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整合

2024-05-27

和谐整合(精选十篇)

和谐整合 篇1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整合,和谐的人

随着商业市场和技术理性的发展, 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逐渐在教育领域取得了话语权, 办学模式随着用人市场转成为理所当然的理由。科学教育在当今我国的很多高校几乎是忽视了人文精神培养的片面的专业教育, 其结果往往造成学生素质上和个性发展的缺陷。当前在高校校中经常可以发现的学生理想信仰失落、精神空虚、人际关系冷漠和不能与社会和谐相处等现象, 就是学生的心理素质缺陷的表现。在单向度的教育模式下, 人的完整性不见了, 社会变得不和谐了。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然而在当今用人市场引导学校办学、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年代, 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反省为什么还要和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 显得有特别的时代意义和责任。

1 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塑造“和谐的人”的前提

在狭隘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科学价值观指导下所从事的科技活动, 最终导致了人与人,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既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也不利于科学自身的发展。要克服科学这种异化现象, 就必须让科学和科学活动具有人文底蕴。要实现这样的人文回归, 一个很关键方面是要树立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新的文化观念, 而其前提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

杨叔子院士说得好:“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 而非“制器”, 是培养高级人材, 而非制造高档器材……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 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 就失去了一切。”[1]最初的教育是“自由教育”, 是培养人的全面品格的教育, 没有所谓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区分。但由于工业文明所特有的专业化、标准化、齐一化、规模化的影响, 现代的教育日益专门化、技术化了。重工轻理, 重理轻文, 功利主义和技术理性至上不但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出来, 甚至也成为相当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念。这种缺乏人文内涵的科学教育, 往往使受教育者知识结构片面狭窄、精神和思维的单一化, 对本专业以外重要的社会、伦理、文化和自然等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关心, 往往导致是社会理想的失落和人文关怀的淡漠。西方不少学者在关于“现代性”问题的探讨中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并呼吁社会各界要树立新的科学教育观和施行新的科学教育模式, 解决现行科学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如果我们的专业教育把人抽象化为“人力资源”, 则是对人的彻底的贬低和否定。爱因斯坦认为,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2]所谓“和谐的人”, 有时爱因斯坦又称其为“完整的人”, 就是指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人, 不仅能胜任创造性的科学工作, 而且也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与社会和谐一致。所以, 科技工作者作为“和谐的人”应该具备良好的科学品格, 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又能和社会和谐协调, 既能卓有成效地工作, 又能幸福快乐地生活。

“和谐的人”、“完整的人”需要完整的教育,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所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科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育学生完整的科技人格, 即既有广泛的科学知识、高明的技术, 还要有追求真善美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要达到这个目标, 一方面要挖掘科学文化自身的精神价值, 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融合和吸收人文文化的成果。然而, 在学科分化越来越专业的今天, 从科学教育内容、方式和目标来看, 已经远远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因此, 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既要承认专业化教育的合理性, 又要看待当前我们的教育极端专业化技术化的失误, 树立新型教育观念, 在科学教育的同时进行必要的人文教育, 在人文教育中加强科学教育, 并且实现两者的整合, 才能培育出健全的人格。尤其在当代理工科专业教育盛行的时代背景下, 在科学教育中强化科学精神、人文理想的教育, 培养健全的科技人格更是成为当务之急。

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是可能的

常识的观点认为, 人文的目标是求善求美, 人文教育就是把学生培育成有善性和美德的人;科学的目标是求真, 科学的教育就是教育学生怎样排除主观因素, 客观理性地探求事物的本来面目。因此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不相关的, 不可能融合, 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就是浪费教育资源和时间。由于此观点普遍存在, 造成很多理工科专业排挤人文教育的现象, 就是勉强开设了人文教育课程 (况且不说现在的人文课程被当做为政治课) , 也是和科学教育脱节的, 形成所谓“两种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其实, 这种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真善美虽然有区别, 求真向善臻美也有差异, 但它们之间是有内在统一性的, 也就是说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内在融合是可能的。

2.1 知情意与真善美具有内在统一性

真善美产生于人类活动又统一于人类活动, 真善美统一的客观依据能从主体自身和主体活动中找到。首先, 从主体自身来看, 任何主体都具有“知”“情”“意”三种心理特征。知是主体的认识和理解力, 情是主体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意是主体的意志和调控能力。主体的心理活动是知情意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对活动主体来说, 知情意三者缺一不可, 否则人就不能正常地思想和行为。所以, 知情意的相互依存和统一为真善美的统一提供了心理基础。其次, 从主体活动构成来看, 人类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审美活动虽然各有其特点, 但它们也具有共同的本质和目的, 相辅相成地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统一的整体。这三大活动在根本目的上的一致性和统一为真善美的统一奠定了根源性基础。再者, 从主体的人格发展来看, 任何正常主体的人格都必然具有真善美三方面的内容, 三者缺一不可, 否则便不能构成正常主体的人格。主体人格的完善也就是真善美的协调发展统一。因此, 主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恰好说明真善美的统一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真善美的统一有客观基础的, 两种教育整合是可能的。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真善美的统一可以自然实现, 相反, 真善美的统一只有经过人们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大学既是科学的殿堂, 又是精神的家园, 关心人的完善和发展, 为社会培养“和谐的人”、“完整的人”是大学的使命。因此, 大学是实施真、善、美教育的重要基地, 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培育是当代大学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2.2 在科学教育中实现“真善美”的人文理想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并不是要消除大学文理分科和专业化教育的现实状况, 而是要在精神、价值和方法的内在融合。因此这种整合的实现方式是在科学专业教育中渗入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在人文专业教育中加强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本文关注的是前者, 即科学教育中实现人文理想是如何可能的。

如果将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视为对真善美的追求, 那么, 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自身也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 问题是如何去挖掘与提升。在人文主义精神和方法的阐释及提升下, 具有人文底蕴的、完整的科学教育是可以通向真善美人文理想的:其一, 科学教育有启真的本性。探索自然的真相, 揭示它的规律性是自然科学的最基本使命, 求真精神是科学的最根本精神。所以, 科学教育毫无疑问地具有培育人们客观、理性、严谨的思维方式, 求真进取的人生态度。其二。科学教育具有通善的功能。科学不是“伦理中立”的领域, 科学的旨趣不仅仅在于探索是真是假, 还在于判断是善是恶, 并且通过科学知识和方法来认知和体认善恶。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认为“知识就是美德”, 此句话也可以引申为“无知就是恶”。的确如此,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如生态恶化和不合理的生活生产方式, 就是由于人类的事先无知或少知而造成的恶果。其三, 科学教育有向美的功能。科学并不总是以严谨、抽象和纯理性的形象出现的, 审美视角在科学发现和科学辩护中都起很大的作用, 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充满美学因素。在很多科学家看来, 追求科学真理的过程, 就是追求自然世界的简洁性、对称性和和谐性, 也即追求美的过程。因此,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是有可能引导人们的审美思维, 提高他们的审美境界的。

