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2024-05-22

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精选十篇)

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篇1

一、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毕业生党员的去向难以掌握

部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离开学校以后, 工作极不稳定, 就业地点经常变化, 甚至处于随机流动状态, 加上一些地方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认识和措施不到位, 导致毕业生流动党员既不与学校党组织保持联系, 也不到工作所在党组织进行登记, 学校党组织虽然想尽办法主动跟踪服务, 但时间一长, 便失去了对其去向的掌握。

2、管理难落实

管理难落实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预备党员难以按期转正。在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中, 不少党员还处于预备考察期, 学校党组织很难掌握这部分党员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 培养考察不能落实, 加上一些党员预备期到期却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 导致无法及时办理转正手续;二是考核监督难以到位。由于身处外地, 部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不能返校参加组织生活, 党员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也难以落实;三是党费难收缴。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只是在偶尔返校时一次性补交全年党费或离校前一次性提前交纳全年党费, 有的是由其亲属或同学代为交纳, 部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更是在工作相对固定后回校转组织关系时一次性补交所有党费, 还有少数大学生流动党员甚至不愿交纳党费。同时, 由于对其收入缺乏判断依据, 所交党费金额也无法确定。

3、作用难发挥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离校后, 其中一部分迫于生活压力, 忙着找工作、干事业, 党性观念、组织观念逐渐淡薄、归属感与责任感明显缺乏, 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 既不参加所在地的党组织生活, 也不向学校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这些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 成为党组织管不着、用人单位不了解的“两不”党员,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本无法发挥。

二、对加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建议

导致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教育难的原因有很多, 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如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责任不明确, 管理体制滞后, 管理手段单一等;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如部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党性不强, 组织观念淡薄等。要使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卓有成效, 真正发挥这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方面要提高组织部门的认识, 改进教育管理的体制和手段, 另一方面, 更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党性教育, 增强他们的组织观念, 促使他们积极主动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参加组织生活, 缴纳党费,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早选苗, 早培养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机构, 能否吸收优秀大学生加入党的组织, 是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条件。高校党组织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大学生对党的感情, 吸收优秀大学生加入党组织。高校的党员发展和教育工作, 要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期间。在大学生入校后, 党组织就应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 重点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使大学生不断增强对党的了解, 积极向党组织靠扰。对于那些在中学期间就思想政治表现良好, 向党组织靠扰的优秀学生和进校后就积极争取进步的学生, 党组织要重点进行培养教育。通过单独交流谈话, 沟通思想, 通过学生会、班团工作和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重点锻炼他们的能力, 考察他们的表现, 增强他们的组织集体观念, 增强他们对党的认识, 培养他们对党的感情, 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

2、加强党校教育, 提高培养质量

每一个大学生在入党前都要接受党校的培训教育, 这是保证党员质量重要举措。党校的教育要根据新情况, 不断进行改革, 才能更好地发挥阵地和熔炉作用, 为党输送合格的新鲜血液。党校的教材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大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写进教材, 增强生动性与吸引力。党校的教学形式也应多样化, 把课堂讲授与个人自学、小组讨论、调查研究等结合起来, 增加课外实践的机会, 形成立体化教育。在考核方式上, 既要注重平时的组织纪律考察, 要更加注重对党的基本知识的理解、领悟和觉悟, 如让大学生学员们撰写结业论文, 进行答辩, 真正考察大学生的思想认识, 促使他们端正入党动机, 从思想上入党。

3、重视日常教育, 注重平时表现, 把好入口关, 提高新党员质量

对入党积极分子地培养教育和考察,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从各方面, 全方位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表现。在实际工作中, 常将“优秀学生”看作是学习成绩好、专业能力强, 对集体工作热心, 社会活动能力强的学生, 反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一些“优秀学生”往往只顾自己学习和表现而不理会同学情况, 只在领导和老师面前“表现”而人后表现较差, 只在组织考察期间表现突出而平时表现较差甚至弄虚作假、拉关系蒙蔽组织, 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 入党动机不纯。党组织在决定发展一个大学生入党前, 要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师生中, 全面考察了解其思想和现实情况, 把那些长期以来表里如一, 既自己积极努力学习又热心帮助同学进步, 既自己追求进步又乐意为集体服务, 入党愿望强烈、动机端正的优秀大学生吸收进党组织, 提高新党员的整体质量。

4、增强党性教育, 加强组织观念

对在校的大学生党员, 党组织应该从严管理和教育。在现实中, 一些党员在入党后认为“万事大吉”、“功成名就”了, 表现反不如入党前。这就需要党组织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增强党性, 加强组织观念, 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入党, 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 履行党员义务。党组织要通过组织党章学习小组等形式, 通过讲党课、自学、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组织大学生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使大学生党员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明确党员的义务要求, 确定努力的方向。要通过大学生党员亮牌示范、一对一结对子等行动, 公开大学生党员的身份, 接受广大同学的监督, 促进大学生党员规范言行, 履行党员义务,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辐射带动其他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风、校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党组织要应通过各种方式, 在实践中锻炼大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对于那些担任了班、团等各种干部的大学生党员, 要在工作上压担子, 提高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对于那些没有在班、团等任职的大学生党员, 党组织要适当安排他们参与一些集体服务工作, 增强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篇2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在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根据党章和校党委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教育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流动党员是指:离开原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到外地务工、经商、居住等,又不能回原所属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上,无固定地点或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以及流入到本单位党委管辖范围内未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

(一)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努力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

(二)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

1、流动党员的管理由流动党员所在党支部支委统一包管,包括抓好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党费收缴等。

2、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

况、居住地点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3、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与责任感。

二、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责任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要了解掌握外出流动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

1、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党支部按规定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并报党总支备案;每年至少查验一次外出党员的《流动党员活动证》,使用满三年的,应及时换发新证。

2、掌握外出党员的外出原因、外出时间、流动去向、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况,并由基层党总支备案。

3、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4、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关材料,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

5、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三、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流动党员要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在流入地参加党的日常组织生活,在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参加选举等重要活动,自觉接受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外出前,应主动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外出事由、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

2、主动与流出地党组织保持联系,每年至少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一次至两次外出期间思想、工作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外出地点、就业单位、居住地和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流出地党组织和有关党组织报告。

3、外出返回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流出地党组织查验,如实向党组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一)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及党组织设置

1、党员流动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党组织应及时为他们转移组织关系。其中外出时间较长(6个月以上),地点比较固定的,应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入所去地区、单位的党组织。外出时间较短(6个月以内)或组织关系暂时无法转移的,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外出所在地或单位的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但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短期外出(6个月以内)学习进修、借调工作、办理公务、休假探亲等,应开具党员证明信,交所去地区、单位党组织。

2、党员所去单位党组织健全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 到其所去单位的党组织;党员所去单位组织不健全的,应将

党员组织关系转到其所去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党组织或转移到所去单位所在地的乡镇(党工委)党组织。党员在流动中将人事关系和档案保存在市县人才(劳动)服务中心的,市县人才(劳动)服务中心党组织应接收这些尚未落实工作单位或某些原因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的组织关系。

3、集体外出、地点相对集中,且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可通过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进行管理。

4、对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其它有效证明的外来党员,各党总支应在验证后及时接收,将其编入党支部、党小组,进行教育管理,把流动党员纳入本单位党员教育管理的整体工作中。

