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

2024-06-03

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精选十篇)

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 篇1

1、体育能力概念

我们通常所说的体育技能就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学习到的与体育相关的技能知识和理论知识。使其可以在校园或踏入社会以后的生活中按照自身的工作特点,并以自身的性格、年龄以及身心健康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锻炼的体育内容,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来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进而使得个体的身心可以健康的发展。

2、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途径

2.1、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体育技术的前提之下,所学会的可以从事多项运动的基本本领。要想培养好学生的体育能力,就需要将体育能力贯穿于全部体育教学的始末。在体育教学中,只注重体育理论知识的详细讲解,而忽视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是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最大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能力。体育教学应该是以育人为教学目的的,传授体育技能和体育技术只是一种育人的方法和育人手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不断的完善体育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强化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意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运动能力。

2.2、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从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普遍使用教学方法是“注入式”,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被突出化,原本课堂中应有的活跃气氛,被教师管的过于严格、死气沉沉。这在很大程度上及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经大量实践研究表明,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课堂教学的氛围,为学生营造舒适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角,进而为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应加强培养学生灵敏、力量、耐力和速度等方面的自我锻炼的能力。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发现,针对体育教学中某一个动作的练习并不一定是练习的次数越多就越好,因为反复的练习会使学生对该技术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因此,学习的效果也会大大降低,甚至会出现运动损伤,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因此,为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2.3、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教育

体育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任务和意义,是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正确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的同时,深化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了解,养成积极、主动、自觉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良好习惯。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清楚学习体育知识中理论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体育与生活、健美、工作和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而加强学生对体育运动作用及功能的认识,有目的性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了解体育运动对人生的重大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正确锻炼的方法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换言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清楚的掌握如何科学制定正确的锻炼健身方案,以及正确的锻炼方法,可以按照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合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

2.4、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方法,是个体掌握某一项技能的一种表现。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掌握程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具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寻找出解决和改正的方法,能更好的掌握一项技术动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逐渐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一定的有关体育的技能、知识和技术,并且可以根据自身所学习到的体育知识自主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学校进行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可以在踏入社会后,仍然能坚持科学自觉的参与社会中的体育运动,为学生的体育打下一个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其体育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实现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的新突破。

摘要:体育教学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技能和体育技术的过程。其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熟练的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和技术,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学生具有体育能力。本文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途径,做如下论述。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体育能力

参考文献

[1]熊景辉.终身体育视阈下长沙市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浅谈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2

一、激发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

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展创造性音乐教育,要求音乐教育的引导者能够使学习者充分发挥创造力,用音乐打开学习者想像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

1、培养形象思维,发展想像能力。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及想像能力,应从“听”入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教学中以听觉为先导,可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美感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音乐情感,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教学中的“听”,应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联想和想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中,去发现、去探索。“引导”就是教师让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利用谈话、讲授、讨论、图画、演示、创设意境等多种手段点拨、启发学生,通过音乐艺术实践.使学生感受乐曲特点,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欣赏经验去联想、想像、体会、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表现形式。低年级可采取游戏情景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乐曲的情感和音乐形象,对中高年级采取活动参与模式,引导培养学生在随意和注意中感受和发现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之分,有音色和音区等各种区别。初中阶段采取体验评价模式,要引导学生从音乐现象的感知积累中,逐步认知和掌握音乐的规律,发展音乐想像能力,逐步探索音乐要素表现特征和作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又要注意给予正确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以富于启发性的提问,留给学生充分联想、想像和思考的空间,通过教

师的启发和引导,将学生领入音乐情景之中,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像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2、培养发散、聚向和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一种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而聚合思维是运用已知信息.转一个方向聚敛行进,去获取正确答案的过程。前者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但二者必须的有机结合,才是高水平的创造性思维。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如,在音乐课中常有创作音乐结束句的练习,这类练习一般没有固定的答案。对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想像,让他们根据问题的要求展开各自的想像,大胆尝试进行音乐创作。鼓励学生完成多种不同乐句(结束句)的创作练习。然后,通过音乐实践(演唱、演奏)分析,确定更为合适和较为合适的答案。这样,就会使学生逐步学到思维的方法,进而逐步形成提高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它常能引发创造性思维,取得创造性结果。如司马光砸缸,司马光想到“使水离人”(逆向思维),砸缸放水,救了小孩,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佳话。而司马光的小伙伴想的则是“使水离人”(顺向思维),可当时的条件做不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办法,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说是一种创造性的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和重视学生的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协调发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加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又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能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

二、找准创新的途径,优选创新的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要牢牢把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要注意不同学段、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目标,依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及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体验、感悟、记忆、积累、表达,发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主动获取知识与能力。

