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2024-05-28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精选十篇)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篇1

尤金·奈达是著名语言学家, 翻译家, 翻译理论家, 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研究后, 他的理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奈达早期提倡语言结构主义翻译观, 但他对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是他在其著作《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正式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 (后改为功能对等理论) 。对奈达的翻译理论进行研究, 有助于我们对于美国乃至西方的翻译理论思想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诠释。

二、功能对等论的发展历程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同等效果论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他关于翻译理论的传世之作是1970年匿名出版的专著《论翻译的原则》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 书中最为出色的部分之一是泰特勒给“优秀的翻译”下的定义, 即“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植在译作语言之中, 使译语使用者像原语使用者一样, 对这种优点能清楚地领悟, 并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泰特勒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 即译作应该完全再现原作的思想, 译作的写作风格和手法应该与原作具有相同的特征以及译作语言应该与原作语言同样流畅。而中国译界在借鉴国外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工作的同时给提出了不少自己的翻译理论。比如早在公元7世纪, 玄奘就提出了“既需求真, 又需喻俗”的翻译原则。还有东晋, 前秦时的高僧, 佛经翻译家道安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还有严复的“信达雅”, 傅雷的“神似说”以及钱钟书的“化境说”。但真正意义上提出相对全面的等效概念是我国革命翻译家瞿秋白。他强调翻译时应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的读者, 使中国的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同于其它国家的读者从原作中获取的概念。

三、奈达翻译思想的主要发展阶段

奈达的翻译理论划分成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描写语言学阶段;交际理论阶段和社会符号学阶段。

1、描写语言学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 是奈达翻译思想的初创期。在这一阶段, 奈达的研究侧重点是语言的句法现象和词法现象。奈达并没有把语言间的差异当作语言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 而是把它们当作相同本质的不同现象来加以描写, 试图找出更加科学的语言翻译转换规律。尤金·奈达认为翻译应该采用曲折的途径, 而非直接讲源语表层结构直接译为目的语表层结构。这个曲折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分析 (analysis) , 转移 (transfer) 和重组 (restructuring) 。

2、交际理论阶段

从1959年到1969年, 是奈达确立西方翻译界理论权威地位的重要阶段。1964年《翻译科学探索》 (Toward a Science o Translating) 的问世, 标志着奈达“动态对等”翻译理论的正式确立。他认为“动态对等”是指在翻译时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上要始终保持一致, 而且“动态对等”要求对译文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不同接受者的要求, 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意义。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是将焦点放在了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上, 即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之间的关系应该和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之间的关系大致相同。

3、社会符号学阶段

社会符号学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这一阶段, 奈达对他的翻译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和补充, 主要侧重点是语义问题。1986年, 奈达的著作《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出版, 此书是社会符号学阶段的代表作。书中强调与译文有关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其中包括言语形式。同时他认为语言的修辞特征在语言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书中, 奈达用“功能对等”来取代“动态对等”并且采用了社会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方法来处理翻译问题, 他认为符号学是分析意义最全面的系统。

四、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奈达在其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首次提出并区分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的概念。在1969年出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 奈达明确给“动态对等”下了定义:“Dynamic equivalence is therefore to b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receptors of the message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respond to it in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tors in the source language”. (Nida, 2004:24) 奈达的动态对等“就是译文读者对译文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所做出的反应基本一致 (Nida, 2001:76) 。由于“动态”这个表达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 后来在上世纪70年代, 奈达又进一步用“功能对等”替代了“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在突出文本内容信息传递的同时, 也提出了尽可能的追求形式上的对等, 明确指出形式也是信息的一部分。到了上世纪90年代, 奈达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理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把译文读者的低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理解欣赏能力和其对译文的反应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

五、功能对等理论的局限性

1、历史文化的不同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也是文化的镜子, 文化的方方面面均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因此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功能对等理论一再强调的读者反应相同是不可能达到的。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眼中,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读者各自的社会经历, 家庭背景, 或受教育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即使是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在读原文时都难以获得相同的反应, 更别说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译文读者了。例如“龙”, 其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就很明显。“龙”在汉语中象征着尊贵吉祥, 但在西方它则代表邪恶, 让人感到恐怖。

2、译者对译文的不同理解

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 特别是作为跨语言、跨文化这些交流活动的中介——译者有不同的目的、喜好、表达方式、翻译策略, 这样就使原文会有不同的译本。

六、结语

简而言之,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学习, 在实践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完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Ni da 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陈道明.翻译中的“部分功能对等”与“功能相似”[J].上海: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 (4) :63-68.

[4]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 篇2

谈日常用品广告英译汉的特色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与策略初探 论旅游指南的翻译

《雾都孤儿》中南希双重性格分析

澳大利亚传记文学中的土著文化:以《我的位置》为例 On Carl’s Personality in Titanic 论《纯真年代》的女性意识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bout Vacant Words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外贸函电翻译 《紫色》的妇女主义浅析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从“三美”原则看《荷塘月色》的翻译 从“啃老”现象看后啃老族的生活态度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论《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利夫的性格

论马克•吐温的种族观--以《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为例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分析 中西婚姻文化差异 公示语汉英翻译探讨

论《白鲸》象征手法的运用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

从“绯闻女孩”与“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浅析中美青年婚姻爱情观的异同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商务谈判及其谈判风格

救赎之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战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商务谈判中的礼貌策略研究

孤独的灵魂—简评《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克兰德 文化视角下的品牌名翻译研究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分析

影响英语阅读速度提高的主要障碍及其解决方法

报刊杂志词频分析与大学英语教学中词频分析的比较 简爱——平凡而非凡的女人

论《宠儿》中的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成长

An Analysis of Barack Hussein Obama’s Ethical Appeal and it Impact on Audiences 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谈品牌翻译

《新成长的烦恼》影视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英汉翻译策略 英汉”黑色”的隐喻的对比研究 从目的论角度剖析电影片名翻译

导入艺术在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中的运用

比较分析《野草在歌唱》与《倾城之恋》中女性的爱情婚姻观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我不能与你一起生活》的多重主题研究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探析《玛莎•奎斯特》中玛莎性格的根源 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浅析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策略运用 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词汇教学

The Similaritie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u Hongming and Lin Yutang 论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式菜名中的运用 中国人和美国人特征的比较 海明威《雨中猫》的文体分析

陶渊明和威廉•华兹华斯两者不同的比较研究 英汉语言中红色联想意义的比较

美国电影与文化霸权—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为例 论狄更斯《雾都孤儿》中南希的人物性格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分析 英语课堂中的非传统学习策略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 译者主体性观照下的中文菜名英译

论“迷惘的一代”告别“美国梦”——浅谈《永别了,武器》和《了不起的盖茨比》 On the Conflicts Reflected in the Character of Rebecca Sharp in Vanity Fair 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行业的影响—以CR法案为例 《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

西游记神话人物称谓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 浅析理发师陶德一剧中歌词的妙用 旅游景点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A Study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American TV Series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浅析导游词的翻译策略

华兹华斯与阮籍诗作思想对比研究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 浅析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和策略

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复杂个性 像鲁滨逊一样在逆境中创造精彩

话语中的性别与身份:以《绝望主妇》为例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外贸英文函电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研究 《黄鹤楼》五个英译本的语义等值研究

论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

分析《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人物形象 英语委婉语浅析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87 跨文化视角下动物寓意的对比及其习语的翻译策略 88 广告语篇的语用分析

反思《夜访吸血鬼》中的同性恋现象 90 论非言语交际行为与外语教师素质的关系 91 关于王尔德童话的研究 92 中西方文化面子观差异分析

从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性 94 从电影《阿甘正传》看二战后美国价值观 9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9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97 论《茶花女》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女性魅力在男权主义下的体现 98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99 英语教育产业化对英语教育的影响

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特征及其成因

大众文化视角下的另类古典小说-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之畅销解读 102 基于《生活大爆炸》研究合作原则的违反 103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原则分析 104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灯谜翻译 105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 106 《宠儿》中塞丝的性格特征分析 107 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研究

从鹿鼎记和唐吉诃德的主要人物的较对比来比中西方侠文化 109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ystem Theory In the Two Versions of Hamlet 111 霍尔顿形象解读

关于英语谚语翻译的一些意见

Angel’s Face, Devil’s Heart—The Degeneration of Dorian Gray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14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 115 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中小人物的悲剧之源 116 英语委婉语的认知分析

浅谈奥巴马演讲中的语用策略

英汉翻译中词汇空缺现象及翻译策略 119 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 120 公益广告中双关语的应用及其翻译 121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23 《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

社会变化对马克•吐温文学风格的贡献

The Influe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on American National Character 126 《绯闻少女》中的话语标记词研究

