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化学

2024-07-01

药物分析化学(精选十篇)

药物分析化学 篇1

目前, 我校选用的药物化学基础和药物分析教材均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二版, 药物化学基础由王玮英主编, 药物分析由牛彦辉主编。

一、两课的知识结构

1. 药物化学基础的知识结构

以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为例, 首先是阿司匹林的结构式, 从结构式中能够看出有关的官能团, 阿司匹林主要结构有苯甲酸和酯键, 酯键水解后会生成酚羟基结构。

接着讲述阿司匹林的化学性质。阿司匹林的主要化学性质: (1) 酸性, 由游离羧基产生, 可以溶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碱性溶液; (2) 水解性, 因有酯键, 如遇到潮湿空气则缓慢水解生成水杨酸的醋酸, 遇热和碱水解加速; (3) 与三氯化铁反应, 由水解生成水杨酸游离的酚羟基产生, 可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 (4) 酚羟基的易被氧化性。水解性和酚羟基的易被氧化性决定阿司匹林要选用固体制剂。

2. 药物分析的知识结构

以阿司匹林为例。主要包括结构与性质、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四部分。性质主要有酸性、与三氯化铁反应和水解性;鉴别时主要与三氯化铁反应和水解反应;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水杨酸由乙酰化不完全和水解产生四;含量测定利用阿司匹林游离羧基的酸性, 采用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为滴定液的直接酸碱滴定法。

3. 两课知识结构衔接分析

从阿司匹林的知识结构分析, 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在介绍阿司匹林时存在很多的内容重复性, 假设在介绍阿司匹林时将两门课融合在一起讲授, 更能使知识的连贯性增强, 教师在讲授时更易融会贯通, 学生学习也会相对轻松, 易于接受。两门课在介绍其他药物化学性质、鉴别试验、含量测定和阿司匹林知识结构一样, 有很强的衔接性。

二、两课有效衔接和整合的必要性

1. 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改革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1]。课程改革要求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性向主动性、依赖性向独立性、统一性向独特性、虚拟性向体验性、认同性向问题性转变。

从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课程的知识结构不难看出, 两课知识联系紧密, 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学习药物化学的有关知识, 将有利于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 学习药物化学是学习药物分析的基础和前提。但是, 目前的课程安排使两课貌合神离。原因有二:一是课程编排的前后章节不同步, 二是课程安排学期不同步, 药物化学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 药物分析安排在第三四学期。第三学期对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就这两课来说都是最好时期, 前提条件是由同一位教师讲授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两门课。

在目前两门课分属两本教材, 最好的课程改革方案可以安排一位教师讲授这两门课, 把两门课的课时分到一起, 由任课教师按照章节需要调配, 课程的前后章节也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2. 教师融会贯通知识和学生容易接受的需要

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作为两门课程, 大多由不同的教师讲授。对于讲授药物化学的教师来说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化学性质的应用, 但是讲授药物分析的教师要把药物化学的内容重复一遍后才能将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讲清楚。中职生普遍学习困难, 在学习了药物化学后, 很快出现记忆空白, 问其学过的药物化学的知识, 很难回忆起来, 造成药物分析学习的困难。如果两课有效衔接和整合将使学生易于接受, 不用“温故”也易“知新”。

三、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衔接整合的方法途径

1. 二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目前没有将两门课统编为一本教材的情况下,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位教师担任这两门课的授课任务, 课程名称可统一称为“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 课时在原来两门课总课时的基础上相应减少。课程的讲授顺序和进度上, 为了保持原来课程顺序和进度的相对性, 可以按照总论绪论都提前, 各论按照药物化学的顺序进行讲授, 同一类药物药物分析的内容紧随药物化学讲授, 可以避免药物化学药物分析重复讲授学生又如同学习新课的尴尬局面。

2. 校本教材的编写

校本教材是以学校为本位, 由学校根据自身需要编写的教材, 与国家统编教材和地方教材相对应, 相补充, 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学校在实行二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同时, 授课讲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将衔接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再加工整理成校本教材共本校使用, 并逐步充实完善。

四、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衔接整合的意义

1. 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课程的衔接整合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通过不断学习, 广泛联系, 使知识融会贯通,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在课程的衔接整合过程中, 将使教学内容更系统更实用, 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2. 有利于完善课程改革

课程衔接整合的过程就是课程改革的具体化。两门课的有效衔接整合将为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改革提供更多鲜活实用的经验, 让药剂专业课程设置更为合理, 整个课程的知识结果紧密有致, 而又不失课程的严谨实用。

摘要:药物化学基础和药物分析作为中职药剂专业的专业课, 两门课程讲授的内容有相同之处, 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衔接

参考文献

药物化学60个药物结构式 篇2

2.苯妥因钠

3.普罗加比

4.盐酸氯丙嗪

5.氟奋乃静

6.氯普噻吨

7.舒必利

8.吗啡

9.哌替啶

10.咖啡因

11.硫酸阿托品

11.麻黄碱

12.苯海拉明

13.马来酸氯苯那敏

14.阿斯咪唑

15.普鲁卡因

16.利多卡因

17.硝苯地平

18.利血平

19.卡托普利

20.奎尼丁

21.普萘洛尔

22.美托洛尔

23.(双)氢氯噻嗪

24.甲苯磺丁脲

25.雷尼替丁

26.奥美拉唑

27.昂丹司琼

28.甲氧普胺

29.阿司匹林

30.贝诺酯

31.对乙酰氨基酚

32.吲哚美辛

33.环磷酰胺

34.5-氟尿嘧啶

35.紫杉醇

36.顺铂

37.青霉素钾

38.苯唑西林

39.氨苄西林

40.苯唑西林

41.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相比优点:头孢菌素与青霉素是属于同一大类的抗生素药物,都是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对人体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和青霉素比,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青霉素会引起过敏性休克而致命。头孢菌素分子结构与青霉素有相似之处,也会产生过敏反应,但是发生过敏反应的比率要比青霉素低,产生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则更低了。细菌如果产生一些破坏某些抗菌药物的酶,可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比如细菌对青霉素耐药了,头孢菌素则对细菌产生的这种酶大多数比较稳定,就能替代青霉素杀死细菌。头孢菌素口服的品种相对来说也比较多。这是因为有不少品种口服进胃,人体的胃酸难以破坏它,药效比较稳定。42.头孢氨苄

