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降糖方

2024-06-23

养阴降糖方(精选七篇)

养阴降糖方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内科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标准:①年龄35~75岁患者,男女不限;②西医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年)[4];中医诊断符合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技术研究指导原则》[5];③体质量指数19 km/m2≤BMI≤30 km/m2;④糖化血红蛋白7.0%≤Hb A1c≤10.0%⑤病史:初发糖尿病或病史≤10年。排除标准:目前用药包含磺脲类及格列奈类药物;肝、肾功能异常:AST或ALT≥2.5倍正常值;血肌酐超过150μmol/L或肌酐清除率<60 m L/min;妊娠糖尿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10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运动及饮食治疗。停用原治疗方案3 d,两组均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2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0.4 U/(kg•d)起始,分2~3次皮下注射,每2~3 d调整胰岛素药物剂量,空腹血糖(FBG)在6.1~6.7 mmol/L增加0~2 U,6.7~7.8 mmol/L增加2 U,7.8~10 mmol/L增加4 U,>10 mmol/L增加6 U,出现低血糖(<3.9 mmol/L)则减少2~6 U。对照组单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研究组加用养阴降糖方,每日1次,共2周。

1.3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周末FBG、2h BG、餐后血糖波动情况日及Hb A1c值。餐后血糖波动指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差值。②记录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及每日胰岛素用量。③记录两组患者低血糖及黎明现象发生率。检测仪器:美国DPC化学发光法测定检测仪;罗氏血糖仪。

1.4统计方法: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作为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作为统计描述,采取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第2周末,对照组FBG、2h BG及餐后血糖波动值均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Hb A1c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比研究组长(P<0.05),并且胰岛素用量比研究组多(P<0.05)。

2.3对照组低血糖和黎明现象发生率比研究组高(P<0.05)。

3讨论

2型糖尿病病因复杂,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发病过程,目前尚没有可行根治方法。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大血管病变如心脑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安全有效降糖,防止、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兼有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一直是糖尿病治疗研究的热点;平稳降糖,减少血糖波动,可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在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止指南》中指出,“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及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方面,胰岛素类似物优于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是预混双时相胰岛素类似物,起效快,能获得较好的全天血糖控制,1日1~3次皮下注射,应用灵活,能有效达到强化降糖治疗效果,低血糖风险相对少[6]。门冬胰岛素30能较好控制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缩短住院时间[7]。本研究中单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比联合养阴降糖方组,血糖波动相对大,低血糖风险相对增加,P<0.05,有临床意义。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由于肺、胃、肾三脏热的阴亏,水谷传输失常所致的疾病。早期主要病机是阴虚热结,阴津损伤,如不积极治疗,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正气耗损,而至气虚,气阴不足,或阴阳均虚及血络淤滞,变证丛生。我院自拟养阴降糖方由麦冬12 g、黄精、生地、知母、天花粉、葛根各12 g、甘草5 g、太子参15 g、山药15 g及五味子6 g等组成。黄精具有补气益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能,具有降血压及降血糖作用。麦冬润肺、五味子滋肾阴,天花粉可生津止渴,可较快改善口渴多饮症状;太子参归脾经、肺经,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生地、知母归肺、胃、肾三经,功能清热凉血,滋阴润燥;辅以葛根加强清热凉血;山药补脾气,益脾阴;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滋阴润燥之功效,作用持久、平稳,标本兼治,无不良反应,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自拟养阴降糖方合以西药胰岛素降糖,相得益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拟用我院自拟养阴降糖方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比单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内科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其中研究组自拟养阴降糖方(药物由麦冬、黄精、生地、知母、天花粉、葛根、甘草、太子参、山药及五味子等组成)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照组单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BG)、血糖波动情况、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胰岛素用量、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第2周末,对照组在FBG、2h BG、餐后血糖波动均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Hb A1c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比研究组长(P<0.05),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也没有研究组好(P<0.05)。对照组低血糖、黎明现象发生率均比研究组高(P<0.05)。结论 自拟养阴降糖方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养阴降糖方,中西医结合治疗

参考文献

[1]朱娅梅.糖尿病治疗药物与胰岛B细胞的保护作用[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3,9(1):8-10.

[2]Kahn SE,Haffner SM,Heise MA,et al.ADOPT Study Group.Glycemic durabitity of rusiglitazone,metformin,orglyburide monotherapu[J].N Eng J Med,2006,355(23):2427-2443.