在科学教育中, 不仅应当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为重要的是应当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 形成科学的态度, 具有科学的精神, 这对于人的真善美品格的全面发展很重要。但是, 从目前的课程内容、教学特点和学习方式来看, 单从科技专业课程中挖掘人文精神在内容上是远不够的, 其方式方法也是相当有限的, 所以必须在科学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专业知识和精神。

3 当前整合两种教育的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不是两种教育的简单、机械的相加, 也不是多开几门课程, 而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成为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和“学会生存”, 成为“和谐的人”。两种教育的整合是全方位的, 不仅在教学界要改变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还涉及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变迁的价值取向。因此, 要在我国当今市场引导办学的社会背景下实现整合教育, 是一件很困难又很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要在观念上和制度上解决一系列问题。但是, 一些重要的现实问题是应该达成共识的: (1) 首先要在思想上重新认识在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市场化和技术理性、实用主义成为社会普遍价值原则和交往规范的现实社会,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年代, 为什么还要强调整合两种教育, 培养完整的人、和谐的人, 如何进行整合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让社会各界明白, 在当今人性不断专业化、碎片化的工业社会, 更应该重视整合两种教育, 培养完整健全的、和谐的人, 这是社会发展的潮流, 人才需求发展的趋势。 (2) 整合两种教育必须注意理想与现实关系。再美好的人文理想, 也只有跟人的谋生需求结合起来, 化作人自身的心理需要和生活需要, 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当前的社会环境对高校实施整合教育并不有利, 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往往引导高校教育走向技能培训的办学模式。因此, 在处理技术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时, 应该承认技术专业教育的合理性与必需性, 也不能脱离实际虚架过高的人文理想目标。 (3) 在专业化背景下, 两大教育的整合是通过改变原有的教育内容、方式乃至体制来实现的, 而教育内容及方式的改变主要是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就目前而言, 作为改革整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举措, 就是要充分发挥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作用和意义。马克思早有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人的科学, 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 这将是一门科学。”[3]现代社会出现的新兴交叉学科, 逐渐打破原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互不相关的分离状态, 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很现实平台。 (4) 在推进两种教育整合方面, 科学史的作用不可低估。正如科学史家乔治·萨顿所说, 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 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和完整的人性的形象, 可以使人们较全面地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理解在科研过程中科学家个人理智、情感的作用, 及科学研究过程本身对人性、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科学研究也是一个充满了理性的人性的过程, 理性和人性在科学活动中建立起了内在的关联。对教材作史论结合的改进, 通过对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综合教育, 并且在科学专业教育中有目的地融合和提升人文专业方法和精神, 这对促进具有真善美完整品格的“和谐的人”的培养很关键。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02) .

[2]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商务印书馆, 1979:146.

德法整合与社会和谐论文 篇2

摘 要: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中,自由意志是法的出发点和主体,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作为法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抽象法、道德和伦理,是自由意志由低到高、由自在到自为的发展过程。因此,道德、法律、伦理都是自由意志定在的不同形态和不同阶段,它们的辩证运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和辩证过程。由自由意志与法的精神的内在关联以及法与德的有机整体性可知,社会治理的合理性,不是抽象的德治或抽象的法治的合理性,而是道德―法律、德治―法治的生态整合。

关键词:德―法整合;自由意志;和谐社会

在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自由意志是法的出发点,法的概念逻辑地涵涉着道德、法律与伦理。法是理念的自由,是意志的现实的形式或具体化,是自由意志的定在。黑格尔以自由意志的辩证发展过程为主线,在对法的理念及其现实化的研究过程中,展现出其法哲学体系的丰富内容。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为我们研究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实现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协调,提供了形上基础和理论依据。在文明的进程中,道德―法律、德治―法治的生态整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一、自由意志:德―法整合的形上基础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将自由意志作为法哲学体系的理论起点和精神实质。

(一)意志是客观精神领域内运动的主体

在客观精神领域内,运动的主体是意志。意志作为主体不是空洞的、毫无内容的抽象形式,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实体。意志是法的出发点,是自由的现实形式和具体概念,意志就是指自由的意志,自由也指意志的自由;自由是意志的基本性质和实体,也是法的基本性质和实体;法是意志的具体形式,也是理念的自由,是“自我意识着的自由的定在”[1]37,法的不同形式就是意志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也体现了自由在其发展中的不同规定。

(二)自由意志通过三个辩证发展阶段来展现法的本质

(1)主观性阶段。“意志包含纯无规定性(pure indeterminacy)或自我在自身中纯反思的要素。”[1]13这时的意志只具有任性和任意目的的偶然内容,是形式的特殊性而不是自在自为的普遍性。这种有限的、特殊的、片面的意志不是真实的、自由的意志。(2)客观性阶段。在这一阶段,意志“从无差别的无规定性过渡到区分、规定、和设定一个规定性作为一种内容和对象。”[1]16这样,意志通过设定一个对象而对内在的冲动加以规定,进入到一般的定在。但是这种客观性并不是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客观性,它并未完成向自身无限返回的过程,仍然是一种有限性。(3)主客观统一性阶段。这是意志发展的最高阶段,即意志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达到了辩证的统一。这一阶段的意志是一种单一性,即经过在自身中反思而返回到普遍性的特殊性。这时,意志扬弃了纯主观目的和它的实现之间的对立,使自己的目的由主观性转变为客观性,达到主观意志和客观意志的统一。

(三)自由意志并非任性

通常的观点认为,既然自由意味着任意选择,意味着可以这样或那样地规定自己,那么自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自由意志就是任性。但是黑格尔指出,自由意志与任性是不可同一的两个概念。任性指的是“内容不是通过我的意志的本性而是通过偶然性被规定成为我的”

[1]27 ,而我却依赖于这个内容,因此,任性不是合乎真理的意志,而是由自然冲动达到理念自由的中间物,是“矛盾的意志”,其矛盾在于:我希求理性的东西,我不是作为特异的个人而是依据一般的伦理概念而行动的,而在任性的行动中,我实现的不是普遍性的事物,而是我个人的特异性。因此,“如果人们在考察时只停留在任性上面,即人可以希求这个或那个,当然他的自由就在于他可以这样做。但是,如果人们坚持下述见解,即内容是外方所给予,那末人也就因而受到了规定,正是在这一方面他就不再是自由的了”[1]27。可见,任性只是自由意志表现出来的偶然性和特异性,而不自由恰好就在这种任性中。真正的自由不是诱发的任意性,也不是冲动的随意性,而是在理性的支配下的有意志的行为,人们可以自觉地对之进行规导和驾驭。所以,自由意志不是任性,必须在理性而不是个人的偶然任性意义上去理解。

二、法:自由意志的定在

黑格尔认为,法是作为理念的自由,整个法的体系都是从精神中产生出来,是实现了的自由的王国,它作为精神的第二天性构成客观精神的世界。法的基地是精神性的东西,它的展现遵循着理念运动的基本原则,“任何定在,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就叫做法”[1]36。

自由意志在客观精神领域内通过表现为法的三个环节而实现自身,即抽象法、道德和伦理。每一个环节都是自由意志在一种特殊形式下的体现,较高的阶段比前一阶段更具体、更真实、更丰富。

