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层级

2024-07-01

公允价值层级(精选六篇)

公允价值层级 篇1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经济后果。华尔街银行家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会计,声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夸大了次贷产品的损失,放大了次贷危机的广度和深度,要求终止或暂停公允价值的使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会计职业界就规定金融产品在财务报表上要按照“公允价值”反映。当时,“公允价值”概念的引入,正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引起的。从那次危机之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逐渐得到普遍接受,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SFAS157号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更是将这一计量模式推向了顶峰。由于华尔街金融界的问题引发了金融危机,又使“公允价值”会计受到空前的质疑。曾经作为预防金融风险的利器,在此轮金融危机中却被指责为“雪上加霜”甚至“落井下石”。在上一轮储蓄和货款危机中,会计处理被指责为没能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而在这一轮次贷危机中,会计处理却被指责为“过分”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根据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公允价值模式可以给用户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这种模式本身没有问题。但在实务中如何合理地运用公允价值模式值得理论与实务界思考。

二、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

(一)公允价值计量未实现且未涉及现金流量的巨额损失

反对者认为,在金融危机中用公允价值对次债产品进行计量,导致金融机构确认未实现且未涉及现金流量的巨额损失。这些天文数字的“账面损失”,扭曲了投资者的心理,造成其恐慌性地抛售持有次债产品金融机构的股票。这种非理性的投机行为,反过来又迫使金融机构不惜代价提取更多的拨备以降低次债产品的敞口,其结果是,本已脆弱不堪的次债产品市场濒临崩溃,金融机构不得不在账上进一步确认减值损失,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值→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公允价值会计的这种特性促使金融产品进入了恶性循环的通道,在次贷危机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指责显然是本末倒置。公允价值只是一种手段,能够真实地把次贷产品的市场表现反映出来。市场波动的影响被公允价值模式所捕获,反映了次贷产品的经济实质,这是其他计量属性所不能达到的。但它本身并不能导致次贷危机。会计信息应尽可能地透明,才满足相关与可靠。但“一旦透明,这个信息可能有点刺耳,但正是其目的之所在。通过市场不断调整,让大家正确对待这个问题。”而改变会计计量属性,如停止使用公允价值,也改变不了次贷产品的经济实质,只能是掩耳盗铃。

(二)公允价值计量及时地反映出金融工具滥用的经济后果

相反,公允价值模式可以及时地反映出金融工具滥用的经济后果。低利率伴随着流动性过剩,在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金融界制造了房地产泡沫,并通过不受监管、不透明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法放大金融资产泡沫,才最终酿成灾难深重的次贷危机。会计界借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时、透明、公开地揭露金融资产泡沫,促使金融界、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风险。若没有公允价值提供的这一重要信息,则会导致投资者和法规制定者对于市场信心和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决策失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产生的金融资产减值反映了金融资产在市场条件中价值随着时间的变动情况,这是市场波动与公司周期性报告的一个功能,而产品价值上的升降并不能代表公司当时计算资产价值的错误。况且,公允价值每期必须进行重新计量,这种计量能够反映充分在考虑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情况下现有资产和负债的现实市场价值,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这也正公允价值模式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关键所在。倘若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投资者可能永远被掩盖在金融界创设的虚幻泡沫中。

(三)会计准则的制定是政治后果和经济后果博弈的过程

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放大了金融危机的后果,就试图改变部分准则来掩盖自己的过失。于是通过相关组织向准则制定结构施加压力达到转移视线的目的。2008年金融稳定论坛(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发布了《提升市场和机构恢复能力》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呼吁IASB修订相关准则,更全面的报告企业的“表外义务”和“特殊目的主体”,加强企业对估值活动、方法及其不确定性的披露,为市场不活跃情况下的金融工具估值提供更多指南。在巨大的政治和企业压力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2008年率先发布《在不活跃市场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要求企业在为资产确定其公允价值时,如果该类资产缺乏活跃的公开市场交易,则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其公允价值。国会授予证券交易委员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权利,允许其在极端情况下,将金融产品的分类从公允价值计价、影响损益表的方式,转变到持有至到期、用摊余成本计价,并做减值测试。在将金融危机归咎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舆论压力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不得不采取行动,此后不久,FASB发布公告为价格持续下跌的不活跃市场情况下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更多指南。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也对相关准则作出了调整的规定;2008年,IASB公布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作出调整的规定,允许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对部分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拟将金融资产的四分类改为两分类,一类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一类是以摊余成本或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并均明确了严格的限制条件。紧随其后,直接采用国际准则的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和我国香港也相应公布了上述规定。随后欧盟、英国、日本等国纷纷修改会计准则,放松会计规定,允许企业采用公允价值之外的计量方法,避免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2009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决定,放宽按公允价值计价(以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给予金融机构在资产计价方面更大的灵活性。允许金融机构在证明市场不流动价格不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用其它的合理的价格估算方法来估算自己的资产价格(FAS157-E)。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允许对“持有到期”的资产按照金融机构管理层的模型或者其他方式进行估算。同时,放松了对非暂时性损失减计的要求,金融机构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将资产归入“持有到期类”,而且除了确实损失需计入损益表外,其他损益可以多年摊销入“其他综合收入”进行减计。

三、公允价值层级转换研究

(一)公允价值层级

虽然公允价值模式可以提供及时相关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投资者作出相关决策。但由于在层级划分和估价技术方面缺乏具体指南,导致公允价值模式在运用确实存在问题。特别是公允价值计价尺度的放宽给与企业更大的操纵空间。其中,估价技术所用参数的三个层级之间的转换就是问题之一。这个问题若不及时予以规范会在实践中造成混乱,导致公允价值模式提供的信息不相关、不可靠。只有及时加以改进才能使公允价值更好的发挥其优势。原美国财务会计准则(SFAS)157号将估价技术所用参数信息划分为三个层级:一级参数是计量日主体准入的活跃市场中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未调整);二级参数是一级参数之外、可直接或间接获得的其他可观察市场参数,包括活跃市场上相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非活跃市场中相同或相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报价之外的可观察市场参数及其他得到市场证实的信息。三级参数是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参数。公允价值层级是评价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是否可靠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披露范围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计量公允价值所使用的信息越是靠前,所得出的公允价值计量也就更可靠。公允价值层及越低,要求披露的信息越多。

(二)层级之间的转换问题

虽然有关准则进行了层级的划分,但对于层级之间的转换,尤其是相关金融工具从第一或第二层次掉落至第三层次,FAS157却未能为这类情形下如何确定公允价值及时提供技术指引,导致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美国国际集团(AIG)持有的信用违约互换(CDS)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据AIG自己的估值模型,这类金融衍生产品的损失约9亿美元,在其审计师普华(Pw C)指出AIG对信用违约互换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后,AIG不得不在2007年度确认了110亿美元的损失。公允价值与经济事实之间的契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性判断这一因素,且理性的判断往往借助于模型的运用,而模型并未将现实的影响因素一一详细归纳。现实中任一因素的微妙变化,都会放大模型估计结果可靠性的风险.对于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而言,由于要求管理层对市场情况做出大量的假设、估计和判断,按模型估算出的结果,其可靠性确实令人生疑。这也是会计界面对金融界指责时有时显得底气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改进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准则是以后一段时期会计界的首要任务。SFAS157将“计量日主体准入的活跃市场中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作为最高级的估价参数,将“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参数”作为最低级的估价参数,将“一级参数以外、可直接或间接获得的其他可观察参数”作为中间级的估价参数。在这三级次系统中,FASB将完全依靠市场参数和完全依据主体参数的估价确定为最高和最低级,将不同程度地依据市场参数或依据不同市场参数的估价确定为中间级。在这里,FASB确定估价参数最高和最低的标准是一种“绝对”指标,即完全市场化和完全主体化,该标准能够区分性质完全不同的参数,但对于区分市场化程度不同的估计参数是无效的。

