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视阈

2024-07-01

和谐文化视阈(精选七篇)

和谐文化视阈 篇1

关键词:和谐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创新

一、引言

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 春分化雨。 党中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 倡导和谐理念, 培育和谐精神, 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1]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2], 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建设好大学校园文化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逻辑前提, 也是适应新时期、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 在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规范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近些年, 人们对大学校园文化的谈论颇多, 教育界及社会各界的人士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 但对究竟什么是校园文化的内涵至今未有定论。 这里主要有三种看法: 一是狭义的理解, 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校的艺术教育和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二是广义的理解, 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包括办学中的硬件与软件、外显文化与隐性文化两部分;三是认为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依托的社会亚文化, 它主要是指以学生为主体, 以校风为灵魂的第二课堂、社团活动、课外文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教育[3]。

综合以上观点, 笔者认为,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为核心的, 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由师生参与创办的校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4]。 大学校园文化蕴含的精神因素、信念因素、传统习惯、道德风尚等, 作为一种文化氛围弥漫在大学校园里, 校园人似乎不觉, 却又处处可见, 对校园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内驱力[5]。 有鉴于此, 高校的管理者应当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在校园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过程中, 敢于创新, 打破常规, 用全新的理念打造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校园生态, 让校园文化更好地发挥凝神聚力、引领潮流、塑造心灵的积极作用。

三、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目标

袁贵仁曾在《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一文中指出, 大学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 的确这一说法很有道理, 因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那么, 大学又是通过什么渠道, 或者说用什么手段培养人才呢? 答案是“文化”[6]。 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及培育人。 从起源上来说, 文化是“人化”, 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上来说, 文化是“化人”, 教化人、熏陶人, 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 又是文化的创造物, 大学就是通过“文化”这个手段培养人、“创造”人的。 大学的出现, 是为了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 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 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 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7]。 此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应有之意, 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和任务。 只有建设好校园文化, 才可以说这个大学的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了, 否则评价这所大学时就不能说其全面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如此之重大、影响如此之深远, 那么我们怎样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得丰富多彩、内容充实、民主活泼、题材新颖、富于时代气息;又怎样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这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新的、重大课题。 笔者认为, 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 是生长、发展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是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 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

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审视

1.过于强调物质文化建设, 不注重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目前我国有很多大学片面强调“物质利益至上的理念”, 拜金主义滋生蔓延, “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盛行, 严重污染“象牙塔”的纯洁性。 大学的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制度文化赋予物质文化以生命和活力, 不能构建起科学的制度文化, 就很难建设高水平的大学。

2. 大学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不能协调发展。 校园物质文化只能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载体, 其核心内涵是校园精神文化因素。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 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离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文化建设的意义, 不利于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3.大学校园文化形式单一, 学生参与程度低。 有些大学不重视校园多元文化的协调发展, 甚至对其他主流文化以外的文化进行打压, 限制其发展, 固然这在维护主导文化的导向作用上很重要, 却忽视当代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渴求, 缺少大学生们的热情参与, 校园文化生活失去生机和活力。

4.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全员共建意识。 缺乏共建意识, 这和大学自建立以来就自上而下推行命令性的行政管理有关, 缺少民主气息, 所以导致很多师生总是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和学校领导有关, 自己参不参与都无关紧要的现象, 也就不足为奇。

五、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

1.树立以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为指南的校园文化创新的意识。 以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为指南, 使我们在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时不至于误入歧途。 树立这一意识要求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牢牢把握思想导向, 始终不渝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广大师生, 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重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 起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高境界的作用, 使广大师生员工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和民主气息的环境里, 为他们成长和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3.搞好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是学校宝贵的文化资源, 对学生起着强烈的影响、感召和鼓励作用。 学校的精神文化愈发达, 愈能凝聚师生的意志、激发师生的追求、振奋师生的精神斗志。

4.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1) 开展主题思想教育活动。 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教育等, 通过观看影片、参加专题报告会、读报心得座谈会、板报宣传等形式, 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们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挑战前沿科学技术, 勇攀科学高峰。 (3)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4) 开展美育教育, 提高大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建设校园文化教育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团活动, 有意识、有目的地搭建一个现代化校园文化教育平台, 使之成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素质、发展个性特长的大舞台[8]。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毛泽东选集 (一卷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9:655.

[3]邱伟光,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7) :157.

[4]段建国, 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 :266.

[5]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4 (6) :103.

[6]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 2002 (10) .

[7]寿韬.大学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11) :17.

和谐文化视阈 篇2

一、“校企融合、多元共生”的学校文化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特色

自2000年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 高等职业教育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高职院校异军突起, 占领了全国高校的半壁江山,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这种快速发展进程的推进, 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 还没有完全形成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因此, 构建“校企融合、多元共生”的学校文化, 应成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

“校企融合”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特色所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高等教育类型, 除了具有高等性的特征外, 还具有职业性、技术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在自身的文化建设中, 一定要引入企业文化, 并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校的精神理念、制度机制、行为活动、物质环境等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从而形成“校企融合”的文化格局, 凸显高职院校的文化特色。

“多元共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共性所在。高等职业教育所具有的高等性的特点, 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中除注重特色建设外, 也应注重“多元共生”的共性文化建设, 从而使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更加全面、更加和谐。无论从价值的多元性还是从审美趣味的多样性来看, 文化的本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无论是思想、观念、行为还是个性, 只有营造“兼容并包、多元共生”的学校文化氛围, 才能使其得到尊重和发展, 进而使校园和谐、稳定。因此, 高职院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 应本着“兼容并包、多元共生”的原则, 确立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 培育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 合理配置学校的各种资源, 尊重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 形成和谐共进的人际关系, 调节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 建构运行顺畅的体制机制, 营造内谐外和的校园氛围, 建设祥和稳定的平安校园。

二、德能并重的精神文化———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 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逐步形成的得到师生认同并自觉遵守的、比较稳定的、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要求、行为规范、办学理念等。它是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 它既表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之中, 又体现在学校的学术氛围、政治倾向和人文精神之中, 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等, 要求高职院校在培育、提炼学校精神文化的过程中, 要注意吸收优秀企业精神文化, 形成德能并重的价值理念, 并将其渗透到学校核心理念中去, 从而使学校精神与职业精神有机结合。校训是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 如天津职业大学的“育德育能、力实力新”,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明德励志、博学精技”等校训, 都贯穿着德能并重的价值理念。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倡导“热爱劳动、尊重职业、崇尚技术”的良好风气, 使“劳动人生、职业人生、技术人生”成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主旋律。