Jude the Obscure and Hardy’s World View

A Study of the Personality of Emily from A Rose for Emily 129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130 华兹华斯自然观浅析

少儿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浅析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 133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34 清教思想在《失乐园》中的体现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Idioms Translation 136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137 《呼啸山庄》的悲剧分析

八十年代以来汉语中英语外来语及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紫色》汉译本对比研究

从《篡夺》中看辛西娅奥兹克作品中的反偶像崇拜精神 141 小组合作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42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纯真年代》中两位女主人公的不同爱情观 144 英文征婚广告和中文征婚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145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语法翻译法视角下的中学生英语家教辅导 147 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

浅析英语广播新闻的语言特色

浅析《喜福会》中母女冲突的存在与消融 150 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石化现象

151 On“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in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ntract 152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 153 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初探

154 从语用等效角度透析旅游景点名称英译 155 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156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要人物性格

157 王尔德唯美主义对现代消费文化的启示--以《道林格雷的画像》为例 158 英汉亲昵称谓语的语用及认知对比研究 159 汉英谚语的语意对比

160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 161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 162 论标示语汉英翻译中的等效问题 163 黑色幽默在《第条军规》中的运用 164 商务英语的词汇特征及翻译策略 165 浅谈美国职场上的性别歧视及其原因 166 英汉习语中隐喻的民族性及其翻译策略 167 从女性主义分析《红字》与《傲慢与偏见》 168 英汉亲属称呼语与中西家庭教育模式差异 169 《祝福》两种英译本对比研究

170 拒绝话语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解读—以商务洽商为例 171 《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的人物冲突分析 172 从冗余理论浅谈翻译技巧之增译法与减译法 173 浅析《飘》中的女性意识 174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175 A Study of Angel Clare’s Multiple Personaliti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76 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

177 《老人与海》中的系列意象探究 178 浅析隐喻在口译中的可译度 179 论《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象征

180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以《荷塘月色》英译本为例 181 《警察与赞美诗》与《二十年后》中的警察形象比较分析 182 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个人抱负与自我完善 183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负迁移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184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

185 The Features of Classic-literature-based Movies Show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86 Comparison of Color Word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 187 《喜福会》中母女关系浅析 188 中西谚语的文化比较研究 189 浅议英语广告的翻译

190 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珍妮—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电影《阿甘正传》女主角 191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

192 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

193 Pragmatic Empathy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194 从合作原则看卡尔登的性格特点

195 中英文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对比研究 196 《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分析

197 高中英语听、说、读教学活动中写作融入模式的初探 198 爱伦坡《泄密的心》的恐怖效果 199 从文化角度看老友记的字幕翻译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篇3

儿童文学,是专们为少年儿童而创作的文学作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有感染力,吸引力,其主要性质是教育性,形象性和趣味性,但儿童文学中不乏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准确到位的景物描写,温馨感人的情感表达,发人深省的现实揭露,具有可观的文学价值。

欧洲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催生了对儿童的认识,强调要注重儿童的人格,发展儿童的独立性,意识到儿童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读物。18世纪末期被西方界定为儿童文学的发端期。19世纪,丹麦安徒生等童话问世标志着世界儿童文学进入第一个繁荣期。

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根深蒂固,儿童及儿童教育问题长期不受重视,儿童文学也因此出现较迟。为孩子们创作的诗、小说、戏剧等直到晚清才陆续出现。然而,儿童文学的独立则要追溯到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叶圣陶创作并发表于20年代初的童话《稻草人》和随后几年冰心的书信体儿童散文《寄小读者》。1949~1966年为第一个黄金时代,新老作家佳作层出不穷,如徐光耀的小说《小兵张嘎》,洪汛涛的童话《神笔马良》等,不胜枚举。后经10年文化大革命摧残,凋零的儿童文学在1976年10月之后进入又一个黄金时代,称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其中郑渊洁的童话最有代表性。

然而当今中国,虽然儿童文学的创作队伍在不断扩大,儿童文学研究在逐步形成体系,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可是仍然存在质量得不到保证,娱乐气息过于浓厚,缺乏精神力量与人性光辉,缺乏英雄和典型,缺乏文学批评等不良现象。在这样的状态下,有必要借鉴外国优秀的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促进国内儿童文学界的健康发展。安徒生童话是儿童文学史上最夺目的光环之一。李红叶(2005:81,84)说:“安徒生童话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源!……成为新生的中国儿童文学的理想范式。”其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闪烁着无穷人性主义光芒,散发着正面的精神力量,又不乏童趣与浪漫色彩值得中国儿童文学借鉴。

虽然安徒生童话在民国初年就被翻译到中国,但是它在中国真正成为一部儿童读物却是在经历了两位文学家的不懈努力之后。1919年周作人翻译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童话第一次以白话文的形式展示在中国读者面前;也就是说这是第一个从儿童天真浪漫的视角和寓教于乐的精神需求出发,比较忠实于原文语言风格、内容、儿童化艺术色彩和民族情调的翻译版本。新中国成立后,安徒生童话最著名的译者是叶君健。他是安徒生翻译的集大成者;他的翻译直接从丹麦文入手,并对照了英、法、德等译本,阅读了安徒生的其他著作和材料。他的译文准确优美,保留了安徒生的语言特点,抓住了童话的特性与灵魂,切合了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情感需求。

这两位译者的翻译策略都在竭力实现安徒生童话的功能对等,也就是内容意义、语言写作风格、文化内涵,教育启发功能的对等。本论文将以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作为基础理论框架,在把安徒生童話视为纯粹儿童文学的情况下,从其不同的译本中选取典型的例子进行对比,找出最适合为儿童读者群服务的翻译策略。

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被誉为西方和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的翻译理论在80年代风靡中国,并成为了当代中国最早的,最多的,影响最大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奈达(Nida& Charles 1982:12)对翻译的定义是:“翻译是在接受语(receptor language)中寻找和原语(sourcelanguage)尽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 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 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这个定义可以投射到奈达的译论核心,也就是“功能对等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上。这一理论是奈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通过对他之前提出的“动态对等论”的修正而提出的。该理论的基本点是将原文文本的读者的理解和欣赏的方式与译文文本的接受者的理解和欣赏的方式加以比较,并将其分为两个层次——最小功能等值和最大功能等值,认为译文读者在理解译本时至少应该达到能感知原文文本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文本的程度。(Nida 1964: 159)由此可见,相对于注重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的“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奈达(1964: 159)把“动态对等”推崇为“最自然的对等”,也更符合他对翻译的定义。其实,从最大、最小功能对等值就能看出,他所下的定义并没有强调这种对等关系的绝对性, 只是表明了寻找尽可能接近的对等话语的重要性。假如译文文本能与原文文本在内容,风格与形式上都对等,既接近又自然,无疑是最佳的;倘若不能,就要在内容和意义对等的基本原则下,调整字面意思和语句结构,以保证内容的对等。

奈达十分重视译文读者的指导作用;从儿童到专家学者,不同人群的认知能力与阅读需求必定是翻译过程需要参考的指标。本论文研究的儿童群就是奈达的第一类译文文本读者。奈达的理论换而言之就是好的翻译必须是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一致。不过,这实际上好比一座翻译乌托邦,其设想的成立必须建立在每个读者的反应都相同的基础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的认知能力,文学造诣,诗学观,审美能力,文化背景,意识形态都会让他们对同一文本产生不同的解读。正如诺德(2005/2006:17)指出,哪怕是同一个读者,在他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同一个文本的方式都不尽相同,所以更不用说文本接受过程一般是发生在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人群中。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及其中的同构现象(Isomorphs)(奈达: 1993: 122) 确实存在译文文本读者针对性过强的问题,为了扫除理解与欣赏的障碍,使译本在文化交流层面有所缺失,具有较高阅读需求的译文文本接受者无法得到求知、求新、求奇的满足;从长远看,不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儿童文学本身就是针对性很强的文本类型;在儿童文学界早就提出了“儿童本位观”的原则,并且得到了公认。所以儿童文学的翻译应该是首先考虑儿童特点的儿童本位翻译。由于儿童生活经验不足,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儿童文学的内容也相对简洁直白,要从儿童的视角,依据儿童的性格写起,情节简单,且要融合现实与想象(儿童文学编写组,1990)。这并不是否定儿童文学里的诗学美,而是否定把诗学美过多放在陌生的表达和异域的文化里;用自然生动,活泼有张力,有趣有感情,优美积极的语言传达出作者想要叙述给小读者的故事,想要告诉他们的道理和想要赋予他们的精神力量,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的同时,可以为他们打开一个小小的了解异域文化和未知世界窗口的翻译,才是尽量做到意义与风格对等的翻译。

