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浅见

2024-06-22

声乐教学浅见(精选六篇)

声乐教学浅见 篇1

歌唱是一种心理创造,是高级心理现象活动之一。歌唱中我们要把感知、记忆、思维、情感集中于一定的内容如音准、节奏、呼吸、发声、咬字等基本技能技巧上,顾及注意的广度和注意的分配,并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内形成条件反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歌唱的成功。

声乐教学是一项内容丰富,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是通过对歌唱器官各个环节的综合训练来塑造最美的声音,从而获得对歌唱整体状态的有机协调能力。在声乐训练中必须顾及注意的广度和注意的分配,把各个部分诸多因素当作相互联系的整体来感知。但有的人往往由于注意力过于集中在某个发声动作或某个环节上,过于专注肌肉的运用而导致紧张、僵化,反而使歌唱效果大受影响。虽然我们有的老师也不时提醒学生“喉结放下来”,“声音不要颤抖”,“位置高一点”……教师的提示较为抽象,学生难以体会体内空间位置,产生紧张情绪是必然的。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从辩证法、实践论中找到答案。实践———理论———实践,从实践中找问题,从理论中找答案。但必须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任何技巧的获取,全靠长期的磨练,没有任何捷径可循。唯有循序渐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取得进步。

科学的发声方法既需从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美学等方面懂得、理解歌唱艺术的道理,又需准确把握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歌唱器官的活动状态。初学者难免顾此失彼,被诸多要点搞得望而生畏。美国女中音歌唱家丽丝·斯提芬斯说:“当我不了解喉头的事时,我唱得更好些,唱得最舒服、最容易的方法是流动自如的时候。我看到那么多歌手们陷入困境就是因为他们紧忙于思考着舌头、下巴、胸、横隔膜……。”这是因为人的本能能够很好解决许多问题。如当今许多“原生态”歌手,他们从未经过声乐训练,但其歌声高亢、优美、自然。这很好的揭示了歌唱中本能的力量。

对于初学者来说,歌唱训练中感性应多于理性。科学的发声法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的,优美自然的歌声中本身就具有科学性。违背自然的原则去追求“决窍”、“玄妙”,将会造成失败。人类具有歌唱的本能,这种本能是与生俱来并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的,例如当人们开怀大笑、伤心抽泣、热烈呼唤、恐惧惊叫时,或当婴儿大声啼哭时,便能很自然地合理运用其横隔膜、腹肌、舌、声带、咽壁的力量,也能有机地协调共鸣腔体的运用。

我们知道气息是声音的原动力。生活中的人都会自然呼吸,然而一用到歌唱呼吸就变样,往往出现端肩、提胸等现象。这是因为歌唱者全神贯注于呼吸的生理状态,追求有关的肌肉收缩而丧失对于呼吸控制的自然协调。致使气息僵滞无法流动。此时如果对他去谈关于呼吸的对抗与张力,控制,只能“雪上加霜”,不如以自然为引导,将其注意力集中到建立一个良好的歌唱姿势上来。当一个人精神挺拔地站立时,目光炯炯有神,两肩自然展开,两肋也就有机地张开了,然后再启发他仔细体会躺在床上时的呼吸状态,哪部分是积极的,哪部分是安静的,并将这自然的状态扩大,用到歌唱中来。这时便会有一种规律的、宽广的、谐和的动作,使歌唱者感到轻松、平稳、自如。

歌唱中的呼吸永远是舒展、积极灵活的,所有的声音活动都要建立在有深呼吸的支持上。要达到有支持的歌唱,并使气息深而不坠,呼吸肌肉群紧张而不僵硬,是声乐训练中需很好把握的问题。对于初学者,可以从感性上引导他们体会向远方吹蜡的动作,并感觉气由哪儿发起,腰的周围具有怎样的张力感,并将这动作全过程的气息状态用到歌唱中去,不让学生刻意地去注意气息的控制和运用,能够使得气息的运用更为自然、放松。

