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防制

2024-06-16

猪瘟防制(精选八篇)

猪瘟防制 篇1

由于该病危害程度高, 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本病列入法定的A类传染病, 并规定为国际重点检疫对象。我国也将该病列为一类传染病, 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猪瘟疫病的研究及控制工作, 但仍然有猪瘟发生, 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丝毫不能松懈。

1 流行病学

1.1 易感动物

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 不分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易感。

1.2 易发季节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一般以春、秋较为严重。

1.3 传染源

主要是患病的猪通过口、鼻及泪腺分泌物和尿、粪中排毒, 慢性病猪不断排毒或间歇性排毒, 使易感猪接触而引起发病。

1.4 传播途径

在自然条件下, 猪瘟病毒的感染途径是经口腔和鼻腔间或通过结膜、生殖道黏膜或皮肤擦伤感染。

低毒株的猪瘟病毒感染妊娠母猪时, 可造成死胎、木乃伊、流产、死产或出生后不久即死去的弱仔。

本病的流行形式与免疫接种因素有关, 有进行免疫接种过的猪群发病时可能出现非典型、温和性猪瘟, 呈散发性流行, 疏于免疫的猪群, 发病时仍以典型猪瘟为主。

2 临床诊断

2.1 急性型猪瘟

体温升高至41~42℃以上, 稽留, 行动缓慢, 弓背怕冷, 食欲减少至停食。眼结膜发炎, 两眼有黏性、脓性的分泌物, 眼睑浮肿, 病猪先便秘, 后腹泻, 排出带有特殊恶臭的稀粪。公猪包皮积尿, 手挤后流出混浊灰白色的液体。腹下、鼻端、耳根、四肢内侧和外阴等部位的皮肤病初充血, 至后期变为紫色发绀或出血, 常并发肺炎和纤维性坏死性肠炎。

2.2 慢性型猪瘟

早期体温升高, 几周后隆至正常或略高正常, 食欲不振, 时有时无, 精神时好时坏, 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病猪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皮肤损害, 耐过不死的猪常形成僵猪。

2.3 迟发性猪瘟

是先天性猪瘟病毒感染的结果, 病猪出生后几个月可表现正常, 随后食欲不振、精神沉郁, 结膜炎、皮炎、下痢、运动失调, 体温正常, 最终死亡。妊娠母猪感染后没有临床症状, 但可导致流产、木乃伊胎、畸形、死产、产出有颤抖症状的弱仔。

2.4 温和型猪瘟

症状较轻, 体温一般在40~41℃左右, 病猪耳、尾、四肢末端皮肤坏死, 发育停滞。后期站立不稳, 后肢瘫痪、部份跗关节肿大。

3 解剖学诊断

3.1 急性型或亚急性猪瘟

全身皮肤有密集出血点或弥漫性出血、血液凝固不良、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道有卡他性、纤维素性和出血性炎症。全身淋巴结, 特别是耳下、颈部、肠系膜和腹股沟淋巴结水肿、出血、呈大理石样或红黑色外观, 切面呈周边出血, 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或大的出血斑, 全身浆膜、黏膜和心、肺、膀胱、胆囊均可出现大小不等, 多少不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脾脏出血性梗死。喉头、咽部黏膜及会厌软骨上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胃肠卡他性炎症, 胆囊、扁桃体发生梗死, 大肠的回盲瓣附近淋巴滤泡有出血、坏死。

3.2 慢性型猪瘟

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常有特征性的伪膜性坏死和溃疡, 呈纽扣状。肋骨、肋软骨联合到肋骨近端常见有半硬的骨结构形成的明显横切线。

3.3 迟发性猪瘟

可引起胎儿木乃伊化、死产和畸形。死产的胎儿全身性皮下水肿、腹水和胸水。畸形胎儿四肢变形。小脑、肺、肌肉发育不良。

3.4 温和性猪瘟

淋巴结呈水肿状态, 轻度出血或不出血, 肾出血点不一致, 脾稍肿大有1-2处梗死灶, 回盲瓣有溃疡和坏死病理变化, 很少有纽扣状的溃疡。

4 实验室诊断

猪瘟的实验室诊断可分为检查病毒抗原, 病毒分离和检查特异抗体。常用的有免疫荧光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 动物接种试验, 琼脂扩散试验, 血清中和试验等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实验方法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5 鉴别诊断

5.1 猪蓝耳病

5.1.1 主要症状:

不同日龄的猪的蓝耳病症状表现不一样, 母猪多表现流产、死胎、产木乃伊胎, 少数母猪耳朵, 腹下皮肤出现发绀, 仔猪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 耳朵和躯体末端皮肤发绀, 育肥猪表现体温升高, 咳嗽、喘气, 眼睑肿胀、结膜炎及耳朵发绀, 腹下和臀部皮肤出血斑。

5.1.2 病变:

母猪除耳朵、外阴和腹部皮肤发绀外, 还可见水肿, 肾盂肾炎和膀胱炎, 仔猪皮下和头部水肿, 胸腔积液。中大猪主要表现为肺水肿、肺炎及淋巴结肿大、坏死等。

5.2 传染性胸膜肺炎

5.2.1 症状:

遇到应激时, 猪群突然发病, 体温升高, 精神沉郁, 采食量减少, 有明显的喘气、咳嗽症状, 严重时出现犬坐姿势。耳朵发绀, 严重时腹下、臀部皮肤也有出血发绀, 死亡快、死后的口腔鼻孔流出带泡沫血样渗出液。

5.2.2 病变:

除皮肤出血发绀外, 主要病变在呼吸道, 肺呈暗红色, 质地较硬, 多见纤维素性胸膜炎和心包炎, 有时见胸腔积水, 淋巴结肿大。

5.3 弓形体病

5.3.1 症状:

体温升高到40.5~42℃, 稽留, 食欲减少或拒食, 粪干、耳、胸部、腹下等皮肤出现出血斑, 呼吸困难, 怀孕母猪流产。

5.3.2 病变:

全身淋巴结肿大, 切面有坏死灶和出血点, 肺肿大, 呈暗红色, 表面出血, 间质增宽, 肝肿大, 表面有少量出血点或坏死点, 脾脏肿大明显, 并呈暗红色, 有时肾有出血点, 胸腔和腹腔渗出液增多。

5.4 附红细胞体病

5.4.1 症状:

高热、贫血、黄疸为特征, 多见于夏、秋季,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体温升高到40~42℃, 稽留热, 食欲废绝, 全身先变红, 两耳朵肿胀发绀, 几天后变苍白, 背上皮肤毛孔出血, 呈铁锈色, 可视黏膜苍白, 黄染, 尿液呈棕红色。

5.4.2 病变:

耳朵、腹下、四肢内侧皮肤有紫红色出血斑, 淋巴结肿胀、切面多汁, 血液稀薄, 凝固不良;黏膜和皮下脂肪黄染, 肝、脾表面有黄色坏死灶。

6 防制措施

6.1 加强饲养管理

提供猪群全价均衡的日粮, 增强猪群的体质, 防止免疫抑制病的发生。

6.2 注意养殖环境控制

采取必要的措施, 降低环境中猪瘟野毒的含量。对病死猪要做好隔离、淘汰、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猪舍周围环境每周要有两次消毒, 消毒剂最好选用2种或2种以上类型的药剂进行交替使用。

6.3 贯彻自繁自养, 全进全出的制度

对进入猪场的人员、车辆和物品严格控制, 彻底消毒后方能入场。饲养员更换鞋帽, 消毒后才能进入猪舍。

猪场要定期做好灭鼠、蚊、蝇工作, 防止飞鸟和其他野生动物进入猪舍。

6.4 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增强猪只的特异性抵抗力

6.4.1 疫苗的种类:

常用的猪瘟疫苗有细胞苗和脾苗, 在选择使用疫苗时, 应选择经政府采购的、有质量保证的可靠的厂家生产的可供猪瘟强制免疫注射使用的疫苗, 不能任意到其他疫苗销售点购买, 确保疫苗质量。

