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统计

2024-05-31

专利统计(精选四篇)

专利统计 篇1

关键词:档案,文献,专利,时期

一、档案研究阶段划分

传统划分方法将我国档案学研究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初步形成期,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40年代;第二个时期为我国档案学重构与渐进发展期,即20世纪50—60年代;第三个时期为档案学的完善与繁荣期,即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1]214。

传统划分方法规避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与中期。从学术的角度,试将第二个档案学发展时期划分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具体可划分至1976年,十年动荡结束。

根据档案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对文献发文量与获得相关专利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统计与分析工作,除了选择具有查全率与查准率可靠的检索系统外,检索项也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查全率与查准率均较高的检索系统———CNKI[2]18,以“档案”为检索词,进行“指数”检索,检索档案文献发文量;以“档案”为检索词,“专利名称”为检索项,进行“专利检索”,来源数据库为“中国专利”。

二、阶段划分研究与档案学研究情况统计分析

从CNKI检索前两个阶段文献发文量结果,见图1。

1. 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40年代)。

我国将档案及其有关现象作为一个独立问题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1]214。通过检索,图1可见,在CNKI中1937年我国有一篇档案研究文献发表。根据有关书籍记载,我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相继出版了13本档案学著作,标志着我国档案学初步形成[3]1。

2. 重构发展与遭到破坏阶段(20世纪50年代—1976年)。

(1)重构与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业待兴,1950年10月苏联专家到中国,介绍了苏联档案工作的经验。我国1956年颁发了《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把档案学设立为独立学科。1958年,借鉴苏联的档案馆建设经验,我国的档案馆网初步形成。在学习与借鉴苏联经验的过程中,我国档案学研究也曾出现过忽视实际、机械搬用等教条主义倾向,尽管后来得到了纠正,但对档案学研究还是产生了影响[3]3。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开始批判吸收与研究新中国成立前的档案学。从图1可见,档案文献发文量自1951年到1958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可见到1958年,我国档案工作者的热情被吸引到档案研究中来,当年档案发文358篇,是档案学在第二个阶段发文量最多的年份。通过图1可以看出,文献发文量从1951年到1965年呈波峰态势发展,到1958年出现峰值,此后档案发文量呈现下降态势。(2)遭受破坏期(1966—1976)。1966年至1976年是我国“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我国档案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无论是从思想理论、体制机构还是档案本身均遭受破坏[4]322。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常有冲击档案馆的事件发生。为了保存档案,我国档案工作者常像捉迷藏一样地转移档案[5]42。这些无疑对档案学研究产生了影响。从图1中可看出,文献发文量从1965年的173篇,到1966年锐减到9篇,1967年至1970年间甚至没有文献产生。1966年至1976年十年间,文献发文量最多为1974年的14篇。

3. 恢复与发展黄金期(1977年至今)。

从CNKI中检索,这一时期我国档案研究的文献发表情况与获得专利结果,见图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至今,档案工作通过恢复与整顿,已取得较大发展,这一时期是档案发展的黄金期[3]7。1979年8月,为配合全国各条战线的恢复,整顿工作,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档案工作的“恢复、整顿、总结、提高”的具体任务,包括档案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均得到了恢复整顿、发展和繁荣。中国档案学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档案研究繁荣局面逐渐形成。(1)文献发表情况。通过图2可见,1977年文献发文量为10篇,1978年为25篇,逐渐恢复。随着1979年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召开,文献发文量快速回升到203篇,此后发文量不断增加;经过68年的积累,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2005年文献发文量首次突破1万篇。而2006年至2013年历时仅7年,我国档案文献发文量就完成了又一个跨度,2013年发文量突破2万篇。由此可见,我国档案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2)获得专利情况。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CNKI中,检索到的第一项档案相关的中国专利是1986年公开。1986至2002年,每年专利公开数量变化不明显。2004年起,专利公开数量逐年增加,迅速攀升。到2015年达到目前最高值499项。《中华人民共和共专利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84年3月12日通过,自1985年4月1日起施行[6]。此后,我国首项档案相关专利公开于1986年6月18日,据调查专利名称为《自动档案资料检索机》,发明者是张明虎、李军,由上海矽钢片厂申请。