“唱歌时保持打拾欠的感觉,以自然达到喉部轻松的打开,建立起声音的通道”;“面带微笑,使口腔更圆,闭口哼呜以逐渐找到声音的位置”;“像由衷的掏出心里话一般的歌唱来体会声音的起点”;“歌唱时想到用胸口第二张嘴来歌唱,在胸口的支点上唱和换所有的字以解决喉头不稳、气息浮浅等歌唱中的技术问题”等启发式感觉教学法,也都是化难为易的办法。巴金有一句名言:“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这对于我们的声乐教学也是有启发意义的: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但绝不是束缚。我们应运用多种办法,将复杂的声乐理论转为通俗形象的语言,使初学者消除顾虑,建立自信,发挥学生歌唱本能,更好的发扬因材施教。

在声乐训练中有许多问题都充满了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要求教师具有辩证的思想方法、平衡的听觉以及整体的教学观念。

众所周知,事物总是在矛盾的对立中得到统一的,声乐训练也不例外。例如我们常说的“呼与吸”、“声与气”、“情与声”、“声音的高位置与气息的低控制”、“喉咙的打开与声带的闭紧”、“声音的靠前与靠后,掩蔽与开放”、“真、假声的运用”、“软腭上提与喉头向下”、“软起音与硬起音”、“点和面”、“线和片”以及“身体的紧张与松驰”、“内活与外稳”等等,无不体现了声乐训练中的辩证关系。辩证法告诉我们对比认识的理论,正反两方面的比较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声乐教学中要常用示范对比、相互对比等方法。

歌唱是整体艺术,那么歌唱中所面临的呼吸、共鸣、发声等系列问题,可以看作是歌唱整体艺术的诸方面。如同正常运转机器中的各部分零件,问题的解决往往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比可以在统一结果的前提下,调动技术上、生理学、心理学等手段来协调这些环节。有时毛病出在这个环节上,往往可以通过歌唱整体系统的其它环节,或通过矛盾的对立面得到平衡。歌唱中的反意识进行便得利用这种辩证关系声东击西,以反求正,转移学生过于紧张的注意,克服心理上、技术上障碍的有效途径。

以人们的正常意识,歌唱时肌体的动作习惯于和音高同向进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唱高音时提气、抬头、端肩、扬手,甚至喉结往上跑,造成声音的关、卡、压。而唱低音时,压舌根,脸上没了微笑,软腭掉下来造成声音停留在口腔里,与头声脱节。从歌唱发声原理来说,歌唱需要有“力”的对抗,产生力的支点,并用该支点来保护、控制气息与声音的运用。唱歌不光用歌喉和肌体,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的思想方法,也就是用心、用脑。教师要训练学生反意识进行的能力,尤其对初学者,深入浅出的反向提法,将能锻炼他们的歌唱思维能力与控制能力。

例如高音的训练是声乐教学的难关。正确的高音应建立在深呼吸的基础上,放松下腭,稳定喉结,闭紧声带,打开喉咙,建立通畅的声音管道,同时上腭、两颊以上的肌肉积极上提,通过鼻腔、头腔、眉心、额窦的间隙振动,发出高位置、有穿透力的高音。意大利美声唱法称之为“面罩声”。训练学生的唱高音时,为减轻其心理负担,可以让学生弯下腰来,用叹气或往里抽、吸的感觉来帮助找唱高音时的感觉。这时小腹自然微收,两肋向外扩张,伴随着叹气的向下线条,找一条向下、向外伸展的感觉。正如我们去商店打油,可发现随着压力杆的往下,油就上来了。歌唱中气与声的反向进行也是这个道理。歌唱中的这种弯腰、叹气向下的舒展感以及小腹轻轻往里顶、两肋往外扩张的力量,反作用于面罩部位,便形成一种紧张,而唱高音时的倒吸气反而会促成喉头向下,使咽腔的管子更拉长,空间更大,促进声音的“关闭”。因此,如何启发学生立足于胸腔站稳的高音,保持用胸口这张“嘴”来歌唱,想象着唱高音如同从挺拔的大厦的最高层乘坐电梯畅通而下来找到“高位置的安放”,便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双手的动作与音高方向相反,也能摆脱因唱高音而引起的僵滞、紧张,给人以轻松、宽广、舒展的感觉。

