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商品结构

2024-05-09

进口商品结构(精选十篇)

进口商品结构 篇1

一、上海对全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的贡献

大宗商品具有特殊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 是工业生产和民生产品的基本原料, 供给短缺性及需求刚性使其具有金融投资价值和战略资源性质, 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变化感应灵敏, 受国家政策和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大, 对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影响显著。上海关区进口的大宗商品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成品油、铁矿砂、有色金属、橡胶、纸浆、羊毛、棉花等

数据来源:根据上海海关统计数据及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主要品种进口占全国进口同类商品较大比例。

图1显示近年来上海关区主要进口的能源类商品占全国同类商品的进口比例。2010年上海关区进口成品油占全国进口约为12.1%, 表明长三角地区对能源商品的需求较高。

图2列出上海关区对粮油商品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数量的比例。上海的粮油供给主要由其他省份调拨, 粮油加工企业分布较少。上海关区进口粮油商品较少, 在全国进口比例较低。

数据来源:根据上海海关统计数据及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图3列出上海工业原料的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数量的比例。汽车制造是长三角地区及周边地区的主要产业之一, 相应的原料——橡胶进口量较多。天然橡胶占全国进口量的12%左右, 合成橡胶占21%左右。长三角地区发达的文化媒体产业和制造业对包装的需求, 纸浆进口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纺织服装产业是地区传统优势产业, 企业配套全, 产能大, 对纺织生产原料, 如棉、羊毛等的需求一直较高。上海关区进口的羊毛占全国比例在50%以上, 棉花在20%-26%左右。

图4显示上海进口的金属矿砂以及有色金属铜、铝等商品占全国进口比例也较高, 这不仅因为上海有宝钢这样的大型钢企、长三角有传统优势的机械加工产业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而且因为国家发展高端装备和精密加工产业引发的需求;同时, 主营项目为有色金属的上海商品期货交易所直接面对国际和国内市场有色金属的供给与需求变化, 它的运行对有色金属进口有显著的影响。

二、上海进口主要大宗商品现状分析

根据上海海关的进口商品统计分类和进口数量情况, 针对上海关区进口主要的大宗商品大致为能源类商品, 包括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及其他天然烃类气;金属及其矿砂类, 包括铁矿砂、铬矿砂、钢材、有色金属的铜和铝;农产品类, 包括谷物及谷物粉、大豆、橡胶、纸浆、羊毛、棉等。

1. 上海关区进口能源类商品数量情况

能源类商品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根据上海海关统计, 2012年1-5月上海关区进口成品油2, 367, 360.82吨, 同比增长10.0%, 煤4, 134, 191.97吨, 同比增长175.7%。图5显示上海关区2008-2011年度关于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及其他烃类气和煤的进口数量。成品油保持较高的进口量, 煤的进口数量自2009年有很大增长。但是应该看到,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减速, 全国对能源需求有所减弱。例如, 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35.2亿吨, 同比增长8.7%, 发电量4.6万亿度, 同比增长12.0%。煤炭消费中有近七成用于发电, 2012年上半年发电量同比仅增长3.7%, 6月份发电量零增长, 增速出现明显回落。但煤炭供给仍维持较高水平的惯性增长, 导致今年国内煤炭供需失衡, 表现在国内煤价连续下跌。进口原煤库存压力大, 直接影响进口需求。

数据来源:根据上海海关2008-2011年统计数据整理

2. 上海关区金属与矿砂进口数量情况

上海关区进口量较多的铁矿砂及其精矿、铬矿砂及其精矿、钢材如图6所示。由于上海是宝钢所在地, 铁矿砂进口数量较多。钢铁生产与国内需求密切相关, 2011年国内钢材产量达到8.8亿吨, 同比增长12.3%。目前国内新建和在建产能仍然很大。然而2011年国内钢材需求量仅为6.57亿吨, 行业的产能和产品过剩严重。

数据来源:根据上海海关2008-2011年统计数据整理

图7显示上海关区主要有色金属进口数量变化, 2009年后, 上海关区有色金属的进口量有所减少。受国际国内经济影响, 2012年3月份以来, 国际市场上铜、铝的价格跌幅也在10%左右;国内市场, 除了现货铝的价格一直处在振荡盘整阶段, 价格的变化会对有色金属的进口产生影响。

3. 上海关区粮油商品进口数量情况

图8显示上海关区进口的主要农产品情况。谷物及谷物粉的进口在2011年有成倍的增长, 达到约29万吨, 2012年1-5月份进口量达到约44.3万吨。

数据来源:根据上海海关2008-2011年统计数据整理

大豆的进口数量增长迅速。自2009年约31万吨, 快速增长到2011年的约81万吨。2012年1-5月进口量已达25.1万吨, 这可能与中国大豆行业严重依赖进口以及美国大豆主产区因干旱减产的预期有关。

4. 制造业原料进口数量情况

受国内汽车、轮胎行业产量增长放缓的影响, 企业橡胶库存升高。图9显示近三年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进口数量增长缓慢。受我国经济发展和相关行业快速成长的影响, 上海关区纸浆进口量一直呈现增长态势。

2009年后, 由于受到国际面料和服装订单增长的影响, 国内纺织生产出现反弹。国内纺织原料发生供应紧张。上海关区统计图10显示2009-2011年的棉花、羊毛的进口量增长较大, 进口价格也随之上升。然而自2011年开始, 随着国际买家订单转移、国内原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日益显现,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全面开工不足, 对原料需求下降。根据中国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统计, 截至2012年7月初, 我国保税区库存有至少107万吨, 其中有大约80万吨进口棉等待通关。

数据来源:根据上海海关2011年统计数据整理

5. 大宗商品进口价格普遍上涨

在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带动下, 2011年上海进口的铁矿砂、成品油、煤、钢材、纸浆、未锻造的铜及铜材等进口量居前的商品中, 商品进口平均价格较2010年的价格涨幅明显。

三、促进上海大宗商品进口不断增长的措施建议

1. 稳步建设商品贸易平台

由于大宗商品不仅具有一般的商品属性, 还具有金融属性。大宗商品的进口涉及到现货、期货和各种金融衍生品交易。要研究和学习国际重要商品交易所的运行方式和特点, 总结上海商品交易所的实践经验,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运营模式, 促进上海商品交易平台建设, 扩大上海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影响力。

2. 实施贸易便利化措施

根据国家政策, 稳妥进行进口贸易税收改革, 结合贸易便利化和贸易环境优化进程, 吸引全国和国际交易商参与上海大宗商品进口贸易和上海商品交易平台的交易。

3. 提高大宗商品的仓储物流服务水平

结合上海洋山港、外高桥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的发展, 建立合格的大宗商品现货仓储、期货交割仓库和物流服务系统。

4. 培养和引进大宗商品贸易相关的人才

大宗商品交易是一项事关重大的活动, 需要熟悉国际规则的合格的交易人才在国际国内复杂环境下工作。应该通过人才流动渠道, 积极引进有真才实干的人才, 并且注意建设国内的培养途径。

综上所述, 上海做好相应的改善措施, 发展大宗商品进口, 不仅是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重要环节, 也会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和贸易平衡, 提高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上海海关.统计数据2008-2011[EB/OL].http://shanghai.customs.gov.cn/tabid/34715/Default.aspx

[2]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现状和展望[J].航运评论, 2011 (8)

[3]陈妍.国外出口商可从上海平台登陆[N].国际商报, 2010-08-23 (A5)

[4]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 (2011年版) [EB/OL].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1tz/W02011, 2011-05-17

[5]肖林, 纪新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J].科学发展, 2009 (7)

商品结构知识 篇2

商品结构是指符合公司市场定位及商圈顾客需要的“商品组合”。商品结构应明确定义各采购部门的大分类描述、中分类描述、小分类描述、品项数、品牌数、最小规格包装、畅销价格带、直线陈列米数、及陈列层板数等。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改革开放前与今天市场能够提供给零售企业的货源已不可比拟。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商品的数量、品种己不是货源的主要问题,问题的关键己是如何对它们进行合理的筛选,而使企业的销售能力资源(如资金、场地等)得到合理的配置、发挥最大的潜力,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目录

商品结构的定义

商品结构的分类与内容

商品结构调整的好处

商品结构的完善和调整

商品结构在零售店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商品结构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商品结构的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确定门店商品结构的7个依据展开

编辑本段

商品结构的定义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价格大战也已经由生产领域扩展到了零售领域。我国大型零售企业正在低利润水平的条件下运行。大型零售企业的利润率已由原来的10%以上降为5%以下,甚至不足3%。在这种市场环境条件下,零售企业都在寻找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办法。其中,增加新的经营品种,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就是很多企业普遍采用的一项措施。但是,在不断增加商品品种的同时企业更要重视对所经营商品结构的优化。

编辑本段

商品结构的分类与内容

零售店经营的商品结构,按照不同标志可分为不同类型。按经营商品的构成划分,可分为主力商品、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

主力商品:也称拳头商品,是指那些周转率高、销售量大,在零售经营中,无论是数量还是销售额均占主要部分的商品。一个企业的主力商品体现它的经营方针、特点和性质。可以说,主力商品的经营效果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

辅助商品:是指在价格、品牌等方面对主力商品起辅助作用的商品,或以增加商品宽度为目的的商品。

关联商品是指同主力商品或辅助商品共同购买、共同消费的商品。

编辑本段

商品结构调整的好处

优化卖场的商品结构的重要性,就像是在整理计算机的注册表,修改的正确,会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不正确的删改,可能会导致微机的系统瘫痪。商品结构的调整有以下几点好处:

1、节省陈列空间,可以提高门店的单位销售额;

2、有助于商品的推陈出新;

3、便于顾客对有效商品的购买,以便保证主力商品的销售份额;

4、有助于协调门店与供应商的关系;

5、提高商品之间的竞争;

6、提高门店的商品周转率,降低滞销品的资金占压。

编辑本段

商品结构的完善和调整

零售企业商品结构的完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完善主力商品、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的结构;另一方面完善高、中、低档商品的结构。

(1)主力商品、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的配备。一般来说,主力商品要占绝大部分,而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的比重则应小一些。主力商品的数量和销售额,要占商品总量和全部销售额的70—80%,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约占20—30%,其中关联商品应确实与主力商品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若发现在经营过程中,商品结构发生变化,应迅速调整,使之趋于合理。

