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章

2024-05-22

评论文章(精选六篇)

评论文章 篇1

我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就感到很激动, 因为我觉得他抓住了中国人的那种感受, 我们都知道中国菜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气, 我也非常喜欢吃, 吃完了也没有那种感觉, 我觉得他能把那种吃剩下的盘子画出来, 给人留下一种遗憾。其实这种遗憾的感觉每个人都会有, 只是我们没有体会到。我看有些评论家给他写的是反映中国社会现象的一种浪费, 当然有, 但我只是觉得给人留下好多遗憾的意思。

前几天建俊给我发来他最近有些变化的作品, 比以前有点突破这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可喜的事情, 真的比以前更加的强烈, 我能看到他正在寻找一种新的方法来表达自己, 那些水里面的“漂流物”, 表现的很含蓄, 适合传统中国人那种意境, 还是延续了他一贯的那些黑白灰的色调, 我有次问他为什么不用鲜亮的颜色, 他说他以前画中国的水墨画喜欢那种有韵味的东西, 我觉得也许黑白灰更能表现他的那种心情。他的近期作品我觉得是对环境污染的一些提示, 水是人生存的基本保障, 人在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自己的周围环境。但我觉得这个概念有点大, 他也许有另一种想法。我只能通过他的作品看到这些。

最后希望他更有好的作品出来, 使我们能看到!

空洞 (1)

作者:张建俊

规格:122x92cm

类型:布面油画

时间:2010年

池塘

作者:张建俊

规格:100x80cm

类型:布面油画

时间:年

空洞

作者:张建俊

规格:122x92cm

类型:布面油画

时间:2010年

评论文章

人、命运、伤痕、降生与死亡、阴阳与男女, 这些宏大的关于人性追寻的问题在老三的这组《云层与脑》的作品里呈现出的是飘离在现实与虚幻中的、梦境般无处不在的超现实主义符号。

人对于人基本属性的迷惑, 和对命运的叩问和追寻, 成了这组作品中令观者感觉到压抑又若有所思的问题。即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作为孤单有限的个体生物究竟是什么, 为了什么, 又希望达成什么?

整组作品用云层营造出一种低沉而压抑的基调, 空间与时间, 城市的喧嚣和沉郁, 梦境与现实都被一系列象征意味浓厚的后现代符号“外化”和解构, ——所以我们会看到受命运之手钳制的动物、受伤的被凝固的头颅、苍白的面具、肢解的和性别模糊的裸体。观者会很容易联想到尼采所说的“存在即生成, 自然即混沌, 出发点是上帝之死, 中间是混沌的虚无, 终点, 无非是永恒轮回”。——人对自我的认知总是模糊而遥远, 对未来的追问往往徒劳无益, 对命运的光芒和神谕一团混沌, 这是摄影师老三藉由这一系列无解的追问和碎片式的隐喻发出的感叹, 整组作品也因此变得充满梦幻的寓意。

人类的生存犹如梦境, 一切都是预言和隐喻, 一切都在解构与坍塌。作品的表征下面潜伏着深邃的暗流, 阅读整组作品, 不禁会获得一些令人震撼的意象:人类的性别与生俱来, 这种性别甄别所带来的人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周围的城市正在迅速倒

云层与脑之四

作者:杨静松 (老三)

规格:233x175cm

类型:摄影

时间:2007年

塌和消亡, 而性和诞生正在开始, 人的存在在巨大的参照面前显得孤零, 而未来隐藏在黑暗的云层深处, 命运的神谕不知道指向何处, 带来何人。

对寓意丰富的作品进行解读常常显得乏力, 而奥地利超现实主义诗人里尔克诗作《沉重的时刻》或许能够表达这种寓意: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

城市蛙

作者:杨静松 (老三)

规格:80x120cm

类型:摄影

时政评论文章 篇2

老问题,老不改,不是没思路,就是没决心。与其大费周章地对农民烧秸秆围追堵截,不如多在提高秸秆利用率上想想办法。

今冬多地雾霾频现,“秸秆焚烧”再次出现在环保、气象部门对雾霾成因的分析结论中。而11月份黑龙江地区的秸秆点火数量创下新高,也让黑龙江饱受舆论炙烤。面对记者采访,有当地村民坦言“不烧咋整啊,只能是烧。”其实除了黑龙江,在全国许多地方,禁烧秸秆的宣传年年在做,烧秸秆的危害年年在说,甚至对烧秸秆的人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可秸秆的火光依旧闪亮。

