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形成过程

2024-06-08

印象形成过程(精选六篇)

印象形成过程 篇1

关键词:印象形成,医患之间,心理因素

印象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这种对于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就是印象形成[1]。而患者就是在就医过程中获取各种信息,并由此形成对于医院的总体印象,这种总体印象的形成来自于患者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当外界的刺激对于患者处理信息达到一定程度的积累量时,患者就对外界的人或事物形成了某种态度或评估。

在诸多有关患者对于医疗服务评价的研究中,20世纪80年代初,芬兰的克里斯丁·格罗鲁斯提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这一概念[2],在其理论中提出,顾客的满意度决定于顾客对服务的期望和顾客实际感知的服务之间的对比,如果实际感知的服务大于或者等于对服务的期望,那么顾客将对服务有较高的满意度,反之亦然。在现代医学模式的背景下,这个理论被应用到医院质量管理中,推衍出“患者感知服务质量”这一概念,指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的预期同他们实际感知的服务之间的对比。如果患者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的感知部分符合或高于他们对医院服务的预期,那么患者将会产生较高的满意感,继而对于医院整体的服务质量会有较高的评价。而患者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感知,也即医疗环境、医疗技术、医疗设施等硬件环境所带给患者的感受,同时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特点。药品数量、医疗费用、技术设施等要素带给患者的是一种客观感受,而服务态度、就医便利性以及医疗需求的满足程度等是一种主观感受。实际上,患者在其就医行为的各个环节中会接触医疗技术、医疗环境等细节,因此其形成的感受是整合了客观性和主观性的一种心理体验。同为患者在就医体验中的心理过程,患者所感知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其对于医院的总体印象形成之间亦或存在着联系。本研究即从这一角度着手,探究在患者形成医院总体印象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过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了3所市级医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际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75份,其中有效问卷438份,有效率92.2%。被调查者中男性164名,女性274名;患者年龄结构分别为20岁以下、21~30岁、31~40岁、41~50岁、51岁以上,其中以30~40岁和50岁以上患者居多,占全体调研对象55.5%;其次为20~30岁患者,所占比例22.6%。

1.2 调查方法

采用专家讨论和文献综述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关于调查患者满意度问卷,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均收入等基本信息,以及调查对象的就诊因素、对于医疗服务质量重要性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患者对于就诊医院的总体印象等项目。回收问卷经审核后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在调查问卷中的各项总分越高,表明调查对象的主观认知度或满意度越高,以及总体印象越好。利用克朗巴哈(Cronbach)α系数检验内在信度的结果显示,调查问卷中各个项目的信度系数为0.938,反映了量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结果

2.1 影响患者就诊行为主要因素

当身体健康的个体受到病痛的侵袭,变得虚弱而需要帮助时,他们的心理落差引起的心境失调是必然的。因此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有着多维的需求,包括生存需要、情感需要、信息需要、安全需要、人文需要、康复需要等[3]。

在患者所感知的服务质量中,包含有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两个构成因素。技术质量指医院的医疗技术等服务质量,例如医疗器械和设备等;而功能质量指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患者感受到的一些感性服务,例如医护人员的仪容、举止、言谈等。从患者就医行为的现状分析可见,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的决定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就诊医院的医疗水平,其次为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以及医院的口碑,此外医院设备和设施的先进程度也是影响患者就医的决定性因素。可见,作为功能质量的组成部分,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患者的综合评价为其他患者的就诊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作为技术质量的医疗水平和设备设施也成为决定患者选择就医的要素。可见,功能质量和技术质量同时决定着患者的就医行为,在预测患者的就医行为时对两方面质量要素的重视不可或缺。另外,与其它因素相比虽然比重略低,然而医疗费用和就医距离也同样影响着患者的就医行为,且其重要程度相当,只是距离和收费因素虽然影响着患者的就医行为,但其根本的改变并非能够在短期内可以实现,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来进行约束和管理(表1)。

2.2 患者对于医疗服务各要素重要性的认知度

由于医疗服务质量既包括功能质量也包括技术质量,也称其为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呈现的是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所预期和感知的心理和生理体验,因而在本研究中针对技术质量对医疗技术能力、患者服务需求、患者症状的缓解等服务要素进行了测量;针对功能质量则就医师的态度和语言、医师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说明、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就诊过程带给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增加、就医环境的氛围和舒适性、医院标识的设计、就诊费用的高低等要素进行了测量。

在功能质量和技术质量各个要素中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患者对于医疗技术、治疗效果、医务人员态度用语和就诊费用的认知程度(表2)。

