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

2024-06-25

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精选十篇)

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 篇1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 , 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中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 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 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概念界定

(一 )教学情境内涵

所谓“情境”,就是一种“氛围”,它能激发人们主动地联想、想象和思维,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获得某种形象或思维成果。良好的情境在事件发展中起积极作用,不良的情境在事件发展中起消极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境中,学生就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浓厚的兴趣。教学情境是指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简单地说,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

(二 )情境的内容

情境的内容包含非数学成分和数学成分两部分。非数学成分指情境的情节、造型、色彩、音像等因素,能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给人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非数学成分所起的作用是引起学生的兴趣,而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和学习的内容是数学的。数学成分包括数学信息、数学问题、数学术语、数学思想等。

小学生形成兴趣的一般特点是先从非数学的内容的兴趣开始,因为非数学的内容能刺激人的眼球,能另人愉快,因而他首先关心的是非数学的内容。因为关心,所以产生了兴趣,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因为我们的教学不会长期停留在“故事的情节和动物的造型”上,要很快地进入数学内容的层面,学生不能停留在对非数学内容的兴趣上, 必须转移到对数学的兴趣上,即对数学内容和数学活动的充分注意。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落实新课程理念。

三、课堂教学数学情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

课堂教学 是数学教 学的主要 形式, 搞好课堂教学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增效减负的关键。课堂是否有情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课堂情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对优化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实现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等的课堂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的理念,要求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从而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

根据皮亚杰与维果茨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髓: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探受刺激、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和积极思维的过程。学习受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新的信息只有被原有知识结构所容纳,才能被学习者所学习。这种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尊重,这种尊重要求教师适应学生,使教学活动成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潘菽指出,心理活动是由“知”和“意”组成的,即分成意向活动和认知活动两种。所谓认识活动,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反映的活动,包括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意向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包括情绪、意志,欲念等心理过程。这就是心理活动二分法。心理学理论中的二分法为“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发地(而非迫于外界压力)去想象、思考、探索,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表现为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及对教师的热爱,等等。

五、达成情境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融洽师生关系,使课堂气氛自然和谐 ;良好的学 习情境 ,可以提高 参与质量 ,使学习活 动充满趣味 与创造 ;良好的学 习情境 ,可以沟通 已知和未 知 ,联通数学与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一句话,良好的学习情境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六、结语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 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有效情境在其间起着桥梁作用,使学生将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整合提升,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但情境的创设不能随心所欲,只有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不断发展,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摘要:思考起于问题,学习源于情境。实施新课程以来,情境的创设和呈现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为数学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情境创设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 篇2

所谓情境创设就是备课、上课时,教师根据教育教学原理,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等特点创设不同的学习氛围,通过问题、生活、故事、表演等情境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式。通过情境创设,能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提高教学进度,使学生主动融入到数学学习中,培养数学意识和能力。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意义

要想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激情,不仅教师要保持积极认真的教学态度,还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数学学习内容更加具有感染力,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

初中数学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逐步提升。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有效穿插,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拓宽数学教学的范围以及内容,将生活实际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数学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精心创设数学问题,让学生对问题感兴趣,愿意参与研究和讨论,对新知识、新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积极地融入数学教学中,使数学教学有良好的开始。

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有感染力的数学问题情境,提出《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有几何?”[1]这些有趣的数学材料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比较大的,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能够使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对生活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结合生活中的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认识到数学与我们的距离其实并不远,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认真地学习数学,并应用数学知识处理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绝对值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平常的经验进行数学教学,如周末小敏从家出发,开车出去游玩,她先往东行驶了20千米,到达了海边,下午,她又往西行驶了30千米,到达超市。家、海边以及超市都是在一条直线上的。若向东为正,请用有理数表示小敏两次行驶的路程,如果汽车行驶每公里需要消耗0.15升汽油,则这一天中小敏的汽车一共消耗多少升油?[2].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知识中获得数学体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绝对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也容易接受。

(三)创设故事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年纪都不大,他们对故事的兴趣比较浓厚。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改变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够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实现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加法的问题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在大森林里,两只小猴子在愉快地玩耍,他们在森林里看到了一棵苹果树,于是,快速地向树上爬去,其中一只小猴子先爬了5米,然后又爬了2米摘到了苹果,另一只小猴子先爬了4米,一不小心又滑下去了1.3米,结果晚了一步。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计算一下两只小猴子分别爬了多少米,另外一只小猴子还需要爬多少米才能够摘到苹果?[3].提出问题后,学生们踊跃地谈论,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问题。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会更加高涨,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而营造轻松愉悦的数学学习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逐步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故事性、生活性,顺利开展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巧莲。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32):161.

[2]宋金生。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J].新课程导学,(11):86.