为啥?根源是清晰的。过去,农作物秸秆用于取暖、做饭和喂牛,是舍不得扔的宝贝。如今,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及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秸秆失去用武之地变得“没用”了,甚至成为农民的负担——“不烧,种不了田;运走,费不少钱”。付之一炬,可谓最便捷、利益最大化的处理方式。

咋办?出路是明确的。连垃圾都是“被错放位置的资源”,更何况是秸秆——粉碎还田,可提升地力;压成颗粒,可制生物燃料;混合应用,还能发电、做工业原料、食用菌基料等。笔者曾在安徽蚌埠沫河口村看到,村头开阔地,一块块打捆后的秸秆堆积如山,秸秆收购经纪人从这里把秸秆拉走,送往发电厂、养牛场等地。整个蚌埠的秸秆还田利用率59.8%,离田利用率达31.4%。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当地政府的重视,迅速推进粉碎机、打捆机下乡入村,促进循环产业链的形成,给出农民“不烧咋整”的最好回答。

老问题,老不改,不是没思路,就是没决心。当前,有地方只满足于下发禁止文件,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有地方只禁不疏,派干部职工驻村蹲点,白天巡逻,晚上蹲守;还有的地方就虚不就实,设立禁烧秸秆指挥部,还投入1000万元经费大力宣传秸秆禁烧。然而,即使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这些地方也依然没能禁止秸秆的燃烧。实际上,与其大费周章地对农民烧秸秆围追堵截,不如多在提高秸秆利用率上想想办法。

经验表明,遏制秸秆焚烧,变废为宝是根本途径。这离不开政府与市场的两只手协同发力,特别是发挥专业化组织和企业的作用。毋庸讳言,在秸秆的综合利用方面,我国市场这只手还很孱弱,充分挖掘秸秆的资源潜力,让秸秆大踏步从田头走向市场,现阶段政府的支持引导必不可少。因此,秸秆焚烧降幅有多大,取决于秸秆变现能力有多强,取决于政府扶持力度有多大,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政府掌舵人心中的价值排序。

评论文章 篇3

关键词:文章学;《古文评论》;醇雅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12-01

《文章评论》一书的作者是清圣祖康熙皇帝,其于康熙二十四年选编了一本《古文渊鉴》,并详细的评述了书中所选的古文,由张廷玉汇集了康熙皇帝对这些文章的评论并集成一书,就是《古文评论》一书。该书共1391条,分为十八卷,主要为文论,是其文章学思想的一个集中体现。康熙通过这种形式来对当时文坛的创作方向进行引导,对当时的文章创作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一、《古文评论》中的文道论及其意义

《古文评论》一书的作者康熙皇帝非常推崇程朱理学,将其推崇为官方哲学。《古文渊鉴》了大量宋代理学家的文章,例如陆九渊、吕祖谦、张栻等,其中以朱熹的文章收录最多。

根据朱熹的文道观念,其认为道是文的根本,文章中最重要的是思想内容,技巧和形式都是次要的。康熙在《古文评论》中也继承了这种观点,将“可以鼓吹六经者”作为文章入选的首要标准。在朱熹的《与刘共父书》一文的评论中康熙就明确表示了作者并非可以为文,而是理胜则文自然敏妙。欧阳修曾经提出“道胜”的观点,也就是不仅要在思想上提升自我的修养,还应该积极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康熙对欧阳修的观点进行了修正,将其中的“道”改为“理”,提出文章的“道”不应该超出理学的范围。这与康熙的封建帝王身份有着直接的关系,强调文章的实用性。康熙强调文章的思想主旨应该符合儒家义理,追求文章的醇正,发挥文章的教化作用来巩固统治。因此其推崇《汉书》、贬低《史记》,其理由就在于《汉书》更加符合儒家正统规范,而《史记》则驳而不纯。在《古文评论》一书中他反复强调“典正”“纯正”“醇正”,都是从这一方面来对文章进行点评。康熙统治时期全国政治基本比较平稳,其重视文治,确定官方哲学为程朱理学,奠定了后来的官方文章的基调,也对清朝的雍正、乾隆皇帝提出的“文必清真雅正”的观点奠定了基础。康熙也要求士子要积极学习程朱理学和文章,对康熙的文道观进行了反映[1]。