相反,中、低音区也应与高音区保持统一的音色,可以从相反的方向,从上部发声的器官上启发学生用哼呜与微笑来唱,使高、中、低音挂在同一个位置上。音阶下行时,其感觉犹如上楼梯,唱低音时把感觉放到头时上去。当然这中间离不开声区转换与统一的技术问题,然而反意识的进行容易促成高、中、低音区平衡、协调与统一。

另外,在真假声的运用时,可用真声的感觉带假声,使假声不虚、不浮,结实集中;也可用假声的感觉带真声,使真声不撑、不沉,位置统一。这就是声乐训练中常说的,用高音位置唱低音、用低音位置唱高音;声音靠前时想到咽部向后拉开的反作用力;声音的集中必须有宽广的气息的支持;喉咙的打开放松则伴随着声带、咽壁、横隔膜的坚定有力,声音滞重的应多练轻巧富有弹性的歌曲;气息浮、声音浅的应多唱缓慢、深沉、宽广的歌曲……这一切都体现了有松必有紧、有张必有收、有前必有后、有上必有下、有静必有动的对立统一规律。

歌唱是心灵化的艺术。正如匈亚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指出的:“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心灵。一旦心灵可以毫无障碍地自由表达,便能创造出完整的音乐效果。”但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声乐中技巧的意义和作用。声音是一种只有听觉才能感觉到的物理现象,抽象而又具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研究辩证法、实践论、矛盾论等,以理论引导教学实践,发挥学生先天优势,因材施教,以发展学生歌唱本能为己任,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歌唱思维意识,用脑去想,用耳去听,用心去体味,从而使歌唱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朗读教学浅见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04-01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之一,是被实践证明了学习语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规范的语音,而且对学生语感的全面提高也大有裨益。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只有着力于语感训练,才能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字,由文而入情,理解其寓于字里行间的内在含义,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理解力,发展认知水平,并使思想教育落到实处,趋于自觉。

1.诵读诗文,品味语言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根,她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而古诗更是汉语中的精华。教材选编者要求小学生?W习古诗的数量是不少的,古诗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从语言文字看,古诗篇幅短小精悍,词句优美,语言含蓄,一首诗歌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从结构上看,古诗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具有韵律美。人教版小语课本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编排非常新颖,是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内容囊括了唐诗、宋词、元曲和现代诗,韵文居多,韵律感强,可在诵读中让学生品味优美的语音和深刻的蕴意。

在古诗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有效地读,充分地读,要读出意境,读出韵味,在诵读中品情,在诵读中悟意。要把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格读得朗朗上口,借助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来吸引学生,让他们体会诗句中具有的丰富内涵。教师每次范读,都尽量配上音乐。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描绘的是初春时节的景色:好雨润物,锦城花重。诗的节奏轻快活泼。我在范读的同时播放节奏轻快、犹如行云流水的古筝乐曲,这样,便将学生带入情境,丰富他们的美感。学生感情一旦升华,对其诗句理解便会更加深刻。

2.表情朗读,丰富想象

教师在教学中常要求学生“边读边想”,想什么?想文字叙述的一人、一事,想语言描绘的一物、一景。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对夏天草地盛景是这样描述的:“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学生读着,想着,“绿油油的草地,盛开的野花,美丽的颜色”眼前不由浮现出一个美丽的大花坛,甚至还可以“闻到”芬芳的香味呢!讲到秋天,说“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一词,使我们想到落叶就像那纷飞的彩蝶。丰富的联想将唤起特定的情感,情感的升华又将使学生更好的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怎样才能把握住课文内容,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呢?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身临其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引导学生回忆周总理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借助低沉、悲哀的语调进行感情朗读,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让他们也置身于1975年1月的长安街,天色阴沉、寒冷,满眼是黑纱、白花,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男女老少――人们满面泪痕,望着灵车缓缓驶来,周总理静静地躺在车里,人们再也看不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笑意,灵车渐渐远去,所有的人心在痛,追着灵车奔跑――借助一系列想象,让学生也亲临“十里长街送总理”这悲壮感人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并注意由点到面的扩散:由十里长街想到整个北京城,由北京城想到全中国,进而想到全世界人民无不为总理的逝世而悲痛,从而更加真切地触及学生的情绪。

