言人,是祛鬼邪、求吉祥的神的化身。因此,人们凡遇到疾病、灾祸,都认为是碰到了邪魔鬼怪,必定要请土老师司法驱鬼,消灾免难。现在人们仍请土老师,但用意大多是办喜事图吉祥,或为12岁的孩子“度关煞”,盼其长大成人;或为耄耋之年的老人冲傩还愿,祝其健康长寿。其形式活泼、优美滑稽,使参与者都能感到愉悦满足。(注:参见李霞林:《土家族风俗习惯与精神文明建设》,《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不少民族地区的群众仍然保持着传统服饰,但在款式、质料和制作方式上已发生了变化,揉进了现代技艺和时尚。(注:参见林春峰:《“新民俗”与“旧民俗”:现代卫拉特民俗生活(1949-1996年)及其民俗文化特征》,《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此外,许多少数民族群众仍保持着自己的饮食习惯,但也开始注意吸收其他民族的饮食方式,注重营养、卫生和多样性;许多地区仍然保持了传统的民居,但从建筑材料、样式到内部装饰都已十分考究并具有了相当的现代气息;许多地区仍保持着传统的节庆,但在节庆活动中也开始大量地掺杂着现代形式的娱乐和商品交易的内容;许多传统音乐引入了西洋乐器和流行音调,许多艺术形式得到了改造、填充了新的社会内容等等。

变异是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得以保留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在发展,产生和滋养文化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文化本身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种改变。实际上,作为各民族主要特质的传统文化不会轻易从生活中消失,却会以改变的形式长期存在;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也是在变异的基础上得到展示的。变异是阻断衰退的重要途径,也是促成繁荣的前提。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趋向预测

(一)衰退和变异仍将持续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国策不会改变;西部大开发正在从决策走向实施;随着中国加入WTO的完成,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再度加快。这几个因素意味着现代化将向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各民族生活的纵深层次推进。与此相应,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冲击也将愈加剧烈,传统文化面对这些渗透和冲击所出现的衰退和变异也将愈加明显。

传统文化生成和保持的环境将进一步丧失或改变。传统文化是特定社会和自然条件的产物,特定环境是传统文化生成和保持的土壤。因此,当这种环境丧失或改变以后,传统文化也必然难以生存或保持原样。许多在原始生产条件下使用的生产工具无论如何在当代已不再有使用价值,它们被淘汰和消失也将成为必 然,而那些适应极端落后生活状况的生活器具和习俗也将随着现代生活的来临来失去生存的意义。如果说,由于发展的局限,我国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相当封闭,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还很低,保持传统文化的完整性还有着适宜条件的话,那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重心的西移,这种状况将迅速改变,但这也意味着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将面临更严重的威胁。

现代传媒的迅速普及将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高效的信息传载工具,电视、广播、电信、互联网等将是未来社会重点发展的产业,而这些现代传媒对社会的覆盖范围、传导速度、影响效果都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它将大大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对整个传统文化的看法。相对于现代传媒的影响,传统文化传承的手段落后,影响微弱。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民间艺术、习俗、礼仪、服饰、观念以及民族成员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兴趣等等都将受到直接的威胁。21世纪是信息社会,面对随现代传媒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如何应对立足,的确是一个严峻考验。

改革开放的深入将大大扩展族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这将直接导致作为交往工具的语言和行为方式的普同化。在我国,汉语普通话不但已成为汉族成员的通用语言,也成为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及不同少数民族成员之间的通用语言。这种状况的形成在于汉族人口分布的广博以及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广泛。在未来的世纪中,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将使族际交往得到更大的扩展,这也使得原本得到流行的汉语普通话更加普及,而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范围将缩小。与此相对应,汉语文也将因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得到推广,而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范围也将受到局限。与语言的境况相类似,由于族际交往日趋广泛,原来在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区流行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等将趋向普同化,或者在当地民族和地区文化基础上吸收新的文化要素,形成传统文化的变异。

现代生活的实惠、便捷和时尚化趋向将造成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生活方式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取代或改造。现代化的进程总是给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改善,体现社会进步和时代风貌的各类物质和精神产品将会层出不穷并不断更新,而它们所体现出的共有特点将是实惠、便捷和时尚。但这些特点显然又与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方面,尤其是服饰、生活方式和艺术上的既有形式和内容相悖。现在的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在服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大都是从实惠、便捷和时尚的原则作出的选择,而并不是对传统的东西有意抛弃。因此,面对现代生活的急剧变迁,产生于旧时代的传统文化要么发生与现代生活合拍的变异,要么走向衰微。

传统文化的衰退和变异总是与现代化的进程相对应,而就以往20年的情况来看,衰退和变异呈加速度态势。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在新世纪的深入,这种加速度的态势恐怕会更加显著。

(二)复兴局面也将持续并扩展

首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将会继续得到党和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撑。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保护和整理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大力繁荣少数民族文艺 创作,加强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等,都是党和国家始终不渝的政策。这些政策在未来也只会得到完善和发展,而不会改变。这就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复兴能够得到基本的政治保证。

其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续复兴也基于各少数民族对繁荣自身传统文化要求的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随之,各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这使得各民族人民在追求物质文明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也相应有了在文化上表现自己、振奋自己,并藉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要求。所谓的“文化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倾向,它是世界在向全球化推进过程中各民族为追求个性和自身利益努力在文化上张扬自己的表现。我国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复兴的要求既是民族发展的正常进程,也显然与这种文化民族主义的潮流合拍。正如前文所述,自觉保护、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正在增多,由此而推动的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只能持续而不会中断。

再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续复兴还具有良好的基础。对于繁荣民族文化,国家和各地有关部门已确实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从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已在具体的政策措施、财政投入、组织协调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所以不论是即将湮没的文化遗产的抢救、发掘,民间文艺的收集、整理、出版,还是少数民族文化队伍的培养建设都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所有这些都将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复兴。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应对建议

针对上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向,我国未来的相关对策思路应该是正确对待衰退,保存、摒弃和弘扬并举;传统和现代结合,引导健康变异;上下结合、表里结合,促进全面繁荣。

(一)正确对待衰退,保存、摒弃和弘扬并举

衰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主要威胁,因此,阻断衰退是传统文化繁荣的首要工作。当前处于衰退状态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具有三种不同的性质,与之相应也必须要有三种不同的应对态度。

有历史价值,但已不可能在现实和未来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对此作的基本工作应该是保存。许多正在衰退的传统文化其价值不是现实的,而是历史的。如旧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它们都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在现实社会中它们已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但却忠实地反映着某一或某些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印刻着这一或这些民族的历史痕迹。又如一些已经不再使用的文字和无法传承的技艺、艺术、原始宗教及礼仪等,它们都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反映着民族特色,也记载着人类的文明。对这些文化内容应该采取保存的方针,即要尽力使这些即将消失的且不可能再生的文化成为“标本”保留下来。要充分认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和不可再生性。应通过适当的形式,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 力进行抢救性的记录和保存。博物馆、影视、文字档案、文物收集等都是有效而应该充分利用的手段。我国五六十年代以来进行过这类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又有所加强,但显然还很不够。

