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结构优化

2024-05-31

商品结构优化(精选十篇)

商品结构优化 篇1

江苏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省份之一,其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引领作用不可忽视。就经济总量而言,江苏GDP约占全国1/10左右。对外贸易方面,2000年江苏出口和进口值分别占全国出口和进口值的1/10左右,至2008年这两项指标已达到1/6左右。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尤其是在对外贸易方面,仅仅只有量的领先,那是远远不够的,质的飞跃,才是重中之重,也是最值得令人期待的。而质的飞跃,乃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调整。只有这种结构的调整,才能使得江苏在全国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引领地位得以保持,同时江苏对外贸易才可得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以及对外贸易已高速发展了30年,量的方面,成绩十分突出,而且也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对于质的方面,却没有直观的显露出来,考虑到上述有关外贸易结构重要性的问题,笔者拟运用相关计量方法,对江苏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探究竟,发现问题,探寻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之道。

另外,由于数据可获得性的问题,笔者对产品结构的研究只限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修订4》中的九大部门,而对于各部门中的细小分类未作进一步的探讨,实属憾事。

1 江苏出口商品结构变迁状况

1.1 实证方法

1.1.1 RCA指数

为了能反映出江苏各产业产品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笔者将利用RCA指数来具体反映,具体计算程式如下:

undefined

式中,RCAij为江苏出口产品i的显性比较优势;Xij为江苏产品i的出口额;Xj为江苏的出口总额;Xiw为中国产品i的出口额;Xw为中国出口总额。

当RCAij≻1,表明江苏i类产品具有相对的出口优势;RCAij≺1,表明江苏i类产品处于相对的出口劣势;RCAij=1,则表明江苏i类产品出口处于中国平均水平。

1.1.2 夹角余弦测度的相似系数

为了能直观地反映出不同年份间出口商品结构的相似度,笔者利用不同年份向量之间的夹角余弦值来度量,具体程式如下:

undefined

式中,Cij为i年份和j年份间向量的夹角余弦值;Xki为i年份的第k个指标;Xkj为j年份的第k个指标。另外该指标值处于0到1之间,越是接近1,则越是反映出i年份和j年份间出口产品结构相似性程度高。

1.2 实证结果

1.2.1 RCA指数

利用江苏各年份统计年鉴中的有关数据,依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RCA指数(见表1)。

1.2.2 夹角余弦值

为了能够反映出江苏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情况,笔者将参照上述的RCA指数值,同时以2000年为基期,分别计算不同年份与基期间的向量夹角余弦值(见表2)。

1.3 实证分析

从RCA指数(见表1)中可看出,从2000~2008年江苏在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这两大类中,RCA指数全都大于1,一直是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出口优势是明显的,也是持续的。其中对于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这一大类,从长期来看,尽管有反复,但其优势逐步降低的趋势还是挺明显的,例如2000年其RCA指数为1.54748,而到2008年,则为1.13666。至于机械及运输设备这一大类,2000年RCA指数为1.13503,而到2002年RCA指数则跃升为1.22255,反映出2年内出口优势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而2002~2008年期间,RCA指数一直在1.21~1.26之间徘徊,并无任何上扬趋势,甚至还存在下探的隐忧。

至于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这一大类,2000~2002年期间RCA指数一直是大于1的,反映出江苏在此大类商品中出口优势明显,而2003~2008年,RCA指数一直是在1以下徘徊,反映出江苏此类商品出口优势相对全国来说,已逐步丧失。

对于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蜡、杂项制品这六大类,从2000~2008年这期间,RCA指数全都小于1,反映出江苏在这六大类商品中,相较于全国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出口优势,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其中在饮料及烟类这一大类中,从2000~2008年这9年中RCA指数一直在0.011~0.056间徘徊,江苏在此类商品的出口劣势是十分显著的。其次在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这一大类中,江苏在此类商品中的出口劣势也是十分明显的,其RCA指数一直在0.090~0.270间徘徊,而且从长期来看,还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另外,在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这一大类中,其RCA指数一直在0.199~0.350间徘徊,且长期来看有下降的趋势,如2000年RCA指数为0.34682,而2008年则为0.25370。在非食用原料这一大类中,RCA指数在这9年中一直在0.430~0.690间徘徊,自2006年开始至2008年,RCA指数一直在攀升,并且达到这9年中的最高点。在动、植物油脂及蜡这一大类中,RCA指数徘徊在0.510~0.984之间,特别是在2006年达至这9年中的最高值0.98325,其次是2007年,RCA指数达至0.81559,而其余年份RCA指数则都处于0.55左右。在杂项制品这一大类中,RCA指数在这9年中一直在0.7730~0.950之间波动,且从长期来看,该数值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

在这九大类出口商品中,江苏的RCA指数有升有降,这确实能对江苏出口优势的变动情况有一定的说明。但为了能从总体上对江苏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做一评判,笔者利用上述夹角余弦值的方法计算了不同年份与2000年间的向量夹角余弦值。从表2中可看出,各期与2000年的夹角余弦值都处于0.950以上,基本上都接近1,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苏的出口商品结构在这9年中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时间的推进,江苏的出口产品优势还是有着细微变化趋势的。

2 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实证处理中,可看出江苏的出口商品结构还存在许多缺陷之处。

2.1 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过于缓慢、力度过于温和

从夹角余弦值可看出,尽管江苏对外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然而其出口产品结构却没有多大的改变。江苏作为中国的经济发达省份,其经济总量以及增长速度都在国内名列前茅。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在所难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出口产品结构。然而实证结果得出,在近9年时间内,江苏的出口产品结构却没有多大的改变,这将会对江苏经济的后续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集中体现在外贸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以及外贸出口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其次,这也会对其他滞后于江苏经济发展的一些省份造成挤压,使得这些省份的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难以实现。另外,由于江苏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缓慢,也会对国内出口产品结构梯度的形成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出口产品结构趋同,造成国内出口产业过度竞争,贸易条件恶化。

2.2 初级产品弱势明显,工业制成品的传统优势略显疲弱,部分制成品甚至呈现出出口弱势

总体来看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蜡这四大类初级产品弱势明显,而且这9年中基本变化不大。而在工业制成品中,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这一大类的出口优势自2000年开始下滑,并于2003年开始呈现出出口弱势。杂项制品这一大类一直处于出口弱势,同时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这两大类尽管呈现出出口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特别显著,且基本比较稳定,没有进一步上扬的趋势,相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这一大类还略呈下探趋势。而这些将会对江苏外贸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冲击。

2.3 江苏的两大出口优势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占了一席,这种局面的出现,难免会对江苏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联合国修订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修订4》可知在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这一大类下,可细分为10个子类:有机化学品、无机化学品、染色原料、鞣料及色料、医药品、香精油和香膏及香料、盥洗用品及光洁用品、肥料(第272组所列除外)、初级形状的塑料、非初级形状的塑料、未另列明的化学原料及其产品,从这些子类中可知这些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冲击是在所难免。

3 对策及建议

为了能够积极应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3.1 从整体上,加大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刺激力度

由于实证分析得出江苏的出口产品结构并未出现大的调整,这种局面的出现也反映了结构调整的难度,没有大的刺激仅仅依赖企业自身的自觉调整确实是难以实现出口结构的快速调整,因此笔者建议当前应下调出口退税率,迫使企业作出相应调整,因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已走上了升值的通道,这将会对江苏的出口产品结构带来影响,而且这种局面的出现也已不可避免、无法回避,与其被动的接受调整,不如利用当前升值幅度还不算太大,通过出口退税率的调低,促使江苏出口产品结构能早作调整,提前应付人民币未来升值的压力。同时即使未来出现了由于人民币升值导致的不可控局面,也可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来舒缓不利局面。除了立足之外,另外通过调整,可使江苏的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保持江苏在全国外向型经济中的引领地位。

3.2 加大对传统优势产业的培植

在实证分析中,可看出工业制成品明显是江苏的优势所在,然而这些优势并非随着时间推移,而得到强化,相反个别产业不仅未能得到强化,还存在着下滑的趋势,如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这一大类。因此应通过政策手段,诸如财政、税收、信贷等工具,加大力度继续强化优势产业,尤其在机械及运输设备、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和杂项制品这三大类要多多着力,形成江苏的出口特色。同时对于江苏的弱势产业即初级产品,要进行升级转型辅导,要迎合产业变迁的发展规律,做到早规划、早疏导。

3.3 结合环境因素,合理布局

在江苏出口优势产业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这一大类就占了一席,这是笔者未曾料到的。然而由于环境的原因,江苏应对该类产业进行调整,总体应持抑制的态势,鼓励走出江苏,优化江苏经济结构,另外江苏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经具备相当大的规模,完全有能力承受此类经济结构的调整。另外对于其他大类中的产品,如若牵涉到环境因素的,也应进行调整,例如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这一部门中的有色金属类产品。总之,要充分利用好各项刺激工具,如税收、信贷等,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还要用好各种福利、救济等政策手段,以舒缓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参考文献

[1].慕静,韩文秀,朱磊.基于向量夹角余弦的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模糊评价模型[J].系统管理学报,2008,6:256~260

