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动力

2024-06-09

基本动力(精选八篇)

基本动力 篇1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燃料作为汽车动力来源,综合车辆动力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方面的先进技术,具有新技术及新结构的汽车。作为新能源技术的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在日本、德国等汽车技术先进国家已研究出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案。其中日本在此方面技术最为先进,并最早推出应用此技术的成熟车型,如丰田采用此技术方案的车型全球保有量已超过700万台。

中国汽车企业在混合动力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与日本等汽车技术发达国家在技术成熟度上还有不小的差距。近几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环保压力的加大,政府层面对新能源车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同时也逐步采取一些强制法规来促进汽车企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研究力度。国内各大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技术研究方面也逐步加大技术投入。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方面较常规燃料汽车成本高,成为新能源汽车普及困难的一个因素。结合企业实际,讨论了在设计验证汽车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阶段,在现有车型平台进行动力总成、制动总成、高压线等管线等总布置方案。并成功利用此方案进行样车试制,达到试验预期。

2 总体布置目标

利用前置前驱平台车型,将动力电池、充电系统、电池冷却系统、电机、控制单元及高压管线等布置到车身上。原平台车型发动机、前端冷却模块、操纵机构移位。原车型车身总体改动最大区域集中在前舱部位、前/后地板三个区域。

2.1 前舱区域布置

前舱区域需要布置蓄电池、进气系统、动力总成、电动空调压缩机、电动真空泵、前端模块、低温散热器储液壶、PEB、保险盒等10大主要部件总成,布置方案见图1。

前舱区域原平台车型动力总成部件位置需要移位,在车身前舱纵向空间内留出PEB模块放置位置。综合分析,动力总成位置变动前后其关键参数变化见表1,关键尺寸见图2。

动力总成离地间隙及周边间隙尺寸也为装配参考参数之一,将动力总成与周边零件虚拟装配在三维模型中,分析结果见图3。

a.动力总成与右纵梁最小间隙尺寸为Y1MIN=21.301 9 mm;最小离地间隙尺寸为D1MIN=186 mm。

b.EDU与左纵梁最小间隙尺寸为Y2MIN=49.861 1 mm;最小离地间隙尺寸为D2MIN=184.7 mm。

c.前排柔性节最小离地间隙尺寸为D3MIN=177.6 mm。

前端冷却模块为全新开发的新产品,虚拟装配在原车型中可见其安装点位置不匹配,需要重新设计定位安装支架,前端冷却模块布置见图4。

2.2 后地板区域布置

2.2.1 高压电池布置

高压电池布置在油箱后端,安装在左/右后纵梁之上,高压电池布置方案见图5。将高压电池模块虚拟装配在原车型三维模型上进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a.后排座椅需要重新设计安装支架(图5);

b.碳管位置需要调整到轮罩后端(图5);

c.考虑离地间隙,高压电池模块与原车型后地板干涉,需要将后地板开口并增加避让包(图6);

d.原车型消声器与高压电池模块存在干涉,需要取消,重新设计后排气管(图7)。

2.2.2 充电系统布置

充电系统布置方案见图8。

a.布置位置放在第三排座椅或行李箱处,根据线束长度确定具体安装位置;

b.充电口门与原车加油口对称布置,左侧围内外板改制,并使充电口门有开关功能。

2.2.3 高压线束布置

高压线束布置方案见图9。

a.高压线束地板下沿左侧大梁布置,在中排座椅下方穿过乘员舱,到第三排座椅下方穿过地板与电池对接;

b.原车后地板开出线束口。

2.2.4 电池冷却管路布置

电池冷却管路布置方案见图10。

a.电池冷却管路地板下沿右大梁布置,在后悬安装支座前端穿入地板,与电池水冷接口相连;

b.后底板开孔;

c.后地板改制储液壶安装支架;

d.前地板改制热交换器及水泵安装支架。

3 底盘布置

由于此改制方案是在企业现有成熟燃油动力车型上实施,除上述动力系统布置外,还需对组合仪表、空调系统、空滤等部件进行更换及移位。其它改制部件为动力系统辅助部件,改制方案可根据实车具体情况现场布置。改制后前舱总体布置三维模型见图11,下车体总体布置三维模型见图12。

4 实车改制

根据上述改制方案,试制部门进行实车改制。下车体电池模块改制见图13,前舱区域改制见图14。

5 结束语

混合动力车型开发初始阶段,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作为重要技术参数确定方案后,需要进行实车验证。在实车验证阶段,造型、内外饰、上车体等对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技术参数而言影响不大,为非关键因素。基于成本控制考虑,根据企业实际提出了利用成熟传统燃油动力车型进行改制的总布置方案,并进行了实车改制。经过路试试验证明,此方案满足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验证要求,达到验证目的并节约了可观的开发成本。

参考文献

[1]王振军,黄景宇.汽车构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82-258.

[2]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73.

[3]李薇.美国评出“十大省油车”日系车成为主角[J].轻型汽车技术.2005.

[4]胡骅,宋慧主编.电动汽车[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动力厂企业文化建设基本思路 篇2

1.0序言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一个先进的企业必须建立“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企业员工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培育起来,并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统帅”,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具有无法替代的核心作

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性文化,集中反映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共同利益,对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都具有一种无形的巨大感召力。企业文化作为共同价值观念和共同利益的表现,决定了企业行为的方向,引导企业建立反映企业文化精神实质的、合理而有效的规章制度;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并引导企业及其员工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二是凝聚作用,对一个企业来说,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常常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因为共同的目标,企业就会产生极强的向心力;因为共同的价值追求,企业员工就有了坚强的精神支柱,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中的每个成员,会凝聚成一个强有力的团体。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黏和剂。面对公司二次创业和我厂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确立优势的企业文化是动力厂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需要。

2.0三项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就其构成而言,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是作为实体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产品、厂容厂貌、设施装备、文体活动场所等;建设物质文化就是要获取生存和保障,赢得发展的后劲;中间层,是指涵盖企业人际交流方式和各种规章制度、公关礼仪等内容的制度文化,具体来讲,包括各种厂规、厂徽、厂旗、厂歌及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公共事务交往关系等,建设制度文化就是要建立严整的秩序,进行有效的工作;核心层,是在企业中形成的以共同价值观念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表现为观念形态的各种因素,包括企业精神、经营管理思想、职业道德等。