5、针对流动党员分布广、成份复杂、流动松散这一实际情况,要从健全组织着手,建立流动党员流而不散、流而不乱的管理体系,按地域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在外出流动党员人数较多,职业相对稳定,且有相对稳定活动区域的地点建立管理站;在外出流动党员人数少、外出时间短、流动相对较快的地方,建立临时管理站。通过设立管理站,使每个地域的流动党员就近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家”。

6、管理站内推选联络人。每个管理站中工作相对比较稳定,组织协调、活动能力较强的党员被确定为联络人,对流动党员进行直接管理。

(二)流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1、党支部对外出党员进行行前教育,要求外出党员外 出期间必须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季度至少一次以书面或电话等形式向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联系,汇报

思想和工作情况。要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并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如实填写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情况,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向上级党总支汇报,向流出地党组织反馈。各党总支要对接收的流动党员进行备案。

2、各党支部按流动党员的多少进行分工负责联系;党支部要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一人一挂钩,建立党员联络信息卡,及时掌握流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党支部书记或指定的联系人每月至少要与流动党员联系一次,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征求他们对支部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收缴党费等。各党总支每年春节或“七一”要寄送一份慰问信给流动党员。联系人应负责做好外出流动党员的汇报情况记录,每季度向党总支汇报流动党员的联系情况,并作好流动党员过组织生活及交纳党费情况记录,在召开支部大会时,将联系情况向所在支部全体党员通报。

3、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由党总支书记李新龙负总责,各支部书记具体负责,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列为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形成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将定期不定期地对学生党支部、教师党支部开展检查,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单位要追究领导责任;联系责任人要及时与外出党员进行联系,如果对外出党员的情况不了解或联系工作不到位的,追究联系责任人的责任。

4、各党支部每年年初要组织力量对流动党员队伍状况

进行全面调查,摸清情况,造册登记,并报党总支备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探索抓好流动党员管理的新路子,总结推广好经验,推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5、流动党员的党费一般应由党员个人按月交纳,特殊情况可以托人代交、邮寄、预交或补交,但预交补交的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

6、预备党员在其预备期间流动的,到转正时由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的党组织负责考察,在征求对方党组织的意见后,再讨论是否按期转正并办理手续。在流动中发展的预备党员,离开发展其入党的党组织时,由所在党组织作出鉴定,并将材料寄送所去地区、单位党组织。

7、严格执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流动党员每年底应回我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并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如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参加的,要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支部大会同意,并委托其联系人向支部大会报告外出期间思想、工作情况,由党支部在本人缺席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评议。

8、建立流动党员考核机制,制定流动党员考核办法,从德、能、勤、绩、廉等几个方面对流动党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比先进的重要参考。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开展优秀流动党小组、流动党员评比表彰活动;在“优秀共产党员”、“党员积极分子”评比表彰活动中,给予流动党员一定名额;要积极宣传优秀流动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流动党员创新创业的热情。流动党员外出期间,如无正当理由,不与组织联系,同时又拒绝组织

上联系,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向组织汇报外出的思想、工作情况)不缴纳党费,应作除名或自动脱党处理。

9、搭建流动党员服务平台,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制定定期走访和活动制度,对流动党员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加强沟通和联系,掌握他们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提供必要的服务,杜绝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上出“组织缺位”现象。要坚持服务为本,急流动党员之所需、谋流动党员之所求,开展以“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毕业生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对策

毕业生流动党员,是指已经毕业走上社会,党组织关系还未转走、挂靠在原就读学校党组织的学生党员。2006年,广东省出台了毕业生在毕业后可将其档案继续挂靠在原学校的管理办法,挂靠期为两年,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问题也随之出现。毕业生流动党员是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以后出现的新情况,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多样,渠道增多,大部分毕业生就业于非国有经济组织、非集体经济组织或自主创业,表现出比较大的跨行业、跨地域流动性。这些组织大部分还未建立正式党组织,毕业生党员入职后无法按时转移组织关系,成为流动党员。根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毕业生流动党员流动性不断增强,流动范围越来越广,已成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管理难度增大。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大部分没有建立正式的党组织,这部分毕业生只能选择将组织关系留在学校、人才交流中心或返回生源地。不论选择哪种方式保留组织关系,由于其具有流动性、分散性的特点,使党员教育在时间上、人员组织上都难以落实,管理难度很大。过去在学校里那种集中上课、统一培训、一起过组织生活的静态性教育方式显然已经不符合这一群体的特点,在操作上也不可能实现。这部分毕业生党员急于找就业单位或忙于工作,缺乏组织上的管理和约束,形成了组织上断线、学习断档、思想掉队等现象;管理机制不健全,毕业生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后,学校检查落实不及时、不到位,转出单位与接收单位缺少有效的沟通衔接,在管理上出现脱节现象。虽然高校和一部分用人单位已对目前毕业生流动党员在教育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和经费等方面均难以落到实处,并未形成一种高效合理的管理机制,造成“流出地管不了,流入地不想管”的普遍现象。

二、健全毕业生流动党员的高校管理机制

加强毕业生党员的离校教育工作,结合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上党课、开展离校教育专题学习讨论等,让毕业生党员明确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对党的纪律的认识,切实增强组织观念,特别是让毕业生党员认识到党组织关系的转接对自身发展和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杜绝出现一部分毕业生党员不按时转移组织关系而使政治身份飘忽不定的现象,成为“口袋党员”、“隐性党员”、“挂名党员”,提高他们对党组织关系转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的服务指导工作,毕业生党员转移组织关系指导工作,可以结合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向毕业生党员说明办理离校组织关系转移的具体操作步骤。毕业生党员转移党组织关系的一般顺序是:1.就业单位党组织。2.如就业单位没建立党组织,可转移到就业单位所在地的辖区党组织。3.暂无固定工作的,可将党组织关系落实到居住地党组织或生源地党组织。4.档案关系挂靠人才市场的,将组织关系一起转交人才市场托管。5.将党组织关系临时挂靠在就读学校的党支部;延续在校时的集中学习制度,为加强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组织观念,应坚持“人走组织生活仍在”的原则,延续在校时的集中学习制度,在学习形式上做适当的变通。比如,将毕业生流动党员按区域科学、合理地设立党组织;在毕业生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单位,根据人数多少,建立流动党小组、流动党支部或流动党总支,做到哪里有大学生流动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定期组织毕业生流动党员开展理论学习,加强思想建设,确保每位流动党员每季度接受至少一次学习教育,并写出书面学习心得,以供相互之间学习交流;及时在掌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下,应做到如下几点:

1.建立流动党员档案,对流动党员的流动去向、通讯地址和联系办法等要进行造册登记。

2.在学校或人才中心网站建立网上“流动党员之家”专栏。及时发布党内信息,提供党费缴纳查询、学习园地、组织生活等服务,搭建沟通信息、交流体会、征求意见的平台。同时,还要利用电子信息平台、电子邮件、QQ群、电话等方式加强与广大毕业生流动党员的联系。

3.建立毕业生流动党员数据库,做到动态管理。对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要有专人跟进,保持联系,对将组织关系转移到辖区党组织、居住地党组织、人才市场、生源地党组织的要定期回访。

4.推广《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要求毕业生党员持证就近参加党组织活动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写出书面思想汇报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动态,真正履行党员义务。

5.建立毕业生流动党员联系制度,学校党组织要确定一名负责人对毕业生流动党员进行跟踪服务。定期了解流动党员的就业与生活情况,掌握毕业生流动党员思想动态、困难或要求,对有心理负担、思想情绪波动大的党员要及时沟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服务工作水平,增加凝聚力,毕业生刚刚走向社会,在就业、生活等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学校党组织应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进而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热爱和信念。比如,学校党组织可通过组织招聘会、培训活动、就业指导讲座等形式,培养提高其技能,为就业或转岗创造条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三、建立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社会管理机制

挂靠期满后,毕业生已逐渐适应工作,基本上度过了刚参加工作时的调整阶段,工作逐渐稳定,跳槽率降低。这时应坚持党组织关系随工作關系走,及时转移党组织关系。同时原党支部负责人要及时跟进党组织关系的转移工作,保证组织关系无缝对接,杜绝脱节现象。

参考文献:

[1]胡颖蔓.高职教育毕业生流动党员群体的管理与思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郑跃辉.浅析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制度[J].商情,2008,(13).