属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但却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相悖。对此应取的态度只能是摒弃。每个民族要进步,在不断创立和吸收新的文化因素的同时,都必须舍得丢弃自己落后的东西,切不可在强调传统特色的同时形成文化上的保守主义。传统文化并不等于优秀文化,不等于文明。如一些民族中存在着的原始的平等观念、婚姻上的近亲习惯、“坐家”习俗等等都是与民主、法制、竞争、优生优育等现代观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它们的确是传统的东西,但却代表着愚昧和落后,它们的失落、衰退实在是民族文化的进步。对于这些文化内容,我们所采取的态度不应是保留,而是摒弃。

优秀的文化成分,既体现着民族特性,又属于民族文化的精粹。对此应采取的态度只能是弘扬。我们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是就这部分内容讲的。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在各民族的观念、习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文学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因而弘扬这些文化的工作也是涉及方方面面的。我们要防止传统文化的衰退,就必须通过各种措施弘扬优秀文化。当然,在具体工作中,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又常需要与对落后因素的摒弃结合在一起,因为许多文化现象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常常是裹合一体的。事物具有两面性,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弘扬精华、摈除落后,实际上两者是需要同时进行的。

(二)传统和现代结合,鼓励和引导变异

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自身创新和外来文化的补充,因而变异也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条件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讲要把坚持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积极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其精神也是文化变异的问题。保护传统文化不是制造“保留地”,追求“原汁原味”是不现实的。实际上,在现代化过程中,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都在发生,因为不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不从现代生活中汲取养分的文化都将走向枯萎。但我们在这方面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变异、引导变异。鼓励变异是说应该赋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一种主动意义、自觉意义;引导变异是说我们追求的变异应该是健康的、积极的,而不能是消极和腐朽的。这里,应该强调要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目标来规范变异。此外,引导变异也要注意处理传统成分和现代成分在新文化形成中的关系。我们所希望的新文化应该是向未来的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现代文化。

(三)上下结合、表里结合,促进全面振兴

上下结合是说政府行为和民间行为的结合。这种结合需要沟通,而政府行为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比如,前述云南省为恢复传统文化而出现的“民族文化传习所”、“大研古乐会”和“彝族文化学派”等都是有志于民族文化的人士和团体利用自己的资金及影响创办的,这些人士和团体在运作过程中如果能得到政府在资金、组织和舆论上更有力的支持,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深入肯定会产生更 积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变异主要是在自发状态下发生的,而如果政府对此加以研究并有意识地引导,无疑会减少或避免一些消极现象的产生,促进健康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繁荣。

表里结合是说传统文化的表层繁荣应该与民间社会生活结合。传统文化是发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民间社会是传统文化的土壤。当代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民间的相对游离是现代化过程对传统社会的冲击过于迅猛,而社会不同层面对于传统文化的容留和需要有着较大的落差造成的。国家和各民族的有识之士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是要先于一般社会成员的,他们为容留和复兴传统文化所作出的努力总是和一般社会成员对于传统文化的不自觉丢弃形成反差。这里,一般社会成员认识上的滞后是主要问题,而解决的办法也只能是教育。对此,已有相应的经验可供借鉴。如注重利用各种大众传媒,广泛宣传保存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相关措施;利用某种组织将当地各民族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组织起来,使其成为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及进行这方面教育的骨干力量;参与组织和资助当地的主要传统节日,使其成为较大规模的群众性民俗活动,培育新的“文化积淀场”;定期举办民间文艺调演,聘请民间老艺人培养民族文艺新人等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且可以推广的作法。此外,民族传统文化也应该作为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各少数民族地区在进行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一般教育的同时,也应适当增加一些介绍本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或教材,让学生从小就培养起热爱乡土、民族和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把振兴民族传统文化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发展“文化经济”是繁荣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路子。由此,几乎每个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都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有了不同的举措。但在发展文化经济的同时也有两个容易出现的偏向应该引起重视:一是对待传统文化的随意性。表现为急功近利,不尊重当事民族的意愿,甚至歪曲、丑化某些民族的风俗。这样作的结果,伤害了民族感情,影响了民族团结,也损害了传统文化的形象,是与振兴民族传统文化的初衷相背离的。二是将传统文化仅仅作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这种极端实用主义使文化成为经济的奴隶,丧失了文化的尊严,实际上是对民族本身的不尊重。尽管有上述两个容易出现的有害倾向,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条可行的途径,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地方能够重视文化和经济的结合,希望藉此促进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真正繁荣。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3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就是那些在历史的长河中所产生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总和。它既包括古老的已成为历史的体育,也包括尚在流行的体育形态。当一个外来事物传入的时候,必然会引起一场生存空间的战争,所以当1900年西方奥林匹克文化传入我国的时候,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由此带来的利与弊很值得我们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奥运文化体育

一、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文化的抗争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这种学说往往强调的是整体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局部性和细节性,这就导致了只有直观的经验,而缺乏实践的经验。在这种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模式下,所提倡的体育价值取向是重视性的修养,轻视命的修炼;重视人际间的和谐,轻视公平性的竞争。所有的这一切,在当时与奥林匹克文化大相迳庭,完全不相符合,因此,东西方体育在文化理念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由于西方文化是伴随着侵略者的炮舰而闯进中国社会的,因而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一直强烈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这是能够被理解的。所以在“五四”运动前的中国体育界,便有人在“保存国粹”的口号下,主动扛起了维护、坚持民族传统体育的大旗;在迎合国人朴素的民族情感的条件下,悄悄地与刚刚进入国门的奥林匹克文化进行着抗争。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除了在理念上与奥林匹克文化发生冲突外,在具体行为上也有很多抵制的措施。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民间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机构和研究组织的不断涌现;一方面是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大力支持和提倡。仅1911-1925年间,我国出现的著名武术机构和组织就有“天津中华武术会”、“北京体育研究社”、“中华尚武学社”等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精武体育会”,即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会。我们虽然在精武体育会的宗旨里看到了“以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为主旨”的一段说明,但事实上在1915年以前,他的活动仅限于推广武术。后来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开始扩充学科,改良形式,并增加了兵操,文事,游艺。其中特别是游艺一科,引进有大量的近代西方体育项目,诸如足球,篮球,网球等等。这充分表现了当时社会先进力量与中国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势力在做抗争。

二、借奥林匹克模式改造自己

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文化之间,更多地是表现为一种抵制,一种抗争的话,那么大致从1927年开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则在自我反省的基础上,走上了借助奥林匹克文化而进行自我改造的近代化进程。当然,一种观念的解放和革新,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请,它应当表现为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在奥林匹克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改造,同样反映了这一特征。尽管早在1927年起,人们就注意到了用奥林匹克模式改造民族传统体育,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不等于说,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文化之间就没有了冲突。也正是有了这种矛盾和冲突,才真正发展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也发展了奥林匹克文化运动。