(1)抽象法。自由意志借助外物得以实现其自身,即自由意志达到外在化和客观化,这就是抽象法或形式法的领域,其特点是直接性、实在性和排他的单一性。在抽象法中,自由意志只是作为占有所有物或财产的人格而存在,容易受到外来的侵犯和外物的强制,其所体现的自由只是抽象的或形式的自由。

(2)道德。抽象法对直接性的扬弃形成了道德意志的体系。道德是自由意志向主体内心的深入,这时,自由意志超越借助外物实现自身的状态而在内心中获得实现,也就是说,意志不再是体现于物而是体现于主体之中。虽然道德扬弃了抽象法的单纯客观性,但是,这一阶段的行为主体不是普遍的客观性的意志,只是个别的内部主观意志,因而往往陷入主观性和片面性,体现的仍然是一种缺乏现实性的主观的自由。

(3)伦理。伦理是自由意志通过外物和内心两个方面达到充分的现实性,展现了个人特殊意志与普遍客观意志相结合的主体性。伦理的发展运动经历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完成了它的现实化运动,成为自在自为地自由的意志。由于伦理既扬弃了抽象法的单纯客观性,又扬弃了道德的单纯主观性,使主观和客观、内部与外部达到了真正统一,因而成为自由的理念。在伦理的领域中,普遍的、真正的自由得以实现。

三、法律、道德与法的精神

人们通常将“法”与“法律”相等同,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它忽略了二者统一的基础,往往导致道德与法律的分离,阻碍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的发挥。在黑格尔看来,抽象法、道德、伦理都是法,只不过是法的不同发展阶段,显然,这里的法就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法律的概念。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哲学意义上的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或理念的自由,是法的概念和法的定在的统一。

道德、伦理以及国家等都是自由意志的定在,本质上都是精神的显现,具有普遍性,因而都是特种的法,都是法的不同形式;而法律则是法的定在形态之一,它必须采取在某个国家有效的形式而存在,是经思想明确规定并作为有效的东西予以公布的法的形式,因而是国家的一种规范体系,其实定要素来源于特殊的民族性,适用上的必然性和判决的权威性。[1]4可见,法是根本性的东西,而法律只是法的外在形式,是暂时性的东西,其内容和性质是可变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法是法律的本质,法律应该以法为其真理性的依据,从而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但是,由于法律只是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便存在法律的制定偏离法的理念的可能性,因为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当观察者不是观察事物的本质,不是把法当作独立的对象而是离开法,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理性中去时,就会产生违背法的本性的不合理的后果”[2]。

可见,黑格尔从自由意志来谈法,认为在抽象法的阶段,只是客观的、形式的法,只有抽象的形式的自由;在道德阶段就有了主观的自由,即自由意志在内心中获得实现;伦理阶段是前两个环节的真理和统一,自由意志既通过外物又通过内心得到充分的现实性。道德、法律、伦理都是自由意志定在的不同形态和不同阶段,它们的辩证运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和辩证过程。据此,道德和法律都是“法”,都是法的定在表现,二者在法的.精神的层面相统一。

四、德―法整合: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在黑格尔法哲学的视野下,法的精神的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展现了德与法互动整合的辩证

过程,揭示出法的概念自身的辩证法,将道德和法律整合、统摄为一个有机体。当然,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无疑是思辨的和头足倒置的,但是如果抛开其唯心主义的基地,着眼于法的理念的辩证演绎,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正确处理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对于促进文明进程至关重要。法哲学理论中德、法的辩证统一思想,对于实现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道德与法律并重、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法哲学以自由意志为逻辑起点,深刻揭示了法的精神与形上本质。法哲学逻辑地与法律和道德这两大领域紧密相关。法律可以视为法的定在形式,法与法律的相似之处在于:道德是二者获得合理性诠释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法的理念还是作为其定在形态的法律,都与道德密切关联。没有道德,法和法律都难以实现其合理性。在文明体系中,法的精神的根本指向,是追求人的意志行为的正当性,由此追求整个社会秩序的合理性。人的行为具有“应当”与“必须”的逻辑与要求。在总体上道德体现“应当”,法律体现“必须”,但从根本上说,道德和法律都同样内在“应当”与“必须”的双重价值逻辑。

在社会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不能将道德与法律相分离,不应该走泛法制主义的道路,因为“从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很自然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法治是必需的,但法治主义、泛法制主义是不合理的。法治可以直接与效力相联系,但却难以直接与正义相关联”[3] 。据此,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将道德与法律有机结合,坚持德、法并重,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德治的人文价值在于,它是基于对人的自由意志中的信念、信仰的启示而调节人的意志行为,体现人文精神的要求。法治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人的自由意志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进行现实的约束,体现政治精神的内在逻辑。一般而言,善与恶都是内在于人的自由意志中的现实可能性,无论以性善还是性恶为原点,都不能把握人性的真理,因而无论德治还是法治,都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和合理性。只有德与法的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和健康发展。

(二)在道德与法律中,道德先于法律

“道德在逻辑上先于法律,没有法律可能有道德,但没有道德就不会有法律。这是因为,法律可以创设特定的义务,但却无法创设服从法律的一般义务。”[4]35道德既然对于法律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法律制度必须展示出与道德或正义的某些一致性。可以说,在抽象的意义上,法律对道德价值具有天然的需求性,法律的意义来自道德的赋予,道德是法律价值的重要基础。

法律制度效力的真正发挥,依靠我们对服从法律制度的道德义务的认同和坚持。“一个按照原则行事的人,必须能够在任何特定的场合下决定什么是那种场合下适当的原则。”[4]28这种正确抉择的品质和能力就是美德。美德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遵循规则的品质,它使人的意志行为不断获得价值合理性和现实合理性。美德不仅是道德的特征,而且也是法治的前提。“当代西方许多国家的实在法,摄取大量的道德内容,以整肃社会风纪,不止是西方国家道德建设治理路径的一种选择方式,更是道德理念融入法律体系的一种必然。总之,无论是法律条文直接显现道德还是以间接的形式反映道德的要求,法律都绝不仅是一种技术性和抽象性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一定道德观的外化,是显落的道德。”[5]因此,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在德法并重的前提下,强调道德精神、伦理精神的文化价值,将道德融入法律的内涵,并构成法律运行的宗旨与目的。道德精神和伦理精神的失落,最终会导致信念、信仰和信任的缺失,以及法律现实效力的丧失。

五、结语

正确处理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而长期以来德、法分离的根源在于未找到二者内在同一性和相互结合的基础。从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可知,法的精神基地和出发点是自由意志,自由意志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向自身辩证复归的过程,就是法的理念由抽象法――道德――伦理的发展而达现实化的过程,因而伦理道德与法律内在统一于法的精神之中。据此,社会治理的合理性,不是抽象的德治或抽象的法治的合理性,而是道德―法律、德治―法治的生态整合。只有将自由意志的善与恶、道德与法律辩证整合,才能在文化精神的意义上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林.黑格尔的法权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367.

[3]樊浩.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1.