要想把原文信息传达给目标读者,就需要译者作为媒介,帮译文读者来阅读原文文本,他们是沟通原文创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一座桥。勒菲弗尔(Lefevere:2004: 78)在他的著作中记载了一段歌德对翻译的见解:“翻译有两种准则:一种是要求把外国作者请到我们面前来,让我们看待他就像看待我们自己一样;另一种是要求我们到异域去,我们自己适应那儿的条件、那儿的语言运用、那儿的奇风异俗。”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把原文作者推到读者面前,让读者能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原文读者的感受。当然其中“推”的重任就落到了译者身上。有学者提出(徐琦,2010:90):“作为译者,既是儿童文学作品的读者,又是儿童文学译著的创作者。”所以译者必须站在儿童的角度,用儿童的心灵去看待去揣摩一部作品,暂时摒弃成人的世界观。

以上论据初探了奈达功能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适用性和指导性;下面的部分将以列举并分析安徒生童话中文译文实例和译本的对比的方式,进一步诠释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安徒生童话实例分析

1.语意对等

根据奈达意义对等先于风格对等的观点,传达准确的语意是翻译过程的首要任务。要做到语意对等,不仅要清楚词汇的意思,更要联系语境落实一个词汇是否有它在文中特殊的含义与作用。虽然中英语法的表现形式天差地别,但是一个语法中要体现的时间关系,空间关系,物体状态等等必须在译文中有准确的对应关系。简而言之,作者所要表达的语意应该完整地在原文中再现,尽量避免翻译中的语意失误。

例1(摘自《丑小鸭》):The country was lovely just then, it was summer. The heat was golden and the oats still green, the hay was stacked in the rich low-lying meadows, where the stork was marching about on his long red legs……(纪飞,2006:246)

译文1:在一美丽的夏天,绿色的牧场上有一群鸭子摆开可爱的鸭脚在散步……(钟辉,1998:422)

译文2:乡下真是非常美丽。这正是夏天!小麦是金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用它又长又红的腿子在散着步……(叶君健,1994:34)

译文1改译和编译得很明显。编译者的动机可能是想简化文本,使之适合更年幼的儿童阅读。但是,抛其删减不论,既然图书是“世界文学名著”系列中的一册,就应该把原文中的实词准确地呈现给读者看。而译文却把“the stork”——“一只鹳鸟”改译成了“一群鸭子”,虽然译者的目的性很强,为小读者扫清文字与物体的陌生,却剥夺了他们认识新事物的权利。这里作者可以照原文把鹳鸟译出来,加以注释,告知鹳鸟的读音,并稍加描述其样子;如出版允许还可以搭配图片,给以小读者更直观的认识。

译文2是叶君健的翻译版本。第一句再现了原文本的语法结构,采用两个短剧,使得行文顿时有生机黯然之感。形容词使用得贴切,而且“绿油油的”一类“ABB”形式叠字词,很符合儿童的表达习惯。但译者没有把“still green”的“still”译出来。原文描述了两种植物成熟之际的状态,“still”强调了燕麦成熟时仍然是绿色的属性,形成了一种对比。再者,“low-lying meadow”的搭配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不是很常见,想必作者是根据生活环境勾勒出了“低洼的草场”。译者大可不必为了减少对儿童读者造成误解,而删译“low-lying”这个形容词,向他们适当展示异域风情的画面,也是儿童文学译作的功能之一。

例2(摘自《皇帝的新裝》):…… and they took him round the waist, and seemed to fasten on something; that was then train; ……(纪飞,2006:94)

译文:他们在他的腰围那儿弄了一阵子,好像是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裾①。(叶君健,1994:146)

①后裾就是托在礼服后面的很长的一块布;它是封建时代欧洲贵族的一种装束。

以上就是对生僻的概念加注的例子。“后裾”是一个比较“服饰专业”的词汇,中文自古就有“前襟后裾”一词。但是这个词汇不仅对儿童来说很陌生,对一般成人来说也不熟悉。译文保留了原文准确的词意,没有译成“衣服后摆”或者比喻为“衣服的长尾巴”等。这样除了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之外,也符合原文的语境。分号前的部分描述了他们发生的动作,分好后用了一个简单句,点出了他们捣鼓的东西叫“train”,颇有平地一声雷的效果。译文在结构上与原文相似,冒号能引起人的注意,后裾一词专业而简短有力,用在一件不存在的新衣上,又有几分讽刺之趣。

2.风格对等

安徒生童话《树精》讲了一只住在栗子树里面的树精放弃自己喜欢的生活环境,被人们带到了城中之城,她化作蜉蝣生命,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一切,原来并不是如她想象的那样。从故事梗概中不难看出这个故事充满着奇幻色彩和丰富的想象力,寓意深刻。这个故事的风格就是把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生命和生存的哲理。

例1(摘自《树精》):Spring lives down there; it has come to Paris, and arrived at the same time with us.

译文1:春天就住在那上面。它是和我们乘车子同时到来的。(叶君健,1994:205)

译文2:春天就在那里。它是和我们同时乘车子到来的。(衷健琳,2001:1127)

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再认识 篇4

“功能对等”理论是尤金·奈达 (以下简称奈达) 翻译理论的核心, 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到中国翻译界后, 对中国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近年来开始被质疑甚至被否定, 笔者认为对“功能对等”理论持反对意见的研究者起因于对“对等”概念的绝对化理解, 是对奈达的误解。本文将简要分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真正内涵和实现功能对等的基本原则, 以期在翻译实践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理论。

二、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

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初探》一书中提出了“形式对等” (Formal Equivalence) 和“动态对等” (Dynamic Equivalence) 的概念。佘达特别强调后者, 因为在他看来, “形式对等”的翻译在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 各种语言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存在很强的差异;“动态对等”追求的是与原语信息最接近的、最自然的对等翻译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 e) 。但由于“动态”这个名词很容易被误解为仅仅具有影响力的东西, 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一篇译文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那它一定是动态相等的。源于这种误解, 同时为了强调“功能”这个概念, 奈达就逐渐用“功能对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 代替了“动态对等”。但“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内涵基本相同, 都强调“译语接受者对译语信息的反应应该和原语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应基本相同”。

考评翻译质量所涉及的因素和变量很多, 例如:原文本身的信度、语篇预期的读者、翻译的目的等。因此在方方面面都要求翻译对等并非易事。奈达的“功能对等”主要是针对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文本的方法与译文读者理解和欣赏文本的方法的比较。没有什么翻译是完全对等的, 通常情况下的功能对等只是一个适度范围。由于对等是相对的, 所以许多不同的翻译版本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对等程度。这就是说对等 (equivalence) 不能理解为数学意义上的完全等同 (identity) , 而只能理解为接近 (proximit y) 。由此可见, 功能对等不是同一, 而是大体相当, 它允许译者为了弥补两种语言的差异而进行随机应变的灵活处理。

根据功能对等具有不同的适度范围, 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的两个层次, 即: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所谓最高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读者能以原文读者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译文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it in esse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original readers di d) 。但这只是翻译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永远无法达到, 尤其是两种语言的文化和审美差异较大时, 就更不可能达到。最低层次的对等指译文读者能够通过对译文的理解, 联想到原文读者是如何理解和欣赏原文的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it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text must hav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 it) 。这是功能对等的最低现实意义, 低于这一层次的译文都是不能接受的。

“功能对等”理论是一种较为客观的等效翻译理论, 它追求译文的效果, 更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基本上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 并把这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而不受原文语言结构的约束, 即不拘泥于形式对应。这也就是奈达在翻译过程中提倡的“内容第一, 形式第二”。但奈达也明确表明“内容第一, 形式第二”并不只是顾内容不顾形式, 在做到信息内容对等的同时, 尽可能在形式上也极力对等;而当形式不能对等时优先考虑内容对等。

三、“功能对等”的原则

如果直译能够做到使原文和译文在功能和形式上同时对等, 那肯定是完美的译文, 这也是奈达理论中所追求的。但由于语言互不相同, 各种语言都有独特的构词法、造句法、语序以及各种特殊的语言形式, 如诗歌和谚语:各类语言都有自己丰富的词汇以表达所属民族和文化的特征。因此形式和功能上完全对等的译文是很少见的。当原文和译文在形式和功能上不能同时对等时, 正如“功能对等”内涵所倡导的, 优先考虑原作内容, 而要保持原作内容就必须适当的调节或改变形式, 这就是“功能对等”所坚持的原则。适当的调节或改变形式则须遵循如下的原则:

1、如果形式上的翻译, 即直译有可能引起对指称意义的误解, 形式上必须进行调整

让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人打招呼常用的几句客套话“吃过了吗?”、“到哪去?”、“干什么去?”, 这些都属于礼节性的打招呼, 并不是真的要知道问题的答案。如果直译为“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西方人则很难接受, 认为对方干涉他的私事, 会很不高兴。而简单的译成“Hi”一类的西方人打招呼方式, 就可以把意思表达的自然清楚了。

在多数情况下, 类似上例的变动, 即文化视觉上的变动, 很容易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 但有时也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张若古先生翻译Hardy的《德伯家的苔丝》时就用了不少直译加注的方法, 介绍了许多关于基督教的知识及英国的风俗, 使得对小说历史和文化背景不熟悉的中国读者能更好的理解原文。例如:

The May-day dance for instance, was to be discerned on the afternoon under notice, in the disguise of the club revel, or“clubwalking.”as it was there called.