[3]苏浩,仝小林,连凤梅,等.开郁清热法对应用降糖西药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剂量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10):587-589.

[4]程桦.糖尿病.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8-779.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336-383.

[6]邹大进.寻找平稳降糖、简便有效的胰岛素治疗方案-门冬胰岛素30临床研究启示[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8):631-633.

养阴降糖方 篇2

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 经过临床反复实践, 在益气养阴活血方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制成益气养阴降糖片, 观察其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血粘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中医对糖尿病辨证分型标准, 在糖尿病专科门诊选择气阴两虚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共90例, 按照2∶1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 男性16例, 女性44例;对照组30例, 男性13例, 女性17例治疗对照组年龄分别为56.4±7.5 (χ—±s) 、57.1±6.4岁;病程分别为7.8±4.8, 8.3±4.8年;空腹血糖分别为11.44±3.24、11.12±3.78mmol/L;用胰岛素治疗者分别为3、1例;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者分别为46、23例;单用饮食控制者11、6例。

1.2 给药方法

所有患者给药前停用一切中药3周, 保持原来的饮食控制和降糖药物的用法和用量。第2周末测定血糖、血脂及血粘度指标, 第3周末再测1次, 取两次平均值作为疗前值。然后治疗组给予益气养阴降糖片, 对照组给予玉泉片。益气养阴降糖片由太子参、生黄芪、知母、当归等26味药物组成。每片含生药1g, 每服10片, 3次/d。玉泉片 (由天津中药厂生产, 为传统玉泉丸的改革剂型) , 每次服8片, 3次/d。均为饭前0.5h服用。治疗期间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用法及用量不变。疗程2个月, 疗程结束复查观察指标。

1.3 观察指标

(1) 空腹血糖 (FBG) 、午餐后2h血糖 (PBG) , 采用真糖法测定。 (2) 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 采用酶学法测定。 (3) 全血粘度, 采用日本产BRL-500型锥板回旋粘度计, 分别测定3.83S-1、38.3S-1、192S-1、下的全血粘度值。 (4) 血浆粘度, 采用上海产XN-Ⅱ型毛细管粘度计。 (5) 气阴两虚的临床主要见证。 (6) 血清SGPT, 尿蛋白和镜检。

2 结果

2.1 对FBG、PBG的疗效

2.1.1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FBG、PBG下降至正常, 或较疗前下降≥30%为显效;下降10%~29%为有效;<10%为无效。

2.1.2 对FBG的疗效

治疗组显效16例, 有效25例, 无效19例, 总有效率68.33%;对照组显效3例, 有效7例, 无效20例, 总有效率33.33%。两组比较差别非常显著 (P<0.01) 。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P<0.01;与对照组比较, Δ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P<0.01, ***P<0.001;与对照组比较, ΔP<0.05

2.1.3 对PBG的疗效

治疗组显效12例, 有效27例, 无效21例, 总有效率65%;对照组显效3例, 有效8例, 无效19例, 总有效率36.67%。两组比较差别显著 (P<0.05) 。

2.2 对FBG、PBG、TC、TG的影响, 见表1

如表1所示, 治疗组疗后FBG、PBG、TG均有显著下降 (P<0.05~0.001) , 对TC无明显影响 (P>0.05) 。对照组疗后FBG、PBG有显著下降 (P<0.05) , 余无明显变化 (P>0.05) 。两组比较差别显著 (P<0.05) 。

2.3 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的影响, 见表2

如表2所示, 治疗组疗后3.83S-1、3.83S-1、192S-1的全血粘度值及血浆粘度值均有显著下降 (P<0.05~0.001) 。对照组改变不显著 (P>0.05) 。

2.4 对临床主要见症的改善

症状改善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乏力自汗76.9%和68.0%;口渴思饮69.2%和53.3%;易饥善食52.5%和46.2%;五心烦热52.4%和60.0%;腰膝酸软52%和41.7%;大便秘结43.7%和27.8%。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

2.5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SGPT, 尿蛋白及尿镜检无异常变化。

3 讨论

我们在益气养阴活血方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配制成益气养阴降糖片, 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非依赖胰岛素型糖尿病患者。方中以生黄芪、太子参等药益气健脾;菟丝子等药补肾填精;元参、知母等养阴清热;当归等药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以治本, 活血清热以治标, 使气阴得复, 气帅血行, 气血流通, 阴津充足, 内热自清。临床观察资料表明, 益气养阴降糖片能显著降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 较传统治疗消渴病的玉泉片作用更为显著。还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减轻患者痛苦, 并无特殊不良反应。