(三)规范层级之间的转换—层级细分

准则中二级参数是一级参数以外的、可直接或间接获得的资产或负债的参数。如果资产或负债在约定(合同)期间,二级参数必须大体上在资产会负债的整个合同期间内是可观察的。二级参数包括:活跃市场上相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非活跃市场上相同或相似资产的报价,即交易活动较少的市场、价格不是当前的、报价因时间或市场不同而差异显著(如一些经纪人市场)、公开发布信息较少的市场(如当事人对当事人的市场)等;报价之外的可观察市场参数如在通常的报价期间客观查到的利率和收益曲线、预缴速度、损失的严重性、信用风险和违约率等;参数主要是从可观察数据中获取的;参数与可观察市场数据相关联或通过其他途径得到了可观察数据的证实(被市场证实的参数)。本文认为,可以考虑根据市场化程度和参数的可观察性来进一步细分二级参数,在所有可观察到的市场参数中,报价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形式,因此在细分二级参数时首先考虑其他形式的报价信息,将活跃市场上相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非活跃市场上相同或相似资产的报价列为较高级次,接下来是报价之外的直接可观察市场参数,最后是资产或负债不可观察市场参数,即被市场证实参数。按照这种顺序排列的层级,其市场化程度逐次下降,参数的可观察性逐渐减弱,因此在公允价值估价时需要调整的程度依次增强。如当资产或负债的活跃市场逐渐萎缩,不能得到相同资产的直接报价时,我们要看活跃市场上是否有相似资产的报价,如果存在便以此报价为基础估计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如果活跃市场没有相似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那么应该考虑非活跃市场的报价,如经纪人市场报价或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报价,但这些报价因为时间或市场的不同而需要调整的程度远远大于活跃市场相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如果某一调整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产生重大影响,则该计量可能下降到第三层级。如市场参数完全不可观察得到,只有完全依靠主体自身的参数进行估计。这种细分为层级之间的转换提供了一定的指南,主要在于确定估值参数所属的细化层级。企业在进行估值时候应当明确所以依据的层级信息,为估值的可靠性提供保障。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时,应当充分考虑企业估值的依据是否恰当,必要时可以考虑利用资产评估专家的意见,更合理地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四、次贷危机对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启示

(一)公允价值仍存缺陷

中国不属于直接采用国际准则而是与之趋同的国家,虽然在17项新准则涉及了公允价值的运用,但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中坚持了适度谨慎原则。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类似美国次贷产品带来的冲击。鉴于这种环境,对于FASB和IASB等的应急反应,中国决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规定均不作调整。笔者认为,就公允价值的层级技术问题而言,在17项新准则中,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判断标准运用不一,也缺乏公允价值计量的统一框架。在新准则体系中,总的指导原则是:凡是要求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都要求其公允价值“可靠计量”。但是对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标准,不同准则中的规定本身就存在差异。如在金融工具相关准则中,要求在活跃市场中以市场报价为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在缺乏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则采用估价技术确定公允价值,用于估价的输入变量可以采用市场输入也可以采用主体特定输入。在投资性房地产和农业准则中要求有确凿证据表明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公允价值可靠性的标准是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以及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在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中,规定对合并中取得的被购方除无形资产以外的其它各项资产,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单独予以确认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即可以可靠计量公允价值包含了市场直接取得或通过运用估价技术取得,但是对具体的估价技术中所应用的输入变量,则没有给予具体指导。并且,新准则体系没有提供公允价值计量的统一框架,包括公允价值计量的假定,涉及多个市场时的公允价值计量的难题很难从准则中得到解答。在整个新准则体系中,只有“资产减值”、“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及“企业年金基金”中提供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指南,即便在这三项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指南还不一致。如“资产减值”中将销售协议价格作为确定公允价值的首选,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则将活跃市场报价作为首选。缺乏全面、统一的指南可能会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实务操作性和计量的可比性。

(二)公允价值仍需完善

由于公允价值缺乏参考标准,当市场交易不活跃、缺乏市场价格时,需要利用其他信息和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在操作上比较困难。特别在公允价值运用较多的银行业,银行信息系统以及数据欠缺难以支持新准则中对某些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在运用估价模型估计公允价值时,有时需要在商业银行多年的历史数据基础上运用回归等方法提供估价模型的估价输入,数据的匾乏使商业银行很难取得可靠的用于估计公允价值的输入。金融工具是公允价值应用的重点领域,同时也是公允价值计量研究较为完善的领域,我国在准则制定时采取了了“拿来主义”原则,却没有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这让实务工作者在准则理解上就有困难,根本无法正确操作。要进一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实务操作性,完善相关准则和制定具体的指南迫在眉睫。关于公允价值层级问题,需要研究的问题更多。仔细分析《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不难发现:该指南也隐含了公允价值层级理念,但这种层级思路与SFAS107、IAS39存在一样的问题:标准不统一,因而需要进一步的改进。而且,限于现有这一层级的隐含性,该指南未能对不同层级的公允价值计量区别对待并要求根据各层级的可靠程度进行不同范围的披露,因而层级理念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通过层级划分将可靠性程度不同的公允价值计量区分开来,在披露上区别对待,对增强公允价值计量整体的可靠性有重要作用。为了防止类似次贷产品的情况发生,我国可以考虑制定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将现有各个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进行统一整合,同时仿效SFAS157的方法合理划分公允价值层级并予以明确表达,防止实务界对公允价值模式的曲解和滥用。

摘要:公允价值在实际运用中确实存在市场无序、缺乏层级转换计量指引等问题,FASB的紧急行动证明这一点。我国虽然声明中国不会“跟风”修订有关公允价值准则,但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尤其是金融工具中的大量运用,会涉及层级转换等问题。本文尝试从理论分析公允价值层级无序的经济后果,探索拓展公允价值层级方式和细化估值参数信息的技术,以提高公允价值模式可操作性。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篇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或披露的情形,本准则第四条和第五条所列情形除外。

第四条下列各项的计量和披露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与公允价值类似的其他计量属性的计量和披露,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范的可变现净值、《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二)股份支付业务相关的计量和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三)租赁业务相关的计量和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21号——租赁》。

第五条下列各项的披露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以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可收回金额的资产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职工离职后福利计划资产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第二章相关资产或负债

第六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考虑该资产或负债的特征。

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该资产或负债进行定价时考虑的特征,包括资产状况及所在位置、对资产出售或者使用的限制等。

第七条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可以是单项资产或负债(如一项金融工具、一项非金融资产等),也可以是资产组合、负债组合或者资产和负债的组合(如《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的资产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范的业务等)。企业是以单项还是以组合的方式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取决于该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

计量单元,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单独或者组合方式进行计

量的最小单位。相关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应当由要求或者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规定,但本准则第十章规范的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除外。

第三章有序交易和市场

第八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有序交易。

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相关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清算等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

第九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有序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当假定该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进行。

主要市场,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交易量最大和交易活跃程度最高的市场。

最有利市场,是指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后,能够以最高金额出售相关资产或者以最低金额转移相关负债的市场。