情境创设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思考;课堂效率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是指根据数学主题、学习者的实际条件及要求,创设相应的数学情境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提高其学习兴趣和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一般为:设置问题情境——(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学生)研究和制订解决方案——(学生)实施方案——检验与评价。这种教学模式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创设情境教学的原则

作为一种富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创设一堂课的教学情境问题时一定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①统摄性。创设的问题应该是统领一节课主要知识的典型问题;

②趣味性。创设的问题若能生动有趣,则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会十分活跃;

③可及性。跳一跳,够得到,创设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应有一种入手容易但又不太好解决的意味;

④开放性。问题富有层次感,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较大;

⑤挑战性。问题情景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能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接受问题的挑战;

⑥体验性。能给学生提供深刻体验,人人有所得,包括操作探究的机会,学生能够感受体验数学,并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

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诱发主动性

情境教学就是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具体化在优化的情境中产生动机、充分感受、主动探究。如在复习函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的教学情境:“我”在商业街购物,甲商厦提出的优惠销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销售,而乙商厦提出的优惠方法是凡一次购满500元可领取九折贵宾卡。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我”究竟该到哪家商厦购物得到的优惠更多?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

2.强化感受性

情境教学往往会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强化感受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如在上《日历中的方程》时,老师可先让学生看一副图画:小颖在一本日历上圈出竖列的三个相邻的日期,并把和告诉小明。小明立即说出了这三天分别是几号。问題出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明是怎么‘猜’出来的吗?”学生们一下子就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除创设问题情境外,还可以创设新颖、惊愕、幽默、议论等各种教学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3.渗透教育性

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圆周率π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中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为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从中得到启迪,我选配了有关的史料,作了一次读后小结。我先简单介绍发展过程:根据这一段教材的特点,适当选配数学史料,采用读后小结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人类对圆周率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也使学生深受感染,兴趣盎然,这对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4.贯穿实践性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努力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实际应用,同时还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我们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制统计图,写调查报告,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产生顿悟,求知欲得到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等 ,都能得到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5.加强与生活联系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作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材料。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思维。生活化课堂教学,能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创设情境 篇4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 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创设数学情境时, “情境、问题、反思、应用”是教学的基础环节, 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对可用的情境进行比较, 选择具有较好的教育功能的情境.

具体地说, 有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性:数学情境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

2.实用性:要杜绝重形式不求实质的数学情境化设计.情境化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所以情境应该能体现数学的本质, 意在引发学生思考, 而不能创设脱离学生实际或脱离数学本质的情境.

3.启发性:数学情境应具有启发性, 好的数学情境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时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 不可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

4.新颖性:数学情境要具有新颖性, 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5.趣味性:数学情境要具有趣味性,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互动性:数学情境要具有互动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 要能让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数学问题, 提出带有研究价值的新问题, 让学生不断建构新知识, 保持思维的持续性, 真正做到让学生一直参与课, 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 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因为太注重情境而脱离学生, 否则, 学生将无法建构新知识.

7.简洁性:数学情境要具有简洁性, 创设情境时表达要简明扼要和清晰, 不要含糊不清, 否则学生就会盲目应付, 思维混乱.如果一个情境设计很牵强甚至烦琐, 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 反而给学生更大的压力.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创设实际问题情境, 体会学习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1讲基本初等函数时, 可以创设下列问题情境:一个驾驶员喝了少量白酒后,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将迅速上升到0.3, 在停止喝酒以后,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就以每小时50的速度减少, 某地交通规则规定: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应不大于0.008, 问若喝了少量酒的驾驶员至少过几个小时后才能驾驶?通过这个案例, 学生可以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2啄木鸟找树枝上的虫子吃, 它首先在树枝的中间啄个洞, 没有虫子, 根据虫子的气味决定在左或右边的一半再啄一个洞, 就这样经过若干次搜寻, 啄木鸟终于吃到了虫子.这个故事蕴含什么数学道理?通过这个案例, 可以看到, 这个故事情节使二分法的解题过程体现得非常直观.也便于学生接受.

3.创设虚拟互动情境, 加深知识的印象

案例3如果老师每天给你10万元, 而你需承担的任务是第一天给我1元, 第二天给我2元, 第三天给我4元, 第四天给我8元, 依次下去.问:签几天的合同你会签?

通过这个案例, 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指数爆炸”的理解并没有达到应有的认识.学生会认为指数函数与一次函数同是递增函数, 那么递增速度也差不多.但是, 通过这个案例的计算, 可以清楚地看到“指数爆炸”的意义.

4.利用认知冲突, 创设问题情境

复数的概念:

案例4已知a+a-1=1, 求a-2+a2的值.

学生很快算出a-2+a2= (a-1+a) 2-2=-1.

为什么两个正数之和为负数呢?评注:通过学生的认识冲突, 创设质疑情境, 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 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适当地启发引导, 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 不可强制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

5.利用典故, 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5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 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 问他要什么.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 第2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 第3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 依次类推, 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 直到第64个格子.”国王欣然同意, 国王是否能实现他的诺言呢?