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篇4

一、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产生的原因

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 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流动范围大, 自由流动速度快, 流动形式多样化等特点。部分学生的工作单位 (例如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等) 还没有建立起党组织;部分学生尚未找到工作或出国留学, 不知将组织关系转至何处;部分学生工作单位尚不固定, 不愿将组织关系转到临时工作单位;部分学生申请暂缓就业, 毕业离校后两年内将其档案关系、党组织关系仍然留在原学校;部分学生认为母校党组织工作比较规范, 想在母校转正后再将组织关系转走;极少数毕业生党员在思想上不重视, 组织纪律观念不强, 毕业离校时没有办理党组织关系转出手续。上述情况使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党员的党组织关系滞留在原学校而无法正常转移, 毕业生流动党员也随之产生。

二、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毕业生流动党员流动性较大, 流动地域较为广泛, 加之教育不够和其自身党员意识的下滑, 使得目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存在着较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高校也暴露出了因自身管理制度不完善而造成的组织关系转接困难等许多问题。

1. 高校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高校扩招和高校党建工作的迅速发展, 使得许多高校存在党员发展速度快、教育管理跟不上的问题。一些党建工作比较扎实的高校对在校学生党员的管理机制很完善, 但对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党员的管理上却存在着盲区,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流动学生党员的管理缺乏准确的定位。第一, 毕业生流动党员数量小, 在学生党员中所占比重很小;第二, 毕业生流动党员已经离校, 一些高校认为已经没有管理意义;第三, 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上的诸多困难增加了高校工作的难度, 也使得一些高校产生了畏难情绪, 放弃了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2. 高校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到位。

“无规矩不成方圆”。高校没有设立和配置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专门机构和人员, 在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中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 缺乏落实机制, 造成了目前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窘境。一方面, 部分毕业生流动党员与原高校党组织长期不联系, 导致很多学生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 另一方面, 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党组织对毕业生流动学生党员存在互相推诿, 不肯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局面。

3. 高校与毕业生流动党员联系困难, 教育管理难以落实。

虽然很多高校在毕业生流动党员这个问题上作了一些探索, 但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流动因素, 使得与党组织联系的主动权掌握在毕业生流动党员个人手里, 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的途径、手段相对受到限制。即便流动党员本人能利用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组织联系, 但是由于组织与个人的分离性、党员的流动性, 党组织了解党员实际表现情况的渠道非常有限, 对他们思想上的困惑不能及时了解, 对他们的关心不能直接落实, 无法进行切合实际的个性化教育和管理, 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显得“力不从心”。

4. 社会风气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不利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在社会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 “拜金主义”、“物质至上”、“唯利是图”等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和思想也开始呈现蔓延趋势。一些毕业生流动党员在追捧物质利益时, 忽视了自身政治素质的修养, 学生党员的光荣感和社会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一些用人单位重视个人实践能力和业务成绩, 忽视了思想政治素质的潜在价值, 这都大大增加了当前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

三、创新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重发展, 轻管理;重经验, 轻制度;重低年级发展, 轻高年级管理”的现象, 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希望高校党组织能正确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进一步规划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 不仅要管好, 更要管活。

1. 提高认识, 健全流动党员管理组织体系。

首先, 高校党组织应健全流动党员管理组织机制的档案, 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供组织保障。高校应设立流动党支部, 由专人负责日常事务管理。毕业生流动党员党支部应建立毕业生流动党员档案, 对毕业生流动党员基本信息进行详细登记, 并定期与之联系。同时, 毕业生流动党支部要与学校招生就业处保持联动机制, 使毕业生流动党员就业时的档案能及时流出。

其次, 对个别离校已超过两年或更长时间, 而又无法联系上的毕业生流动党员, 党支部应通过其党籍材料中记录的亲属成员或主要社会关系成员取得联系, 把组织关系转到其工作单位或户口所在地居委党支部;对符合自动退党条件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 也应通知本人, 按相关程序办理手续。

2. 创新工作机制, 更新工作手段。

首先, 加强与流动党员工作单位或流动地党组织的联系, 创新教育管理机制。高校应该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不仅要做好高校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 更要做好服务工作。高校党组织应创新性地建立适应毕业生流动党员特点的基层组织, 通过毕业前统计、毕业后跟踪调查等形式, 基本掌握流动党员的就业去向, 并在毕业生流动党员集中的地方设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 实现流动党员的自我教育和管理。对高校来说, 这样既能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又能实现对流动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其次,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多渠道强化教育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可以积极利用网络资源, 建立专门的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平台。第一, 毕业生流动党员支部可以利用该平台, 开展理论宣传教育, 真正起到离校不离组织、离校不离管理、离校不离教育的作用;第二, 利用该平台, 实现对流动党员的“入库管理”, 为加强与毕业生流动党员的联系提供信息保障;第三, 在网络平台上设立网上党建论坛, 创建“毕业生流动党员之家”, 实现跨地域交流, 使流动党员能随时随地地参加组织生活, 同时也方便党组织了解党员动态, 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

3. 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做好党员毕业前的教育培训工作。

首先, 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这是保障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一个前提。一要坚持“早启发、早引导、早选苗、早培养”的“四早”做法;二要加强党员教育工作, 防止“入党前好好干, 入党松一半”的现象出现。通过学生党员“旗帜工程”, 将党员学习制度化,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具体化, 使得学生党员在校期间的自我管理和党员意识有极大的提高。

其次, 在每年的6月毕业生集中离校的一个月内开展“毕业生党员教育月”, 教育他们牢记党员身份, 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自觉履行党员义务, 帮助他们树立较强的社会与政治责任心。毕业前的强化教育, 能够使流动党员从思想上树立始终不离组织教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陈轶群, 刘春秋.对加强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 (4) .

[2]陈阿卿.加强高校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J].龙岩师专学报, 2004, (2) .

[3]蒋春兰.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5) .

[4]陈劲松.加强对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 (9) .

[5]曾成.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初探[J].成人教育, 2006, (1) .