6.4.2 免疫程序:

猪群免疫程序的制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除母源抗体水平外, 还与疫情流行情况、饲养管理水平, 猪的品种和日龄有关。有条件的猪场应该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不同批次的猪只进行抗体水平的检测, 视抗体消长情况制定适宜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 不具备检测条件的猪场, 可采用目前普遍认可的做法选择使用。下面介绍一组猪瘟免疫程序, 仅供参考。

种公猪: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1次, 每次用细胞苗3头份或脾苗2头份肌肉注射。

母猪:每年2次, 每次在母猪断奶前用细胞苗3头份或脾苗2头份肌肉注射。

商品猪:一免20~25日龄用细胞苗1.5头份或脾苗1头份肌肉注射, 二免56~65日龄用细胞苗3头份或脾苗2头份肌肉注射。

6.4.3 免疫注意事项:

(1) 注意检查疫苗的质量:无论选择细胞苗或脾苗进行免疫接种, 首先应先检查疫苗的有效期、性状, 其次在使用时应检查疫苗是否真空, 发现有问题时坚决不能使用; (2) 适当的增加稀释液的用量, 使每头猪的注射量掌握在2 m L为宜; (3) 遵守无菌操作, 严禁一个针头连续注射多只猪只; (4) 尽量避免两种活疫苗同时使用, 如需免疫其它疫苗, 应间隔5~7 d以上, 减少因免疫其他疫病的疫苗而产生干扰。更不能将两种不同的疫苗混合同时注射, 以免产生免疫干扰或免疫失败; (5) 做好抗体的监测工作:疫苗免疫后, 在适当的时间, 要对猪群进行抗体检测, 根据监测的结果, 对抗体水平达不到要求的进行补免。抗体水平应在1∶32~1∶64之间。

7 治疗措施

一旦发生猪瘟, 目前尚无治疗方法。

7.1 迅速对病猪隔离, 对已发病猪或死猪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7.2 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坚持每日带猪消毒1次, 对环境每周消毒2次, 每天使用过的用具用万分之一的碘溶液洗刷干净, 晾干后再使用。

种猪场猪瘟病的防制 篇2

自2013年2月份以来,我市某3个年存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相继感染猪瘟病,总发病94头,死亡88头,死亡率达到93.6%。经我们确诊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症状

A猪场临床症状:仔猪体端末梢有发绀病变,体型消廋,体温达到41.5℃。

B猪场临床症状:病猪皮肤有点状出血,四肢内侧、腹部皮肤呈紫色,耳尖和黏膜发绀,呼吸困难,猪蹄出现溃疡和脱落。

C猪场临床症状:病猪四肢内侧、腹部皮肤呈紫色,耳尖发绀。

2 病理变化

病死猪的四肢内侧、腹部皮肤呈紫色,耳根发绀。剖检病猪可见颌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充血,肺部淤血,心臟衰弱,脾脏梗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大肠系膜充血、粪便干燥,小肠粘膜充血,肾脏和膀胱黏膜上有大量针尖大出血点,肾乳头肿大、出血。

3 实验室诊断

从三个猪场随机抽取病猪进行荧光抗体检测病毒抗原试验。无菌采集病猪的颌下淋巴结、脾脏、血液作5~7μm 的冷冻切片,经丙酮固定后,滴加猪瘟荧光抗体(商品),置湿盒内37℃45min后取出,用磷酸盐缓冲液漂洗5次,晾干,用缓冲甘油(pH值9.5)封片,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发现细胞浆中呈现黄绿色荧光,指示有猪瘟病毒抗原存在。

4 防制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舍的卫生、消毒工作。

(2)提倡自繁自养外,还应该加强引种地猪瘟的检疫,进场后应在隔离舍饲养观察2-3周,未出现异常情况的再进行混群饲养。

(3)定期监测猪场猪瘟抗体水平,加强猪瘟的诊断和检测技术水平。

(4)检出和淘汰亚临床感染猪。

猪瘟临床诊断与防制 篇3

1 病原及传染

猪瘟的病原体是猪瘟病毒, 呈球形或六角形, 直径约38~44nm, 中心为核糖核酸 (RNA) 所组成的螺旋体, 外有包囊, 囊上含有脂肪, 使病毒对乙醚敏感。病毒存在于病猪的血液、分泌物 (眼哆) 及排泄物 (粪尿) 中。被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及器具等都能传播本病。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 在直射阳光下1h仍不死亡, 如加热70℃, 60min才死亡;在低温下可存活数月之久。另外猪舍、牧场的粪便及尿内的病毒如果不经过发酵也很难失去毒力。病毒对消毒剂的抵抗力很强, 但2%火碱热溶液、10%氯制剂, 经过30~60min均可将其杀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无明显的季节性, 也不分猪种、年龄、性别。

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是病猪和带毒猪。病毒由尿、粪和其它分泌物排出, 污染环境, 散播传染。

2 症状及剖检

2.1 症状

潜伏期长短不一, 多由进入猪体病毒数量多少, 毒力大小, 猪抵抗力的强弱及其相关因素而定, 一般在5~10d, 根据病程长短, 临诊症状分为以下几个病型。

2.1.1 最急性型病猪体温升到41℃以上, 高热稽留, 皮肤和可是黏膜出血和发绀, 很快在1~5d内死亡。

2.1.2 急性型

为最常见型, 病猪体温上升在41~42℃之间, 拒食而喜欢脏水, 恶寒喜温, 乐于钻草堆, 静卧于阴暗处, 尾、耳下垂, 眼睑肿胀, 黏膜潮红, 眼角多有粘性分泌物。鼻孔被分泌物堵塞, 发出鼻塞音。病猪的粪便, 早期为干结球状, 附有灰白色或黄白色黏膜 (俗称“猪油状”粪) , 有时带血丝, 较长的病程到中后期出现腹泻。公猪包皮内积有液体, 用手挤压流出浑浊与恶臭的尿液。病猪在中后期极度衰弱, 喜伏卧猪舍一隅, 偶有起立, 步态蹒跚, 并在耳、颈、胸、腹、腋、股内侧等皮肤可出现紫红色出血点, 出血点随着病程发展, 逐渐融合成出血斑, 指压不褪色;病程一般为1~2周, 后期常并发或继发细菌感染, 以肺炎和坏死性肠炎最为常见。

2.1.3 亚急性型

除上述固有症状外, 体温不定, 结膜炎及鼻卡他, 口腔黏膜有一层黄白色膜, 并有出血斑或淤血斑, 咳嗽, 呼吸困难, 病程约20~30d。

2.1.4 慢性型

病程长达3周以上, 主要症状表现很不规则, 体温时高时低, 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但以腹泻性下痢为主。病猪消瘦、贫血、弓背缩腹, 被毛枯燥, 走路摇晃, 行走无力, 病猪多数衰竭死亡, 耐过幸存者, 往往成为僵猪。

2.1.5 非典型性和隐性感染

非典型性猪瘟主要发生在肥育后期, 仔猪也有发生, 病情较轻, 一般都不呈现典型的症状, 往往仅见体温在39.5~40.5℃, 微热、稽留, 食欲不振。剖检也无可见的病理变化,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低, 只有作血清学检测时才发现。隐性感染主要发生在妊娠母猪, 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产生弱胎、死胎、木乃伊胎, 有的胎儿产出后发生先天性颤抖, 往往与影响母猪繁殖障碍的病毒病或细菌病并发或继发, 只有作血清学检测时才能发现。