评此案例利用典故发问,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驱动学生积极思考, 产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兴趣十分浓厚, 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6.联系实际生活, 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6某商场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 拟分两次降价, 有三种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 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 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 (p 2+q) 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此案例的问题情境贴近生活,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 在这样的实际问题情境下, 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篇5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是我校承担的省“十一五”重点课题《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效性的实验与研究》的子课题。课题组成立于2008年4月,我们通过对方案的设计、论证、重新调整后进行了近两年的实验。目前本研究已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效果,现将实验情况及质量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从目前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手段还是比较落后、僵化,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学校教育严重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苍白无力,学生的思维潜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问题情境或氛围,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和机会,激发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在新课改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效果,与其所发生的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代认知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2、原苏联心理学家马丘斯金等人,对问题情境教学进行了开创性和系统性研究。他们依据当代思维科学的最新成果,对问题情境教学的本质进行深刻的心理学论证,对问题情境教学的操作方式、原理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解决过程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3、问题教学法最先是由原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提出的,后经有关专家补充完善,现已成为一种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可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发展性教学的高级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需要教师系统地设计一些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活动,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已确立的科学结论最优化地结合起来。问题教学法以当代思维科学为依据,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问题解决方式可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合作研究式、自主探究式等。

4、《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知识出发,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

三、课题研究的形式、方法及原则

(一)研究形式: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在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情境时既要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也要考虑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更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应该根据具体的不同特点创设不同的数学情境,以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我们在实践研究中,主要实验的情境形式有:

1、文字材料情境:用文字材料、图表、数据等资料,展现、陈列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背景资料,作为学生探究的依据。

2、语言描述情境:用口头语言、身体语言等方式,展现、描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境况,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提高学生的感知效应,激起情感,促进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

3、形、声、色情境:用图画、教具或学具、录音机等立体展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背景、故事情节等,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把握情境,进入情境场。

4、其它形式:问题情境、生活展现情境、虚拟情境等。

(二)研究方法

文献探讨法:通过有关文献的学习,获取有益的经验。明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学习其他学校和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的经验,供本课题研究借鉴,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存档工作。

行动研究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习情境案例及典型课堂教学、典型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分析,从中寻找课题研究进展的突破口。将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作教学行为,在实际课堂教学

和课题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有效学习情境创设的经验,并随时进行反思,同时对课题方案进行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创设有效学习情境的经验。

个案分析法:重视对学习情境案例及典型班级教学状况、典型课例、典型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分析,从中寻找课题研究进展的突破口。围绕典型活动及学生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有效的教学措施。

经验总结法:认真撰写阶段性报告,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最后以总结形式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实验教师要及时总结过程中的好做法,丰富自己的网站或博客内容,并积极投稿,形成丰富的实验成果。形成《论文集》、《优秀课例集》、《教学反思集》等。

(三)研究原则

1、趣味性原则——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小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对数学往往不感兴趣,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常常是在“要我学”的压力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各种丰富多彩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层次性原则——创设情境,能让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充分发挥优生的潜能,让他们吃得饱;对差生要有计划给予帮助,让他们在课堂上有事可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可操作性原则——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4、探索、发现原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问题,要求教师将学生从旧知引向新知或从现实生活实例引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索——设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发现——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正确的思维规律,从已知走向未知,以达到“再发现”科学结论的目的,实现知识的广泛迁移。

5、生活性原则——数学教学不应该是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实践表明,越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在情感上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应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有价值的数学情境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挑战性的。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多种策略和具体操作方式,为实施新课程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成功经验。

2、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学习态度能力得到同步发展。特别是在创新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成效。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实施能力,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学会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反思。

(二)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本地区的地方特征,做到把数学的兴趣与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紧密有效的结合起来。

创设体验问题情境,;理解数学现象;

引导参与情境体验,发现数学规律;

体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2对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除需要一些包括音像、图片等在内的直观教学媒体外,还要通过游戏、表演、评比、竞赛等形式形成一套问题情境教学的系列方案。

3构建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提供教学情境——开展体验活动——发现验证——实践运用——评价体验。对教学设计的研究,本实验逐步形成一套集体备课,分组讨论,课前重准备,课后重后记,教后感的模式。

五、课题研究过程及具体做法

(一)研究过程

1、实验准备阶段(2008年4月---2008年7月)

制定课题实验计划和实验方案;对课题进行调研,撰写开题报告;做好课题的动员和启动工作;召开课题实验启动大会;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建立课题档案。、实验研究操作阶段(2008年9月---2009年12月)

制定课题研究的计划和阶段性总结;积极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并形成研究成果;做好课题的实验推动工作;确立微型课题;做好实验报告撰写的前期准备工作。