调研:高校流动党员的现状和思考 篇5

关键词高校 流动党员 现状 原因 对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因此,深刻研究高校流动党员队伍的新特点,认真分析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规律,破解高校流动党员管理难题,建立健全符合高校特点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已成为高校党委和各级党的组织部门的一项既有重大现实意义,又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新的课题,是全面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高校流动党员的现状

本课题所研究的流动党员,是指行政或户籍关系仍在所在工作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但因下列情形或原因流出、流入的党员:党员出国出境的;毕业生党员暂未落实就业单位组织关系尚在学校的;离退休党员异地居住的;党员因学习进修、务工经商、探亲访友、从事科技咨询、合作研究、生产经营或其它正当职业等原因流动的。

“谁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1990年4月第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召开,掀开了全国高校党的建设新的篇章。20年来,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制度和文件,极大地推动了高校的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根据2009年7月2日《人民日报》公布的200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国现有党员7593.1万名,其中大学生党员201.4万名,占党员总数2.65%;当年全国发展党员280.7万名,其中发展学生党员106.7万人,占发展总数38.01%,与2006年相比,短短2年,发展大学生党员增加了31.2%。2009年1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教育部2009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加52万人。与此同时,因我国就业形势的日趋严重,高校大学生流动党员的数量在不断的增长。高校的流动党员主要是指因辞职、辞退、离退、毕业离校、停薪留职、落聘待岗、学习进修、实习实践、挂职锻炼、出国(境)等离开原党组织时间较长的党员,以及来校学习、进修和从事其他工作的党员。随着流动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其类型也趋于复杂多样。流动党员也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就其流动党员的定义已在新的形势下发生了延伸,出现了未就业、失业及甚至失去联系等流动党员的情况。据报道,2007年3月19日,全国31个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共印制《活动证》416万本,排查出流动党员219.4

万名,205.6万名流动党员领取了《活动证》,占93.7%。6.7%的流动党员近有15万人没有领到《活动证》,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2007年9月8日《人民日报》)

二、高校流动党员的原因

高校流动党员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分散性。由于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事业、科研院所之间以及高校与国外各界的交流比较广泛,加上毕业生的去向日趋多变,使得高校的流动党员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二是流动性。高校流动党员的分散性和交流人员时间与期限的不确定性,以及大学生党员因利益、环境和工作条件等因素的驱动而在不同单位之间的频繁变动,使得高校流动党员具有明显的流动性。三是年纪较轻、党龄较短、文化程度较高。

本文针对以上情况,从国家、社会、学校及个人四方面来分析存在的原因。

(一)国家方面。

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体制相对滞后。我国高等教育在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短期内大幅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出现了复杂性和多样性。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国家就业政策的调整和深化,允许毕业生申请1至2年的暂缓就业期,每年都有数十万的毕业生申请暂缓就业;今年国家还出台了一项新的就业政策——就业见习制度,因而待就业的毕业生将越来越多,相应的毕业生流动党员的人数也将逐年增多。国家在党建工作中投入资金方面明显不足,没有建立全国性的流动党员征信系统,更谈不是地方性的流动党员征信系统,从而导致国家对全国流动党员的情况掌握的不够准确,造成管理和教育方面的难度。

(二)高校方面。

从高校党建工作层面来看,,很多高校针对毕业生流动党员开展的党建工作严重滞后。首先,有些基层党组织对加强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的认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数量不多,管与不管不影响大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认为毕业生离校后步入社会,地域广、流动性强,与学校是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教育管理工作难度特别大,所以大家都“不想管、不愿管”。其次,管理机制不健全,很多高校党建工作在方法上过多依靠经验,而相应的制度建设比较欠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落后,从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等方面都没有充分考虑流动党员的特点和需求,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很多党务工作者往往停留在维持已有工作成果和应付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上,不注重思考,工作思路缺乏创新,从而导致“不会管”的局面。再次,对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贯彻落实成效不大。由于党员的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统一协调管理不够,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流出、流入双方党组织没有形成共同配合、统一管理,都采取粗放管理、放任自流的办法,致使《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流于形式,造成了一些流动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基层党组织自然不能有效地担负起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作用,最终导致了“不易管”的结果。

高校流动党员大部分是中青年骨干教师或大学生,他们入党时间较短,接受党组织教育的时间还不长,但这一群体的文化程度却比较高,对他们先进作用的发挥不容忽视,他们也需要长期接受党组织的不断锤炼。高校流动党员是高校党员队伍的特殊群体。目前,对这一群体的教育管理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高校党务工作人员编制比较紧张,流动党员的管理机构还不健全,教育管理缺少专人负责,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一些流动党员的党员意识淡薄,纪律涣散,有的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期交纳党费,不完成或不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极少数党员与党组织失去联系,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对于组织关系暂时挂靠在学校的毕业生党员,由于缺乏有效的措施,而使这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出现真空;流动党员中的预备党员转正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对流动党员缺少科学有效的管理规章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客观原因是流动党员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大,不太好管;主观上也存在着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三)毕业生党员自身。

论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流动管理新模式 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流动站;服务方式

当现代社会中技术革新带来的改变实实在在地浸润到中国人日常生活,当“没时间”“工作忙”等成为借口,静下心来读书似乎变成了一个“奢侈”的习惯。而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府的三大支柱之一,它主要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是高校师生知识力量的源泉地,它如何发挥自身的图书资源优势,达到图书与读者无距离的接触,实现“书香满校园”境界,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本人认为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图书管理新模式——图书流动站的管理模式,让图书“流动”起来,密切接触师生。

1 高校图书流动站的含义、特点及必要性

含义:图书流动站实际上是建立在图书馆开展大借阅或者是集体借阅的基础上成立的一个图书流动站的概念,他可以设置在校园中,可以是学生宿舍、二级院系的学习室(教师办公室)、数字实验室、体育馆,休闲活动室等,也可以设置在校园外的教师集中区内,它是专门为全校师生提供学习、教学、生活休闲的场所,它作为知识文化的中转站,在一定程度上可丰富校园师生的业余生活,使其文化活动更为多彩多姿。

特点:图书流通站的整体规模不需要太大,但其实用性能高、藏书种类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服务方式便捷而灵活,紧密结合校内师生的日常教学、科研、生活休闲活动,让图书馆和师生之间的对话变得更为直接、高效,切合师生的学习科研的实际文化生活,可谓是身边处处可见的“知识殿堂”。

必要性:有了图书馆流动站的存在,对于高校师生而言,能近距离展开阅读需要,尤其对于不爱读书的学生来说,带动他们,引导他们阅读图书,使其读书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图书流动站的建立更具有意义和其必要性了。有了图书流动站,爱读书的师生可以随时读到书、不懂的可以随时查找文献资料找到答案。另一方面,现代高校的图书馆覆盖了校園网络,图书流动站在构建时,必然提供了网络数字资源的服务,这样的话,在图书流动站中提供校园网址和数字资源阅读器的下载,让图书馆网络数字资源虚拟环境下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职能,让高校更好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2 高校图书流动站建设、管理的一些建议

2.1 图书流通站选址的建议及图书采集的标准

流动图书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整体规模不需要太大,但其实用性能高、藏书种类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服务方式便捷而灵活,可以最大限度地深入师生的教学、学习、生活中,所以建设图书流动站时,对其地址的选择和图书的采集是非常关键的,直接影响了校内建立图书流动站的意义。图书流动站的地址选得离图书馆稍微远点,就近方便读者的需求,主要针对那些去图书馆不方便的师生来建立的。还有图书流动站的图书采集要切合师生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设流动站的初期目的。