从数据结果可见,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环节中的技术性因素和功能性因素都有着很高的认知度,这也是实现医患之间沟通顺畅的关键。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医师表示在与0~20岁年龄段的患者交流时会出现沟通问题的比例大约占67%,其中内科医师还指出当患者缺乏信任感或没有参与治疗的意愿时在沟通上会有更多的困难[4]。可见,就医过程中医患之间在言语或非言语上的沟通问题的存在,是影响患者对于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因素,而从患者对于各要素重要性的认知度上,同样可以看出患者在就医时需要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安全感。

2.3 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与医院总体印象

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也分别从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两个侧面进行了测量。技术质量包括对于医师的技术和能力、就诊症状减轻的满意度等内容,功能质量则包括对医护人员态度和做事效率、对就医环境的氛围和舒适性、对院内标识设计的满意度等内容。

患者对医院的总体印象是在对于医疗服务各个环节的感知基础上逐步形成。因此,将测量所得的对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各项内容的满意度作为自变量,以患者对医院产生的总体印象作为因变量,以α=0.05为选入变量水准,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于患者满意度对总体印象所产生的预测力进行了分析(表3)。被筛选入回归方程中的变量分别为医师给予患者的心理支持、院内标识的明了性、医师对于病情的说明、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对于这四个因素的满意度的高低与对医院正向的总体形象呈正相关。同时,根据标准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对于医院总体印象的形成按影响力由高到低分别为来自医师的心理支持、医师对于病情的说明、院内标识的明了性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可以看出,患者在对一家医院进行总体印象评价时,既重视医院所提供服务中人性化的部分,也重视医护人员能否快速有效的地进行诊断护理。可以说,患者对于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感知与其对于医院的总体印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个体在对周围的人以及社会环境进行认知的时候会出现某些倾向,如会对负性刺激或者信息有较高的敏感性,即对负面信息格外注意。这意味着对处于医疗环境中的患者来说,某些负面信息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医院服务质量的评价。因此,作为改善医患关系的前提,需要减少在患者的就医过程中负面信息的出现,也就是作为患者感知服务质量的构成因素的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的提高。

3 讨论

在患者感知服务质量中,医疗技术等技术质量是以一种客观的形式存在,功能质量则包括医疗服务的方式、医护人员的仪容、态度等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主观感受。而根据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患者对于来自医师的心理支持、医院内标识的明了性、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满意程度等,对患者形成对医院的总体印象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医院总体印象的形成来自于患者的感知觉等心理过程,当外界的信息引起患者一定程度的认知加工时,患者就对外界的人或事物形成了一定的态度或评估。因而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院对患者因自身疾患导致的负面情感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可以促使患者负面情感向正面情感转化,有利于患者满意感的促成;相反,不被患者认可的服务态度、方式和内容会加剧患者自身的负面情感,引起患者的不公平感[5]。而这种不公平感则必然影响着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同时,Christine等在加拿大渥太华以15名正在接受姑息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为对象所进行的访谈结果中显示,由于患者大多在患病之后无法从事工作和承担在家庭中的传统角色责任,感受到自尊的丧失和无力感,并且强烈地感受到给家庭和亲人所造成的负担,为了维持自我概念和保持自尊,他们不得不选择通过抑制情感、隐瞒生理需求、甚至期待快速的死亡来减少对他人造成的生理和心理负担[6]。因此,对于罹患疾病的个体,医护人员所能够提供的,不仅仅是高超的医疗技术和尖端的设施设备,更多的还有医师对患者的精神鼓励,可以帮助患者产生依靠自身的力量治愈疾病的信心,形成面对疾病时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带给患者更多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在应激状态下,个体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心理和物质上的支持或援助,良好的社会支持能有效地缓冲社会心理应激,有利于个体缓冲生活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7]。当患者踏入医院出现角色上的变化时,他们对于疾病会出现否认、逃避、恐惧、焦虑等各种情绪。因此,在这一时刻社会性支持的出现无疑为患者建立了一座强大的心理屏障。

可见,患者对医院的总体印象是在医与患的医疗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医护人员在服务技术和心理体验上对于细节的关注不仅能够满足患者对安全感的需求,也能够帮助患者建立祛除病痛的自我效能感和积极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医院的正面印象和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正向感知。

参考文献

[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6-117.

[2]克里斯廷.格罗鲁斯(芬兰).服务管理与营销:基于顾客关系的管理策略[M].韩经纶译.上海: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44-85.

[3]姜学林,李晓波,郁申华.患者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91-94.

[4]Lovell BL,Lee RT,Brotheridge CM.Interpersonal factors affecting communication inclinical consultations:Canadian physicians’perspectiv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Care,2012,25(6):467-482.

