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024-06-10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选十篇)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1

1 传统体育的社会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体育, 深深地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我国千百年来是一个封闭固守、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大国。我国传统体育正是在这样多民族文化, 自己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下发展起来的。表现出风格迥异、特点独特、且带有地域文化色彩的自成一家的体系。在这种土壤中培植起来的传统体育的各种项目, 犹如一种网络, 又象是生长在这个环境 (文化圈) 中的藤蔓, 呈千姿百态的形状。所以, 倘若不深入了解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 是很难弄清楚其性质特点的。[1]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以农业经济为主社会的背景下的发展, 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 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体育观。是直接受到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 (而非商品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 的影响下形成的, 同时, 也是在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文化观念下产生的。其二, 植根于农业社会的传统体育, 既具有相对稳定的观念、趣味和形式, 又是富于动态的。[2]在历史的变迁、流变过程中, 它总是受各个时代的文化、经济、政治不同程度的影响及不断地掺入其中, 对其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不过, 在社会节奏缓慢封闭自守的农业时代发展起来的传统体育, 无论是军事体育、宫廷体育还是蕴藏量很大的民间体育的产生、发展、传播和演变大多都只是局限在本系统、本地区的狭小范围内, 从而使传统体育的组织力和聚合力相对于其他显得特别强, 但是这也造成了自身难以自解的封闭性和排他性。

传统体育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发展, 这是确定无疑的。然而, 体育的表现出的形式、呈现出的内容及不同发展程度为何在世界各地表现出如此巨大的差异。人们在体育实践中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为何表现如此明显的不同。这就不仅要从经济、政治等方面找寻答案, 还必须考虑传统文化的影响。古希腊、古代的奥运会, 是为了祭祀诸神而设的, 且伴随着古希腊灿烂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及卫生事业的发展, 但它的产生源于宗教活动。尽管古希腊民族有着激烈的内部矛盾, 可是, 他们有一点是一致的, 就是对诸神的崇敬之情。在祭祀活动中, 人们多以展现健康的人体竞技活动和展示人体之美的健身舞蹈与神同欢乐, 以此来表达出自身的喜怒哀乐和完成的艺术作品向神诉诸。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哲人的伟大思想与之有着莫大的关系, 空前精美的雕塑艺术在此受益良多。可以说, 古希腊奥运会是传统文化的集中反映, 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活动, 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由此逐渐形成了地方性竞技赛会, 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 祭神性的竞技已经具有全民众的性质, 已经有正式的组织者并以装满橄榄油的陶瓮为奖品。由此, 古希腊逐步迈向“运动会”的体育系列, 开始整合和构成古希腊体育文化。[3]而在古代中国, 要诞生出象奥运会那样盛大的竞技体育运动几乎是不可能的。阶级制度的不可跨越, 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 安于现状的文化观念, 等等。形成了不可竞争、没有平等、没有自由选择的传统文化。但是, 我们的祖先, 为了生命安全与生产活动的需要, 其中有许多的身体活动, 这样就有了早期的体育活动, 由于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更加全面的掌握生产和生活技能, 同时有了闲暇的时间进行游戏和身体练习, 在此时, 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体育活动。由生产活动中进行的身体活动和生存环境提供了能充分发挥创造性、能动性以及人的潜力的机会。这在西周的“射礼”以及“投壶”等活动中表现得很明显。中国古代产生出众多的娱乐活动体育项目中, 竞技活动没有多少, 流传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有些项目 (如蹴鞠) 在刚开始时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对抗性, 但愈到后, 由于某些客观的原因, 导致竞技性愈来愈少, 对抗性趋于无, 最终演变成几近供人观赏的杂耍。

不管是古代的军旅武艺, 还是民间的传统体育, 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制。但是, 引人注目的是, 在明清时期部分传统项目日益衰落之际, 武术和养生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却获得极大发展, 以其鲜明的民族特征成为传统体育的主干。这些, 都不能不反映出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我国封建社会自秦统一中国后, 在儒学的影响下, 开始形成一套稳固的道德价值体系。几千年来, 这一套价值体系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居于正统地位。它对于封建帝国社会下的统治与制度而言, 就是无可挑剔的, 很少有人去质疑它、甚至会去抨击它, 更不要说是去阻断它、推翻它。虽然道家哲学, 特别是庄子强调过运动是永恒的, 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但老庄的贵无、贵静、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又从另一方面补充了儒家的学说, 使之日臻完善。正是这一套不变的思想观念体系, 造成了传统体育发展的稳定模式。因此, 在价值标准不变的前提下, 传统体育的发展受制于同样的文化环境, 祖宗的法制要万古流传, 坏之者则大逆不道。同时, 中国古代封闭、自给自足的、保守的农业经济社会, 却又造成了人们对传统思想、文化的依赖心理。早熟性是中国文化的特征, 反映在传统体育上也是如此, 中国传统的大部分体育项目, 早在秦汉时期就发展成熟, 但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受制于同样的文化模式, 重复地跌案臼, 千百年来几乎没什么创新, 呈现出周而复始的发展状态。

2 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受“天人合一”与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的影响重视道德为世界体育文化注入了新元素, 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后与儒学、道教融合交织影响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古代产生顺应自然, 天人相应的“养生”体育文化对体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居于正统的时间最长, 对传统体育的整体文化内涵熏陶也最深。简而言之, 儒家文化具有务实性, 伦理性, 人文性包容性, 强调中庸和谐等特性。“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中心范畴和文明进化的主旋律。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 他提出了一整套以“礼”为核心的学说, 当然体育娱乐活动也不例外。儒家思想突出了“礼”的核心地位, 这与中国传统社会对伦理首先的要求一脉相承。《易经》、《礼记》等儒家经典读物中对此有着非常清晰的论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一论断指出, 天运行不息才成就天, 君子只要坚持奋斗不息, 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至诚不息, 不息则久, ”也必须用真诚, 坚持才可以长久。具体来说, 是在修身养性、延缓衰老上而有的行为之一。《中庸》有言:“回之为人也, 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孔子不仅教导人们如何生活, 更教会人们如何处世, 成为儒家思想与行为的准则。中庸的思想就是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中, 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 都该不偏不倚, 不可不及, 也不可过犹不及, 审时度势, 懂得变通, 及时通过“礼”来调整这种思想行为中的不及与太过。就本质而言, 中庸思想是身心的自我调节, 以劳动为例, 秉承中庸就应该适可而止, 量力而行, 不能太过, 该休息时就休息, 推广到体育活动上来, 中庸这种不走极端的思想, 可以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不过度追求那些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可以说中庸的适度思想与现代科学所追求的心理生理健康有着异曲同工妙。

道家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对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道家所讲究的天人关系指人类与周边环境、自然的关系。古哲先贤们虽然对于人与自然有着不同论述, 但基本都认同人与自然有着某种联系, 并且人与万物的联系, 会对彼此产生相互的作用。道家提, 出人有精气神, 正是三者组成了人。所谓“神聚则生, 神散则死”, “若欲长生, 神气相注”, “气人身来谓之生, 神去离形谓之死”, 无不描绘了精气神对人的重要性。在道家看来, 神形合一, 阴阳平衡是人生存的基础, 如果阴阳出现不平衡, 神形不统一, 那人的生存就会遇到困难。统一与平衡是事物存在的关键, 人的个体是这样, 人类社会同样也是这样。小到家庭家人的和睦才是家存在的基础, 家和万事兴, 大到整个社会, 一旦出现不平衡、不和谐、社会的分崩离析也就在所难免。同时, 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表现出极强的德性文化, 即一个人一项活动一个职业都会有相应的道德要求。可以说, 正是在这种讲礼, 中庸以及自然和谐的传统文化影响下, 中国传统体育从对竞技性的追求, 走上了哲学化与艺术化的道路。不难想象, 在这种思想下, 过分追求体育比赛的胜负无疑是下乘之举, 通过体育活动实现修身养性, 提高自己对“道”的领悟。

在体育文化领域, 佛家思想同样有许多重大影响。佛家有言, 人人皆可成佛, 将其放到体育文化中来, 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锻炼取成绩, 成为自己的偶像、自己的佛。佛家又言, 众生平等。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 只要愿意, 都可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无论你的先天身体素质如何, 都可以通过训练提高自身的素质。佛教的这些思想, 让人们能够勇敢地投入体育活动中佛教的一些思想对传统体育活动产生的影响更大。佛教佛教禅宗的“拳禅一如”思想更能说明佛教对体育活动的看法, 在注重禅意的思想中, 人生即修行, 包括体育活动在内, 也是一种修行, 是禅, 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关键在于你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悟到了什么, 而不是得到了什么结果。以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而言, 对我们的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明显影响。儒、道、佛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与肉, 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方向起到决定性作用, 无论是儒家中庸之道, 道家的“天人合一”还是佛家的“拳禅一如”都使中国人更加注重意境, 追求通过体育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实现身心与精神的协调提升。

