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头痛的中医治疗

2024-06-30

慢性头痛的中医治疗(精选十篇)

慢性头痛的中医治疗 篇1

关键词:散偏汤,头痛,辨证论治

散偏汤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的《辨证录》[1], 药物组成:川芎、白芷、柴胡、香附、郁李仁、白芥子、白芍、甘草。本方原为气郁于内, 又外感风邪入侵少阳致半边头痛而设。但综观此方可知, 头痛的病机不论风、寒、虚、瘀、郁、痰等用之, 只要化裁得法均能得到好的疗效。现将粗浅的体会介绍如下。

1 辨证论治

症见头痛初起、时轻时重、时作时止, 或因情志不遂、或因外感风寒入侵脑户者, 以原方用之, 一般1~2剂即可见效。若太阳穴有热感、遇热加重、遇凉减轻、或午后加重、甚者痛连面齿、舌质红、脉浮数, 证属风热或兼肝经风火上攻, 去白芥子, 加连翘、菊花、桑叶、黄芩、夏枯草, 头痛重者再加防风水煎服。

1.1症见头痛, 脑力活动后加重, 记忆力差, 遇劳加重者多属血虚, 加四物汤、鸡血藤、丹参、桔梗、升麻, 水煎服, 初得者服之效尤显

1.2症见头痛隐隐, 神倦乏力, 动辄气短, 舌淡红, 苔薄白, 脉虚无力, 多为气虚, 加黄芪、党参、升麻、茯苓、白术、炙甘草, 水煎服。

1.3症见头晕胀痛, 心烦易怒, 口苦目涩, 小便黄, 情志不顺后加重, 舌红, 脉弦滑者为肝阳上冲, 加生地、刺蒺藜、牡蛎龟板、天麻、蜈蚣, 水煎服。

1.4症见头痛而眩, 伴不寐多梦, 思虑过多者多为肝郁头痛, 加天麻、钩藤、石决明、夜交藤、白僵蚕、远志, 水煎服。

1.5症见头痛昏重, 胸闷, 乏力, 纳呆, 舌胖大, 苔白腻, 脉缓滑, 多为痰浊上逆, 加半夏、茯苓、枳实, 有热象者加胆星、黄芩、青黛, 水煎服。

1.6症见后头痛, 项部不舒, 于伏案后加重者, 多为血滞脉络, 加葛根、补骨脂、姜黄、当归、丹参、鸡血藤、乳香、没药, 水煎服。

1.7症见痛有定处, 固定不移, 阴天加重, 由外伤引起者, 为血瘀头痛, 加穿山甲、天花粉、当归、桃仁、红花、大黄, 水煎服。

1.8症见面部突发突止的短暂性暴痛, 痛止如常人, 常伴同侧面肌抽搐, 多为肝阳偏亢, 化风上扰所致, 加牡蛎、石决明、枸杞子、僵蚕、蜈蚣, 水煎服。

以上各类头痛方药, 在头痛发作期应用, 特别是久痛顽痛者痛止后仍需辨证论治, 调理阴阳气血以治本。

2 典型病例

例1, 患者, 女, 48岁, 2006年3月就诊。于2年前发作右面颊及上齿龈频发电击样疼痛, 服卡马西平后疼痛明显减轻, 后服用颅痛宁4个月疼痛渐止。与2006年2月初相同症状再次发作, 但服用卡马西平及颅痛定无效, 针灸及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 至就诊时右面部电击样疼痛发作频繁, 夜间尤甚, 1d发作几十甚至上百次, 不能正常睡眠, 鼻翼旁有扳机点, 口干目涩, 心烦易怒, 舌淡黯, 苔薄黄, 脉弦。辨证为肝血亏虚, 风阳上扰。药用:川芎30g, 白芷15g, 柴胡15g, 香附15g, 郁李仁15g, 白芥子10g, 白芍30g, 甘草10g, 全蝎5g, 蜈蚣1条, 僵蚕10g, 牡蛎30g, 石决明30g, 川楝子10g, 枸杞子20g, 葛根30g。一剂后, 疼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痛势大为减轻, 当晚即可入睡。三剂后, 白天已无疼痛发作。共服12剂后面部疼痛全消。原方增减又服15剂, 诸症全消。追访至今未复发。

例2, 患者, 女, 53岁, 2007年2月就诊。慢性头痛20余年, 近几年几乎每天头痛, 需靠去疼片减轻痛苦, 最多时1d服12片, 曾多处治疗, 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 终未见愈。细询其症, 全头痛, 春夏剧, 秋冬瘥;白昼剧, 暮夜瘥;天晴剧, 阴雨瘥;烦劳剧, 安静瘥, 痛势剧烈时脑中有烘热感, 伴口干目涩, 烦躁易怒, 舌红, 苔薄黄舌体有少量瘀点, 脉弦细。证属虚火上扰, 瘀血阻络。治宜滋阴散热, 兼活络止痛。药用:川芎30g, 白芷10g, 柴胡10g, 香附20g, 郁李仁15g, 白芍30g, 甘草10g, 当归15g, 全蝎5g, 蜈蚣1条, 白僵蚕10g, 菊花15g, 桑叶15g, 黄芩15g, 枸杞20g, 生地15g, 女贞子20g, 水煎服。10剂后头痛大减, 已不用服去疼片, 因本证毕竟虚多实少, 故去蜈蚣、僵蚕, 加薄荷、钩藤, 续服25剂, 头痛全失, 它恙宜瘥。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再以丸药以善后, 方药:川芎60g, 白芷20g, 柴胡20g, 香附40g, 郁李仁30g, 白芍60g, 当归30g, 菊花30g, 桑叶30g, 黄芩30g, 枸杞40g, 生地30g, 女贞子40g。每丸9g, 早晚各服一丸。历时4个月, 终痊愈。

