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利用

2024-06-03

情报利用(精选五篇)

情报利用 篇1

资料来源:美国未来集团咨询公司

以2000年微软公司的竞争情报利润贡献率18%计算, 即近12亿美元的收益。竞争情报已发展成为企业寻找市场机会、创造价值、“克敌制胜”的武器。

竞争情报对国内企业的贡献率不甚明显, 相当数量的企业对情报反应迟缓, 利用竞争情报不力, 据资料称, 竞争情报对中国企业的贡献率几乎为零[2], 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企业在竞争情报的利用方面存有缺陷。如何借鉴竞争情报优秀企业的经验, 加强竞争情报利用研究, 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颓势和淘汰所困扰, 已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1 收集竞争情报, 为企业决策服务

企业数据的动态性, 造成数据源正确、及时统计的困难。从离散或相关的浩瀚繁杂数据中搜集到全部的外部评价, 及时从正常渠道得到本企业和外部有竞争力的企业公布的数据和信息情报, 准确性和时效性尤为关键。对企业内部的数据, 如要保证准确, 只要规范管理, 各岗位都按要求认真负责地配合, 统计手段先进, 方法得当, 就容易做到, 但对数据收集的保密与处理需慎重, 哪些数据按规范对外公布, 哪些不宜公布, 对企业的内外都有影响。由企业实际情况与外界对该企业评价的比较分析, 确定企业怎样改进、适应、发扬或舍弃等实施行为。另一方面, 即就是企业内部数据正确, 但企业产品表现在市场、客户的反应如何, 仍需动态统计, 且应以市场对外的结果看企业的效益, 而不是简单地仅看内部数据, 应对企业内部准确的数据与外部得到的数据进行动态的相关比较, 分析找出差异原因, 初步判断企业的一些问题, 从中形成有利于发展, 对本企业有参考价值的数据。特别是对本地、国内、国外同层次企业或主要竞争对手的同一产品系列的相关情报信息, 所关注的产品在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趋向信息等敏感数据, 必须及时掌握, 因为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定位。

企业数据、外来数据本身的动态性, 反映企业的走向, 这些数据通常用里程碑的数据反映。早期的人工统计手段、方法落后、工作量大、易遗漏、误差大, 统计外部数据很难及时到位, 不利于比较分析, 在以竞争情报确定企业和产品走向的决策中已不适用。用电脑、互联网搜集数据资料已是目前采用的一种方式, 但由于分散、凌乱, 难以找出症结, 不易达到情报利用的要求。由于对企业情报系统平台的研究不到位, 和有些问题难以量化极易丢失, 难以考虑进企业的产品、技术或服务的改进方案, 一直影响企业决策、判断产品的发展与走向。因此, 在做准企业内部的数据统计的同时, 对外部数据除企业可控的一部分外, 应及时回应, 客观反映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一面, 把握先机。对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 可通过新的数据挖掘工具、第三方或主要行业销售市场渠道收集外部企业的实有销售数量和销售额等数据。竞争情报搜集与分析系统平台有利于企业发展、竞争, 提高企业效益。

情报搜集, 要注意识别真假, 去伪存真, 为我所用。要在看似平常的信息中挖掘其潜在价值。在竞争情报领域已悟出一个结论, 即80%~90%的公众信息里就隐藏着竞争情报的真正价值, 并不是只有“秘密”的东西才是情报。

通过浏览不同的网站查询, 翻阅报纸、期刊, 购买调查情报, 行业产品销售数据、返修数据, 行业政策法规的变化等可得到一些竞争的外部信息, 但其烦琐、机械, 易出现遗漏、也有不实等因素干扰。购买资料成本价格昂贵, 信息获取方式分散、缓慢, 不全面, 时效性差, 易失去应有价值。如何使企业在市场反馈方面, 能得到媒体对自身正面或负面的报道, 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及相应的处理;如何能及时搜集到同类产品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 便于企业取长补短;如何能及时搜集合作伙伴的相关信息, 便于正常竞争;如何能掌握行业、产品、政策法规方面的具体相关信息、政策和一些主管机构的动态, 把握定位企业的下一步行为;如何保证这些需求数据、信息正确、及时, 能把分散、缓慢、不全面的信息加工成为企业发展走向起到一定作用的参考性数据或信息, 是情报收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企业宜采用科学合理地情报采集方法与获取手段, 得到可参考的数据和情报, 加以分析整理, 去伪存真、适时采用, 以利于企业发展, 提高竞争力, 是企业竞争情报利用中经常性的为下一步决策及时服务而应做好的关键环节。