养阴降糖方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项试验共临床观察病例60例,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汝城县中医院2010年3月至2010年l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采取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对照的试验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观察, 每组30例。治疗组30例, 男18例, 女12例, 年龄为43~76岁, 平均年龄为 (63.17±5.12) 岁;病程为6~15年, 平均病程为 (10.18±4.13) 年;对照组30例, 男16例, 女14例;年龄为45~75岁, 平均年龄为 (65.12±4.17) 岁;病程为8~17年, 平均病程为 (11.14±5.17) 年, 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①诊断标准:a.西医诊断标准:依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通用的糖尿病肾病 (DN) 的Mogensen分期标准[1], 属于糖尿病肾病Ⅲ期 (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的为纳入观察对象。b.中医辨证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标准, 属于中医证候分型中气阴两虚证的患者为纳入标准。②排除标准:排除肝肾等其他严重原发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可能对本药过敏者、不愿意合作者及精神病患者、严重感染或属于其他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改变及近1个月内有泌尿系统感染者。

1.3 治疗方法

①一般治疗:所有病例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 包括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予以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分别予以格列喹酮片 (糖适平) 每日90~120mg, 口服每日3次, 或联合使用诺和灵胰岛素, 分早晚2次皮下注射, 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给药剂量;合并有高血压及其他合并症患者, 予以抗高血压治疗及相应的对症处理。糖适平为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公司产品;诺和灵30R胰岛素注射液由诺和诺德 (美国) 公司提供。②中药组治疗: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益气养阴活血的中药汤剂, 基本药物:黄芪30g、熟地15g、党参10g、知母10g、葛根10g、黄精15g、山药10g、杜仲10g、覆盆子10g、怀牛膝10g、芡实10g、丹参10g、苍术10g等, 口渴善饥、肺胃燥热者加天花粉, 水肿明显者加车前子, 伴视网膜病变、视物不清者加草决明、女贞子。每日1剂, 水煎服, 分早晚2次服。③对照组治疗: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药氯沙坦, 每次50mg, 每日1次。

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 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结果。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的观察。②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 、血尿素氮 (BUN) 、肌酐 (Scr) 。尿白蛋白排泄率=尿白蛋白/24h尿量。③观察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和吕仁和主编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3]中疗效评定标准制定。①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UAER比治疗前降低2/3以上;24h尿蛋白定量比治疗前降低2/3以上或<0.5g, SCr比治疗前降低1/4以上, FBG比治疗前降低1/2或<7.2mmol/L者。②有效:症状、体征减轻, UAER比治疗前降低1/3以上;24h尿蛋白定量比治疗前降低1/3以上, 肾功能有改善但未达显效标准或稳定者。③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 各项指标未达有效标准者。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χ—±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 分类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或秩和检验, 以双侧P<0.05判断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分析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 结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对治疗后两组病例中医证候疗效进行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分析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果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BUN、Scr的比较, 结果见表3。

从表3可见, 两组治疗前后UAER、BUN、Scr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两组治疗后UAER水平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两组治疗后BUN、Scr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的范畴。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中国历代关于消渴病的记载, 把水肿与痈并列, 均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如宋《圣济总录》有言:“消渴病病多转变, 宜知慎忌”, 又云“此病久不愈, 能为水肿痈疽之病”。中医对DN病机的认识, 各家说法不一。有认为是阴虚热盛者, 有认为是气阴两虚者, 有认为是阴阳两虚者, 有认为是湿滞内生、痰瘀阻络者。而这些病理变化又相互影响, 互为因果。但对其病机的认识, 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气虚阴亏血瘀是其主要病机[4,5,6]。脾气亏虚, 阴津不能上承则口渴, 脾肾阴虚则多食易饥、燥热多饮。肾气不足, 开阖失司, 则见小便频多、蛋白尿。久病则夹瘀浊之邪。据此笔者选取黄芪、熟地、葛根、知母、丹参等药组成益气养阴活血方以治之。方以黄芪补脾益气、活血化瘀, 熟地养阴生津为君药;知母滋阴清热、除烦止渴, 葛根生津止渴、活血化瘀为臣药;党参补益脾气, 丹参活血化瘀, 黄精、山药补气养阴, 芡实补脾益肾, 杜仲、覆盆子、怀牛膝补肝肾, 苍术健脾燥湿, 均为佐药。诸药合用, 攻补兼施, 补气而不壅中, 养阴而不滋腻, 活血而不伤正, 共凑扶正祛邪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黄芪能有效的改善脂类代谢, 增加血浆白蛋白的含量, 减低尿蛋白水平, 减轻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 从而达到保护肾功能的效果[7];黄芪、党参合用, 能增强细胞免疫能力, 加速蛋白合成, 减少蛋白分解, 起到利尿、降压的功效, 有减少蛋白尿的作用[8];知母可以抑制糖尿病肾病系膜细胞的增殖[9]。我们的临床观察表明,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降低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 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疗效确实可靠, 表明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以益气养阴活血为大法, 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956.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64.