三、企业特色的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保障条件

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建立起的一整套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运行良好的各种机制, 它对学校的师生员工起着引导、激励、规范、约束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在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 要引入现代企业制度, 吸收优秀企业的管理理念、制度规范、运行机制, 以丰富学校制度文化的内涵, 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制度文化, 从而为和谐校园建设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高职院校在进行制度文化建设时, 首先要吸收和引进优秀企业中先进的管理理念, 如企业风险管理理念、企业质量理念、企业市场理念等等, 并将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 渗透到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种运行机制中去。如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 要引入企业的质量管理理念, 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包括弹性学习制度、实习实训制度、教学质量评价等等;与此同时, 还要像现代企业那样重视“售后服务”, 建立毕业生追踪调查制度, 以便根据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要随时调整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运行机制方面, 高职院校应在建立起一系列企业化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形成有利于调动学校各方面积极性,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其他相关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制度机制保障。

四、工学结合的教学文化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

教学文化是师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构建的关于“教与学”的价值体系以及行为方式。“工学结合”既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思想, 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贯穿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推动着学校的办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并由此形成不同于本科院校的教学文化。这种独特的教学文化, 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思路, 建设以“双师型”为特征的师资队伍, 建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的教学文化要求以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为前提。因此, 高职院校只有真正地融入区域经济之中, 争取企业行业的支持和参与, 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合作办学, 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一方面, 学校要融入企业行业发展之中, 积极参与企业行业的科研和技术改造,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拓展学校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 企业行业专家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包括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模式设计、教材编写、师资培训、学生实训指导和就业推荐等等, 并构建一批长期、稳定、运作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岗位, 从而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工学结合的教学文化要求构建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和相关政府部门要通过改革现有的劳动人事制度、职称评聘制度和职业资格鉴定制度, 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建立健全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成长的体制机制, 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鼓励院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改造, 增强实践能力和才干, 从而使高职院校的师资得到合理配置, 使“双师型”师资队伍成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工学结合的教学文化要求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以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据,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针对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的要求, 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工学结合的教学文化要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一方面, 要依据岗位知识能力的要求和工作需要, 灵活设置课程内容, 对传统课程划分进行取舍、合并, 实现课程与工作过程的融通;另一方面, 课程内容改革要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紧密结合专业所针对的岗位 (群) 的职业资格标准, 特别是已经开设了职业技能鉴定的工种 (岗位) , 将鉴定考试内容纳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来, 实现课程与职业证书的融通。此外, 课程内容的改革还要与学生的各种技能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使其对学生的技能活动起到指导提升的作用, 实现课程与活动项目融通。

工学结合的教学文化要求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 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 将课堂搬到可以进行实地操作的实验或实训车间, 在真实或仿真模拟的环境里, 教师演练操作、讲解技巧, 学生及时实践, 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做—体化”教学模式, 将学生从原来被动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 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做—体化”教学模式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 彻底改变教与学分离的现象: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教学, 注重技能培养和考核, 突出职业特色, 实现教学做的和谐统一。

五、模拟仿真的实训文化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物质载体

实训文化是高职院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是由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就业导向所决定的。模拟仿真的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实训文化则是将这种模拟仿真企业生产环境、生产过程的实训教学提升到文化的高度, 形成一种模拟仿真的教学理念。实训文化包括实训物质文化、实训制度文化、实训行为文化、实训精神文化等。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最具“职业教育”特征的场所和窗口, 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物质载体。在高职院校实训文化建设中, 要把模拟仿真企业生产环境和条件的思想理念贯穿到实训基地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等各个环节, 使实训基地尽可能地贴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 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 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岗位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 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迅速进入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而最终使这种模拟仿真的实训文化成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物质载体。

(王丽华, 天津职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教授, 天津

300410)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马树超, 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朱发仁.高职院校“企业化”校园文化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4]田建国.构建和谐校园的理性思考[N].光明日报, 20O7-02-19.

[5]胡锦生.创建和谐教育培养和谐人才[N].光明日报, 2006-12-05.

[6]骆郁廷.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需要和谐的大学文化[N].中国教育报, 2007-04-10.

[7]张德祥.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和谐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01) .

心理契约视阈中的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篇3

一、心理契约的含义

组织中心理契约概念的发展可以追溯到Argylis (1960) 的研究。他用心理性的工作契约来描述员工与其工头之间的关系及对这种关系含而未宣的理解。Levinson (1962) 把它定义为关系双方可能并未清楚意识到的, 但却是统摄双方关系的一系列相互期望。Schein (1965) 提出心理契约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关于组织的多种期望, 以及组织所拥有的关于员工的多种期望。这些早期的定义强调的都是交换关系双方的共同期望, 是交换关系双方的共识。Rousseau (1989) 的研究使心理契约的交换关系发生新的变化, 她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体所持有的其与交易另一方关于互惠性交换协议的具体条款和条件的信念, 是个体与第三方之间进行互惠交换, 建立联系的主观信念, 而这一信念以双方在交往中的所许诺的或暗示的承诺为基础。Rousseau进一步指出, 正是因为感觉到某种承诺的存在, 并且把这种承诺理解为组织对自己的义务, 雇员便通过尽心尽力地工作加以回报。我国学者陈加洲 (2001) 认为, 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对对方付出什么和同时又应得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

我们认为心理契约是员工与组织之间对相互责任的感知, 这种责任是没有明确规定和成文的。心理契约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隐性契约, 是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和谐的劳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心理契约管理得当的结果。