1、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氛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首先要创设一个能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的教学氛围。这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1)形成富有创造性的班集体。处于这样的集体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使创造性思考成为一种习惯。(2)形成宽容、理解的气氛。创造型的课堂教学始终充满着温暖宽容的气氛,学生在思维上是紧张的,但在情绪上是放松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好的想法和方法应给予鼓励,不成熟的想法也不要嘲笑和指责,从而使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阐述自己的主张。(3)形成良好的教学情境。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生理特征,运用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保证。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唤起学生的音乐注意,熏染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作心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在课前播放一些相关的音乐作品或音响资料,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之中,一种与音乐审美注意相伴的那种特定教学情境,即学生对音乐创作学习期待的、渴求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就随之形成了,从而为创

造性教学的有效展开作了铺垫。

2、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价值。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着眼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各项教学内容中的创造因素的内涵。如自制简易打击乐器、听音响做体态动作、昕音响绘画、听音乐故事、结合器乐教学为歌曲编配简易伴奏、结合歌曲教学进行抒发音乐情感创造性的表现和处理。结合欣赏教学有创造性地回答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提出的问题等,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并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养成爱好音乐的良好态度,树立学习音乐,学好音乐的信心。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探索、刨新、个性化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和领路人。课堂教学活动要变单向传授、被动接受为多维互动、主动高效学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培养。了解音乐艺术及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理解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根据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使其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灵活选用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针对音乐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经常变换教学方法,如

体感运动法、节奏(旋律)问答法、曲式结构体验法、符号表达法、二度创作法、即兴演奏法、指挥练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探求,形成主动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动口表达,动手操作,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和发展。

4、针对学科特点,恰当选用教学手段。科学适宜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用教学手段要针对音乐学科的特点,突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教学中应采用优化的音源器材和资源,在使用CAI课件时,要注意其不可替代性、交互性和效益性。特别是课件是否发挥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防止出现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旧教学观念服务的现象;避免以视觉形象代替听觉感受,盲目追求形象化,忽视学生想像力的做法。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针对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恰当地选用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音乐、感悟音乐,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利用校园网,使学生通过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学习音乐、获得创新的学习效果。

5、加强音乐活动教学。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要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编创歌、舞、音乐剧等活动。音乐活动课特别注意音乐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它有助于学生扩大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

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能力。开展音乐活动课可以有效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6、努力改进评价方法。对学习效果的科学评价,会影响到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仅局限于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范围,那么,音乐学习将变得失去意义。因此,教师应将学生在音乐学科知识、技能方面的进步与学习品质和能力的提高,以及整体人文艺术修养的深化等各方面结合起来。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重视学生的自评,要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音乐情感的表现。教学评估要体现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要根据各学段不同的目标及学生不同的音乐水平恰当选用评价形式和评价方法,在众多的考核项目中,让学生自选有兴趣、有特长的项目进行考核,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扬长避短,满足表现欲,发展特长。

浅谈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篇3

一、利用教材,创设情境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新取向,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自我教育已逐渐被确立为当代教育的中心或主题。现在语文课本的选文,不管是哪种版本,在反映客观的同时都强烈地体现自我。其中包括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和创造新的自我。青少年对世界的认识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他们乐于接受在感性的基础上悟出的道理。“情必依于理,理得然后情真”,我们应利用这一点,改变那直白的、空洞的说教,利用文本,加强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让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在感受形象和产生情感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形成自我认识和自我激励能力,进而形成自我控制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笔者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利用文中鲁达与郑屠一善一恶的鲜明对比,引导学生向善,并能在日后生活中自觉地摒弃不良言行。为了更好地联系实际,教育学生,笔者又引导学生进行了这样的讨论:鲁达的做法令人称快,那么,在今天的法制社会,鲁达的做法可不可取呢?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遇到问题要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解决,不能冲动,要善于控制自我,更不能触犯法律。这就在自我激励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目标。

二、课外拓展,潜移默化

新课柡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时,应充分利用这丰富的资源。

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很多卓有成效的学者,在回忆自己成长历程时,都感慨于早年的古诗文诵读。坚定的人生信念以及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影响了他们的修身和治学。由此可见,古诗文的诵读对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着不可轻估的作用。古诗文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首先要通过反复诵读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然后才能领悟诗文的理。这是学生在不断的激励自我、控制自我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一目标如能顺利达成,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古诗文的诵读。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带头背,带头欣赏。课余,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诗文接龙游戏、古诗鉴赏、古诗之新解、我唱古诗(为古诗词配乐)等活动。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锻炼了他们的意志。

除了古诗文,还应推荐各种美文给学生阅读、欣赏,让他们在感情的调节和启发中阅读美文,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追求真理的情感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三、自我反思,作文实践

随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产生了自我认识的浓厚兴趣,主动性提高了,但学生的自我评价因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往往不够客观、准确。现行课本的选材比较贴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可以通过与作品中人物的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例如《伟人细胞》,我设计了这样几个讨论题:你对贾里的伟人计划以及他在日记中的自我评价有什么看法?贾里的哪些作法你同意?其中哪些事情你也曾经做过?当时你是怎样想的?你现在怎样评价你过去的那些做法?你想知道同学眼中的你吗?老师和家长如何评价你呢?通过与作品中的人物比较,联系实际,学生正确认识了自己,知道了自身的优缺点,为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了基础。