2.2 剖检

2.2.1 最急性型看不到明显的特征性变化或仅能看到淋巴结、肾、黏膜及浆膜有出血现象。

2.2.2 急性和亚急性

主要表现典型的败血症变化:在颈下、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颈部、肠系膜、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 外表呈暗紫色, 切面周边出血或红白两色相间, 构成大理石状, 扁挑体发生坏死。肾呈土黄色, 可见出血点, 有“麻雀层”之称;膀胱多见黏膜出血;心内外出血, 以左心耳为重;会厌软骨出血;脾脏边缘有紫色或土黄色坏死灶;胃底部充血出血, 黏膜上可能有腐蚀区, 小肠有卡他性炎症。盲肠和结肠黏膜的淋巴滤泡坏死或形成所谓的“纽扣状”溃疡。在喉头黏膜会厌软骨膀胱黏膜心外膜, 胸膜腹膜等处也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部分病例在肺脏有充血或出血, 甚至发生肺水肿或淤血坏死。

2.2.3 慢性病例

除具有上述部分病变外, 大多数的病例以纤维素性肠炎为特佂, 并且在盲肠回盲瓣口及结肠黏膜上形成“纽扣状”溃疡尤为明显, 可以作为猪瘟的特征性诊断症状。

2.2.4 非典型性和隐性病例剖见后很难找到可见的病理变化。

3 临床诊断

3.1 急性猪瘟

初表现精神萎靡, 食欲不振。随着病毒的大量传播, 猪只食欲废绝, 体温升高, 明显的结膜炎症状。有些猪出现便秘、呕吐、发冷、颤抖、扎堆。前期皮肤微红, 站立不稳。后期耳、鼻、四肢、外阴、外包皮出现出血性斑点。发热阶段猝死猪、腹、嘴、耳及腿内侧皮肤紫红。明显的毒血症和败血症症状。

3.2 亚急性和慢性猪瘟

症状轻微, 病程较长, 时好时坏。猪只精神萎靡, 逐渐消瘦, 无力。粪便时干时稀, 有时类细菌感染腹泻, 便黄色粥样或水样粪便, 或继发肺炎及其他断发病症状。部分慢性猪瘟生长停滞但长时间存活。无论急性、亚急性、慢性猪瘟的猪都会大量排毒污染环境, 危害猪群。

4 防制

目前该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应以定期免疫接种等综合预防措施来控制本病的发生.

4.1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猪的抗病力

饲料的营养要全面, 饲喂要定时定量;圈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 定期消毒。提高猪体的抗病能力, 加强检疫工作, 尽量做到自繁自养, 杜绝传染途径。当从外地进猪时, 应就地预防注射疫苗, 到场后在经过隔离检疫, 确定无病的方可进入猪群。

4.2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免疫

目前国产的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是公认的最安全有效疫苗, 接种后4~6d产生免疫力, 免疫期可达一年。在非疫区, 仔猪于断奶后接种该苗一次即可;在疫区和受威胁区, 免疫猪所产仔猪可于20~30日龄首免, 50~60日龄进行二免 (每次按3~5头份) , 母猪空怀期免疫一次 (每次按5头份) , 种公猪每年免疫一次 (按5头份) 即可。

4.3 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4.3.1 超前免疫问题

近几年全国各地对超前免疫 (也叫乳前免疫) 进行了大量研究, 论述各异, 但在生产中仔猪超前免疫与哺乳时间的关系, 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笔者认为在母猪基础免疫做得较好时, 不采用超前免疫:一方面, 生产中有许多中小型猪场在保温设施做得不好时, 不少乳仔猪往往因为未能及时吃到初乳而导致死亡率上升, 主要是刚出生的仔猪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 出现冷休克饿死冻死, 这在冬春季节尤为明显;另一方面, 乳仔猪对免疫球蛋白的吸收在乳仔猪出生后24h之内吸收率最高, 只有保证乳仔猪在出生后获得足够的抗体水平, 才更有利于乳仔猪的健康。

4.3.2 免疫用注射针头过短或打飞针空针

笔者在走访发生猪瘟病的猪场时发现, 往往是由于免疫用注射针头过短, 导致疫苗进入猪体脂肪层内, 不能及时产生抗体, 造成免疫失败。个别猪场还出现打飞针空针现象, 均导致免疫失败而发生猪瘟。

4.3.3 刚引入怀孕母猪的免疫

尽可能避开母猪怀孕期免疫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 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免疫怀孕母猪对胎儿带来损害的报道比较少。所以, 对于刚从疫区和受威胁区引入的怀孕母猪可以采用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4.3.4 要注意疫苗的质量

通过对近几年发生猪瘟的猪场进行调查, 有部分猪场曾使用3~5头份的联苗进行免疫仍有猪瘟发生, 因此不宜使用联苗来预防猪瘟;要注意疫苗在运输保存过程中的失真空性及保存温度和有效期, 避免使用变质苗和过期苗.

4.3.5 免疫过程中出现的过敏反应

在应用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免疫接种或紧急接种的过程中, 可能有部分猪发生过敏反应:仔猪呈急性, 主要表现不食、呕吐、肌肉痉挛、震颤现象。严重者还会出现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生长育肥猪发生过敏时, 一般不会出现上述症状, 仅表现不食或食欲减少。当发生过敏时, 急性的可立即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救治, 对于生长育肥猪可采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盐酸胃复安注射液+盐酸654-2注射液+VB1注射液 (均按0.5~1mg/kg体重) 混合后肌注, 连用2次。

4.4 治疗

隐性猪瘟的防制体会 篇4

1 典型猪瘟与隐性猪瘟的比较

1.1 典型猪瘟的特点

体温升高, 呈稽留热;全身淋巴结肿胀、水肿和出血, 呈红白或红黑相间的大理石样变化;肾脏组织被膜下呈点状出血;膀胱黏膜、喉头、会厌软骨、肠系膜和皮肤呈点状出血;脾脏出血性坏死;回肠、盲肠黏膜形成纽扣状溃疡。

1.2 隐性猪瘟的特点

1.2.1 持续感染

猪瘟病毒可在猪体内存活数月甚至终生, 但猪并不表现临床症状, 很少有发病死亡, 持续向外排毒。带毒猪是发生猪瘟的重要传染源, 危害巨大。

1.2.2 母猪繁殖障碍

表现流产、早产、产死胎, 以及产仔少、不发情或不孕。

1.2.3 仔猪先天性感染

仔猪出生后吃奶无力或不吃奶, 拉稀, 衰弱, 陆续死亡, 有时在20日龄左右或断奶前后发生大量死亡。偶有发生先天性震颤。

1.2.4 免疫耐受

虽用合格的疫苗及正规的操作进行免疫, 但猪瘟抗体仍在保护效价以下, 并时有猪瘟发病, 此种情况日龄越低越严重。

2 病例分析

2.1 发病情况

2004年5月某规模猪场50~70日龄的保育仔猪 (21~25日龄断奶) 发生死亡的病例, 通过尸体剖解及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隐性猪瘟感染, 后采取紧急措施, 疫情得到控制。该病持续1个多月, 死亡99头, 发病率60%, 死亡率14.4%。

2.2 流行情况

2004年4月下旬, 该场出现少数猪精神沉郁、挤堆、食欲减退、被毛粗乱、消瘦。病死猪皮肤有出血点, 部分猪腹下见淤血和坏死。剖检:肝脏部分针尖状出血点, 脾脏边缘也有少许出血和坏死灶, 肾脏有少许出血点, 但内脏都没有大面积出血或坏死, 腹股沟淋巴结出血肿大。在饮水中加入阿莫西林混饮, 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到5月份, 病猪明显增多, 挤堆, 无明显体温升高, 部分猪出现关节肿大、化脓。按链球菌感染, 青霉素注射治疗效果不明显。用阿奇霉素加入饮水给该猪群混饮, 疫情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经专家会诊及病料送检, 确诊为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隐性猪瘟, 后继发链球菌病。