二、《古文评论》中的文体论及其意义

(一)《古文评论》中的得体论。

在《古文评论》一书中康熙非常强调文章的得体,也就是把握好文体特征。《文心雕龙》中曾经对各种不同的诏令提出了不同的文体要求,康熙在《古文评论》中对刘勰的观点进行了申发。康熙强调简洁是文章得体的首要条件,强调实用主义的文章观。康熙对于清朝的统治常怀有忧患意识,认为奏疏过于繁缛会导致失去实用性,也会增大皇帝批阅的工作量,最终造成皇权的旁落和统治的不稳。这种崇尚简洁的观点也从推及到了其他的文体。与此同时朝廷的应用文章还应该做到庄重典雅,才能称之为得体。康熙将政治学和文章学融合起来,对不同内容的诏令提出了不同的得体要求。例如康熙皇帝赞为得体的文章有《蝗灾罪已诏》、《王资深等并除监察御史制》等。在对少数民族政权的诏书中尤其要讲究得体,避免文辞过于严苛而导致少数民族的民心不稳。这既体现了康熙的文体观,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的政治观念[2]。

(二)《古文评论》中的辨体论。

对文体的辨析被称为辨体,这种风气在元明两代非常盛行。康熙皇帝对此非常重视,通过圣旨的方式要求翰林院做好辨体的工作。辨体的意识在《古文评论》一书中随处可见,这也体现了康熙能够精要的把握各种文体的特征。与此同时他还能够把握文体风格变化的趋势,以此来点评历代的文风。例如在对汉文进行评论时,康熙不仅对当代著名的文学家董仲舒和贾谊的文章多加点评,还高度评价了与贾谊同时期的贾山的文章,认为其开启了西汉文风的转变。在文体风格演变中,前后时代往往具有剪不断的联系,因此康熙也非常重视辨析文体风格的渊源,能够发现一些能对后代文风进行影响的文章,例如其认为《罢初陵县邑诏》虽为汉文,具备汉朝文章的沉郁风格,但其华美的文辞已经开启了唐代文风的先河。

(三)《古文评论》中的骈文观。

骈文在唐宋古文运动之后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文体,不能承担“文以载道”的任务,清初仍然承认这种观点。尽管康熙具有非常强烈的文道观念,但其对骈体文这种文体本身却并不反感。康熙比较重视章表奏议这一类的应用文体,为了宣读的方便,这一类文体常用骈文。因此康熙认为只要骈体文能够起到经世的作用,就不应该拘于格式而对其进行贬低。康熙虽然反对骈体文的浮靡,但只要能做到言之有物、运之以情,骈体文也同样能做到自然雅健。康熙在《古文评论》中选择了八卷骈体文,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骈体文的地位,也影响了当时的古文观念[3]。

三、《古文评论》中的雅论及其意义

醇雅一直是康熙文章学思想中推崇的一个观念,并将其作为作文的基本目标。其在《古文评论》一书中对《郭逵自致仕起知潞州》《评选寺监官诏》等文章的评论中都对其“古雅”的特点进行了肯定。在康熙的文章学思想中,雅首先指的是内容之雅,也就是与儒家义理契合;其次指的是风格之雅、词令之雅等等,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内容的醇正。

与此同时康熙认为文章的简洁也是一种雅,因此文辞简洁又可以成称为文辞之雅,命意简洁以可以称为命意之雅,这也体现了当时的官方文章政策。康熙尤其推崇西汉文章的雅,例如其对刘向《条灾异封事》提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其做到了辨而裁,雅而赡”。在对其他朝代的文章进行评价时也会以西汉文章作为借鉴来评论文章之雅。康熙的这种观念对同时代学者的影响很深,也使清朝后世一直将雅作为一个持续性的文章政策,提倡“尊雅之风”。

四、结语

本文对康熙的《古文评论》中的文章学思想及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康熙是一个封建帝王,其文章学的思想强调实用性,对应用文体的关注程度较高,强调文章的思想主旨要符合程朱理学的观点,并推崇文章的醇雅,能够把握文体特征,其文章学思想深刻的影响了整个清代的文章风气。