(2)高、中、低档商品的配备。三者的配备比例,是由企业目标市场的消费阶层的需求特点决定的。在高收入顾客占多数的地区,高档商品应占大部分;在低收入顾客占多数的地区,则应以低档商品为主。高、中、低档商品结构的配备,受顾客消费结构的制约,当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时,企业应相应调整高、中、低档商品的比重。

编辑本段

商品结构在零售店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商品结构是否合理,对于零售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合理的商品结构是实现零售经营目标,满足消费需求的基础;

(2)确定商品结构是加强商品经营计划的基础;

(3)研究确定商品结构是有效利用经营条件,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编辑本段

商品结构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这一点国内的企业与外资企业在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我国的零售企业中型的也要有上万个品种,大型的往往有几万甚至十几万个品种。如果按照我国的标准,沃尔玛和家乐福在深圳开设的几家分店都应属大型之列,但他们的品种远没有我们的多,“大量销售有限的品种”是他们取得良好效益的有效经营手段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零售企业受物资短缺、计划经济的影响很深,追求数量上保证供应,忽视现实的经济效益也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观念必须改变。现代的零售企业必须重点考虑经济效益,以效益为中心对商品的结构进行优化是当今零售企业必须很好解决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在商业上的广泛应用,为零售企业进行商品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现在我国多数大型零售企业都已建立了时点销售信息管理(POS)系统,实现了单品、即时管理,一些发达地区的零售企业还建立了综合信息网络(MIS)系统。这些企业已经完全可以抛开传统的商品分类方法而直接对某类、某一品牌、直至某一型号规格进行销售业绩、供应保证、质量问题等方面的科学、准确及时的评定,这就为企业商品结构的优化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编辑本段

商品结构的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商品结构的优化应以企业经营商品的品类、品牌优化和货架优化为基础,两者应该是相互协调的。对商品结构的优化,首先要改变大型零售企业的经营品种必须多而全的传统观念,更要走出品种越多就会吸引更多的顾客,销售量就会越大,效益就会越好的思想误区。前面提到的“大量销售有限的品种”的成功,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向。零售企业特别是大型零售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消费者群体等方面的不同,在科学的市场细分、市场定位的基础上,不断地对经营品种进行科学的优化。

1.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各类商品的综合业绩进行科学评定。已经具备了POS、MIS系统的企业应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细化商品分类,对每个品种、类别、品牌、规格进行销售量、利润率、供应保证等全方面的综合评定,同时也可以将某一商品通过不同规模型号的组合、不同地点、不同陈列方式等的变化来评定其业绩的变化,为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当然,上述综合评定还应包括价格、质量、服务、企业的整体定位等多方面因素。

2.商品结构的优化要和商场合理布局、现代商品陈列技术结合起来,对商品结构的优化应该结合商场的布局同步进行。企业可将经营的商品分为:目标性商品,即代表企业经营特色和形象的销售业绩好的商品;一般性的商品,即相对于目标性商品次要一些的满足大部分消费者需要的商品;季节性、节日庆典类商品以及方便性商品。对于以上四类商品应该结合商场的合理布局,对于目标性商品应突出、重点陈列;对于方便性商品应放于消费者易于拿取的地方;对于季节性、节日庆典类商品应突出其特点并结合相应的促销手段。

3.商品结构的优化还应包括对货架的优化。企业要视货架为有限的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使有限的货架发挥最大的效益。要通过对各商品大类、品牌、规格、型号、款式的科学评价,在对商品进行合理布局的同时对货架进行优化,包括对商品品种、规格、型号、款式的合理选择和搭配。

4.商品结构的优化还应与企业的价格策略及促销策略和手段结合起来。沃尔玛在深圳开设的五家分店中不同的分店根据顾客群体的不同,商品的结构、价格并没有因为追求死板的“统一”而完全一致。位于居民区的分店不仅生鲜、冷冻类商品数量、品种、陈列面积胜于其他分店,在价格上也略低于其他分店。对于好的商品进行促销,给消费者一个超值的概念,更是这些企业的常用手段。

5.商品结构的优化还应与企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开展连锁经营结合起来。尤其应该注意规模的扩大,连锁经营过程中商品品种的增加与商品结构的优化一定要同时进行。

每个卖场的管理人员都不希望看到畅销商品的断货,而滞销品却是堆积如山的现象。这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然而很多经营者由于只知道各种商品的大致销售情况,对于滞销商品的挑选和淘汰却总是不好把握。大部分的经营者都知道商品的“黄金法则”(或“20/80法则”),即为卖场里80%的商品的销售额只占总销售额的20%,而20%的小部分商品的销售却占据总营业额的80%。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商品,如何处理卖场商品的更新换代就显得格外重要。

优化卖场的商品结构的重要性,就像是在整理计算机的注册表,修改的正确,会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不正确的删改,可能会导致微机的系统瘫痪。商品结构的调整有以下几点好处:

1、节省陈列空间,可以提高门店的单位销售额;

2、有助于商品的推陈出新;

3、便于顾客对有效商品的购买,以便保证主力商品的销售份额;

4、有助于协调门店与供应商的关系;

5、提高商品之间的竞争;

6、提高门店的商品周转率,降低滞销品的资金占压。

编辑本段

确定门店商品结构的7个依据

优化商品结构的前提是在完全有效利用了卖场的管理后采取的方法。以前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公司对于门店的单位产出要求极高,觉得80%的辅助商品占有面积过大,于是删去了很多,以为可以不影响门店的整体销售,同时会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比和主力商品的销售份额。结果是门店的货架陈列不丰满,品种单一,门店的整体销售下滑了很多。所以对于商品的结构调整首先是在门店商品品种极大丰富的前提下进行的筛选。优化商品结构应从以下指标进行考核:

商品销售排行榜

现在大部分门店的销售系统与库存系统是连接的,后台电脑系统都能够整理出门店的每天,每周,每月的商品销售排行榜。从中就可以看出每一种商品的销售情况,调查其商品滞销的原因,如果无法改变其滞销情况,就应予以撤柜处理。在处理这种情况时应注意:

(1)对于新上柜的商品,往往因其有一定的熟悉期和成长期,不要急于撤柜。

(2)对于某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虽然其销售额很低,但是由于此类商品的作用不是盈利,而是通过此类商品的销售来拉动门店的主力商品的销售。如:针线,保险丝,蜡烛等。商品贡献率

单从商品排行榜的来挑选商品是不够的,还应看商品的贡献率。销售额高,周转率快的商品,不一定毛利高,而周转率的商品未必就是利润低。没有毛利的商品销售额再高,这样的销售又有什么用。毕竟门店是要生存的,没有利润的商品短期内可以存在,但是不应长期占据货架。看商品贡献率的目的在于找出门店的商品贡献率高的商品,并使之销售得更好。损耗排行榜

这一指标是不容忽视的。它将直接影响商品的贡献毛利。例如:日配商品的毛利虽然较高,但是由于其风险大,损耗多,可能会是赚得不够赔的。曾有一家卖场的涮羊肉片的销售在某一地区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由于商品的破损特别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最后唯一的办法是,提高商品价格和协商提高供货商的残损率,不然就将一直亏损下去。对于损耗大的商品一般是少订货,同时应由供货商承担一定的合理损耗,另外有些商品的损耗是因商品的外包装问题,这种情况,应当及时让供应商予以修改。

周转率

商品的周转率也是优化商品结构的指标之一,谁都不希望某种商品积压流动资金,所以周转率低的商品不能滞压太多。

新近商品的更新率

门店周期性的增加商品的品种,补充商场的新鲜血液,以稳定自己的固定顾客群体。商品的更新率一般应控制在10%以下,最好在5%左右,另外,新近商品的更新率也是考核采购人员的一项指标。需要导入的新商品应符合门店的商品定位,不应超出其固有的价格带,对于价格高而无销量的商品和价格的无利润的商品应适当地予以淘汰。

商品的陈列

在优化商品结构的同时,也应该优化门店的商品陈列。例如:对于门店的主力商品和高毛利商品的陈列面的考虑,适当地调整无效的商品陈列面。对于同一类的商品的价格带的陈列和摆放也是调整的对象之一。

其他

随着一些特殊的节日的到来,也应对门店的商品进行补充和调整。例如:正月十五和冬至,就应对汤圆和饺子的商品品种的配比及陈列上进行调整,以适应门店的销售。

中非货物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篇3

近十年来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发展很快,进出口额由2001年的1,079,952万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2,691,058万美元,年均增速为31%,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由2001年的2.12%增长至2010年的4.27%,十年间增长了一倍多。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额由2001年的600,657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5,995,830万美元,年均增速为29%,占中国总出口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2.26%增长至2010年的3.80%;中国从非洲进口额由2001年的479,295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6,695,228万美元,年均增速为34%,占中国总进口额的比重由1.97%增长至4.8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非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高于中国货物贸易总量的增长速度,所占比重增长也较快,中非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研究中非货物贸易的产品结构现状,对进一步明确对非货物贸易对策就具有较现实的意义。

本文所采用的商品分类方法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次修订标准为基础。按1位数的标准国际货物贸易分类,包括10大部门商品:第0部门——食品和活动物;第1部门——饮料和烟草;第2部门——非食物原料(不包括燃料);第3部门——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第4部门——动植物油脂和蜡;第5部门——未另列明的化学品和有关产品;第6部门——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第7部门——机械及运输设备;第8部门——杂项制品;第9部门——其他商品和交易。并依据各类商品占进出口的比重加以分析。

一、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10年间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不大。各部门商品占中国对非洲出口总额的比重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对非洲出口占比重较大的是第7、8和第6部门,此3部门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的和占出口总额的80%以上,且呈现出上升趋势。以下将逐一分析此3部门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一)第7部门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表1 中国对非洲出口各部门商品所占比重

第7部门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所占比重由前几年的第二位逐渐上升为第一位,至2010年达到37.6%。第7部门包括9类产品,其中第76类——电信、录音及重放装置和设备;第77类——电力机械、装置、器械及其电器零件;第75类——办公用机器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和第74类——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其零件出口所占比重较大。2010年此4类产品出口额占第7部门产品出口总额的87%,其中第76类产品所占比重最大,达到32%。第7部门产品基本上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份额逐步上升体现出中国对非货物出口结构的合理之处。

