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翻译思想述评

2024-05-21

奈达翻译思想述评(精选三篇)

奈达翻译思想述评 篇1

中国的翻译理论自古即十分丰富。但在中国译学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翻译标准均较含混且缺乏系统性,反映出传统中国文化较偏重宏观把握的特色。二十多年前,随着中国的开放,翻译活动越来越重要,在范围扩大数量增加的同时,对于翻译质量的要求也提高了。人们急需更有效的理论来指导翻译活动。在这一背景下,西方翻译理论长驱直入,席卷中国。在这西风劲吹的过程中,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使我国大多数翻译工作者开始接触西方系统的翻译理论,引发了中国翻译界对翻译理论的浓厚的兴趣与关注,我国的翻译研究从此蓬勃发展起来(陈红薇,2002)。

二、奈达主要观点的解析

1. 翻译即交际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用一种崭新的姿态对待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从而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奈达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用于交流的工具,翻译就是交际。按照这种观点,译文如果不起交际作用,不能被译文接收者看懂,这种译文就是不合格的、毫无用处的。而要使译文被读者看懂,翻译时就必须考虑语言交际活动的一切有关要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从作者、作品内容、读者、作品背景、作品表达手段等各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然后转换成有类似原作交际功能的译文。这一观点的提出使得翻译更富有实用价值和意义。

2.“动态等价”理论

翻译等价的概念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基础课题。奈达用交际法来解决这一课题。他坚持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适当的方式重组原文形式和语义结构来进行交际。因此,译文应当尽量选用让译文接收者喜闻乐见的、符合接受语表达规范的言语形式。这就形成了他关于“最切近的自然对等”即“动态等价”理论。对于动态对等翻译,奈达是这样描述的:“定义动态对等的一种方法便是将其描述为‘最切近自然的对等’。”这个定义包括三个基本术语:1)对等,它指向源语言信息;2)自然,它指向受体语言;3)最切近,它在极度相似的基础上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动态对等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所谓最切近,主要是指意义上的最切近,指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

3. 翻译受众的感觉

奈达在其理论著述中对读者的反应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他认为,译文应该在特定文化氛围中的读者里产生反响。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或言语接受者,要评判译文的质量,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作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看两种反映是否基本一致(马会娟,2003)。翻译如果不考虑读者因素,不估计和测验读者的反应,就可能产生对牛弹琴的译文。

三、对奈达翻译理论的评价

1. 贡献

奈达的探索之路是为西方翻译理论的科学化而不断开拓的道路,特别能说明西方翻译论中的语言学派的成就和发展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前,很多学者和翻译家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或是一项技能,他们都没有从科学的角度研究翻译。奈达却认为翻译是科学,他认为:“正如语言学被看作是描述性的科学,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信息转换同样也是科学的描述。”他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和研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翻译研究的学术性和系统地位。奈达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动态对等”理论在阐述翻译本质、纠正译文偏死的倾向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它推动了西方翻译研究的发展,为多年来西方翻译家们相持不下的直译与自由译之争,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刘宓庆,1989)。奈达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读者反应纳入翻译标准之中。与传统理论不同,奈达将研究重点从信息的形式转换到读者的反应,他极其重视翻译中读者的作用。奈达的“读者反应”理论强调译入语读者接受译作的重要性,就避免了评论家对作品的主观评价。

2. 批评

奈达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探讨的是普遍原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理论也就远离实践。首先,奈达描写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圣经》翻译文本,而《圣经》是用来教育和感化人的,有其特定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遵循“功能对等”或“交际理论”的原则,可以适当调节或改变形式。其次,核心句结构只能表达主要命题,而诸如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文体、风格、感情色彩等信息,就只能从表层结构获取了。再次,“动态对等”建立在读者会有一致的反应这个假设基础上,但读者反应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一致的,因此用此作为衡量翻译的标准难以操作(林克难,1998)。