[3]吕仁和, 熊曼琪, 魏执真, 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529-530.

[4]倪青.病机以气阴两虚为主, 治疗当益气养阴为先 (著名中医学家林兰教授学术经验系列之四) [J].辽宁中医杂志, 2000, 27 (4) :145-146.

[5]毕宏伟, 舒青.生脉散类制剂的药理与临床应用[J].医药导报, 2001, 20 (4) :249.

[6]王玉秋, 白令君, 何锡文.复方生脉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1998, 23 (1) :45.

[7]张翥, 方敬爱, 叶任高.中药的肾保护与肾毒性[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 2 (9) :552.

[8]魏练波, 刘冠贤, 叶任高.肾脏病临床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184.

养阴降糖方 篇4

关键词:2型糖尿病前期,中医药疗法,养阴活血方

笔者从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养阴活血方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按照2003年国际糖尿病委员会提出的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 (FPG) 5.6~6.9mmol/L为空腹血糖升高 (IFG) ;糖耐量试验餐后2h血糖 (OGTT2h PG) 7.8~11.0mmol/L为糖耐量减低 (IGT) 。

1.2 一般资料

80例均为岳阳市中医院糖尿病专科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 其中IFG 16例, IGT 24例;男25例, 女15例;年龄33~65岁, 平均48岁;合并高血压13例, 高血脂11例, 肥胖者16例, 嗜酒者14例。对照组40例, IFG 17例, IGT 23例;男24例, 女16例;年龄31~66岁, 平均48岁;合并高血压14例、高血脂12例、肥胖者15例、嗜酒者13例。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3 治疗方法

1.3.1 一般处理

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即减少饮食的热量和脂肪摄入, 限制饮酒, 每日摄入食盐限制在10g以下, 每周运动至少150min以上, 肥胖者限制总热量摄入, 每月测FPG和 (或) OGTT2h PG。

1.3.2 对照组

血压高者给予降压药, 血脂高者给予降脂药, 不予其他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2个疗程。

1.3.3 治疗组

给予养阴活血方 (处方:淮山15g、山茱萸15g、生地黄20g、丹参20g、地龙10g、白参10g、知母10g、花粉20g、丹皮15g、泽泻10g、葛根20g等) , 上药水煎后真空包装, 1包/次, 2次/d。血压高者给予降压药, 血脂高者给予降脂药。1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2个疗程。

1.3.4 观察指标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评定

治愈:空腹血糖<5.6mmol/L和 (或) 餐后2h血糖<7.7mmol/L, 血压≤130/80mm Hg, 血脂恢复到正常水平, 体质量指数明显下降;有效:空腹血糖和 (或) 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 但未达到正常水平, 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有所下降;无效:空腹血糖和 (或) 餐后2h血糖无改善。

2.2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Crosstabs的Chi-Square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为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3 结果

观察2个疗程, 治疗组IFG总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1) , IGT总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表2。

3 讨论

糖尿病目前临床尚无特殊有效的治愈办法[2], 前期患者往往没有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等症状, 其发现是从体检中查到空腹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减低[3]。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2型糖尿病前期由于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刺激胰岛B细胞过度分泌胰岛素呈高胰岛素血症, 高胰岛素血症使患者食欲增强, 过度进食使体内脂肪堆积, 产生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 同时加重胰岛素抵抗, 进而产生高血糖, 导致糖尿病发生[4]。