(二)第8部门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第8部门产品——杂项制品出口所占比重由前几年的第一位逐渐下降为第二位,由2001年的33.16%下降至 2010年的31.32%,所占比重虽略有下降但仍在30%以上。第8部门产品包括5类产品,分别为预制建筑物、卫生、水道、供暖、照明设备及配件;家具及其零件;旅行用具;服装和服饰用品;鞋类等。其中服装服饰用品和鞋类2010年的出口额占到第8部门产品出口总额的67.77%。第8部门产品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较大有利吸纳劳动力就业。

(三)第6部门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所占比重居第3位的是第6部门产品——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所占比重在20.25%与22.3%之间徘徊。第6部门包括9类产品,其中出口比重较大的主要是纺织纱(丝)、织物及有关产品;金属制品;非金属矿产品和橡胶产品等。此4类产品2010年出口额占第6部门产品出口总额的82%,其中纺织纱(丝)、织物及有关产品所占比重达到36.3%。此外,第63类——软木及木材制品(家具除外)和第64类——纸、纸板、纸浆和纸制品此两类产品2010年出口额占到第6部门产品出口总额的5.9%,比重不大但体现出出口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之处。

由以上分析可知中国对非洲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很小。工业制成品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较大且呈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也较大有利于吸纳劳动力就业,这都体现出对非货物出口结构的合理之处。占出口比重20%以上的第6部门产品主要为高资源消耗、低附加值产品,这一特点告诉我们对非出口产品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二、中国从非洲进口商品结构分析

10年间中国从非洲进口商品结构也表现出较为集中的特点,各部门商品所占比重详见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进口产品占比重较大的主要是第2、6和第9部门,此3部门产品所占比重的和达到83%以上。以下将对第2和第6部门进口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表2 中国从非洲进口各部门商品所占比重

(一)第2部门产品进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第2部门产品,即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进口所占比重最大,且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由2001年的29.72上升到2010年的43.25%,将近占进口总额的一半,10年间进口比重上升10多个百分点。此部门产品的进口可以较好地弥补我国的资源缺口,体现出我国从非洲进口产品结构的合理性。

(二)第6部门产品进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第6部门商品,即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所占比重有较大的波动,由2001年的25.54%较快上升至2003年的49.45%,后又逐渐下降至2010年的25.66%。第6部门产品包括9类产品,其中第68类——有色金属、第67类——钢铁和第66类——非金属矿产品此3类产品进口所占比重较大,2010年分别为 51%、26%和21%,共占到第6部门产品进口总额的98%。其中,第67类产品2010年进口额中的93%为生铁和镜铁,第66类产品2010年进口额的99.6%为珍珠和宝石。由此可见,第6部门产品的进口主要为弥补我国的资源缺口且进口品中主要为初加工、低附加值产品。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国从非洲进口的主要是初级产品(占进口总额的40%以上)和一些工业制成品,工业制成品中主要为初加工、低附加值产品,说明我国从非洲进口的产品结构较为合理。

三、中国对非洲净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为进一步看清中国对非洲进出口商品结构,有必要对各部门商品出口净额的发展变化进行计算。近10年中国对非洲各部门商品净出口情况如表3所示:

(一)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顺差的商品

从表3可知,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顺差的主要有第0、5、7和第8部门商品。其中顺差额较大的商品为第7和第8部门。第7部门商品,即机械及运输设备顺差额在10年间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由2001年的215.7增加到2010年的3,985百万美元,10年间增长了17.5倍;第8部门商品,即杂项制品的净出口额也呈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净出口额由2001年时的344.3上升至2010年的3,375百万美元,10年间增长了8.8倍。此外,第5部门——未另列明的化学品和有关产品及第0部门——食品和活动物虽然顺差数值较小但增长迅速,分别由2001年的1.4和8.2上升到2010年的481.4和113.8百万美元,分别增长了342.9和12.9倍。由以上数据可知我国对非出口顺差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

(二)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逆差的商品

由表3可知,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逆差的是第2、9、6、4、3 和第1 部门商品。其中逆差额较大的是第2、9和第6部门商品。第2部门商品——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逆差额最大且增长较快,由2001年的330.5增加到2010年的6355.8百万美元,10年间增长了18倍多。第9部门商品——其他商品和交易逆差额也较大,由2001年的324增加到2010年的3400.1百万美元,10年间增长了9倍多。第6部门商品——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逆差额居第三位但增长速度最快,由72.7增长到1603.7百万美元,增长了21倍多。第3、4和第1部门商品逆差额较小。其中第3部门商品——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由2001年的顺差26.2变化为2005年的逆差1.6,之后逆差额增长迅速,2007年逆差达到1004.3百万美元,之后又有所下降,2010年逆差额为600.7百万美元;第1部门商品由略有顺差变化为略有逆差;第4部门商品一直表现为较小的逆差,逆差额在0.1和3.6百万美元之间波动。由以上数据可知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逆差来源主要是原料等初级品和部分工业制成品。

表3 中国对非洲各部门商品净出口额 (单位:百万美元)

四、结论及启示

第一,中国对非洲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占比重较大的是第7、8和第6部门。其中第7部门产品基本上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份额逐步上升体现出中国对非货物出口结构的合理之处。第8部门产品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较大符合我国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国情。所占比重居第3位的第6部门产品主要为高资源消耗、低附加值产品,说明对非出口产品结构仍待进一步优化。第6部门中软木及木材制品和纸、纸浆及纸制品两类产品也有一定比例的出口,体现出对非出口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之处。

第二,中国从非洲进口产品结构。进口占比重较大的主要是第2、6和第9部门。其中,第2部门产品进口所占比重最大;第6部门商品所占比重在20%以上。第6部门的进口品主要为未加工或初加工的矿产品。以上商品的进口有助于弥补我国的资源缺口,体现出我国从非洲进口产品结构的合理性。

第三,中国对非洲净出口产品结构。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顺差的有第0、5、7和第8部门商品,其中顺差额较大的为第7和第8部门。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逆差的是第2、9、6、4、3 和第1 部门商品,其中逆差额较大的是第2、9和第6部门。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逆差来源主要是原料等初级品和部分工业制成品,出口顺差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

通过上述对中非货物贸易的出口、进口、净出口产品结构及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进口产品结构较为合理,有助于弥补我国资源缺口及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出口产品结构基本合理,高技术含量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较大,有利于我国高技术含量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开拓和劳动力的就业,但也显示出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及一些不合理之处。总的来说,通过对中非货物贸易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分析,显示出中非货物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主要是由双方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的,这也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中非货物贸易仍然会以互补性为主。因此,对于中非货物贸易,我国应本着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原则进一步加大自由贸易的力度,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破除对非贸易的障碍,以更好地获得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的潜在利益和有利影响。

[1]梁明.基于中国、非洲全球贸易视角的研究 [J].国际商务,2011(5).

[2]梁明.2011年中非贸易现状及展望[J].国际经济合作,2011(9).

[3]张海森,谢杰.中国-非洲农产品贸易的决定因素与潜力-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3).

[4]刘林青,周潞.非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与中国贸易互补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4).

[5]吴宏.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中的利益结构分析-基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8).

进口商品结构 篇4

1 福建省外贸进口商品结构的现状

1.1 大类商品进口额有升有降,结构呈现动态变化

近年来,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两大类商品的进口量一直以很快的速度增长。2007年,非食用原料的进口额为35.56 亿美元,到2012年,这一指标已达到122.42亿美元,实现了近4倍的增长;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进口额则从2007 年的4.77 亿美元上涨到2012 年的114.83亿美元,实现了近24 倍的增长。相反,机械和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两大类商品的进口额则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进口占比从2007年的34%到2012年的22%,六年时间整整下降了近12个百分点。这说明了福建省的大类商品进口量有升有降,结构呈动态的调整过程。

1.2 进口商品大类选择上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和机电产品上

初级产品进口量占福建省总进口量的比例,从2007年的20%到2012年的44%,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从2012年福建进口商品大类数据来看,其中特别是以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两大类商品为主要代表,占了近33% 的进口比重。虽然2012年福建省机电产品的进口量相较于2011年的数据有所降低,但是所占比重依然较高。由此可见福建省在进口商品大类选择上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和机电产品上,进口商品结构的分布过于集中和单一。

1.3 高新技术产品和高精尖资本品的进口比重低,增长缓慢

近几年来福建省进口商品中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占比始终保持在20%左右,但近一两年来,比重有所下降。同时,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进口增速减缓,甚至出现比重不断下滑的趋势,其中具有显著技术外溢效应的资本品的进口比重下降幅度最大。目前福建省相对于国内其他部分省市的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量严重偏低,以2012年为例,全年仅实现了84.5亿美元的进口量,而广东省的高技术产品就达到了1 859.41亿美元的进口量,每年还有8.3%左右的同比增长率。相比之下,福建省的高技术产品的进口量较少,依然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1.4 战略性资源的进口比重正在不断加大

目前,福建省在战略性资源的进口比重正在不断加大,特别是原油、煤和相关农产品进口量激增。2012年福建省的原油、农产品、粮食三类商品的进口额分别达到了61.70亿美元、41.47亿美元和19.96亿美元,其中农产品、粮食和煤的同比增长率都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同时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和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等生产消耗性产品进口比重占总进口量接近50%,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在福建省呈动态变化的进口商品结构中,战略性资源的进口比重正在不断加大。

2 福建省进口商品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 进口商品结构分布过于集中

进口商品结构分布过于集中,既不利于福建省有限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福建省的进口商品结构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发挥进口在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如果进口商品结构分布过于集中,在市场消息比较闭塞的情况下,一部分的进口产品在省内优质企业已经能够满足需求的同时进口量激增,将不利于本地区企业的健康发展,导致部分产能严重过剩,使得福建省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利用甚至导致资源的浪费。

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多年来福建省政府对某些原材料,工业制成品(如机电产品等)的大力支持,以致于某些进口商品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比重始终居高不下,又由于政策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使得这种现象在短期内无法得到充分的调整和改善。二是由于省内的大部分进口企业具有一定的视角局限性,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原材料以及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加工再出口,企业不仅可以减少大量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又可以使企业实现利润的大幅增长,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综上所述福建省进口商品结构分布过于集中的原因不仅有外在政策的影响,也有进口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