[5]李万才,李顺德.消费情感、公平感与患者满意感[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10):46-48.

[6]Christine JM,Keith GW,Mary AM.Feelinglike a burden:Exploring the perspectives of patientsat the end of life[J].Social science&medicine,2007,64(2):417-427.

印象形成过程 篇2

1.晕轮效应

当我们知觉了他人的某个特征之后,就会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借此去推断此人具有其他的类似特征,就好像月亮周围的月晕将月亮的光芒放大一样,将知觉对象的某些特征加以夸大,这种现象就叫做晕轮效应(Haloeffect)。由于人们在知觉他人时,通常是根据少量的信息首先对他人形成喜欢或不喜欢的印象,也就是做出好恶评价。当一个人被评价为“好”时,那么知觉者就倾向于对其赋予一切与好有关的品质,就像为此人戴上了一个好的光环;当一个人被评价为“坏”时,那么知觉者就倾向于对其赋予一切与坏有关的品质,就像为此人戴上了一个坏的光环。这说明人们在社会知觉中习惯于对他人做出高度一致性的评价,一好百好或者一无是处。晕轮效应是一种明显的以偏概全的倾向。当知觉者运用有限的信息做出判断,或者对被知觉对象的特征界定比较模糊,以及被评价的特征隐含有道德含义时,知觉者最容易出现晕轮效应而对他人产生刻板印象。

2.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Primacyeffect)又被称做是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是知觉者在极其有限的信息基础上形成的对他人的整体印象。首因效应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效应,即最先知觉到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近因效应(RecencyEffect)则与首因效应相反,人们最近接受的信息对印象的形成起到强烈的影响。一般来说,在知觉不太熟悉的人时,首因效应起到较大的作用,人们总是用后面得到的信息想方设法地去证实第一印象;在知觉比较熟悉的人时,近因效应起到较大的作用。

3.选择性知觉效应

人们在知觉的时候,并不是对全部信息都进行加工,而是只对那些与自己的经验、兴趣、态度等相符的信息进行加工,这就形成了选择性知觉(Selective Percepfon)。选择性知觉使人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强调了某些信息,同时也忽略了某些信息。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知觉的原因。例如,同样一个人站在人们面前,一个美发师可能会比较多地注意到他的发型,一个服装设计师注意的是他的衣服,而一个牙齿整形医生可能会比别人更能注意到他不整齐的牙齿。

4.对比效应

我们在知觉事物的时候并不是孤立地看待我们的知觉对象,而是倾向于将其与相近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知觉,我们会经常把接触到的同类事物进行对比,这就是对比效应

(ContrastEffect)例如,一个主管人员在面试职位候选人时,总是喜欢在候选人之间进行比较。特别是在那种小组性的情境面试中这种效应体现得更为明显。如果一个候选人与一群表现平庸的候选人被安排在一个小组中进行面试,那么面试考官就容易对他做出比较好的评价;而同一个候选人被安排到一组都非常出色的候选人之中进行面试的话,那么他所得的分数可能就会比在前面一组中的时候低一些。

5.宽大效应

个体在知觉他人时,如果是在缺乏足够的信息情况下做出判断,大多数人都倾向与较多地做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这就是对他人知觉的宽大效应(LeniencyEffect)。人们做出这样的评价一方面是由于积极的评价会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感到愉悦,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愉快的事情比不愉快的事情要多,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对事物做出高于平均水平的评价。

6.后视偏差效应

人们有时候回忆起某件事物再次对其做出知觉和判断时,倾向于认为自己事先的判断很准确,这种现象叫做后视偏差(HindsightBias)。通俗地讲,这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事后诸葛亮” 的现象。例如,当某人做出某种行为之后,常常会有人似乎很有先见之明的说:

“我早就知道他会这么做的”。后视偏差反映了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7.投射效应

Visa:让中国印象形成世界口碑 篇3

在Visa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总体策划理念中,凸显了三个方面:(一)让世界通过奥运了解中国,在全球推广中国的文化和崭新的国际形象;(二)改善2008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电子支付环境,促进中国的奥运旅游经济;(三)突出人文奥运,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Visa在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才有了更大作为。从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那一天起,到2008年奥运会与残奥会圆满落下帷幕,在长达7年的周期里,Visa围绕北京奥运会的每一个主题活动,从策划到执行都在追求多重价值的综合体现,而不是追求单一目标。

在vi8a看来,中国举办奥运会的一个根本是树立一个崭新的国际形象。因此,Visa早在2003年就将自己的“奥运旅游目的地”营销理念带到了北京。与国家旅游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利用Visa的全球网络在66个国家和地区联合380余家金融机构,在海外市场推广北京作为“奥运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将“现代化且国际化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与之相辅相成的是,Visa还签约成龙、姚明、刘翔成为其全球形象代言人,通过这些当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明星,让世人更具象地认知健康乐观的中国。