商品结构优化 篇2

【文献号】106

5【原文出处】宏观经济管理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50

4【原刊页号】35~37,4

3【分 类 号】F5

2【分 类 名】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复印期号】200508

【标 题】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的变动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

【作 者】易瑾超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商学院。

【摘 要 题】贸易实务

【正 文】

建国以来,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对外贸易获得了长足发展,贸易总额不断攀升,为国家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事业跃上一个新台阶。1978年—1998年的20年间,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5.6%,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11547亿美元,增长35.7%,其中,出口额已达5934亿美元,增长35.4%;进口额5614亿美元,增长36.0%。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然而,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自“九五”时期以来,外贸经历一个调整阶段,其中包括结构上的调整,而外贸结构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商品结构。

一、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变动分析

(一)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变动的历史回顾

建国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工业制成品比重很低。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53年的20.6%上升到1979年的46.4%,接近出口总额的1/2。20世纪80年代以后,更加明显的体现了这一趋势。1981年我国出口商品中的工业制成品比重达53.3%,第一次超过初级产品比重46.7%,以后不断上升,工业制成品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实现了两次大的跨越,1986年,纺织品取代石油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我国摆脱了以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了一个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导的时期。1995年,机电产品的出口首次超过纺织品成为最大类的出口产品,这次出口结构的跨越比第一次更有分量,为我国实现出口的大国之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1980年—1998年这19年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占较大比重,特别是目前作为我国最大类出口商品的机电产品,表面上属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但实际上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中75%以上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其中,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增值率很低。这说明同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优势相比,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层次较低。

同出口商品结构一样,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也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建国初期,我国处于经济恢复阶段,在1953年的进口总值中,生产资料的比重达到92.1%,占了绝大部分。60年代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和调整时期,生活资料占进口总值的比重由1953年的7.9%上升到1962年的44.8%,生产资料则相应

下降。70年代以后才明显回升。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又发生新的变化,工业制成品比重远远高于初级产品比重,1986年以后一直稳定在80%以上。

(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特点

第一,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向合理方向发展。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历经了80年代初的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与90年代中期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为主的转变。目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贸易竞争的重要力量。这些转变反映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这种发展趋势同世界贸易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第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层次偏低,静态效益低下,结构竞争力较弱。现阶段,我国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尚未完全实现,外贸出口以创汇为中心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造成外贸粗放经营,出口制成品大多加工度浅,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特别是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还比较弱。这表明我国依靠产业多样化、充足熟练的劳动力资源使制成品出口健康发展,但还没有在最具活力的技术密集型领域建立起国际竞争优势。

(三)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动的特点

第一,工业制成品进口稳步上升,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成为进口主导产品,进口商品结构呈现逐步优化的趋势。1980年以来,随着我国外贸规模的扩大,初级产品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重稳步上升。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口比重一直比较稳定,基本保持在30%左右的水平,近年来这一比重有下降趋势。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比重呈上升趋势,成为进口的主导产品。这种变动趋势表明我国一般加工业的国产化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从而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同时,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国外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

第二,进口需求刚性加强,造成进口依存度较高。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进口需求刚性不断加强,造成国家进口依存度偏高。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晚,生产力水平较低且人均资源量有限,现代化建设中必需的物资、技术设备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进口支持,形成了强劲的进口需求和较高的边际进口倾向,这就造成了进口刚性。80年代后期曾一度出现原材料(以钢材为代表)进口过度的现象;90年代以来国家吸收外资增加,外商直接投资也带来大量设备、零配件及辅料的进口,使得我国进口依存度节节升高。

二、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变动的原因分析

(一)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一国外贸商品结构与其国内产业结构有密切关系。产业结构是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物质基础,产业结构的状况和演变趋势制约着进出口商品结构层次的高低。下面就不同历史时期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外贸商品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对农业和轻工业的投入。结果,一方面,造成消费品生产落后于社会需要;另一方面,重工业的发展实际是加工工业的发展,基础工业受到忽视。所以多年来,我国重工业产品在出口产品中比重一直不大,而轻工业产品在国内长期紧缺,难以发挥出口优势;反之,生产资料的进口占我国进口商品的比重一直很大。在重工业产品和轻工业产品出口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国家只能将初级产品拿来出口,以赚取外汇支付进口,造成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居高不下。

70年代末,我国开始针对国内严重的产业结构矛盾进行改革。首先,加大了对农业投入,使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变化反映在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中便是从80年代初开始,初级产品比重下降。80年代初,我国实行鼓励轻工业更快发展的政策,连续10多年的轻工业高速增长使轻重工业比例发生明显变化:轻工业比重从1979年的43.1%上升到1990年的49.4%;重工业比重则由56.9%下降至1990年的50.6%。到90年代初,我国轻重业比例失调问题基本解决。同时,外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上,所以80年代后期,轻纺产品和以鞋类、服装、玩具等为代表的杂项制品占我国出口商品的比重均有上升。90年代以来,我国加强了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对能源、交通、通讯等“产业瓶颈”投资强度加大,从而重工业重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在这一时期的出口产品中,办公和电信设备及机器比重有所上升;同时重工业化又带来大量机械运输类商品的进口,矿物燃料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两类商品在进口结构中的比重也上升了。另外,受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浪潮的影响,我国从90年代中期开始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首次超过纺织品,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亮点。

(二)我国出口商品在世界上竞争优势的影响

一国产品的比较优势总是通过竞争优势体现出来,而且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更易于形成竞争优势,所以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研究商品结构更有价值。在这里我们引入贸易专业化系数TSC(亦称贸易竞争力系数)。其基本公式是:TSC=(出口-进口)/(出口+进口)。1990年—2001年我国主要出口制成品的TSC值最高的是杂项制品(主要为鞋帽、箱包、玩具等),每年都保持在0.7以上且呈上升变化,说明这类行业出口竞争力最强。机械及运输设备TSC值虽全部为负,但负值是逐渐减小的,说明我国这类产业的竞争力正逐渐增强,90年代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大量增加恰好和这个趋势是一致的。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的TSC值也全是负值,其变化略有些不平稳,但仍可见其竞争优势逐渐好转。尽管目前我国出口制成品比重占全部出口的80%以上,但竞争力最强的是杂项制品,竞争力最小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次小的是化学品及有关产品,也即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偏低,但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所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出口,既是我们的一个长期优势,也是我国经济和外贸出口稳定增长的客观要求。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能力与我国机电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相适应。

(三)跨国公司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我国的贸易总量、贸易方式和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来实现的。

1.对我国贸易总量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到我国投资建厂。从而,带来了大量建设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突出的表现是外资企业对我国贸易总量增长的贡献。从1980年到1998年这19年里,我国进出口总额增加了约7.5倍,而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占我国总额的比重则从1980年的0.1%上升到1998年的48.7%,接近我国进出口总额的一半。

2.对我国贸易方式的影响

我国的外资企业有相当大一部分从事加工工业生产。随着外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上升,加工贸易逐渐成为我国主要贸易方式中的一个突出代表。

在按贸易方式划分的我国对外贸易构成中,加工贸易项下的贸易额占优势。进入我国从事加工生产的外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既推销它们的原料、零部件和机器设备,又控制了我国对其母国和其他国家的出口。这种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进出口商品的构成:外资企业要进行加工生产,大量进口原辅料和机械设备,使我国这部分产品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其加工成品的出口又会引起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相应项目的比重增加。

3.对国内产业的影响

更多的外资进入主要为了抢占我国国内市场。90年代在我国以独资或控股合资公司为投资方式的跨国公司,其出口额对国内销售额的比率远低于全部外资企业的平均比率。这些外资的到来对国内制造业发展体现出明显的产业压制。而我国为了吸引更多外资以促进国内经济建设,实际上给予了外企以“超国民待遇”。这样,跨国公司相对于国内企业,其垄断优势更容易转化为竞争优势。产业压制增加了我国产业进一步升级的困难,对我国外贸商品结构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对策思路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将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就应从优化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入手。

(一)以发展支柱产业为核心,推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此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短期内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定位于发展传统支柱产业,以增强这些行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应通过一定的积累和创新,选择一些具有相对优势和长远发展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予以支持,逐渐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进而实现外贸商品结构的全面优化。

(二)大力促进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也需注意到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较大的区域差异。沿海地区技术和资金力量比较雄厚,有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应抓紧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向高增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内自给,同时促进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中西部地区的优势是劳动力和资源丰富,为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竞争优势,应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新兴产业。

(三)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为先导,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出口商品结构上的差别,已不再是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差别,而主要是传统制成品与高科技产品的差别,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差别。要发展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必须以科技为先导。要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关键在于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四)要特别强调有效提升现阶段加工贸易质量和层次

从宏观上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较变,把一味地追求数量扩张的目标转变为依靠提高加工贸易产业的经济效率、产品质量和技术附加值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度,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中上游产业,以促进加工贸易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

(五)以外资为媒介,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要围绕我国优先发展的产业吸引外资,特别是引导大型跨国公司将资金投向基础产业,投向设施和设备亟待更新的行业,以提高其整体的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并通过外资企业对标准生产、配套需求等方面的要求,发挥其对其他企业和行业的关联性,以实现外资引进与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良性循环。