2.2 高新技术产品以及资本品的进口比重较低

整体而言,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是福建省无法自己生产和供应的,如果进口的比重过低或者没有进口,将无法满足福建省技术发展的需求,而技术供不应求的结果就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缓慢甚至原地踏步。另一方面,福建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的引进和吸收,而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大部分都是通过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来实现的[1]。一旦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比重过低,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福建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发展,也相应减少了高新技术产品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对福建省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对我国执行特定的技术和资本品出口的封锁政策,导致我国的技术和资本品进口量少,以及技术含量也极其有限。然后是由于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具有显著技术外溢效应的资本品进口需要庞大的资金力量支撑。而福建省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往往会因为缺乏资金供应而无法进口。小部分大企业进口高新技术产品和资本品后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利用阶段,无法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其次是福建省对于具有显著技术外溢效应的资本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消化、吸收工作缺乏技术、政策、资金和其他资源的支持,政府政策力度不够,投入不足以致于进口企业对相应的产品进口需求不高。

2.3 战略性资源进口比重大,部分资源性产品甚至出现量价背离的现象

战略性资源主要包括原油、粮食大豆、玉米、钢铁等。由于需求量大导致商品进口价格上涨的现象,部分商品甚至出现了量价背离的现象,战略性资源进口的比重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不利于维系福建省健康发展的安全性。福建省对战略性资源的需求量大,但是又缺乏相应产品的定价权,国际市场不稳定因素较多,甚至出现了一些商品进口价格的上涨幅度远高于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幅度情况,导致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因此福建省进口商品结构中战略性资源占比过重在今后的世界格局中将会使得我们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

战略性资源进口比重过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持,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产品是中国乃至福建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且战略性资源的进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压力,因此战略性资源的进口多年来也受到福建省政府不同程度的政策青睐,进口量始终比较高。其次,由于福建经济腹地相对较浅,原料资源少,以及福建省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阶段,省内的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大片的农田和土地被开垦和利用,进而减少了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导致福建省对于农产品、粮食、大豆、玉米等的供不应求,需求激增,进口量持续增加。

2.4 生产消费性产品进口偏多,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生产消耗性产品进口比重较大,消费吸收性进口偏少,导致大量消费性进口支撑着低效率,粗放型增长模式运转[2],而且极易形成产能过剩。生产消耗性产品的大量进口并不能充分内化,无法充分转化成省内生产力的发展,大量的进口不仅不利于福建省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容易导致生产环境的恶化,因为大量的生产消耗性产品,都是中间品或者原材料,在它转化成制成品前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由于受传统贸易进口加工再出口模式的影响,加工贸易方式下的原材料进口在福建省货物进口中的比例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依然较高。加工贸易中所需的零部件和生产中所需的能源主要是生产消耗性产品,因此福建省在加工贸易方式影响下,进口的生产消耗性产品比重过高。其次是由于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健全,中间品的生产还无法自给自足,因此高新技术产业中许多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工艺装备等均严重依赖进口[3],而这一部分进口产品也是生产消耗性的产品居多。

3 优化福建省进口商品结构的若干对策建议

3.1 改变观念,建立多元化的进口商品结构

首先应该及时的转变观念,更加重视进口,重视进口商品结构的调整。注重进口商品与出口商品在品种和特色上的互补性,在促进生产能力发展的前提下,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进口来促进出口增长。其次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相关企业进口特定产品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可以通过提供担保,完善保险制度,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进口企业创新进口商品的种类。最后应通过政府领导,地方微观支持的方式,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进口商品结构,在有所突出的同时,也强调进口商品的多元化,才能更好的满足省内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3.2搭建平台,积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沟通,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和资本品的进口

首先,加快推进技术进口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对目前分散的技术交易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和共享,不断丰富技术进口信息服务平台内容[4]。通过搭建的信息服务平台,相应的进口企业能够通过服务平台快速的找到适宜进口的技术产品,更好地分析其对应的风险水平。其次,完善政策体系,落实技术进口的政策措施。通过地方政府的正确引导,统筹规划,信息服务和产业引导,以及对于符合条件的技术进口,尽可能的给予财政支持。还可以为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融资便利;鼓励相应的进口企业参与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丰富福建省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渠道。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鼓励和欢迎外商投资企业在省内设立研发中心,以及对外商向福建省转让先进适用技术采取优惠措施[5]。通过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渗透,取得与之进一步的合作机会,以此打开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对话平台。借助政府的外交斡旋,进一步加大与发达国家政府间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领域的磋商力度,增强理解和互信,督促其放宽对华高技术和先进设备出口限制,扩大互惠互利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搭建双边高新技术领域经贸合作平台,推动企业和项目对接,开展共同研发和创新合作。

3.3 集中采购,统一对外谈判,建立战略性资源的稳定进口机制

近年来,由于福建省在原油、钢材、农产品、粮食等战略性资源的进口逐年递增,导致福建省外贸现状不断恶化,对此,我们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缓解国际上战略性资源价格震荡起伏的不稳定因素对福建省整体发展的影响。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首先,通过对省内所有的战略性资源进口实行集中采购,统一对外谈判,获得价格谈判的主动权,争取能源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谋求进口利润的最大化。有步骤的参加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经济和能源合作体系,提高福建省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其次,积极组织建立战略性资源的稳定进口机制,通过与福建省建立贸易关系的相关出口国之间寻求建立稳定的进口机制,设法与其签订长期的供应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稳定海外资源的供给。

3.4 转变传统的贸易模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降低生产消耗性产品的进口量

科学地促进福建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福建省的加工贸易存在着加工链条较短,增长率低,收益率低,加工贸易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等弊端,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促进加工贸易向上下游进一步延伸,拓宽产业链,合理规划加工贸易的增长模式,促使其由量变向质变转变,进而为我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地位的提高贡献力量。积极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努力贯彻和实施国家关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引导和推动钢铁、水泥、造纸、装备制造业等企业的兼并重组。即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根本上减少生产消耗性产品的需求,逐步降低生产消耗性产品的进口量。

4 关于福建省进口商品结构再创新的一些思路

4.1 设立专项鼓励进口资金

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具有显著技术外溢效应的资本品进口对福建省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福建省的主要进口企业由于资金不足,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技术支持,而始终无法发挥高新技术产品和具有显著技术外溢的资本品对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通过为进口该类产品的进口企业提供专项的扶持资金,比如为进口该类产品的进口企业提供消化吸收的技术支持,拨出专项资金建立风险控制基金,促使其大胆地择优进口。并且为其提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环境和资金支持,推动进口替代效应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推动进口反作用于出口的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同时,进一步为福建省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4.2 择机进口战略储备物资

由于福建省进口的重要矿产资源和能源主要用于生产,用于储备的不多。而在当今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不确定性因素很多,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剧烈的情况下。应该积极鼓励进口企业多引进一些省内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而国内市场又无法供给的商品。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进行 “三适”进口,即适时、适地、适量进口,充实福建省的重要商品储备,以预防国际市场价格频繁波动造成的价格风险影响[6]。战略物资储备的最佳时机是在国家的外汇储备充足的情况下,同时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又处于最低的时期。而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时涨时跌,国际市场价格很难把握,而且如果突然地加大物资的储备容易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在大宗商品价格大涨之前,设定好具有稳定周期的进口目标,即包括进口的时间,数量和种类等。通过周期性的购进一定数量一定种类的战略储备物资,不仅不会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而且在大宗商品价格低时购进的物资就可以弥补其他时期价格上涨购进时名义价格上的损失。通过长期稳定的战略物资储备可以更好的预防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福建省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加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4.3 促进直接消费品的进口

进口商品结构 篇5

【文献号】106

5【原文出处】宏观经济管理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50

4【原刊页号】35~37,4

3【分 类 号】F5

2【分 类 名】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复印期号】200508

【标 题】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的变动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

【作 者】易瑾超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商学院。

【摘 要 题】贸易实务

【正 文】

建国以来,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对外贸易获得了长足发展,贸易总额不断攀升,为国家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事业跃上一个新台阶。1978年—1998年的20年间,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5.6%,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11547亿美元,增长35.7%,其中,出口额已达5934亿美元,增长35.4%;进口额5614亿美元,增长36.0%。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然而,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自“九五”时期以来,外贸经历一个调整阶段,其中包括结构上的调整,而外贸结构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商品结构。

一、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变动分析

(一)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变动的历史回顾

建国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工业制成品比重很低。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53年的20.6%上升到1979年的46.4%,接近出口总额的1/2。20世纪80年代以后,更加明显的体现了这一趋势。1981年我国出口商品中的工业制成品比重达53.3%,第一次超过初级产品比重46.7%,以后不断上升,工业制成品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实现了两次大的跨越,1986年,纺织品取代石油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我国摆脱了以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了一个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导的时期。1995年,机电产品的出口首次超过纺织品成为最大类的出口产品,这次出口结构的跨越比第一次更有分量,为我国实现出口的大国之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1980年—1998年这19年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占较大比重,特别是目前作为我国最大类出口商品的机电产品,表面上属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但实际上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中75%以上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其中,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增值率很低。这说明同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优势相比,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层次较低。

同出口商品结构一样,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也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建国初期,我国处于经济恢复阶段,在1953年的进口总值中,生产资料的比重达到92.1%,占了绝大部分。60年代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和调整时期,生活资料占进口总值的比重由1953年的7.9%上升到1962年的44.8%,生产资料则相应

下降。70年代以后才明显回升。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又发生新的变化,工业制成品比重远远高于初级产品比重,1986年以后一直稳定在80%以上。

(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特点

第一,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向合理方向发展。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历经了80年代初的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与90年代中期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为主的转变。目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贸易竞争的重要力量。这些转变反映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这种发展趋势同世界贸易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第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层次偏低,静态效益低下,结构竞争力较弱。现阶段,我国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尚未完全实现,外贸出口以创汇为中心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造成外贸粗放经营,出口制成品大多加工度浅,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特别是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还比较弱。这表明我国依靠产业多样化、充足熟练的劳动力资源使制成品出口健康发展,但还没有在最具活力的技术密集型领域建立起国际竞争优势。

(三)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动的特点

第一,工业制成品进口稳步上升,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成为进口主导产品,进口商品结构呈现逐步优化的趋势。1980年以来,随着我国外贸规模的扩大,初级产品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重稳步上升。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口比重一直比较稳定,基本保持在30%左右的水平,近年来这一比重有下降趋势。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比重呈上升趋势,成为进口的主导产品。这种变动趋势表明我国一般加工业的国产化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从而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同时,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国外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