3.0企业文化建设前期规划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关键是将经过调查研究、设计构思的企业文化在本企业顺利付诸实施。动力厂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塑造一种具有动力厂特色的优势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辅助力和亲和力,以此来统一员工的思想行为,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策划并实施系列活动,使全厂员工都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工程中去,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及发展方向,为公司和厂二次创业创造辉煌业绩。

规划方案遵从企业文化递次深化,由浅入深的的原则,我厂企业文化将达成六个基本目标:

1、明确动力厂改制或控股后的总体经营目标;

2、极大地凝聚员工的向心力,培育良好的团队精神;

3、形成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4、寻找动力厂新的优势增长点;

5、动力品牌形象延伸;

6、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为此,动力厂企业文化建设将分四个阶段进行:

3.1第一阶段:企业文化明确化

1)文化观念沟通

目的:赋予全体职工使命感并全面启动整个计划,加强企业文化深度认知,将企业文化效果延续扩大。

项目:a、成立厂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小组,厂党政主要领导主持工作;b、组织培训班,编印有关宣传学习资料;c定性定点调查,包括厂领导班子集体磋商,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座谈会,职工代表座谈会,举办系列企业文化研讨会。

2)企业文化定位

目的:将动力厂企业文化策略的结论归纳分析后,形成文字以建立共识与了解。

项目:a、编写动力厂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报告;b、策划厂企业文化活动,包括内部精神口号、集团企业标语等。

3.2第二阶段:企业文化深植化

目的:借宣传推广活动等有效载体将企业文化灌输给每一位企业员工,成为全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条和行为准则。

1)企业文化制定

内容:企业文化指标总结,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行为信条,企业组织管理。

2)企业文化传播

内容: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包括发行定期刊物(拟办厂情通讯),建立宣传专栏,设置员工反馈意见箱。

3.3第三阶段:精神文化共识化

3.3.1行为规范

1)行为规范建立

目的:除了改善企业视觉环境之外,更要以人为出发点,革除职工不良习惯,建立优秀行为规范,创造企业新风气。

措施:a、对内行为规范,包括全体员工内部行为规范的制定;

b、对外行为规范,包括全体员工外部行为规范的制定;

c、行为规范手册,将行为规范制定成标准手册。

2)教育训练建立

目的:通过制定和发展职工教育训练计划,严格训练,切实督导,认真考核,以期使全体职工符合标准行为规范要求。

措施:a、建立厂职工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训练制度;

b、在建立基本制度上的基础上,编订职工教育训练标准手册,将有关内容、标准和要求进一步细化、量化、具

体化,便于实践操作。

3.3.2组织管理规范

目的:通过组织管理原则的建立,使管理规范化、系统化。

措施: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以期更加符合贯标要求。

3.3.3企业形象设计

目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人、事、物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印象总和。要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来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的特征,传递出企业的文化素质,提高企业的公众知名度。

措施:a、实施企业产品形象战略,通过改进水、电、通讯三大系统产品的工艺装备水平,提高安全生产保障系数来提高动力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b、实施企业家形象战略,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企业在社会上的信誉;

c、实施企业职工形象战略,要以人为本,培育一流的员工队伍为冶化生产和职工生活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最优质的服务,展示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面貌。

D、实施企业环境形象战略,要继续下大力气整治环境卫生,规范现场管理,美化厂区面貌,包括设计确定厂标、厂徽等,带给职工和公众强烈的感染力。

3.4第四阶段:企业文化推广化

3.4.1企业文化活动

目的:以企业文化为主题,对内对外充分展示成果;开展厂庆活动及阶段性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公开征集制作厂歌;宣传多元化,包括企业文化公关活动、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业务咨询活动等等。

3.4.2企业文化广告宣传

目的:通过不同的媒体,制定策略,传播至不同的特定对象,做全方位沟通,广泛传播企业文化。

措施:a、编制企业公关海报、企业简介;

b、制作电视形象广告;

c、进行公共策划,加深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良好印象。

3..4.3企业文化项目实施

1)实施准备

聘请有关院校或研究机构的专家,给厂领导和干部讲授企业文化课,并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

2)举办动力厂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内部发布会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工程,明了企业的使命,知晓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明确自身的责任,完善自己的行为规范,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3)举办“厂长、书记开放日”

目的:为配合文化建设纲领的出台,切实体现“对内以员工为导向,对外以客户为导向”的原则,并结合厂务公开和车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厂领导能进一步了解员工需求,加深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直接感情沟通,同时也让员工有机会领会高层思路,面对面“传道、解惑”,上下通气,凝聚人心。

4)进行文化建设效果评估

基本动力 篇3

摘要:“天生全球化”企业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国际企业组织形式,其蓬勃兴起与发展打破了传统国际商务理论所描述的国际化渐进模式,文章结合典型企业案例,分析“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典型特征,并探索其高速成长背后的驱动因素,文章认为,全球化的新发展、企业家精神和国际社会资本与关系网络共同构成了“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与成长的驱动力。

关键词:“天生全球化”企业;企业家精神;国际社会资本

一、“天生全球化”企业:一种新型的国际企业组织形式

传统国际商务理论以大型跨国公司及其国际商务活动为研究对象。认为企业首先在国内市场经营,然后通过一系列渐进的阶段。逐步涉足国际市场。因而,传统国际商务通常被认为是成熟的、资源丰富的大型企业主导的舞台。然而。伴随着创业型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天生全球化”企业(Born Globals)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企业组织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与发展,根据Oviatt和MoDougall(1994)在其经典论文中的定义,“天生全球化”企业是“在创业伊始就积极利用多国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并在多国出售产品的企业组织”。在我国,随着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成立之初就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市场等方面高度国际化,进行资源的跨国配置和全球整合。展讯通信公司创业于2001年,致力于无线通信及多媒体终端的核心芯片、专用软件和参考设计平台的开发。从创业起,其创业团队就有一个全球化的眼界和思路——利用全球人才资源库、利用全球不同地区的政策优势、利用全球不同地区的技术优势,让展讯迅速成长壮大。为此。展讯在美国硅谷、奥斯汀和中国台北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和分公司。展讯始终坚持自主技术创新,多次打破欧美大公司的技术垄断,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之一。2007年,展讯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08年,跨国并购美国Ouorum公司,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这家成立仅8年的企业多次令欧美巨头惊叹。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是一个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国际企业,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制造和销售。2001年,施正荣博士带着他在澳大利亚积累的光伏领域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回国创业。创建了尚德公司,致力于欧洲市场的开拓,确立以德国为中心市场,辐射欧洲全部市场的营销战略。目前。尚德在欧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市场占有重要份额,其中仅欧洲市场就占了公司90%的销量。树立了尚德国际品牌形象。尚德电力正在快速升级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及太阳能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这类企业代表的是国际化视角的项目选择能力,世界级水平的技术研发能力,参与全球范围资源整合的能力。许多高科技创业型企业的国际化活动与成长改变了国内产业生态。带来了以互联网和IT领域为代表的新经济。是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最为重要的动力之一,大大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技术差距,在加快我国支柱产业共享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国际商务和创业型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高,这类企业势必会更加活跃于国际商务舞台。