譬如现在所讲的那个下午, 可以看出五朔节舞的旧风以联欢会 (本地叫法:游行会) 形式出现。

五朔节舞:英国风俗, 五月一日走乐吹号, 采取树枝、野花装饰门窗, 在草地上树立五朔柱, 围柱跳舞, 并选举五朔后。此风古时极盛, 现在穷乡僻壤上还有举行。

2、如果直译没有意义或含义模糊不清, 形式上必须进行调整

在译文中使用毫无意义的词语是一种令人不能满意的做法。遇到这类矛盾, 译者至少应作几种猜测, 然后选出一种最有可能的意思放在译文里, 再加注说明原文意思不好确定。《创世纪》第一章第一节其中一句话按拉丁文直译是:

And God said, “Let the earth put forth vegetation, plants yielding seed, and fruits trees bearing fruit in which is their seed after its kind…”

其中划线部分的意思就是all kinds of fruit trees, 而直译听上去似乎是园艺学的一种区分, 实际上原文并没有对果树分类的意思, 而是要把果树和粮食分开。所以直译的结果使原意变得含混不清, 令人产生误解。对这样的译文作概括化调整不仅适宜, 而且是必要的。

3、如果直译在语义和句法上不易被大众所理解, 形式上必须进行调整

这一点实际上考虑的是译文的服务对象。奈达认为, 听众或读者的需要应优于传统的语言形式。为不同的读者服务, 通常采取两种不同的翻译: (1) 反映语言传统, 多用于教堂及其它宗教场所的翻译; (2) 反映现代文学的语言, 多用于文化水平较高的读者所用的译文; (3) 反映大众语言, 多用于一般听众或读者所用的译文。

上例如科技文章的服务对象, 如果是不熟悉这一领域的一般读者, 翻译时就要用大众语言, 对词汇进行简化, 对专有名词加以解释, 复杂的长句分割成容易理解的简单句。

4、直译如果导致对原语联想意义的误解, 形式上必须进行调整

中国人听到“肥肉”就会想到“美差”、“好东西”。而到嘴的“肥肉”要是吃不上就遗憾得要命;而美国人听到“fat meat”会觉得那是“毫无价值的、该扔掉的东西”。“农民”一词在汉语中并无贬义, 可是如果直译为“peasants”, 却有“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乡巴佬”的意思。“dragon”在英语文化中是魔鬼、邪恶的象征, 而汉语中却完全不同, 因此汉语里有“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等。许多人在解释“亚洲四小龙”时译为“four Asian tigers”而不是“four Asian dragons”。这种对原文词汇的联想意义, 正是因为直译才产生了误解, 因此译者要根据译语的文化风俗进行调整, 译成译语读者所能接受的语言。

四、结束语

奈达的“功能对等”是相对灵活的动态对等, 对“功能对等”持反对意见的人大部分源于对“对等”的绝对化理解。奈达本人就指出, “对语言的理解从没有出现两人完全相同的情况, 因此更谈不上两种语言中会存在完全一致的对等。”译者必须用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保持原作的内容和内涵意义, 使译文能为读者所理解, 而不产生误解。在此基础上, 尽可能顾及信息表达的形式, 才是最佳的翻译形式。

摘要:“功能对等”理论是尤金·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 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到中国翻译界后, 对中国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近年来开始被质疑甚至被否定, 笔者认为对“功能对等”理论持反对意见的研究者起因于对“对等”概念的绝对化理解, 是对尤金·奈达的误解。本文将简要分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真正内涵和实现功能对等的基本原则, 以期在翻译实践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理论。

关键词:功能对等,动态对等,尤金·奈达

参考文献

[1]Nida.E.A.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1964.

[2]Nida.E.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石锡书, 杜平.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7) .

[4]谭载喜, 编译.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奈达对等理论下的化工翻译 篇5

【关键词】翻译 化工 对等

【Abstract】A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spers in China, the transl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as played an ever-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Concerning the translation in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there has been a lack of criteria. This essay will base its discussion on Eugene Nidas equivalence theory, quote translations in the textbook Chemical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analyze them from the vocabulary and syntax level. This essay reaches a conclusion that Nidas equivalence theory is instructive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Key words】transl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equivalence

当今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的不断创新。随着中国学术走出去的要求日益迫切,专业领域的翻译急需理论和实践的支持。科技翻译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已经成为整个科学技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从目前关于翻译标准的研究上看,对于专业学科的口笔译标准研究仍然相对滞后。传统的化工翻译过于强调直译,忽略了信息传递中的信息对等,出现了大量不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翻译,本文将以奈达的对等理论分析其对化工翻译的积极指导作用。

一、奈达的对等理论

虽然奈达以翻译理论家著称,但他首先是一个《圣经》翻译组织者。《圣经》的翻译原定的读者对象是那些不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其中的□多数都是教育程度并不是很□的□,因此奈达提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尊重目标语的特征, 尽可能发挥目标语的表达潜力,用读者喜闻乐见、符合目标语表达规范的□语形式,从而为《圣经》翻译的宗教传道目的服务。在论述动态对等理论时奈达明确指出:Dynamic equivalence is therefore to b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receptors of the message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respond to it in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tors in the source language(Eugene A. Nida, 2003).基于此奈达形成了这一“以读者反应为评判标准,追求自然对等”的翻译理论。

奈达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艺术,力图把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他认为,对翻译的研究应该看作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这种研究应以语义为核心包括翻译涉及的各个方面,即我们需要在动态对等的层次上进行这种比较。由于奈达把翻译和语言学密切联系,他把翻译的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 分析(analysis),转 换 (transfer),重 组 (restructuring) 和检验 ( test)。

动态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虽然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上不相同,但是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可以同样顺利地获得相同的信息。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准确把握原文和译文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流畅清晰地完成翻译。

二、化工翻译

1.词汇方面。据统计,在化学专业领域,专业词汇达40万。根据奈达的对等理论,专业术语必须依据约定俗成的原则,采取已经普遍接受的译法,不能直译,更不能任意创造,这样才能被目的语的读者接受。以化工专业为例:密闭爆发器 closed vessel; 隔板试验 gap test; 松装药 bulk filler;嵌段共聚物 block copolymer; B炸药 composition B; 膛炸 premature burst;平台效应 Mesa effect; 沟槽效应 channel effect; lean solution(贫溶液)。除了众多的专业术语与专业词汇外,化工专业英语中还存在许多缩略词,如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CCR(continuous catalytic reforming 连续催化重整)、CCS(CO2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 等。

除了专业词汇,化工翻译中还有一些半专业词汇,翻译时必须要根据语境来翻译,否则将造成信息接收的不对等。如 shaft 在交通和煤炭工业中为 “立(竖)井”,在机械工程中为 “轴”、在消防专业中为 “通风井”,在冶金工业中为 “矿井”,体育专业中为 “冰镐反把”。对于这些词汇在翻译时,一定要多加留心,避免误译,造成读者理解的障碍。

2.句法方面。科技英语中句型扩展,句子成分之间关系复杂,被动语态使用频率高,行文中避免论证上的主观随意性。下面将以《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材的课后翻译练习为例进行分析。

(1)被动语态的处理。

【原文】Typically, dry test material is placed inside a “thimble” made from filter paper, which is loaded into the Soxhlet extractor.