2 科学合理地利用竞争情报

从竞争情报数据的比较分析中, 可选择产品发展方向。只有及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营销及竞争环境进行较为合理的估计, 结合本企业的可控数据进行分析, 才有可能找到本企业的不足。有些情报人员只是罗列大量的数据及表格, 把信息当作了竞争情报, 无法从中得到所期盼的效果。殊不知数字只能表明问题的一个方面, 而有些管理思想、市场战略及创新等重要情报则需要竞争情报人员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经验直觉才能得出。以深圳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发展为例, 两家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先是瞄准国内市场, 学习众家之长, 大胆引进人才, 留住人才, 使人才愿为公司奉献, 形成一种潜心做技术、占市场的稳定态势后, 各自产品在国内占领了一定的市场。当华为公司看到中兴公司的某些宣传彩页超过自己的设计时, 当即判断对方在某些技术方面可能已超过自己, 把此信息反馈到公司上层后, 随即要求开发部门、相应部门迎头赶上, 在一定时限内赶超。当然, 华为公司的竞争情报信息还不止于此, 当任正非看到俄罗斯电信设施市场存在商机时, 及时打入俄罗斯市场, 使其产品得以在国际市场上拓展。中兴公司看到华为打入俄罗斯市场, 也加强了海外事业部的建设。这样, 同城竞争并没有出现“一山不容二虎”, 相反, 两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特点, 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可见, 只要正当竞争, 各自有特色, 可以取长补短,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并不一定会出现两败俱伤的情况, 其结果促进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竞争情报应按不同的竞争项目由直线高管负责, 选用既懂技术又懂市场, 勇于接受挑战、善于创新, 识大局、看得远、能综合考虑成本, 不保守而稳妥、有开拓能力, 能和决策人员交流的人担任。如果所得到的竞争情报及决策正确, 立即推行;如果不合适, 便不推行;也可作为技术、产品储备, 随时准备推出;或者开发后优选1~2项留用, 其余技术转让等。如果推行, 能马上贯彻到技术、市场、管理、售后服务或技术服务等部门。这样才有可能使企业沿着正常的轨道推行创新方案或开展企业行为。

3 利用竞争情报系统不断创新

竞争情报应随时收集, 收集到的情报经确认或审计核实后, 录入竞争情报系统以便分析或比较分析, 作出应对方案, 供决策层参考利用, 以给企业带来创新、效益和价值。

企业除关心本企业的数据外, 主要关心竞争对手同一产品的长项 (优势) 数据、短项 (劣势) 数据, 对本企业易达到和长项的数据可在充分保证质量的同时, 通过改进工艺、节能减耗、寻求更好的方法、模型等来降低成本创新。对所得到竞争对手的数据与本企业同期的短项数据相比, 如能经过员工一致努力, 易达到外部企业长项数据的水平, 则应坚持以质量和成本要求, 立即实施改进, 取长补短。如果对外部企业的长项数据中的某一关键数据难以达到, 则分析此数据对于本企业、本企业产品长期持续发展是否有必要。如有必要, 则要计算要达到外部企业长项数据所用成本是否小于外购成本, 如成本满足要求, 则立即实施。若难度过大, 出于成本考虑, 应采用外协加工或从长项企业购进, 集中精力做好应做的事, 不一定采用不计成本的“大而全”或“小而全”, 从单纯强调竞争的思维定势缺陷的反思中, 实现与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的合作竞争是一个发展方向。如外协或采购中处于制约或竞争对手垄断, 则考虑是否投入研发或搜寻其他更好的替代或改革方式创新, 应灵活掌握。

对企业发展来讲, 成本控制和质量、利润一样重要, 应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既不是过去那种为实现某一目标, 不惜一切代价的不计成本的做法, 也不是为追求低成本而不以保证质量为前提。这里的低成本指在能达到同样质量的前提下, 采用的物美价廉的物料、选件和基本设备, 并不是指价格“愈低廉愈好”;也不是在所谓的高质量的要求下, 不惜成本的严重浪费。例如一些产品的开发者为了保证成功, 并没有深入研究, 合理考虑究竟选哪种配件, 无形中加大成本, 往往引起成本过高, 这方面浪费惊人。而国外产品如果在能达到同样的质量要求的情况下, 会采用低成本的原材料而不采用高成本原材料, 为整个社会发展节约资源。虽然, 高质量和廉价在一定的情况下有矛盾, 这就需作出正确的抉择, 以选定廉价的高质量。经济、廉价的高质量一直是国外先进工业国家多年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由于产品定价考虑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价格、成本、货款回收等定价策略和人为因素等偏差, 最贵的不一定是产品采用时最好的, 只有最合适宜的才能形成整体最佳。

中兴公司在注意产品质量的同时, 采用能达到同样质量的低成本策略, 扭转了公司内技术队伍中的“只要能达到目标, 不计较成本”的做法, 使开发人员在开发时, 能考虑成本, 在技术上有要求, 使企业经营成功。

企业在推出产品方面要做到技术领先, 就得有学习、借鉴、总结和创新能力, 不断适应市场变化, 还必须具备整合资源能力和品质控制能力。如企业对原材料的品质和价格的把握, 降低市场成本等。不售不合格的产品, 该报废的不迁就, 不以短期的蝇头小利影响企业发展的大局。企业的科研能力、生产能力影响企业竞争情报的利用、改进与推行。获得的竞争情报经确认后, 应及时对产品加以改进或新投入某一产品或部件的研制, 纳入行动计划, 分阶段按具体情况实施, 按照本企业的具体情况, 努力创新, 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实践中开发出自己的新产品、新部件, 适应市场变化。在品牌方面, 应在质量, 不在简单的数量。企业应以解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为基点, 让消费者认识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物有所值。

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最好能按订单生产, 保证产品满足市场需要, 保证适度, 在企业一定的技术、市场、生产能力下, 不出现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情况。由于产业环境日益动态化, 技术创新加快, 竞争国际化和顾客需求的多样化, 持久的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 而竞争情报愈显得重要。要注意从竞争情报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 一旦发现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的情况时, 早期预警, 及时分析原因, 及时调整企业行为。