二、“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典型特征

“天生全球化”企业并非成熟企业的小版本,正如年幼小孩并非小的成年人一样,其思维方式与行为特征大不相同,“天生全球化”企业与成熟跨国企业在资源与能力禀赋、行为风格、战略选择与路径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国际企业组织形式,其国际化路径与成长模式有着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特征(见表1)。

“天生全球化”企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典型特征:

1、在国际化发起上,海外市场机会识别与开发是“天生全球化”企业创立与成长的起点。“天生全球化”企业国际化活动的特点具有显著的机会导向性,它们着眼于动员各种资源去实现商业机会。创业一般根据动机的差异。可以分为机会拉动型创业与贫穷推动型创业,前者是个人出于抓住现有机会的强烈愿望。敢于承担一定的风险,实现某种目标;后者出于失业的压力,别无其它的选择,被迫参与创业活动来解决其所面临的困难。成为一种生存战略。从“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业与成长来看,“天生全球化”企业多属于机会型创业,即企业家是为了把握市场机会而辞职,从而创立企业。并不是为了生活所追。无论展讯通信的创业团队还是尚德公司创始人施正荣,在创业前都有令人羡慕的工作,他们正是发现了更为诱人的创业机会而辞职创业的。与一般的企业创业有所不同的是。这类企业的创立是由于企业家所发现的均是存在于国际市场中的商机。所以,海外市场机会识别与开发是“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与成长的起点。

2、在国际化发展路径上,“天生全球化”企业表现出明显的跳跃性特征。机会导向性决定了创业活动必须突出速度。并做到超前行动。“天生全球化”企业从成立之初就从事国际化经营,其国际化进程具有出明显的跳跃性特征,表现为:(1)在国际化发展阶段上,并不是按照传统的国际化理论所描述的那样进行,而是摒弃传统的“由近及远。先易后难”模式。越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尝试跳跃式扩展;(2)在区位选择上,也并不是按照传统的路径进行。甚至一开始就以直接投资的形式进入欧洲或北美市场等发达国家市场。为国际市场服务是这类企业成立的初衷。在战略上往往较其它企业更加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表现出资源的多国配置倾向,有的企业可能根本就没有国内业务。尚德公司海外销售占总销售的比例也在90%以上,展讯通信在成立的同时就在美国硅谷投资设立子公司。都打破了传统的国际化过程的观点。即企业首先为国内市场服务,然后经历一系列渐进的阶段逐步涉足国际市场。

3、创造性地进行全球资源整合是“天生全球化”企业成长的资源基础。创业强调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把握机会,就要求企业家必须创造性地整合资源。资源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参与主流领域竞争,企业应具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做到“以全球应对全球”。才能在运营管理、技术、市场与渠道、资本、人才等各个方面保持世界一流水平。甚至领先主要竞争对手。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是“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与成长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施正荣在创业之初发动了所有在能源行业的关系资源:为了打开市场。请其导师、被誉为“世界太阳能之父”的马丁·格林帮助介绍产品,拉拢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研究中心的同事来尚德公司做市场研究,使用的是无锡市政府控制的国企资金创业。主要市场集中在欧洲。海归+海外技术+政府资金+国际市场+海外上市,简单勾勒出了施正荣和尚德电力的创业路线和资源整合方式。展讯在创业之处就在美国硅谷和奥斯汀设立的分支机构,既能获取最新的科技进步信息。同时也成为展讯向全球展示和销售产品的窗口。

美国硅谷有成熟的技术、领军人物、经营管理模式和风险资本运作体系。中国有巨大的市场、主要客户和质高量的人才,把硅谷的最高科技,创新公司的结构和管理与中国优秀的人力资源相结合,使展讯具有与国际大公司竞争的绝对优势,而展讯正是通过把两者完美嫁接,创造了一次次自主创新的奇迹。

三、“天生全球化”企业成长驱动力

1、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以通讯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兴起,经济全球化浪潮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有价值的资源和知识也正日趋分散化、多样化和全球化。W.Kuemmerle(1997)指出,由于越来越多的潜在相关知识源出现在全球各个地方,企业必须在更多的地方设立分支机构已从当地的大学和竞争者哪里获取新的研究成果。这就是说。企业构建优势所需要的资源和知识越来越不被某一个区位所独有,而是分散在全球各个区位。虽然国家差异和区位差异依然存在,但是全球化趋势是的任何公司再也不能单纯依靠“母国区位”提供足够的支撑起应对全球竞争的所有知识和资源,而是需要在全球范围搜寻、获取需要的知识和资源。作为这种分散化趋势的回应,许多企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纷纷抛弃传统的单纯依赖于母国的做法,在知识和资源集中的地方设立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这不单单是为了开拓新市场或新业务,更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和获取那些有价值的、差异化的知识和资源,并把它们当作差异化优势的重要来源。

2、企业家精神。处于全球性结构大调整的时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已发生了与以往很大的不同,新创企业不可能也来不及等积累够足够的实力之后再从事国际化。新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需要承担更大风险,提供创新性的产品与服务,这与企业家精神的理念是一致的。国际市场商机的发现、评估和利用。需要企业家去探索国内外市场上各种有关技术和市场的新信息和知识:类似地,开发和利用商机、开拓国际市场的努力也会促使企业家探索学习国际市场上的顾客需求和竞争对手的种种情况。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战略导向,以企业在面临国际市场机会时以主动性、创新性和冒险性为特点(Covin和Slevin,1991)。具有较强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对于存在于国际市场当中的机会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且敢于通过冒险、创新和前瞻性行为来把握该机会。企业家正是在对技术深化、国内外市场态势、公司愿景、战略逻辑、管理过程等方面的环境扫描的基础上。挖掘国际市场的商机和成长性资源,敏锐地捕捉机会窗口并进而提出新颖的创意进行国际化决策的。这是企业家警觉、先验知识、信念、认知模式、价值取向及创造性思维等认知要素参与其中的复杂心智过程。

