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理念

2024-05-26

中职数学教学理念(精选十篇)

中职数学教学理念 篇1

一、目前中职教育中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十分令人担忧的。首先,从指导思想来看,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对英语教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这种思想普遍存在于学校主要领导乃至教学计划的制定当中,甚至许多英语教师也持这样的观点。其次,从学生构成来看,学生构成复杂,学生来源主要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重视程度不够。再次,从教师结构来看,普遍存在师资不足,从教人员老龄化,队伍不稳定的情况。最后,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看,教师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实施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用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教学效果普遍不是很理想。此外,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也很难使自己的教学计划得以有保证的实施,很多的教师在工作中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热情不足,这些都是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

二、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创新理念探索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实际需求”,并要求“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因此,中职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把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切入点,使教学真正为学生就业服务。

1. 精心设计课前准备活动,为新课导入作好铺垫,引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要求教师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准备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集体唱一首英文歌曲,从而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情绪转移到英语学习上来。

2. 转变传统教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诱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家也认为: 兴趣可增强记忆。很多优秀的英语教师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学生,注意收集和发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设计教学活动的素材。实践证明: 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容易导致乏味,即便是好方法经常用也会逐渐失去魅力。为了激发、保持和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3. 在情境中学,在情景中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达到英语交际的目的。

4. 利用教学辅助给学生以直观的理解,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可有效利用声音、文字、图片和视频图像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材料,并通过不断输入大量的信息,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利于激发中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改善中职技术教育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

1. 重视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在这一过程当中处于主导的地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绝不能忽视一个专业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突出作用。

一方面,学校及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英语教师的队伍建设,着眼于英语教研人员的梯队化、年轻化、专业化建设。积极引进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扎实的英语教师来充实师资队伍,重视对青年英语教师的培养,并关注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发展梯队,在制度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包括激励机制,奖罚机制,职称评定机制,使教师能够有动力开展工作,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给予教师充分的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以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努力提高学历和教学水平,给与其深造和进一步提升发展的机会,鼓励教师总结教学活动经验,探索教学规律的教育创新活动,在教学研究方面多出成果。

2. 致力于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师应树立创新的英语教学理念,以创新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教学当中,把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实践,重点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设计引人入胜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善于运用趣味性教学法,抓住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内外活动和各类比赛,如英语角、讲英语故事、英语电影赏析、英语话剧表演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广阔舞台。

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英语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书本和讲台,日常的生活实践也是英语学习的大课堂,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加英语学习的开放性和实用效果。同时通过生产实习,通过学习生产设备的说明、工艺流程介绍、工艺参数的指示等最简单的生产常识,增强对专业英语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中职语文教学理念转变探讨 篇2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市场导向性。这种市场导向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由此,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缺少必要的人文涵养,更不用说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了。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生不被社会改革大潮所淹没,需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将语文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于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这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

教育部2000年8月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指出它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大纲》强调,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或多或少地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但长期以来的教育改革并没有使中职的语文教学有过根本的改变,教学方式和其他的一些普通高中也没有什么区别,这固然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但缺乏思想上的认识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对语文课堂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质,为专业教学支撑和服务,转换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尝试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求职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将要面对的是职业、职业岗位以及职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各种职业岗位的知识含量也不断提高。首先,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迁移,具备再学习的能力,以及再学习以后转换经验的能力。例如: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这些都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不管哪个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具备这些能力。其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要面向就业、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那么求职能力非常重要。我们知道求职能力是指学生在用人市场自荐、应聘的能力,如何让用人单位真实了解自己专业技术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是每位学生必须面对的,特别是当面对应聘职业不是本专业或要求一专多能时,又如何去适应职场变化。例如一些用人单位往往要求我们中职学生能兼顾多个岗位,这可能会超出学生所学专业的范畴,那么就需要学生凭借日常形成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快速学习并掌握新岗位相关知识,尽快地了解该岗位要求,掌握操作流程,争取在短时间内胜任工作,为就业创造良好条件而获得更多机会。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认为应先从语文课堂教学开始。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于课堂教学资源的配置者、开发者和课堂活动的倡导者、组织者,改变传统“一言堂”、“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给学生“鱼”,而是教会他们怎样“渔”。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课文中生字、生词的注释,应由学生查阅字典、词典,自己解决。要求每个学生必备两本语文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或借或买),及向他们介绍多种字典、词典的用途及用法。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学生更多地参与语文教学,他们也由被动学习逐渐走向主动学习。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语文教学应注重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培养他们的自学意识。

