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2024-06-12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精选十篇)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1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知识掌握的情感, 是唤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关键”。基于上述原理, 教师在平时的“预设与生成”教学中, 可采用多媒体设施预设“视听”情境,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表演、课堂实践的兴趣, 结合教学内容, 生成演绎教学课堂,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参与情趣, 打造语文动感课堂!

【教学案例】

例如, 在进行《草船借箭》一文教学时, 我便采用了“多媒体预设情境, 生成演绎课堂”的策略。首先, 在课前, 我预先下载了《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草船借箭”片段, 并提前规划好了“视听预设- 兴趣激发- 演绎生成”教学的流程;其次, 在课堂教学实施时, 我先为全班同学播放了视频片段, 由于片段与书本教学内容相关, 大家看的津津有味。此时, 我则趁热打铁, 抛出一些问题“诸葛亮是不是很神?能够预测天气?”、“大家想不想当一回诸葛亮?体会他的神?”……在视听效应的激励下, 全班同学跃跃欲试;再次, 我展现出我的预设想法……“草船借箭大家演”, 这一想法将大家的激情推向巅峰, 大家纷纷举手, 愿意上台一试, 整个课堂氛围异常活跃。

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变得“顺理成章”, 在我的引导下, 大家“自己动手”, 很快创设了一个临时的草船借箭场景, 通过小组配合, 组成了几个临时的“剧组”, 按照次序上台演绎, 大家各展神通, 有的“剧组”完全按照视频中的流程演绎, 而有的“剧组”则创造性地改编了原有剧本, 演绎了一些新的桥段。总而言之, 围绕“草船借箭”这一教学内容, 大家展开了演绎教学竞赛, “视听预设, 演绎生成”的教学理念完全实现!

二、以精读预设“情感”场景, 生成读写融合教学课堂

情与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层层渗透的关键要素!脱离了情感内涵的语文课堂教学, 将变得枯燥、乏味, 缺乏人性化。而如何通过情感场景设计, 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场景?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做出了自身的尝试。笔者认为, 借助“预设与生成”教学理念, 教师可将“情感渗透”与“读写教学”融合起来, 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 巧妙地预设“情感”场景, 生成“读写融合”教学课堂, 实现语文教学的一体化, 延伸课堂教学的综合效应。

【教学案例】

例如, 在《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教学中, 我便采用了“精读预设情感场景, 生成读写融合课堂”的策略, 为学生打造了“情意浓浓”的课堂氛围。

首先, 我提出问题:“作为我国建筑史中的奇葩, 圆明园流失在历史长河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略带情感, 精读课文”。

(大家开始精读课文)

其次, 当全班同学完成精读后, 我又提出情感引导性问题:“谁能告诉我, 读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大家开始了热烈的探讨:“我的心情很沉重!甚至有些压抑!”、“落后就要挨打, 自强才能生存!”、“清政府的腐败懦弱, 让圆明园被付之一炬”……大家的热烈探究, 使我感受到:我的情感预设起到了效果, 于是, 我趁热打铁, 提出新的要求:“假设圆明园没有被毁灭, 你们的心情又会怎么样呢?请大家重新齐读原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再次, 当全班同学完成二次精读后, 我说道:“阅读完后, 大家有没有一种想用手中的笔抒发情绪的冲动?”在连续的精读预设下, 全班同学摩拳擦掌:“我要用笔痛斥八国联军的罪恶!”、“我要用笔歌颂我们祖国今日的富强!”显然, 通过精读预设场景, 大家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预设精读”-“读写生成”的教学规划条件已经成熟, 于是, 我提出教学生成目标:“请大家结合《圆明园的毁灭》一文, 写一篇抒发自我情感的文章!”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 教师以“精读”作为情感场景预设的铺垫, 通过层层诱导, 将全班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完全激发起来, 在此基础上, 顺势生成了“读写融合”教学场景, 强化了学生语文学习技能的锻炼, 在情意浓浓的课堂氛围中, 孩子们获得了语文学习的灵感!

三、以设问预设“思维”场景, 生成自主探究课外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疑问本身就是一种学生求知欲望激发的刺激物”。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 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特征。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 预设“问题场景”、“思维场景”, 并将其延伸、拓展至课外,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案例】

例如, 在《草原》一文的教学中, 我将预设场景放在了课程结束前, 以连续性的疑问, 预设了“思维”场景, 并将相应的教学拓展至课外。

首先, 当完成课文教学后, 我提出问题:“学完《草原》后, 大家对草原有什么印象?”、“我们国家有哪些大草原?”、“你想去看草原碧蓝的天, 绿油油的草吗?”……上述问题的答案无法在书本上找到, 反而激发了学生们对草原的心向神往。

其次, 学生们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便将问题抛回给了我。“老师, 我们没去过草原, 如何才能欣赏草原的美景呢?”、“老师, 给我们出个主意吧!”学生们的问题使我意识到, 我的“疑问预设”起到的效果, 于是, 我趁机给出了建议:“既然大家对草原如此向往, 回家后, 大家勤动手, 多动脑, 利用网络收集一些关于草原的资料, 明天交给我吧!做的好的同学会有奖励哦!”

许诺的奖励, 再一次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而“课后网络探究”场景也顺势生成。次日, 同学们搜集的关于草原的资料便呈现在我的办公桌上, 有图片的、有文字的、还有图文并茂的!异常精彩!