基本动力 篇4

1 摆动凸轮动力模型的建立

如图1所示的摆动从动件平面凸轮机构中,当摆动从动件AB上的工作负荷Mr给定时,凸轮轮廓与从动件接触元素(滚子或平底)B之间的法向静推力与基本尺寸成反比。从动件作往复摆动,由于惯性力矩引起的法向动推力则与基本尺寸相关。因此,在确定凸轮机构实用基本尺寸时,必须综合考虑凸轮许用压力角、曲率半径和摆杆惯性力等因素。

图1所示凸轮机构中原始基本尺寸基本满足许用压力角和曲率半径条件。对从动件进行结构设计和尺寸设计后,可求得绕摆动轴心的转动惯量JA,转动惯量JA与摆杆AB基本尺寸的4次方成正比;若机构的轴向尺寸也按比例变化,则动推力与基本尺寸的5次方成正比。

2 摆杆动态静力学分析

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将惯性力JAε计入静力分析,对摆杆列平衡方程可求得凸轮轮廓与摆杆之间的法向推力为

为了降低法向推力,可以将该机构的原始尺寸按比例系数KL放大或缩小。变化后的尺寸及转动惯量为

式中,幂次数n的值可分为两种情况:若机构的轴向尺寸不变时,n=4;轴向尺寸也按KL比例变化时,n=5。

基本尺寸变化后,凸轮轮廓与从动件相互作用的法向推力为

两种基本尺寸的法向推力的比值用KF表示,得

当从动件的角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时,动载荷影响也很大,式中ε用εmax取代。式中L'AB和J'A按式(2)代入后得

KD为机构原始基本尺寸的静动载荷比,则式(5)可写为

机构尺寸和工作状况给定时,式中载荷比KD是定值,因此法向推力比例系数KF是尺度变化系数的函数。

图2给出基本尺寸按二维(n=4)变化时KF的变化曲线。

令d KF/d KL=0,求得KF最小时所对应的尺寸变化系数为

结合图2,可以推知当KD=n-1时,KL=1,表明原始基本尺寸不能再放大或缩小,否则法向推力会增大。当KDn-1时,KL>1,则原始基本尺寸适当的放大,可减小法向推力。

3 结论

基本动力 篇5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估组织 营销理念 营销策略

[论文摘要]在对高等教育评估组织营销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从完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体制动力以及评估组织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驱动和社会需要的外在推手等方面对高等教育评估组织营销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八要素的高等教育评估组织营销的组合策略。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革的推进,政府与其所属评估机构将逐渐脱钩,开始进入评估市场,评估组织间的竞争将开始形成,特别是近年来商业企业也开始进入了高等教育评估领域,使得竞争加剧。高等教育评估组织作为非营利机构,同样需要营销。

一、高等教育评估组织营销的内涵界定

国际上通行的最新的关于市场营销的概念是2004年8月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夏季营销教学者研讨会上提出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郭国庆教授将其概述为:市场营销既是一种组织职能,也是为了组织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创造、传播、传递客户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的一系列过程。

首先,高等教育评估组织是非营利组织,这是它的根本特性。其次,营销是一套营销组合策略的集合,它包括组织产品和服务的创造、定价、传播以及销售渠道的设计和规划等。第三,营销活动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的。高等教育评估组织的顾客主要有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及家长等。第四,营销是一个与客户多次博弈的过程。

我们可认为高等教育评估组织营销就是这样一种过程:它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欲望,在充分考虑组织目标以及市场环境的基础上,确定组织所能提供最佳服务的目标市场,并且设计适当的产品、服务和项目以满足这些市场的需求。

二、高等教育评估组织营销的动力机制

市场营销理论的运用能够促进高教评估组织的有效管理,从而取得效率和效用的提高。营销一方面在高等教育评估组织与其市场环境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可以唤醒人们的认同意识,争取政府和社会对高教评估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高等教育评估组织营销的动力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评估组织营销的体制动力

根据高等教育评估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紧密程度,可以将高等教育评估组织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半官方型,这种类型的教育评估组织,政府提供维持费用和资助,给予一定的委托业务;第二种类型是完全独立于政府与学校之外的民间组织;第三种是高等学校所属的学术组织等。这些评估组织每年度发布大学评估或排名报告,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2.谋求自身生存与发展是评估组织营销的内在驱动

通过营销可以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信度,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也可以为组织带来更多的社会捐助;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而拓展业务,并获得收入。同时,通过营销,树立良好形象,加强对外宣传与交流,无疑都是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因素。

3.满足社会需要是评估组织营销的外在推手

高教评估组织营销的市场前景相当广阔,其业务领域和目标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高校提高办学质量服务。高等教育评估组织在学校的委托之下,通过全面了解学校信息,利用专家的集体智慧,为学校提供相应的发展战略思路,不断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水平。

(2)为企业招纳人才服务。可以为企业提高有效的人才招揽目标,一方面企业招揽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节约了企业人力资源和经费。

(3)为校企业合作搭建联络平台。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研发的效率,节省了不必要的时间成本,使得资金投入更加有效,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4)承担政府的评估业务,为政府决策服务。通过对这些教育信息的深入分析和综合处理,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从而成为政府的参谋与顾问。

(5)为社会其他团体、公民个人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接受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委托开展各种声誉评估、鉴定评估、业务咨询等,以便为有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提供便利。

三、高等教育评估组织营销的基本策略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麦卡锡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科特勒进一步确立了该理论,认为“如果公司生产出适当的产品,定出适当的价格,利用适当的分销渠道,并辅之以适当的促销活动,那么该公司就会获得成功”。联系高等教育评估组织的目标和功能八要素。这八组合要素基本贯彻并拓展了4P营销组合策略的基本内涵,详述如下:

1.定位准确。高等教育评估组织的营销定位包括组织目标定位和市场目标定位两个部分。组织目标定位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做好政府决策的助手;二是做好高等学校的`把脉人;三是做好企业、社会的代言人。