参考文献:

[1]黄湖滨.文章科学发展观:曾祥芹对文章学事业的战略性贡献[J].焦作大学学报.2010(03)

[2]吴承学.中国文章学成立与古文之学的兴起[J].中国社会科学.2012(12)

[3]祝尚书.关于文章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3(01)

评论员文章也要力求最有效的传播 篇4

然而, 在现实的操作中, 评论员文章这一本来很活泼的文体, 尤其是在地方党委机关报那里, 却出现了一些倾向性问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选题上, 求全而失之于虚。实际工作中, 针对重大会议报道, 往往要配发评论员文章, 而一些领导却出现一种认识偏差, 以为只有在报纸上配发评论员文章才能显示会议的重要性, 评论员文章便从选题上面泛化了。此外, 在具体操作层面, 特别在为重大会议报道配发系列评论员文章时, 往往又是从全面阐述会议精神的角度出发来破题立论, 这样, 就出现了一大弊病, 评论员文章几乎成了会议报道的复述, 没有新意。像这样的一些评论员文章, 形式大于内容, 看似发了不少, 实则虚浮得很, 对解决实际问题意义不大。二是在论述上, 求大而失之于浅。评论员文章相对于短评来说, 涉及的题材比较重大, 讲好讲清楚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 许多评论员文章在讲这些大问题时, 却是因其大而只讲一些面上的话, 讲一些大道理, 漂在上面, 不沾地气, 没有针对性, 对于读者来说, 得不到有意义的启示。

这些倾向性问题看来是小事, 但却影响很大。当这些倾向性问题出现时, 读者往往会对评论员文章这个整体产生错觉, 认为是官样文章, 不好看。传播不理想, 报纸影响力便下降, 评论员文章涉及的都是当前重大现实问题, 没人读没人看, 政策贯彻落实也受影响。

如何解决这些倾向性问题呢?本文就河南日报两个系列的评论员文章, 谈一些看法:

宁要片面的有用, 不要全面的平庸。河南日报从2010年11月23日到2010年12月3日, 刊发了“学习贯彻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员文章六篇。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之时, 河南省委召开这次全会, 总结过去, 谋划未来, 集思广益, 凝神聚力, 对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河南大发展, 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依托这次会议的评论员文章该怎么写?一般的做法是, 根据会议内容, 分几个方面论述。但河南日报这组评论员文章没有按照惯常的思路来破题, 而是在认真领会精神的基础上, 分析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 需要提哪些方面的要求, 而这正是省委在召开全会后想要对全省干部群众讲的话题。从这个思路出发, 该系列评论员文章在有了一个开篇总论之后, 都从具体要求上选题谋篇。《要善于按规律办事》讲工作方法, 《胸怀全局一盘棋》讲大局意识, 《“真做”、“做好”最重要》讲求实求效、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时刻把“为民”挂心头》讲目的和方向, 《科学发展昭示崛起之路》讲发展途径, 这样选题谋篇避免了求全而虚的弊病, 让文章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有一个新闻传播的“传受互动方格”理论, 简单地说, 就是媒体最想发布的和受众最想了解的能契合到一起, 传播才最有效。评论员文章政治性强, 承担的宣传任务重, 就要认真领会上级的精神, 仔细揣摩读者需求, 把有用当做指针, 求得最有效的传播。这组评论员文章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对河南日报的读者 (多数为领导干部) 来说, 全会的内容已经了解, 他们想了解的是全会内容之中隐藏的精神实质;而对省委来讲, 这时想要对干部说的, 也不是全会的内容, 而是对领导干部落实会议内容的要求。河南日报正是把握住了上与下这两方面的内在诉求, 以“有用”为原则, 以传播为目的, 来安排这组评论员文章的。