青少年处于心理成长期,他们想独立,却又不成熟,常常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语文教师应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可以让学生写随笔,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下来,与家长或老师交流,解除心中的疑惑。平时的作文训练,也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说心中的话,说想说的话。有一次,我给学生看了一个《苹果树的故事》,它借助苹果树与一个小男孩相处的情节,歌颂了母爱、父爱。悠扬的音乐打开了学生的心扉,现场写作没有一位学生无话可说,很多学生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样的写作,学生有话说,他们也爱写,质量也就提高了。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反思自己,反思过程中认识自己,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激励自己,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如果指导学生养成随时记下自己思想的习惯,既培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还提高了他们思考的能力,为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高职教育对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中图文分号:G711文献标识码:A

自1998年起, 我国高校开始实行扩招政策。高校录取人数的逐年增长势必导致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长, 直接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现状。高职毕业生作为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在就业危机中比起研究生、本科生, 面临更大的压力, 已成为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值得每一位高职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就业能力的定义

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 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变化的能力。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 实现潜能的自信。国内研究者郑晓明认为,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 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由于高职生是属于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该定义一样适用于高职学生。

二、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

一般来说, 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实践动手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道德品质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

1. 实践动手能力。

在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迅速更新、注重减员增效的经济改革环境中企业选用人才普遍坚持“高效、低成本”的原则, 缩短新员工在岗位上的适应时间, 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 尽快为企业创造效益。因而, 实践能力强、上手快的大学毕业生能在就业市场中取得主动。可见, 就业市场“物竞天择”的无形力量使得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成为必然。高职学生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生之处在于, 高职学生是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 与企业的联系较多, 学生的实习实训的时间也较多, 实践动手能力要比其他大学生强, 这是高职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的优势。

2. 自我学习能力。

近年来, 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促进了大量新行业的产生, 尤其是在新兴的服务、管理和高新技术行业, 比如物流师、电子商务师、程序设计员等。新行业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对从事这个行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专业的要求。因此, 高职院校需要能够因地制宜, 根据地方或者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 调整专业教学课程, 使学生能够学到对口或者相关的专业知识, 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却没有对这种变化做出调整或者是起步较晚, 这样就使学生专业知识欠缺, 不能满足新兴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面对这种情况, 高职学生若想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保持优势, 必须学会自我学习, 即敏锐而准确地把握周围环境的变化, 快速而全面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与知识, 改变学校教什么就学什么的传统模式, 实现自我超越。

3. 道德品质能力。

拥有健康的道德品质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能够顺利发展的必须条件。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道德品质是企业等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另一重要要求。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责任心强, 有敬业爱业精神, 能以社会和集体利益为重, 有奉献精神。目前,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对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却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很多高职学生自己也没有意识到道德品质对从业后的持续影响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要在培养人才过程中, 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安于基层工作、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重视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他们的职业精神、协作精神和诚信教育, 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 为其后的职业生活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4. 沟通合作能力。

现代企业需要具备合作精神的人。高职毕业生通常工作在生产第一线, 可能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生产任务, 没有合作精神是难以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此外, 在与上级领导沟通时, 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对正确的批评和建议要接受, 要服从企业管理;当然对于一些误解, 也要做到能够顾全大局, 不要斤斤计较。

三、提高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 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紧贴企业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应该按照企业需要的核心技能, 调整专业理论课。具体应该做到:一是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学生一到单位就能适应工作岗位或经短期培训即可上岗。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以企业需求为依据, 改革课程设置, 使其贴近生产实际。二是专业理论课的设置, 要使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宽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养智能型、一专多能型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就业后的转岗要求。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的, 今天需要操作型工人, 明天可能需要管理服务型人员。因此, 高职学校课程设置要遵循灵活性的原则, 增加选修课程, 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充分考虑学生再学习、再就业、再发展的需要。

2. 改进教学模式, 将职业道德培养融入课堂。

教师应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并在专业课讲授内容中融进职业道德内容培养模式。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政治课的主要内容, 以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为中心, 通过系统讲授有关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养成等内容, 对学生进行敬业意识、纪律意识、竞争意识等方面的熏陶, 明确其含义、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使学生首先从理论上理解和把握职业道德的意义及体系。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帮助学生孕育一种认识企业、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的意识, 前瞻性地认识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将职业和道德两者紧紧结合成一个整体, 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3. 校企合作, 深入开展实践技能活动。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第一要务。技能实训课程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 建议提出以下具体方案:第一, 高职院校可借助企业的力量加大对实践教学的设备和环境的投入, 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例如, 可由企业提供部分专业设备在学校开设实践基地, 企业与学校双方提供人员对学生培训, 提供实践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以提高其专业素质。第二, 学校可以积极联系企业, 展开定向培养。即对在校生进行筛选, 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同学组成班级, 由企业工程师及人事等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 最后通过考试, 选拔出符合该单位需求的人才, 直接为企业服务。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就业的问题, 同时又有效利用了学生在校的时间进行实践技能培养, 有效帮助学生成功就业。第三, 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校企合作的工学交替。高职院校可以安排学生大三参加入厂实习等形式的工学交替, 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 面对紧张和激烈的就业市场, 高职院校只有不断改革教育模式, 探索出一条符合市场要求的教育之路, 才能源源不断地向社会培养受欢迎的人才, 才能符合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志文、宋俊虹, 《就业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J], 《湖北大学学报》, 2007.6