竞争情报平台要注意维护配件数量的增长数据, 通过市场前沿的信息反馈, 及时了解用户对产品的改进意见, 做好各个渠道产品销量统计, 返修数量的统计, 以利于及时比较分析, 分析原因, 反馈给有关部门, 对产品作以改进, 追求满足市场需要的及时服务, 使企业产品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

面对竞争情报不断变化的新需求, 企业及时调整企业行为, 应对市场改进产品、研发新品, 创新, 满足市场需求, 满足用户对企业提出的不同要求, 使企业通过竞争情报迅速提高应对快速变化的复杂环境的能力, 培育新的增长点, 实现创新。

利用竞争情报系统平台, 动态跟踪修正数据, 所有项都可随机反映动态数据, 并清楚同一时期已确认的静态数据, 防止虚假数据和反竞争情报数据对正确分析和评估的影响。在公司内外部建立起信息收集反馈体系, 在展览会上观察及交流、建立销售员信息反馈体系等手段实现数据的动态修正。经常性地维护资料库, 保证其新颖性, 进行动态预测, 使竞争情报数据适应动态数据变化, 有参考价值。

4 结 论

根据企业的实际建立竞争情报系统机制, 经常性地进行竞争情报的收集、整理和加工, 深入比较分析, 以形成增值的竞争情报, 便于企业决策。企业管理的中心是决策, 决策的依据是情报, 情报利用是决策活动的起点和前提, 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可为企业在竞争的市场中应对变化带来契机。

摘要:合理地利用竞争情报把握企业、产品发展走向, 是企业实现低成本、高质量, 步入良性循环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竞争情报的研究, 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在企业发展中利用竞争情报不断创新, 改进企业行为, 是企业稳定并逐步提高市场份额,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竞争情报,情报搜集,情报利用

参考文献

[1]倪冬梅, 孙钰.基于竞争优势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 2007 (2) .

《科技情报分析与利用》基础知识 篇2

1.的认识所形成的各种知识、学问、消息,也是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过人脑加工处理过的系统化了的信息;情报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研究加工,提出有依据、有分析、有评价、有预测性意见的研究结论的情报资料调查研究工作。

3情报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动态类,如快报、要闻简讯、国防要闻等;二是专题类,如综述、评述、专题报告等;三是基础类,如手册、大全、年鉴等。情报研究的作用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为正确决策的作用;二为新知识的催化作用;三为节约时间、加快速度的作用。

4情报流是指以文献为载体的情报在生产、流通和利用过程中的运行状态和形式。在科技情报交流的过程中,一般经过如下发展阶段:研究与开发、非正式交流、初步交流、技术保护、技术实施、科技会议、科技报告、科技期刊、代用、重组、浓缩、情报吸收与利用等。

5科技文献的类型多种多样,请按出版形式列出10文献;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标准文献;产品资料;科技档案。科技情报的获取途径很多,从报刊中获取;;从标准文献中获取;从专利文献中获取;从会议文献中获取;从商业数据库中获取;从因特网中获取。从非公开文献中获取情报的途径有:从政府管理部门获取情报资料;从行业协会获取情报资料;从咨询机构获取情报资料。从人际情报网络中获取情报的途径有:关键人物采访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调查法。从实地考察中获取情报的途径有市场观察法;企业参观法;商品展销会法;实物分析法。

7常用的检索中文图书的数据库有读秀学术搜索、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教学参考书、九羽数字图书馆 ;检索中文期刊和学位论文的数据库有 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维普科技期刊;检索英文期刊的数据库有读秀学术搜索、ScienceDirect、LexisNexis学术大全、全文期刊)、Calis外文期刊网。;检索国内外专利可以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soopat专利查询网站、欧洲专利局网站、美国专利局网站。

8分类表》、《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等;一种是主题检索语言,如标题词、单元词、叙词、关键词等;还有一种是代码检索语言,如化学分子式、化学结构式等。

9通过检索项和位置算符限定检索词出现的位置,通过截词检索解决英文检索词的词形变化问题。

10尔斐法、数据分析方法。专利信息分析的本质,就是通过对专利信息的专利信息分析的本质,就是通过对专利信息的内容、专利数量以及数量的变化或不同范围内各种量的比值(如百分比、增长率等)的研究,对专利文献中包含的各种信息进行定向选择和科学抽象的研究活动。

12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其目的是评价、预测科学发展的趋势。

13与即时指标。在对专业和学科结构进行研究时,还可用引文耦合和同被引等测度指标。自引率:在引用文献的过程中,限于主体本身范围内的引用称之为“自引”。包括同一类学科文献的自引、同一期刊文献的自引、同一著者文献的自引、同一机构文献的自引、同一种文献的自引、同一时期文献的自引、同一地区文献的自引。自引率就是对主体本身范围内文献引用的次数与主体引用的文献总数的比值。被自引率是被引用现象的一个测度,被自引率就是主体文献被自引的次数与主体被引用的总次数的比值。影响因子:主要在研究科技期刊时使用,等于期刊在规定时间内(一般是两年)论文被引量与可引论文总数之比。引证率:期刊引证率等于该刊中参考文献量除以期刊载文量。这是衡量吸收文献能力的一个相对指标。即时指标:这是测度期刊被引用速度的指标,它是期刊某年发表的论文当年被引用的次数,除以该刊这一年所发表文章的总数,是衡量期刊重要性的一种依据。引文耦合:当两篇文章同时引用一篇或多篇相同的文献时,这种现象称引文耦合,这两篇文献就具有耦合关系。引文耦合的文献之间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其联系的程度称为耦合强度。同被引:当两篇(多篇)论文同时被别的论文引用时,则称这两篇论文具有“同被引”关系,引用它们的论文的多少,即同被引程度,称为同被引强度。