上述案例证实, 在语文教学中, “预设与生成”的设计不应仅局限于课堂, 还可拓展至课外, “课内预设, 课外生成”交替融合体现了语文“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真正展现了语文学习“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预设与生成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本文论述了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教学的经验,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应。而本文的研究也证实:一个科学、合理的预设与生成教学设计, 能够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林海华.充分关注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J].教育科研论坛, 2008 (6) .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2

适逢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导学式生成课堂”的教学实践方向,笔者拟借自己相隔十年的两次《赤壁赋》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进行反思,浅探一下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一、谋势与谋子――预设性主问题的设计

“预设性主问题”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对话的生发点和指向标,使阅读教学既能适切教学目标、关注文本价值,又能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让学生的阅读富有灵性。那么“预设性主问题”应该如何构建呢?

(一)第一次教学设计中的线性预设主问题

笔者在十年前一次《赤壁赋》传统课堂教学中作了以下两方面的预设。

1.序列性主问题的预设

笔者围绕文章情、景、理交融的写作特色精心设计了三个环环相扣的序列性问题:(1)泛舟赤壁时秋江月色如何?作者内心翻起怎样的情感波澜?(2)掀起情感波澜、触发主客对答的源头在哪里?(3)主客借助“水”“月”寓理,思考宇宙人生的分歧在哪里?其中“掀起情感波澜、触发主客对答的源头在哪里?”

2.教学关键环节的预设

笔者还精心预设了在“掀起情感波澜、触发主客对答的源头在哪里?”这个关键问题的问答中,如何充分利用“望”这把文章“解读钥匙”进行深度阅读的教学细节。

笔者期望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能心领神会:歌者复杂深沉的情怀无心流露,客人幽咽的洞箫声有心传达,从而引发了主客关于宇宙人生的对答。在学生理解了文章在“水”与“月”中融会的情与理后,教师才一语道破:我们有幸听取了主客间一场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对答,实际上主客对话均作者一人的内心独白。至此学生便能感悟苏轼泛舟赤壁时有志无为的苦闷及追求随缘自适境界的深沉情怀。

(二)第二次教学设计中的弹性预设主问题

这是笔者的一次“导学式生成课堂”探讨式教学。“导学式生成课堂”是以“导学案”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发展的思维导图和脚手架,把教学的预期性目标和非预期性发展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在预设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具有生成性、创造性、境遇性和价值性,从而建构起来的多元互动、情意活跃、真实高效的课堂。笔者为这次“生成课堂”精心选择了一个鉴赏触发点――“水”和“月”,课堂主问题预设为“‘水’‘月’对作者感情抒发和哲理阐发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这个课堂主问题的预设具有以下特点:1.目标适切性。文章的教学重难点在于“理解文章景、情、理的交融”,而这个主问题的设计能把文章的“水月之景、感情、哲理”三个重要元素结合在一起,并使之浑然一体。2.过程探究性。《赤壁赋》中的“水”与“月”是贯穿于景的描写、情的抒发、理的阐述的,因此这个主问题以“水”“月”作为鉴赏触发点,对课文而言具有统摄全局的价值,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可以引发深层次、多向度的思考与探究。3.生成有效性。教师不必在课堂上逻辑性连问、简单性追问、习惯性碎问,只要通过这个课堂主问题,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寻找鉴赏“触发点”――“水”“月”,深入文学情境中感受作者灵魂的触动和生命的顿悟。学生通过“水”“月”切入文章段落的顺序可以是灵活的,对“水”“月”于感情抒发、哲理阐发的作用的理解可以是多元化、多维度的。

二、互联与聚焦――课堂生成过程的导航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中的“双主体”,而教师同时是这个“双主体”之中的“平等的首席”,需要在课堂上开启“教学引擎”激发少年们“纵情奔跑”,需要在学生围绕教学话题进行分享、交流、质疑、辩论时拥有“接招与拆招”的教学智慧,需要在学生深入思考和自由对话的过程中开启“语音导航”系统。

(一)互联与聚焦的教学智慧

教师想拥有自如地“接招与拆招”的教学智慧,则必须具备“互联”与“聚焦”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所谓“互联”,是指教师用于课堂助学的、在文本不同信息之间发生的有意义的多维联结。所谓“聚焦”,是指用于课堂助学的、从不同内容之间的多维互联中提取出的知?R精髓。通过机智的“互联”与“聚焦”,教师在课堂对话中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或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处。

“‘水月’对作者感情抒发和哲理阐发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个问题在课堂上触发了多维联结:“水”与“月”的景色如何天地呼应、浑然一体;“秋水月色”在苏子主客眼下、心底分别投下了怎样的不同景象;苏子与客人在“秋水月色”的浸染中情绪和感悟发生了怎样的相互影响;“秋水月色”在感情抒发和哲理阐发时充当什么角色;“秋水月色”的描写与感情的抒发和哲理的阐发是何种关系;苏子主客在“秋水月色”中抒发的感情和阐发的哲理之间有何联系,有何变化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关于景、情、理多维关系的对话、质疑、辩论,必须清晰灵活地运用互联思维进行联结。如果“互联”是“放”,那么“聚焦”就是“收”。教师必须既能以凝练的语言表述《赤壁赋》对“水”“月”的描写与感情抒发、哲理阐发的关系,如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托景寓理等,又能以诗意语言阐述“秋水月色”在苏子主客感情回旋和哲理升华之路上发挥的作用,核心描述语言可以是“渲染心灵图景”“触发心灵乐音”“开启心灵对话”“遨游心灵天空”等。

(二)课堂生成过程的适时适度导航

为了使学生“从心所欲”的课堂对话“不逾矩”,教师如何“导航”才算是适时、适度的,更能够激发课堂生成或者为课堂的生成保驾护航?下面以师生在理解“箫和心曲”(第二段)时的课堂对话实录为例,分析教师的“语音导航”效果。

教师:“水”“月”对作者感情抒发和哲理阐发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合作探究组)1:苏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的是眼前情景,“击空明兮溯流光”是说乘船在月下清波溯游而上,但客却吹出了哀怨的洞箫曲。“水”和“月”的描写和情感抒发的关系是“触景生情”。

学生(合作探究组)2:我们觉得“击空明兮溯流光”还有仕途逆波之意,苏轼的一生经历了宦途多次沉浮,此时是他被贬黄州之时。这有点类似《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的心情,开始听到“如鸣佩环”的水声是快乐的,但后来被贬的失落之情排遣不得,小石潭清冷之感涌上心头。所以“水”“月”触动了苏轼怀才不遇的感伤。

教师:苏轼和柳宗元在“水”中寄托的情理是不一样的,但乐而转悲的感受确有相似之处。同学们能否把苏轼情感转折的关键点阐述得更清楚?

