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反应

2024-06-07

全身反应(精选十篇)

全身反应 篇1

一、全身反应法的理论背景

阿歇尔在研究儿童学习母语的基础上, 经过大量观察发现, 针对小孩的语言大多是命令句, 小孩一般先用身体反应, 而后再学会用语言进行反应, 因此儿童学习语言的最大特点是理解先于开口, 理解又是表现为用动作回应指令。阿歇尔引用父母教幼儿学习第一语言的例子来诠释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原理。例如, 父母对孩子说“看妈妈, 看妈妈”, 孩子会转头朝向发出声音的方向, 另一个人说“再看看爸爸”, 孩子又会扭头看爸爸, 也就是说, 对于成年人的话语, 孩子用转头、微笑、哭泣、伸手、抓、走等身体语言回应。在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实际观察的基础上, 阿歇尔提出了全身反应教学法理论。

全身反应法首先与心理学中的“记忆痕迹”理论有关联, 该理论认为越经常和越强烈地追溯记忆连结,记忆联想就越强,也更有可能被唤起。书面练习和身体活动的结合的追溯活动就有助于提高记忆唤起的可能性。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阿歇尔认为成人学习外语的过程与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类似。外语教学与学习的过程应该体现出母语学习那样的自然习得的过程。阿歇尔利用脑侧化理论进一步支持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语言学习活动集中于右脑,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逻辑思维,孩子是通过身体活动——一种右脑活动来学习语言,在右脑学习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左脑才会被激发产生语言或者更抽象的语言过程 (qtd.in Richards and Rodgers, 2000:87) 。阿歇尔也借鉴了人本主义教学法中对情感因素的关注。人本主义教学法认为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条件是降低学习者的压力和焦虑,在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下学习语言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动力,促进英语学习。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学习者通过做动作来解释意义,而不是研究抽象的语言形式。

二、全身反应法的主要教学原则

1. 首先发展学生的听力理解,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说的能力。

只有输入了充分的可被理解的听的内容,才能自然地过渡到“说”。同时进行听和说两种技能的训练,只会给学生造成压力,缺乏可被理解的听的练习,学生没有做好说话的准备,很容易说错。

2. 全身动作是发展理解能力的关键。

让学生用动作说明他们对于所学语言的理解程度。大量研究证明,指令是基本的交际,教师在发出指令、请学生执行指令的过程中,介绍新词汇。英语的大多数语法结构和数以百计的词汇项目,都可以通过教师熟练的指令来教授。

3. 允许学生在预先作好准备的情况下开口发言,教师不强迫学生发言。

学生听到并理解所学的大量接受性词汇,将外语在认知结构中内化,就产生了一个说话的待发点。等学生听熟了,有说话的要,就自然而然地开始说话。如果给学生以压力,强迫学生说话,反而会引起其大脑对外来信息的抵制。全身反应法教学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实际体验中学习英语,提高听讲效果,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用语的理解、记忆及运用;有助于降低学生压力,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强化语言环境,创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加速目标语的习得;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同时,全身反应法对老师的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全身反应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1. 特点

全身反应法注重听力理解领先。首先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然后再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学生应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这种身体反应应该由教师用有计划的指令来控制。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感知并理解掌握语言。允许学生在预先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发言。教师不强迫学生发言。教学应强调教学的意义而不是形式,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有经验的教师懂得,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就接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式方法而论,他们各自有不同的优势和弱点。例如,在接受外部信息方面,有的学生使用听觉通道,学习效果较好,一听就懂。有的学生的视觉通道胜过听觉,凡事过目不忘。在表达方面,同样存在各种差异。所以,全身反应教学法重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在内的多种感官在学习中的作用,是很有道理的。全身反应法很适合儿童英语教学,可以很容易的调动起儿童的学习积极性。配以适当的阅读训练,可以使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其水平并进。

2. 全身反应法的局限性

全身反应法教学法适合孩子天性,符合乐学原则,能使孩子们易学、会学、多学和快学,感到英语学习中的快乐。但这一方法也有不足(一)该法只适应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使用,其动作及言语大都是简单的活动,不可能单靠它学习较深的内容,比较抽象的单词和句子很难用TPR来表述,教师在向学生解释一些抽象的事物的时候会比较困难,必须同别的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二)全身反应法教学中包含了大量的游戏活动、角色表演、小组竞赛等,而孩子一开心就手舞足蹈,没有好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再好的教学方法,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中国教育研究者及英语教师对全身反应法的评价及研究

全身反应法被介绍到我国后,引起我国教育研究者和广大英语教师的广泛兴趣,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外语教育开始向小学进行普及。全身反应法因其自身的特点受到了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关注。他们在认真研究这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教学活动形式和教学步骤之后,结合我国外语教学实际和中小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特点,在英语课堂上应用全身反应法,效果显著。很多中小学教师将他们的教学情况,教学反思写成论文发表,供其他英语教师做以参考。他们中多数认为全身反应法为儿童英语教学提供一条有效的捷径,但同时他们也看到了全身反应法的不足和局限之处。这些学者和老师们普遍认为全身反应法必须和其它教学法相结合才取得更好的效果。

北大附中的胡铁秋老师在《TPR——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外语教学法》一文中指出尽管全身反应法教学具有很多优点, 但由于受环境、文化、语言迁移、教师的语言能力和个人魅力、教材与教具、班级人数和考核方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全身反应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譬如, 对单词、时态和习惯用语的记忆和讲解强调不够;学生认知层次不易确定;学习效果考核很难量化等。因此, 单纯用全身反应法进行教学往往很难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而传统教学法的规范性, 可以弥补全身反应法教学在这些方面的不足。由于全身反应法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灵活性, 它可以和其他的教学法很好地配合使用, 因此, “把TPR法和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互相取长补短, 一定能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 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胡,2000:56)