[2]王颖, 《基于高等教育影响的个人就业能力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06

[3]郑晓明, 《就业能力论》[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3

[4]陈文霞, 《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分析和建议》[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8.4

[5]李春艳,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和职业心理培养的模式探索》[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1.1

[6]季伟, 《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初探》[J], 《盐城工学院学报》, 2002.3

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 篇5

化学教学过程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活动形式的师生间动态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对教育目标作出积极的应答,从思想、情感和行动上都要以教学目标为准绳,结合教学内容,运用相应教学形式和方法,进行多向传递和互相作用,以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

化学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动态活动的过程,是师生间最直接、最有关效、最有影响力的交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和主要渠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教师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既然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学活动,那么我们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素质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得到落实。

1努力使“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相统一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动态过程,教学是双边活动,二者缺少不可,当教师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领导学生进入自觉学习状态的同时,学生的积极配合,在求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老师及时的指导和恰当的引导,使学生又进入未知和更高层次的学习。在新的学习过程中,又会探索发现新的问题,在如此的良性循环中,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去分析问题、去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学习的双边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使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征服心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要努力使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这样,学生主动学习才会有所收获。

2加强课堂教学的活动性

知识首先是一种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结果,让学生重温知识发现过程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精心设计,剪辑知识,发现冗长的过程,降低原发现过程的难度,突出发现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整个发现过程进行概括化,在思维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抽取活动的主要因素,剥离活动中的次要、附加的多余的成份,达到概括知识、形成结论。思维源于问题,而问题的新奇性和矛盾性直接影响思维激活程度,学生只有通过对问题的体验,通过自己的运算、探究才能达到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占有、内化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内容,以学生积极思维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同时使学生思维品质得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教学才会有生机,当思维美丽的花朵绽开时,同学们愿意接受智慧的女神,开动脑筋,积极配合老师的提问和启发,参与到课堂上的活动和游戏中来。这样,学生不仅在思维上得到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也得到提高。在宽松活泼的课堂上,当学生的思维激活后,可培养学生的操作性,让学生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也可让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交际交往能力。

3加强例题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例题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通过例题的讲授,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一是加强例题审题分析教学,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让学生学会题中蕴含的条件,找到解题突破口。二是加强例题过程分析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例题一般有代表性,抽象思维一般很难讲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抽象思维培养,这要求教师用形象直观的简单的例子来作出比喻,进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三是例题思路分析教学,培养优化思维能力。思想分析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环节,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避免把自己想好的解题思路讲一遍,把解好的过程板书一次,把总结好的解题方法硬塞给学生,要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探索、思考问题的能力上,在例题教学中,要点拔关键环节,思考问题的能力上,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以打破学生思维的停滞状态,促进学生思维活动,四是加强例题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五是加强例题衍生教学,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4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于实验具有直观性,符合中学生认识特征,容易吸引学生、实验要求严格,严谨求实、更容易培养学生严谨活学的科学态度,一是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从实验现象的突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敏捷性,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变化的复杂,不断提高学生敏锐、独特的观察能力。二是开展第二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三是自学能力培养,让学生做探索性实验,寓教学于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要注重让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参与实践的本领,获得终身受用的基础知识和创造能力。四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很多是用实验教学手段,通过他们观察,积极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如何加强实验教学活动而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开创多种教育渠道,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轻松接受知识,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在实验中寻找大自然的奥秘,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传统教学的精华去让学生获得知识,用现代的探索理论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以后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浅析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篇6

【关 键 词】 体育教育;体育能力;学生;培养

体育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面对现在处于亚健康的学生们来说,体育教育显得尤为突出。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如在学生创新能力,面对意外的能力等等。除此之外,我认为体育教育在更好地培养学生海安县技工学校学生体育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功效。

体育能力是具有生产力和创造性的体育学习能力和综合性的体育实践能力的结合。在体育教学中,应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培养,使得学生终身具备一种全面的体育实践能力。

一、体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

体育教学的教师要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自加压力,切实作好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地发挥体育课、课外活动、课间操、橱窗板报等教育阵地,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安排教育内容,多方位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多作贡献。体育教师要积极与校卫生室以及其他科目老师联系、配合,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搞好卫生知识宣传,进行饮食与营养、运动与保健的指导。加强对学生进行常见病防治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季节性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学习,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体育型的体质。

二、体育教育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一个人有个性的关键之处就是自身的性格了。一个人只有的良好的性格,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人的学生阶段是这个人的性格养成时期,我们应该让体育教育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任务,让一个学生养成善于与别人交往,有着更为广泛的兴趣,并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好品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抗体育意外能力