(六)继续调整进口商品结构,增加高科技含量进口商品的比重

我国要改善外贸商品结构,客观上要求进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必须与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同步。一是要注意进口商品与出口商品在品种和特色上的互补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是要增加科技含量高的进口商品比重,以充分提高我国可利用的技术存量,学习并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

(七)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还有赖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

江苏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思考 篇3

一、江苏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成绩显著

为全面了解江苏省出口商品结构状况,以2000-2008年江苏省对外贸易数据为基础进行纵向考察,以紧邻江苏省的东部沿海省份浙江和山东作为横向对比区域。

(一)出口商品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

1990年江苏省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为18%,近20年来急剧下滑,至2000年已经下滑到3.3%,下降近6倍。最近9年来,由于基数较小,下降速度减缓,年均降幅0.3%,至2008年下降为1.1%。在所采集的样本中,江苏省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最低,山东省初级产品比重相对较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这和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较高有直接关系。

同时,工业制成品比重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96.7%上升到2008年的98.9%,近年基本稳定在98%的高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在对比区域中,浙江省工业制成品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而山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富余廉价的劳动力等优势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特别是近十年,江苏省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大力引进外资,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已成为推动江苏省经济前进的发动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带动了出口商品结构的显著改善。

(二)机电产品出口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机电产品成为工业制成品出口的主导产品,其出口创汇能力大幅提高,是江苏省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从表1看,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比重以及占全国机电产品比重从2000年的119.3亿美元、46.3%和11.3%增长到2007年的1415.3亿美元、69.5%和20.2%,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有所回落,但纵观整个发展趋势,机电产品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几乎占据全省出口三分之二的江山,说明机电产品已居出口产品的主导地位,并且化工机械设备、摩托车、五金工具、家电和船舶制造等行业涌现出一批中国名牌甚至国际名牌。 在对比区域中,浙江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额为680.7亿美元,不及江苏的二分之一,山东为384.3亿美元,仅为江苏的五分之一,江苏省成为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大省已是不争的事实,2008年机电产品实现贸易顺差624 .09亿美元,占地区贸易顺差的74%,成为地区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三)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贸易的新生力量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成为衡量地区经济技术水平、贸易竞争力和贸易结构优劣的核心因素。表1显示,近9年来,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迅速扩大,从2000年的53.9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08年的1042.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53%,2003年曾一度达到89%的增长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比重和全国同类产品比重快速上升,由2000年的20.9%、14.6%提升到2008年的43.8%、25.1%,成为江苏省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出口贸易新生力量,这和江苏省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是分不开的。

从表3可知,2008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中,出口总量排在前三位的产品是:计算机与通信产品686.94亿美元、电子技术产品187.39亿美元和光电技术产品104.88亿美元,总计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4.01%的份额,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内的主打出口产品。但高新技术产品结构还不尽合理,各类产品出口比重相差极大,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计算机集成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等高科技产品出口量微小。

二、江苏省出口商品TC指数和问题分析

虽然江苏省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成绩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中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来评析商品贸易竞争力水平,以揭示其内在问题。贸易竞争力指数计算公式为:

TC=(Xi-Mi) /(Xi+Mi)

(1)

式中, Xi 代表i 产品的出口额, Mi 代表i 产品的进口额,TC值界于-1和1之间,本文把TC指数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高竞争优势:TC≥0.6;中等竞争优势:0.3≤TC<0.6;低竞争优势0

(一)初级产品竞争劣势明显,工业制成品表现为低竞争优势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省初级产品贸易逆差额呈下降趋势,表2显示,其TC指数一直处于较高负值水平-0.5--0.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逐渐走低,在对比区域中竞争劣势表现最为明显。初级产品分为食品及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和动植物油、脂及蜡五大类,其中后三类产品TC指数尤其低,在2007年仅仅为-0.85、-0.61、-0.90,表现为高竞争劣势,反映了江苏省该几类资源严重缺乏的状况,这与江苏省自然资源以及原材料缺乏状况相吻合。随着开放程度加深,地区资源已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对外依赖程度加深,成为能源、燃料、原材料资源的净进口地区,此几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基本丧失了竞争优势。

工业制成品TC指数基本稳定在0.1-0.22,从竞争力变化趋势来看,工业制成品竞争力发展趋势与全国一致,远低于浙江省,表现为低竞争优势,反映了工业制成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符合江苏省劳动力禀赋的比较优势。与浙江省相比,苏南地区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较低,承接的是国际产业转移中技术要求较低的加工制造业环节,因此产品增加值低。

(二)机电产品大部分为低端产品,表现为低竞争优势

从表2看,2000-2004年江苏机电产品TC指数基本稳定在0.03-0.05之间,2005年后逐年提升,2008年达到0.24,说明,机电产品竞争力较21世纪初有显著提升,但TC指数绝对值较低,说明大部分机电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仍然较低,仅具有低竞争优势。进行横向比较,其TC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远低于同处长江三角洲的浙江。

湖南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策研究 篇4

一、湖南省外贸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形成, 湖南外贸迎来高速发展的阶段, 外贸规模快速扩大。“九五”达到100亿美元、“十五”超过200亿美元、“十一五”突破500亿美元。“十一五”与“十五”相比增长1.5倍以上, 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62倍、1.67倍和1.54倍;2006-2010年期间, 湖南外贸除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出口大幅下滑外, 其余年份外贸出口增速均在20%以上。五年间, 湖南外贸实现15%以上的年均高速增长, 其中进出口、出口、进口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9.6%、16.3%和24.4%。

私营企业快速成长, 成为湖南外贸发展的主力军。近五年是湖南私营企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湖南涌现了如三一、中联、山河智能等大型外贸企业, 这些企业的高成长性, 以及大力扩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能力, 极大带动了湖南外贸的发展。私营企业进出口规模从2005年末的13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57.2亿美元, 翻了两番, 在湖南外贸中的比重也2005年的21.6%上升到2010年的38.9%, 私营企业在湖南外贸中的比重超过了国有企业, 特别是私营企业出口超过国有企业占据了全省出口的半壁江山, 已当仁不让成为湖南外贸发展的主力军。

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拓, 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加深。2005-2010年湖南以更开阔的视野与国际社会进行着贸易往来, 与湖南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从2005年的186个增加到2010年的197个, 其中湖南商品销往的国家和地区从2005年的184个扩大到194个, 南非、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已经上升到湖南十大贸易伙伴行列, 在湖南外贸总额中的份额分别上升到4%、3.4%和3.1%;与此同时, 出口商品贸易额前10个国家和地区的集中度从2005年83.4%下降到72.5%, 湖南外贸对个别国家和地区的依赖程度降低, 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不断加深。

“一化三基”和新型工业化, 带动湖南外贸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曾在湖南主要出口商品中位居前列的未锻造锰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7.3%下降到2010年的1.6%, 白银所占比重从2006年的5%下降到2010年的2.8%, 而汽车出口从2005年的1468.7万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3.7亿美元, 2009年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滑, 汽车出口占湖南出口的比重上升到3.5%左右, 已成为湖南重要的大类出口商品之一。矿产品出口在湖南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2005年的5%下降到2010年的2.8%, 而与此同时,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从19.9%提高到34%,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从2.3%提升到7.2%。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加工贸易迅速发展。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给湖南外贸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郴州出口加工区和金霞保税物流园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建设和运行, 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湖南加工贸易进出口规模从2005年的5.8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17.9亿美元, 年均增速达到25.2%。特别是加工贸易出口从2005年的3.5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11.6亿美元, 年均增长27.2%, 在湖南外贸出口的比重从9.3%提高到14.6%, 反映出湖南省的贸易结构得到改善, 加工贸易在促进湖南外贸出口发展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

二、湖南省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 湖南外贸出现了健康快速发展, 但相比于全国兄弟省份来说, 湖南外贸发展相对较为滞后, 贸易规模偏小。据海关统计, 2010年, 湖南省外贸额在全国继续排第20位, 外贸规模及增速均居中部第5位, 其中出口规模比中部省份平均低6.6个百分点。造成湖南外贸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较多, 但本文认为其中的关键影响应属于湖南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合理、不完善。

1.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大。

近年来, 我省的技术密集型商品, 诸如机械、成套设备、电子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发展迅速, 己成为我省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依然很大。服装、烟花爆竹、纺织品、家用陶瓷器皿以及鞋类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大宗商品, 在湖南省外贸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湖南出口规模很大程度上依赖价格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化, 自身低劳动成本的国际竞争优势正不断地削弱。首先, 这类产品越来越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的威胁, 从而导致其市场容量越来越小。其次, 我省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及国内其它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存在趋同化, 导致趋同产品出口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原料性粗加工产品比重较高, 产品的附加值很低, 在国际市场争竞完全处于劣势, 呈现的是一种贫困化的出口, 出口得越多, 亏得越多。

2. 出口工业制成品档次较低。

根据海关统计, 2010年, 我省工业制成品比重已占到出口总额的91.8%, 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演进趋势。但是, 目前我省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加工程度浅、档次低, 工业制成品出口仍然以机械产品设备和轻纺工业品为主, 其中的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都比较低, 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 严重影响了我省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档次较低使得我省的出口商品结构难以调整和优化, 阻碍了湖南省经济的发展。