【参考译文】该萃取器的典型操作过程是:将干燥的待萃取原料放进一个用滤纸做的“套袋”内,包好、置入索式萃取器的萃取室中。

化工英语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在句法上经常用到被动语态。这句话的处理方式是翻译成“将”。对于被动句,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处理方法,即译成汉语被动句,有时可借助 “被、把、由、让、给、受、遭、得到、为……所、加以……、予以……”等表示被动意思的词引出动词作者,当然有时也可不加任何词而直接译出。

【原文】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purpose, supercritical fluids can be regarded as “hybrid solvents” with properties between those of gases and liquids……

【参考译文】出于化工用途,可把超临界流体视为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混合溶剂”……

【原文】In chemical engineering, gas absorption processes (also called scrubbing processes) are used in many cases for the purpose of……

【参考译文】在化工行业,气体吸收过程(亦称洗气或涤气过程)之所以适用于许多场合,是因为……

化工专业英语属于科技文献,它侧重叙事和推理。读者重视的是作者的观点和事物本身的内容,而不是作者本人。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把英文的被动句翻译成主动句,这样源语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反应才能基本一致,才能达到动态对等的效果。

(2)定语从句的处理。

在化工专业英语翻译中,定语从句出现的频率很高。因为化工专业英语要求概念清楚、逻辑性强。所以常常用定语从句来修饰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以便明确、完整地表达意思。在翻译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定语从句的不同结构和不同含义,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下面列举三种翻译方法。

【原文】 Chemical reactors are vessels that are designed for a chemical reaction to occur inside of them.

【参考译文】化学反应器是这样的一类容器,其设计旨在满足化学反应在它们的内部顺利进行。

【原文】This is the process of physiological and chemical change which goes on continually in the living organism.

【参考译文】这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发生在生命有机体内的生理与化学变化过程。

【原文】This technique was first discovered and introduced by Charles Goodyear (1838), and requires heating the raw rubber with up to 8 per cent sulphur, which forms cross-linkages between the polymeric chains.

【参考译文】硫化技术首先是在1838年由查尔斯·古德伊尔发现并引入的。这一技术只需要把生橡胶与8%的硫共同加热,使之在聚合链之间形成交联。

上面列举了处理定语从句的三种方法。第一种采用分译法,将定语从句和主句分隔。第二种是采用定语前置的方法,将定语从句翻译在所修饰名词之前。第三种与前两种略有不同,在翻译的时候体现了定语从句和主句的逻辑关系。第一种翻译比较适合定语较为复杂的句子,第二种翻译比较适合定语较为简单的句子,第三种翻译比较适合定语从句和主句有一定逻辑翻译的句子。科技英语偏好使用长句来描述复杂多变的现象,因此定语从句的翻译至关重要。要用适合汉语的习惯表达结构,既要准确又要明晰地传递信息。

三、结语

在化工领域,中外合资企业的大量出现、技术和设备的广泛引进等都在敦促着化工英汉翻译迅速成熟起来。因此,翻译已经从一种单纯的职业活动发展成一个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学科。化工英语翻译作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学术交流中的重要途径,能否准确、完善的表达出化工源语言中的含义,将直接关系着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本文从词汇和句法两个角度切入,分析了奈达对等理论对于化工翻译的指导作用,以期能对化工翻译起到一定的作用。要想翻译好化工英语,除了掌握大量专业技术词汇外,还需要对科技英语的特点给予重视,力争做到信息传递的对等。

参考文献:

[1]陈香美,岳峰.国内近35年翻译标准研究综述(1979-2013)[J].语言与翻译,2015,No.12101:64-70.

[2]林雪梅.化工英文专利说明书的文体特点及翻译[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92-95.

[3]刘宇红.化学化工专业英语[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4]冉明志.化工专业英语的特点与翻译技巧[J].前沿,2012, No.31210:173-174.

[5]孙乃有,曹克广.化学化工专业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篇6

1 文献综述

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 新闻及新闻翻译一直备受关注。我们每天从大众媒体中获得大量信息, 如电视, 收音机, 报纸, 杂志, 英特网等等。新闻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产物。该文主要从汉译英角度浅谈软新闻翻译。

1.1 新闻定义及软新闻、硬新闻区别

什么是新闻?到目前为止, 人们对新闻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追溯历史渊源, 我们得知英文“news”源自德国。在汉语中, “新闻”一词始于唐代。根据西方新闻界的说法, 硬新闻题材严肃、着重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 主要是有关政治、经济和科技类新闻。软新闻指不平常的、奇怪的、娱乐性新闻, 人情味较浓, 写作风格轻松活泼, 易于引起读者感官刺激及视听兴趣, 如愉悦、同情等。与硬新闻相反, 软新闻因其随意性和娱乐性更能吸引读者。[2]

总之, 硬新闻和软新闻在报纸、电视、广播报道及杂志中各自占有不同的比重。由于新闻的时效性, 我们会发现, 硬新闻在国外直接写下来而不是被新闻工作者翻译出来。实际上, 翻译硬新闻不太合乎实际, 当人们把硬新闻翻译出来通过媒体传播, 最终到达听众时, 已经不再是新闻了。因此, 该文着重研究软新闻的中英翻译。

1.2 尤金奈达翻译理论——功能对等

奈达的翻译理论中, 最著名并为大家熟知的是功能对等理论。所谓的功能对等是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1969年, 奈达在他的著作《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明确定义了动态对等。他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根据翻译的本质, 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即“功能对等”。实际上, 功能对等源自于动态对等。奈达指出, 功能对等通常就是指动态对等。采取功能对等而不是形式对等能更好的翻译出源语语言特点, 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动态对等。[3]功能对等运用了接受美学理论, 强调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指出对作品艺术的审美意识和需求。

当然,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也有他的不足之处, 如过重强调交际效果及对目的语的理解,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使用范围。[4]但功能对等理论避免了长期以来直译与意译之争、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之争、突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视语言为静态的研究模式, 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译者要努力把握原文的风格特征, 并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语言形式做适当的调整, 恰当地翻译出原文的各种变异。因此, 功能对等理论能够有效的运用到软新闻翻译中。

2 功能对等理论在软新闻翻译中的运用

本章节主要从具体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出发, 分析如何将功能对等理论巧妙的运用到软新闻翻译中。鉴于软新闻的交际特征, 该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深一步探讨, 使新闻翻译富于弹性, 更加符合源语语言习惯。

2.1 句法层面

如果在词的层面上功能对等能表述清晰、直接, 那么在句的层面上功能对等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无论是在语法系统还是表达习俗上, 中英差异很大。此时, 连接词的适当使用, 对句法的深入理解能使新闻翻译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和接受性。例如:

南京附近的长江江畔新建起一座现代化的化纤之城——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在这片方圆平方公里的地方, 有幢住宅楼和风格迥异的公用建筑楼拔地而起;还有一座座厂房、仓库、水塔、管架高低交错。这是国家在80年代的重点工程之一。第一期工程于1984年建成投入试生产, 现在已进入第二期工程建设。

分析:文中用了很大篇幅描写了建筑的宏伟、现代化、复杂程度, 在中文报道中, 这是常用的开篇方式。然而, 这种形式的开篇在英语中却是大忌。如果将原文逐字机械翻译, 翻译如下:In this 10-sq-km area 500 new public apartments and buildings in different styles have sprung up.In addition, there are many workshops, warehouses, water towers, and crisscrossed industrial pipes.

显而易见, 翻译出来晦涩、模糊、僵硬, 完全不能吸引读者。下面是《中国日报》翻译版本:The Yizheng Synthetic Fiber Complex is a key state project which spreads out over an area of10 square kilometers in Yizheng County, northeast of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Construction began in the late 1970s, and the first phase went into operation in 1984.The second phase is now at about tire halfway mark.

一般来说, 中文写作特点是运用中式思维和表达, 喜用长句和平行句, 赋予词句很强的感情色彩。但当把中文新闻翻译成英文时, 译者要根据西方思维和语言特征简化句子结构。当出现晦涩生硬词句时, 译者应该变换角度, 灵活适当的进行转换。

除上述举出的在句法层面的翻译方法外, 下面的一种方法也广泛被人们使用。

21位聋人演员以庄严绚丽的舞姿, 为观众献上了经典节目《千手观音》, 热情讴歌了人们守望相助的美好情感。

T:In a classical repertoire of the troupe called the Thousand-hand Bodhisattva, Tai Lihua, a deaf dancer with great popularity in China, led 20 other hearing-impaired dancers in golden costumes to perform in breath-taking synchronicity.

分析:原文和译文在句子内容上有很大不同。对于中国人来说, 大家对“the Thousand-hand Bodhisattva” (“千手观音”) 和Tai Lihua (“邰丽华”) 非常熟悉, 因此没有大篇幅的详细介绍。但是, 为了更好的让西方读者理解, 翻译时应介绍句中涉及到的背景知识。

2.2 词汇层面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通常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 源语和目的语在词汇和语法上都达到对等。

Example 1:胡锦涛等观看残疾人艺术团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

T:Chinese Leaders Watch Art Performance by the disabled.