第二,进口需求刚性加强,造成进口依存度较高。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进口需求刚性不断加强,造成国家进口依存度偏高。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晚,生产力水平较低且人均资源量有限,现代化建设中必需的物资、技术设备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进口支持,形成了强劲的进口需求和较高的边际进口倾向,这就造成了进口刚性。80年代后期曾一度出现原材料(以钢材为代表)进口过度的现象;90年代以来国家吸收外资增加,外商直接投资也带来大量设备、零配件及辅料的进口,使得我国进口依存度节节升高。

二、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变动的原因分析

(一)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一国外贸商品结构与其国内产业结构有密切关系。产业结构是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物质基础,产业结构的状况和演变趋势制约着进出口商品结构层次的高低。下面就不同历史时期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外贸商品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对农业和轻工业的投入。结果,一方面,造成消费品生产落后于社会需要;另一方面,重工业的发展实际是加工工业的发展,基础工业受到忽视。所以多年来,我国重工业产品在出口产品中比重一直不大,而轻工业产品在国内长期紧缺,难以发挥出口优势;反之,生产资料的进口占我国进口商品的比重一直很大。在重工业产品和轻工业产品出口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国家只能将初级产品拿来出口,以赚取外汇支付进口,造成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居高不下。

70年代末,我国开始针对国内严重的产业结构矛盾进行改革。首先,加大了对农业投入,使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变化反映在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中便是从80年代初开始,初级产品比重下降。80年代初,我国实行鼓励轻工业更快发展的政策,连续10多年的轻工业高速增长使轻重工业比例发生明显变化:轻工业比重从1979年的43.1%上升到1990年的49.4%;重工业比重则由56.9%下降至1990年的50.6%。到90年代初,我国轻重业比例失调问题基本解决。同时,外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上,所以80年代后期,轻纺产品和以鞋类、服装、玩具等为代表的杂项制品占我国出口商品的比重均有上升。90年代以来,我国加强了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对能源、交通、通讯等“产业瓶颈”投资强度加大,从而重工业重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在这一时期的出口产品中,办公和电信设备及机器比重有所上升;同时重工业化又带来大量机械运输类商品的进口,矿物燃料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两类商品在进口结构中的比重也上升了。另外,受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浪潮的影响,我国从90年代中期开始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首次超过纺织品,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亮点。

(二)我国出口商品在世界上竞争优势的影响

一国产品的比较优势总是通过竞争优势体现出来,而且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更易于形成竞争优势,所以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研究商品结构更有价值。在这里我们引入贸易专业化系数TSC(亦称贸易竞争力系数)。其基本公式是:TSC=(出口-进口)/(出口+进口)。1990年—2001年我国主要出口制成品的TSC值最高的是杂项制品(主要为鞋帽、箱包、玩具等),每年都保持在0.7以上且呈上升变化,说明这类行业出口竞争力最强。机械及运输设备TSC值虽全部为负,但负值是逐渐减小的,说明我国这类产业的竞争力正逐渐增强,90年代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大量增加恰好和这个趋势是一致的。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的TSC值也全是负值,其变化略有些不平稳,但仍可见其竞争优势逐渐好转。尽管目前我国出口制成品比重占全部出口的80%以上,但竞争力最强的是杂项制品,竞争力最小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次小的是化学品及有关产品,也即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偏低,但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所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出口,既是我们的一个长期优势,也是我国经济和外贸出口稳定增长的客观要求。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能力与我国机电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相适应。

(三)跨国公司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我国的贸易总量、贸易方式和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来实现的。

1.对我国贸易总量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到我国投资建厂。从而,带来了大量建设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突出的表现是外资企业对我国贸易总量增长的贡献。从1980年到1998年这19年里,我国进出口总额增加了约7.5倍,而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占我国总额的比重则从1980年的0.1%上升到1998年的48.7%,接近我国进出口总额的一半。

2.对我国贸易方式的影响

我国的外资企业有相当大一部分从事加工工业生产。随着外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上升,加工贸易逐渐成为我国主要贸易方式中的一个突出代表。

在按贸易方式划分的我国对外贸易构成中,加工贸易项下的贸易额占优势。进入我国从事加工生产的外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既推销它们的原料、零部件和机器设备,又控制了我国对其母国和其他国家的出口。这种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进出口商品的构成:外资企业要进行加工生产,大量进口原辅料和机械设备,使我国这部分产品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其加工成品的出口又会引起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相应项目的比重增加。

3.对国内产业的影响

更多的外资进入主要为了抢占我国国内市场。90年代在我国以独资或控股合资公司为投资方式的跨国公司,其出口额对国内销售额的比率远低于全部外资企业的平均比率。这些外资的到来对国内制造业发展体现出明显的产业压制。而我国为了吸引更多外资以促进国内经济建设,实际上给予了外企以“超国民待遇”。这样,跨国公司相对于国内企业,其垄断优势更容易转化为竞争优势。产业压制增加了我国产业进一步升级的困难,对我国外贸商品结构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对策思路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将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就应从优化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入手。

(一)以发展支柱产业为核心,推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此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短期内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定位于发展传统支柱产业,以增强这些行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应通过一定的积累和创新,选择一些具有相对优势和长远发展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予以支持,逐渐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进而实现外贸商品结构的全面优化。

(二)大力促进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也需注意到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较大的区域差异。沿海地区技术和资金力量比较雄厚,有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应抓紧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向高增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内自给,同时促进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中西部地区的优势是劳动力和资源丰富,为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竞争优势,应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新兴产业。

(三)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为先导,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出口商品结构上的差别,已不再是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差别,而主要是传统制成品与高科技产品的差别,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差别。要发展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必须以科技为先导。要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关键在于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四)要特别强调有效提升现阶段加工贸易质量和层次

从宏观上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较变,把一味地追求数量扩张的目标转变为依靠提高加工贸易产业的经济效率、产品质量和技术附加值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度,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中上游产业,以促进加工贸易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

(五)以外资为媒介,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要围绕我国优先发展的产业吸引外资,特别是引导大型跨国公司将资金投向基础产业,投向设施和设备亟待更新的行业,以提高其整体的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并通过外资企业对标准生产、配套需求等方面的要求,发挥其对其他企业和行业的关联性,以实现外资引进与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良性循环。

(六)继续调整进口商品结构,增加高科技含量进口商品的比重

我国要改善外贸商品结构,客观上要求进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必须与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同步。一是要注意进口商品与出口商品在品种和特色上的互补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是要增加科技含量高的进口商品比重,以充分提高我国可利用的技术存量,学习并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

(七)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还有赖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安全的思考 篇6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比较优势;产业安全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经济初步实现了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轨,我国迅速成为世界经济中崛起的贸易大国,但我国外贸增长主要是数量扩张型增长。20 多年间,我国出口商品的高附加值趋势有所表现,但结构优化程度仍然较低。

1 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分析

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比较优势理论,表面上探讨的是一国进出口的方向和结构问题,实际上探讨的是商品贸易结构与产业产出结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商品贸易结构与产业产出结构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具体而言,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商品生产上具有不同的潜在比较优势,通过支配和影响产业结构的配置和产出结构的变动,形成现实的商品比较优势,进而通过国内外市场上的销售活动,最终完成自己在商品贸易结构优势方面的实际体现。出口商品结构是衡量一国外贸结构状况的重要依据。按照附加值的高低,可将一国的出口商品划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附加值低,创汇能力较差。工业制成品附加值较高,具有较强的创汇能力。经济学家通常以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来衡量一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劣程度。

这里对我国1990~2005年间的商品出口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以研判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出口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有了极大改善,可以说在不断优化,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主要是:

(1) 劳动密集型产品特别是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玩具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这与世界出口商品结构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不一致,而且该类商品的国际市场需求弹性小,竞争激烈,经常容易引起贸易摩擦,贸易条件恶化。

(2) 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相当高,以1992 年和1994 年为例,这一比重高达88 % 。外商投资企业强化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低级化的刚性。

(3) 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所产生的效益较差。来料加工贸易出口只能收到加工费,而失去了销售利润,同时,它对一般贸易出口也造成较大的冲击,影响一般贸易的出口效益。

2 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安全的思考

评价产业安全可以从产业环境,产业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控制力四个指标着手。本部分将着重从理论上阐述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竞争力以及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对外依存度的关系,从而寻找相应对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维护产业安全。

2.1 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是产业安全的核心,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只有不断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保证一国的产业安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才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治本之策。

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与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与此相应,在外贸战略上突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但是,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能转变为竞争优势。首先,劳动密集型产品已趋饱和,国际消费需求结构以及相应的投资需求结构已向更高层次转换。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低,面对的只能是日益缩小的国际市场和日益下降的价格水平,与发达国家高技术产品交换的贸易条件越来越恶化。其次,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价值低,容易出现出口的“贫困化增长”。而且,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生产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容易遭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和冲击。此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到诸多壁垒的阻碍,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因此,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贸易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从属的和被动的不利地位,极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2.2 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对外依存

2.2.1 高贸易依存度与产业对外依存

2006年,我国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67%。出口商品结构不够合理化,劳动密集型产品占较大出口份额,贸易依存度偏高。中国出口市场过分依存于发达市场, 对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市场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过高的贸易依存度增加了我国产品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也增加了国内产业对外依存程度,世界经济一有风吹草动,都会威胁我国产业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2.2.2 贸易摩擦威胁产业安全

由于发达国家的多数产品技术含量高, 而中国出口商品相当一部分为大耗能、高度依赖于原材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商品, 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比较粗放和落后, 两者形成明显的差距, 极易造成贸易摩擦, 具有风险性,威胁国内产业安全。

2.2.3 国际分工位次与产业对外依存

我国的文献中通常用农产品、轻纺产品、机电产品三个类别标识出口商品结构,并往往把它与国际分工联系起来。这种结构划分,基本上反映的是产业间分工,而没有反映产业内分工,而且也不能说明新技术革命对产业进步的影响,因此很难表现当代各国比较优势的变化状况以及各自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例如,中国大陆大量生产服装成衣,但从日本、韩国进口服装面料和辅料,经中国香港公司销售到北美、日本,形成日本、韩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之间的分工体系。按照原产地规则,这是中国制造,似乎中国在该产品的生产中占据最重要的国际分工地位,实际上在这个国际化生产链条中,中国处在相对次要的地位,因而其所获附加值的比例最小。又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其中有些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比重还相当高,按照旧式产业间分工理论,即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进口农产品,落后国家则恰好相反的贸易理论,这些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低的,显然这与事实不符。因此,出口结构的优势不完全在于出口什么产品,关键看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国际竞争力,看出口产品所包含的零部件中,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中,有多少是自己生产的,这才真正反映了对外贸易的效应,反映了对外贸易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目前,中国很多产业都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位,主要集中在靠人力的初级加工水平上,在国际分工位次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国内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国际上产业分工位次高的国家。

综合上面两点,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降低产业对外依存度,保护产业安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应当倾向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

3 针对产业安全的具体对策

(1)增加农副轻纺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使其成为我国高附加值的出口支柱产品。

(2)大力发展机电仪化产品,使其成为我国今后出口的主导产品。

(3)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使其成为我国未来出口的战略产品。

(4)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5)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参考文献

[1]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M].北京:中央财经出版社,2007,(1).