四、对奈达翻译思想转变的研究

奈达的翻译理论在二十多年前被介绍到中国,受到我国大多数翻译工作者的热烈欢迎甚至推崇。但二十多年后在“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张经浩,《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中,奈达正式宣布“我的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My idea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即翻译理论无用。从最初首先提出翻译科学到完全放弃翻译科学,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于是有人认为:鉴于奈达在中国译界乃至世界翻译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的思想转变对译学理论者至少会在心理上造成一次巨大的震撼,同时给我们正在积极兴建的翻译学科构成一次不小的冲击。奈达翻译思想的转变在中国翻译界掀起了一阵波澜,但并未“乱了阵脚”,而是引发了一场严肃、深入、理智的讨论,使人们对翻译研究的实际问题更加关注。

刘四龙先生从翻译理论的作用,翻译标准以及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三个角度对奈达翻译思想的转变加以分析。首先,奈达对翻译理论作用的认识有偏差,似乎在他看来,翻译理论一提出就应马上可以用于指导实践。产生“翻译理论无用论”的关键在于他并未能真正把翻译理论与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理论分离开来,把翻译理论的作用等同于应用理论的作用。其次,奈达过于强调单一的翻译准则。最后,奈达过多强调和依赖语言学的作用。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已经使翻译理论的研究走进了死胡同,因为翻译与语言除有密切关系的一方面,还有毫无关系的一面,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是大量的、普遍的。翻译过程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刘四龙,2001)。

五、结语

尽管奈达的翻译思想有种种缺点与不足,但奈达以现代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社会符号学、交际学理论和信息论为指南,采用不同于传统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方法,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种种问题都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为中国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现代翻译学起了无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尽管奈达的理论倾向转变对我们的翻译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我们并不能根据他的一家之言就改变或放弃我们的理论研究。我们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描写研究,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宏薇.从奈达现象看中国翻译走向成熟[A].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

[2]刘四龙.重新认识翻译理论的作用[J].中国翻译, 2001.

[3]刘宓庆.西方翻译理论概评[J].中国翻译, 1989, (3) .

[4]林克难.奈达翻译理论的一次实践[J].中国翻译, 1996, (5) .

[5]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奈达对等理论述评 篇2

【关键字】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奈达

一、形式对等

“对等”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之一。奈达从交际学角度出发,认为翻译就是“在接受语中用近似、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文体上的对等。”(奈达,泰伯,2004,12)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翻译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再现源语信息”,也就是译文首先要传达原文的内容,形式等。此时译者应该追寻的便是“对等”。

奈达认为,有两类基本的对等,即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关注的是信息本身,包括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在这类翻译中,译文中的信息应该尽可能地与源语中的不同成分保持一致。形式不同,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就不同,给译文读者传递的信息当然也不一样。

下面以Schlepp《天净沙·秋思》的译文为例,说明形式对等对诗歌译作的适用性。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译文:“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文殊,1989,331)这是一首元曲,中国的诗歌重语义,意境,轻语法。原文共18个字,九个词组,除了“人家”,其他都是形容词加名词的两字短语。三句话中没用一个动词,可一幅萧条秋季傍晚的古村落景象却跃然纸上。译文和原文的形式对等一目了然。如若把此译成若干句带有谓语动词的句子,意思是表达出来了,可原文形式,由形式所透露出来的意境却荡然无存。更体现不出来马致远的文笔的精炼和元曲的精妙。

二,动态对等

与形式对等相反,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关注的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而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即译语读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读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

在汉语中,成语是华夏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明并沉淀起来的语言文化精华,是传达汉语语言丰富内涵的载体。但是有些成语是人们的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如果根据字面含义直接翻译,会导致英语译文晦涩难懂,不符合西方民族的思维习惯。为了解决这种文化缺失问题,可以采用意译法,将成语的具体含义表达出来,从而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便于译入语读者理解。