2.3 疫情分析

该场一直以来猪瘟的免疫情况如下:仔猪20日龄时, 母猪和小猪同时免疫2头份, 仔猪60~70日龄2头份第2次免疫。由于猪瘟疫苗注射剂量太少, 加之免疫抑制因素的存在等原因, 而引发此次猪瘟疫情。被确诊为猪瘟后, 全场猪群进行紧急免疫:保育猪群5头份;母猪群6头份;仔猪20日龄首免4头份, 55~60日龄第2次免疫4头份,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3 隐性猪瘟发生的原因

3.1 广泛存在疫源

(1) 部分肉猪隐性感染, 胴体带毒, 随肉品销售而散布。 (2) 检出病猪未进行扑杀处理, 任由畜主出售, 造成散毒。 (3) 私自宰杀病死猪, 并将肉品上市鲜售。 (4) 病死猪未作无害化处理, 任意抛弃而散毒。 (5) 部分免疫水平低的母猪感染猪瘟耐过后, 成为隐性带毒猪。

3.2 病原的遗传变异

由于多年普遍使用猪瘟弱毒疫苗等因素, 使猪瘟病毒的生态环境和病毒群落发生了改变, 致使猪瘟流行病学和临诊表现等方面出现非典型性变化。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 也证实了在我国流行的一些猪瘟毒株, 与传统的石门系强毒株和C株疫苗弱毒在抗原基因上有某些区别, 而呈现不同地区分布的多样性。

3.3 疫苗及稀释剂方面的因素

(1) 疫苗质量不合格或疫苗已过期失效。 (2) 疫苗由于运输不慎、保存不当或疫苗取出后在免疫接种前受到日光的直接照射或取出时间过长, 使疫苗效价降低。 (3) 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使疫苗效价降低。 (4) 疫苗稀释剂存在质量问题或受到污染, 有的防疫人员甚至用自来水代替稀释剂, 从而降低了疫苗的效价和免疫原性, 导致免疫失败。也有因稀释剂和疫苗未按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使用。比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碱性敏感, 稀释液的pH值不应超过7.0, 否则会导致疫苗活力减弱, 影响免疫力。

3.4 母源抗体干扰

母源抗体是从母乳中获得的, 可以增强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但是母源抗体可干扰首次免疫的效果, 尤其是用弱毒疫苗。母源抗体与注射疫苗中和, 影响了仔猪主动免疫的产生。母源抗体有一定的消长规律, 需待母源抗体水平降到一定程度时, 方可进行免疫接种, 否则不能产生预期的免疫效果。

3.5 免疫程序不合理

猪场未根据当地猪病流行规律和本场实际, 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

3.6 免疫注射操作不当

(1) 免疫质量差。在免疫接种时打“飞针”, 疫苗根本没有注射进去或注入的疫苗从注射孔流出, 造成疫苗注射量不足并导致疫苗污染环境。也有因针头过短而将疫苗注入脂肪层而影响疫苗的吸收, 从而减少了免疫剂量, 导致免疫失败。 (2) 疫苗稀释过度或接种剂量不足, 使生猪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造成形式上接种, 实际上未收到预防效果。 (3) 疫苗稀释不足或接种剂量太大, 造成生猪对疫苗缺乏反应性, 处于免疫麻痹状态, 这种情况最易出现在紧急预防接种时。 (4) 器械消毒不严。预防注射时, 不按要求消毒器械, 又不能做到一猪换一个针头, 若遇潜伏感染疫病的猪只, 针头和注射器将会带毒, 而且还会造成整瓶稀释后的疫苗污染或机械带毒接种, 使防疫注射变成了带毒传播, 注射后引发疫病的流行。 (5) 消毒药品使用不当。防疫注射时, 防疫人员往往只用碘酊作局部消毒, 而不用酒精脱碘或用过多的5%碘酊消毒, 碘酊未干就急于注苗, 使碘酊与疫苗接触, 造成疫苗失效, 失去免疫效力。

3.7猪伪狂犬病、PRRS等免疫抑制性疾病

患这些疾病的猪免疫系统受损伤, 进行猪瘟免疫接种时, 免疫效果不佳, 或容易受感染。

4 隐性猪瘟的防制措施

4.1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根据各场的经验, 仔猪的免疫:20日龄首免4头份, 55~60日龄二免4头份。猪瘟感染猪场可采用猪乳前免疫。乳前免疫又称超前免疫, 是在乳猪出生后立时注射猪瘟疫苗, 注射疫苗后1~2小时才允许仔猪吃奶。这是解决母源抗体干扰、迅速提高仔猪抗体水平的有效方法。稀释后的疫苗要保存在冰水中, 随用随取, 以免造成疫苗失败。种公猪的免疫:种猪每年免疫2次, 母猪断奶时空怀免疫。

4.2选择疫苗要讲究

猪瘟弱毒疫苗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 特别是在运输、保存的过程中要保证冷藏。对猪瘟免疫最好用猪瘟单苗, 少用二联苗或三联苗, 尤其是乳前免疫和20日龄免疫时绝不要用三联苗。

4.3使用疫苗操作要严格

疫苗临使用前要用消毒过的注射器吸取稀释液刺入疫苗瓶中, 能自动将稀释液吸入的是真空度合格的疫苗。注射器和针头使用前都要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每注射一头要换一个针头。疫苗稀释后要2~4小时内用完。

4.4严格控制传染源

病死猪及产出死胎儿应做无害化处理再深埋, 绝不出售病死猪, 粪尿等要及时清理并经发酵处理, 杀灭蚊蝇, 定期灭鼠, 尽最大努力减少病毒的散播。

4.5自繁自养, 全进全出

自繁自养可减少猪瘟的传入。为切断猪瘟传染机会, 对不同饲养阶段的猪要全进全出, 猪群转出后猪舍要彻底清洗和消毒。可用高锰酸钾、甲醛进行熏蒸消毒, 也可以用烧碱或过氧乙酸进行2~3次喷雾消毒。平时可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进行带猪消毒。

4.6慎重引种, 定期监测

应引入不带有猪瘟强毒的种猪。对本场种猪应定期检测, 检出并淘汰带毒猪, 逐步净化猪瘟。对不同阶段的猪检测猪瘟抗体水平, 以更好地调整免疫程序。

4.7综合防制

猪瘟的鉴别与综合防制 篇5

1 传染源

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特别是猪瘟病猪在高烧的败血症阶段, 病毒在猪体内大量繁殖, 并随粪、尿和其他分泌物排出, 污染环境, 散播传染;其次, 病后带毒猪、潜伏带毒猪、隐性带毒猪也是重要的传染源。病猪尸体处理不当或屠宰时, 病毒可随各种未经消毒处理的产品和废料、废水广泛散布, 造成疫病流行。

2 传播途径

本病可通过扁桃体黏膜、口腔黏膜、呼吸道黏膜、眼结膜、生殖道黏膜和皮肤擦伤感染, 也可进行垂直传播。在自然条件下多数病例是由上述一种或几种途径传播的, 但感染猪与易感猪的直接接触是该病传播的主要方式。妊娠母猪自然感染低毒力或中等毒力毒株时, 可以通过子宫传至胎儿, 导致母猪流产, 产木乃伊胎、死胎或弱仔, 弱仔在出生后不久就死亡, 有人把这种情况称为“带毒母猪综合征”, 人工感染猪瘟野毒的母猪最长带毒时间为557 d。若先天性感染的仔猪不死亡, 则可长期甚至终身排毒而不呈现病状、不产生免疫应答或产生免疫偏离现象;出生后感染低毒力或中等毒力毒株时也可带毒、排毒。所以, 慢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猪的存在是造成猪群中猪瘟长期流行的主要原因。带毒猪、猪肉和猪肉制品的流动可进行该病的远距离传播, 通过国际或地区间贸易方式可将本病引入无猪瘟的国家和地区;用未经适当加热处理的屠宰间下脚料或厨房的泔水喂猪可使易感猪感染;饲养员、腌割员、授精员、防疫员和兽医等都可能通过污染的器械、药品、用具等传播病毒;使用不安全的疫苗, 如未充分致弱的活疫苗, 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 出现死胎、木乃伊胎、流产及产弱仔, 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苗不会通过胎盘垂直感染仔猪, 也不造成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节肢动物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传播该病。