Visa还与美国Discovery亚洲电视网合作了一个项目,资助中国新锐导演前往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6个城市,拍摄具有独立视角的纪录片。海外媒体评价:“这套纪录片,让世人了解了中国年轻一代认知世界的新视角。”Visa以影像方式推广北京奥运会的另一行动是,由该公司亚太区推出的所有Visa持卡人参加的业余摄影比赛一“动感光影摄影大赛”,让持卡人用镜头与中国联系在一起。

“让世界重新认知中国”计划在全球范围达到两个高潮:一是。在奥运会前夕,“世界和谐一Visa奥运畅想少儿绘画大赛”在北京成功举办,这个活动被称为“奥运会最天真的文化盛宴”,由北京奥组委列为北京2008奥运文化项目,并成为奥运文化节主题活动之一。另一是,在奥运会期间,Visa邀请了在“海外刷Visa卡,赢取北京奥运双人游”中奖的亚太地区6000名持卡人,浩浩荡荡来到北京观看奥运,亲自感受中国的热情和北京古都的风韵。

Visa作为全球电子支付行业的领先者,同时也是北京奥运会唯一的支付服务提供商,视改善北京奥运会的支付环境责无旁贷。Visa与北京市旅游局共同推出了“北京最佳奧运指定商户评选活动”。到奥运会开幕前夕,Visa已在全国发展了21.6万家特约商户,并协助中国的银行业合作伙伴在全国安装了10万台受理外币卡的ATM自动提款机。目前,在中国受理国际卡提现人民币的ATM机数量已经仅次于美国,在世界上排名第二。

奥运期间,Visa携手中国银行在各场馆共同铺设的POS机多达1400多台。还特别安装了专为北京奥运会设计的“太极青花瓷”ATM机共26台。更值得一提的是,奥运现场所有的POS机和ATM机都支持EMV芯片卡交易。当这一新兴的支付技术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时,奥运场馆内的银行卡支付受理环境已经与世界接轨了。

还给人更直接的鲜明印象是,Visa联合中国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主题的银行卡,发行的种类和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不仅是对中国银行支付卡行业的一种推动,也是对奥运文化和中国形象的又一次生动传播。

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中国印象的世界口碑。在Visa为北京奥运会提供的软环境服务中,最别具一格的是分布在北京周边的18个区县的55个信息亭,为中外游客提供旅游指南信息,Visa还为此培训了2万名奥运志愿者。

印象形成过程 篇4

一、印象形成及其机制

印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形象.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形成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始终, 并在师生交往中不断地印证、修补和深化.学生印象形成机制有几种模式.

1. 加法模式

加法模式是指学生在对教师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个体被积极评价的特征愈多, 强度愈大, 给人印象愈好;反之亦然.

2. 平均模式

有些学生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并不仅是把教师的多种品质特征的分值累加, 而是将总分平均, 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好坏的总体印象.

3. 加权平均模式

许多人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 不仅考虑到各方面的积极性和消极性以及其强度, 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和意义———权重, 然后将权重和各种特征的强度相乘, 再加以平均, 最后形成对人的总体印象.例如, 某学生对教师的评价:A老师学识4分, 智慧3分, 谈吐2分;B老师学识3分, 智慧2分, 谈吐4分, 两位老师均分相等.但在学生看来, 他心中理想的老师不一定学富五车, 也不一定智慧过人, 但一定能够在课堂教学上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能够把自己的“半桶水”全部给学生的老师总比有三桶而倒不出来的老师强.显然, B老师比A老师给学生的印象更深一些.

4. 中心品质模式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 人们会根据需要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 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中心品质来形成总体印象.人格品质 (如真诚、诚实、理解、忠诚) 是影响人际吸引力的最稳定的因素, 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无完人, 一般来说, 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成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二、教师的印象管理策略

教师的印象管理, 指教师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学生、同事对自己的印象, 以使别人心中的自我形象符合自我期待的心理过程.现实生活中, 在不同的情境里, 每个人都承担着许多社会角色, 教师要为学生、家长、社会所接受, 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教师角色的期待.

1. 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现实告诉我们, 一名教师要在同一时间段给所有学生以好感几乎是不可能的.学生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阅历遭遇千差万别, 印象形成机制也各有差异, 教师又怎能一一满足?没有任何一道菜是适合每个人口味的.但是, 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再多, 都不会超出社会对教师的共同期待, 这就是我们讲的社会常模.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做一名热爱学生、忠于职守、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富有责任、不断进取的教师, 应该是学生、社会对教师的共同要求.在工作中, 教师应该扬长补短, 不断改造、丰富、完善自我形象.