[4]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义务[M].夏勇,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整合课程资源 创设和谐课堂 篇3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教学用具等;二是课外学习资源,如:报刊、电影、报告会、演讲会、图书馆、各种标牌广告、各种风土人情、调查报告、社会实践以及教者与学者平时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与经验等等。

一、教材为本体——学科间的相互整合

儿童所认识的世界,不是以学科形式出现的,而是综合的整体的自然事物或社会现象。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工具性决定了它与其它各门学科间的紧密联系。例如在一年级新教材中,编者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我们完全可以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使其融会贯通,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形成网络式的知识体系,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利用各学科的整合,就能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资源。语文与计算机、语文与音乐、语文与数学、语文与美术……学科与学科之间有着众多紧密的关系。学科整合突破了原先的片断与琐碎,有利于儿童形成全面统一的观念,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胆地把各学科的优势借鉴过来,注意各学科的兼容性和交叉性,将其他学科内容渗透进来,强化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在各学科中寻找语文实践的生长点。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滋文学习与语文活动的兴趣,更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引导他们活化知识,运用知识。

二、文本为核心——教材与生活的整合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每一个孩子耳熟能详的,因此它是生活的,正因为它是生活的,决定了语文是大气的,是厚重的,它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有教材。“生活”对我们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蕴藏无限丰富的宝藏,是一个永不枯竭的丰富资源。

1. 让生活融入文本——多元解读

当今孩子直面的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许多崭新的内容已悄然融入了孩子的视野,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认知。孩子们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渗透着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对同一个问题常常表现出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以相关的经验为基础,依据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他们对问题的解释。因此,学生作为课程资源选择的主体,是生命形态的语文新课程必不可少的要素。

2. 让文本再现生活——情境创设

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直接诉诸儿童的感官,能够很快激起学生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出积极反应,这就是暗示的作用。情境创设可以把跨度宽阔的教育、教学的空间,用各种暗示手段联动起来,通过边缘方式来感知、体验。

图画、音乐、影像、表演是与学生的生活,与他们心驰神往的世界融合在一起的,他们给孩子们带来欢笑,带来哀伤,带来律动,与作者在课文中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

3. 让文本走向生活——拓展延伸

生活中学语文,语文中学生活,语文教学和生活教育相结合在一起,实现双向互动。

亲近自然。小学生天生好奇,尤其是对自然界的瞬息变化充满了认识和探究的渴望。因此,我们要走出课堂,走出文本,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悟、去体验,借助大自然的课堂,引导学生去捕捉课文所显示的大自然的生命活力。大自然的万千姿态、绚丽色彩、声响,连同那变化莫测的场景,都能成为孩子们生动的教材。

关注社会。如今的社会生活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语文信息铺天盖地,语文教学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合为一体。一年级学生重点以识字为主,因而引导学生通过周围的广告牌、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类媒体进行识字,是学生扩充文本知识、增加识字量的最好方法。这也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学会观察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生活,触及社会焦点。

课堂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和谐整合 篇4

一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做到公平、公正

在一个班集体中, 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并存, 这是不可避免的。在现实教学中, 优等生学习成绩优异, 往往能得到老师的偏爱;中等生由于各方面都不很突出, 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学困生学习成绩差, 纪律表现不佳, 是老师心中的一个隐患。所有这些, 严重阻碍着班级教学的和谐发展, 也是当前家长们把学生千方百计挤进“尖子班”“重点班”的主要原因。现在国家教委已严禁开设“尖子班”“重点班”, 因而教师必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得到平等的教育, 使他们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 共建和谐班级。

二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重视优等生的教育

班中的优等生, 学习成绩优秀, 同时也应该是思想、行为方面的表率者, 教师往往对他们赞扬多、批评少, 甚至个别教师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包容, 忽视了对优等生的教育。可谓“一好遮百丑”。然而事实证明, 忽视优等生的教育, 比忽视后进生的教育危害更大。

第一, 优等生是相对的, 是相对本班或本校学生比较而言的。优等生不一定全面突出, 也可能有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同学。因此, 教师既要认识到优等生的长处, 也应该了解到他们的短处。如我教过这样一位优等生, 她考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 可她不愿与同学交流, 自我封闭, 生怕别人超过她。经过一学期的开导、教育, 现在她终于愿意与同学交流、讨论了, 而且成绩比以前更好了, 也使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获得了很大的进步。

第二, 优等生是发展变化着的。随着学习环境、教学内容的改变, 这就可能使他们发生变化。如有些学生, 在初中时, 总是全班第一, 升入高中后, 从来没拿过第一。因此, 在思想上也不能放松教育, 更何况优等生一旦变差, 其危害比一般学生更大, 甚至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第三, 优等生心理承受能力差, 且高傲妒忌。优等生常常过高估计自己的长处。由于成绩优秀、表现好, 往往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宠爱、同学的羡慕, 致使他们形成只爱接受表扬, 不愿意接受批评, 产生蛮横无理、虚荣、爱出风头等不良品质。发现别人比自己优秀时, 心理接受不了。此外, 有些优秀生由于学习和生活太一帆风顺, 依赖性较强, 缺乏适应挫折的能力, 一旦遇到挫折, 就会气馁, 存在着高分低能的弱点。

因此, 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对待优等生的优缺点, 对优点要充分肯定, 发扬他们的长处, 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 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斗。另外, 要善于发现他们的消极因素, 设法帮助他们改正缺点, 做到“以人之长, 补己之短”, 严于律己, 宽于责人。使他们成为同学的榜样, 带领全班同学积极向上, 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三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关注中等生

中等生是班中人数最多的群体, 且可塑性强。带好了, 中等生将变成优等生;带不好, 中等生则变成学困生。因此, 中等生的教育非常关键。但在教学中, 由于他们的“中等地位”, 容易被老师忽视, 缺乏应有的关心、爱护、教育和培养, 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冷落, 感到自己在班中无足轻重, 可有可无, 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

第一, 老师对中等生予以足够重视和关注, 不仅在学习上提出希望和要求, 也要在思想上和生活上进行关心, 多深入到他们中去, 多与他们谈心交流, 多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老师多给他们笑脸, 多给他们赞语, 多给他们一些问候, 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 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向上, 争取加入到优秀生行列。

第二, 树立中等生的自信心, 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老师多肯定他们的闪光点, 多加关爱, 只要老师肯持久地下工夫, 许多中等生的学习成绩会得到迅速提高, 赶上优等生。

第三, 对中等生要信任, 让他们发奋学习, 积极做事, 充分发挥中等生的优势, 只有这样, 才能使整个班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用真情打动学困生

第一, 学困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他们接受知识、动手、动脑等方面都与一般同学存在一定差距。因而教师除了上课之外, 平时要给予他们帮助, 久而久之, 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得到提高。

第二, 学困生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 他们觉得自己学习成绩差, 老师、同学都歧视他们, 难以在大家面前抬起头来, 自暴自弃。教育家霍苏姆林斯说过:“儿童最敏感的角落就是自尊心。”因此, 老师更应多关心他们, 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使他们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并不低于优等生和中等生, 使他们尽快加入到中等生的行列。