3 讨论

方中川芎为君药, 为太阳、少阳二经的引经药, 性味辛温, 辛香行散, 能上行血海, 为血中之气药、头痛之要药, 既能活血行气、祛瘀生新, 又能秉其升散之性, 上行头目达到祛风止痛之效;白芷祛风散寒, 助川芎以辛散, 增强止痛之效, 为阳明经的引经药;香附理气解郁止痛, 亦为血中之气药, 与川芎共奏调理气血、疏达郁滞之功, 共为臣药;柴胡其性轻扬, 可载药上行, 直达头面, 为少阳经的引经药;白芥子有温阳豁痰、行气散结、通络止痛之功, 能引药深入, 直达病所;白芍性味苦酸微寒, 有通顺血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之效;郁李仁有柔润之性, 入阳明经, 既可防风邪入里化热, 又可与白芍共制川芎、白芷之燥, 共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 缓急止痛, 上药共用具有行气解郁、活血补血、豁痰散结、和血止痛的功效。常加全蝎以加强通络止痛, 久痛顽痛更是必不可少, 乃遵循了“初痛在经, 久痛入络”之旨。其中川芎为主药, 用量宜大, 为该方之关键, 可用至30g。近年来, 在临床中遇到现代医学的特发性头痛发作期多以方加减,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疗效尚属满意。因头痛病因复杂, 故必以四诊合参, 审证求因, 拟方变通, 方能起到桴鼓相应的疗效。

参考文献

中医怎么治疗头痛头晕 篇2

生白芍30克 牡丹皮10克 甘草10克 当归12克 生地黄12克 川芎6克 桃仁l0克 红花6克 菊花10克 钩藤12克。水煎服,每日l剂。

川草乌各6克(病重者生用,轻者用制品),白芷18克,僵蚕18克,生甘草9克。研细末,分6包,每日1包,饭后清茶调服。

防风30克 生白芍30克 白芷15克 细辛3克 菊花15克 川芎15克 薄荷10克 蔓荆子15克 生石膏30克 连翘15克 红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前额痛甚,加入葛根、升麻;左侧痛甚。加入柴胡"、黄芩;右侧痛甚,加入藁本、独活;后头痛甚,加羌活、麻黄;头顶痛甚,加胆草、珍珠母;头晕者,加入怀牛膝、夏枯草、黄精;伴失眠者,加入柏子仁、枣仁;伴多梦,加入夜交藤、合欢皮;伴烦躁不安,加入竹叶、莲子心;伴食欲不振,加入焦三仙、草豆蔻。

白芍30克 生牡蛎30克 丹参15克 甘草15克 葛根15克生黄芪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当归12克 山萸肉12克 川芎9克 生地9克 白芍药9克 玄参9克 枸杞9克 肉苁蓉9克 玉竹6克 天麻6克 辽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l剂,2次分服。

猜您感兴趣:

头痛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篇3

头痛是一种常见病证,也是一种常见症状,可以发生在急慢性疾病中,有时亦是某些疾病加重或恶化的先兆。本文旨在对头痛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做一综述,让人们更好的认识头痛,采取积极的措施,减轻头痛带来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头痛属于“头风”、“厥头痛”等范畴,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头面风候》首先提出“头风”的病证。李东垣《东垣十书·内外伤辩》把头痛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中医认为头为神明之府,“诸阳之会”,“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能上注于头”,凡能影响脏腑精血、阳气者皆可成为头痛的病因。头痛病位在头,但与肝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风、火、痰、瘀、虚为主要致病因素。邪阻脉络清窍不利;精血不足脑失所养;情志郁怒肝气郁结为头痛基本病机。在经络辩证上,张树彪等[1]则认为主要是六淫之邪伤及三阳经,而其中又以少阳经、太阳经多见。

2 治疗

2.1 中药治疗。

2.1.1 辨证论治。张丁芳[2]在辨证立法用药上多从肝入手,久病肝血不足血虚生热,火动生风上扰清窍致经脉阻滞而发为头痛,取辛芷四物汤治疗偏头痛56例疗效显著,诸药合用使得阴血足,肝木生,头痛自除。何建飞[3]从风论治,以祛风止痛汤治疗偏头痛46例,药用:川芎、细辛、藁本、蔓荆子、玄胡等,结果显效30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93.5%。胡家富[4]从痰论治,用自拟化痰趋于通络汤治疗偏头痛42例,药用:川芎、桃仁、葛根、天麻、赤芍等,苔白腻者加茯苓;舌红者加北沙参;舌淡者加淫羊藿;失眠者加远志、夜交藤;总有效率97.61%,治疗组疗效优于口服尼莫地平加谷维素对照组(P<0.05)。经查阅近年来中医治疗头痛的报道,大多数医家采用辩证加减的方法,如气血瘀滞加桃仁、柴胡等;肝阳上亢加夏枯草、菊花等;痰证加半夏、白术等;血虚加当归等;气虚加黄芪等。