14与全部相关文献的百分比。从文献库角度来看,影响查全率的因素有:文献库收录文献不全;索引词汇缺乏控制和专指性;词表结构不完整;词间关系模糊或不正确;标引不详细;标引前后不一致;标引人员遗漏了原文的重要概念或用词不当。从用户检索角度来看,影响查全率的因素有:检索策略过于简单;选词和进行逻辑组配不当;检索途径和方法太少;检索人员业务不熟练和缺乏耐心;检索系统不具备截词功能和反馈功能,检索时不能全面地描述检索要求。

15查准率(Precision)与检出的全部文献的百分比。影响查准率的因素有:索引词不能准确描述文献主题和检索要求;组配规则不严密;选词及词间关系不正确;标引过于详尽;组配错误;检索时所用检索词(或检索式)专指度不够,检索面宽于检索要求;检索系统不具备逻辑“非”功能和反馈功能;检索式中允许容纳的词数量有限;截词部位不当,检索式中使用逻辑“或”不当 等。

16三大索引通常说的“三大索引”或“三大检索工具”是指录索引》,简称分别为EI、SCI、ISTP。

17文献综述实际就是对已有研究情况的介绍和评论,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自己的问题,说明自己问题的重要性或必要性,寻找研究的切入点,避免重复研究,少走弯路。文献综述要建立在全面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所谓全面,就是要把与问题有关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的、不同学科的、不同学派的有关研究反映出来。

18在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提出了什么学术观点(What)的方式写文献综述;(2)经典性原则,指文献综述的内容应该是所研究领域的经典人物的经典著作;(3)文献树原则,即作者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必须系统梳理研究问题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具体地说就是必须采用历史方法按照“由远到近”、“由大到小”和“由宽到窄”的“文献树”原则进行;(4)“顶天立地”原则,就是要求作者从理论继承上逼近学术前沿;“立地”则要求作者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中国现实问题;

(5)单数原则,即一篇学位论文只需要一篇与之相匹配的文献综述, 这就是文献综述写作中的单数原则。学位论文写作中不需要也不能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平行的文献综述。

19洛特卡定律是由美国学者A.J.洛特卡在20世纪20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科学生产率的经验规律,又称“倒数平方定律”。它描述的是科学工作者人数与其所著论文之间的关系:写两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的1/4;写三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9;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 n2„„,而写一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该定律被认为是第一次揭示了作者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20布拉德福定律是由英国著名文献学家B.C.Bradford于二十世纪30散规律的经验定律。其文字表述为: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以递减顺序排列,那么可以把期刊分为专门面对这个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各个区的文章数量相等,此时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期刊数量成1:n:n2(n的平方)的关系。

图书情报领域学术深网资源利用探究 篇3

关键词:学术深网资源;资源聚合;学科服务;引文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 1968/tsyqb.1003-6938.2016039

1.引言

以开放存取运动(Open Access Movement)为代表的模式变革促使越来越多的学术资源数字化后呈现在网络中,而搜索引擎的诞生极大地方便了科研工作者查找此类资源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信息搜索与利用行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从网络引文角度关注网络学术资源的利用情况,多数聚焦于引文数量、域名分布、可追溯性等特征指标,鲜有对网络引文资源类型的深层次挖掘。本文以学术深网资源为研究切人点,探索通过引文分析法研究“看不见”网站资源对图书情报学科科研工作的价值,揭示本领域学者对此类资源的利用规律,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学术深网资源提供依据。

2.“看不见”的网站与学术深网资源

2.1“看不见”的网站与学术深网

“Invisible Web”最初产生于互联网领域,类似的概念包括“Deep Web”、“Hidden Web”等,国内学者马费成将其译为“看不见”的网站。美国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Chris sherman和GaryPrice将“看不见”的网站定义为:在互联网上可获得的,但传统的搜索引擎由于技术限制不能,或者经过慎重考虑后不作索引的那些网页、文件或其它高质量、权威的信息。而在学术工作中,由于“看不见”的网站的存在,搜索引擎的结果质量往往引发质疑。基于此,德国学者Dirk Lewandowski与Philipp Mayr提出了学术深网(Academic Invisible Web,AIW)的概念,指包括所有数据库在内的传统搜索引擎无法检索到的学术内容,并认为,学术深网涵盖了文献(如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报告、图书)、数据(如调查数据)、电子内容(如开放存取文档)等资源,对学术工作极具价值。美国数据整合与企业信息分析公司Bright Planet发布的白皮书进一步显示,“看不见”的资源规模远大于表面网(Surface Web)并持续高速增长,同时,信息质量与内容深度也远高于表面网。