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也应将它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中职学生的社会认知、今后适应社会大有益处。像手抄报比赛、论辩比赛、普通话比赛、文学社团活动及各种调查活动、竞选活动等等,均是以学生为主体而举办的形式多样的语文第二课堂活动。它们蕴涵了素质教育的很多因素,对学生巩固和扩展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读写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素养、政治素养和健全人格素养,都有很大的作用。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使我们的学生更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为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最终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语文为专业素质服务的平台,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提高相关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呈现出主客体交融的趋势,主体必须积极地调动自身的思想感情才能进入客体,达到对客体的真正理解,同时客体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也对主体进行渗透,所以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更看重的是感悟和想象。一句话,一个段落,一篇文章,一个事物,都蕴含着特定的逻辑。常有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正是因为语文离我们的学习生活太近了,因此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以笔者所在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为例,从总体上来看,学生的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从入学成绩来看,大部分职校生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甚至个别学生连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他们虽然大多是冲着学习一技之长走进了职校的大门,但开始学习专业知识时,由于语文基础薄弱,对较为抽象的基本概念无法理解,对专业知识的运用无从下手。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和行为动向,把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我们应从学生入学一开始就通过以形象思维为内核的语文教学,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并渐次向以抽象思维能力高度发展为主的智能发展,从而带动及提高相关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我认为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具备,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认知及掌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应以实用为本,根据学生实际的语文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由易到难的训练方式。例如,中职语文写作能力训练包括基础写作和应用文写作,我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谈“写”色变,这种现象在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中尤为普遍。我首先帮助学生克服怕写作的心理,训练先从最简单的仿写开始,提供范文让学生参考并仿写。降低了难度,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障碍也逐渐消除。然后,我再鼓励学生慢慢脱离范文,独立作文,对写作有进步的学生及时表扬,增强他们的写作自信心,进而对写作产生兴趣。学生夯实了基础写作能力后,写作训练转入实用性写作训练,即应用文书写作。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文书写作训练。最终实现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为专业知识服务的目标。经过由易到难系统的写作训练后,学生不但写作能力提高了,而且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以提高。训练后的学生外出实习时,做到结合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运用语文写作能力,撰写出有分量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2001年一份题为《中国与知识经济》的报告提到知识社会的工作者不仅要按照岗位规范去完成岗位工作,而且要具备处理非常规问题的能力,尤其强调不仅要执行上面的指令,而且要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或者说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这就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出新的要求:学习者必需要具备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更加宽广的知识基础、职业能力基础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面对新形势,中职语文教师要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必需转变教学理念。

中职数学教学理念 篇3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 现状 教学理念 侧重点

在中职教育中,英语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英语课程不仅是中职教育中培养适用现代社会人才的基础课程,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掌握英语这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对于高等技术工人来说也显得日趋重要,它有利于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对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目前中职教育中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十分令人担忧的。首先,从指导思想来看,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对英语教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这种思想普遍存在于学校主要领导乃至教学计划的制定当中,甚至许多英语教师也持这样的观点。其次,从学生构成来看,学生构成复杂,学生来源主要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重视程度不够。再次,从教师结构来看,普遍存在师资不足,从教人员老龄化,队伍不稳定的情况。最后,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看,教师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实施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用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教学效果普遍不是很理想。此外,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也很难使自己的教学计划得以有保证的实施,很多的教师在工作中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热情不足,这些都是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

二、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创新理念探索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实际需求”,并要求“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因此,中职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把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切入点,使教学真正为学生就业服务。

1.精心设计课前准备活动,为新课导入作好铺垫,引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要求教师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准备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集体唱一首英文歌曲,从而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情绪转移到英语学习上来。

2.转变传统教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诱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家也认为:兴趣可增强记忆。很多优秀的英语教师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学生,注意收集和发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设计教学活动的素材。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容易导致乏味,即便是好方法经常用也会逐渐失去魅力。为了激发、保持和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3.在情境中学,在情景中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达到英语交际的目的。

4.利用教学辅助给学生以直观的理解,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可有效利用声音、文字、图片和视频图像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材料,并通过不断输入大量的信息,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利于激发中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改善中职技术教育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

1.重视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在这一过程当中处于主导的地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绝不能忽视一个专业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突出作用。

一方面,学校及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英语教师的队伍建设,着眼于英语教研人员的梯队化、年轻化、专业化建设。积极引进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扎实的英语教师来充实师资队伍,重视对青年英语教师的培养,并关注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发展梯队,在制度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包括激励机制,奖罚机制,职称评定机制,使教师能够有动力开展工作,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给予教师充分的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以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努力提高学历和教学水平,给与其深造和进一步提升发展的机会,鼓励教师总结教学活动经验,探索教学规律的教育创新活动,在教学研究方面多出成果。

