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黏膜损伤

2024-06-30

鼻黏膜损伤(精选三篇)

鼻黏膜损伤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3例行鼻窦CT排除鼻窦炎、鼻息肉和鼻中隔弯曲, 显示下鼻甲黏膜肥厚及下鼻甲骨质增生, 确诊为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其中, 男29例, 女14例, 年龄20~48岁, 病程1~10年。患者均有持续性鼻塞症状, 以双侧同时堵塞为主, 部分有头痛、头晕症状。检查:鼻腔黏膜充血, 下鼻甲肥大, 部分与鼻中隔相接触, 伴鼻中隔弯曲时总鼻道几乎完全堵塞, 大部分黏膜表面呈桑葚状, 1%呋麻液收缩效果差。保守治疗无效。

1.2 手术方法

鼻内镜下用l%丁卡因和0.1%肾上腺素混合液棉片分别放入总鼻道及下鼻道, 表面麻醉及收缩鼻腔黏膜2min, 取l%利多卡因及适量肾上腺素液, 行下鼻甲局部浸润麻醉。在鼻内镜监视器下行下鼻甲切口 (于前端最高点垂直向下行弧形切口) , 深至下鼻甲骨面。将鼻内镜伸入其中, 在直视下操作, 用带吸引的鼻中隔剥离器分别分离下鼻甲内侧、外侧面的粘骨膜, 再分离下缘, 最后形成一个袋状。随后在镜下观察下鼻甲骨质增生程度, 切除下鼻甲部分骨质, 最后将下鼻甲内外侧粘骨膜复位, 如黏膜过多, 可切除部分外侧面粘骨膜, 使内侧面反转, 用用凡士林纱或高膨胀海绵压迫黏膜并填塞止血。

1.3 术后随访

术后48h抽出鼻腔填塞物, 局部使用鼻喷剂 (如辅舒良、雷诺考特或内舒拿) , 静脉用抗生素治疗3d, 术腔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海水冲洗。术后1个月后症状消失, 可停用鼻喷剂, 患者无鼻塞、流涕, 无头痛病及鼻臭, 无张口呼吸, 夜间睡眠好。在鼻内镜下复查时可见鼻道明显增宽, 通气良好, 无粘连及萎缩。

2 讨论

下鼻甲是鼻腔的重要结构, 在鼻腔的生理功能甚至整个呼吸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鼻甲黏膜大部分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纤毛的数目、形状和运动功能都直接影响下鼻甲的功能。下鼻甲的功能主要为对吸入空气的调温、调湿、过滤和清洁作用, 以适应下呼吸道黏膜及肺的生理要求;下鼻甲还通过鼻周期调控吸入的空气流量, 维持两侧鼻阻力, 保持正常呼吸;上述功能的实现有赖于下鼻甲黏膜、黏膜下组织保持正常的功能。结构正常才可维系这些功能的正常发挥, 结构被破坏或伤残, 必然引起功能减退和缺失, 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2,3]。传统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是行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 这样不仅破坏了下鼻甲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细胞、腺体、血管和血窦等正常结构, 下鼻甲黏膜表面无法形成黏液毯, 并损坏了黏膜的免疫功能, 致使鼻腔出现出血、干燥、结痂、粘连, 甚至引起萎缩性鼻炎及空鼻综合征的发生。我科在通过鼻内镜下行黏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的临床观察, 发现运用此手术方式, 不仅能有效保护下鼻甲黏膜的功能, 而且经过切除增生的下鼻甲骨, 鼻腔明显增宽, 操作便捷安全, 出血少, 术后恢复快, 无鼻腔粘连、结痂、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 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微创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黄选兆, 汪吉宝.实用耳鼻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66-167.

[2]Hol MK, Huizing EH.Treatment of inferior turbinate pathology:areview and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different techniques[J].Rhinology, 2000, 38 (4) :157-166.

鼻黏膜损伤 篇2

关键词 鼻甲黏膜下磨削术 慢性肥厚性鼻炎 显微电动吸切器

资料与方法

2006年3月以来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5~62岁,病程1~20年,其中慢性肥厚性鼻炎伴下鼻甲骨质增生14例,不伴下鼻甲骨质增生22例,同时合并鼻中隔偏曲8例。选择手术病例原则为用1%麻黄素收缩欠佳,反复保守治疗无明显疗效,或经冷冻、激光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者。

方法:鼻内镜下用耳鼻喉动力系统加显微电动吸切器行双下鼻甲黏膜下磨削术。患者仰卧位,鼻腔黏膜用1%丁卡因棉片表麻2次,每次间隔5分钟,下鼻甲由前向后端黏膜下注射1%利多卡因注射液3ml。伴鼻中隔偏曲者先行鼻中隔矯正术,在鼻内镜直视下,显微电动吸切器头前端紧紧压住下鼻甲骨,然后刺入黏膜,在完成此项步骤时不需要动力,然后利用刀头在黏膜下前后上下分离形成黏膜下囊袋。当合适的囊袋被做好后,用耳鼻喉动力系统切吸除黏膜下组织,动力系统速度定位往复6000转/分。将刀头的切割面朝向外侧方,前后移动用力如同脂肪吸切手术,再将刀头转向中隔继续前后移动吸切黏膜下组织,这时黏膜层将被吸成塌陷状。如下鼻甲骨质肥大,可用鼻中隔钻头磨削下鼻甲骨,至下甲大小合适的程度,注意刀头切割面朝向黏膜时应最大限度地预防黏膜层被切割穿透,检查下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空间合适。术毕,双侧鼻腔碘仿油纱条填塞,48小时取出填塞物。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鼻腔通气良好,停用减充血剂,下鼻甲与鼻中隔间距在3mm以上,中鼻甲可见。②改善:鼻通气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偶用减充血剂,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间距在3mm以下,中鼻甲尚可见,显效和改善合计为有效。③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