第三, 老师在教学中要平等对待学困生, 诚心与他们交朋友, 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真正是在帮助自己学知识、求进步。正所谓“诚心所至, 金石为开”。只要教师坚持不懈, 用诚心去打动他们, 学困生也能进步。

第四, 教师要帮助学困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能补拙”, 只要他们肯勤奋学习, 同样可以加入中等生、优等生的行列。有位作家说:“学困生是差教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 说不定有些天才就在这“学困生”中埋没了。大家都知道世界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上学时被老师视为“学困生”, 但在家长和自己的努力下成了全世界的“发明大王”。可见, “学困生”也能成才。

在一个班集体中, 优等生是怒放的花朵, 中等生是含苞欲放的花蕾, 学困生是绿叶, 而教师就是要使花蕾早日开放, 绿叶充满生机, 使他们根深、叶茂、花红。广大教师应充分认识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 教育好每一位学生, 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在教学中和谐整合、互相转化、共同提高, 从而开创教育的新局面。

摘要:课堂教学是由一定数量、年龄、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组成的, 是中国近阶段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虽然很有利, 但是也有其局限性, 不利于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正确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公平、公正, 从而使他们奋发向上, 对生活充满兴致, 对未来充满希望。因此, 如何使教学班中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和谐整合, 共同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新课题。

和谐整合 篇5

中心的成立,起到“一个立足、三个延伸、三个联系”的重要作用。

一个立足:邻里服务中心立足于社区,与居委会、社区残协、老年人协会、居家养老机构、管理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三个延伸:一是特色服务队伍的延伸。社区邻里服务中心是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系统的一支编外队伍,把构建和谐社区工作由“行政队伍”延伸到“群众队伍”,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二是服务组织的延伸。邻里服务中心既是社区各个爱心商店、店铺的组织者,又是执行者,还是义务服务队,是区、街、社区组织之间和社区居民之间的粘合剂。三是服务内容的延伸。社区邻里服务中心将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职能延伸到家庭,进一步扩大了的服务范围和实效。

三个联系:一是联系社区居民,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动员他们参与社区活动,做社区居民的贴心人。二是联系社区各个爱心商店、店铺,指导、督促、检查他们服务的内容、方式、实效。三是联系社区残疾人协会、居家养老机构、老年人协会,为不同需求的残疾人、老年人提供特殊的服务。

现将工作内容汇报如下:

一、开设怡景社区邻里服务中心网,创新沟通方式服务,服务社区全体居民

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居民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日益显得重要。可是城市钢筋森林下,人与人间不信任日益阻挠着社区居民间的交流,阻绕着社区居民间的交流。在这种形式下,必须创新沟通方式。网络的日益普及及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日益重要正好成为了新的沟通载体。

社区开设网站有如下好处:

1、信息及时发布。网络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快捷,直观形象,利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政务公开新渠道。过去政务公开常限于在居委会门前设置个橱窗,社区的机构设置,职责,工作人员等情况在里面公示。现在社区建立了网站,只要在互联网上输入这个社区的名字,就能找到这个社区的网站,就能看到社区的相关信息,而且,信息更新更加及时,成本也十分低廉,只需要上网费即可。

3、对吸引年轻人了解社区、参与社区很有好处。现在网络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所有的一切只要鼠标一点,信息源源而来。社区在网站上建立了自己的宣传阵地,对向社区居民宣传社区的工作,吸引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将会创造很好的条件。

4、栏目设:街道及社区新闻中心、上级动态、工作站办事指南、居委会办事指南、社区概况、劳动保障、治保调解、民政事务、邻里互助中心、社区信息160等。

二、开发创新社区服务范围和内涵,为社区和谐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一)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社区居民每天生活都离不开七件维持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经过市场调研,我们引进“美宜家”超市做为爱心超市,以方便、优质、低偿、无偿为特色服务社区居民。“美宜家”爱心超市的服务方式:

1、爱心超市在邻里服务中心的组织下,与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残协、老年人协会、居家养老机构、管理处一道上门慰问残疾人、孤寡老人、单亲家庭和需要帮助的人士,送上米、油、洗洁精等生活用品;

2、向残疾人、孤寡老人、单亲家庭和需要帮助的人士发放爱心卡。持爱心卡的居民可在爱心超市和邻里服务中心成立的“爱心联盟”的各个爱心商店、店铺享受优惠。

3、爱心超市优先面向残疾人家属、孤寡老人家属、单亲家庭、下岗员工和需要帮助的人士提供就业岗位。

4、设立爱心货架,存放辖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自愿捐赠的物品。为让辖区困难、弱势群体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人间的真情。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的社会救助工作,设立爱心货架,存放辖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自愿捐赠的物品。通过发动社会力量,为孤、老、残、幼、贫等社会困难群体免费提供生活必需品,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提供多重保障。接受社会各界的慈善捐赠物资,对单位和个人所捐赠的物品进行登记,严把卫生关和质量关,做好辖区扶贫帮困和物资储备、管理、发放工作,让困难居民有尊严地接受捐助。

5、为居民提供24小时购物便利服务。无偿为怡景社区居民提供送货上门。

6、无偿为怡景社区居民提供代购物,超市里没有的商品,如鸡、鱼、鲜花、海鲜等物品,如社区居民有需求,免费代购。

(二)引进小五金配件

由于怡景社区内巳有多家家电维修、配锁的店铺和小摊,有的家电维修店铺在社区内从业已10多年,如我们再引进家电维修项目,会造成从业者过度的市场竞争和资源的浪费。景贝南社区是个老住宅区,有不少家庭需要厨房、卫生间的给、排水管道,水龙头开关、门窗配件、家俱配件、插座开关、金属线等小五金配件,为方便居民,我们引进小五金配件,并纳入邻里服务中心“爱心联盟”中。

三、整合社区资源在社区成立“爱心联盟”

为社区居民服务,光靠爱心超市和小五金配件是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的。邻里服务中心整合社区资源,在社区成立“爱心联盟”,现己有一间配锁点和一家家电维修店铺加入“爱心联盟”服务队伍。以后还要加大这方面工作,让更多店铺加入“爱心联盟”服务队伍中。

1、对加入“爱心联盟”的配锁点和家电维修店,邻里服务中心对他们店铺门面统一进行形象设计,纳入邻里服务中心的服务指导。

2、持爱心卡的怡景社区居民可在邻里服务中心成立的“爱心联盟”的各个爱心商店、店铺享受优惠。

3、对“爱心联盟”因实施优惠而超出一定经济范畴的,邻里服务中心予以一定经济补偿。

由于邻里服务中心工作刚刚起步,我们计划逐步开展以下工作:

一、与居委会、社区残协开展“邻里互助就业助残培训”工作

在区残联和黄贝街道办的指导下;与罗湖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所、街道办就业服务所联手,紧紧抓住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广东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通知》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社保代收等法规为残疾人就业营造的有利时机,举办残疾人技能培训、岗前培训等。培训经费由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所列支。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邻里节”活动

1、“鲜花工程”;向残疾人、孤寡老人、单亲家庭赠送鲜花;