3 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消极影响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强烈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但是它的保守性和封闭性与我国的国家制度、国家习俗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国的传习主要家族、血缘传承和师徒传承两种方式。我国以家族、血缘的传承为内在联系的纽带, 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显然, 稳定的农耕生活适合于血缘家族的世代延续, 因而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 这种倾向甚为明显。

以武术为例, 武术师徒的传承关系往往就是父亲带儿子。血缘化倾向导致各行各业在技艺上坚持忍耐, 千锤百炼、精益求精, 形成独特的风格与传统。但是, 其弊病问题也刚好出现在这里, 一旦后继无人, 这门技艺乃至绝招就有消失的危险。同时, 家族传习的弊端, 也就是保守性, 带来了各门派之间的互相保密和封闭现象, 所谓“祖宗秘诀”、“传子不传女”、“只此一家, 别无分店”, 大都是这种心态的衍生物。传承中的区域性也很明显, 清末民初武术界所谓的“南派”、“北派”之说, 就是以地域来划分的。说明由于不同的区域, 加上区域划分使得民俗风情都不一样, 导致我国武术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风格。民国初年, 精武体育会也将武术分为“长江流域派”和“黄河流域派”两大派别。此外, 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以小地区乃至集镇、乡村为单位的武术派别, 这是一种典型的“近亲繁殖”, 在生物学的遗传理论也是大忌。

传统体育的迷信色彩突出地表现在尊祖师习俗上。长期以来, 传统社会习惯于把许多项目的创造、发展, 不是归功于什么神仙道人, 就是归功于封建统治者, 如黄帝发明蹴鞠, 尧舜发明围棋, 达摩创少林拳, 张三丰开创武当派等, 荒诞不经之说比比皆是。这种迷信玄虚之说历代相传, 且愈演愈烈, 使本来朴素自然的传统体育, 特别是武术、气功等, 竟变成为神秘莫测, 玄而又玄的东西。究其原因, 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佛教、道教等宗教的渗透, 使体育与教义、教规、法术、神仙挂上钩, 成为宗教修炼或宣教布道的手段, 如义和拳。另一方面, 也由于封建愚味思想的影响, 科学的不发达, 人们说不清楚某种项目的道理, 而归之于神秘莫测的行为。这两者的结合便强化了传统体育的神秘性。如人们把对某种技艺如气功的崇拜, 变成一种畏惧和惶惑交织的神秘感, 越是神秘就越是深信不疑。这样, 越说越离奇, 越传越离谱, 传统体育传承中这种浓厚的尊祖师习俗, 本质上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祖先崇拜的经验主义意识的积淀物, 在传统的各行各业中都有表现, 也就演变出各个行业不同的禁忌、祈祷和祭祀仪式, 还有行话隐语, 无一不表现出某种神秘色彩。在传统体育界, 也由此而形成不少清规戒律和续家谱、立牌位等歪风。这种习俗往往引导人们向后看, 形成守旧和墨守祖宗章法之风, 格守祖训, 不得逾越突破, 显然不利于体育事业的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在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深刻影响以后, 我们不得不静心反思, 在21世纪的今天, 如何处理好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从而使民族传统体育能够长盛不衰, 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消极的一面和积极的一面, 我们要我一分为二的去看待事物的产生与发展, 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一种辩证的发展过程。人们在自己的社会活动规律支配下创造历史的现实活动中, 由于历史的规律性和条件性、偶然和必然、自发和自觉等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发生作用的结果, 现实历史就会呈现出生动的辩证发展过程。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 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 通过推广民族传统体育, 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3) 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手段, 弘扬民族传统体育。通过探寻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历程,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其中所发挥的潜移默化作用。所以说, 民族传统体育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 在不断深入的文化交流中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 就象鲁迅先生所讲的“拿来主义”, 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世界体育领域显现其长久不衰的魅力。总之,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民族传统体育, 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受到中国古代先哲们的引导, 而且融入了一系列外来文化的神韵。传承和发展, 使得民族传统体育不断焕发出新的魅力, 民族传统体育和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神就一定能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熊志冲.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J].体育文史, 1989 (05) :2-3.

[2]熊志冲.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J].体育文史, 1989 (05) :2-3.

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龙舟文化研究 篇2

摘 要:龙舟竞渡源远流长,通过对广西传统体育龙舟文化进行研究,论述龙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区内开展的龙舟比赛和经贸洽谈会,提出打造“龙舟”品牌,铸造旅游支柱,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设想。

关键词: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龙舟文化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的民族是尊龙奉龙的。在我们的娱乐生活中经常都能遇到“龙”,尤其是龙舟竞渡,其经历之久远,流行范围之广泛都早已为世人所知。可以说,它是一项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性活动。我们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龙文化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重要渊源和组成部分,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在有关龙的诸多传说中,乃至由此而衍生的各种以龙为主题的活动中,龙舟竞渡是一项历史久远、流传广泛、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形成传统的文化、体育活动项目。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延续至今,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风格。国家体委于1984年做出决定,把龙舟竞渡列为全国的正式比赛项目。这一活动,不仅根据传说和想象塑造了栩栩如生的龙的形象,而且也突出地表现了“龙的传人”同舟共济、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生气勃勃的豪迈气质。凡是观看龙舟竞渡的人,无不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和鼓舞。

龙舟这项富有意义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之所以长盛不衰,形成传统,世代相传,主要由于它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它不仅为汉族人喜爱,许多兄弟民族也非常喜爱,并且成为一些民族节日及文体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龙舟文化的起源和龙舟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广西经济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网上收集、整理有关龙舟文化的资料。

(2)逻辑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结果与分析

2.1 龙舟文化的起源

2.1.1 图腾崇拜的民俗文化

“龙”是我们祖先想象出来的一种奇异的神灵动物。对农耕民族来说,天文气象是最重要的,龙便成了作雨兴云的神灵。为了求得神灵保佑,人们在图腾祭的日子(端午节)都要赛龙舟,赛龙舟时还要祭龙。一方面把裹好的粽子投进水里给龙吃(古人认为龙多居住在水中);另一方面,各比赛队还要设香案,设美酒犒劳下江祭龙者(即比赛队员)。唐宋时期,竞渡者还要纹身,如唐代张建封的《竞渡歌》说:“须臾戏罢各东西,竟脱纹身清书上”。竞舟者纹身,目的是使自己象龙子,求得龙神保护,逃脱船翻人亡的危险。达到与龙同娱,讨好神灵的目的,向掌管雷雨的龙神祈求无病无灾、风调雨顺。

2.1.2 纪念前人宣扬忠君爱国思想

以龙舟竞渡来纪念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从而赋予了龙舟竞渡以新的内容和意义,使这项传统的文化体育活动更富有民族性和人民性,更能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

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吴越交战,勾践败而被俘,在吴国过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他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终于在数年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了昭彰勾践这种坚韧不拨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5月5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二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和曹娥。传说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于钱塘江波涛之中,有曹娥驾舟去救。后世逐划龙舟,作救伍员状。

三说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至汉代以来,赛龙舟是为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因为屈原之死与泪罗人祭龙日(端午)正好巧合。从此,每到端午祭龙,人们一边划龙舟,一边唱着哀歌,纪念他们敬仰的屈原。从文献记载来看,最初为纪念屈原的竞龙舟只在汩罗土人中流行,南北朝时发展到南郡、襄阳一些地区。后经唐代文人这样大量的文学渲染,纪念屈原的竟龙舟更是广泛流传。到宋代,龙舟竞渡由民间传入宫中,皇帝也亲自到场观赛,场面十分宏大。众所周知,北宋末年,国势大衰,宫廷想利用龙舟竞渡,宣扬忠君爱国思想,振奋国人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是想祈求龙神保佑,国太民安。

2.2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区内开展的龙舟比赛

南宁市自1978年起,每年都组织规模盛大的龙舟比赛。1980年端午节。融安县溶江公社举行了大型的龙舟比赛,有28个男队、13个女队共3300多名运动员参赛,观众达5万多人次,有不少外国来宾和港澳同胞。梧州市最近几年赛龙舟的活动也非常活跃。桂林市开展较晚,到1985年才恢复中断了30多年的龙舟活动。1984年9月,由横县横州公社江南大队龙舟队代表广西,参加在广东佛山市举行的全国首届“屈原杯”龙舟比赛。1985年7月,广西又派出龙舟男、女代表队共59人赴湖北省宜昌市参加全国第二届“屈原杯”龙舟比赛。