扬州大学的梁三云教授撰写过两篇对全身反应法评介的文章,在最新的一篇中,他从理论基础、课程设计、特点、作用等方面对全身反应教学法进行介绍和评价, 在对传统教学法的回顾中让英语教学工作者对传统的方法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英语教师“温古而知新”, 从中得出对当前的英语教学实践及方法有一定借鉴作用的东西。他在文章最后总结说“任何一种创新, 假如使用太久, 就会影响其使用效果, 因此, 要不断地轮换组织不同的活动, 以达到使用这种创新之物的平衡。反应法作为众多教学法中的一种, 也应配合其他有效的教学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梁,2005:61)

另外还有多位教师和学者在文章中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在中国的全身反应法被称作是‘让语言动起来’的教学法, 在情感方面吸引了许多学生, 课堂气氛热烈,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尝试他们的技能。全身反应法作为众多教学法中的一种, 应配合其他有效的教学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王宜鸣,2004:82)“全身动作反应法, 是指学生运用手势或肢体语言来对教师的指令给予回应。小学生活泼好动, 节奏和动作能刺激大脑皮层, 激活记忆, 使学生在对各指令的反应中自然习得语言。教师在课堂中多运用TPR教学法, 用自己的动作来统一学生的动作, 让学生看到动作, 在大脑中马上反应出相应的语言, 帮助学生记住枯燥的语言知识。全身反应法教学方法可以与多种教学活动相结合。”(王雁君,2005:33)

在2005年,河北电力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陈佳在她的毕业论文中专门对在儿童英语教学中全身反应法的应用作了研究。陈佳使用了实验的方法,将16名儿童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用全身反应法进行英语授课,另一组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英语授课,历时半年得出以下结论(陈,2005):

(1) Total Physical Respond method does a better job in helping children with their listening ability.

(2) Total Physical Respond method does not seem superior in helping children’s accuracy of speaking.

(3) In Total Physical Respond children’s fluency of speaking is not better than other children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approach.

尽管作者在论文末尾处声明她的实验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实验人数少,时间短,但她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学者和老师们的看法和经验相互印证,表明了全身反应法应和其它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儿童学习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技能,真正地掌握一门语言。

五、结论

古人云:“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推而及至教学即教师应该致力于激发、培养、维持学生的情趣,只有这样才能教给方法,使之能学,传输动力,使之愿学,培养能力,使之善学。小学英语教学应激情、导趣,把传授知识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从而让英语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在儿童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中有效运用全身反应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儿童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寓教于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将全身反应法和其它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更上一层楼”。

摘要:作为外语教学法流派中重要的一支, 全身反应法近年来引起了我国国内教育研究者和英语教师越来越多地关注, 并被广泛应用于儿童英语教学方面。本文简述了全身反应法的理论背景、主要教学原则、特点以及其局限性, 总结了最近一段时期中国教育研究者和广大英语教师对全身反应法的评价及研究, 并结合这些研究得出了在教学实践中, 必须将全身反应法和其它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的结论。

关键词:全身反应法,理论背景,局限性,结合

参考文献

[1]Jack C.Richards, Theodore S.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陈佳.儿童英语教学全身反应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 , 2005.

[3]胡铁秋.TPR——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外语教学法[J].中国科技翻译, 2000, (01) :54-56.

[4]梁三云.全身反应教学法介评.扬州职业大学学报[J], 2005, (02) :60-62.

[5]王宜鸣.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基础英语教育) , 2004, (04) :81-82.

全身反应教学法 篇2

摘要:全身反应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James Asher提出的外语教学法,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James观察到移民儿童学会新的语言和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相似,移民儿童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有一个阶段只听不说,时间长了以后很容易学会新的语言。他认为,学习外语也应模仿这个过程,即先理解后表达。《新标准英语》强调的是“先输入,后输出”的教学模式。我们教师要遵循先有一定量的输入才可输出的规律,以听的方式给儿童逐渐增加“输入”。TPR教学法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发指令,学生以身体动作对教师发出的指令作出反应,在大量理解性听的输入基础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进而培养读写技能。

关键词:全身反应教学法;先输入,后输出;听说先行,进而读写

一、全身反应法与低年段英语教学

全身反应教学法即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阿舍(James Asher)以发展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提出的外语教学法,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James Asher观察到移民儿童学会新的语言和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相似,儿童学会说话之前已经会听懂大人的指令,移民儿童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有一个阶段只听不说,时间长了以后很容易学会新的语言。他认为,学习外语也应模仿这个过程,即先理解后表达。当听说获得的信息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儿童就能自然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新标准英语》强调的是“先输入,后输出”的教学模式。在小学低年段英语教学中,不直接学习语法或音标,而是将语法融于相关语境的语言活动中。我们教师要遵循先有一定量的输入才可输出的规律,以听的方式给儿童逐渐增加“输入”。TPR教学法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发指令,学生以身体动作对教师发出的指令作出反应,在大量理解性听的输入基础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进而培养读写技能。实践表明,TPR教学法是激活低年段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全身反应教学法的优点

1、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

低年段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直观性思维,但善于模仿,接受能力强,爱说、爱唱、爱玩、爱表现。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改变教学形式和手段,不断变化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低年段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弱,要想让他们静坐40分钟学习英语基本是不可能的,而采用TPR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参与多种多样的活动,就能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集中精力学习。

在小学低年段用全英语组织课堂难度很大,身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和身体语言关系最密切的教学法是TPR。低年段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其思维发展与动作密不可分,而动作作为语言载体,完全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TPR教学法恰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仿教师直观动作的机会,让无形的语言与动作有机结合,这可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

2、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级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阶段,而非传授英语语言知识阶段。因而,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听、说、读、唱、游等活动着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认识,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高年级学习英语打好坚实的基础。