例如:“我们班的成绩又落后了,如果你不好好努力读书,我就不能让你在这里滥竽充数了。”“Our class the result again behind,if you don’t study hard,I cannot have you here just to make up the number.”将成语“滥竽充数”如此翻译,省译了“滥”和“竽”,如果直接译,读者雨里雾里,如果加以解释,像是在说一个小故事。译者只取了这个成语的大意并对语序进行调整,使译文阅读者阅读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并能收获到与原文阅读者相同的反应。

三、功能对等

1986年,在与瓦尔德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提出“功能对等”这一概念。同时,他也解释到,“功能对等”与“动态对等”这两个概念之间并无实质性差异。他认为以前提出的“动态对等”只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上的一致优先于形式上的一致,有失偏颁,容易给人一种印象,认为内容和形式矛盾。

在小说《阿Q正传》中,赵太爷的儿子从“文童”考取了秀才,对于“文童”的翻译,鲁迅先生用了“young scholar”。在英语中,单词“scholar”本身的意思是“通过竞争性的考试或其他选择方式而获得奖学金或资助得以进一步深造的学生”,这一点与文中的原意正好契合。加上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童生考试的考生大多年纪较小,而本书中的赵秀才正是一个年纪较小的童生,因此鲁迅先生加上了一个“young”。如此翻译,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功能对等。总而言之,在不改变原义的原则下,对于语义层面的一些细节,进行灵活化的处理,可以减免译文读者很多的阻力,有利于进行深入浅出的阅读活动。

结语:

从以上的理论概述和翻译实例中,可以看出,对等理论不仅仅适用于印欧语系,同样可以用于指导东西方语言的互译。对等是一个目标,可以无限的接近,完全达到对等是做不到的。我们不可说“等效翻译”是可作用于各类翻译的最佳原则。从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从最初对“内容”和“意义”的关注,到对形式的重视,奈达对自己的对等翻译观进行不断的修正。也正因为如此,对等理论至今仍影响着国内外翻译学界。他对翻译理论界的贡献也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

[2]文殊,《诗词英译选》,外语教学出版社,1989

[3]尤金·奈达,查尔斯·泰伯,《翻译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

奈达翻译思想述评 篇3

其中, 他的翻译思想的精华是翻译等值论, 即他将其先后阐发为“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 主张把读者的反应作为评判译文好坏的标准, 这一主张对我国翻译理论和实践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引发了我们对翻译理论的浓厚兴趣与密切关注, 我国的翻译研究从此蓬勃发展起来。[2]他的名字在译界可谓尽人皆知。然而, 在1991年的《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和2000年的《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中, 人们得知他的观点已经发生了变化。《笔谈》中, 奈达宣布:“我的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3]从最初首先提出翻译科学变化到完全放弃翻译科学。于是有人认为, 奈达已否定了翻译理论的价值, 翻译理论已经没有什么研究的价值了;还有人认为他的思想转变对译学理论者至少会在心理上造成一次巨大的震撼”, 给我们正在积极兴建的翻译学科构成一次不小的冲击”, 应找出他“放弃理论及翻译科学的原因, 否则等于后院着火, 自己乱了阵脚”。[4]那么, 我们究竟该怎样看待奈达翻译理论及他后来的思想转变呢?本文在详细介绍奈达主要翻译理论的同时, 分析了他翻译思想转变的原因及对我国译界的影响。并认为翻译研究已经开始了多元化时期, 国内学者的研究应从奈达翻译理论部分地移开, 转移到我国自己的翻译研究及建设上来。

1 奈达主要翻译思想

1.1 动态对等/功能对等

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首次提出“动态对等” (dynamic equivalence) 。根据这一理论, 在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时, 译者就应该使译文在功能上而不是形式上达到与原文对等。即译者在翻译时不要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 而应掌握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只有这样, 译者才能解决好翻译中的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问题使译文收到良好效果。他曾因此书被一些人称为“father of modern translating" (现代翻译之父) , [5]可见此书影响之大, 堪称代表作。