3、总结阶段(2010年1月----2010年4月)

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形成案例集、论文集;做好课题实验成果的深化和推广。

(二)、具体做法:

1、正确有效地使用教材的主题情景图

新教材呈现的内容,形式新颖,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生动活泼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色彩鲜艳,富有情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观察,更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编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学生在不自觉中达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的“渗透”与“融合”,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通过教学实践,从在新课引入时、在新知的探究中、在知识巩固上、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创设不同的情境。

3、在新知探究中,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过程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道理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设置“动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

4、在知识巩固上,创设竞争情境,培养合作意识

小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竞争对学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采用竞赛等方法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加、减运算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必须反复练,而反复练又显得单调枯燥,于是可在练习中采用“首尾相接”、“找朋友”、“夺红旗”、“摘苹果”“送信”等方法进行。这些游戏是小学生最乐意做的,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而且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如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当学生探究了计算方法后,我便设计小组接力赛——首尾相接的游戏。老师先说明比赛规则,各组做好准备。随着“开始”一声口令,各组每个接到卡片的学生,用上一个同学的得数接下去编一道算式(加、减法都可以),然后传给下一位学生,各组学生同心协力争第一。首尾相接游戏,学生非常感兴趣,活动效果好,这个游戏给学生提供了熟练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机会,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师生观念的转变

1、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兴趣。大部分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那么枯燥乏味,离我们并不遥远,原来它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转变师生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这样既增强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研意识,也提高了教育科研水平。教师会教、善教,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总结出了“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类型及模式

两年来,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教师,共总结出以下情境创设类型:巧设疑问、走进生活、设计游戏、巧用故事、利用数学实验、老问题延伸、利用联想、利用化归思想等类型。把我们的假设和构想,经过多次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提出了“问题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提供教学情境——开展体验活动——发现验证——实践运用——评价体验。也就是说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学生在自主探究,质疑问难,多向交流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形成了一批教育论文、学术成果。

两年来,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不断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取得了较大成绩。在课题研究期间共有30余篇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在国家、省、市、区获奖。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篇6

关键词:数学 课堂 教学

教学过程中,设计可以触发情感的情境,是教师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现代教学论观点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全面的、清晰的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开动脑筋,掌握知识。这也符合《数学课程标准》“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的精神。因此,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对事物都怀有好奇、求趣、喜新的心理。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数学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愉悦身心。产生“入门”效应,迅速“抓住”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我在教学《圆》这一节内容时,便以故事开场:“在抗日战争年代,一天一个侦察兵去前面侦察敌情,走到前面有一条河,他必须知道这条河的宽度,但身边没有任何工具,他想了一会儿,马上测出了河宽。”学生听了很吃惊,大家纷纷议论,回答不可能。我笑了笑说:“军人有帽子,有军人的步伐,他是把帽子拉下正好遮住看那边防河堤的视线,然后一脚不动,另一脚转动,让视线形成一个圆,再用步伐测量半径的大小。”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对圆的学习兴趣倍增。

2.创设操作情境,培养自主能力

学习是学生的单一内部的活动过程,要教会学生学习,按照学生的“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认知规律组织教学。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数学课上,必须加强操作活动,使学生人人动手,思维随之展开,这才容易把全体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更清晰,更容易保持和提取。我在教学《可能性》这一节内容时,首先让学生四人一组,每组发给一个不透明的袋子,操作规则:不许打开袋子看,每次从袋子中摸一个球再放回,摇晃均匀后,再摸第二次,每人摸十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时摸到红球,有时摸到黄球,自己操作,自己练习,互相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我说:你们每组把摸到黄球的百分比求出,跟其他组对比,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百分比比较接近,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更浓了。最后叫学生打开袋子往里看,学生发现自己的百分比与袋子里黄球的百分比接近。一节课由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发现,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探索能力

教学活动的过程实质是师生之间协同展开的探索活动,共同发现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把学习内容中的新知识转化为问题,隐含于一系列的情境中,让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或新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部矛盾,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知道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而促使学生不断质疑问难,发现问题。再经过积极思考、探讨去解决问题。如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内容时,可以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的问题引入:“今有雞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接着我问:“头的数量与哪两个量有关?足的数量与哪两个量有关?你能用数学式子表达吗?”“用两个字母表示未知量是不是很清楚?”由于问题的提出有情节,有情感,切合实际,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尝到了探索数学的乐趣,从而萌发了求知的欲望,激发了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

4.创设交流情境,培养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有效形式。它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又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情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在集体合作中展示自己,创造个性。在教学“认识全等三角形”时,让学生四人一组每人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剪下放在一起,学生发现不重合。接着,我让学生先画一个30°的角,然后在角的两边量3厘米,4厘米,连接两个端点,剪下三角形,再放在一起。我提问:“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请小组合作,把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讨论出来。”在此情境下,大家纷纷动手实践,判定方法由此产生。