三、结论

试将我国档案学研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40年代;第二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1976年;第三时期1977年至今。第一个时期为档案研究的初步形成阶段:在CNKI中,我国第一篇档案学研究文献出现于1937年。第二个时期为重构发展与遭遇破坏期:从20世纪50年代至1965年为重构发展期,这一阶段档案发文量总体呈现波峰变化;1966年至1976年为档案遭到破坏时期,这一阶段档案发文量锐减。第三个时期为档案恢复与发展黄金期:这一阶段我国档案发文量总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档案工作得到恢复与快速发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颁布第二年,CNKI中1986年档案相关专利公开。1986年至2003年专利数量变化平稳,2004年以后迅速增长。

四、讨论

1. 文献与专利关注度分析。

与“农作物”研究进行对比,计算“农作物”获得专利与文献发文量的比例,进一步探索“档案”研究问题。在CNKI中检索,以“农作物”为检索词,以“全文”为检索项,进行“专利”检索。截至2015年,粗略统计来源数据库为“中国专利”的数量共有75956项;进行“指数”检索,统计截至2015年共有档案文献数量91997篇。获得专利是发表文献数量的82.56%。在CNKI中检索,以“档案”为检索词,同样检索与统计。截至2015年档案学研究获得专利数量为27300项;发表文献数量共有301703篇。获得专利是发表文献数量的9.05%。由此可以看出,档案研究与农作物研究相比,更注重于文献的发表。

2. 国家政策引导对档案学研究的影响。

通过研究可见,文献发文量和专利数量的变化与当年或相近年份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存在一定的关联,或可认为国家的政策引导对档案学研究存在影响。由此可推断,如加大力度政策引导档案研究方向,将会进一步提高档案研究服务国家各项建设工作的水平。

我国档案研究可分为初步形成期、重构发展与遭到破坏期、恢复与发展黄金期三个时期。统计分析这三个时期的档案文献发文量与获得专利情况。由此可进一步证明,我国档案研究虽走过一段弯路,但恢复与发展迅速。目前,无论从档案文献发文量还是获得专利数量均处于高峰态势,我国档案发展处于黄金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霍振礼.我国历年科技档案论文统计分析和发展问题[J].机电兵船档案,2015(2).

[3]陈智为,邓绍兴,刘越男.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王传宇.科技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许显楼.档案的艰难岁月文化大革命初石首县委维护档案记事[M].湖北档案,1993(04).

专利统计 篇2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统计数据,现将湖南省2008年1-5月份专利申请及授权状况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2008年1-5月份,湖南省专利申请量4,527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2.62%,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长率34.69%,低12.07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第十四位,中部地区第三位,“九加二”经济圈的九个省份中第四位。

2008年1-5月份,湖南省专利授权量2,425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2.58%,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长率13.46%,低0.88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居全国第十三位,中部地区第三位,“九加二”经济圈的九个省份中第四位。

一、专利申请状况

(一)全省专利申请量与去年同期的比较分析

1、全省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增幅较大

2008年1-5月,全省专利申请量比去年同期的3,692件,增加了835件,增幅达22.62%;在三种专利申请中,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分别为1,996、1,604、927件,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1.66%、8.89%、31.86%。其中,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的增幅较大。

2、职务专利申请占全省申请总量的比例明显提高

2008年1-5月,全省职务专利申请量为1,757件,比去年的1,154件增长52.25%,非职务专利申请2,770件,比去年的2,538件减少9.14%。职务专利申请量和非职务专利申请量分别占全省专利申请总量的38.8%和61.2%。职务专利申请比去年同期的31.3%,高7.5个百分点。

3、全省工矿企业专利申请量增长较快

全省工矿企业专利申请量为1,251件,比去年的804件增长55.60%。同时,2008年1-5月工矿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全省申请总量的27.63%,比去年同期的21.78%提高了5.85个百分点。

(二)各市州专利申请量与去年同期的比较分析

1、邵阳、益阳申请量增长速度较快

2008年1-5月份,邵阳、益阳申请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申请量分别为344和172件,分别增长149.28、112.35个百分点。怀化、永州也增长较快。全省十四个市州除湘西、衡阳、常德、株洲、岳阳外所有市州申请量都有不同程度增长。

2、益阳、永州发明专利申请量增幅较大

2008年1-5月份,益阳、永州发明专利申请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申请量分别为50和44件,分别增长163.16、131.58个百分点。长沙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量较大,2008年1-5月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426件,比去年增加386件。