2.致力于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师应树立创新的英语教学理念,以创新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教学当中,把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实践,重点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设计引人入胜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善于运用趣味性教学法,抓住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内外活动和各类比赛,如英语角、讲英语故事、英语电影赏析、英语话剧表演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广阔舞台。

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英语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书本和讲台,日常的生活实践也是英语学习的大课堂,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加英语学习的开放性和实用效果。同时通过生产实习,通过学习生产设备的说明、工艺流程介绍、工艺参数的指示等最简单的生产常识,增强对专业英语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生本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 篇4

一、以生为本, 针对学生的岗位实际以及学生现有的数学能力选择教学策略。

1.教师要思考中职生的职业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

作为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 要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 要联系学生日后的工作岗位, 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中职生的数学基础一般都不是很强, 因此中职生在职业学校进行学习的时候学习数学的兴趣相对而言并不是很浓, 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就要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上感觉到不是那么吃力。教师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将中职学习建立在学生数学能力的基础之上。教师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 在讲授中职数学的时候遇到学生还没有弄明白的初中数学问题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补充教。

2.针对学生的数学能力选择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学思维方式, 运用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因此,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数学能力选择适合中职生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以及可持续性发展, 坚持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要努力改变中职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数学的学习方式, 要不断通过各种教学情境以及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降低教学坡度, 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数学相关概念、数学公式, 并学会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理论解决数学问题。

二、多媒体辅助中职数学教学, 采用接近学生实际数学能力的课件进行数学教学。

1.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中职数学教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中职生数学能力较差, 甚至有些学生已经完全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中职数学教师, 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中职数学教学。如在中职数学《正弦定理》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先复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加强学生与初中数学的衔接, 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正弦定理的学习。当学生掌握了正弦定理的理论知识点的时候, 教师再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际问题的实践。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中, 学生可以更好地强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强化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中职数学教师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加强对学生的数学引领。中职数学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 学生学习来较为吃力。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引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让学生学习起来能够轻松一些。如在《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首先展示知识回顾, 让学生首先复习一下旧知, 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 让学生学会计算方法, 并通过习题的讲解让学生突破难点。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层层递进, 逐步深化研究, 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

3.运用多媒体课件拓展训练, 深化学生主体地位。

生本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 要能够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真正在数学课堂上积极思考, 主动探究。因此教师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当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掌握了教学重点难点之后, 教师可以运用课件拓展中职数学知识, 让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拓展训练中进一步巩固数学技能。

三、强化学生自学能力, 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

1.引导学生学会用导学卡进行自学。

中职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真正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贯彻生本理念。因此中职数学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结合内容制作导学卡。中职数学教师首先要进行教研组内研讨, 在这个基础上制作年级通用的导学案。接下来每个班级的中职数学教师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修订适合本班的导学案, 并结合学生的能力以导学卡的形式出示可以能够自主完成的课前预习题, 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当学生在课前通过导学卡问题的引导进行自主探究之后, 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自己还没有弄懂的数学问题记录在导学卡上并在课前收齐导学卡了解学生对数学内容的认知, 确定课上的授课环节。

2.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后导后教。

当学生通过导学卡对教学内容完成了自主认知之后, 中职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中职数学内容, 教师可以减少讲解的流程或者放弃不讲, 对于学生具有的疑问教师要作为重点讲解, 并可以延伸拓展,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课堂生成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数学问题。

总之, 生本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 教师要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 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

摘要:生本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 教师要以生为本, 针对学生的岗位实际以及学生现有的数学能力选择教学策略。在这个基础上,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中职数学教学, 采用接近学生实际数学能力的课件进行数学教学。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自学能力, 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生本理念,中职,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中职数学教学理念 篇5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中职生的科学理念和组织

在我国中等职业学院课程的设置中,数学科目作为一种基础类科目,对学生在中职类院校中进行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数学科目的学习中,养成一个良好的科学性素养对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这种科学型素养是一种科学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怎样进行数学的学习,对数学的学习应该持有如何态度。当前社会发展的时代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代,结合中职教育的发展特点,能够将信息化教学的方式应用到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样也是数学教学科学素养培育方式的重要体现。

