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物与低血糖

2024-06-16

降糖药物与低血糖(精选四篇)

降糖药物与低血糖 篇1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使用降糖药的人数增加。而降糖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是引起低血糖的主要原因, 尤其在老年人中低血糖风险更高, 而严重低血糖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脑细胞损害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 降糖药的合理使用值得关注。一般认为最常引起低血糖的是胰岛素, 其次磺脲类, 再次列奈类, 其他降糖药 (如肠促胰素药物、二甲双胍等) 低血糖风险较小。以下就各类降糖药与低血糖的关系进行具体论述。

1 胰岛素

胰岛素是最常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 其原因是:绝对或相对胰岛素过量可引起医源性低血糖, 如胰岛素用量过大, 给药时间不当等;此外病人的自我管理也不可忽视, 如注射胰岛素后延迟进食、过量运动等;有时则与病人对胰岛素过度敏感有关, 尤其在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胰高血糖素缺乏、体质消耗而致机体糖原贮备不足等情况下, 均可使病人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故胰岛素治疗中应注意掌握好注射剂量及其使用时间, 并规律饮食, 注射后若运动可适当减量。此外, 糖尿病患者在感染、应激、手术、酮症、心肌梗死等恢复期, 胰岛素要适当减量。

在胰岛素试剂类型和低血糖关系的研究中, 有研究显示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较预混人胰岛素低血糖发生风险减少[1]。而有人进行了胰岛素强化治疗中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与诺和笔皮下注射两种方式低血糖风险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使用前者发生低血糖的机会较少[2]。另外,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吸收高峰平缓, 更接近生理基础胰岛素的分泌, 比传统的中效胰岛素更好减少空腹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2 磺脲类

国外研究报道磺脲类药物几乎是60岁以上老年人低血糖的主要原因, 以格列本脲即优降糖多发, 因其t1/2长, 伴肝肾功能不全者尤易体内蓄积引起低血糖, 对老年体弱、肝肾功能不良者, 特别是摄食少时, 优降糖应慎用。特别注意的是消渴丸这种中西药复方制剂, 其有效成分是格列本脲, 常被认为是中药而误和其他磺脲类药联用而致严重低血糖。而有些药物能影响血糖代谢, 如香豆素类、吩噻嗪类、磺胺类、水杨酸盐、氯霉素等可增强降糖药的作用[3,4], 与磺脲类合用时可诱发或加重低血糖症。另外, 普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不仅增强降糖药的作用, 且能抑制低血糖症时交感神经兴奋, 从而掩盖低血糖症状, 亦应注意。在磺脲类中, 较适合老年人的是第三代长效磺脲类降糖药格列美脲, 与第2代磺脲类格列苯脲相比, 其与磺脲类受体的结合较格列苯脲快2~3倍且离解快 8~9倍, 该特点使其低血糖发生率更低。有人进行了格列美脲和格列齐特在治疗老年人2 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比较研究[5], 显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在血糖控制和减轻体质量方面与格列齐特组相似, 而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低血糖方面具有优势。

3 双胍类

二甲双胍属于抗高血糖药而非降糖药, 不会促进胰岛素分泌, 理论上单用不会致低血糖。但临床上报道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有低血糖风险, 多为老年人。对老年患者, 若起始剂量过大、空腹血糖控制过低, 则有可能导致低血糖[6]。此外, 有报道亦可见于有胰岛素抵抗而存在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的2型DM患者, 其机制可能是二甲双胍提高了胰岛素敏感性, 使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减少, 而2型DM 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延迟, 且胰岛素的分泌并未随血糖下降而及时减少, 从而导致空腹低血糖的发生。另少数病例报告酗酒后可能会发生低血糖[7,8]。不过, 该药发生低血糖多在加用其他降糖药情况下, 尤其胰岛素促泌剂和胰岛素时。因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而使降糖作用增强, 这时应当暂时增加血糖监测次数。

4 a-糖甘酶抑制剂

拜糖平属该类药, 可与其他任何降糖药联用, 也不促进胰岛素分泌, 故单用很少致低血糖。低血糖多是在和磺脲类或胰岛素合用时发生。也有二甲双胍和拜糖平联用时致低血糖的报告[8]。若发生低血糖后应口服或静推葡萄糖予以纠正, 进食双糖或淀粉类食物无效。但另一方面, 有研究显示胰岛素联用拜唐苹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DM可以减少和避免单用预混胰岛素产生的低血糖和中餐后高血糖等副反应, 可减少胰岛素用量[9]。