自1984年起,每年自治区体委都举办全区性龙舟竞赛活动,形成了传统。促进了群众性龙舟竞渡的开展,梧州市政府1986年把端午节定为“市龙舟节”,群众性的龙舟活动开展更为广泛。2008年举行的龙舟活动,来梧州市洽谈贸易的广东、四川等省来宾和专程前来会唔的日本朋友与数万群众一起参加了龙舟比赛。

过去只局限于城市的龙舟竞渡活动,近年来已逐渐扩展,南宁、柳州、桂林、百色、永福、兴安、灵川、资源、贵县(现贵港)、田东、横县、防城、宁明、岑溪、容县等二十个市县都举行过赛龙舟活动,此外,不少乡、镇、街道也举行龙舟竞渡。如1987年北海市回洲镇的东风街、红旗街的渔民和驻岛海军战士联合举行了龙舟友谊赛;防城县的企纱乡、江平镇;地处高寒山区的中峰、梅溪等地都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

1987年,广西5个市和20个县有257条龙舟下水,出现了百龙开江,万人盛会的世界。桂林市对端午节龙舟竞渡活动很重视,当年市政府发出专款建造十二条标准龙舟。当年6月4日在桂林市举行的全区龙舟赛,有13个男女队,观众达10万之多。除市民外,还有来自国内外贵宾及附近各县乡民,人们为了饱观龙舟竞渡的盛景,起早摸黑、扶老携幼,聚集在漓江两岸的桥上、房顶、山头、水中,观看的群众比肩接踵,欢呼雀跃。

中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比分析 篇3

【关键词】中西;体育文化;对比分析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实上是指在中国封建社会农业文化源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所谓西方体育文化,事实上指的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源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中西体育文化的不同包含有母体文化体系和时代性的不同,虽然产生和形成的时代不同,但这两种文化还是可以比较的。我们可以从人与天(自然)的关系、人与人关系、自身内在的关系三个方面来分析不同民族体育文化的差别。

一、人与天(自然)的关系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天(自然)的和谐,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种敌对力量,而把它看成是和人类相辅相成,即相互依靠、相互成就的两个方面。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讲天人有统一性,靠天吃饭,不把天人看成是敌对的关系。这种观点有其现实性的基础,是农业社会的反映。以这种生产方式和文化模式形成的传统体育文化就严格以儒家的“天人合一”“身心一元,”、道家“各安天命、无为而治”、佛教的“克己复礼”为哲学基础,以“仁”为核心思想,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人的內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始终强调通过意识活动和肢体动作的演练来“悟道”,并逐步达到“澄悟天机”的意境,进而“天乃通,道乃久,段身不殆”。这些都突出地反映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内涵,一种境界,一种以实现道德和精神的升华作为最高的境界。西方近代工业迅速崛起,造就了他们敢于冒险和扩张的民族性格。他们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把自然看成是敌对的力量,从而使新教伦理中的“天人相对”“天人有别”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基础哲学思想。它始终强调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与环境和自身的竞争和超越,崇尚不断达到目标而又不断地超越过去。因而,西方体育文化注重高水平竞技体育的技术、战术和训练方法的研究,强调体格和肌肉的强健。可见,中西方体育文化在此问题上有不同的倾向,当然,这种倾向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二、人与人的关系

贯穿中国几千年的一个核心文化传统,就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这就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毫无例外地被纳入“不争”的节制之下,其目的始终是强调整体,突出精神或以其旋转为轴心,注重解决局部和整体,个人和群体的关系。西方民族讲究竞争、讲究斗争,就是要征服别的民族,这就使得竞争和超越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主旋律,其目的始终强调的是“人的精神”—突出和实现人的主体性,即通过体育的规则、公平、公正等合理形式和内涵把隐藏在人们内心中的各种欲望释放出来,以实现“自由”的境界。简而言之,就是以我为主,突出个人的中心位置。

三、人自身内在的关系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尽管强调“身体”与“精神”的统一,但更看重通过有形的身体活动来促成无形精神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人的身体本身,对身体的发展并不作过高的要求,仅仅以养护生命、祛病、防病和延年益寿为主,注意保健养生和健康生命。这种价值观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消极作用。西方体育文化强调个人自由。在西方有一种观点,叫做“社会原子观点”,个人就是一个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我有我的权利,任何人不能侵犯。它突出个人自由、个人的独立性。这有其长处,但也有缺点。西方体育文化过于刚性的趋势和个人利益至上的发展观或许就是它产生各种“人文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过于强调整体和实现人的道德和精神的升华也有其缺点,它导致了发展的迟缓乃至停滞。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比较重视人与天(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西方体育文化则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分别和对抗。关于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众多研究者进行多方位和多层次的论述,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主静,西方体育文化主动;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注重道德和精神的抽象升华,西方体育文化注重对机体的竞争,强调现实物质形态的超越等等。这些观点虽然从局部对这两种体育文化的差异进行了“人为对立”的分析,但过于强调二者的绝对对立,非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二者进行具体的比较和对立研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分析结果的片面性。因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也有讲动的,西方体育文化也有讲静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固然有精神文明,但也有物质形态的超越,西方体育文化固然注重物质形态的超越,但也强调精神的抽象升华。试想离开任何一极的纯粹传统体育文化或西方体育文化还具有存在和向前发展的动力吗?文化本身并没有优劣的区分。应该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比较注重和谐统一,西方体育文化比较重视对抗斗争。西方体育文化中也有和谐,它所蕴涵的公正、公平等品质本身就是和谐的体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多讲和谐,但事实上不和谐的情况也很严重,武术中门派之争,统治阶级和平民阶级参与体育的不平等性等都与和谐相违背的。

参考文献:

[1]朱杰等.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SWOT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76.

[2]崔乐泉.21世纪的中国体育文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4:14-15.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4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 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与“奥运文化”的结合, 是促进东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主流, 体育全球化将为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创造一种新的机遇, 面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转型, 如何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 择取外来文化的有利因素, 促进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和变革中保留并传承下去, 赋予传统体育文化新的发展逻辑和人文精神的回归。努力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规范化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 其运动方式、技术结构、规则方面的改造应汲取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特色, 由此带来的传承形式、手段、途径和载体能够赋予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意义。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民族健身操成为一项规范的比赛项目而确立已经势在必行, 借着2007年第8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即将举行之际, 通过对首届全国民族健身操比赛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专家研讨和完善比赛规则制定等方面的实验研究, 展望民族健身操的发展前景。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参加2005年全国民族健身操比赛的来自15个省市自治区172名运动员和教练员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问卷

向参加本次比赛的12支代表队队员和教练共发调查问卷172份, 回收问卷158份, 其中有效问卷155份, 有效回收率90﹪。

2.2.2 专家研讨

在比赛结束之后主要针对比赛规程和比赛规则进行研讨。

2.2.3 录像观摩

对本次比赛进行全程录像, 对录像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3 研究结果

3.1 民族健身操是一项便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项目

3.1.1 少数民族日常活动形式及特点奠定了民族健身操的基础

从表1情况浅析, 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抒发情感时, 有87%的队员选择唱歌跳舞, 而在喜庆的日子里, 他们 (族、村) 多以载歌载舞 (占46%) 的形式举办活动。这说明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和喜庆节日中, 民族舞蹈、文艺表演是主要的活动形式, 节日是表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窗口。关于我国各民族的节日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无法进行完整的统计, 有许多节日是多个民族共有的, 也有许多节日是本民族特有的。每个节日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保存下来的。每逢节日来临, 各式各样的体育文娱活动也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娱乐形式, 因此, 节日也就成为表现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时机, 也奠定了民族健身操开展的基础。

3.1.2 少数民族运动日常健身方式各有特点, 规律相似

从表2情况分析, 少数民族日常用于锻炼身体的方式主要为舞蹈 (占53%) , 每天用于健身娱乐 (包括步行) 的时间以60-90分钟为主, 多数人都喜欢与其他人一起进行健身娱乐活动, 只有1.3%的人选择不太喜欢。