一、当前中职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现状

中等职业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所以在生源方面与其他同等院校相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劣势,导致学生在总体数学学习水平与能力方面表现较差,特别是学习的习惯与方式。从总体的角度分析发现,中职生总体的科学素养水平较低。在数学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乏一种自主探究、自主探索分析问题的能力。从相关的研究与调查中发现,在整体方面表现出的数学学习水平较差。而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方面,同样存在着许多不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基本采用满堂灌的教育形式,对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缺乏研究。同时,国家对中等职业院校的重视程度与高等职业院校相比较低。在国家的投入方面,资金较少。当前中职数学教育在学生学习方面与教师授课方面都表现出许多不足,结合中职生课程改革的.要求,应当将对中职生科学素养能力培养,作为改变这种现状的重要性举措。

二、中职生“科学素养”现状成因分析

通过对第二部分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中职生在数学科学素养发展方面存在着许多缺点与不足,这些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原因进行分析:在内部因素分析方面,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度较差,不能真正的用心对问题进行分析,导致了在学习方面失去了信心,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的学习丧失一定的兴趣,带来的结果是学习方面表现出的积极性较差。所以,在以后的中职生数学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形成一个较好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以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外部影响因素方面,影响因素较多。外部的教学环境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像学校的总体环境、课堂氛围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表现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体制方面不健全性,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一些不良现象不能应用强有力的管理制度来对学生进行约束。中职院校作为一种职业类院校最终的目标是向社会输送一些新型化的人才,这种科学素养的养成,不仅能够体现在数学的学习方面,同时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真正地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应当对当前的科学素养培育进行改进与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提升中职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策略

面对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特别是一些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大量进入社会,作为中等职业院校,应当更加注重对各学科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如何提升中职生的科学素养,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第一,对学生自身而言,应当养成一种从科学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的习惯与思路,积极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质疑,通过这种对问题的思考与质疑,形成一种适宜自身发展的方式。科学素养对人的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对知识进行探究时,应当持有科学的态度。在数学课堂中,如果不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而是直接翻阅课本,寻求课本中的定理与原理,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不良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综合与全面的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此知识的全新的认识。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认真主动地向老师请教,这同样也是科学严谨性的一个重要体现。科学素养的养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耐心,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所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对于教师而言,教师作为一个科学素养培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将现代化教育的特点结合到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这种发展水平在层次性教育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只是单纯地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当前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结合,应当重视将知识的应用性渗透到课堂化教学中,以此作为重要的出发点。同时,教师应当调整教学策略,将经过学习培养后新型的教学策略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借助多种信息化的教学技术,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现代社会在教育方面提倡信息化教学模式。

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数学改革实践 篇6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设置原则 中职数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30-021 中职数学教学的观点

1.1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种文化

数学,其实就是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来理解,数学就是:“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运用的过程”。由此可见,数学是有文化属性的。数学在人类文明中,有着重要的文化力量。

1.2 从数学的文化价值理解数学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来讲,在实际生活和人类发展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利于培养中职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数学精神。

其实,数学是一种语言,并且数学语言具有简洁美,如简单的数字0~9,随意组合就能创造出不一样的结果和意义;具有对称美,从我国古代文学中就有对称美的追求,而数学的对称美在几何图形中将对称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还具有和谐美,常常将各种各样的事物运用数学公式和谐的统一起来。数学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也是对美的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艺术。

2 提出中职数学课改策略

2.1 改变数学课堂的教学观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对中职数学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中职学校而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可以采取开设数学文化讲座的方式,通过对追溯数学历史和发展历程,理解数学的真正涵义。

(1)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为了使抽象的数学学起来更容易,往往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采用学生熟悉具体的素材,使其丰富具体。如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概率问题。

在一个羽毛球厂抽查质量,从一批羽毛球产品中任取一个,其质量小于4.8g的的概率为0.3,质量小于4.85g的概率为0.32,那么质量在[4.8,4.85]g范围内的概率是多少?

在解这道题时,设A={质量小于4.8g},B={质量大于4.85g},C={在[4.8,4.85]g范围内},则A、B、C三个事件互斥,且构成样本空间,于是P(A+B+C)=P(A)+P(B)+P(C)=1,所以P(C)=0.38。将数学联系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达到数学生活化的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

(2)创设课堂教学的情景化。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应创设教学情景化和活动化,组织趣味性强、有数学味的数学实践,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教学《解任意三角形》可根据所学专业创設问题情景,导入新知识。机床中大量存在类似如图所示的齿轮转动装置,需准确定各齿轮的中心距,这对于齿轮转动装置、维修具有重要意义。如图,如果A轮的分度圆直径为90mm,B轮的分度圆直径为80mm,A=50°,B=70°,求A、C两轮的中心距(如图1)。