三、中国武术首次亮相奥运会

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曾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个重要的印象。例如:在科技运用方面,这届奥运会上首次采用电影这一形式对奥运会进行了完整的记录,这不仅给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而且也扩大了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的影响。其实,柏林奥运会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亮点,那就是中国代表团为大会所进行的武术表演。这是具有典型东方文化色彩的中华武术,首次在西方文化一统天下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首次亮相。 只要稍微考证一下从第1届-第11届的奥运会,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她的举办地,是在清一色的西方土地上;她的比赛项目,也是清一色的西方体育内容。然而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却让人们惊喜的看到了来自中国,具有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一种全新的体育项目表演——中华武术。这次的武术表演,向世界体坛充分展示了中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风采,她不仅带给西方人以体育场上的意外惊喜,而且也为世界奥运文化增添了一朵含苞欲放的奇葩。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承载了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教育、民族凝聚、休闲娱乐、观赏等功能和价值。舞狮、蹴鞠、太极拳等民族传统体育已被列为世界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证明它对人类文化传承、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奥林匹克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不可否认的是,现今的奥林匹克运动抹上了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东方传统体育正处于被拒置奥林匹克运动大门之外的尴尬境地。在实现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人类的生存资源、知识存库的呼吁声中,代表东方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交融势必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罗时铭.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解读[M].北京:體育大学出版社.2007.

[2]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家宏.文化视野下的奥林匹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4]谭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武术的进步[J].华南师大学报.

试析中国民族体育服饰的文化特征 篇4

关键词:民族体育服饰,文化特征

一、民族服饰的基本文化内涵

1 维护生存需要的保护性功能

维护生存需要是人类生存本能的驱使, 人类为生存、繁衍而争夺空间、食物, 饱受日晒雨淋, 风袭雪覆, 在面对大自然的侵袭时, 他们逐渐学会以最原始的材料如兽皮葛叶之类裹身, 这成为人类保护身体的最早服饰。为了有效地在自然界中敏捷地行动, 人们还在脚上或手腕上戴以护腕, 这种服饰在各山林民族中至今依然可见。如独龙族的竹片护腿, 彝、拉祜族的绑腿等[1]。

2 分辨社会角色的标识性功能

根据现存原始民族的研究记录, 特定的穿戴可以表达特定场合下群体所处的状况, 如民族、年龄、角色、性别、职业、阶层等。民族服饰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是识别民族的重要标识。

3 装饰人体、美化生活的审美性功能

当人类将改变纯自然状态的欲望升华到服饰后, 它表现为既是人类生存的物化活动, 又是观念外化在服饰上的物态化活动。可见, 民族服饰审美行为成为民族深层意识, 民族气质、迁徙的历史, 情感的宣泄, 理想美化冲动等的外在再现。

分析民族服饰审美要素, 包括造型、色彩、材质、图案、饰品等。无论是古老的披挂式、贯头式, 还是披毛插羽、纹身涂面、结发穿耳, 还是大襟衣、绣花裙、形成各自的独特构成要素, 既是他们的经济生活、心理素质和居住地区不同的结果, 也是他们对美的追求的不同表现。服色是民族服饰的重要标志, 许多民族的服色审美都打上了文化的印记, 涉及到诸如思想观念, 哲学宗教, 礼仪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图案装饰是民族服饰形式美的一个显著特点, 其造型与审美不仅反映出民族的个性特征而且也反映出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服饰品包括帽子、项饰、背包, 手饰等等。各民族的服饰品式样尽不相同, 都对此给予美好的寄托, 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对历史的某种回忆[1]。

除了以上作用之外, 民族服饰还有图腾崇拜感应神灵的象征性功能。

二、民族服饰功能的重合与转换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不可能只有单一功能, 民族体育服饰更是如此。在少数民族的服饰研究中, 对所谓的“纯美”或其他单一的“纯粹”是不可能存在的。因而, 民族服饰文化功能只能是重合和交叉的, 尤其是在节庆、赛事中服饰的功能则更倾向于“实用”或“炫耀”。例如,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军事改革, 提倡胡服骑射的故事。在清代, 满族服装, 尤其是贵族的服装, 又对蒙古族及其他一些民族有很大的影响[2]。

三、中国体育服饰的文化内涵

体育服饰文化是伴随体育运动形成的一种亚文化。作为物质与精神的文化载体, 民族体育服饰已经成为体育运动不可或缺的部分, 其中隐含着我国民族的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的总和[1]。

起源于古希腊文化的竞技体育强调的是更高、更快、更强, 重视个人的发展, 崇尚个人英雄主义, 其体育服饰强调实用与美观, 以求最大程度的合体, 注意体现人体曲线美, 用服饰塑造体形。与西方重视个人, 体现个性的文化氛围相比, 中国则讲究“中庸之道”的处世方式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这也是中国服饰文化的哲学基础。

民族体育竞赛不以创造新成绩为目的, 而以享受成功, 和谐邻里为目的, 所以民族体育服饰以宽松、随意为主, 强调含蓄性、整体性。这种民族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宜竞技体育的发展。

少数民族因区位、历史等原因受儒家文化较浅, 所以服饰风格多样以其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含义和审美情趣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绚丽色彩, 并伦理性和工具性地掩蔽了肉体的直观和原生形态。由于各个民族地域、发展水平和风俗习惯的不同, 其文化意蕴、伦理倾向也是不同的。如, 东川彝家小伙在节庆、赛事的日子里喜欢穿火草褂子, 制作一件火草褂子要采集千万片火草叶子, 须跑遍九山十八箐, 将那白色柔软的纤维剥离出来, 经二十多道工序才能制成。显然这已不仅是一件普通的衣服, 其服饰文化所指是勤劳智慧的象征。

目前, 我国政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特别注重民族文化的培养和传承。从1953年以来, 我国已经成功举办了7次民族运动会。在民运会上, 56个民族一方面为大家提供了五彩纷呈的民族体育项目;此外, 多样的民族体育服饰也为民运会增添了无限魅力。

四、制约民族体育服饰发展原因探析

每一个民族的服饰都折射出这个民族历史的影迹, 许多民族服饰以或形象、或意指的方式在服饰上记载并传递着本民族的历史。民族服饰在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 不仅形成各自鲜明的特色, 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功能, 同时也积淀了反映各民族历史、习俗、宗教信仰的丰富文化内涵。因此, 保护、传承、发展民族体育服饰对保持我国文化多样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代表强势经济的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表现在体育服饰方面就是竞技化体育对民族体育服饰的冲击。不仅一般运动会难见到传统民族服饰的出现, 而且在民族运动会中许多民族竞技项目如射箭、蹴球等民族项目也难见传统的民族体育服饰。