参加首届全国民族健身操比赛的运动员来自十几个不同民族的各个不同领域, 年龄在10岁到50多岁之间, 这些运动员多数喜欢舞蹈健身, 而且是群体活动, 这与他们的民族特点有关系。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有表现劳动生产的, 有表现日常生活的, 有反映风俗礼仪的。通常是在乐器的伴奏下, 人们边唱边跳, 动作有表现生产劳动的, 有模仿动物的, 有利用刀、棍等器械表现婚丧祭祀的, 如“婚礼舞”、“丧仪舞”、“祭祀舞”、“生产舞”、“狩猎舞”等等。形式上有几十人、几百人到上千人的大型舞蹈人们按照一定的步伐在乐器的伴奏下根据由慢到快的节奏进行, 进入高潮时, 舞步咚咚作响, 群情激昂且歌且舞, 往往一跳起来通宵达旦。这些少数民族舞蹈元素成为了民族健身操创编的主体来源。

3.1.3 民族健身操模式能够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得到基本认可

民族健身操能否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和民族特点, 从表3调查情况分析得出,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设置民族健身操比赛以发扬民族体育文化是可行的, 其形式对表现本民族的舞蹈元素特征有着较大的发挥空间, 对这一问题持否定意见的仅占9%, 从而肯定了民族健身操的内容形式是适于在少数民族群众中推广。

3.2 制定了《民族健身操规则及裁判法》

3.2.1 检验规则

在举办的2005年全国首届民族健身操比赛中, 根据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审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和表演规则及裁判法》和《中国大众健美操评分规则》初步制定了《2005年全国首届民族健身操竞赛规则 (试行) 》, 成功地在比赛中进行了尝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2 专家研讨

在举办的2005年全国首届民族健身操比赛结束后, 组织民族事务工作领域的专家、民族舞蹈领域的专家教授、健美操领域的专家教授和各参赛队领队、教练员召开了民族健身操比赛研讨会。由于民族健身操在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都只是作为综合类表演项目, 广州在本次全国比赛后将正式向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申请把该项目列为2007年第8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因此, 本次研讨会对该项目今后的发展有着特殊意义, 各参赛队伍的代表纷纷在研讨会上对这个项目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研讨会上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民族健身操比赛规则的设定与体裁的统一。代表们都认为应该把舞蹈、健美操和健身操的分类做得更加细致, 以免民族健身操比赛变相成为现代健身操比赛、或者是民族舞蹈比赛, 而目前的规则就显得过于模糊。云南队代表吕江红认为:“本次比赛的导向是正确的, 今后要在体裁和风格上做出统一的规定, 民族健身操就理应体现民族的特有文化。”内蒙古队代表史运来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各民族代表团的支持。他表示:赛事应该增设民族裁判, 这有利于少数民族运动的长远发展;赛会应重视激励机制, 以等级奖项取代名次奖项, 这对健身操在各民族地区的普及有鼓励作用;会方应该就提倡的民族性, 体育性与观赏性的结合做出更有效的指引等等。

民族健身操来源于各个少数民族的特色艺术文化和体育竞技, 各少数民族地区健身操的普及对提升民族健康大有裨益。甘肃队的代表表示, 爱好民族健身操的人群正不断增多, 各种职业各个层次的人们都对这项运动产生兴趣。民族健身操的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更起着积极的影响, 海南队的代表说:“地方民族传统出现消退现象, 现在已很难找到传统的民族艺术家, 而民族健身操比赛能促进少数民族的音乐和编导人才的培养。”

3.2.3 确定比赛规则

通过对首届全国民族健身操比赛的全程录像分析, 通过更深层次的采风调研, 几经易稿, 最终确定了《民族健身操比赛规则》, 《民族健身操裁判法》, 并成功申报民族健身操成为第8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类独立比赛项目。

4 民族健身操的发展前景分析

4.1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多种多样, 既是少数民族群众强健体魄的重要方式, 也是沟通情感、加强交流的有效途径, 已成为群众体育的重要内容。努力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规范化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 其运动方式、技术结构、规则方面的改造应汲取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特色, 由此带来的传承形式、手段、途径和载体能够赋予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意义。

民族健身操是我国各族人民根据当地劳动、生活和健身习惯编排而成的, 由于各族编排的动作和节奏各具特色, 操演起来或舒缓轻柔, 或剽悍雄壮, 加上运动员身穿本民族适于运动的传统服装上场, 因而赋予此项运动极强的民族性和观赏性, 更有利于在现代生活中的普及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除了一些比较聚集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之外, 还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散居在全国各地。在这种情况下, 民族健身操的开展能够唤起这些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体育活动中。

4.2 拓宽竞技健美操的创编元素

这几年, 我国的竞技健美操发展迅速, 在音乐的选择上, 已经有更多的体现民族特色的风格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每个民族又有自己不同的风格特点, 利用民族健身操的普及和开展, 为竞技健美操创编者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空间。

音乐的民族性, 动作的民族性, 挖掘民族传统素材为竞技健美操的创编提供了元素, 使得今后中国健美操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 既能突出中国特色, 又能在创新性上发挥空间。

4.3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阳光体育工程”的开展

民族文艺歌舞色彩过于浓厚, 而体育性不足;或者项目的舞蹈技巧性过强, 不易普及, 而民族健身操既保存了民族性, 又不失体育性, 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易于吸引广大的不同人群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 积极参加锻炼, 是一项非常益于普及推广的全民健身项目, 有利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

作为体育工作者, 我们应发挥想象力, 挖掘整理研究适合不同人群身心特征、生活水平、社会文化心理和地域特征的民族健身操, 通过实践来创造出各种喜闻乐见的民族健身操作品, 以满足社会的这种需求。目前这项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 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民族健身操必将适应社会上各种层次的人的需要, 全民健身计划也必将会得到更好的贯彻和落实。

5 结论

1.经过实验研究得出, 民族健身操是一项便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项目。

2.制定和完善《民族健身操比赛规则》, 《民族健身操裁判法》, 促进民族健身操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领域的规范发展。

3.民族健身操作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在各个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少英.北京奥运会给华夏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契机[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12) .

[2]汪海涛.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传统体育转型发展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11) .

[3]陈颖川, 刘建军, 吉建秋.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抉择与人文精神的复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 .

[4]杜熙茹.对民族健身操进入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 .

[5]李琪, 李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向世界应具备的特点[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2) .

[6]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EB/OL].http://www.ndcnc.gov.cn, 2003-11-20.

[7]2007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和表演规则及裁判法之《民族健身操比赛规则》、《民族健身操裁判法》[S].2007.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5

1、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保守僵化思想观念的制约

长时间以来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之下,在高度集中的行政体制的影响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便显得过于保守,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其传播与发展呈现出了滞后性。因而,在其传播与发展的道路上,亟需改变传统的传播观念,要能够较好地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是我国社会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运用各种传播手段,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相关赛事来对其进行广泛的传播。

1.2、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当前,其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很好地做到从产业的整体角度作为出发点,来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及优化,从而使其在竞争当中的优势以及特色没有凸显出来,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持续、全面的发展。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就应该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形式,要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融合,以当前市场取向为指引以优化各项资源配置,使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能够得到延伸,能够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精神价值以及经济价值。

1.3、缺乏健全的产业管理体制

在举国体制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之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也是在政府的调控指引下发展的。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就应制定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首先在加强政府监督的前提下,还需根据该产业当中各个层面以及意识形态关联度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指导;其次,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制定一些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的政策,从而使其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最后,应该建立一个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业管理体制,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朝着市场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1.4、缺乏完善的产业政策

在完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政策方面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做到积极保护、合理开发并且有效利用;其次,要不断促进开放,除政府参与传播之外,还应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其中,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力量,广泛地吸引社会资金,使其实现双赢;最后,还必须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经验,走上一条外向型产业发展之路。

1.5、特色体育文化产品有待开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人文差异,不同民族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在宏观上全面把握以及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前提下,还必须要在微观上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进行挖掘、开发、宣传,使其作为一种微观力量,来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

1.6、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

毋庸置疑,专业人才资源对于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却存在着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因此,为了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培养出一批既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又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同时还能够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创新型人才。

2、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的对策分析

2.1、有效运用现代传播媒介进行传播

现如今,随着大众传播的不断发展,传播媒介也在不断丰富,因而首先必须做好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然后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传播媒介对其信息进行广泛传播。通过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指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正确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

2.2、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大众传播的融合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产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也必须遵循大众传播学的社会功能。当前大众传播学主要具有四大功能,分别为社会协调、环境监测、文化传播以及娱乐四个方面。在推动二者融合的进程中,应该从社会整体以及宏观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多项学科理论、充分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信息进行传播,从而构建出一个跨学科、跨产业、跨媒介、跨地区的综合性体育文化产业集团,在此背景之下来促进其经营理念、运作机制、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改革,使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能够朝着一个科学、有效、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