2.1.2 专方治疗。赵保国[5]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治疗组76例服用温胆汤,对照组50例口服苯噻啶片,10天为1个疗程,经过两个疗程治疗观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1.3 中成药治疗。干氏[6]用七叶神安滴丸口服治疗偏头痛,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37%,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26%。

2.2 针灸治疗。杨传崇[7]针刺董氏奇穴(董景昌先生独创)侧三里、侧下三里、中九里治疗偏头痛42例,总有效率92.8%。

2.3 其他治疗。

2.3.1 耳穴刮痧。詹小平、邓小微等[8]采用耳穴按压、刮痧,配合情志护理治疗偏头痛,取穴神门、交感、内分泌等,两耳交替隔3天更换1次,10天为1疗程。刮痧疗法从头患侧发际开始,由前向后刮至风池穴,从太阳穴起沿悬厘、率谷向后刮,从百会向下刮至天柱穴。每组刮痧约3分钟,7天刮痧1次。同时采用一种对缓解病情有利的情志活动,均获得显著疗效。

2.3.2 中药制剂吸入法。孙丽华等[9]用川芎茶调散雾化吸入治疗偏头痛,将药置于砂锅中,加水500ml,浸泡15min,煎至200ml,用纱布过滤倒入雾化吸入器内,将雾化器对准鼻子做深吸气,每天1剂,每天2次雾化吸入,每次20min,每次100ml,治疗7-21天,共治疗28例,其中治愈10例,好转17例,无效1例,有效率96.4%。

2.3.3 穴位植入。田立琼等[10]将羊肠线植入风池、太阳、百会治疗偏头痛42例,结果总有效率97.6%,疗效显著优于尼莫地平对照组(P<0.01)。

3 小结

中医药治疗头痛疗效较为肯定,方法多样,但存在一定的不足:①头痛治疗方法多样,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②现代药理方法对治疗头痛的中药研究较少。今后在本病的治疗中,应对中医诊断、疗效评价标准等进行统一,使中医药治疗头痛更加标准化。加大对疗效好的方剂及方药药理的研究,改良中医药剂型,拓展中医药发展前景。此外治疗头痛的其他中医药方法也应当受到重视,统一诊疗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把中医药特色方法合理运用于临床,将是头痛治疗的一个广阔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树彪,王景阁.偏头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6,25(1):5

[2] 张丁芳.辛芷四物汤治疗偏头痛5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20

[3] 周国民.清宜蠲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3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1):29

[4] 胡家富.化痰祛瘀通络汤治疗偏头痛4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3,12(1):18

[5] 赵保国.温胆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76例临床觀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7,21(2):144-145

[6] 干超士.七叶神安滴丸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599-1560

[7] 杨传崇.董氏奇穴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2):125

[8] 邓小微,詹小平,胡丽丹.耳穴按压、刮痧配合情志护理治疗偏头痛6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0):740

[9] 孙丽华,毕爱丽,王丽娟.川芎茶调散雾化吸入治疗偏头痛[J].河南中医,2005,25(5):50-51

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概述 篇4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 发病年龄常见于青年、中年和老年, 经常性的反复发作, 而且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1]。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头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通过调研可知, 发病率通常可达7 %,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我国头痛的患病人群比例约为每万人中有100 人, 每年的发病率大约为每10 万人中有90 人。在发病的人群中, 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

目前, 头痛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 但可以通过诊断判定, 只要患者头部疼痛, 即可初步判断该症。头痛病因复杂, 通常认为与神经、环境、精神等内外因素有关, 可通过询问头痛的发作频率、时间, 头痛的部位、疼痛程度等来判断头痛的类型, 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国内对头痛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手段, 也有一些手术治疗手段, 但手术风险很大, 还没有得到认同和推广。随着科技的发展, 我国在治疗头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中医药治疗头痛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 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2]。

2 头痛的发病原因

2.1 内伤和外感

A.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反复发作的头痛往往和人体的肝、脾、肾三个器官有关系, 主要原因是传统理论认为头为诸阳交汇之所, 五脏六腑的精华之气血均汇集于头部, 故常称为“髓之海”。主要的论断为:第一, 人体肝脏中的气血发生逆乱, 使头部的清窍发生了闭塞, 主要原因通常为肝火上炎、肝风内动或肝阳上亢。第二, 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风邪影响, 加上患者的心情郁闷等因素引起。第三, 由于气血亏虚导致, 主要原因是体内的淤血阻滞经络所致。

B.外感风邪。传统理论认为本病是受到外部环境六淫之邪影响, 导致邪气留阻经脉而致痛。通常认为本病因为有贼风乘人体正气虚弱而进入, 以致气滞血瘀。

2.2 对于头痛的原因, 现代临床研究得出的结论

A.临床研究表明, 血小板聚集现象往往发生在头痛发作期间, 大量数据说明, 头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血小板聚集。研究表明, 头痛患者对ADP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比正常人要高很多。

B.大量数据表明, 头痛患者在发病期间免疫功能出现了一定的紊乱, 通过研究发现头痛患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有显著升高, 证明是体内的某些抗原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