二、心理契约的特点

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 劳动契约的履行一般都能得到重视, 而心理契约却常常为各级管理者所忽视。心理契约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性契约和关系契约, 是形成企业凝聚力和团队氛围的, 以及和谐劳动关系的无形的手段,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 心理契约是针对劳动者个性化的心理需求而确立的。在一个组织内部, 每个劳动者由于背景、资历不同, 其需求和动机存在很大的差异, 即使同一个劳动者在职业生涯的不同发展阶段, 其心理需求也不一样。人们在与组织建立心理契约时, 对付出与回报的关系总是要结合自身情况有所选择取舍, 劳动者的需求层次不同, 所形成的心理契约也各不相同。其次, 心理契约是动态变化的。正式的劳动契约一般来说是相对稳定的, 很少发生改变, 即使发生改变也必须经过双方协商后方可生效;而心理契约却处于不断变更的状态, 这就要求契约的双方根据环境变化和企业的发展来确定其内涵, 而不是一成不变, 同时要求心理契约的内容随着企业的变化, 以及企业成员需求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再次, 心理契约是建立在承诺和信任基础上的主观心理活动。它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其具体内容是劳动者个体对他与组织之间相互责任的认知, 它是行为人对自己付出之后能够得到回报的一种期望。劳动者对他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有自己特定的体验, 即使面对同一事实, 其他任何人的理解都不可能替代劳动者自己的体验。正是心理契约的这种主观性特点, 使心理契约的内容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这给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必须要运用高超的管理艺术来管理心理契约, 善于捕捉和发现雇员的心理变化, 及时跟踪处理并适时调整心理契约的内容。最后, 心理契约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它反映了企业与员工对自己在企业中的权利、发展方面的期望, 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对员工在忠诚与责任方面的期望, 这种双向性说明了契约双方在心理契约中具有同等的地位, 也意味着心理契约一旦不能实现就会产生失落感, 心理契约被违背时则产生更为强烈的消极情感。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要避免人心离散和员工懈怠, 就必须构建稳固的心理契约关系, 实施心理契约管理。

三、心理契约及其管理对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劳动关系是经济关系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而和谐社会是以劳动关系为基础的。劳动关系不稳定不和谐, 社会和谐无异于沙上建塔。组织中的心理契约管理即对雇员和组织双方责任与义务的交换关系的感知和理解, 是构建组织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联系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 它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对组织的情感和员工的流动率, 并最终影响到组织目标的达成效果。在劳动关系的调整和维护中, 心理契约及其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心理契约及其管理有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完善。

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的过程也就是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的过程, 是保证员工高水平产出内聚力和承诺的过程;做好心理契约的管理可以避免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工作效率缺失;心理契约的隐性规约可以使员工在动态条件下持续保持与企业的良好关系, 充分把自己看作企业的主体, 将个体的发展整合到企业的发展之中, 从而使企业组织充满活力。

2. 心理契约与劳动关系内容的动态适应性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

心理契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 其内容会因性别、年龄、组织规模、企业性质和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具体来说, 对员工的责任, 过去比较强调忠诚、高出勤率、绩效好和和遵从权威;而现在则强调内部的创新、和谐适应性和高绩效;对雇主的责任, 过去期待的是连续、工作稳定、培训和生涯发展, 现在期待的提高劳动报酬。可见要维系员工心理契约的动态平衡就必须使其心理契约的内容与劳动关系的内容保持动态的适应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的心理契约减少被违背的可能性, 从而相应地减少员工由于心理契约的违背而带来的员工态度和行为的负面影响。

3. 良好的心理契约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满足员工个性化的心理需求, 提高工作满意度。

员工管理中的心理契约, 虽然不同于劳动契约那样把个体和企业双方的相互责任以合同的形式呈现出来, 但双方的心理约定却十分明确地告之对方应有的责任, 使得企业和员工都成为契约的主体。只有双方积极进行有效的沟通, 尽量领会对方对自己的心理期望, 就能使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心理契约一方面是针对员工个性化的心理需求而建立的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另一方面心理契约是动态变化的, 可以随时做出修订、调整, 满足员工需求的变化。

4. 对于心理契约类型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一些研究者根据绩效要求和时间结构两个维度把心理契约划分为四种类型。时间结构维度指的是雇佣关系的持久性程度;绩效要求维度指的是作为雇佣条件的绩效描述的清楚程度。根据两个维度划分的心理契约类型如下:交易型、变动型、平衡型和关系型。交易型和变动型的优秀员工是非常容易流失的。交易型的员工具有工作任务明确、流动率高, 对组织承诺和认同感低的特点, 组织应尽量少设相应的岗位。这类员工的心理契约中, 短期报酬及承诺的时效要求较高, 而对长期的福利关注不多, 企业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薪酬政策, 实行动态的管理。变动型的员工, 具有较高的工作不确定性、较高的不稳定性和较高的流动率的特点。在组织结构调整时应对其中比较优秀的员工尽快明确工作任务或尽快签定劳动合同。平衡型员工组织认同感较高, 协作感强, 在组织中工作时间较长。关系型员工具有强烈的身份感和稳定性强的特点。具有平衡型和关系型特征的员工, 往往是企业的核心员工, 并且在企业工作时间较长, 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客户资源比较了解, 这些员工一旦流失, 将导致人力资源重置成本非常高, 对企业的伤害也很大。

四、做好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措施

为什么会有许多员工认为自己的心理契约遭到了破坏?这意味着他们认为组织没有履行它的某种义务。心理契约的毁坏意味着双方不再享有相同的价值观和一致的目标, 它会对个人和组织带来不良的后果。心理契约的平衡对个人和组织间的工作关系的持久和谐是非常重要的。做好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注重对员工的思想教育, 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

首先搞好形势任务教育, 有效地引导热点, 引导人们的注意力, 鼓励人们的力量。要围绕企业面临的市场形势、经济工作的重大部署和内部改革的举措, 搞好经常性的形势任务教育。其次要务实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交流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职工的命运与本企业的荣辱兴衰紧密相联, 职工对企业的关心程度与日俱增。因此企业的有关部门及中层领导要务实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交流活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围绕一个主题, 组织不同层次的职工开展讨论, 让职工在讨论中得到启发。

2. 强化沟通并将心理契约明晰化。

心理契约是以企业与成员之间相互的心理期望为基础的,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强调信息沟通, 是因为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削弱和消除不可预见因素对已有心理契约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心理契约构建的起点就是进行有效沟通, 可以明确双方的需求, 了解双方除在经济、制度契约之外隐含的期望, 以实现个人与职位, 个体与企业之间的匹配。建立公平合理的心理契约, 这一环节也正如签订经济契约一样, 签订的是心灵的契约, 这种契约越明晰, 今后它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它被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小。