通过小组集体合作的形式,不仅促进个人的思维在群体智慧上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且同学间的相互弥补、借鉴、启发有利于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通过讨论、争论、辩论取得实效。

5.创设想象情境,拓展多向思维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不受固于现实原型的束缚,因而它又是一种具有极大自由度的思维形式。对数学教学来说,创造想象是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学习数学知识、解题及创造性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就越有创见,思维方式就越多样越独特。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一切可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五个角的和为540°,如果四个角的和为375°,第五个角为多少度?如果有一个角在相加时加了两次和为600°,这个角多少度?这样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天地。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篇7

因此,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

一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创设情境

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从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创设情境, 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 又增加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

案例l:年级认识不等式。

题目: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 一次购票30张或30张以上, 则每张票价4元, 某班有27名少先队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 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 爱动脑筋的李敏喊住了他, 提议买30张票, 但有的同学不明白, 明明只有27人, 买30张票岂不是“浪费”吗?

请同学们考虑一下: (1) 李敏同学的提议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2) 如果不对, 请说明理由;如果对, 那么至少要有多少人去世纪公园, 多买票反而合算呢?

上述情境的创设, 立即引起了学生的高度关注和兴趣, 学生怀着极大的热情主动探究、讨论、合作, 随着教学沿着有关问题的解决、展开, 整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创设可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情境

适宜的教学情境总是与动手实践联系在一起的, 通过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等形式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提炼一般规律。

案例2:九年级梯形的中位线。

题目:一个梯形, 只剪一刀, 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1) 实验器材:普通形状的梯形纸片若干。 (2) 提示:若要拼接, 需要相等的线段。

学生经过操作尝试后, 展开讨论, 认为取一腰的中点, 可得到相等的线段, 根据中心对称, 可进行拼接。

这节课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 以实践操作为探究背景, 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本质, 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三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知识与情境的交融中感悟

对新知识的引入, 都应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真正作为一个主体从事探究, 在感受、体会、揣摩中感悟新的知识。

案例3:教学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在日常生活中, 对线面垂直的感性认识很多。如旗杆与地面等。如何来判定呢?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块三角形纸片 (△ABC) , 过顶点C翻折该纸片得到折痕CD, 将翻折后的纸片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 请学生观察。接着问学生:折痕CD与桌面α垂直吗?如何翻折才能使CD与桌面垂直?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学生容易发现:当折痕是AB边上的高时, 这样翻折后的折痕CD与桌面α垂直。这是为什么呢?这堂课的教学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一个“数学问题”的研究。∵CD⊥AB, ∴翻折后CD⊥AD, 且CD⊥BD。这样看来, 似乎有以下结论:CD与平面α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 则CD⊥α。这不就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吗?那么当折痕CD与桌面上的一条直线垂直, 是否就能保证CD⊥α呢?让学生再动手试一试:将折纸展平竖起来, 发现尽管CD仍垂直AB, 但此三角形纸片并不能稳稳地立在桌面上, 可见, CD至少要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 才能保证CD⊥平面α。这样在学生自己的操作体验中, 一个抽象的数学定理就直观地展示在他们面前了。

四利用简单的数学实验来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时代在前进, 教育在发展。在普遍加强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的今天, 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越来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新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指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运用数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对实现这一目标课堂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初中几何阶段, 经常利用数学实验的方法来创设情境, 先让学生观察实验, 然后总结得到数学结论。

案例4: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 可以这样设置问题: (1) 把课前剪好的△ABC纸片, 剪下∠A、∠B和∠C拼在一起, 观察它们组成什么角? (2) 由此你能猜出什么结论? (3) 在拼图中, 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指如何添加辅助线来证明) ?

这样创设情境, 使学生认识到∠A+∠B+∠C=180°, 从而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一个感性认识, 同时通过拼角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在动手、动眼、动脑、动口的实践中, 培养了观察能力, 提高了学习兴趣。

例如, 在“圆周角”一节中, 可设计实验情境如下:

让学生进行以下操作: (1) 作已知圆的任意一个圆周角。 (2) 再画出这个圆周角所夹弧对的圆心角。 (3) 分别量出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度数, 你发现了什么? (4) 再任意作一个圆周角, 是否还有上面的结论?