宁要贴近的狭隘, 不要漂浮的宏大。2011年3月7日到3月10日, 河南日报针对省委书记卢展工与在京河南人谈话内容, 就卢展工所讲的四个关键词“奉献”、“形象”、“精神”、“追求”刊发了四篇评论员文章。这四篇评论员文章, 选题比较虚, 如何写出河南特色, 写出针对性, 接地气, 是这四篇评论员文章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具体操作中, 这几篇评论都很注意这一点, 将笔墨更多地放在河南振兴的具体要求上。在《“奉献”二字重千钧》这一篇里, 评论员很明白地讲清楚了“奉献”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义:“建设中原经济区, 弘扬奉献精神, 做好本职工作, 显得尤为重要。要打造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需要我们承担更大责任, 奉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在《让河南人形象熠熠生辉》里, 评论员针对河南实际, 提出“发展出形象”, 论述说:“一个地方, 要真正赢得外界的尊重, 没有别的捷径, 只有靠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近年河南形象虽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的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面对发展的重任, 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们都要‘经受住委屈、承受住压力’, 咬定发展不放松, 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以形象促进发展, 用发展的实绩赢得尊重。”这样, 文章论述便更加深入具体。这样的论述看似把大题目化小了, 实际上是让虚的概念有了具体内容, 使文章接了地气, 不漂浮, 有看头。

从心理学上说, 人们的兴趣总是围绕着自己熟悉的事情展开。从文艺理论来说, 文章合为时而著, 这个“时”既包括了时代, 也包括了实际。从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来说,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既是原则, 也是方法论。所以, 评论员文章写作不能因其题目的宏大, 就虚论虚, 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 给予文章以具体的内容, 这样文章才有贴近性, 才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才能达到有效的传播。

评论员文章 篇5

——论向沈浩同志学习

本报评论员 2010年01月07日 人民网 《人民日报》

30余年前,小岗人摁下18个鲜红的手印,只为搞“大包干”填饱肚子,却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声。近6年里,小岗人又三次摁下鲜红的手印,只为表达对一位党员干部的信任与认可。

作为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带领干部群众的6年探索与实践,推动小岗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赢得了群众真诚的支持和拥护,被誉为小岗村的“顶梁柱”、小岗人的“主心骨”。他以忠诚和大爱,以创新和奋斗,以青春和生命,抒写了当代中国农村优秀基层干部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诠释了优秀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树立了新时期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成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当之无愧的优秀典型。

作为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为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如何当好带头人提供了价值标杆和行为取向。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要把向沈浩同志学习作为重要内容,自觉以沈浩同志为榜样,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像沈浩那样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转化为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情谊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实际行动,像沈浩那样成为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基层的忠实执行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秀带头人,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好基层带头人,就要努力找准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对于基层带头人来说,惟有找准适合本地的科学发展之路,才能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和期望。“小岗最需要发展,但必须是让群众长远受益的科学发展。”这6年里,小岗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村容村貌变化最大,人均收入增长最迅速,村民得到实惠最多。沈浩被群众认定为小岗带头人,就在于他带领党员群众找到了一条适合小岗科学发展的新路,一举打破了小岗村“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的窘境,更为小岗村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好基层带头人,必须凝聚干部群众之力。“人心齐,泰山移。”干部群众中蕴藏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惟有团结凝聚才能发挥威力,基层带头人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工作能力则最为关键。客观地说,小岗村多年发展滞后,也与一段时间以来小岗人心不齐有关。沈浩积极推动小岗人放弃成见,在聚拢民心、形成合力上花了不少心思,在教育群众、团结群众上下了很大功夫,在提高认识、凝聚共识上做了大量工作,从而把干部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尽最大努力拧成一股绳。熟悉小岗村历史的人也不禁感慨:“沈浩凝聚了小岗人心,这是了不起的贡献。”

当好基层带头人,还需富有开拓进取之心。身处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惟有锐意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方能挺立时代潮头。在一定意义上说,基层带头人有没有这样一股子劲、一股子气,决定着这个地方能不能抓住发展机遇、创造发展奇迹。小岗人当年搞“大包干”开了敢闯敢干的风气之先,却在时代大潮中出现诸多不适应。沈浩推动干部群众甩掉思想包袱,突破陈旧观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的探索实践,不仅赢得了小岗发展的生机活力,也在这片热土上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时对沈浩的勉励,揭示了基层带头人的最好评价标准和最高价值准则。沈浩已无语长眠,与他深爱的小岗人永远相伴。我们深信,在他倒下的地方,必定有更多的人会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在广袤的田野上,必将有千万个沈浩带领干部群众奔向富裕安康的明天。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再论向沈浩同志学习