交易费用,是指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资产出售或者负债转移的费用。交易费用是直接由交易引起的、交易所必需的、而且不出售资产或者不转移负债就不会发生的费用。

运输费用,是指将资产从当前位置运抵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发生的费用。

第十条企业在识别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时,应当考虑所有可合理取得的信息,但没有必要考察所有市场。

通常情况下,企业正常进行资产出售或者负债转移的市场可以视为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第十一条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应当是企业在计量日能够进入的交易市场,但不要求企业于计量日在该市场上实际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

由于不同企业可以进入的市场不同,对于不同企业,相同资产或负债可能具有不同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以主要市场的价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存在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当以最有利市场的价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企业不应当因交易费用对该价格进行调整。交易费用不属于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只与特定交易有关。交易费用不包括运输费用。

相关资产所在的位置是该资产的特征,发生的运输费用能够使该资产从当前位置转移到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企业应当根据使该资产从当前位置转移到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运输费用调整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价格。

第十三条当计量日不存在能够提供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 的相关价格信息的可观察市场时,企业应当从持有资产或者承担负债的市场参与者角度,假定计量日发生了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并以该假定交易的价格为基础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第四章市场参与者

第十四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采用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或负债定价时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使用的假设。

市场参与者,是指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买方和卖方:

(一)市场参与者应当相互独立,不存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所述的关联方关系;

(二)市场参与者应当熟悉情况,能够根据可取得的信息对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及交易具备合理认知;

(三)市场参与者应当有能力并自愿进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

第十五条企业在确定市场参与者时,应当考虑所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该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以及在该市场上与企业进行交易的市场参与者等因素,从总体上识别市场参与者。

第五章公允价值初始计量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根据交易性质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等,判断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是否与其交易价格相等。

在企业取得资产或者承担负债的交易中,交易价格是取得该项资产所支付或者承担该项负债所收到的价格(即进入价格)。公允价值是出售该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该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相关资产或负债在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通常与其交易价格相等,但在下列情况中两者可能不相等:

(一)交易发生在关联方之间。但企业有证据表明该关联方交易是在市场条件下进行的除外。

(二)交易是被迫的。

(三)交易价格所代表的计量单元与按照本准则第七条确定的计量单元不同。

(四)交易市场不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第十七条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以公允价值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初始计量,且其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不相等的,企业应当将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但其他相关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章估值技术

第十八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采用

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企业使用估值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估计在计量日当前市场条件下,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或者转移一项负债的价格。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使用的估值技术主要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企业应当使用与其中一种或多种估值技术相一致的方法计量公允价值。企业使用多种估值技术计量公允价值的,应当考虑各估值结果的合理性,选取在当前情况下最能代表公允价值的金额作为公允价值。

市场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的资产、负债或资产和负债组合的价格以及其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进行估值的技术。

收益法,是将未来金额转换成单一现值的估值技术。

成本法,是反映当前要求重置相关资产服务能力所需金额(通常指现行重置成本)的估值技术。

第十九条企业在估值技术的应用中,应当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只有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输入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给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包括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

可观察输入值,是指能够从市场数据中取得的输入值。该输入值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在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

不可观察输入值,是指不能从市场数据中取得的输入值。该

输入值应当根据可获得的市场参与者在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假设的最佳信息确定。

第二十条企业以交易价格作为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且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中使用了涉及不可观察输入值的估值技术的,应当在估值过程中校正该估值技术,以使估值技术确定的初始确认结果与交易价格相等。

企业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中使用估值技术的,尤其是涉及不可观察输入值的,应当确保该估值技术反映了计量日可观察的市场数据,如类似资产或负债的价格等。

第二十一条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的估值技术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变更估值技术或其应用能使计量结果在当前情况下同样或者更能代表公允价值的情况除外,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况:

(一)出现新的市场。

(二)可以取得新的信息。

(三)无法再取得以前使用的信息。

(四)改进了估值技术。

(五)市场状况发生变化。

企业变更估值技术或其应用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并根据本准则的披露要求对估值技术及其应用的变更进行披露,而不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对相关会计估计变更进行

披露。

第二十二条企业采用估值技术计量公允价值时,应当选择与市场参与者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中所考虑的资产或负债特征相一致的输入值,包括流动性折溢价、控制权溢价或少数股东权益折价等,但不包括与本准则第七条规定的计量单元不一致的折溢价。

企业不应当考虑因其大量持有相关资产或负债所产生的折价或溢价。该折价或溢价反映了市场正常日交易量低于企业在当前市场出售或转让其持有的相关资产或负债数量时,市场参与者对该资产或负债报价的调整。

第二十三条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存在出价和要价的,企业应当以在出价和要价之间最能代表当前情况下公允价值的价格确定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企业可以使用出价计量资产头寸、使用要价计量负债头寸。

本准则不限制企业使用市场参与者在实务中使用的在出价和要价之间的中间价或其他定价惯例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

第七章公允价值层次

第二十四条企业应当将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并首先使用第一层次输入值,其次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最后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

第一层次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活跃市场,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的

交易量和交易频率足以持续提供定价信息的市场。

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

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由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输入值所属的最低层次决定。企业应当在考虑相关资产或负债特征的基础上判断所使用的输入值是否重要。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取决于估值技术的输入值,而不是估值技术本身。

第二十五条第一层次输入值为公允价值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在所有情况下,企业只要能够获得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就应当将该报价不加调整地应用于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但下列情况除外:

(一)企业持有大量类似但不相同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这些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报价,但难以获得每项资产或负债在计量日单独的定价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采用不单纯依赖报价的其他估值模型。

(二)活跃市场报价未能代表计量日的公允价值,如因发生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重大事件等导致活跃市场的报价未能代表计量日的公允价值。

(三)本准则第三十四条

(二)所述情况。

企业因上述情况对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进

行调整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应当划分为较低层次。

第二十六条企业在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应当根据该资产或负债的特征,对第二层次输入值进行调整。这些特征包括资产状况或所在位置、输入值与类似资产或负债的相关程度(包括本准则第三十四条

(二)规定的因素)、可观察输入值所在市场的交易量和活跃程度等。

对于具有合同期限等具体期限的相关资产或负债,第二层次输入值应当在几乎整个期限内是可观察的。

第二层次输入值包括:

(一)活跃市场中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

(二)非活跃市场中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

(三)除报价以外的其他可观察输入值,包括在正常报价间隔期间可观察的利率和收益率曲线、隐含波动率和信用利差等;

(四)市场验证的输入值等。市场验证的输入值,是指通过相关性分析或其他手段获得的主要来源于可观察市场数据或者经过可观察市场数据验证的输入值。

企业使用重要的不可观察输入值对第二层次输入值进行调整,且该调整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是重要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应当划分为第三层次。

第二十七条企业只有在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市场活动或者市场活动很少导致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即不可观察输入值。

不可观察输入值应当反映市场参与者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包括有关风险的假设,如特定估值技术的固有风险和估值技术输入值的固有风险等。

第二十八条企业在确定不可观察输入值时,应当使用在当前情况下可合理取得的最佳信息,包括所有可合理取得的市场参与者假设。

企业可以使用内部数据作为不可观察输入值,但如果有证据表明其他市场参与者将使用不同于企业内部数据的其他数据,或者这些企业内部数据是企业特定数据、其他市场参与者不具备企业相关特征时,企业应当对其内部数据做出相应调整。