结 果

本组病例随访1~6个月以上,显效35例,改善1例,总有效率100%。术后患者均不再使用减充血剂,术中出血少于10ml,术后未发现干燥性鼻炎及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

讨 论

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磨削术有以下优点:①保留下甲黏膜:切吸黏膜下组织,保留下甲功能。②无热损伤:磨削术不是通过热来切除肥厚的黏膜,避免了无法预料的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和烧灼法、射频、微波、激光等通过直接对黏膜表面进行局部凝固、气化、烧灼等,使下甲瘢痕性缩小,这种方法以破坏局部黏膜功能为代价,并可能致黏膜萎缩、结痂、坏死脱落,可引起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③术后结痂少:以往传统手术结痂可达2周以上需定期清理,而此手术结痂少,术后7天鼻腔几乎不需清理,减少患者痛苦。④不需填塞或少填塞:24~48小时可取出填塞物,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48~72小时方可取出。⑤出血少:出血量10~20ml,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出血量多。⑥鼻内镜直视下精确处理下鼻甲后端。⑦显效快,恢复快,下鼻甲体积减少的量是可控制的,而且立竿见影,术后7天基本正常,不像其他方法,需术后瘢痕收缩2周或更长时间恢复。

鼻黏膜损伤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2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4~78岁,平均年龄(42.41±3.94)岁,左侧鼻出血12例,右侧鼻出血11例,鼻中隔中部出血6例,鼻中隔后部出血7例,伴高血压患者8例;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5~77岁,平均年龄(43.17±3.46)岁,左侧鼻出血10例,右侧鼻出血9例,鼻中隔中部出血6例,鼻中隔后部出血7例,伴高血压7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取平卧位,除净鼻腔内凝血块和分泌物,用沾有0.1%肾上腺素和1%地卡因的棉片局部麻醉鼻腔黏膜3次,约5 min/次,治疗组患者在内镜检测下准确定位出血点,用吸头轻吸血痂或不光滑黏膜处诱发出血,在出血点下部做弧形切口,切开黏膜,剥离并部分切除以出血点为中心,直径约0.4 cm的黏膜,后用沾有凡士林的纱条轻压创面,服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对照组对出血点间断性电凝1~3次,每次持续0.5~1 s,至黏膜发白、止血并结焦,出血点封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均按以下标准进行疗效判断:(1)显效:治疗后1~3个月内鼻腔未出现再出血,黏膜愈合。(2)有效:治疗后1~3个月内创面恢复或出血量和出血次数明显减少。(3)无效:治疗后1~3个月内创面无明显变化,出血量或出血次数无变化或增多。其中显效率和有效率计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行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34例,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28/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58.33%(21/36),显著高于对照组46.87%(15/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36),显著低于对照组21.88%(7/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鼻腔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鼻出血发病原因较多,部分出血点的位置不易确定,且黏膜血管壁较薄,通常鼻出血的位置较为隐蔽,出血量较大[3]。传统的止血方法是额镜下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对局部多个出血点同时渗血的情况疗效较好,但对于隐蔽的出血位置不易确认而导致无效填塞,易损伤鼻子黏膜易复发给患者带来痛苦[4]。患者对复发性鼻出血心存恐惧心理,配合欠佳,易使鼻黏膜进一步损伤,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填塞时间长易引发局部感染、鼓室积液等。随着鼻内镜技术的逐渐发展,现已广泛用于鼻出血的临床治疗,鼻内镜具有高亮度、视野广而清晰等优势,有助于医师准确定位出血部位和鼻腔局部情况[5]。鼻中隔黏膜部分切除治疗鼻出血是近年来最为有效治疗方式,由于鼻中隔的浅层黏膜中有许多毛细血管丛,血管极为密集而细小,而黏膜下是深层动脉层,血管粗而稀疏,将鼻腔黏膜进行部分切除会使出血部位病变的血管组织断端而回缩到黏膜下,术后新生黏膜内的血管网较少,从而减少或停止鼻出血现象[6]。电凝治疗对相对较大的血管的止血作用较差,损伤面积大,易造成复发性鼻出血[7]。本研究中治疗组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部分切除治疗鼻出血,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高达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1.88%。综上所述,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部分切除治疗鼻出血创伤小,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Walker T W,Mccfarlane T V,Mcgarry G W.The epidemiology and chrono-biology of epistaxis:an investigation of Scottish hospital admissions1995-2004[J].Clin Otolaryngol,2007,32(5):361-365.

[2]凌淑芳.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89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5):83.

[3]陈伟龙,陈展胜,叶冬松,等.鼻内镜下微创治疗严重或顽固性鼻腔出血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09,15(2):158-161.

[4]闭旭.鼻内镜下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0,30(12):96.

[5]刘孝明,韩笑,韩晴.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102例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7):119-120.

[6]于西武,王春利,司峰志,等.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16):756-757.

上一篇:质壁分离及复原下一篇:自动化智能诊断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