2.3、培养出国际化的专业人才

当前的国际竞争,最根本的便在于人才的竞争,为了改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我们不但需要努力培养人才,还需要大力引起人才,并且努力留住人才,要防止人才的流失。因而我们需为这些专业人才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因而需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机制,并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条件。首先,需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评估机制,要通过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的方式来留住人才,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人才的社会地位;其次,还需加强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培养出既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信息,又善于经营管理,同时还能够处理相关法律事务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得以顺利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总而言之,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当中,人才因素是一大关键性因素。

2.4、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任何社会行为有法律法规的约束才能够得到更为有序地开展,因而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与发展道路上也必须要建立并且健全同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要以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实际为基准,还需同国际体育产业、国际体育服务业以及国际体育市场的规则相接轨,在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时,在开展国际性体育服务的时候遵守国际惯例。

2.5、加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生产企业的改革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生产企业,在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压力的时候,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转变生产经营思路,做到科学管理,加大科学技术含量,做到规模化经营,对产业结构以及产品结构进行合理地调整,努力缩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产品与国际体育产品之间在技术标准、质量、营销等多个方面的差异,不断扩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并且积极向外出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

3、结语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它是同人类社会文明共同衍进与发展的“新兴产业”,它也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它是以民族传统体育无形资产作为产业核心,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当中所蕴含的体育精神以及物质产品进行传播及开发,从而创造出相应的精神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加强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不但能够更好地传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与发展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2).

[2]麻江利.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审视[J].搏击武术科学,(01).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教育的研究 篇6

关键词: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

1、要加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这样不但能使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西藏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实现,而且有利于培养和加强学生对藏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因为西藏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农牧民家庭,他们从小对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形式了解较多,对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的提升和互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为使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教学相结合,应从这几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到课程内容的突出位置,合理安排;二是树立现代民族体育观,坚持体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及趣味性相统一,重视体育课的民族化和乡土化;三是各级有关教育职能部门,应编写民族传统体育教材,补充教学大纲,完善体育教学内容;四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把现代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紧密结合,并互为补充;五是充分利用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应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要求教师能够掌握有关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知识与教学方式。尤其要在西藏民族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中增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培养能在西藏指导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体育指导员,有了这方面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发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才能形成农牧区学校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师资力量较强的作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学习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知识与方式,他们走向西藏各地后能有效地向社会辐射,传播民族传统体育。西藏高校的不少学生未来择业时,将有很多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也将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要通过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把在学校继承和开展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具体化,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专门课程,传授有关藏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培养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人才,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弘扬和发展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所蕴涵的价值观及道德观,有助于把社会成员教育成为有道德、守规范的文明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说,弘扬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教育的和谐发展。

5、要利用电视媒体等传媒工具传承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当中,电视的影响最大、普及率最高、消费门槛最低,不识字的人也可以看电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民都可以欣赏音乐、体育乃至舞蹈等,它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西藏电视台可通过藏汉频道,请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人或专家讲解有关于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由来、项目,对一些项目作示范性的介绍与表演。这样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大的课堂上传播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但使学生亲近民族传统文化,又使这一行动具有了文化的含义。如果这一活动年复一年地进行下去,其文化符号与文化记忆将会固化在学生一生的生活行为之中,实实在在地起到教育传承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如果在西藏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融进“西藏登山队”的体育精神,就会在文化传承方面从内容到形式呈现出更加多样化。

综上所述,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充实了体育教育内容,完善了体育教育功能。建设和谐社会,物是基础,人是关键。传承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提升公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同时,要以创新来应对变迁,做到继承、创新与丰富相结合。“在继承和弘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这是判断民族文化的价值以及它是否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关键。一个民族不能轻视自己的传统,但也不能迂于传统、沉缅于传统。”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在日益复杂的文化环境中进行文化创新,也要善于在诸多文化因子中寻找对本民族成员有用的文化养分来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只有这样传承的文化才有生命力,使其融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王传旗,简谈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N],光明日报,2004-6-1[B1]。

[2]强巴俄 多吉欧珠,略谈西藏俗官学校—孜康的教育情况[G],西藏教委编,西藏教育论文集,1989:16。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原初探 篇7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本原

1 引言

“文化本原是人类思想、理念和自我认识的根基,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它赖以生存的根基。”[1]我国文化本原建立在“一”这个高度抽象的思维价值肯定形式之上。中国先哲将“一”视为天下万物从“无”到“有”,又从“有”复归于“无”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老子:载营魄抱一;墨子:说在有无,合而一;孔子:吾道一以贯之;庄子:凡物无成于毁,复通为一[2]。”一个民族各项事业的发展都以自身的文化本原为根基,我们传统体育项目亦是如此。下面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几个方面加以描述。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体论———与自然和谐统一

我国文化始于古代先哲记事作《易》。他们认识到,“天地法则,人得之为德,继之为善,成之为性。而所谓圣人者,不过是知天地之理,达万物之性,以化成天下”。[3]因而在本体论上,中国古代先哲认为,宇宙、地球和人类是一个自然存在的整体,世界的本原在于天、地、人,即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物质、新事物。在古代中国,无论是太极论,还是乾坤论,其本质都是整体一元论,即个体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通过个体而存在。而使两者成为一个互为存在统一提的是运动;运动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本质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媒介质、中介体,是介质;没有动、运、行就没有一切。例如,作为儒学的源头,整部《周易》强调的就是运动,认为运动是一切物质和生命存在的形式。再如,老子和庄子从来就把心看作为一个整体,把人的心性、灵魂与人的肉体,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和客观物质世界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在“道”本体论的影响下,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自然的统一和同一,强调和谐是事物自然发展的状态,是自然法则的本性所然;自然规律倾向于和谐状态,而不是失衡的状态。

受此哲学思想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注重从整体的概念描述人体运动过程中形态、机能、意念、精神诸方面的活动,以及这些状态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体育上不主张事物的极限发展,没有对自然躯体的支配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宁静、冥想中悟道。如: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项目气功、太极拳等都是在意念主导下,“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会神”。通过意识与肢体的活动使“心灵交通,以契合体道”。它借助于人体内部物质系统的信息流、能量去维持与外界时空环境的有序活动,进而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保养生命。锻炼过程中多采用基本功练习与完整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平衡和顺其自然的主题化思维方式。

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识论———由直观体验到本质规律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就是直观体验,它在许多时候“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不可言传的东西当然难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述,我们只是对这种直观体验的过程加以分析。

人们对事物的直观体验通常包括四个层次,而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正是从这四个层次着手,创立各种项目,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

第一个层次是事物最表面的现象,包括自然界的天象、气象、人物的面部形象,动物的各种形象。总之,一切可直接感知的、有型的实物形象均属于这一层次。庄子称:“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主要指具体实物,而我国武术套路里面的很多拳术,比如:螳螂拳、猴拳等等各种象形拳法都是根据动物这一表象来加以模仿、加工而来的。

第二层直观体验是事物的属性,它是从各种事物的表象之中抽象出来的事物某一方面属性的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气”,它是一种可感知而又非实体的事物属性,通过感知,加以提取。如表达情感的喜气、怒气;表达品行的正气、妖气;此外还有勇气、杀气等等。“‘气’本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范畴,他不同于西方文化中的‘air’或‘gas’,倒是比较接近于‘vitality’(生命力、活力、生气),是一种需要通过体验把握的、充满生机的存在。人们对它的理解最初是从呼吸的体验出发的。”[5]中国古代曾有过很发达的气一元论,认为天地万物是气的化生聚散,气聚之有形,散之无形。气不仅带来生命,而且使人的许多生理和社会特性得以体现。《管子》中认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是流动不息的精气。精气的结合产生宇宙万物,也产生人。“精气说”后来演变为“元气说”。董仲舒认为“元者为万物之本”,元气指天地未分之前的统一体。时至今日,“元气”仍被认为是人身体最宝贵的东西,“泻了元气”很难恢复。

其实,中国人对气的理解注重的是形态和功能,很少思考“气”的物质结构及聚散的规律。只要是人们体验到的类似于气的变化的属性,都可称之为“气”。我们平时练的养生“气功”就是人们通过意念对自身生理活动的调整,体验到某种类似“气”的生理上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变化过程。我们武术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气沉丹田”,除了采取腹式呼吸之外,同时也是心理和意念的暗示。

第三层是事物的本原,它反映了事物属性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它有时候可以理解为某种含义和意境。《庄子》讲:“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它指的是言语和蕴涵在言语中的意思。通过直接体验把握到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不可能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其中有些“言外之意”是需要在亲身体验中加以领会的。在我们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起初学习基础动作,然后是呼吸、动作、意念的配合,等达到一定的阶段,就可以达到一点的境界,体会太极拳中“天人合一”的意境。