阻碍民族体育服饰传承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主要原因是民族体育竞技化的发展。地方政府的“金牌政策”重视竞技水平的发展, 忽视民族文化内涵, 是造成民族文化退化的直接原因。大多数民族体育赛事是文体结合, 舞蹈与体育不分, 重在交流、和谐, 讲究“天人合一”的感性体会;西方竞技体育强调个人能力的发展, 用量化、科学化的态度发展体育, 重视理性, 强调成绩的突破。在发展民族体育忽略其内在的文化特征, 一味借鉴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 必然会造成发展的不和谐。

体育文化内容与制度的不协调必然导致民族体育服饰的蜕化, 而且这种蜕化已经影响到了民族体育的发展。在单纯竞技化民族体育中, 缺失了文化内涵的民族体育是苍白无力的, 一旦民族体育脱离了本民族文化的背景, 单纯靠竞技来生存的话, 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民族体育项目如吹箭、射弩等项目, 在竞技方面不可能达到或超越已经发展成熟且有着强大科技力量作后盾的现代射击项目。

五、传承发展民族体育服饰的几点建议

1树立保护本民族服饰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本民族服饰文化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历史渊源和合理性, 也是现代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本民族生命力的象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需求的多样化, 各民族只能展示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精心打造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民族体育文化品牌才能屹立在国际大家庭里[3]。

2建立合理的民族体育评价机制。

“金牌战略”虽然会在短时间内提高民族自豪感、提高地方知名度, 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都会重拾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提高自身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3建立私人或国家民族体育服饰收藏博物馆, 并定期进行展览宣传。

部分民族自治省、县建立本民族文化的博物馆。民族服饰的收藏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具有原汁原味的效果, 服装展览和展示设计应该取得协调统一的风格, 对民族服装的文物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进行学术研究并介绍给观众。

参考文献

[1]周文杰:《论中国民族服饰的文化功能》[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2, 3 (14)

[2]谢青松、陈光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J]保山师专学报2005, 11 (24)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5

在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即使在今天,经过批判扬弃和创造发展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智慧,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提升仍具有普遍意义和时代意义。

第一节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种人伦关系,是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情感信念来处理的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方面,在家国-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在-般情况下,村落是家族的集合或膨胀)——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而以善为核心。在文化史上,虽然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要道德或不讲道德,但也确实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把道德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普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孟子·滕文公上》)在中国家国-体的社会结构中,尊卑、长幼、德性成为确定人的地位、建立秩序的三个要求:“天下有达尊者三:爵-、齿-、德-。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莫如德。恶得有其-,以慢其二哉。”(《孟子·公孙丑下》)三者之中,官级、年龄辈分是外在的既定均,惟有德性方能主观能动地实现自己。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突显人格尊严,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言、立功”约“三不朽”思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由此形成-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它在价值的意义上形成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或精魂。传统美德的总结与认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关键,也是现代中国道德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

传统道德规范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建构起了十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从内在的情感信念,到外在的行为方式,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德目。传统美德就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内核或合理内核。

-般说来,传统道德规范或德目有两种:-是由伦理学家概括出来的,或者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二是那些虽然未能在理论上体现和表述出来,上升为德目,但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与奉行的习俗性规范。前者比后者更自觉,后者比前者更丰富,并且往往比前者更纯朴、更直接地体现着某个民族的品格。在中国道德史上,《尚书。皋陶谟》把人的美德概括为九项: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孔子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他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俭、克己、中庸等-系列德目。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6

一、了解我国传统服饰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

在我国“服饰历史及其独特风格”这一部分,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各个朝代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文化内涵的服饰款式变化上,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产生了纺织,到殷商时代服饰文化基本形成,西周产生了完整的冠服制度,春秋战国后的冠服制度,乃至之后各朝各代的服饰制度中,让学生们了解到我国服饰制度悠久的历史,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文字资料、古人画作雕塑,以及与其他文明古国的服饰文化对比,学生们会看到,自中国服饰诞生以来,一直在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的统一,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的和谐、协调。

在课堂上,我带领学生试穿传统服装,分析各朝代服饰主要特点,看历史剧进行服饰纠错游戏,让他们谈谈观赏的感想,与大家一起交流看法。在我的引领下,学生尝试分析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并将中国传统服饰与西洋传统服饰

进行对比,能够准确说出中国传统服饰的主要形式,感受和体验了中国传统服饰的款式、用料、等,从而更深入地接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质和审美精神。

二、了解我国服饰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礼仪制度

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系带隐扣,飘逸潇洒,宽衣大袖”。《左传·定公十年疏》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可见,服饰和礼仪,是华夏民族的标志。课堂内的传统服装展示和穿上传统服装之后的礼仪示范,不但让学生了解了我国民族传统服饰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以及对整个东方文化影响的特点,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

通过我国中国传统服饰的伟大成就的介绍,学生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服饰的精华。当学生了解了“上衣下裳”“深衣”“襦裙”三种基本款式、明白 “右衽”与“左衽”的区别、分得清“曲裾”和“直裾”时,知道穿上传统服饰之后的“坐立行走拜”等礼仪时,民族审美意识教育是形象、生动和具体的。

例如,当展示“袍服”时,学生们能够从其充分体现的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中,看出中国传统的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当一件件文明庄重典雅、恢宏博大的传统服饰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出来时,学生们看到古人“天人合一”等独特理念,明白服饰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的最外在表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三、继承和发扬传统,坚定民族审美信心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如同冰山一角,它引导我们逐渐发现了联缀在服饰之后更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明体系。学生们逐渐明白,鉴赏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而是在追寻中国传统的礼仪、风俗、思想、生命的思考、生存的哲学,我们在鉴赏中要寻找的是民族的品格与风骨、气质与精神。

学生不仅仅在课堂学习,也在课外进行研究和活动。一批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热爱的学生,在我的协助下成立了广东实验中学“汉服社”。学生们自己组织了吏部司(人事部),负责新成员接收、成员工作监督、成员档案管理及违规者处罚等工作,协调社团内部的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其具体实施;礼部司(宣传部)负责社团,及社团活动的宣传工作;主客司(外联部)负责联系广汉会,其他社团等;度支司(财政部)负责管理社团经费。

在2010年5月举行的广东实验中学科技节历史模型制作活动中,我负责指导传统服饰制作项目,高一年级每个班都参与了制作展板、模型。令人高兴的是,还有3位学生用自己的巧手,一针一线制作出了符合中国传统服饰标准的成品服饰,并穿上它们参加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现场展示。还有5个班的学生按比例制作了缩小版的模型。更有超过16位学生参加了面向全体老师同学的中国传统服饰展示。吸引了广大同学参加之后进行的试穿活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课堂外的活动,能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加入弘扬中华文化的行列。

四、学生学习后的感想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加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审美观念的一些情况,增进学生对传统审美的理解,促进学生民族审美意识的形成。