2.2学术深网资源类型

“看不见”的网站以关系数据库fRelationalDatabase Files)内容为主,还包括未被链接的网页(Unlinked Pages)、非HTML网页(Non-html Pages)、特殊文件(Special Files)、实时或者流动文件(Realtime or Streaming Files)以及动态网页(Dynamic Pages)等。国内学者陈红勤在Sherman和Price工作的基础上归纳出“看不见”的网站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技术、经济和知识产权三类。Lewandowski和Mayr认为,从图书馆的角度而言,学术深网资源(后文简称AIW资源)以诸如PDF、PPT、DOC格式的特殊文件为主。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AIW资源正逐渐变得可见,譬如使用“关键词+filetvpe:pdf”的查询语句可以检索PDF格式的文件,又如谷歌与百度都新增了图像搜索功能等。尽管如此,“一站式”检索并未真正实现。因而,本文仍将上述类型资源划归为AIW资源。

3.数据来源与处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发布的最新版《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定了包括数据库在内的网络资源的标引格式。但根据《规则》识别AIW资源存在两个困难:一是部分文献尤其是年代较久的文献并未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标引:二是某些资源特征无法通过著录符号识别与区分,如动态网页与静态网页。为弥补以上不足,本文采用著录符号与URL双重特征识别方法抽取目标引文,AIW资源分类与特征见表1。

在数据来源上,为准确把握图书情报领域AIW资源利用情况,在综合考量数据的可获取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等方面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公布的《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拟收录目录》中的《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与《情报学报》①4种期刊2010年至2014年刊载的学术论文作为研究样本获取AIW引文。以往引文分析研究数据来源大多为CSSCI,但笔者经测试发现,从CSSCI中提取到的引文数据存在内容缺少或格式不规范等问题。比较后,本文选取万方数据库作为数据源,根据数据抽取规则编写爬虫程序获得目标著录信息。数据采集时间为2015年11月18日到11月22日,共得到含AIW引文论文1699篇,AIW引文4597条。

4.数据分析

4.1AIW引文总体描述

从期刊分布和年度分布两个维度,通过AIW引文的统计分析可以间接地反映科研工作者对AIW资源的价值认识和依赖程度。从表2可以看出,含AIW引文论文在全部刊载论文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而《中国图书馆学报》更是超过半数,其中,篇均AIW引文数为2.71,AIW引文数在网络引文总数中占比达到30.22%。这表明AIW资源是网络学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图书情报领域学者广泛认可,并在其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价值。按时间顺序纵向观察(见表3)可以发现2010-2014五年间单篇论文引用的AIW资源条目不断增加,引用AIW资源的论文比重也大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3、2014两年,比重达到40%左右。这反映出图书情报领域学者对AIW资源的认同度不断提升,越来越重视AIW资源的利用。

nlc202309040527

4.2AIW资源类型分析

根据AIW资源分类与特征(表1)对样本中AIW资源引文类型进行考察,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处理中发现大量数据库类型引文未能严格按照数据库文件的著录规则进行标注,且数据库文件的URL不具备统一的可识别特征,因而本部分主要从特殊文件和动态网页两个大类进行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特殊文件中PDF文件的引用明显多于其它类型,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吻合,且在AIW引文中占比逐年增多,2011年开始已超过半数,2014年更达到65.75%。PDF文件是一种通用的文件格式,具有跨平台、易于传输与存储等特性㈣,有研究表明,PDF格式的网络学术资源与较高的学术价值存在关联,这很大程度上解释了PDF文件被持续大量引用的原因。Word文档与PPT文件也多次出现在AIW引文中,此结果与一项基于Google搜索的网络学术资源类型调查结论相符。除此之外,xls、zip、xar、.exe格式的资源也出现在引文中,但频次很低。

而对于动态网页来说,一方面URL特征中的,asp、.isp、.php等仅反映了资源网页的开发语言,不代表其本身的某些特征属性差异;另一方面,网址中的“?”符号表示网页属于动态网页,经常会和其它URL特征一同出现,如“http://www.sciencenet.cn/m/user-content.asox?id=216844”,因而对这些不同特征符号之间的引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价值较小。故此处不再考察各特征动态网页引文在AIW引文中的占比,而选择将动态网页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其历年在网络引文中占比的变化。从表5可以看出,2010-2014五年间动态网页引文占网络引文的比重呈现回落趋势,从2010年的16.97%下降到2014年的9.24%,五年来合计占比为12.78%。国内学者丁敬达、杨思洛对2005-2010年间图书情报领域权威期刊网络引文进行分析发现,动态类网络引文比例是逐年上升的,六年的合计占比为10.47%。将这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尽管2010-2014年动态网页引文量出现下降,总体上较五年前仍有增长。相信随着用户生成内容的进一步推广及其价值逐渐被认可,动态网页型资源还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学术研究过程中。

4.3AIW资源来源分析

通过对AIW引文的域名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此类资源的来源以及研究者的利用偏好,并间接衡量不同网站的学术价值。按照域名可以将常见学术相关网站分为7类:.com(工商企业)、.org(非营利组织)、.net(网络机构)、.edu(教育)、.gov(政府)、.ac(学术)、.int(国际组织)。本文对AIW引文域名统计见图1。可以看出,出现频次较高的域名由高到低依次是.org、.edu、.com、.gov,这与国内一项对2010-2012年网络引文来源域名的研究结果(.org>.com>.gov>.edu)有所区别,也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的中国域名分类统计结果(.com>.net>.ac>.org)有较大差异。