C. 还有研究表明头痛患者在发病期间出现血管收缩的现象, 同时体内的5-羟色胺代谢水平增大, 大量释放到血液中, 使血管收缩, 导致头部局部血流明显减少。

3 治则治法

3.1 平肝熄风法

传统理论认为, 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中肝阳上亢和肝火上炎造成的。通常认为, 肝脏属风, 而肝风容易上行侵扰头目, 这是头痛的主要致病因素, 即通常认为是外感风邪上犯头目造成的。因此, 应用最多的是平肝熄风法。还有研究认为头痛的原因是由于人体久病之后肝血不足导致血虚生风, 上扰清窍引起的, 应以养肝、清肝、滋肝等法为原则来治疗。故临床用当归、白芍、川芎等中药, 治疗效果显著。更有研究表明, 经过治疗后, 效果显著的可达5~10 年无复发, 长期有效率达80%以上。

3.2 活血化瘀法

历代医家理论认为, 头痛属于人体感受瘀症引起的, 瘀滞病症大多是由于体内正气不足, 久病多瘀造成的。临床大多采用活血化瘀药治疗, 经临床验证效果较好。在治疗头痛的过程中, 通常在处方中加入如水蛭、斑蝥、土鳖虫等药来加强活血化瘀功效, 经过统计得出, 使用量最多的中药是川芎, 是用来治疗头痛的第一要药。川芎的功效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在临床使用时, 用量比较大, 一般为30~40g, 最多可用到50g。而现代药理研究可知, 活血化瘀药能较好地改善血液流变学并调节血液的流动, 对缓解头痛具有很大的作用。

3.3 健脾化痰法

有研究认为, 采用健脾化痰的方法来治疗头痛也是很有效果的, 在人体肺失健运的情况下, 聚湿生痰, 也是头痛发作的主要病机。因此, 常用健脾化痰的手段来治疗本病。如果人体痰湿化热则需采用清热化痰之法。如果人体气虚则采用健脾益气之法, 如果痰湿阻络则采用化痰降逆之法。目前, 应用最多的是健脾益气、祛风止痛之法。

4 剂型优化

头痛经常发生, 但有些头痛发作时疼痛剧烈难忍, 这就要求治疗的药物能达到迅速止痛的效果。经统计, 目前治疗头痛的剂型主要是固体制剂, 如丸剂、散剂、胶囊剂、片剂等。而目前临床医生开方大多仍为汤剂。汤剂治疗效果较好, 但需要临用前煎服, 扩大应用受到限制, 应加大科研力度, 采用新的剂型来保证使用方便, 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3]。

5 小结

中医药治疗头痛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应大力推广并积极深入研究, 让我国古老的中医药理论得以发展和完善, 以古为今用的思想为基础, 积极开展临床研究和科研协作, 完善以辨证论治为指导的综合治疗方法, 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摘要:头痛很常见, 人们往往忽略, 但是顽固性头痛反复发作会给人带来很大痛苦。近年来, 头痛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中医药治疗头痛由来已久, 通过综述国内中医药治疗头痛情况, 为治疗该症提供借鉴。

关键词:头痛,中医药,治疗

参考文献

[1]于生元, 划若卓.紧张型头痛的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 2008, 19 (6) :541-542.

[2]宋兵.我国制药业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2010, (03) :9.

中医怎么治疗慢性胃炎 篇5

2、脾虚胃热 型 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反复发作,或萎缩性胃炎活动期,表现为本虚挟有胃热,呈虚实寒热错杂之象。证见胃部嘈杂,或胃部灼痛,痛无定时, 饥时觉痛,饱时觉胀,口苦干而不多饮,纳食量减,大便时稀时秘等,舌质淡或淡红,舌苔薄黄,脉细弦。治宜健脾补气,和中清胃。方用半夏泻心汤。

3、脾胃虚弱型 多见于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久病实证已消除仍余脾虚证。证见胃部虚痞,或隐隐作痛,按之较舒适,喜进热食,食后腹胀,或呕吐清涎,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舌质淡、体胖,苔白润,脉细弱。治宜健脾补气,温中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篇6