第四层是事物的规律,它反映事物的各种本质属性之间的种种必然联系,因而可以作为推断事物发展趋势的根据。事物的规律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阴阳相互转化(尤其是太极图),五行相生相克,八八六十四卦推演等等;而这种转化,在我们传统体育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太极拳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等等。另外,在传统医学以及武术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名词“穴位”概念,它反映了人体内部的一种规律,而这种规律在解剖学中去难觅踪迹,同时,我们的武术前辈,根据这种穴位创造出各种“点穴”的手法。

4 民族传统体育方法论——注重整体

在方法论上,中国人比较注重整体,并逐步形成了由整体到个别,从共相、抽象到具体、个别,以及由想向下看的思想特征。即,中国人习惯从整体上看问题,按照整体主义对事物进行整体的抽象,通过整体的抽象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对这一方法,老子盛赞之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6]孔子则谓之为“吾道一以贯之”。对中国古人来说,人的思想认识一旦达到“通于一”的境界,就“万事毕”了。

中国传统体育表现出典型的整体观特征,始终将人的整体性作为健身练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对自然和自我的认识均来自于内省、内关、内悟过程,因而导致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与实践均建立于混沌型整体认识的思维模式之上。它反映在两个方面:把世界的两大基本要素,即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强调“天人合一”;把生命的两个主要标志,即神(精神)与形(躯体)视作一个整体,强调“神形合一”。这种整体的自然观与生命观在保健性、康复性体育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传统的气功、武术和养生活动中,随处可见整体生命观得影响,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人的心理与生理的统一,从而建立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整体优化生命的养生体育体系。它力求以综合的方法反映人体在养生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整体内在机制和功能,以及这种功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动态过程,采用的是由合到分的策略,突出的是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较好地把握了人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层次性,取得了良好的健身效果。

5 结语

本文初步从哲学的角度,来尝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本原进行分析,以便大家能更透彻地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和我国传统哲学与文化息息相关,传统哲学与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根基。在西方体育大行其道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须充分了解我国传统哲学与文化,并克服其弊端,借助其优势。

参考文献

[1]江西元.中西文化本原与战略文化特征[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3.

[2][3]司马云杰.大道运行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255,206.

[4]庄周.庄子.达生[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6.

[6]老子,庄周.老子.庄子[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11):66.

岭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篇8

岭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还是一片尚待开垦的丰腴的原野,我们愿把这初步的研究成果奉献给读者及文化界、武术界、体育界,还望武术前辈们、专家和学者们不吝指教。

1 研究评述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源于五千年的历史,脱胎于56个民族不同的风俗和人文环境,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全球文化的冲击下,各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纵向继承和横向融合的发展趋势。在当今世界西方文化为主流的影响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竞技武术为龙头,在中国政府的“举国体制”推动下,武术技术发展产生了变异,从而使“打练分离”最终形成了竞技套路和散打两个完全独立的技术体系,开始走向奥林匹克融合之路,成为世界各国学习和研究的热点。传统的太极拳、岭南湛江文车醒狮、舞龙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舞台上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彩,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掌声,然而竞技武术在异化中却止步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竞技舞台,人们对武术的改良运动产生疑惑?近几年,有识之士开始呼唤传统武术“打练结合”的回归。

中国武术“打练结合”最突出的拳种有太极拳和咏春拳。其中岭南咏春拳由于李小龙的传承,吸收东西方文化精华成功变异为截拳道,成为“武之圣者”和“功夫之王”。到如今,咏春拳已有80多个国家地区上千万人习练。李小龙美国弟子吉尔伯特根据李小龙生前的武学笔记手稿整理而成专著《截拳道之道》,还有约翰里特所出版的李小龙系列图书等等,对研究岭南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提供有益参考和启示。

随着时代的变迁,岭南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正在加速流失,岭南传统体育面临着后继乏人、传承群体日益缩小、文化土壤日渐薄弱等问题,不仅不能可持续发展,就连目前的存在状况也十分担忧。为了促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发[2005]18号精神,以保护为核心,抢救为前提,以传承发展为关键,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传承等工作。自2006年公布了首批518项国家级非遗名录以来,已公布了两批共1028项。2011年6月10日,随着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已达1219项,全国“非遗”资源总量约98万项。第三批名录全国申报的数量大概有接近3000项,但是真正通过的正式项目只有191项,涉及223个申报地区或单位,较前两批合计1028项有了大幅度减少。我国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中,与体育有关的“非遗”项目68项。[2]在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广东省以及省内各市、区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收录了很多岭南传统体育项目,如:岭南醒狮、中山木龙舞、东莞莫家拳、惠州龙形拳、揭阳南枝拳、佛山咏春拳、江门蔡李佛拳等。

目前,国内社科基金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功能三个方面。[3]其着眼点在于训练与比赛,而对于开发群众健身体育项目领域却很小涉及。[4]在民族体育史志、民族体育产业、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及课程建设、民族体育发展的法制保障等领域研究也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研究场所主要集中在高校。

当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国内研究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第一,理论研究滞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向的路标不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特别缺乏独特的一整套概念、范畴、命题和研究方法。观念陈旧———民族传统体育传播力受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社区普及程度非常低,限至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5]

第二,创新不足。传承与变异的失落,导致文化创新不足。由于我国社会环境的改变以及以奥林匹克为主流的西方体育思想的冲击,武术的技术发展产生了传承与变异的失落,形成了了竞技套路和散打两个完全独立的技术体系。[4]其文化内涵几乎在全盘西化中丧失内核。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武术研究创新相对不足,导致难以进入奥运会。

第三,开发不足。文化产业市场开发不足。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市场的培育,市场又依赖产业而生存,而产业和市场的发展程度,又受到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6]岭南民族传统体育整体水平不高,管理不够规范,市场化程度不够高,导致文化产业开发利用不够,还没有能够完全同市场经济接轨。

第四,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人文价值不够彰显。在近年来体育文化领域出现了新的研究热点,对武术文化的研究逐渐加重,在已有的研究中,往往侧重形式,少挖掘内涵,对传统武术的系统研究和整体解读相对是一个薄弱环节。[7]

2 研究设想

本课题研究核心内容是发现存在问题和分析不足为突破口,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破解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难题,整体上把握岭南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脉搏,形成岭南本土文化特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来构建岭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研究基本框架为设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文化内涵的挖掘。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礼仪之帮曾经是我们的称呼,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呼。“未曾学武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武术文化核心是礼,以礼开始,以礼结束。切入点是德。武德的养成有助于净化人的精神和心灵,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危机,化解个体心灵的信念危机,化解人与社会的人文危机,化解人与自然间的生态危机[8]。因此,传统武术文化内涵是中华武术之“礼”,以忠、信、孝、悌、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结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为标尺,给传统文化礼与德注入新的内涵。从人文视角挖掘岭南民族传统武术文化,武术文化由武技与武理技术文化层、武术行为文化层、武术心态文化层三个层次组成[8]。武术行为文化层主要是通过武德具体体现出来。武术心态文化层是中华民族在从事武术社会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思维方式等。这是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武术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即指人类在一定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的关系的总认识和看法。“天人合一”的理念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文化内核,是引导和启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来重塑岭南礼仪文化建设和谐幸福广东,维护广东社会稳定,创建文明型社会奠定基石。

第二,文化传承与变异。以岭南咏春拳为典型案例。传承性是指民俗体育在发展过程中表现运动规律性的特征。是民俗体育时空持续、多元融合的基石。民俗体育传承过程中所引起的自发与渐进的变化,称之为变异[9]。民俗体育的传承,不是续代照搬、毫不走样,而是随着时空的变迁,从内容到形式上或多或少有些变化,有时是剧烈的变化。岭南咏春拳由于李小龙的传承,吸收东西方文化精华成功变异为截拳道,成为“武之圣者”和“功夫之王”。咏春拳从“佛山赞先生”──“华顺公”、“壁先生───梁壁、“阮奇山、和叶问三雄”等,到今天“佛山咏春十一杰”等宗技,已有150年余年历史。佛山咏春拳显于梁赞,盛于叶问,扬于李小龙,从禅往港,传遍全球。然而,由于中国竞技武术传承与变异失落和文化创新不足,导致止步于2008北京奥运会的竞技舞台,值得反思。岭南咏春拳在传统与现代转型中融合东西文化的精髓,成功变异为截拳道,传遍世界,值得中国武术借鉴。