3 易感动物

猪瘟病毒仅对猪和野猪有易感性, 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病毒在家兔体内连续传代之后可适应繁殖, 引起体温升高, 对猪的毒力明显减弱, 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我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培育成功的。

4 流行特点

本病不受气候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任何时间都可发生, 但低温有利于病毒的存活和散播, 气候多变等应激因素导致发病增加。典型猪瘟流行初期, 只有少数几只发病, 经1~2周后大批发病, 10日龄内及断奶前后发病最多, 3月龄以上发病减少。

5 临床症状

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首次发生的猪场, 潜伏期短, 发病较快, 病猪突然发热, 一般为2~3 d。患病猪体温升高到40~41.5℃左右, 但精神和食欲还不出现异常。高热稽留, 至垂死期才急剧下降, 往往没有显著症状而突然死亡。

6 病理变化

主要呈典型的败血症变化。全身皮肤、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变化, 以淋巴结、肾脏、膀胱、脾脏、喉头、会厌软骨、胆囊、胃和大肠黏膜出血最为常见;全身淋巴结特别是颌下、支气管、肠系膜及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胀, 充血或出血, 外表呈紫褐色, 切面为大理石样, 这种病变有诊断意义;肾脏表面有针尖状数量不等的出血点, 严重时有出血斑;肾盂、肾乳头出血, 肾贫血, 发黄, 表面有或多或少的出血点, 称“麻雀肾”;膀胱黏膜有散在的出血点;脾脏一般不肿, 边缘常出现出血梗死灶是猪瘟的特征性病变。但这些典型的病理变化在近些年来并不多见, 目前大多数猪瘟病例主要表现为黏膜表面的针尖状出血点;多数病猪的扁桃体出血坏死;部分病猪小肠、大肠黏膜有充血和出血点;盲肠 (特别是回盲瓣处) 和结肠的淋巴组织坏死, 呈灰黄色, 干燥, 并形成突出于表面的灰色纽扣状溃疡。

7 临床症状诊断

体温上升, 持续数天不降;脓性结膜炎;初便秘后腹泻, 后期呈栗样粪球, 且附有黏膜或血液;皮肤上有小红点或红斑, 指压不退色等。猪瘟与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败血性链球菌病的鉴别诊断见表1。

8 防制对策

猪瘟防制必须从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动物、生态环境等多个环节着手, 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把好引种关, 防止将带毒者以及持续感染病猪引入猪场;通过严格检疫和淘汰带毒猪, 建立健康繁殖母猪群;制定科学和确实有效的免疫接种计划, 认真执行免疫程序, 定期检测免疫效果;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切断疾病传染途径等综合性措施是控制或消灭猪瘟的前提条件。

猪瘟疫苗接种后1周内可产生免疫力。保护期一般为1年, 对猪瘟应采取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8.1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每头猪1次免疫剂量应不低于600 RID。一般地区应在仔猪25日龄及65日龄左右各免疫1次。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5 d、经产母猪在断奶时各免疫1次, 尽量不要在配种或怀孕期间注射猪瘟疫苗。种公猪每年免疫2次。并应注意与其他疫苗接种的间隔和抗生素的干扰。有条件的猪场和地区应通过抗体监测制定适合本场和本地区的免疫程序。

关于猪的免疫程序问题, 据试验证明, 已用猪瘟兔化弱毒苗免疫的母猪, 所生仔猪可以通过吃初乳获得抗体, 在25日龄前均获得抵抗猪瘟病毒侵袭的能力。此后, 仔猪体内抗体的含量急剧下降。因此, 对免疫的母所生仔猪, 可在20、70日龄时各注射1次疫苗, 此后每半年免疫1次。

8.2 正确严格地采用超前免疫

可在被猪瘟严重污染的猪场使用, 但必须严格操作。如专人执行, 每产出1头仔猪立即注射疫苗, 并编号放入保温箱中, 90 min后方可吮乳;稀释后的疫苗应贮存在带冰的冰瓶中, 随取随用;在猪25~35日龄或60~70日龄时还应加强免疫1次。

8.3 严格技术操作

疫苗贮运和使用要全程冷藏, 用前应检验是否失真空。每头猪换用1个经煮沸消毒的针头, 稀释液应使用生理盐水。气温在15~27℃时应在3 h内用完, 过时废弃。注意不要打“飞针”。

8.4 淘汰带有强毒抗原的种猪

通过抗体监测找出并坚决淘汰亚临床感染种猪, 从源头切断猪瘟传染和免疫抑制问题, 可有效减少猪瘟的发生。

8.5 实行全进全出

对病死猪及产出的死胎、胎衣等应做无害化处理, 做好消毒、隔离等切断传染源的全方位措施。

8.6 全面改善饲养管理

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与免疫力。使用屠宰间的下脚料和厨房泔水作为饲料, 应充分加热处理。

8.7 发生猪瘟时的紧急防制措施

非典型性猪瘟的诊断与防制 篇6

1 发病情况

2005年9月, 宁夏中卫市某乡小型猪场发生了主要感染1月龄以内仔猪的疾病, 并在猪群中迅速传播, 仔猪感染率为35%, 病死率达100%。多数发病仔猪呈急性经过, 病程一般在7 d以内, 仔猪死亡。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或其它治疗均不见效果。

2 流行病学调查

该猪场主要以圈养为主, 采用自繁自养的养殖方式。猪场圈舍设计布局及卫生条件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场房以坐北朝南方向建设。猪场内每周消毒1次, 保温条件较好, 但通风条件较差。猪场每年在春秋来临之际分别对猪进行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口蹄疫等的免疫。猪场发病后, 工作人员对猪场病猪、疑似感染猪进行紧急隔离观察, 且每天进行严格消毒, 对未感染仔猪和母猪进行疫苗接种 (猪瘟、猪肺疫、口蹄疫和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疫苗) 和抗生素治疗。

3 临床症状

本次发病仔猪病程大致可划分为早期、中期、后期。早期表现为猪只食欲略有下降、身体消瘦、被毛粗乱、精神萎顿;病猪中期以上症状有所恢复, 发病仔猪腹部下方、鼻端、耳根和四肢内侧等部位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体温略有升高, 两眼或单眼结膜炎, 有多量黏液脓性分泌物, 严重时眼睑完全封闭, 没有便秘或腹泻等症状;病程后期原先出现红疹区的部位大面积起皮, 鼻端有溃烂现象, 四肢皮肤发绀, 耳朵、尾巴发生干性坏疽, 体温先是略有升高, 而后正常。表现为精神不振、呆滞、食欲减少, 进而停食, 突然死亡。母猪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4 剖检变化

病死仔猪尸体剖检可见下颌淋巴结、腮下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周边有肉眼不可见的针尖大小出血点, 切面呈大理石样, 扁桃体肿胀;肺脏、脾脏、胰脏、心房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肾脏苍白、有针头大小的出血点;胆汁为黄色呈糊状;小肠及其浆膜充血、出血, 小肠内容物比正常略干燥。仔猪肋骨软骨交界处出现一条白线, 附近有出血带。

5 实验室诊断

5.1 细菌分离培养

采集病死仔猪肝、脾、肾分别接种于血液琼脂平皿, 肉汤和厌氧肝汤中, 未分离出致病菌。

5.2 猪瘟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查

采集病死仔猪扁桃体、肾脏、淋巴结等组织, 制作冰冻切片, 厚度为6 μm。切片展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 经丙酮固定15 min后, 用PBS缓冲液漂洗, 自然风干, 用猪瘟、猪细小病毒、猪病毒性腹泻的三价荧光抗体滴加于切片表面, 于37 ℃下作用0.5 h后, 经漂洗, 自然干燥, 封固盖片, 镜检于荧光显微镜视野中, 可见组织上皮细胞浆内呈现黄色、绿色或黄绿色, 细胞核不着色, 细胞轮廓分明, 确诊为猪瘟病毒感染阳性。