在课后交流中,高一(3)班肖宇辰同学表示,他自儿时起,一直颇喜欢传统文化,闲暇时间喜欢看看诗歌词赋,历史典故。他初次接触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就是在高一前的暑假,一种喜爱之情发自内心的喷涌而出。在选修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研究”校本课程之后,他更是喜爱上中国传统服饰化以及背后的文化。

高一(1)班的吴慧同学,一开始感兴趣的,是广义的所谓古装而非中国传统服饰,也没有关注其背后的文化。对中国传统服装萌生兴趣之后,顺理成章地对 “服”之外的“饰”也开始感兴趣,进而再逐渐推广到更复杂的领域去。这让她有机会和有共同志趣的人在一起交流,发挥自己心灵手巧的特长。她在住校且制作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缝制出一套淡雅的褥裙,一举学校科技节历史模型制作比赛中夺得一等奖,广为师生称颂。

高一(3)班长陈灵时说,上这节课之前,别人问起中华民族传统的服饰是什么,她是答不上的,冥冥中感觉旗袍、唐装、中山服完全与中华传统服饰搭不上边,但难道就是空白么?感觉很迷茫,不知道三百年前的中华服饰到底是什么样,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独缺服饰史?

所以,在我把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带进校园之后,我校师生了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人更多了,这是整个校园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术鉴赏课程中,通过“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专题的教学渗透民族审美意识教育是必要的,也是有优势的,它不是靠说教也不是靠硬性灌输,而是让学生们在“美的历程”中自愿地接受感染和熏陶,认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形式、文化涵义和风格特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7

关键词: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地理环境差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体育运动作为衡量一国国力的重要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可以说, 从一定程度上讲, 社会发展的情况决定了其体育的发展现状, 也就是说社会生产方式与发展同体育文化的发展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从历史发展来看, 社会本身即是一个艰苦、长期的发展过程, 因此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随着历史的变化不断发生演变。在这个过程当中, 不同地域、民族的体育文化由于受到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 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体育文化模式。而伴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 我国体育文化在长期的传播与交流当中, 我们可以发现其源于古罗马、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竞技思想的体育文化存在着一种互补与突出相融合的矛盾。在当前这个特殊的时期, 分析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与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的对立与统一就一定会广泛引起广大业内人士及体育爱好者的关注, 本文将围绕这一课题进行具体剖析, 以期于不断完善我国民族体育文化, 增强全体人民的体育文化意识, 提高全民体育水平, 增强国际间的文化合作力度, 促进全球体育事业共同发展[1]。

1 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分析

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是当前世界文化体系当中的两个重要的体系, 它们与历史发展同步, 虽然才者分属于不同的两个体系, 但从整体上来讲, 二者的关系是并列且平等的。当前,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及世界贸易往来不断加剧, 国际间的合作及交流变得更为频繁。在近代中国史中, 由于广大西方列强的不断对外侵略扩张 (这当中我国是最为主要的阵地之一) , 从而使得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开始处于正面交锋之状, 且这种斗争与冲突在不断加大。因为这两种文化存在的环境与文化本体的差异具体来说,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 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来源于五行、八卦、阴阳、天人合一等理论当中, 与此相反, 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大多与其哲学发展相一致, 遵循的是外在分析, 侧重于在自然斗争指导之下的发展与形成;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现代医学、科学实验等相关科学的综合运用, 而我国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偏向于重视自然和谐与人体自身先天性的统一性;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崇尚的是形体美与阳刚力量, 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更加注重抽象、内涵、节奏等方面的美感。

其次, 以竞技为最终目的的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是运动的健美性、公开性、惊险性与竞争性, 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育系统, 它非常注重人体自身的全面发展, 却对在竞争过程当中的道德因素较为忽视, 从整体上来看, 以竞技为目的的西方体育文化它过份强调了一种冒险与激进;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有所不同, 礼仪性、表演性、娱乐性一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 它将个人修养摆在了重要位置, 削弱了长期存在于体育运动当中的竞争性, 形成了以追求长寿、健康为主要目的且具有一定内敛性格的体育模式[2]。

最后, 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将其侧重点归结于体格之上, 从体育层面上来讲, 它提倡的是从人体体格的培养, 通过不断的肌肉运动, 进而实现形体塑造, 来帮助达成理想人生;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则是通过体育锻炼, 达到由表及里、以外达内之效, 进而塑造出理想人格, 它实则是一种人格倾向的表达。

2 关于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相互间的互补分析

一般而言, 丰厚的历史积淀、浓郁的人文气息, 才能孕育出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它的发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交融、变异、选择、积累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社会存在, 因此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在同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融汇的同时, 也势必都会吸取各自文化理念当中较为精华的部分。它们之间的互补, 认为最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 在长期的发展与整合过程当中, 西方竞争理念已逐渐被东方国家所认同,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也不断被西方国家所接受。从实际情况来看, 现代社会发展与西方竞技体育当中所突显的竞争理念存在一定的吻合性, 因而这种观念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也慢慢被接受与认可, 进而运用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当中。蕴藏于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当中的健康观、生命观以及与此相匹配的保健体育当中包含了丰富的人体科学内容, 可以对人民各类保健活动可以进行科学指导, 因此它也正慢慢走入西方国家视线当中。

第二, 二者对其优秀的运动项目都有所移植, 比如来源于西方国家的足球、篮球等项目早已被国家所接受, 受到广大民众一致拥戴, 而我国传统的武术、气功等项目还不能开始逐渐西化, 打破了传统西方竞技体育一支独大的局面, 为体育文化提供了更多选择, 提高了其多样性与丰富性。

第三, 都有对伦理及道德观层面上的追求。

3 关于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当中存的矛盾的主要作用

由于历史发展与思想观念的差异, 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二者并不是一个整体,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既有整合也有矛盾, 但这些矛盾的存在却具有不寻常的意义,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 矛盾可以维系不同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在发展过程当中唯一从不曾中断的文化, 这与频繁的外部、内部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虽然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间的交流时间还不长, 但由于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 因而二者定会不断的磨合与碰撞, 二者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可吸取精华, 因而可不断拓宽其自身发展的空间范围与领域。

其次, 矛盾可调节不同区域间的体育事业发展, 保持体育发展分布均衡化。社会发展的不同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使得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事业发展也不平衡。而存在于不同地区域间的发展矛盾则可有效调节这一现象, 它的方式表达在于吸取对方教训及经验, 融合对方发展精华, 相互补充。二者只有存在着冲突与互补的现象, 才有相互影响的可能, 西方与东方的体育对话不仅是二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而且可以不断丰富世界体育体系的形式与手段, 拓展体育结构及功能的外延。

综上所述, 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关系存在互补也存在一定的冲突, 在其各自的发展中, 不仅会从不同程度上改变各自传统的体育属性, 而且由于二者在某些方面的契合还会产生不同类型的体育文化, 引发体育文化变迁。此外, 由于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在发展的层次及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别, 从而导致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会受到巨大冲击, 当此之时,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体育文化的冲突, 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有必要做出一定的调整, 确保其发展与西方体育文化当中的精髓部分相契合, 找寻到二者发展的共同点、相似点, 加大吸取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中较为科学的部分同时还要大力推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力度, 唯有如此才能减少因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冲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确保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可以平稳、健康。

参考文献

[1]王智慧.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体育文化实力的维度解析与提升路径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11 (4) .