运用TPR教学法时,教师应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James Asher指出,“教师是舞台剧的导演,而学生是演员。”教师决定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James Asher又强调,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最佳接触语言的机会。教师通过自身丰富的肢体语言,把声音和意义结合起来,它是视觉、听觉和感觉的三者统一,从而加深学生记忆。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此深有体会。一首歌曲,如果只是一味地在教学生唱,学生就会觉得很沉闷,呆坐着一动不动。而且缺乏动作,学生也不能领会他们所唱的内容。稍加一个简单有趣的动作,他们就会学得兴致勃勃,更好地理解所唱的歌曲内容。在教学numbers时,我采用TPR方式,带领学生活动起来,唤醒学生的多种感官:举起相应的数字卡片;或把手指放在身后猜;或快速地以正确的手势表示;或根据数字有节奏地拍手;或站成一排迅速响亮地报数。我适时将美术引入英语课堂,学生时而画出自己能用英语说出来的动物、食物,时而用英语介绍自己的作品。正如美国的艾帕尔•柏拉别思所言: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十38%的音调十55%的面部表情和动作,这样的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习,常常能够快速地掌握所学习的一切。TPR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听中学、说中学、做中学、玩中学,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不再觉得学习英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现代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语言学习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人的一种智力活动,应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语言学习是行为习惯的形成,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官参与越多,效率越高。”

3、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离开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微笑地关注着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牛津英语》1A Unit 1“Open the window.”时,我走到窗户前, 一边说:“Open the window.” 一边用手打开窗户,重复两三次后,问学生“:Do you understand?” 有部分学生会意地点点头答道:“Yes!”我说:“Li Yan,open the window.”该学生快速地走到窗前,打开窗户。之后,我又发指令让另外几位学生做同样的动作。接着学生跟着我边说:“Open the window.”边做动作。当他们基本熟悉这一句型后,我就请个别学生来发口令,我和其他学生做动作。我以同样的方式发指令“Close the door./Stand up./Sit down.”,引导学生“关门。/站立。/坐下。”。师生间、生生间的分层次互动练习,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融洽了师生间的关系,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这种愉快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TPR教学法体现了对儿童学习规律和能力的认识,强调在做中学,在活动中练。学生在动动手、动动口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知识,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我们把多媒体教学引进课堂,声情并茂的动态画面,将学习的单词或句子的外形与意义同时刺激学生的感官,激起视觉和听觉的愉悦,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而模仿其语音语调、动作,进行角色表演,此时的课堂是轻松愉快的。TPR的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用英语交流,不在于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让学生在一个不用恐惧挫败的环境中学习。TPR教学法就是“让语言动起来”的教学法,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实际体验中学习英语,整个教室充盈着热烈的学习氛围。

4、增强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英语全身反应教学法的运用 篇3

一、组织表演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性格特点,通过表演活动引导学生调动全身各部分器官,展开思考、行动、表演与总结,深化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学习过程与效果。英语角色表演是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常用的方法,表演集合了全身反应法的教学理念,并且融入了游戏、体育、美术、舞蹈、音乐等元素。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加入数学、语文、科学等学科元素,调动学生全身各部分器官,展开创新思考、互助合作和交流表达。借助表演活动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全身反应法的核心思想。

例如,学习“Asking the way”相关知识点时,教师组织学生3个人一组,展开问路人与引路人的角色表演活动:

A: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B:Let me see,go along this street...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表演问路过程,学生充分运用了问路短语和相关句型,提升了自身的口头表达和手势表达能力。学习“How much is it”句型,引导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老板,展开买卖对话。还可以组织学生表演英语搞笑小话剧《彼得与狼》,通过话剧表演,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通过英语表演活动,经历全身反应法中的“指令—理解—反应—表达”的英语学习过程。

二、引入绘画展示,提升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实施学科综合教学模式,将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学科与英语相互融会贯通,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英语知识的同时,也感悟到学科间的互通性,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构建完善的学习系统。美术是一门动手、动脑与动心的学科,如果将绘画与小学英语有效结合,能够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强化学习效果。

绘画展示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绘画,学生回答。教师先准备一堆玩具,随意画出其中一个,学生用英语抢答是什么玩具,展开小组合作对话。学生也可以自主设计对话,与教师互动交流。二是教师提示,学生绘画。在“In a toy shop”这一单元教学中,教师描述:“某一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来到玩具店,看到很多漂亮的玩具,靠在一起的有小老虎与猫咪,背对背的有兔子和熊猫……”教师阐述,学生在草稿纸上做好记录,并画出相应的小动物玩具,在此过程中巩固学习“dog,tiger,panda,bear,cat,monkey”等单词。之后进行绘画展示环节——

A:What is that?

B:It is a rabbit.

A:This is a monkey.

B:Yes,it is.

三、展开综合实践,提升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阶段教学中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实践活动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也可以是教师给定的活动主题。学生要分析活动内容,设计活动方案,经历活动过程,并进行反思与总结。小学英语全身反应教学法,也可以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全身各部分器官,引导学生身心合一,融英语知识与英语技能于综合实践过程中,在活动中运用、表达、交流、互动、总结,促进学生创新思考与实践探究,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意识与综合能力。

例如,学习“Time”这一单元的知识,教师可以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钟表,钟表可以有不同的样子。画钟表的过程包括draw a circle,write one to twelve,draw a long hand and a short hand,cut,use a pin,use a rubber等。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学习时间的表达方式。又如,学习“plus and minus”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带有数字的气球、模型或硬纸片,展开竞赛问答。教师拿出有数字和加减符号的气球,让学生回答——

A:What is eighteen minus four?

B:It is fourteen.