6 防制措施

(1) 将发病仔猪立即隔离, 彻底清扫圈舍, 并用菌毒敌每日消毒1次;对未发病的仔猪每头肌肉注射卡那霉素50万IU。

(2) 封锁发病猪场, 猪只、粪肥停止外运, 人员必须严格消毒才能出场。

(3) 严格消毒场地圈舍、道路、场地、用具等, 疫情期间每天消毒1次。

(4) 净化猪场, 开展猪瘟的抗体检测, 及时检出副抗体的病猪, 淘汰隐形感染的母猪。通过免疫检测, 还能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可靠的依据。目前检测猪瘟抗体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有ELISA法和间接血凝法等。保证空怀母猪母源抗体不低于1∶64, 分娩母猪不低于1∶32。

(5) 由于仔猪获得的母源抗体不足以抵抗猪瘟病毒的攻击, 为制止疫病的发展, 将仔猪首次免疫立即改被动免疫为主动免疫。采用乳前免疫, 在仔猪产出后吮食初乳前进行1 mL猪瘟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迅速控制了疫病的蔓延。乳前免疫必须在吮食前1~2 h进行。

(6) 规范免疫接种操作规程, 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制定免疫程序的关键是如何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日龄, 一般认为母源抗体效价降到1∶4~8时是猪瘟疫苗首免的最佳时期。同时加大剂量也可中和一定的母源抗体。

(7) 猪场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自己的免疫程序。一般根据抗体的水平免疫注射。不能检测抗体则可参考以下免疫方法:仔猪在20~25日龄用猪瘟活苗进行首免, 每头仔猪接种2头份。60~70日龄用猪瘟活苗进行二免, 每头接种3~4头份。种猪在200~220日龄用猪瘟活苗进行三免, 接种4~6头份。种用成年公猪每年补防2次, 每次接种4~6头份。经产母猪在断奶时或配种前补防1次。

(8) 发现可疑疫情, 立即采集病料, 送至有关单位做抗体和抗原的检测。测定抗体水平为本场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科学的依据, 而测定抗原才可以发现病原, 确诊疾病。一旦确诊存在非典型猪瘟, 应立即对易感猪进行检疫。体温高达41 ℃以上, 呼吸极度困难为重病猪, 治疗无效时应立即淘汰。体温略高于40 ℃, 全身体况尚好的母猪, 可用大剂量猪瘟活疫苗 (10~15头份) 1次注射, 继而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及维生素C肌肉注射, 以防继发细菌感染。对体质健壮的猪立即用5头份猪瘟活疫苗补防1次。

7 小结与分析

(1) 针对本次病情调查得知, 该场所选用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购自于当地兽医防疫站。该苗虽然具有高度安全性和优良的免疫原性, 但以往评价疫苗免疫效果及制定免疫标准通常是以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应用这一标准时, 常有部分猪免疫后抗体水平不能防止亚临床猪瘟的感染。尤其是亚临床感染的妊娠母猪, 虽无明显症状, 但却是CSFV的主要宿主, 不仅可以通过垂直传播给仔猪, 并通过种公猪对其它母猪进行水平传播, 从而将该病蔓延至整个猪场。

(2) 该养猪户初次从事养猪行业, 防疫意识淡薄, 防疫规程不到位。注射疫苗时针头不够, 某些猪共同使用了1个针头, 使CSFV带入其它健康猪体内导致此病快速蔓延。

(3) 据主诉, 在发生此病后, 首先采用了紧急接种, 同时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然而, 在一般情况下使用弱毒疫苗后一段时间不应使用抗菌药物。实验证明:抗生素对动物体内抗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从而影响免疫效果。因此, 在免疫前后不可以使用抗生素药物。

(4) 该养猪场舍的通风设施不佳, 圈舍卫生条件差。饲料单一, 配料简单, 应注意调整饲料的配方, 提高养殖技术, 科学管理, 以满足猪只的营养需要, 从而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5) 本病坚持“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此次疫情从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方面, 尤其是病猪的皮肤、肾脏、小肠内容物、胆汁的变化有明显的猪瘟特征, 而与中毒病极相似, 因而造成误诊而延误了防制时机。

两个猪场急性猪瘟防制过程的比较 篇7

1猪场的基本情况

1号猪场养殖场建设情况简陋, 厂址选在低洼的小河沟旁, 周围堆满了垃圾, 养殖规模方式老化, 且养殖数量不固定;2号猪场是小型的规模化养殖建设, 使用的是发酵床养殖方式。1号猪场养殖时间长, 每一批猪都由外地购入, 且猪群来自不同场地, 不同一批次;2号猪场主要是2013年新建猪场, 头批由当地猪场购入仔猪。

2两个猪场发病诊断情况

1号猪场共存栏225头, 在下棚猪舍饲养165头。7月份由当地市场购入仔猪90头, 8月25日又由天津蓟县购入115头, 放入下棚猪舍75头, 其余的放入自家院中饲养 (这40头在紧急免疫猪瘟疫苗后未出现症状) , 8月30日个别表现腹泻, 身上发红, 当地兽医按附红细胞体和猪伪狂犬病治疗, 到9月1日死亡35头后找到我处就疹;其表现咳嗽, 打喷嚏, 个别猪气喘, 腹围增大, 拉稀或便秘, 弓背, 当出现耳朵、四肢及臀部皮肤发绀, 该猪迅速倒地死亡。经剖检:打开腹腔可见到腹腔充满暗红色血样腹水, 各个脏器黏连,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呈大理石样外观;肾脏表面有针尖大坏死点, 肾髓质成条状出血;脾脏肿大到2倍多, 边缘有梗死;胃底糜烂出血;膀胱内膜有弥漫性出血;回盲瓣、整个回肠和直肠全部是纽扣状溃疡, 在小肠至结肠段有2厘米左右的线虫, 在盲肠有白色的虫卵结节。心脏、肺脏与胸腔黏连, 且有纤维素性呈白色渗出物, 在心叶、隔叶及尖叶有实质性肉样变, 且有白色脓肿结节, 心耳出血且有坏死灶。

实验室诊断:无菌取其淋巴结、肺脏、脾脏, 同时采集同群猪血样22份, 对其血样做猪瘟免疫抗体检测, 效价是1︰0是6份、1︰2是5份、1︰8是2份、1︰128是4份、1︰512是5份, 抗体效价高低不平;对其病料作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到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细菌呈大部分, 紧急对病料做药敏试验, 恒温37℃培养24小时后, 可观察到壮观霉素、阿奇霉素、土霉素药敏片抑菌环较大;同时把病料分别送市疫控中心做猪瘟PCR检测, 经检测猪瘟抗原阳性反应;又分别做了猪副嗜血杆菌, 猪圆环病毒抗体检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检测呈阳性反应。

2号猪场存栏230头, 大部分是5月份到7月份由迁西县的某猪场购入, 9月份又从该厂购入36头80日龄的仔猪, 9月17日清晨突然死亡一头, 18日又突然死亡两头, 急忙到我处就诊, 临床见不到猪群症状异常, 只是在背部及前胸可见到豆粒大的红疙瘩。

剖检:整个腹腔和胸腔脏器全部出血, 腹股沟淋巴结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 肾脏出血并有呈片状灰白色坏死灶, 整个肠道肠壁变薄, 变成了血肠, 脾脏边缘有梗死灶, 回盲瓣有纽扣状溃疡灶, 心脏的心肌出血并有坏死灶, 心肌脂肪有出血点。对猪群进行抽血10份, 作猪瘟免疫抗体检测, 其效价为1︰2为6份, 1︰4为3份、1︰128为1份, 同时用猪瘟抗原胶体金检测呈阳性反应、猪圆环病毒抗体胶体金检测呈阴性反应。