使学生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的中的应用,明白学好数学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2 结合专业课程需求,调整数学教学内容

中职学生学习主要以专业学习为重点,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辅助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根据不同专业的学习,对于教材的编制应结合该专业的特点,将相关性强的数学知识贯穿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在讲相关的数学知识时,尽量采用专业知识类的话题作为例题或习题。

如在生产加工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测量,检验尺寸(如点到直线距离)以及有关点的坐标(圆心,切点的坐标)的计算。特别是数控机床加工的手工编程中,平面解析几何计算法是应用较普通的计算方法之一。

如图2所示为某工件的一部分,DB弧是圆心在O点,半径为5的圆弧。AB为直线,和DB弧切于B(3,4)点,OC⊥OD,并交AB于C点,求圆弧中心O到C得距离。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求OC长就是求直线AB在y轴上的截距,只要求出直线AB的方程即可解决

由于我们加工中常见的零件轮廓都由直线和圆弧组成,所以对于机械类学生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来介绍利用直线和圆方程进行计算的方法。由此体现出数学的实用性,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对于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2.3 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主,并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动机。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主要以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为主,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发学习的前提,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地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数学尤为重要,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师生互补合作,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讲解“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这章节时,教师运用的现代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张可爱的小兔子的图片,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推测这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教师通介绍这种被人从欧洲带到澳大利亚的兔子,其繁衍速度体现出一个增长变化现象,由此引导出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是函数类型。因此,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能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

2.4 为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方法

对于主动性不强、自觉性差的中职类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课堂中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够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化、概念由抽象变具体形象、静止的空间图形动态化。通过视觉、听觉的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投入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例如,机械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立体几何时,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静止的空间图形变成动态化,展现出图形的分、合、转等形式变化的过程,给学生一个立体效应。通过这种感官体验,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拓展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2.5 将教学形式进行分层,提高学生素质

教学形式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一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最进发展区”方式,由高层次带动低层次,拉近彼此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二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将教学过程分为基础、提高、拓展三步骤,让相应层次的学生进行逐步发展;三将教学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教学内容、单元考核、课外辅导练习等层次化。

教学改革实践就是在不同的教学情况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于中职数学来说,应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优化教学内容,体现职教特色,以适应社会不同层面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包迎霞.职校数学实践型习题设计策略举隅[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2):82-84.

[2] 李桂珍.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11):109-109.

[3]徐开志.开放式教学在中职数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园,2010(11):172-173.

中职数学教学理念 篇7

一、自主性的课堂模式

对传统的课堂模式的改变, 能更好的实现差异化教学这一理念。传统的课堂模式中老师为授课主体, 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是被动的。而现阶段的学生主体多为90后, 思想活跃, 追求个性发展。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应以重视学生的差异化为基础, 通过对于学习的自主性的激发, 从而调动出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电工基础”的课堂中, 教学的内容应该更具多样性,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习积极性为课堂教学重点, 通过把电工基础中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从而使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讨论, 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领学生深度到生产车间, 通过参观生产实习车间, 身临其境的对一线生产进行感受, 使学生了解到其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并在业余时间安排学生进行与电工基础相关的报刊杂志的阅读, 在使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脱离了课堂的束缚的同时, 也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的自主性。

二、多样性的授课手段

在差异化发展的教学理念下, 学生的学习类型受到的广泛的重视。学生作为单独的个体, 在对于知识信息的接受方式上也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等。因此在电工基础的授课过程中, 应针对其不同的信息接受方式, 在授课手段上进行调整, 从而使每个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因此, 在授课过程中, 应采取多样化的手段, 通过不同的载体把知识点体现出来。例如把电子元件实物、图片、印制电路板、实验等逐个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可以通过元件实物的形状、体积、型号等外部特征的观察, 来学习和思考该元件的特性。而在传统授课手段的基础上对于多媒体设备和实践设备的引入, 也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就能根据自身条件进行知识的接受与处理, 并且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进行理解,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培养, 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掌握。

三、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对于个体差异化的重视使传统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在适用当前环境, 原本的统一化的教学目标与现阶段学生的差异化发展无法很好地相融合, 这就要求对传统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分和单元化。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细分, 可以使原本庞大的笼统的教学目标更加的细致化, 也使得教学目标的完成难度降低;而对于教学目标的单元化则是把经过细分的教学目标与差异化的学生管理模式进行结合, 为学生设定一些符合其特点的阶段性教学目标。一个好的教学目标的建立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这一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相的缩短了, 而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来说也更容易达到, 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并使得老师和学生能够针对自身条件进行选择和调整, 有利于更大教学目标的完成。