第八章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第二十九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将该资产用于最佳用途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或者将该资产出售给能够用于最佳用途的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

最佳用途,是指市场参与者实现一项非金融资产或其所属的资产和负债组合的价值最大化时该非金融资产的用途。

第三十条企业确定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应当考虑法律上是否允许、实物上是否可能以及财务上是否可行等因素。

(一)企业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法律上是否允许,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定价时考虑的资产使用在法律上的限制。

(二)企业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实物上是否可能,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定价时考虑的资产实物特征。

(三)企业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财务上是否可行,应当考虑在法律上允许且实物上可能的情况下,使用该资产能否产生足够的收益或现金流量,从而在补偿使资产用于该用途所发生的成本后,仍然能够满足市场参与者所要求的投资回报。

第三十一条企业应当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确定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

通常情况下,企业对非金融资产的现行用途可以视为最佳用途,除非市场因素或者其他因素表明市场参与者按照其他用途使用该资产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第三十二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应当基于最佳用途确定下列估值前提:

(一)市场参与者单独使用一项非金融资产产生最大价值的,该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是将其出售给同样单独使用该资产的市场参与者的当前交易价格。

(二)市场参与者将一项非金融资产与其他资产(或者其他资产或负债的组合)组合使用产生最大价值的,该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是将其出售给以同样组合方式使用该资产的市场参与者的当前交易价格,并且该市场参与者可以取得组合中的其他资产和负债。其中,负债包括企业为筹集营运资金产生的负债,但不包括企业为组合之外的资产筹集资金所产生的负债。最佳用

途的假定应当一致地应用于组合中所有与最佳用途相关的资产。

企业应当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判断该资产的最佳用途是单独使用、与其他资产组合使用、还是与其他资产和负债组合使用,但在计量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应当假定按照本准则第七条确定的计量单元出售该资产。

第九章负债和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第三十三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应当假定在计量日将该负债转移给其他市场参与者,而且该负债在转移后继续存在,并由作为受让方的市场参与者履行义务。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自身权益工具,应当假定在计量日将该自身权益工具转移给其他市场参与者,而且该自身权益工具在转移后继续存在,并由作为受让方的市场参与者取得与该工具相关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存在相同或类似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可观察市场报价的,应当以该报价为基础确定该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二)不存在相同或类似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可观察市场报价,但其他方将其作为资产持有的,企业应当在计量日从持有该资产的市场参与者角度,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该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当该资产的某些特征不适用于所计量的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时,企业应当根据该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以调整后的价值确定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这些特征包括资产出售受到限制、资产与所计量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类似但不相同、资产的计量单元与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计量单元不完全相同等。

(三)不存在相同或类似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可观察市场报价,并且其他方未将其作为资产持有的,企业应当从承担负债或者发行权益工具的市场参与者角度,采用估值技术确定该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第三十五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应当考虑不履约风险,并假定不履约风险在负债转移前后保持不变。

不履约风险,是指企业不履行义务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自身信用风险。

第三十六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并且该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存在限制转移因素的,如果公允价值计量的输入值中已经考虑了该因素,企业不应当再单独设置相关输入值,也不应当对其他输入值进行相关调整。

第三十七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活期存款等具有可随时要求偿还特征的金融负债的,该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应当低于债权人随时要求偿还时的应付金额,即从债权人可要求偿还的第一天起折现的现值。

第十章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第三十八条企业以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净敞口为基础管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可以以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当前市场条件下有序交易中出售净多头(即资产)或者转移净空头(即负债)的价格为基础,计量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

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是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也包括不符合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定义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会计处理的其他合同。

与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的财务报表列报,应当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第三十九条企业按照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企业以特定市场风险或特定对手信用风险的净敞口为基础,管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组合;

(二)企业以特定市场风险或特定对手信用风险的净敞口为基础,向企业关键管理人员报告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信息;

(三)企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组合中的金

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第四十条企业按照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的,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面临的特定市场风险及其期限实质上应当相同。

企业按照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的,如果市场参与者将会考虑假定出现违约情况下能够减小信用风险敞口的所有现行安排,企业应当考虑特定对手的信用风险净敞口的影响或特定对手对企业的信用风险净敞口的影响,并预计市场参与者依法强制执行这些安排的可能性。

第四十一条企业采用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确定相关会计政策,并且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第十一章公允价值披露

第四十二条企业应当根据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性质、特征、风险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对该资产或负债进行恰当分组,并按照组别披露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信息。

为确定资产和负债的组别,企业通常应当对资产负债表列报项目做进一步分解。企业应当披露各组别与报表列报项目之间的调节信息。

其他相关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相关资产或负债组别且其分组原则符合本条规定的,企业可以直接使用该组别提供相关信息。

第四十三条企业应当区分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和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

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指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持续以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

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指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特定情况下的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

第四十四条在相关资产或负债初始确认后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至少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组资产和负债的下列信息:

(一)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和金额。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

(三)在各层次之间转换的金额和原因,以及确定各层次之间转换时点的政策。每一层次的转入与转出应当分别披露。

(四)对于第二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和输入值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

(五)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输入值和估值流程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企业应当披露公允价值计量中使用的重要的、可合理取得的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量化信息。

(六)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之间的调节信息,包括计入当期损益的已实现利得或损失总额,以及确认这些利得或损失时的损益项目;计入当期损益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总额,以及确认这些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时的损益项目(如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计入当期其他综合收益的利得或损失总额,以及确认这些利得或损失时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分别披露相关资产或负债购买、出售、发行及结算情况。

(七)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当改变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金额可能导致公允价值显著变化时,企业应当披露有关敏感性分析的描述性信息。

这些输入值和使用的其他不可观察输入值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的,企业应当描述这种相关关系及其影响,其中不可观察输入值至少包括本条

(五)要求披露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如果为反映合理、可能的其他假设而变更一个或多个不可观察输入值将导致公允价值的重大改变,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变更的影响金额及其计算方法。

(八)当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与其当前用途不同时,企业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及其原因。

第四十五条在相关资产或负债初始确认后的资产负债表中,企业至少应当在附注中披露非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组资产和负债的下列信息

(一)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特定情况下非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和金额,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因。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

(三)对于第二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和输入值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

(四)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输入值和估值流程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企业应当披露公允价值计量中使用的重要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量化信息。

(五)当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与其当前用途不同时,企业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及其原因。

第四十六条企业调整公允价值计量层次转换时点的相关会计政策应当在前后各会计期间保持一致,并按照本准则第四十四条

(三)的规定进行披露。企业调整公允价值计量层次转换时点的相关会计政策应当一致地应用于转出的公允价值计量层次和转入的公允价值计量层次。

第四十七条企业采用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的会计政策的,应当披露该事实。

第四十八条对于在资产负债表中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以公允价值披露的各组资产和负债,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第四十四条

(二)、(四)、(五)和

(八)披露信息,但不需要按照本准则第四十四条

(五)披露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估值流程和使用的重要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量化信息。

第四十九条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在发行时附有不可分割的第三方信用增级的负债,发行人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并说明该信用增级是否已反映在该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中。

第五十条企业应当以表格形式披露本准则要求的量化信息,除非其他形式更适当。

第十二章衔接规定

第五十一条本准则施行日之前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本准则要求不一致的,企业不作追溯调整。