分析:因为具有相同的词性, 都充当谓语, “watch”便可直接译成“观看”。

第二, 保持原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词性。例如:

《我的梦》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精心编排的大型综艺节目, 汇集了音乐、舞蹈、京剧、舞剧、音乐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8月10日以来已演出40多场, 赢得观众的普遍好评。

T:The performance—a mixture of music, dancing, Peking Opera, dancing drama and music drama—has been a hit since its debut on Aug.10, staged for more than 40 times in the Chinese capital.[5]

2.3 文化层面

考虑到文化本身的独特性, 文化差异自然成为中英新闻翻译的障碍。众所周知, 中英处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中。德国翻译家诺德指出:跨文化行为和文化交流必须要考虑到文化行为、价值观和交际场合的差异。[6]新闻能够反映社会现实, 是一种文化产物, 它与社会行为、社会意识、风俗、宗教等息息相关。在新闻翻译中, 文化层面的深入解析能够更有效得体的把新闻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

例如:

外地人来了昆明至少知道好吃的东西有过桥米线、汽锅鸡, 可是却不知道在昆明最好吃的是山毛野菜、可食鲜花、野生菌子。

T:Many residents of other provinces have heard of Kunming’s Guoqiao Mixian (rice-flour noodles) and Qiguo Ji (Chicken in Casserole) , but few realize how delicious are its shanmao wild herbs, edible flowers, and wild mushrooms.[7]

分析:软新闻中对昆剧、城市特点及人民生活方式有简单的介绍。文中提到的过桥米线、汽锅鸡具有云南独特风味, 译文对当地文化的进行阐述, 使译文更加本土化。又如:

读者看到的本期封面是一幅中国传统新年间家家户户爱张贴的木版年画。画中的“鸡”和“鱼”有“吉庆有余”的含义, 活泼、健康的一对孩子象征着未来的美好, 相信中间那个大大的“福”字将给我们所有的读者朋友在新的一年中带来好运。[8]

T:The front cover of this issue contains a traditional woodblock print used to decorate Chinese homes during Spring Festival (also known as Chinese New Year) .The rooster (ji in Chinese, and a homonym for auspicious) and fish (yu in Chinese, a homonym for surplus) symbolize luck and bounty, the two healthy children symbolize a bright future.We hope the Chinese character fu (happiness) , in the center, will bring our readers good luck.

分析:中文出现大量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词语, 如“鸡”、“鸭”和“福”, 中国人熟悉这些词语背后的文化涵义, 然而, 翻译成英文时, 文化层次的解析是不可缺少的。

3 结论

鉴于文化、语言和翻译之间的紧密联系, 以及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及软新闻翻译的重要性, 该文在较全面分析软新闻翻译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结果, 以现代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为依托,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角度出发, 对软新闻的特点和功能对等功能理论进行详细分析, 及如何有效地运用到软新闻翻译中。根据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原则, 从句法、词汇及中西文化角度, 借鉴中外优秀翻译实例来探讨如何有效地翻译软新闻, 从而能够准确地传达信息并尽量保留原新闻的创作特点和文化特色。这不仅加深了对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认识, 并为软新闻翻译实践提供新的方法, 以期为软新闻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Nida E A.On Translation[M].Beijing:China translating Press, 1984:9.

[2]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3:191-330, 322-323.

[3]Nida E A, Taber, Charles 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 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4, 12, 172.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25.

[5]China Today, September2002.

[6]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Shangh 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 2001:33.

[7]China Today, August2002.

[8]A New Chapter far Shanghai from http://www.china.org.cn Chin aToday/Today/ChinaToday/index c.html.

[9]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14, 17.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篇7

经过数千年实践, 中医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医学界的关注。与此同时, 中医英译也吸引了众多译者的目光。中医病名中, 有些是中医特有病名, 而有些则和西医病名对等, 故而其英译不可一概而论, 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理论指导。本文作者认为,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可以成为中医病名英译的一个有效理论指导。因此, 本文尝试研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病名英译。

2.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指出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 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又有深层的文化信息。

为了准确再现源语文化以及消除文化差异, 译者可遵循如下步骤。

第一, 尽力创造出既能符合原文语义又能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 两种语言代表两种文化, 文化可能会有类似, 但不可能完全相同, 故想要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从而达成完美译作是不可能实现的, 译者所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第二, 倘若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 译者便只有选择舍弃形式上的对等, 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形式从而达成再现原文语义及文化的目的。

第三, 倘若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清晰表达原文语义及文化, 这时可采用“重创”的翻译技巧来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 也就是将原文的文化内涵从译语词汇的字里行间表达出来。

3. 中医病名的英译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及中医病名和西医病名的关系, 可将中医病名及其英译分为如下几类:

3.1 与西医病名相同, 含义相同。此类中医术语最好译, 可直接借用对应西医术语的英译即可达到功能对等的效果。例如, 中医中的“闭经”与西医中的此病名含义相同, 故可直接借用其英译 “amenorrhea”。又如, 中医与西医中“肾衰”的含义相同, 故直接借用 “kidney failure”来译即可达到功能对等的效果。

3.2 与西医病名不同, 含义相同。有些中医病名有对等的西医病名, 因此在英译时为了达到两种语言间的“功能对等”, 可以直接借用西医病名的英文名称, 以免出现误译和达不到交流的目的。例如, 中医中的“牛皮癣”一病, 很多译者将其英译为 “oxhide lichen” ( 牛皮苔藓) , 就连世中联和WHO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中也是此译法, 只不过世中联的译法更具体一些“oxhide lichen (neurodermatitis) ”, neurodermatitis是神经性皮肤炎的意思。而实际上中医中的“牛皮癣”一般指西医中的“银屑病”即 “psoriasis”, 既然我们已经有最自然的英译表达, 为什么不使用呢?本文作者认为,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这里用译语中最自然和对等的表达来翻译是最合理的。

又如中医中“气翳”一词, 常见症状为青睛 (即黑睛) 如浊烟笼罩, 实际上与西医中的“间质性角膜炎”对等, 故将其对等译为 “interstitial keratitis”是可取的。再如, 中医中“肺痨”实际上等同于西医中的“肺结核”, 故可英译为 “tuberculosis”而实现功能对等翻译。

3.3 与西医病名相同, 含义不同。还有一些中医病名在西医中也出现, 但含义不同。例如, “伤寒”, 中医与西医病名虽同, 但内容并不同, 不能混为一谈。西医中的“伤寒”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而中医的“伤寒”是泛指一切外感急性热病, 是外感病的总称。西医的“伤寒”译为 “typhoid”;而既然它在中医中含义不同, 文化的差异让我们虽然没法达到绝对意义上的功能对等, 但是, 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我们将中医的“伤寒”译为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本文作者认为, 这也是实现相对意义上功能对等的重要一步。

3.4 中医特有病名。中医中有些病名是特有的, 西医中没有对应病名。例如, 中医中的“脱气”在西医中就没有对应表达, 这种情况下, 没法实现绝对的功能对等, 但也要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将其译为 “qi collapse”, 让译语读者尽可能地去体会和理解中医术语的含义。又如, 中医中“四逆”, 指四肢逆冷, 是少阴病, 主要是心肝脾肾四脏之阴, 并逆而引起。在西医中根本没有相类似的术语, 可以在尽可能再现源语文化的范围内, 将其译为 “reversal cold of limbs”。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于中医病名的英译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使中医病名能更好地为译语读者所理解, 达到中医交流的目的, 本文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关注、研究和探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应用, 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医翻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Li Zhenji.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inese-English basic nomencl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08.

[3]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63-67.

[4]李永安.创新医学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246.