四、渐进的教学内容

古从至今, 因材施教就是被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反复强调, 其更是孔子教育理念中重要的一点。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的划一性特征使得因材施教这一重视学生差异化的教学理念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难以实现。但随着近些年经济转型和对多元文化的发展, 使得社会上对于专项人才的需求增加。20世纪90年代, 差异化教学这一理念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差异化教学中对于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视, 使得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其进行差异化管理, 从而, 培养出有专项针对性的人才, 来满足社会需求。使因材施教这一传统的教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得到从新的延续和发展。

对传统的教学的差异化改革, 就使得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性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传统教学内容的改革要符合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使其能根据学生在新课和复习阶段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做出相应的调整, 从而使每个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去的良好的效果。例如针对已经基本电工知识的理论知识有着充分了解的学生, 就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偏重对于实践的学习;而针对理论知识薄弱的学生也可以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其理论知识的学习。

差异发展的教学理念中更加注重的事学生的差异化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而对于教学内容的渐进式处理, 能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节奏, 学生可以自主的针对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薄弱点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或对于旧知识的强化复习, 从而避免了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难度的过高或过低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并且从另一个方面锻炼的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从而更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 传统的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已无法实现现阶段对于中职院校中“电工基础”的教学目标。因此为了使中职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更有社会性, 就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化处理, 并且使差异化管理融入到教学工作中的每个环节, 从而满足社会中对于人才的差异化需求。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08) .

[2]韩华球.论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教学策略[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0.

新理念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 篇8

一、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是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读懂作者的真实内心,表达作品所蕴藏的真实情感,感知风平浪静的文字下包含波涛汹涌的情绪,理解作品的精髓。所以生活化的阅读教学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习惯,将生活中的各种元素在阅读中体味,促使学生达到心灵的升华,并获得生活中的各种感悟,扬长避短,发挥他们各自的表现力。

二、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在我国中职语文教学体系中,中职学生对阅读语文学习的热情不高,缺乏兴趣,没有产生内在的阅读动力,仅限于教学课堂中要求的阅读量,多领域的阅读知识不予以涉足,造成阅读面狭窄。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对阅读作品的写作背景、语段和中心思想理解不透,教师妙语连珠式的讲解也不能领悟;由于阅读教学与现实生活、专业知识相脱节,没有亲近感,使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挫败感,流于形式的课堂讲解对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丝毫不起作用。同时,封闭式的学习环境,单调刻板,简单重复式的板书、说解,将本应生动活泼的阅读课堂演变成死气沉沉的知识灌输;课堂之后大量的作业,使学生疲劳应付,按部就班地完成,无暇去思考和改变创新。

三、中职语文阅读教学途径探索

为了使阅读成为中职学生学习的习惯,更好地渗入他们的生活世界,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求教学资源与社会生活的契合点,让阅读教学生活化,自然而然地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文本,使阅读教学成为中职学生语文教学模式的亮点。

1.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理念。中职阶段的学生是迈入社会的关键阶段,如果他们在中职学校掌握良好的知识,养成科学有效、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高技能的知识,将是他们进入职业生涯拼杀的垫基石。因此,中职教师肩负重任,责任重大。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身份,成为课堂教学的指挥者,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化的阅读知识,培养他们有意识地将社会生活的内容与课本上的资源结合起来,将课堂的教学氛围调动得生机盎然。

2.激活学生思维,体验生活情趣。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以中职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阅读心理,辅导学生正确阅读学习资源的方法,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实施开放式阅读的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地组合课内及课外的资源,注入课堂教学内容中的生活化元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他们阅读思考的脑细胞,从生活化角度去阅读语文课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改变自我的目的。

3.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智力,拓展创新空间,是中职教师的责任。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将扭转教师课堂“唱主角”的教学局面,教师要精挑细选出各类恰当的生活阅读资料与教学内容相匹配,通过各种教学手法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已知的知识,引导他们向未知的知识领域涉入;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地促使学生通过阅读的手段来充分认识自我,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正视自身优缺点,探寻人生命运存在的真实意义,体悟到阅读的重要性,增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信心,鼓足勇气地向前进。

4.创新拓展,精华补充。除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外,教师要组织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创建“读书角”、“阅读沙龙”等课外活动小组,不断收集优秀书籍,为中职学生搭建一个新颖、别开生面的阅读平台,开通一个便于查阅、互通有无的学习通道,提供学生展示自我,创新交流的场所。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局域网的优势,倡导学生在局域网上发表自身的作品,展现中职学生个性化的精神面貌,表达出中职学生在阅读中所体现的人生境界与个人魅力。