选址可根据高校办学的需要,可在院校的宿舍、体育馆、活动休闲室、数字化网络中心、实用办公楼(教学的专业课室等)等。而图书流动站内的书籍投放必须要考虑师生群体和目标明确的选址实际需要,选取不同类型的书籍,如体育馆可采集体育类的图书及相关文献资料,数字化网络中心可在图书采集的基础上配备相应的随书光盘等音像资料。同时和学校的二级学院之间共建专业学习资料室,配备相应设备、采集相关专业文献资料等。

2.2 图书流动站的管理及职员要求

图书流动站的管理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科学有效地管理可以使图书流动站的服务走向常规化。我们根据流通站建立的不同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日常运作方式 。校舍式图书流动站是不可能腾出很大的空间做“书库”,他们的阅读群体,一般是大学生和校内的教师,他们的图书选取则是一些有意义的娱乐性教育类的书籍给他们阅读和学习课程需要的必备图书目录单子的图书即可,图书采集的数量可在图书馆开展大借阅和集体借阅的基础上定数量,他们的管理职员可以是图书馆的读者协会成员和优秀教师读者,他们是在图书馆的阅读需要比一般的读者都强之中更愿意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中的人员。目标明确的图书流通站譬如一个体育馆图书流动站面临的是体育馆内健身、活动的类别和容纳的人数来投入图书数量,可投入相关的体育书籍即可。他们的管理职员可是没有教学任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馆中教师管理员可以指导学生实际的锻炼和对某项体育爱好的师生推荐相关的图书。图书流通站图书更新的规律期限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为1个月、2个月或者不定期等不同时间段。如校舍图书流通站可以短时间部分调换或者根据需要全部调换,体育馆的图书流通站可以不调换,可以时时更新尽可能的补充,流通站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促进图书的流通及利用。这样有针对性地投放书籍,能更好地提高图书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对于建立的图书流通站的职员要求比较严格、分工比较明确,不同的流通站岗位决定选择不同的职员,而其岗位的要求也不同。在图书流动站工作的员工,其的要求就是要有责任心、耐心、细心,流通站的人员应监管站内的工作,及时调研、总结师生读者的范围及阅读倾向,定期地清点站内图书,做好读者借还图书的记录及反馈信息的搜集工作。通过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使图书流动站的工作更好地开展,制定相关章程、进一步完善流通站的工作,使图书流通站的建设更具有效用和意义。

2.3 图书流动站服务方式

各个图书流动站的管理主体是高校的图书馆,其服务模式可采取“定站式”、“目录式”、“自选式”和“配送式”四种服务模式,并根据图书馆的情况进行四式相结合方式提供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共用更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需求,提高馆藏图书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2.3.1 采用“定站式”服务方式

“定站式”服务主要针对的是目标明确的流动站如体育馆图书流动站,它需要图书馆在每更新一批新书中提供相关的新书的服务。新书不断的更新补充,新书的选取可由服务点派人选书,也可由该馆工作人员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配送。

2.3.2 采用“点单式”服务方式

“点单式”服务是针对教学办公点,根据教学科研的师生需求特点,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的需求提供教学需要的图书录单子,图书馆可随时提供上门服务,其需求特点可以是 “你点单,我配送”灵活的服务方式。

2.3.3 采用“自选式”服务方式

“自选式”服务是在图书馆开展大借阅或者集体借阅形成的一种服务方式,它是让各个图书流动站的读者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到图书馆现场采集图书,可以是站点服务人员也可以是读者,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要。

2.3.4 采用“配送式”服务方式

“配送式”服务方式是借鉴现代物流服务模式——送货上门,是在前三式服务的基础上提供的图书配送服务,按各个图书流动站的需要送书上门或更换图书,其服务方式具有安全性、便捷性的特点。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流动站建立和管理主要是由高校图书馆和各个需要站点来共同需要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校内图书流动站的建立,是提高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利用率的原则,组织文献资源,让图书具有“时效性”,同时各个图书流动站的存在更具有深远的价值——陶冶在校大学生的阅读情操,增强精神文化层次,让高等学府成为一个学习的圣地。

参考文献:

[1]张爱红.刍议社区图书流动站的建设与管理[J].才智,2014(6):315.

[2]姜淑华.流动图书馆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6):13-14,24.

[3]张常明.基层流动图书馆服务点建设思考[J].图书与情报,2010(5):125-127,135.

[4]朱正红.流动图书馆管理与高职校企合作[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99-100,104

作者简介:

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篇7

一、高校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 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够, 底数不清、管理服务不到位

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重视不够, 工作缺乏主动性, 把流动党员教育服务看作是分外的事, 致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比较被动, 只是限于简单的电话联络, 党费收缴也不规范, 工作态度不够积极。

2. 离退休党员流动性大, 流动去向难以把握

一是部分党员离退休后长期脱离党组织, 有的因出国或在国内其它城市与子女长期居住, 有的在一些教育行业以外的单位工作, 不办理流动党员证和组织关系;或离退休后把组织关系留在自己的手上, 与党组织长期失去联系。二是党员找组织难。部分离退休流动党员退休返聘, 而新工作单位并没有成立基层党组织。

3. 管理服务不到位, 存在“离校断线”的现象

由于一些高校党组织对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限于粗线条的宏观管理, 没有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具体的教育管理服务措施, 工作上时有体现:一是离退休流动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 很难参加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二是有的党组织对流入的离退休党员管理不规范, 对其参加组织生活采取来去自由的态度;三是部分从事离退休党务工作的同志, 怕老同志参加组织生活时出现意外情况, 承担不了责任, 片面认为, 离退休党员组织生活不要安排次数过多。

4. 流动党员个体党性观念淡薄, 先进性作用难发挥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流动党员出现种种问题与盲点, 既有组织教育管理方面的原因, 也有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 放松自身要求等原因。一是部分离退休流动党员不清楚在什么方面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 不能发挥其先进性;二是个别离退休流动党员产生负作用, 个别离退休流动党员对理想、信念、信仰发生动摇, 信仰宗教, 甚至从事“法轮功”等非法活动, 损害了党的形象。

二、加强高校离退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随着离退休流动党员数量的逐年增加, 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管理方式, 才能满足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管理的需要, 逐步使高校离退休流动党员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路径。

1. 提高认识, 把做好离退休流动党员工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做好高校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客观要求, 也是高校党建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客观要求。因此, 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 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重要工作来抓, 及时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扎实做好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努力做到离退休流动党员流动到哪里, 党的教育管理服务到哪里, 党员的先锋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党的先进性就体现在哪里。

2. 解放思想, 更新教育管理服务理念

一是要强化服务意识, 实现人性化管理。重规范、重约束、重督导而缺少服务的传统党员管理模式需要改进。由于离退休流动党员的特殊性, 他们往往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 , 更希望得到组织的关怀和帮助。因此 , 应当融教育、活动于管理服务之中, 自觉改进传统的党员管理模式, 树立大管理的理念, 坚持人性化的管理, 切实为维护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服务, 使广大离退休党员通过真诚而周到的服务, 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爱护, 增强对党组织的信任感、亲切感和归属感。

二是要简化工作程序, 推进人性化办公。只有简化流动党员接转组织关系程序, 才能解决组织关系接转难的问题。以严格执行党内纪律为前提, 可考虑对流动党员实施动态管理, 下放接转党组织关系的权限, 为基层党组织在全国范围内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提供便利, 也可以安排专人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党员代办手续。