2.适销对路。适销对路是对产品策略而言的,没有需要这个前提,就无所谓形成品牌。因此,高等教育评估组织营销必须对市场有充分的把握。

3.价格合理。高等教育评估组织作为非营利组织在制定价格策略时,要反映“产品和服务应符合消费者利益”这一宗旨和原则。

4.宣传有效。宣传是组织促销的重要方式,不仅包括组织产品本身的宣传,还包括组织服务方式和服务渠道等多方位的宣传。

5.服务到位。高等教育评估组织的服务对象是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家庭和个人等。必须针对不同顾客的需要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服务方案。

6.合作营销。利用企业的人才与营销管理资源,提高组织和产品形象、知名度和影响力,让社会公众和客户认识,在营销中可以增加对客户接受服务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等因素的宣传。

7.内部营销。菲利浦科特勒曾指出:“内部营销是指成功地雇佣、训练和尽可能激励员工很好地为顾客服务的工作。”沟通管理则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加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全体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合作。高等教育评估组织可以通过内部营销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8.持续营销。特别是对于民间评估组织来说,通过持续的营销来提高组织形象和社会影响力,进而保证稳定的市场分额,并不断拓展业务领域,这对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20.

[2]司林波.高等教育评价的多元主体模式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8,(6):41-44.

[3][美]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清豪译.营销管理(11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0-22.

★ 网优年终总结范文

★ 新港集团做强做优与国际接轨

★ 读后感范文700字优

★ 优美的诗词

★ 优美的经典句子

★ 优干申请书

★ 网优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 优美的词语

★ 优美的诗歌朗诵稿

基本动力 篇6

1 现代医学对胃动力障碍疾病基本病理的认识

动力和感觉功能的研究:根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dy spepsia, FD) 病人胃排空、胃内压测定、以及胃电图等研究表明, FD病人在空腹、餐后均存在着胃肠运动的异常及排空障碍。提示FD的发病机理可能与胃肠运动功能异常有关[1,2]。但较早期的研究提示症状和动力异常两者之间并不总呈相关性, 随着对感知功能研究的深入, 部分症状和内脏的感知功能异常有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关研究表明, 约一半以上患者有胃排空延缓, 部分患者与近端胃的适应性功能障碍以及感知功能异常有关[3,4,5,6]。

Cajal细胞的发现和研究:1893年由Santiago Ramony Cajal发现的Cajal间质细胞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CC) , 是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胃肠道中的一种特殊间质细胞, 因慢波 (Slow Wave, SW) 起源于此, 近年来被公认为胃肠平滑肌的起搏细胞。此外, 它也参与植物神经、肠神经和某些胃肠激素对胃肠运动的调节, 并与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认为ICC主要功能有三:①作为胃肠平滑肌的起搏细胞产生慢波, 控制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和蠕动;②促进电活动扩布至附近平滑肌细胞;③介导胃肠道神经递质的传递。此外, ICC还与某些胃肠激素的运动调节功能有关。迄今已报道了多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都伴有ICC数量、结构、功能的变化。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下段括约肌处的ICC明显减少, 与神经末梢突触的紧密接触消失, ICC内线粒体、滑面内质网数目也减少[7];其变化程度与食管壁电极所记录的SW有无、强弱及规律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在重度患者, SW可完全消失。通常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肠神经病变、肌病以及异常的肠神经肽含量有关。

在慢性先天性便秘患者, 升结肠和降结肠肠肌丛神经节细胞 (MGC) 的数目大量减少, 而乙状结肠MGC的数目与正常组相似:患者MGC和ICC总量均减少。也有研究显示患者乙状结肠c-Kit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降低, 提示存在c-Kit基因表达的下调[8]。

Piotrowska等[9]研究显示在正常的肛门内括约肌肌纤维和肌间神经丛中均存在有许多c-kit阳性的Cajal细胞, 而在先天性巨结肠和肛门内括约肌失弛缓病例, 内括约肌中均缺乏 Cajal细胞或呈明显减少, 这可能是这些患儿肛门内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

有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结肠c-Kit阳性细胞平均数量约为正常对照组的40%。长期体外高糖环境下培养小鼠胃ICC结果提示[10], ICC网络结构变化、电起搏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在于胰岛素与IGF-I水平低下, 并可以通过外源性补充完全避免;单纯高糖环境并不会导致 ICC网状结构和SW性质的显著改变。

Tache Y等认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引起健康人的类似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或加重此类患者的直肠刺激症状,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或许能成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一种方法[11]。脑肠轴及脑肠肽的概念提出后, Sanger GJ等认为多种脑肠激素与食欲、胃肠运动、消化、代谢都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可能形成对消化道疾病治疗的新思路[12]。

2 传统中医对胃肠动力障碍疾病的认识及治疗研究概况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脾升胃降是胃肠运动的基本动力。“脾主升清, 胃主降浊”, “脾宜升则健, 胃宜降则和”, 此为脾胃纳化之相互依存的关系。脾胃的气机升降功能正常则是胃肠功能正常的最基本条件。脾胃运纳升降的和谐一旦遭到破坏, 则可直接导致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因此, 现代中医药治疗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疾病主要以调整脾胃气机失常为基本原则, 再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辨证分型 (如韩立民等[13]将FD患者分为食积胃滞、肝胃气滞、肝胃郁热、瘀阻胃络、胃中郁热、胃阴不足、脾胃虚寒型。车秉刚[14]依据临床表现将FD患者分为虚实2大类, 实证分为实热内蕴、寒热内结、饮食积滞、肝郁气滞、痰湿内阻型;虚证, 分为脾胃虚寒、脾胃阴虚型) 论治, 辅以疏肝行气、益气活血、清热化湿等治法, 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李永成[15]则在临床用药的基础上将促胃肠动力中药按功效分为:疏肝行气类 (枳实、枳壳、厚朴、木香、郁金、青皮、佛手等) 、消食导滞类 (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槟榔等) 、补气健脾类 (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 、芳香化湿类 (霍香、佩兰、砂仁、苍术) 等。魏睦新运用莪术复方治疗FD, 效果非常明显[16]。