5 胰岛素增敏剂

本类药单用很少有低血糖反应, 临床中偶有单用时发生低血糖的情况, 有临床病例报告了1例 88岁糖尿病患者[10], 该例患者单用罗格列酮并发脑梗死, 且进食少, 诱发了低血糖昏迷。提示对进食少的合并有重症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单用该药时也有低血糖的可能, 用药时应注意监测血糖。不过该药较多低血糖见于与其他降糖药如磺脲类或胰岛素合用的情况下发生。

6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其降糖机制是与胰岛β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 关闭β细胞膜上的ATP钾离子通道, 使细胞去极化, 从而刺激胰岛素分泌。但与磺脲类不同的是其在β-细胞钾通道以外, 不独立刺激胰岛素释放, 也不抑制胰岛素生物合成, 较磺脲类药物发生低血糖风险低, 严重低血糖较少。但低血糖风险并未消除。因老年人身体功能减退, 药物代谢较慢, 常合并冠心病、脑梗死等其他慢性病, 而低血糖多发生在最初的剂量调整期, 因此, 用药时特别是老年患者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并按时、规律进餐服药。

7 肠促胰素类药物 (GLP-1类似物、GLP-1受体激动剂或DPP-Ⅳ抑制剂)

GLP-1 (胰高血糖素样肽-1) 类似物和GLP-1受体激动剂的代表药物包括利拉鲁肽与艾塞那肽。该类药物在营养物质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刺激下才释放入血, 其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呈葡萄糖浓度依赖性。血糖愈高, 作用愈强, 血糖下降时减弱, 空腹状态下则没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这是其临床应用安全性的基础与保障, 故免除了人们对现有降糖药可能造成严重低血糖的担心。

西他列汀属于DPP-IV (二肽基肽酶-4) 抑制剂, 该药通过抑制DPP-IV对GLP-1的降解来发挥降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磺脲类不同, 即使在葡萄糖水平较低时, 磺脲类药物也可增加胰岛素分泌, 从而易致低血糖, 而该类药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和抑制胰高糖素作用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故大大减少了发生低血糖的几率。第68届ADA会议上报告的一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与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联用治疗 2型糖尿病相比, 西他列汀和二甲双胍联用, 可显著降低用药者低血糖风险, 尤其在 65岁以上老年病人的治疗中明显。

虽然理论上单用肠促胰素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 但与单用磺脲类相比, 磺脲类与肠促胰素类药物合用导致低血糖的风险增加。其机制为磺脲类增加B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激活钙调蛋白, 持续开放GLP-1受体后的信号传导, 使GLP-1依赖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消失, 从而使GLP-1持续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导致低血糖风险增高。故临床上肠促胰素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时也要注意低血糖发生的可能。

综上所述, 为尽量减少药物性低血糖的发生, 临床上应熟悉各种降糖药的作用特点及其适应证和剂量。对老年人尤其是有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时更应注意。此外, 还应大力普及基层医务人员和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糖尿病防治知识。

参考文献

[1]朱艳玲, 钱林, 赵霞.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临床疗效的比较[J].河北医药, 2011, 33 (6) :846-847.

[2]蒙连新.胰岛素泵与诺和笔使用中相关性低血糖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19) :4463.

[3]刘纪宁.药源性低血糖症.见: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77:368-372.

[4]沈义星.外搽水杨酸中毒致难治性低血糖[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3, 20 (7) :336.

[5]杨敏, 孙刚.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 (13) :2153-2154.

[6]卢晓沅, 陈子辉.二甲双胍不良反应[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14) :2854.

[7]朱宇.二甲双胍的临床选择及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 2003, 19 (22) :16.

[8]孙明谨, 朱大菊, 夏立丰.拜糖平加二甲双胍致低血糖1例报告[J].中国医师杂志, 2001, 13 (5) :396.

[9]周爱新, 毛敏杰, 程子安.优泌林30R和拜唐苹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J].浙江临床医学, 2004, 6 (12) :1056.