3. 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

近年来, 我省工业制成品出口有了长足发展, 但是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靠大量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制成品支撑, 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所占比重偏低。湖南主要出口商品是冻肉、茶叶、花炮、陶瓷、钢材、有色金属、五金工具、汽车零配件、纺织服装等产品。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要素含量主要为劳动密集型, 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很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缓慢发展使湖南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步伐变慢, 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湖南贸易大省的建设进程。制约湖南高新技术、高附加值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第二是企业创新意识淡薄,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第三是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不足, 融资渠道不畅等。

4. 加工贸易发展不足。

加工贸易是湖南省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 是推动湖南省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但由于有关部门对加工贸易认识模糊, 重视不够;加工贸易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口岸联检机构不全, 通关不便捷;产业配套能力弱, 物流成本高以及投资环境不优, 部门合力不够等多种原因,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缓慢, 导致湖南加工贸易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严重偏低。2005-2009年, 全国加工贸易占出口贸易的比例分别为54.7%、52.67%、50.71%、47.26%、48.85%, 而湖南加工贸易占出口贸易的比重分别只有9.3%、7.46%、8.43%、7.95%、12.39%。与我国中部其他兄弟省份相比, 湖南加工贸易出口额占本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也是偏低的, 以2007为例, 湖北、安徽、山西、河南、江西、湖南等六省各自加工贸易出口额占该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8.2%、24.8%、28.4%、17.5%、25.9%和8.4%, 湖南位于倒数第一。

5. 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 我省的服务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根据海关统计, 2010年全省服务贸易总额20.2亿美元, 位居全国第18位, 居中部第四位 (前三位分别是湖北、河南、安徽) 。其中, 服务贸易进口位居中部第三位;服务贸易出口居中部第四位。但湖南总体发展水平还很低:一是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二是湖南服务贸易以消费服务为主, 服务的科技含量低, 服务业还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业, 如旅游、工程承包和劳务出口、远洋运输、咨询等, 它们占到了湖南服务贸易总额的86%, 而在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邮电、计算机与信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广告宣传、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 则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有的甚至还处于空白状态。

三、湖南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策

1. 调整湖南的产业结构。

一个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与其产业结构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根本原因还在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上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所以要实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 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最根本的还是要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一是要逐步形成出口支柱产业 (农副轻纺等传统产业) 、出口主导产业 (机电产业) 、出口战略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三大出口产业群, 使其呈梯度发展态势, 并尽快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转移。与之相适应, 逐步形成传统技术、适度技术和高新技术渐进式传导的技术结构, 为湖南创造新的出口优势和贸易优势提供产业支持和技术支持。二是要创造提升产业结构的环境, 为湖南产业调整提供产业政策、贸易政策、金融政策等相关政策的支持。具体来说, 要重点支持我省机电和高新技术行业的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电子电器、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六大支柱产业, 多方面指导和帮助他们开拓国际市场, 努力做强发达国家市场, 做深传统市场, 做大新兴市场。

2. 大力促进湖南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湖南出口商品结构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 差别主要体现在传统工业制成品与高技术产品的差别, 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和粗加工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差别。高新技术产品不仅价格高、利润丰厚, 而且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关键所在。因此, 我们在对商品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的同时, 要利用技术进步促使要素效率和要素禀赋发生变化, 从而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项目, 如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电子电器、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 并使之成为湖南未来出口的战略产品, 使湖南的出口优势逐步由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向具有更多的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转变。同时, 政府要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秩序, 促使它们能够更好更快地成长。一是从政策措施上鼓励发展风险投资;二是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三是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市场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 保护知识产权。

3.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2007年第44号公告和海关总署168号令, 为沿海加工贸易企业向我省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以前从沿海转移到我省的企业大部分是只负责加工, 进出口环节还是在沿海, 这两个文件的出台, 将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因此, 我省要认真领会政策精神, 用活用好政策。一是要注重突出特色, 发挥比较优势。把优势特色产业与加工贸易结合起来, 互相促进, 加快发展。同时, 在发展加工贸易时, 要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资源枯竭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利用后发优势, 逐步学习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成为未来加工贸易发展的一个新主角;二是要建立多层次的加工贸易配套体系。第一要建立完整的加工制造配套体系。现代生产是多个企业配套协作的供应链生产体系, 以配套产业发展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互动效应。第二要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政策体系。因为产业体系是硬件, 政策体系是软件。加工贸易涉及商务、海关、质检、工商、外汇等多个部门, 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政府职能, 优化政策环境, 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空间。第三要加强物流配套体系建设。要完善物流产业发展配套政策, 加快物流中心建设, 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内河航运、航空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多种运输模式无缝对接的现代物流体系。

4. 积极培育出口产品基地。

要把推动重点地区发展, 与培育出口产品基地结合起来, 以重点地区吸引产业聚集, 以产业聚集形成地区特色, 从而形成出口产业集群, 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未来几年, 要依托现有基础, 重点建设和壮大出口商品基地, 主要包括:以郴州、永州和衡阳为主体的湘南三市加工贸易基地, 重点依托郴州出口加工区和蓝山、宁远和道县三县, 建设以承接广东产业转移为主要方向、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以钨锑优势品牌集聚的株洲硬质合金、中南锑钨、锡矿山锑钨出口商品基地;郴州永兴县白银企业集群的白银出口商品基地;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的株冶、锡矿山、水口山、湘西金属锌出口商品基地;以醴陵、界牌和洪江民营企业为主体集群的陶瓷出口商品基地;以浏阳、醴陵传统技术优势为集群的烟花鞭炮出口商品基地;以长沙、湘潭、洞口为重点的生猪和肉品出口加工基地;以省茶叶公司、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省茶叶研究所为主干的优质绿色有机茶出口商品基地;以永州、湘西、岳阳为集中区的罐头食品和盐渍菜出口商品基地;以邵东县民营企业为主体集群的打火机和小五金出口商品基地。

5.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湖南要把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作为优化本省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 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为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及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支持。加快服务业开放的步伐, 逐步放宽金融、电信、保险等服务行业市场准入限制, 提高服务行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发展旅游、建筑、运输等优势服务业出口, 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 大力发展服务加工贸易, 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总之, 为了大力开展服务贸易, 要在动漫影视、文化出版、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现代物流等行业, 大胆尝试, 努力扩大服务贸易出口。

参考文献

[1].“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外贸突破500亿美元[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011.01.15) [2011.07.18]www.customs.gov.cn.

[2].2010年湖南省服务贸易突破20亿美元[EB/OL].湖南省商务厅 (2011.05.30) [2011.07.30]www.hunan.mofcom.gov.cn.

[3].关于湖南对外贸易发展的调查与思考[EB/OL].第一食品网 (2008.11.19) [2011.06.20]www.foods1.com.

商品结构优化 篇5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

一个国家的外贸商品结构归根到底是由该国的产业结构决定的,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要依赖于国内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不同的产业结构制约着该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按

照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状况不相同,从而生产商品的相对价格也就不相同,拥有丰富要素的产品、产业就获得了出口优势。

另外,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该国的产业发展有着导向性的作用,必然会影响其产业结构。

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分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外贸易的特点,并阐述了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些贡献主要体现在出口对国内生产要素供给的影响和出口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上。

第二章简单介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几十年以来的对外贸易统计数据,较详细的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对外商品贸易结构的历史和现状。

第三章主要内容是我国的对外商品贸易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本章从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和服务贸易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外贸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测算了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的竞争力非常弱。

第四章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技术进步和“新经济”等角度出发,就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本文通过对中国外贸商品结构构成状况的分析,指出了我国目前外贸出口商品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超市商品结构研究 篇6

[关键词] 超市商品结构 主成分分析 指标体系

一、商品结构的理论研究

目前理论界关于商品结构的研究还很少,基本的提法都是品类管理,品类管理中的品类结构就是狭义的商品结构,因此超市商品结构定义为指卖场有哪些品种商品,各种类型的商品占总量的比例多少。超市商品结构定位是否准确,关系到超市的经营方向和特色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规定了这个超市卖什么、不卖什么的问题。

依据品类管理中的品类结构可以将商品结构分为四类,分别是:

1.大分类

它是连锁超市中最粗的分类。如生鲜、日配品、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等大分类。为了便于管理,连锁超市的大分类一般不宜过多。

2.中分类

它是大分类中细分出来的类别。例如:小家电可以分为吸尘器/空气清洁器/电扇,烹调器具,厨房用具,电熨斗/卫生间用品,电话/应答机/传真机,手表/闹钟/配件等。

3.小分类

它是中分类中进一步细分出来的类别。如厨房用具分为:抽油烟机、微波炉、碾磨机、开饮机、燃气灶、洗碗机、消毒柜、烘碗机、烘烤机、快餐炉、电水壶、电水瓶、水果榨汁机、多士炉、搅拌机、咖啡炉等。

4.单品类

单品是商品分类中不能进一步细分的、完整独立的商品品项。如青岛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355毫升听装可口可乐、1.25升瓶装可口可乐就是属于两个不同单品。一般情况下,把品类的结构分为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超市商品结构理论以及商品考核原则还有超市商品小分类方法,本文将定量基准分为8个指标和小分类商品种类(本文以厨房用品为例)。