总结近年来中医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治法大体如下。

2.1 疏肝和胃法

唐加兰等运用基本方:陈皮20g、制香附15g、麦冬20g、白芍15g、党参25g、炒白术15g、茯苓15g、丹参15g、柴胡20g、枳壳10g、甘草10g, 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失调80例, 总有效率86.25%[17]。孙振川等采用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教授的经验方[18]百合汤加减 (百合、乌药、丹参、砂仁、柴胡、黄芩等) 口服, 治疗FD患者60例, 并与西咪替丁及多潘立酮常规口服作对照观察, 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胃镜复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4%, 两组有明显差异 (P<0.05) 。黄沁等[19]研究发现柴胡、枳实有增强小鼠、健康人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的作用, 可使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升高[20]。柴胡桂枝干姜汤能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腹泻、腹痛、腹胀症状, 同时能降低血浆胃动素、胆囊收缩素的水平, 能升高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水平[21]。Naseri MK等研究发现长叶薄荷对大鼠回肠平滑肌有舒张作用, 其解痉作用主要与阻断钙通道有关;部分与钾通道的阻断也有关系[22]。

2.2 益气健脾法

邱健[23]用益气健脾和中汤为主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处方:党参20g、黄芪20g、白术12g、茯苓15g、炙刺猬皮10g、柴胡6g、半夏8g、谷麦芽各15g、干姜5g、黄连6g、枳实10g、炙甘草6g。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5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陈茜[24]在口服多潘立酮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和胃汤治疗48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 并与单用多潘立酮治疗的42例进行对照, 结果健脾和胃汤合多潘立酮组在改善症状及促进胃排空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陈镇研究发现白术挥发油能明显增加小鼠小肠的推进率, 并能对抗阿托品对小鼠肠蠕动的抑制作用;能明显促进正常小鼠和阿托品预处理小鼠的胃排空, 提示白术挥发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胃肠运动和胃肠功能的作用[25]。

2.3 辛开苦降法

魏玮等[26]以FD大鼠为实验对象, 观察辛开苦降法对FD大鼠主频率、主功率、慢波偶连百分比的影响, 评价该法对胃肠运动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后比较, 中药辛开苦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0.01) 。半夏泻心汤可调节脑组织、胃黏膜及血VIP含量, 对胃电节律有显著改善作用[27]。还有实验发现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能下调胃电节律失常的大鼠胃壁Cajal间质细胞的c-kit基因表达水平, 降低模型大鼠胃电慢波变异系数, 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 , 提示其对胃动力及胃电节律的影响可能与调节c-kit基因的表达有关[28]。

2.4 燥湿和胃法

蔡星晖等自拟清热解毒燥湿方治疗脾胃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78例, 总有效率为97%[29]。Chan SS等研究发现厚朴酚能抑制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对乙酰胆碱的收缩作用[30]。Gilani AU研究也发现菖蒲对兔离体空肠有解痉作用, 为临床常运用此类药物于腹泻、肠痉挛绞痛的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31]。

2.5 活血化瘀法

经25%莪术水煎剂2周给药后, 胃电节律失常模型大鼠的胃排空率、慢波频率变异系数和异常节律指数均有明显改善, 与多潘立酮作用相似。提示莪术的促胃动力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整胃电、提高胃窦部运动, 进而增加了胃排空率[32]。

3 结语

基本动力 篇7

一、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职能, 是高校管理者制定一切工作目标的根本点和出发点, 是高校一切活动的共同指向。“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和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日益加快,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日渐凸显, 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1] , 地方高校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 谋求在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其中, 校企联合培养和面向地方的针对性培养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这两种培养模式使地方高校产生了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愿望。

首先, 地方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教育部组织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就是一个重要的表证。校企合作需要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格局下, 企业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的市场主体, 地方高校在企业建立工程实践中心,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必然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尽管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但是在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时, 若缺乏政府的介入, 校企合作是无法向深度发展的。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 将地方政府作为高校与企业、行业合作的桥梁和中介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 面向地方的针对性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人才的适应性问题, 地方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取决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而掌握需求信息的是地方政府。尽管地方高校通过其他方式可以得到零星的信息, 但是要完整地了解地方社会经济需求, 只有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因此,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能使地方高校产生了与地方政府进行合作的动力, 但是这种动力因为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没有得到激发, 许多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仍处于表层, 没有深入, 由此造成的就业困难成为困扰地方高校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应用、开发性的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活动是高校的重要功能, 是衡量高校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高校的科学研究主要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类”, 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应用和开发研究, 即“为实际需要而探索新方法、新工艺”, “利用已有的知识 (成果) 进行技术改造、工艺革新”[2] , 等等。地方高校科研必须立足地方社会经济的需求, 有的放矢, 脱离地方实际, 盲目追求学科门类齐全的科研模式不是地方高校的科研发展目标。以江苏省为例, 江苏地方高校的科研就是为了“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服务[3] 。地方高校科研优势是拥有一批科研人员及队伍, 但是在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平台等方面需要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

一是地方高校的科研项目主要来源于社会实际的需要, 应该有实际的应用目标和具体的使用对象, 将已有的理论和技术直接物化, 从而开发直接的和新的应用技术。这样的研究针对性强, 结合地方社会经济的需求确定研究课题是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中谋求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的动力之一。

二是地方高校由于科研规模相对较小, 科研经费紧张, 应用型、开发型研究的经费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 取得科研经费是支撑地方高校科研的重要途径。

三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产生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 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需要“政校合作”共建科研成果的转化平台。因而, 从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来看, 以应用、开发研究为重点, 解决在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平台等方面的问题, 成为地方高校推动“政校合作”的动力。

三、依托人才培养及科研的社会服务方式

高校服务社会就是指高校直接面对社会办学, 通过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开展符合社会需要的科研, 建立生产服务机构来为社会服务。从狭义上讲, 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是就是指“在高校教学科研以外开展的一项生产服务活动, 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的知识和科研优势, 并通过这些优势像其他社会组织一样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 获取收入”[4] 。产学研一体化可以理解为为地方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特点是依托高校教学与科研, 这种特点产生了地方高校“政校合作”动力。

首先, 高校的最大优势是培养人才,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在普通高等教育以外, 利用自身的教学人才优势, 直接面向社会开展包括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等在内的地方人才培养工作。尽管人才培养服务按照地方社会经济的需求, 遵循市场规律来组织经营, 但是人才培养必须符合教育规律, 具有前瞻性和时间性, 服务的面向多元, 这样就产生了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的动力。