[2]姜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化与弱竞技化研究——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 2012 (6) .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8

1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述

1 . 1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陈述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历史悠久和灿烂的文明,使各族人民实践体育活动,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摔跤、射术、拔河、高跷等。对于这些来自于民间,接近生活的体育活动,人们在锻炼期间不断对其进行完善,逐渐使其变为规范的体育活动,并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现如今,带有民族传统气息的民族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民族体育的典范,对于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开发,提供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并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2014年4月3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召开了主题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增强国民身体素质”的第八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中指出,全民健身事业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身体的基本保证,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社会的共同基础。《全民健身》的推进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遇到较好的机遇。构建现代民族文化认同、民族团结的机遇时期;进一步推进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机遇时期。

1 .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代表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人类是体育活动社会部分的主体,对新的体育活动的创新、对原有体育的保留,发扬体育精神,制定体育发展制度,提高体育文化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它具有民族性如苗族的芦笙舞、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回族的回回十八肘等;民族活动具有地域特点,位于湖南西部的土家族,因山地泥泞而产生的跑泽田、高脚马;苗族的芦笙舞、跳大鼓;黎族住地盛产竹子,于是有了跳竹竿;它具有传承性,如具有“马背民族”称号的蒙古族,史籍中记有羌族“工习猎射”,藏族“不射箭不能见英雄”,具有“骑马斗捷”之风哈萨克族;。它具有时节性,如藏族的“木榔节”,汉族的“春节”,苗族的“龙舟节”“赶秋节”“跑马节”。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充满文化气息,布满欢乐气氛,增强了民族的庄严、隆重特点。就这样,民族传统体育代代不断举办,使得其千年不衰的发展。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被大众广泛认同,例如武术,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典例,在人们锻炼身体的同时,凝聚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强化和谐统一理念,较具体地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简单易行,生动形象,我国现今文化现象正以体育文化这一独特形式渗透到社会中。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增进各民族内部及民族间的团结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渐上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思想越来越被国人和世界认可。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促进中国体育发展

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体育人文基础与实践经验的支撑,因此,现代体育文化发展应是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基础上进行的。体育文化是世界文化最带有普遍性意义的文化形态,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始终站在世界文化的前列。体育文化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功能,成为全球化意义上最为显著的文化发展成果。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而且在世界体育文化发展史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

2 . 1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民族传统文化现如今已成为我国体育发展事业的重要内容,所以,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价值探索、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等工作已逐渐成为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体育发展战略提出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强国的含义在于让民众参与体育活动,而非单纯的竞技成绩。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加宜于在民众间推广。这使得全民运动的计划更加具有可行性。

2 . 2民族传统体育与我国体育同步发展

目前,我国体育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从为国争光逐步转向通过运动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体育意愿和实际需求上来,如何促进人民健康的运动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主导价值。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了人民的业余生活,同时也提高了国民身体素质。民族传统体育的宗旨是服务群众。当前,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现状令人堪忧,推广传统体育项目,能够有效地带动民众积极运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运动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因此更宜于推广。总之,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与我国体育发展战略是保持一致的。

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影响

3 . 1多元化民族体育文化, 丰富体育文化内容

多元文化是民族体育文化内在精神的外在体现,民族体育具有多元一体的大文化背景,它在文化价值观念领域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民族体育现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体育文化模式。不同民族具有属于自己的民族体育文化,每个民族有自己的体育文化,世界上有民族与体育文化相对应,各型各色的民族文化组建成全世界公共的世界性体育文化,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文化现象展现出世界体育的多元化。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建现代民族文化认同,丰富体育文化的同时能促进各民族了解,加强民族大团结。

3 . 2发展传统体育文化, 完善体育发展政策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属性在体育发展的政策制定中是非常重要的。体育发展的政策制定直接决定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未来。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我国历史的发展中也是最活跃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它不管是用来庆祝丰收、节日祭祀还是用来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它的发展都打上了深深的时代性、地域性的烙印。同时它从古至今的延续,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现代人的生活习俗、道德伦理、心理意识等方面都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多维空间的联系和自身独特的属性,使得其在体育发展政策的制定中占有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3 . 3推进《全民健身条例》, 丰富群众体育活动

我国未来体育发展观以发展多元体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目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浪潮深入人心,体育人口逐年增加,群众体育的发展不断深入,全民健身运动已经成为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广大群众达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宣泄情感和人际交往的目的。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像其他项目一样融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能为我国体育发展提供众多的项目内容,能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民族传统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实施全民健康计划。如果政府部门加强引导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鼓励群众全民参与民族传统项目,加深群众的民族体育实践意识,进而提高体育活动技术,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促进全民健身,促进人民群众健康发展。

3 . 4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9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如李鹏[1]在《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一文中从积极与消极的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姜明,文格西[2]则着重从消极的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策略;朱晋元[3]从儒家、道家、佛家等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角度论述了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有关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还有很多此不在赘述,这些研究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按照佛教的理论“事物依因缘而生,依因缘而灭。事物的产生并不依仗于一个因缘,而是依仗于众多的因缘,其中直接的因缘或许是可以计数的,而间接的因缘是无穷无尽的。”[4]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探察可以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因此,本研究的进行是另辟溪径,运用系统学理论,把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纳入到一个系统中进行论述,进而从另一个侧面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以充实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建设。

1 研究路径

要弄明白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就要把二者放入一个逻辑结构中,把二者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放入一个系统中进行分析,从繁琐复杂的点滴信息中理出一个线路来,进而进行论述,得出研究结果。概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基础,是关于某一事物思维的起点,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要进行这样的研究,首先必须对核心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也即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是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2 核心概念的厘定

2.1 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视角、研究目的、研究动机、研究方向不同,所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总有一些特别关键的点是所有的研究学者都没有、也不能丢弃和省略的部分。首先,在时间意义上来讲,一般是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在1840年以前。中国处于地理上的封闭状态,其文化形态一直处于天朝上国的民族情怀之中;其次,是指中国社会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农耕经济。中国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与文化的发展脉络,决定了中国社会自夏商以来直到近代都是以田亩农桑为主的小农经济体系;再次,中国的社会制度是以伦理宗法观念为主的皇权氏族承袭制度,中国人的国家观念是大一统的帝国思想。商朝后期诸侯争霸,列国纷争,又被称为春秋战国时代,经过几百年的起起落落最后由秦朝统一了中国,确立了中国的大统一国家观念,秦朝以法家的严密律令管理人民,最终秦朝传二世而亡,最后由刘邦统一中国,中国社会进入到了汉氏王朝,刘氏以儒家的伦理宗法观念结合法家的律令来管理国家,被称为外儒内法思想,经过汉朝四百年大一统国家观念的强化,与稳定的社会制度,从此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和宗法观念;最后,在具体的文化上,中国文化在它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道家、佛家思想为主体,以法、兵、阴阳等家为互补的传统文化形态,其中,儒、道、佛常被称为中国的主流文化。