西医认为, 糖尿病属“消渴”范畴, 糖尿病前期患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 素体阴虚, 饮食失节, 脾胃运化失职, 劳欲过度, 肾精亏损, 虚火内生, 终至肾虚肺燥胃热俱现, 发为消渴, 消渴日久, 损阴耗气, 气虚无力运血而致血瘀, 淤血阻遏气机, 气水两失调, 其渴更甚, 此乃气阴两虚, 因此中医治疗以养阴益气, 活血化瘀为主。

本组研究中我们采用养阴生津、活血通络为本症的治疗原则, 拟定了养阴活血方, 方中生地黄、花粉、知母、泽泻养阴清热, 淮山、山茱萸平补阴阳, 白参、葛根益气生津, 丹皮、丹参、地龙活血通络, 全方共奏养阴清热、活血通络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 葛根、生地黄、花粉均有对抗胰岛素抵抗,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血糖作用, 泽泻有良好的降脂减肥之效。本观察表明, 该方用于2型糖尿病前期干预治疗, 对于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发生、降低血脂、阻止动脉硬化, 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P<0.05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87-814.

[2]张延群.走出糖尿病中医科研的瓶颈[J].河南中医, 2003, 23 (12) :9-11.

[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73-77.

养阴降糖方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符合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期的诊断标标准[1]。Karnofsky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6个月,无化疗禁忌证,在化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无明显异常,无恶心呕吐、脱发等症状。其中非小细胞肺癌21例,乳腺癌12例,食管癌8例,胃癌10例,肠癌9例。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6(55.6±10.2)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9~75(57.2±9.6)岁。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于化疗前1天开始即服用中药益气养阴方(组方:太子参10g,黄芪15g,炒白术10g,淮山药15g,茯苓10g,生苡仁10g,生地10g,麦冬10g,制半夏10g,黄芩10g,大枣15g,炙甘草6g,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2周;对照组除单纯化疗以外不予任何用于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情况即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以及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具体标准参照WHO临床试验常见不良反应分级标准,分为0度、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在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骨髓抑制(WBC、Hb、PLT减少)、肝肾功能损害及脱发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度及以上骨髓抑制(WBC、Hb、PLT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及脱发的发生率则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化疗是通过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的一种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化疗药物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可到达身体绝大部位,不论是原发的肿瘤部位还是潜在的转移部位均有确切疗效,因而,化疗成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也会杀伤机体正常细胞,特别是代谢旺盛的组织细胞,如血液、骨髓细胞、胃肠道黏膜细胞等,导致患者在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的不良反应易使患者产生恐惧感,造成生存质量下降,甚至有的还会威胁患者生命。所以在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保证化疗效果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应该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有报道应用西药甲地孕酮、乌司他丁等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认为甲地孕酮可改善骨髓造血功能、诱导体内脂肪酶生成和脂肪合成、具有促进蛋白同化的作用,而乌司他丁可能通过降低血液循环中IL-6的水平抵抗外来刺激、减少外界损伤因子对机体的损伤,维持机体内环境[3,4]。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这些药物由于作用机制单一,且有的本身就存在较大不良反应,效果并不令人理想。中医中药作为化疗的有益补充,由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其在临床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化疗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当属于“药毒”范畴。化疗药物均属于驱邪之辈,最易伤及脾胃,脾胃失调,易耗气伤阴,致肝肾不足;加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恶性肿瘤患者属正虚之体,气阴原本就不足。因此,治疗当以益气养阴为法。本研究我们自拟益气养阴方治疗,方中太子参、黄芪、白术、淮山药、茯苓、生苡仁等健脾益气、燥湿助运,生地、麦冬等益胃生津、补益肝肾,再辅以半夏、黄芩和胃降逆,大枣、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凑益气养阴、健脾和胃之功。本结果示,观察组Ⅱ度以上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及脱发的发生率则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益气养阴方有助于减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及脱发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当然,由于时间和技术条件所限,缺乏大样本量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也缺乏实验支持,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摘要:目的&nbsp;观察中药益气养阴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nbsp;将60例恶性肿瘤接受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除单纯化疗外未接受任何用于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于化疗前1d开始即服用中药益气养阴方。比较2组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严重程度。结果&nbsp;2组在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及脱发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Ⅱ度以上(包括Ⅱ度)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及脱发的发生率则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sp;中药益气养阴方有助于减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益气养阴方,化疗,不良反应,肿瘤,恶性

参考文献

[1]&nbsp;华玲.益气养阴中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D].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

[2]&nbsp;蒋伯刚,周效旺.益气养阴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4):22-23.