2、社区百家宴;

范文网

3、居民厨艺大比拼;

4、老居民金婚庆典;

5、趣味运动会;

6、孩子临时托管站、社区作业室;

7、演讲会、茶话会、康乃馨课堂、健康讲堂、“绿色生活从我做起”

在整合及预设中构建和谐课堂 篇6

一、在课程整合中构建和谐

所谓整合,并不是不同学科的拼合相加,而是一种教学艺术行为。数学是一门符号性的学科,比较理性化。让数学融进生活、亲近人文,是课程整合思想落到实处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整合,可以使数学教学充满“生活味”和“人文味”,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实现课堂的和谐。

(一)在数学和生活的整合中构建和谐

数学课堂应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他们“用数学”的愿望,让数学在生活中“生存”、在“整合”中提升。如教学“表内除法”整理复习时,为了打破传统复习课训练的模式,我选取了源自学生生活的素材,让学生猜测隔壁班级教室课桌的排放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探索,最后拓展思维,组织学生进行有序思考训练。设计中蕴涵了本单元以下一些知识点:1.乘除法的沟通。2.“平均除”和“包含除”的理解。3.平均分的理解和运用意识的培养。最后环节的问题,极富有挑战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可见,在“包容性生活情境”的设计下,整合教学使学生“以小见大”,落实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二)在数学和人文的整合中构建和谐

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热情和追求,把数学学习简单地理解或等同于“解题”。“挖掘人文价值,让数学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是今后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

1.课堂人文氛围的营造。

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挖掘人文价值,首先要求师生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引导学生逐步建构和完善学习过程。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在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氛围中,使数学课更有“人情味”。

2.数学人文素材的挖掘。

数学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正如徐治利先生所说:“数学教育与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应当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从而既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科学的爱好,又有助于增长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因此,要经常利用数学文化来熏陶学生的情操和素养。如教学“找规律”时,设计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蓝印花布”情境,让学生在感受文化气息的同时,发现数学的美,这也是课程整合的一个尝试。所以,在教学一个内容前,不必急于想如何教,可以先细细品味与这一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背景,不断反思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然后做出自己的思考,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理”和“文”的和谐结合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在预设生成中构建和谐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把外部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个体内在认识结构的过程。由于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等因素,学生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教师要想引导出色、帮助到位,与教师自身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也就是教学的“预设”。出色的预设是课堂教学和谐的必经之路。

(一)充分预设为和谐课堂埋下伏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教学“生成”的起点,对教学的展开和推进有促进作用。所以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要有足够的认识和把握,使其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实际。

1.给学生思维的机会。

数学的魅力在于思维火花的迸射。新课程引领下的课堂,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的,教师决不“心存担忧”。教师应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多方位、多角度的给学生以思维训练。

2.从学生的已知出发。

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这就告诉我们,数学教学活动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这里的已有知识,包括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备学生比备教材更为重要。

(二)动态生成促进了课堂的和谐

如果说更好的“预设”是为了“生成”,那么生成的精彩与否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也就是“课堂和谐的教学艺术”。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教师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并随时进行价值引导,因为课堂上生成的东西并非都有价值。

和谐整合 篇7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不和谐音符

1.滥用多媒体, 影响师生情感交流

新课程标准表明: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 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积累是建立在一定的情感基础之上的。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文学作品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语文课适时、适度地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滥用多媒体的话, 就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 有损语文人文性的特点。因为在多媒体教学中, 教师关注得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 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培养的目标却被忽视了,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多了一个障碍物;学生关注的是多媒体课件的演示, 眼睛盯着的是多媒体的演示屏幕, 脑子里思考着的是屏幕上显示的内容, 教师的地位已经无足轻重, 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只是一个多媒体的操作者。而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更无从谈起, 多媒体“统治”了课堂, 人性化的师生人际情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 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例如用课件反复播放朗诵家的课文音频文件, 固然可以使学生欣赏到声情并茂的朗诵, 但就学生而言, 不免会与这种朗诵产生距离, 朗诵者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就有了障碍。而教师却可以在示范朗读中, 拉近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距离,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会更直接、更贴近, 现场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2.滥用多媒体易使语文课堂脱离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的目的, 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运用何种媒体更能实现这一目标, 选择何种媒体能更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恰到好处地化解难点、消除疑点,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有这些, 都必须从教材出发, 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从而展开教学。不是用做好的课件把老师要达到的目标展示给学生看。如教学《故乡》一文时,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可行的教法是: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 研读关键的文本段落, 根据文本对闰土语言行动外貌描写的句子, 来分析闰土的性格和悲剧命运。通过这个过程, 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而运用多媒体把答案制成课件, 一帧帧画面展示给学生, 又如何达成教学目标呢?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看到不少老师就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特点, 停留于图“好看”、内容多, 脱离了教学目标, 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教师套用课件, 缺乏创新意识

教师本来应该是针对本班的学生实际, 研究文本, 制订与自己要实施的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课件来上课, 指导学生研读文本, 欣赏文章的人文价值。有的老师一字不变地套用别人的课件, 既不修改, 也不审查其可用性, 直接进课堂上课, 这怎么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他们把教学用的课件当成了可到处播放的电影, 然而老师不是放映员, 而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4.课件华丽, 易使学生在文本中迷失自己

在教学工作中, 不少老师制作的课件一味追求直观性, 追求华丽的效果, 实际的效果却是干扰了学生注意力。每播放一首曲子, 每闪现一幅图画, 学生都会新奇好几十秒, 甚至几分钟, 学生本来集中的注意力被转移了, 本应用于思考文本、讨论问题的时间被无端地浪费了。信息技术成了语文课堂的插足者。一味追求课堂中教学过程的“奢华”, 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投影, 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 或者使学生兴趣迁移, 分散学生注意力, 降低了教学效果, 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使多媒体的优点变成了缺点。

5.滥用多媒体, 抛弃了教学主体, 舍本逐末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 使用课件上课, 教师容易受到已定型的课件影响, 围绕课件讲课, 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 把原本的“课件辅助教学”变成了“教师辅助教学”。如果老师仅仅是把课堂上的主要活动变成操作鼠标, 学生的主要活动变成了看屏幕, 画面频频变换, 学生目不暇接, 而思维却处于休眠状态, 这种教学的实质不过是新形势下的“满堂灌”, 学生除看到了几个好看的画面, 记住了某个事物个别的、零散的特征外, 一无所获, 根本没有思考活动的参与, 从而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样的课必然让人眼花缭乱, 新鲜劲足, 却效果奇差。

二、有效地整合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教学对策

(1) 把握好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相互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是外因;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是内因;主导者必须想方设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主体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计算机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 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纽带, 决不能简单地以多媒体来完全地代替教师的授课, 演变为新型填鸭式教学工具。

(2) 把握好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是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学科, 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语文重在以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人生观与价值观, 达到这些目的, 不能脱离对文本的反复研读, 制作课件时需要充分遵循这一原则。

(3) 把握好每堂课的教学目标。

一个真正合格的语文教师, 制作课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 而是充分考虑自我的教学目标如何实施。要考虑做课件归根结底是为学生服务, 是弥补讲述的不足或加深学生印象。当可用或可不用时坚决不用, 不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

(4) 把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 (即辅助教学的工具) 。

多媒体容量大、画面美、板书工整, 但其功能是辅助教学, 教师面对学生该讲的一定要讲, 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一般来说字词教学、背景、作者资料补充、研读的问题、拓展延伸的知识、重要的内容板书、课内外作业, 我们可以制成课件辅助教学, 但是对文章的分析, 感情的领悟, 能力的培养, 是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反复研读文本的。

和谐整合 篇8

一、充分认识多媒体和物理实验各自的优缺点

1.多媒体课件课堂容量大,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不能真正体现物理现象的真实性,即课件的结论不能使人信服;而物理实验,现象直观、结论真实,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很有说服力,但课堂演示实验花时较多.