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如在一场学校举办的跳绳比赛中,因为我发现一名学生站错了位置并且违反了比赛规则,对他进行了大声而严厉的斥责,结果是严重影响了其他参赛者的注意力,最终使得其他参赛者的成绩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对于这种意外情况的发生,体育教育者应该向学生们及时澄清情况,并且及时向学生道歉,充分根据实际情况评分,让双方都可以接受。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且在全校面前说明情况。同时,可以通过我国和国际上举办的大型比赛的一些事实事例来向学生说明,并且让学生了解任何比赛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因为各种情况造成的结果都应该接受并去争取,从而培养学生接受意外发生的事实抗打击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四、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能力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了自身的健康,但是自身的体质却是在不断下降。这就要求体育教育承担起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让学生步入职场,步入自己的家庭等现实社会中的时候,能够自身锻炼身体,并且能够成为家庭和社会的引领者、前锋者。我想,这不仅仅关乎的是学生这个个体,更关系到了增强国民体制的事情,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和体制素养。因此。体育教育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功效。

1. 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进行有关于体育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在结合环境和自身身体体质的同时,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坚定不移地进行锻炼,养成自身良好的锻炼习惯。

2. 自主练习能力。使得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自己已经获得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将自己所学到的一切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使得体育活动成为日常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自我调理能力。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就能够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一切知识,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并且可以进行自我调节。

4. 自我控制能力。锻炼的同时可根据锻炼的效果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不断地改正自己的锻炼计划,培养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

五、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的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突出。这种创新能力也毫无例外地体现在了体育教育和最终的体育能力的获得之中。在现在的体育教学中,早已不是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学生一味地进行听课式的以为接受的时代了,而是采用多组讨论,一起学习的探究性学习,结对和单练的形式也越来越常见了。每一个小组都会有一个负责人,负责人承担事情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大,其他成员发言的机会也会得到保障。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安排,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组与安排,这样就可以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享受“特殊待遇”的关怀式的资格,让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总之,体育教育对学生的体育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以上几部分,还有很多穿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现在高效率的时代下,在人们亚健康的身体状况之下,体育教育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还需要我们慢慢地接受这必须的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姜忠晓,崔志莹,李星. 中学体育教育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影响[J]. 体育时空,2013(7).

[2] 蓝国斌.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J]. 惠州学院学报,2002(1).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篇7

如今, 素质教育虽然已经得到了充分重视和推广, 但教育思想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实际上, 由于中学教育的应试压力依然较大, 如今的小学教育也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其影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加大习题量、作业量乃至补课等情况也是层出不穷, 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下, 对孩子进行有计划的其他方面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就必须转换思路, 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充分发挥各学科自身的特点, 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的配合起来, 如此才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由之路。

有人说过, 数学的思维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是数学的最基本的要素。而小学数学知识作为数学大厦的基础, 其中同样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应该不仅仅是简单的教会学生各种概念、计算、解题方法, 这样只是属于“术”的范畴, 更应当让学生对如何思考、演绎、推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这样一方面为学生中学阶段数学思想的渗透打好基础, 一方面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 如此才能真正将数学这门学科的“道”之所在传授给学生。因此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 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才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应当从多方面着手。首先, 应当从一些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入手, 结合数学本身的特点, 有针对性的选材进行教学。例如, 可以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 让学生领略事物不断发展变化, 并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规律, 以此让学生对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辩证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也可以从教学手段上进行培养, 让学生抽象的思维可以向直观形象的思维进行转化,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把抽象的的, 不易理解的数学图形、概念等, 用动感的画面展示出来, 或者让学生动手操作, 自己探究感悟, 再次从直观又上升为理性的思维, 这样才能实现“点”延伸成为“线”, “线”延展成为“面”, “面”平移、旋转成为“体”的过程, 学生可以从中初步感受到事物是可以变化发展, 相互转化的, 如此就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启蒙教育。

其次, 推导是让学生熟悉数学思维方法的最有效途径, 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推理思维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 它与探索能力, 实践能力相辅相成。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可以说, 推导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巴西科学家的研究表明, 在小学里, 学生能够通过利用教学工具, 在问题解决的活动中进行学习, 并建立起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推理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使用的数学思维方式及方法都将得到自身的强化。例如, 在进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时, 我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用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通过割、拼的方法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自行探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当学生最后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同时, 也受到了比较、推理、演绎等思维方式的启蒙教育。最后, 通过启发学生思考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学生可以通过这个过程, 初步感受到处理问题时思路灵活的好处, 打破思维中原有的枷锁, 感到豁然开朗。