3. 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应建立在注重人的能力并使之充分发挥的基础之上, 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要围绕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进行。企业要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相应地要求企业应当为员工的能力发挥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宽松的环境, 构建一个利于员工发展的文化机制。企业要为员工描绘出企业和个人发展的远景。在塑造远景时, 一方面, 注意与员工的价值观相吻合, 采用共同的价值观则会在心理上和员工共鸣, 员工乐于奉献自己的忠诚和才能;另一方面, 设定目标则要考虑其挑战性。这一点对于员工非常关键, 让其有更大的空间发挥其才能, 提高他们对管理者和企业心理的认同程度, 为进一步巩固心理契约奠定基础。

4. 采用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结合来满足员工的需求。

一方面, 应建立适应员工工作特点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自主性特点的劳动监督与管理制度, 当然, 应当明确给员工提供较高的工资奖金等经济报酬远远不是最重要的条件, 员工同样关注来自管理者的尊重、理解等, 这甚至被看成更加重要的报酬。另一方面, 要建立满足员工内在需求的成就激励机制, 这种激励机制建立在对员工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上, 给予员工较大的工作自主权, 注重从内心深处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

5. 运用柔性管理方式。

柔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要求用柔性的方式去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企业要使顾客满意, 首先要以员工满意作为基础和条件。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是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的前提下, 在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基础上, 所实行的分权化的管理。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 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 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 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不断开拓新的优良业绩。

6. 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公平是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 利益的流向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影响公平效果的不仅是报酬的绝对值, 还有报酬的相对值。因此利益的分配应力求公平, 使各个层次的人群不产生利益冲突, 不致于造成严重的不公平感。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被分配者公平心理的引导, 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一是要认识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 二是不要盲目攀比, 三是不要随意破坏已经建立起来的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分配机制改革要得到大多数人的公认, 要有利于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摘要: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中基本的社会关系, 其本质是一种经济关系。心理契约存在于劳动关系之中, 它是员工与组织之间对相互责任的感知。心理契约是调整劳动关系的一种重要机制。加强组织中的心理契约管理, 有助于和谐劳动关系, 以及和谐社会的实现。

关键词:心理契约,和谐,劳动关系

参考文献

[1]吴宏洛:转型期的和谐劳动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1]吴宏洛:转型期的和谐劳动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李兰芬:管理文化.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9[2]李兰芬:管理文化.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9

[3]余琛:国内心理契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经济论坛, 2004 (19) [3]余琛:国内心理契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经济论坛, 2004 (19)

和谐视阈下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篇4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概述

(一) “弱势群体”基本概念

“弱势群体”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转型而分化和显现出来的一个特殊群体, 主要指城乡居民中的低收入群体, 他们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大学生中也客观存在着一个“弱势群体”。

(二)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分类即特征

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至少有五大类: (1) 经济上的“弱势群体”; (2) 学习上的“弱势群体”; (3) 行为上的“弱势群体”; (4) 就业上的“弱势群体”; (5) 心理上的“弱势群体”。

经济上的“弱势群体”, 即生活上有困难的贫困生。他们交不起学费, 生活十分困难, 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不少贫困生经常生活在焦虑、自卑之中, 背着沉重的经济包袱, 表现不积极, 性格孤僻, 学习上投入不足, 成绩不好。这类人更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 问题严重时容易走极端, 如偷盗、自杀、辍学等。这些学生家庭一般处于老、少、边、穷的农村, 或是兄弟姐妹多人上学, 或是丧失父母或单亲家庭。城镇贫困生一般是因为父母双下岗无固定的经济来源。

学习上的“弱势群体”, 即学习上有困难的考试不及格者, 有的甚至拿不到毕业证。这类学生常常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控能力差, 经常体验学习上的失败, 并且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虽和其他同学一样在学校学习但却不能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 实际上并不能胜任大学生的社会角色, 常处于可能被淘汰的危险境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 不适应大学自由、开放的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模式, 面对相对宽松的学习、充裕的课余时间显得无所适从。个别人会沉迷于网络, 严重影响学业。

行为上的“弱势群体”, 即因为种种原因受过处分的学生。这类人背着受处分的包袱, 容易生活在阴影下不能自拔。

就业上的“弱势群体”, 即毕业时找不到工作、不被用人单位录用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自身能力差, 又缺乏锻炼, 不被用人单位看中, 毕业了还找不到工作, 因而在就业竞争中被淘汰下来。

心理上的弱势群体”, 即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健康问题。这部分人因为经济紧张、学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增大、人际关系不睦、感情受挫、早年成长环境不良等因素产生心理问题。他们心理素质差, 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打击, 对周围事物很敏感, 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同, 表现为忧郁、失落、悲伤、精神压抑, 最终导致心理畸形, 形成心理障。

以上五类弱势群体中, 有不少人是重复交叉的, 在一个人身上重复着两种或多种类型, 多种问题聚焦在一人身上。“弱势群体”潜伏着种种危机, 容易出问题, 若不及时发现、及时化解, 对创建和谐校园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任其自由发展会产生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数量还有上升趋势, 及时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问题, 构建平安、和谐大学校园, 是非常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二、必须高度关注“弱势群体”

从构建和谐校园的高度, 必须高度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 进行整体的、系统的思考。

(一) 构建校园保障体系, 为“弱势群体”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使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保障。创建和谐大学校园, 也需要构建校园保障体系, 为“弱势群体”和谐发展创造条件。校园保障体系主要应包括经济上、学习上、行为改过上、就业上的、心理疏导上的保障体系。

经济上的保障体系就是要使贫困生在经济上得到帮助, 从而走出困境。国家助学贷款是主渠道, 贫困学生补助金是其主要内容。此外, 社会资助也是一条很好的补充途径, 如吸引一些富有企业或企业主捐资建立助学基金, 帮扶贫困学生。成立勤工助学机构, 指导贫困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助学, 走向自立, 还将起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培养其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学习上的保障体系就是要让后进学生尽量追赶上大队伍。如, 把学习上有较大困难的学生统一集中编成“奋进班”, 配备专门的班主任, 集中上晚自习、集中辅导, 督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增强学习上的信心。

行为改过保障体系就是要让行为过失或受过处分的学生有申述机会、有吸取教训改过自新的机会。例如制定“被处分学生的申述程序”、“撤销处分的条例”、“开除学籍学生返校试读的实行办法”等, 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

就业上的保障体系就是学校设立专门负责未就业学生后续工作的机构, 为学生后续就业、充分就业提供帮助, 并使待业学生纳入社会“失业保障”体系范畴内。鼓励其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 同时改善他们的就业情况、就业认知以及明确就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