这样我们基本上可以给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基本的定义。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1840年以前的、以中原地域为核心,包括流传至现今及历史中国版图上的所有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以儒、道、佛思想为主流,以兵、法、阴阳等家为互补,包括伦理观念、道德价值、人生理想、文学艺术、生活习惯、科学技术等等包罗万象的非自然内容。

2.2 民族传统体育

同理,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学者们的研究视角、研究目的、研究动机、研究方向不同所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可以肯定学者们给予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观念的立体性、时间、空间的不同性,总能发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特征,进而给予不同的概念,赋予它不一样的价值和特性。

这样,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其产生的背景和历史进程及整个的国际环境中进行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提出的背景是西方工业文明以其强势的军事侵略而带来的文化渗透与普及,其中也包括体育文化的渗透与普及,中国人为了保护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而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但其发展却是以西方的体育模式为参照、为样本的建设。发展到现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及整个人类社会对生存环境的深入认识,文化的建设被世界各地人民所重视。本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对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调整与变革,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传统和现代不仅仅是单线递进的过程,更不是相互对立的概念,现代是由传统发展而来的现代,传统是现代人在传统的影响下以现代的观念继承的传统。人们也越来越发现每个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征,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土壤,民族文化应当跳出西方的发展模式,寻找自己的工业文明之路。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设也是如此,它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应当跳出西方的体育发展模式,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之路。

在这样两种大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产生就不得不受到以西方为主的竞技体育的制约,至少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是与西方体育相抗衡、相类似的概念,也即是说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是与西方体育相联系的,笔者认为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概念产生的局限,也即是以西方作为参照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发展到现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民族自信心的增强,传统文化发展的更新与繁荣,民族传统体育相关性研究的增加,我们发现民族传统体育有自己的一些特性、有自己的个性之所在,它不应该是西方以竞技为主的体育的概念,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我们开始摆脱以西方为主的体育概念的制约,开始对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有了自我的、客观化的认识,这是自由化了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3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

如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指在1840年以前的、以中原地域为核心,包括流传至现今及历史中国版图上的所有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以儒、道、佛思想为主流,以兵、法、阴阳等家为互补,包括伦理观念、道德价值、人生理想、文学艺术、生活习惯、科学技术等等包罗万象的非自然内容。这样不论是狭义层面中国人为了保护和继承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所提出的,与西方体育文化相抗衡、相对抗的民族传统体育,还是广义层面上的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其实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归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属中的一个种概念。这样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关系也即是一种从属的关系,而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它传统文化便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比如: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戏曲、民族传统艺术、民族传统文学、哲学等,都属于一个并列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共存、相互影响。但总的说来,以儒、道、佛为主流的哲学文化形态要对其它文化影响大一些,比如:民族传统体育的训练思想、传承制度、物器制造等,都遵循着主流文化的观念指导。反过来民族传统体育对主体文化的影响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整个大的体育观来说,所有的关于身体活动方式的运动都可以是体育的一部分,这样,不论创造主流文化的皇家世子、士大夫阶层、道师僧侣,还是践行、享用这些文化的平民百姓都必须在一副好的身体下进行,这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它文化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4 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不是先验的、僵硬不变的绝对的理性,而是历史建立起来的、与经验相关系的合理性,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它即是历史理性。[5]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一个根本特性,是中国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后来被中国主流文化加入宣扬和强化,这样就造成了在传统中国人那里,任何神圣的东西与任何荒谬的东西,都是可以有些用处的,而不管这些被运用的东西在原来的系统中是否是精华,更不去考虑这些被运用的东西是服从于还是有悖于原来的目的;同时,这些神圣的东西中的神圣之处,与这些荒谬的东西中的荒谬之处,以及这些有用内容的所以然,都是不重要的,甚至都与己无关。[6]这种实用意识一直在中国古人头脑中运转,对中国传统体育家来说,主流文化形态之儒、道、佛,辅属文化之兵、阴阳、杂、墨等及其它种类的传统文化都只是他们用来选择的实用工具,这也即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这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它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好像特别大,这样就无法论及,但是无论如何其它文化形态更多的都是受传统主流文化之影响。所以,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也即是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之儒、道、佛与辅属文化之兵、阴阳、杂、墨等对它的影响。按照文化的两期分类说,可以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也即是以物器为代表的硬件方面与精神、制度为代表的软件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也即可以分为:物器与精神、制度两个方面的影响。

4.1 物器方面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在硬件上主要表现在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记载的工具,汉字、纸张、壁画等传承方式。在中国古代很少有专门记述某一专业技术的书籍,民族传统体育也是一样,对它的记述多散见于编年史、地方志、小说、诗歌等文献中。第二,各家中关于物质制造的科技方法。在很多时候科技方法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是分不开的,我们知道早在周朝就已经出现了射箭的比赛,射箭与军事训练是有密切关系的,然而这也是身体教育的一部分内容,所以,科技方法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器材的制造起了很大的影响与作用。第三,士大夫与皇家阶层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习练与改造,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还以射箭为例,它在西周时期已经发展完善,并建立了合理的制度,西周的射礼,实为二千余年前我国体制完备的体育竞赛活动。[7]

4.2 精神、制度方面的影响

在精神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二,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相应”思想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三,关于处理社会人事的“中庸中和”思想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四,关于如何对待自身的“克已修身”思想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在制度方面,君主神授、宗族、血源等为主的社会制度,以仁义礼智信、君权观念等为主的社会观念同样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周代所制定的射礼中已经突显出来,这种等级制度在传统射箭中表现为,大射:用于选拨参与祭祀的人选;宾射:用于朝拜和互拜;燕射:宴会、娱乐时的一种活动;乡射:士大夫的饮酒礼仪。在射箭这一活动中不同的等级所用的器具都是不相同的,突出表现出了“君君臣臣”的等级制度。

5 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影响的思考

文化的发展要植根于主体文化产生的地理和历史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和转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样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和转变,1840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中,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崛起的包袱,受着各种声音的打击和批判,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前进的,这是中国文化的黑暗时期,也是民族传统体育的黑暗时代,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们对文化的一种偏激认识,如今,民族文化的复兴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实事。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民族传统体育过多的受到了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为了应合以现代奥林匹克为主的西方竞技体育而进行过多的改造,这已经成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一种障碍。我们肯定按照奥林匹克模式进行改造所产生的价值,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看到,过多的裁剪已经使其使去了本民族的特色,结果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从多元走向单一,这种倒树状结构只能使文化越来越向着硬化的路径迈进。所以,在整个国际社会都以建立文化对话、文化互补、文化共存的格局中,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应该跳出西方竞技体育的单一模式,回顾自己的文化传统,跟随自己的文化传统进行改革与创新,坚持并找寻自己特色的体育文化发展之路。

6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应该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会有不同的结果,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中一度表现为过多的依附、偏向、对抗西方竞技体育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已经跳出了西方竞技体育的樊篱向民族传统体育的自发状态过渡;事物的存在总是在各种事物中存在的,总是不脱离各种事物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表现在以物器为代表的硬件方面与精神、制度为代表的软件方面;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应该跳出西方的以竞技体育为主的单一模式,回顾自己的文化传统,跟随自己的文化传统进行改革与创新,坚持并找寻自己特色的体育文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鹏.中国传统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4).

