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防范期

2024-05-28

最佳防范期(精选四篇)

最佳防范期 篇1

一、小麦最佳追肥期

小麦应在三叶期实行追肥,一般每公顷追施硝酸铵195~270kg或尿素135~180kg。小麦后期由于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的能力减弱,故应在抽穗开花期进行一次根外追肥,每公顷可用磷酸二氢钾2250g,三十烷醇原液22.50mL,加水300kg配制成混合液进行喷雾;也可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3000g,加尿素15kg,加水450kg进行喷雾。

二、水稻最佳追肥期

水稻对氮肥的吸收是从返青后开始逐渐增加的,分蘖盛期才达到吸肥最高峰。为了促使水稻早发棵、早分蘖,应早施和重施分蘖肥。一般可在插秧后7~10天,每公顷追施硫酸铵225kg,抽穗时再追施尿素100kg。

三、玉米最佳追肥期

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公顷可追施150kg硝酸铵或120kg尿素;在抽雄前7~10天,应追施第二次肥,每公顷可再追施225kg硝酸铵或180kg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1次追肥,结合第二次铲趟进行深施肥,可达到理想效果。

四、大豆最佳追肥期

大豆是需氮肥较多的作物,尽管它的根瘤菌固氮可以解决部分氮素来源,但生长期间还应分期追肥。通常在大豆初花期追施1次氮肥,这样可降低其落花落荚率,并能延长植株的寿命,增加粒重,提高产量。一般每公顷可追施硝酸铵150~225kg或尿素120~180kg,在大豆结荚期,可进行一次根外追肥,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五、花生最佳追肥期

花生的营养临界期是在生育前期,花生在出苗后15天左右,花芽开始大量分化,根瘤开始形成。在植株出现两对侧枝时,应及时追施1次氮肥,每公顷追施硝酸铵150kg或尿素120kg。

焦虑症最佳治疗期是什么? 篇2

1、物理治疗

通过微电波刺激再配合药物治疗、电抽搐治疗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通过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大脑,改变患者大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焦虑、抑郁、失眠等疾病存在密切关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以此实现对这些疾病的治疗。

2、心理解释法

由于焦虑症患者多有预期性焦虑,对未来的焦虑发作产生预期恐惧。如果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心理医生,耐心倾听医生对疾病性质的解释,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预防焦虑症的发生。

3、躯体放松法

放松法治疗是一种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肌肉和情绪放松的方法。患者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呼吸调节、放松全身肌肉的方法来消除杂念。

4、环境冲击法

让患者突然处于激发焦虑情绪的实际环境中,来改变病态行为。这种治疗每次30-60分钟,治疗次数一般1-4次。

5、催眠治疗

催眠治疗适合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治疗,所谓的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以经常的、持续的、无明显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忧或烦恼为特征的焦虑症。

这种治疗方法一定要在心理治疗专家的诊所或者适当的场所,通过心理治疗加或者催眠师实施,他们运用具有高度暗示性的催眠技术,来改善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和睡眠。

当代水墨进入最佳介入期 篇3

自2012年春拍始,当代水墨在国内保利、嘉德等拍卖公司的力推下,市场热度明显上升,许多画家都拍出了不菲的高价。那么,当代水墨可否进行收藏投资,又怎样投资呢?

收藏新宠,选择画家很关键

由于在作品真伪上较为安全,较少存在赝品问题,价格又相对低廉,画风比传统的中国画新颖,时代感强,未来升值空间大,因此当代水墨开始受到藏家的关注。

在2012年春拍中,一些当代水墨实力派画家的作品均有不错的市场表现,如谷文达《遗失的王朝》(115万元),武艺《老队长》(17.25万元),李津《美女如花》(14.95万元),刘庆和《草绿》(34.5万元),田黎明《山石图》(28.7万元),郭泰来《二月二》(35.4万元),杜大恺《拉扑楞寺》(26.4万元)。尽管许多画家还没有突破百万元大关,但价格上涨的势头十分明显,当代水墨有望成为拍场上的新宠。

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收藏品种,当代水墨尽管收藏投资机会不小,但眼下面临画家水平鱼龙混杂,绘画风格复杂多样,未来发展变数较大等诸多问题,藏家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十分关键,否则投资风险也依旧不小。笔者以为,既要选择对路的风格流派,在画家的选择上更是不容有失。画家若选择失误,投资很难成功。

目前国内“当代水墨”大体有三种画风流派,一种是完全运用西方绘画观念的现代水墨,如谷文达、仇德树、杜大恺、徐累、朱伟等,他们的绘画更接近西画,作品抽象、设计或装置的元素更多,宣纸只是一种材料;第二种就是“中西合璧”型的,以 “艳彩绘画”的郭泰来为代表,借用西方的绘画语言符号,但情调还是中国的;第三种就是偏重于传统笔墨技法,但题材内容非常现代鲜活,如李津的《美女图》。总体上来讲,第一种由于过于接近当代艺术,远离中国画的水墨精神味道,未来变数较大,而后两种“中西调合”和“偏于传统”的当代水墨则收藏风险较小,可以大胆投资。

