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

2024-05-04

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精选六篇)

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9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有流涕、鼻塞或有喷嚏、咳嗽、食欲减退全身不适,部分伴有咽痛、恶寒的急性发热。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12岁,平均(5.3±1.2)岁;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13岁,平均(5.4±1.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15 mg/kg,加入到5%葡萄糖100 ml中静滴,1次/d,连续治疗3 d;观察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0.5~0.8 ml/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滴治疗,1次/d,连续治疗3 d。两组患儿均给药3 d后,判定临床疗效并比较,临床症状及体温未恢复正常的患儿继续给药治疗,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临床咳嗽、咽部充血、鼻塞流涕等症状体征消失;改善:患儿体温下降2℃,临床症状基本已消失或者减轻;无效:患儿体温并未得到控制,且临床症状无减轻或者有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收集到严重的不良反应,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比较

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4.02±0.38)d,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93±0.24)d,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在幼儿中较为常见。常见的感染病原体以病毒、支原体为主,部分患儿有细菌感染。病原体所产生的毒素是患儿发热的致热源,临床大部分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伴有发热。利巴韦林是临床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可有效对抗病毒所致感染,对细菌和支原体感染也有一定作用。热毒宁是纯中药制剂,具有去湿热、清热解表、消痰的功效,主要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等经过多道工艺提炼而来,临床也用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2]。

本研究采用热毒宁治疗4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相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热毒宁治疗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的患儿,说明热毒宁注射液在改善患儿发热症状更为迅速。

综上所述,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能较快改善发热症状,提高患儿生命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咏梅.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1-2.

呼吸系统疾病伴发热的临床分析 篇2

【关键词】 呼吸系统;发热

【中图分类号】 R97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20-01

发热是内科诊疗工作中十分常见的症状,其原因按诊断学分类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发热是呼吸体系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4例中男29例(53.7%),女25例(46.30%),年龄14~89岁;入院前发热时间1天~1年,平均15.80±34.69天;住院时间1~55天。

1.2 病情 感染性疾病49例,90.7%(肺炎24例,48.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例,18.3%;支气管扩张4例,8.18%;肺结核3例,6.12%;结核性胸膜炎3例,6.12%;肺脓肿2例,4.08%;脓胸1例,2.04%;急性气管支气管炎2例,4.08%;COPD急性加重期1例,2.04%)。非感染性疾病5例,9.3%(间质性肺炎3例,6.48%;肺癌2例,2.82%)。

1.3 确诊 本组54例患者中有21例(38.8%)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而有23例(42.5%)患者需要进一步通过肺部CT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共有3例(4.74%)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有2例(3.7%)可以确诊。本组共有8例(14.8%)患者通过以上方法仍无法确诊或患者因故拒绝行病理学检查的最终通过试验治疗明确诊断。

2 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38例,其中8例患者伴有潜在的而且较轻的疾病。存活的16例中均在某种程度上借助于体格检查,其中6 例行内科或外科治疗,10例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改善。存活的16例中感染性疾病6例(37.5%) 、肿瘤1例(6.25%) 、非感染性疾病5例(31.25%) 、其它疾病4例(25%)。

3 讨论

3.1 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构成 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接触最密切的内脏器官,正常成人每24小时吸入空气约10000L,而空气中含有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而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增加了呼吸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因此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为感染性疾病。

3.2 入院前发热时间、及发热程度与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确定患者入院前发热时间对于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定性诊断具有一定帮助。感染性疾病一般由于起病急、病程、病程短,因此入院前发热时间一般较短。本组54例感染性疾病中入院前发热时间在1周以内的有29例(53.8%)。非感染性疾病多数起病缓慢、隐匿、症状不典型,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常常需要周转多家医院才能最后确诊,因此病程较长。本组5例非感染性疾病中,病程超过2周的有21例(55.26%)。需要特别指出,结核病(肺结核、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属于慢性感染性疾病,起病程较其他感染性疾病明显长。本组3名结核病入院前发热程度与其他49例感染性疾病入院前发热程度对比后发现,结核病在入院前发热体温37.3-38.0℃组所占比例高于其他感性疾病,而其他感染性疾病在39.1-41.0℃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结核病组。此种差异反应出结核病在发热上以低热为主的特点。因此,入院前发热程度对于鉴别结核病于其他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意义。