同时, 通过数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也可以培养学生其他各方面的优秀素质, 包括良好的习惯、人生观、价值观等。通过数学学科的缜密性教育学生, 使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通过讲解加法的计算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积少成多, 聚沙成塔的道理, 使学生们明白平时积累知识的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通过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以及习题的题干, 并告诉学生科学家们的知识有75%~80%是他们离校后通过自学阅读来获得的, 从而使学生了解阅读的重要性, 明白阅读是学习能力的基本功, 从而对提高阅读水平产生兴趣。这些对学生今后长远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 其实有很多时候已经有意无意的采用了上述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然而我们以前只是以传授知识, 完成教学目标为主, 培养学生能力、素质为辅。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们应当及时转变观念, 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与传授知识同等重视, 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以满足新时代小学教育的新要求。

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自控能力差, 是小学生心理的普遍特点, 学生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却是复杂而多变的, 环境时刻不停的改造和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种种不同的因素都在不断对孩子的思想造成影响。因此, 教师应当在班级中保持良好健康的环境, 避免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还要和家长达成共识, 在保证良好的学校环境同时, 也必须为孩子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健康的家庭环境。总之, 要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提供外部条件, 以弥补学生自控能力的不足。

第二,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由于家庭影响、成长环境以及自身性格的不同, 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亦是各不相同。因此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正确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具体对象、具体问题, 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力求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三, 言传不如身教。教师要注意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 影响学生, 鞭策学生, 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的表率作用是巨大的, 更是无形的。通过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 最终就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 篇8

一、提高师生对数学应用能力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其数学观不仅影响着学生数学观的形成和发展, 而且影响着教师自身教育观的构建和教育效果的呈现. 所以,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必须担起大任, 率先树立强烈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将其渗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从而将抽象的数学学科的学习密切地与生活结合在一起, 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 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 学生自身也必须意识到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改变原先“学数学是为了升学”这一封闭思想, 切实地认识到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其本身的重要作用. 所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必须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积极思考、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从而逐渐树立数学应用意识, 不断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当然, 学生在刚开始很难树立数学应用意识, 只是一味地为了学习数学而学习数学,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给学生灌输这种思想. 而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到数学知识, 如电视上的歌唱比赛评分, 评委先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然后再用其他的分数求平均分, 这样才得出最后的分数. 教师就可以运用平均数和方差的知识给学生讲解其中的合理性, 让学生时刻接受数学应用意识的熏陶, 最终促进他们数学应用意识的树立.

二、注重学生在课堂中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之一, 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场所之一.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多是在课堂上得以实现,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习技巧都是依赖于课堂教学, 所以, 课堂应该成为教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主要渠道. 而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师就应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着数学应用能力培养训练. 教师在课程导入这一环节就可以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 以形象生动的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章节时, 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在行驶的公交车上是不是有站立不稳的感觉. 坐过公交的学生肯定毫不犹豫地给出肯定的回答. 教师可以进一步询问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很多学生都会回答抓住车上的吊环. 紧接着老师进一步询问, 抓住吊环是不是还会左右摇摆. 学生的回答也是肯定的. 这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 只要抓住吊环的同时用背部挨着座椅就不会摇摆了, 原因是这时在人体上形成了三个支撑点 (手、脚、背) , 从而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这就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这样一来, 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同时无形间也给学生灌输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何乐而不为. 除此之外, 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注重设置情境以此来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应用的魅力. 课本上的数学结论多是前人的智慧结晶, 往往也是很抽象的, 如果教师知识单纯地向学生传输已有的公式结论, 而忽略结论的推导过程, 那么, 学生是很难理解, 也很难记住的, 更不要说应用. 所以, 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设置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从而为学生今后的灵活运用打好基础.

三、加强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

数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能力,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第一课堂远远不够, 而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恰好可以弥补课堂的不足, 对课堂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所以, 为了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学校还应积极组织数学兴趣小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这一数学兴趣小组的数学教学也要有别于课堂中的数学教学, 它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而不应该局限于练题强化训练. 初中生喜欢参加种种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 教师就可以捉住学生这一学习心理, 组织以实践操作为主的数学兴趣小组, 让学生自主探索生活中的数学, 并且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而兴趣小组中的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分享自己的成果, 以提升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 如果条件允许,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切实地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所以, 为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和课外实践上都要贯彻应用性教学, 不断地刺激学生以促进他们应用能力的提高, 而学生也要积极配合、主动探索, 这样应用数学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蔡雅楠.培养初中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学研究[D].学科教育研究, 2012 (5) .

[2]罗增惴.数学解题引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唐卫海, 刘希萍.教育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 篇9

机器人教育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提升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肯定, 笔者本人从事了近十年的机器人教学工作, 同时也见证了机器人教育在国内的发展。现在就机器人教育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发表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结构设计、动手搭建作为机器人教育的一大特点, 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只要使用机器人积木件, 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动手创新活动, 如:乐高 (LEGO) 机器人有成千上万、外形各异的积木件, 各积木件之间可以任意选择搭建方式, 不同的搭建方式可以形成各种新颖有趣的外形, 各种结构还附带实用的机械、物理原理。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同时也在快乐的学习中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例如:研究齿轮传动对速度的影响。齿轮是机器中很重要的部件, 它几乎是机器的象征。只要一看到齿轮, 就会联想到机器。学生对齿轮传动结构也充满了好奇和强烈的探究欲望。[2]