[5]刘宓庆.文体与翻译 (增订版)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122.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篇8

关键词:功能对等,文学翻译,散文

一、奈达之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尤金·奈达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他的核心理论—功能对等理论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影响最大。翻译整体影响可能接近原文, 但细节不可能完全等同。既然没有“完全等同”, 那么翻译所追求的就是最接近的对等。奈达将对等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是形式对等;二是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 包括形式和内容, 即句与句、概念与概念的对应。而动态对等是指翻译过程中不那么关注译语和源语在信息上的一致, 而更关注动态的关系, 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的关系应该和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存在的关系相同。奈达认为, “所谓翻译, 就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首先是意义, 其次是文体。”

由于奈达“内容为主, 形式为次”的思想被误解, 各种“自由译”只翻译内容而不注重形式, 却被冠以“动态对等”的名义。所以后来奈达将“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功能对等的翻译旨在追求信息内容对等的同时, 也要尽可能达到形式对等。

二、文学翻译——散文的翻译

散文属于文学作品的一种, 风格是散文的灵魂。所谓风格, 即“作者的思想、性格以及兴趣爱好在文章中的表现, 是作者在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所显示出来的风貌特征。”散文翻译时, 要尽可能再现作者的语言风格。原文无论幽默讽刺还是循循善诱, 译文都应如影随形。翻译中, 不仅传达作者说了什么, 还要将作者是怎么说的予以保留, 使内容和形式浑然一体, 体现原文的风格。不过, 中西语言在词法、句法、思维、文化诸多方面存在差异, 形式很难完全移植, 译文多少要加以变通, 但还要尽可能多地从总体上保留原文的风格。

三、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

文学翻译不同于非文学翻译, 它反映的是主观想象的世界, 其语言贵在文采生动, 诉诸读者以感情和想象。散文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 翻译时译者不可生搬硬套, 首先应追求形意兼备, 如若形式不可移植, 尽可舍弃形式, 着力传达原文的内容, 追求相对的“近似值”, 这也是奈达的对等理论所传达的意思。本文就英国散文家比尔博姆的《送别》, 运用功能对等理论从四方面:词汇对等, 语意对等, 风格对等, 文化对等对文章进行分析翻译处理。

1、词汇对等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最先讲究“内容为主, 形式为次”, 内容对等即词与词, 句与句的对等, 即词汇意义上的等值。

例 (1) Always, we are deaf to these entreaties, knowing them to be not quit sincere.

The departing friends would think it very odd of us if we took them at their word.

该句应注意两个词“not quite sincere”和“odd”, 前者可译为“不是真心话”, 经再斟酌, 用“客套话”更符合中式表达。在处理“odd”一词时, 融会整个句子, “我们也知道这只是客套话, 所以总是对这些客气听而不闻。若我们听了他们的话真那样做了, 他们反而会……”, 若把“odd”单纯译为“奇怪”可以, 但总感觉有点牵强, 朋友并不是奇怪, 而是那种细腻的心理变化, 所以这时用“见怪”更能细致入微地将那种微妙的感觉表达出来。

例 (2) Overnight, we had given him a farewell dinner.

“give him a farewell dinner”是“为他举办告别宴”, 但这并非与之对应的地道汉语表达, 此处可用“为他设宴饯行”, 这在词汇上与之对等, 且很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

例 (3) My wandering eye alighted on a rather portly middle-aged man.

“wander”是指“ (漫无目的地) 游荡, 徘徊”, 这里形容目光用“游离的, 游弋的”更形象。“alight on”是“发现, 注意”之意, 暗含一种“偶然性”, 因此此句可译为“我游弋的目光无意中落在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身上”, 这样既体现出“目光的游弋”, 且更好地与“无意”呼应。

2、语意对等

因中西词法、语义、思维方式、文化的巨大差异, 若硬将原文形式在译文中保留, 原文内容可能无法确切传达, 读者无法理解, 所以译者应正确理解原文文化背后的特定意义, 在译语中寻求最接近的对等语。

例 (1) But we are never called on to perform that small feat.

“feat”为“丰功伟绩, 壮举”, 这里用“small”修饰“feat”, 可理解为“矛盾修饰法”, 将作者那种幽默的讽刺意味形象地表现出来。翻译时, 若保留诙谐语气, 可能表现不出前后的反差, 这里应综合直译, 运用汉语中一个较委婉的词“劳烦”, 则会较好地表达其中的“冷幽默”, 译为“但是从来没人劳烦我们做这样的小事。”

例 (2) The thread of our intimacy has not been snapped.

此句深意为:朋友远行离开我们, 但我们亲近的朋友关系并不会因此而中断。但这样译没有将原文中的隐喻表达出来, 无法体现原作的那种形象美, 因此翻译这句时, 应适当舍弃形式, 保留原文的比喻形式体现原意。将其译为“我们的友情不会像线一般被扯断”更形象。

例 (3) We“make conversation”—and such conversation!

句中“make conversation”带引号, 表明此处非平时正常的那种交谈, 而是形容送行者和离别者之间那种尴尬无言, 煞费苦心打发时间的样子, 所以用引号表示极尽所能“制造话题”;“such”的运用更是极具嘲讽意味, 表达很委婉, 如果直译为“这样的”谈话, 则会失去原文的那种幽默, 因此这里应舍弃形式, 保留内容。该句译为“大家没话找话。那是多么无聊的会话啊!”较好, 而且这样也符合下面的“风格对等”理论。

3、风格对等

比尔博姆这位讽刺大师笔法机智诙谐, 语言精炼, 自然达意。翻译他的文章也应体现随笔那种凝练的感觉。

例 (1) To see a friend off from Waterloo to Vauxhall were easy enough.

此句译为“到滑铁卢车站给一位去沃克斯霍尔的朋友送行, 那应该十分容易”也不错, 但没有体现出散文随笔那种简洁自然的风格。若译成“若朋友要从滑铁卢到沃克斯霍尔去, 为他送行并非难事”自然达意, 尤其是将其中的条件关系分析出来, 用简单一个“若”字连接, 并运用小短句呈竹型结构展开, 很是精炼, 符合汉语惯用表达, 原文的风格意味自然流露。

例 (2) On a cold grey morning of last week I duly turned up at Euston, to see off an old friend who was starting for America.

散文多散句, 短句, 用以表达某种情绪和节奏。原文中此句是描述送别朋友的一个关于天气的背景, 本身送别场面就比较煽情, 气氛有些萧瑟, 让人心里难免压抑, 因此翻译时也应体现出那种意味。如若译为“上周一个阴沉寒冷的早晨, 我按时到尤斯顿车站去送一个要去美国的老朋友。”意思完全正确, 但没有体现那种送别的气氛, 若改为“上周一个寒冷的早晨, 天气灰蒙蒙的, 我按时到达尤斯顿车站, 去送一个要去美国的老朋友。”就能让读者体会到那种送别的意境和场面。

4、文化对等

文学作品中隐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信息, 有些词语带有强烈的文化印记, 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征。奈达认为,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过分强调形式对应地会抹杀原文的文化意义。因此翻译时须考虑如何尊重该词语的民族文化内涵, 而不能满足于找出译语中正确的对应词了事。

例And then, oh then, what a gulf yawns!We stretch our arms vainly across it.We have utterly lost touch.We have nothing at all to say.

由“gulf”想到“鸿沟”, 由“yawn”又联想到“乏味”, 若直译则为“可那时, 就在那时, 是多么得乏味, 一道鸿沟悄然出现!我们伸长双臂想要跨过它, 却只是徒劳一场。我们已无法触到彼此”。这种译法译者自己都不懂什么意思。其实翻译该句要特别注意几个词“gulf, yawn, across”。“gulf”本意“鸿沟”, 这里与yawn连用, yawn指“哈欠”, 用复数说明“哈欠连连”, “gulf”用以形容人打哈欠时嘴张得很大的样子, across这里并非通常所用的“穿过, 横过”, 而是“在 (身体某一部位) 上”。这样后面的意思不是“伸开双臂去拥抱对方”, 而是用以形容人打哈欠时, 连忙伸手臂遮盖的形态。这样理解, 该句应译为“一会儿, 又过了一会儿, 大家开始哈欠连连, 嘴张得很大, 伸出手臂也无法掩盖。大家面面相觑, 彼此都无话可说。”因此, 一些文化词的翻译, 在考虑功能对等的同时, 也不能太限定于现成的一些“对等语”, 而应打破局限, 深入考虑其深层含义, 用不同方式达到共同的“对等”目的。

四、结论

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四方面的对等原则作为翻译标准, 对文学作品散文《送行》的原英文文本进行分析, 并用理论支撑分析自己的一些汉译本的例句, 使该理论在文学作品中得以运用。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以及它伴随的风格形式。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 但我们应尽量地弥补, 尽可能再现原文的风格以及深层的文化, 使其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

参考文献

[1]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3]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4]张寿康.文章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3.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篇9

例1.在这篇散文中, 原来的题目《我差点被狼吃了》译为MyNarrow Escape From A Wolf’s Jaws。

首先标题由原来的被动句转译为主动句, 第二原来的动词“吃”改成了名词“escape (逃跑) ”。这样的变化适应了英文标题多用名词、名词短语的特点。在汉语中, 看到《我差点被狼吃了》, 读者一般会认为文中将写到“我”是怎样在险境中逃出生天的, 译为英文时, 为了达到对等的读者反应, 译作My NarrowEscape From A Wolf’s Jaws显然比I was almost eaten by a wolf更佳。

例2. 那时我的父亲是烟台海军练营的营长。My father was thenin charge of a Yantai naval training camp.