2.课堂教学并不是一种死板的、教条式的教学,它应根据教学中的主体——学生来组织教学,随时调整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做到课堂教学灵活多样,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而要达到这些,用课件教学较难满足,原因是课件是教师在上课前就已经制作好的,课件中所设置的问题也仅仅是教师的“一面之词”,而实际情况往往与教师的“假设”相差甚多,特别是用课件完成的实验是不会出任何“差错”的实验,这样一般不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更不必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得到培养.但物理实验特别是学生实验完全可以弥补课件的缺陷,学生在实验中或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而这往往能激活课堂气氛,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新”、“奇”之中,学生从中也能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这对培养学生的优良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大有帮助.

3.多媒体课件制作所花费时间较长.从这一点来看,不可能每节课都使用课件,大多数可以说在开设公开课、优质课或竞赛课时才使用.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可能每个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或落后地区都具备这种设备.相对来说,实验教学在农村中学还是唱主角.

4.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动手能力强,反映教师的基本素质;而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反映教师掌握先进教育设备的本领.从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两方面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二、物理教学中仍应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功能

尽管多媒体有着很多的优点和特点,但从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来看,多媒体代替不了实验教学,它仅仅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补充,它应和物理实验和谐整合,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功能.

特别是“实验导入是物理课堂导入的最主要的方法.”用实验导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发情境.

同时,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

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观察实验能力,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而多媒体课件对本学科来说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加以运用,因为它毕竟是制作的课件,而课件容易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假”的想法.

三、物理实验为主,多媒体为辅,两者有机和谐整合

在物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操作中去观察物理现象,去体验物理规律的奥秘,所以必须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而且应占据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通过各种手段重视物理现象,其目的是找到物理变化的内在规律.这可通过课件来实现,所以物理实验教学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是相辅相成的、和谐有机的整合.

四、使用多媒体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是每个实验都适用多媒体去进行教学的.对于有的课多媒体只起到节省板书时间或模拟实验的作用时,而如果真实实验的效果很好,就没必要使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来进行辅助教学.这就涉及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选题问题,我们认为,这个环节相当重要,正确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学生真正关心而又切实可行的课题来进行研究性学习.

2.在实验和多媒体整合的过程中,多媒体可以说是我们和学生之间主要的教与学工具,是网络资源,主要的方法也依赖着信息技术,最终的成果还要靠网络推广,我们一定要先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网络资源.这样看来,要适当使用网络平台,即使使用也不是需要学生整节课都跟着计算机走.要切记:一切服务于学生,只在需要的时候,切入多媒体手段.

参考文献

[1]千红.抓住教育时机注重教育效果.基础教育参考,2006(6).

[2]黄丹凤.近十年来美国“校外活动”的新发展及其挑战,2007(2).

[3]张进华.课堂教学中的“趣”、“实”、“活”,2006 (1).

和谐整合 篇9

一新疆地区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所面临的困惑与现实挑战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7) [1]明确指出, 外语教学既要引导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鉴赏能力, 又要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因此, 如何加强母语文化培养和母语文化表达的研究, 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2010-2020) 》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为今后10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1新疆地区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所面临的困惑与现实挑战

大学英语教学在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区域地方特色文化整合共赢研究层面顾此失彼问题十分突出。作为一种强势语言, 英语以其所携带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弱化了学生的母语文化表达能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中国民族文化和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的输出与传承遭遇到巨大冲击和严峻的挑战。

中国文化输出缺失, 地方各民族特色文化空白, 西方文化和宗教文化潜移默化问题严重。

在新疆地区, 部分大学生 (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长期模仿英美文化, 逐渐清空母语文化 (中国文化) 积淀, 对英语国家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超过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 一定程度上沦为西方文化的语言工具或代言人, 这与我国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是相背离的[3]。部分大学生中国文化积淀匮乏, 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差, 新疆地方特色文化不会表达。随着国门的洞开, 西方文化犹如潮水般涌入, 它深刻地改变了一些中国人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于外语教学理念方面的偏差导致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及教学过程中母语文化缺位、大学生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积淀的缺乏和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大学英语教师缺乏汇通中西的文化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和整合能力以及在中国文化输出层面存在的“文化赤字”和“文化逆差”现象都加剧大学英语教学中在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新疆地方特色文化教学层面顾此失彼的问题。

2新疆地区各民族大学英语教师的多元文化甄别及多元整合能力亟待提升

新疆古称西域, 历史上是多民族生息繁衍, 多种文化、多种语言、多种信仰相互交融之地。世界四大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伊斯兰文化体系和欧美文化体系) 的唯一汇流地。[4]新疆及周边地区, 是东西方文化融合、文明发展的契合点, 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之间的缓冲区和融合区,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域社会文明。新疆是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和汇聚的地区, 也是多民族、多宗教文化的交汇之处。新疆处于中华文化、印度文化、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影响、交融的特殊环境中。多元文化共生的特殊地缘环境更加丰富了新疆地区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方文化魅力, 各民族大学英语教师的多元文化甄别及多元整合能力亟待提升。

汉族大学英语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甄别和整合能力需要不断的提升。与此同时, 部分少数民族大学英语教师对西方文化和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相关宗教文化的理解较为深刻, 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新疆其他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及相关宗教文化理解和甄别非常欠缺或为空白。可见, 汉族或少数民族大学英语教师都无法正确引导各民族大学生 (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 通过大学英语学习形成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和宗教观。因为在以介绍西方文化为主的英语教材中所呈现的文化观、价值观和宗教观与他们在政治思想品德课程中所学习的文化观、价值观和宗教观不可能吻合。汉族或少数民族大学英语教师也难以胜任构建新疆地区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多元文化和谐生态体系的重任。

传承中国优秀文化, 整合新疆各民族文化精髓, 借鉴西方优秀经典文化, 构筑各民族大学英语教学的反分裂、反渗透的和谐文化生态体系。

3新疆地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多元文化整合缺乏规范统一的大纲

新疆地区各民族大学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多元文化整合教学过程中各自为政, 各有特色, 不同民族的大学英语教师对多元文化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各有不同, 对多元文化整合的实现途径观点不一。对多元文化的甄别和整合千差万别, 部分教师可能按照把自己偏颇甚至错误的文化观、宗教观和民族观灌输给各民族学生, 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涉及宗教、民族的中西方文化知识点讲授该怎么讲, 讲多少没有统一的规范。规范统一的多元文化教学大纲对民族学生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有积极的文化引领作用。