3、邵阳、益阳职务申请大幅增长

2008年1-5月份,邵阳、益阳职务申请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申请量分别为177和63件,分别增长510.34%和425.00%。工矿企业申请量增长明显,除郴州市以外全省所有市州都增长较快。

二、专利授权状况

(一)全省专利授权量与去年同期的比较分析

1、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增幅较大

2008年1-5月,全省专利授权量比去年同期的2,154件,增加了271件,增幅达12.58%;在三种专利授权中,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分别为398、1,372、655件,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0.48%、4.81%、9.7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增幅较大。

2、职务专利授权增长较快

2008年1-5月,全省职务专利授权量为958件,比去年的756件增长26.72%,非职务专利授权1,467件,比去年的1,398件增长4.94%。职务专利授权量和非职务专利授权量分别占全省专利授权总量的39.5%和60.5%。职务专利授权占全省授权总量的比例比去年同期的35.1%,高4.4个百分点。

3、全省工矿企业专利授权量稳步增长

全省工矿企业专利授权量为740件,比去年的629件增长17.65%。同时,2008件1-5月份工矿企业专利授权量占全省授权总量的30.51%,比去年同期的29.20%提高了1.31个百分点。

(二)各市州专利授权量与去年同期的比较分析 1、湘西、衡阳、益阳授权量增长速度较快 2008年1-5月份,湘西、衡阳、益阳授权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授权量分别为19、128和71件,分别增长72.73、66.23和65.12个百分点。湘潭、株洲也增长较快。

2、长沙发明专利授权增量较大

2008年1-5月份,长沙发明专利授权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授权量为287件,比去年增加143件,增长率达114.18%。

3、湘潭、株洲工矿企业授权量增量较大

专利统计 篇3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 2012年西安市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首次突破三万件, 达到36983件, 创历史新高。其中, 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5029件, 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三。专利授权量共计11862件, 增幅为27.91%, 其中, 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475件, 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五。发明专利有效量为9686件, 同比增长37.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38件, 是全国平均值的3.5倍 (如图1) 。

2 特点分析

2.1 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12年, 西安专利申请量达到36983件, 较上年增幅达到33.4%, 连续八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 占陕西省专利申请量的84.8%, 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六。

2.2 发明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 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三

2012年, 西安发明专利申请量15029件, 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三, 同比增长28.57%。2012年, 西安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分别为15029件、13717件和8237件, 占比分别为40.6%、37.1%和22.3%, 充分体现了我市创新的高质量, 也体现了我市创新资源的潜力和原始性创新的能力较强 (如图2) 。

2.3 发明专利有效量稳步增长,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38件

截止2012年底, 全市发明专利有效量为9686件, 同比增长37.2%。近年来, 我市发明专利有效量逐年提高, 连续5年增幅在37%以上, 专利技术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发明专利的稳定性逐年提高, 进一步说明我市的创新能力逐年提高。大专院校的发明专利有效量为5519件, 在职务发明有效量中所占比例最高, 体现出西安高校的专利质量较高, 科技研发实力较强。此外, 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38件, 同比增加了3.05件。

2.4 企业专利申请量突破两万件, 仍然保持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

2012年, 西安企业专利申请量为23694件, 同比增长40.1%, 占全市申请量的64.1%, 持续仍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企业专利申请量占职务申请量的70.8%。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为8558件, 比上年增长31.1%, 占发明类职务申请量的59.6%。企业的专利有效量达到16502件, 在职务申请中的比例最高。说明近年来, 我市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 越来越注重专利的申请和维护, 尤其是发明专利的申请。通过我市近年来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培育以及一系列政策的激励, 企业的创造活力日益显著, 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12年全省企业专利申请量前10名的企业全部是西安的企业。

2.5 西安市P CT专利申请量数量偏小

PCT专利申请量是指是有关专利的国际条约, 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 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2012年, 我市PCT专利申请量为109件, 同2011年133件相比, 出现小幅下滑, 反映了我市企业走出去的能力有待提高。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垄断势力的影响, 十五个副省级城市PCT专利申请中有5个出现下滑。PCT申请费用和维持费用较高, 而申请国内专利的政策和资助力度较大, 大部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都以申请国内专利为主。