43.磺胺嘧啶

44.甲氧苄啶

45.诺氟沙星(氟哌酸)

46.利福平

47.异烟肼

48.硝酸益康唑

49.三氮唑核苷

50.奎宁

51.青蒿素

52.红霉素

53.链霉素

54.四环素

55.氯霉素

56雄甾烷-3-酮

57.雌激素

雄激素

58.氢化可的松

59.地塞米松

药物分析化学 篇3

【关键词】 药物热;临床;抗结核;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68-02

药物热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指临床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由药物导致的发热。抗结核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引发药物热是其常见的副作用之一,近年来也有增多的趋势,已引起临床药师的重视和研究。因此,现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的40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更好的判断和及时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抗结核药特治疗中出现药物热的40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0到71岁,平均42岁。

1.2 诊断标准 有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迅速下降者且符合以下任一条并伴或不伴有皮疹、关节痛等其它过敏反应症状者,即可诊断为药特热:感染性发热者应用抗生素后,体温一度下降,继续用药,体温再度提高;应用抗结核药物后体温反较用药前更高,不能用结核热解释,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找不到其它病因;非发热性疾病患者用药后发热,且无继发感染。

1.3 分析项目 致热的药物及其与发热的关系,药物热出现的时间、热型、伴随症状、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停药后体温恢复的时间、再次服药引发药物热的时间。

2 结 果

2.1 致热药物 利福平16例,氨基水杨酸7例,吡嗪酰胺6例,异烟肼5例,乙胺丁醇3例,利福喷汀4例,链霉素3例,氧氟沙星1例,其中,同时对利福平和利福喷汀产生药物热的有2例患者,利福平和氧氟沙星1例,氨基水杨酸和链霉素1例,吡嗪酰胺和利福喷汀1例。

2.2 药物热出现的时间 用药后发热时间主要集中在1到3周,共有27例,1到2个月内发热13例,没有出现2个月以后的药物热者。

2.3 热型 弛张热34例,低热4例,稽留热2例。体温低于38.5℃的6例,38.5到40℃27例,40到41℃9例,41℃以上的1例。

2.4 伴随症状 畏寒和寒战5例;皮疹14例,其中由利福平引起的有8例;头痛、鼻塞流涕5例,由利福平引起的3例,氨基水杨酸引起的1例,链霉素引起的1例;恶心、呕吐2例,关节痛3例。

2.5 实险室检查 40例患者中有29位做了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者有5例,降低5例,白细胞增多6例,降低2例。有27位患者进行肝、肾功能检查,肝功能异常7例,肝功能损害2例,血尿素氮异常1例。

2.6 停药后体温恢复时间 40例患者基本上在停药24到48小时内,发热即可退去。但有2例利福平引起发热的患者在停药后3到6天才逐渐退热。其中8例患者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次试用抗结核致热药物,而又出现发热,第二次发热时间均在再次服药后的24小时以内。

3 讨 论

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患者最多的22个国家之一,临床和研究抗结核药物的种类较多,因此,在抗结核化疗过程中出现药物引起的像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神经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和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其中药物热在所有抗结核药物副作用中的发生比例为14.8%,因此临床医师必需对其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以免误诊误治。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的临床特点:发热多出现于用药后2个月以内;发热以单纯型为多,热型多为弛张热;除发热或有过敏症状外,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中毒症状;致热药物中以链霉素为多,其次为利福平,第三位为异烟肼和吡嗪酰胺。

在抗结核药物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出现可疑药物热者进行分别处理。

3.1 单纯型药物热,不伴有皮疹和肝损伤者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药物引起药物热概率的大小来决定停药的顺序,并非一定要停用所有的药物,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对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我们可首先停用最易引起药物热的其中一种或两种药物,密切观察停药关系与体温变化,若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没有降低,则再选择停用其它概率稍大的药物,若体温降至正常,则可明确定为致热药物。

3.2 药物热伴有皮疹者 当患者出现药物热伴有皮疹,若仅停用可疑药物,皮疹仍得不到控制,则需停用所有抗结核药及合并用药,同时给予抗过敏处理。因为患者处于高敏状态,可能平时不过敏的药物在这时也会出现过敏反应。等皮疹退去2周后再按照致敏可能性由小到大逐渐加药,不可操之过急。

3.3 药物热伴有肝损害者 首先应按照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停药原则来处理,最易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正是本文总结的最易引起药物利福平、氨基水杨酸和吡嗪酰胺。因此两者在治疗时并不矛盾。

3.4 药物热伴有皮疹和肝损害 这种状况下患者的高敏状态极为严重,应立即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同时进行相应的抗过敏处理和保肝处理,必要时可短期应用小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5mg/d,强的松20-30mg/d),待机体的过敏反应全部消退后再进行试药,试药时禁忌用利福平,可根据病情谨慎的从小剂量(0.15g)开始试用利福喷汀,尽管利福平和利福喷汀同属于利福霉素类,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且利福喷汀所引发的过敏反应大多较轻。本组有2例患者对利福平和利福喷汀增发生药物热,他们在服用利福平后出现38.5℃以上的高热,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次试用利福喷汀后出现了38℃的药物热。有2例对利福平发生药物热的患者试用利福喷汀后则未出现发热。

参考文献

[1] 范琳,肖和平.肺结核化疗中发热原因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8,30(2).