本报评论员 2010年01月08日 来源:人民网 《人民日报》

基层是培养选拔干部的学校,是干部成长成才的摇篮,是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广阔天地。梦想有多大,抱负有多大,基层的舞台就有多大。

基层有丰富的营养,根深才能叶茂。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选派选聘了一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和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职,充实和加强了基层干部的力量,给基层带来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广大基层干部,包括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心系群众,踏实干事,得到了群众认可,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海者获蛟龙。”作为安徽省选派到村任职干部,沈浩在小岗村奋斗创业的卓越实践表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基层扎下根去,必能闯出新的天地,干出一番事业。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广大基层党员,要像沈浩同志那样艰苦奋斗、扎根基层,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勤勤恳恳为一方百姓谋幸福,永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扎根基层,就要捧着一颗真心来。基层有真实的社情民意、世事人情,有群众的酸甜苦辣、忧喜悲欢。一腔赤诚,将心比心,群众才会和你心贴心、说真话、道真情。沈浩一到小岗村,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全村100多户跑了两遍,和村民促膝谈心,体察民生民情。他对全村大事小情、群众安危冷暖了然于胸,说起他这些年为百姓排忧解难、改善民生的那些事,人们就禁不住抹泪。沈浩把村民当亲人、当朋友,看见老人卧病,就自掏腰包为他治疗;看见孩子受冻,便脱下衣服披在他身上。沈浩把心捧给群众,群众把他放在心里。

扎根基层,就要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任务不落实,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是空对空,群众也最反感。面对一些人长期占用村集体资产、群众有怨气的情况,沈浩依法解决、毫不留情,群众信他敢碰硬、真为民。面对他这6年来带领党员群众为小岗干的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好事,从修路、盖房到种植葡萄、引进项目,群众懂他是在一心为小岗百姓谋福祉。“他是为小岗累死的!”“现在,我们的路、新房、广场、幼儿园、敬老院„„都有了,可是沈浩没有了!”群众的感叹与念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真抓实干、造福一方的干部,给地方带来的变化有多大,在群众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扎根基层,还要与群众同甘共苦。一个干部,不论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本质就是一名群众。分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不与群众同甘共苦,这样的干部就会与群众产生距离隔阂。6年来,沈浩保持了艰苦奋斗的共产党人本色,保持了吃苦耐劳的劳动人民本色,扑下身子与小岗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他走到哪都能将就吃一点,即使遇到剩菜剩饭也不在乎,端起来就吃,从没把自己当外人,和我们农民一样”,群众这样感慨。他舍小家为大家,长年为小岗发展操劳奔波,也曾为不能陪老母而愧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小岗村像这样的老母亲太多了”,沈浩把小爱升华为大爱。

评论文章 篇6

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 根据两会召开时间, 本文选取《人民日报》评论版及光明网评论栏目“光明时评”中2016年2月29日~2016年3月15日之间的评论文章作为样本进行比较分析。《人民日报》被称为中国的第一大报, 一直以来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光明网“知识分子的网络家园”的定位则显示出其不同于其他媒体之处。

一、关于“两会”评论文章量的对比

根据数据统计发现, 《人民日报》评论版在15天内对“两会”相关评论共有42篇, 而“光明时评”仅为22篇;在每日评论数量上, 《人民日报》评论版评论量多在3~6篇的范围内浮动, 3月14日最多达到7篇, “光明时评”每日则稳定在3篇左右的评论量。由此可见, 无论是评论总数还是每天的评论数量, 《人民日报》的文章数都多于“光明时评”上的文章数。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16年3月3日开始, 两家媒体评论数量都于该日开始呈递增趋势。但是该日之前与“光明时评”的零报道相比, 《人民日报》提前以“寄语两会代表委员”的形式连续三天发表系列社论, 为两会的开始作出社会舆论的铺垫。

网络媒体具有更新速度快、内容容量大的特点, 为何“光明时评”却在两会评论文章数量上少于《人民日报》?笔者认为这一现象正是网络更新快这一优点所导致的。网络内容的更新便利使其内容传播速度快于纸媒内容的“口口相传”。面对如“两会”这般全国性的、涉及社会各领域且具有极强政治性的新闻话题, 网络媒体为防止舆论导向出现偏差, 大多选择在具有较高权威性的传统媒体“发声”后再确定自身报道的角度和方向, 以维持整个社会舆论场相对稳定。