为进一步探究AIW资源来源,挖掘在图书情报领域研究中发挥重要价值的网站,本文对各类型高被引网站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6。可以看出,学术类机构协会、图书馆与数据库等传统学术资源提供方提供了大量的优质AIW资源,且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与广泛引用。而来源网站中多次出现的各类学术数据库与搜索引擎如IEEE Xplore、CiteSeer、eLIS、e线图情等,正印证了真正的深网内容以数据库为主的论断。从网站的内容来看,高被引网站主题以图书情报为核心向相关学科和领域延伸,如面向法学与知识产权的北大法宝、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这反映出我国图情学者的研究主题与学术知识来源的跨学科性。从地域分布和语种来看,以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等机构协会为代表的英文类国际域名网站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除此之外,来源于美国与英国的资源也颇受关注。可见,随着我国图书情报学科国际化程度的持续提高,科研人员对国际上的学术资源越来越重视,尤其在相关非营利组织资源不断丰富、教育资源与政府信息进一步开放的趋势下,相信外文资源将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国图情领域的研究中。伴随Web2.0产生的新型学术资源网站如社会科学研究网、读写网同样值得关注。有学者指出,Web2.0能够促进知识的交流共享,学术博客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资源,包含大量前沿学术资源。统计结果表明,Web2.0下的新型网络学术资源已被科研工作者认可并广泛利用。另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等网站资源的广泛引用,反映出我国图情领域研究呈现出关注经济发展,注重与产业界结合的趋势,更表明科研工作者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学术资源,而是更多地利用“非学术”资源进行科学研究。

5.总结与讨论

本文运用引文分析的方法,对近五年出现在图书情报领域四种权威期刊上的AIW引文进行分析,探究AIW资源在本学科研究中的利用情况与趋势。

(1)AIW资源大量出现在学术论文引文中,反映出我国图情学者在科研过程中对学术资源的搜集与利用已不再局限于浅层的“表面网”,更加关注那些轻易“不可见”但价值量极高的深度资源,并且,AIW资源比重的持续加大也显示了学者对其依赖程度的不断提升。然而,持续的各种数字化工程虽然有力推动了资源的开放共享,但相对落后的搜索能力侧面上加剧了学术资源的“不可见”。因而,旺盛的资源需求与有限的获取能力和较高的搜索成本成为了AIW资源利用的一大突出矛盾。AIW概念的提出者Lewandowski与Mavr认为,针对这种现状,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学科服务提供方有责任通过合作等方式努力使AIW的内容对科研工作者可见。基于此,本文认为深度聚合图书情报领域AIW资源,实现高质量科研信息导航与服务意义重大。

(2)从资源格式来看,以PDF文件为代表的非结构化文档由于在AIW引文中占比极大应予以足够重视。如前文所述,PDF格式的网络资源往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 Scholar的搜索范围以结构化数据库中正式发表的学术文献为主,对非正式发表的学术文献覆盖率低,导致大量极具学术价值的PDF类型资源仍“不可见”。国内外学者为解决这一问题从链接、内容、文体等特征人手尝试对PDF学术资源的识别和检索加以改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就本文研究结果而言,对PDF、DOC、PPT等格式文件的分析与处理仍是提升AIW资源利用效率的重点。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动态网页型资源在学术研究中颇具价值,针对此类资源的获取,有学者提出对特定“不可见”网站编写脚本或程序进行查询和提取是有效途径。

我国图情学者在科研工作中对AIW资源的利用呈现出来源网站与资源内容的跨学科、国际化、非传统、新形式的趋势。因而在进行学科知识聚合与服务中,也应突破固有思维,顺应科研活动变化。从来源上,除传统提供学术资源服务的数据库、图书馆外,一方面向提供经济、政策与行业等背景信息的非学术类工商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网站拓展;一方面重视Web2.0环境下各类非正式学术交流社区:从内容上,向图书情报研究的相关支撑与交叉学科延伸:从区域上,打破地区与语言的限制,引入丰富的外文资源。依据以上原则筛选出重点信息源,结合上文提到的编写特定脚本或程序进行查询和提取的方式,对其AIW资源进行揭示。

利用教育信息情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篇4

一、概念界定

1.教育信息情报。

教育信息情报是指被传递的知识或事实, 是知识的激活, 是运用一定的媒体 (载体) , 越过空间和时间传递给特定用户, 解决科研、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所需要的特定知识和信息。情报具有三要素: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2.教师专业素质。

我国对教师专业素质的界定, 第一,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 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 就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积累, 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还应涉猎各个方面的知识。

第二, 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 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及与学生、家长、同事等沟通的能力。

第三, 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包括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不断进取等。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能够被学生接受、被社会认可尊重的前提。

第四, 教师还应具备班级管理能力、教育改革与实践能力、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撰写论文的能力等。