3.3 试验治疗的意义 试验性治疗在临床中应用很多,尤其痰结核菌阴性的肺结核或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在无法获得病理学结果时常常要进行试验性治疗。本组54例病例中其中肺炎24例、肺脓肿2例、肺结核3、结核性胸膜炎3例,根据临床经验,除化脓性肺炎外,其它肺炎如肺炎球菌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有效抗生素和药物治疗下,2-3周(不超过1个月)肺部炎症可完全吸收,但老年人肺炎吸收较缓慢,某些肺炎治疗不及时形成机化性肺炎,支气管肺癌所致阻塞性肺炎不易治愈,病灶存在时间较长。影像学捡查常将上肺野的炎性病变诊断为肺结核,下肺野的炎性病变诊断为肺炎,临床医生短时间难以确定是肺炎或是结核,不要急于抗结核治疗。发热伴有肺内炎性改变,有效的经抗炎治疗1周左右,或更短的时间体温降至正常,可诊断为肺炎;如果体温不降或由高热变为低热,则应怀疑结核的可能,可先用无抗结核作用的抗生素治疗,一边治疗,一边作进一步检查(结核菌,其它病原微生物检查),如果查出结核菌,立即改行抗结核治疗;如果已无发热,结核菌,继续按肺炎治疗,2-3周(不超过1个月)病灶完全吸收,则肺炎诊断可以成立;反之,肺部炎性病灶经抗生素治疗仍无吸收好转,甚或恶化,在除外肺癌阻塞性肺炎(纤支镜检查)应考虑肺结核,作一些辅助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测定等、抗结核试疗有效,验证诊断。如果根据放射诊断为肺结核抗结核治疗一个月内病灶完全吸收则不可能是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炎症,病灶中有渗出,干酪坏死,吸收消散缓慢,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完全吸收。

参考文献

[1] 戎军,刘志远.伴有呼吸系统症状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荟萃杂志,2004,1(2):20-22.

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9~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门急诊就诊的18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96例, 男50例, 女46例, 平均年龄 (3.9±1.8) 岁;对照组93例, 男49例, 女44例, 平均年龄 (3.6±1.7) 岁。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1], 年龄6个月~10岁, 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者:发病病程在48小时以内者;发病体温≥38℃。并排除了影响疾病恢复的其他因素, 如佝偻病、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低下、结核菌感染及脏器功能不全等。发病时间均在3天以内, 未接受任何特殊治疗。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治疗组和对照组没有病例退出实验。Mann-Whitney检验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的差异, P=0.58, 差异没有显著性。χ2检验比较两组间性别构成的差异χ2=0.01, P=0.93, 差异没有显著性。

1.2 用药方法

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 (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规格2ml∶50mg, 5ml∶125mg) 5~10 mg·kg-1·d-1, 每日1次, 最大量不超过5 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中静脉滴注, 对照组患者予利巴韦林10~15 mg·kg-1·d-1, 每日1次,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中静脉滴注。如合并细菌感染者 (血象高或有化脓性感染灶等) 加用抗生素治疗, 两组患儿均治疗2~3天。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判定疗效。痊愈:治疗48小时以内体温恢复正常, 咽痛, 咳嗽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治疗72小时以内体温恢复正常, 咽痛, 咳嗽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效:治疗72小时以上体温未降至正常, 症状无改善。