心理疏导上的保障体系是指学校心理疏导机构的运作和完善。学生的心理问题, 往往与学生的思想、经济、学业、情感等问题缠绕在一起, 要把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教育, 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育成健康的人格。通过心理疏导上的保障体系化解冲突、化解潜在的危机。

(二) 构建“弱势群体”危机干预防范体系、完善“弱势群体”援助网

高校构建“弱势群体”危机干预防范体系, 并非某一部门能够单独胜任, 必须整合全校资源, 相互配合。既要有相关的课程设置, 又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 还要有服务的平台。构成“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的危机干预防范体系和“弱势群体”援助网。创造一个有利于这部分学生发展, 向这部分学生倾斜的管理模式。使“弱势群体”真正得到帮助, 化解危机, 最终创建和谐稳定的大学校园。

防范体系之一——教育。指相关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实施。要进一步抓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教学工作, 尽量做到贴近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实际生活, 贴近他们所困惑的现实问题, 帮助大学生“弱势群体”不断适应生活环境, 理解生活的意义, 养成良好习惯。学会生存, 关爱生命;学会关心, 懂得交往;学会体谅、勇于负责。在教学中帮助“弱势群体”认识学习的原理及方法, 提高其学习效果, 发挥其潜能。在课程教育中塑造“弱势群体”人格的生理心理层面, 一起构成稳定、完整、独特, 相辅相成的大学生健康人格。

防范体系之二——管理。指建立和完善学校、系两级危机干预网、“援助网”。

学校成立由校领导牵头, 学工、保卫、团委、勤工助学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校医院和各系学生工作负责人参加的“弱势学生”危机干预防范大网络、总“援助网”。各系部由副书记为主要负责人, 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在内的危机干预分网、“援助子网”。系部的分网是“援助网”中的第一道防线, 一定要“严防死守”, 及时地在“第一时间里”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化解问题, 把问题消灭在基层、消

系部政工干部责无旁贷是危机干预防范分网、“援助子网”的中坚力量。政工干部直接接触学生, 应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呼救信号”, 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沟通要求。

班主任是危机干预防范分网、“援助子网”的基础力量。班主任要种好“责任田”, 在自己班级里要主动地多找同学谈话, 关心问题学生。

学生骨干是危机干预防范分网、“援助子网”的前哨。学生骨干包括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他们整天生活在同学中, 最能发现异常情况, 一当发现问题就要及时

防范体系之三——服务。树立服务思想, 构建“大服务”体系。学校、系部通过值班咨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信件咨询;校长信箱、“校长在线”、“系主任面对面”等各种形式加强沟通, 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三) 创造校园多层次成才环境, 构建“弱势群体”成长的

大学的教育一定要体现多层次成才的理念。教育不要仅仅限于几个精英, 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并相信他们都能成

大学有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演讲、辩论、球赛、运动会和文艺演出, 也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但是这些活动和组织大多是音、体、美特长生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骨干的天下。在这些活动中来来往往的常常是那些老面孔。大学生活的舞台大多为这些精英们设计, 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使自我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为活跃校园文化立了功、出了力, 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欢迎。这也非常正常。而那些没有突出特长的学生只能作为舞台下面的观众。要挖掘这些学生的潜能, 校园文化活动就一定要体现多层次、多水平的理念, 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让每一位学生都最充分发展。

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入学初通过查看档案或对学生进行个性测验和心理健康调查, 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学习状态、心理特点, 对贫困的、内向的、意志薄弱的、综合素质较低的学生给予格外的关照。充分相信他们都有实现个人理想的愿望和追求自我成功、挖掘自我潜能的要求。班级活动中可以采取自愿加一点强制的办法,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 保证人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谐社会的实现, 是以每个个体需要得到满足为前提的, 这也是“以人为本”的

和谐文化视阈 篇5

一、发展第三部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分配公平。“公平分配的标准应该和所要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考虑”[1], 即要从伦理、政治和经济三个方面综合分析权衡。可以说, 收入分配问题一直被列入自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政策层面和学术界的“攻关项目”。特别是中共中央政治局2006年5月26号专题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 已权威性地昭示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入中国政治议题, 且成为政策议程的重要选项。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社会各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社会财富分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市场竞争的初次分配, 企业或者个人通过市场经营获得收入;二是政府通过税收机制实施的第二次分配;三是企业或个人在自愿基础上通过第三部门的公益组织实现的第三次分配。第一个层次的分配是原始分配, 是分配的主体, 第二次分配是政府强制分配, 以弥补市场分配的不足, 第三次分配则是对第一、第二次分配的补充, 是社会的自觉分配。这三个层次的分配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 不可或缺。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 在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 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现象。从基尼系数来看, 中国已由1981年的0.28上升到目前的0.4以上, 突破0.4的国际警戒标准, 超过了欧美大多数发达国家。更值得注意的是, 收入分配差距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并且越来越尖锐, 可以说, 忽视收入分配问题, 将危及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和长治久安。所以, 对于这个有很高社会敏感度的问题, 其改革取向必须涵盖尽可能广泛的利益诉求。通过第三部门进行的社会化的第三次分配,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而第三次分配的比例, 随着现代公民社会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 不断增长。西方国家的情况显示, 进行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 扩大社会慈善事业已经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美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同样严重, 但美国富裕阶层的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类基金会和慈善机构捐出了大量财富。2012年美国接收社会捐款约为3162亿美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中国GDP约为美国的1/2, 但是美国的慈善捐赠总量却是中国的近24倍[2]。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第三次分配的总量大概也占GDP的0.5%~1.5%, 如荷兰占1%左右, 加拿大占0.77%左右, 而中国目前约占0.1%~0.2%, 大大低于这些发达国家水平[3]。这是中国过去长时间为实现赶超战略, 推行计划经济、市场发育不良、第三部门受到抑制的结果。

近年来, 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了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性。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慈善事业, 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 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这些论述为我们调整政策、推动第三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政治依据。

二、中国第三部门的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

目前, 中国的第三部门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根据民政部的统计, 截至2011年底, 民政部公布的中国民间组织数量为已发展到48.281万家, 其中社会团体组织25.3万家, 民办非企业单位20.2万家个, 基金会2 510家。 (1) 它们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扩大对社会的影响, 并开始获得社会的认同。