3 结论

近年来, 西安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增速迅猛, 未来几年内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的各项指标也跻身前列, 发明申请量和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均有明显提高。近年来, 经过西安市科技局 (知识产权局) 的培育, 我市企业显示出强劲的创新活力和较高的创新水平, 仍然占据专利申请的主体的主体地位, 高校的职务发明有效量所占职务发明申请量的比例近年来逐渐增加, 西安市的科技研发实力仍有不断增强的趋势。

摘要:2012年西安市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首次突破三万件, 达到36983件, 创历史新高。其中, 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5029件, 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大专院校的发明专利有效量为5519件, 在职务发明有效量中所占比例最高, 体现出西安市高校的专利质量较高, 科技研发实力较强。此外, 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38件,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05件。西安市企业专利申请量为23694件, 同比增长了40.1%, 企业近年来专利申请量仍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全市授权的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产业领域和电子信息领域。

关键词:专利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专利统计 篇4

1 数据来源和分析工具

1.1 数据来源

冷链物流的专利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在物流产业所有专利摘要中,分别以“冷链、冷藏、冷冻”为关键词检索,但存在大量与物流不相关专利[8];结合Patentics专利检索系统,以“物流”为关键词、 “冷链and冷藏and冷冻”为概念进行排序,去除相关度较低的专利,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申请671项冷链物流技术专利[9]。

冷链物流的期刊论文统计数据来源于北大核心(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南大核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两个数据库。在中国知网期刊来源类别中, 选择核心期刊和CSSCI两个数据库,分别以“物流+冷链、 物流+冷藏、物流+冷冻”为主题词检索,去除企业和展会广告、通讯稿、商业评论等不相关文献,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在核心期刊上发表611篇冷链物流方面的论文。

1.2 分析工具

1.1.1专利管理地图以专利相关资料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图表可视化表现形式,剖析整理专利数、申请人、 发明人、竞争公司、专利分类号,分析专利引证、专利年龄、技术生命周期等情况,发现大量专利数据后蕴涵的信息,指明技术发展方向和分布态势,为决策者提供直观的情报支持。

1.1.2专利定量测度方法通过查询三大类型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利用专利数的变化作定量计算,能够综合反映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三类专利数量,且含有揭示生命周期阶段的指标,通过计算指标值大小及其逐年变化规律,可以判断该技术的生命周期,不同类型专利数量生成的四个指标见表1。

表1中,a表示当年该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数,b表示当年该技术领域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或授权数),c表示当年该技术领域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或授权数),A表示追溯到前5年该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累积数(或授权累积数)。

1.1.3可视化图谱。字不如表,表不如图,可视化图谱在数据分析挖掘和学科研究中凸显重要。微软公司的Excel和Visio就是比较常见的可视化图谱绘制工具,但随着文献数据的增多,伴随着学科发展规律、评价科研绩效、预测研究领域热点等方面的研究深入,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和可视化技术应运而生[12,13]。本文基于大量冷链物流技术的文献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绘制显示冷链物流产业以及技术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主要研究领域,从学科、基金支持、研究层次、作者和研究机构几个方面绘制可视化图谱。

2 冷链物流文献统计分析

2.1 “冷链物流”研究年度分布

通过检索,1989~2014年,国内共申请冷链技术专利671项,其中发明专利381项,实用新型专利290项,历年专利申请趋势如图1所示;1997~2014年,国内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611篇,两大核心数据库的收录期刊存在交叉现象,其中北大核心589篇,南大核心104篇,历年论文发表趋势如图2所示。

如图1和图2所示,2002年开始,我国冷链物流技术专利申请和期刊论文发表的数量逐年增长,并于2006年步入快速增长期,2010年、2011年实现飞跃式增长。这种增长态势及每个增长节点与国家宏观层面物流政策密不可分,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联合六部委印发《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国务院颁布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了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制度,2009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更是密集制定了近10项冷链物流发展措施。

2.2 “冷链物流”研究机构分布

按照冷链物流研究机构分布情况,专利申请排名前10研究机构如图3所示,论文发表排名前12研究机构如图4所示。冷链物流技术专利申请的企业要多于科研院所,而期刊论文主要由高等院校的研究者发表。由此可见,一方面科研院所仍是冷链物流研究的主力军,在冷链物流基础理论研究和影响国家决策方面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物流商业实践中正在向加强技术创新方面努力。