1.销售额指标

销售额指标要细分为大分类商品指标、中分类商品指标、小分类商品指标及一些特别的单品项商品指标。现在大部分门店的销售系统与库存系统是连接的,后台电脑系统都能够整理出门店的每天,每周,每月的商品销售额。

2.商品贡献率

商品贡献率目的在于找出门店的商品贡献率高的商品,并使之销售得更好。

3.毛利率指标

根据超级市场品种订价的特征,毛利率指标首先是确定一个综合毛利率的指标,这个指标的要求是反映超市的业态特征控制住毛利率,然后分解综合毛利率指标,制定比例不同的类别商品的毛利率指标并进行考核。

4.客单价

客单价影响超市营业额高低的主要因素。

5.库存商品周转天数指标

这一指标主要是考核配送中心库存商品和门店存货的平均周转天数。

6.商品有效销售发生率指标

在超市市场中有的商品周转率很低,但为了满足消费者一次性购足的需要和选择性需要,这些商品又不得不备,但如果库存准备的不合理损失就很大。商品有效销售发生率就是考核配送中心档案商品(档案目录)在门店pos机中的销售发生率。如低于一定的发生率,说明一些商品为无效备货,必须从目录中删除出去并进行库存清理。

7.新商品引进率指标

为了保证各种不同业态模式超级市场的竞争力,必须在商品经营结构上进行调整和创新.使用新商品引进率指标就是对新的供应商和新商品的开发能力。

8.商品淘汰率指标

由于门店的卖场面积有限,又由于必须不断更新结构,当新商品按照考核指标不断引进时,就必须制定商品的淘汰率指标,一般商品淘汰率指标可比新商品引进率指标低10%左右,即每月低1%左右。

9.通道利润指标

一般通道利润可表现为进场费,上架费,专架费,促销费等。通道利润就成为一些超市的主要利润来源,这种状况在一些超市竞争激烈的地区已经发生。

10.商品损耗率

它将直接影响商品的贡献毛利。例如:日配商品的毛利虽然较高,但是由于其风险大,损耗多,可能会是赚得不够赔的。

三、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判过程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形成相关系数矩阵,接着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据此计算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一般取累积贡献率达85%以上的特征值为对应的主成分(主因子),然后计算主因子载荷量,最后根据特征向量和主因子载荷量计算各变量的主因子得分。在分析实际问题时,可只取前K个以累积贡献率达85%以上的特征值为对应的主因子来代表原变量的变差信息,以减少工作量,这是主成分分析法。

根据主成分分析的分析原理及步骤,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包中的因子分析法,并采用主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计算出相关系数矩阵、因子载荷矩阵等,最终求得综合评价值,并据此进行排序。

本文采取10个指标,对某超市厨房用具进行分类得到了16种用具,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累计贡献表和因子载荷矩阵表。如表1。

表1完全变量解释表

由表1可以看出主因子个数为3个,满足累计方差贡献率83.311%大于75%。通过表2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则基本反映了客单价、商品损耗率、销售额指标、通道利润指标;第二公因子的含义较为清晰,基本反映了商品贡献率、商品淘汰率指标、毛利率指标、新商品引进率指标;第三公因子则基本反映了库存商品周转天数指标和商品有效销售发生率指标。这样,将每个公因子与对应的方差百分比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即可得出某一种类商品的综合评价,公式表示如下:

(i代表商品,i=1…16)

表2因子载荷矩阵

表3各商品综合评价及排序

四、结论

由表3可知各厨房用具中排名依次是抽油烟机、燃气灶、微波炉、烘烤机、洗碗机、消毒柜、电水壶、烘碗机、快餐炉、电水瓶、搅拌机、碾磨机、水果榨汁机、开饮机、咖啡炉及多士炉。这样就为厨房用具采购时提供了可行的依据,优化了超市的商品结构。同理,主成分分析可以应用到超市所有商品分类中。如何进行超市商品结构的优化,主成分分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若恩王惠文:多元统计数据分析——理论、方法、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

[2]于秀林任雪松编著:多元统计分析(第一版)[M].1999

[3]商界杂导社:中国零售业主要业态发展状况.销售与市场,2001 年第 9 期:24~36

[4]倪瑜唬霍佳震:超市品类管理及研究现状[J].上海管理科学,2002.5

商品结构优化 篇7

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 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 对外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据统计, 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 出口总额占到世界出口总额的0.75%, 排名世界第32位;2004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突破了万亿美元的大关, 排名跃居世界第三;到了2012年, 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为38667.6亿美元, 虽然总体增速回落, 但是增长的态势依然稳定。近35年间进出口总额增长了约188倍, 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攀升。此外, 出口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4.6%上升到2010年的49.34%, 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与此同时, 贸易数量的增长也带来了贸易结构的变化。我国的出口商品历经数次发展, 由原先的资源密集型过渡为劳动密集型, 并呈现出向资本密集型方向转变的大趋势。在所有的出口产品中, 工业制成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是主流。这说明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虽然不断优化, 但仍存不合理之处。我国的出口商品往往过于追求数量、忽视质量, 采用粗放的加工贸易模式, 技术附加度普遍偏低, 因此导致在对外贸易中屡屡出现“碰壁”的局面。

所以, 一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反映了该国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含量以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研究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状况, 对比加入WTO前后商品结构和数量上的变化, 并结合金融危机的现实情况, 可以更为客观地体现出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的利与弊。在全球经济形势风云变换的大背景下, 我们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眼光, 不断与时俱进, 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 提高科技水平, 合理利用世界贸易规则, 提升我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和话语权, 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对外贸易研究理论背景和成果分析

在静态比较优势理论中, 主要有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古典贸易理论, 该理论认为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导致比较优势的产生;此外, H-O理论则提出各国比较优势形成的根源在于其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两种理论均提出各国应充分利用本国相对充裕的资源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进口本国相对稀缺资源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这两种理论均揭示了国家之间产生贸易的内在驱动力, 对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若始终遵循以上两种结论, 则很有可能强化自己的低水平结构, 掉进“比较优势陷阱”中, 进而进一步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 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公司内贸易理论也不得不提, 这两种理论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之上的。该理论指出国际贸易的产生源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产品差异化的追求, 对规模经济的追求是贸易产生的动力, 强调对现有资源的有效配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强调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 认为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因素 (例如技术进步和经验积累) 人为创造。同时, 专业化分工是人们获得后天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其代表人物有克鲁格曼、斯蒂格利茨等人。

此外,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则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公司的组织战略与竞争这四个关键因素决定。而一国的发展机遇和政府这两种外部力量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国家通过竞争优势可以主动创造比较优势, 也可以将比较优势动态转化为新的竞争优势。因此,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推进和延伸, 更加注重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强调后天创造的价值。

Marianne Baxter&Michael A.Kouparitsas (2000) 研究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波动的原因和对经济的影响, 文章指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起伏大于发达国家, 这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过分依赖商品出口, 因此贸易条件的波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影响更大;Lionel Fontagne (2005) 对世界贸易中5000多种产品进行了产业内贸易研究, 将贸易类型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又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该研究发现, 全球产业内贸易指数上升主要是由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提高而导致。

三、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现状与分类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家 (或一个独立关税区) 在一定时期内, 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情况。通常是用各类商品的出口贸易额在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不仅能真实反映出该国的资源禀赋状况,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其科技、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 是衡量一国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从出口方面来看, 总额从初期的97.5亿美元发展到了2010年的12016.1亿美元, 发展十分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我国提倡“引进来, 走出去”的发展原则, 但是由于国力有限, 对外贸易的发展一直很缓慢, 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也相对缓慢。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 尤其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WTO) 后, 我国的对外贸易突飞猛进, 呈现井喷式增长。但是与此同时, 伴随的风险也增大了很多。例如2008和2009年, 欧美国家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大滑坡, 虽然我国不是经济危机的中心, 但还是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些影响, 对外贸易总额有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回落。但是由于国家实行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 比如出口退税, 这些政策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出口, 因此我国总体的贸易发展水平和态势是基本良好和有序的。

一般地, 我们以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 e Classification, 以下简称SITC) 对出口商品进行分类统计。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分为两大类, 即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是第一产业的产物, 工业制成品是第二产业的产物。其中初级产品又被归为资源密集型产品, 工业制成品中的第5类和第7类被归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其他产品则被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见表1)

图1为1980-2010年间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变化 (单位:亿美元)

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的出口商品中, 工业制成品的增速十分迅猛, 尤其是在2002中国加入WTO之后, 趋势更为明显;而初级产品的增加速度比较缓慢, 基本可以忽略。具体来说, 1980年我国初级产品的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占大半的比重。然而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初级产品比重明显下降, 工业制成品比重则稳步上升。