1. 第三部门通过的各种活动不断获得社会认同。

第三部门的活动主要通过直接提供社会服务和社会倡导这两种方式, 不断获得社会和政府的认同。第三部门组织直接提供社会服务, 一般是提供助残服务、助老服务、助学服务等等;倡导是它自己并不直接提供服务, 但是为提供服务的第三部门争取政策支持, 让企业、政府负有责任, 比如企业没有做到环保、政府环保意识不够, 第三部门需要督促它做到环保, 让它遵守法律, 负有它的责任。对一个第三部门组织而言, 可能兼具提供服务和社会倡导这两种功能。前者如绿十字、灯塔计划等, 后者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可能是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2006年该组织通过随时搜集各类环保机构的公开数据和执法结果, 将企业的违法违规信息汇总放在自己的网页上, 并适时推出了一份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关于中国水污染状况最具震撼力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国水污染报告》。随后, 他们定期通过传真、电话, 甚至派人督察的方式, 敦促企业进行整改。该组织倡导的“绿色选择”活动迫使上了黑名单的跨国公司在第三方监督下, 通过了环境整改验收, 他们分别是松下和可口可乐。而初步同意试运行“绿色采购”协议的跨国公司也有7家。他们分别是拜耳、陶氏化学、巴斯夫、微软、必和必拓、可口可乐和IBM。为此, 该组织的负责人马军被国家环保总局评出的2006中国十大环境人物之一, 同时也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06年最具影响力的百人之一[4]。

2. 通过各种渠道影响政府政策。

近年来, 第三部门对政府政策的影响力有所增强。一些自上而下的第三部门组织往往依靠其与业务主管部门的关系, 直接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建议, 而一些自下而上的第三部门组织则往往通过媒体影响政府的政策。例如, 1998年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通过中央电视台对川西森林砍伐的报道, 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 最终使四川省紧急做出了全面禁伐天然林的决定。另外, 自下而上的第三部门组织影响政府决策的另一个途径是依靠组织领导人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在每年的“两会”期间提出议案, 或以民主党派的身份提出政策建议。 (2) 2007年厦门的PX事件就是厦门政协委员、厦门大学化学系赵玉芬教授在2007年厦门“两会”期间联合了另外104名政协委员, 向政府提交了一项提案, 建议暂缓PX项目建设, 重新选址勘查论证。此提案一经媒体披露, 立刻引来厦门人的关注, 最终导致PX项目迁建漳州。目前, 一些政府部门现在也开始委托第三部门讨论相关的法律法规。

3. 通过媒体扩大第三部门的社会影响。

第三部门频频举办各类国际、国内会议, 从宏观上自我营造第三部门发展的新环境。1999年7月清华大学首次举办“非营利部门与中国发展”国际会议后, 中国每年举办的有关第三部门的大型国际会议不下两次, 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第三部门举办的中小型国际会议或国内会议则不胜枚举。而1995年之后, 媒体对第三部门的报道频率急剧增加。一方面一些自下而上的第三部门通过媒体的频频报道获得了社会合法性;另一方面, 媒体的报道为第三部门知识的普及和第三部门在中国的迅速扩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 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开始重视第三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1995年之前, 中国学术界对第三部门的研究相对较少, 也没有专门研究第三部门的机构和专门研究第三部门的学者。1995年之后, 不仅清华大学成立了专门的第三部门研究所,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相继成立了类似的研究机构, 第三部门也由冷门学科逐渐变成了热门学科, 有关第三部门研究的书籍和论文也越来越丰富。而一些政府部门特别是在环保、扶贫、行业管理、社区建设等领域也开始重视第三部门的作用。

三、第三部门的规范发展可以引导社会各阶层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

随着社会的发展, 当代社会中阶级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阶级矛盾、阶级对抗弱化。社会日益分化成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阶层, 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不同利益诉求之间矛盾强化, 而且这些矛盾和利益诉求日益复杂和多元。仅靠原有的权力安排和利益表达渠道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越来越需要新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多元的利益诉求。

传统社会中只能依靠政府特有的利益表达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 而现在公众则有了更多的渠道选择。一方面, 利益诉求实现方式的多元化更有助于吸纳、消除社会矛盾, 缓和社会危机。另一方面, 随着第三部门的兴起, 公共权力的多元化, 社会日益可能分化为多种公共权力中心, 各种权力中心相互博弈, 共同构成一定时期的社会权力结构。同时, 公众也可以依据新兴的权力中心参与社会博弈。第三部门在表达公众意志的时候较为直接, 链条的缩短意味着信息可靠度的提高, 道德风险的降低。同时, 第三部门往往与公众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 因而在对公众的利益表达过程中能够较好地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此外, 第三部门与政府决策机构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和博弈的局面, 能够有效地减少政府共谋和异化的可能性, 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的诉求。而且, 第三部门内部也是多元的, 能更好的防止自身异化。公共权力的多元化为公共利益的表达与实现奠定了基础, 公共利益诉求的多元化也为公共权力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二者可以互为因果, 共同服从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

四、重视第三部门在外交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当今世界某些事务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具有国际眼光和活动能力的组织将掌握这些事务管理的主动权。对于第三部门而言, 国际化也许就是机会。由于其活动方式的灵活性以及自身的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 第三部门成为国际化背景下一些重大问题的最适合的参与者。这些问题包括扶贫和人道主义援助、国际冲突的解决、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理、国际合作, 等等。比如扶贫和人道主义援助, 这是当今世界最能引起关注、最富人性化的运动。

虽然政府在这项运动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但第三部门近年来更显得势头强劲。南北差距、国际性贫困人口问题长期以来困绕着众多国家, 在开展国际扶贫运动时, 发达国家政府和致力于这项事业的国际组织更倾向于通过受援国内的第三部门组织开展活动, 一方面是对受援国政府不信任, 另一方面第三部门更能体现运动的民间性。在人道主义援助方面, 第三部门作用更明显, 一是受援国政府可能处于无序状态或干脆不存在, 二是受援国政府与援助者目标不一致, 或者官方无法建立联系等原因, 第三部门成为人道主义援助的中心角色。援助者为避免官方行为或者避免造成干涉内政的印象, 也乐意通过本国的第三部门来运作。比如,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及其后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中,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红十字会、饥荒救济委员会这些国际组织与当地的民间组织合作的效果非常明显。

中国的第三部门发展不能忽视这些现实和趋势, 必须从一开始就具有国际眼光, 不能封闭自己, 只专注于在国内事务中发挥作用。否则, 中国的第三部门仍然只能是个配角。因为比较而言, 发挥国际影响更能受到公众和世界的关注。

总之, 当前中国已进入第三部门大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三部门将在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对其引导利用得当, 则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而如果处理不好乃至失控, 则会给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稳定造成难以估量的恶果。

参考文献

[1]杨灿明.转型经济中的宏观收入分配[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2003:16.