学生(合作探究组)3:我们觉得“溯流光”就是在月光之下乘船“溯游而上”的意思,不必联想到“仕途逆波”。苏子饮酒尽兴,本来是“乐甚”的,但在溯游而上时唱出了“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歌声,这里才油然流露出一种感伤,因为从注释可以看出“美人”是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却远在天一方,而苏轼被贬黄州,是报君不得、壮志未酬的。

教师:“美人”其实首先是天上那轮皎洁的月亮。这是出自于《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意象。为何能成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学生(合作探究组)4:我记得屈原在《楚辞》中常以香草美人象征美好的政治理想,苏轼会不会从中得到启发?“望美人”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失望之情,所以当客人以洞箫声相和时,苏轼的感情产生了由乐到悲的起伏变化,才引发了后面的主客对话。

教师:有道理!“美人”的深层内涵是道阻且长、望而不得、望而未来的美好理想。老师再给你们补充两个典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秦风?蒹葭》)“望美人兮未?恚?临风恍兮浩歌。”(《楚辞?少司命》)

教师“聚焦”的知识精髓则在学生畅所欲言后以共同分享的形式展示出来:“皎洁明月和浩瀚清波是歌者深沉悠远情怀的‘触发源头’,使他含蓄地流露出思慕在‘天一方’的‘美人’,却‘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望’而不能及的怅惘失落之情。高山流水遇知音,歌者含蓄流露的情怀得到客人幽咽悲凉的洞箫曲相和,更增添了凄切婉转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教师运用“互联”智慧的“导航”主要应用于以下情形:当学生的思维不够深入时,便帮助他们深化认知、把握本质;当学生的思维过于分散,便帮助他们切中肯綮、凝聚共识;当意识到学生的思维停滞时,便帮助他们打通关节、激活互联。整个课堂教学虽有“旁逸斜出之笔”,却也不乏“精彩生成之章”。

通过对自己相隔十年的两次《赤壁赋》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的比较与反思,笔者认为我校创造性提出的“导学式生成课堂”这种新型课堂形式,能够使教学过程在预设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具有生成性、创造性、境遇性和价值性,教师在追求较高的教学效率的同时,能致力于追求更高的教学价值。

【本文是广东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研究教育科研一般项目――“基于‘导学案’高效课堂反思与升华的‘主题式’校本教研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为2016YQJK154)的阶段性成果。】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3

初中语文教学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而“预设”与“生成”正是初中语文教学结构中重要环节。加强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

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初中语文教学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二者相辅相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呈现。教师要想利用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教师在进行“预设”时要为“生成”预留足够的空间。以语文教科书中的《母亲的小秘密》课文教学为例:“一直以来,母亲都是家里我最亲近的人,母亲没有父亲的严厉苛责,对我的照顾和关怀无微不至。但是,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母亲存在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教师在进行这篇课文的课前“预设”时,从课文的导读一直到文章结尾的结束语一般都会面面俱到,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习的自主性被限制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预设”时要为“生成”预留足够的空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第二,教师在进行“生成”处理时要懂得就重避轻。由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大大小小的知识点,但是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生成”处理时要懂得举重避轻,围绕关键点教学。

二、“预设”与“生成”的优化策略

教师要想提升初中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有效性,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采取措施来优化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设计。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第一,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动态的“预设”方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章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对于同一篇文章的观点理解也不同,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非常大的变化性和不可知性。因此,为了防止课前“预设”给初中学生造成束缚,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动态的“预设”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变通性和灵活性,让初中语文教学更加合理。第二,教师应当创设优质的“生成”情境来辅助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以《花海寻梦》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这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优质的“生成”情境来辅助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让初中学生在优美的教学情境中感受文章所描绘的美好画面,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预设”与“生成”的相辅设计

“预设”与“生成”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离开了“预设”则“生成”将无法开展,离开了“生成”则“预设”将失去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设计,利用“预设”与“生成”的相辅相成的特点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预设”应当把重点放在初中学生的语文基础夯实训练上。以《青春之歌》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它是上天赐予我们每一个人的礼物,当代青年应当积极利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来为自己谱写一段独特的青春之歌……”由于这一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中包含了社会的、历史的以及文化上的内含,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这一篇文章时,应当把“预设”的设计重点放在初中学生的语文基础夯实训练上。第二,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预设”时可以将“生成”作为设计的导向。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合理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采取有效的优化策略并且进行科学的设计,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4

一、改变作文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写作条件

俗话说, “意在笔先、文无定法”.我们首先从内容入手, 培养学生观察、听说、阅读能力, 让学生主动去积累写作素材, 并以范文为指导, 掌握基本写作方法:

1. 创设情境, 教给观察方法, 让学生大胆地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获取感情表象的渠道, 要想让学生抓住身边的镜头, 积累一个个写作素材, 就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变封闭式作文教学为开放式作文训练.我利用作文课的机会,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去观察, 并从中指导学生学会方法, 做到眼中有物, 物中有异, 观察有序.学生情趣盎然, 感受着大自然美好的风光, 体验置身其间的无限乐趣, 捕捉写作灵感.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常引导学生去观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 而且还经常组织一些游览, 为学生提供观察生活的环境和机会, 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 做定期观察和偶得观察, 并把一些有感情的事记下来, 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抓住事物特征, 注意有序观察.利用图画、插图、投影等直观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认识事物,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把图中未表现出的情节、对话、内心活动, 加以合理的想象表达出来, 并鼓励学生把荧屏作为一个特殊的观察窗口去认识事物、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2. 从说入手, 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时时可看到, 有些学生虽然说话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 但作文时却无计可施、无从下笔.这是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 而“写”的锻炼却较少, 没有实践.语言是思维的外观.因此我们要预设说的条件和环境, 从说入手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能促进学生的准确性、敏捷性、逻辑性.我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朗读、讲故事等多种活动, 创设条件, 预设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成.作文前为了让优等生示范引路, 可让他们说选材、说思路、说立意, 不断发展学生思维模式, 启发带动所有同学, 从而拓宽同学的作文思路, 促进同学的作文能力.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 我们经常让同学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如“教师和我”、“售货员与顾客”, 在这些生活话题中, 允许学生自由发挥, 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锻炼其语言运用.同时, 师生共做“医官”, 判断语言运用是否恰如其分, 如何处理更科学, 这样学生积极性很高, 参与意识很浓.

3. 抓紧阅读理解, 促进作文能力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为此我引导学生除读好课文外, 还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扩大阅读范围, 扩大知识面.让学生在阅读中吸取知识, 并学习作品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手法, 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积累写作素材.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 并建立班上的“图书角”、“交流台”, 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敢说话、广交流、精积累, 从而真正理解读书“如蜜蜂采蜜一样, 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 只有采过许多花, 才能酿出蜜来”的道理.

4. 利用范文引路, 使学生的作文实现由模仿到创造的步骤.

以仿写为先导, 继而发展到改写, 再发展到创作.课文中一篇篇文质精美的文章, 应为首选范文, 我经常把课文片断拿过来让学生仿写、扩充或缩写,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教师“下水”作文法.我在教学中采用此法, 受益匪浅.师生同步作文的过程中, 与学生共同感受, 更易和学生心灵交融, 并能随时指导学生的写作思路, 大胆模仿范文, 减少了写作中的盲目性和作文难度.教学《匆匆》后, “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具体描述了日子去来得匆匆, 要求学生仿写一段话来体现自己感悟, 说明自己对时间匆匆流逝的珍惜.学生参与积极, 思维活跃, 并教会学生在模仿中要有创新.只要文章层次、遣词造句有新意, 我们都要予以肯定.

二、掌握作文教学要求的“度”

小学生对作文的抵触情绪与某些教师的作文要求拔高不无关系.新课标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叙文”, 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预设时充分考虑到“度”, 不同学生区别对待, 牢牢把握“能写”, 切实做到“简单”.首先在命题时要考虑学生生活, 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而且要有选择内容的余地, 写他们有体会有感触的内容.作文命题简单, 学生就信心十足地去写作.内容要求逐步达到“有中心、内容具体、语言通顺、感情真实”, 而且作文时我也“注重实施”、“因材施教”, 对作文水平低的同学“低起点, 宽要求”;对水平高的同学从描写细腻、遣词造句等方面提高要求;要注意抓学生作文中的创造性思维, 写出自己的个性.

三、把好作文修改关, 促进作文新生成

都说“好文章是写出来的, 更是改出来的”, 因此我尤其注意把好学生的作文修改教学关.传统中的作文修改教学大都以老师为主体、进行修改讲评, 空洞乏味, 学生参与少, 修改效果很不好, 针对这一情况,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 自我修改

既当作者又当评论员, 自读习作, 检查有何不足, 是否符合作文要求, 语句是否通顺, 推敲词语是否恰当等.

2. 同学互改

在教师的示范下, 进行互相修改, 依照范文单独进行, 也可由作文水平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 分组进行.对学生习作进行互评、有助于学生互相借鉴, 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缺点,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 教师批改

老师批改过程中, 评语力求让学生看后有一种亲切感.当看到学生作文的精彩之处, 我用醒目的波浪线标出, 有时写一些简短评语, 如“这段写得非常精彩”、“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等等.如果哪部分写得不令人满意, 可以写“如果怎样写就会更好一些”等批语, 给学生指出修改的方向, 学生也乐于接受;也可不点明错处, 给学生有思考的余地, 如“这句话不当”、“用词不准”;因人而易、灵活点拨, 拓宽学生思维, 如“换个比喻方式”、“可再具体形象些”;对于条件不清, 语无伦次的, 可借助批语促进其有序表达.批改学生作文“宜精不宜细”, 一般不要求重作, 只要合乎要求就应给予鼓励, 减轻学生写作的恐惧心理, 发挥其写作的积极性.