全身反应法及其教学应用 篇4

关键词:全身反应法,教学,应用

1. 引言

英语教学方法有许多不同种类,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侧重点。全身反应法更注重吸引学生的兴趣, 帮助记忆。因此, 它是更广泛地应用在对于英语初学者的教学上。本文介绍了关于全身反应法的理论基础并给出了如何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情况的一个实例。

2. 全身反应法的定义

全身反应 (全身反应法) 是指一种建立在言论和行动的协调基础上, 并通过肢体活动来教授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 (詹垚, 2010) 。由美国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发展应用于语言教学之中。人们只要通过pattern drill等课堂活动来获得足够的理解性输入, 就能像婴儿学习他们的第一语言一样掌握一门外语。它强调在入门阶段理解和运用肢体动作来教外语。 (王启燕, 符延军, P35) 态度积极, 自信, 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正确的学习方法都在语言学习的成功中发挥作用。就是说, 在全身反应法中学习者的心理因素是十分重要的。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操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3. 全身反应法的特征

全身反应法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包括主要组织形式的听, 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学生之间相互协作, 不进行翻译也不用字典并且提供了真实的学生情境。学习者应该在阅读和写之前先进行英语输入来提高理解能力。当教授新的内容时, 老师总是要求学生放下笔和笔记本, 细心的“听”英语, 仔细的“监视”他们的行为。通过听力理解来获得听力输入是英语习得的切入点。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全身反应法要求在教学中必须要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 培养学生对于英语指令做出快速反应。全身反应法特别适合婴幼儿, 小学和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在语言习得的黄金期接受全身反应法的练习能够有效地帮助这些孩子形成英语思维能力。

4. 教学应用

在本章中, 将讨论全身反应法的教学应用。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 全身反应法比其他教学方法, 具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的优点。它特别适用于较低年级的学生。所以本章将引用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英语课本中的第一单元将作为教学范例。

首先, 如上文所讨论的, 全身反应法可以用于将词汇与动作联系起来教授。第一单元———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中包含了许多像“唱歌, 游泳, 跳舞, 画画, 说话, 写……”一类的动词。通过应用全身反应法, 教授这些动词会会更容易, 同时能帮助学生记住这些动词。可以将班级分成四个或更多的小组来创建一个竞争的环境,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第一步, 老师做动作, 让学生猜他在做什么, 并教他们如何用英语说。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只教授词的发音, 不教授拼写。经过几个回合的重复, 有些学生可以记住这些词汇, 然后第2步就可以开始了。教师要求学生自愿参与有关行动的小游戏。一个叫“Simon says”的游戏可以运用在这个步骤中。这个游戏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在这个游戏中, 一个学生给指令, 其他的学生只能在他以“Simon says”开头的时候才做出反应。第2步后, 大部分学生能熟悉这些词, 然后第3步就能开始了。在这一步中, 教师将会教授词的拼写形式。教师可以将词写在卡片上展示给学生看。教师展示卡片给学生看, 做动作, 然后读这些词。教学过程结束后, 小游戏就可以开始了。

5. 总结

全身反应法是教英语的一种有效途径, 尤其是对于较低年龄段的学生。它基于“要学好一门外语的首先需要的是可理解的输入, 然后有一个对老师的命令做出反应”这样一种教学思想。全身反应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为他们提供一个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 设立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这些内容和目标应尽可能的明确, 并且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总之,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和初中的英语教学中是一种极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James J.Asher.Lea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s:The Complete Teachers’Guidebook[M].Sky Oaks Productions, 1983.

[2]James J.Asher.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M].Sky Oaks Productions, 2009.

[3]Wangqi Yan&Fuyan Jun.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Zan Yao.A study of the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in Teaching Children English[J].长沙高新教育信息网, 2010.

[5]刘凡.全球外语教学理论研究30年综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5) .

[6]刘鑫.基础英语教学中值得推广的一种新方法——“全身反应法”教学法[J].保山师专学报, 2007 (5) .

全身反应 篇5

一、听说法的优点

1.主要以口语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正如,那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口语和听力的训练。老师自己扮演角色两遍,然后让学生模仿整个对话的过程。2.在句型教学的基础上讲授语法知识, 通过重复的言语实践活动来强化学生的记忆, 培养他们的语感。那位老师特别强调了“Would you like …?” 这个句型,并让学生反复练习,从而让他们学会如何去说。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控制下开展角色扮演,练习相应的对话。那位老师在上课开始就直接介绍一个情景给学生,并教他们如何进行对话。

听说法的缺点:

1.忽视人脑的认识和思维能力, 片面强调机械模仿和记忆, 既脱离语言的意义和交际, 又容易使学生厌倦;正如那位老师片面地让学生重复对话内容,没有让他们有思维的碰撞,缺乏了语言运用的创造性。

2.忽视读写能力的培养。那位老师一直让学生模仿声音来说对话内容,没有让他们清楚明确地了解他们要掌握的内容,没有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

二、情景交际法 交际法的优点:

1.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将语言技能灵活地运用到交际中去,学以致用。把语言学习手段与学习的最终目的紧密结合起来。

(例:视频中,整节课的重心就在学生的小组任务,组员通过角色扮演来讨论并解决问题,而“交际”贯穿了整个小组任务的始终。)

2.它强调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避免了传统教法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现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

(例:在视频中,一开始,老师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真实情景,明确每个人的角色,讲明活动开展的方式,言语的要领。之后,老师就退到幕后,让学生自由发挥。而学生各自都有了自己要扮演的角色,都很积极的开口说,表达自己的观点。)

3.真实的情景有利于语言的学习。真实的氛围能让学生受到语境的感染和语境的暗示,从而自觉地使用某种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思想感情。

(例:视频中,老师从现实生活中取材,以自己所遇到的问题——父母不知道该跟哪为子女住创设课堂活动得情景,并且详细的描述了具体的要素,如有多少位子女,分别住在哪里。让学生理解角色,并真正融入该情景后,才开始交际活动。)

4.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过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强行灌输我被动接受的一维的线性关系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以及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活动,有利于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例:视频中,小组活动环节,组员们通过角色扮演,阐述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的观点,并对别人的观点进行反驳或评论,老师有时也参与讨论,或从旁听取学生的观点,并给与指导或评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很多)