二多元整合共赢的和谐文化生态体系构建是新疆地区各民族大学英语教师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

新疆多元文化共生的特殊地缘环境更加丰富了新疆高校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方文化魅力。《大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7) 明确指出, 外语教学既要引导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鉴赏能力, 又要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多元整合共赢的和谐文化生态体系构建研究是新疆高校各民族大学英语教师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

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与新疆区域地方特色文化及宗教在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整合, 构建多元共赢的和谐文化生态体系是新疆地区各民族大学英语教师的历史使命。

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相得益彰, 实现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的多元文化整合共赢———提升文化甄别、鉴赏和表达能力。平等、双向或多向的有效文化交流才能实现沟通的双赢或多赢。鼓励多种文化互动, 学生吸收和借鉴外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保持本民族的文化定力, 输出中国文化的精髓, 熟悉地方特色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中西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整合共赢的能力是一种主动从外国文化的源泉中摄取新东西的能力。学生既不是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 也不是因循守旧的狭隘民族主义者, 而是既继承传统, 又不断创新的改革者。

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最终追求的不是文化间的分立和隔离, 它是在帮助每个民族、群体平等地意识到自己和其他民族、群体的文化特征的基础上, 寻求文化间的和谐。[5]多元文化共生的特殊地缘环境更加丰富了新疆高校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方文化魅力。鼓励多种文化互动, 学生吸收和借鉴外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保持本民族的文化定力, 输出中国文化的精髓, 熟悉地方特色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实现语言文化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自觉与多元文化整合共赢。

三构建新疆高校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育的多元文化和谐生态体系

多元文化教育是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 这种教育是在尊重不同文化且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条件下实施的,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对待自身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得当方式及参与多元文化的能力。

新疆是多种文化、多种语言、多种信仰相互交融之地, 确定多元文化整合的契合点, 发现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多元信仰的共核部分, 引领和整合新疆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的多元文化价值体系。通过传承中国优秀文化, 整合新疆各民族文化精髓, 借鉴西方优秀经典文化, 构筑各民族大学英语教学的反分裂、反渗透的和谐文化生态体系。

制定多元文化整合共赢视域下的新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教学大纲, 该大纲对新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具有积极的文化引领作用。在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下, 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必然趋势。在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 各民族文化如何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 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 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新疆是多种文化、多种语言、多种信仰相互交融之地, 如何确定多元文化整合的契合点, 发现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多元信仰的共核部分, 引领和整合新疆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的多元文化价值体系。制定多元文化整合共赢视域下的新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教学大纲, 该大纲对新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具有积极的文化引领作用。在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下, 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必然趋势。在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 各民族文化如何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 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 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

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与新疆区域地方特色文化及宗教在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整合, 构建多元共赢的和谐文化生态体系。平等、双向或多向的有效文化交流才能实现沟通的双赢或多赢。鼓励多种文化互动, 学生吸收和借鉴外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保持本民族的文化定力, 输出中国文化的精髓, 熟悉地方特色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实现语言文化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自觉与多元文化整合共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49.

[3]李成.中国文化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缺失分析与重构策略[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 (3) .

[4]万明钢.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多元文化与西北民族教育研究丛书[M].民族出版社, 2008.

和谐整合 篇10

一、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教师之间的和谐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要让思想品德老师信息技术能力跟上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 难度很大。思想品德老师要发展, 当然包括思想品德学科的业务、信息技术能力等很多素质的提高。但要让信息技术走进思想品德课堂, 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 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发展和思想品德教师发展的关系。怎样正确处理这个关系?和谐。只有做到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教师和谐发展, 才能真正提高其实效。首先根据思想品德老师的实际水平, 制作课件, 使用课件, 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 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使用信息技术,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其次, 根据现实可能不断地通过学习 (如Authorware、Flash、Photoshop等软件) 、培训, 提高思想品德教师的业务水平、信息技术素养, 以适应当前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和学生实际之间的和谐

学生不仅是我们教学的对象, 而且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学生的实际情况直接影响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

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应该如何呢?我想应该是这样的:能利用互联网研究恐龙、鸟类问题, 并能写出图文并茂的小论文;能利用网络资源写出关于祖国的上百页的论文;在自然课学习中, 通过小组合作, 能够利用多媒体自己开发所喜欢的动物展馆, 并以展馆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整体上应该达到这个水平。

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当然是以学生发展作为根本目标, 但在这种场合往往是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程本身的目标。正如六岁的美国小孩做出的论文, 反映的到底是孩子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还是对论文内在精髓的把握呢?

要解决上述问题, 就必须做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实际水平的和谐。一味地发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并不是思想品德老师的首要工作。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 在增强教学效果和促使学生的知、情、信、意、行协调发展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课程之间的和谐

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来看,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 要紧跟时代步伐, 向学生介绍国家发展的新成就, 宣传党的政策方针, 帮助学生用新理论分析解决新的问题, 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这就必然要求有新的手段和新的技术的支持。所以思想品德课从本质上讲, 就要求运用信息技术为之服务, 要求用不断发展创新的信息技术, 宣传介绍新的形势、新的思想, 要求以最新的技术帮助实现知、情、信、意、行等品德要素的相互转化与和谐发展, 全面达到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三项教学任务的要求。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课本身就应该是和谐的。如何做到和谐?

1. 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教学结构。

即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运用信息技术, 将诸多教学因素进行重组, 凸显课堂教学目标, 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联系, 产生积极的整合效应, 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学习动机, 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 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适度的调控, 将每节课分为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几个阶段, 使教学结构最优化。

2. 运用信息技术, 创设教学情境。

即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运用信息技术,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以较为直观的教学手段拓展教学内容的空间, 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 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 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 运用信息技术, 拓展学生的思维渠道。

新课程所提倡的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 教师应给学生开辟多种渠道, 力争让学生拥有展示个性的机会,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网络课堂就是其中非常好的一个渠道。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 利用“google”、“百度”等中文搜索引擎来查找资料, 获取所需信息, 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同时, 设置“在线讨论”, 开通教师“博客”, 使学生拥有相互联系、相互提高、互为答题、共同研究的机会, 从而实现探究学习, 协作学习。

4. 运用信息技术,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难让学生接受的部分。如何向学生呈现教学重点, 化解教学难点, 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而且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沿用传统的老套的讲授式、硬性接受式教学模式, 无论对于教师的教, 还是学生的学, 都有较高的难度, 同时也难于取得较高的教学效率。运用信息技术, 把教学重点难点以另外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师的教学方式, 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形式。

教育的作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要与思想品德课整合, 必须促进教师、学生和信息素养和谐、有序地发展, 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

摘要:在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实践过程中, 信息技术本身并不能直接提高教学实效, 必须和政治教师、学生和课程整合, 达到和谐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

上一篇:主题阅读使课堂更高效下一篇:招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