[2]刘力臻.美国“新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

[3]曾卫锋. 关于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探讨[J].财贸经济,1998,(6).

[4]十年来我国工业部门结构变化特征——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分析[N].经济学消息报,19971226.

[5]裴长洪.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若干结构问题[J].财贸经济,1998,(8).

江苏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评析 篇7

江苏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省份之一,其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引领作用不可忽视。就经济总量而言,江苏GDP约占全国1/10左右。对外贸易方面,2000年江苏出口和进口值分别占全国出口和进口值的1/10左右,至2008年这两项指标已达到1/6左右。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尤其是在对外贸易方面,仅仅只有量的领先,那是远远不够的,质的飞跃,才是重中之重,也是最值得令人期待的。而质的飞跃,乃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调整。只有这种结构的调整,才能使得江苏在全国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引领地位得以保持,同时江苏对外贸易才可得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以及对外贸易已高速发展了30年,量的方面,成绩十分突出,而且也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对于质的方面,却没有直观的显露出来,考虑到上述有关外贸易结构重要性的问题,笔者拟运用相关计量方法,对江苏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探究竟,发现问题,探寻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之道。

另外,由于数据可获得性的问题,笔者对产品结构的研究只限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修订4》中的九大部门,而对于各部门中的细小分类未作进一步的探讨,实属憾事。

1 江苏出口商品结构变迁状况

1.1 实证方法

1.1.1 RCA指数

为了能反映出江苏各产业产品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笔者将利用RCA指数来具体反映,具体计算程式如下:

undefined

式中,RCAij为江苏出口产品i的显性比较优势;Xij为江苏产品i的出口额;Xj为江苏的出口总额;Xiw为中国产品i的出口额;Xw为中国出口总额。

当RCAij≻1,表明江苏i类产品具有相对的出口优势;RCAij≺1,表明江苏i类产品处于相对的出口劣势;RCAij=1,则表明江苏i类产品出口处于中国平均水平。

1.1.2 夹角余弦测度的相似系数

为了能直观地反映出不同年份间出口商品结构的相似度,笔者利用不同年份向量之间的夹角余弦值来度量,具体程式如下:

undefined

式中,Cij为i年份和j年份间向量的夹角余弦值;Xki为i年份的第k个指标;Xkj为j年份的第k个指标。另外该指标值处于0到1之间,越是接近1,则越是反映出i年份和j年份间出口产品结构相似性程度高。

1.2 实证结果

1.2.1 RCA指数

利用江苏各年份统计年鉴中的有关数据,依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RCA指数(见表1)。

1.2.2 夹角余弦值

为了能够反映出江苏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情况,笔者将参照上述的RCA指数值,同时以2000年为基期,分别计算不同年份与基期间的向量夹角余弦值(见表2)。

1.3 实证分析

从RCA指数(见表1)中可看出,从2000~2008年江苏在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这两大类中,RCA指数全都大于1,一直是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出口优势是明显的,也是持续的。其中对于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这一大类,从长期来看,尽管有反复,但其优势逐步降低的趋势还是挺明显的,例如2000年其RCA指数为1.54748,而到2008年,则为1.13666。至于机械及运输设备这一大类,2000年RCA指数为1.13503,而到2002年RCA指数则跃升为1.22255,反映出2年内出口优势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而2002~2008年期间,RCA指数一直在1.21~1.26之间徘徊,并无任何上扬趋势,甚至还存在下探的隐忧。

至于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这一大类,2000~2002年期间RCA指数一直是大于1的,反映出江苏在此大类商品中出口优势明显,而2003~2008年,RCA指数一直是在1以下徘徊,反映出江苏此类商品出口优势相对全国来说,已逐步丧失。

对于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蜡、杂项制品这六大类,从2000~2008年这期间,RCA指数全都小于1,反映出江苏在这六大类商品中,相较于全国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出口优势,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其中在饮料及烟类这一大类中,从2000~2008年这9年中RCA指数一直在0.011~0.056间徘徊,江苏在此类商品的出口劣势是十分显著的。其次在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这一大类中,江苏在此类商品中的出口劣势也是十分明显的,其RCA指数一直在0.090~0.270间徘徊,而且从长期来看,还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另外,在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这一大类中,其RCA指数一直在0.199~0.350间徘徊,且长期来看有下降的趋势,如2000年RCA指数为0.34682,而2008年则为0.25370。在非食用原料这一大类中,RCA指数在这9年中一直在0.430~0.690间徘徊,自2006年开始至2008年,RCA指数一直在攀升,并且达到这9年中的最高点。在动、植物油脂及蜡这一大类中,RCA指数徘徊在0.510~0.984之间,特别是在2006年达至这9年中的最高值0.98325,其次是2007年,RCA指数达至0.81559,而其余年份RCA指数则都处于0.55左右。在杂项制品这一大类中,RCA指数在这9年中一直在0.7730~0.950之间波动,且从长期来看,该数值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

在这九大类出口商品中,江苏的RCA指数有升有降,这确实能对江苏出口优势的变动情况有一定的说明。但为了能从总体上对江苏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做一评判,笔者利用上述夹角余弦值的方法计算了不同年份与2000年间的向量夹角余弦值。从表2中可看出,各期与2000年的夹角余弦值都处于0.950以上,基本上都接近1,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苏的出口商品结构在这9年中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时间的推进,江苏的出口产品优势还是有着细微变化趋势的。

2 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实证处理中,可看出江苏的出口商品结构还存在许多缺陷之处。

2.1 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过于缓慢、力度过于温和

从夹角余弦值可看出,尽管江苏对外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然而其出口产品结构却没有多大的改变。江苏作为中国的经济发达省份,其经济总量以及增长速度都在国内名列前茅。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在所难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出口产品结构。然而实证结果得出,在近9年时间内,江苏的出口产品结构却没有多大的改变,这将会对江苏经济的后续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集中体现在外贸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以及外贸出口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其次,这也会对其他滞后于江苏经济发展的一些省份造成挤压,使得这些省份的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难以实现。另外,由于江苏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缓慢,也会对国内出口产品结构梯度的形成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出口产品结构趋同,造成国内出口产业过度竞争,贸易条件恶化。

2.2 初级产品弱势明显,工业制成品的传统优势略显疲弱,部分制成品甚至呈现出出口弱势

总体来看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蜡这四大类初级产品弱势明显,而且这9年中基本变化不大。而在工业制成品中,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这一大类的出口优势自2000年开始下滑,并于2003年开始呈现出出口弱势。杂项制品这一大类一直处于出口弱势,同时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这两大类尽管呈现出出口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特别显著,且基本比较稳定,没有进一步上扬的趋势,相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这一大类还略呈下探趋势。而这些将会对江苏外贸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冲击。

2.3 江苏的两大出口优势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占了一席,这种局面的出现,难免会对江苏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联合国修订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修订4》可知在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这一大类下,可细分为10个子类:有机化学品、无机化学品、染色原料、鞣料及色料、医药品、香精油和香膏及香料、盥洗用品及光洁用品、肥料(第272组所列除外)、初级形状的塑料、非初级形状的塑料、未另列明的化学原料及其产品,从这些子类中可知这些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冲击是在所难免。

3 对策及建议

为了能够积极应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3.1 从整体上,加大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刺激力度

由于实证分析得出江苏的出口产品结构并未出现大的调整,这种局面的出现也反映了结构调整的难度,没有大的刺激仅仅依赖企业自身的自觉调整确实是难以实现出口结构的快速调整,因此笔者建议当前应下调出口退税率,迫使企业作出相应调整,因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已走上了升值的通道,这将会对江苏的出口产品结构带来影响,而且这种局面的出现也已不可避免、无法回避,与其被动的接受调整,不如利用当前升值幅度还不算太大,通过出口退税率的调低,促使江苏出口产品结构能早作调整,提前应付人民币未来升值的压力。同时即使未来出现了由于人民币升值导致的不可控局面,也可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来舒缓不利局面。除了立足之外,另外通过调整,可使江苏的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保持江苏在全国外向型经济中的引领地位。

3.2 加大对传统优势产业的培植

在实证分析中,可看出工业制成品明显是江苏的优势所在,然而这些优势并非随着时间推移,而得到强化,相反个别产业不仅未能得到强化,还存在着下滑的趋势,如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这一大类。因此应通过政策手段,诸如财政、税收、信贷等工具,加大力度继续强化优势产业,尤其在机械及运输设备、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和杂项制品这三大类要多多着力,形成江苏的出口特色。同时对于江苏的弱势产业即初级产品,要进行升级转型辅导,要迎合产业变迁的发展规律,做到早规划、早疏导。

3.3 结合环境因素,合理布局

在江苏出口优势产业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这一大类就占了一席,这是笔者未曾料到的。然而由于环境的原因,江苏应对该类产业进行调整,总体应持抑制的态势,鼓励走出江苏,优化江苏经济结构,另外江苏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经具备相当大的规模,完全有能力承受此类经济结构的调整。另外对于其他大类中的产品,如若牵涉到环境因素的,也应进行调整,例如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这一部门中的有色金属类产品。总之,要充分利用好各项刺激工具,如税收、信贷等,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还要用好各种福利、救济等政策手段,以舒缓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参考文献

[1].慕静,韩文秀,朱磊.基于向量夹角余弦的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模糊评价模型[J].系统管理学报,2008,6:256~260