原创性是投资成功保证

对当代水墨画家来讲,作品的原创性至关重要,它是画家生存的生命,也是藏家收藏投资保值的保证。藏家在选择作品时,对此一定要优先考虑:具有原创性,画家未来就有发展的空间和机会;缺乏原创性,画家很多时候只能是昙花一现。对当代水墨画家而言,原创性就是画家的标签,收藏没有原创性的画家作品,结局只能是失败。

当代水墨在当下之所以受到市场青睐,作品原创性的魅力首当其冲。比如开创“艳彩绘画”的画家郭泰来,其运用西方立体派的立体几何绘画语言符号来替代传统中国画程式化的“皴擦点染”,突出了中国画的表现性与装饰性,强调色彩的张力,为当代中国画开辟了一种新的发展途径,这样具有原创性的画家值得关注。反之,如果不注重原创性,画家仅仅是表面上的花样翻新,而缺乏根本性、颠覆性的新意,这样的当代水墨画家定位不高,其作品价值也不大。

学术性、市场性要综合考量

除了原创性,画家在学术界是否受到肯定和好评,市场表现是否活跃,也都是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画家在学术界获得认可和承认,就树立了自己在当代水墨圈的地位,在市场上也容易有上佳的市场表现。反之,没有学术认可的话,画家的学术地位无法保障,市场就很难有亮丽表现。因此,像武艺这样以自己独特的图式和笔墨获得学术好评的画家,其作品受到藏家青睐就显得顺理成章。

同时,画家的市场活跃度不可或缺。无论在画廊一级市场,还是拍卖场的市场表现,画家都要有一定的活跃度做保证,两个市场的表现要一致协调。在画廊卖得好,拍场表现也上佳,这样的画家最值得投资收藏。像李津的《裸女》和郭泰来的新派山水,在画廊和拍场都比较活跃,这时藏家就可以考虑收藏投资了。相反,有的画家拍场价格不低,但作品在画廊卖不动,这样的画家最好不要碰。

当代水墨之所以成为拍场的新兴板块和热点,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价格适中,有吸引力。客观讲,目前绝大多数当代水墨画家作品价位都并不高,许多实力派画家尚在20万元附近徘徊,如此价格与他们的学术贡献和市场地位非常不符,未来上涨空间比较可观。如李津的《美女图》精品目前才10多万元,郭泰来的《艳彩山水》也只有20万元左右。像这样一批画家,收藏投资至少有3到5倍的升值空间。

当代水墨现在还处在市场培育初期,不像某些官方画家,作品动辄百万,人为炒作因素很大,艺术价值与作品价格背离严重。当代水墨作为书画市场上的新兴热点和品种,目前是最佳介入时期,一旦行情进入快速上涨期后,价位的增值空间就被大幅压缩了,收藏的最佳时机就已经错过了,现在选择画家的精品进行收藏是不错的选择。

对藏家来说,关注画家的合作画廊是否有实力也是参考的一个因素,像北京的太和艺术空间,专门以推出当代水墨实力画家而闻名,他们推出的展览和画家也较容易获得藏家的肯定。

设备最佳更新期的3种方法探讨 篇4

设备更新一般存在两种问题, 一是要不要更新, 二是用哪种类型的设备来更新。本文主要讨论第一个问题, 其主要方法有3种。第二种问题则依据方案之间的关系, 采取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动态指标评价法、层次分析评价法、模糊评价法等。

1 最大收益法

对于生产设备, 总投入与总产出的方程式为:

式中, Y为设备的总收益;Y1为设备的总投入;Y2为设备的总产出;β为运行成本增长系数;C为年可变费用;C0为初始运营成本;t为设备使用年份;A为设备利用率;E为最大年输出量;V0为设备的原始价值。

对于非营利的设备则很难求其收益函数;而营利性质的设备其在测算上也较为复杂。根据市场情况来判定盈利问题, 也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当然, 由于生产经营的问题, 应当盈利的设备未必带来经济效益, 测算中容易出现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 实际中该方法较少使用。

2 最小年均费用法

年均费用由年均投资费用和年均维持费用组成, 其静态、动态费用表达式如下:

式中, VL为设备处理时的残值;T为设备使用年限;CK为第K年的运行成本;i为基准收益率。

一般情况下, 需要考虑利率因素, 所以一般采用动态分析模型。最佳的使用年限是, 不论少于或者大于此年限, 年均费用都将加大。即一旦出现等值年均费用不足以维持另一年所增加的费用时, 需要更新设备。