第五十二条比较财务报表中披露的本准则施行日之前的信息与本准则要求不一致的,企业不需要按照本准则的规定进行调整。

公允价值层级 篇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财务报告的国际趋同已成为各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也逐步构建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比较关键的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其显著特征是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完善的公允价值分层计量信息,将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关资产或负债依据其可靠性将得到的输入值进行层次划分。国际惯例是将资产或负债分别划分为三个层级,并要求对各个层级进行信息披露,目的是提高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杨敏,2013)。然而,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对于公允价值层级信息的披露处于原始的自觉阶段,其披露意愿以及披露程度都由上市公司自身决定,而且尚无统一的披露形式。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相对更多地披露了公允价值分层信息,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在计量过程中存在着计量误差、不同企业估值模型运用的差异性以及相关会计假设的主观性特性,这些都会影响外界投资者对公允价值不同层级信息的认知程度。事实上,外部投资者认为第三层级公允价值的输入值会比第一、二层级公允价值的输入值有着更高的不确定性程度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同时隐含着更高的系统风险(Riedl和Serafeim,2011)。

对于公允价值分层计量信息,目前金融机构披露得相对较多,但由于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会诱使管理层滥用估值技术并随意划分资产与负债,可能增加人为因素导致的财务报表波动,提高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特别是在我国占据重要地位的银行体系一旦出现倒闭,就会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有可能诱发整个金融系统爆发系统性风险,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引发溢出效应和传染效应。而商业银行本质上是经营风险较大的企业,其本身在经营中通常采用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特别是在公允价值分层信息披露中,高质量的外部审计能更有效地监管和激励管理层,并发现会计操纵(Balsam等,2003),从而能更有效地激励管理层披露更多的、真实的公允价值信息,从而提高公允价值各层级估值的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强经营稳健性并降低风险(钱先航等,2015)。

当前的金融体系经过发展,其内部组成十分复杂,形成了由资产负债表相互关联的复杂网络,金融风险在各主体之间互相影响,特别是银行处于金融支付的核心,其一旦出现风险,带来的溢出效应将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巨大破坏。因而,研究公允价值层级计量、银行外部审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影响对于风险管理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际学术界对于系统性风险及其溢出效应的研究文献很多,早期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大多源于研究银行挤兑问题,主要原因是银行经营的脆弱性(Minsky,1982)。随着一系列的银行危机以及金融危机,风险的高传染性使得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受到广泛关注,对于银行系统性风险及其溢出效应的研究,经历了从侧重研究单个银行倒闭引起其他银行倒闭的传染性风险到研究对整个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传染性的过程(Gropp和Moerman,2004;Brownlees和Engle,2011)。国外学者对于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进行测度和相关的实证研究上,许多文献采用了Logit和Probit等二值因变量方法以及跨市场相关性检验等模型来研究相关影响因素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及其溢出效应的作用。Adrian和Brunnermeier(2011)首次提出了Co Va R(条件在险价值)模型并用其估计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另外,也有一部分文献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如Blanchard(2010)研究发现,资本市场衍生工具供求波动会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而基于微观审慎框架简单地采用衍生工具冲销风险的方法会导致过度积累系统性风险。Korinek(2010)发现,资产价格波动会显著放大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国内学者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主要借鉴国外不同的模型与方法,并针对我国银行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成果颇多。高国华和潘英丽(2011)研究认为,商业银行自身的△Co Va R溢出效应、自身Va R水平及不良率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影响最为显著。马君潞等(2007)实证研究了单个银行破产对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李志辉和樊莉(2011)运用Co Va R模型研究发现,主要以Va R为核心的监管政策对于防范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仍有较大局限性。李玉贤(2012)研究表明,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与其资产规模和利润水平有重要关系,资产规模大和利润水平高的银行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有显著抑制作用,但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会增加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风溢出效应。

相比发达国家对于公允价值层级的研究,我国学术界对其研究起步较晚,而且相关研究大都集中于理论研究,关于公允价值层级的实证研究还非常少。相关研究主要是研究公允价值层级的信息含量(毛志宏等,2014)、可靠性(王建成和胡振国,2007)、决策有效性(邵莉,2012)等。

直接研究公允价值层级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文献还很少,而银行披露的公允价值层级信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管理层主观行为等局限性,有可能对银行系统性风险产生影响。因而,本文以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借鉴Adrian和Brunnermeier(2011)提出的Co Va R方法来度量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并研究公允价值层级、银行外部审计对前者的影响,以期为维护我国银行业的稳定及银行风险监管提供思路。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公允价值层级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作用

虽然基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FAS 157)的公允价值分层提高了信息透明度,但仍然存在较大的公允价值不可靠性问题。在活跃交易市场中,公允价值能够被计量,但会受到计量过程中存在的计量模型误差以及管理层主观臆断的双重不利影响;在非活跃市场中基于不可观察参数计量的公允价值可能并不可靠,并可能成为风险的来源。本文认为公允价值层级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层级相关参数输入值的信息不对称和估值技术隐含的管理层操纵两方面:

一方面,FAS 157依据计量公允价值的输入参数的相对可靠性对公允价值进行三个层级划分。由于计量第一层级的输入变量来源于活跃市场价格信息,因而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基本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计量第二层级的输入变量包含非活跃市场的相关资产和负债的价格信息,因而该层级的输入值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而计量第三层级的输入变量基本以市场不可观察参数为依据,企业估值模型和计量方法的不透明可能暗含管理层的主观估计,因此其信息不对称问题最为严重。事实上,Riedl和Serafeim(2011)研究发现,相对于按第一、二层级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按第三层级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包含了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隐含了更大的系统性风险。Stern和Feldman(2009)认为,基于“大而不倒”的监管会引致规模较大的银行产生道德风险。由于公允价值分层信息在计量上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高层级的公允价值资产或负债,因而它们很可能变成管理层操纵的工具,这有可能引发道德风险。一旦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道德风险诱导银行采取激进的风险偏好策略,会因为风险集中和风险传染而引发更大的系统性风险,进而有可能酝酿巨大的溢出效应和传染效应。

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并不完善,对于高层级的公允价值计量(第二、三层级)缺乏足够的价格信息,对其计量大多数时候只能采用估值技术。而银行的具体估值技术及估值过程并不需要在财务报告中披露,而且实际计算过程与结果也不可复制,因而外界无法很好地监督银行管理层出于特殊目的的主观划分。而且银行管理层也存在出于盈余管理目的进行金融资产划分的可能,资产的不同分类方式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也存在较大不同,高层级的公允价值资产与负债被操纵的空间更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也相对较大(叶建芳等,2009)。因此,银行管理层人为地采用估值技术以及随意划分金融资产或负债将导致财务报表波动,通过投资者的非理性市场参与可能提高银行系统性风险。同时,由于资本市场存在的“混响效应”,会加剧这一系统性风险传染,进而加剧金融不稳定。基于此,本文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

假设一:第一、二、三层级公允价值资产或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影响逐层递增。

(二)外部审计在公允价值层级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中的作用

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审计是银行外部治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立地就银行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及其合理性出具的审计意见能影响外部投资者对银行价值的认知,进而达到约束银行管理层、完善银行治理、提高银行信息透明度的目的。专业的银行外部审计在银行公允价值分层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影响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是降低道德风险及信息不对称程度。当公允价值计量的输入值来源于不存在活跃市场报价的价格信息时,输入值的估计要借助估值模型,而运用该主观性估值模型不可避免地将影响公允价值可靠性,估值模型可能沦为管理层达到特殊目的的工具,同时也可能引发银行更高的道德风险。而银行外部审计可借助其独立性和专业性对银行主观性估值模型运用进行有效审计,识别和抑制管理层偏差,减少估值技术与估值过程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道德风险,从而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