[3]&nbsp;杨武,张振华,朱西平.甲地孕酮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4):288-290.

养阴降糖方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 其中男42例, 女38例, 患者平均年龄 (55.8±13.5) 岁, 平均病程 (12.3±6.5) 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 符合以下纳入标准: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为神疲乏力、腰脊酸痛、口干舌燥等;均为年龄在18~70岁之间的III期糖尿病患者, 经过连续3个月的尿检显示2次尿蛋白蛋白的排泄率每分钟在20~200μg之间;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4 h尿蛋白定量在10 g/24 h以上, 血清白蛋白在25 g/L以下患者;近期出现危急重症病史患者、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难治性水肿患者以及哺乳妊娠期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降压和降糖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厄贝沙坦片 (生产企业:吉林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3912) 进行口服治疗, 1次/d, 1片/次, 每片150 mg, 1年后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给予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治疗, 主要的方药包括黄芪、丹参、积雪草、茯苓、地龙、生地黄、砂仁、鳖甲、大黄等, 水煎服, 1剂/日, 分2次服用, 1年后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脂和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进行对比观察, 并做好记录。

1.4 疗效判定

(1) 显效: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基本上消失, 尿白蛋白下降了50%以上, 症候积分减少了90%以上, 血脂以及血糖水平下降了30%; (2) 有效: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 症候积分减少了30~89%, 尿白蛋白、血脂以及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 但是达不到显效的标准; (3) 无效: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各项指标均没有明显改变, 甚至恶化[4]。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0.0%,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各项生化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脂和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出现终点事件的患者为5例 (12.5%) , 观察组出现终点事件的患者为2例 (5.0%) , 观察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在微血管疾病中是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 是造成终末期肾病死亡的首要病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出现结节样病变以及小动脉出现玻璃样变病变, 属于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机体会出现较为复杂的代谢紊乱症状, 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目前还没有较为明确的报道, 起病隐匿, 进展缓慢, 发病早期没有较为明显的表现症状, 容易被忽视。一般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糖脂代谢紊乱、血管活性物质以及氧化应激等有关。若患者出现持续性的大量蛋白尿, 则病情往往难以逆转, 直到发展为末期肾衰竭,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给予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糖尿病肾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水肿、消渴、消肾等范畴,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会对肾功能造成损害, 导致全身性的功能衰退症状。中医学认为消渴久引起缠绵不愈, 容易造成伤阴耗气和气阴两虚症状, 久病会入络, 因为气阴两虚造成痰、湿和瘀交阻络脉, 逐渐形成微小癥积导致糖尿病肾病[6,7]。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病本位于肾部, 主要是因为肝肾同源、脾肾共主以及金水相生, 和肝、脾、肺有关, 其临床治疗原则为法随证立和标本兼治, 临床治疗方法以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为主。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由黄芪、丹参、积雪草、茯苓、地龙、生地黄、砂仁、鳖甲、大黄等组成,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利水消肿以及益卫固表等功效;生地黄和茯苓具有滋阴补肾和利水渗湿功效;地龙、鳖甲、丹参具有消癥通络和活血化瘀的功效;砂仁具有行气和化湿的功效;大黄血闭寒热, 对于调中化食和安和五脏具有良好的功效, 和积雪草联合使用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以及活血祛瘀功效;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各方药联合使用具有益气养阴消癥通络功效。

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降糖、降脂、降脂以及控制饮食等综合治疗基础上, 使用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进行治疗, 能够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 能够减少蛋白尿含量, 对于肾功能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8,9]。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应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中, 能够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有安全、可靠性,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10]。上述结果显示: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0.0% (28/40) ,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 (35/40) ,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脂和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 。说明了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应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中效果显著, 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唐章全, 张梅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概况[J].四川中医, 2005, 23 (2) :33-35.

[2]Elmarakby A A, Faulkner J, Al-Shabrawey M, et al.Deletion of 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 gene improves renal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reduces renal inflammation and injury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type1 diabetes[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Regulatory,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 2011, 301 (5) :1307-1317.

[3]赵美云, 胡海兵, 杨薪博, 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25 (2) :212-214.

[4]张江华.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 2010.

[5]王凤丽, 陈志强, 王月华, 等.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8 (1) :35-38.