其中, 动态对等中“动态”就是指要有两种关系之间的对等:一方面, 原语作品和原文读者的关系;另一方面, 译文作品与译文读者的关系。动态对等要求不同语言表达的相同信息要在不同读者群中产生完全相同的效果。在这一理论中, 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的信息”[6]。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 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应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根据奈达的理论, 在翻译中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来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原语的文化内涵。

动态对等主张, 当我们无法在译文语言中找到与原文完全对等的表达时, 我们只能寻求译文语言中能够起大致相同作用即产生大致对等语用功能的形式传达出源语言信息。在《翻译科学探索》中, 奈达举了一个例证:如何翻译“white as snow” (白如雪) 这一英语成语[4]。如果世界上某个地方压根就不下雪, 那里的人们对雪就无从知晓。头脑中没有雪这种东西, 语言里也没有雪这个概念和相应词汇, 这时如果直译, 对那里的人则不会引起任何相同的联想, 译文就会毫无意义。从而形成他所讲的“零信息” (zero message) 。在这种情况下, 奈达提出了解决办法:如果译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或表达方式, 可以将“as white as snow”译成“白如霜" (white as frost) 或者“白如白鹭毛、白如蘑菇”等相应的惯用法。这样的翻译尽管在译语中有所“走样’, 但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仍相同或相似;如果译语中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法或惯用语, 译者可以考虑用译文读者可以接受又能表达相近意义的词。如可以将"white as snow”译“非常白”, 或“很白”[3]。

“奈达强调信息对等, 而不是形式对应”[6], 这一主张曾引起了不少人的误解, 致使一些人认为翻译只要注重翻译内容, 不必顾及语言表达形式, 于是一时间各式各样的胡译乱译均被冠以“动态对等”。为了避免误解, 正本清源, 奈达在著作《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中, 不再采用动态对等一说, 以功能对等取而代之, 从而使含义更清楚。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7]他运用交际学理论, 把翻译看成是交际活动, 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交际的目的是使参与交际的双方或各方能够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而要使参与者相互沟通和理解, 就要把信息传达得清楚准确。因此翻译首先是译意, 但是由于不同语言中信急承载和表达的形式各异, 所以要译意就必须改变源语的表达形式。

1.2 读者反应论

奈达的另一重要著述就是他的“读者反应论”。奈达认为, 翻译就是交际, 应以译文读者为中心, 翻译最终是为读者服务的, 要从读者的角度, 而不是从译文的形式看翻译, 就意味着引进另一个观点:要看译文能否为读者所理解。他认为, 评介译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译文读者通过阅读译文后对原文作者所示信息的反应。[8]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或言语接受者, 要评判译文质量的优劣, 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 同时, 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作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 看两种反应是否基本一致。奈达的这个观点不无道理, 翻译如果不考虑读者因素, 就会让人感到对牛弹琴, 不知所云。比如把四书五经译成现代英语, 如果为了强调原文的古味, 而在译文中采用古英语或中世纪英语, 一般的英语读者又怎能接受呢?

通过上述对奈达的主要翻译理论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功绩在于:其一, 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 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其二, 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其三, 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中。[9]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 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 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 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2 奈达翻译思想的转变及其原因分析

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 彻底放弃了他曾经全面地、系统地提出的创建翻译科学的规划, 并且在2000年张经浩《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中正式宣称“我的观点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奈达从最先提出翻译科学到完全放弃翻译科学, 他的学术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因奈达翻译思想理论在中国翻译界和世界翻译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 所以他的思想变化在翻译理论学术界造成了一次巨大的震动, 奈达的翻译理论无用观点在于他不能真正把翻译理论与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理论分离开来, 把翻译理论的作用等同于应用理论的作用。似乎在他看来, 翻译理论一经提出就要马上用于指导实践。理论源自于实践, 并指导于实践, 这并没有错, 但是翻译活动本身有其特殊性。翻译理论是对翻译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 是用来检验翻译作品, 检查翻译活动的效果, 而不是奈达所认为的是直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的。