其次, 高校主要依托科研服务地方社会, 对于基础性研究, 其社会服务的出发点是遵循科研自身规律, 从长远和国家创新体系角度为社会服务, 这要求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对于应用性研究, 其社会服务则要更多地关注地方社会现实问题, 把科研成果向社会转化, 这需要功能完善的转化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校依托科研服务社会就是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由此区别于其他商业性科研机构, 客观上产生了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愿望。

尽管地方高校都把产学研一体化作为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但是缺乏与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 体现在服务社会的认识上不到位、组织机构不健全和缺乏激励机制, 高校的社会服务仅作为官样文章的点缀或者教师增加福利的创收手段, 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高校的管理体制、机制存在问题。

四、地方高校“政校合作”的动力要素

地方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构成了地方高校“政校合作”的内在动力, 外在动力则来源于地方高校日益凸显的生存压力与发展困境。与部属重点高校相比, 地方高校的办学资金相对紧张, 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学科专业的结构亟须调整优化, 科学研究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由此, 地方高校立足地方, 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 形成比较优势, 提升综合竞争力, 从而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成为促进地方“政校合作”外部动力要素。内部与外部动力因素共同作用, 形成了地方高校“政校合作”的动力。

而要促进“政校合作”, 必须构建和创新“政校合作”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是“校政合作”的激励机制, 从管理学的角度而言, 就是“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 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 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 以有效地实施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的机制[5] 。动力机制创新要求政府按照利益原则, 制订和规范旨在鼓励、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 高校则要有相关的措施激励所属二级学院、科研机构和教师参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6] , 通过“政校合作”实现“双赢”。

摘要:地方高校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社会三大基本职能, 其所蕴涵的对“政校合作”的内在需求构成了地方高校“政校合作”的内在动力要素。这些动力要素与地方高校由生存压力和发展困境产生的外部动力要素共同作用, 通过动力机制的构建与创新, 形成地方高校“政校合作”的动力。

关键词:“政校合作”,高校职能,动力要素

参考文献

[1]张兄武, 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策略探究[J].教育评论, 2011, (2) :12-15.

[2]马哲伟, 等.高校科研评估[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3]江苏省教育厅.江苏教育年鉴[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4]曹光荣.高校经营—管理视线新拓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5]金锡万.管理创新与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基本动力 篇8

1 不考虑出生与死亡的等种群模型

1.1 无潜伏期

(1) S-I模型, 患病后难以治愈, 必然死亡。

(2) S-I-S模型, 恢复者不具有免疫力。

(3) S-I-R模型, 恢复者退出系统。

(4) S-I-R-S模型, 生病恢复后, 会有一部分 (δR) 人将不具备免疫力而可能重新感染。

1.2 有潜伏期

即在被感染而成为患病者之前有一段病菌潜伏期, 并假定在潜伏期内无传染力。t时刻在潜伏期的人数为E (t) 。

(1) S-E-I模型, 疾病一旦发作必导致死亡。

(2) S-E-I-S模型。

(3) S-E-I-R模型。

(4) S-E-I-R-S模型。

2 添加种群动力学因素的模型

(1) 仅考虑出生率和自然死亡率且设其相等, 设总人口最大为K。

(1) S-I-R模型, 设出生率=死亡率=ν。

(2) (2) SS--EE--II--SS模模型型。。

(3) S-I-R模型。

(2) 考虑种群动力学因素, 出生率b≠死亡率d, 有因病死亡W, 有外界输入人口A。

(1) S-I-S。

(2) 考虑密度制约因素, 例如对 (1) 中的模型 (2) 可写出如下方程。

对 (2) 中的模型 (1) 可写出如下方程。

(3) 模型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寻求决定疾病是否流行的阀值, 也就是寻求再生数的表达式。 (2) 地方疾病平衡点的稳定性。 (3) 能否产生周期性振荡。

3 模型的结合扩展及实例分析

现以实例将基本模型的结合扩展、模型的求解、模型的分析讨论做研究。

3.1 考虑出生与死亡的S-I模型[1]

我们前面所研究的模型大部分都忽略了出生与死亡因素的影响, 有的模型尽管考虑了这些因素, 但假定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还假定新生儿均属于易感者类, 这显然与实际并不相符。下面这个模型在考虑了出生与死亡因素影响的同时, 还考虑到了新生儿受感染的情况, 建立了一个计算机模型, 给出模型的解, 并讨论模型的意义, 其中S (t) , I (t) , R (t) , λ与前面相同, 另外还要满足以下假设。

(1) 易感者感染疾病的机会与他接触感染疾病者的机会成正比。 (2) 易感者的生育率γ为常数, 死亡率δ为常数。 (3) 感染者的生育率α为常数, 死亡率β为常数。 (4) 不考虑人群的迁入与迁出现象。 (5) 易感者的新生儿全部属于易感者类, 感染者中新生儿的感染率为θ (0≤θ≤1) (对于有些传染病如艾滋病, 母亲是感染者, 婴儿必定是感染者, 即θ=1, 而肝炎, 则为母亲是病毒携带者, 婴儿可能是感染者也可能不是, θ=0) 。

在 (t, t+△t) 的时间段内, 感染疾病者增加的人数等于在△t时间内受到传染的人数再加上新生儿被感染的人数, 故有如下公式。

上述公式两边同除△t, 且让△t→0, 有如下公式。

由于S (t) +I (t) =1, 故有模型 (1) , 如下所示。

这是一个关于疾病传染的S-I模型, 其中I0为初始时刻 (t=0) 被感染者所占比例, K为疾病的传染率, 它标志着医疗水平的高低。

3.2 模型求解

为了便于书写, 记ɑ=1-γ-δ, b=ɑθ-β, 则模型 (1) 可以写为如下的模型 (2) 。

利用分离变量法可得模型 (2) 的解, 用以下公式表示。

3.3 模型分析讨论

针对进行分析。

由于ɑ>0, 若b>0, 即ɑθ-β>0, 则当t→∞时, 。这种情况显然不合实际, 但也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对λɑ于某种传染病, 由该病引起的生育率与死亡率的变化均不大, 且在新生儿感染率相当高的情况下, 感染者将无限增加。为了控制这样的传染病蔓延,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如接种疫苗、隔离患者等方法。以乙型肝炎 (以下简称乙肝) 为例, 感染者的生育率基本没有变化, 死亡率也基本没有变化, 如果在新生儿出生过程中再不加以有效防范的话, 乙肝病毒携带者将无限增加, 最终所有人都将成为病毒携带者。因此, 我们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同时在新生儿出生的过程中严加防范, 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 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乙肝的蔓延。