降糖药物与心血管系统药物配伍分析 篇4

1 与降糖药物配伍致血糖升高的心血管药物

1.1 利尿药

噻嗪类中效利尿药物, 如氢氯噻嗪、氯噻嗪, 是临床治疗高血压、急慢性心力衰竭等常用一类药物。它能干扰糖代谢, 抑制胰岛素的释放和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引起糖耐量减退而升高血糖, 使糖尿病恶化。此类药引起健康人血糖升高幅度很小, 但是糖尿病患者在应用时可发生严重的高血糖, 如高渗性昏迷。故二者不宜合用, 也应避免使用含氢氯噻嗪成分的复方制剂, 如复方降压片, 珍菊降压片等。高效利尿药, 如速尿、布美他尼, 尽管其升血糖作用远较噻嗪类利尿药弱, 但与降糖药合并应用时, 仍有使血糖升高的可能。糖尿病患者如需要使用利尿药, 可选用吲哚帕胺, 其对糖耐量无影响, 是一个相对安全, 不良反应较少的中效利尿药。保钾利尿药对糖代谢无影响。

1.2 钙拮抗药 (CCB)

从理论上讲, 钙离子可促进胰岛素分沁, CCB阻滞细胞膜钙通道, 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 使胰岛素分沁受到抑制, 从而影响糖耐量;研究表明, 硝苯地平和维拉帕米可抑制胰岛素释放, 升高血糖水平, 但糖耐量正常的个体服用治疗量时, 血糖无明显变化。其中一些长效CCB, 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拉西地平等对周围血管有高度的选择性, 亦不影响胰岛素分沁。为了慎重起见, 因CCB对胰岛素的释放有潜在抑制作用, 在糖耐量受损或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 选用CCB尤其是硝苯地平, 应注意监测血糖。

2 与降糖药配伍致低血糖的心血管药物

2.1 β受体阻滞剂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药物, 如心得安, 可直接抑制胰岛β受体, 引起糖耐量异常。同时, 还能抑制糖原分解和胰高糖素的释放, 可引低血糖。另外, 心得安还能掩盖心动过速、出汗、焦虑等低血糖症状, 这种作用在停药后可持续6个月以上, 故二者不宜合用。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药物, 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 前一作用不明显, 但也掩盖低血糖症状。

2.2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用于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是其新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这两类药物也经常配伍使用。阿司匹林能增加体内胰岛素的含量, 促进内源性胰岛素释放和肝糖原合成, 遏制肠内葡萄糖的吸收, 降低空腹血糖水平, 改善患者的糖耐量。特别是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更易发生低血糖。阿司匹林在体内大部分分解成水杨酸, 后者可竞争性与血浆蛋白结合, 使血中游离降血糖药量增加, 药效增强。因此, 阿司匹林在与胰岛素、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联用时, 要注意调整药物用量, 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此类处方在我院门诊多见, 希临床引起重视。

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ACEI类药物, 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可提高肌肉和脂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但不影响糖和脂肪的代谢, 可加强降血糖药物的疗效。因此, 在服用口服降糖药时, 应用ACEI类药, 仍要注意监测用药期间的血糖情况, 调整降糖药物量。

合用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 在用药过程中, 因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合理用药, 才能提高药物疗效, 控制血糖,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2]安国华, 耿晓芳, 季闽春.降糖药物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3, 19 (1) :220-221.