3诊断

通过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可确诊:1号猪场为寄生虫引发的猪瘟、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后, 又继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2号猪场为急性猪瘟。

4防制

对三个猪场采取立即隔离, 消毒、紧急免疫及对症治疗。

1号猪场, 紧急免疫猪瘟5头份猪瘟疫苗与转移因子混合注射, 用宏基金碘消毒, 一次用500毫升兑水喷雾消毒, 每天两次;用安乃近+壮观霉素+阿奇霉素拌料, 驱虫药顿服一天一次, 连续饲喂3天;同时对严重病猪用壮观霉素+黄芪多糖+阿奇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注射, 每天两次, 连续治疗6天, 病情才得到控制。

2号猪场, 用阿莫西林200克+富道维生素500克拌料, 连用3天;用碘制剂消毒, 一天一次;对全场猪紧急免疫2头份, 病猪每头猪免疫10头份, 用药3天后未死亡猪。

5病因分析

1号猪场:小规模化养殖方式, 设施简陋, 发病原因一是新购入猪群不隔离饲养就混入同圈舍, 前一批猪群没有接种猪瘟疫苗, 购自不同地点的猪群, 带有不同种病毒及细菌, 外界因素一刺激造成一病多发, 很难控制。二是寄生虫病、副猪嗜血杆菌圆环病毒病影响猪群的免疫力, 造成紧急免疫的免疫抑制。三是发生疫病时乱投药, 造成群体产生抗药性, 形成免疫抑制。

2号猪场:首先猪到场后不隔离饲养即混群, 且串了群, 造成了应急影响。二是经主诉该猪场于28天免疫一次猪瘟, 在60日龄时未及时免疫猪瘟疫苗, 造成免疫空档。

6小结

6.1建设规模化养殖场。随着目前养殖业不断扩大, 新老病不断的复杂化, 建设规模化养殖厂是养殖业发展的基础, 坚持自繁自养、程序化免疫, 如果达不到规模化养殖, 最好从一处采购猪, 采购同一批次。采购不同地方及批次, 一定要建立隔离饲养制度, 最好隔离20天左右, 经监测健康无疫病方可解除隔离, 混群饲养, 做好疫病的免疫计划。同时要建立相关的养殖档案, 佩戴免疫标识, 这些是诊断和防治动物疫病的重要参考依据。

6.2做好该病的综合性预防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一是定期开展猪瘟免疫抗体的监测, 特别是对猪群免疫抗体水平和注射猪瘟疫苗后的免疫效果的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 确定注射猪瘟疫苗免疫的时间及免疫头份, 并以此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制定免疫程序。母猪的免疫应避开配种和妊娠期, 以免引起胎盘感染或超前免疫时仔猪发生过敏性休克 (可能是由于母源抗体过高) 。二是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不同群隔离饲养制度;建立“舒适 (适合猪群) ”的养殖环境, 使用发酵床饲养猪, 抗病能力相对较强。

6.3预防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提高猪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首要解决问题。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及防制对策探讨 篇8

关键词:猪瘟,免疫失败,防制对策,疫苗,免疫程序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具有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特点, 国际兽医局 (OIE) 将其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 我国亦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1]。长期以来, 我国以预防接种猪瘟疫苗作为控制猪瘟的主要手段,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控制猪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近年来, 随着养猪业快速的发展, 国内生猪的交易流通日益频繁以及从国外大量引进种猪, 同时猪场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规模越办越大等等因素, 给猪瘟的防制带来了不少困难, 虽然普遍注射了猪瘟疫苗, 但猪瘟免疫合格率仍较低, 造成猪瘟免疫失败, 尤其是在小规模养猪场和农村散养户时有猪瘟发生, 以非典型猪瘟和隐性感染为主体, 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初生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死亡, 呈现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 给养猪业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2]。因此, 有必要对猪瘟免疫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以便制定相应防制对策。

1免疫失败原因

在猪瘟免疫预防实践中, 接种过猪瘟疫苗的猪群仍然发生猪瘟, 造成免疫失败原因主要受疫苗、免疫操作、免疫程序、饲养管理、猪群的健康状况以及药物及饲料添加剂等因素的影响。

1.1疫苗

我国目前现有预防猪瘟的疫苗有:组织弱毒活疫苗、细胞培养弱毒冻干活疫苗以及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 组织弱毒活疫苗以猪瘟兔化弱毒株接种家兔, 采含毒脏器制备疫苗, 细胞培养弱毒冻干活疫苗以猪瘟兔化弱毒株即C株接种易感细胞培养 (现普遍应用牛睾丸细胞) , 该兔化弱毒细胞疫苗目前是我国及世界各国猪瘟免疫的主导苗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 其中猪瘟疫苗分为乳兔组织苗与细胞苗, 联苗的特点是可一免防多病。

1.1.1疫苗的质量: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株即C株是国际公认的最佳疫苗株, 其性能稳定、安全、免疫效果好、无残毒、毒力不返强, 欧洲国家采用此苗有效控制了猪瘟的流行, 欧洲药典规定用C株疫苗免疫时, 肌肉注射剂量为400 RID。我国猪瘟出厂时检验以5万倍稀释能致兔体热反应为合格, 即每毫升原液含5万RID, 规定的免疫剂量为150 RID, 这一剂量远低于国际标准[3]。

1.1.2疫苗的保存、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猪瘟疫苗同其它生物制品一样, 必须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和运输, 猪瘟疫苗保存于-15℃冷冻, 有效期为1年;于0~8℃冷暗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为6个月;于8~25℃保存, 有效期为10 d。若经常性停电, 疫苗保存情况不清或超过有效期者, 会使疫苗效价降低或消失, 高温、阳光直射都会造成疫苗很快失效。

1.2免疫操作

1.2.1在使用猪瘟疫苗前, 先检查疫苗瓶是否失真空, 疫苗瓶失真空后会使疫苗效价逐渐下降乃至消失。

1.2.2稀释猪瘟疫苗的稀释液pH值应在6.8~7.4之间, 使用过酸或过碱的稀液稀释疫苗, 甚至有些防疫人员为了省事, 干脆用白开水甚至自来水来稀释疫苗, 都将造成疫苗病毒蛋白质变性, 使疫苗失效。

1.2.3当猪瘟疫苗稀释后, 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否则影响疫苗效价, 一般在气温15℃环境下6 h内用完, 15~27℃下应在3 h内用完[7], 有些猪场 (户) 在疫苗稀释后不能1次用完, 往往将1瓶已稀释的疫苗用1 d甚至更长, 把已失效的疫苗继续给猪接种, 致使用同一瓶疫苗防疫的猪出现先打针的有免疫力, 后打针的没有免疫力的现象。

1.2.4免疫接种时针头、注射部位用浓碘酒消毒涂得过多, 既不脱碘也不等到其自然干燥, 使疫苗与碘接触, 影响疫苗的免疫力, 另外针头过短过粗, 使疫苗从针孔外流, 还有些防疫员为了方便打“飞针”, 使疫苗接种剂量低于标准免疫剂量, 造成免疫失败。

1.3免疫程序

1.3.1母源抗体对初生仔猪有保护作用, 但也会影响仔猪的免疫效果, 过早的给仔猪接种猪瘟疫苗, 则会使母源抗体被中和, 从而破坏了机体的被动免疫, 过迟接种疫苗, 仔猪血清中已无母源抗体存在, 一旦有猪瘟病毒的侵袭, 就可能发生猪瘟[3]。

1.3.2免疫次数过于频繁, 免疫记忆细胞接受抗原高频率的刺激, 往往会扰乱免疫应答秩序, 造成免疫麻痹。上次免疫猪瘟疫苗产生的抗体还没有降到一定水平而又过早地接种疫苗, 结果部份疫苗被机体残留的那部分抗体所中和, 致使猪产生的免疫力低而发生免疫失败。