第三,文化保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保护规划,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保护,并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重点保护。保护实践前提是全面普查,普查是全面了解岭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家底的必由之路,佛山是全国武术和龙狮之乡,佛山市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顺德的李小龙纪念馆、彭南咏春拳馆等,对全面普查民间家底振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做出应有贡献。实践唯一方法是实地考察。只有深入到岭南地区乡村、社区,才能深切体会当地风土人情、行为习惯、价值取向,防止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情况;保护关键是保留民族文化传统风貌,符合民族文化认同,继承和创新相结合进行整体性保护;保护项目主张选择性保护,选择保护是选择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优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三批名录全国申报的数量大概有接近3000项,如果主张全面保护,如拾了芝麻丢了西瓜;其保护依据是老子道法自然哲学思想,遵循自然规律,尊重保护民间活态文化,即指文化传承主体的人;保护机制是从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为服务职能,将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有效结合,在适应性互动发展中实现更新和创造;防止:一是:“重申报,轻保护”。把申报工作作为形式或政绩工程,而不注重实际情况,甚至无中生有,违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发点。二是保护工作机制不健全,抓不住“活态传承,生态保护”的要点,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点,忽略了传承人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和传承人法律保障。

第四,文化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传承、保护、开发相协调,坚持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保证一代又一代永续发展。岭南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就是又处理好传承与保护、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协调,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求同存异,各有不同,选择竞技化、市场化、产业化、旅游表演化、休闲化、健身化、大众化、生态生活化等发展模式。最重要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生活需要,将保护与开发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岭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及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资金扶持和民间企业资助是物质保障;社会、民间、学校的传承和发展是关键;媒体、电影、出版物宣传是重要传播途径;还有培训、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品牌经营所获得利益是发展内在动力等。

3 结论与建议

(1)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岭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断层或丢失的发展难题,给传统文化中的礼与德注入“八荣八耻”荣辱观新的内涵。文化保护强调以人为本从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为服务职能,全面解决理论研究滞后、观念陈旧、创新不足、开发不足等问题,将保护与开发有效协调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文化传承与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促进岭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

(2)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武术在政府的推动下,举步维艰,止步于2008奥运会的竞技舞台,值得反思。然而岭南咏春拳在民间推动下,传遍世界,值得中国武术借鉴。

(3)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火车头,珠三角率先实现小康生活。但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难与经济大省相匹配。当务之急是破解岭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断层或丢失的发展难题,提高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在“西学东渐”中守住自己的文化信念和精神家园,破除迷信落后的思想观念,建立科学先进的岭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探析 篇9

谈到体育, 大多数人马上想到的是现代竞技体育, 比如:足球、游泳、体操、射击、田径等, 这是我们脑海中的体育, 也是我们关注的体育。[1]而有这一种体育, 长久以来, 就在我们的身边, 融入我们的生活, 铸入我们的文化, 但却被我们忽视、忽略,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总属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范畴, “所谓体育文化, 就是人类在所有的体存现象及促进体育发展的活动中, 在价值观念、精神状态、情感倾向等层面, 在理论认识、方法手段、技能技术等层面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 与在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并且有其自身独具的特性。广义的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具有一定体育内涵与外延的文化形式。”综上所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定和不断地修正, 传承、发展, 凝练了各民族体育发展的精神文化,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意识形态。一方面, 它是一种文化模式和文化传播的载体, 包含了各民族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代表着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体育的发展的现状;另一方面, 它是人与社会, 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关系所呈现出来的具有时代精神价值的体育文化综合体。当下文化是社会各界的一个热词, 社会各层都在追逐自身的本体文化, 这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迎来了契机。如何将民族体育文化更好地传播开来, 尤其是如何在高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当下研究的热点。通过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在丰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同时能够自然的、润物细无声的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思想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规范。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

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德育内容

学校德育内容层次缺乏, 总是简单重复相同的内容, 缺乏循序渐进的德育素材, 导致学校德育工作收效甚微。民族传统体育包含的项目丰富多样, 如, 武术、龙舟竟渡、赛马、射术、拔河、象棋等项目, 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极具代表性, 至今仍在广泛开展。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剖析可发现其蕴含了丰富的德育内容, 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例如:习武先习德的人文主义教育情怀始终贯彻在武术项目开展的整个过程, 龙舟竞渡的集体合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在锻炼学生体质的同时也将德育内容自然的渗透到了学生的潜意识中。通过在体育课程中教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带入课堂, 不仅不会占用额外的授课时间, 还能达到丰富德育内容的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 每一项体育项目都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 这些文化包含的德育内容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素材、新的选择、新的思想。

2.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德育形式

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媒介, 高校德育的开展形式长期以来处于手段较为单一的境地, 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千篇一律的进行讲解, 很难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谓言传身教, 借助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式, 不仅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强健体魄, 也能磨练学生意志品质, 发展学生个性修养。民族传统体育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积淀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内涵, 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鲜活的德育教材。传统“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射、御均属体育的范畴, 旨在教人强体魄, 明礼仪。“孔子在教授射箭的过程中, 十分注重从德性的角度来陶冶弟子的道德情操, 他说:“发而不失正鹤者, 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 则彼将安能以中”?[3]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自身的道德规范, 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将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内化到个人思想认识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使德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也能避免学生产生视听疲倦, 有利于改变高校德育工作收效甚微的局面。

2.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育人价值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传统文化对“礼”的要求是极其严苛的。作为子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必然难以越此雷池。“寓德于体, 以礼行体”“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这些观念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之中。[4]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展现出来强大的生命力, 归其原因在于其对当代人的育人价值和健身价值, 其育人价值愈来愈被当代人所重视。观之全国, 民族体育盛会早已遍布大江南北, 始于1953年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经成功的举办了10届, 赛事的级别和规模并不逊色于全运动会, 当然民运会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在悄无声息的发挥着育人作用。近些年逐步壮大的中华龙舟大赛也在向世人展示这些传统体育的文化魅力与价值。反观学校, 在学校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 通过体育的载体更好地传播传统体育的德育思想是德育工作的新思路。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 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就了无数的精神垃圾。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从我国传统文化寻根求源, 以期改变当下道德规范低下的现状, 国学被越来越多的引入课堂,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借此契机充分体现其德育价值服务于当代社会。

3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久经时间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有的是民族古老习俗的沿承, 有的是久远过去生活的再现;有的来源于生活环境的要求, 有的是生存智慧迸发的火花;有的在古朴中演绎着豪迈, 有的在温柔中彰显着勇气, 这些盛开在祖国各地的传统体育之花, 经时间长河的大浪淘沙, 流传到今天, 成为每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传统体育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根植于我们的历史、丰富我们精神世界、提高我们的健康水平, 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学校德育开展的精神家园,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中的许多内容自然也是直接可以成为德育资源的。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进行发掘、整理和扬弃, 最终对其加以整合与运用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我们已经知道, 从思想上重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对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转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5]除此之外, 我们更应该在实践中, 从技术操作层面, 具体地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这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德育价值转化的关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颇多, 所体现的德育价值是也不一样的, 在具体实施德育转化的工作时应区别对待, 选择易于操作、效果明显的传统体育项目。

摘要: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德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在大数据时代下, 应创新德育形式,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在当前国学热的形式下可对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补充。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嵌入到学校德育, 可实现拓宽德育的方法、手段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发展的双赢局面。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背景下, 发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德育,民族传统文化,学校,体育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5 (3) :13-14.

[2]江月兰, 张建雄.民族传统体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剖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0 (2) :121.

[3]王军.论礼射及其体育文化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 2011, 10 (6) :124.

[4]施吉瑞.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D].扬州大学, 2010.

[5]符灵荣.弘扬民族传统体育视阈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09.

[6]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新闻宣传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荟萃[M].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1.