【关键词】 偏头痛;中医内科;辨证分型;治疗

在临床上,偏头痛作为一种头痛的病症,具有发作周期性的特点,这种疾病的其发病机理是:因为患者的神经系统或者是患者的血管功能发生了障碍,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的程度头痛,且具有阵发性特点。发生偏头痛的患者具有的临床症状一般的表现主要包括感觉头痛反复发作,且在偏侧或者是双侧有疼痛感,在现代医学治疗中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可以彻底将偏头疼治愈的方法,主要的解决方法是是进行控制或者是减轻症状。本文主要是研究利用现代的中医理论探讨偏头疼的治疗方法,在中医理论中根据辨证分型将偏头痛按照发病的机制进行总结,可以分为肝阳上亢型和、浊邪型、清窍失养型和清阳不升等类型[1]。通过对症进行标本兼治,在临床上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汇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偏头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医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患者,其中中医组有男性患者29例,有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在18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2.5)岁;患者的病程为2周至18年不等,平均病程为(3.8±1.1)年;对中医组患者按照辨证分型分型,针对性标本兼治,主要类型有19例为瘀阻脑络患者,有15例为肝郁气滞患者,有9例为风刚上扰患者,还有7例为肝、肾阳虚。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1例,有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年龄在17岁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4±2.6)岁;患者的病程为3周至19年不等,平均病程为(3.9±1.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医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患者,其中中医组给予的是中医治疗,采用内科的辨证分型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是采用西医的对症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中医组患者的治疗首先要进行中医内科的辨证分型,其中有19例为瘀阻脑络患者,有15例为肝郁气滞患者,有9例为风刚上扰患者,还有7例为肝、肾阳虚,对这些患者进行标本兼治。具体方法主要有:关于瘀阻脑络患者:这类患者头痛位置确定,观舌质成紫暗色,口述睡眠质量差且多梦,切脉显示弦涩,这类治疗方法应主要进行益氣活血通络,建议使用血府逐瘀汤。使用30g葛根、30g丹参、30g生牡蛎、30g生龙骨配合,10g桃仁、10g赤芍、10g川芎、10g川牛膝、10g佛手、10g酒洗地龙以及5g红花。对于神疲气少患者方剂加黄芪;感觉眼胀或者烦躁者方剂加钩藤和大麻;感觉恶心以及欲吐者方剂中加竹茹和法夏;伴随肾虚者方剂要加拘把子和仙灵脾。关于肝郁气滞患者。一般临床症状有感觉胸闷等不适感,切脉感觉弦有力,口述胁腹且胀满感较重,望舌呈现淡红或者暗红色,这类患者的治疗主要是进行理气并止痛,做到疏肝解郁。建议服用柴胡疏肝散,方剂为30g珍珠母,15g丹参、15g川芎各,12g牛白芍,10g郁金、10g柴胡、10g白蒺藜、10g醋元胡,6g炒积壳,5g蝎末。感觉眩晕伴随耳鸣患者方剂中要加钩藤和天麻;感觉口苦咽干以及伴随便秘者方剂中加龙胆草和黄芩;感觉脘胀不食者方剂中加麦芽和山楂;伴随着恶心和欲呕患者方剂中要加法夏和竹茹。关于风刚上扰患者,一般表现为头痛如裂,感觉眩晕耳呜,观面色为红且目赤,口述心烦失眠且脉弦有力,经常口苦咽干,伴随着胸胁胀痛,观舌质呈现出红色,这些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是熄风通络并平肝潜阳,建议服用天麻钩藤汤,方剂包括30g珍珠母、30g石决明、30g生牡蛎和30g的麦芽,以及10g僵蚕、10g天麻、10g钩藤、10g佛手片、10g川牛膝加上9g炒桅子和5g全蝎末、5g生白芍。对于感觉口苦且痰浊患者要在方剂中加石菖蒲和白芥子以及胆南星;对于伴随便秘患者方剂中加龙胆草;伴随着恶心和呕吐患者方剂中加陈皮和法夏。关于肝、肾发生阳虚患者,这类病人感觉事耳鸣耳聋,感觉咽干口燥,观舌呈现红色且舌苔较少,口述腰膝酸软,切脉弦细,经常心烦失眠,这类症状的治疗一般以滋阴养、补叶肾,自拟组方包括25g十茯苓,15g枸杞子、15g熟地、15g山药,l0g天麻、l0g山茱萸、l0g丹皮、l0g菊化、l0g白蔟藜。对于头痛较重者方剂中加全蝎和醋元胡;对于虚弱者方剂中加白芍和当归以及川芎等;还有患者伴随五心烦热方剂中加地骨皮。

1.3 疗效标准 具体标准为:一是控制:患者症状没有反复发作;二是显效:治疗的总积分降低大于50%;三是有效:治疗的总积分降低在20%至49%之间:四是无效:治疗的总积分降低小于20%[2]

2 结 果

对所有患者经过2个疗程至3个疗程的治疗,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是疾病得到控制有23例患者,占到56.0%,有11例患者显效,占到22.0%,有8例患者为有效,占到16.0%,还有3例无效,占到6.0%,最终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4.0%。对照组患者控制有26例患者,占到52.0%,有10例患者显效,占到20.0%有10例患者为有效,占到20.0%,还有4例无效,占到8.0%,最终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2.0%。

3 讨 论

在我国中医中对于“偏头痛”的中医病名标准包括“偏头风”或者是“脑风”以及“头痛”和“头风”等。主要是根据症状表现进行分型。在中医的症状方面偏头痛表现主要是:风邪兼寒邪、热邪或者湿邪之类,经络阻遏、气血失和、肝失疏泄、脑络失养、营血亏损、脉络失荣等[3]。所以确定偏头痛类型,由里向外进行调理,通过中医的内科治疗疗效较为理想,长期服用有效控制反复发作,且毒副作用小,患者易接受[4]。特别是伴随现代的中医理论深入研究,中医内科辨证分型方法应用也日趋的广泛,且取得理想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贾春生,郑丽娅,石晶,马小顺,李晓峰,李文丽.耳穴透穴埋针法治疗偏头痛46例[J].中医杂志,2009(10).

[2] 张萍,顾锡镇.正天丸治疗瘀血阻络型偏头痛临床药效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2(09).