四、“渲染”佳作, “评”出动力

学生享受到了成功, 才能有前进的动力, 享受到成功是激发他们习作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 我采用多种形式: (1) 佳作交流.每次作文我总要选择几篇佳作或有一定进步的学生的习作在班上自己朗读.对于教师来说这是轻而易举的事, 作为学生来说, 却读出了他们的积极性. (2) 佳作展览.学习园、黑板报专设“佳作栏”, 贴上学生的优秀作品, 供大家欣赏. (3) 佳作参赛、投稿.各级教育机构的征文活动和可供学生习作发表的报纸杂志很多, 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欲望, 我们学校也创办了专供学生发表习作的《笋芽儿》, 因此我平时会自然留意学生的习作, 看到立意新颖、语言生动优美的习作, 便不厌其烦认真修改、打印, 组织投稿, 看到有比赛总积极参加.虽说不可能百发百中, 但学生在老师帮他一次次地修改中, 也获得了一次次地提高.经过大家的努力, 我班有许多学生的习作在各级刊物发表.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变成铅字发表于报刊, 尤为高兴, 习作的积极性更浓, 其他同学看到同学的习作能发表, 信心也更足了, 班中在习作上你追我赶的风气很浓.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5

(数学学科组学习材料)

新课程方案实施以来,人们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观逐步发生了变化,数学教学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的,而是更加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体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感受,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如何追求理想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遵循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还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 堂教学既成功预设,也动态生成。

一、预设

预设即预测、设计,特点即钻透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亮点、特点,如教学计划、教案等都是预设的产物。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做出周密的安排,制定出详尽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切都是预设。

二、生成

生成是指事物的发生、形成,有不确定性、丰富性、复杂性、多样性。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因此我们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和超越?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那么,如何在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有效引导动态生成,使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我认为取决于以下两点:①课前准备是不是充分,有没有为学生的“学”竭尽全力。②对生成性问题(确切地说是资源)的处理方式,是利用还是回避,是有效利用还是形式主义。下面结合本人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预设,酝酿生成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可见,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

1.准确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教材是“大纲”或“标准”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教材是面向全体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而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如教学的灵魂,支

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它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坚持面向未来,立足课堂,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不可能成为“没有方向的航船”。

2.全面了解学生,预设弹性方案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全面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一节课教师往往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出发,预设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预设精要的课堂提问,预设若干弹性教学环节,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预留空间和提供条件。例如当课堂上教学情境与预设不一致的时候;学生已经知道了圆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时候„„不妨为学生预设弹性方案,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3.积极创造条件,有效开发资源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学生一个正确或错误的回答,都能成为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但这种开发和利用又依赖于原有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一方面自己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筛选,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上网搜索、图书阅览、调查采访等)查找相关的资料,从而优化预设,收获生成。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时,让学生课前寻

找福建地图并读懂福建地图,而我则利用网络收集比例尺各异的地图,为学习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的运用等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二)动态生成,关注价值

预设好的教学预案,是为了在课堂中得到完美展现,但“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卢姆),这必然要求教学活动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教案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特别是“意外生成”资源,我们应该有效利用,教师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捕捉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探析 篇6

[关键词] 预设;生成;语文教学

余文森教授说过:“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教师要把握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让生成与预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预设与生成的内涵

1.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已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课前预设非常重要,教师的预设应当包括预设教材、预设教学目标、预设教学方法、预设教学流程、预设“突发事件”、预设教学效果等。

2.生成

生成与预设相辅相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得以实施的保障。生成,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做出的反应,是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学生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对于教学的影响往往也好坏参半。为了让预设顺利完成,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让整个课堂能真正使学生获益,需要教师随机应变的调控能力,要凭借教育智慧巧妙应对教学中的“生成”。

二、关于预设和生成的两种常见教学误区

1.重预设轻生成

陷入这种误区的教师往往认为只要在课前备好课,在课堂中就会游刃有余,认为所有问题都在课前就已经设置好,学生的回答都要按教师的意愿回答,如果有学生的回答有所背离,教师就会想方设法地把方向引向自己所预定的地方。总之,不达预设决不罢休。就如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很多教师只用多媒体,不用黑板板书,所有的知识都用多媒体展示,哪个问题的答案学生没有对上号,教师的鼠标就不敢往下一步点,就觉得没达到应有的目标。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七年级语文《金色花》一文时,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问题:“听完课文后,你听到了课文中一个                              的妈妈和一个                              的孩子。”教师预设的答案是:慈爱善良、喜爱孩子的妈妈和一个活泼可爱、热爱母亲的孩子。学生们的答案很多,对于妈妈,他们说是慈祥的、温柔的、勤劳的、疼爱孩子的,可就是没说到善良。教师着急了,就千方百计地引导他们说到善良,因此耽误了比较多的时间,其实“善良”这个词学生没说到不要紧,可就是课件中早已预设,不提不行了。

2.重生成轻预设

当前,在教师队伍当中,“不要备课”的呼声很大,他们认为只要教师的基本功扎实,随机应变的能力强,备不备课都无所谓。教师只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就是一堂热闹的课,也是一堂成功的课。然而这样重生成轻预设,就会导致教学失去章法,脱离教学计划,造成零乱不可控的局面。

三、预设下的多样生成应对

预设是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基础,尤其是语文教学,既有学科知识的丰富性,又有思想内涵的多样性,更有理解体会的开放性,要想高效有序地完成语文课堂教学,加强教学预设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预设一般来说就是指教师的备课环节,包括撰写教案、选择教法以及现在常见的制作教学课件等。当然,教学预设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吃透,以及对教学流程的设计安排。相对而言,教学预设具有一定的可控性,而教学生成尽管有一定的可预见性,但同时更多的是多变性与多样性。所以,在正确认识预设与生成的同等重要性的基础上,教学的重难点就在于预设条件下对多样生成的巧妙应对。