3 奈达翻译思想的局限性

奈达的翻译思想虽然发生了转变, 然而, 他的一个最基本的翻译观却在自上世_纪40年代至今的几十年里没有变化。如果概括这个翻译观, 就是“翻译不是译字, 而是译意”。[10]

但是, 奈达的理论过于集中在解决译文的交际性和可懂性问题上。在《圣经》翻译中强调译文的可懂性自然有其道理:因为宗教一大活动在于传教, 如何让全世界的人都接受宗教主义是宗教传播者所追求的毕生目标。因为译文的内容是主要的, 形式是次要的。从这点来看, 奈达读者同等反应论无疑是十分恰当的。不可忽视的是, 一些翻译工作者并不能辩证地理解运用这一理论, 而是将其当成了普遍翻译理论甚至是文学翻译理论, 这是不可取的。如果在世俗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也始终把文学作品的可懂性摆在第一位, 势必导致原作语义的简化, 甚至非文学化。因为文学作品的一个主要特征, 是较多地使用比喻和新颖的语言, 作者的真正意图可能需要读者细心去体会和捕捉。如果译作中处处是好懂的语言, 必会是索然无味。因为文学翻译本身兼有文化传播功能, 是一种跨文化行为, 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

我们知道, 任何翻译理论的提出, 都有其对象性。奈达的动态论是建立在《圣经》翻译的基础上的, 以传播基督教义为宗旨。因此, 他强调读者反应、追求对等原则的实现。从这一点来看, 奈达的读者同等反应论在处理语言差异上确实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其理论适用于追求内容准确的科技文体翻译, 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和准确地传递信息。但是在除了追求内容之外还要“存异”的文学翻译过程中, 我们不得不承认奈达翻译理论在处理文化差异上的消极作用。对等原则只能作为翻译的理想结果, 而不可能是一切翻译的目标 (equivalent effect is the desirable result, rather than the aim of any translation.) [11]我们确实不能过分强调读者反应, 并将其作为衡量和评价一切翻译的唯一标准与方法, 绝不能为了迎合读者, 给译人穿上长袍马褂[12]。只有这样, 才能让读者充分领略外国文学的独特魅力。

4 结语 (反思)

我们对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大的转变, 从“言必称奈达”到“言必称奈达之缺陷”。实际上, 我们对西方翻译理论的理解还是肤浅的。

笔者认为, 应该在翻译研究中动态地看待理论思想的变化和发展。应当正确的评价奈达:把他置于历史发展的框架里去认识他, 他过去怎么说, 就评他过去怎么说;后来他转变了, 就评他转变了。对于任何一位严肃的学者而言, 其作品一旦产出, 就成了“公共财产”, 阐释权不再属于个人。更确切地说, 不再完全属于个人。他后来怎么变化, 怎么否定自己, 这些都不重要。正如我们不能因为达尔文坚持神学观而否定他所提出的进化论一样, 我们也不能因为奈达后期不再提“翻译即科学”的观点而否认他是现代译学领域中翻译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3]

所以, 奈达改变了观点, 并没有乱了我们的方阵, 更不会影响我国的翻译研究向前发展。我们尊重奈达, 认为他是位不断对翻译进行探索和研究, 努力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翻译理论家, 他著作等身, 为翻译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当世界各种翻译研究学派迅速发展壮人, 翻译研究走向全球化的时候, 奈达显然未能跟上这股潮流。尽管他现在认为翻译理论无用, 但他并未推倒自己倾毕生心血构筑的翻译理论大厦。所以, 奈达现在的翻译观, 不能视为是他一生翻译研究与实践的总结。也不能因为他否认翻译理论的作用, 我们就放弃理论研究。

上一篇:卫勤保障能力下一篇:冲孔桩施工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