[3] 陈贺华,刘勇,沈晓明.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与机制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3(01).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分析 篇7

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自觉症状, 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影响较为严重, 许多急慢性疾病均可发生, 头痛一般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 外感头痛多因感受风、寒、湿, 热等外邪, 而以风邪为主;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此外, 外伤跌仆, 久病入络, 气滞血瘀, 脉络郁阻, 亦可导致头痛。我由2008年至2010年12月底期间, 使用循经取穴治疗患者90例, 临床效果明显,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90例患者均门诊患者, 其中女性57例;男性33例;平均年龄在16~77岁之间, 平均38.6岁;疗程最短1d, 最长20d, 所有患者均除外出血性疾病。

头痛疼痛的部位:头痛分太阳经头痛, 多在后头部下连与项;少阳经头痛多在头上两侧, 并连及与耳;阳明经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骨处;厥阴经头痛多在颠顶部位或连与目系。

2治疗方法

首先针左臂外关透内关穴, 双行间透太冲穴, 留针10min, 前头痛取督脉上的穴位, 上星、百会、阿是穴, 偏头痛取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 率谷及双太阳, 阿是穴;后头痛取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 玉枕、双耳尖、阿是穴, 咽喉肿痛加合谷透后溪;鼻塞配大椎、迎香;高血压配曲池;胃脘不适配足三里、阳陵泉穴, 诊断明确后, 先在穴位挤压, 使血聚集, 常规消毒后, 用消毒弹簧针刺血, 点刺各穴位越0.2cm深, 每穴令出血5~7滴, 多至10余滴, 隔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2]。

结果:对90例患者对症针刺治疗, 针刺最少次数1次, 最多10次, 治疗结束后, 显效74例, 占82.2%, 有效12例, 占13.3%, 无效4例, 占4.5%, 总有效率为95.55%。

3讨论

头痛是一种常见病, 祖国医学历代医家认为, 头部经络为诸阳交汇之处, 凡五脏精华不足, 皆能至头痛, 新感为头痛, 久病为头风, 大抵外感为实;内伤头痛, 多属虚证, 如痛在脑后, 上至颠顶, 下连与项, 多太阳经风郁;痛在左右头角, 并连及耳部, 多少阳经火郁;痛在前额及眉棱骨处, 多阳明经热郁;痛在颠顶, 或连与目系, 多为厥阴经头痛;痛偏左为血虚兼风;痛偏右者, 为湿痰夹热;寒痛者, 畏寒喜热;热痛者, 恶热喜凉。虽然导致头痛的病因很多, 但中医理论中对于头痛的病机归于一点:“不通则痛”, 气血不通是疼痛的病理基础,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菀陈则除之, 去其血脉也”的基本理论, 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头痛。

关于针刺疗法的注意事项, 《内经》中早已有详细的记载, 《灵枢·五禁篇》中指出:“形容已脱, 是一夺也。大脱血之后, 是二夺也。大汗之后, 是三夺也。大泻之后, 是四夺也。新产大血之后, 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泄。”《素问·刺禁论篇》中亦指出:“刺跗上中大脉, 血出不止死……刺舌下中脉太过, 血出不止为喑。刺足下布络中脉, 血不出为肿。刺郗中大脉, 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脉, 血不出为肿鼠仆……刺阴股中大脉, 血出不止死……刺臂太阴脉, 出血多立死……”《刺禁论》中所指的“脉”、“大脉”均是指动脉血管, 刺中动脉可以引起组织血肿, 如动脉出血时又不会止血处理将引起危险。《灵枢·终始篇》又有:“新内 (性生活) 勿刺, 新刺勿内。已醉勿刺, 已刺勿醉。新怒勿刺, 已刺勿内。新劳勿刺, 已刺勿劳。已饱勿刺, 已刺勿饱。已饥勿刺, 已刺勿饥。已渴勿刺, 已刺勿渴。大惊大怒, 必定其气, 乃刺之。乘车来者, 卧而休之, 如食倾乃刺之。出行来者, 坐而休之, 如行十里倾乃刺之。”还应特别注意防范四季中最剧烈之天气变化。如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最好不要施已针刺, 这些季节变化中疾病亦出现转化。另外许多患者根据病情治疗后在饮食上要注意“忌口”刺血之后最好不要进食公鸡、鲤鱼、猪头肉、鹅肉、海鲜等产品, 临床上观察食后易加重病情, 不利疾病的康复, 在急性炎症期间最好不要进食鱼、肉类食品, 以清淡饮食为宜。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 针刺治疗头痛方面, 疗效显著, 但临床诊治时应注意辩证的重要性, 因辩证取穴要依据中医经络学说根据头痛部位, 循经取穴对症治疗, 达到疏通血脉, 调理气血, 平和阴阳的功效, 使经气得以激发而疏通气血, 达到治疗目地。

针刺疗法属于天然疗法的一种, 使用得当对人体无任何不良副作用, 临床效果显著, 取穴少, 安全并免于药物的毒副作用, 患者易于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思远.经络的现代科学概念[J].中国针灸, 1999, 10:603~607.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l0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0例, 男性38例, 女性22例;年龄16~69岁, 平均 (30.6±3.5) 岁;病程1周~19年, 平均 (3.6±1.2) 年。本组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结果为:瘀阻脑络型2例, 肝郁气滞型17例, 风刚上扰型11例, 肝、肾阳虚型9例。