1.文本理解的生成

语文课本中收录的众多文本有很多是特定环境中的产物,它们都有着各自时代的特定含义,这就需要学生对那个特定时代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可有些时代背景是学生所不能理解的,所以他们对这些文本主旨的理解就会有所偏差,教师硬要把这些观念塞给他们,学生就会产生异议,会议论纷纷,甚至会把好好的一个课堂开成一个辩论会,变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巧妙应对文本理解的生成就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风筝》时,笔者问:“文中的小兄弟在风筝被哥哥粗暴地毁坏的时候,他为什么呆呆地站在那儿?”问这个问题的初衷是让学生了解在封建社会的压制下“小兄弟”是麻木不仁的,是不懂得反抗的,以此来让学生理解封建制度的黑暗。当有学生这样答道时,笔者正要表扬,下面却有几位同学小声地说:“我觉得这个弟弟是懂事的,是体谅他哥哥的,他也知道他的哥哥是为自己好,所以他就不反抗。”笔者当时心里一惊,随即表扬那几位学生道:“你们真是懂事的孩子,懂得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虽然别人对你不怎么样,真棒!”说实话,作为一名教师,要求所有的学生对一个问题都是同一个答案,那是不可能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理解、想法,教师不应该遏制他们的想法,而应该充分挖掘他们想法中的亮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其实有时候,教师与学生用不同的生活经历去理解文本意思,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都可以从彼此的理解中的到启发,丰富对文本的理解。

2.学生需求的“生成”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鼓励学生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质疑问难,师生共同筛选出比较重要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研读的重点。如果质疑和教学是“两股道上开的车”,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便失之交臂。教师要急学生所急,应学生所需,教学中做适时的调整。

3.教学流程的“生成”

一位教师一节课的教学就像一列火车,从早已铺设好的火车轨道上平衡前进,这个火车轨道就是早已预设好的教学流程。在课堂教学中如遇到一些“节外生枝”,教师就应该引导“火车”驶向岔道口进行分流,改变线路,说不定会更快到达目的地。例如教学中常见的关于教学重难点的安排,大部分教师倾向于先引导学生将教学重点吃透,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教学难点进行攻坚。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反应来调整,先引导学生学习他们更感兴趣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突发事件”的“生成”

现如今,教师面对的学生大多是个性鲜明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见解,而且敢于说出来,所以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与教师甚至与教材不是很和谐的“杂音”。这时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于这些“节外生枝”,既不能熟视无睹,能引导的尽量引导,但也不能抓住不放,无原则地随意发挥,把一节课的内容抛到九霄云外。如果实在争执得太厉害,就要放到课外去讨论解决,免得耽误教学进度。例如:在教学《羚羊木雕》的时候,当教师问道:“你认为爸爸妈妈要女儿把羚羊木雕从万芳那里要回来这种做法对不对?”大部分同学都说不对,并且理由非常充分。但这时有位男同学就站起来说:“我认为爸爸妈妈这时候这样做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因为这个羚羊木雕实在太贵了。”虽然他这样说是与文章主旨相违背的,但教师应当做的是表扬他的思维敏捷和敢于发表不同看法的意见。而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应该先把学生的思考引导回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对于文中万芳父母的行为是否合理这个问题的争论,则可以单独上一堂辩论课或者班会课,还可以让学生讨论“如果实在要把羚羊木雕要回来,你会采取什么办法”这个问题,借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和思辨能力,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和价值观的树立。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将会出现更多的不确定的生成因素,要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教师只有充分地预设,在教学实践中正确看待多样生成并巧妙应对,才能从容完成教学任务,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7

一、动态生成的标准

我们所追求的生成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 首先要对自己的课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优质课生成的标准应是“民主、激情、创新”与“课堂教学是‘度’的艺术”;其次, 教师对教学要充满激情, 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激情的产物”;再次, 创新是一个不朽的名词, 任何事物没有了创新, 就没有了生命。一堂没有任何新意的课, 怎么打动学生,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创新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是保持课堂教学活力的源泉。

二、充分的预设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预设, 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课堂教学的预设, 是设计一个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合理的教学设计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符合课程标准、针对性强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时间安排。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除了要设计好教师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之外, 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掌握这个知识, 如何落实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

三、正确对待课堂生成资源

顺应课堂生成进行教学, 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 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进展, 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在师生和生生合作、对话、碰撞中, 出现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 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 使课堂呈现出动态的、生机勃勃的特点。

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是正面的, 顺应教学发展的。当生成偏离预设时, 教师必须毫无疑问的、有效而巧妙的把生成引到不偏离整体教学目标的路线上来。

真正精彩的生成, 应当是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

四、坚持教学反思

坚持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 专业化水平和教师的元认知技能。教师在上完课后, 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总结, 多问几个为什么必将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反思中, 可以总结自己在本堂课中有哪些方面做的好, 好在哪?为什么做的好?还有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为什么没有做好?今后该怎么样改进自己的教学?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8

一、分析目标, 选择教材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学时的框架, 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根据对课标领域的分析,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兴趣, 发展上肢力量、协调性及灵敏性, 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我们选择了《投掷轻物》这一课来进行“预设”与“生成”的研讨。

二、目标预设, 促进生成

1. 教材分析

投掷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 (走、跑、跳、投、攀爬) 之一。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和要求, 低年级投掷是一些自然、简单地抛、掷、滚、投练习活动, 包括抛掷轻物 (纸飞机、飞镖、沙包、羽毛球、小皮球等) 、地滚球掷准、持轻物投准掷远, 以及双手前抛实心球等内容。这些内容, 从动作方式到所用器材, 都接近儿童生活, 游戏性、趣味性很浓。通过教学,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投掷方法和挥动、抛掷、转体等基本活动技能及生活实用技能;培养学生投掷的正确姿势, 发展上肢力量以及身体协调、灵敏素质;培养学生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块练习场地、器材的合作精神, 体验集体活动与个人活动的区别, 以及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良好作风和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2. 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通过各种游戏最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投掷方法, 让其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 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 让学生和伙伴一起创编游戏, 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增强其自信心,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 学生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学生, 他们具有好模仿、爱听表扬、好玩好动、爱表现等共同特点。因此,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灵活安排多种多样的比赛作为学习、巩固和提高原地投掷轻物动作技能的练习方法, 教师尽可能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使他们兴趣高涨地参加活动。