3.把握主线,以读代讲

在语言教学中,贯穿的主线是精讲多读、寓讲于读,在读中创新,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读出感情,加深印象,使学生既学到了语言文字知识,也提高了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以读促讲,通过学生多读,边想边读边勾画,从阅读中获得感知,千万不要以讲代读,把教师对课文的理解硬灌输给学生。读有种种,范读、齐读、抽读、跟读、引读、自读……因此,对文章的重点部分不能一律齐读,而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握住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读出情趣,读出意旨。例如:《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已经爱上了聪明可爱、动作灵活的小松鼠,在指导学生读时,一定要注意以一颗童真的心,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这样的以读引思,把学生置于课文情境之中,让他们通过朗读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去体会、去想象、去思考,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

4.感情朗读,领会主旨

话题作文教学浅见 篇3

关键词:话题作文;命题指导;实践;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366-01

话题作文是近来来中、高考的主要命题方式,因此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热点,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重视平时的训练。

一、话题作文的命题特点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但话题不等于文题,话题式作文只是先提出一个话题,用以指定写作的范围,然后要求考生根据话题的指向性来自拟题目进行写作。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相比,给学生写作的空间更大。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话题、要求三部分组成,其特点是:有“以××为话题”或“只要内容与××有关就行”等较为明确的提示;内容范围宽泛;体裁几乎不作限制;题目自拟。写作时考生就话题构思立意,有一定的自主性、灵活性,也确实写出了不少好作文。但笔者发现,不少学生文章写得不错,题却有些不尽人意。或是拟题没有新意;或是把话题当作文题,题目范围过大,容易“高谈阔论”;或是题不对文,很多同学面对话题,思考了很长时间还不能下笔,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审好题和拟好题。因此指导学生审好题,拟个新颖别致的文题,是写作话题作文成功的重要环节。

二、指导学生正确审题

首先,要弄懂话题作文中话题的作用是点明文章的写作中心。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借用到话题作文中,起的作用还是指明作文的中心。因此,在指导时应提醒学生务必扣住这一中心去写。其次,要弄懂话题作文中材料起的作用是标明写作的范围。也就是作文的内容不能超出材料限定的范围。明白了这两点,按照这两点去审题就不会出现跑题现象。案例: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人的一生谁没有和门打过交道呢?幼年时,家门曾是我们最温馨的港湾;长大一些后,校门曾是伴随我们读书学习的最忠实的朋友;当我们走上社会后,工厂的门、商店的门、医院的门又打开我们多少美丽的憧憬和遐想啊!也许有人将会走出国门,也许有人会走进监狱的大门,人生将会为我、为你、为他打开一扇怎样的门呢?请你以“门”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面对这个话题材料,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审题:门可以是指一扇具体的门,也可以把它比喻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隔膜、人为制造的一种障碍,门还可以是一种封闭的象征。“开门”可以理解为人与人的沟通,或打破某种封闭,或打开国门;“关门”就可理解为自我封闭或人为制造隔膜和障碍。有了以上几种理解,写作思路就可以打开了。你可以由一扇具体的门为线索,叙写一件事,描述一个人,自编一则童话或寓言故事;也可以就门的多种比喻义和象征义展开联想,写成抒情散文或议论文。你还可以用拟人化手法,以小品的形式写一篇介绍有关“门”的知识的说明文,如说说门的起源、门的种类、门的功用等等。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立意、行文就就容易了。

但有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题是审好了,但学生在写作中却常常偏离了原来的“审题”。 比如,以“人生之美”为话题,一个学生确立了这样的写作角度,“人生之美在于紧紧把握今天”,这个视角是符合话题要求的。但是,在行文中,他用这样几个要点去阐释:“今天最美,把所要做的事推到明天是向生命赊欠帐单”;“今天最美,所有梦想的终点都可以用今天的跋涉去逼近”。显然,他是由“人生之美”转向了“今天之美”。再如以“课桌文化”为话题作文,有的同学把课桌文化放到校园中去考察,这本是正确的,但是,后面则由课桌文化不自觉地写成校园文化,大谈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却回不到本题“课桌文化”上去。这种现象在高中学生的写作实践中屡见不鲜。