1.2 方法

本组病例均给予中医内科辨证分型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为: (1) 瘀阻脑络型:头痛有定处、舌质紫暗、寐差多梦、脉弦涩, 治疗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 给予血府逐瘀汤:葛根、丹参、生牡蛎、生龙骨各30g, 桃仁、赤芍、川芎、川牛膝、佛手、酒洗地龙各10g, 红花5g。神疲气少者加黄芪;眼胀、烦躁者加钩藤、大麻;恶心、欲吐者加竹茹、法夏;肾虚者加拘把子、仙灵脾; (2) 肝郁气滞型:胸闷不适、脉弦有力、胁腹胀满、舌淡红或暗红, 治疗以理气止痛、疏肝解郁为主, 给予柴胡疏肝散:珍珠母30g, 丹参、川芎各15g, 牛白芍12g, 郁金、柴胡、白蒺藜、醋元胡各10g, 炒积壳6g, 蝎末5g。眩晕耳鸣者加钩藤、天麻;口苦咽干、便秘者加龙胆草、黄芩;脘胀不食者加麦芽、山楂;恶心、欲呕者加竹茹、法夏; (3) 风刚上扰型:头痛如裂、眩晕耳呜、面红目赤、心烦失眠、脉弦有力、口苦咽干、胸胁胀痛、舌质红, 治疗以熄风通络、平肝潜阳为主, 给予天麻钩藤汤:珍珠母、石决明、生牡蛎、麦芽各30g, 僵蚕、天麻、钩藤、佛手片、川牛膝各10g, 炒桅子9g, 全蝎末、生白芍各5g。口苦、痰浊者加石菖蒲、白芥子、胆南星;便秘者加龙胆草;恶心、呕吐者加陈皮、法夏; (4) 肝、肾阳虚型:耳鸣耳聋、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腰膝酸软、脉弦细数、心烦失眠, 治疗以滋阴养、补益叶肾为主, 本院自拟中药组方:十茯苓25g, 枸杞子、熟地、山药各15g, 天麻、山茱萸、丹皮、菊化、白蔟藜各l0g。头痛重者加全蝎、醋元胡;虚弱者加白芍、当归、川芎;五心烦热者加地骨皮;脘胀食少者加炒麦芽、佛手、山楂。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本组病例的疗效评定参照国家医疗卫生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 具体标准为: (1) 控制: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 患者的偏头痛症状无反复发作; (2) 显效: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 患者的治疗总积分减少≥50%; (3) 有效: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 患者的治疗总积分减少为21%~50%: (4) 无效: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 患者的治疗总积分减少≤20%。

2 结果

经2~3个疗程的中医内科治疗后, 本组病例的治疗结果为:控制33例 (55.0%) , 显效14例 (23.3%) , 有效10例 (16.7%) , 无效3例 (5.0%) , 总有效率为95.0%。

3 讨论

偏头痛属于我国中医病名国家标准中的“偏头风”、“脑风”、“头痛”、“头风”等病症范畴。头为精明之府、神明之主, 诸阳之会, 内藏脑髓而为髓海。偏头痛患者的中医症状主要表现为:风邪兼夹寒、热、湿之邪, 阻遏经络、上犯巅顶、气血失和、蒙蔽清阳、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脑络失养、脑髓失充、营血亏损、脉络失荣等[2]。偏头痛病位在脑络, 与肝、脾、肾有关, 病性有虚、有实, 风、火、瘀、痰、虚等均为主要致病因素。

偏头痛患者的中医内科治疗中, 近期疗效较为理想, 而且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长期服用中药可以有效控制偏头痛的反复发作, 患者也比较容易接受。随着现代中医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 在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中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的应用日趋广泛, 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3]。但是在临床治疗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中药组方的加减问题, 中药剂量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而对于伴有多种病症的患者, 则要适量加减中药的种类。目前, 国内对于中药组方管理方面尚存在一定的缺陷, 很多医师仅是依据现有的组方进行治疗, 缺少与患者实际病情的有机结合, 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实际治疗效果。因此, 在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中, 医师必须加强中医治疗方法的研究, 对于现有的中药组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不断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偏头痛患者的中医内科治疗中, 应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伴有多种病症的患者, 一定要坚持对症施治的基本原则, 尽量减少患者的反复发作性与用药不良反应, 以达到预期的临床治疗效果, 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匡培根, 吴卫平.偏头痛发病机理治疗与预防的新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0, 6 (11) :1-4.

[2]李树茂.偏头痛的中医治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06, 2 (4) :42-43.

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80例偏头痛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0例。研究组中男13例, 女27例;年龄32~68岁, 平均年龄 (46.25±6.37) 岁;病程6个月至5年, 平均病程 (3.55±1.24) 年;风痰阻络型7例, 肝肾阴虚型7例, 气血两虚型10例, 风阳上扰型8例, 风寒外束型8例。对照组中男14性例, 女性26例;年龄33~69岁, 平均年龄 (46.55±6.35) 岁;病程5个月~5年, 平均病程 (3.61±1.23) 年;风痰阻络型7例, 肝肾阴虚型8例, 气血两虚型9例, 风阳上扰型6例, 风寒外束型10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不明显,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使用正天丸治疗, 饭后口服正天丸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号Z44002071) , 6 g/次, 3次/d, 连续用药15 d。研究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 具体方法:①风痰阻络型:使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组方:郁金6 g, 桔梗6 g, 当归9 g, 桃仁10 g, 川牛膝9 g, 甘草6 g, 丹参6 g, 赤芍10 g, 红花10 g;②肝肾阴虚型:使用大补元煎治疗, 组方:山茱萸3 g, 杜仲6 g, 人参10 g, 当归6 g, 炙甘草3 g, 枸杞6 g, 熟地9 g;③气血两虚型:使用八珍汤加减治疗, 组方:升麻3 g, 当归12 g, 炙甘草5 g, 白术12 g, 黄芪15 g, 柴胡3 g, 陈皮10 g, 人参12 g;④风阳上扰型:使用平肝熄风汤加减治疗, 组方:川芎10 g, 栀子12 g, 蔓荆子15 g, 白芍15 g, 柴胡10 g, 天麻10 g, 石决明15 g, 桑葚15 g, 丹参10 g, 菊花10 g, 竹茹12 g, 夜交藤15 g;⑤风寒外束型:使用川芎茶调散治疗, 组方:川芎15 g, 细辛5 g, 白芷10 g, 蔓荆子12 g, 防风10 g, 羌活10 g, 白芍15 g, 藁本10 g, 甘草5 g, 荆芥5 g, 以少量清茶调服。以上组方均为1剂/d, 分2次服完, 均为空腹服用, 同样连续用药15 d。