通过动手实验, 学生已能总结出本节课所要学的关于圆周角的结论, 即一条弧所夹圆周角是它所夹圆心角的一半, 下面的问题就是如何来证明了, 课堂引入自然顺畅。

五创设具有应用性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初步体会建模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读者参考。

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案例5:八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

问题: (1) 大家看过电影吗?如果你的票是10排2号, 你是如何找到你的位置的?如果把排号写前面, 号数写后面, 你的位置就可用有序实数对 (10, 2) 表示, 那么 (2, 10) 则表示…… (2) 你能准确地告诉我们你在班级中的位置吗?尝试着将它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展示并点评不同学生说法的优缺点, 评出最佳说法) 。体会:在平面上, 表示位置除了必须有两个数据外, 还必须了解参照点及方向。 (3) 选定一个同学的位置作为参照点 (即原点) , 把教室里的学生的座位所表示的行与列作为X轴和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让学生上黑板找到自己的位置所表示的点, 并写出该点的坐标。 (4) 换个参照点 (即变换X轴、Y轴的位置) 让学生画平面直角坐标系, 再找自己的位置所表示的点, 并写出该点的坐标。

数学起源于生活, 很多数学知识和理论都来自生活, 学生可以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来构建数学模型。一个来自于生活的话题经过组织, 展开数学学习, 课堂气氛就会十分热烈, 每个学生都得以参与和体验、解决数学问题, 从而充分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

A、矩形

B、菱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简析:见图1中, 由三角形的中

位线定理得EF21BD, GH21BD, 于是EF GH, 所以EFGH为平行

六巧妙设趣布疑, 创设教学情境

疑是学习的开始, 趣是学习持续的不竭动力。如果教学情境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上, 必能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激发思维的灵活性, 展开想象的翅膀。

案例6:七年级代数式。

在教学七年级代数式时, 一开始就让学生参加猜数游戏, 教师发布指令: (1) 每人心中想好一个数。 (2) 把想好的数乘以2再加4。 (3) 把所得的和乘以5。 (4) 把所得积减去20。

然后请一位学生报出得数, 教师立即猜出该生心中所想的数, 连猜数人, 必猜必中。学生感到惊奇, 急于想了解其中的道理。教师引导学生将前述指令的普通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 设心中想的数为x, 则 (2) ~ (4) 指令依次为 (2) 2x+4; (3) 5× (2x+4) =10x+20; (4) 10x+20-20=10x, 因此, 教师只要将学生报出的答数除以10, 即得该生心中所想的数。

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情境创设艺术 篇8

一、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学贵有疑”, 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 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情境中所包含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应是富有挑战性的, 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在教学《列举所有等可能的结果》这一节时, 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在一所医院的产房里同时住进了三个孕妇, 她们三人生下的小孩从性别上有几种可能情况?学生一般会回答出:有四种可能, 即全是男孩、二个男孩一个女孩、二个女孩一个男孩、全是女孩 (双胞胎除外)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问:如果要你预测她们的子女性别, 你认为上述哪一种可能性最大?学生讨论热烈, 却莫衷一是。我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的解决涉及概率问题。只要我们能够学会求出相应事件的概率就一定可以准确说出每种情况的可能性大小。同学们愿意学习吗?”在这里, 教师适时巧妙地设置悬念,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二、创设有趣味性的活动情境

以学生动手操作、社会调查、游戏、实验等作为教学出发点, 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在《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一节的教学时, 我设计了如下情境:工厂要制作一些纸制正方体的包装盒, 工人师傅却不知道如何裁剪, 你能帮帮忙吗?如果你裁剪出来了, 请你到讲台上把正方体的盒子展开的过程演示给大家, 并且把你展开后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看谁想的方法多。结果很多学生都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裁剪出来了, 而且还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描述自己的做法。通过创设人人动手参与的活动情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而且还体验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 最终圆满完成了预定教学任务。

三、设“疑”置“错”式情境

设“疑”置“错”,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有意识地将“疑”“错”设在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 使学生在“疑中生趣”, “错中生奇”, 这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心理状态。通过精心设计, 巧妙揭示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现有数学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 打开学生的心扉, 进而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创设疑式情境, 可以在一点设疑, 也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处处都可以设疑。我们曾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在讲授“有理数乘法”时, 先复习小学学过的正有理数的乘法作为铺垫:2+2+2=2×3, 2×3就是3个2相加, 接着提出问题:2× (-3) 是什么意思呢?总不能说是负3个2相加吧?那又该如何理解呢?在学生的疑问产生之际, 教师因势利导, 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前面已学过可用正负数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在学有理数加法时是在数轴上进行的, 如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 两次一共向东走2米, 即5+ (-3) =2, 那么, 有理数的乘法是否也能在数轴上进行呢?怎样用数轴表示有理数的乘法算理?在学生认识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 很容易地归纳出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四、创设思维认知冲突的应用情境

课堂上的“意外”, 常常会使我们束手无策。而一个机智和调控能力很强的教师, 往往会以这种“意外”为契机, 善于创设和利用学生中的认知冲突, 搭建思维碰撞的平台, 激发创造的灵感, 从而生成“无法预约的精彩”, 形成“预约和生成”最佳契合点。在学习“截一个几何体”的课堂教学拓展训练中, 一位教师创设过这样的情境:如果用平面截掉长方体的一个角, 剩下的几何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学生议论纷纷, 答案五花八门, 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于是我让学生切起事先准备好的萝卜 (正方体、长方体) 。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 最后得出一致的结果:当截面不过顶点时, 有10个顶点, 15条棱, 7个面;当截面过一个顶点时, 有9个顶点, 14条棱, 7个面;截面过两个顶点时, 剩下的几何体有8个顶点, 13条棱, 7个面;截面过三个顶点时, 有7个顶点, 12条棱, 7个面。