[2]《2012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发布, 捐赠总额联系两年下降[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9/21/c_125418548.htm, 2013-09-21.

[3]刘选国.鼓励慈善捐赠提高社会财富使用效益[N].第一财经日报, 2007-04-25.

马克思恩格斯视阈下的生态和谐思想 篇6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与生态和谐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非常丰富,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的,辩证的,人类借助自然这个载体从事实践活动,即劳动,并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但是,自然有其自身的生态系统,有着自己客观规律性,人类必须在自然规律的制约下劳动,尊重客观自然规律,不然的话就会造成自然生态危机,自然就会报复人类。

(一)人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首先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联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还告诫我们,“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也说过,“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4]正是从这个角度说,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同自然界“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自然生态系统是人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和首要条件,只有自然生态和谐发展,人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才能最终实现生态和谐。

(二)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和反作用

恩格斯指出,人们只看到“在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却忽视了“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结果”[5]。因此,要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活动就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所允许的限度,否则就会如马克思所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恩格斯还曾经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以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化为例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7]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规律制约,不能超越自然经济文化等发展客体的制约,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和客体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才能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理想目标。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命题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一百多年前,提出了一个独具慧眼的命题,“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8]所谓两个和解,也就是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既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又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共同达到一种生态和谐状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两个和解是人类的历史使命。人类要为此而奋斗。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求解这个命题的呢?他们认为,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统一是达到两个和解的条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非常深刻地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9]这说明的正是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统一。这种统一完成了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命题的求解。

在这里,马克思将自然—人—社会看作一个统一的系统,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去把握自然环境问题,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将自然、人、社会割裂开来的弊端。我们从中可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和人与人的矛盾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不能抛开社会关系来认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的力量”。[10]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之关系的思想与生态和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11],并由此阐发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理论,对理解当代生态和谐有着深刻的意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其中,生产力代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从经济运行的层次来讲的;而生产关系则是在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从经济制度的层次来讲的。按照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同时,反过来讲,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会促进生态和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理论表明,任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是辩证统一体,在一定的秩序和规划中,发挥着各自的职能。其中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影响决定着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所以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在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了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12]恩格斯也认为,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13]

三、马克思、恩格斯“劳动异化”理论与生态和谐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桥梁是劳动,劳动是中介于自然与社会交错关系中的人类活动,它从事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结果的角度看就是生产劳动或生产活动,即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具体实践活动则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是否能够和谐相处。而劳动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即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生产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劳动性质的不同,进而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即:生态和谐与否,不仅仅与生产力有关,由于劳动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所以也与生产关系有关,因而,生产方式是决定生态是否和谐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所批判的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劳动的异化,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出现。而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性质则完全改变,“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还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着,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力量同他相对抗。”[14]马克思将这种“对立”现象归之为“异化”,即劳动本身产生了异化。一旦“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5]即在异化劳动中,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16]

同时马克思认为,文明并不一定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对抗过程”,人类完全有可能在与自然的和谐中求得进步和发展。人类文明之所以同自然生态发生“对抗”,无法“和解”,其原因在于资本家追求高额利润,不顾一切地掠夺自然。“生产上利用的自然物质,如土地、海洋、矿山、森林等等,不是资本的价值要素。只要提高原有劳动力的紧张程度,不增加预付货币资本,就可以从外延方面或内涵方面,加强对这种自然物质的利用。”[17]

恩格斯指出,“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一个厂主或商人在卖出他所制造的或买进的商品时,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他就满意了,而不再关心商品和买主以后将是怎样的。人们看待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这样。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为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18]

由此可以看出,劳动异化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想消除劳动异化,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四、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思想与生态和谐

马克思还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9]“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20]正是这种永恒的必然性,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永恒的支点。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进行生产劳动。人类通过劳动,一方面从自然界获得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另一方面又把消费中不需要的废弃物返回自然,从而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循环。

和谐文化视阈 篇7

根据《文汇报》2008年3月30日的报道, 教育部高教司有关负责人透露, 当前中国各层次的外语在学人数已近5000万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戴炜栋教授介绍, 全国设有英语专业的院校已经达到900多所, 其中设有英语本科专业的有600多所, 英语专业硕士点200多个, 全国英语专业人数约为80万人, 专业英语四、八级考生人数增长迅猛, 自2004年起, 每年递进率在10%以上。白解红教授 (2008) 在《论英语专业学习的双重性》一文中指出, 据“搜狐教育”2007年8月30日公布的有关统计显示, 我国英语学习市场年产值已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我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英语热”在我国相关政策、制度、规定和人事等工作的推动下, 英语语言和英语国家文化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

2. 英语文化霸权在我国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体现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所谓霸权就是指国际关系上以实力操纵或控制别国的行为。文化霸权是指利用政治、经济、语言、技术的优势, 良好的文化设施, 控制世界文化资源与市场, 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文化渗透, 力求建立有利于其自身的政治、经济霸权的全球文化。具体而言, 所谓英语文化霸权, 就是指英语国家尤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它们的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作为一种普世的行为准则加以推行, 赋予自己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支配地位。

我国的大学生自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 几乎就面临着一种强大的压力, 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要考专业英语四、八级, 非英语专业学生要考四、六级。尽管经过多年的相关政策、法规的推行和民众的呼呵, 中国高层已经意识到个中的弊端, 已经明确表示要进行教育改革, 大学不能再把英语专业四、八级和非专业英语四、六级过级考试与毕业证、学位证挂钩, 但是由于多年的传统和习惯, 此类痼疾已经在国人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积重难返, 所以很多大学依然我行我素, 还是沿引多年的习惯把英语等级考试是否达标作为大学生、研究生能否能够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关键。而且社会上也把英语过级率作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接收毕业生的单位同样还是很看重英语等级考试的成绩。而更需要反思的是, 当前很多国人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编写和使用教材时越来越追求使用英语国家的原版教材、教学方法、测试理论和实践等。语言文字不仅是国家和民族传承自身文化的载体, 而且是塑造全球文化意识的终极传播媒介。而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测试理论和实践等都是为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服务的。英语国家的原版教材、教学方法、测试理论和实践等是西方人按照他们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文化认知编排和操作的, 不可能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知识观、价值观、文化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更不可能符合我们当前正在学习和不断深化的科学发展观。