3. 组织设置方式创新, 扩大党员管理体系的覆盖面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先进的党基层组织设置, 能够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建立一个完备的、能覆盖社会各个层面的党组织和党员管理网络体系, 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行之有效办法。在流入地比较集中的城市建立流动党支部、流动党员学习小组;同时, 应积极与流入地社区党组织联系, 将流动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进行管理。实践证明, 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 及时吸纳离退休流动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是实现流动党员有效管理的好方法。

4. 开拓新的工作思路, 创新组织活动方式

一是要注重活动形式多样化。基层党组织应积极搭建平台, 为流动党员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培训提供便利条件。可以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如组织开展专题讲座、考察参观和网络教育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为了党组织能够及时准确深入掌握流动党员思想、生活、外出等情况, 要求其定期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向组织汇报思想, 也可借流动党员返乡之机, 通过走访、座谈、联欢等多种形式,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对其加强思想教育。

高校师资流动管理机制初探 篇8

一、高校师资流动现状

市场经济是一种流动型的经济模式, 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是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一个很大的贡献。高等教育应该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 而且教育应该和社会接轨, 这也就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教育行业。信息交流和人才的流动显得越来越重要的今天, 把握住人才就是生存的王道。人才流动对于信息技术和知识的交流贡献是非常大的, 而且人才流动的过程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今年以来, 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高校人才流动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潮流。高校人才流动主要包括师资的流动, 及包括优秀教师的提升, 也包括低水平教师的分流。教师队伍的流动可以合理的优化教学队伍, 提高高校人才使用效率。

1. 总体流动过于频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很多新兴行业在不断兴起的时候, 一些行业也相对落后, 这也加剧了人才的流动。我国的高等学校迅速发展起来, 还在不断扩大发展规模, 这就需要更多的教师。而很多发展较好的企业, 也需要人才, 所以用人单位之间无形中已经形成了竞争关系, 企业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尤其是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 非常希望高校优秀教师加入他们的队伍, 来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 这也就导致了高校优秀教师奇缺的现象。而另外一个方面, 一个人的择业观念是不同的, 例如一些骨干教师自身为追求更高、更好的发展, 他们往往在高校不能满足他们需求的情况下, 纷纷选择离开高校, 去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

2. 高校师资流动无序。

高校师资流动的无序性导致了学校科研难以突破, 从而造成学术教育的紊乱, 甚至会危害到学校的教学任务。很多和社会密切相关的专业, 例如建筑、工程类以及计算机等专业教师流失严重, 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进行。一些学校出现了人才断层的现象, 还有一些学校甚至是自降身价, 去招聘一些二类院校的毕业生来学校教书。高校师资流动的无序性导致了人才的浪费, 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很多麻烦。一些教师在原单位的骨干, 但是由于利益的趋势, 导致他们想跳蚤一样在几个单位之间跳来跳去, 进入一个较好的单位, 又看着更好的单位。还有一些教师本身素质水平有限, 而且心理素质低, 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他们很容易受到一些另谋它职的同时的影响, 纷纷下海或者是从事其他行业。高校教师开公司的非常多, 成功的不知道能占到多少比例。所以, 一些教师受到一些成功者的影响, 开始讨厌自己选择的高校授课工作, 整天想着如何去做发财的事情。所以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 他们无论是在平时生活, 还是在授课过程中, 都会将这种情绪传达给身边的人, 这不仅影响了其他同仁的情绪, 还会让学生形成功利观念。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分析

造成师资无序流动的根源主要是市场机制不成熟、法律政策跟不上社会进步以及高效缺乏合理的调控手段造成的。

1. 市场机制不成熟。

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出现比较晚, 人才市场的发展也不够完好, 较之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来讲, 我国可以说是没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师资市场。所以, 学校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 无法对应聘者进行全方位的审查, 很多应聘者的信息是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 而不是直观感受到的。人才和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了解, 这就限制了师资的合理流动, 而且还大大约束了教师潜能力的发挥, 进而造成师资优化配置的失败。

2. 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约束。

我国当前没有一部有关人才流动的法律, 教育部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规章制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师资流动的有序化造成了影响。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己内部的合同随意开除人才, 或者是将人才摆放在一个不恰当的位置。而人才往往也可以随意抛弃现在的企业, 而另谋高就, 他们和企业之间的约束关系就是违约金的问题, 所以在这里钱还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这是一种非常严峻的问题。

3. 政策措施不合理。

在新旧体制更替的过程中, 政府部门的各种指责和分工出现了模糊不清的概念, 政策与实际情况不匹配, 限制了师资流动的合理发展。例如, 高校高层次人才的配偶安置问题, 就没有明确的政策, 而只能靠高校内部解决。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都是由教授的配偶来担任, 这些人可能学历不到高中。在处理日常问题的过程中, 他们能力的局限性就非常凸显, 学校管理制度出现问题是常有的事情。一些辅导员将省内的考试给学生们报成了国家考试, 由于处理事情的能力有限, 给高校的管理带来很多不便, 高校也只能吃哑巴亏。一些苛刻的单位, 就是因为不安置高层次人才的配偶问题, 导致了人才的流失, 给高校带来了损失。接受与不接受他们配偶都有可能会成为问题, 但是如何接受, 接受后要如何安置这些人就是非常繁杂的事情了。

4. 没有合理的调控手段。

高校人事部门对于师资合理流动严重缺乏调控手段, 师资流动工作有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对于师资的引入, 缺少计划。例如某高校在招聘过程中, 需要材料专业博士, 但是对于具体哪种材料没有明确的要求。而这时候又有一名材料的博士来面试, 高校欣然接受。但是走进工作岗位后, 才发现这个人才所学的材料学校没有, 那应该如何安置呢?让他去做其他方向, 那必然是人才的损失;如果让他另开辟一个方向, 那么这个人能否胜任就成了问题。一个科研人才, 未必就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所以问题就接踵而至了。

三、改革方案

1. 建立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以价值规律作为基础的, 是以社会基本经济规律作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各种机制的相互作用和依赖。通过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来对一个人才进行评价。例如人才招聘中, 有两种非常突出的人才是高校必需的。首先是研究型人才, 这是高校发展赖以生存的财富。如果一个高校的研究突出, 就能够做出很多出色的成绩, 也必然会提高高校的声誉和影响力。如果高校缺乏高端科研人才, 那么这所高校肯定是在走下坡路。所以对于科研有特殊贡献的人才, 高校必然要得到。另一种就是外交型人才, 所谓外交型人才就是指具有很强社交能力的人才。这类人才可能在科研方面没有特殊的建树, 但是他们的交流能力超强, 而且在社会上的人脉甚广。他们可以为学校处理很多日常问题, 甚至是帮助高校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如果这种外交型人才, 同时也具有科研素质, 那么必然会受到高校的信赖。

2.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有功者赏, 无功者罚之。这是古代名言, 同样也适应于今天的高校人才管理机制。对于那些给高校带来好的影响的人才, 高校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而对于那些能力平庸的人才, 高校应该给予相应的处理。一个人的能力好坏通过一件事情是无法判断的, 因为人与人的爱好不同, 能力所体现的方面也就大相径庭。如果一个没有能力, 而且不上进的人, 那么高校就应该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例如, 在基金分配上, 可以考虑不分配给这些人。而对于那些给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高校应该在福利政策和基金分配上给予特殊照顾。只有建立明确的赏罚制度, 才能够激励人的斗志, 才能够发挥人才的潜力。如果在高校工作, 一个努力, 一个懒散, 但是他们得到的待遇是相同的。那么必然会给努力工作的人带来负面影响, 而且还会导致懒散情绪的滋生。

建立合理的市场机制, 合理分配人才, 合理开发和利用人才, 人才的潜力都发掘出来, 为社会做贡献, 为高校教育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高校教师流动是一种生产要素寻找其最优配置点的一个过程, 教师人力资本的自身属性要求其通过有机的流动充分实现其价值。高校教师流动管理是从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师管理的角度, 协调和沟通教师与其相关组织之间的关系, 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高校教师人力资源, 使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在流动中升值。

关键词:高校教师,流动,管理机制,角色定位,决策模型

参考文献

[1]王珂.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合理流动[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5.