五、借助电教媒体创设演示情境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综合运用图像、声音、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变无声为有声, 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 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 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 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 并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强化学生的记忆, 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 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特有的视觉和声音特点, 用鲜艳色彩、优美图案, 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 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此外, 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设计出多幅图案:如:等腰三角形、飞机、几幅古建筑图片等, 一一显示后, 用红线显现出对称轴, 让学生观察。

总的来看, 创设情境的方法, 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所讲内容不同, 选择不同的方法。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恰当情境, 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同时, 还能够逐步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最终实现学习上的“正迁移”。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教学情境创设, 准确把握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 努力发掘学习内容所蕴涵的创造性因素, 创设出更加鲜活生动的教学情境, 丰富和发展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注和着力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创设趣味性的活动情境、创设疑问式情境、创设思维认知冲突的应用情境和借助电教媒体创设演示情境等方面揭示教学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浅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篇9

一、创设生活情境, 进行数学体验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学习也是这样的。数学这一学科, 是古代人民在生活实践中长期研究而形成。现在来学习它更是为了还之于生活, 让人们更了解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利于人类进一步发展。因此, 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要善于将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精心设计对于初中生来说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生活空间的拓展和感知的加强,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 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这样就能激发初中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兴趣。

如我在引领学生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绝对值与相反值”时, 因为这一节是个难点, 学生不易学会, 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创设生活场景, 让学生主动探索, 通过生活实际习得课本知识, 我创设的具体例子如下:星期六, 爸爸开车带你去旅游, 上午从奶奶家门口出发, 你们先向南行35千米, 到北戴河;下午又向北行43千米, 回到自己家中 (假设:奶奶家、北戴河、自己家在同一直线上) , 假如我们规定向南为正方向:1.今天的两次行程, 用有理数表示出来;2.由于你家汽车的油耗为1.20升/千米, 算一算, 你家的汽车这天共耗油多少升?

学生沉思中, 教师解释道:生活中, 有些无需关注相反意义的概念, 换句话说不关注正负性, 如汽车油耗, 跟汽车行驶的方向无关;然而, 现实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我们既要关注它的具体值, 又要关注它的相反意义, 也就是说要关注它的正负性, 如本题中的你们开车行驶的方向, 我们规定南为正方向, 那么北就是负方向。

让学生再次认真读题并思考:首先画一条数轴, 画出一点即原点表示奶奶家, 再在数轴上画出两点, 分别表示北戴河和自己家, 认真观察这条数轴, 请说出北戴河、自己家与奶奶家的距离。

正因为这样, 在本节课情境中, 学生“步入”生活切身体会数学, 进而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到数学知识, 使学生理解了“绝对值”这个概念, 也认识到这一知识和我们生活的密切相关, 这样抽象、枯燥不复存在, 学生兴致高昂。

二、巧设情境, 设疑体验数学

古人曾说:“学习起源与思考, 思考则开始于疑问。”疑问是思维的火种, 一旦产生就会生根发芽, 迅速长成燎原之势。那么, 解决疑问最直接、最可靠的就是深入思维。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有价值的情境, 就需要用心思考、精心设计使之成为有内涵的情境, 这样其中隐含的问题, 学生在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同时, 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数学之魂就是问题, 提出问题是数学教学中最惯于使用的一种手段, 巧妙设计问题悬念进行数学情境教学创设是初中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生活中的“较大数”和“较小数”》时, 我就是利用实际问题创设情境:上课时先让学生看两个事例: (1) 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 到2010年10月底, 我国人口约为1 370000 000人, 其中城镇人口约为666 000 000人。 (2) 1微秒=0.000 001秒。像1 360 000 000这样的大数和0.000 001这样的小数, 书写时极不方便, 同学们想一想, 能用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吗?这样的问题情境, 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学习兴趣也不激自发。