四、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动的因素

(1) 人力因素。根据古典贸易理论, 我国劳动要素相对密集、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特征十分突出, 因此出口商品的劳动密集程度应该成为决定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 制造能力。当出口比例确定时, 一国的产业规模愈大, 其绝对出口规模就愈大。此外国内制造能力大还表明产业和技术的成熟以及规模经济优势, 对出口竞争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出口的大多数机电产品都是国内产业规模较大、技术相对成熟和质量相对稳定的产品。 (3) 需求扩张速度。国内市场快速扩张时, 国内需求旺盛, 产业增长有足够的内需容纳空间。当市场扩张由快转慢时, 随市场高速扩张的生产能力面对突然减弱的内需增长, 多余的生产能力必然转向国际市场。我国的机械及交通设备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即是如此。 (4) 市场竞争程度。市场竞争愈激烈, 企业开发技术、提高品质和降低成本的压力越大, 越有益于促进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 竞争加剧使得整个产业的利润率下降, 企业为了持续增长、扩大规模和提高收益率, 更倾向于寻求国外市场。 (5) 外资参与度。外资进入往往伴随着新的产品、技术、管理和全球营销网络, 外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总体上高于国内企业。纵观中国开展对外贸易30多年来, 出口规模大、出口增长快的机械及交通设备、专业工具等, 都是外资参与度较高的行业。 (6) 制造产品的加工特性。由多个零部件和多次独立加工过程组成的产品, 即装配加工型产品, 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分工制造, 如果是高附加值、低重量、便于远距离运输的产品, 则全球分工制造更加经济。相反, 有些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不可拆分, 就不利于进行全球分工制造。 (7) 全球贸易总量。如果全球贸易额大、贸易占总产值的比重高, 说明这种商品是高度全球化的商品, 出口增长空间大。相反, 如果全球贸易额小, 贸易占产值的比重低, 说明是低度全球化的商品, 出口增长相对困难。我国出口商品的规模和结构受这个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

出口市场份额。如果商品占全球或特定出口市场的份额高, 表明我国已经在全球市场上有相当地位, 考虑到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各国贸易平衡的要求, 以及在较大市场份额时出口增长会导致价格下滑等因素, 此时出口继续增长的难度将逐渐加大。

(8) 出口商品增长速度。如果对特定国家的出口持续高速增长且达到一定市场份额, 极易引起贸易摩擦, 制约出口继续增长。有时即使出口规模并不大, 占市场份额并不高, 但出口高速增长, 也有可能引起贸易摩擦。我国商品近年来经常受到国外的“反倾销”调查也和此因素不无关系。

五、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特征和存在问题

(1) 工业制成品数量多、比重大, 为我国主要出口产品。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成功跨越需归功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外贸出口战略的适时转移, 在开展对外贸易的30多年来, 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49.7%上升到2011年的95%, 从90.05亿美元上升到17980.5亿美元, 增长了近200倍, 这样的发展速度是很难想象的。 (2) 商品出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重要地位。由于我国工业制成品中高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的商品较少, 在国际分工与合作中也只承担了高技术产品增值链条中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 是产业链的“最后一环”, 加工过程短、深度浅, 因此我国在出口商品中仅在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才具有比较优势。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轻纺类和机械类产品, 两者的出口比重之和现已超过总份额的50%。 (3) 出口商品结构趋同, 同行竞争降利润。我国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类似, 大量集中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导致出口产品“两头小中间大”的不利局面, 低档次、高档次的商品少, 中间档次的商品严重积压, 产品大多集中于中低技术含量。此外, 国内的商品结构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结构的趋同性依然存在, 各地生产的商品竞争性较强而互补性较弱, 各地区产业分工不明显, 并未形成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互补格局。 (4) 出口地过于集中, 易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我国出口贸易大多集中于美国和欧盟国家, 08年我国对上述两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依存度分别为20.60%和17.66%,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这两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滑坡严重, 也给我国的外贸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众多出口型企业的外部需求仍处于相对萎缩的阶段。 (5) 出口主体主要为外资企业, 对其依赖度不断增加。1990年以前, 外资企业所占的出口份额不足10%, 非外资企业出口份额超过了90%;但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加入WTO后, 外资企业不断涌入, 其出口份额也在不断增长。2000年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首次超过非外资企业, 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导力量。另一方面, 外资的进入对中国来说并没有带来实质意义上的技术进步, 核心和关键领域的技术仍然被其垄断, 外资在利用我国较为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的同时, 也在不断挤占我国民族企业的利润和生存空间。 (6) 出口商品的价格较低、多为中低端产品。一般来说, 出口价格高的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处于高端地位, 而出口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则处于低端位置。随着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 其出口产品的价格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我国来说, 由于处在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因此我国产业的关联度较低, 增值链也较短, 特别是加入WTO后, 伴随着大规模出口的是商品整体价格的下降而导致的中国出口产品国际分工地位的下滑。因此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仍有待提高。 (7) 出口增长的方式相对粗放。我国的出口贸易主要是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 加工贸易是我国最重要的出口方式。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只重眼前利益, 大量生产技术含量低的产品, 数量增长与质量效益增长脱节, 仍停留在简单加工贸易阶段, 增长模式粗放, 片面追求生产量, 因此经济危机对其产生的影响就越大。由于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多为中小型制造企业, 过于依赖海外订单, 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一旦经济危机到来, 不仅直接阻碍现有加工贸易的生产和出口, 同时也间接促使加工贸易模式转变进程的停滞和倒退, 给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带来诸多困境。 (8) 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附加值低, 技术和质量有待提高。众所周知, 发达国家一直是工业制成品和商业服务的主要出口国, 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是农产品、工业原料的主要出口国。在我国的出口产品中, 技术附加值最高的是化学品, 但其出口额的比重却较低;而出口量第二的服装类产品, 其技术附加值指数却只排名倒数第二。因此在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整体附加值水平均偏低。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后, 广泛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促使大量中国公司开始承接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外包, 大量供给导致市场价格迅速下跌。更为重要的是, 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普遍存在高能耗、低附加值的问题, 难以把握核心环节和市场主动权, 因此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落后、档次不高就不难理解了。 (9) 贸易依存度过高, 反倾销能力弱。贸易依存度的高低反映了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和实力;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渗透程度也反映了我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和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 (表2) 虽然我国对外贸易整体上逐年递增, 但我国许多企业“贴牌加工”、“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决定了其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诸多环节均依国外市场需求而定, “出口转内销”难度较大。所以我国企业在国外市场萎缩、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想摆脱困境就显得尤为困难了。

六、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建议和未来展望

(1) 进行宏观政策调整, 规范经济贸易秩序。我国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与时俱进, 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必须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要求, 把握好政策的调节力度和节奏, 积极实行“扩消费、稳外需、调结构”的九字方针, 使得政策平稳过渡。这其中包含四个方面, 分别是: (1) 合理布局三大产业结构, 平衡三大产业, 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增强自主科技创新和品牌创新, 提高科技产业化率; (3)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促进区域发展布局不断完善、结构不断优化; (4) 合理利用外资, 加强对外资的政策引导, 刺激国内外资本双向流动。 (2) 尊重教育,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国家间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关键就在于人才的竞争, 具有优良综合素质的人力资源无疑将成为一国持续不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当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仍不平衡, 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平衡教育资源, 提倡锻造复合型人才, 为我国未来的外经贸事业打好基础。 (3)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附加度低, 能耗高, 价值链和产业链相对较短, 国家更需要因势利导, 引入竞争机制, 提高行业准入标准, 完善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机制, 形成政策压力, 不断提高从事加工贸易企业的质量。 (4) 扩内需、稳外需, 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当前仍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 国外需求在短期内仍不会有较大改观, 扩大国内需求不仅有利于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 而且有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 扩大内需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 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福利, 解决部分产能过剩的问题。因此中国必须更多依赖刺激内需, 尤其是消费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当然, 扩内需并不能忽略外需的作用, 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 需要国际市场注入活力, 形成内外需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局面, 以便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 (5) 开拓新兴市场, 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我国应建立起全球贸易市场均衡发展的模式, 利用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的优势, 在巩固传统“南北市场”的同时, 大力拓展同拉美、非洲的贸易合作;此外, 我国也应充分利用区域性经济组织或国家组织的框架作用, 加强与欧盟、东盟、APEC、独联体国家、“金砖四国”等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合作, 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分散我国出口的相应风险。 (6) 外交上学会智慧处事, 合理利用规则化解潜在争端。目前, 我国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者, 这就需要我国重新树立诚信友善的国际形象, 在外交斡旋中不卑不亢, 妥善处理与他国的贸易摩擦, 并积极协调同其他经济体的关系, 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做好贸易利益的保护者。此外, 我国应积极加入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 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 积累教训, 统筹运用政治交涉和法律抗辩, 强化“四体联动”的应对机制, 提高应对能力。 (7) 培养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品牌建设。当前, 品牌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知名品牌所带来的经济和效益的溢价不胜枚举, 一个国家或地区优势产业的崛起与一批知名品牌的成长密切相关, 而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因此, 我国企业应建立自主创新的运行机制, 通过优化作业环境和条件, 加强机制建设来增强自主创新的活力与水平, 调动企业员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8) 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企业“产、学、研”综合水平。企业应加强与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提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和效率, 打破产、学、研相分离的不利局面, 实现技术、管理外溢效应的最大化;与此同时, 企业应积极学习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用科学知识武装员工队伍, 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集约化转变。 (9) 积极寻找新的生存方式和发展契机, 实现企业的成功转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出口企业的外贸受到了很大影响, 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它们受到的冲击更加严厉。因此转变发展方式, 寻求新一轮经济增长就成为了出口型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日益发展的今天, 出口企业应抓紧建立自己的网上交易平台, 通过B2B (企业对企业) 、B2C (企业对消费者) 等模式实现厂家直销;同时, 企业更应优化生产流程, 搭建面向海外的网络营销渠道, 延长自身的产业链,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方宁, 罗书宏.2010中国外贸“结构”之困[J].中国对外贸易, 2010 (1)