二是通过限制管理层主观臆断为计量公允价值层级信息提供可靠且更为客观的数据。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不确定性容易诱使管理层运用其自主权来编制满足自身薪酬和声誉的有偏差的财务报告(Aboody等,2006),进而降低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可比性。Kolev(2008)研究认为,公允价值第三层级的价值相关性比第一层级低,但银行外部审计对公允价值估值的有效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能纠正这种偏差。相比低层级的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高层级的公允价值资产与负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更大,可验证性更差,而被操纵的空间更大,外部审计付出同样的努力得到的边际效果更大,从而能相对更好地提高基础数据的可靠性,提高公允价值层级信息质量,更大程度地减少财务报表波动以及防范系统性风险。

基于此,结合假设一,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设:

假设二:银行外部审计会抑制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且抑制作用逐层增加。

四、研究设计

(一)变量定义

1. 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

本文基于Adrian和Brunnermeier(2011)计算Co Va R的办法,运用分位数回归计算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该方法以Va R方法为基础,计算当一家银行出现危机时整个银行体系的Va R值,衡量某家银行出现危机后对整个银行体系的影响。而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是当所有银行都处于正常时整个银行体系的CoVa R值与当某家银行陷入困境时整个银行体系的Co Va R值的差,即△Co Va R,该值测度了该商业银行对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的边际影响。

依据Adrian和Brunnermeier(2011)的研究,将Va Rqi定义为Pr(Xi≤Va Rqi)=q时的值,其中Xi表示商业银行i的随机变量,q为分位点,表示商业银行的在险价值。而Co Va Rqj|i表示当商业银行i由于事件C(Xi)陷入困境时,整个银行体系j的Va R值,即。从而,商业银行i对整个银行体系j的风险溢出效应为:

C(Xi)即为当Xi=Va Rqi时的事件。本文主要计算在1%置信水平下我国各上市商业银行的△Co Va R。

本文借鉴Engle和Manganelli(2004)的成果,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测度各上市商业银行的Va R值,分位点选择为0.01和0.5,模型如下:

其中:Yi,t代表上市商业银行日度股票收益率;i表示商业银行;t表示时间;μi,t表示残差项;β为待估参数;n表示解释变量个数;Z表示解释变量。

在估计Va R的基础上,本文需要估计当一家商业银行出现危机后对整个银行体系的影响,即每家商业银行的CoVa R值。根据Adrian和Brunnermeier(2011)的研究,本文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计算Co Va R值,分位点选取为0.01。其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St为银行指数日度收益率(本文以大智慧银行业指数衡量银行业整体状况);Xi,t为各上市商业银行日度收益率。各上市商业银行的△Co Va R值为:

其中:待估系数γ0.01,i的作用是测度商业银行出现危机时的溢出效应。如果γ0.01,i显著不为零,说明银行体系的下端尾部风险由各个上市商业银行下端尾部风险决定。

在具体计算中,对于解释变量Z的选择,本文借鉴刘志洋和宋玉颖(2015)的方法,采用沪深300指数衡量股票市场,采用6个月Shibor与6个月国债收益率之差衡量银行间市场风险,采用6个月AAA银行间企业债收益率与6个月国债收益率之差衡量信用风险溢价,采用10年国债收益率与6个月国债收益率之差衡量利率市场结构。

2. 公允价值层级。

由于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中披露的第一、二、三层级公允价值资产与负债数值很大,本文将其分别除以总资产和总负债进行处理,并将FVA1、FVA2、FVA3定义为第一、二、三层级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与总资产的比值,将FVL1、FVL2、FVL3定义为按第一、二、三层级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与总负债的比值。

3. 银行外部审计。

在文献中,对于外部审计水平的衡量大多采用审计意见(肖作平,2006)和审计费用(Newman等,2011)这两个变量。经对多家上市商业银行审计费用进行研究,发现除审计风险外,商业银行审计费用还由银行规模、审计复杂性和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质量等多种因素决定,因此,本文仅采用审计意见作为衡量标准,用Opinion表征审计意见,即如果企业被出示标准审计意见,则为1,否则为0。

4. 控制变量。

由于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与银行自身的风险、资产规模、总资产收益率、杠杆率和宏观经济增长等具有较强的关系(郭卫东,2013),本文以资产规模(Size)、总资产收益率(Roa)、杠杆率(Lev)等作为控制变量。考虑到在2008~2011年间我国GDP稳定增长的同时股票价格波动很大,故本文剔除GDP因素。另外,借鉴郭卫东(2013)的方法,本文以每家上市商业银行每年5%置信水平下的Va R值衡量商业银行自身风险,设置虚拟变量Year。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由于中国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上市较晚,故将其剔除并进行如下处理:(1)剔除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同时不存在以及没有披露完整公允价值层级数据的年度,以保证样本的有效性;(2)为使得计算的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具有好的稳定性,通常需要一年以上时间长度的数据(刘志洋和宋玉颖,2015);(3)对数据进行1%与99%分位的缩尾(winsorize)处理,以排除极端数据的影响。最后得到84个观测值。考虑到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的样本区间为2008~2014年。

本文数据中各公允价值层级的公允价值资产与负债等数据均来自于手工搜集所选样本银行的年度财务报告,其他数据则来源于WIND、CCER及CSMAR数据库。

(三)模型设定

本文主要研究商业银行公允价值层级、外部审计与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之间的关系。本文对计算的单个上市商业银行的△Co Va R时变序列,在每个财务年度取其均值来表示商业银行在该年度对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根据Lopez-Espinosa等(2012)的研究,本文应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模型如下:

五、实证分析

(一)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1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指标来看,△Co Va R均值的均值为-0.0278,最小值为-0.0933,最大值为-0.0127。样本中FVA1、FVA2、FVA3的均值分别为0.0319、0.0685及0.0155,说明上市商业银行披露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3.19%、6.85%和1.55%,主要集中在第二层级,第二层级计量的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都在6%以上。FVL1、FVL2及FVL3的均值分别为0.0005、0.0235及0.0438,说明金融机构披露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分别为0.05%、2.35%和4.38%,第二、三层级披露的相对较多。

(二)回归分析

表2为公允价值层级对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影响的回归结果,由于△Co Va R均为负值,因此回归系数为正表明解释变量越大,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越高。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FVA1、FVA2及FVA3的回归系数在5%置信水平下显著,系数分别为0.6124、0.9414与1.1971,说明第一、二、三层级公允价值资产的增加会提高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另外,FVL1、FVL2及FVL3的回归系数分别为3.8449、0.3545与0.7084,说明第一、二、三层级公允价值负债的增加会提高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但前者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公允价值第一层级负债比较少的缘故,而后两者在5%的水平上显著。

表3中回归系数的Wald检验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层级资产与负债的回归系数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即第一、二、三层级资产以及第二、三层级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提升作用依次增加,从而验证了假设一。由于输入参数设置和估值技术受到的计量误差及管理层主管作用的影响,其公允价值可靠性也逐渐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依次增加,由于受到“大而不倒”隐性监管政策的影响,这可能给银行带来很大的道德风险,从而隐含了巨大的系统性风险,一旦爆发风险,由于风险的传染性会酝酿出很大的溢出效应,就会对其他金融机构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从其他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Size的系数值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也越高。可能的原因是资产规模越大的银行受“大而不倒”的隐性担保政策影响,其道德风险也更大,加之在我国资产规模较大的几家上市银行(如工、农、中、建)也是系统重要性银行,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对金融体系的负向作用巨大,因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也更为明显。Roa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盈利能力强的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较低。是因为银行盈利能力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会大大降低,从而风险溢出效应就较低。Lev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高资产负债率会提高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原因在于,高负债的银行往往更容易发生危机,由于债务清偿,加之银行关联性很大,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影响也会加大。