三、训练学生巧拟文题

“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看书看皮,看报看题。”题目的好坏,不仅制约着全篇的写作,而且会先入为主,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如果“题”不对文,甚至有毛病,无疑会影响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价,进而直接影响到考生的作文成绩。因此,我们应重视话题作文教学中拟题的指导。

1、文题贵在新。拟题时,应着眼于一个“新”字,新视角,新思路,新体验,力求给人一种“没写过”的感觉。比如以“树”为话题作文,考生就通过联想和想象拟出了很多见解独到的题目,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谈本与末的关系》、《木秀于林——谈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这些题目不仅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内容,而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讲求形象生动。要使题目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可以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法,如可用比喻句命题;或对影片、歌曲名以及成语俗语等进行套装、借用、仿造等等,把诗词歌曲、名言警句、成语俗语等引入文题,或略加改造,可以收到推陈出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以“音乐”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拟出的好题如:《同桌的你——一首走着的歌》、《一个没有乐队的指挥》、《锅盆瓢碗交响曲》、《随身听爱你没商量》。化用歌词剧名,诙谐幽默,新颖别致,有先声夺人之妙,值得大家借鉴。

3、有独特个性。一个平庸的文题,不仅会湮没写作者的个性,而且会抑制写作的欲望与冲动。而一个具有“个人声音”的好题目,不但可触发写作者的写作激情,而且会使读者“眼睛一亮”。如《追星族可以休矣》和《将追星进行到底》这两个题目,对中学生追星现象见仁见智针锋相对。一个采用文言句式严肃有加,一个套用现成话诙谐之至,二者个性鲜明,风格各异。如以“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一学生这样拟题:《何时才见乌鸦》,以醒目的提问吸引读者,向人们敲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浅见 篇4

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他们耳闻目染毕竟有限,受家庭条件的约束,作文也就成了“言之无物,言而无味”。如何摆脱这种困境?近年来,通过《新课标》的学习,又聆听了专家的解读,加之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不断探索,本人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了些初浅的见解:

一、平时积累是关键“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积累作文便成了无本之源,积累是诱发学生灵感的源头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现行小语课本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现时“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设计了“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索溪峪的野》这课后,我让学生就本文的四字词进行摘录,然后用这些词进行说话练习。在教完《桂林山水》,我针对文中的三个比喻句的特点,让学生背诵下来。同时每个单元中也专门安排了读读背背,有的是名言警句,有的是浅显而又明白如话的谚语,更有闪烁着做人智慧的名家诗词,我要求学生一周记一句(则),一期下来,效果还真是不错。学生作文中的方言、口水话也少了。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美伊战争爆发后,那时人们关注的焦点就是战争的近况,我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每天回家收看《新闻联播》,学生们从充满血腥的瀑炸中感受到了,伊拉克儿童的悲惨命运,我们今天能坐在这安静的教室里学习,多么不易啊!在学生的日记中能有如此感受也是难能可贵的了。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言的表达则是核心中的核心。既然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素材,那么如何运用,何时而用,就显得犹为重要了。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有必要。大家都知道《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梦中思念”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上海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悄悄地跟着,她睡觉依依不舍地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像一片云悄然飘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披散着头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以前那种淡而无味,瞎编乱造的作文现象也不复存在了,学生也尝到了“跳一跳,摘桃子”的快乐。

三、讲究作文评价的策略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既不能说得完美无缺,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步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作文教学之浅见 篇5

一、培养学生“说真话”“吐真情”

写文章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文章写自己的思想感情;写自己的见解感受;写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真实的看法。教师在教学时,指导学生多一些开放,少一些束缚,要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写我心。作文教学中应该鼓励他们说真话,说心里话。

二、培养学生“爱写”“善写”

课堂上,老师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去感染打动学生,充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产生激情,使每个细胞都兴奋起来,老师把火候烧到了,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有了极大动力,孩子们有了倾吐的欲望,也就有了写作的材料,让他们感受到表达的乐趣,感受到表达是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让他们满怀信心地表达,表达后再把刚才说的记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习作了。另外,老师还要培养学生 “善于积累”“善于修改”的良好习惯。长此以往,学生便视习作为一种乐趣而“爱写”“善写”了。