2.3 “冷链物流”研究区域分布

按冷链物流研究机构所在省份统计区域分布情况, 前12个省份排名如图5所示。除了北京、河南、四川、安徽四省份,沿海地区是我国冷链物流技术研究的主力军, 大量水产品和进口生鲜食品催生该地区优先发展冷链物流;北京市作为首都和主要消费地,在食品和药品冷链物流技术方面理应走在前列;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国人厨房”,冷链发展势在必行;安徽和四川作为中东部和中西部连接的纽带,是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由沿海向西部地区延伸的必然。

2.4 “冷链物流”研究体系分布

冷链物流的研究层次主要包括研究层次、研究学科和基金支持三个方面。如图6所示,研究层次方面,冷链物流产业的文献研究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以行业指导和基础研究为主,以工程技术和应用为辅;研究学科方面,冷链物流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产业,涉及经济、农、工、商、贸、交通、医药、畜牧、信息等多个领域,其中以政策建议为主的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类型文献居多,表明我国冷链物流产业政策和标准还有待完善;研究基金方面,我国冷链物流研究的国家基金资助项目比例少,更多的是省部级以下或未获任何基金资助;登陆国家自科基金网和社科基金网查询可知,截至2014年,冷链物流共获自科基金资助13项,社科基金资助5项,且以青年基金为主。

3 冷链物流研究热点及技术预测分析

3.1 冷链物流研究热点分析

研究文献的关键词或索引词是作者学术思想和观点的高度凝练,关键词在多个文献中高频出现,揭示了该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专利和论文中高频关键词见表2。从表2中高频关键词看出,专利和论文研究冷链物流的热点都集中在农产品或食品冷链物流,专利侧重技术,论文侧重管理模式;专利研究集中在冷链技术、保鲜方法和冷藏设备方面,论文研究围绕冷链物流,侧重农产品冷链的政策和模式研究,二者互为补充。

3.2 冷链物流技术预测分析

由于专利研究侧重冷链技术,由图1统计的专利数据,去除2002年以前申请极少专利的年份,依照表1计算公式对冷链技术成熟度进行计算,技术生长率ν、成熟系数α、衰老系数β和新技术特征系数N的计算结果见表3, 并绘出图7。图7中,β值不变,表示技术没有处于衰退阶段;除β值外的三个值均起伏不定,总体趋势稍微变小,其中2012和2013年明显上升,表明冷链物流技术介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之间,具备一定的新技术特性和发展潜力。 这一生命周期阶段,技术创新只可能局限在一些寡头公司或者高技术人才;且技术存在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加快向一级市场挖掘和向二级市场布局的投资计划。

4 结论

本文以冷链物流产业为分析目标,以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产业、Patentics专利检索系统和两大核心来源数据库为文献统计平台,利用专利管理地图、定量测度和文献计量分析等可视化图谱方法研究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技术发展态势,结论如下:

4.1冷链物流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产业;其研究趋势与国家物流政策制定呈正相关;沿海地区是我国冷链物流技术创新的主要阵地;科研院所仍是冷链物流基础理论研究的主力军,研究受基金资助比例少,但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逐渐由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向渤海、中西部地区发展布局。

4.2冷链物流的研究集中在农产品或食品冷链,医药冷链关注较少;专利侧重冷链物流技术,论文侧重冷链物流管理模式。近年来,冷链物流在国家物流政策的扶持下,企业逐渐增多,技术实现了跨越式进步,预测结果显示该技术介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之间,但缺少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4.3基于此,国家应该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制定规划政策,借助“一带一路”完善冷链物流的多式联运机制;政府应引导冷链资源整合,技术向中西部转移,有实力的企业加快向二级市场投资布局。

摘要:为了直观呈现我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态势和历史演化规律,借助专利和期刊论文的文献资源,利用专利管理地图、定量测度和文献计量分析等数据可视化方法,研究发现了我国冷链物流产业优势集中在农产品或食品冷链,在国家物流政策的扶持下,文献研究数量和冷链物流技术都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科研院所是冷链物流基础理论研究的主力军,而企业也开始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

上一篇: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下一篇:旅游企业思想工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