1.3.3免疫时机、免疫剂量不合理。由于养猪技术的发展, 母猪繁殖周转率加快, 加上母猪不同时期本身的生理变化很大, 免疫时机选择不当可导致母猪亚临床感染, 猪瘟病毒导致母猪繁殖障碍 (流产、死胎、木乃伊胎) , 特别是对妊娠母猪注苗有引起垂直感染的可能, 胎儿通过胎盘感染了来自母体的猪瘟病毒而发生先天感染, 仔猪出生后不久就死亡, 即使有部份存活却因先天感染, 长期带毒、排毒具有免疫耐受性, 对日后的疫苗注射不产生免疫应答, 当环境条件变化可发生猪瘟[4]。我国1头份疫苗中病毒的含量只有国外疫苗的1/4, 免疫剂量上仍沿用1头份剂量已不能达到现在有效的免疫水平的需要, 产生的低水平抗体不能抵抗强毒侵袭[2]。

1.3.4在短期内接种猪瘟疫苗又接种其它几种疫病疫苗, 产生了免疫干扰, 使猪瘟免疫抗体水平未达保护水平。

1.4饲养管理

猪群的饲养管理差, 饲养密度过大, 通风不良, 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过高, 使猪群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免疫应答能力下降;饲料变质发霉产生各种霉菌毒素, 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 淋巴结出血、水肿, 严重破坏机体的免疫器官, 造成机体免疫抑制;营养物质缺乏或不足时, 会影响免疫抗体的生成速度或生成的数量, 从而导致免疫滞后[5];这些均会导致猪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影响机体的抗体合成而降低免疫力, 对猪瘟的易感性增加, 可能使免疫的猪发生猪瘟。

1.5猪群的健康状况

1.5.1据笔者对规模猪场的调查, 一些猪场的仔猪黄、白痢发病严重, 仔猪出生后很快出现黄、白痢, 影响到仔猪健康, 造成仔猪体弱, 猪瘟疫苗起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

1.5.2猪群中存在免疫抑制性病原如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6]、圆环病毒时, 会使猪体免疫功能下降, 从而影响猪瘟的免疫保护力, 易造成猪瘟免疫失败。

1.6药物及饲料添加剂

在猪免疫接种前、后使用氟苯尼考、链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 (已禁用) 、磺胺类及抗病毒等药物或含有这些药物的饲料添加剂, 抑制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 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 影响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2防制对策

2.1严格把好疫苗质量和操作技术关

选择疫苗必须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乳前及25日龄左右猪瘟免疫应使用猪瘟单苗, 不要使用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苗。“三联苗”可用于小型场户的第二、三次加强免疫。猪瘟发病严重场、区, 还可考虑用猪瘟组织苗[7]。疫苗贮运和使用要全程冷藏, 严禁反复冻融疫苗, 应该确实保证疫苗质量, 避免在保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影响疫苗效价的因素, 用前应检验疫苗是否失真空、过期、失效、无瓶签。

严格技术操作, 稀释液应使用生理盐水, 稀释后的疫苗同样要放于有冰块的保温箱内, 疫苗稀释后气温在15~27℃时应在3 h内用完, 过时废弃[2]。每头猪换用1个经煮沸消毒的针头, 严禁用碘酒或其他消毒液针头, 用碘酒在注射部位消毒后必须用棉球擦干, 禁止打“飞针”、“白针”, 确保每头猪能获得足够有效的疫苗, 使其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2.2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科学地制定猪瘟免疫程序。免疫程序的关健是排除母源抗体干扰, 确定合适的首免日龄[8]。猪瘟免疫过的母猪, 其新生仔猪可通过初乳获得母源抗体, 首免日龄的选定应在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而又能防御病毒感染的时期, 在仔猪3~5日龄其母源为抗体的中和效价为1∶64以上, 具有坚强的免疫力, 仔猪20日龄时母源抗体中和效价降至为1∶32, 其保护率为75%, 能耐受猪瘟强毒攻击, 30日龄降至1∶16以下, 即不能保护仔猪[3]。因此养猪场应该加强猪瘟免疫监测, 随时掌握猪群的免疫状态, 依据免疫监测的结果制定免疫程序。

猪瘟的免疫程序建议为:首免在20日龄, 50~60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种公猪每年3、9月份各免疫1次;种母猪在配种前免疫, 且最好在配种前1周左右注射。可使母猪在怀孕期高度免疫来保护胎儿, 保证有较高的初乳抗体水平, 使乳猪得到母源抗体保护, 怀孕母猪不免。

在仔猪发病的场, 应实行仔猪乳前免疫:即仔猪出生后, 立即注射猪瘟单联苗, 注苗后间隔2 h再放到母猪身边吃初乳, 60日龄左右加强免疫1次[8]。农村养猪散户在实施上述免疫程序时, 注重“月月补针”, 避免出现漏注现象, 保证注苗密度, 使猪群有较为整齐、正常的免疫抗体水平。

2.3加大免疫接种剂量

在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前提下, 采用适当加大疫苗接种剂量, 能有效预防猪瘟的临床和亚临床感染, 大剂量的猪瘟疫苗免疫对于有效地控制猪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9], 使用4~5倍剂量猪瘟弱毒疫苗进行常规免疫, 使用8~10倍剂量猪瘟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4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 健全防疫制度

健康良好的猪群在免疫时才能产生坚强免疫力, 因此, 在猪群饲养密度、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方面采取措施, 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定期检查饲养质量, 防止饲料发霉变质, 尽量减少不良应激因素的剌激, 为猪群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 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以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 同时经常进行猪舍、用具、车辆的消毒, 实施封闭管理分群饲养, 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2.5规范使用药物

在免疫前后1周内, 禁止使用氟苯尼考、链霉素和磺胺类等对机体B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的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5], 避免影响免疫效果。

2.6控制免疫抑制性疫病

传染病特别是免疫抑制性疫病, 是引起猪免疫力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些传染病的发生, 可使机体内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强, 对疫苗免疫力反应会下降。近年来, 猪的免疫抑制性疫病呈上升趋势,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6]、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等都能破坏免疫器官, 导致猪瘟的免疫失败。因此, 在生产实际中, 应按照免疫程序加强这些疫病的预防和控制。

2.7加强免疫监测, 净化猪群

免疫监测是定期从免疫猪群中抽样检查猪的抗体产生是否达到保护水平, 来评估猪群的整体免疫状态[9], 对注射疫苗后抗体产生达不到保护水平的猪应及时补免, 补免后抗体水平仍上不去的猪, 要坚决淘汰, 淘汰无抗体反应或抗体反应低下的母猪[10], 避免发生免疫失败现象。

参考文献

[1]殷震, 刘景华.动物病毒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2]吴楚泓.猪瘟疫苗免疫程序探讨.中国兽医科技, 2000 (4) :35~36

[3]孟文学.浅谈近年猪瘟流行态势和防制对策.中国兽医科技, 1999 (9) :29~30

[4]蔡宝样.当前我国猪瘟防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畜牧与兽医, 2005 (11) :3~6

[5]张宗军, 杨瑛, 孙伟.慢性及非典型猪瘟污染场的净化方法.畜牧与兽医, 2007 (3) :30~31

[6]何英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对猪瘟免疫效果的影响.畜牧与兽医, 2007 (11) :34

[7]胡建和, 陈永耀, 王自良, 等.新型猪瘟疫苗的研究和应用前景.中国兽医科技, 2006 (3) :36~39

[8]汤赛冬, 顾永远, 周光胜, 等.上海市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程序的探讨.上海市畜牧兽医通迅, 2006 (2) :25~26

[9]汤薇, 王永民, 高林.集约化养猪场对隐性感染猪瘟的检测与防制.养猪, 2007 (2) :35~36.

上一篇:第二性理论下一篇:工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