5.交际法仅传授有关而且必需的语言,比那些试图教给学生整个语言体系的方法更节省时间和精力。

(例:视频中,老师并没有另外教授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而只是教给学生与课堂活动密切相关的知识——说服他人、展示自己观点的结构(“套路”)。)6.交际法对学生的错误不锱铢必较,比较宽容。学生不会因为总怕出错、怕出丑而不敢大胆开口说,不由感到很大压力,这有利于保持他们学习的热情。

交际法的缺点:

1.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必须事先有所了解,否则,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创设的情景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2.对教师课堂控制能力和教材改编能力要求较高。交际法中,虽然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但这不意味教师在课堂中不再发挥作用。对于如何把握时机和方法对课堂加以有效的干预和引导,交际法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能力和适应性。在比较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按照教材提供的规定进行讲就足够了。但在交际法中,教师有必要选择、改写和自编他们所用的教材,从而使教材能符合课堂灵活多样的需要。

3.学生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才可以有效地参与讨论。这不利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由于课堂活动对于这些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降低。(视频中,老师并没有另外教授学生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而只是教授了与课堂活动密切相关的知识——说服他人、展示自己观点的结构(“套路”))

4.课堂上很难有效的评估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由于交际法注重课堂活动,大多数时候是学生与学生的交际,老师很难准确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和会运用所学的知识。

5.传统教学法中,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是有错必改、精益求精的。而交际法不太注重改正学生的言语错误,学生会由于语言使用的不规范、不准确而影响交际。

三、全身反应法 优点:

1、本着听力为先的原则,首先是训练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比如在视频里老师在开始就邀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听她的指令来做动作,还有后来全班一起听指令完成动作。这都体现了老师在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在整个教学中,老师几乎没有刻意去纠正学生的错误,这样能给学生一种安全、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没有任何的压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加自在。在第一个视频中,老师会直接马上纠正学生的错误,但是在第三个视频的全身反应教学法里老师是没有这样做的。

3、这种教学法把言语和动作结合到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这样的实际操作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全身动作得到了发展。

4、其中还通过游戏等互动的形式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最重要的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一定的训练、巩固和运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这种非语言表达的乐趣,也同时提高了学生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进行表达的积极性。

5、在学生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老师不会强迫学生发言。而是通过多次的训练之后,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对语言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才会邀请学生发言。这样让学生可以更加有自信的学而不需担心回答错误而被他人嘲笑等,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让学生在一个不用害怕挫败的环境中学习。

6、它能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就比如视频中的老师选的课题是打扫,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课题可以激起学生更多的兴趣。

7、这种加血法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实际体验中学习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用英语交流。比如老师一开始就下指令,这就要求学生们要提高注意力。所学的知识贴近生活:打扫,目的是语言的运用而不是死板的学。缺点:

1、该种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不太去注重学生所犯的错误,这也许可能会导致学生误以为自己是正确的,没有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2、该种教学法只能是用来叫学生简单与生活相关等知识的学习,并不适用于抽象的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该种教学法由老师设计好一切的指令,而不是发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在这里就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积极性的发展。比如老师说用抹布来打扫书架,若由学生自己发挥来想抹布的作用,这样可以更多地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

综述(第二部分)感受:

感觉这几次课上得很累,因为在课堂上不停的做笔记和分析。其实我们对于教学方法并没有任何认识,然后就要写关于它的分析,觉得有些困难。

全身反应 篇6

【摘要】内伤发热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患者多低热或自觉发热,并可伴随其他疾病。中医以辨证施治为大法,可虚实兼顾,针对病因从根本上对症用药,临床上可取得较好疗效。文章介绍尹义辉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全身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典型病案。

【关键词】内伤发热;全身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3-0043-01

淋巴系统广泛存在于全身各部位组织器官中,担负着组织液回流、免疫调节等重要功能。肿瘤通过淋巴系统转移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生在淋巴系统的肿瘤如淋巴瘤大多数首先也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虽然有各种诊断治疗技术的应用,但淋巴结疾病在临床以及病理的诊断中仍是一个难点。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发病原因仍不明确,是临床上误诊率极高的疾病之一[1]。笔者有幸跟随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尹义辉教授学习,现将老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全身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典型病案介绍如下。

1 病例情况

患者刘某,女,41岁。2015年2月26日初诊。以间断性发热近6月为主诉就诊。患者2014年9月因“不明原因发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住院治疗,淋巴组织活检示:炎性反应性增生。CT示:颈部、锁骨上窝、腋下、纵膈、腹腔、盆腔及两侧腹股沟多发淋巴结,部分增大;右中叶、双下叶浅泛结节影,性质待定;脾脏增大。确诊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后转至天津某医院住院治疗,查甲功示:FT3:3.31 pmol/L,FT4∶12.46 pmol/L,TSH∶9.92 IU/ml。风湿四项及C3、C4、ANA谱及定量未见异常。现患者低热,间歇性,发热未见明显节律,体温最高38.2℃,偶有咳嗽,胸闷,多汗,多梦,纳呆,进食较多时胃脘痞闷不舒。双膝及双踝部关节疼痛,无晨僵。小便调,大便溏,3~4次/日。舌暗苔白,脉细数。体温:37.4℃,脉搏:87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04/73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正常,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明显杂音。腹软无异常,四肢无水肿。西医诊断:全身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亚临床甲减。中医诊断:内伤发热(气虚型)。治法:甘温除热。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如下:生黄芪30g,炒白术9g,陈皮6g,砂仁9g,柴胡12g,防风9g,鳖甲12g,酒大黄6g,龙胆草12g,牛膝9g,夜交藤30g,金银花15g,大青叶15g,连翘15g,浙贝15g,平贝15g,丹皮9g,元胡15g,乌药15g,甘草9g。上药10剂,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并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扶他林)75mg/日,左甲状腺素片(优甲乐)50ug/日。