2. 适当投其所好

学生印象形成的模式虽各有差异, 几种模式也可能兼存于一个班级之中, 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教师的判断评价迥然不同, 但就其主流来看, 各种模式又分别相对集中于各个年级段.一般说来, 低年级学生多用“加法模式”, 中年级学生多用“平均模式”, 高年级学生和成人学生则多用“加权模式”和“中心品质模式”.对于使用“加法模式”的低年级学生, 教师应尽量表现出自己的所有优点,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 只要学生对比的赞同值是正数, 就可能使之对自己形成更好的印象.对于使用“平均模式”的学生, 教师应表现出属于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那些赞同值尽管是正数, 但在自己的特性中并不冒尖的优点, 是无助于优化学生对自己的印象的.使用“加权平均模式”的学生, 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希望教师某方面的优点更多表现出来, 以满足自己对好教师的期待.因此我们要深入学生, 了解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和学生探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在班级活动中去发现、发挥他们的闪光点.适当地“投其所好”, 有助于学生对教师产生良好的印象.

3. 主动引导学生的印象形成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每个人的表现都不可能合乎周围人的所有要求, 更有效的做法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辩证地去要求他人, 只要别人在某一方面有优点, 我们就应该去肯定他, 而不是求全责备, 用“中心品质”的思维方式, 去认识、评价他人.这是认识事物的方法, 也是做人的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 即使教师在某方面印象有缺陷, 也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

印象形成过程 篇5

显示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流变的是文艺复兴以降的以人作为主体地位的确立规范之下, 理性与非理性的较量及其地位的变更。

文艺复兴时期美学的两大武器便是经验和理性。“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发源于感觉”, 只有发源于感觉经验又被经验所证实的知识才是真实的。”经验感觉也不能是无缰之马, 感性认识要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那些作画时单凭经验和肉眼的判定, 而不运用理性的画家, 就像一面镜子, 只会抄袭摆在面前的一切东西, 对它们却一无所知”——从达·芬奇的思想中, 我们看到经验和理性得到了充分的重视。然而, 到笛卡尔这里, 又把理性推向了天赋——“没有理性的基础, 感性的相对美是没有存在意义的, 也就不美;实际上他又把人的理智的愉快放在了感性审美的快乐之上。”“理性是先天与生惧来的良知良能, 和经验与实践是不相干的。”

——正是这样一种理性至上的哲学意识先导, 以及后来的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美学后续, 使得艺术美以一种理性的先在模式入驻。因为这种先入为主的美学成见是缺乏实证的唯心理性。因而笛卡尔、黑格尔在大谈理性的同时, 不免陷入“理性的暴政”。显示其根基不稳——其最终的理性依据依然是以经验感觉为口号的概念。

我们已经知道, 以经验, 理性为主导的人从自然界和宗教的意识隐喻体系中解放出来。在笛卡儿设计的理性中心主义的人文延续下, 主体的自我与客体的自然世界对立分离, 产生了以改造世界, 征服世界为主的人与自然世界的主客体二元分裂。人的主体价值的哲学重估始于19世纪末的叔本华和尼采。除开叔本华和尼采以生命美学为指向的人文思潮外, 此时, 科学思潮也正分化出来。正是这种人文思潮和科学思潮的分离, 使得艺术出现两大阵营, 沿科学思潮发展起来的是带现实主义性质的自然主义;沿人文思潮发展起来的是带表现主义性质的浪漫主义。

叔本华所呈现的生命美学是非理性的, 悲观主义的、虚无的、否定价值的。也正是这种非理性的生命意志哲学, 使得人从笛卡尔设计的理性主义大旗下走出来。事与愿随, 人的主体性地位非但没有动摇。而是更进一步得到了张扬。一如叔本华自己所言“如果我仅仅是一个有理智的动物、一个观察外界的主体, 诚然, 我只能知觉安排于时空和因果关系中的现象。但是, 在我内心深处的意识中, 我面对我的真实的基本的自我;我意识到活动, 我就认识了自在之物。自在之物就是意志, 那是初始的、无时间性和空间性、无因而成的活动, 它在我心中表现为冲动、本能、奋进和要求。”正是这种冲动, 本能和要求, 使得人的欲望再次作祟。然而, 他又认为欲望的基础便是需要, 缺陷, 也就是痛苦。人的追求不得实现的时候, 就是痛苦和悲观;追求实现以后, 也只能得到暂时的安慰。之后又会陷入痛苦、空虚和失落。