这些药物与降糖药合用可引起低血糖 篇2

一、保泰松:保泰松属于吡唑酮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多用该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痛风等疾病。临床研究发现,将保泰松与降糖药甲磺丁脲合用时,可使后者的降糖效果明显增加。这是因为保泰松可延长甲磺丁脲的半衰期,使人体血清中甲磺丁脲的浓度增加,并可抑制甲磺丁脲在人体内的代谢。因此,人们尽量不要将保泰松与甲磺丁脲合用,以免诱发低血糖。如必须合用,应严密监测用药者血糖的变化。

二、氯霉素:氯霉素属于广谱抗菌药。该药可用于治疗由大肠杆菌、产气杆菌、阴沟杆菌、克雷伯菌和沙门氏菌等病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发现,氯霉素具有增强降糖药物酶的活性、阻碍降糖药物代谢的作用。故将氯霉素与降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引发低血糖。因此,正在服用降糖药物的患者应避免同时使用氯霉素。如有抗菌需要,可用其他抗菌素代替。

三、胍乙啶:胍乙啶属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该药可用于治疗各种顽固性高血压。但需要注意的是,胍乙啶有阻滞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作用。而去甲肾上腺素是控制人体血糖的重要激素。若将胍乙啶与降糖药物合用,可增强后者的作用,从而引发低血糖。因此,人们应将胍乙啶与降糖药物分开使用。具体的间隔时间应咨询医生。

四、单胺氧化酶: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催化单胺氧化脱氨反应的酶。目前,临床上常用该药治疗帕金森病及一些癌症。临床研究发现,单胺氧化酶可抑制肝脏对药物的吸收。若将其与降糖药物合用,可减缓降糖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从而会引发低血糖。因此,患者应避免将单胺氧化酶与降糖药合用。

五、含酒精的药物(如某些口服液或药酒等):含酒精的药物多用于滋补身体或治疗一些慢性疾病。临床研究发现,酒精具有抑制肝糖原异生、减少血糖来源的作用。人们若在服用降糖药期间使用含酒精的药物,可引发低血糖。因此,人们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应慎用含酒精的药物,更不要饮酒。

降糖药物与低血糖 篇3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

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 WHO1999标准定义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为主, 伴胰岛素分泌不足, 至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除了自身缺陷因素外, 还与高血糖、高血脂毒性作用有关[1], 其中高血糖即是胰岛功能受损的结果, 又是导致胰岛功能受损加重的原因。因此早期良好控制血糖, 改善胰岛功能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 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效果较好,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入组标准:初诊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FPG) ≥11.1 mmol/L和 (或) 餐后2小时血糖 (2h PG) ≥14mmol/L, 入院前未使用过胰岛素和降糖药物, 无感染及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入组40例患者, 按入院日期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 研究组, 男12例, 女8例, 年龄 (28.5±9.3) 岁, 对照组, 男11例, 女9例, 年龄 (29.0±8.5) 岁, 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以严格的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皮下注射, 每日3次;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磺脲类+双胍类降糖药物。每日三餐前及餐后2h, 采集指血, 测量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强化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功能改变情况。

1.3 观察指标

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胰岛素及C肽浓度, 并计算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 、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 B=20×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3.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控制情况

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胰岛功能改变情况

两组治疗后胰岛素分泌指数较治疗前升高, 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降低, 但研究组分泌指数高于对照组, 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 在疾病进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下降, 不能维持糖代谢稳定时, 临床出现高血糖[3];而实验研究表明血糖增高可以使β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 逐渐导致β细胞疲劳, 胰岛素释放减少, 而血糖进一步增高, 最终导致β细胞损坏, 凋亡增加, 功能衰竭[4]。而β细胞离体实验显示即使短期的、轻度的血糖升高也会导致患者对β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反应钝化[5]。因此理论上在长期持续的高血糖导致胰岛β细胞损害、凋亡之前,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迅速、有效控制血糖, 可改善胰岛功能, 减轻胰岛素抵抗。

本文患者均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 研究组入院后给予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 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 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明显低于对照组, 消除了糖尿病早期高血糖对胰岛细胞的毒性作用, 为细胞功能恢复提供了缓冲。治疗后结果显示, 短期内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 胰岛素分泌指数升高, 且均优于口服降糖药物患者。

综上所述, 对于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短期内有效控制血糖, 消除葡萄糖毒性作用, 并且使胰岛素分泌及抵抗短期内有较明显改善, 至于其远期效果, 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万晓霞.3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短程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5) :659-660.