2015年3月12日复诊。服药后患者诉发热症状较前改善,时测体温36.6℃,劳累后仍有发热表现,汗出减少,眠安。偶有胸闷,关节疼痛减轻。大便次数减少。上方改龙胆草9g,加百合15g,生地15g。12剂,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1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现已无发热症状,诸症改善。唯饮食不慎时偶有便溏。嘱患者停用扶他林,定时复查甲功,调整优甲乐用量。2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未见发热反复。嘱其规律饮食,舒畅情志。

2 讨论

甘温除热法是指运用甘温的药物为主补气升阳,从而治疗内伤发热中的气虚发热证。该方法最早见于《素问·调经论》:“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焦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巾,故内热。”《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劳者温之”“ 损者温之”之说。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有桂枝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均为甘温除热治法的代表方药。金·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正式提出“甘温除热”,至此方臻完善。该方证的病因病机为饮食失节、劳宜过度、喜怒忧恐及素体虚弱等四因素导致脾胃虚弱,脾气虚则中气下陷,阴火上冲,是由于内伤而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所导致的发热。甘温除热法以甘温之剂补脾胃,升阳气,从而达到“降阴火”的目的,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

本案从发热这一症状入手,从内伤发热的角度论治,思路清晰,切中病机。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主要病因,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发热可分为体温升高的发热及体温不高的自觉发热。清代医家李用粹所著《证治汇补·卷之三发热章》指出外感发热为“齐作无间”,即为急性发热。内伤发热是“无表证而身热者”,特点为“间作不齐”,表现为慢性起病,或时热时不热,或定时发热,或热度时高时低。内伤发热有时也有“齐作无间”的特殊情况,状似伤寒阳明证,如李氏指出“更有内伤劳倦,似阳明白虎,发热昼夜不减,此气血两虚,故亦齐作无间,脉必重按无力,仍当温补”[2]。李氏指出气虚型内伤发热“乃形、气病,气俱不足也,盖大热在上,大寒必伏于内,用甘温以助地气,使真气旺而邪火自灭”,明确了甘温除热的治法,与甘温除热法的提出者李东垣“内伤脾胃,乃伤其气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的观点相同,李氏用“补中益气汤大剂服之,甚者加附子”。并强调“若因热而汗下之立危”,讲气虚甚者必有阳虚,故可加附子。而汗法及下法会加重患者的阳虚情况,故不宜使用。气虚内伤发热轻者症见:“头眩倦惰,饮食无味,发热或时作时止,或下午乃发,或手心热而手背不热,或肚腹频喜手按,六脉微弱”,“南人呼为劳发者,即是此类”,可用益气养血除热法,用小剂量补中益气汤或当归补血汤治疗。

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平日劳累颇多,劳则气耗,更兼时有情志不畅,累及脾胃。中气不足,阴火内生,患者并无外感病史,故辨证为内伤发热,证属气虚证。治法为益气健脾,甘温除热,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黄芪、炒白术甘温扶中,补益脾胃之气,固护后天之本,脾阳实则虚阳不至外达,切中根本,是为君药;久病易入血、易夹痰,虚阳长期浮越于外,致使肌表气血不畅,瘀滞日久,遂成结节,粘滞不去,故臣以大黄、牛膝活血,浙贝、平贝化痰散结;仿东垣补中益气汤原方,少佐柴胡,取其轻宣之意以升脾阳,陈皮、砂仁健脾燥湿理气,合“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之法;舌暗脉细数、心烦、多梦,是以虚热入血,扰乱心神,故以鳖甲为使引大青叶、丹皮、龙胆入血清热,再以金银花、连翘之轻清透营血之热于气分而解,正仿叶香岩之“透热转气”之法;乌药温肾以固本;虚阳外浮,体表气机不畅,故多汗、恶风,加防风疏风解表,佐君药成玉屏风散益卫固表;夜交藤养心安神,改善睡眠;延胡索疏肝行气、活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健脾益气。纵观全方,以甘温健脾药物扶助脾阳,直中病机;患者合并亚临床甲减,其往往表现为脾肾阳虚的症状,方中脾肾同补;且针对患者不同的相关症状给与散结、安神、固表等治法,突出体现了辨证论治、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结合的思想。

参考文献

[1]胡晓光,孙沫逸,程小兵,等.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临床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3,19(6):603-605.

[2]黄爽明,何周杰.《证治汇补·卷之三·发热章》内伤发热辨治探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3:347-349.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篇7

1 病因病机

中医药强调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 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和中药多环节多靶点整体调节的特点或许可以弥补以上的不足。随着中西医结合急症临床的发展, 中医辨证论治的深入, 系统性的运用中医理论防治SIRS会日趋完善, 也是中医药治疗SIRS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SIRS的病因中医认为可分外因和内因, 邪毒入侵、车祸、跌扑、金创等是重要的外因。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 认为内脏功能正常, 正气旺盛, 气血充盈, 卫外固密, 病邪难于侵入, 疾病无从发生。《素问·遗篇·刺法论》云“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所以说,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SIRS的病机是比较复杂的, 涉及到阴阳、气血、脏腑、津液等的失调。刘欣[1]从阴阳学说的角度认识理解SIRS的发生发展过程, 分析促炎介质和抗炎介质的阴阳属性。认为SIRS的中心环节在于促炎和 ( 或) 抗炎的自稳失衡, 机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内环境的调理宜从中医学宏观的阴阳学说着眼, “调理阴阳, 以平为期”。孙元莹等[2]将王今达教授的“三证三法” ( 毒热证和清热解毒法、瘀血证和活血化瘀法、急性虚证和扶正固本法) 应用于SIRS, 用以分析SIRS的病机, 认为邪毒、各种创伤侵袭机体, 正气奋起抗邪, 邪正相争, 根据邪正胜负决定疾病的发展, 但是往往为正虚邪实的发展态势。早期主要表现为热毒炽盛、瘀血阻滞等实热症状, 后期邪气伤正, 主要表现为脏腑、阴阳、气血虚损等正气虚的症状。吴玲等[3]对收治的SIRS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发现SIRS患者以老年人居多, 痰、热、瘀、虚是其主要病机。朱琳等[4]在对SIRS患者的舌脉象观察中发现, SIRS的中医证型以痰热、痰湿、血瘀证最多见, SIRS患者舌象以暗红舌、腻苔居多, 脉象以数为主; SIRS患者各中医证型中实证和虚实夹杂者居多, 虚证者较少。SIRS的中医证型以痰热、痰湿、血瘀证最多见, SIRS患者舌象以暗红舌、腻苔居多, 脉象以数为主; SIRS患者各中医证型中实证和虚实夹杂者居多, 虚证者较少。杨广等[5]从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方面论述了SIRS与温病的共同点。同时阐述了SIRS的发展变化与温病的卫气营血发展变化过程有相似之处, 提示可以用卫气营血辨证对SIRS进行辨证论治, 为中医药治疗危重病开拓新的思路。胡淑霞等[6]根据八纲辨证原则将SIRS分为实热证、虚热证、气阴虚证、真热假寒证及阴阳衰竭证5 大类, 分别施治可简化诊断与治疗。高迪等[7]对9l例SIRS患者的中医四诊观察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后, 结果归纳为积瘀化热、湿热内蕴、气随血脱3 证型; 其中积瘀化热为最常见的证型。