[2]姜明,文格西.论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6).

[3]朱晋元.管窥中国传统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9(10).

[4]王晓韩,杨熙楠.沟通中西文化[M].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6:175.

[5]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已卯五说[M].北京:三联书店,2006:43.

[6]乔凤杰.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10

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思想基础

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影响至深,特别是儒家学说。儒家本来是由原始礼仪巫术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演化而来的“礼仪”的专职保存者。儒家的中庸之道对传统体育也有重要影响。孔子认为无论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过犹不及”,强调有一个度的限制。虽然孔子的“中庸”主要是对封建统治政策而言(“籍敛中则庶民附”),但在后世发展中对体育产生了极大影响。华佗提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蒲虔贯的“小劳术”都是对儒家中庸之道在体育中的最好诠释。伦理道德和中庸之道相结合,致使中国传统体育很少表现为激烈的对抗。

儒家和道家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极大影响,从表面上看,儒家和道家存在很大差异,儒家代表一种“入世”、“达济天下”的精神导向,道家代表一种“出世”,“独善其身”的精神境界,但二者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基于“天人合一”的原始认识论基础之上,儒家是通过血缘、宗族、等级等把人限定在一个固定的天然的框架中,后来董仲舒把这种观点发展到极致,认为人体和天体是统一的:天有日月,人有双目;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表现出典型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更是通过对“自然无为”,“与万物齐一”的境界的赞美把人放入自然,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人满足于固定的某一个位置生活,不必思索,无须抗争,安于生活,受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表现出典型的整体观特征,始终将人的整体性作为身练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传统体育把世界的两大基本要素即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强调天人合一,把生命的两个主要标志,即神(精神)与形(躯体)视作一个整体,强调“神形合一”。在体育上,则表现为一种连贯的继承与发展,上下连接成一个如此紧密的链条以至外来的干涉不易扯断这种天然的联系,这种超稳定的体育结构使其在受到西方体育的强烈冲击下,仍保留着旺盛的生命力。

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当然,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思想,并不是所有民族的、传统的东西都是好的,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一味地都继承下来,一定要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是对传统文化发展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继承中国传统体育就不会更好地发展,没有继承就有可能迷失改革前进的方向而误入歧途。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思想中的一部分积极的东西我们要采取一种继承的眼光,把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继续传给下一代子孙。这也算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一种贡献。不能让传统体育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流失,而留给后代的只是一些糟粕文化。比如: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些养生之道,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导引、五禽戏这类养生功法,至今还被世人所沿用,比起现代的一些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的西医疗法,中国民族传统养生中的一些治疗方法被承袭下来,广为流传。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在讨论是否让武术、太极拳和气功等养生体育进入奥运会,以便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得以发扬光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民族文化的渗透,中国传统体育思想也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具备了多种功能,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体育发展沿用了前苏联体育的发展模式,在全面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体育事业近乎全面地实施了与世界体育的接轨,在将体育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的文化形态来发展时,西方体育,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的体育事业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为国争光的体育发展目标,促使西方体育占据体育事业的主导地位。由于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不同文化之间的统一性标准,驱使着我们不断地运用西方体育的理念更改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加剧了西方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并实质性地形成严重的文化等级差异。正如“文化的精英化和等级制,是对文化的第一次狭隘化;文化的政治化和实用化,是对文化的第二次狭隘化”。那样,体育发展等级制度的形成,必然导致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进行模仿。长期以来,我们在接纳西方体育的过程中,所表现的文化模仿形式,是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个性异化的最直接动因。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也对我国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国家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保护体育的发展,指出:“全民健身”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鼓励和倡导全民健身。未来的体育之道将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国家需要,历史将赋予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体育事业的新使命。当今不断涌现群众性健身热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道家养生思想必然丰富和发展现代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也将随着体育的进步而得到不断弘扬。

3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下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来讲,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全球化加快了世界体育的相互交流,给具有“深厚地域封闭倾向”的各国民族体育走向世界提供了机会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体育的全球化在当前形势下很大程度上是以欧美竞技体育文化为主的全球化,是以输出欧美文化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西方体育文化为主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渗透,使东西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同样也影响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部分民族传统项目通过扬弃,公平竞争性逐渐突现,健身娱乐性逐渐增强。新中国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特别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提高,网络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全球化提供了现代化渠道,从而形成了多元化文化形态,多元化文化必然产生新的体育文化,新的体育文化也正面临着外国体育文化的不断冲击,但某些成分必然融合,最终实现中西体育文化的互补,进而促使并规定了民族传统体育多功能、多方向的扬弃,以适应体育文化的发展,满足人们的各种体育需求。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不仅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确立了竞技文化和健身文化的双向性方向,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扬弃,确立了竞技性和健身性的双重性方向,使部分项目向竞技化、健身化、双重性发展。以达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项目的双项性发展,满足人们竞争和健身需要,实现其全球化和大众化。

众所周知,体育的基本表达方式是身体语言,民族传统体育试图通过一整套身体运动来表示丰富的文化含义。一个民族,尤其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其传统文化往往是极其抽象而复杂的,其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精髓也是其他民族难以理解的。民族传统体育是在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上发生与成长的,悠悠岁月,潮起潮落,民族传统体育几经改造更新,去粗取精,删繁就简,提炼浓缩,与一个民族的哲学、医学、社会等诸多方面融为一体,形成高纯度的民族文化精品,因此历千年而不衰。从某种意义看,民族传统体育可以被视作复杂抽象概念的物质符号形态,是对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给出的简明、直观而全面的诠释。因此,学习掌握另一个民族的传统体育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和理解该民族的文化学习过程。例如,通过太极拳学习中国哲学思想,通过瑜珈术了解印度文化。不同民族的体育形态确实为跨文化的相互学习提供了一条捷径。

毫无疑问,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出路的思考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任务,它不仅要求对我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要求对西方体育文化有全面的了解,进而在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旋律的前提下,融合、吸收、接纳西方体育文化,进一步改良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之更具有竞争性和时代感,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才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摘要: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土壤,因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思想,面对社会的发展、现代体育文化和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才能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更好地与世界体育文化接轨,走向世界。

上一篇:喷射补偿收缩下一篇:食管早期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