大学教师、行政管理和服务人员的职称申报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与英语息息相关。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在自己的专业方面非常出色, 成果显著, 而如果外语考试不过关就会被排除在职称申报之外。据说中国是世界上等级最为森严的国家之一, 各行各业国家工作人员都有职称要求, 同样都有外语过关考试要求, 此类情况的外语也基本上是英语。所以大学师生在这个方面几乎有相同的压力, 而且作为大学教师、行政管理和服务人员, 他们的职称外语考试不是一次就可以解决得了的, 从初级、中级、副高级到正高级职称, 每一次申报对外语考试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这是人所共知的中国特色。所以可以说英语文化霸权在我国大学校园文化中已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3.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及其重要性

大学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国民素质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进步, 文化艺术的传播等都离不开校园。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主要方面, 校园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的价值取向、辐射程度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还关系到大学的生存和发展, 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培养。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明确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规范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 它们全方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 包括教学科研设施、活动场所、生活休息场所、校园绿化、美化和相关配套设施等;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 包括教学科研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课外文化活动和后勤服务等;规范制度文化包括教学科研的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规范条例、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要求, 以及习惯、礼仪、校风、班风和学风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 其核心是校园精神。一所高校的历史传统、精神氛围、理想追求、人文气象是最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 往往是一所高校的特色标志。而且这几个方面的校园文化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 具有不同于社会其他领域文化的独有的特征, 它是大学师生不断进取拼搏的精神源泉, 在创造良好育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中发挥着导向、熏陶、激励、娱乐、辐射等重要作用。

(1) 大学校园文化本身具有直接的和巨大的教育意义,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完善。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创造广阔天地, 学生在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外语节等多层次的文化活动中, 可以充分认识自身价值, 展示个性潜能, 使创造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2) 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可以为主流文化提供新的文化要素, 诸如世界观、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道德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 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3) 大学校园文化既可以作为显性课程直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要素, 又可以作为隐性课程, 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有利于实现大学生人格的现代化。随着世界的多极化发展, 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密切, 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需要具有崇高的理想、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质修养, 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4. 英语文化霸权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在英语文化霸权肆虐下建设大学校园文化, 要突出意识形态工作, 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宣传力度。 (李青, 2005) 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上, 突出集体主义基础上的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社会正义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地位;要从体现社会主义时代价值的战略高度上,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指导社会实践产生的结果的比较性宣传;要从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上, 突出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加强意识形态和理论武装工作中的主动性作用。防止英语文化霸权的流毒以和平演变的方式毒害我们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入手:

(1)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端正思想, 明确方向。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潜在或直接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 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罗索夫斯基在《美国校园文化》一书中说:“在哈佛, 我常听人说, 学生们从相互间学到的东西比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这句话是否使教师脸上无光呢?我想不是。我把它看成一个巨大的多样化的经过精心挑选的才能出众的学生群体的赞美。”大学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教育, 更重要的是大学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2) 规范管理, 加强引导, 用经典的、先进的中华文化教育人。大学是各种文化和思潮的汇集地, 我们要用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这块阵地,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赏罚分明。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 培养“四有”新人, 教育青年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我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 西方文化的渗透难免良莠不齐,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引导, 明辨是非,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增强青年对英语文化霸权的免疫力。

(3) 积极开展多种有益活动, 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综合教育功能, 包括基础设施的合理建设和利用, 如北师大的“敬文讲堂”、“崇文楼”等就是很好的范例。建立长效机制, 建设文化长廊, 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外语节、书画摄影展、演唱会、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活动月/周、演讲比赛、大学生论坛, 等等。

(4) 强化专业课程, 尤其是汉语言文化课程, 扩大和丰富非专业选修课程, 增加社会实践课程分量。“教学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 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开展的。没有良好的环境氛围, 教学工作就难以取得优秀的成绩”。 (《中国教育报》2003/10/11)

(5)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把握信息传播主动权, 这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网上建立校园信息中心, 把最新、最好的精神食粮及时奉献给学生。在网上开辟“聊天室”, 使广大师生员工可以自由地交换思想、交流感情。

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系统的校园工程, 在这个系统工程中, 需要建设者们以育人为中心, 集思广益, 不断探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特点、新规律, 抵御英语文化霸权的渗透和蔓延。

5. 结语

“文化是一切活动的基础, 其实质在于反映人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活动。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如何继承、选择优秀文化和创新先进文化, 其最终目的不仅仅使人具有技能, 而且更有文化”。 (《中国教育报》2003/10/23) 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必须重视以下四个“注意”:注意思想教育性、健全体制, 在弘扬时代主旋律, 营造团结、奋发、求是、创新的校园精神中发挥重要作用;注意逐步形成体系、长远规划;注意形成文化活动的连续性、规范性、科学性和普及性;注意培植学校各自的特色、创设品牌, 避免雷同、做别人的翻版。北大的爱国、民主、科学和创新精神, 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严谨求实精神堪称我国校园文化的优秀典范。在抵御英语文化霸权的渗透中,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 求真务实, 不做表面文章, 切实从本校实际出发, 不好高骛远, 不敷衍了事, 切实把中华优秀文化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结合起来, 建立文化平等、话语平等、人格平等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摘要:英语文化霸权在我国大学校园文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就对在当前英语文化霸权强势侵袭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下如何开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英语文化霸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措施

参考文献

[1]魏再勋.论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2003, (9) .

[2]李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趋势[J].理工高教研究, 2004, (2) .

[3]杜国民.从校园文化主体看校园文化建设[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4, (2) .

[4]席丽敏.校园文化的现状与提升[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2) .

[5]向俊华、卢国斌.建设时代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J].政工学刊, 2004, (4) .

[6]白解红.论英语专业学习的双重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 (12) .

上一篇:数学逻辑思维下一篇:精神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