药物化学心血管系统药物习题及答案 篇5

一、选择题: A型题(最佳选择题)(1题—20题)1.新伐他汀主要用于治疗 A 高甘油三酯血症; B 高胆固醇血症; C 高磷酯血症; D 心绞痛; E 心律失常; 2.氯贝丁酯又称 A 普鲁脂芬; B 苯酰降酯丙酯; C 安妥明; D 舒降酯; E 辛伐他汀; 3.非诺贝特为 A 降血脂药; B 抗心绞痛药; C 抗高血压药; D 抗心律失常药; E 强心药; 4.下列关于硝酸异山梨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又名消心痛; B 具有右旋光性; C 遇强热或撞击会发生爆炸; D 在酸碱溶液中硝酸酯易水解; E 在光作用下可被氧化变色需遮光保存; 5.在光的作用下可发生歧化反应的药物是 A 非诺贝特; B 卡托普利; C 利血平; D 硝苯地平; E 硫酸胍乙啶; 6.结构中含有-SH,可被自动氧化生成二硫化合物的抗高血压药是 A 硝苯地平; B 卡托普利; C 利血平; D 硫酸胍乙啶; E 盐酸可乐定; 7.下列关于卡托普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又名巯甲丙脯酸; B 有类似蒜的特臭; C 具左旋性; D 具氧化性; E 能与亚硝酸作用生成亚硝酰硫醇酯显红色; 8.下列关于利血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为吲哚生物碱; B 易被氧化变色; C 在酸性下比在碱性下更易水解; D 在光、热的影响下C3 位上能发生差向异构化; E 为抗高血压药 9.阿替洛尔又称 A 氨酰心安; B 氯压定; C 蛇根碱; D 巯甲丙脯酸; E 消心痛; 10.下列关于盐酸胺碘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又名乙胺碘呋酮; B 可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黄色苯腙衍生物; C 与硫酸共热可分解产生氯气; D 应遮光,密封保存; E 为抗心律失常药; 11.硝苯地平又称 A 消心痛; B 安妥明; C 心痛定; D 可乐定; E 血安平; 12.利血平的水溶液在酸碱催化下可使两个酯链断裂水解生成 A 3,4-二去氢利血平; B 3,4,5,6-四去氢利血平; C 利血平酸; D 3-异利血平; E 以上都不是; 13.硝苯地平的性质与下列哪条不符 A 为黄色结晶性粉末; B 几乎不溶于水; C 遇光不稳定; D 与氢氧化钠液显橙红色; E 强热或撞击会发生爆炸; 14.下列哪条叙述与硫酸胍乙啶相符 A 易溶于乙醚; B 具旋光性; C 含有咪唑环; D 具大蒜味; E 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抑制药; 15.下列与非诺贝特相符的叙述是 A 易溶于水; B 含酯键易被水解; C 含有机氯可用氧瓶燃烧法进行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D 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E 为抗心绞痛药; 16.常温下为液体的药物是 A 非诺贝特; B 氯贝丁酯; C 新伐他汀; D 硝酸异山梨酯; E 硝苯地平; 17.阿替洛尔为 A 钠通道阻滞药; B β受体阻断药; C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D 钙通道阻滞药; E 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18.地高辛为 A 降血脂药; B 抗心绞痛药; C 抗高血压药; D 抗心律失常药; E 强心药; 19.结构含有吲哚环的药物是 A 利血平; B 卡托普利; C 硝苯地平; D 盐酸可乐定; E 硫酸胍乙啶; 20.非诺贝特的结构为 ClAClOCHCOCH3OCH3CH2CH2CCH3OCH3OCCH3COOCH(CH3)2COOOCH3OCCH2CH3CH3CH3CH3COOHONCH3BH3CCClHODH3COCH2E ClOCCH3COOC2H5 B型题(配伍选择题)(21题—25题)A 盐酸羟胺饱和溶液; B 新制儿茶酚溶液; C 新制香草醛溶液; D 2,3-丁二酮溶液; E 2,4-二硝基苯肼; 21.可用于鉴别硝酸异山梨酯的试剂为 22.利血平具吲哚结构,可与其显玫瑰红色的试剂为 23.盐酸胺碘酮结构中有酮基,可与其反应生成黄色苯腙衍生物的试剂为 24.氯贝丁酯具有酯的性质,可与其生成异羟肟酸,再与三氯化铁作用呈紫红的试剂为 25.硫酸胍乙啶具有胍基的特征反应,可与其反应呈红色的试剂为(26题—30题)CH3AClOCCH3OBO2NOOONO2COOC2H5CH3COOCH3CNHNO2COOCH3CH3CH3DHSCH2CHCONCOOHE H2NOCH2COCH2CHCH2NHCHOHCH3CH3 26.卡托普利的结构为 27.硝酸异山梨酯的结构为 28.硝苯地平的结构为 29.氯贝丁酯的结构为 30.阿替洛尔的结构为 C型题(比较选择题)(31题—35题)A 硝酸异山梨酯; B 利血平;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31.遇光易变质的药物是 32.在酸催化下可被水解的药物是 33.被硫酸水解后,缓缓加硫酸亚铁试液接界面显棕色的药物是 34.在硫酸及冰醋酸存在下,遇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呈绿色,再变为红色的药物是 35.为强心药的是(36题—40题)A 硝苯地平; B 卡托普利;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36.对光不稳定的药物是 37.可发生歧化反应的药物是 38.可发生自动氧化生成二硫化物的药物是 39.可被水解破坏的药物是 40.可与亚硝酸作用显红色的药物是 X型题(多项选择题)(41题—50题)41.心血管系统用药根据用于治疗疾病的类型可分为 A 降血脂药; B 抗心绞痛药; C 抗高血压药; D 抗心律失常药; E 强心药; 42.属于抗高血压药的是 A 卡托普利; B 利血平; C 硫酸胍乙啶; D 盐酸可乐定; E 盐酸胺碘酮; 43.结构中含有氯元素的降血脂药物是 A 非诺贝特; B 新伐他汀; C 氯贝丁酯; D 阿替洛尔; E 盐酸胺碘酮; 44.硝酸异山梨酯与下列哪些叙述相符 A 又名心痛定; B 具有右旋性; C 水解生成脱水山梨醇及亚硝酸 ; D 遇强热或撞击会爆炸; E 为钙通道阻滞药; 45.利血平可被氧化生成的产物是 A 3,4-二去氢利血平; B 3,4,5,6-四去氢利血; C 黄色聚合物; D 利血平酸; E 3-异利血平; 46.下列性质与卡托普利相符的是 A 为白色结晶粉末; B 有类似蒜的特臭; C 比旋度为-126°~-132°; D 可被氧化生成二硫化合物; E 与亚硝酸作用呈红色; 47.需遮光、密封保存的药物是 A 硝酸异山梨酯; B 硝苯地平; C 卡托普利; D 利血平; E 阿替洛尔; 48.下列哪些药物用于抗心绞痛 OAClCOCH3CCH3COOCH(CH3)2HOOBH3COOCH3OCCH2CH3CH3CH3CH3CClOCCH3COOC2H5ODO2NOOONO2EH3COOCH3CNNO2COOCH3CH3 H 49.下列哪些药物用于抗心律失常 CH3AHSCH2CHCONCOOHCH3CH3BH2NOCH2COCOCH2CHCH2NHCHOHICODICH2CH2CH2CH3OCH2CH2N(C2H5)2.HClNHNHNClNNHCl.HClCH2CH2NHCNH22.H2SO4E 50.下列哪些药物用于抗高血压 CH3AHSCH2CHCONCOOHCH3CH3BH2NOCH2COCOCH2CHCH2NHCHOHICODICH2CH2CH2CH3OCH2CH2N(C2H5)2.HClNHNHNClNNHCl.HClCH2CH2NHCNH22.H2SO4E

二、填空题 51.非诺贝特分子结构中虽含有______键,但相对比较稳定。若与______加热也可使其分解。52.硝酸异山梨酯又名______,为______类化合物,在室温和干燥状态比较稳定,但在______或______下也会发生爆炸。53.硝苯地平又名______,遇光极不稳定,分子内部发生光化学______反应,降解为______衍生物。54.卡托普利又名______,分子中含有______,具有还原性,见光或在水溶液中可发生自动氧生成______化合物。55.利血平在光照和氧气存在下极易被______,色渐变深。其最初产物为______利血平为黄色物质具有______荧光,进一步氧化生成______利血平有______荧光,再进一步被氧化则生成无荧光的褐色和黄色______。

三、问答题 56.硝苯地平为何在生产、使用及贮存中应注意遮光? 57.简述影响利血平稳定性的因素。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药物

一、选择题: A型题(1题—20题)1.B; 2.C; 3.A; 4.E; 5.D; 6.B; 7.D; 8.C; 9.A; 10.C; 11.C; 12.C; 13.E; 14.E; 15.C; 16.B; 17.B; 18.E; 19.A; 20.C; B型题(21题—30题)21.B; 22.C; 23.E; 24.A; 25.D; 26.D; 27.B; 28.C; 29.A; 30.E; C型题(31题—40题)31.B; 32.C; 33.A; 34.B; 35.D; 36.C; 37.A; 38.B; 39.D; 40.B; X型题(41题—50题)41.ABCDE; 42.ABCD; 43.AC; 44.BCD; 45.ABC; 46.ABCDE; 47.ABCD; 48.DE; 49.BC; 50.ADE;

二、填空题 51.酯; 乙醇制氢氧化钾液; 52.消心痛; 硝酸酯; 强热; 撞击; 53.心痛定; 歧化; 硝基苯吡啶; 54.巯甲丙脯酸;-SH; 二硫; 55.氧化; 3,4-二去氢; 3,4,5,6-四去氢; 黄绿色; 蓝色; 聚合物;