湖南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策研究 篇8

一、湖南省外贸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形成, 湖南外贸迎来高速发展的阶段, 外贸规模快速扩大。“九五”达到100亿美元、“十五”超过200亿美元、“十一五”突破500亿美元。“十一五”与“十五”相比增长1.5倍以上, 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62倍、1.67倍和1.54倍;2006-2010年期间, 湖南外贸除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出口大幅下滑外, 其余年份外贸出口增速均在20%以上。五年间, 湖南外贸实现15%以上的年均高速增长, 其中进出口、出口、进口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9.6%、16.3%和24.4%。

私营企业快速成长, 成为湖南外贸发展的主力军。近五年是湖南私营企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湖南涌现了如三一、中联、山河智能等大型外贸企业, 这些企业的高成长性, 以及大力扩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能力, 极大带动了湖南外贸的发展。私营企业进出口规模从2005年末的13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57.2亿美元, 翻了两番, 在湖南外贸中的比重也2005年的21.6%上升到2010年的38.9%, 私营企业在湖南外贸中的比重超过了国有企业, 特别是私营企业出口超过国有企业占据了全省出口的半壁江山, 已当仁不让成为湖南外贸发展的主力军。

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拓, 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加深。2005-2010年湖南以更开阔的视野与国际社会进行着贸易往来, 与湖南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从2005年的186个增加到2010年的197个, 其中湖南商品销往的国家和地区从2005年的184个扩大到194个, 南非、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已经上升到湖南十大贸易伙伴行列, 在湖南外贸总额中的份额分别上升到4%、3.4%和3.1%;与此同时, 出口商品贸易额前10个国家和地区的集中度从2005年83.4%下降到72.5%, 湖南外贸对个别国家和地区的依赖程度降低, 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不断加深。

“一化三基”和新型工业化, 带动湖南外贸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曾在湖南主要出口商品中位居前列的未锻造锰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7.3%下降到2010年的1.6%, 白银所占比重从2006年的5%下降到2010年的2.8%, 而汽车出口从2005年的1468.7万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3.7亿美元, 2009年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滑, 汽车出口占湖南出口的比重上升到3.5%左右, 已成为湖南重要的大类出口商品之一。矿产品出口在湖南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2005年的5%下降到2010年的2.8%, 而与此同时,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从19.9%提高到34%,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从2.3%提升到7.2%。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加工贸易迅速发展。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给湖南外贸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郴州出口加工区和金霞保税物流园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建设和运行, 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湖南加工贸易进出口规模从2005年的5.8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17.9亿美元, 年均增速达到25.2%。特别是加工贸易出口从2005年的3.5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11.6亿美元, 年均增长27.2%, 在湖南外贸出口的比重从9.3%提高到14.6%, 反映出湖南省的贸易结构得到改善, 加工贸易在促进湖南外贸出口发展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

二、湖南省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 湖南外贸出现了健康快速发展, 但相比于全国兄弟省份来说, 湖南外贸发展相对较为滞后, 贸易规模偏小。据海关统计, 2010年, 湖南省外贸额在全国继续排第20位, 外贸规模及增速均居中部第5位, 其中出口规模比中部省份平均低6.6个百分点。造成湖南外贸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较多, 但本文认为其中的关键影响应属于湖南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合理、不完善。

1.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大。

近年来, 我省的技术密集型商品, 诸如机械、成套设备、电子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发展迅速, 己成为我省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依然很大。服装、烟花爆竹、纺织品、家用陶瓷器皿以及鞋类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大宗商品, 在湖南省外贸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湖南出口规模很大程度上依赖价格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化, 自身低劳动成本的国际竞争优势正不断地削弱。首先, 这类产品越来越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的威胁, 从而导致其市场容量越来越小。其次, 我省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及国内其它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存在趋同化, 导致趋同产品出口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原料性粗加工产品比重较高, 产品的附加值很低, 在国际市场争竞完全处于劣势, 呈现的是一种贫困化的出口, 出口得越多, 亏得越多。

2. 出口工业制成品档次较低。

根据海关统计, 2010年, 我省工业制成品比重已占到出口总额的91.8%, 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演进趋势。但是, 目前我省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加工程度浅、档次低, 工业制成品出口仍然以机械产品设备和轻纺工业品为主, 其中的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都比较低, 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 严重影响了我省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档次较低使得我省的出口商品结构难以调整和优化, 阻碍了湖南省经济的发展。

3. 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

近年来, 我省工业制成品出口有了长足发展, 但是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靠大量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制成品支撑, 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所占比重偏低。湖南主要出口商品是冻肉、茶叶、花炮、陶瓷、钢材、有色金属、五金工具、汽车零配件、纺织服装等产品。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要素含量主要为劳动密集型, 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很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缓慢发展使湖南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步伐变慢, 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湖南贸易大省的建设进程。制约湖南高新技术、高附加值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第二是企业创新意识淡薄,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第三是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不足, 融资渠道不畅等。

4. 加工贸易发展不足。

加工贸易是湖南省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 是推动湖南省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但由于有关部门对加工贸易认识模糊, 重视不够;加工贸易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口岸联检机构不全, 通关不便捷;产业配套能力弱, 物流成本高以及投资环境不优, 部门合力不够等多种原因,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缓慢, 导致湖南加工贸易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严重偏低。2005-2009年, 全国加工贸易占出口贸易的比例分别为54.7%、52.67%、50.71%、47.26%、48.85%, 而湖南加工贸易占出口贸易的比重分别只有9.3%、7.46%、8.43%、7.95%、12.39%。与我国中部其他兄弟省份相比, 湖南加工贸易出口额占本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也是偏低的, 以2007为例, 湖北、安徽、山西、河南、江西、湖南等六省各自加工贸易出口额占该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8.2%、24.8%、28.4%、17.5%、25.9%和8.4%, 湖南位于倒数第一。

5. 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 我省的服务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根据海关统计, 2010年全省服务贸易总额20.2亿美元, 位居全国第18位, 居中部第四位 (前三位分别是湖北、河南、安徽) 。其中, 服务贸易进口位居中部第三位;服务贸易出口居中部第四位。但湖南总体发展水平还很低:一是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二是湖南服务贸易以消费服务为主, 服务的科技含量低, 服务业还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业, 如旅游、工程承包和劳务出口、远洋运输、咨询等, 它们占到了湖南服务贸易总额的86%, 而在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邮电、计算机与信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广告宣传、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 则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有的甚至还处于空白状态。

三、湖南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策

1. 调整湖南的产业结构。

一个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与其产业结构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根本原因还在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上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所以要实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 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最根本的还是要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一是要逐步形成出口支柱产业 (农副轻纺等传统产业) 、出口主导产业 (机电产业) 、出口战略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三大出口产业群, 使其呈梯度发展态势, 并尽快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转移。与之相适应, 逐步形成传统技术、适度技术和高新技术渐进式传导的技术结构, 为湖南创造新的出口优势和贸易优势提供产业支持和技术支持。二是要创造提升产业结构的环境, 为湖南产业调整提供产业政策、贸易政策、金融政策等相关政策的支持。具体来说, 要重点支持我省机电和高新技术行业的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电子电器、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六大支柱产业, 多方面指导和帮助他们开拓国际市场, 努力做强发达国家市场, 做深传统市场, 做大新兴市场。

2. 大力促进湖南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湖南出口商品结构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 差别主要体现在传统工业制成品与高技术产品的差别, 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和粗加工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差别。高新技术产品不仅价格高、利润丰厚, 而且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关键所在。因此, 我们在对商品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的同时, 要利用技术进步促使要素效率和要素禀赋发生变化, 从而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项目, 如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电子电器、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 并使之成为湖南未来出口的战略产品, 使湖南的出口优势逐步由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向具有更多的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转变。同时, 政府要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秩序, 促使它们能够更好更快地成长。一是从政策措施上鼓励发展风险投资;二是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三是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市场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 保护知识产权。

3.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2007年第44号公告和海关总署168号令, 为沿海加工贸易企业向我省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以前从沿海转移到我省的企业大部分是只负责加工, 进出口环节还是在沿海, 这两个文件的出台, 将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因此, 我省要认真领会政策精神, 用活用好政策。一是要注重突出特色, 发挥比较优势。把优势特色产业与加工贸易结合起来, 互相促进, 加快发展。同时, 在发展加工贸易时, 要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资源枯竭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利用后发优势, 逐步学习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成为未来加工贸易发展的一个新主角;二是要建立多层次的加工贸易配套体系。第一要建立完整的加工制造配套体系。现代生产是多个企业配套协作的供应链生产体系, 以配套产业发展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互动效应。第二要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政策体系。因为产业体系是硬件, 政策体系是软件。加工贸易涉及商务、海关、质检、工商、外汇等多个部门, 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政府职能, 优化政策环境, 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空间。第三要加强物流配套体系建设。要完善物流产业发展配套政策, 加快物流中心建设, 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内河航运、航空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多种运输模式无缝对接的现代物流体系。

4. 积极培育出口产品基地。

要把推动重点地区发展, 与培育出口产品基地结合起来, 以重点地区吸引产业聚集, 以产业聚集形成地区特色, 从而形成出口产业集群, 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未来几年, 要依托现有基础, 重点建设和壮大出口商品基地, 主要包括:以郴州、永州和衡阳为主体的湘南三市加工贸易基地, 重点依托郴州出口加工区和蓝山、宁远和道县三县, 建设以承接广东产业转移为主要方向、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以钨锑优势品牌集聚的株洲硬质合金、中南锑钨、锡矿山锑钨出口商品基地;郴州永兴县白银企业集群的白银出口商品基地;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的株冶、锡矿山、水口山、湘西金属锌出口商品基地;以醴陵、界牌和洪江民营企业为主体集群的陶瓷出口商品基地;以浏阳、醴陵传统技术优势为集群的烟花鞭炮出口商品基地;以长沙、湘潭、洞口为重点的生猪和肉品出口加工基地;以省茶叶公司、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省茶叶研究所为主干的优质绿色有机茶出口商品基地;以永州、湘西、岳阳为集中区的罐头食品和盐渍菜出口商品基地;以邵东县民营企业为主体集群的打火机和小五金出口商品基地。

5.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湖南要把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作为优化本省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 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为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及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支持。加快服务业开放的步伐, 逐步放宽金融、电信、保险等服务行业市场准入限制, 提高服务行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发展旅游、建筑、运输等优势服务业出口, 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 大力发展服务加工贸易, 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总之, 为了大力开展服务贸易, 要在动漫影视、文化出版、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现代物流等行业, 大胆尝试, 努力扩大服务贸易出口。

参考文献

[1].“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外贸突破500亿美元[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011.01.15) [2011.07.18]www.customs.gov.cn.