[2]江小涓.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 2007 (5)

[3]黄锦明.关于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问题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 2009 (11)

[4]何家乐.中国外贸商品结构现状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技术与市场, 2010 (11)

[5]王春妹.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现实选择[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9 (2)

商品结构优化 篇8

1 福建省外贸进口商品结构的现状

1.1 大类商品进口额有升有降,结构呈现动态变化

近年来,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两大类商品的进口量一直以很快的速度增长。2007年,非食用原料的进口额为35.56 亿美元,到2012年,这一指标已达到122.42亿美元,实现了近4倍的增长;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进口额则从2007 年的4.77 亿美元上涨到2012 年的114.83亿美元,实现了近24 倍的增长。相反,机械和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两大类商品的进口额则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进口占比从2007年的34%到2012年的22%,六年时间整整下降了近12个百分点。这说明了福建省的大类商品进口量有升有降,结构呈动态的调整过程。

1.2 进口商品大类选择上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和机电产品上

初级产品进口量占福建省总进口量的比例,从2007年的20%到2012年的44%,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从2012年福建进口商品大类数据来看,其中特别是以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两大类商品为主要代表,占了近33% 的进口比重。虽然2012年福建省机电产品的进口量相较于2011年的数据有所降低,但是所占比重依然较高。由此可见福建省在进口商品大类选择上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和机电产品上,进口商品结构的分布过于集中和单一。

1.3 高新技术产品和高精尖资本品的进口比重低,增长缓慢

近几年来福建省进口商品中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占比始终保持在20%左右,但近一两年来,比重有所下降。同时,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进口增速减缓,甚至出现比重不断下滑的趋势,其中具有显著技术外溢效应的资本品的进口比重下降幅度最大。目前福建省相对于国内其他部分省市的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量严重偏低,以2012年为例,全年仅实现了84.5亿美元的进口量,而广东省的高技术产品就达到了1 859.41亿美元的进口量,每年还有8.3%左右的同比增长率。相比之下,福建省的高技术产品的进口量较少,依然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1.4 战略性资源的进口比重正在不断加大

目前,福建省在战略性资源的进口比重正在不断加大,特别是原油、煤和相关农产品进口量激增。2012年福建省的原油、农产品、粮食三类商品的进口额分别达到了61.70亿美元、41.47亿美元和19.96亿美元,其中农产品、粮食和煤的同比增长率都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同时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和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等生产消耗性产品进口比重占总进口量接近50%,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在福建省呈动态变化的进口商品结构中,战略性资源的进口比重正在不断加大。

2 福建省进口商品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 进口商品结构分布过于集中

进口商品结构分布过于集中,既不利于福建省有限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福建省的进口商品结构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发挥进口在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如果进口商品结构分布过于集中,在市场消息比较闭塞的情况下,一部分的进口产品在省内优质企业已经能够满足需求的同时进口量激增,将不利于本地区企业的健康发展,导致部分产能严重过剩,使得福建省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利用甚至导致资源的浪费。

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多年来福建省政府对某些原材料,工业制成品(如机电产品等)的大力支持,以致于某些进口商品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比重始终居高不下,又由于政策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使得这种现象在短期内无法得到充分的调整和改善。二是由于省内的大部分进口企业具有一定的视角局限性,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原材料以及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加工再出口,企业不仅可以减少大量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又可以使企业实现利润的大幅增长,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综上所述福建省进口商品结构分布过于集中的原因不仅有外在政策的影响,也有进口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

2.2 高新技术产品以及资本品的进口比重较低

整体而言,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是福建省无法自己生产和供应的,如果进口的比重过低或者没有进口,将无法满足福建省技术发展的需求,而技术供不应求的结果就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缓慢甚至原地踏步。另一方面,福建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的引进和吸收,而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大部分都是通过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来实现的[1]。一旦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比重过低,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福建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发展,也相应减少了高新技术产品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对福建省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对我国执行特定的技术和资本品出口的封锁政策,导致我国的技术和资本品进口量少,以及技术含量也极其有限。然后是由于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具有显著技术外溢效应的资本品进口需要庞大的资金力量支撑。而福建省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往往会因为缺乏资金供应而无法进口。小部分大企业进口高新技术产品和资本品后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利用阶段,无法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其次是福建省对于具有显著技术外溢效应的资本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消化、吸收工作缺乏技术、政策、资金和其他资源的支持,政府政策力度不够,投入不足以致于进口企业对相应的产品进口需求不高。

2.3 战略性资源进口比重大,部分资源性产品甚至出现量价背离的现象

战略性资源主要包括原油、粮食大豆、玉米、钢铁等。由于需求量大导致商品进口价格上涨的现象,部分商品甚至出现了量价背离的现象,战略性资源进口的比重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不利于维系福建省健康发展的安全性。福建省对战略性资源的需求量大,但是又缺乏相应产品的定价权,国际市场不稳定因素较多,甚至出现了一些商品进口价格的上涨幅度远高于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幅度情况,导致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因此福建省进口商品结构中战略性资源占比过重在今后的世界格局中将会使得我们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

战略性资源进口比重过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持,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产品是中国乃至福建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且战略性资源的进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压力,因此战略性资源的进口多年来也受到福建省政府不同程度的政策青睐,进口量始终比较高。其次,由于福建经济腹地相对较浅,原料资源少,以及福建省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阶段,省内的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大片的农田和土地被开垦和利用,进而减少了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导致福建省对于农产品、粮食、大豆、玉米等的供不应求,需求激增,进口量持续增加。

2.4 生产消费性产品进口偏多,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生产消耗性产品进口比重较大,消费吸收性进口偏少,导致大量消费性进口支撑着低效率,粗放型增长模式运转[2],而且极易形成产能过剩。生产消耗性产品的大量进口并不能充分内化,无法充分转化成省内生产力的发展,大量的进口不仅不利于福建省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容易导致生产环境的恶化,因为大量的生产消耗性产品,都是中间品或者原材料,在它转化成制成品前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由于受传统贸易进口加工再出口模式的影响,加工贸易方式下的原材料进口在福建省货物进口中的比例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依然较高。加工贸易中所需的零部件和生产中所需的能源主要是生产消耗性产品,因此福建省在加工贸易方式影响下,进口的生产消耗性产品比重过高。其次是由于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健全,中间品的生产还无法自给自足,因此高新技术产业中许多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工艺装备等均严重依赖进口[3],而这一部分进口产品也是生产消耗性的产品居多。

3 优化福建省进口商品结构的若干对策建议

3.1 改变观念,建立多元化的进口商品结构

首先应该及时的转变观念,更加重视进口,重视进口商品结构的调整。注重进口商品与出口商品在品种和特色上的互补性,在促进生产能力发展的前提下,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进口来促进出口增长。其次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相关企业进口特定产品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可以通过提供担保,完善保险制度,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进口企业创新进口商品的种类。最后应通过政府领导,地方微观支持的方式,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进口商品结构,在有所突出的同时,也强调进口商品的多元化,才能更好的满足省内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3.2搭建平台,积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沟通,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和资本品的进口

首先,加快推进技术进口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对目前分散的技术交易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和共享,不断丰富技术进口信息服务平台内容[4]。通过搭建的信息服务平台,相应的进口企业能够通过服务平台快速的找到适宜进口的技术产品,更好地分析其对应的风险水平。其次,完善政策体系,落实技术进口的政策措施。通过地方政府的正确引导,统筹规划,信息服务和产业引导,以及对于符合条件的技术进口,尽可能的给予财政支持。还可以为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融资便利;鼓励相应的进口企业参与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丰富福建省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渠道。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鼓励和欢迎外商投资企业在省内设立研发中心,以及对外商向福建省转让先进适用技术采取优惠措施[5]。通过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渗透,取得与之进一步的合作机会,以此打开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对话平台。借助政府的外交斡旋,进一步加大与发达国家政府间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领域的磋商力度,增强理解和互信,督促其放宽对华高技术和先进设备出口限制,扩大互惠互利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搭建双边高新技术领域经贸合作平台,推动企业和项目对接,开展共同研发和创新合作。

3.3 集中采购,统一对外谈判,建立战略性资源的稳定进口机制

近年来,由于福建省在原油、钢材、农产品、粮食等战略性资源的进口逐年递增,导致福建省外贸现状不断恶化,对此,我们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缓解国际上战略性资源价格震荡起伏的不稳定因素对福建省整体发展的影响。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首先,通过对省内所有的战略性资源进口实行集中采购,统一对外谈判,获得价格谈判的主动权,争取能源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谋求进口利润的最大化。有步骤的参加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经济和能源合作体系,提高福建省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其次,积极组织建立战略性资源的稳定进口机制,通过与福建省建立贸易关系的相关出口国之间寻求建立稳定的进口机制,设法与其签订长期的供应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稳定海外资源的供给。