4. 安全预设

保证体育课堂的安全, 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本校场地设施特点, 对投掷课上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作一些简要的预设与分析是有必要的。首先要预设场地。因为我校的场地面积比较小, 主要以篮球场地为主, 所以在投掷课上要预先准备协调好场地设施, 避免因场地协调不到位引起的学生混乱, 发生踩踏导致的安全隐患!教师在布置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生理及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要符合学生的正常身体承受能力避免因强度过大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

5. 教学手段及方法

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封闭与开放、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而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终极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掌握教材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找到“预设”与“生成”的最佳融合点———兴趣。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与上课教师息息相关, 所以,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须不断改进体育课教学方法。新颖的事物能引起学生好奇, 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欲望。在以往体育课教学前, 体育教师都认真地进行教学的预设, 可效果往往各不相同。有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情感体验上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有的却不尽人意。其关键是没有找到学生们的兴趣所在。在本课教学设计中, 我们可以一改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引导学生以各种小组合作的方式, 展示自己最喜欢的投掷方式。还要充分创设个性表现的教学环节, 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是提高学生表现欲望的重要途径, 是教学达成的努力方向。同时考虑该年龄段应达成的水平目标, 预设了问题情境“你最喜欢哪种投掷方式?哪种投掷方式投得又高又远?”在教学中, 要求学生徒手练习投掷动作, 重点掌握好基本技术环节, 以避免学生拿到球后, 忘了正确动作。因此, 课堂里会出现:师生互动、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大胆展示的生动局面。

6. 鼓励性的评价

学生在练习时最需要教师的肯定与鼓励, 所以评价要实事求是, 莫让评价流于形式。善于运用鼓励性的语言, 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 哪怕是一个微笑, 点一下头, 或者是拍一下肩, 都会增强学生练习的信心和勇气, 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切不可冷言恶语, 讽刺挖苦。其次, 评价要具有指导性。比如“你投得真远, 挥臂很有力。如果能改进一下蹬地转体会更好!”这样会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动作完成得如何, 哪个动作环节做得好, 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更好地努力, 使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下重新树立练习的信心。

三、集思广益, 完善生成

通过阶段性的研讨得出, 《投掷轻物》这一堂课:

1. 无论从内容的选择、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实施, 都符合学生的实际, 乐于让学生接受。

2. 从课程的内容预设和实施过程看:

能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能自始自终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关注个体的差异, 确保每一个学生收益。

3. 精心准备, 预设有弹性。

在教学中, 教师对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合理的思路, 明确的安排, 自觉预估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等多边对话而出的“非预计性”生成。在备课时进行了弹性预设, 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

4. 激发兴趣, 尊重生成。

在本课投掷活动的教学中, 尝试运用情景教学———以投准游戏中的“蓝精灵打水果”和游戏“蓝精灵运水果”为教学内容。通过情景设置、指定目标、改变距离, 发展学生定向水平目标和垂直目标的投准与投远能力, 从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都乐于参与活动, 教学气氛、教学效果达到预定目标。在多次尝试后, 教师逐步体会到:如果经常在尝试预设中寻找、发现、有机运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样的教学一定会充满活力。

教学设计不只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在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等各种场合都存在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师的即兴表现就构成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学生的临时发挥也成为设计的新起点。这个时候由于师生没有与教学情境相分离, 就能体现出教学现场的方案设计。当然,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并不否定课前设计的重要作用, 相反, 教师要根据情形随机变化, 这也构成一种预设, 不同的是这里的预设是一种多种策略的准备, 并确保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实现。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9

那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呢?预设教学, 指的是授课教师在课前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学情等教学各部分进行预先的设计;那课堂生成是什么样呢?课堂生成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思考过程, 思考即为解决问题进行的积极的思维活动, 在课堂的生成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的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解决, 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使学生对问题进行理解、感悟、主动思考解决等。

通过对两者含义的追溯和理解, 可以很明了地知道, 预设和生成是相依共长的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 正确地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可以保证课堂教学不但有预设的成功, 也有动态生成的精彩。通过预设和生成本质的探求, 笔者简单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预设为动态的生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精心预设, 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认真解读课程的标准设定, 以此为标准, 作为教学的依据, 同时理解教材研究教材深度掌握教材, 根据本班的学情来设计教学流程, 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1. 选择合适的、学生熟悉的素材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根据实际的授课内容, 结合教材编排的意图, 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喜欢的内容或事物作为学习素材。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从而促进教学实际需要, 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教学中,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式时, 可以预设这样的问题:“老师想了解一下, 昨天的数学课, ‘三分钟快速练’时, 你在规定的时间做了多少道题?”另外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做过的题目编写这一类的数学题, 拿出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并相互说明自己编写题目过程中是怎么思考和计算的。由于这个题目是学生自己根据学到的知识亲自编写构建的, 在构建编写的过程中不仅对数量关系有一个透彻明确的分析和理解, 对解题思路和方法掌握的准确到位,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将教材的呈现方式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为了体现教学理念的创新, 教师在预设教学情境时, 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具体情况, 利用学生常见的事物, 可以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以最适合学生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 在教学“年、月、日”这课时, 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年、月、日的知识绝不是一张白纸。所以, 在教学设计中, 我改变了“凡是书本上有的和本节课要学习的都作为新知学习”的观念, 而是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已经了解的年、月、日的知识, 自己观察年历卡学习, 这样既找准了教学的切入点, 又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实际的积极性。

二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理想追求

动态生成, 是在预设的情境中通过师生相互配合生成的全新的教学资源, 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作为切入点, 及时调整, 合理改进预设的方案, 以学生的学习思路展开教学活动, 保证教学的更好效果。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解放了教材也解放了师生, 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各种潜能, 使课堂的教学更精彩, 更有效率。