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篇6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05年门诊、住院三季度全部25 010张处方(其中门诊处方11 844张,住院处方13 166张),然后统计每天处方中患者年龄、每种抗菌药的用量及使用天数。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为指标进行分析。

方法:经门诊住院处方统计,患者平均年龄35.87岁,以此年龄的患者为参照对象,根据流行病统计方法推荐的限日剂量(DDD)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评价医院用药是否合理的依据。本组DDD值以《新编药物学》第15版或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日剂量为准,以其计算用药频度(DDDS)。DDDS=总用药量/DDD·DUI=总用药天数,判断标准:DUI≤1.0,用药基本合理。

结果

联合用药情况,在统计抽取的有效处方25 010张中,使用抗菌药处方为9177张,占总处方数的36.7%,联合用药2151张,占抗菌药处方数的23.43%,其中二联2125例(2315%)、三联26例(0.28%)。

用药频率和利用指数,统计所抽取处方中排名前14位抗菌物药的用药频率和药物利用指数。DDDS排序,头孢曲松钠在DDDS序中居首位。DUI指标:DUI≤1的抗菌药有12种,占85.71%;DUI>1的抗菌药有2种,占14.29%。

讨论

联合用药情况,我院有床位150多张,每天门诊、住院处方达300张左右,抗菌药占总处方36.7%,未超过40%,基本合理。以甲硝唑(或替硝唑)+抗需氧菌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为主,就诊患者多是病情较重,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药混合感染。医生多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药物联用。值得重视的是,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另外在统计中发现,个别处方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青霉素)为速效杀菌剂,阿奇霉素为速效抗菌剂,两者联用可能出现疗效拮抗作用,属不合理用药。

如果联合用药不当,会使机体微生态平衡失调,二重感染几率增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DDDS排序:头孢曲松钠在DDDS序中居首位,头孢曲松钠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是繁殖期杀菌剂,抗菌谱广。对重症感染、全身感染患者,初始治疗给予静脉给药,能确保疗效;待病情好转时,应及时调整为口服给药。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DUI指标:DUI≤1的抗菌药有12种,占85.71%;DUI>1的抗菌药有2种,占14.29%,说明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DUI>1说明用药频度偏高,药物剂量过大,容易出现不良反應,应引起临床重视。

本次调查表明,个别医生没有严格按抗菌药物分线管理原则开具处方。

今后为了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诊疗,明确诊断,选用病原菌敏感的抗菌药物,选择最优的给药途径;提高药物在体内生物利用度,了解并掌握各种影响药效的因素,遵循抗菌药物分线管理原则,避免频繁地更换或中断抗菌药物,减轻细菌的耐药性,降低医药费用,加大有效监督指导力度,开展药敏试验工作的可靠性依据,使临床用药真正做到安全、有效、合理。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850.

2 汤光,李大魁.现代临床药物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0.

一例保肝药物引发的药物热案例分析 篇7

1病例简介

患者, 女, 36岁, 因“皮肤眼黄、乏力、腹胀>10d”于2014-05-08入院。既往有“乙肝”病史12年, 肝功异常且未行抗乙肝病毒治疗;1年多前行“宫颈癌”手术, 并行放化疗治疗。临床表现为皮肤眼黄、乏力、腹胀。查体:精神差, 皮肤巩膜中度黄染, 剑突下轻压痛, 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30U/L,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86U/L, 谷氨酰转肽酶 (GGT) 135U/L, 总胆汁酸 (TBA) 98.9μmol/L, 间接胆红素 (DB) 80.3μmol/L, 清蛋白 (ALB) 22.1g/L。乙肝病毒定量测定 (HBV-DNA) 1.21E+8拷贝数/ml。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度, 宫颈癌术后、放化疗后”。

入院后因患者“淤胆”予以醋酸泼尼松片20mg, 1次/d, 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0.25g, 2次/d, 口服;注射用复方二氯醋酸二乙丙胺80mg, 1次/d;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 1次/d;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930mg, 1次/d;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5g, 1次/d (以上药物使用时间为5月8日~6月16日) , 注射用奥美拉唑40mg, 1次/d (5月8~18日) , 拉米夫定0.1g, 1次/d, 口服 (5月10日~6月16日) 。醋酸泼尼松片逐渐减量至5mg/d, 治疗3d后停药。停用激素第2天 (5月21日) 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发热症状, 全身皮肤见以胸背部为主的散在皮疹, 体温38.4℃。经8d抗过敏治疗, 患者皮疹消退, 仍发热, 体温为38~39℃, 左下肺闻及少许湿啰音, 超敏C反应蛋白 (CRP) 108mg/L, 血常规正常, 结核相关检查均为阴性。5月29日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 1次/d。5月30日患者持续发热, CT提示双肺散在感染性病灶, 抗菌药物改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g, 1次/12h。治疗7d后患者体温未下降, 最高达39.5℃, CRP升高为152.4mg/L, 降钙素原 (PCT) 8.32ng/ml, G试验阴性, 血常规正常。考虑有未覆盖到的特殊病原菌或耐药菌感染, 将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g, 1次/d;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0.4g, 1次/d, 静脉滴注。治疗5d患者仍持续发热, 且发热前有明显寒颤, 中性粒细胞分数88.9%, CRP 220mg/L, 嗜酸粒细胞降低。将用药方案调整为注射用伏立康唑100mg, 1次/12h;头孢哌酮舒巴坦3g, 1次/12h, 覆盖真菌感染及鲍曼不动杆菌。治疗6d患者持续发热, 头痛无好转。通过分析患者入院用药情况及病情变化, 考虑药物热的可能, 于6月16日停用所有药物, 未再出现发热症状。

2讨论

2.1患者首先排除肿瘤、结核、感染引起发热的可能。经肿瘤科会诊认为无肿瘤活跃迹象, 不考虑由肿瘤引起发热;抗感染治疗包括莫西沙星、丁胺卡那霉素, 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效, 但患者仍发热, 且实验室检查未见结核感染相关证据暂不考虑由结核引起发热;回顾住院期间用药情况, 抗感染方案进行多次调整, 抗菌谱基本覆盖了大部分革兰阳性及阴性菌, 包括非典型菌、特殊条件致病菌、真菌及部分耐药菌, 但治疗效果不明显, 体温高峰未下降, 由于患者临床表现较轻, 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 除发热外自我感觉无其他任何不适, 精神情况良好, 故感染引起发热可能性小, 考虑药物热, 并停用所有药物, 密切观察。患者于停药当日起未出现发热, 由此可判定发热原因为药物热。