若b<0, 即ɑθ-β<0, 则当t→∞时, 。也就是说, 这种类型的传染病随着时间的推移, 感染者的比率将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对于这种传染病, 我们应通过努力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水平来降低λ的值, 控制这种类型传染病的蔓延, 比如艾滋病。艾滋病患者的生育率明显降低, 新生儿感染率几乎为1, 同时死亡率β大幅度提高。就目前来说, 我们只能通过改善医疗条件、隔离患者等手段来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同时我们应注意到, 尽管I (t) 可以稳定在某个水平上, 但人口总数将是减少的, 因此这种传染病更为可怕,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它的蔓延。

当最大, 它表明当t=tm时, 患者数量增加最快, 也就预示着传染病高峰的到来, 这是卫生部门最为关注的时刻。另外, 从tm与K的关系来看, K越小, tm越大, 也就是说, 提高医疗水平可以推迟传染病高峰的到来。

4 在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

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传染病都存在一个潜伏期, 且在潜伏期内就已经具有了对外的传染性[2], 所以在建模研究中, 具有潜伏期的传染病模型有更实际的意义。

为了讨论方便, 不考虑人群的迁移及出生与死亡情况。

4.1 模型的建立

我们只考虑将人群分为感染类S, 潜伏期类E, 染病类I和移出类R 4种类型, 其各类型之间的变化机制如下所示。

假设在时间t各类人群的人口密度是S (t) , E (t) , I (t) 和R (t) , 并进一步约定:β为接触数;ρ1、ρ2分别为潜伏期类E (t) 和染病类I (t) 的传染率;ε为潜伏期类成为染病类的比例;γ为恢复率, 即染病类成为移出类的比例;δ为移出类成为易感类的比例。

这里β, ρ1, ρ2, ε, γ, δ都假定为正常数, 并且人口总数保持不变, 且满足条件1:S+E+I+R=1。于是, 得到如下的模型 (1) 。

利用条件1:S=1-E-I-R代入 (1) 式消去S, 则模型 (1) 可归结为下列三维模型 (2) 。

其中ρ=β (ρ1E+ρ2I) , 称为传染力, 考虑区域D={ (E, I, R) |E, I, R≥0, 且E+I+R≤1}, 则易知D是模型 (2) 的正向不变集。

4.2 平衡点及其稳定性

模型 (2) 的零点是其平衡点, 故模型 (1) 有平衡点 (1, 0, 0, 0) , 该平衡点称为模型 (1) 的疾病消除平衡点。

寻求模型 (1) 在D内的其他平衡点, 令模型 (2) 的右端等于0, 则有如下公式 (3) 。

其中ρ=β (ρ1E+ρ2I) , 将 (3) 式代入条件1的公式, 则满足下列方程。

其中, 这为公式 (4) 。

可见, 当H<1时, 模型 (1) 在D内存在唯一的正平衡点 (S*, E*, I*, R*) , 其中S*, E*, I*和R*分别由 (3) 、 (4) 两式给出, 该平衡点称为地方病平衡点;当H≥1时, 模型 (1) 不存在正平衡点, 只有唯一疾病消除平衡点, 这里H即为我们所关心的阈值, 由此我们得到下面的阈值定理。

定理1:于模型 (1) 存在阈值H, 当H<1时, 模型在D内存在唯一地方病平衡点;当H≥1时, 模型在D内不存在正平衡点, 只存在疾病消除平衡点。

下面讨论疾病消除点的稳定性。

由于模型 (1) 的疾病消除平衡点对应于模型 (2) 的零平衡点, 所以只需考虑模型 (2) 的零平衡点的稳定性即可, 我们有下面的定理。

定理2:如果H<1, 则模型 (2) 的零平衡点是局部渐进稳定的。当H<1时, 是不稳定的;如果H≥1, 则模型 (2) 的零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即模型 (2) 在D内的所有解都趋于原点。

证明:将模型 (2) 的右端在原点线性展开, 容易得其特征方程的3个特征根, 均具有负实部。故由Pouth-Hurw判据, 即知零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下面我们利用Liapunor函数证明零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

Liapunor函数L=E+I, 则得到如下公式。

当H≥1时, L'≤0, 这里L'=0的条件是:H=1, E=I=R=0或I=0, 而I=0和E≠0不是不变集, 当I≠0时, L’<0, 在D的边界γ, E=I=0, 有R'=-δR, 所以R (t) =R (0) eδt→0, (t→∞) , 即在内的所有解均趋于零, 因此 (E, I, R) = (0, 0, 0) 是L’=0的唯一最大正向不变集。故由Liapunor-Lasalle定理可知, 零点是全局渐进稳定的。

4.3 生物学意义

对于潜伏期具有传染性的传染病模型, 存在一个阀值, H≥1时, 系统只存在疾病消除平衡点, 并且该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其生物学意义是, 随着时间的增加, 该传染病最终全部消灭。当H<1时, 系统在区域D内存在唯一正平衡点, 即地方病平衡点, 且该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 其生物学意义是随时间的增加, 该传染病最终趋向稳定, 即不会发生无限扩散。

综上所述, 我们对一类流行性传染病动力学的几种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 利用Liapunor函数, 根据阈值定理证明了无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 利用Pouth-Hurw为判据证明了地方病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 即知零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阀值H依赖于模型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根据不同的传染病, 利用统计手段或者经验获得, 亦可通过计算机模拟获取。可见, 如何有效控制这些参数, 将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理论依据。

摘要:针对传染病动力学给出几种模型:不考虑出生与死亡的等种群模型, 添加种群动力学因素的模型, 潜伏期具有传染性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 通过大量的计算机模拟计算分析, 讨论决定疾病是否流行的阈值和地方疾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及能否产生周期性振荡。

关键词:传染病动力学模型,计算机模拟计算,阈值,平衡点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建民, 白天帅.考虑出生与死亡因素的传染病模型[J].平顶山师专学报, 2000, 15 (2) :18-1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基本动力】相关文章:

动力探析05-07

变迁动力05-08

内在动力05-14

动力形式06-01

企业动力06-05

文化动力06-07

动力分析06-08

动力集成06-10

生态动力06-11

动力荷载06-13

上一篇:三改变下一篇:物理教学因生活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