[2].2010年湖南省服务贸易突破20亿美元[EB/OL].湖南省商务厅 (2011.05.30) [2011.07.30]www.hunan.mofcom.gov.cn.

[3].关于湖南对外贸易发展的调查与思考[EB/OL].第一食品网 (2008.11.19) [2011.06.20]www.foods1.com.

中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研究 篇9

目前国内对于中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的研究还比较少, 但时关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主要包括两国或地区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研究, 如李汉君 (2010) “中俄贸易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基于某省或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研究, 如滕颖 (2010) “基于VAR模型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实证研究——以宁波为例”;以及与出口商品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如徐晓玲 (2006)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竞争力分析”、王国中, 杜云鹏 (2007)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等。其中关于中日贸易方面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李汉军 (2010) 在“新形势下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分析”中指出, 自中国建国以来,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以日用消费品居多的民间贸易为主, 随着两国关系的改进、贸易规模和范围的逐渐扩大, 贸易商品的品种也日渐增多。李蓉蓉 (2009) 在“中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指出中国占领日本市场主要是在玩具、服装、制造业等领域, 所带来的连锁效益不大, 且不关系日本的主要经济产业, 而日本的高新技术产品却垄断着我国的市场。

许培源, 汤静 (2009) 在“中日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指出:产业内贸易指数GL的变化显示, 中日贸易已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纺织品及原料等12大类商品的双向贸易成为中日贸易的主体。李小北, 武火峰 (2007) 则在“中日经贸现状与未来趋势的分析研究”中提出中日经贸现状为:中日贸易稳步增长, 日本对我国投资持续增长, 我国企业积极赴日投资。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 (TC) 测算

贸易竞争力指数 (Trade competitive index, 简称TC) , 又称净出口指数, 它是指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与该类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例。该指数一般用来反映一国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状况。其公式为:

其中, TC代表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TC介于-1与1之间, Xi代表第i种产品的出口值;Mi代表第i种产品的进口值。通常, TC值越接近于1, 表示该种商品在出口市场上越具有竞争优势, 竞争力越强;越接近-1, 则表明该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越差, 从1到-1竞争力强度逐渐减弱。另外, 根据HS编码分类, 本文选取第16类机电产品、第11类纺织品及原料、第20类家具玩具杂项制品、第15类贱金属及制品、第6类化工产品五大类分别计算其贸易竞争力指数。

数据选取了较为容易获得的2007年至2010年前三季度的数据, 如表1, 其中X表示某类产品由中国出口到日本的金额, M表示中国从日本进口该类产品的金额。TC表示中国该类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结果表明, 中国第20类产品对日出口有很强竞争力, 第11类产品有较强竞争力, 第16类产品有强竞争力, 第6类和第15类对日出口则有低竞争力, 并且具有强竞争力的产品多表现为初级产品。

三、结论

综上可知, 虽然中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正日益完善, 但中国目前仍然以出口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 日本则以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主, 导致中国从中日贸易中所得甚微。为提高中日贸易给中国带来的收益, 中国应努力开发高新技术产业, 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同时,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 中国应逐渐从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式的发展方式转变。合理利用资源, 珍惜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 在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完善的基础上,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汉军.新形势下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分析[J].中国商贸, 2010, (7) .

[2]、李蓉蓉.中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 2009, (21) .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研究述评 篇10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1 出口商品结构研究概况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我国的成本优势如劳动力要素和资源要素逐步丧失, 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为推动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尤其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有必要对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影响出口商品结构的要素等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概括来说, 有关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大体分为以下六类。

首先是从国际贸易理论的角度出发, 有关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可以分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以及二者的结合。例如江小涓 (2007) 等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指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应当立足国内比较优势, 发挥劳动力等资源的成本优势, 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资本积累和技术研发等措施, 提高我国要素禀赋结构, 推进动态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张曙霞 (2002) 等从竞争优势角度, 认为我国依靠比较优势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当前我国具备实施竞争优势战略条件, 必须实现向竞争优势战略转变, 避免出口增长的贫困化, 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李衍 (2005) 等则认为单纯依靠比较优势或者竞争优势都很难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而应当立足现存的比较优势, 发展和创新传统产业, 通过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相结合, 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 不断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以及附加值。

其次是从影响因素方面, 有关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可以分为外商直接投资 (FDI) 、技术进步、人力资本、贸易政策如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保险以及多因素的关联分析。例如卫平、冯春晓 (2010) 等从FDI与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角度, 指出FDI对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如通过要素报酬的影响引致要素禀赋的变化, 继而改变产品的要素投入比重, 从而改变产品的要素密集度, 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赵勇、白永秀 (2009) 等指出通过鼓励技术研发, 吸引高新技术投资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措施构建良好的技术开发环境, 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的溢出效应,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从而促进出口商品结构转型升级。黄黎情 (2005) 等指出, 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会提高劳动者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 引起资源优化配置, 进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人力资本存量通过作用于技术发明、创新、扩散和应用, 实现技术进步, 从而推动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张靓芝 (2003) 等从出口信贷、出口保险和出口退税等贸易政策角度针对各自时期出口现状, 提出促进出口的政策, 推动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再次是从出口商品的区域分布角度, 有关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可以分为国家层面、地区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比较分析。例如余斌 (2008) 等从国家层面研究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运用比较优势或者竞争优势等理论, 结合FDI、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等要素禀赋变化情况, 分析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提出相应的优化商品结构的策略。唐宜红、杨琦 (2007) 等分别从省、市区域层面, 从出口商品结构的单一或者多因素入手, 运用TC指数、RCA指数、误差修正模型等分析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再次是从行业分布来看, 有关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可以分为单一行业和多行业的商品结构分析。例如屈小博、霍学喜 (2007) 等分析了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地区结构、市场结构等的变化, 实证分析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易力、李世美、刘冰 (2006) 等主要分析了工业制成品的结构变化如资源资本密集产品向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密集产品的转变等。

再次是从时间跨度上, 有关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可以分为短期、长期和短期、长期的综合分析。这里主要依据朱格拉周期 (9~10年) 作为短期和长期的时间划分。例如裴长洪 (2009) 等主要从短期时间跨度分析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 而多数研究如魏浩、毛日昇 (2007) 等主要从长期的时间跨度分析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 主要是出口商品结构升级需要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多数行业短期内难于完成产业升级, 进而引起出口商品结构的明显变化。

最后是从使用的分析工具来看, 有关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可以分为简单的RCA、TC指数分析, 以及复杂的投入产出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和关联分析。例如贾彬、甘子夏 (2009) 运用RCA、TC指数测算不同要素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变化。唐宜红、杨琦 (2007)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北京的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刘舜佳 (2004) 利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FDI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吕瑛 (2005) 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WTO背景下河北省主要出口产业和出口商品行业分布的关联程度以及如何通过改善相关产业推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袁芳英 (2010) 采用ARDL和ECM模型分析了有效汇率的变动对上海市各类出口产品的不同影响引起出口商品结构变动。苏振东、周玮庆 (2009) 在关志雄等 (2006) 提出的基于产品技术附加值分布的贸易结构分析法的基础上, 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了FDI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迁的非对称影响效应。另外, 荟萃分析 (Meta) 的运用, 比较全面的概括了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各方研究成果。

2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研究评述

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 笔者认为有关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第一, 充分考虑比较优势理论等假设条件的真实性, 加入动态变化的要素如短期内要素的国际间流动, 长期发展中的技术变化以及国家发展中偶然性譬如意识形态方面不同产生的政治分歧诱发的经济制裁。一个突出的问题是, 过于依靠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可能会造成“比较优势陷阱”, 过于依赖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则容易造成经济发展的均衡。林毅夫 (2003) 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以要素禀赋结构的提高为目的, 并以创造有利于企业按照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产品、技术的政策环境为手段, 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 一国的开放程度和贸易规模是由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的。

第二, 选取的时间序列数据既要符合出口商品结构变动长期要求, 也要符合参数稳定性如G-L协整检验或者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首先, 现实中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变化, 容易引起出口商品的相关时间序列的不确定性, 可能不符合多元回归分析的要求。其次, 时间序列数据的无法准确获取包括数据本身的失真和数据无法获取。

第三, 单纯的依靠RCA和TC指数并不能评价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RCA指数和TC指数的修正如贾彬、甘子夏 (2009) 针对RCA指数的缺陷, 采用RSCA (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 弥合RCA指数对比较优势变化的不敏感。在对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评价上应当考虑各种评价方法本身的系统缺陷。

第四, 关于FDI和对外直接投资 (OFDI,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对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影响。多数学者主要从FDI的角度出发, 讨论FDI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关系。

第五, 在对外贸易的发展中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愈加明显。经济发展的同时, 出现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成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设置贸易壁垒如劳工标准和近年来的碳关税等以保护环境的目的限制进口等。

第六, 国际金融环境尤其是当前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影响明显。一般来说一国货币的升值短期内由于技术条件变化的时滞效应会削弱一国的成本优势, 长期内有利于一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带动一国优势的动态转变。即短期内不利于一国的出口, 长期内利于一国商品结构的转型升级。当前, 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要充分考虑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我国技术变化的步伐。

此外,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者, 在国际贸易方式方面的影响值得关注, 尤其是国际分工、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 例如近年来总部经济概念和关联经济对经济结构转型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影响等等。

3 结论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关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 从长期的角度出发, 采用时间序列数据, 运用RCA指数、TC指数等工具分析的基础上, 从FDI、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汇率以及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贸易政策方面, 结合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使用计量经济学相关模型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误差修正模型等分析影响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决定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因此, 进一步深化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研究应注重比较优势分析和竞争优势分析相结合,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同时根据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现实情况, 吸纳波特钻石模型、误差修正模型等相关理论的有用成分, 形成一个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据此分析, 不难发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方向应是立足比较优势, 通过提高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同时大力发展新产品。凭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结合, 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 不断推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江小涓,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 2007, (05) .

[2]唐宜红, 杨琦, 北京市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 2007, (09) .

[3]贾彬, 甘子夏, 比较优势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1992-2007[J].统计与决策, 2009, (04) .

[4]魏浩, 毛日昇,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历史演变与优化策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7, (10) .

上一篇:实木门的安装程序下一篇:二维码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