在研究齿轮传动对速度的影响问题时, 老师提出问题:两个大小不定的齿轮传动对速度有影响吗?学生各抒己见, 分析提出了三种不同假设:可以加快转速;可以减慢转速;转速不变。[3]孩子们提出假设后, 都希望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因而会通过实验探究, 力图验证自己的结论正确。学生们通过动手搭建, 设计了如下验证方法:用24齿的大齿轮带动8齿的小齿轮;用8齿的小齿轮带动40齿的大齿轮;用16齿的中齿轮带动16齿的中齿轮。

通过实验, 学生观察到:实验一输出端齿轮转速是输入端齿轮转速的3倍, 转速变快;实验二输出端齿轮转速是输入端齿轮转速的1/5, 转速变慢;实验三输出端齿轮转速和输入端齿轮转速相同, 转速不变。

通过动手实践, 学生们形成了共同的认识:齿轮间的传动可以灵活改变速度, 在实验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探究式学习是机器人学习的重要方式, 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式学习活动是学习机器人的主要途径。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 并借助兴趣的驱使去探寻未知领域的知识内容,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这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将有着莫大帮助。

例如:笔者和学生一起研究机器人传感器时, 就以“楼道灯智能开关”为例进行学习研究。笔者首先为学生引出该话题, 因为这是学生身边可以经常接触到的知识内容, 经过相互探讨, 学生们便纷纷例举出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楼道灯智能开关:触摸延时开关 (按一下开关打开灯) ;声控延时开关 (通过声响打开灯) ;还有一种更先进的声光控延时开关 (环境光明亮的时候灯是无法打开的, 只有到了天色昏暗时, 才可以通过声响打开灯) 。

笔者告知学生这些智能开关都是运用了传感器技术。学生们顿感新奇, 马上便有学生问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长什么样子?随即就有学生在网上找到了答案:传感器就是可以让机器人像我们人类一样拥有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的电子设备, 这些设备跟我们人类的器官外形大不一样, 都是一些形状各异的电子模块。

随后, 笔者为学生出示了几种常用的智能开关的说明书,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学习, 了解到触摸延时开关使用的是“触碰传感器”;声控延时开关使用的是“声音传感器”;而声光延时开关则同时使用了“声音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最后, 当孩子们得知他们所使用的教育机器人套件也拥有这些传感器, 并可以很方便地做出这些智能开关时, 都特别兴奋, 在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下, 积极主动地完成了相关内容的学习。

三、合作探讨,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进行机器人教学时, 一定要让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应充当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学习伙伴, 并在必要时给予指导、点评。合作探讨能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挥, 鼓励学生主动合作, 积极创设成为团结、协作、和谐、上进的学习环境。[4]

例如:2008年辅导学生制作2V2足球机器人时, 笔者根据学生特点, 分别把1名擅长编写程序和1名擅长结构制作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 这样把4名学生分成A、B两组共同研究足球机器人技术项目。在制作机器人底盘动力结构时, 两组成员产生了意见分歧, A组认为平行四轮结构适合做足球机器人底盘, B组认为四轮全向结构更适合做底盘。两组都找了很多理由试图说服对方小组, 但因为双方都各有道理, 所以决定先按两组各自的想法做出机器人, 再通过现场机器人对战来做最后决定。经过将近两个星期的调试改进, 最后发现A组的机器人进攻速度快且力量大, 非常适合进攻;而B组的机器人动作灵敏, 适合用来防守。最后两组决定各选用一个足球机器人, 这样可以攻守兼顾。最后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共同合作、调试改进, 最终在2008年江苏省机器人大赛上夺得了该项目的冠军, 随后代表江苏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又获得了该项目的金牌。

在学习机器人的整个过程中, 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小组成员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通过自主探索, 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 这些对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及科学素养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乐思教育.论机器人教育[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270d360100fbyv.html

[2]一叶孤舟.乐高机器人教程[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d1934625ccbff121dd368332.html

[3]陈成就.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DB/OL].

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 篇10

运动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团队形式进行体育教学的一种课程模式, 其课程内容具有多元的特色, 学生在体育活动课程中亦有较为热烈的参与[1]。以游戏作为发展基础的运动教育模式, 其主要概念是源自于游戏理论, 主张运动教育可以成为一种课程模式, 透过游戏化的运动来学习运动知识, 增进动作技能, 使人可以欣赏运动, 参与运动, 进而达到全民运动的目的[2]。正式比赛是运动教育模式的主体, 强调人人都要上场比赛或担任各项裁判工作。换言之, 运动教育模式是借由团体活动竞赛来促进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 并透过同侪间的互助合作与小组讨论, 来享受运动学习的乐趣并获得经验。