1.4 安全性评价

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3]进行评价。 (1) 安全性评价标准, 1级:安全, 无任何不良反应;2级:比较安全, 如有不良反应, 不需做任何处理可继续给药;3级:有安全性问题, 有中等程度的不良反应, 做处理后可继续给药;4级:因不良反应中止试验。 (2)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 轻度:受试者可忍受, 不影响治疗, 不需要特别处理, 对受试者康复无影响;中度:受试者难以忍受, 需要撤药中止试验或做特殊处理, 对受试者康复有直接影响;重度:危及受试者生命, 致死或致残, 需立即撤药或做紧急处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 (SPSS 13.0 for Windows, Chicago, IL) 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痊愈率差异, χ2=7.12, P﹤0.01, 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有效率差异χ2=4.97, P﹤0.05, 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例患儿胸部出现细微皮疹, 程度为轻度, 安全性评价为2级。继续用药2天后皮疹消失, 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患儿出现头痛、恶心症状, 程度为中度, 安全性评价为3级。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门急诊一种常见疾病。尤其是冬春季发病较多。其病原体可为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其中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约占90%以上,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还有继续增多的趋势, 若延误诊治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因此选用安全有效的药物, 尽快控制症状是治疗的关键。目前临床常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为利巴韦林, 但退热效果不佳。清热类中药注射剂退热效果较好, 但近年来不良反应报道较多, 包括全身过敏、皮肤过敏、局部过敏。过敏性休克在危重过敏反应中占首位[4], 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和对中药注射剂的质疑。

注射用喜炎平是由爵床科穿心莲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穿心莲总内酯, 经磺化而得的穿心莲内酯磺酸盐灭菌冻干粉针剂。通过引入亲水基团而改变了穿心莲内酯类有效成分的空间结构, 活性增强。有利地占据细菌或病毒复制时DNA与蛋白质的结合位, 阻止蛋白质对DNA片段的包裹, 阻断DNA的复制, 从而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病毒。对多种呼吸道病毒株致培养细胞病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肺炎球菌、金葡菌、链球菌、淋球菌、肺炎克冒伯杆菌、志贺菌、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能通过抑制炎性反应部位的前列腺素 (PG) 合成。保护溶酶体膜而提高血清中的溶酶体含量, 同时具有明显的促肾上腺皮质功能, 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细菌、病毒的吞噬能力, 增强机体免疫力[5,6,7]。

本临床研究显示, 采用喜炎平注射液的治疗组疗效高于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的对照组, 表现为痊愈率和有效率都比对照组显著增高, 缩短了发热时间, 改善了呼吸道症状, 大大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不影响继续治疗。分析原因如下:目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一半以上为过敏反应, 一部分是由于加工工艺不佳, 质量控制不严造成杂质较多引发;一部分是因为复方中药针剂不同药物间易发生交叉过敏反应[8]。本研究采用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喜炎平注射液, 因为采用了独特的磺化专利工艺, 水溶性增强, 稳定性提高, 机体吸收好, 起效迅速, 临床疗效增强。且磺化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质基础明确。且因为是单药制剂, 避免复方中药针剂易发生的交叉过敏反应。在儿科常用中药注射针剂中, 安全等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6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S].2003.

[4]吴友苹, 卢觅佳, 宣尧仙.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安全性评价思路[J].医药导报, 2009, 28 (5) :679-681.

[5]袁晓静.注射用喜炎平[J].齐鲁药事, 2006, 25 (7) :444.

[6]梁冬, 张艳楠, 苏占军, 等.喜炎平治疗354例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22) :222, 225.

[7]孙杰, 管玉霞, 池丽玉.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呼吸系统混合型感染6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29) :64-65.

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96例, 其中脑梗死急性期伴发热142例, 男105例, 女37例。年龄47~82岁, 平均63.3岁。全部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确认。其中基底节梗死63例 (单侧54例, 双侧9例) , 脑叶梗死41例, 皮质下梗死33例, 脑干及小脑梗死6例, 丘脑梗死4例, 多发性脑梗死14例。

1.2 方法

对病例资料进行整理登记, 记录患者发热期间CT显示的梗死体积, 所有患者均在新入院7d内常规测量腋温连测3d, 其平均值体温高于37.2℃者为发热, 对医源性输液反应的发热不入选。

1.3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输入SPSS13.0统计学软件, 采用方差分析及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梗死急性期发热的原因

本组496例患者并发急性期发热的142例, 发生率为28.6%;感染性发热137例, 占96.5%;均有临床阳性体征或细菌学阳性结果证实。其中呼吸道感染102例, 尿路感染21例, 皮肤口腔黏膜感染14例, 非感染性发热5例, 占3.5%。