三、注重开阔视野,张扬独特个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角度,从好与坏,对与错,亲与疏,喜与恶,乐与悲,赞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优点与缺点等多角度思考,深入挖掘题目的含义,从而使学生独辟蹊径,写出有新意、有创见性的文章。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从多渠道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观察生活,把自己的触角更多地伸向五彩缤纷的社会大舞台,把扑面而来的新事物、新素材嵌进文章中,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旨趣,使文章更具新意与说服力。

四、读课文,学写作

“堂上导读、练笔”作为目前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巧……”、“‘课文’即‘美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如果能从‘读课文’入手,将教材作为写作模仿的例子,继而走向创作的第一步——‘学写作’,化课文之‘源’为写作之‘流’,写作训练才可能成为有源之水,并源远流长。”例如,有一次我要求学生写一篇《陈太丘与友期》的读后感,起初学生不会写。为此,我先指导学生领会怎样写读后感,使学生懂得写读后感是属于议论文范畴,了解到把握中心选好感受点是写好本文的关键,使他们懂得写读后感的一般格式。学生从《陈太丘与友期》中悟出了“诚实守信”等道理后,由此“感受点”进行阐述。这样,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这次习作。

五、激发快乐写作兴趣

单纯从教学上看,作文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兴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叔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

1、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目标。比如:经常写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见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24-01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阅读早已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课外延伸。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阅读能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从小读起,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渐渐提高。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肤浅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阅读最好的老师,是学生阅读的动力,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爱读、乐读。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问题来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吃墨水》一课前,通过提问学生:为什么用“吃”墨水而不用“喝”墨水或“蘸”墨水?有同学会“吃”墨水吗?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文中主人公吃墨水时的样子,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在作答。又如,在《蛇与庄稼》一课中,为什么放蛇去捉田鼠而不放猫?大水过后,田鼠和蛇为什么没有被淹死?《坐井观天》中的青蛙为什么会在井底?《昨天这是一座村庄》一课中提出作者为什么用昨天而不用过去?等,根据课文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类容,教师有针对性的选一些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好奇。如果学生对问题的答案充满向往,学生就会迫不及待的想要阅读课文,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自然高涨。通过不断的阅读,学生也会渐渐的喜欢上阅读,阅读兴趣得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相应的调动,教学效率极高。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由于生活环境和先天因素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如今的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各有所异,有的喜欢朗读,有的喜欢默读,有的喜欢走着读,有的则喜欢坐着读,千奇百样。不论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阅读方式,教学中,我们教师都必须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有目的的去读书,使其从书中汲取所需的营养。对于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指导精读。就是说在每句阅读时,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2指导速读。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复述大意、浓缩要点,编写提纲,及时反馈,检查有效阅读的效果。○3指导写读书笔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让学生掌握好阅读方法,阅读效率才会更高。

三、积极开展朗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朗读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课前悉心准备,课堂上有效指导外,课余,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展示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满足感,还可以促进朗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而更多学生则在榜样的影响下,自然而然激起朗读的欲望,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的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心强等特点,我们在搞好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朗读之类的比赛,让全班同学自由组合,可以个人朗读,也可以多个同学组合朗读,让每个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个同学都有上台朗读表演的机会,在比赛中设立奖项,给朗读好的同学实质性的奖励和鼓励,让爱读的学生去带动不喜欢读的同学。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每个同学都去积极的准备,不断的练习,比赛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各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渐渐掌握朗读技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提高。

四、联系生活,课外拓展

课堂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补充。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阅读的过程,也就是体验生活的过程,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融入到生活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属所需”、“学有所用”。教学中,教师要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课外拓展。如,在教学 《海底世界》 一课后,根据小学生的一些特点,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如 《格林童话》 、 《一千零一夜》等)之类的书籍给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的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寻找乐趣,促进他们进一步的爱读、乐读。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报刊、杂志等书籍,让学生不断的积累知识,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写作等方方面面,以实现读以致用。

教有千法,教无定法,在阅读教学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里,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积累和摸索,只希望通过广大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能书声琅琅。

参考文献:

[1] 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潜台词下一篇:网络形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