传统的体育课程强调运动技能的学习及非正式的比赛, 技能学习大都着重在基本技巧的反复操作, 比赛则是以临时编组的方式进行。对大部分的学生而言, 体育课所拥有的乐趣仅止于比赛时的社会化互动, 而且同侪间的情感交流容易受到限制, 形成以运动技能表现为主的团队小组, 无法让不同技能水准的学生产生良性互动。相反的, 运动教育模式不仅在强调技能的学习, 更重视学生个人及社会互动的技巧[3~4]。特别是在正面且支持性较高的团队环境里, 技术表现较差的学生在运动教育课程中, 具有强烈的向心力, 较不会有边缘化的感觉[5]。从国内外相关研究亦指出, 运动教育模式不但增进了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效果及互动的时间与机会, 而且也提升了学生对运动的学习意愿[4,6]。在教育新体制的带领之下, 基于维护学生运动权、提升个人体适能、学校体育教学品质的提升、活络班级团队精神以及发展全人教育等观点, 体育教师应有舍我其谁的精神。总而言之, 学校教育是学生人格成长与概念启发的最前线, 让学生能够在优质的体育课程环境中, 享受运动学习的乐趣, 培养积极的社会互动行为, 营造温馨和平的团体气氛, 避免彼此间的恶性竞争与仇视。因此, 透过运动教育的优势与特质, 配合体育教师的专业与智慧, 让体育课不再是少数人的舞台, 而是一场通力合作的完美演出。

二、运动教育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类适应外界环境从而赖以生存的能力, 也就是个体对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做出反应和适应的能力。是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基础上, 通过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中发展起来或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对大学生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主体特性和品质, 其综合效应表现为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知识和能力。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大学生所获知识和能力的内核, 体现着学习和实践的成果, 是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力量源泉[6]。美国学者Siedentop说明运动教育模式是基于游戏理论而发展出来的一种课程模式。许义雄 (1992) 指出, 乐趣应属于一种享受, 一种快乐的情趣;一种足以使欲望快乐的愉快气氛;一种能增强学习效果的心理现象[7]。Loy (1968) 描述运动就如同游戏般的竞技。运动是一种复杂的游戏形式, 学生就在从事运动的过程中, 促进了社会行为的养成及生理成熟度。并以全民运动的理念透过基层教师在课程上的设计与实施, 适合学生社会心理、技能与认知的范畴, 培养学生良好体适能与增进运动技能的提升。学生必须学会对运动做出合理的决定, 来参与公平的团队竞赛。经过正式比赛的进行, 学生改善了比赛技巧与策略思考, 熟悉竞赛的惯例与仪式, 并成为成功的运动参与者。

综上所述, 高校体育教学中若能适当运用游戏作为教学的一个手段, 不仅能提升学生高度的兴趣与参与感, 更有助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运动习惯与学习态度[8]。在Carlson and Hastie (1997) 针对中国学生的研究中更进一步指出, 学生从体育课中所获得的乐趣已发展出更多层面, 如团队合作、技术改善、人际互动等。此外, 学生除了学习到基本动作技能之外, 随着课程的进行, 有关比赛赛制的规划、竞赛规程、战术战略、互动沟通、裁判任务、比赛的仪式与惯例等, 慢慢地将新的知识加诸在已有的经验上, 让学习更加完整与连贯, 关于团队合作与运动文化亦能拥有新的感受与体悟。

三、结论

运动教育模式不仅在强调技能的学习, 更重视学生个人及社会互动的技巧。特别是在正面且支持性较高的团队环境里, 技术表现较差的学生在运动教育课程中, 具有强烈的向心力, 就不会有边缘化的感觉。从国内外相关研究亦指出, 运动教育模式不但增进了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效果及互动的时间与机会, 而且也提升了学生对运动的学习意愿。在教育新体制的带领之下, 基于维护学生运动权、提升个人体适能、学校体育教学品质的提升、活络班级团队精神以及发展全人教育等观点。

摘要:学校教育是学生人格成长与概念启发的最前线, 让学生能够在优质的体育课程环境中, 享受运动学习的乐趣, 培养积极的社会互动行为。运动教育模式不仅在强调技能的学习, 更重视学生个人及社会互动的技巧。透过运动教育的优势与特质, 探析其对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旨在为高校体育课程创新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运动教育模式,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Grant BC.Integrating Sport in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New Zealand Secondary Schools[J].Quest, 1992, (1) :304-316.

[2]Siedentop D.Sport Education:Quality PE Through Positive Sport Experience[M].IL:Human Kinetics, 1994.

[3]MacPhail A, Kirk D, Kinchin G.Sport Education:Promotion Team Affiliation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J].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2004, (1) :106-122.

[4]Alexander K, Luckman J.Australian Teachers’Perceptions and Uses of the Sport Education Curriculum[J].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 2001, (3) :243-268.

[5]Carlson, T.B.The reaction of eight low-skilled students to sport education[J].ACHPER Healthy Lifestyles Journal, 1995, (4) :6-8.

[6]徐涌金, 张明纲.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4) .

[7]许义雄, 等.运动教育与人文关怀 (下) ——课程与教学篇[M].台北:师大书苑, 1998.

上一篇:情报利用下一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