1. 活跃学习氛围, 营造和谐积极的教学课堂

数学学习应该是结合实际问题的、积极主动、活泼生动、散发思维的动态过程。教师在努力达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 必须为学生创设平等、宽容、和谐的学习环境, 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这一过程, 引导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使其在愉悦的环境中无所顾忌地充分发表其各种观点和见解, 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师要合理的自我定位, 改变原来高高在上的灌输者, 而是以合作者的姿态主动积极地参与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 也就是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例如, 在学生讨论问题各持己见的时候, 教师可以以商量的口气、和蔼的态度, 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 既起到“引导者”的作用, 同时又积极营造了以人为本、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 这样学生因为能和老师一起讨论问题而高兴。也就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情感体验的程度。其次, 教师要真正地投入, 用真实的情感感染学生。也就是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 用饱满的热情、和蔼的态度让每一位学生都愿意亲近老师, 使学生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激励、信任, 从而对数学的学习更加热情, 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强大的动力, 为课堂生成创造更加合适的情境。

2. 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展现自我

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就实现了开放式的教学。以“年月日”一课的教学为例, 在如何突破“怎样判断每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的这个难点上, 我预设了这样几个环节, 层层设卡, 激发起学生一次次探索的欲望:首先通过查表格的方法让孩子说说1999~2011的年份中哪些是平年, 哪些是闰年, 学生都很顺利地说出, 接着让学生说说2013年和2014年分别是平年还是闰年, 学生也很快说出, 教师反问“表格上没有2013年和2014年的天数, 你是怎么知道的”?几个学生说出“每过三年一闰”的规律, 大部分学生恍然大悟。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10

笔者在四年级语文教学尝试过这样的实践:四年级看图作文, 主题是“保护地球, 人人有责”。这一课有三幅图:“物以稀为贵”“看鸟去——未来一镜头”“鱼儿也用保护伞”。教师在预设目标时是这样想的:1. 挑学生喜欢的那幅图来指导;2. 指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3. 用上合适的修辞手法来写得具体而生动。在指导写第三幅图“鱼儿也用保护伞”时, 几乎所有学生都觉得应该从我做起, 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学生的发言出乎意料, 令执教老师难堪:一个学生说, 老师, 你要求我们合理想象, 我觉得这图本身画得就不合理, 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绝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你怎么还要我们合理想象。另外一个学生说, 我确立的主题是“公园管理员你在干什么”。因为课前曾想过应对非预设目标生成的策略, 所以老师一改传统做法, 没有强迫学生“入轨”, 进入自己的思维轨道, 而是利用这些非预设目标生成, 从容引导学生“争论”, 结果课堂气氛活跃极了, 学生讨论的结果生成了对漫画常识的了解, 对作文的主题认识的入理升华。

于是我自觉思考, 作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相关关系以及如何应对非预设性目标的生成, 有了如下的体会:

一、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 不可能引发课堂上精彩的动态生成

布卢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 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的, 是作文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与统一, 预设就是准确把握教材, 全面了解学生, 有效开发资源, 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 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自生自灭的, 而没有生成的预设是苍白荒凉的。因此, 在新课程背景下,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但是并非预设越详越好, 因为动态的课堂中很多生成都是教师事先预设的结果。教师有必要对课堂作好充分预设。

二、生成新的预设,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习是生命的过程, 尊重生命, 尊重学生学习是教师必需的。我们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某个预设性的结论的获得不再是唯一的目标, 学习者自己的探索、思考与体验过程越来越成为学习的关注点。长期以来, 我们习惯于按现成的教材进行教学, 缺乏批判的精神。我们不仅要呼唤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 也要呼唤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平等。对学生思维劳动的成果, 对学生的价值认识, 应多一些理解、欣赏与尊重。尊重和保护学生价值观的多元, 就是在促进学生释放自己, 彰显个性, 迸发智慧。从语文学科学习的特点看, 作文是学生最直接的个性化创造实践活动。一篇作文的诞生, 其所包含的个性特征是多方面的, 可以说是智力、兴趣、思想、意志、性格、情绪、精神等八因素的综合反映的结果。采取有效的预设教学策略, 课前教师能从不同的角度去预设, 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 将是作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三、围绕“三维度”目标, 快速判断非预设性目标生成的价值

学生的学习生成 (非预设目标生成) 有时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快速判断非预设性目标生成的价值时要考虑到:1. 是否有利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2. 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3. 是否是一条思维海洋中的“黑鱼”。如果是的, 我们就应快速反应, 调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而不必担心预设的进程“失控”。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衡量小学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作文教学活动中, 习作过程本身就是学生主体思维、主体创作的过程, 是学生启动积累、独立思维、组合加工的过程。学生的各种非预设目标生成随时会闪现, 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学生生成, 包括非预设目标生成的有利资源, 要自始至终地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在尊重主体的志趣、思想、情感、性格等的基础上,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的精彩生成得以发挥和张扬, 并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为今后的独创性学习充分发挥其创造潜能, 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解决“生成”问题, 需要教师渊博的知识、睿智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应变的技巧和多门课程的融合能力。确实, 动态生成的课堂, 给我们带来了挑战,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 怎样捕捉“动态生成”的契机, 如何把握“动态生成”, 使“动态生成”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富有生命活力, 是我们每位教师所共同追求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语) 我们将在教学中继续研究探讨, 以寻求“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摘要: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 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预设, 这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加强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研究, 不仅仅是一套方法与技能, 更主要是体现了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先进的教育观念, 所以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项共识。

上一篇:阴道念珠菌感染下一篇:半月形文化传播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