三、故事导学, 创设数学情境

由于初级阶段数学学习依旧是以理论学习为主, 在进行教学时要留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奋度, 适时为学生创设愉悦、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故事来达到。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这节课时, 先给学生讲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个笑话故事:有个大款给儿子请了一个家教, 一天他听见家教老师给儿子讲一道题:“鸡和兔子被关在一个笼子里, 从上面数, 共有23个头, 从下面数, 共有68只脚。问笼子里的鸡、兔子各有多少只?”老师不论怎么讲孩子就是不明白, 这时大款急了, 说:‘这么简单的题, 我这没上完三年级的人就会。我们现在认为鸡和兔子都能听懂人话, 也愿按口令做动作。我喊一, 鸡和兔子都举起一只脚, 我再喊二, 鸡和兔子又都举起一只脚来, 这时, 鸡全都坐在了地上, 站着的只剩下兔子, 所以这个题用: (68-23-23) ÷2=11 (只) , 就是11只兔子。’听到这里, 老师佩服地想怪不得人家能成大款呢!”听了这个故事, 学生们兴奋不已, 自己出问题, 在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时, 我接着问:“同学们小学的时候觉得这个问题有大款说的这么容易吗?现在你们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主动解读例题, 接着用本节所学内容解答这类问题, 还比较哪一种方法更简便, 整节课学生兴趣极高。

论情境创设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篇10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学习积极性

阿基米德说过, “给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我认为:数学课堂的支点就是情境创设。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创设的各种情境, 以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数学课堂教学中, 恰时恰点地构建问题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主线, 问题引导学习应当成为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有了恰时恰点的、适度的问题, 学生才能有真正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平台。

一、从生活实践中寻找情境的素材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并且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数学教材如果不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那么数学课教学将会失去它的生机;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如果不结合现实生活, 那么数学课堂的活动探究将会无法展开, 由此可见, 从生活实践中寻找情境创设的素材是寻找素材的途径之一。例如:在一次送教下乡 (给七年级上课) 的活动中, 我以从支援学校 (我校) 到受援学校 (一所乡镇中学) 的路程, 设计了一道追及问题的应用题。主题是“县城到我校的路程是90千米, 一辆装满爱心课桌的货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早上6:00从县城开往我校, 与几位教师乘坐的小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前往我校, 问货车与小车谁先到达我校?结果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异常兴奋, 没想到教师很快就把刚发生的事情用到课堂上, 该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到非常亲切, 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马上就调动起来了, 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

二、从有关数学的历史故事中塑造情境素材

古往今来, 很多学生都会觉得数学课堂枯燥无味, 从而产生讨厌数学的思想情绪, 导致最后放弃学习数学, 这样的结局是很无奈、很悲惨的。实施新课改后, 教材的编排更注重人文色彩和历史的回顾, 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 通过寻找一些数学历史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 教师通过讲故事: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相传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550年首先发现的, 我国古代对这一定理的发现和应用比毕达哥拉斯要早五百多年, 周公与商高关于它的对话可以确定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西周时期。不过, 普林顿322号泥板显示的一张勾股数表, 以及其他古巴比伦时期数学泥板文献中的一些几何和代数问题表明, 勾股定理早在公元前两千年就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勾股定理及其证明蕴藏了丰富的思想方法和文化内涵, 在教学中应教育学生好好地挖掘这些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还可以渗透品德教育。

三、情境创设应带有趣味性

教育要使人愉快, 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的、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焕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促使学生好学、善学、乐学。带有趣味性的情境创设, 能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如:在苏科版九年级下册”概率帮你做估计“一课中, 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实验活动。教师走进教室, 举起一个装有20个白球和黄球的袋子, 让学生猜测袋子中有黄球和白球各多少个, 结果学生感到很迷茫。此时, 我以小组为单位, 让每一位同学都摸一次袋子中的球, 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然后让摸了球的同学再猜测, 结果同学们发现, 后面的同学所做的估计比前面的同学所做的估计更准确, 实验的次数越多估计就越准确。一节课下来, 每一位学生都沉醉在思考、分析与总结之中, 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四、情境创设应具有探究性

经验丰富的老师, 能恰如其分地将情境创设融入一节课当中,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索与发现, 使学生从问题中挖掘出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最终达到有效教学。在九年级数学《圆周角》一节课中, 为了探索”在同圆和等圆中,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这一结论, 我把每四人分成一组, 让每一组在课前制作一个圆, 并准备好测量角度的工具———量角器, 学了圆周角的定义后, 把问题“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大小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抛给学生, 此时让每一小组的学生围绕这个问题通过动手测量, 弄清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然后让每一组的代表把数据公布在黑板上, 结果发现这些数据大致上遵循“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这一规律, 有些小组的数据有误差, 但不会影响结论的真实性, 因为大部分小组的数据是正确的, 然后我又抛出问题, “是不是所有的弧所对的圆周角都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呢”, 让学生对比每一小组制作的圆, 结果发现大小不一, 最后再启发学生, “要使这个结论更加严密, 应加上个什么条件呢”, 学生很快发现, 要建立在“在同圆或等圆中”。通过这个具有探究性问题的设置, 学生参与课题的积极性非常高涨, 动手测量的, 收集数据的, 交流结果的, 你一言, 我一语, 课堂气氛很活跃, 课堂效果突出。

上一篇:管理效用下一篇:饱和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