然而, 尼采毕竟不是叔本华。尼采在对叔本华哲学美学续承的同时, 又超越了叔本华。他将叔本华生命意志中的否定价值彻底颠覆, 重构强力意志。宣称“上帝已经死了”。人成为了超人。他批判的锋芒直指欧洲理性主义传统。他坚定地主张理性主义和其支配的文化与制度的根本性错误就是限制和扼杀个人所独有的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 把人变成机器。尼采认为艺术是由于它的日神阿波罗与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双重性格, 才产生了不断的革新。阿波罗代表幻想、追求、理性、道德, 狄奥尼索斯代表真实、破坏、疯狂、本能。与阿波罗精神相比, 狄奥尼索斯精神更为重要。因为它体现了一种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它意味着人的一切最原始的冲动都获得解放, 而不受任何理性观念或原则的约束。

正是叔本华、尼采的这种强烈的自我主体意志的活跃显现, 使得蕴藏心底激情感受的主体急切需要在艺术符号上传达这种本能的冲动。文艺复兴确立的对自然这面镜子进行的模仿原则, 成了压抑个人主体本能冲动的理性枷锁, 急待解开。

解开这一枷锁, 离不开对19世纪末的那场人文思潮和科学思潮的分野进行再敷述。

分离出的科学思潮的这一系, 即带现实主义性质的自然主义在哲学科学思潮的影响下, 出现了以丹纳为代表的实用美学和以立普斯为代表的心理学美学。

尽管丹纳受了孔德的实证主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他回答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模仿的基础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但他的艺术本质在于“特征”说的观念更加强调了精神, 并认为艺术家要表现对现实产生的思想和情感。因此, 我们对丹纳的思想进行再度衔接, 可得出一个科学体系下的情感符号特征。事实证明, 也正是这个特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印象。

而立普斯的心理美学和丹纳不同。主要体现在移情学说上。什么是移情作用?用简单的话来说, 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 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 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 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 同时, 人自己也受到这种错觉的影响, 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立普斯的移情学说同样要解决主客体的关系问题。立普斯用形象的石柱例举, 把人的感受“物我合一”化。提出主客体同构同存的空间意象。即点、线、面的空间意识形式。然而不得不指出的是, 立普斯的学说虽然建立在科学思潮的分化处, 但他依然摆脱不了主流非理性人文思潮 (即叔本华、尼采哲学美学) 的宏大统摄式影响。因而, 他又说审美的快感可以说简直没有对象。对象不重要, 关键是对于自我的欣赏, 自我愉悦。满足主体自我的需求。

——很清晰地显示:在衔接了丹纳美学得出的那个“一个科学体系下的情感符号特征。”和立普斯的点、线、面的空间意想的观念之后。我们当即就会想到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受益当然也离不开科学思潮下的现实主义走出室内, 直面现实和自然的行为示范;和沿袭人文思潮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的不随类赋彩的色彩张扬。正是以光影的科学分析法、把握色调冷暖、强化点、线、面的空间笔迹等手法。使得印象主义挑战了文艺复兴以来的整个欧洲写实绘画的语言体系、也消解了整个欧洲传统艺术形态下所确立的这个强大的写实语言体系 (即真实的三维绘画空间概念) 。

限于丹纳和立普斯的提示, 叔本华、尼采主体意志的强烈表现欲, 依旧受到文艺复兴以来模仿自然学说的影响, 压抑着主体艺术情感的迸发, 狄奥尼索斯式的本能表现冲动, 在找回了科学思潮分离演变之后, 借助丹纳实用美学和立普斯心理美学, 并加以重组。这样, 作为爱张扬、好表现的现代主义的先行示范, 印象主义已经具备了粉墨登场的外在成熟条件。

参考文献

[1]周来祥, 主编.西方美学主潮[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466, 467, 502.

[2]朱光潜, 著.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179, 584.

[3][美]梯利, 著.伍德, 增补.西方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 2005:384.