[7]王智慧.我国名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源、特征与传承方式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32 (1) :75-77.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篇10

西夏是党项人于公元11—13世纪期间建立的国家。党项是羌族的一支, 因此, 史书上也称之曰党项羌。“党项羌者, 三苗之后也。其种有宕昌、白狼, 皆自称猕猴种”。而羌族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之一。它长期生息、繁衍、活动于我国的西部地区。早在远古时期, 羌族与华夏族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交往。在出土的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有关于羌族的记载。东汉时, 羌族以西海郡 (今青海海晏县西) 为其活动中心, 南到蜀郡 (今四川雅安西) 、广汉郡 (今四川广汉县) , 西北接鄯善 (今新疆鄯善县东南) 、车师 (今新疆吐鲁番县西) 。其部落虽多 (约150余) , 但各不相统属, 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羌族的祖先党项羌曾创造使用过西夏文。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献直到本世纪初才被少数学者解读。在已挖掘整理的羌族传统体育主要有骑射、蹴鞠、弈棋、泛舟、武术、摔跤、角力等, 体现其“尚武”、“尚力”的风尚与精神。今天我们从羌族民间体育活动中仍依稀看到党项羌族的历史痕迹, 并承袭其精神, 本文以羌民族的民间体育活动特点进行剖析来折射西夏时期的党项民族的文化背景。

二、羌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特征

1. 羌族信仰多神, 至今仍保留着“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 崇拜的神大致有四类, 三十余种。

在以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祭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信仰的支配下, 羌族人民无论在婚丧、生育、疾病还是在春耕、收割、征战、狩猎等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聚会活动, 而这些活动中, 体育活动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2. 中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有相当数量都是两个以上民族所共有的。

这一特性, 在羌族聚居区表现更为突出, 聚居区的主要民族有藏族、回族、汉族, 因此, 多民族文化的碰撞、交融的多元性文化特征, 反映出羌族体育活动与其他民族体育所共性的。现在流传较广, 具有民族共性的、较普遍的羌族传统体育活动有武术、摔跤、马上运动、登山、秋千、举重、跳格格、拔河、斗牛、斗鸡、背斤等等, 都突出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共同特点。若要具体分析, 仍可归纳出一些特点, 如它的观赏性、传播性、灵活性、艺术性等。

3. 羌族体育与羌民族的传统习俗相结合, 羌族的民间习俗是羌族祖先为适应各种生存环境而沿袭下来的一种民族的集体活动, 它对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取悦的娱乐性。

羌族的习俗众多。比如:四月初一的“祭祀会”或“塔子会”, 十月之一的“羌历年”, 农历六月的“歌仙会”, 农业春耕秋收, 以及婚事、丧事等都要举行不同类型的庆典和祭祀仪式活动, 而且无论举行哪种活动都有体育活动来衬托和辅助。

三、羌民族体育文化的种类介绍

1. 羌族体育主要分为游戏性的娱乐体育, 例如:

流行于羌区的“推杆”、扭棍子等便是一种带有古老羌族婚俗的民俗体育;推杆:是两人或多人之间进行的角力比赛活动。以一根长约3米, 手臂粗细的普通木杆为器, 一人紧握一端, 将木杆挟骑于两腿间, 作为防守, 进攻者握着另一端用力前推。攻守双方面面相向, 木杆保持水平线, 不能上下摆动或突然猛推。进攻方将防守方推出两尺开外的界限就算获胜。裁判由村寨的长者或威望者担任, 以击掌五次为一个攻守回合的时间。攻守双方要交换位置, 实行五局三胜制。推杆角力源于羌族尚武传统和武士间比武较量。现在已发展为羌族全民体育活动, 青年妇女也参加比赛, 增添了推杆的娱乐性。

扭棍子:扭棍子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民间体育活动, 因所用器材简单, 场地随意, 所以在民间随时都可以看到扭棍子的自娱与竞技活动。活动时两人一对一的进行, 即一根木棍两人各持一端, 然后用斩向相反方向扭动, 扭支木棍时不许接触身体, 以把木棍扭转一圈为胜。

2. 庄重的祭祀性体育, 例如:表达祭祀阵亡战士哀悼同时鼓舞士气的“盔甲舞”、“舞麻龙”等。

舞麻龙:原是祭神中的一项活动, 现为健身娱乐项目。参加者为九男八女, 每人腰间系一串铜铃, 各执一根彩棍。男的彩棍顶端用麻扎成龙头, 拖着的麻髯为龙身。女的彩棍顶扎彩球与彩带, 下面还镶着铁环扣和铜铃。锣鼓声起, 麻龙飞舞, 花棍旋转, 龙击花棍, 球戏麻龙。铃声、铁环声、鼓声、呼喊声, 交织一起, 气氛热烈。经过改进, 该项运动有耍花棒、龙凤相会、神棍戏麻龙、跳神棍、麻龙吹彩霞等套路。

3. 对抗性强的竞技性体育“跳背篼”、“武术”、“射击”等。

武术:在羌族社会沿袭中世代相传不衰, 明、清时期, 羌族地区考取武举就有三十余人之多。农闲时节, 羌民常相聚习武, 以强身健体, 提高防卫能力, 武艺高强者得到羌族社会广泛的推崇和尊重。现在一些村寨尚存石墩、石锁等习武器械。习武之风, 在一些村寨仍很兴盛。羌族武术有刀棍、拳脚、骑射等项目。

射击:过去羌族每户至少都有一支火枪, 会用枪是男子必备之功。每年正月初五左右打靶, 男子各自带上酒食聚会靶场, 以熊形和獐形的馍为靶子, 轮流射击。中靶, 象征当年吉利。打靶毕, 大家饮酒、啖肉, 尽兴而散。举行婚礼或祭山会时, 也常举行“打靶”, 枪法好者得到奖励。因此, 羌民中有不少神枪手。

4. 技巧与力量相结合的体育, 例如:“抱蛋”、羌族摔跤等四大类, 都各具特色。

羌族摔跤:可分两种形式。一种为双方互相交叉抱住对方的腰带, 用力把对方摔倒, 这种摔法不得用脚踢、脚绊, 以连续三次将对手摔倒者为胜。另一种形式为“抱花肩”, 即双方互相抱住肩膀, 以用脚将对方绊倒者为胜。

5. 生活中的一些强身健体的体育如“气功”, 羌族气功由来已久, 古羌人就深谙气功之术, 并与道教气功渊源深远, 成为具有民族特点的中国古老传统气功之一。

羌族气功过去主要由端公掌握, 民间亦存。或在祭山、除秽、消灾等仪式中采用, 或用以防治某些疾病, 羌族猎人在保护山林动物时也常采用, 在发功时, 先意念片刻, 由静功开始, 出现动功时即达到高潮, 再回到静功告终。发功时功法并用。羌族气功主要用口传心授、眼见心会的暗传法传授, 曾经有很高的造诣。它是羌族人民提高身心素质的重要条件, 只要吸取精华, 重在发扬, 就能使这古老功法健康发展。

6. 由生存技能而演变来的体育活动如“溜索”。

溜索:过去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羌族民间也有溜索渡河的习俗。在波涛汹涌的岷江上, 用一根或两根碗口粗的竹缆取倾斜之势, 系在两岸的石柱上。渡江者以皮带或麻绳紧束腰间, 身悬绳上, 飘然而过。现在羌族民间也举办有些于溜索有关的竞技比赛。

除了上述具有鲜明特点的体育项目外, 羌族民间体育还有“扭扁担”、“顶竿”、“跳拱”、“扳手劲”、“抽陀螺”等其他具有羌族民间特色的体育项目。

从以上几方面来讲, 羌民族体育的挖掘与整理也是势在必行,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这个契机来追溯西夏时期党项羌民族的历史遗迹和风貌, 至此我们对西夏民族体育方面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对其各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基础上, 就如本文所讲我们在研究羌民族体育文化必须建立在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全面、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 在挖掘整理甚至转型过程中既不能丢弃其传统的精华, 又应该促成它与时代脉搏相适应和吻合。

摘要:无论从历史起源和演变看, 还是从现实社会发展来看, 羌族体育都是洋溢着浓重社会气息的历史古迹文化。体育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空间环境成为联系体育和人文地理的纽带。羌族体育与羌民族特殊的历史和生活环境以及在长期艰苦的生活斗争中所形成的坚强、勇敢、粗犷和豪放的民族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西夏,尚武,党项,民族精神,古代少数民族

参考文献

[1]龙正印, 卢永雪, 范跃华.羌族体育文化发展走向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04.

[2]陈恩美.这一天, 他们不在现场[J].中国民族.2008, 07.

[3]吴其付.中心与边缘互动中的文化认同——以羌族旅游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9, 02.

[4]霍红, 王洪珅, 蒲鸿春, 杨柯, 张树亮.震后羌族聚居地传统体育的考察与重建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01.

[5]蒋彬, 张原.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 04.

[6]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调研组.延续羌族文化之脉——5.12地震灾区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J].中国人大.2008, 21.

[7]彭代明, 彭潘丹犁.羌族服饰及刺绣图案中的宗教文化含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 05.

[8]秀花, 刘伟.论羌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 11.

[9]黄银善.羌族锅庄[J].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6, 04.

[10]王雪梅.羌族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对策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2.

[11]雷帮齐.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途径及文化选择[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 3.

上一篇:降低养猪成本措施下一篇:信息发布与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