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下同。

表4为银行外部审计在公允价值层级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影响中作用的回归结果。从表4中审计意见与公允价值层级资产与负债的系数来看,审计意见与公允价值第一、二、三层级资产的系数分别为-0.4469、-0.7354及-0.7903,且分别在5%、1%、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审计意见会显著降低公允价值三个层级资产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负向影响且逐层增加;审计意见与公允价值第一、二、三层级负债的系数分别为-0.0217、-0.1856及-0.1933,且分别在10%、5%、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审计意见也会显著降低公允价值三个层级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负向影响且逐层增加,从而验证了假设二。这表明,公允价值各层级的资产与负债的增加会显著提高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而审计意见作为银行外部审计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管理层主管偏差以及信息不对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完善公司治理有助于银行稳定,可以降低银行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从而降低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

(三)稳健性检验

在上文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研究结果按以下条件进行稳健性检验:一是由于本文为截面和时间混合的面板数据,故采用截面和时间双重cluster进行回归以获得稳健的结果;二是采用审计费用作为银行外部审计的替代变量(Newman等,2005)。稳健性检验结果与上文得出的结论一致。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基于FAS 157的公允价值层级理论,以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4年的相关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公允价值层级、银行外部审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受输入参数设置和估值技术的计量误差及管理层主观划分作用的影响,第一、二、三层级资产以及第二、三层级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提升作用逐层增加,但第一层级负债的影响并不显著;审计意见作为银行外部审计的重要方式之一,能显著降低三个层级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不利影响。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了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维护金融稳定,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公允价值层级披露的统一标准,且强制性要求银行披露公允价值层级计量模型、估值过程及最终结果等公允价值层级信息,以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第二,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完善金融资产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市场化,提高公允价值层级信息计量质量;第三,加强银行外部审计机构对银行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各层级信息的审计,制约管理层主观臆断,抑制管理层偏差,降低财务报表波动性。

摘要:基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层级理论,以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4年的相关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公允价值层级信息、银行外部审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二、三层级公允价值资产以及第二、三层级公允价值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正向作用明显,且逐层增加,但第一层级公允价值负债的影响并不显著;银行外部审计有助于抑制三个层级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不利影响。

公允价值优缺点 篇4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所谓公允价值,是指自愿交易的双方之间进行现行交易,在交易中所达成的资产购买、销售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在市场经济中,最能代表公允价值的是可以观察到的、由市场价格机制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它是由市场交易各方所承认和接受的。而历史成本是过去的市场价格,现行成本是当前的市场价格,它们都是由市场价格转化而来的。因此,为了真实公允地进行计量,市场价格应是会计计量中的基本计量属性。但是,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没有可观察到的、由市场直接决定的市场价格,而却有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可以估计,就可以运用现值技术去探求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势

(一)能快速反应企业经营状况。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它紧紧跟随市场,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未来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这一优势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得到充分验证。它及时捕捉到市场变化,使危机更快地暴露出来,把银行这些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完全透明化,让投资者尽快看清了真相,但若按历史成本计量,这些机构的财务报表仍然会表现出较强的资本实力和支付能力。

(二)能够合理地反映资产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紧密结合市场,以当期的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出相关资产的价值。其带来的影响尤其表现在金融、投资性房地产等新兴行业。这些行业取得初始资产的成本通常非常低,后来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发展等原因,造成资产价格大幅度上涨,这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就能比较合理地反映资产价值。

(三)使会计由成本核心转向价值核心。传统会计主要提供的是面向过去的历史成本信息,人们难以通过会计资料直接获得有关企业未来价值方面的信息,强调站在某会计主体角度的投入成本。而公允价值其侧重点在于对资产使用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衡量,强调站在独立于企业主体的市场角度的市场价值。因此,公允价值的概念从理论上解决了资产定义中“能够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定性与定量的时间统一问题,从而为现代会计从成本核心向价值核心的转变铺平了道路。

(四)能培养会计人员的理财意识。我国会计的核算职能不仅是记账、算账、报账,还要参与预测、分析、考核,但目前我国的财会人员只重前者,对现金流量、现值、货币时间价值等很少关注或知之甚少,这必将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尤其是在通货膨胀较高、企业风险较大时,会给企业带来损失。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使财会人员加深对现金流量、货币时间价值等的认识,增强自身的理财意识和水平。

(五)能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会计工作者认识到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就是提供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即能够导致决策差别的相关信息。无疑,不同类型的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是有区别的,但目前人们已达成的共识是面向未来的预测信息要比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对决策更有用,其信息含金量更高。也就是说,具体到计量属性,面向未来的公允价值要比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对决策更有用。

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缺陷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相关市场还不成熟,公允价值的使用必然表现出一些缺陷:

(一)易导致价格过度偏离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固然能够合理地反映资产的当时价值,但是若该项资产价格总是频繁变动,必然会导致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波动性变化。而这些由于外部环境等变化所引起的损益变动,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息,甚至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外部经济环境不好,可能引起股价的较大波动,投资者会将资产的预期价值低估,公允价值就会远远低于被衡量对象内在合理的价值,使它们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受到严重挑战,投资者的感觉是企业财务发展不稳定,美国金融危机就暴露出这一问题。相反,在经济繁荣时,投机、炒作等非理性行为所蕴涵的不合理定价,公允价值会引发泡沫经济。

(二)可能成为随意操纵业绩的工具。由于我国资本相关市场还不成熟,公允价值可能难以达到公允,并有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目前国内评估机构对于公允价值的经验比较欠缺,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一定困难,而且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会造成不同的评估结果。若在没有可靠的市场价值基础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认定,如计算现金流量折现值的时候,现金流量的估计、折现率的估计甚至折现期的估计等,都需要加上人为的判断,这就在客观上存在着操纵利润的可能。

公允价值层级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为时间范围, 随机选取此期间内在我院接受层级护理管理的43例外科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象, 并以同样的方式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常规管理的4 3例外科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象。观察组人员中共有女性40例, 男性3例;年龄最小为23岁, 最大为42岁, 平均年龄为 (30.23±2.45) 岁;工龄最短为1年, 最长为11年, 平均工龄为 (5.87±1.32) 年。对照组人员中共有女性41例, 男性2例;年龄最小为23岁, 最大为43岁, 平均年龄为 (30.48±2.45) 岁;工龄最短为1年, 最长为11年, 平均工龄为 (5.63±1.38) 年。两组护理人员的性别、年龄、工龄等相关一般资料基本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本研究主要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管理模式的护理服务, 包括定期对患者进行相关指标检测与记录、及时向主治医师反映患者病症、协助医师进行治疗等内容;给予观察组患者层级管理模式的护理服务, 具体的层级护理管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以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经验与水平为依据进行护理管理的层级分组。层级分组的依据大致包括外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在院的工作时长、护理人员的专业职称以及经验考核等。将护理人员根据以上依据分为主管护师、护士长、护师组长、责任护士以及助理护士。其中, 护理人员在院工作时长为本次分级的主要依据;助理护士的在院工作时长不超过3年, 责任护士的在院工作时长不少于3年, 但未超过5年, 护师组长的在院工作时长应为5年以上, 护士长以及主管护师的在院工作时长至少为10年。