[2]杜旭昶, 赵武利.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42例临床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6, 23 (4) :402-403.

[3]叶新华, 杜云峰, 高剑波, 等..短期诺和锐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5, 13 (2) :114-117.

[4]陈卫朝, 吴雄杰, 周爱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 2009, 21 (12) :1298-1299.

降糖药物与低血糖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入院的老年2型DM患者70例, 无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 无合并DM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DM的诊断标准[2]。患者经过2种或以上口服降糖药 (包括双胍类、磺脲类等) 治疗达3个月以上, 其血糖仍未能控制在正常水平, 即8.0 mmol/L≤空腹血糖 (FBG) ≤14.0 mmol/L, 11.1 mmol/L≤餐后2 h血糖 (2h BG) ≤17.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7.5%。其中男43例, 女27例, 年龄67岁~79岁, 平均年龄 (72.4±11.7) 岁, 病程在6年~30年, 平均 (13.5±4.3) 年, 将患者随机均分为预混胰岛素组 (预混组) 和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组 (简称为甘精组) 各35例。2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别不明显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用药方案

甘精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 (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0~12 U/d) 和阿卡波糖 (150 mg/d) 进行治疗;而预混组患者则给予门冬胰岛素30 (诺和诺德公司生产, 0.2~0.4 U/kg体重, 2次/d) 皮下注射。2组患者的上述治疗共持续2周。

1.2.2 血糖波动监测

对于2组患者均进行健康宣教和营养护理, 严格控制患者膳食, 根据营养师建议的膳食配方进食。2组患者在入院治疗后第3周即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 采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CGMS, 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GOLD型) 。设定检测区间为1.7~25.0 mmo L/L, 将其探头置于腹部皮下组织, 每10 s即自动测定1次血糖值, 每隔3 min, 将所测定数值转换为平均值储存, 每25 h能够获得480个检测值。检测过程中, 每天检测2次患者指端血糖值并录入CGMS进行校正。

1.2.3 血糖波动水平评估

通过血糖图和计算可获得下列参数: (1) 高血糖曲线下面积 (AUC) , 当血糖浓度≥10.0 mmol/L时的AUC。 (2) 低血糖风险的评估:当血糖浓度≤3.9 mmol/L时的AUC。 (3) 平均血糖含量 (MBG) 及标准差 (s D) :患者24 h血糖监测值能够反映其全天平均血糖水平以及离散程度。 (4) 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 (MAGE) :通过统计患者24 h内幅度超过1s D的血糖波动, 并按照波动峰值到谷值的方向计算其波动幅度, MAGE为所有血糖波动幅度的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慢性血管并发症在糖尿病患者中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其特点为慢性持续性高血糖或者慢性波动性高血糖。血糖波动是指患者血糖水平在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无规律往复变动, 大规模循证医学研究表明[3], 血糖长期控制的监测指标Hb A1c并不能全面反映患者血糖水平的波动程度和频率。有研究表明[2], 在Hb A1c含量相同的患者中, 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有显著的区别。

血管内皮损伤是导致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血糖波动幅度大的患者其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普遍较高, 且不受抗氧化作用的影响。Mita等人的研究表明[4], 血糖明显波动能够促进细胞外基质和脂质在血管内皮上堆积, 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Wang等人[3]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持续性慢性高血糖和血糖波动分别造成的氧化应激, 结果表明, 血糖波动患者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 含量减少, 而丙二醛 (MDA) 则相应增加, 从而使得患者对抗氧化损伤的机制削弱。

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CGMS监测结果以及血糖波动参数比较:平均血糖含量和高血糖AUC没有明显的差异, 而甘精组患者的平均血糖含量标准差、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低血糖AUC均比预混组要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在此次研究中, 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以及预混胰岛素均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血糖水平在正常值附近, 相对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风险。但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控制血糖同体内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更为相近, 在避免血糖波动方面效果显著;此外, 甘精胰岛素所需的剂量更少, 并发症风险低, 疗效维持时间长,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潘斌斌, 马建华, 苏晓飞, 等.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320例血糖控制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 (7) :1192-1193.

[2]李霞, 解杰梅, 张会君.意念导引法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7) :1647-1648.

[3]唐建东, 李清楚, 康志强.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加用瑞格列奈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3, 21 (4) :339-341.

上一篇:系列名师下一篇:隧道工程施工监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