中职数学教学理念 篇9

一、让数学成为生活、工作的需要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首先,教师要善于以课本中的例子为背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以积极主动的“我要学”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在数学课上经常会有一部分学生无精打采,我问他们原因,他们说:“老师,我觉得数学学了在生活中用不到;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我不学数学照样能生活。”其实只看课本知识的话,有些问题也会困扰着教师,中职学生有必要学那么难、那么专业的数学吗?但我们将数学知识放到实际生活中后,就能发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无处不在,可如何能让学生主动地发现呢?于是我就问了他们几个问题:你们是从哪里知道“1+1=2”的?你去买东西时,付钱、找零钱的时候用的是什么知识?你到商场里去买原价是100元的东西,结果可以打8折,这时你应付多少钱,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在数学课上学到的。”我反问:“如果一个没学过数学的人会回答得出解决以上问题的依据吗?在其他课上学得到吗?”

对于没有学过的知识,我针对学生对学习数学经常产生的困惑,尤其在开始新章节学习的时候,就明确地告诉学生,本章节我们要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同时给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有诱惑性的问题:假如第一天给你1分钱,从第二天开始每天给你前一天2倍的钱,一个月后你能得到多少钱?相信你能成为千万富翁吗?这个问题等学完《数列》就能轻松解答了;乘出租车时,写出你乘公里数与应付车资的函数表达式,这时就提出了“分段函数的概念”;你有4个好朋友,要相互打一个电话,共要打几通电话?如果相互寄一张贺卡的话,共要寄几张?这就开始了《排列组合》这章的学习,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是有目的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些生活化的例子,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学生能真实地体会到数学确实就在我们身边,就能以“我要学”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当数学的学习成为学生内心的一种需要,他们在学习中品尝成功,感受自身的价值,还有谁能说数学学习是没必要的呢?

二、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中职学生学业基础普遍较差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大多数学生的理科基础薄弱,尤其数学是大多数中职学生不可逾越的拦路虎,绝大多数中职数学教学都陷入了困境。首先是学生对数学学科存在恐惧心理。在传统教学观念的诱导和传统教学行为的作用下,数学长期以来被学生视为枯燥、繁琐、艰难的代名词,学业基础较弱的学生更是把数学视作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其次是教与学存在脱节现象。中职教师由于较少接触初中教学的实际,对于初中学生尤其是成绩不理想学生的学习状况缺乏准确的了解,大多数中职教师对于来中职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只停留在一个模糊、大概的层面,缺乏明确、细致的把握,再加上原本数学教材较为远离生活实际等因素,造成中职数学教学“教”与“学”的严重脱节。

1. 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但在现实教学中,仍有大量的教师一讲到底,满堂灌,教师只是在为学生听懂而“教”,学生更是在拼命为听懂教师的“教”而“学”,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成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则是被动机械地接受。试问,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怎么能提起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要想改善这种课堂氛围,教师就必须切实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恰当处理好“教”与“导”的关系,变“教”为“导”。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不是“教”,而是“导”,是指导学生“学”,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为“导”,“导”其开窍。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2. 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模式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优化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按照数学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愉快与和谐的学习气氛,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复习—导入—新授—小结—作业”单一的传授知识过程。新的教学过程应是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可以采用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方法:提问—回答、激发—思考;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互动教学方式:组织—讨论、指导—练习,或是学生讨论—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归纳。

另外,教师对学生及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也是师生共同活动的重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热情态度和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如教师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并回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讲完一个例题后,让学生及时得到巩固,并在解答过程中归纳其解法,以及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多提一些基础问题,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当学生的作业做得很好时,当学生的解题方法新颖时,当学生的成绩、行为有进步时,当学生表现出刻苦钻研的精神时,教师都要给予适度的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励学生的攀比热情,达到表扬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发现,教师是时刻关注、关心他们的,真正地将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三、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中职学生特点所要求的,也是学生愉快学习的一个重要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有效地学习。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我认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来自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了,才能使师生的心理距离接近、心情舒畅,才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展。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学习能力,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能力,教师就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学习的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这也是学生愉快学习的有机养料。

中职英语课程生本理念的教学实施 篇10

一、中职英语生本化教学的几个原则

1.适应学生———英语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应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

2.贴近学生———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任务的设置等, 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今后职业岗位的需要。

3.为了学生———坚持以学定教、以学评教, 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体验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教学成效要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体验及其收获作为衡量和评价依据。