试论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印象整饰 篇6

一、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印象的整饰重要性及作用

(一) 好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入门证

从大学生求职者角度看: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 考官对大学生求职者的印象往往在其用人决定中占了较大权重。在各种人际交往场合中, 人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选择适当的言辞、表情或动作, 以便使知觉者对自己产生一个特定的看法。大学生求职是一个有着强烈目的性的行为活动, 通过选择适当的言辞、表情、姿势、服饰和行为方式以期望在招聘者的心目中留下一个独特的美好印象, 达到获得就业机会的目的。

(二) 第一印象良好可能成为入职后的努力基础

从招聘者角度看:对于招聘者来说, 大学生求职者使用印象整饰策略, 能使招聘者对其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有个基本的了解, 打下进一步考察的基础, 对企业找到最合适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应聘者印象整饰可能影响考官的评价和面试的准确性, 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森菲尔德认为:应聘者印象整饰是关于应聘者工作能力的有价值信息的潜在资源, 如果擅长印象整饰的应聘者从其他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雇佣, 应聘者印象整饰对面试的危害会被这个人走上工作岗位后所表现的能力弥补过来, 雇主最终会获益。

二、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进行有效印象整饰的内容及策略

大学生求职的印象整饰会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交往对象的影响, 对方的社会角色、地位、个性、气质等都会影响主体对印象整饰的策略选择;其次是交往的情景环境, 在陌生环境和熟悉环境中的印象整饰根据个体的适应度而不同;再次是目的内容的影响, 什么样的交往目的决定了什么样的角色扮演, 要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就要进行相应的印象整饰。

(一)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印象整饰的内容

1. 印象整饰的表层内容:

一是外表特征, 如精神面貌、妆容、衣着、神态、姿态等。妆容整洁、衣着干净、精神容光焕发会带给招聘者眼前一亮的最初感觉, 成功吸引招聘方的注意力, 才有了进一步交流的可能。二是行为表现, 包括文字语言与肢体语言的表达、表情变化、举手投足的细节动作、与应聘者的行为配合互动等。在求职中注意如轻声关门等细节能体现细心体贴的性格特征, 赢得好感。三是交流沟通, 包括理解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流畅而有逻辑有节奏的语言表达加上适当的手势能更好地展现个人内涵, 灵敏的反应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回应招聘者的意见要求, 深刻的理解力更是为求职中的沟通交流扫除不必要的障碍, 为引起招聘者对自己的兴趣走好求职第一步打下基础。

2. 印象整饰的深层内容:

一是智力水平。大学生在求职前阶段, 需要加以学习锻炼, 将所求职业需要的知识认真学习体会, 多读多思多练可以勤能补拙甚至锦上添花, 增加求职的智力表现砝码。二是人格和性格特征。如外向型的大学生求职者在应聘秘书或会计等需要相对沉静的工作时, 要适当地收敛个性, 尽量多展现自己的业务能力, 争取在能力水平上获得关注, 而内向型的大学生求职者在应聘教师或销售工作时则需要自我鼓励全面大方地展示自我, 避免因个性特质的过分凸显而错失就业机会。三是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态度。在求职过程中, 大学生求职者要提前了解应聘单位的性质、企业文化, 如竞考事业单位必须对社会对人民抱有强烈的服务观念和公仆意识, 而应聘外企单位则需要有诚信、竞争和市场意识, 针对其要求调整自己的社会态度, 如果与自己的观念和认知态度冲突太大则需考虑另谋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二)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印象整饰的策略

在求职过程中, 面试是求职者争取工作机会最后但也最重要的一关。大学生在求职面试过程中的印象整饰是一种有益的社会技能, 是一种适应人际交往情景的自我调整, 可以加强别人对自己的接纳程度, 同时提高自己的自信与自尊。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进行印象整饰大致可以从三个阶段进行策略规划:

1. 大学生求职前准备阶段的印象整饰策略。

在这个阶段, 大学生求职者首先需要在展示外表特征等方面做适当准备, 衣着妆容以符合职位需要、整洁得体为原则, 选择服饰的色彩和款式要符合自身外形特征。合适的外表修饰能成功吸引注意力并带给对方愉悦的审美情绪, 至少要达到不引起对方反感才能进一步展示自我才干, 强化或改变招聘者的用人决策。与此同时, 大学生求职者需要了解求职面试的一般程序, 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一个心理准备, 对招聘者所关注的能力倾向和用才需求有个大致了解。还要温习自己的求职简历, 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争取扬长避短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精神状态上要做好调整, 保证良好的体力和精神面貌。其次, 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印象整饰的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要认识到印象整饰有利于调节求职者和招聘者的人际关系, 消除紧张气氛, 从而发挥求职者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 印象整饰往往意在改变考官对求职者的看法, 它不能提供有关求职者的才能、价值、动机和个性心理的可靠信息, 却从侧面影响招聘者的正确判断以致削弱面试的内在意义。业务能力较弱却善于进行印象整饰的求职者可能利用各种心理手段在招聘者心中树立完美形象赢得好感, 从而顺利获取任职资格。因此, 印象整饰需适时恰当, 恰当的印象整饰不是虚伪失信, 不是通过欺骗招聘者审美观取得暂时踏入招聘单位的资格, 而是真实地将自身的外在与内在素质用最美好的形式展现出来, 这是个人修养的标尺和社会文明的标志。