二、关于“两会”评论类型的对比

在参照20世纪80年代的相关研究后, 笔者在此主要采用了范荣康先生的“五分法”, 他在《新闻评论分类》一文中将新闻评论分为五大类: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和编者按、专栏评论。[1]此外, 根据内容分析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笔者又在五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来论”和“代论”两类。在此, 笔者将“代论”定义为由一位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权威和影响力的人物所写的评论文章;而“来论”是来稿议论的意思, 是指把自己对某事物评论的文章投稿给报社、网站等。

总体来看, 《人民日报》评论版的文章主要涉及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两类, 其中署名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占大多数, 代论和来论也占了较大的比重, 而社论主要出现在会议之前三天, 以“寄语两会代表委员”的形式连续刊登并署名为“本报评论部”。南方都市报评论部主任李文凯认为“‘现代性’言论的传递方式应该是平等的、平视的、多元的”, [2]在报纸评论版中涉及多种评论类型、重视听取多方评论声音即这种“现代性”的体现。

“光明时评”的评论文章则全部属于本报评论员文章, 且每篇都有署名, 但其名称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可以看出, “光明时评”全部使用本报评论员文章是对光明网“知识分子网上精神家园”定位的积极体现, 更注重媒体原创、用独特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是光明网稳定目标读者群的重要举措。

三、报纸与网络的媒介特点

一直以来, 以报纸为主要代表的传统媒体受版面空间等客观因素限制, 在版面内容量、内容时新性等方面不能有更大的自由度, 但是报纸版面通过对稿件、图像、标题的调整以及对线条、色彩等元素的运用形成了独特的版面语言, 通过这种含蓄的方式对读者进行指引阅读。

通过对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评论版版面进行分析归纳后可以发现, 其固定使用丁字结构, 将重要性最强的评论置于左上方头条位置, 标题做放大、加粗处理以达到醒目效果。同时, 该版多使用一些小栏目标题对评论内容进行区分, 如两会政录、评论员观察、人民时评等, 起到内容提示作用。

版面语言作为纸媒的特有属性, 在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报纸版面语言的正确运用, 不仅承担了愉悦功能, 还能起到视觉语言效果, 并通过引起读者的思考来达到深度表现, 使静态文字内容产生动态和阅读趣味, 以唤起读者的感应, 从而产生共鸣。[3]

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更新迅速、交流跨越时空界限的平台, 其可互动性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优势, 它通过吸引读者在网站文章下方发表评论等方法, 破除了传者和受者之间的障碍, 使受众读者在传播过程中地位得到提升。其中“光明时评”将与两会有关的评论归为“两会大家谈”, “谈”字即体现了这种交流互动。此外, 在文章下方的互动区, 读者可通过点赞、评论的方式进行交流。如学者所言的网络传播:“更接近自然的人际传播, 使传统媒体带来的传播距离感大大减小。”[4]

四、结语

通过上述比较发现, 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关于两会的评论文章呈现多方面的差异:传统媒体会在两会期间进行连续式、集中式、高强度评论, 注重听取多方声音以达到多种评论类型的结合, 同时还灵活运用纸媒特有的版面语言对阅读进行引导。网络媒体则在考虑网络的特有属性后做出在评论的速度和强调上均弱于权威传统媒体的选择;同时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 灵活的网络媒体会力图通过新颖的内容、独家报道在冗杂的信息中脱颖而出。

摘要:两会的召开作为一年一度的时政热点事件, 对于各媒体尤其是党媒来说是重要的新闻热点。本文分别选取《人民日报》和光明网为党媒中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代表, 比较两者评论版/栏目中针对两会评论文章的差异, 分析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在评论中呈现出的媒介特色, 并对差异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两会评论”,传统媒体,网络媒体

参考文献

[1]范荣康.新闻评论分类[J].新闻战线, 1985 (01) :31-33.

[2]马少华, 刘洪珍.新闻评论案例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20.

[3]马煊.“报纸版面语言”浅析[J].新闻记者, 2009 (2) :58-61.

上一篇:业务兼容性下一篇: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