1.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分为4级标准, 痊愈:疗程结束后, 头痛消失, 各项症状均消除, 6个月内没有再次发作;显效:疗程结束后, 头痛消失, 1个月内没有再次发作;有效:疗程结束后头痛得到改善, 发作时间间隔变长且次数有明显的减少;无效:疗程结束后, 头痛程度及发作频率、次数没有得到改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50%、72.50%, 研究组则分别为70.00%、92.50%, 后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前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3 讨论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常见的有药物因素、激素变化、天气变化、运动因素、抽烟、情绪激动等。中医学认为, 一种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会出现不一样的证型, 主要分为风痰阻络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两虚型、风阳上扰型、风寒外束型, 需要辨证论治。偏头痛属于中医学中的“眩晕”范畴, 认为痰瘀阻路、清窍受扰而致眩。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 痊愈率为70.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 痊愈率为42.50%, 研究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 虽然正天丸治疗偏头痛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未能达到治本之效, 而辨证治疗则根据偏头痛辨证分型对症下药, 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综上, 对偏头痛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有确切的效果, 推荐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用于偏头痛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选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偏头痛患者, 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0例, 研究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法, 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92.50%,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0%、7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偏头痛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有确切的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柱, 倪文璐, 赵艳敏, 等.300例偏头痛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及与中医证候关系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17 (10) :11-14.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的偏头痛对象为我院在2009年3月~2010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 这些患者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临床检查, 最终被确诊为偏头痛。对这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瘀阻脑络型患者26例 (37%) 、肝郁气滞型患者25例 (36%) 、风阳上扰型以及肝、肾阴虚型患者共计19例 (27%) 。其中男23例、女47例;年龄最小15岁, 最大71岁, 平均患者年龄为 (43.56±3.72) 岁;病程最短的为1周、最长的达15年以上, 平均病程时间为 (4.35±0.42) 年。

1.2 治疗方法

本组接受治疗的70例偏头痛患者根据其中医内科辨证分型结果进行治疗, 对于瘀阻脑络型的偏头痛患者来说, 其头痛位置相对固定, 主要症状表现为月经不调、舌质紫暗以及睡眠质量差多梦等, 治疗方法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 这类患者可以进行通窍活血汤加减, 药物组成:川芎、赤芍、桃仁、郁金、白芍及白芷等各10g, 葛根、丹参各20g, 同时选用三七3g;对于肝、肾阴虚型偏头痛患者来说, 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耳聋耳鸣、口干舌燥以及失眠、心情不畅等, 治疗以滋阴养肾为主, 中药组成:枸杞子、熟地、山药各15g, 天麻、山茱萸、牡丹皮、菊花、白蒺藜等各l0g, 茯苓剂量多为25g, 对于偏头痛情况相对严重的患者可以适当加全蝎、醋元胡;肝郁气滞型偏头痛患者主要症状为胸闷气短、腹部胀满以及舌质暗红情况, 治疗以柴胡疏肝散为主, 主要药物包括郁金、柴胡、白蒺藜、醋元胡各10g, 珍珠母30g、丹参15g、川芎15g、生白芍12g;风阳上扰型患者存在着眩晕、失眠、面红耳赤等情况, 治疗以通络平肝潜阳为主, 使用天麻钩藤汤, 主要药物组成:炒栀子9g、全蝎末5g、生白芍5g, 其余所需药物均10g。

2 结果

本组研究患者在经过2~3个疗程后, 其中37 (53%) 例偏头痛患者得到了控制、23 (33%) 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有效患者8 (11%) 例, 无效患者2 (3%) 例, 总有效率为97%。

3 讨论

偏头痛是最为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病, 其中以女性患者居多, 就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彻底消除患者的偏头痛情况, 而最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最大程度上控制或是减少患者的偏头痛症状, 而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极为明显, 而且相对于其它治疗方法所花费的经济成本相对较少,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较少, 所以广泛受到了临床治疗医生以及偏头痛患者的欢迎。但是为了保证治疗的效果, 医护工作人员要做好中药的剂量控制工作, 避免由于药物加减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保证治疗工作与实际病情的有机结合。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偏头痛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效果, 为后期偏头痛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性意见。方法 对我院2009~2010年期间收治的70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 这些患者均采用中医内科治疗。结果 70例偏头痛患者在经过2~3个疗程的中医内科治疗后, 其不良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结论 就现阶段来说, 偏头痛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显著, 改善了患者长期存在的身体上以及精神上的痛苦,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治疗,辨证分析,效果

参考文献

[1]肖银刚, 朱晓.散偏胶囊结合针灸治疗偏头痛216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 (13) :129.

上一篇:改性树脂下一篇:退耕还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