[6]Mohler E R, Zhang L, Medenilla E, et al.Effect of darbepoetin alfa on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and vascular reactivity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Vascular Medicine, 2011, 16 (3) :183-189.

[7]郭立芳, 王凤丽, 王月华, 等.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11 (8) :2336-2337.

[8]李黎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 2012.

[9]Advani A, Wiggins K J, Cox A J, et al.Inhibition of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reserves podocytes and attenuates albuminuria in experimental diabetic nephropathy[J].Nephrology, 2011, 16 (6) :573-581.

养阴降糖方 篇7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肝肾阴虚型,更年养阴方

资料与方法

2013年6-12月收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00例,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肝肾阴虚型以及排除标准。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妇科学》[1]、第4版《妇产科学》。

治疗方法:滋补肝肾、宁心安神之更年养阴方。组方:生地20 g, 熟地20 g, 山茱萸12 g, 枸杞15 g, 女贞子12 g, 旱莲草15 g, 百合15 g, 生龙骨25 g, 生牡蛎25 g, 佛手10 g, 合欢花12 g, 木香6 g, 陈皮10 g。1剂/d水煎服, 150~250 m L早晚分服, 4周1个疗程, 观察2个疗程。

观察指标:1临床症状;2改良Kupperman评分;3血E2、FSH、LH的变化。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 本消失 , 证候积分 减少≥95%;2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证候积分减少≥70%;3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 证候积分减少≥30%;4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甚或加重, 证候积分减少≤30%。计算公式 (尼莫地平法) :[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改良Kupperman更年期症状评定量表积分计算与疗效判定同上。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 治愈59例 (59%) , 显效21例 (21%) , 有效11例 (11%) , 无效9例 (9%) , 总有效率91%。疗效与病程关系, 见表1。

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比较:中医单项症状愈显率均高于65%, 烘热汗出、头晕、口干 愈显率分 别是76% 、75% 、74% , 经Kruskal-Wallis H检验 , P<0.05, 说明各症状间的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烘热汗出、头晕、口干在治疗后效果明显, 而治疗后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症状的改善情况不明显, 见表2。

血清E2、FSH水平变化情况:经过治疗后, 血清E2水平有所升高, 但是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后FSH水平明显降低 ,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3。

讨论

1994年WHO对绝经等术语给予了明确的定义, 建议在研究绝经问题时使用。绝经前期是指最后月经前的整个生育阶段[2]。绝经是指永久性无月经状态, 绝经的判断是回顾性的, 停经后12个月随诊方可判定绝经[3]。也可通过激素水平判定, FSH≥40 m IU/m L及雌二醇<150pmol/L为绝经。最终月经 (包括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 以后的生命阶段就叫绝经后期。更年期是指月经周期出现明显改变到最后1次月经。1994年WHO虽推荐采用“围绝经期”一词。但更年期综合征这一病名仍被习惯采用和认同。妇女绝经前后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导致的一系列躯体、精神及心理症状就叫围绝经期综合征, 也叫更年期综合征[4]。

本研究组方分析, 生地黄擅入血分, 滋阴降火, 养阴生津;熟地, 滋补肾精以填真阴, 二者为君药。山茱萸、枸杞补肾益精, 以加强熟地滋补肾阴之效, 达到益肝肾、补精血以滋先天之功;女贞子滋补肝肾之阴, 与生地黄配伍, 功能补益肝肾, 养阴益精, 清热宁心;旱莲草滋阴清热, 故可用于肝肾阴虚有热所致头晕目眩, 视物昏花, 须发早白, 齿摇发脱, 腰膝酸软等症与女贞子相须为用, 以加强补肝益肾之功, 四者共为臣药。百合味甘、性微寒, 功能清心安神, 宁心定志, 并滋阴清热, 合龙骨之镇静安神, 以防治烦躁不眠诸证;生龙骨、生牡蛎相须为用, 平肝潜阳, 镇静安神, 又收敛止汗;佛手、合欢花也常相须为用, 疏肝解郁, 清心安神;木香行气温中和胃, 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四者并用, 防止滋补肝肾之品过于滋腻, 使补而不滞, 化痰, 与诸药配伍应用, 以防补肝肾药物滋腻碍胃, 利于诸药的药效发挥。

中医药对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有着良好前景, 我们通过观察、研究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 并建立了疗效评定标准, 以探讨治疗该病的最佳用药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3]丰有吉, 沈链.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上一篇:俄语新闻下一篇:妙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