2 中医治则

中药治疗SIRS通常有清热解毒法、通腑泻下法、活血化瘀法、扶正祛邪法等。

2. 1 清热解毒法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抑菌降温、解毒、化痰镇惊的功效, 调节机体免疫, 在抑制各炎症、增强免疫、抗病毒及配合重症治疗方面有明显疗效; 通过大量临床验证, 痰热清注射液能有效拮抗内毒素, 清除体内炎症介质[8], 同时可改善微循环, 减少血小板黏附聚集, 并降低急性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 从而减少炎症渗出,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炎症吸收, 最终促进病变部位修复及愈合[9]。

2. 2 通腑泻下法大柴胡汤能够通里攻下, 可以降低血液中炎症因子水平, 减轻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损害, 稳定溶酶体膜. 提高线粒体的功能, 增强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 显著降低血液中IL一l、TNF的含量[10]。吴彪等[11]认为大柴汤胡的机制可能为: 1) 通腑泻下, 防止细菌移位, 对抗内毒素; 2) 改善微循环, 对炎症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和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 增强肠蠕动; 4) 下凋TNF- α、IL - 6。该方能清除循环中已产生的炎症因子, 进而减轻组织损伤, 利于机体恢复, 有助于SIRS的治疗。

2. 3 活血化瘀法俞兴群等[12]以益气活血法治疗后, 中医证候总积分、APACHEI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 且CRP和细胞因子TNF - α、IL - 1B、IL - 6、IL - 8 水平均显著降低。可见益气活血法用于SIRS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治疗能有效阻止SIRS的发展及恶化, 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救治危重病的优势和特色, 为探索诊治SIRS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念。血必净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溃散毒邪的作用。钟勇等研究[13]发现, 其可明显降低SIRS患者血浆细胞因子TNF - α和IL - 6 的水平, 可阻断炎性介质的瀑布反应和心肺复苏后SIRS的进程, 有助于降低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亦有研究表明[14]三七总皂甙能更有效的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合并SIRS患者CRP的表达, 降低SIRS评分, 使Plt相对上升或恢复到正常水平, 改善预后。

2. 4 扶正祛邪法中医认为生脉注射液可益气养阴、止渴固脱、敛汗生脉。王煊等研究显示[15]生脉的应用降低了MODS的发生, 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是普外科SRIS治疗的一项重要补充。参麦注射液是在古方参麦散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 技术改型的中药静脉注射液, 具有大补元气、益气固脱、养阴生津之功效。陈匡等[16]研究发现, 参麦注射液对改善SIRS患者的临床病理过程有显著的作用, 若早期给药, 作用更佳。

3 总结和展望

全身反应 篇8

1. 直观教具

小学生年龄小, 其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 直观形象的教具对其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运用“全身反应法”的课堂上, 直观教具的使用非常重要, 利用直观教具也就是将大脑的左半球的抽象思维与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功能合二为一, 且教师不需花时间去解释单词的含义而直接给予学生正确的语言输入, 学生也无需在头脑中进行翻译, 避免了“二度思维”。所以, 教学过程中可以准备各种单词卡、头饰、图片等。如在学习动物单词时, 可以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单词, 接着让他们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给其他同学猜, 最后通过边读边做动作帮助加深记忆。此外, “全身反应法”要求避免使用划一的标准, 利用直观教具可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将学习内容说出来, 较弱的学生则可在行动上 (借助教具) 作出正确反应。

2. 动作演示

“全身反应法”要求学习者将形象记忆与有意识的动作结合起来, 全方位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 多“官”齐下, 促使学习者在玩中学、学中玩, 做到口到、手到、耳到、心到。因而, 教师可以用目标语发出指令, 先演示, 然后让学生用动作去完成, 促使学习者理解语言指令与被期望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将习得语言内化。在动作演示中, 抽象的知识可以具体形象化, 因而教材内容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都可以动作演示来进行教学。例如, 对一年四季的学习, 就可以结合四季不同的气候特征, 设计四个动作。s p ring春暖花开, 让学生双手放于胸前, 做开花状。s umme r炎热, 挥汗如雨, 让学生擦汗不停。autumn落叶满地, 让学生用双手模仿落叶徐徐坠地的样子。winter寒冷, 让学生双手交叉抱肩, 缩起脖子, 冻得直跺脚。本来是抽象的语言符号, 通过我们借助日常生活的身体动作表现, 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 而且还有了生动形象的感受。