2. 大学生求职正式接触阶段的印象整饰策略。

求职正式接触阶段是求职接触中面对面留下印象的最重要阶段, 一般包括进门、问候、就座、介绍和切入正题等环节。这一阶段的原则是礼貌、诚恳、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若在室内进门时脚步声和开门关门要避免响动过大, 见面主动问候, 礼貌让座就座, 发出真诚简短的寒暄, 等面试进入正题后, 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求职面试正式进行阶段, 一般由面试官控制节奏, 或依据固定的程序控制交谈的进程, 或显得灵活随意。这一阶段需要应聘者认真倾听、快速反应、随机应变、突出优点、谈吐自如。认真倾听表现了对面试官的尊重, 也便于把握问题的核心并迅速作出反应, 避免因没有听清问题而答非所问或多次反问引起招聘者的反感, 在回答问题时要突出自己的长处, 同时注意吐字清晰, 音量与节奏适中。另外, 通过非语言行为获得面试官的积极评价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如通过面带微笑、点头、身体前倾、认真注视面试官、减少无意识小动作、表情自然等, 可以使面试官获得求职者有涵养、自然、不做作等更加积极的评价。

在求职正式阶段过程中印象整饰的心理策略主要有: (1) 事先申明:即在危机情境出现之前, 根据先期预计的情况提出的借口, 为了避免预期行为可能带来的麻烦和不便, 而事先实施的语言控制机制。事先申明的作用关键在于虽然表面上暴露了自我的一些缺点, 但能让人感到真实有诚意。 (2) 意见遵从:即是为了增强自己被人喜欢的可能性, 所表达的观点、行为与别人的观点、信念、价值观相一致, 在求职过程中则表现为赞同招聘者的观点或顺从招聘者的意见。但为了避免给人显得阿谀奉承的负面印象, 大学生求职者需要采取更隐蔽的遵从形式, 即在无关紧要问题上和考官保持不一致, 在招聘者执意坚持的重要问题上保持一致。求职者如果在开始故意跟考官在意见上有些不同, 通过相互交流, 意见逐渐趋同, 表现出一种被说服但仍很有主见的假相, 能使考官对自己满意认同。 (3) 抬举他人:在面试中通过陈述别人的优点和成绩, 一方面可以显示自己的气度, 另一方面也可以隐约的增加自己过去工作成绩的真实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自我抬高:求职者通过宣扬自己能力超群、精明能干, 努力让考官发现自己的优点, 承认自己的业绩。还可以通过对招聘单位的招聘要求仔细研究和观察, 找准企业单位招聘人才的胜任特征或工作经历, 然后进行简历包装, 留下能证明自己具有这方面素质和业绩最有力的支撑材料, 在面试中突出自己具有这种能力和素质, 并适逢其时地表现出来。

3. 大学生求职后期阶段的印象整饰策略。

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象牙塔时, 如同一张白纸, 求职经历和经验不足, 大部分是第一次面对招聘情境, 在求职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各个环节的准备与完善。在面试正式接触阶段完成并成功得到招聘者的肯定态度以后, 同样要继续进行印象整饰, 巩固自己带给招聘者的良好印象, 表现出积极的工作热情。如果因面试过程中的表现不佳而没有给招聘者留下良好印象导致求职失败, 在面试结束后同样可以表示真诚的谢意, 感谢招聘方提供一次面试的机会, 或者通过恳求招聘方再次给予面试机会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恳求是获得性印象整饰中较为的特殊方法, 采取恳求策略一般不应突出主观原因如由于自己能力差而使自己状态不佳表现不好, 相反, 应从侧面表示出自己拥有能力, 却因年龄、性别、地域、健康状况等客观原因导致表现不理想, 并且表明自己对这份工作机会的珍惜和渴望, 从而激发招聘者的同情与好感而重新审视其人力资源价值。

总的来说, 虽然印象整饰含有暂时美化和粉饰求职者外表和内在素质的因素从而对招聘者有一定欺骗性, 但印象整饰行为就本身而言并无好坏之性, 无所谓反映应聘者本性的善恶。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有效的印象整饰能为实现事业发展的第一步打开大门, 成功找到从事劳动生产、服务社会与实现自我的社会位置, 与己与社会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世纪出版社, 1997.

[2]保罗·罗森菲尔德, 罗伯持·贾卡罗龙, 凯瑟琳·赖尔景著, 李原译.组织中的印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郑桂年.职业规划与成功就业[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6.

[4]王艳虹, 郭德俊.应聘者印象管理研究评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 .

上一篇:预算会计的定位下一篇:会计信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