[2]齐子萍, 王景山.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21) .

[3]周建军, 傅锦彬.高校人力资源流动信息机制的建立[J].浙江统计, 2003, (10) .

[4]陈春萍.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改革[J].高教探索, 2004, (01) .

[5]高艳.高等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研究[D].北京:北方交通大学, 2002.

[6]彭琴娣.对高校教师流动的看法[J].交通高教研究, 1995, (02) .

[7]苏如娟.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1) .

[8]王瑛, 胡金波.中美大学内部体制与教师管理机制比较[J].中国农业教育, 2003, (03) .

[9]王洪.高校人才无序流动现在分析及对策[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 2002, (01) .

高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浅析 篇9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档案材料收集制度不健全。

高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一般都处于“人档分离”的状态。大部分流动人员未与其档案管理部门或用人单位建立人事档案材料定期收集移交制度, 没以协议的形式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从而没有使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移交制度化。另外, 原单位认为流动人员已与本单位无关, 将其划出了学校档案管理范畴。

2. 档案内容单一机械, 缺乏个性内容。

高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内容的不准确、不完整和不更新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档案只有反映本人基本信息的相关材料, 政治表现和思想道德材料则是千人一面, 几乎全是套话, 而反映本人业绩的动态性材料缺乏及时全面记载, 例如现实表现、工作业绩、学术水平、发明创造及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的内容几乎没有, 致使档案材料缺少连续性和完整性, 不能客观地、准确地反映流动人员的真实情况。

3. 人事档案信息真实性不足。

目前, 人员流动较为频繁,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受到很大冲击, 档案中年龄越填越小、参加工作时间越填越长、学历越填越高、个人鉴定越填越好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 流动人员的弃档行为及档案管理部门故意添加或撤换虚假材料行为也会降低人事档案的真实性。

4. 管理手段落后。

许多高校的流动人员档案未纳入干部档案管理范畴, 只是把它抛到一旁任其长期“冬眠”。库房没有配备防火、防潮、防盗、防光、防蛀、防高温设施, 也没有配备计算机、刻录机等现代化管理设备。档案管理沿用传统手工操作, 只满足于装好袋、锁好柜的水平上。档案管理人员几乎没有科班出身的, 都是临时聘用一些临近退休人员或兼职人员, 不具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 更缺乏档案管理方法与技能, 限制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采取的主要对策

1. 探索档案材料收集的新途径。

首先,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与流动人员或用人单位签订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移交协议, 明确双方的责任与权利, 使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移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其次, 建立电子档案, 实现网络化服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定期在网页上通告人事档案材料收集范围和移交时间, 催促个人及时补充档案材料, 个人如有情况变动可在网上直接与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联系, 及时更改其有关信息;用人单位利用网络可随时进入流动人员信息库, 查阅了解本部门流动人员的相关信息, 同时也可将流动人员个人的变动情况及时提交给人事档案管理部门, 从而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处于动态的优化状态中。

2. 充实档案材料收集的内容。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内容直接关系到档案利用价值的大小。因此, 收集工作不能墨守陈规, 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逐步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内容, 改变过去人事档案内容单一现象。通过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人才业绩跟踪服务, 分析研究流动人员基本状况, 掌握流动人员的数量、专业、学历、分布、流向等方面信息, 并不断收集全面反映流动人员学习经历、培训情况、考核情况、个人能力、性格特征、工作特长、各类保险及诚信记录等方面信息来丰富档案内容, 突出流动人员的业绩和个性, 为用人单位提供详实而可靠的档案信息, 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

3. 提高诚信档案意识。

首先从思想认识着手, 提高全员档案意识, 建立诚信基础。提高全员档案诚信意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长期以来, 高校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流动人员也缺乏对档案的基本认识, 不了解《档案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及其相关的档案法律法规。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广泛的档案宣传和培训工作是提高档案意识的有效途径。其次, 从制度上规范档案工作, 从而保证档案本身的诚信。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定、归档工作, 严格把好材料入口关, 发现有不齐全或不真实的材料及时退回形成部门, 拒绝不真实材料进入档案, 从而保证档案的诚实信用。再次, 加强档案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做到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 预防利用工作之便进行职务犯罪。

4. 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实现流动人员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人事档案服务于人事组织工作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细致而复杂, 任务量大, 系统性强, 靠传统单一的手工方法调档、查阅、摘抄、分析、运算已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因此, 高校流动人员档案管理要加快信息化步伐, 加大现代化设备投入, 以适应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需要。此外,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决定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强烈的责任心, 高度的组织原则性, 熟练的业务能力。高校也要努力为他们改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保持档案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

参考文献

[1].孙青蓝.抓住改革发展的机遇搞好流动人员档案管理[J].档案时空, 2009.6

[2].宋熙东.张瑞丽.王德亮.任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若干思考[J].兰台世界, 2010.8

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篇10

关键词:学生流动常态化,户籍管理一体化,细化分类管理,户籍档案利用

在户籍政策没有实行流动人口、原居住人口全国一体化管理时, 属地、城乡“二元”制管理户籍政策成为主要形式。户籍的制约直接影响着流动群体人口购房、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子女高考等等与生活相关的诸多社会问题, 都不同程度与户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并且制约着我们的正常社会活动, 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十八大会议提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将有序在中小城镇进行。”[1]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政策。但是, 政策的落实往往在各地方执行中需要细化标准, 户籍的使用状况仍满足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呈流动常态化。因为, 人们为了选择适宜自己的生活方式, 需要流动;人们为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需要流动;人们为了选择更好的商业经营, 需要流动;人们为了不断地求学, 需要流动等等。这些人们正常的活动形式, 都离不开流动到不同的地方, 户籍的迁移是不可能经常随着自然人的流动而迁移, 户籍始终处于人户分离的状态。因此, 户籍问题给人们带来的诸多不方便, 制约着人们的正常社会活动, 同时也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是社会发展运动的载体, 人是社会经济财富的创造者, 离开了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流动中的青年毕业学生, 他们接受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进入社会不同于一般流动群体, 他们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解决好与其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户籍管理问题, 是我们政府及户籍主管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社会广大的流动大军队伍中, 最具流动性的群体是当今的高校毕业学生。他们从上大学开始就已经形成了学习、生活、工作、居住等流动呈常态化 (有的学生上学时不随迁户籍, 户口留在原籍) 。特点是:就业灵活自主, 不断地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生活, 需要流动到不同的地方, 尤其流动到一、二线城市, 给这些城市增加了年轻的活力。但是, 由于社会福利、人口与城市容积等原因, 应聘就业的学生落户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即使有落户的政策条件, 也不可能随着人的常态化流动随迁户口。因此, 高校毕业学生是流动群体的主体, 他们的户籍也最具人户分离代表性。管理好高校学生的户籍问题, 不仅是我们高校户籍管理部门值得探讨的老问题新思路, 也是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流动人员户籍管理的老问题。