其次, 对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划分。其中, 助理护士主要负责患者的常规护理, 包括对医护用具进行消毒清洁、执行基础的护理工作任务、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护理等。责任护士的主要责任包括以护师组长的指导为基础, 对助理护士的工作进行具体安排与检查, 并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与其疾病病理与护理知识有关的健康宣教, 并给予患者足够的沟通与情绪开导。护师组长以护士长的指导与安排为基础, 主要负责对外科中各科室的护理工作安排进行监管, 并定期对责任护士以及助理护士的工作效果进行考核与评定, 以保证护理质量的有效性;另外, 护师组长应引导责任护士共同进行患者的健康宣教护理工作, 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况, 结合医师的治疗方案制定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此外, 护师组长还应组织责任护士进行每天的定时查房工作, 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护理进度与效果。护士长主要负责制定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计划, 并对医院各科室的治疗以及护理工作进行协调。主管护师主要负责对护士长的工作进行审核与管理。

另外, 对层级护理管理的进度以及成效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和监管。其中, 由护士长制定护理质量控制的具体细则, 并以细则为依据对护师组长、责任护士以及助理护士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估;另外, 以责任护士以及助理护士的工作经验为基础进行护理方案的改进。由主管护师组织各层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工作, 包括护理知识测验以及护理技艺考评等内容, 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绩效评定, 为奖惩措施提供参考。

1.3 观察指标:

以本科室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为基准, 对分别接受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的280例患者 (每组140例) 进行问卷调查, 由患者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做出评价, 满意度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 并对两组不同护理管理模式获得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护理满意度= (满意+基本满意) /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 表示, 并行χ2检验, 同时将P<0.05作为数据之间差异显著的依据, 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

2 结果

分别以两种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后, 对患者给予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定进行比较, 得知患者对观察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0%, 对照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4.29%, 两组相比, 患者的观察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较高, 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接受观察组人员护理的患者满意度明显较高, P<0.05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 笔者对层级护理管理理念的主要优势做出了如下总结: (1) 可使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及积极性得到最大化激发, 同时促进科室总体护理能力的提升, 使各层护理人员的工作价值可得到充分发挥, 在合理的岗位设置基础上, 实现护理人才资源利用的合理化[1,2,3]; (2) 在各层级护理人员工龄、工作经验存在一定差异的情况下, 资历较深的护理人员可对资历较浅的护理人员起到带头的作用, 使新护理人员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到工作中来; (3) 同时分层的管理模式, 可使不同护理人员之间的个体差异得到充分的尊重, 同时有助于各项工作的细化与落实, 对于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在层级护理管理理念的渗透影响下, 观察组护理人员取得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0%, 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 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将层级护理管理理念用于外科的护理管理工作当中有助于实现护理服务质量的根本提升, 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 对层级护理管理理念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将本院外科86例护理人员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 (43例) 与对照组 (43例) , 对对照组人员以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对观察组人员以层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对两组管理模式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在两种不同管理模式的影响下, 患者对观察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 (74.29%) ,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将层级护理管理理念应用与外科护理管理工作当中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有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外科护理管理,层级管理理念,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凌淑文.柔性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 2014, 24 (9) :87.

[2]李美娟.护理人员分层使用在大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8 (21) :67.

公允价值层级 篇6

一、资料和方法

(一)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1 年3 月~2015 年3 月消化科病区中的24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女=130∶110,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每组120 例患者。

对照组:男∶女=68∶52;平均年龄 (35.45±5.61) 岁。

观察组:男∶女=62∶58;平均年龄 (32.75±5.23) 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消化科疾病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二)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帮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 遵医嘱给药及换药,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叮嘱患者及其家属相关注意事项。

观察组:实施层级护理模式, 如: (1) 组织护士学习, 实施层级护理管理:组织消化科病区的护士学习层级护理模式的相关知识。设立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和护理护士三级岗位, 对全部护理人员实施层级管理, 责任组长负责管理责任护士, 责任护士负责管理护理护士, 层层分级, 层层管理, 明确每个护理人员的职责及其对患者应尽到的责任。 (2) 制定合理的科室护士轮班时间:实行8 小时连续工作制, 将消化科病区分为两个护理组, 每组两名护理组长四名责任护士。每天由两名护理组长进行全白班, 剩余两名护理组长于节假日和夜班时进行带班。一个月后调换一次上班时间。 (3) 制定岗位责任制和奖罚制度:护理组长除了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和护师职称, 还必须有扎实的医疗知识和娴熟的医疗器械操作技能。在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另外, 与患者沟通时还需有良好的交流能力, 并能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个问题。护理组长要合理地安排和监督好组内护理人员的工作, 如有需要时要协助护理护士工作。每月评选科室最佳护理人员, 奖励护理工作表现好的护理人员。

(三)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中观察指标有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安全管理评分、健康教育质量评分, 上述指标评分标准由我院护理科室制定, 项目分别为15~32 项不等, 满分为100 分, 得分越高, 表明完成质量越好。

(四)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18.0 版处理, 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为计数资料, 用%表示, 采用进行卡方检验;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安全管理评分、健康教育质量评分计量资料, 用 (+s) 表示, 进行t检验。如果存在p<0.05, 则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安全管理评分、健康教育质量评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后, 与对照组相比较, 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安全管理评分、健康教育质量评分均明显要高, 数据见表1 和表2:

注:* 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 。

注:* 与对照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 。

三、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医学模式也有了新的突破。而护理作为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分支, 也随着新型的医学模式不断出现新型的护理模式, 如层级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模式中每位护士均需管理一定数量的患者, 护士的工作量大, 责任重, 同时患者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故绝大多数护士容易产生疲劳, 最终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以往常规护理工作中还有护士不明确工作职责, 护士之间的配合度不高, 因此护理过程中常存在护理不到位的问题, 并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层级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可以有效避免常规护理模式的弊端。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后, 不仅可以提高科室中每位护士的素质和护理专业技能, 还能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层级护理模式通过增强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 调动了其工作自主性和工作热情。层级护理模式可以让护士与患者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时间, 有利于护士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 以便更好地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使护士患者有安全感和被照顾的感觉。层级护理模式结合了护理分层管理和责任制护理等原有护理模式的优点, 使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能顾及到每位患者, 弥补常规护理模式的不足。层级护理中的持续轮班制, 既能有效满足患者的需求, 又能预防护士因过度疲劳而影响护理工作质量。

本研究中, 观察组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后, 其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安全管理评分、健康教育质量评分均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由此表明, 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慧.层级护理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 , 2013, 10 (10) :61.

[2]周国辉.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0) :79-80.

[3]王晓红, 周静怡.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1, 25 (3) :261.

[4]钱英.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 (15) :1394-1395.

[5]郭红, 李东晓, 金玲, 等.探讨分层级管理对医院护理管理的作用和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14 (7) :1361-136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公允价值层级】相关文章:

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04-25

公允价值论文04-11

公允价值法05-02

公允价值准则05-09

公允价值域05-15

公允价值转回06-15

浅析公允价值论文04-15

公允价值分析论文04-15

公允价值论文范文05-10

公允价值应用思考10-09

上一篇:Excel公式下一篇:呵护后进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