3.4 转变传统的贸易模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降低生产消耗性产品的进口量

科学地促进福建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福建省的加工贸易存在着加工链条较短,增长率低,收益率低,加工贸易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等弊端,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促进加工贸易向上下游进一步延伸,拓宽产业链,合理规划加工贸易的增长模式,促使其由量变向质变转变,进而为我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地位的提高贡献力量。积极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努力贯彻和实施国家关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引导和推动钢铁、水泥、造纸、装备制造业等企业的兼并重组。即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根本上减少生产消耗性产品的需求,逐步降低生产消耗性产品的进口量。

4 关于福建省进口商品结构再创新的一些思路

4.1 设立专项鼓励进口资金

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具有显著技术外溢效应的资本品进口对福建省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福建省的主要进口企业由于资金不足,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技术支持,而始终无法发挥高新技术产品和具有显著技术外溢的资本品对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通过为进口该类产品的进口企业提供专项的扶持资金,比如为进口该类产品的进口企业提供消化吸收的技术支持,拨出专项资金建立风险控制基金,促使其大胆地择优进口。并且为其提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环境和资金支持,推动进口替代效应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推动进口反作用于出口的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同时,进一步为福建省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4.2 择机进口战略储备物资

由于福建省进口的重要矿产资源和能源主要用于生产,用于储备的不多。而在当今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不确定性因素很多,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剧烈的情况下。应该积极鼓励进口企业多引进一些省内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而国内市场又无法供给的商品。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进行 “三适”进口,即适时、适地、适量进口,充实福建省的重要商品储备,以预防国际市场价格频繁波动造成的价格风险影响[6]。战略物资储备的最佳时机是在国家的外汇储备充足的情况下,同时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又处于最低的时期。而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时涨时跌,国际市场价格很难把握,而且如果突然地加大物资的储备容易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在大宗商品价格大涨之前,设定好具有稳定周期的进口目标,即包括进口的时间,数量和种类等。通过周期性的购进一定数量一定种类的战略储备物资,不仅不会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而且在大宗商品价格低时购进的物资就可以弥补其他时期价格上涨购进时名义价格上的损失。通过长期稳定的战略物资储备可以更好的预防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福建省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加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4.3 促进直接消费品的进口

中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研究 篇9

目前国内对于中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的研究还比较少, 但时关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主要包括两国或地区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研究, 如李汉君 (2010) “中俄贸易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基于某省或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研究, 如滕颖 (2010) “基于VAR模型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实证研究——以宁波为例”;以及与出口商品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如徐晓玲 (2006)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竞争力分析”、王国中, 杜云鹏 (2007)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等。其中关于中日贸易方面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李汉军 (2010) 在“新形势下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分析”中指出, 自中国建国以来,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以日用消费品居多的民间贸易为主, 随着两国关系的改进、贸易规模和范围的逐渐扩大, 贸易商品的品种也日渐增多。李蓉蓉 (2009) 在“中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指出中国占领日本市场主要是在玩具、服装、制造业等领域, 所带来的连锁效益不大, 且不关系日本的主要经济产业, 而日本的高新技术产品却垄断着我国的市场。

许培源, 汤静 (2009) 在“中日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指出:产业内贸易指数GL的变化显示, 中日贸易已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纺织品及原料等12大类商品的双向贸易成为中日贸易的主体。李小北, 武火峰 (2007) 则在“中日经贸现状与未来趋势的分析研究”中提出中日经贸现状为:中日贸易稳步增长, 日本对我国投资持续增长, 我国企业积极赴日投资。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 (TC) 测算

贸易竞争力指数 (Trade competitive index, 简称TC) , 又称净出口指数, 它是指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与该类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例。该指数一般用来反映一国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状况。其公式为:

其中, TC代表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TC介于-1与1之间, Xi代表第i种产品的出口值;Mi代表第i种产品的进口值。通常, TC值越接近于1, 表示该种商品在出口市场上越具有竞争优势, 竞争力越强;越接近-1, 则表明该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越差, 从1到-1竞争力强度逐渐减弱。另外, 根据HS编码分类, 本文选取第16类机电产品、第11类纺织品及原料、第20类家具玩具杂项制品、第15类贱金属及制品、第6类化工产品五大类分别计算其贸易竞争力指数。

数据选取了较为容易获得的2007年至2010年前三季度的数据, 如表1, 其中X表示某类产品由中国出口到日本的金额, M表示中国从日本进口该类产品的金额。TC表示中国该类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结果表明, 中国第20类产品对日出口有很强竞争力, 第11类产品有较强竞争力, 第16类产品有强竞争力, 第6类和第15类对日出口则有低竞争力, 并且具有强竞争力的产品多表现为初级产品。

三、结论

综上可知, 虽然中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正日益完善, 但中国目前仍然以出口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 日本则以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主, 导致中国从中日贸易中所得甚微。为提高中日贸易给中国带来的收益, 中国应努力开发高新技术产业, 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同时,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 中国应逐渐从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式的发展方式转变。合理利用资源, 珍惜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 在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完善的基础上,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汉军.新形势下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分析[J].中国商贸, 2010, (7) .

[2]、李蓉蓉.中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 2009, (21) .

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与贸易强国之路 篇10

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 我国肩负着养活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压力。然而客观来看, 正是我国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创造的“人口红利”为我国的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H-O原理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 由于我国的劳动力生产要素相对丰裕, 导致我国生产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相对较低, 具有相对生产成本低的优势。我们通常把出口产品分为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大类,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1998-2008年不同类型商品每年出口金额统计数据, 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在1998-2008 11年间对于我国出口总额的贡献作用远远大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实行出口主导的战略, 因此为出口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亦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做出了突出贡献, 促进了我国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但最近几年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其对于我国贸易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逐步减小, 主导地位也将会逐渐被取代。

二、我国对外贸易“大而不强”的现状

贸易大国仅仅强调对外贸易数量、规模的大小;贸易强国则不仅要求一个国家首先要是一个贸易大国, 更要在国际规则制定中起主导作用, 具有话语权和能体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具有较高的经济福利水准:能够耗费较少的资源却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

由于我国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 差异性小, 造成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 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处于劣势, 经济福利水准低, 我国虽然已经成为贸易大国, 但距离世界贸易强国, 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品牌创造、服务领域、政府与企业间的协调方面, 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走向贸易强国

(一)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必然性

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出口对于我国贸易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小, 其主导地位正在逐步被取代, 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供给方面看, 由于众多发展中国家根据现有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 而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和我国相似的比较优势, 产品结构也非常相似, 导致这样的初级产品、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供给越来越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而从需求方面看, 由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际市场上对于无个性、无特色、无差异的劳动力密集型商品的需求却会逐渐减少。竞争的激烈与市场的减小势必导致价格的降低, 使本来就以“薄利多销”为宗旨的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出口更加雪上加霜。因此, 继续依赖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出口拉动对外贸易, 只能造成我国与世界贸易强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亦成为我国贸易强国之路的必然选择。

(二)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措施

(1) 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他的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自然资源带来的比较优势属于低层次的竞争力;而知识、管理、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要素决定的竞争优势, 属于较高层次的竞争力。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竞争优势则通常可以加强、扩大比较优势。

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提高知识、管理、人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要素在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 将低层次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转化为高层次的竞争优势, 增加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中的比重, 促进产品差异化, 摆脱无差异产品造成的贸易条件恶化的局面, 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品牌的建设, 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最终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价格接受者转变成为价格制定者, 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提高话语权。

(2) 建立有效的创新技术产生体系。我国现在阶段缺少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原因是缺乏一种有效的、产业化的创新技术产生体系。目前我国的政府、企业、学校在科研创新领域尚未充分合作, 导致一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提供充足的科研创新经费, 没有能力建造自己的研发部门, 另一方面政府资助的高校研究项目又常常面临着无法及时应用于实际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因此, 在科技创新方面, 通过建设一种有效的、产业化的创新技术产生体系, 使企业、政府、高校充分结合起来, 由企业提供主要经费、政府适当补充予以支持, 资助高校研究一些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又能使学生学以致用, 早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 有选择的引进外资, 调整产业结构。在我国发展的不同阶段, 应相机抉择, 采取适合我国发展需要的方针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资本要素极其匮乏, 于是不得已大规模引进外资, 主要是加工制造业, 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然而, 目前, 我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 发展的目标转变为早日成为贸易强国。因此, 我国引进外资的方针策略也应有所调整, 不能再不加选择的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 而应侧重于引进研发和科技实力较强的跨国公司, 利用政策激励的方式加强内资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生产关联性, 扩大技术外溢效应, 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的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

摘要:随着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逐渐稳固, 我们的目标转变成如何尽快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 重点讨论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对于贸易强国发展目标的实现所发挥的作用, 并对于因时制宜的决策选择提出建议。

关键词:贸易强国,劳动密集型商品,竞争优势,出口商品结构,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祝春山, 陈志强.金融危机下中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策略.现代商业.2009年27期:177.

[2]裴长洪.做贸易强国第一条是还要扩大规模.时代经贸.2010:10.

[3]张晓龙.浅析我国成为贸易强国面临的机遇.中国商贸.2011:199.

[4]杨圣明.十二五规划与贸易强国战略.时代经贸.2011:28-30.

上一篇: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下一篇:创新创业教育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