3. 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是学习者喜闻乐见的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中自动习得语言的知识与技能。如在学了单词nose、ear、eye、leg、hand、arm、fing e r等单词后, 教师可快速说出这些单词, 学生听到指令便用手触摸这个部位, 最快最准的为获胜者。教师还可用此方法教学祈使句、现在进行时态等句式, 让学生在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的同时, 还了解了句子能在何种场合使用。

4. 故事表演

每当学生学完一个单元, 就可以组织学生将已学的句子和词编成故事进行表演, 让学生在听、说、玩中开心地学英语口语。这种方法使学习与表演相结合, 将抽象内容转化为具体化的直观形式, 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既有趣, 又学到了知识。

全身反应 篇9

一、儿童学英语的特点

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阶段的特点是活泼好动,短时记忆好,学习以直接兴趣为主,善于模仿,心理障碍小,接受能力强,这些独特的本性一旦在英语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发挥,将会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巨大推动力。与成人相比,儿童学英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先理解意思后注意语言形式,从生活实际的有意义的情景中理解语言;2.善于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学习和使用语言;3.在玩中无意识地学语言;4.从有意义的上下文中模仿和使用不断重复的他们感兴趣并理解的语言;5.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潜能。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兴趣,形成语感和提高交流能力等目的。而全身反应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初学者爱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等心理特征,让儿童通过跑、跳、做游戏学英语,该方法强调儿童的主体作用,克服英语学习中呆读死记、简单重复、繁琐训练、强迫表达等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交际和创造性学习的缺点,因此,笔者认为运用“全身反应法”进行教学能大大激发儿童学英语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得轻松愉快,没有心理压力,且能提高学习效率,是培养儿童英语听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法结构和词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全身反应法”理论背景

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缩写为TPR),是加州心理学家James J.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全身反应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因为学生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效果最佳,而紧张、急躁的情绪对于学习英语来说是不利的。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多听英语。同时,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每个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自己学习英语的真正原因和切实动机。进而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尽快掌握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全身反应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其一,它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实际体验中学习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用英语交流,不在于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让学生在一个不用害怕挫败的环境中学习。其二,它能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

三、“全身反应法”的应用

儿童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儿童的学习举趣,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这是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使儿童能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在“全身反应法”中以下几种教学手段常被使用。

1. 直观教具法

由于儿童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形象的教具对其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运用全身反应法的课堂上直观教具的使用非常重要。卡片和图画是主要的直观教具。如利用卡片记单词,老师把一些学过的单词写在不同的卡片上,每一位儿童手持一卡片,老师不断重复单词的发音,孩子们记住后教师便念单词点名,持相应卡片的儿童可以举起卡片以示理解。然后孩子交换卡片,再用同样的方法训练,这样,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发音,同时注意力也容易专注。另外,小学生对直观的图画很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画来讲授内容。出示图画,让儿童说出单词,或让儿童说出单词,并出示相应的图画。最好是把图画制成卡片的形式,这样可以结合很多游戏来进行教学活动。

2. 多媒体法

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无法全部做到,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完成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这适合儿童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教师将儿童要学的对话融入其中,会加深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帮助他们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例如,在教授儿童各种水果的名称时,老师用Flash制作成课件,并配上声音和动画,儿童会很感兴趣。儿童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体现自我。

3. 表演法

Asher认为,动词,尤其是祈使句中的动词,是语言中的中心内容,语言使用和语言学习都要围绕它展开。教师讲课时要边说边做,儿童看到教师的动作,听到语言,头脑中图像与语言相结合,无需中文解释,便能理解词语。比如教“身体的各个部位”时,教师通过生动的表演,即通过触摸身体的相应部位来阐明口中不断重复的语言信息,再要求学生重复同样的动作,如此循环,学生很快就可以自如地对指令作出完全正确的反应。

4. 游戏法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形式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符合儿童天性好动的特点。游戏能激起儿童学英语的兴趣,密切师生间的关系,给儿童提供充分运用语言的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将知识融于游戏中,让儿童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5. 音乐法

教唱英语歌曲,学讲英语小笑话、小故事,还有演话剧、童谣、小诗、绕口令、猜谜等,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不少小学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儿童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儿童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

四、结语

全身反应法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灵活性,运用“全身反应法”进行教学能大大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得轻松愉快,没有心理压力,且能提高学习效率,是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法结构和词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鲍承模.全身反应教学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纽约市教育局, 1999.4.

[2]舒白梅, 陈佑林.外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全身反应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8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辨证为气虚血瘀患者, 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其中男49例, 女39例, 年龄最小55岁, 最大87岁, 平均年龄78.3岁。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4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 即给予患者抗感染、强心、利尿、化痰、控制血糖、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以益气活血法为主的治疗, 即将参麦注射液40 m L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20 mg溶于生理盐水100 m L或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1 d 1次, 7 d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禁止使用其他活血化瘀类药物及抗凝剂[1]。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递质水平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Ⅱ) 评分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炎症递质水平均有所改善, 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注:t、P为2组组内比较检验值, t1、P1为2组治疗后比较检验值。

3 讨论

本次研究以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患者, 其主要是通过静脉注射参麦注射液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参麦注射液主要为麦冬及红参的水溶液, 红参中含有的人参皂苷可有效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丹参酮ⅡA磺酸钠则是从丹参中提取出的水溶性制剂, 其可有效地对患者机体血栓素A2及前列环素的平衡进行调节, 且对脂质过氧化反应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可有效对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现象进行阻抑[2];同时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血管扩张及微循环改善都有一定的效果, 可有效降低血液黏滞度, 进而达到防止血栓形成的目的。且相关研究表明丹参可有效抑制TNF-α合成;而丹参酮ⅡA则可有效对IL-6的表达进行抑制。因此, 将参麦注射液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应用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中, 必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 给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益气活血法为主的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俞兴群, 聂卫群, 李远思, 等.益气活血法治疗危重症患者6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6, 13 (4) :228-230.

上一篇:城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下一篇: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