2.2 脑梗死面积与发热关系

脑梗死面积以发热期间CT检查为标准, 按Adams方法:<1.5cm2为腔隙梗死;1.5~3.5cm2为小面积梗死;>3.5cm2为大面积梗死。脑梗死面积大小与发热关系:梗死面积越大其体温异常发生率越高, 见表1。

(例)

注:组间比较, 经方差分析, P<0.05

3 护理对策

研究发现, 本组病例中, 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占全部感染病例的89.9%, 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是脑梗死急性期发生发热的重要原因。因此, 对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除嘱安静卧床休息,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眼球位置和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及加强心理护理外, 护理的关键是防治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其护理重点如下: (1) 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 及时吸痰并吸出口咽部分泌物。 (2) 做好呼吸道护理:护理中应注意翻身拍背, 对病情严重者取侧卧位或俯侧卧位口角放低, 每2~3h翻身一次, 掌握正确叩背方法, 以利于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引流。 (3) 对不能吞咽或昏迷的患者应给予鼻饲, 以免患者因吞咽呛咳、误吸而引起感染。 (4) 体温与脑组织耗氧量及脑血流量成正相关, 体温每下降1℃, 脑组织耗氧量和血流量平均降低6.7%[1]。对发热患者应用酒精擦浴及冷水敷或物理降温, 使体温控制在38℃以下, 以减少脑组织耗氧量及代谢率。 (5) 及时协助医师做好分泌物培养, 根据药敏选择有效抗生素, 对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应观察口腔黏膜有无霉菌感染, 并做相应处理。 (6) 对于感染严重缺氧者, 应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 改善脑部缺氧, 减轻脑水肿, 有利于意识障碍恢复。 (7) 泌尿道护理应注意会阴部清洁, 对留置导尿患者, 注意保持密闭的集尿系统, 每5~7d更换尿管1次, 每天进行膀胱冲洗, 如病情好转, 应及时拔除导尿管, 以消除感染途径。

由于脑梗死患者多以年老体弱为主, 对于长期卧床应进易消化食物, 多食蔬菜水果, 注意热量及蛋白质的摄取量。保持衣服、床褥的干燥平整, 严防褥疮发生。脑梗死伴发热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及预后, 长时间的发热将显著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因此, 在脑梗死急性期针对发热的防治进行重点护理, 在临床治疗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 讨论

大面积脑梗死多发生于50岁以上, 尤其是老年人, 女性多于男性, 动脉硬化占主要病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疾患以及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因素或疾病均是导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因此, 突然发病的急性脑血管病, 如具上述危险因素, 须考虑有大面积脑梗死的可能。

本组有142的脑梗死患者出现发热, 其中137例为感染性发热, 发热可加重脑梗死的程度。其机制如下[2]: (1) 高热可能通过增加乳酸堆积和缺血去极化, 抑制蛋白激酶, 干扰脑代谢以及激活Calpain引起细胞骨架降解等途径, 加速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元死亡, 促使可逆损伤且具有潜在生还可能的半暗带向不可逆的梗死区转化, 从而导致梗死体积扩大。 (2) 体温升高可导致兴奋毒性和氧自由基产生显著增多, 从而损害脑组织。Wang等[3]通过对501例急性卒中患者所进行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 入院时体温在最终的高元回归分析模型中, 为预测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一项独立危险性 (OR=1.4) , 入院时体温每升高1℃, 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对危险性就增高319倍。本组资料分析亦显示, 体温高组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体温正常组, 二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参考文献

[1]王成荣, 许子莲.急性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J].中原医刊, 2004, 31 (13) :64.

[2]Ginsberg MD, Busto R.Combating hyperthermia in acute st roke.Asignif icant clinical concern[J].Stroke, 1998, 29 (2) :529-534.