2.2药物热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 是与用药有关的发热反应, 其主要特征是给药停止发热消失。发热常出现在用药后7~10d, 停药后1~3d消失。引起发热的机制较多, 其中以过敏反应引起的发热最为常见, 可伴有皮疹、头痛、嗜酸粒细胞增多等。

2.3患者出现发热伴皮疹时间为停用激素第2天, 之前未出现发热考虑可能被激素掩盖;另外, 整个治疗过程中使用多种抗生素, 易引发药物热, 但每个治疗方案持续时间均未超过7d, 且前后更换抗菌药物后患者体温均未发生变化。排除抗菌药物引起发热, 将可疑药品锁定在5月21日前使用的药物中。奥美拉唑于5月18日停药, 但患者发热仍然持续, 排除其引发药物热的可能。患者发热前药物已使用8~12d, 符合药物热在药物使用7~10d后发生的一般规律。拉米夫定、还原型谷胱甘肽、熊去氧胆酸胶囊、复方二氯醋酸二乙丙胺、多烯磷脂酰胆碱及门冬氨酸鸟氨酸是引发药物热的可疑药物。

2.4还原型谷胱甘肽为解毒类保肝药, 其可为肝脏提供巯基, 增强肝脏氧化还原反应, 将有毒物质转化成水溶性化合物排除体外, 减轻有毒物质持续损害肝脏。目前, 已报道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 而药物热的报道较少见, 查阅文献发现2例此类报道:李惠云等[3]报道1例还原型谷胱甘肽所致药物热;邱建萍等[4]报道还原型谷胱甘肽引起药物热1例。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参与氨的解毒全过程及肝细胞内核酸的合成, 有利于修复损伤的肝细胞, 促进肝细胞内的能量生成, 恢复损伤肝细胞的各项功能。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以胃肠道反应为主, 症状较轻。郭玉贤等[5]报道1例门冬氨酸鸟氨酸引起的药物热。

拉米夫定说明书不良反应项下描述该药引起发热与安慰剂对比试验其发热率为7%, 安慰剂发热率为9%。未在数据库中搜索到有关引发发热的相关报道。

熊去氧胆酸胶囊、复方二氯醋酸二乙丙胺、多烯磷脂酰胆碱均未在说明书及数据库中找到引发发热的相关报道。

由于停药后患者未再使用上述药物, 故不能判定引发药物热的具体药物。

3小结

患者由于自身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使用上述药物后出现发热症状, 可能与其机体免疫系统有关。还原型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鸟氨酸和拉米夫定上市时间长, 药物热的发生率低, 治疗过程中易被忽视。临床引起发热的因素众多, 而药物热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发生, 判定药物热时应排除其他常见情况, 需仔细鉴别, 当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 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 以免误诊、漏诊。

摘要:目的 分析1例保肝药物引发的药物热案例。方法 通过总结1例发热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 了解其病情变化, 找出发热原因。结果 停止使用全部药物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可诊断为药物热。结论 药物热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较常见, 当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 以免误诊、漏诊。

关键词:乙型肝炎,宫颈肿瘤,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苏长海, 王星.药物热概述[J].中国药师, 2011, 14 (3) :422-424.

[2] 何代洲, 连静.226例药物热文献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3, 22 (8) :454-456.

[3] 李惠云, 王丽平, 贾玉礼.还原型谷胧甘肤致发热1例[J].工企医刊, 2008, 21 (5) :49.

[4] 邱建萍, 杨守平.还原型谷胱甘肽引起药物热一例[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5, 10, 4 (10) :638.

药物分析化学 篇8

1 材料

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日到5月19日和2011年10月20日到11月19日门诊全部抗菌药物处方(我院新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办法从10月20日正式开始实施)。查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等参考资料。

2 方法

对处方中抗菌药物的通用名、用法用量、金额以及对应的疾病诊断等信息进行采集,采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法分析两个时间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见表1~2)

3.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见表3~6)

注:*各年龄段分别为y≤12、12<y<60、y≥60岁表2 疾病分布

注:**部分无感染性诊断处方未纳入统计

4 讨论

4.1 可比性

虽然处方时间处于不同的两个时间段,但本地区这两个时间段气候接近,且实施前后两个时间段内处方数、男女比例、各年龄段比以及疾病分布相近,故具有可比性。

4.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4.2.1 品种数减少

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数由42种减少到36种。使用品种虽然少了,但优化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结构,减少了因品种分布不合理而造成的不合理用药。

4.2.2 口服剂型使用比例上升

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使用比例上升,注射剂比例下降。门诊患者感染大部分属轻症感染,口服剂型使用率上升,说明医师给药方案更趋合理,符合“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完全吸收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1]的原则。

4.2.3 联合用药比例下降

经专项整治,抗菌药物联用率由19.6%降至14.1%,医师对于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较前谨慎,合理性提高。

4.2.4 基本药物使用率提高

抗菌药物基本药物使用率由原来的41.9%上升为67.1%。基本药物是指能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2]。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3]。基本药物使用率提高,减轻了患者就诊的费用,表明医师治疗时对于药品的选用更趋合理。

4.2.5 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比下降

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比虽然较专项整治前下降,但占处方金额比仍偏大,有待改进。

4.2.6 喹诺酮类使用率下降

通过控制喹诺酮类临床应用品种数量,严格限制其临床应用指征(经验性治疗只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参照本院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严格控制作为外科围术期预防用药),喹诺酮类使用率由实施前的22%降至9.46%,不合理应用情况得到了有效地遏制,减缓了其耐药率的增加。但是,需警惕喹诺酮使用率下降导致其他抗菌药物使用率上升带来的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增加。

4.2.7 不合理使用情况有改善

对比专项整治前,抗菌药物使用频次、联合使用以及使用时程的合理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合理现象,如使用抗菌药物但缺乏相应的感染性诊断、未根据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使用、对药物抗菌谱不明联用不当,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5 小结

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我院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上有了提高,但仍然有些问题需改进,抗菌药物使用知识的宣教亦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抗菌谱、药代动力学特点等。

参考文献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

[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卫生部令第69号.