二、教育信息情报与教师专业提升的关系

如今, 情报信息已经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发展密不可分。网络为人们更快捷、更高效地博览各种信息情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更广博、更全面的知识积累靠教育信息情报提供;教师较强的专业能力提升大多靠上网学习;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也要靠学习和陶冶;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教育改革与实践能力、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撰写论文等能力更要借助教育信息情报的帮助, 才能更快捷、更省时、更省力地实现目标, 达成教育目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实践要求教育情报工作必须跟上改革的步伐, 并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充分发挥教育情报的重要作用, 对于提高教师素质, 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运用教育信息情报,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1.学习掌握搜集、整理教育信息情报的方法。

进入信息时代, 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多, 可谓是日新月异。单靠我们的双眼已经无法准确捕捉并掌控如此多的信息。所以, 基层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学习和掌握搜集信息情报的方法。为此, 我们从基层学校挑选信息情报工作开展好、信息情报利用率高的三涧中心小学作为点校, 组织了教育科研信息情报工作培训, 该校校长做了“发挥教育情报作用, 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经验介绍。该校部分教师以案例的形式展示了如何搜集、整理、运用教育情报为教学服务。此次培训活动, 进一步增强了与会者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情报为自己及学校发展服务的意识, 同时还学会了如何搜集、整理、发挥教育情报作用, 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方法, 教师在搜集、整理信息情报中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想法或研究内容, 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2.掌握最前沿的教育信息。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不仅是依据教学参考书来备课, 这样的课会因缺乏鲜活感不受学生喜爱。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课有生命力, 与时代同步, 受学生喜欢, 就应该结合所教内容, 查找相关材料。现如今, 上网搜集查找资料更快捷、更方便, 所以, 大部分教师都会通过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其次, 教师教学还应掌握最前沿的信息情报并传授给学生。另外,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应采用最先进的教学方法, 及时掌握最前沿的教学信息以把握教学动向。

3.运用教育情报, 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 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教育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 并取得科学结论的活动。教育科研是一种在探索中获取新认识的过程, 是人们进一步揭示教育事件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的活动。

情报专家揭秘真实情报生活 篇5

继谍战电视剧《潜伏》火爆荧屏后,中央电视台一套的黄金时段又开播一部谍战剧《誓言永恒》。

60多年前,在国共两党决定中国命运的长期较力中,蒋介石、白崇禧、胡宗南的身边,潜伏着共产党的情报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情报和反间谍战线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没有硝烟的战斗。长期以来,情报人员的经历、作为及历史评介是讳莫如深的话题。而他们中间的许多人,终其一生,依然不为人知。

这是一种怎样的职业?热播的谍战剧《潜伏》《誓言无声》为何广受追捧?从那些波诡云谲的间谍故事中,我们应该感悟、思考什么?

余放,一位在隐蔽战线奋斗了一生的老人,原国家安全部门的负责人。自上世纪90年代起,他担任多部谍战剧的总顾问,也负责谍战题材影视剧的审查。近日,北京西郊一个树木葱郁的大院,余放先生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专访。

情报职业需要献身精神

中国新闻周刊:以《潜伏》为代表的谍战剧热播,你作为国家安全部门曾经的负责人,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余放:《潜伏》的主题还是好的,这部电视剧要展现的是英雄人物在隐秘战线上的工作。但是有些情节不合情理,不符合国家安全工作的专业常识。比如最后一个情节,党组织已经知道了余则成妻儿的消息,并将他们保护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却不告诉余则成,又给台湾的余则成安排了一个女情报工作者配合工作,最后结为夫妻。这种情节在我们的系统里是绝对不允许也是不可能出现的。伦理道德底线不允许被打破。像这种情节就比较荒诞,虽然(它)比较好看。现实中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情况,组织会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你的爱人找到了,受到组织的照顾和保护。但是你要接受组织的安排,继续潜伏。如果他不同意,组织不会强迫,会考虑到他个人意愿调他回来。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情报系统的权威专家,从你的角度,谍战片应该有哪些需要把握的原则?

余放:我们对谍战片的要求,第一条是重大基本事实、人物有历史依据。这叫大事不虚。其次是具体故事情节要戏剧化,好看。这叫小事不拘。再就是要符合间谍和反间谍系统工作的行业规律和职业规范。据我了解,多数的谍战剧主题还是不错的,旨在宣传隐秘战线的英雄人物对国家的贡献。问题在于情节,主创人员不了解隐秘战线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规律,出了不少笑话。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在保证主题的前提下,怎样避免在情报和侦察的细节上出现笑话和常识性的错误。

中国新闻周刊:《潜伏》里的余则成,他弃军统转向延安有爱情的因素,也有对军统的失望。有一种说法,似乎去意识形态化是谍战片重获市场的要因?

余放:对余则成这个形象的描写的确是个性化的,不是脸谱化。这在实际生活中不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更多投身到我们的事业里的人还是出于信念和信仰。有的人开始是为了爱情离开了国民党,这在实际上工作中也是有的,但和我们接触之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改变了。间谍和反间谍,是不同国家、民族、政治团体交锋、对抗最激烈的领域。说到底,这一领域还是信念、理想、价值观的交锋。

中国新闻周刊:事业的成就和家庭的美满是幸福的重要来源,我们的情报人员如果工作和生活上有冲突,一般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余放:遇到这种情况,组织上会尽量协调、妥善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我们会有特殊措施调整安排。毕竟这个工作是不能强迫的,否则会很危险。比如他的家庭特别困难,他实在去不了外面工作,我们会给予照顾。总的说来,我们国家情报部门的传统还是人性化的。

举个例子,像余则成那样被派到台湾的情报人员还是有的。也发生过一些事情,一些情报人员暴露,被国民党杀害了。后来,两岸开始沟通后,好多他们的子女就回来了,找到了主管部门。他们子女的要求,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做了妥善的安排。

我们的情报人员有很好的保护

中国新闻周刊:一般来看,情报人员这个职业相对缺乏安全感,实际情况如何?