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 篇5

关键词:地塞米松,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我科于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对发热持续24小时以内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URI) 的婴幼儿88例, 观察用与不用地塞米松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薛辛东主编《儿科学》诊断标准, 本文88例AURI患儿中, 男51例, 女37例。年龄分别为<6个月20例, ~1岁32例, ~2岁21例, ~3岁15例。病例选择:普通感冒28例, 扁桃体炎20例, 咽炎22例, 感染性喉炎8例, 疱疹性咽峡炎10例。用药前体温:38~38.9℃48例, 39~39.9℃35例, >40℃5例。88例患儿分为治疗组46例, 男28例, 女18例;对照组42例, 男23例, 女19例。组间条件 (年龄、体重、病情) 基本均衡, 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全部患儿, 发热体温在38℃以上, 根据年龄治疗组予对乙酰氨基酚悬混滴剂 (商品名泰诺林) 0.4~1.6mL (即10~15mg/kg) 口服, 地塞米松0.2mg/kg, 肌注或静滴1次。对照组只用泰诺林0.4~1.6mL, 记录4h内热退疗效, 观察不良反应率, 6h后体温再度升高率。

1.3 热退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4h内体温恢复正常或体温自原来基础上下降≥1℃;有效:治疗4h内体温自原来基础上下降0.5~1℃;无效:治疗4h内体温自原来基础上下降<0.5℃或未下降或升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组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 组患儿治疗后4h内热退效果见表1, 治疗组总有效率89.1%, 对照组71.4%, 2组热退时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 (χ2=4.41, P<0.05) , 4h内出现不良反应率比较见表2, 治疗组30.43%, 对照组11.9%, 2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 (χ2=4.45, P<0.05) , 6h后体温再次升高率, 治疗组为37.0% (17例) , 对照组28.6% (12例) , 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 (χ2=0.168, P>0.05) 。

注:χ2=4.41, P<0.05

注:χ2=4.45, P<0.05

3 讨论

发热是许多儿科疾病常见的症状, 是机体对入侵的病毒或细菌的反应和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 是机体的适应性反应也是机体的抗感染机制之一。研究表明, 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以及某些与发热有关的因素能增强感染宿主的抵抗力, 并可直接影响病原微生物的代谢, 减少其对机体的损害, 且可促进多核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有利于抗炎反应。但发热对人体的负面影响和危害也不能忽视,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由于绝大多数家长不明白孩子发热对机体有利的一面, 而是一昧感到恐惧和焦虑。在临床实践中, 特别是医疗水平比较落后的乡镇医院和个体诊所, 医生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 而不合理地应用地塞米松为发热小儿降温已很普遍, 这是不允许的。

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住院部和急症儿科的符合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低热[1]患儿198例, 按照随机分组原则, 其中每4位中选择1位作对照,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50例, 其中男性85例, 女性65~119例, 5~12岁31例;对照组48例, 其中男性29例, 女性19例, 1~5岁16例, 5~12岁3例。两组在临床表现、性别、体质量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5岁者予5m L/ (次·d) [体质量<10kg者予0.5m L/ (kg·次) ], 加入5%葡萄糖液或者0.9%的生理盐水100m L中静脉滴注;5~12岁者予0.5~0.8m L/[kg (次·d) ], 加入5%葡萄糖液或者0.9%的生理盐水150m L中静脉滴注, 1次/d, 连续3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 10m L/ (kg·d) , 静脉滴注, 治疗3d。

1.3 疗效判断标准

对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1) 治愈:治疗3d以内, 体温恢复正常, 感冒症状全部消失; (2) 显效:治疗3d以内, 体温恢复正常, 感冒症状大部分消失; (3) 有效:治疗3d以内, 体温较前降低, 感冒症状部分消失。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3d后,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低热患者效果较好, 无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外感风热症候, 90%以上是病毒感染所致, 细菌、支原体也为常见病原菌。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抗菌作用, 对多种呼吸道病毒株致培养细胞病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多种细菌菌株的生长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有较好的抗炎、解毒作用。黄小民[3]等报道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能明显降低发热患者的体温, 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热毒宁注射液有青蒿、金银花、栀子3种植物药组成, 不含动物药及矿物药, 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青蒿辛、苦、寒, 辛以解表、寒以清热, 是解表清热、宣郁散热之良药;金银花以清热解毒为主, 而栀子清利三焦之火, 导热毒下行, 诸药合用, 共祛表里、上下之邪。因此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病毒、抗菌和抗炎作用。

综上所述,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能明显降低发热患者的体温, 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临床应用中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说明该药起效快, 疗程短, 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91-590.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62.

上一篇:LNG应用技术下一篇:财务管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