我国的户籍管理体系, 是具体落实到居民居住的房屋, 相对应的是房屋所属的居民委员会、楼号、单元号、门牌号, 如果没有具体的房屋, 是无法将户口落到固定的门牌号上。对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 首先解决的是就业, 即使就业落实了具体的单位, 也仅仅是将户口落在单位所属派出所的集体户上;若是自主就业, 没有单位可迁移户口, 就长期存放在学校户籍管理部门;若在私企就业可迁入所在就业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托管户籍, 这种户口迁移形式, 同样存在着一些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地方政府都有各自的户籍管理政策。往往人的流动不可能与户口同步迁移。所以, 没有房屋的户口是一张纸质的原始户籍底页, 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经常使用到这张原始纸质户口。如:结婚登记、申请生育指标、办理贷款等这些社会生活活动都需要户口。这不仅给户籍管理部门带来管理上的繁杂和工作负担, 同样给户口所属自然人带来诸多生活上的不便。若使用过程中因保管不慎丢失, 还需要复杂的补办过程。因此, 高校学生的户籍管理、迁移、变动, 影响着学生现在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学生毕业是必然的规律, 流动是常态化的形式, 进行系统规范化管理高校学生户籍, 方便快捷服务学生。在纸质户籍管理的基础上, 细化户籍信息, 按学院、专业、年级、自然人姓名、身份证号、户口迁出地、户口迁入地、户口变化原因、其他变化事由及时间, 编写卷宗、件号进行整理、归类、建档。实行户籍纸质档案与电子信息档案双向保存。这样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自然人学生户籍既方便调档、快捷查阅, 又确保自然人原始纸质户籍档案的真实、完整、安全性。

本人就所在学校的学生户籍管理进行一些探讨、浅议。首先, 理顺学生户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户籍档案管理体系。配备专职技术人员负责, 实行科学化统一管理。其次, 对各学院学生户籍信息分类整理, 细化不同类别。按学院、专业、年级、归档整理。进行户籍底页纸质档案化归类管理。再次, 编写学生户籍信息档案目录, 做到户籍档案信息化管理与户籍档案纸质化管理的双向统一。提高学生户籍使用效率, 最重要的是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化管理体系。研究开发专业的高校户籍管理模块, 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 方便快捷地服务广大的学生。使沉睡在户籍室的户籍充分地被呈常态化流动的毕业学生有效地利用, 体现人与户籍是和谐的共同体。对自然人学生户籍进行分类细化形成电子信息档案数据表格管理。

件号:1,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现代汉语, 年级:2007级, 自然人姓名:C丽娜, 身份证号:Xxxxxx19890614xxxx, 迁户原因:上大学本科, 户籍迁出所:宁夏固原三营派出所, 户籍迁入所:B市西夏区朔方派出所, 变动事由、时间:2012年5月借出办理房贷。

件号:2,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古代汉语, 年级:2008级, 自然人姓名:F建国, 身份证号:Xxxxxx19890824xxxx, 迁户原因:上大学本科, 户籍迁出所:陕西延安水坝乡派出所, 户籍迁入所:B市西夏区朔方路派出所, 变动事由、时间:2010年3月借出补办身份证。

件号:3,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民族学, 年级:2012级, 自然人姓名:L学儒, 身份证号:Xxxxxx19860702xxxx, 迁户原因:上博士研究生, 户籍迁出所:原户籍所未迁出, 户籍迁入所:现居住朔方派出所, 变动事由、时间:2012年2月借出申请生育。

件号:4,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专门史, 年级:2010级, 自然人姓名:V美华, 身份证号:Xxxxxx19920410xxxx, 迁户原因:上硕士研究生, 户籍迁出所:甘肃天水文化派出所, 户籍迁入所:B市西夏区朔方派出所, 变动事由、时间:2012年5月借出领取结婚证。

件号:5,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新闻学, 年级:2007级, 自然人姓名:S博伟, 身份证号:Xxxxxx19880810xxxx, 迁户原因:上大学本科, 户籍迁出所:宁夏中卫沙坡头派出所, 户籍迁入所:B市西夏区朔方派出所, 变动事由、时间:2011年9月迁B市人才交流中心托管户籍。

由以上细化电子表格输入数据可以看出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明显区别。纸质档案的特点:自然人户籍档案具有原始、真实、准确、不可复制的特性。缺点:纸质户籍档案调档、查阅繁琐不方便且不省时, 存放场地要求严, 占用空间大, 易破损。电子户籍档案的特点:自然人户籍档案具有归类细化、去向明确、快速查阅、存放场地要求不严, 占用空间小, 不易损毁的特性。缺点:使用独立的计算机信息设备及相关配套产品, 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相对于纸质档案, 电子档案节省人力、物力, 用最少的时间办理更多的业务,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如:纸质户口底页被户籍自然人借出使用, 需自然人凭身份证、写明借用事由并登记签名, 这种单向纸质登记保存记录档案的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 查阅、归档费时费力很不方便, 并且降低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若同时进行户籍档案计算机信息目录的登记录入双向存档。那么, 户籍自然人因某些事由借出纸质户籍底页使用, 以后查阅、归档就很方便快捷, 可节省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力资源。

当然, 对于学生户籍档案进行电子信息档案化管理, 先期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机操作录入, 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人力来完成。刚开始要对学生户籍纸质档案按所在学院进行细化、分类, 然后再对学生户籍纸质档案按年级进行细化、分类, 最后就是按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细化、分类。经过这一系列的人工整理、分类、归档的学生纸质档案, 由以上电子信息数据表格, 对学生户籍信息归档目录进行计算机操作录入, 形成学生户籍电子档案目录信息化管理。方便、快捷, 可查阅任何学院、任何专业、任何自然人学生的户籍信息。这种形式的学生户籍信息动态档案化管理, 也符合现行的流动人口动态化管理模式。是档案就有保密性, 实行电子档案信息化管理, 有利于户籍档案资料的保密。纸质档案是以文件盒的形式立卷保存, 查档或使用户籍的人员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打开整盒档案查阅, 这样就有可能泄露其他人的户籍信息资料;经常打开户籍档案盒进行逐一查阅, 容易造成文件的破损, 一旦造成这些最原始的户籍资料不完整, 就会给户籍自然人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这些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都是值得我们户籍管理部门予以重视、探索、改进的现实问题。

综上所述, 历史在前进, 社会在变化, 经济在发展, 自然人的流动呈常态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户籍不可能经常随着自然人的流动而发生动态迁移。高校学生是当今社会最具流动性的群体, 在我国户籍制度没有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改革前提下, 他们的户籍落户及管理问题, 值得社会及户籍管理部门的深思、探索、改进,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使用户籍更加方便、快捷。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评论文章下一篇:经济法概念的重新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