门诊药物使用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门诊处方共24712张。调查分析处方中药物用法、用量、疗程、总用量、联合用药及用药合理性。

1.2 分析方法

限定日剂量 (defined daily dose, DDD) :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1], DDD以《中国药典》 (2005年版) 。《新编药物学》 (第15版) 和药品说明书推荐的成人平均剂量为准。

DDD数 (DDDS) :DDDS=处方用药总量/DDD, 可视为日数 (用药人次) 。DDDS越大, 该药用药倾向越大。

药物利用指数 (DUI) =DDDS/总用药天数, 规定DUI≤1为用药合理。

2 结果

2.1 用药的品种数 (表1)

2.2 常用药物使用情况 (表2)

2.3 不合理用药处方 (表3)

共234张,占总处方数的0.95%。

由表2、表3可以看出:药物DUI全部≤1, 表明我院药物使用较为合理;但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存在。

3 讨论

3.1 用法不妥

(1) 复方甘草片:处方中常见2片, tid, po;复方甘草片按其药理作用, 易含服而不易口服, 含服的祛痰镇咳作用明显优于口服。 (2) 眼药:滴眼是眼科最常用的局部给药方式。眼科医生用药医嘱普遍为每天3~4次滴眼。研究表明, 眼药液在结膜囊液体内浓度下降50%的时间为2min。专家指出, 应用合适浓度, 增加点眼次数, 可使眼内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稳定。点药同时闭合眼睛, 使瞬目停止以减慢泪液分泌和排出量, 可降低药液转移率, 延长药物在眼部停留时间, 从而提高组织可得性, 提高疗效。联合多种单方制剂滴眼时, 要间隔5~10min, 以保障各药物疗效。

3.2 剂量不当

(1) 头孢氨苄:如0.125g×40;0.25g, tid, po。头孢氨苄成人口服常用量 (1~2g) ·d0—1, 此处方用量明显偏低 (0.75g·d—1) 。抗生素用量不足不仅不能产生抗菌效应, 而且还易诱导产生耐药菌株, 降低抗菌效能。 (2) 布洛芬缓释胶囊:为缓释制剂, 在体内缓慢释放, 可较长时间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其常规用法应为1粒, bid, po, 而处方中常错写为1粒, tid, po。 (3) 阿奇霉素:半衰期长 (约41h) , 临床一般建议应用3d后停药, 7d后再用;也有5d疗程的用法, 即第1天500mg, 第2~5天250mg·d-1。可部分处方医嘱没有严格按上面方法用药, 有用药10d的纪录。

3.3 药物联用不合理

3.3.1 联用后疗效降低

(1) ACEI类药物 (福辛普利、卡托普利等) 和阿斯匹林合用:阿司匹林是环氧酶抑制剂, 能抑制前列腺素生成, 降低ACEI类药物的疗效。 (2) 土霉素与牛黄解毒丸合用: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配伍, 易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或络合物而影响吸收, 降低疗效。 (3) 卡托普利和阿斯匹林合用:卡托普利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可影响扩血管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释放, 从而消弱卡托普利的长期疗效。

3.3.2 联用毒副作用增加

(1) 倍他乐克与胺碘酮合用:由于两药药理作用相加, 可引起心动过缓或低血压等, 合用时应加强临床监测。 (2) ACEI、氯化钾控释片、安体舒通:以上药物均具有保钾或补钾作用, 应谨慎联用。 (3) 阿斯匹林和吲哚美辛 (消炎痛) 合用, 不仅作用减弱, 而且会增强消化道的刺激作用导致胃溃疡。

3.3.3 配伍产生拮抗作用

(1) 苯巴比妥与保泰松或苯妥英钠联用:苯巴比妥能诱导肝微粒体P-450酶系, 使保泰松、苯妥英钠的代谢加速, 效应降低。 (2) 板蓝根和卡托普利合用:板蓝根会拮抗卡托普利降压作用。

3.4 易诱发药源性疾病

银杏叶制剂与阿斯匹林并用有诱发颅内出血的危险;银杏叶制剂与对乙酰氨基酚并用会引起膜下血肿。

3.5 重复用药

不合理用药有两种情况: (1) 药物品种重复。如消渴丸 (内含格列本脲) +格列本脲;维C银翘片 (内含扑热息痛) +扑热息痛。 (2) 药效重复如单硝酸异山梨酯 (鲁南欣康) +硝苯地平+速效救心丸;复方磺胺甲噁唑+乙酰螺旋霉素。

3.6 滥用药物

治疗病毒性感冒, 并用病毒唑与大剂量青霉素G或头孢菌素。抗病毒感染应以抗病毒药物为主。此时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仅浪费, 且可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增加合并症, 延长病程。

笔者对药物联用情况作了统计。平均每位患者用药2~3种, 联用>5种药物者3.88%, 其中用药最多达九种 (0.11%) 。资料表明, 并用药物的种类数目与药物不良反应率成正相关。并用1~5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8.6%;并用>6种药物时, 不良反应发生率增至19.8%~81.4%[2]。因此药物联用必须要有针对性, 采用最小有效剂量, 以获得尽可能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

摘要:目的促进我院合理用药, 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中药物用法、用量、疗程、总用量、联合用药及用药合理性。结果药物使用较为合理, 但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存在。结论药物联用必须要有针对性, 采用最小有效剂量, 以获得尽可能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

关键词:合理用药,限定日剂量

参考文献

[1]邹毫, 邵元福, 朱才娟.医院药品DDDS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 1996, 7 (5) :215.