将名词“营长”译为动词“in charge of” (掌管, 管理, 是……的负责人) 。直接查找“营长”的对应翻译为battalioncommander, 是军队中担任中营一级编制的最高军事长官或指挥员, 和文中所述清末的“海军训练营长”不是一个概念, 意义不对等, 不能使用直译的battalion commander, 转译为“是训练营的负责人”。

例3. 我总记得每天我母亲替我梳小辫的时候, 我从后窗望去, 外面是一堵高高的土墙, 在每一个锄头挖过的凹孔里, 都长着一小丛的蒲公英, 她是我一生中所结交的“花”的朋友中的第一个。Every day, I remember, when mother was busy plaiting my hair, I would look out of the back window to set my eyes on a tall earthenwall and small clusters of dandelions growing out of the holes in theground left by digging. They were the first flowers I have been friendswith in my whole life.

原文中没有写明“凹孔”的方位是在土墙上还是地面上。仅看原文的位置顺序, “凹孔”紧接在“土墙”一句之后, 那么孔似应在土墙上, 但土墙垂直于地面, 又为何会用锄头在上面挖坑?土墙上的孔里怎样长出一丛丛的蒲公英, 难道是平行于地面的吗?这样想来似乎不大妥当。译文中将“凹孔”处理为地面上的凹孔, 这样一来不存在上述问题, 达到了形式不对等而功能动态对等的效果。

例4.我父亲常常带着一块石板——就是我们小时候上学时用的做算术的那种石板——和一个带着两面彩旗的水兵, 上旗台去跟海港里的军舰通话。Often, armed with a slate -the kind of slate asused by schoolchildren for learning arithmetic, father would mount thepatform to communicate with warships in harbour, together with aseaman carrying two coloured flags.

在汉语中可以说“带着石板和一个水兵”, 但是英文里石板和水兵不对称, 直译生涩僵硬, 因此增补“armed with (手持) ”和“together with (伴随) ”, 并将句子顺序重新排列, 把“带着两面彩旗的水兵”排在句末。这样更加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

例5. 我们的厨师傅常抱怨说:昨天夜里盖在大鸡笼下, 上面还压着一块大石头的鸡笼, 又被狼顶开, 把小鸡吃了。不如砌一个砖头的鸡舍好。Our cook often complained about wolves eating upour chicks the previous night after pushing off the heavy stone on top ofthe big bamboo coop. He suggested that a brick hen house be built toreplace the bamboo coop.

原文似表示小鸡笼上盖着大鸡笼, 大鸡笼上又压了石头, 狼依旧顶开吃了小鸡。但照此直译表达繁琐, 译文中省去了这样的表达, 直接译为“狼顶开了大鸡笼上的石头吃了小鸡”。形式不对等, 但是从上下文来看, 意思表达没有影响, 功能对等。文中提到鸡笼, 未说明是竹鸡笼, 译文中为了和“砖头的鸡舍”相对比, 将其增补为bamboo coop.

例6. 有一天傍晚, 父亲又带一个打旗语的水兵, 上旗台去了。水兵下来半天了, 父亲还在台上, 我就跑上旗台去找父亲。One evening, fatehr went up the platform again with a signal man, buthe remained there long after the seaman came back. So I started runningup to meet him.

译文调整了“水兵下来半天”和“父亲还在台上”的顺序, 使句子的主语保持为“父亲”不必变动, 可连成长句。同时, 原文中的“找”转译为更符合英文读者期待的“meet”。英文中的find更偏向于“寻找丢失的、不知所在的人/物”。文中的“我”知道父亲的所在, 是去碰面, 英文用“meet”更合适。

综上所述, 在散文《我差点被狼吃了》中, 译者在翻译过程调整了诸多用词、语序、结构, 增加了若干逻辑连接词, 目的在于让译文更通顺流畅, 译文读者能够更好的阅读和理解。以奈达的翻译理论来看, 译文注重功能对等多于形式对等, 上下文的一致优先于词语的一致, 符合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特点。

摘要:散文《我差点被狼吃了》是由著名作家冰心写给小朋友的作品, 文中讲述了作者童年的一次经历。著名散文翻译家张培基翻译了这篇作品。本文使用尤金·奈达提出的翻译理论对这篇翻译进行分析。

关键词:功能对等,散文,翻译

参考文献

[1]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探析成语翻译 篇10

【关键词】功能对等 成语翻译 意义 文化

成语是指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部分的成语出自于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传说。成语的结构紧密,形式以四字居多,一般不能随意变动词序。成语所蕴含的意义往往不是表面词义的简单相加,而是深层的隐含意义。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程度仍然很高。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还是经典作品的翻译中,成语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近些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看重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趋势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举例来说,在近几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出现了大量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而其中出现的成语也成为了翻译的难点。所以,如何能够准确的翻译成语显得尤为重要。

一、功能对等理论及其对成语翻译的指导作用

1.功能对等理论。谭载喜在其《西方翻译简史》中这样评价美国著名的翻译学家奈达:“他是迄今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由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翻译理论的一大突破。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的是从语言转换的角度研究翻译,注重的是原文和译文在语法和结构之间的对等。功能对等理论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束缚,该理论把重点放在了目标语读者的身上,它强调的是使目标语读者能够产生和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感受。奈达认为“要判断一部译作是否译的正确,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为衡量标准。译文读者做出的反应如果基本等同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那就可以认为这部译作是成功的”。

2.功能对等理论对成语翻译的指导作用。成语一般以四字为主,具有言简意赅、整齐匀称的特点。由于成语具有特殊的词汇结构,如果在翻译中只追求结构和字面意义上的对等,就很难生动形象的进行翻译。直译出来的成语有些会显得生硬难懂,译文读者很可能会觉得不知所云甚至产生误解。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从读者的感受出发,重点在于能够使译文读者完全理解并且产生和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成语翻译正是需要这样的衡量标准来判断是否是达到了生动形象的翻译。

二、功能对等理论在成语翻译中的体现

1.意义对等。成语和一般的词汇不同,它的意义不是单纯的词素的组合。由于中英文结构的不同,汉语当中很多言简意赅,结构紧凑的词句在英语当中很难找出完全对应的部分。成语的翻译要达到意义和功能上的完全对等,既要考虑其所携带信息的对等程度,也要考虑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其反应的对等程度。例如成语“非驴非马”,意思是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像。驴和马本身是比较相似的动物,除此之外,汉语中的“驴”和“马”又是词形非常相像的字。在翻译为英语时,如果简单的换成“donkey”和“horse”,则缺少了这一部分的对应。所以用“Neither fish,nor flesh,nor fowl.”来表示非驴非马则更为合适。

还有像“生龙活虎”和“开门见山”这样的成语。前者是用来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如果在翻译中把龙和虎直译为“dragon”和“tiger”,相信会使很多译文读者感到迷惑,也不能准确地表达该成语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就从其内涵出发,直接意译为“bursting with energy”更为合适。相同的还有“开门见山”,用来比喻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如果直译为“You can see the mountain after open the door.”就完全丧失了该成语的含义。同样的,也应该从其内涵入手,译为“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2.文化对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不同的语言有其特有的文化特色及内涵。中英文两种语言不仅在形式和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其各自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大不相同。特别是在成语的翻译过程当中,其本身就涵盖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所以在翻译成语时,尤其要注意到文化方面的对等。成语因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寓意,使其的翻译也显得尤为复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应该只是追求简单的字面意义上的对等,而要结合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读者的感受出发,尽自己所能去追求功能上的对等。

由于文化和民族差异,有时候采用直译法会使译文读者难以理解甚至产生误解。这个时候就需要根据原文本的语境及原词语真正的内涵来进行意译。有很多成语不是简单的一个词语,而是来源于一个典故或寓言。像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在翻译这类成语的时候,如果译者只是给出字面意思的话,不了解该典故的译文读者根本无法理解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较好的翻译是直接译出它的内涵意义,例如译为“misfortunes may be an actual blessing”或“a loss,no bad thing”。另外,也可以在译文后面加上其所蕴含典故的注解翻译。

类似的例子还有“杀鸡儆猴”,这是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说的是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戒一个以警戒其余,有威胁恫吓之意,是一种驭众手段。如果译者只是翻译为“kill the chicken to frighten the monkey”就会使译文读者迷惑不解。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后面加上关于这个成语的注释说明。例如可以在后面加上“punish somebody as a warning to others”。

成语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载体,有着浓厚的历史色彩和民族色彩,它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读者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导并且衡量成语的翻译。本文以该理论为基础,根据成语翻译的特点和要求,从意义对等和文化对等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在翻译成语的过程中,译者需要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既要充分表达其含义,也要传递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民族色彩。这就要求译者不能只追求字面意思上的对等,更重要的是关注其内涵意义及文化层面的对等。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

[2]Nida,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4.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学习型理论下一篇:完形填空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