最小年均费用的方法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撑, 否则测算不准。实际应用中, 需要针对单台设备进行统计和测算, 要有坚实的管理基础。该方法实际使用较多。

此外, 由于企业的续存时间较长, 可以按照该方法确定更新时机。如果有项目续存时间的要求, 而一台设备又不能服务到期, 则在任务期间的更换就有多种机会和可能, 需要按确定的任务期内总费用最低的原则进行更新。

3 劣化数值法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 设备的有形磨损逐步加剧, 同时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也逐步增加, 这种变化造成设备的劣化。如果按照统计资料预测这种劣化, 就可以使用早期预测来测定设备的最佳更新期。

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 每年分担的设备费用是逐年下降的, 而年均运行成本却逐年线性上升。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 年均总费用为:

式中, λ为设备每年的运行成本增加额, 也称为劣化值;λ1为产品的年利润差额, 与技术落后的时间有关。

利用求极值的方法, 找到设备的经济寿命。

假设利润的损失额每年是一个固定数, 则上式中的c=0。每年的成本增加额是设备原始值的V0的某一倍数 (λ=aV0, 0

可以假设设备按照报废处理, 残值与原始价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b=0, 1-b=1的情况下, a=3%、5%、10%时设备更新的最佳年限分别为8.2年、6.3年、4.5年, 因此一般的设备更新时间为5~8年。

上述测算中的劣化程度是给定的, 是线性增加的, 而实际中几乎不可能存在, 需要根据每年的维修统计数据测算。

4 设备更新决策的不确定分析

由于模型的假设前提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差异, 依据估算的数据进行决策就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保证决策的可靠性, 提高企业在投资决策和运作水平方面的风险防范意识, 必须对关键设备更新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影响设备更新周期的因素很多, 主要进行基准收益率、运行成本、使用年限、残值等分析。

5 实际应用问题举例

某企业2000年用110万元购进1台国产立式加工中心, 进行铸铁零件加工。其历年维护数据整理如表1。设备年费用及收益如表2。

(1) 最大收益法确定最佳更新时机

若基准收益率为8%, 则根据公式 (1) 计算的年限累计收益净现值如表3。

由表3可见, 第7年设备的总收益净现值最大 (为168 372元) , 此时为设备最佳更新时期。

(2) 最小年均费用法确定最佳更新时机

若基准收益率为8%, 根据公式 (3) 、公式 (4) 分别计算各年平均费用及其现值如表4。

由表4可见, 第8年设备的年均费用现值最小, 为298 344元, 此时为设备最佳更新时期。

对比用最大收益法和最小年均费用法的计算结果, 发现其并不一致, 这是由于最大收益法同时涵盖了收益和成本, 而最小年费用只考虑了成本因素。一般来说, 因为最大收益法是以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 如果各时期收益值易于确定且足够可靠, 最大收益法确定的更新时期对企业更为有利。

注:年经营费用包括能源费、保养费、修理费、停工损失、人工费等;外协成本指此加工工序的外协市场价。

注:年收益=工作台时×工序外协成本;设备净值按年折旧率30%计。

注:累计收益现值:Y=T (RK-CK) (P/F, i, K) -V0, 其中RK为第K年收益。∑K=1

以上最佳更新时期是用已发生的实际费用和收益计算得出的, 最快也只能在实际最佳更新时期的第二年末才有足够的数据来确定这个最佳更新时期。在现实中, 这意味着企业已经失去了最佳的设备更新时机。如本例中, 若用最大收益法, 最少要到第8年末才有足够的数据确认最佳更新时机, 即便此时立即更新设备, 对于每台设备企业已经失去了4万余元的潜在利润。

(3)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

为了使企业能够及时决策, 需要提前确定设备的最佳更新时机, 这就需要预测设备未来收益和费用。为此, 需要此类设备的费用函数和收益函数, 这里采用回归分析法来拟合。

图1为年费用散点图。可以看出, 收益R随使用年限t的变化呈非线性过程, 近似二次多项式曲线R=at2+bt+c。

用Rt表示第t年的收益, 运用最小二乘法

求出a、b、c的最小二乘估计

从而回归方程为

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 F统计量为12.719 05>F0.05 (1, 8) =3.46, 回归方程显著。

同样方法, 可以得出年经营费用的拟合函数:

利用这两个拟合函数就可以对设备未来的收益和年经营费用进行预测。

(4) 劣化数值法确定最佳更新时机

有了费用函数就可以用劣化数值法计算最佳更新时机, 需要注意的是本例中的费用函数为非线性函数, 不能直接使用公式 (5) 。其年均总费用为

上一篇:高频功率放大器下一篇:新古典主义的浪漫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