抗菌药物滥用分析 篇10

1 抗菌药物使用的误区

1.1 抗菌药物是消炎药

其实抗菌药只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 对生活中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瘀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 都不应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1.2 抗菌谱越广越好

人体的皮肤、口、咽、阴道和结肠等部位存在大量以细菌为主的微生物, 这些细菌的存在对于保持人体生态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当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时, 体内正常菌群同样会被杀灭或抑制。抗菌药物的抗菌谱越广, 受影响的细菌谱也越广, 体内受杀灭或抑制的正常菌群也越多。因此, 治疗感染病应根据引起感染的病原菌来选择窄谱、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这样既可有效杀灭病原菌, 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又可避免或减少二重感染的发生。

1.3 抗菌药物外用

有些人经常把抗菌药物配成液体冲洗伤口, 有的在术后向伤口内撒抗菌药物粉针剂, 这都是不正确的。抗菌药物外用的机会越多, 产生耐药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需要外用, 应选择专用的外用制剂。

1.4 新的抗菌药物比老的好

每种抗菌药物的优劣各不相同, 要因病、因人及抗菌谱作用特点而选择。如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 价格非常高的三代头孢菌素就不如红霉素 (价格非常便宜) 。

1.5 频繁更换抗菌药物

对抗菌药物期望值过高, 使用抗菌药物一两天没有明显好转即换用其他抗菌药物或联用其他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一般用药3~5天显良效, 频繁换药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轻度感染合用几种抗菌药物会使细菌耐药性产生, 甚至造成二重感染。

1.6 疗程过短

症状一消退就停药是不正确的, 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 一般宜用至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1.7 输液治疗

轻症感染口服用药, 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 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病人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 以确保药效, 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2 医院是抗菌药物滥用的主要领域

2.1 内科抗菌药物使用 无指征预防使用:病毒性感染、无细菌感染征象的预防用药, 化、放疗病人的常规预防, 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常规预防;超广谱抗菌药物及不合理联合用药。抗菌药占门诊处方量的24%以上 , 比例最大。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2.2 外科抗菌药物使用 手术前超常规预防用药, 手术后使用率几乎达100%, 且长期预防用药为主;围术期多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住院病人抗生素的费用占总费用的50%以上 (国外一般在15%~30%) 。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 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58%, 而根据药敏试验而选择使用的仅占14%。

3 抗菌药物滥用的原因

3.1 盲目使用

不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凭经验盲目使用抗生素。

3.2 市场误导

选用价格昂贵或进口的新抗生素, 忽视了抗菌药物的特性和抗菌谱。

3.3 病原学诊断不明或估计不准确

担心漏诊、误诊, 错误选用药物, 使用广谱药物及不适当的联合用药, 对已确诊的病毒性疾病, 为保险起见, 也给予抗生素。

3.4 不适当预防用药。

为了预防手术前、后感染, 1周内常使用2~3种抗生素, 甚至缝合无菌伤口时也习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导致细菌耐药。

3.5 无原则用药

无原则迁就病人的不合理要求, 听从病人点药, 任意开出大处方、滥用昂贵抗生素。个别医生受经济利益驱使, 职业道德差, 不坚持抗生素使用的原则, 而是以药品回扣的多少为原则, 导致选用抗生素起点过高等滥用药现象发生。

3.6 业务水平低

医生未能严格掌握适应证, 不了解抗菌谱和抗菌特点, 选用了无效的抗菌药物。出现给药剂量不足或过失、给药方式不当、疗程不足或过长、更换品种频繁等现象。

3.7 医院条件限制

有些医疗单位无条件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无法对重要感染部位的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无法监测血药浓度, 使医生无法根据病人的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剂量, 制订合理的个性化用药方案。

4 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

4.1 严重毒副反应

目前国内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 其中有40%与抗生素相关。中国三分之一的残疾人属于听力残疾, 而60%~80%的致聋原因与使用抗生素有关。各类抗生素引起的变态反应、皮疹、药物热在不良反应的种类及发生的例数和次数上均处于首位。湖北2002年统计显示:3349例药品不良反应中, 六成为抗生素所引起。

4.2 产生细菌耐药

经常使用抗生素, 病菌产生了耐药性, 一旦病重时再用, 效果很差。喹诺酮类对大肠杆菌的耐药率及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40%~70%;大环内酯类抗菌药曾使肺炎死亡率降低了80%, 但现在60%~80%的肺炎球菌对其有耐药性;医院内的葡萄球菌60%~85%对新青霉素Ⅱ和Ⅳ耐药, 对青霉素几乎100%耐药;20%~50%肺炎杆菌和不动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淋球菌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达70%~90%。

4.3 增加感染机会

正常人体内有许多共生菌群, 菌群之间以及菌群与机体之间处于平衡状态, 对于保持人体生态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在临床中许多病毒引起的疾病使用了抗生素, 结果不仅延误了治疗, 使病情得以继续发展, 而且因为“无的放矢”地大量使用了抗生素, 破坏了患者体内菌群的平衡, 导致新的疾患, 同时对药物资源也是一种不应有的浪费。大量应用抗生素可使体内菌群失调, 有利于病毒繁殖。故对病毒感染者应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 一定要查找病因, 对症下药。

4.4 后抗生素时代来临

与细菌对抗生素迅速产生的耐药性相对应的, 是研究开发一种新抗生素时间的漫长。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通常花费5~10亿美元。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 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

4.5 浪费医疗资源、增加患者的负担

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 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占58%, 远远高于国际水平 (30%) ;药费增长>GDP增长;使用新、贵品种居多。

5 减少或避免抗感染药物滥用的对策

5.1 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用药质量管理制度。将抗生素的应用纳入临床医疗质量管理内容, 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 规范临床医生用药行为, 建立科学的用药观念, 定期对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检查讲评,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2 合理使用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制订合理应用抗生素制度, 医务人员应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作为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南。定期举办讲座, 不断强化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意识。加强对抗生素临床应用的监测, 开展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和血药浓度监测, 为临床合理规范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的依据。

5.3 提高用药水平

医务人员努力增加工作责任心和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不断更新知识, 熟悉抗生素的抗菌谱, 掌握抗生素用药特征和基本原则, 尽可能做必要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 避免盲目求新、求贵现象, 严格控制预防用药和联合用药。药学人员应加强学习和知识更新, 对不合理用药要提出意见, 并经常主动与临床医师一起共同把好合理用药关。

5.4 实行分线管理

将抗生素分成三线, 对一线抗菌药规定不同权限, 对二、三线抗菌药规定限制性应用, 临床应用要有严格的适应证, 必须以临床诊断、细菌学诊断、药敏试验等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 特别是三线抗菌药的应用, 必须由主任医师签字同意后方可应用。

5.5 严格控制新品种的引进

上一篇:医卫类专业群下一篇:电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