余放:安全问题是这样的,我们对自己的情报人员有很多安全保护措施。从我的观察、经历来看,还没有发现我们的情报人员,由于保护工作做得不好,而出现危险。被境外间谍机关抓住,或者被绑架,这些还没有发生。

从我们党开展情报工作到现在,我们都是有很周密的保安措施,虽然情报工作给人的印象很危险,但到现在还基本没有遇到过意外。对情报人员家庭的照顾也是我们的既定政策,组织对家属的照顾,有特别的安排。我们派出人员的家属有专门的保护和照顾。

这在我们系统是有着很好的传统。我国情报系统的元老李克农老部长,在他晚年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仍然以伤病之躯查访烈士遗属,要求妥善安排在情报系统作出贡献的同志的生活。他还给中央政府打报告,要求“使过去在战争中的无名英雄死有所安,老有所归,幼有所扶,鳏寡孤独,各得其所”。

中国新闻周刊:挑选情报人员的标准是什么?哪些是你最为看重的素质?

余放:我们首先看重的是他的政治素质,就是指他的信念,他的共产主义信念。现在来讲就是对祖国的忠诚,这方面最重要,思想品德要好。一个人对事业、对国家的态度在平时工作中可以观察到,有的人很明显吊儿郎当,没有事业心,这种人员不大适合情报工作。情报人员必须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对祖国忠诚。还有遵守纪律,这个也属于政治素质。

中国新闻周刊:请说说你的幸福观。

余放: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这实际上是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不一样,幸福观就不同。我们的情报侦察人员不论遇到多大曲折,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始终坚信自己是幸福的。这一点在电视连续剧《誓言永恒》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国新闻周刊:现实中也有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的文学家关露这样的情报人员,她的晚年很悲惨。她的遭遇是个特例吗?

余放:关露的确是我们很杰出的同志。她是个诗人,电影《十字街头》的主题歌就是她所写的。后来她参加到了我们的工作,打入汪伪政权内部,获取了很多情报。她是个很优秀的情报人员。她解放后和晚年的不幸,是那时不正常的扭曲的情况下造成的。

解放前很多打入到敌人内部的同志,他们工作的特点就是单线联系,解放后,他的上级去世了、牺牲了,因此他们中有些人就被认为是特务,或有政治问题。这样的人由于环境特殊,找不到证明人,因而被误解。但当时中央的政策就是,只要发现这种情况,一定要认真查对,核实之后,要给予纠偏、平反。

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解放后被地方当做敌特分子处理的,我们发现了,会从各方面核实事实,然后给他平反。

这是个智力密集行业

中国新闻周刊:在这些反映间谍战的影视剧中,你最喜欢哪一部?为什么?

余放:经过我们审查的谍战片,好的还是不少的。我最喜欢讲述我党杰出情报英雄阎宝航情报生涯的电视剧——《英雄无名》。阎宝航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为我党从事情报工作,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获得了德国进攻苏联、日本突袭珍珠港和日本关东军编制、序列、人员、装备情报等三大重要战略情报。这个片子对重大事件的叙述符合历史真实。阎宝航接触的上层人物,包括于右任、陈诚、何应钦,特别是宋美龄,这都是真实的。事件和人物符合真实历史。

其次是具体故事情节戏剧性强。这也是我帮他们出的主意,我跟编剧商量,就是要“写活”阎宝航搞情报的过程,比如阎宝航怎样受怀疑,比如军统千方百计地阻挠阎宝航的活动。编剧最后把这个写活了,既符合历史真实,又有大量生动情节,这就叫“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还有一部我喜欢的就是现在正在播出的《誓言永恒》。

中国新闻周刊:《誓言永恒》的故事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历史的真实?

余放:《誓言永恒》讲述的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在原子弹和氢弹试验成功后,导弹核武器的研制进入关键阶段。这时,台湾的情报机构竭尽全力想掌握和破坏中国大陆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和发展。海峡两岸的情报机构开始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殊死较量。

《誓言永恒》基本符合历史的真实。在上世纪60年代的背景下,我们和在台湾的国民党情报系统的斗争非常复杂激烈,那是符合历史情况的。它的人物原型都是多多少少实际存在的。《誓言永恒》在谍战片里很有深度,我说过,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们安全部门自己参与组织编剧和拍摄隐蔽战线的很多影视剧里,《誓言永恒》是我最欣赏的。《英雄无名》属于情报,而《誓言永恒》属于侦察保卫工作。

中国新闻周刊:此前《潜伏》热播,被观者解读出很多“办公室哲学”,比如挑拨、陷害等。谍战片希望带给观众什么?或者我们应该从中获取什么样的价值?

上一篇:打击假冒碳粉下一篇: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