4.依靠学生———“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教要以学为归依, 让学生自己行动。教学过程要紧紧围绕和依靠学生组织实施,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活动的主体。

二、基于职业趋向的中职英语生本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笔者通过亲身教学实践, 针对中职英语课程生本理念的教学, 进行总结和反思, 将中职英语生本化教学的实施过程归纳提炼为“定内容、设情境、多合作”这九个字。

1.“定内容”———确定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任务。

在传统的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学内容都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来决定的, 学生没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

在教学改革实验中, 英语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的确定不再是英语教师一个人的事, 也不再由教师一人说了算, 特别是专业英语部分, 任课教师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可以根据所教班级的专业特点, 与学生一同进行讨论, 商定所要学习的内容, 共同收集整理学习素材, 教师再对素材进行加工设计, 最终形成便于学生有效学习和掌握的教学内容和具体学习任务。在这里, 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45分钟之内, 而是沿伸到课前———共同确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之中。

2.“设情境”———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提供信息源的情景, 脱离了情景, 语言就难以恰当地表述意义, 因此, “情景需要语言, 语言应当从情景教起”。美国著名学者Blair (1982) 曾指出:“只要学习外语的人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 而且能有办法理解语言的内容, 并去接受这些语言, 那就会达到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

鉴于此, 笔者在英语教学中, 一是坚持用英语授课, 并带动学生用英语对话, 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语境;二是尽量与学生及相关老师一起, 按照教学内容来布置教学场景, 力求呈现真实的生活或工作情景, 激发学生体验与学习的热情, 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英语语言知识及语言运用技能。

3.“多合作”———在多种对象之间、多个教学环节和过程之中实施多方面的合作。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最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已经逐渐为广大教师熟悉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这里的合作并非仅仅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还包括师生、师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在课堂小组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还贯穿于开发课程、实施学习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三、生本理念下的中职英语教学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教学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 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同时使评价成为改进教学的一种信息反馈方式。”

教学评价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可以及时对师生教与学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和量化评估, 而且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可以看出, “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教学评价的核心, 教师应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评价理念。

1.以生为本的评价原则。

(1) 提倡综合素质评价

教师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 还应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其它方面, 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及正确的人生观等, 从评价学生学到了什么, 到评价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

(2) 倡导过程性评价

坚持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避免单纯的终结性评价, 应更多地倡导过程性评价。教师不仅要检查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掌握情况, 更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 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3) 关注特质性评价

做到同一性评价与特质性评价相结合。同一性评价重视人为给定标准的复制与再现, 是标准取向的, 追求形式的一致性;而学生个体是有差异的, 特质性评价则充分关注到个体的差异性, 重视个体自我塑造特色的创新与创建, 是特色取向的, 特质性评价能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平台。

(4)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 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利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互动, 形成友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又要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使评价活动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

2.生本化教学评价的实施。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和英语水平,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尝试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手段, 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口语与书面测试等形式从多方面进行评价, 然后综合以上评价, 给学生一个总体的评价分, 作为学生一学期内英语学习的总体评价。

(1)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可以从多方面来进行, 一般是从日常的记录中得出评价, 如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作业记录、小测验记录等。课堂表现记录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完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记录, 如在问答、朗读、游戏、比赛、表演、讨论、调查、采访中获得的分值、等级等, 可以用各种颜色的星星或旗帜来表示。作业记录表可以从学生上交情况、完成的质量等方面来进行记录, 可以用等级或评语, 还可以收集几份比较满意的作业样品在班内进行交流,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好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

(2) 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等,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评价和认识。对学生而言, 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只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才是教育真正的成功。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是形成学习责任感、形成个人独特有效的学习方法, 是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3) 小组互评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合作伙伴之间的评价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 学生通过相互的评价体会到了努力程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从中受到启发。

(4) 测试

测试分口语测试与笔试两部分, 口试占40%, 笔试占60%。口语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日常用语的掌握情况及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采取有准备主题演讲、双人现场抽取话题进行简单对话、师生简短问答式对话等形式进行。

笔试部分也要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笔试形式分闭卷和开卷两种。闭卷主要考查学生语音、词汇、基本语法知识、教材中各单元的关键句等;开卷部分则允许学生带工具书, 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工具书学习外语的能力, 试卷内容包括短文阅读、英汉互译、短文写作等。

参考文献

[1]赵明芳.浅谈中职生英语学习现状及教学对策.中等职业教育, 2006, 8.

[2]严景芳.基于职业趋向的中职英语生本化教学实施策略.中学课程资源, 2008, 10.

上一篇:治疗高血脂症方法下一篇:重生的契机